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层医疗市场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苏州市高新区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005
[摘要] 对苏州高新区的3所综合性医院和6所乡镇卫生院X光设备配置现状和需求进行实地和问卷调查,分析该地区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X光设备设备配置需求和水平,提出配置基层医疗机构国产X光设备的技术要求。分析国产X光设备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应用经验和现状。
[
关键词 ] X光设备;配置现状; 需求;方向 ;基层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51-02
[基金项目] 该文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创新医疗器械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应用”课题(课题编号:SS201215)支持。
[作者简介] 陈建荣(1963-),男,江苏苏州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重症医学(ICU)及行政管理。
X光设备作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诊断各种常见疾病首选的筛查技术手段,目前已被各级医疗机构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疗诊断和治疗领域。现对该区对 3所二级综合性医院、6所镇级卫生院的设备配置和需求进行实地调查,重点是比较国产和进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价比地行分析和比较。
1 该区二级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两级医疗机构X线设备装备现状
国家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配置支持力度扩大是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的,在此之前自筹经费则是该区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采购方法。此后特别是在2007年以后,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使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卫生设备有了明显改善,这也得益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医疗设备的大力支持。
分析X光设备在该区综合性医院的分布状况:目前共有15台X光设备分布在该区3所综合性医院,6所卫生院X光设备是13台。其中普通X光机、CR 、DR的配置数各不相同,进口与国产的情况也不一致,具体见表1,该区大多是 2006 年以后采购的X光设备,2008 年以后主要采购CR和DR设备。
从表1可看出,综合性医院放射科配备CR、DR较多,CR与普通X光机和DR对比,数量较少,反映了CR是过渡产品的特点,现在有条件的医院,不管是综合性级别医院还是社区卫生中心都直接上DR。在上DR的级别上看,综合二级医院是4台进口,2台国产。社区卫生中心3台DR都是国产的。说明国产DR和国产普通X光机在基层社区卫生中心有一定的市场。X光设备在临床上是基本的影像检查设备,主要用于常规呼吸科和骨科的摄片,在消化道造影和泌尿生殖道造影也是必备的设备。社区卫生中心老年病人多,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脚痛和肺部感染都离不开X光机摄片。心血管系统的常规体检也离不开胸片。
2 高档DR设备优点
从目前发展的形势来看,放射科普放摄片有DR化的趋势,DR相对于CR和普通X光机来看,对曝光条件的选择相对宽松,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对比度,得到软组织相和骨相,DR是直接数字化摄影,其图像可自由传送、保存、修改、编辑和打印。DR的核心部件是平板,有带线和无线的两种。国产DR的生产厂家很多,在功能上几乎与进口一样,但在硬件性能和使用效率上明显低于进口。进口的硬件材料好,外形及工艺造形漂亮。电缆包装及轨道好用,故障少。DR图像可直接接入PACS系统。CR图像的形成要经过IP板扫描方能取得数字化图像。普通的X光平片都要经CR转为数字化平片。
3 DR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普通X光机及CR的需求则逐渐减慢
由于新医改的推行,二级综合性医院的就诊患者也随之增多,因而增加了放射科设备的使用率,二级综合性医院作为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纽带和农村三级卫生网的龙头在DR诊疗设备的需求上也随之增加。初步调查显示,至少要配置1~2台DR给县级综合性医院使用,除了这些常用的技术配备还应配备期望价位在100万元(国产)-180万元左右(进口)的一些用于疑难病例讨论的测量处理技术和软件。DR配置临床实用为主,一般只需要采用价位在100万元或以内的DR(国产)做常规项目体检即可。国产DR,强调的是性价比,要求具备常用影像技术,能满足常规项目的检查和疾病的筛查。近3年来,该区级综合性医院普通X光机摄片检查人次逐渐减少,CR或DR检查人次逐年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普通X光机图相不能数字化,不利于储藏和会诊。另一方面,在收费和诊断质量上均较差,远低于DR。我区是较发达的地区,社区卫生院应尽快更换成DR,在未来几年国产DR有较大市场空间。
4 公司的服务意识与维修对设备的推广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区三大品牌都有维修网络,对设备大小故障的响应时间均在当天。这些外企在国内经营多年,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团队。而国产器械大多是小规模经营的新型公司,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整机的零部件难配套,大多属于拼凑式。这给维修和设备使用寿命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国产DR或其它X光机,尽管价格便宜,性价比较高。但如果不能解决维修响应时间和配套部件更换的问题,其销售将受极大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X光机不断更新换代使得区级综合性医院对其需求不断攀升,而对普通模拟机装备的需求逐年下降。同时基层卫生院对DR的采购要求,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考虑到性价比,国产DR机的市场将是宽广的。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中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民众对自身创新医疗器械在基层医疗单位应用认识的提高,未来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对DR装备的需求必将高速增长,而普通X创新医疗器械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应用光机也将被逐渐更新。国产DR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是维修团队跟进时间和零部件更换配套问题。
[
参考文献]
[1] 桂福如.质量与服务并重是提高国产医疗器械市场占有率的关键[J].实用技术,2010,6(4):40-42.
[2] 崔健,孙宏伟,孙丽.临安市国产医疗器械配置市场调研[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5(2):7-10.
[3] 孟建国.国产设备崛起激发基层DR市场[J].健康报,2012-06-19.
[4] 丁玉华. CR与DR的临床应用比较与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10期.
[5] 国产DR引领医疗行业发展趋势[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3,4.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流动儿童 保健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口的频繁流动和迁移成为当今社会的特征之一。而人口的频繁流动性使流动儿童的保健覆盖率严重下降。陈丽《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需求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保健覆盖率仅为75%,与黄爱群报道相似,标准系统管理率更低。
1.造成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低的原因
1.1 流动儿童家长流动频繁,居无定所,或者多数居住在
出租屋、卫生条件比较差的集贸市场等。没有及时办理暂住证,这就对流动儿童的统计、摸查形成了较大的困难。
1.2流动儿童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资料显示流动儿童家长小学、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占79.81%。由于文化程度低,对儿童保健意识缺乏,获得儿童保健知识的途径又少,部分儿童家长对体检程序和免疫规划知之甚少,有的根本不知道有儿童保健和免疫规划这些项目。
1.3流动儿童家长专注于养家糊口,主动求医意识淡薄,信息渠道来源又少,部分家长只知道生病了再上医院,不知道有儿童保健这项工作,也不了解国家公共卫生免费服务项目。
1.4医院对流动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开展流动儿童保健的形式单一,也有医院没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工作,要求流动儿童回原籍建册,家长迫于无奈,也是造成流动儿童保健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1.5 医院对流动孕产妇的儿童保健宣传工作不到位,流动孕产妇孕期检查,由于流动性大显得不规律,医院疏于对流动孕产妇生产后要对出生儿童进行健康体检的宣传;流动孕产妇自己也不重视孕期检查及出生儿童健康体检,观念淡薄,也是原因之一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展望
2.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利用辖区内托儿所、幼儿园提供的流动人口儿童数量,发放儿童保健宣传资料,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及时带孩子到辖区内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体检。
2.2联合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查漏摸底,并做好统计工作。如: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砖瓦厂、其他各乡镇企业。对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采取上门体检的形式对流动儿童进行保健管理,并且针对体检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预约下次体检的时间、地点,同时做好宣传工作。
2.3对居住比较分散的流动儿童,可以联合分管辖区的协警协助摸底,进行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积极配合做好儿童保健工作,从而提高流动儿童保健率。
2.4 要提高流动儿童保健工作体检率,还必须从源头做起。要加强提高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的宣传,在流动儿童出生分娩的相关医院做好儿童保健的宣传工作,使流动儿童的准爸爸、准妈妈们充分认识到孩子出生后0-6岁做好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促进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
2.5 流动孕产妇分娩后,辖区内的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利用产后及新生儿访视机会,积极宣传儿童保健知识,向流动儿童家长宣传国家儿童保健及儿童规划免疫免费政策,使流动儿童家长不因为经济问题而使儿童得不到卫生保健服务。
2.6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儿童保健服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推诿所管辖区流动儿童建册及保健工作,为流动儿童健康保健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将流动儿童的保健信息录入保健网路。
3讨论
流动儿童家长的经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育儿观念较为落后,大部分流动儿童得不到系统的保健服务,儿童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矫正,对儿童健康管理形成了新的挑战。因此,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利用流动儿童家长对育儿知识的需求,采取多种形式的宣教工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儿童保健工作中来,对提高流动儿童的系统管理率有一定的帮助,从而满足流动儿童卫生服务需求,更好地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燕燕.儿童健康管理现状与展望 【J】中国儿童保健杂2012,,2,(5):424.
【2】 陈丽.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需求的调查 【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3):74-75
【3】 黄爱群.北京市与杭州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现状调查 【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3):288-289.
关键词:医疗器械行业 机遇 挑战 健康持续发展 自主创新 品牌意识 社会责任感
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国常规医疗器械设备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且部分产品批量出口海外市场。继200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首次实现贸易顺差,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后,2011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向好,并且进一步改善了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现象。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卫生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消费和投入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朝阳性日益显现。
二、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朝阳性,必然伴随时代赋予它的发展机遇
1、市场潜力巨大:医疗器械市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国际贸易往来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近几年发展迅猛,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二。尽管如此,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医疗器械与药品的销售额比例仅为1:10,而发达国家这两者的比例约为1:1。而医疗器械与药品是医疗的两大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2、国内需求加大:虽然,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势头发展较好,但目前仍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服务市场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直接导致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加快,人们对于健康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再次,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系统的普及、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疗器械需求增长。3、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医改的,对于医疗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国家在逐年加大对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未来几年二三线企业的县城将是医疗器械企业布局的重中之重,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深入,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之路会更加的广阔。
(二)有机遇就有挑战,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存在挑战
1、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一方面,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基本由美国、德国、日本公司的产品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受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国外知名跨国医疗器械企业陆续在华投资,像西门子、通用电气等,它们不但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占据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还组建专门的医疗服务队伍,并开发出针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产品。2、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存在不平衡: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我国卫生事业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而基层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三、促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注重产品质量高于一切,讲求质量与服务并重
医疗工作强调安全和有效,医生及医疗领域对于医疗器械和产品的要求亦如此。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决定着是否有人愿意问津产品;服务则是企业的命脉,关系到产品能否畅销不衰。我在经营北京诚之盈贸易有限公司时,把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作为重中之重。因为,医疗器械的性能指标是否准确、可靠、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危,关系到医疗质量、医疗水平和医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口碑。因此,我们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全方位的服务奉献给用户。
(二)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社会责任感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与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本着为病患、为人民、为社会负责的态度,才能促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品牌建设,使中国的医疗器械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更要开启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将来走向国际、跻身于国际医疗市场的大门。就像当初我选择跟强生公司合作一样,一方面,是基于我与强生公司共通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本着对所有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接受我们服务的人负责;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强生公司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三)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
医疗器械市场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虽然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整体市场的25%,基础医疗器械占75%,相对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要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形成自有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我当初创办北京诚之盈公司强生医疗产品,也是本着在引进、推广国外先进医疗器械、造福病患的同时,希望我们可以在借鉴国际先进医疗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提高自有技术水平。
(四)加快完善我国农村医疗器械市场的建设
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7%,但它却承担着全国近60%的诊疗数量,由于没有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其高额的需求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释放。伴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和国家对农村市场的网络建设,希望在未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二三线城市特别是农村基层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为更多处于边远地区的百姓带去福音。
(五)加强医疗器械专业性人才队伍建设
在医疗器械专业性人才方面:如一些高端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基本都是国外的技术,国内这方面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微弱,因此,国内这方面的高级人才缺口很大。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下一步的发展进程中,应注意加大对医疗器械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医疗旅游;工作量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2
一、引言
社区卫生服务经过近年来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的洗礼,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不仅是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发源于基层甚至是社会的最底层,也就是早在二战时期英国为了战后服务所需。因而公益性、大众性和基础性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质,这一点在全世界几乎毋庸置疑。然则社区卫生服务从发源至今已走过了将近一百年,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有曾经的“市场化”的冲刷,也有社会化、新公共管理乃至新公共服务浪潮的影响,当下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基层卫生服务除了秉持公益这一基本属性之外,社区卫生服务本身包括其管理模式、人才任用和服务提供方式等也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态势,这种多元化反之会促进机构本身的公共性。在世界各国积极发展社区卫生的实践探索中,其中不乏有许多成功的例证,新加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相关概念解析
谈及新加坡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虽然新加坡也在社区层面实行较大比例的公益医疗,但新加坡的社区卫生却是以其出色的经营管理模式、功能服务开发为著称,可称之为精细化管理。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各级组织和单元精确、高效、协同、持续运行的一种管理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要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规范化,规范化的事情程序化,程序化的事情标准化。①具体说来,关于精细化管理,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种理念,即在工作中要秉持精益求精的原则态度,把每一项工作都细化到个量目标并以最好的效果和效率完成。在这一点上,精细化管理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即倡导将工作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将其逐一量化完成。但精细化管理是从工作实践中发展而来,而且比目标管理更加“严苛”,强调对工作瑕疵“零容忍”,并且精细化管理还倡导积极运用创新技术和思维对组织进行变革,强调从组织文化层面加强组织成T的追求精细的意识。
三、新加坡社区卫生服务现状
在实践层面,新加坡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但新加坡的社区卫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走在了前列,强调与广泛的组织机构进行合作式发展,这样的社会机构包括大型公私立医院、非政府组织甚至是市场等等,目的就是能够博采众长、各取所用以此为基层民众服务。以此发展模式为框架,新加坡在基层医疗卫生方面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正是由于这样的相对完整而又专业化细分程度高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存在作用,新加坡优质的医疗卫生技术、服务及其管理方式在社区得以大放异彩。首先,在“狮城”的社区,民众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条件去自主选择各种不同种类型的医疗卫生机构,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私人诊所、敬老院、专科医疗康复中心等,除了这些基层组织,大型的公私立医院也被纳入了基层卫生服务提供的机构范畴,所有的有关社区卫生的机构都由社区发展理事会统筹管理。政府对于私立医疗机构采取政策鼓励、财政补贴的支持态度,主张公私立相互竞争,积极引入市场的作用,通过发挥市场讲求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鼓励公私立相互竞争。公立机构在私立机构存在的外在环境“威胁”下,不得不提高自身的服务效率效果并努力压缩成本,这样机构自身就会越来越趋向于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精细化不仅体现在机构的运行模式和服务提供上,还通过现在日益被重视的转诊制度呈现。转诊制度简单说来就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其转送至最合理的医疗机构,这种严密的转诊制度确保了患者能够得到更有效率的治疗,同时节约了医疗资源。
四、新加坡社区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的借鉴
横向比较中国与新加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等因素,新加坡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之处。
(一)重视市场和社会力量,同时保证公平与效率
关于政府、市场、社会与公民自身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界定它们各自的边界问题,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提供例如教育问题等,都会遇到此类问题。但新加坡在此方面的亮点就是,新加坡本身就是以市场作为主要资源配置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能够在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多方面的张力关系中还能保持社区基层卫生高度的公益性和服务的高效率。这有赖于新加坡在社区实行社区发展理事会对全社区事务实行统筹管理,保证社区公共事务至少不会在大方向上偏离公益的轨道。同时社区发展理事会的存在不仅为公共事务提供统一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共事务的提供提供了多样发展的保障,即私立、社会机构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参与社区的服务提供,但需要在社区发展理事会允许的框架之内。由此以来,市场力量的有效进入,在总体上就奠定了新加坡的公共服务可以像市场那样高效运作、成本效益精细,至少表现在形式上。
(二)确立完善严密的就医分级制和转诊制度
我国的医疗机构转诊制度已经探索实行了许久,但至今难以改变大型综合医疗机构“门庭若市”,但基层医疗机构“冷衙门”的现状。这种现象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会导致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和闲置,医疗卫生供需不均衡等后果,甚至可能加剧医患矛盾。我国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出台政策措施对此问题加以规范,但就转诊制实行的实践经验来看,收效甚微。这里面有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仅强调转诊,却没有建立在完善的就医分级制的基础上。所谓就医分级制,通俗说来就是“什么样的疾病就去哪里就医”,对于像感冒这样的常见病症等,如没有职业医师出具的需到综合性医院就诊的证明,就必须首先在社区卫生机构就诊,以此做到医疗分流。如果只强调转诊而没有就医分级,那么转诊的实行效果便会大打折扣。之所以出现此类现象,与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公共服务机构实行“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不无关系。在这一点上,新加坡包括英国等多数国家,在实践层面的就医、转诊管理的精细程度都相对高。
(三)统筹管理,力求做到工作量化
前文已经提到,新加坡采取由社区发展理事会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服务机构的介入以及服务效果的测评监控等多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实际上,由这样一个机构的统筹,不仅可以平衡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社区内对社区居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评价和卫生机构服务提供的水平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控和信息的反馈。全域的社区医疗信息最后都会汇总到社区发展理事会的手中,理事会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再进行下一步的跟踪指导工作。这样一来,包括由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社会投资_办的私立医院和社会性慈善机构在社区卫生上都直接对社区发展理事会负责,在避免了“多头领导”的同时也可以做到理事会对社区卫生的全局把握并量化工作目标。例如,关于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的反馈工作,新加坡的公共管理者们通过理事会这一平台深入社区,在了解了居民需求后,将信息反馈至理事会而不是单个的医疗机构,由理事会权衡各机构的优劣势,对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将最适合的医疗机构配置到居民的医疗需求点上。这样做工便得以量化,除了需求调查、机构的服务测评亦是如此。成立社区发展理事会来保持精细化管理,应该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
(四)深入开发医疗旅游服务
健康产业是目前最具生命力的产业之一,“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而医疗旅游就是“大健康”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模块。新加坡对医疗旅游的研究实践比较成熟,其医疗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支点就是在社区,当然这首先得益于新加坡发达的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先进的医疗技术,能够将一部分公共医疗做精、做细,甚至采用了酒店式的管理服务,通过这极少部分的高端医疗来为机构筹资,亦可保证其公益属性。其实,能够在社区层面开发医疗旅游,新加坡的做法也颇为大胆,因为在通常我们所知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服务这六大职能中,能够用来做深入精确开发医疗旅游的似乎只有保健和康复这两项职能的可能性较大,但新加坡就是凭借着社区发展理事会的资源统筹、信息跟踪反馈以及国内先进的医疗技术的支撑,新加坡就是在社区做到了医疗旅游的深入开发,这种模式办法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保障也正是新加坡社区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例证。
注释:
①王卫国,姚士洪.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10(4):37-40.
参考文献:
[1]周策.新加坡医疗保健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发展研究,2010(3):86-87.
[2]王卫国,姚士洪.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10(4):37-40.
[摘要] 目的:分析长沙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方法:对本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进行摸底调查,分析基层卫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本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全科医师严重缺乏、护理人员不足、技师不足、基层卫生人员素质不高和人才流失严重。结论:目前基层医疗队伍问题较多,需结合实际,采取规范化培训或转岗培训等方式,分阶段、分步骤地培养一支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才队伍,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居民的身体健康需求。
[关键词]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a)-131-02
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也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重大意义[1]。本文笔者分析了长沙市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现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为长沙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护理人员、各级卫生机构及病床数量,重点是本市基层卫生队伍。
1.2 方法
2009年,长沙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摸底调查中,对各类医疗机构及医疗人才进行了调查登记,并将本市卫生人才状况与全国及世界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本市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探讨解决措施。
2 结果
2.1 全科医师、护士、各类技师比例不足
①全科医师严重缺乏:本市全科执业医师不足200人,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1.26%,低于国际水平(30%~60%)及国内平均水平(3.5%)。②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本市每千名居民配备注册护士数(0.82)低于2008年国际平均水平(2.80)及2009年国内平均水平(1.39);长沙市2009护医(护理人员/医师)比例为0.5,低于国际水平(2.9)和2009年国内水平;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病床与护士比低于2008年国际平均水平和世界银行建议的1∶2比例水平。③各类医疗技师严重不足:2009年底,全市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从业人员中,医生与护技药之比为1.00∶0.85,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备检验、特种、药剂等资质的技师不到500人。与卫生部、教育部关于《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指出的到2010年医生与护技药之比要达到1.0∶1.5, 2015年达到1∶2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见表1。
2.2 基层卫生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和地区差距显著
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8 700名卫生工作人员中,本科学历约700名,大、中专学历约5 500名,无正规学历约2 400名;高级职称者约300名,中级职称约1 300名,初级职称约4 500名。不具备规定学历者占28%左右,25.49%(2 566/10 066)的乡村医生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1 366个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中,90%以上无学历或仅有中专学历,无相应技术职称。
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学历、职称较高,农村乡镇卫生院次之,农村卫生室最低;浏阳市乡镇卫生院的学历、职称较高,长沙县、望城县次之,宁乡县最低。2009年医改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医疗技术骨干或临床辅助人员缺乏,有38.46%的卫生院没有开展手术,有19.66%的卫生院没有开展生化检查,有21.37%的卫生院没有开
展3大常规检查,有43.59%的卫生院出现麻醉机、呼吸机、洗胃机、生化仪、心电图、B超、X线机等仪器设备闲置现象。
3 讨论
3.1 本市医疗队伍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本市除全科医师缺乏(低于国际及国内水平),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每千居民配备护士数低于巴西、南非、泰国等国家[2])。医护比低于世界银行建议标准[3]外,基层医院人才流失现象也需要引起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难以吸引和稳定人才,主要表现为:①大量医学本科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下不去、留不住”;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专业人员;③一些经过培养的优秀人才大都流动到城市大医院或私立医院工作;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大批人员无学历、无执业资格,但又无法分流,严重制约了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本市人才需求情况:依据国家和省医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精神,国家医药卫生人才发展调查,2009年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每千人口医生数、每千人口护士数及医护比分别为:4.15、1.75、1.39及11.00∶0.79[4]。预测各项指标至2015年达到5.21、1.84、2.02、1.0∶1.1,至2020年达到6.26、1.88、2.82、1.0∶1.5。①全科医师:按照每万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标准,目前我市仅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至少需要新增3 316名全科医师。②注册护士:按照世界银行建议的医护比1∶2的标准要求,我市需23 822名注册护士。目前,我市有20万老龄人口需要护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健康水平提高,居民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增多,护理人员需求亦逐渐增大,预计未来20年,平均每年还需增加护理人员1 500名左右。③各种技师:按照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2名检验师、2名特种技师、2~3名药剂师的标准,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新增约2 000名检验、特种、药剂等资质的技师。
3.2 原因分析
3.2.1基层卫生人员待遇无保障根据2009年的抽样调查,有40.17%的卫生院在职人员月均工资低于1 000元,3.84%的月均工资低于600元。地方财政仅给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办工作人员拨款0.4~1.0万元/(人・年),离退休生活无保障,与教育等行业相比差距较大。医学生录取分数高、学制长、学费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后,工资福利待遇低于当地其他事业单位。
3.2.2 缺乏培训进修的制度保障目前国家规范化培训制度尚不完善,基层卫生人才缺乏培训培养的机会和资源,基层就业的医学毕业生不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技能培养,导致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基本功差、动手能力弱、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等,与二级以上医院卫生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差距不断拉大,诊疗水平难以得到居民信任。
3.2.3 缺乏社会保障政策支持目前,乡镇村卫生人员收入低、无社会保障的问题突出,在户口、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也存在制度缺失。
3.2.4 缺乏编制和岗位管理政策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难以满足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受市场经济影响,部分区县(市)基层卫生机构无编制、无财政保障政策支持,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基层单位缺乏用人自,“想要的进不来,想出的出不去”,只能通过招聘解决“人员缺乏”问题,但临时聘用人员流动性大,难以成为单位技术骨干。
3.2.5基层卫生人员生活条件艰苦基层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住房无保障,婚姻不理想,子女上学就业难,导致高学历毕业生、执业医师、技术骨干不愿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现有的人才也相继向城市医院流动。
3.3 解决对策
各级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财政保障、编制管理和职称晋升等政策,强调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基层卫生人员素质是我国卫生人才培养教育的重点。
3.3.1 财政保障政策①政府负责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②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衔接。③对村卫生室采取政府扶持、集体投入、自筹经费等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政府给予适当补偿。④逐步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小户型公有周转房建设等问题,使其在社会保障方面无后顾之忧。
3.3.2 编制管理政策①按照每万服务人口配备12~14名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比例,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事业编制性质核编。②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3.3.3 职称管理和对口帮扶政策①制定农村卫生技术职称晋升优惠政策,单独设置农村卫生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序列,使农村卫生技术骨干安心基层医疗卫生工作。②继续落实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的政策,达到为基层带教骨干的目的。③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从城市三级综合医院选派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到县级医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④城市二级以上医院领办或对口帮扶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开发利用卫生资源,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提高社区诊疗水平[5]。
3.3.4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组织下,利用现有医药院校,培养高中起点的大专层次人才和开展在职卫生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专层次的人才需求瓶颈问题。①在志愿到基层工作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和基层在职临床医生中招生,采用订单定向政府免费培养等方式,进行规范化培训或转岗培训1~2年,学习全科医学课程,加强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教育、社区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管理等教育,强化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教学,分阶段、分步骤地为全市培养一支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全科医生队伍,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资源要求。②面向社会或直接在现有无学历、无执业资格的在职卫生人员中招生,培养一支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特种技师队伍,打牢三级救治网络的网底基础,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健康检查需求。③快速培养无学历、无执业资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工作人员胜任岗位工作。通过学习、培训、考试获得相应学历和执业资格的基层卫生人员,享受报销学费、提高工资、调整职称等待遇;对通过学习、培训仍不能获得相应学历和执业资格的基层卫生人员,实施退出机制,兑现“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6]。
[参考文献]
[1]谭琼,曹永鹏.医院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8(4):45-46.
[2]周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0, 13(7):685-688.
[3]周晓敏,吴芳,夏迎秋.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6):9-12.
[4]黄哲毅,邹宇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2):120-122.
[5]辛雅菊.康乐县、乡(镇)两级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8):120-121.
我县多数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直接制约着农民的用药消费,全县农民人均年药品消费才60多元。
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贫困农民生病之后往往是抗不过去才用药,并且买药专挑便宜药。一些乡村卫生院、诊所、药店等供药单位也是受经济利益驱动,采购药品时一味追求低价格,使药品质量存在很大隐患。这些问题具体反映在药品质量上,从深层次看反映在体制、政策,以及贫困落后的根源上。
农村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的现状销售使用过期失效药品。
在调查中发现,零售药店和县一级医院,通过换发许可证,内部执行常规性的报损销毁处理制度,销售和使用的药品在有效期内,并且多为近两年的生产批号,而单体药店、小型诊所甚至乡镇卫生院销售使用过期失效药品的问题比较严重,并且由于普遍实行拆零销售,农民见不到原包装上的有效期,一般难以发现药品失效。
销售使用假、劣药品。
在县城的药店和医院、诊所中,纯粹不含有效成分的假药比较少见,但未经批准擅自配制或购进的非法医疗制剂常能看到其踪迹。乡村的药店、诊所问题较多,某卫生院一次被查出头孢氨苄胶囊、吗叮啉等十几种假药,是院长从药贩手中购入的。一些基层医药网点不同程度地存在销售劣药的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过期失效药品外,中药饮片掺杂掺假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些保健食品和所谓“性保健品”、“壮阳药品”,更是肆意标明适应症和主治功能,冒充药品,欺骗患者,谋取不义之财。
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
乡村诊所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大多是从东部省市的药品市场或无证经销处进货,普遍存在进货无发票,质量问题多,使用后不毁形就直接倒在垃圾堆或低价按废品出售等问题,存在不安全隐患。
尤其一些偏远落后、缺医少药的村庄,老百姓无医可看,致使人、兽同医同药,人用药质量无法保障。
药品经营条件简陋,流通秩序比较混乱。
调查中发现,药品经营企业大部分能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立药品质量管理机构,药品质量验收、养护、储存、保管等制度和药品验收记录,药品质量基本能够得到保证。县一级多数医院药品管理也比较好。但是在乡村,药品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乡村药店和医疗机构进货渠道混乱。
据调查农村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
一是从非法渠道和个体药贩处采购药品,无验收记录和合法票据,也无购销记录;
二是进货无合同,没有质量保证条款,所购药品难以做到先质检后进货,药品质量难以保证;
三是医院、诊所的自制制剂进入零售药店及基层医疗网点,扰乱了药品经营秩序。
药品经营管理不符合规范要求。
相当一部分农村卫生院所、诊所和零售药店的设施设备,与其药品经营使用规模和质量管理要求不相适应。无论是药房面积、仓储条件、专库的划分、温湿度的控制以及避光、防虫、防鼠、通风等设施条件基本没有达到要求。有的医院将必须冷藏的生物制品精制破伤风抗毒素常温下保存几个月;有的药品和生活用品混放;有的兽药、人药共营;有的中药饮片借斗串斗,顶替代用;有的西药仍用广口瓶储药,拆零药品的标识分装不按规范要求去做等等;因而造成药品积压浪费、霉烂变质、虫蛀鼠咬、过期药品延续使用等问题。
游医药贩流窜乡间,或承包门诊科室,摆摊“看病”,或上山下乡给医药网点“送药”。
不少基层医院、诊所经费紧张,经营困难,将门诊、诊所内部承包或对外出租,只管收费,放弃管理,任其胡为。游医药贩是联系制假用假的纽带,其祸害所至,扰乱了药品经营秩序,成为农村制售假劣药品和坑蒙拐骗群众的窝点。
贫困乡村医疗条件落后,药品供应网点少,农民看病用药困难。
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乡村,地广人稀,故医药网点服务成本高,效益差。农民看病很不方便,远的要走10公里的路程。多数行政村没有药店,只有一个卫生所,医疗设施简陋,而且常常是一人身兼数职,看病打针卖药,医疗技术难以保证。而且农村医药专业人员极其缺乏,不能有效地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药品监督力量薄弱,边远地区很难到位。
眼下药监队伍组建工作正在进行,人员还未完全到位,经费难以落实,执法装备还未配备。农村药品日常监管和应急案件的查处工作受到很大影响,药品市场秩序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理。
加上农村基层药品监管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问题较多,任务繁重,直接影响药监部门履行工作职责。
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的对策农村药品市场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药监部门必须管好农村药品市场。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加大《药品管理法》在农村的宣传力度。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半数以上的基层用药单位主管人员不了解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及其相关法规,农民用药法律意识更为淡薄,发生问题时,不能用法律有效地保护自己。因此,要加大《药品管理法》在农村的宣传力度,不仅要教育药品经营者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也要教育广大农民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依法用药的氛围,让违法销售使用药品者失去市场。
大力发展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农村药品零售网点少,群众买药困难,这不仅给非法经营者可乘之机,而且给监督管理造成一定难度。因此,要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在县上设立药品配送中心,统一为基层药店供药;在乡镇开设零售药店,并将这些药店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要研究适当降低在行政村开办药店的准入条件,堵塞管理死角,使农村药品零售网点布局合理。
规范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的经营行为。依法治药,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认真推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管理规范,督促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规范其购销、使用行为。要特别加强对农村小型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管理,帮助他们建立药品进货制度和程序,规范进货渠道。要加大对无证经营和游医药贩的打击力度,净化农村药品市场,确保合法药品进货渠道畅通无阻,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
协助农村基层大力推行驻店药师制度。抓好执业药师、从业药师、驻店药师考前培训工作,提高合格率,使县、乡药店有药师服务,能够指导农民合理用药。要积极培养农村药店从业人员,采取专题讲座、综合培训等多种方式,灌输专业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新医改等政策把药品分成两大类:基药和非基药。从我们在政府基层医疗采购平台上的数据以及在公司实际基层医疗运作的案例来看,基药的潮流势不可挡,是政府买单的行政市场,但是基药是不是未来第三终端的主流,我认为还不好下结论,有几个原因:第一,医疗改革没有进入深水区,所以总的结果怎么样不好判断;第二,财政补贴到位,基层医疗产品没差价的话,推不动,有差价的独家产品最后又会形成药物滥用,这也是为什么近段时间中药注射液副反应那么多,医生因为利益造成用药冲动,不按照说明使用,最后基药制度会调整;第三,很多地方财政补贴不到位,最后根本也推不动。但是所有这一段时间都会给制药企业机会,只要你抓住这几年的机会,占领部分市场网络,销量增长很快,你就能借机做得更大更强!
那么,基药到底是什么呀?基药首先是处方药,要参加招投标,中标了,就有基药在政府办医疗结构的营销,不参与招投标,就不是基药,等于放弃了这块市场;基药还首先是公益品,其次是商品;基药首先是一项政府的惠民制度,其次才是商品;基药首先是卖给政府的,其次才是其他基层医疗机构环节,基药的原则是15%的加价率,配送费用大约7%个点,这样让消费者以最低的价格获得产品,成为惠民药、放心药。
但是大家一定记住,基药也分普通基药与独家基药。我也会分普通基药与独家基药来给大家做一些管理与营销解读,这两种基药销售的模式完全不一样。
对每个公司来讲,要做好基层医疗市场,必须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比如成立基药部这个部门,人员可多可少,产品有竞争力,那么可以以销售为主,产品是一些无差价的,比如大多是普通基药,那么可以以政府事务功能为主,研究政策等等。总体来说,基药部的基本职能无外乎以下几点:1)深入解析基药物价和招投标政策,负责国家基药销售政策的收集、分析结果给领导以提供决策依据;2)组织实施基药销售的全面工作。指导和考核全国各省的基药销售执行工作。制订每个省区基药销售政策和营销方案; 3)负责审核各省的基药物价申报备案和招投标价格,并开展政府关系公关活动;4)负责组织各省在招投标工作中的投标品种目录申报、投标报价的实施工作,负责各省基药中标品种配送商、商的规划选择工作;5)组织参加基药品种与专家谈判的现场议价及中标品种购销协议的签订工作;6)指导各省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开发与配送,确保市场供应,确保基药销售目标的完成。
从公司实战中来看,普通基药比如传统的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天王补心丸等等产品,第一位的工作是中标,因为按照国家2011年已经实现的基药省份招投标结果看,普遍还是低价者中标,这是一种趋势,虽然很多专家一直在嚎叫(个人认为大多与药厂有利益关系),我认为不会有多大改变,原因有二:一是本身基层医疗就是给中低收入者看病为主的,所以价格也是大家首选的(说真的,往往这些产品疗效更好,中国的医药界其实给其他行业没什么区别,大多公司与药品也是昧着良心但也是被逼的)。在这里别谈论什么狗屁质量问题,仿佛一低价质量就差?质量问题那是世界上所有药厂第一位就解决的问题,没这玩意还能上市?可能也只会在中国出现;二是本身基层医疗市场也只占中国医疗市场的总额的7%左右,但是解决的人口却是大部分,所以对国家医药整个产业来讲规模无关痛痒。第二位的工作就是配送公司的选择非常重要:是否能全覆盖?是现款还是赊销?在关键时候怎么提高配送率?关键时候窜货怎么办等等。
总体来说普通基药营销主题从原来的医药流通商业公司变成了生产厂家,医药流通商业公司营销职能将逐渐降低,从批发商到配送商,工业企业传统的二级分销模式已不再适应。商业盈利从原先赚取批零差价到赚取配送费,到现在只可以赚取5%—10%的配送费,现在是生产厂家选商业;基药制度的彻底实施从理论上将使工业和商业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实际在中国的医药市场什么都可能发生,要以中国特色的眼光来看待一些问题);以往第三终端等自由竞争的市场逐步变成行政垄断的市场;自由竞争的第三终端现在基本上变成政府买单的行政垄断的第三终端,基药成为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的唯一选择。
乡镇一体化逐步实施将使第三终端的村级市场行政化。村级卫生室—-乡镇一体化是其趋势,由卫生院为村卫生室代购药品将逐步加大力度,所以每个厂家必须关注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利益而不是象大医院要关注医生的个体利益。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像是公务员,零差率销售没有了销售药品的动力,统筹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的比例越来越高,带来了两大问题,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没有了,患者会转到县级医院去。
因此,县医院会成为区域医疗的龙头企业,政府想做到“大病不出县”,因为县医院服务了70%的人口,是未来的新医改重点。县级医院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综合实力型县级医院。它的品种类似于大三甲医院。第二,区域龙头型县级医院。它和大三甲医院有显著的区别。它里面的患者来源,以本县的患者为主,新农合患者占主体地位。科室比较齐全,但是每一个单个科室用量不够大,整体医院用量是可以的。第三,补缺型县级医院。它很难向区域龙头型县级医院发展。第四,偏远区域垄断型县级医院。每个县级市场都要根据公司的产品结构与差价做不同的策略应对。
通过近两年的基药操作,我们的普通基药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中标率比同类规模的厂家要高很多倍,通过15个月的配送率跟踪基本都在80%以上。我们的独家产品在部分省市增补中标为基药产品后强化政府事务,高价格中标,精耕细作,很多省区销售年增长率都在200%以上。那么操盘者是如何做到的呢?
那么常规企业怎么来做基层医疗市场呢?要注意5项宏观要点:
1、招标大于天,是准入门槛,政府事务的招标必须先行,虽然对于基药来说,有些省区“招标是找死,不招标是等死”,但是招标是市场进入的准入证,不中标就谈不到市场流通和获利。2011年以来,各省均采取规范统一的国家版基药招标模式,核心内容为“双信封”、“一品一规一厂”、“量价挂钩”、“单一货源承诺”等,目的是保证中标基药品种享受区域内全部基层医疗机构的市场份额,这也直接导致投标企业的中标难度大、中标价格低,但是产品中标后销量基本能够得到保证,因此,这需要企业做出价格换取市场销量决策的勇气和魄力。普通基药讲的是产品集群,单个产品差价非常小,个别的甚至是亏损的,所以你的产品中标数量越多,你的整体优势就越大,这样你与配送公司谈判与运作中才能占主动,而个别产品即使亏损2、3年先占领市场,等自己占领了别人再想进入,那成本会更高。有投入不一定有结果,没投入一定没结果。独家基药也必须高价中标,因为你低价中标,会严重影响其他省区中标,会影响二级以上医院的销售,毕竟独家基药主战场还是在二三级医院;而且高价中标才能做推广,中标价格太低不如放弃。在这里要动用一切关系,包括国家层面以及兄弟省份部门的关系。
对于基层医疗市场来说,独家基药产品价格不能太高,同时也不能价格太低,太低没有办法养活运作的体系和队伍。所以在二三级医院基本上是做高价位或大规格,在县级基层医疗一定是中低价位或小规格,这样才是根本。
2、各省的执行是关键,因此应该树立医改环境下的营销策略和模式是一省一策、一市一策、一县一策。基药不管高低价格中标,只要企业或商业有人到乡镇卫生院去拜访,给予哪怕礼品和推广,就能实现采购。比如浙江省冬季止咳化痰的产品达到10多种,价格低的有几毛钱的,高的有接近20元的。这就存在相互替代性,卫生院点击谁不点击谁家的产品,就看那家企业做了哪些工作。因此资源有所侧重,各个击破是最好的方式。
3、抓住关键环节的关键人物。医改办、招标办这些重要部门的关键人要打交道,县级卫生机构决定本县乡镇卫生院使用什么药物更是临门一脚的部门更要做好关键人的工作。对于低价普药类基药,也要抓住关键环节。有空间的产品和独家招标的产品还要对卫生院与医生医生做关系推广。
4、搞好学术推广。基药制度实施,必然导致品种大替换、厂家大洗牌。新中标的产品和企业,必须针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生做好企业和品牌形象传播。做好产品的学术推广,让医生养成新的用药习惯,改变和培育医生的用药习惯,因为原来使用的非基药品种和现在的品种可能不一样。同时做好县级市场和社区市场的学术推广等。
5、不同的产品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独家产品要保证高价中标,保证各环节的运作空间。具有独家基药品种中标企业,应该组建队伍,或者做精细化招商,或者委托有推广能力的商业公司,在乡镇卫生院点对点招商,任务落实到每个终端网点,采取配人员推广方式运作。同质化的品种尽量保证高价中标。走量的品种低价中标,占领未来的基药市场。
做到了5点宏观要点后,独家基药关键就是做好细节:
1、人员编制:要根据省区的基本经济与执行情况来配置人员,初期、攻坚期和守阵地的时期逻辑是不一样的,攻坚期我们需要当地队伍,野战军和总部队的配合。可以是2—3个小地区一个人员,大地区可以是一个地区1个人员,当然很多企业不会意识到这个配置的重要性,这些都要根据当地经济现状以及县级乡镇卫生院的数量来配置。
2、商业模式:可以是区域总代也可以是县级,但是原理都一样,设置销量指标与覆盖率指标,当然也可以是公司主导下的总代下的各层级利益分配模式,由厂家来掌握制定各层级的利益,每一个区域指标(销量与覆盖率)都要有相应的保证金制度与时间要求。具体市场运营,更倾向于算数营销方式,把基层的乡镇卫生院,按乡镇划分,分别要有营销人员(不管是否公司的)进行分割负责医院,这样推广速度和渠道开发,边际贡献率会大于一些相关市场。
针对个性化的医院比如县级医院要细分:第一类是大医院式的综合实力型的县级医院,运作的方式是类大医院的运作方式。第二类是区域龙头型县级医院,也是国家医改重点建设的方向。它确实可以解决大病不出县的问题。解决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总体来说县级市场的患者构成是70%左右的农民患者,加30%到40%左右的医保患者,它的单个科室的用药量比较少,整体医院比较大,我们没有办法用重点科室来做。做一个县级医院对整个县来说是一个点,核心的点,但是针对这个县级医院来讲又要当一个面来做。因为县级医院是高端医院的末端,是三级农村医院的龙头,所以我们的目录里面,新农合目录和医保目录要有巧妙的搭配。新农合目录是要解决农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医保目录重点解决常见病和多发病。县级医院是乡镇医院的龙头,非常关键、非常重要,对乡镇用药的影响巨大。所以我们怎么做好利用县级医院正好辐射乡镇医院。把县级医院的开发和乡镇医院的运作结合起来。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推广成绩。
针对乡镇卫生院,每个县级市场不一样,但中国的县含乡镇基本上在10—15个之间,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要有重点,经济发达的乡镇卫生院必须要在开发目标里面。总体来说,开发的方式有多重,企业自己设队伍点对点的开发方式,也有偏远地区和当地商业合作的点对环节的开发方式,重要的一点是整合社会资源和部门的前提下,最简单、最快速、成本最低的方法。考核市场人员与商,其实就是区域的时间销量与配送覆盖率,别无他法。
3、县区政府事务:高度重视构建县级运作的政府事务体系,找到相关人,可以是政府官员,也可以是医药商业的人员,还可以是那种带头大哥似的卫生院院长。总之找对人,做对事,基层医疗市场一定就会做大做强。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对策
基层医院在医疗设备和医疗能力方面相对差于城市医院或更高级别的医院,在专业医疗人员和专业护理人员配备上也较差于二甲或三甲医院,在医院护理工作中也较为落后,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护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临床医疗进程和病人健康状况,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信誉的好坏。
病人是直接影响医院形象的重要因素,医院护理能力高了,服务态度好了,病人会在社会中相互传播和实现口头广告,给医院的信誉带来极大的好处,如果医院护理能力和服务态度很差的话,病人也会在社会中传播舆论,这样,会给医院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故此,医院护理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医院不断向前发展。
1 基层医院护理发展现状
现阶段基层医院医疗设备和医疗条件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以新时期医院发展要求来衡量,不少基层医院护理条件还处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就算改变也只是在一些表面条件上发生变化和改善,从本质上来看,现代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很大层度上没能从本质上发生变化,量变与质变不能同时协调发展。
受到我国新型农合医疗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人手呈现出严重不足的现状。这样,无形中加重了护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轮班和夜班等特殊职业状态加重了护士人员身心疲惫程度,极度严重的脑力、体力消耗,容易导致护士在工作中产生消极的心理,不利于正常的护理工作。护士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比医生差,且在晋升、调资、外出学习机会不多,得不到社会公平的认可。护士的期望值达不到,因而产生负性情绪。护患关系紧张。由于媒体过多医患关系负面宣传,患者对医护人员不理解与误解,许多矛盾指向护士,使得护士委屈。基层医院存在的这些护理现状,给医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编制方面不足
繁重的护理任务来自于护理编制方面的短缺,特别是基层医院,编制问题更加严重。我国医院病床与护士的比例是按照1∶0.4配备的,尽管如此,很多医院仍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很多情况下容易导致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变得降低,从而降低医院护理服务水平。
2.2 基层医院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层医院在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处于劣势,护理人才培养方面问题重重。例如学历低问题的出现。由于基层医院大多数护理人员是中专毕业,这些年来,我们的大多护士虽参加自考来提高自身素质,但很多人由于工作太忙,精力有限,累考累败,打击了积极性。再如论文写作方面的要求,论文第一作者作为高级职称晋升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硬指标,基层医院条件差,写的文章质量不高,想在专业核心杂志上发表是可望而不可及。在科研成果方面,基层医院受经费、水平、能力、条件等多方面限制,护士开展科研很难。人才引进方面基层医院不等同于大城市的医院,介于工作条件的艰难性,护理高级人才的引进工作更是困难重重。
2.3 基层医院护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低学历的护理人员占据达到数比例,责任心不够清情况时有发生,例如现阶段护理人员年龄结构多为20~29岁之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责任心、同情心相对较差,吃苦耐劳精神不强。针对人性化护理措施,有些护理人员知道如何去做,怎样做,但不愿去做,存在懒惰情绪、缺乏敬业精神、人性化服务意识差。
3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方面的扶持与帮助
(1)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在待遇、职称晋升、护理岗位、指标等方面适当实现政策扶持与帮助。特别是长期在乡镇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人员,可提高护士护龄津贴标准,实现护理人员的政策激励帮助。
(2)提高护理项目收费标准,提高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财政、物价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医院护理人员工作项目中实现实际的劳动报酬的提升,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对护理人员尊严的充分维护。建立和完善护理法规,制定《护理法》,严格护士注册和护士执业证制度,没有注册和执业证护士不准上岗,护理人员编制要以法规形式强制要求配齐。通过健全法规维护护理职业的尊严,规范护理市场及护理活动的各项秩序。
3.2 以护理事业不断发展来实现护士工作地位的提升
改变医院护理人员与医生现有的从属关系,实现交流—协作—互补型医护关系新模式;护理不再是一项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而是并列、辅助型的医护关系,是一项与医生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 。这一深刻的变革给护理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改变护士的工作和社会地位。
3.3 不断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
自身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社会为地位提高的重要手段。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应从自身工作能力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强有力的工作竞争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为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作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工作中攒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学要解决的对策较为宽广,文章初略阐释分析几点,以期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有所帮助。要实现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更需要社会、相关政策、医院、护理人员本身等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层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红.加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现代医药卫生.2007(07).
[2]秦慧玲,吴胜霞.加强急诊护士自身素质及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外医疗.2010(25).
[3]包春艳,房民,包春雨,师亮.新形势下护理纠纷的防范与对策[J]. 中国医院管理.2008(04).
[4]孙艳红,张德凤.医院护理文化的建设[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
关键词:医药企业;发展状况;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085-02
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医药行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
在我国医药行业年度报告中:2006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张,企业单位数、产品销售、资产总额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06%、17.02%、10.28%;产品销售、资产总额收入分别达到4737.29亿元、6136.3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891.82亿元,同比增长17.3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649.99亿元,增长18.72%;产销率为95.06%,供需基本平衡;2007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需求稳步扩张。1--11月实现累计销售收入5207.23亿元,同比增长24.5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1--11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利润实现499.21亿元,同比增长51.0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1.87个百分点。各个子行业的利润增长速度均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上升。
1 人口的增长是药品行业的基本因素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人口基数进一步增大。同时人口净增长将对医药产品产生新的需求。
2 人口老龄化促进医药市场发展
目前,中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这必将导致对医药的需求逐渐增加。由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40亿,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人口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将为医药企业市场的扩大提供良好的市场前景,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将带动我国药品消费量的增加。
3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医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用药水平也在逐年上升。通过对广大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中国药品市场也将呈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医疗改革使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医药资源
近几年由于政府越来越重视广大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了医疗改革的力度,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报销目录。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这就使得广大老百姓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享受更多医药资源的机会。
(三)医药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
目前很多地方都推行公立医院股份制改革,使政府的职能从“办”医院向“管”医院转变,适度放开医疗市场,鼓励发展民营医院特别是专科民营医院。医药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重组、并购资源整合、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加快了医药产业的组织结构调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这项改革中卫生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拟定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贯彻落实医疗机构、卫生技术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业务工作量和医疗费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改革将不断加大对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监督力度,增强医院业务和医疗收费的透明度。
(四)国家加强对药物安全的监管
近几年来我国药害事件频发,像“鱼腥草”、“欣弗”、“齐二药”及“刺五加”等事件都是由于少数医药企业漠视公众生命安全、忽视药品质量带来的后果,药物安全性问题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通过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监督条例》,进一步规范了药品的管理,逐步实现了以法治药。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在将来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大对药物安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药物安全风险管理。
(五)技术创新得以提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医药产业的基本特征是“一小二多三低”(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产品技术含量低、研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投入,设立了“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加强了新药研究开发体系的建设和创新药物的研制,实施了现代中药、生物新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目前,我国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已覆盖了新药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整个过程,基本形成了相互联系、优化集成、相互配套的整体性布局,部分平台标准规范已能与国际接轨,新药自主创新和研究开发能力显著增强。
二、我国医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