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范文

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

第1篇: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消防改造 自动喷淋 灭火系统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类型可以分为:湿式、干式、预作用式等等。其具有固定灭火和自动报警的诸项功能,对建筑物的早期灭火作用显著。所以,在现代消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湿式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由消防供水系统、湿式报警阀组、管网、闭式喷头和高位消防水箱等组成。其系统既可以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又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供水系统,是由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泵电气控制柜等组成,其作用是给喷淋系统提供足够的灭火的有压水源。那么,对于一些老建筑的消防改造工程来说,这就需要建筑内或周围能提供安装这些设备的地方。而对于有一些老建筑来说,由于当初设计时没有考虑这些位置,现在要寻找一个适合的空间就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这就给老建筑改造工程的消防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下面,我们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湿式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供水量的设计依据

为了正确、合理地设计湿式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供水量,必须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

设计中喷水强度、喷头工作压力和作用面积是体现自动喷淋系统灭火能力的重要参数。一定要根据不同对象,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5.设计基本参数中的相关表认真选取。然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二、工程实例

多层建筑的老办公楼,原有的消防设施是室内消火栓,由市政管网供水,屋顶有生活水箱30m?一个。因市场形势需要,改造作为宾馆使用。按照消防规范的有关要求,这次消防改造中应增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等等。

要实现这次改造,初步认为其难点在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需要建一个消防泵房。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该建筑周围的空地不多。要完全按照要求设计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及消防管网等的安装的话,地方显得不够。通过分析讨论,认为可以减少消防水池的容积,从而减少占地。这样,可以解决用地面积不够的难题。那么,消防水池容积减少后,可以通过在使用中从市政管网不断取水的方式,来补充消防水池消耗一部分水的方法,来满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的1小时的用水量。初步估算,消防水池的容积为60 m?。

于是,我们进一步收集到该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是接在DN200的市政管网上。该管网的压力为0.30MPa,流速2m/s。

有了这些基本数据,我们就进行理论计算。

1.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供水量的计算

根据我们初步估算的60 m?的消防水池,加上直接从市政管网向消防水池补充56.52 m?/h,理论上能满足Qs =100 m?/h的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最后确定采用65m?的消防水池,与市政管网DN200直接碰管的消防水池的进水管用的是DN100。同时,对浮球阀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在调试试验中,证明完全能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2.高位消防水箱的改造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该消防改造的高位消防水箱应取18m?。屋顶现有的生活水箱为30m?,只需对出水管的位置按照实际要求进行改造。在实际工程中,在水箱的中部以上位置引出的作为生活用水,下部引出的作为消防用水。所以,现有屋顶生活水箱稍加改造,就能满足使用要求。

由于屋顶水箱与最高层喷淋的末端试水处的高度差不够,不能形成有效的压力差。所以,我们就在屋顶增加了一套稳压系统。从而,保证了喷淋系统的自动启动。

三、结束语

对于老建筑的消防改造,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以上的例子,只是反映了消防改造中的一部分。实际工程中处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本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资料: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

第2篇: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它已成为决定建筑标准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舒适程度,然而现阶段,部分建筑在给排水设计及施工上存在质量隐患,给日常使用造成了诸多不便。对此,工程设计人员应本着技术、安全、经济三项原则,在实践中力求创新,寻找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

1建筑给排水设计方面

(1)生活饮用水缺少必要的防止回流污染的措施。最常见的情况是当生活饮用水管道和消防管道、锅炉、加热设备等压力容器连接时,没有设必要的防止回流污染的措施,因而一旦生活给水管网压力波动和各种原因造成管网失压,就可能导致饮用水被非饮用水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最小空气间隙”法是无法采用的;止回阀用于防止回流污染也是不可靠的;而近年开发的倒流防止器是迄今为止比较理想的防回流污染的设备。因此,一般情况下,在下述位置设置倒流防止器是必要的:1室外消防专用管的引入管上;2室外为消防生活合用管网时,室内消防的引入管上;3锅炉给水管上;4加热器给水管上,等等。

(2)生活水池(箱)或生活、消防合用水池(箱)利用本底结构,存在着水质污染的隐患。虽然1997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已明令禁止,但由于多年工作形成的习惯,这种病例仍不鲜见。

(3)空调凝结水排水管直接排入下水道。有2种情形,其一是凝结水单设立管,其出口直接排入下水道。这种方式,下水道中的有害气体将直接通过管道进入室内;其二是凝结水管经存水弯接入排水立管。经过一个漫长的非制冷季节,存水弯中的水将蒸发干涸,水封破坏,有害气体同样逸入室内。其

对策就是,凡是凝结水一律间接排放,如排入明沟、水封窨井,避免接入污、废水立管。

(4 )普通不带水封的地漏的排出管上缺存水弯。这里很少有理解上的问题,出现这种毛病往往是由于疏忽。然而这种小小的疏漏,却可能导致相当严重的后果,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同样道理,蹲式大便器未设存水弯,也常有发现。当然有些蹲便器产品本身已带有存水弯,这就另当别论了。

(5 )排水管在食堂、饮食业的主副食操作、烹调部位的上空布置。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最好的办法是建筑布置时予以避免;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如:设置技术夹层、全保护防水托盘等;值得一提的是真空卫生系统(见《给水排水》2001 年第7 期真空卫生系统初探一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也不失为一种防护措施的选择。

2 单层及多层建筑的灭火系统设计方面

(1)灭火器的设计与配置缺项。尤其在小型工业或民用建筑设计中为多见。第一种原因是疏漏;第二种原因是对规范理解有误,认为灭火器是在建筑竣工后由业主自行添置的,因而可以不设计;第三种原因是有的设计单位内部分工不明确,给排水专业和建筑专业相互推委,最终没有落实。按照现行规范,除9 层及9 层以下的普通住宅外,我们所能碰到的几乎所有建筑都应配置灭火器,因此这项设计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2)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对于多层建筑,简单地取值50 m;对于高层建筑,简单地取值30 m,不能满足同时到达水枪数的要求。其原因是对《建筑消防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关于“单层和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50 m”、《高层建筑消防计规范》(以下简称“高规”)关于“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30 m,裙房不应大于50 m”的规定的理解上出现偏差。其实,两本规范在规定消火栓最大间距的有关条文中,都首先强调了“消火栓间距应由计算确定”,并在其前款的条文里也都规定了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的水枪充实水柱的支数。实际上,按照现行规范,只有高度小于或等于24 m,体积小于或等于5 000 m3 的库房,其规定的同时使用水枪数为1支,因而只要求一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所以也只有这类建筑的消火栓才有可能(其实仍需计算确定)取50 m 这一最大间距外,其它建筑均应在满足“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的设计条件下经过计算确定。

(3)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阀门设置不当。这类问题频频在多层建筑设计中出现。因为多层建筑的消火栓系统,往往水平系统和竖向系统混杂,而不象高层建筑那样多采用比较简洁的竖向系统。表现之一是阀门设置过少,当某段管道损坏时,停止使用的消火栓数在一层中超过5 个;表现之二是阀门设置过多,造成投资的浪费,管网的阻力增加,产生的原因是对规范条文中“停止使用的消火栓数一层中不超过5 个”的“一层中”没有予以注意。

3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方面

(1 )在确定室内外消防水量时,套用的建筑类别错误,而使其消防水量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例如:把公寓式办公楼当成商住楼。这两类建筑在某些时候,其室内外消防水量将有10 L/s 之差。实际上,公寓式办公楼本质上还是办公楼,应按办公楼设计;商住楼是指建筑物下部为商业用房,上部为住宅的楼房,其定义是十分清楚的。另外,在“普通旅馆”和“高级旅馆”、“普通住宅和高级住宅”、“普通办公楼”和“重要的办公楼”的界定方面,标准不一,界限不清,原因是规范条文也只有定性而非定量的描述。笔者认为以目前的认知水平,最简单易行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设有集中的空气调节系统。

(2 )高级旅馆、重要的办公楼、一类建筑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等建筑没有按规范设置消防卷盘。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种是疏忽,另一种是对“高级”、“重要”的界定不正确。实际上,这类问题的解决是很容易的,只要引起足够重视,便不难做到。

(3 )贮有室外消防水量的消防水池的设置深度过大,有的设计把贮有室外消防水量的消防水池设在地下2 层甚至地下3 层。消防取水口难以设置,其深度也超过了水泵的最大吸上高度。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将它的设置高度提升,以满足消防车消防泵的吸上高度不超过6 m;还有一种妥协的办法是,在

消防泵房单设一组水泵,从水池中取水供给室外消火栓,消防车再从室外消火栓间接取水。储有室外消防水量的消防水池设在地下1 层,虽满足水泵的吸上高度,却没有供消防车用的取水口。最规范的作法是,在建筑物外墙5 m 以外40 m 以内设一取水井,供消防车取水。

(4 )以双阀双栓消火栓代替两个立管。这种错误在高层条形建筑,如教学楼、办公楼、宾馆设计中,屡有发生,其错误的原因已在第3 部分中论及,不再赘述。

(5 )在一些特定场合没有按规范的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如:建筑高度超过100 m 的建筑中大于等于5 m2 的卫生间;建筑高度不超过100 m 的一类建筑物的自动扶梯底部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建筑配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越来越重视。但现阶段,许多建筑在给排水设计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给住户的日常使用造成了诸多不便。对此,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循技术性、安全性、经济性这三项原则,在实践中力求创新,寻找最佳设计方案,满足人们对建筑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2]温超.关于住宅给排水设计应注意问题明.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第3篇: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多层住宅建筑结构现状重要参数

Abstract: the multilayer residence building by public stair solve perpendicular traffic, is a very typical cities set hous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the multilayer residence buildi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has analyzed multilayer residence building structure in some important parameters calculation of rational selection.

Keywords: multilayer residence building structure status important parameters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住宅建筑按其层数分为:低层、多层、和高层三类。我国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中明确规定: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 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多层住宅建筑是借助公共楼梯解决垂直交通,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

一、多层住宅建筑结构的发展现状

1、多层住宅建筑结构的特点

多层住宅在我国目前新建或正在建造的城镇住宅中占90%以上,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公摊面积少,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需要增加电梯、 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物业费也较低,整体的性能价格比高,因此得房率比较高。(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不仅结构设计成熟、设计空间大,而且居住舒适度较高。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建材可就地生产,可大量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因此,多层住宅造价较低,价格适中,易于被普通消费者接受。(3)在结构施工上,多层住宅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同时又比高层住宅建设工期短,一般开工一年内即可竣工,因而多层住宅的建筑造价一般较低。

但是,多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算理想,底层住户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厕所易溢粪返味;顶层住户因不设电梯而上下不便。此外屋顶隔热性、防水性差。(2)难以创新。由于设计和建筑工艺定型,使得多层住宅在结构上、建材选择上、空间布局上难以创新,形成“千楼一面、千家一样”的弊端。如果要有所创新,需要加大投资又会失去价格成本方面的优势。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较多,基本类型有梯间式、走廊式和独立单元式。

2、几种常见的多层住宅建筑结构体系

(1)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层建筑体系。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层建筑体系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形成相当规模的砌块生产能力,砌块生产已“供大于求”。与此同时,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层建筑体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混凝土空心砌块自重大,由人工采用人工砌筑的劳动强度大,不符合建筑工业化的方向;砌筑工艺存在不足之处:很薄的砂浆在空心砌块上铺设很难粘结密实和牢固,影响整体强度;雨水容易从砂浆缝隙渗入,如果双面抹灰,又大大增加抹灰量;并且在光洁的砌块上抹灰难度很大,易空鼓、开裂;在砌块内放置钢筋、建筑混凝土等工艺复杂,质量无法检验。

(2)框架轻板结构体系。框架轻板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外墙均为非承重墙。可用陶粒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其它非粘土砌块以及陶粒混凝土轻质两面光条板、 3E板等等做内外墙。

(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内外墙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目前已开发出多种配套的外墙保温体系。这类结构体系,亦可以把外墙做成预制墙板在现场预制生产后就地安装。

(4)用多孔粘土砖或非粘土砖代替实心粘土砖的多层建筑体系。用多孔粘土砖或非粘土砖代替实心粘土砖的多层建筑体系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粘土多孔砖仍需要大量的粘土,少用粘土有限;不能用于承重墙;由于涉及原材料及投资前景等问题,生产厂家不敢下决心扩大规模,制约了其发展;灰砂砖由于抗剪强度及其与砂浆的粘结性能不佳,影响其大面积推广使用。

(5)革新“外砌内浇”体系。采用革新“外砌内浇”体系就是将外墙粘土实心砖改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仍为钢筋混凝土墙体(一般为140~160mm厚),用大模板施工。

二、多层住宅建筑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合理选取分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第3.6.6.4条指出,所有的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主要是结构的自振周期、楼层地震剪力系数、楼层弹性层间位移(包括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和弹塑性变形验算时楼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楼层的侧向刚度比、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墙和柱的轴压比及墙、柱、梁和板的配筋、底层墙和柱底部截面的内力设计值、框架一抗震墙结构抗震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超筋超限信息等等。

为了分析判断计算机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结构设计计算时,除了有合理的结构方案、正确的结构计算简图外,正确填写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合理选取电算程序总信息中的其他各项参数也是十分重要的。现以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程序SATWE为例,结合施工图审核校对中发现的问题,来说明有关参数如何合理选取。

1、结构的抗震等级

在工程设计中,多数房屋建筑按其抗震设防分类属于丙类建筑,如民用住宅、办公楼及一般工业建筑等等,其抗震等级可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的高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而电讯、交通、能源、消防和医疗等类建筑以及大型体育场馆、大型零售商场等公共建筑,首先,应当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标准》确定其中哪些建筑属于乙类建筑(可能还有甲类建筑,本文不涉及)。乙、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均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对于乙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0――80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列度提高一度的要求。所谓抗震措施,在这里主要体现为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其抗震等级。例如,位于80地震区(如北京)的乙类建筑,应按90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其抗震等级为一级;当80乙类建筑的高度超过表6.1.2规定的范围时,还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比一级抗震等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如北京某大型零售商场和某三级医院的门诊楼本属乙类建筑,但设计人员错当成丙类建筑来设计,使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不得不对设计计算做重大修改。

2、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

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对高层建筑,当不考扭转耦联计算时,至少应取3;当振型数多于3时,宜取3的倍数,但不应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2时,振型数可取层数。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当考虑扭转耦联时,对高层建筑,振型数应取9;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刚度突变较大,振型数应多取,如结构有转换层、项部有小塔楼、多塔结构等,振型数应取12或更多,但不能多于房屋层数的3倍;只有当定义弹性楼板,且采用总刚分析,必要时,振型数才可以取的更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指出,合适的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的振型数。 SATWE等电算程序已有这种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输出这种参与质量的比值。有些设计人员不大重视电算程序使用手册的应用,选取振型数时比较随意,这是应当改进的。此外,由耦联计算的地震剪力通常小于非耦联计算,仅当结构存在明显示扭转时才采用耦联计算,但在必要时应补充非耦联计算。

3、结构周期折减系数

框架结构及框架一抗震墙等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使结构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因此,算出的地震剪力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因而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但对框架结构的计算周期不折减或折减系数取得过大都是不妥当的。对框架结构,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6――0.7; 砌体填充墙较少或采用轻质砌块时,可取0.7――0.8;完全采用轻质墙体板材时,可取0.9;只有无墙的纯框架,计算周期才可以不折减。

参考文献:

[1] 白芙蓉.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 民营科技, 2009,(03) .

[2] 王磊. 浅议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6) .

[3] 吕戏洋,马玉刚,沈伟良.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J]. 知识经济, 2009,(04) .

第4篇: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安全疏散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051-03

近年来,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逐渐繁荣,它汇集了体验、展示、购物、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方便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发挥了很强的聚拢效用,有些人一整天都畅游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之中。因为它的这种独特性质,一般公共建筑的消防设计规范不太适合这类建筑,例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对大型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指导并不全面。上海市做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前瞻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数量较多且体量较大,上海市消防局早在2004年就过《大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沪消发(2004)一352号]的通知,上海市的大型商业项目大多数都是按此来进行消防设计和审批监管的。随着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实施,352号文被废止,全国项目均按新版规范来统一执行。规范对有顶棚商业步行街的消防设计提了新的9项条文要求,没有对步行街的概念做具体描述,总结了有顶棚商业步行街的重要特点,明确了详细的疏散数据。文章重点对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大型商业建筑的消防疏散应用提出问题,并且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实际项目――连云港万达广场做为案例进行消防分析。

1项目概括

连云港万达广场项目地处连云港市新海新区,同城市艺术中心比邻,基地位于凌州路北侧、学林路西侧和科苑路东侧,为复合型商业建筑,汇合商业、餐饮、影院为一体。总体功能分三个区域:商业步行街;百货/超市/固定商铺;影院。无人防设计。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81758.15m2,总建筑面积为117800.47m2,其中地上面积111278.91m2,地上四层。地下面积6521.56m2,地下一层。最大建筑高度23.95m,为多层建筑。

2消防问题及解决方案

消防设计:本项目设计由南侧一条大商业和北侧一条有顶棚的步行街贴临布置,大商业部分按防火分区概念划分,每个防火分区控制不大于5000m2。有顶棚的商业步行街满足新版规范第5.3.6条中的全部9条规范要求。

(1)消防问题一:建筑单体总长约275m,总宽约120m。步行街长度约330m。新规第7.1.1条,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第5.3.6条中第2条,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由于地块长宽所限制,为了充分考虑土地的使用率,满足容积率的要求,并结合上述两条防火规范要求,在围绕建筑单体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的前提下,在首层增设了可穿越步行街内部满足4m净高和4m净宽的消防通道,缓解了因建筑体量过长,导致灭火救援时,消防人员不方便进入建筑内部扑救的问题,有利于火灾的扑救和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消防车进入建筑步行街的口部,采用特殊处理的折叠门窗,满足4m净高和4m净宽的消防车通行要求。通过加强消防车进入措施,缓解建筑长度过长带来的消防隐患。首层总平面见下图1。

(2)消防问题二:剪刀梯的楼梯间前室应分别设置。新规第5.5.10条,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问,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3)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条文说明中还写到由于剪刀楼梯是垂直方向的两个疏散通道,两梯段之g如没有隔墙,则两条通道处在同一空间内。如果其中一个楼梯间进烟,会使这两个楼梯间的安全都受到影响。为此,不同楼梯之间应设置分隔墙,且分别设置前室,使之成为各自独立的空间。

由于商业综合体建筑面积较大,经计算得出的安全疏散所需要的疏散楼梯宽度也较宽,故商业综合体项目的疏散楼梯多采用剪刀梯的形式,本项目也不例外。剪刀梯能否计做疏散楼梯宽度,新规中未明确说明,仅对楼层面积较小的高层公共建筑,在按本规范要求间隔5m设置2个安全出口难以执行的情况下,做为一个变通措施的时候提到过,且明确剪刀梯的楼梯间前室应分别设置。笔者认为本着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原则,剪刀梯是可以做为疏散楼梯使用,并计入疏散宽度的。同时需要满足新规第5.5.10条中第3条要求,同一部剪刀梯的两个楼梯间前室应分别设置。但若两部剪刀梯并列设置时,为了满足平面功能布局的灵活性,不属于同一组剪刀梯的楼梯间可合并楼梯间前室,且不会造成如条文说明中对两个楼梯问安全的影响,因为不属于同一组剪刀梯的楼梯间之间有防火墙做为防火分隔。见图2。

(3)消防问题三:关于餐饮商铺计算疏散宽度及疏散人数的依据。在中国,民以食为天。餐饮商铺在整个商业综合体中占据的比例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餐饮商铺可以对整个商场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增加商场的商业气氛。口味好的餐饮品牌到了就餐时间可以说是门庭若市,从这个角度来说若发生火灾,餐饮商铺所需要疏散的人数,明显要比普通业态商铺所需要疏散的人数多上很多,但在新规中并没有对此业态进行特殊的疏散宽度计算依据。以连云港万达广场项目为例,该项目餐饮集中设置在四层,按一间1000m2的餐饮商铺为例,按新规来计算疏散宽度1000×0.3/100=3m;按《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CJ64-89来计算疏散宽度1000×1/2.1/1.3×1.1/100=4.03m(2.1是1:1.1的餐厨比之和,1.3m2是每人每座位面积,1.1是增加了10%的服务人员数量)。在该项目中最终以4.03m来进行疏散宽度设计,以满足实际的疏散使用需求,保证人员的消防安全。伴随着我国经济CH的不断提升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需要跟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发而快速进步,持续订正与增补规范。

(4)消防问题四:有顶棚步行街是否需要按多层建筑5000m2砩柚梅阑鸱智。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步行街和中庭是否有区别。中庭是位于建筑内部的开敞的、空间层次丰富的公众活动空间,兼具重要的交通流线功能,通常尺度感较大,贯穿建筑首层至顶层。中庭的四周和各楼层营业厅、走廊等直接相连。中庭空间开阔、艺术性强,是一座商业建筑的核心,给人们提供休息、交往、观光会晤的空间。新规对有顶棚步行街进行了明确的描述,零售、餐饮和娱乐等中小型商业设施或商铺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步行街两端均有开放的出入口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排烟条件,步行街两侧均为建筑面积较小的商铺,一般不大于300m2。有顶棚的商业步行街与商业建筑内中庭的主要区别在于,步行街如果没有顶棚,则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就成为相对独立的多座不同建筑,而中庭则不能。此外,步行街两侧的建筑不会因步行街上部设置了顶棚而明显增大火灾蔓延的危险,也不会导致火灾烟气在该空间内明显积聚。因此,其防火设计有别于建筑内的中庭。所以笔者认为步行街不需要按多层建筑5000m2来设置防火分区,而是应该按新规要求在商铺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设置宽度不小于1.0m、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来满足防火要求。

(5)消防问题五:电影院内观众厅的疏散是否可以结合规范第5.5.17条中第3、4条来综合判断。新规第5.5.17条中第3条,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5.5.17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第4条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随着商业综合体规模的扩大,娱乐功能的增强,大型电影院也随之增多,以连云港万达广场项目为例,在建筑的四层平面图中设计了14个厅的万达影城,影城的疏散如何解决。如果完全按照上述第4条的要求执行,不仅楼梯数量较多,对下层商业布局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再例如小型影院中的小型观众厅按第4条执行也是有现实难度的。笔者认为第3条做为疏散距离依据,也是经过消防实践经验认证的。14个观众厅中,真正属于大厅的也仅3个,在这3个厅的人员疏散中满足设置喷淋37.5m+12.5m的规范要求;另11个厅,厅内人数不足百人,按第3条来执行疏散,满足设置喷淋单向疏散27.5m+27.5m、双向疏散27.5m+50m的规范要求。在笔者看来,第3条为通用规范,第4条为房间内放宽,疏散走道收紧规范。故按上述原则设置电影院内疏散楼梯及安全出口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第5篇: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范文

一、多层建筑是否有必要设置专门的消防水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称《建规》)第8.6.3条规定:“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消防水箱或气压水罐、水塔”。照此规定,设置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均应设置消防水箱。这类建筑多为4、5层的多层建筑,而市政管网的压力一般为20到30米水柱,为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所需充实水柱的需要,这类建筑还应设置消防水泵。但是,多层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目的仅是用来扑救初期火灾,大量的扑救工作还要依靠城市消防队,为此设置消防水泵难免有点浪费。对于这类建筑,不知是否可以借鉴高层建筑在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增压设施的做法,在消防水箱的出水管上设置能够通过消火栓箱内的按钮或由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水流指示器启动的增压泵来满足充实水柱的需要。这种做法,增压泵设在了屋顶,是轻载启动,启动速度快,对扑救初期火灾应该有利。

另外,在市政管网能够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的前提下,不知是否可以考虑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来确定是否设置消防泵。即在厂区和大型的公共建筑内,提倡设立消防泵使其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而在一般的居民住宅内,则允许其不设消防水泵,火灾时消防车利用水泵接合器在室外喷水灭火,毕竟即使在住宅楼内设了消防泵,居民也不一定能够正确使用。

二、消防泵的性能和测试要求

消防水泵与生活水泵和生产水泵相比性能上应有较高的要求,但我国现行规范对消防水泵的性能和测试要求没有做出较详细的特别规定,致使消防水泵在选用时无据可查,出现了多种问题。美国NFPA20对消防泵的性能要求是:消防泵的最大流量应为设计值的150%,扬程不小于选定工作点扬程的65%,关闭水泵时的扬程不大于选定工作点扬程的140%,稳压泵流量为1—2L/S,扬程为消防泵扬程的1.1—1.2倍。 同时规定在消防泵出水管上应设测量用流量计,流量计应能测试水泵选定流量的175%,消防泵在出水管上应设直径大于89mm的压力表。建议关关部门参照美国标准对我国的消防泵设计、选用提出更有针对性、更明确的要求,以便在对消防泵的选用、检测过程中有据可依。

三、水泵线路的敷设

在许多设计图纸中发现:消防水泵的供配电线路、控制线路多穿PVC管进行保护,并从吊顶内走线。笔者认为这种走线方法欠妥。尽管《建规》只要求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明敷时穿金属管,没有要求暗敷时穿金属管保护,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下称《民规》)24.8.5条要求: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等的线路,应采用阻燃电缆穿钢管暗敷在不燃烧体结构层内,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措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称《自动报警规范》)第8.2.2条对此也做出了相应规定。我们知道,消防水泵在火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仍要发挥作用,来完成对建筑火灾的扑救工作。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仍要保证水泵线路的安全。对于配电室与电气竖井距离较远,消防用电设备容量较大,线路无法暗敷的,可以在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后敷设在吊顶内。在这种情况下应避免采用耐火槽盒,因为吊顶也是火灾多发地段,敷设在吊顶内的线路火灾时并不安全,而且槽盒仅能防止外部燃烧对线路的破坏,无法防止槽盒内线路自身故障造成的火灾。建议消防水泵等重要消防设备采用耐火电缆供电,以保证发生火灾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受影响继续工作。

四、消防水泵是否应设过载保护

消防水泵是灭火救援的重要设备,在消防灭火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按照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凡是重要设备就应设过载保护。但《民规》第8.6.3.5条、第10.2.2.4条(3)条规定:“对于突然停电会导致比因过负荷而造成损失更大的配电线路,不应装设切断电路的过负荷保护电器(如消防水泵的供电线路),但应装设过负荷报警电器”。照此规定,消防水泵不应装设过载保护切断装置。这主要是考虑到火灾发生时,应全力保证消防用水的需要,因为由于水泵过载可能造成的线路、设备损失与火灾损失相比微不足道。但在工程实际中甚至在一些标准施工图集,包括高校现行教材中所介绍的消防水泵电气图上,消防水泵电路仍然加上了过载保护切断电器,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JD13-318页“高层建筑消防系统全电压启动消防水泵控制装置图(二)”。这显然不符合规范要求。

五、消防水泵的控制

(1)控制电压。《民规》第24.6.2.1规定:设在消防栓箱中的起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及启泵信号灯的控制回路应采用50V以下的安全电压。第24.9.11规定:消防联动装置的直流操作电源电压应采用24V.这主要是防止使用消火栓时,有水溢出使消火栓箱及水、水枪带电伤及消防队员(这种击伤事故时有所闻)。但在施工实际及部分参考资料中消防栓按钮的操作电源电压仍接到了交流220V上,如前面提到的《图集》在同一页上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转贴于

(2)启动控制。消火栓泵有三个地方可控制启动。①根据《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在室内消火栓箱处直接启动。②根据《自动报警规范》要求,在消防控制室处控制。③在水泵房消火栓泵附近控制。这样应正确处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应正确确定消防控制室、消火栓按钮与消防泵房的控制优先级问题。一般来讲应以消防控制室远距离操作为主。但由于现今有关部门对远距离操作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标准,工程实际中做法很多,合理性、操作性难免良莠不齐。有的简单地将启停泵按钮并/串接到二次回路的手动启停泵按钮上,有的干脆去掉了热继电器,多数是在泵房控制柜上设置手动/自动转换开关,通常情况下置于自动位置。我们认为这几种方法都有所欠妥。宋高飞同志在《关于消防泵远距离操作设计的探讨》一文中提出将远距离操作继电器动作触点越过转换开关部分,直接接到消防泵主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实现直接启动消防泵。我们认为设想不错,既解决了直接启动问题,又便于控制室统一监控,还满足了泵房控制柜处于任一状态时都能够远距离启动消防泵的需要。二是确定消防水泵采取何种方式启动。为尽快将消防设备投入工作以降低火灾损失,同时考虑到火灾时多数非消防负荷已经切断,消防水泵应优先采用全压直接起动方式。

(3)故障控制。根据《自动报警规范》第4.2.1条要求,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消防设备的故障状态。由于技术问题,对电源断电等简单故障信号消防控制能够显示,而对其它故障信号如消防水泵过负荷故障信号由于在《自动报警规范》、《民规》都没有明确说明实现办法,施工实际中往往避开这一点,影响了控制室对设备故障的正确检测。

(4)用手动报警按钮代替消火栓按钮启泵。用消火栓处的手报代替消火栓按钮启泵在工程实际中比较流行,工程中多采用双触点按钮,一触点作手报用,将报警信号传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另一触点作启泵按钮用,把启泵信号送到控制室经双切换盒启泵。但根据《建规》第8.6.2(九)条、《高规》第7.4.6.7条:每个消火栓处应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而手报按钮启泵是将火灾信号反馈到报警联动控制器,经确认后再由控制器启动消防水泵,并不是直接启动消防水泵。而且,这种代替方式对自动报警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目前,由于自动报警系统误报率高及运行费用等问题,部分建筑的自动报警系统往往带病运行甚至不开通,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还是不要提倡用手报来代替消火栓按钮启动消防水泵。

六、消防泵的定期维护保养

尽管规范、规章明确要求消防设施、器材应当定期维护保养,但是目前消防水泵都不能做到定期试机运行,天长日久导致泵体卡死、锈死,以至火灾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10月25日广州日报就以《50万元消防设施为何滴水喷不出》为题披露了越秀区一德路综合市场内的消防设施由于没有维护保养,火灾时不能正常运行,造成特大损失一事。因此我们建议在规范中要求在消防泵中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泵组进行控制,实现消防泵在备用时定期试运行,扑救火灾时自动启动,从而有效地杜绝消防水泵关键时刻不能用的局面。

以上意见仅是我们个人的浮浅见解,不对之处请指正。

参考资料:

第6篇: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 住宅建筑; 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住宅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建筑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设计质量优劣有关。相对而言,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我国自2000年全面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以来,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发现并纠正了不少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他一些违规设计问题,对规范设计市场秩序,确保设计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1 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防火设计问题比较突出

在实际建筑工程中,一些设计人员对防火规范、规定不熟悉,对建筑物分类有错误,导致在设计中对防火标准执行有误,消防处理不当,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重要场所的安全疏散出口、疏散门开启方向不正确,影响安全疏散;有些设计中的防火分区面积过大,防火间距过长,设计存在随意性;有些消防设施设计不合理、不配套,建筑物一旦失火,消防设施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1.2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安全隐患比较多

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第7.1.8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有些设计把底层设计成大空间,抗震墙很少,上部砌体抗震墙大部分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不对齐,造成结构体系不合理,传力不明确;有些设计中抗震设防分类、场地类别选用错误,导致整个结构设计错误。一些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悬挑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达不到要求,有的相差一半,有的甚至一半都达不到;有些设计中荷载取值没有按规范要求来确定,存在漏算错算现象;有些结构设计与提供的计算书不一致,结构强度远远低于计算结果,设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1.3设计深度达不到规定要求

一些设计人员制作图纸“偷工减料”,设计粗糙,过于简单,施工图中应有的系统图、大样图、相关剖视图漏缺;一些重要的、应该用图纸反映的内容只标注“见图集”、“由设备厂家确定”等,施工图设计表述不全,细部大样不详,不能反映工程的全貌;一些重要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工程类别、安全等级、耐火等级等在设计总说明中没有标明或交待不全。

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的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一般住宅尤其是多层住宅设计引起高度重视,盲目参照或套用其他的设计结果;有的则是由于设计过程中对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缺乏理解;还有的是由于设计者的力学概念模糊,不能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型,对结构电算结果也缺乏判断正确与否的经验。

2 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

为避免出现上述结构设计问题,在住宅结构设计时首先必须从结构计算和构造上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

2.1结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荷载计算的错误。诸如漏算或少算荷载、活荷载折减不当、建筑物用料与实际计算不符,基础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

(2)底框砌体结构验算。底部剪力法仅适用于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对具有薄弱层的底部框架混合结构,应考虑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通常对底层地震剪力乘以1.2~1.5的增大系数;底部框架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不能简单地按框架抗震墙的方法。因为底部框架结构中只有底层框架抗震墙,应采用双保险的方法,抗震墙承担全部剪力,框架按刚度比例承担剪力。刚度计算时,框架不折减,抗震墙折减到弹性刚度的20~30%;应考虑底层框架柱中地震作用产生倾覆力矩所引起的附加轴力。

(3)避免楼板计算中方法不正确。连续板计算不能简单地用单向板计算方法代替;双向板查表计算时,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中弯矩未进行调整,将使计算值偏小。

(4)对电算结果的正确性作出有效评价。目前结构计算大多采用结构设计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必须根据工程设计的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其正确与否,决定能否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2构造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构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中既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须满足最小配筋的要求。

(2)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在各个部位所需满足的锚固、延伸和搭接长度,材料选用也必须满足强度要求。

(3)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措施。

(4)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的构造柱,应在整个建筑物高度内上下对准贯通,上至女儿墙压顶,下至浅于500 mm基础圈梁,或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 mm的构造柱与圈梁、楼板和墙体的拉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 住宅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

住宅设计无论是多层砖混或框架剪力墙结构,都不同于以往的静力设计,必须从抗震的角度,采用二阶段设计来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为此,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及早介入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否则将会导致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给以后的结构设计带来难度。住宅结构的概念设计是指一些在计算中或在规范中难以作出具体规定的问题,必须由工程师运用“概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结构破坏机理的概念、力学概念以及由震害试验现象等总结提供的各种宏观和具体的经验等。这些概念及经验贯穿在方案确定及结构布置过程中,也体现在计算简图或计算结果的处理中。住宅结构的概念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幢建筑物的设计,如果没有事先经过全盘正确的概念设计,以后的计算模式再准确、计算再精确、配筋再合理,也不可能是一个经济、合理的优秀设计工程。因此在建筑物的方案设计阶段应正确把握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对不同形式的住宅建筑掌握各自概念设计中容易疏忽的要点。

(1)对一般多层砌体住宅结构,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做到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砼预制挑檐。

(2)对钢筋砼多、高层结构住宅,力求做到结构布置尽量采用规则结构。对复杂结构,可以设置防震缝,把它分割成各自规则的结构单元。结构布置以少设缝为宜,一旦设缝,则应使防震缝的设置与伸缩缝、沉降缝相统一;框架与抗震墙等抗侧力结构应双向布置,以便各自承担来自平行于该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地震力;框剪体系的各抗侧力结构要形成空间共同工作状态,除了控制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及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外,还需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

4 住宅建筑基础结构设计

为防止或减少由于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构件开裂或破坏,可以从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地基和基础措施方面加以控制。诸如:避免采用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阴角多的平面布置;避免立面体形变化过大;将体形复杂、荷载和高低差异大的建筑物分成若干个单元;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同一建筑物尽量采用同一类型基础并埋置于同一土层中等一系列措施。基础的结构设计应分别就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考虑不同的设计。

(1)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需要一定的埋置深度,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基础一般采用桩箱或桩筏结合的形式。此时应保证箱体的整体刚度,群桩布置的形心应与上部结构重心相吻合;当土层有较大起伏时,应使用同一建筑结构下的桩端位于同一土层中,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液化影响。

(2)对多层建筑而言,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一般不愿意采用长桩的方案。但对软土层覆盖层厚度较大的地区,一般都需要经过地基处理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类型较多,但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必须认真研究上部结构和地基两方面的特点及环境情况,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地基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以及各种处理方面的适用性。同时综合考虑处理方案的成熟程度及施工单位的经验,进行多方案比较,最终选定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地基经处理后,还必须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强度和变形要求。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抓好设计质量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针对当前设计质量状况,设计单位应加强内部的质量管理,设计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结合施工图设计审查、专项检查、质量抽查等工作,加强对业主、勘察、设计单位的市场监管力度。特别是设计单位在进行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在满足国家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加强住宅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和基础设计,才能提高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确保住宅设计质量不断提升,以使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做到更安全、更适用、更合理、更经济。

参考文献:

[1]潘绍焕.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建筑,2006.

第7篇: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中水

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相对贫乏,这与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及其用水需求形成很大的矛盾。因此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必须从建筑给排水设计入手,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从而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根据建筑供水与用水的特点,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节水节能的设计,其措施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给水系统节能控制,二是对新型节水设备的推广使用,三是对生活污水等进行分流和对中水进行回收利用,四是雨水的回收与利用,五是开发利用清洁的能源。

1 工程概况

该小区位于锡市开发区南段,东有植物园,北有蒙元文化苑、西有学校、医院,小区内环境优美。整个小区南侧、北侧、西侧皆临市政道路。整个小区共有27幢楼房,含住宅楼,商业楼、商住楼,有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总占地面积16.7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2.35万平方米。小区内环境优美,且整个小区地下为地库。整个小区的设计体现了舒适、休闲、高雅的现念。为了配合小区的优雅生活环境,给排水外网设计也应做到合理化,经济适用。

小区给排水的设计既要与大市政给排水管衔接好,又要与建筑单体进户管衔接好,还要处理好一期和二期工程的设计深度。可参考的设计规范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等,在设计中要准确运用规范,知道其适用条件。

2 给水管道设计

2.1 供水方式

根据小区内建筑群的布局,确定室外生活给水及消防给水的供水方式。本小区内多层主要分布在小区东南侧,高层(18层)分布在小区东侧,高层(26层)分布在小区北侧。根据甲方要求消防水水池布置在小区东侧中间位置。小区建筑物内的生活给水采用下行上给的供水方式,系统分区:J1区: -F2至2F 共4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设计秒流量为2.2L/S;J2区: 3F至10F共8层,由低区变频供水装置供水,设计秒流量为3.89L/S。; J3区:11F至18F共8层,由中区变频供水装置供水,设计秒流量为3.89L/S; J3区:19F至26F共8层,由高区变频供水装置供水,设计秒流量为3.89L/S。 二次加压给水系统采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装置供水,其供水流量不小于设计秒流量。生活调节水箱及变频加压泵组位于 社区配套用房的地下室内。二次供水消毒:二次加压给水的生活水箱设有外置式自洁式消毒器,对二次供水进行消毒。本小区为住宅小区,按区域集中的消防系统进行设计。室内采用临时高压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在地下消防水泵房内,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2.2 管材及附件选用。

室外生活给水管材采用内衬水泥砂浆的球墨给水铸铁管(1层至10层,P=1.0MPa;11层至26层,P=1.65MPa),橡胶圈接口,管件、阀门的公称压力同管道。给水管道及其附件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轻装、轻卸,并有防撞措施,严禁受震或碰撞,施工前须做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性能试验,检查后方可使用。所选管材、管件、阀门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

消防管道管材采用焊接钢管,管道内外刷防锈漆两遍做防腐处理。消火栓设有自动泄水装置,当内置出水阀关闭时自动泄空消火栓内留存的积水,以防消火栓冻裂。另外在小区明显位置设置室外消防安全橱窗,内容主要以小区的消防安全规定、防灭火知识、火灾警示录为主,并设置消防工具箱,放置MFZL-4型号灭火器4个。

3 排水管道设计

由于本市雨、污水体制都比较健全,同时为了减小城市污水厂的处理负荷,使得污水充分处理后排放,以保证城市的良好环境,排水高峰时污水不污染城市水体,本小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根据小区内竖向布置图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小区内污水将排入小区北侧和西侧的市政污水管网,经上海路DN800的截留干管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小区内雨水将排入小区北侧和西侧的市政雨水管网,经上海路DN1200的截留干管最终排走。

3.1 污水排水方式。室内的污水及废水合流,污水经出户管流入小区污水支管内,经化粪池或隔油池处理再经小区污水干管排入市政污水干。小区内污水支管、干管及主干管都采用重力流排水。

3.2 污水管材及化粪池的选择。 本设计污水管道材料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SN8 GB/T19472-1-2004),管道接口采用胶圈接口。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基础,管下为150-200mm中粗砂,遇其他特殊土壤时现场决定。

3.3 雨水排水方式。 本工程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及外排水相接合,内排水雨水管直接接至室外雨水管井, 外排水雨水立管设置在室外,雨水排至散水,下渗至地面、 或雨水综合利用、或经室外雨水口收集,排往室外雨水管道。小区道路上的雨水经雨水收水口收集到小区雨水干管,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3.4 雨水管材选择。由于雨水埋深较浅,本设计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柔性接口。柔性接口的管道,宜采用砂石基础,管下为150-200mm中粗砂。遇其他特殊土壤时现场决定。

3.5 其它事项。 因本小区是新建成的,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污、雨水井盖上分别标注 “污水”和“雨水”字样,以便区别污、雨水管道。如果不进行标注,易导致雨污管道混接,严重污染水体,对给排水构筑物带来安全隐患。车行道下选用φ700防盗型重型球墨铸铁井圈井盖,人行道上采用φ700重型钢筋混凝土井圈井盖。

一个小区内不止只有给水、污水、雨水三条管道,还有热力、电力、电讯、燃气等其他管道,布置管道时应综合考虑,尽量避免交叉打架。管线施工时应根据管线埋深不同进行施工,先施工埋设较深的管线,后施工埋设较浅的管线。当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压力管让自流管 ;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新建的让现有的 ;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用水逐年剧增,这带来的社会水资源的日渐匮乏的问题,给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增添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如何节水节能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采用节水节能技术是缓解水资源短缺、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给排水设计水平及理念的提高,我们的建筑产品将走向绿色、环保、节能的新高度。

作者简介:

第8篇: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范文

中图分类号: S762.3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防火只需设备充足即可,与建筑本身布局无关现在大多建筑物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其防火设计主要依靠消防设施,而未将建筑布局纳入防火考虑之中,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防火设施所处位置极易引起火灾,二是建筑间距小,火灾发生时会产生连锁反应。

(二)大量多层建筑防火只采取常规市政管道供水。对于设有室内消防给水的多层建筑,市政消防供水即可满足其出水压力,但市政供水服务区域比较大,容易发生故障,当其停水、发生故障或例行检修时,无法保证全天供水,存在潜在隐患。

(三)使用双出口消火栓可满足建筑物室内灭火。针对消防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室内至少应布置两支水枪,控火需能遍及任意角落”,因此,有些设计者取巧的采用了双出口消火栓,殊不知当遇到故障时,其两口均不出水,无备用设备,从而“弄巧成拙”。

(四)发生火灾时,电梯照常运行。电梯为我们平时的上下楼带来了便捷,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贯通楼层上下的快捷通道很可能在中途停止运转,将人困在其中;即使起火时电梯可以继续运转,但“烟囱效应”会使烟火扶摇直上,有封闭空间的电梯此时则成为一只“火笼”,加速人员伤亡。

(五)随意采用防火卷帘取代防火墙。现代化的商业建筑为求美观大方,多在特定楼层采用贯通无碍的“大厅”型风格,按规定,这种大范围的区域需要分割为若干个小的防火分区,一些商家“活用”规则,“防火墙”全部由“防火卷帘”替代。一旦发生火灾,只有卷帘落定才能真正“变身为防火墙”,而卷帘落下需要时间,且极易发生故障无法落下,这样就在无形中增加了隐患。

(六)“因地制宜”,将承重梁作为挡烟垂带。按照有关规定,走道及房间内设置排烟设施时,应从顶棚往下半米的距离划分出防烟分区。一些人“因地制宜”——依靠突出的承重梁作为天然的挡烟梁。然而,当“井”格内充满烟时会继续扩散至邻区,这种做法难以发挥挡烟功能。

二、建筑防火设计的完善措施

(一)屋盖系统的防火设计

(1)采用外包敷不燃材料做法。这种作法是指直接在钢屋架杆件上外包装饰性防火板材。屋架系统杆件纵横交错,外包板材在实际操作上有很大困难,效果既不经济也不美观。采用不燃板材保护钢结构屋盖系统是在钢屋盖下作一层可阻燃的吊顶,一般做法是在钢屋架下弦杆件上直接安装一层轻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件,板的下表面安装用防火材料制成的装饰面层。

(2)自动喷水系统和水冷却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对钢屋盖系统进行直接的保护,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水直接作用在钢材表面上起到对钢材的冷却作用。在钢结构屋盖体系的下部安装自动喷水管道系统,采用上喷式喷头,使水向钢屋盖的杆件均匀连续喷射,达到冷却钢材,保护屋盖的目的。大空间建筑的屋盖通常采用钢结构网架屋盖体系,结构杆件一般采用钢管杆件,而其结点通常采用球结点、焊接球结点或螺栓球结点。试想如果结构体系的杆件之间都是空心且相通的,向管内注入连续的水流,通过水流的冷却作用,使钢管降温,从而达到了保护钢构件,使得火灾时不会达到使构件软化变形的温度,也就保护了整个钢结构屋盖系统。

(二)防火墙防火分隔设计。

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上。防火墙应截断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非燃烧体屋面不小于40cm,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屋面不小于50cm。当建筑物的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非燃烧体时、高层工业建筑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时,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高出屋面。防火墙中心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设施。建筑物的外墙如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应突出难燃烧体墙的外表面40cm;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如装有耐火极限不低于0.9h的非燃烧体固定窗扇的采光窗,可不受距离的限制。设计防火墙时,应考虑防火墙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致使防火墙倒塌。

(三)玻璃幕墙、防火玻璃隔断设计

(1)隔烟设计。

幕墙结构要达到隔烟的效果,首先是要密封性好。因此,采用开放式系统设计的明框幕墙与单元式幕墙结构不适合作为防火玻璃幕墙结构。与普通幕墙密封设计相比要注意两点:一是型材的内腔密封处理,普通幕墙设计时竖料是插接相通的,具有形成烟囱效应的可能。在防火玻璃幕墙设计时,一定要将空腔用难燃材料进行封堵。另一方面,要考虑火灾发生时幕墙的局部受热膨胀变形所带来的密封失效。因此在骨架的联接部位须采用腰形孔,密封材料的选用上采用弹性好且具有防火性能的密封胶等。

耐火完整性设计。

防火玻璃幕墙与防火隔断需完整、独立。为防止幕墙在火灾中垮塌,在骨架结构上要将它与之相连部分的幕墙完全分开,与主体结构充分固定,如采用常规幕墙的插接连接,着火时会由于非防火部分的倒塌而导致防火部分的失效。此外,防火玻璃幕墙与防火玻璃隔断结构要有较好的吸收热变形的能力。在设计时,连接部位采用长腰孔或其它预留变形位是细节上需考虑的关键问题。

人员疏散性能化设计。

目前,在许多消防安全性能评估中都采用了设置消防安全通道的办法。具体做法是,根据建筑的结构及防火分区的划分情况,采用防火墙、防火玻璃及防火卷帘分隔出一定宽度的区域,连接各防火分区及疏散出口,采取一定的防火措施和管理,将该区域作为人员安全逃生的临时避难场所。平时保证消防安全通道的畅通,禁止在通道内摆摊设点,严格控制可燃物摆放;在通道内设置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采用防火门进入通道,防火门设置的地点及数量根据防火分区的情况而定;对通道进行加压送风,防止烟气侵入。大空间的防火设计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问题,由于设计规范的相对滞后导致了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与现行规范出现冲突和矛盾,致使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具体工程设计时造成困扰。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多方收集资料、数据及进行实验的基础上,尽早出台针对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方面的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从而规范对这类建筑的防火设计,有效避免先天性火灾隐患的形成。

三、 结束语

建筑防火设计的进一步完善不仅能保证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还能够保证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建筑消防系统也应该随之建立健全,从而有效实现建筑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伟轩.对现代建筑防火设计发展动态的几点思考[J].安全,2008,(06).

第9篇:多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一户一表;集中表井;设计流量;系统压力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2001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都在进行自来水一户一表工程改造,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新建多层住宅也基本都采用了集中表井一户一表给水入户形式,有效的解决了“抄表不入户、告别分摊水费”等问题;但在户表改造新建小区户表工程中,有时依然存在用户水压低、水量不够等问题,并多见于户表工程中楼层较高、用水点较多户型(即一厨双卫、一厨多卫等),出现这样问题诚然和施工质量有很大关系,但在实际设计及施工中发现,设计时水表及管径选择不合理也会对用户用水造成影响。下面就从设计角度分析了室内管道应注意的问题,并用计算设计对比方法最终确定水表及管径的优劣,实现最大化的经经济合理性,以保障用户用水权益。

1、室内管道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1小区变频给水系统或市政直接供水系统(无论是生活系统还是消防系统),在给水立管的最高点应加装自动排气阀。采用屋顶水箱供水的供水系统,除非消防水量过大,一般自来水公司建议生活和消防水箱合用,不赞成分开。同时为了保证居民的不间断供水,建议屋顶水箱一分为二或两个水箱的生活出水管联通,且水箱之间的消防出水管道也联通使单个水箱的消防蓄水量可以减半或更少,从而使屋顶水箱占用的体积减少、构筑物的结构承重量减少,投资也减少,而且不必要为消防水箱考虑安装消防监视表。注意保证顶层居民正常的生活用水点的压力和消防用水压力。

1.2多层建筑与多层公共建筑物内的给水管道,如采用镀锌钢管应有食品级的环氧树脂内衬,高层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应采用热镀锌衬塑钢管。

1.3在嵌墙表箱上尤其是双表箱上应有明确的用户门牌标示,防止抄表记录有差错。管廊井内的水表也应挂有明显的用户标示挂牌,水表前后应采用生料带的丝口连接,不可采用白漆和麻丝的丝口连接。

1.4住宅内的给水立管应按秒流量计算,管道的流速控制在1m/s之内,同时尽可能采用两根或多根立管供水(根据每个楼层的户数考虑)。

1.5小区内的公建设施以及住宅的底层商业设施一般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并安装地面表。但在室内给水立管尽可能也加装自动排气阀,除非立管顶端就是用水点。

2、不同口径管道、水表给水系统设计探讨

在户表改造及新建小区中,大部分采用集中表井分水器分流至每个用户家中的一户一表工程,每个用户从楼前表井到接水到家中都有单独管路;在此类供水方式实际设计时,大部分根据经验法选用立管DN20、水表LXS—15模式。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设计秒流量一般采用概率法或平方根法,实际设计中多采用概率法,目前户表改造及新建多层住宅多为6层(高层住宅市政管网压力一般能满足6层用水),层高为3米,表井埋深按1米计,根据建筑设计规范供水企业需提供的庭院管网压力为0.28MPa,下面就具体不同情况进行探讨:

2.1最常见的一厨一卫单立管系统

每户给水当量总数为Ng=4.0,卫生器具一般包括:洗脸盆1个、坐便器1个、盥洗槽1个、淋浴器1个、洗涤盆1个,最不利点流出水头按20kPa计。按照建筑给水水力计算步骤(计算过程略),用户单立管管径选用DN20,计算出用户设计秒流量、沿程局部总水头损失及为:

qg=0.40L/s,H2=∑hy(1+20%)=25.69kPa

按常规选择LXS—15水表,水表水头损失为:H3=hd=26.01kPa

校核给水系统所需总压力为:

H=H1+H2+H3+H4=180+25.69+26.01+20=246.7kPa<280kPa

说明选用常规的DN20立管、LXS—15水表,经济合理,流速合理,庭院管网压力也能满足设计要求。

2.2一厨两卫户型单立管系统

每户给水当量总数为Ng=7.5,最不利点流出水头按20Ka计。按照建筑给水水力计算步骤(计算过程略),用户单立管管径选用DN20,计算出用户设计秒流量、沿程局部总水头损失及为:

qg=0.60L/s,设计水流速度较高,H2=∑hy(1+20%)=44.38kPa

(1)按常规选择LXS—15水表,水表水头损失为:H3=hd=51.84kPa

校核给水系统所需总压力为:

H=H1+H2+H3+H4=175+44.38+51.84+20=291.22kPa〉280kPa

说明选用常规的DN20立管、LXS—15水表,虽然管径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但因水头损失较多庭院管网压力不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楼层高的(如6楼)用水量、水压不能满足使用,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用户工程施工质量没问题,但水压、流量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原因。此种情况需增加庭院管网压力方能满足用户需求,但会增加供水企业额外运行成本。

(2)若改选用LXS—20水表,则水表水头损失为:H3=hd=18.66kPa,水头损失比DN15口径水表小的多,再校核给水系统所需总压力:

H=H1+H2+H3+H4=175+44.38+18.66+20=258.04kPa

此时规范标准庭院管网压力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厨两卫户型中,若管径选用DN20,则至少水表应选择DN20,才能保证庭院管网压力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否则需增加庭院管网压力,增加运行成本;当然此时也可选用管径DN25、LXS—20水表,立管流速更经济合理,水头损失更小,但材料、施工费用随之增加,经济上增加成本,现实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对于一厨多卫、多路进水等用水需求较大的户型,则根据实际情况单独进行设计校核,做到经济合理。

3、结束语

目前,很多新建及户表改造小区,都存在上面讨论的此类用水点多、用水量较大的用户,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而不能仅仅凭借经验设计,在特殊情况下必须进行水力计算校核,选择确定合适的立管和水表口径,优化给水系统,做到经济合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用水要求。

参考文献:

[1]GB50015-20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S]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