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云计算相关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项目化教学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广东地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题规划,提出了适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设计,提出在十三五区间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的云计算大数据创业创新高低,成为世界领先全国一流的云基础设备和云终端核心制造基地。为此,广东制定了珠三角“联云计划”人才支撑计划,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人才和智力支持[1]。根据不完全的统计,2016年广东的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云终端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个广东云计算的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产业规模化。图1珠三角地区云计算产业概况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目前的培养供给无法很好满足产业需求。特别是对人才结构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一方面产业所需要的大部分是属于产业下游的技能型的人才,人才的需求结构类似于“金字塔”结构,处于金字塔下方的技能人才占据六七成;另外一方面目前在培养人才上面主要是本科院校,其所培养主要是研究性信息技术人才,云计算人才的供给多集中于产业链的中上游,而下游产业链人才的供给相对偏弱。下游人才主要集中在操作类岗位,主要是技能型岗位,从事重复操作的维护、服务类工作,以虚拟化工程师为主[2]。珠三角地区产业概况如图1所示。根据招聘网站2016年12月的统计,云计算领域人才需求量56%为大专以上,与金字塔结构对应。
1云计算应用型人才需求现状
云计算技术应用是研究描述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分布式应用、并行化应用、虚拟化应用的理论与技术,它把当前各行各业所产生的呈爆炸式增长的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分析和处理,发掘出海量信息中的数据价值。同时,云计算也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它把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等领域里面的一些基础设施、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用户,就像用户使用电力设施或水资源一样,实行按需付费使用。根据云计算技术的特色及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要求。从所需人才类型上划分,云计算产业所需人才结构主要呈现“金字塔”型。据监测结果显示,应用产业作为云计算发展的重点领域,面对未来云计算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人才急缺的问题日益显现。以云计算产业应用领域相关的IT人才需求为例,截至2016年下半年,IT人才的需求量已突破30万人,其中一线城市IT人才需求最为明显,上海IT人才缺口将近7万人,其次分别为北京、深圳和广州,分别突破6万人、3万人和2.5万人。目前云计算类岗位的薪酬已居行业前列。应届生工资在4500-5900之间,整体工资水平在10000-15000元,远胜行业类似岗位。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云计算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云计算专业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为广东地区培养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人才[3]。
2人才培养定位
云计算的产业链是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软硬件与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云计算业务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构成,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专业定位非常明确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和领域云计算建设的需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目前广东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培养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维护、运营的人才;外省的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也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很多高职高专开设了云计算课程,20多所高职院校已开设云计算专业。以上可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及教师都意识云计算技术的重要性和专业的必开性,但由于云计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云计算这门课程如何定位、如何讲、讲什么还不清楚,相关课程的教师迫切的需要有系统地讲述云计算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材。市面上的云计算相关图书大多为店销书,偏重产业和技术介绍,没有适合高职高专作为教材的书籍,这一现状大大的制约了高职院校云计算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影响了高职层次云计算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云计算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体系应如何建设,经过深入的调研,在云计算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上需要非常明确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平台产品为载体,项目化教学为模式,重点培养具有云计算平台搭建和云计算应用设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云计算人才。
3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3.1培养模式
按照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应用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中培育职业素养的意识和手段。在培养模式上采取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作为引领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校内校外实训,通过与教学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完成实训内容后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企业化教学,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中重点培养具有熟练掌握至少一个国际知名云计算平台技术的云计算系统工程师及云计算系统运维人才,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操作,熟练掌握设计、开发、规划、安装和管理云计算系统所需的专业知识,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对云计算平台进行配置、优化以及局部改进的能力,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引进云计算系统进行设计、规划、安装和管理。主要可从事云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公司、互联网企业、学校、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云计算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搭建和运维。
3.2产业融合,就业导向
首先人才的培养是以就业为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规划需要体现紧跟市场、一线定位的原则,需要在国内的产业背景为依托,跟产业发展相配套,培养的人才需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因此,在专业规划、课程体系等各个环节需要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此外,在专业校企合作方面,需要与真实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办学、构建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符合企业需求,打造“入学有就业保障、毕业即可就业”校企合作新格局。校企合作,师资“互聘共培”。通过学校聘任企业工程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企业聘任教师参加项目研发,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3.3不同层次培养
坚持教学改革,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具有不同特点进行结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分类培养,提高整体专业教学效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应用创新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才来说,其岗位包括了云计算维护工程师、云计算售后服务工程、云计算测试工程师,可以按照学生对于专业特长和兴趣,设计相应的专业能力,配套相应的教学知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
3.4引入工程项目
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工程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完整地、有衔接地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目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不是特别成熟。为此,根据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要求,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实训、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实训设备主要包括主流的PC机、服务器、网络互联设备和网络安全等设备等。根据本专业(方向)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教学企业”、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构成。其中“教学企业”主要承担综合实践和企业真实项目实训,校内实训室主要开展专业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开展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训练。其中“教学企业”按照企业应用实际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按照校企共建模式建设专业技能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建设。
3.5课程体系创新
高职院校云计算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需要按照采用“平台+方向”的思路,这个思路是符合高职院校课程特点和要求的。“平台课”需要大部分的学生都具备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以后学生发展的后劲所在“专业课”。此外,在课程体系上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在课程的开发上,可以让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来开发课程,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场景带入到课程中,更加符合一线定位的理念,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校企双主体”的课程体系。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由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等六个模块构成的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工学结合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整理专业相关材料和成果,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3.6校内外一体的“云实训”
全面规划、合理设置和布局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实训基地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以专业群为基础的跨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校内实习公司和校外真实企业共同参与,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构建校内实习公司,通过企业真实的案例来让学生做项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将课堂搬到企业来利用项目作为载体实现实训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利用一线企业市场、资金、场地、设备、项目、人员等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方的资源,在教学中使得学生对实际工作任务、工作场景等有直接认知,实现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同时,规范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总结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对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按照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产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作者:郑海清 廖大强 单位: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喻晓,胡成松.面向云计算人才培养的应用技术型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3).
关键词 连云港 高等教育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89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Lianyungang, the university pays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idea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but 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creative ability is not sufficient, weak teachers and other reasons there are still lack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urriculum, lack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ension training, single way,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as the goal of gener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ivate mastery of basic science disciplines, collaborativ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 Cube" mode,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creative practice.
Keywords Lianyungang;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ve talents
1 连云港高校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
连云港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特别加强了产学研相融合,并初探了校与校协同培养的模式。淮海工学院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4+0”模式,并与连云港福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自2001年开始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改革与创新,并建立了混合所有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连云港迎雁新材料、连云港神鹰碳纤维自行车等企业的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落地生根”;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与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商业联合会以及市内各企业积极探索校政行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
通过选取连云港市五所高校相关专业及共计300名在校生就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访谈。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了解了连云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经过汇总分析,基本数据一定程度上凸显出现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尚存在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基础课程设置缺乏全面性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量的知识基础作为前提,珍藏在记忆中的先前经验是创造思维重要来源,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工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基础知识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相邻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文化艺术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创造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思维科学基础知识等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难以弥补专业课程所涉猎范围狭窄的不足。因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大都偏向于文史类。针对于理工类学生而言,他们能够通过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史类课程的欠缺,但是对于文史类学科专业的学生,却很难弥补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1.2 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张力
在功利化的趋向下,学生毕业即能就业,毕业即能上岗成为学生培养的着力点。在课程设置中重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延伸上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张力。调查表明,理论教学中课堂精讲多,小组讨论少;实训项目中,模仿式操作多,启发式操作少。总体教学还是以讲解教材、传授知识的灌输方式为主,此种教学方式在专业课教学中尤为突出,从而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3 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单一
创新课程与专业人才培B目标的联系和衔接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创新教育也游离于学校整体的育人体系之外。以至于在相当零碎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中,缺乏理论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以被调查的高校为例,其创新课程主要集中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寥寥的缺乏统筹规划安排的专题讲座。调查结果显示,不喜欢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有73.9%归因于创新实践活动枯燥无味,方式单一。
2 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人才培养观念较为传统
在工业4.0的背景下,创新型人才是精通一门专业知识的“通才”,懂技术,能服务,会管理,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实际情况中,普遍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学生以教师为中心。针对于小班教学的专业课,师生互动相对比例高一些,但是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于大班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程而言,师生互动的比例更低,上百人的课程教学,师生活动仅限于课堂提问。部分教师的授课以教材、讲义、课件为中心,而且部分教师讲义、课件与教材不符,授课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与教育。
2.2 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对其内涵把握不充分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人群中有92%的学生知道或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政策号召,72.7%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对未来的就业有比较大或决定性的影响,并有92.7 %的人认为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比较或非常有必要。但是针对于是否清楚本专业对于创新实践项目的实施及管理办法,一、二年级93%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不了解,三年级中6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不了解。针对于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哪几方面的认知,只有31.3%的学生选择完全正确。可见,大多数学生在国家政策、舆论宣传的引导下,已然认识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对创新能力的内涵把握并不准确。
2.3 师资薄弱,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指导
由于高校整体上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环境,所以没有配备和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从事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工作,为数不多的创业创新类讲座,多是邀请校外专家或是本校团委或是从事就业创业指导等行政工作的老师,即使公共基础课程中担任创新类相关课程,或涉及创新素质培养内容的任课教师,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知识也是零散而不成体系的。另外,缺乏跨学科专业背景的师资,未能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师资团队。
3 连云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创新型人才有其特征的界定,素质方面:有坚强的意志和独到的思维方式;能力方面:有超强的创新型学习习惯和敏锐洞察基础上的行动力。在工业4.0背景下,排除先天因素,针对个人素质、能力的可培养性,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1 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着力培养掌握基础科学的能力
根据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知识进展”因素为人类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它包括了人类不断扩大的知识量、学校所传授的越来越多的信息以及所传授的知识质量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的重要知识也不断增加,这就产生了知识的进展。而且这种随着生产力进步所产生的知识进展是包括了管理知识、技术知识、企业组织知识等综合性而全面的范围。工业4.0在生产、自动化工程和 IT 领域,横向集成和纵向集成将在制造领域的所有因素和资源间形成全新的社会――技术互动水平。“通才”在这种互动水平引领下,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性。而“通才”是以基础科学的掌握为基础的。基础科学的目标是揭示客观规律和对真理的探求,其他一切专业知识都是以基础科学为基础的,同样是培育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科学精神的基础,是提升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社会的各个研究领域都有一批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工业4.0时代使得原来的部门划分和学科重新整合,现实生活中与计算机的相互作越来越重要,生产过程中各个维度之间的元认知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创新型人才除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强化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更要掌握基本的通识内容和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拓宽专业领域。
3.2 专业学科内外协同,培养跨学科综合运用的能力
工业4.0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专业领域内,除了对元认知能力的需求增加,对计算机、互联网的认识,社交能力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创新型人才能够进行横向的行业交流,从而促进交叉行业的发展,有突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界限,加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的能力。既有精通专业的深度,又有相关专业的广度。兼具自我发展、与人合作的人文素质,又有引领行业进步的专业素养。在技术层面,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3 建立“学院立方体”式教育模式,培养创造性实践的能力
马克思说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实践性和创造性是人的内在规定性,离开创造性的实践,人就异化为毫无主动性的只靠固有程序运作的机器。在工业4.0框架下,实践不单纯以职业技能或特殊职业的要求为目的,而是能够在一个领域里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在实践过程综合考量现实情况和环境因素,适时的进行调整和改进。高校“学院立方体”式教育模式的构建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衔接,企业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使人才培养方案与紧跟学科前沿,紧贴社会实际需求。企业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实习实训, 充分企业的资源优势 ,帮助人才掌握先进的管理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满足岗位技能需求,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服务, 实现高校和企业创新型人才培育协同。
基金项目:2015-2016年度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连云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基于工业4.0的背景”。项目编号: 16LKT76
参考文献
[1] 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中国软科学,2009(10).
[2] Chesbrough HW.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2003.
[3] 疏D林,危怀安,聂卓,黄曼.创新2.0视角下协同创新的主体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4(27).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引言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航海类专业为特色,经、管、文等学科兼容的高等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主要的任务是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学员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技能知识,学院决定将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时有原来的54学时改为36学时,从而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更加专业的计算机技能知识。从而让完成学校“为社会培养各种实用人才”的任务,让学生能更好的使用日后的工作岗位,让学生有更好的自身可持续性发展。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与要求
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教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模块:1、了解计算机原理、网络、互联网、多媒体等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机相关的伦理、经济、社会等问题;2、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
从教学的目标可以看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并且熟悉计算机基本的操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于他们而言54学时的课程有点浪费。因此,学院决定将课程改为36学时,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为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同时为了让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更好的了解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学院决定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为了在课时减少的同时,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改革:
1、利用多媒体工具直观教学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特别在对于一些涉及到计算机反馈信息的内容教学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板书和讲述,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那么尽管教师累的满头大汗,但是学生也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如果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工具,可以在屏幕显示器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那么就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2、“解惑”式教学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或多或少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习。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并且借助教材来节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在课堂开始时就明确告诉学生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当学生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进行解惑。而不是直接参照教材,面面俱到。
3、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应用好操作需求,是一种能力教育。从前面所分析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目标可以看出,课程应该是在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在授课过程中的“用”指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从而领略到理论中的精华。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更新速度都较快,再加上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不断的将获取的知识转换成自身的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入一些新的技术,从而唤起学生的求职欲望,这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有很大的帮助,使其自觉想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然后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以鼓励和耐心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自学的信息,从而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自学基础。
四、结束语
为了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只能是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利用多媒体工具直观教学、“解惑”式教学、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来提高教学的效率,重点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作者所提出的几种教学方法改革方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智平.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益的几点体会[J].中国电化教育,2010(3)
[2]李学农.走进网络时代与教育“新概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1)
[3]宋亦兵等.实于现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型教育[J].佛山大学学报,2010(2)
[4]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挑战[J].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4.9
[5]王国钧.师专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载计算机科学,2008(5)
[6]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5
作者简介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 课堂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09
Several Problems in College Basic Computer Course Education
CHEN Ku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How to Improve Basic Computer Course classroom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and faster master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basic computer skills, become the subject worthy computer teachers to think and explore, solve these problem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basic computer cours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higher education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一次课内要使学生既学到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又掌握相关操作方法,需要教师花费一番心血,寻找使每节课达到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笔者从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多年,从实践中总结出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想法。
1 学生基础不同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一般针对一年级新生开设,而新生之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的新生在高中阶段就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有的新生(尤其是一些农村来的学生)却连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没有任何基础,起点低。面对这样一群层次参差的学生,如果采用同一个标准进行教学,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就会出现有些学生听不懂,而有些学生觉得过于简单的现象。
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取对学生实行差异教学的策略,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主要做法如下: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在新学期开始之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观察和摸底,了解一下所教授的班级中学生的差异。比如,有多少学生原有计算机基础较好,已经掌握了计算机部分基础知识及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有多少学生虽然没有学过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但是对计算机有一些接触、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经验;又有多少学生基本上没接触过计算机,甚至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心存恐惧。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对以后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在课堂讲授时,要以大多数人的水平作为主要参照,达到大多数人能接受程度的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学过这部分内容的同学可以不听课,但要学会自学,把时间利用好,要借助原有优势,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在其他同学的前面;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不必心急,踏踏实实从头学起。
在上机练习和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练习与实践。比如,对综合素质较好而又学习愿望强烈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提升其课堂练习和作业的难度,并留思考题、附加题,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计算机理论书籍,扩大相关知识面等等;对于计算机基础一般、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可以通过多增加实践技能操作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而对一些理解和接受能力都有限的学生,则采取降低学习难度,重点辅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3)充分和善于利用学生资源。指定一些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在上机实践中可以较快完成任务的学生去辅导基础差的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这门课程的学生一般是一年级新生,刚跨入大学校门,相互之间了解甚少,通过互帮互助,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加学习兴趣。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来说,是得到一个良师益友,对于学得好的同学来说,不仅可以巩固其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而且也得到一个肯定自己的机会,自然会萌发出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地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
在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中,历来都存在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实际操作时兴趣浓厚,跃跃欲试,可一学到理论知识,就明显缺乏兴趣,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缩在自己的角落里昏昏欲睡。再如,有些学生平时自认为操作熟练、计算机水平不错,可一到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理论知识考核拖了后腿。
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方面部分学生的“实用主义”思想较严重,对理论知识的重视不够,觉得理论知识没多大用处,不如学点具体操作来得实用;另一方面,许多理论方面的内容原本就较抽象、枯燥,要让学生不觉得乏味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两方面着手:
(1)用实例向学生说明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要想学好计算机课,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操作起来才更加顺手。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深造的保障,否则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很难向高层次发展。可以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向学生现身说法。例如,某学生在自己家里的电脑上安装运行某软件时,系统提示“内存不足”,该学生前来向老师询问,说自己的电脑硬盘很大,还有很多剩余空间,怎么会内存不足?很明显,该学生是将内存和外存的概念混淆了,才会出此笑话。可以借此向学生说明,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
(2)改进教学方法,让理论知识的教授过程变得生动起来。在讲授时,采取多种手段,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制作生动的教学课件,把计算机中很多不可视的过程可视化,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直观,更好理解,而且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实物进行讲解:在介绍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时,将计算机主板、内存、CPU、硬盘等实物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介绍软盘时,用一张废旧软盘,将其外壳揭开,让学生有机会看到里面的盘片,同时介绍磁道、扇区等概念,等等。这样既生动又直观,很受学生的欢迎。
再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中。当学生进入疲惫状态时,可以安排一两个小笑话,活跃活跃课堂气氛。
3 “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泯灭学生创新精神。
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们应该在学习中发表不同的见解,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思维的能力,主动去发现知识;教师应着重问题的创设,学习的引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教师则从传统的“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因此,在教学及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应遵循 “辅助”性原则,坚持“以学为主”的设计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做法包括:
(1)安排充足的课堂练习时间。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快速地学习,那将导致学生学完就忘的结果。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要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并强调学生珍惜有限的练习时间,勇于尝试。
可根据每部分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适当调整讲授和上机课时的分配。例如,在介绍理论性较强,实际动手的东西较少的基础知识时,宜以讲授为主,并辅以一定的上机实践;在介绍实际操作较多的内容(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与Office软件、Internet应用等)时,宜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实际操作,当堂练习其刚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这样可以极大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能让教师及时发现讲课中的一些问题。
(2)留给学生自己探索的空间。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比如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从哪里去获取相关的资料等。当学生经过多次尝试得不到答案、解决不了问题时,老师再做适当的引导。
例如,在讲解excel的公式和函数时,先向学生介绍并演示必要的相关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班级成绩表,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增加项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各种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而且还要设计整个表格的版面,考虑表格的美观性和实用性等因素,不仅可以巩固已学到的知识,还得到了充足的思考和自主空间,可以引发浓厚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工作及时作出评价和鼓励,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学习劲头会更足。
(3)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将获得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
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已掌握文字框的基本属性操作方法时,可以把图像属性、表格属性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并教会学生主动利用系统提供的“帮助”功能去学习。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4 结语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从内容到要求,都不能完全按照常规教学的模式,其教学方法也应迎合其特点,不能简单地与其他课程类同。探索提高计算机基础课课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勇于开拓,才能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在高等院校连续扩招、规模扩大、学分制改革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某些专业文理兼收,护理本科生源既有理科学生,又有文科学生,面对文科学生化学基础薄、理性思维少、学习医学化学困难多的情况,医学化学课程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我们应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重视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重点、剖析难点,加强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院从实际出发,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医学化学课程的改革力度,制定“分层教学+基础+渗透+扩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期增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
1 改革教学内容,实现分层教学[1]
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根据护理学生文理兼收的特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作优化调整,首先是提出明确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让学生先预习,做到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其次要重点突出,调整结构,如绪论或在每章的前言中与医学有关的化学实例设计成问题来表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了阐明对医学的意义,我们以现实社会中当前问题加以联系,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来设问和讲解,对“克隆羊”、“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的重大成就来源作简介,又如讲有机化学部分时补充了“烷、烯、炔的命名方法和原则”,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受益匪浅。对一些理论深奥、较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作了删减,在保证医学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时注意现代医学与化学交叉和渗透,对护理学生将来用处大的知识点,如渗透压、渗透浓度的概念和简单计算以及等渗、低渗、高渗的掌握和理解作为较强的要求。加强与现代医学发展密切相关新知识的讲授,如表面活性剂学、生物电化学、化学生物学等。
除这种教学内容作优化外,还对课堂教学传统模式进行改革[2],要求教师备课充分,查阅更多资料,一节课40 min,其中用25~30 min对全体学生讲授基础和重点知识,速度放慢一点,用10~15 min对理科学生则讲难点和扩展点,文科学生此时可以看书、看笔记、理解和消化重点基础内容和知识点。这样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知识面扩大了,此时,化学与医学的渗透知识也加强了。
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了舞台,教师是“表演艺术家”,因此课堂教学是关键,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前准备,我们重视集体备课,强调教师既要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又要备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学生情况来调节我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做法是:(1)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在引入新课时讲解一些化学与医学相关的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在讲解一些知识点时多用启发式提问方式,以训练学生理性思维,个别文科学生虽然有些听不懂,但他们记忆力比较强,我们就要求这些学生先认真听课、看书,记住一些内容、知识点,在阶段性复习小结时再进一步理解消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3)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对一些微观世界的内容,如化学反应过程、电子云空间图形、杂化轨道理论、共价键的形成等,运用多媒体可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增强学生对教学课程的直观性、现实性、趣味性和活泼性。课件上有些内容注明文、理科学生要求,难一点、抽象一点的内容就注明理科学生理解或掌握。如理科学生理解有机化学分子结构,我们运用多媒体动画效果,使化学构造和立体异构等难点更形象,再经老师讲述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关键词】 医学化学;教学改革;护理;分层数学
在高等院校连续扩招、规模扩大、学分制改革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某些专业文理兼收,护理本科生源既有理科学生,又有文科学生,面对文科学生化学基础薄、理性思维少、学习医学化学困难多的情况,医学化学课程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我们应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重视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重点、剖析难点,加强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院从实际出发,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医学化学课程的改革力度,制定“分层教学+基础+渗透+扩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期增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
1 改革教学内容,实现分层教学[1]
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根据护理学生文理兼收的特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作优化调整,首先是提出明确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让学生先预习,做到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其次要重点突出,调整结构,如绪论或在每章的前言中与医学有关的化学实例设计成问题来表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了阐明对医学的意义,我们以现实社会中当前问题加以联系,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来设问和讲解,对“克隆羊”、“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的重大成就来源作简介,又如讲有机化学部分时补充了“烷、烯、炔的命名方法和原则”,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受益匪浅。对一些理论深奥、较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作了删减,在保证医学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时注意现代医学与化学交叉和渗透,对护理学生将来用处大的知识点,如渗透压、渗透浓度的概念和简单计算以及等渗、低渗、高渗的掌握和理解作为较强的要求。加强与现代医学发展密切相关新知识的讲授,如表面活性剂学、生物电化学、化学生物学等。
除这种教学内容作优化外,还对课堂教学传统模式进行改革[2],要求教师备课充分,查阅更多资料,一节课40 min,其中用25~30 min对全体学生讲授基础和重点知识,速度放慢一点,用10~15 min对理科学生则讲难点和扩展点,文科学生此时可以看书、看笔记、理解和消化重点基础内容和知识点。这样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知识面扩大了,此时,化学与医学的渗透知识也加强了。
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了舞台,教师是“表演艺术家”,因此课堂教学是关键,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前准备,我们重视集体备课,强调教师既要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又要备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学生情况来调节我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做法是:(1)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在引入新课时讲解一些化学与医学相关的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在讲解一些知识点时多用启发式提问方式,以训练学生理性思维,个别文科学生虽然有些听不懂,但他们记忆力比较强,我们就要求这些学生先认真听课、看书,记住一些内容、知识点,在阶段性复习小结时再进一步理解消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3)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对一些微观世界的内容,如化学反应过程、电子云空间图形、杂化轨道理论、共价键的形成等,运用多媒体可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增强学生对教学课程的直观性、现实性、趣味性和活泼性。课件上有些内容注明文、理科学生要求,难一点、抽象一点的内容就注明理科学生理解或掌握。如理科学生理解有机化学分子结构,我们运用多媒体动画效果,使化学构造和立体异构等难点更形象,再经老师讲述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3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在学习医学化学时不仅要动脑,更要学会动手。通过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加深对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训练学生实验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分小班上实验课,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增强学生动手机会,提高操作技能。对理科学生多开设综合实验,少开设验证性实验,因为这些验证性实验大多是重复一些基本实验操作,使学生失去对实验课的兴趣,一般选1~2个有代表性的实验。而开设综合性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思考问题,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文科学生则选择教科书上已有的实验,以提高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样文、理科学生对实验教学都很满意,教学效果好,实验成绩中优生比例从原来的30%增加到43%,良好比例从原来的37%增加到45%,无不合格的学生。
4 加强习题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在学生对作业和习题的掌握上,因此教师除集体备课时强调习题的精心编选、重视引导学生解题、消化学习内容外,还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收集学生信息,特别是更要充分了解文科学生对作业、习题的掌握情况。我们针对学生现状,在讲例题、作业点评时注意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精心选出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习题。同时要注意习题的典型性,能反映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作业和考核上对文、理科学生区别对待,文科学生增加基础知识题,减少计算题量,理科学生增加计算题量和较抽象的、较难的习题。这样处理有利于分层教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堂教学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应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在导学上下功夫,让学生自主学习,整合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制定,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我们组织了课外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提问和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的场所,教师有时也参与进去,进行答疑。由此,文科学生在课外争得了学习的主动性,问题得到了解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建芳.无机化学内容重组及分步教学浅议[j].大学化学,2005(2):8689.
关键词:智能手机;计算机应用基础;现状;策略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一)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现阶段很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还局限于教材,教师讲述书本教材内容,或者由教师一人进行计算机操作,而学生则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育理念,严重挫伤的学生的积极性,并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求知欲,从而学生在课上没有学习动力,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或者说是考试,没有对这门功课提起重视。
(二)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就现阶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看来,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普遍都是教师先在课堂上对课程内容以及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再由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上机操作,但是在练习中只是涉及到课本的内容,教师没有通过新媒体,对教学手段进行丰富,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兴趣,甚至是在上机课上私自玩游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课外拓展不足。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放在课堂上,但是每一节课的时间较短,并且,学生在上课的前十分钟,是没有较高的学习效率的,同时,在临近下课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总的算来,学生每节课的有效学习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这对于教学内容来讲是完全不够的,但是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并不能有效的利用图书馆,或者电子设备进行自主学习。虽然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在课余生活学习,但是与教师的交流不足,对本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习质量得不到显著的提高。
二、移动学习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大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应用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现阶段,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方式均是以专业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授课,授课的时间和地点都是固定的。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现象。若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将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到相应的应用平台,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因理解能力存在差异而跟不上教学进度等问题,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
三、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平台选择
移动教学平台及移动教学工具的选择是移动学习方式开展的第一步,这种平台的选择一方面要便于学习资源的呈现,另一方面要便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现阶段,我国较为广泛运用的移动学习平台包括QQ、微信、易信等,以及自主开发的移动学习手机软件(APP)应用平台,如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程中心平台等。云班课手机软件应用平台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这种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群和班课空间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课程订阅、消息推送、作业、课件、视频和资料服务。在线课程中心平台是教师利用软件平台建设的个性化课程网站,这种网站支持网页及手机APP浏览,并且支持包含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格式的传送,从而实现基于智能手机的在线学习。
四、移动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移动教学助手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互动。教师可以运用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创建的班群邀请码,邀请学生进入班群,在课堂上就可以实现课堂考勤、投票问卷、作业分享、头脑风暴、计时答题、专家点评等互动教学活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移动学习平台,丰富的n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运用移动学习平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上开展混合学习、翻转课堂教学以及微课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此外,学生可以利用手机APP或笔记本登陆移动学习平台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内外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实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开展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网络教学助手开展的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其生成的学生考勤记录、课堂表现经验值等指标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在线课程中心可以跟踪学生学习进度,可以帮助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时充分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便于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过程性评价。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云计算;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6-8707-02
高性能计算产品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一场新的变革,众多领域出现新的模式,逐渐形成以“云计算”为平台的多种应用。云计算的特点是高可靠性、超大规模、虚拟化、高扩展性、通用性等基本特点。云计算不受时空、机器等方面影响的新服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络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另一方面,信息获取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更为方便与准确。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改进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为当前重大社会课题。下面重点从计算机基础硬件、软件以及网络技术教学等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以期更好的了解,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与传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差别,更好的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
1 中职计算机基础硬件教学内容
传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对硬件部分的介绍重点是关于“冯诺依曼”结构中的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分的介绍,在硬件介绍方面强调以传统个人电脑为对象,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定位在普通个人电脑的结构组成上。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个人电脑之外的多种计算机设备开始逐渐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国,比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学生对这些方面知识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应该适当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加以补充。重点来讲,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1.1 计算能力实现快速增长
计算机在硬件技术发展迅速,在计算能力上实现快极速增长。计算机在“双核”、“多核”等处理框架逐渐设计与推广,提升了计算机硬件数据处理能力,这也进一步拓展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例如个人电脑能提供网络应用、小规模科学计算等方面的服务。
1.2 形式呈现多样化
当前已经增加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充分结合当前的通讯网络,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云应用,将来也会出现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产品,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上面谈到的这些应用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是很少涉及到的,或者是与当前的实际情况联系不那么紧密。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过程中,应该注意将“云计算”的应用加入到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以便将最新的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了解当前计算机使用情况。
1.3 计算机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云计算”实现了实时计算、善适计算,人们在使用“云端”设备,就能实现对智能家电的控制、实时接收信息、接收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服务。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这些基本应用已经在生活中逐渐得以实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对这一方面的知识需求更为强烈。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这些部分的相关内容涉及相对较少。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师还应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再次补充。
总的来讲,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硬件部分的内容,应该与当前“云计算”的情况相匹配,需要时刻关注“云端”设备的相关内容,主要包含智能化手持设备的介绍,比如智能数码、智能手机、电子书等方面的内容。并且辅助相关的实例加以适当的介绍,让中职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最新的科技设备及其应用。
2 中职计算机基础软件教学内容
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软件教学,重点是操作系统软件与桌面软件。当前,特别是随着“云计算”的技术的日臻成熟,云端设备已经开始脱离计算机操作系统架构的平台,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出现了新的云应用。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软件教学方面的内容,还应该补充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
因为计算机逐渐得到了普及,很多学生在初高中,甚至是小学阶段,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已经一定的熟悉,该部分的内容需要加以精简与压缩。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结合当前“云计算”普及的大好形势,适当补充云端设备方面的系统教学,例如当前的苹果ipad平板电脑使用了IOS。
2.2 操作软件方面
中职教师在办公软件方面,在OFFICE办公软件在教学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在线办公软件方面的教学内容,这是云应用的具体情况。比如baihui等。中职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的内容的时候,重点讲述和传统OFFICE办公软件的区别,对其优点、缺点也要加以介绍,方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
2.3 讲解手持设备方面的内容
中职教师在对常见的操作系统软件与办公软件内容加以补充的基础上,需要从云端设备的特点出发,补充手持设备上的常见软件教学。在这方面应该使用如“谷歌地图”等方面的内容,内容做到新颖独特,更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3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网络技术教学内容
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网络教学部分,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学生不断增长知识方面的需求。当前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云计算”方面的内容不断加以普及,将“云”应用作为平台的方面非常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比较少。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入上面谈到的具体内容到课堂之内。例如创建校园无限网络技术方面有哪些具体的特点;当前城市积极开展的3G移动通信技术与2G移动通信技术的区别,以及这些技术所要面临的考验。从上面谈到的相关内容出发,在原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了无限网络方面的技术,包括3G手机网络、无限局域网建设、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等。针对每一项技术的讲解,应该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应用实现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确保知识不至于过于空洞,这能有效吸引广大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
4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注意事项
从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的课程应该从自身专业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设计,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设置的专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中职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教学应该与专业相匹配,并且要和学生未来的就业情况加以适当结合。当前承担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应该积极寻找云计算相关情况,确保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服务和本专业能实现有机结合,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加以有效契合,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阐述,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当前的会计教学,教师可以重点探讨手机邮件使用、云办公软件等。
总之,在当前云计算背景下,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和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发生明显的改变。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新的内容不断出现。在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将更多的知识补充到教学之中,不要只是局限在教材内。云计算出现后,出现了新的体验、技术与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使用,只是这些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作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新的技术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等。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重点从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以及网络教学部分等三个部分进行适当的改革,特别是在当前云计算教学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也要做到科学改进,适应未来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旌. 面向云计算的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J].科技信息,2010(23).
[2] 袁国骏.浅谈云计算及其发展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9(2).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教育;信息素养和能力标准;课程体系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这也是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因。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外界环境及应用需求的变化,是需要认真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确定大学计算机教育的起点
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上网、玩游戏、操作办公软件等。于是,很多学校压缩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学时。更有人认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有很多重叠,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取消。目前大学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状况如何?大学计算机教育的起点是什么?
(1)通过网络、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少数重点高校完全取消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绝大多数高校(包括一些211、985院校)仍以不同形式开设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也有高校采用授课内容与实验内容分离的方式,讲授的内容因学校的不同而有较大不同,实验课内容仍是计算机基本操作,原因是大学新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有很大差异。
(2)2013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简称“大赛”)的竞赛内容基本涵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即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大赛分为院校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参加全国总决赛的442名选手(来自151所院校,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是从全国230所院校、14 280选手中产生的,既有大学一年级的学生(2012年入学),也有二三年级的学生,覆盖面比较广,参赛选手所属高校的类别分布见表1。
由表2所列出的全国总决赛成绩统计可以看出,院校赛中选的优胜者参加总决赛的平均成绩不足80分,最低只有20.6分(高职高专)。这说明经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并为参加这次竞赛进行了一定赛前培训的选手,整体成绩的差异仍很大。一般说来,未参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整体水平不会高于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考虑到这些参赛选手都已经学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全国大多数院校的情况可推断,进入高校的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整体没有达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全国大多数高校,现阶段还不具备完全取消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课程的条件。得大学新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差异非常大,即在目前阶段,大学计算机课程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起点。
2 大学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及第一层次课程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面向应用、需求导向、能力核心、分类指导,基本的长效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际上,这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30年来一直坚持的目标。本轮改革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之一在于能力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按照计算机应用能力结构体系,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分为学科专业和普适应用两个层面,其中学科专业层面的能力又分为计算机基本技能、技术与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根据调查分析,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如何解决技术发展、需求变化与学生程度不齐的问题?《若干意见解读》中提出基于能力结构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第1层次包含“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两门课程。
目前,各高校不同程度地缩减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时或取消这门课程。在这种形势下,将第1层次的课程增加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两门,是否具备可行性?该体系框架中的这两门课程是根据各地区、各校、各专业类的需求选择,而不要求同时开设这两门课程。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1)“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针对没有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学生开设的。这门课程不仅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更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感悟到计算机应用的领域、方式、价值等。
教学实施建议:
①对于重点院校或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院校,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采用自学为主的方式进行学习。经过测试,达到基本要求者视为通过。②对于一般院校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校,可以此课程为第一层次的课程。但是,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体现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内涵的提升与发展,体现出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2)“大学计算机”课程是从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应用需求的视角,选择工程计算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应用技术、设计技术等主要技术应用领域,参照教指委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提出的课程基本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的工作既包含不需要复杂的思维活动(如有效搜索、整理、呈现等)的简单工作任务,也包含需要具备一定学习、筛选、判断、规划、设计、实施等行动能力的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
3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基本标准
作为第1层次的“大学计算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适应不平衡、不规范和差异性的大学新生实际情况。在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框架之下,学生是否选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取决于是否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那么,依据什么判别学生是否达到基本要求?或者说,什么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事实上,现在我国没有一个标准用于衡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1)关于大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标准。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基本的生活、工作需求,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国民或高等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标准,旨在引领和规范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参照国内外具有一定社会认可程度的相关评价标准、考试大纲、课程规范,考虑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构建大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标准(简称“基本标准”),对于非计算机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基于“基本标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未能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这门课程不是简单地按照标准将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内容重组,而是将提升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重点,较之以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重点改进是:①以“基本标准”为教学内容的基准;解决学生具有不同起点、差异大的问题,同时按照规范进行教学,使学生具备在当今信息社会应有的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②以应用计算机完成工作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概念、专业术语,而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相关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思路、过程。③以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养成训练为关注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作时应具备的一种普适的思维能力是课程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不是通过概念讲授所能够完成的,而是要通过案例训练、项目训练等方式达成。
4 需求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方案
我国有约2700多所高校,每年约有700万大学新生。不同学校、不同类别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差异,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有不用的目标和要求。即使是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也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方案适应所有学校的教学要求。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1)方案1:面向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课程方案,本方案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
从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入手选择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不是从学科理论人手,有利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体会、感受有哪些计算机技术可用于其专业领域,以及可解决什么性质的问题,由应用需求入手,倒推出所需的理论知识支持。遵循这一理念,各个专业使用计算机主要从事的工作领域是:工程计算、数据处理、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等。据此总结概括提出4项技术,即计算技术、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它们基本覆盖了非计算机专业中的大部分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
(2)方案2: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本方案适用于研究型院校理工类专业。
研究型院校的生源质量较高,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各个专业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要求更注重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不仅是为不同专业提供解决专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而且提供一种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课程内容除了关注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理解计算机系统,并培养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
(3)方案3:结合专业需求的课程方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是更有效地完成本专业工作的工具。
将大学计算机课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辅助、支持专业学习。为专业服务既是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理念,也是目标。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学习的契合点,是解决为专业服务的重要问题。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使非计算机专业直接感悟到计算机应用的价值。
课程内容可以针对某一种或几种主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结合专业需求来设计。例如以数据处理的概念、技术、处理过程为线索,构造大学计算机课程,对于管理、财经专业的学生更有实际应用意义。
再如,现代医学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支持,把与医学教学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在某种意义上真正达到了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专业服务的目标。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计算机应用技术给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信息社会的人们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外,还需具备一种新的能力——一种善于用计算机技术和手段来解决学习、工作等问题的能力,即信息素养。这种素养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由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来承担的,但是多年来,以往的医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主要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几款软件为主,学完以后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发现现实的计算机操作更为灵活、多变,之前的简单模仿操作根本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的现实需求。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核心信息素养,这才是最重要的。
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给出信息素养的定义: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信息素养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信息意识,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
二是信息能力,即实际操作层面的素养,如有效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1 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
医学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信息社会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国际医学教育组织(简称IIME)将全球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归纳为7个领域,其中“信息管理”“医疗卫生系统”两个领域就是信息素养的范畴,可见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目前对医疗领域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并已成为全球执业医师的金标准。
国内外对医学生信息素养越来越重视,但是国内医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在侯露露的《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一文中,对700名医学本科生的调查显示,38.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信息素养”这一名词[1]。
有理由相信,医学专科生的信息素养认知度比本科生更低。在刘艳松的《医药岗位计算机技能需求与学生计算机基础现状调查对比分析》一文针对医学专科生的调查中显示,学校计算机教学所授知识完全能满足岗位需求的仅为8.28%,基本满足需求的为44.59%[2]。从这些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医学专科生的信息素养无论在信息能力还是信息意识上,都有待大大的提高。
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全校医学生的公共基础课,覆盖面广。对于医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来说,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一直处于服务地位。如何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医学院校各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与岗位对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是完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两个重大突破点。
2 计算思维训练为手段,培养医学生信息素养
强化计算思维训练,合理设置课程 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看,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认识一些软件,更重要的是要让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用计算思维的方式来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应“以信息素养培养为导向,计算思维贯穿始终,面向医学岗位需求,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根据指导思想,面对不同医学院校类别专业可以建立一种柔性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本课程建议方案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药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为“2+X”形式:“2”代表大学计算机基础(医药类)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必修课;X为选修课。
优化教学内容,有效完成岗位对接 对非计算机专业,在有限课时的情况下,适度强调“广度优先”,使学生尽可能地对计算机应用知识有较多的了解,知识面宽一些。教学内容应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而更新,剔除旧的知识点,促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地适应岗位的需求。教学内容之间也应有一定逻辑联系,形成一个个知识模块,模块之间层层递进,步步加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
革新教学方法,培养计算思维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革,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Theory)—提出问题(Raise questions)—解决问题(Solve the problem)—归纳分析(Inductive analysis)—项目实训的“五部曲”策略。知识点的案例尽可能选用医院真实案例或者行业相关的案例,积极与岗位对接,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的培养。
3 计算机基础内容体系结构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适用于医药类各专业。本课程全面、概括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以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其教学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构建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3]。培养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计算思维,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建立好科学的思维模式,以此培养医学生的信息素养。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通过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目标,结合医学生的工作岗位背景、学习特点和兴趣,设计出表2、表3、表4所示内容体系结构。
表2为根据新的教学目标设置的章节内容及课时安排,共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比例为1:1.4,较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表3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理论知识点的分层布局,其中分别介绍了在每个知识点中计算思维的渗透情况;表4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部分的分层布局,以及在不同实验单元中计算思维的渗透和训练。
4 课程考核方法
根据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为了更好地实施计算思维的引导和训练,本课程采用慕课+翻转课堂+传统课堂交叉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允许学生差异性学习,因而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到课率、网上学习进度、网上作业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课堂互动积极性、设计作品得分等与教学相关的各环节。
课程评分标准 基于学习过程的能力考核,期末考试成绩(理论单选题加操作测试)占40%,过程考核占60%。其中,在过程考核中,网上教学视频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占30%,到课率占10%,设计作品得分占10%,课堂互动占10%。
作品设计评分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综合技能中会有一些作品展示,作品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综合分析、问题抽象、问题求解、系统设计(计算思维)、创新等能力,因此在作品评价标准中也着重考查以上几个方面的能力。
作品评价标准模板以表5的PowerPoint评分登记表为例,在演示文稿章节中,将学生分为4~5人的小组,在理论知识点讲解完毕后,要求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个PPT设计,作品一般由5张或以上幻灯片组成。小组成员自行选定一个主题,在网上找寻素材来设计完成作品;在作品展示时,小组成员需全部站在讲台上,由一名成员负责主讲,介绍作品的选材、风格、设计理念以及用到的知识点和创新点;讲解完毕后,台下其他学生将对该组任一成员进行提问,以检验成员的合作及知识掌握情况。与此同时,由各小组派出的代表组成的评委成员会根据该作品及台上成员的表现进行打分。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文档排版章节中在综合技能中有电子板报设计环节,也依此模板进行评分,因此不再赘述。
5 小结
2015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纲要指出,在未来5年,我国将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由此,对于医学生而言,步入工作岗位时能否顺利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高要求,信息素养将成为其就业时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体系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讨论、制定,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完善和修改,期间收集了不少学生和同行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改革原有的课程内容,将计算思维渗透其中,让学生真正领悟计算思维的内涵,为国家的医疗卫生行业输送具有医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课程内容体系也将继续实践和完善,力求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