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发展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地域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农村建设中建筑地域特色现状
1、农村建设地域特色概述
建筑风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有: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植被等;人文环境因素有农村内涵、现存的道路交通状况、历史文物遗迹、当地风俗、生活特色、传统建筑技巧、地域文化特点等。传统乡村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传统民居表现为“同一宗族的人居住在一起”的特点,这种特点包括风俗习惯、宗族观念、等级之分。传统乡村建筑表现了我国人民的建筑智慧,不管是广泛应用于乡村建筑中的木雕、铁雕、砖雕、石雕,还是彩绘纹样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统建筑中的屋顶、门窗、雀替、斗拱等,都表现了当地工匠的精妙技术。自这些精巧绝伦的装饰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不但如此,在建设传统乡村建筑时,人们还应用了大量的本地材料,反映了当地建筑特色,如沿海地区建筑中应用蚝壳,湘西、鄂西、贵州农村中大量应用木材和竹材,而位于我国西部的农村大量使用粘土和石板等,都是在当地环境中选择建筑材料。
2、新农村建筑导致地域特色消失
在新农村改造过程中,大量传统乡村建筑被拆除,众多本来存在的传统建筑不复存在,随之建设了大量新型建筑。这种现象使大量传统乡村建筑消失,在传统乡村建筑中,存在大量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古村落,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属于有形文化遗产,一旦拆除,便不会再生。还有,依据传统建筑样式,新建设成功的建筑只是在形式上接近传统建筑,而没有考察价值,不可能做到传统建筑的继承。对传统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但如果遭遇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就会使传统村落逐步脱离原来特色,而呈现商业化发展趋势,对原来乡村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二、新农村建筑地域特色发展措施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由于这一特殊性质,限制了农村创作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也是设计当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地域特色的有效发展。
1、保护地域文化信息原真性
最近几年,人们不再只局限于保护国家文物,而越来越重视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人们不但认识到大量历史建筑、旧建筑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建筑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建筑建设中在研究当地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使得农村地域特色风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从而增加农村地域性建筑的特色。
2、应用传统符号拼贴
对建筑风貌进行地域性表达时,很多建筑工程师经常运用的创作手法是利用传统建筑当中的符号,或者重新构建。建筑工程师在充分研究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自身具备对传统建筑内涵的丰富体验,则应用传统建筑符号来表示自己的理解方向,在地域性表达的设计当中,产生了两种风格各异的设计状况:表达传统形式和传统精神;将传统内容现代化,将传统功能现代化。如重庆磁器口应用了第一种设计方法,上海新天地应用了第二种设计手法。
3、运用地方材料
现阶段,很多新农村建设在保持地域特色时,建筑工程师一般会结合自己对传统建筑的理解,应用现代化技术和本地材料,改革地域传统建筑技术,开发出具有地域场所感和认同感的地域性建筑,争取使传统文化精神再现于世人面前,力求保证地域文化价值和生命力,促进地域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如重庆磁器口建设中,各种仿古建筑材料的应用就是一例。
4、应对地域气候条件
新农村地域建筑工程师在开始设计工作时,要重视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认真研究当地农村传统建筑在此方面的宝贵经验,应用传统建筑中的形式、空间、布局,以及一些细节结构,原则上应用传统建筑中的自然采光、通风、低消耗建筑技术,利用继承传统建筑精髓,保证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共同发展,完成新农村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5、依据地形地貌
乡村虽小,但和大中城市一样,在当前火热的现代化开发中,经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原有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毁坏。为了使地域性表达得以顺利实现,在设计新型建筑过程中,要保证使建筑融合于周边环境当中,这种建设并不是消极保护原有景观,而是依据周边环境特点,进行新建建筑的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不产生冲突,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在使建筑融合于当地自然环境过程中,对当地环境也形成了一种创造性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加美丽的景观,做到减少建筑成本,节约建筑资金,减少能源消耗。如渝东南土家族的龚滩镇吊脚楼。
6、运用地域技术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地域技术不但要做到继承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而且要与当前实际需求相符。如果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建筑还没有遭到破坏,仍然具有自身独特地域特色,那么在地域性表达过程中,可以应用地域性技术,传承文化和精神内涵,表现传统地域文化,如黔江小南海桥梁村的新建建筑群。
还有,在乡村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如果设计人员能够邀请不同集体与个人都来参加设计工作,不但使设计工作透明化,而且可以表现全体村民的意愿,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现乡村建筑的地域特点。
参考文献:
一、高度重视、整合力量,为建设特色文化村居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领导重视。县主要领导明确指出,要把创建特色文化村与建设美丽乡村、全域景区化、最美乡愁、农村新社区、特色产业相结合,实现文化与旅游、农业农村工作融合发展。二是组织得力。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把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创建主体责任,确保创建组织实施。三是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县直各驻村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特色文化村创建。县人社局驻点洋坪镇金竹园村,积极为乡村大舞台筹措资金,率先在全县山区村建成了乡村大舞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驻点鸣凤镇北门村,帮助北门村在九子溪建设文化广场,并派工作人员指导广场舞培训,成功举办了九子溪新春联欢会。
二、科学部署、分类创建,为推进实施特色文化村居建设找准了方向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县实际情况,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联合出台了《县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实施方案》,参与创建村(社区)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制定考核标准。重点实施创建“五大项目”,主要包括:设施设备、服务提供、文化队伍、特色文化环境、特色文化服务,分“自主申报、乡镇推荐、小组评审、验收命名”四个阶段完成。在具体的创建活动上,突出“乡村大舞台”建设,每个“乡村大舞台”从规划设计、评审报批、开工建设、竣工验收都实现严格把关,便于分类指导、突出特色。
三、明确责任、协调推进,为建设特色文化村居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县级负责督查。组建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领导小组和工作考核专班,负责指导创建和考核验收工作,实行平时不定期指导和年终考核检查相结合工作模式。由县组织评审组到申报的28个村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形式进行了考核,对纳入考核范围的每一个村,评审组严格按照事前确定的特色文化村实施方案进行对照检查,执行事前统一确定的评分规则。二是乡镇负责推优指导。各乡镇综合考虑各申报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和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主动选取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好、设施建设有力的村(社区)进行申报。三是村(社区)负责组织实施。村(社区)积极投资建设乡村大舞台、文体小广场、购置音响设备、文体设施器材,并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全县已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站52个,招募志愿者2500余名,培育乐器、声乐、绘画、摄影等8支稳定的文化艺术辅导队伍,腰鼓舞、彩扇舞、健身球等10支特色团队,全县拥有120支广场舞队伍、59支民间文艺团队。
四、健全机制、规范管理,为成功打造特色文化村居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是实行动态管理。特色文化村(社区)实行总量指标控制和动态管理,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每年组织一次评审,决定当年新命名村(社区),同时对已通过命名的村(社区)进行复查,对后续工作保障不力、有明显退步、在一定期限内经整改达不到要求的村(社区)予以摘牌。二是实行资金奖励。对新命名的“特色文化村(社区)”按“以奖代补”的方式,当年给予3万元奖励。已获得命名村(社区),每年复验一次,复验保牌后按2万元予以奖励。
注重性能及功能的高档手机仍将继续采用定制的摄像模块,而需要低价格、小尺寸及短开发周期等的中低档手机与副摄像头将转而采用通用摄像模块。在中档手机中,目前采用的主要是130万~200万像素的摄像模块。预测认为,在2008~2009年,200万~300万像素的摄像模块将成为主流产品。而在欧洲等地的市场中,采用300万像素摄像模块的中档手机还将增多。
在低档手机的主摄像头及副摄像头中,采用30万像素左右的VGA摄像模块的产品将越来越多。据模块生产商估计,目前所有手机中大概有70%的手机具有相机功能,剩下的30%就成为VGA模块的潜在市场。
优先考虑小尺寸和低价格
中低档手机有可能普遍采用通用产品的原因在于,与画面质量相比,手机制造商更加重视摄像模块的尺寸和价格等方面。许多摄像模块厂商指出:“中档手机的功能一直在增加。由于手机本身的尺寸及价格几乎没有变化,所以,摄像模块的封装面积、安装高度以及成本也需要相应降低。目前,大部分手机厂商都是分别为每种机型设计开发不同的摄像模块,这样的定制产品的成本过高。”
为了满足手机制造商的需求,摄像模块厂商加快了将200万~300万像素产品及VGA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可供各类用户使用的通用产品。其中,就200万~300万像素的产品来说,在选用时主要应该考虑以下三个因素:外形尺寸、组装的方便性、价格。
手机摄像模块的封装面积和高度都在不断减少。其中,封装面积与模块是否具有自动对焦功能有很大的关联。在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情况下,模块面积将可比目前的8.5mm×8.5mm缩小20%以上。夏普公司计划在2008年下半年量产200万像素的产品,据估计,模块,面积约为7.5mm×7.5mm。另外,东芝公司表示目前正在设计500万像素、具有自动对焦功能,且面积为6.5mm×6.5mm的产品。
在不具备自动对焦功能的情况下,摄像模块的面积可以缩小到6mm×6mm,与现在的8mm×8mm相比,封装面积可减少40%以上。意法半导体公司已从2008年6月开始量产这款产品。东芝公司计划从2008年8月开始量产面积缩小到6,5mm×6,5mm的产品。美光科技公司旗下的Aptina Imaging公司也计划于2009年第1季度开始量产5.6mm,×5 8mm、200万像素的产品,但产品的详细技术规格目前尚未公布。
利用贯通电极实现小型化
意法半导体、东芝和AptinaImaging公司为了缩小摄像模块的封装面积采用了贯通电极技术。以往的工艺中,都是利用引线焊接法把传感器芯片同转接板(interposer)连接到一起,再连接到外部端子上。如果能够在传感器芯片内部形成贯通电极,就可以利用贯通电极直接连接传感器芯片和外部端子。这样可以使摄像模块的封装面积仅相当于传感器芯片的面积。东芝公司表示,在采用同样芯片的情况下,与使用引线焊接法的产品相比,体积可以缩小到64%。Aptina Imaging公司则采用了美光科技公司开发的面向DRAM的贯通电极技术。
贯通电极可以利用晶圆为单位,在传感器芯片上统一制成(见图4)。图4为东芝公司摄像模块的制造工序。在已经形成传感器的硅晶圆上覆盖玻璃的目的是为了加固芯片和避免灰尘。该公司表示,所有的制造工序都是在洁净室(和普通的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洁净水平相当)内进行的,跟传统的封装方法相比,由灰尘导致的不合格产品将会减少。
意法半导体将传感器芯片的像素间距缩小到1.75um,从而实现了6mm×6mm的小封装面积。通常,当像素间距缩小时画面质量会劣化。但该公司表示,为了保证像素间距缩小以后画面质量不会劣化,他们采取措施减薄了传感器芯片上的光学部分,从而抑制了干扰和噪声等。
与意法半导体不同,为了抑制画面质量的劣化,东芝公司选择了较大的像素间距――2.2um。该公司表示,采用贯通电极以后,即使传感器芯片的像素间距维持与上一代产品相同,也可以把封装面积控制在客户所要求的6.5mm×6,5mm以内。东芝公司表示:“当采用2.2um的像素间距实现200万像素的产品时,传感器的尺寸为1/4英寸。那么,在使用引线焊接法封装传感器芯片时,摄像模块的尺寸约为8mm×8mm;但如果使用贯通电极,封装面积就可以缩小到6.5mm×6.5mm。而使用下一代传感器芯片(像素间距为1.75um,传感器尺寸为1/5英寸)并利用引线焊接法封装时,摄像模块的封装面积还有可能大于6.5mm×6.5mm。”
通常,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模块的高度一般约为6mm。不过,日本Mitsumi电机公司预定从2009年初开始量产320万像素的产品,高度为5mm,与目前的产品相比,大约减薄了17%。在设计中,Mitsumi电机公司减少了透镜的重量以减轻电动机的负载,并灵活运用了基于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的三维结构模拟演示等技术,从而实现了电动机的薄型化。
该公司表示,其以往的产品一直用于较高档的手机中,因此镜头是由1片玻璃透镜和3片塑料透镜组合而成。这次的新产品则是以中档手机为应用对象而开发的,优先考虑的是减轻镜头的重量。其中采用了4片塑料透镜,镜头经过精心设计,抑制了画面质量的劣化。
对于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产品来说,目前已上市的摄像模块中有夏普公司生产的高度为4ram的200万像素产品。而且,其他公司计划量产的产品的高度也基本上是相同的水平。
利用软件实现自动对焦
综上所述,与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产品相比,具有这一功能的摄像模块的封装面积和模块高度都有所增加。其原因在于,为了实现自动对焦功能,需要有用于伸缩透镜的传动机构以及可供透镜伸缩的区域。
用户希望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产品也可以实现与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产品相同的封装面积和模块高度。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技术将在2008~2009年进入实际应用,这是一种利用软件来执行自动对焦的技术,可以省去专用的自动对焦硬件。为摄像模块提供传感器芯片的OmniVision科技公司计划在2008年第3季度推出的cM0s传感器,就 具有基于这种软件的自动对焦功能TmeFocus。这种新型CMOS传感器的初期应用目标是200万~300万像素的摄像模块,镜头将使用和该公司合作的镜头厂商生产的专用产品。
在TrueFocus中,对于尚未对准焦点就拍摄的模糊图像,通过基于软件的图像处理就可以调准整个画面的焦距。由于其焦点对准的区域(景深)可以扩展为几十cmN无限远,因此,TrueFocu s也叫做EDOF(景深扩展)技术。
此外,意法半导体及东芝公司准备推出的摄像模块产品,也具有基于软件的自动对焦功能。但公司尚未透露产品具体的量产计划。
可以使用回流焊的产品
为了提高组装的方便性,能够使用回流焊的摄像模块产品即将上市。东芝公司及Aptina Imaging公司计划在2008年内推出支持回流焊的200万像素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在手机主板上和其他的芯片与无源元器件一起使用回流焊完成组装工作,从而不再需要以往用于组装摄像模块的接插件及插座,且可以简化模块组装工序。
目前,由于手机摄像模块通常都采用耐热性低的塑料镜头,因此不能使用回流焊。在组装时,需要通过柔性印制板及插座将摄像模块连接到主板上。组装工序包括:在主板上组装供柔性印制板使用的接插件以及插座,然后把柔性印制板接插件,并在插座中装入摄像模块。
东芝及Aptina Imaging公司由于采用了耐热性高的镜头,所以能够使用260℃的回流焊组装。东芝公司采用了将耐热性提高到300℃的特殊塑料镜头,Aptina Imaging公司则采用玻璃镜头。
利用连贯制造实现大批量及低成本
意法半导体、东芝及AptinaImaging公司的传感器芯片及镜头都采用贯通电极及晶圆级模块封装技术,可以在晶圆的状态下一次处理完成,生产效率较高,且便于以低成本制造大量的产品。每个客户对手机摄像模块的订购数量每月都高达几百万个,如果摄像模块可成为通用产品供多家客户采用,就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这又可推动成本的降低。
4mm×4mm的VGA产品
用于低档手机与副摄像头的VGA产品,对于进一步缩小尺寸并降低价格的要求更加强烈。目前,夏普公司正在量产5mm×5mm的产品。东芝公司计划从2008年10月开始量产4mm×4mm的产品,其封装面积比夏普公司的5mm×5mm的产品减少了36%。另外,Aptina Imaging公司计划从2008年第4季度开始量产4.15mm×4.15mm的产品。这些产品都利用贯通电极实现了小型化。
目前大部分手机厂商要求摄像模块的高度小于2.5mm。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夏普公司已经量产了高1.95mm的产品。该公司表示:“这款产品通过缩小光学系统,及使用独特的高密度封装技术实现了薄型化。”
阿尔卑斯电气公司预定从2008年年底开始量产2,2mm的产品。该公司表示,这款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就是将以前分立的传感器芯片和镜头模块组装起来,从而实现了薄型化。
用手机实现小型相机的性能
在中低档手机逐步采用通用摄像模块的过程中,以相机功能为卖点的高档手机今后还将继续采用定制的摄像模块。预测认为,目前高档手机采用的主流摄像模块是300万~500万像素的产品,但在2008~2009年将转移到500万像素以上。2009年,市场上很可能出现采用1000万像素摄像模块的手机,其像素数基本上可以与小型数码相机相匹敌。为了使产品的功能及性能有别于其他公司的产品,手机制造商需要自己定制摄像模块。
关键词:农村经济;电子商务;影响;措施
一、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对于农民而言,最重要的都是农产品的销售能在最合适的时间把农产品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这是农民最大的愿望。而电子商务的出现,解决了以往农民信息滞后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了解农产品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产品的价格变化,避免盲目地投资造成的失误。
(二)电子商务能够帮助农民节省开拓市场所需资金以往农民要想让市场了解自己的产品,就需要作出大量的宣传。而现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农民可以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平台进行宣传。这一方式简洁、快速、见效,让农民收获更多的利益,也扩大了农产品的销路。并且还为农民节约了大笔的宣传资金。
(三)电子商务能够扩大特色产品推广提高经济效益电子商务的出现,同时也使农民敢于推出大量的特色产品,在网络上的宣传,迅速地打开了思路,使得农民获取更多的信心。进而开始推出更具特色的产品,加大宣传的力度。产品的热销,也使得农民开始把家乡发展成为旅游基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为产品打开更多的销路。
(四)电子商务能够加大农村宣传力度吸引客商投资农民通过电子商务为农产品打开了销路,于是,农民有开始利用电子商务这一途径吸引更多的人。他们把家乡建设成为旅游基地。通过电子商务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了解农产品,以便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早点让偏远地区改变落后的面貌,跟上时展的步伐。
(五)电子商务能够转变农民购物方式提高生活品质以往农民出售农产品需要到集市上,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财力。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在网络上销售产品,大大节约了成本,让农民获取了更多的利益。而电子商务还能够让农民随时关注价格的变动,以便随时调整情况。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笔者已经充分论述了电子商务在农村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可是电子商务在农村起到的作用中,不仅仅都是积极作用,还有一部分是消极的作用,对于这部分消极作用,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管理。争取能够正确地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以下是引导电子商务发展的手段:首先,要加大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宣传人员要深入到农村做宣传,让更多的农民了解电子商务;其次,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让电子商务逐渐在农民的心中生根发芽。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都要让农民更多地了解电子商务。
(二)通过加强网络的覆盖和平台开发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尽管大大中小城市内,移动、电信等网络已经非常普及,可是在农村地区,还需要再进一步地推广。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网络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信号不正常。这就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网络的稳定性,同时在价格上也要做到合理公平,让更多的农民能够接受,只有他们能够接受价格,安装了网络,才是推广电子商务的基础。
(三)通过加强网络技术应用意识能力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虽然网络已经发展的非常迅速,人们对于网络也不再陌生,可是这些仅限于大中小城市。而在我国,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对网络的使用还是一种奢望。他们生活的地区甚至还没有电和公路。因此,国家不能只盯着那些发展迅速的城市,对于农村地区也要多加关注,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这些偏远地区安装网络,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网络的优越性,能够通过电子商务来销售产品。另外,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要多培养一些人才,让这些人才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为农村的建设贡献力量。
(四)通过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布局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目前,在大中型城市,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相配套的物流行业也发展迅速。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在相互促进的情况下,各自都取得快速发展。而农村的电子商务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可是物流行业还是一个空白。农民需要到城里取件,这就造成很大的不便,甚至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继续发展,同时让农民放弃电子商务这种模式。鉴于此种情况,政府要加强对物流行业的扶持力度,让物流也逐渐地深入到农村。
(五)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机制体制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涉及农村经济发展、信息网络建设、网络安全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道路运输管理、物流快递管理等多个领域,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众多管理部门和相关领域很难形成有效合力,各自为政势必不利于甚至阻碍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不断健全完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配套措施建设,通过机制体制的约束和调控,让各部门各领域形成最大合力,让电子商务最大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结语
关键词:金融改革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
农业发展在我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三农”问题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农村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一、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历程
1979年,我国进行了经济改革,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从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向非农业为基础的经济转型。我国从1979年开始,对金融部门的投入产出品市场进行了改革。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9年到1988年的改革调整阶段。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得以恢复,随着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银行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1982年国家否定了信用社的双重管理体制,重申信用社合作应坚持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并先后进行了以搞活业务为中心、恢复和加强信用社“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理顺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1983年以后,农业银行开始了企业化运营。1984年,国家指出必须抓紧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其方向是:把信用社办成真正的集体所有的合作金融组织。1984年到1988年,通过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恢复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信用社的存贷业务、自有资金积累快速增长。这一期间农村信用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1988年到1996年治理整顿阶段,1988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我国实行了紧缩财政和紧缩信贷的“双紧”方针,信用社进入了整顿阶段,初步改变了信用社即是集体金融又是国家银行基层机构的组织管理体制,内部经营机制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转变,初步理顺了农业银行与信用社之间的关系。但在宏观紧缩的情况下,原来对农村信用社松绑的种种改革措施重新取消(如取消指令性计划、允许多存多贷等),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信用社还要承担保值储蓄、购买金融债券的政策性亏损,再加上信用社内部管理的不规范,信贷资产的质量不高,非正常贷款比重高,贷款收息低,导致农村信用社经营亏损日益严重。除了对信用社的改革外,1994年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任务是为农产品收购、消除贫困和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贷款。在中国农业银行接管了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使命后,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农业银行改革的方向是国有商业银行,以盈利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按照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原则从事经营管理。本着追求利润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它倾向于贷款给优质客户,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设置分支机构需要的成本远大于收益,因此其网点逐步开始由农村向城市收缩。
第三个阶段是1996年到2003年深化改革的阶段。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宣布了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脱钩,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1996年政策性资产组合的分离,中国农业银行就成为了国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规定,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必须对自己的亏损负责,国家将不再提供支持。所以他们在放款方面变得小心起来,导致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融资渠道变窄,进一步的,受到管制和较低的利息率为农户在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储蓄提供了负面的刺激,这样就刺激了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比如农村合作基金会等。
第四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的信用社独立发展阶段。2003年出台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加快了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今年的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建立现代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决定。
二、改革中的不足及遗留下来的问题
农村的发展使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实行城市化工业化的赶超战略而攫取了大量的农村剩余,使城乡的差距逐步加大,造成了城乡二元化的局面。农村作为城市的“补给站”和“消化站“,如果再不加快发展缩小差距,则城乡的发展脱节,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在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的历程中,我们发现所有问题所围绕的一个中心就是如何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改变,乡镇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新的经济成分在自有资金无法满足其扩展经营的需求时,就成为了市场资金的需求者。虽然国家银行和信用社能够解决部分资金需求,但无法满足其日益膨胀的需求。在农村实行后,千千万万独立生产的农户也成了资金的需求者。对大多数农户而言信用社几乎是他们谋求外部资金的唯一渠道。然而,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根本不能满足广大农户的资金需求。那么,乡镇企业、农户,以及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等对资金的需求因该从何而来?
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是仍然面临农村信贷支持不足的局面。
首先,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无力直接延伸到最基层去顾及农户的资本金融需求,不与农户直接发生信贷业务关系。其次,农业银行经营明确向商业化方向转变,这一转变的结果是,近年来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向城市收缩,设在乡镇的分支机构被大量撤并,因此难以支持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再次,农村信用社在于农业银行行社“脱钩”时,被动的承担了大量的呆账,造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历史负担严重,没有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正式金融机构都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和服务时,在客观上需要有私人金融组织的出现。农村金融机构因为要承担来自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可能带来的双重压力,加上农村中农户居住分散,贷款规模小,国有银行一般不愿向农业企业贷款。而民间金融是由农村内部自发生成的,具有微观信息灵敏的特征,借贷双方彼此了解,促使了交易费用的降低。民间金融组织是在农村土生土长起来的,与经济主体之间具有双向的利害关系,与正规金融机构相比,他们具有信息成本优势。虽然民间金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管理的不规范以及发展过快,使得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私人钱庄很多,高利贷发生率高等,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解决农村问题的思路
中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首先应该明确,发展农村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要发展农村的经济首先就要发展农村的金融,为发展农村的经济提供资金。农业的产业化、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是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重建的前提。:
因此,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是发展农村的基本条件。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可见,当务之急是为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使融资的来源合法化规范化。乡村银行体系的建立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现有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使之在运行机制和内部制度建设方面更有激励为乡镇企业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适当的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研究并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原因与绩效,能为我国今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证基础。本文力图建立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将推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一般性因素提炼出来,以期能准确把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并以此来审视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实现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合理有效。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的变化促进了潜在利润的形成。为了获取潜在利润,在原有制度下的一些经济主体就会尝试对既有制度安排的创新和变革,从而导致了新的制度安排产生。而制度创新总是各经济主体根据收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原则来进行决策的。
除了追求利益的动力,制度变迁也受到意识形态、各种压力集团和政府关于什么对公众最有利的判断的影响。外生变迁并不是改变游戏规则以适应游戏变化的要求,相反,是改变游戏使之适应于为某特定利益集团所偏爱的规则。因此,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可以称之为“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即在制度环境的约束甚至主导下,利益集团为了内化外部利润而相互博弈,最终会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达成博弈的均衡,实现制度变迁。
(一)制度环境的约束与影响
这里制度环境是指影响交易成本的各种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制度环境制约着制度选择的集合,同时影响着具体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对于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而言,制度环境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是指由政治权力机构制定出来并依靠国家权力保障实施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体制、国家政策等。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意识形态、传统观念与习俗等,其中意识形态居于核心的地位。与正式制度是通过正式有组织的机制来保障其实施不同,非正式制度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是分权化的、自发的社会反馈。与新的制度具有一致价值取向的非正式制度会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反之,则会增加制度变迁的成本。
(二)利益集团博弈的推动
制度变迁必然由人的行动来推动。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利益集团会根据各自的利益取向采取不同的行动,推动制度向着有利于本集团利益的方向发展,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并达成均衡,从而形成新的制度。对于利益集团而言,只要制度变迁为本集团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推动制度变迁的预期成本,就有动力推动制度变迁,而且在行动过程中,利益集团会根据成本收益的变化调整其行动。
对于解释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央与微观主体之间二元博弈的框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应该将地方政府纳入制度分析的框架,构建三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集团)博弈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外部利润的存在能否导致制度供给,取决于支持和推动这种制度变迁的利益集团是否处于优势地位。
其一,中央政府。此处的中央政府可广义理解,等同于诺斯所说的国家。中央政府是制度变迁中最重要的行动集团,对于所有制度的确立拥有最后的决定权。中央政府的利益取向更为宏观和具有综合性,会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决定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在行为方式上,中央政府由于拥有国家权力的保障,并且受到意识形态、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持,可以采取强制性手段推进制度变迁。这一点在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和利益取向,一方面它是中央政府的人,有义务维护中央政府的利益,落实中央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又有着不同于中央政府的自主利益。具体到农村土地制度,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是希望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安排能够带来当地财政收入的增加、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等。当自身利益与中央政府的利益不一致时,地方政府会利用自身资源,努力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使其自主行为或制度合法化,推动制度变迁。
其三,农民集团。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主要通过其行为对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的影响而影响制度变迁,虽然间接,但有时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农村土地制度安排能够满足农民对于公平和私人产权的偏好,就会得到农民集团的认同并自觉执行,从而降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反之,则会遭到抵制,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
(三)交易成本的约束
制度环境通过影响交易成本影响制度变迁,利益集团的博弈同样要受到交易成本的制约,交易成本的约束贯穿制度变迁的始终。由于将制度环境和利益集团博弈引入了制度变迁的分析,交易成本可以分为环境成本和博弈成本两个部分,环境成本是指受到制度环境约束而产生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成本及制度正常运作的成本。从长期来看,制度变迁的目的在于降低环境成本。博弈成本是指由于不同利益集团进行博弈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包括组织成本、谈判成本等,博弈成本的重要意义在于确定了利益集团行动的限度,当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成本超过了制度变迁带给某一利益集团预期收益,则该利益集团会采取妥协,停止行动。因此,博弈成本构成利益集团行动的约束,制约着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程度。
(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实施时序
在分析了交易成本、制度环境和利益集团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外部利润。外部利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环境的变化导致制度选择集合或制度运行成本的改变而产生外部利润,即由于新的制度被纳入选择的集合,或者制度环境中某些因素的改变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使外部利润的产生。二是技术的进步导致外部利润的产生。由于技术的进步会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效益,并降低某些制度安排的操作成本,使得大规模经营制度的建立变得有利。
第二阶段,内化外部利润,利益集团展开博弈。外部利润产生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会根据制度变迁的预期利润和变迁成本选择制度方案,并推动制度变迁,博弈成本随之产生。利益集团会不断调整制度方案以降低博弈成本,当博弈的边际效益为零时,博弈就会停止。
第三阶段,主导利益集团促成博弈均衡。由于一些集团可以运用自身优势对另一些集团施加影响,因此农村土地制
度变迁往往是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进行。在确立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主导集团后,主导集团会在制度环境的约束下,综合自身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调整和完善制度方案,并且利用自身的实力支配或影响其他利益集团,确定达成博弈均衡,完成制度变迁。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我国未来的集体土地制度应该立足维护集体所有、明晰土地权利的基础上推动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即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基于下列理由:
其一,这样的制度安排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宪法的基本规定,也与国家发展理念的调整保持一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理念,这标志着我国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正在到来。随着新的发展观念和政策取向的转变,要求逐步改变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不平等现状,提高集体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和效率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其二,这一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内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外部利润,法律上对权利的清楚界定和相应保护机制能够增强集体和农民对于权利稳定的预期,稳定的土地产权具有“担保效应”,即当农民觉得能长期使用土地,并且保存和增强土地肥力的长期投资能够带来的回报很高的时候,他们就有更强积极性去进行这种投资。
其三,这一制度安排是变迁成本最低,最容易获得各利益集团同意一致性的制度选择,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而言,保持集体所有制前提下推进使用权的流转无疑是制度变迁成本最低的方案。从利益集团博弈的角度而言,这一方案也符合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取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对中央政府而言,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地方政府而言,虽然会损失部分土地出让收益,但可以开拓新的建设用地来源,降低工业化的门槛,显化资产,节约交易成本,增加新的财政收入,综合权衡,地方政府仍将获得净收益;对农民而言,可以使其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利用土地的方式,并且通过抵押等形式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农村精英;农村政治发展;影响评估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0)04-0073-06
农村精英是农村政治发展的关键,科学和客观评估三十年来农村精英对农村政治发展的影响,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建构相应对策,将有助于为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提供更直接的宝贵经验和反思。
一、评估方法
评估对象是农村精英对农村政治发展的影响――即作用问题,涉及农村精英与农村政治发展两个变量。该评估既要从农村政治发展的已有结果逆向观察,也要从农村精英的职能活动顺向推演。具体指标设计可从以下层面进行。
首先,界定农村政治发展概念范畴并提炼评估指标。农村政治发展主要指农村政治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其外延表现为农村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产出、政治文化的改善与进步。从政治发展的国际经验判断,农村政治应当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逐步呈现一种社会化、科学化、民主化趋势。依此概念可抽象出四个评估指标:政治组织、政治参与、公共政策、政治意识。政治组织表征农村政治体系的发育状况;政治参与表征农村居民对政治事务的涉入情况;公共政策表征农村政治产出状况如决策制定、计划规划等;政治意识表征农村居民对农村政治事务的理性或非理性认知。
其次。界定农村精英的概念范畴并设立指标观测点。农村精英主要指生活于农村场域并在农村事务中形成相应权威空间或重大影响的优秀人物。通过既有系列观察可以判断,其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个人拥有的财富、权力、知识、声望等资源优势。因此,农村精英又可相应分成经济精英、政治精英、社会精英等类别。根据上述界定可大致设立以下指标观测点:权威基础与结构、权威功能与活动、政策倾向与重点、政治知识解读与习得。四个观测点分别用以观测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农村精英在农村政治体系结构、政治过程、政治产出、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状况。
再次,为不同指标设立评估等级或赋予指标值。依照农村精英在促进各项指标现代化方面作用水平的不同,评估等级分为高、中、低三个位阶。最终指标设计见表1-1。
最后,确定观察个案。由于研究对象时间跨度较长,有关农村精英及农村政治状况的数据汇集存在一定难度。为使研究具体准确,笔者试图通过山东省L市L村个案观察,对该村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四个不同时点的政治发展状态进行截面解剖,分析其中农村精英所引致的变迁特征。之所以选取L村个案,一是其地处鲁中(山东中部)。交通位置便利,公路铁路交错,容易受改革开放潮流影响。但又不像东南沿海发达农村那样属于某种改革开放典型。二是它多姓杂居,各姓在保存自己部分传统记忆的同时,又因密切交往形成了共同的村庄记忆,但这种记忆并未使其像西部或南方某些农村那样强力保持原初风貌。笔者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治变迁的平均或中间状态。
二、农村精英对农村政治发展的影响:山东省L村指标观察
L村姓氏众多,计有蔺、李、闫、马、朱、刘、杨、申、亓、魏等十几姓,以蔺、李姓人数为最,但财富、权力、声望等资源分布并不局限于蔺、李两大姓;各姓总体上处于小片聚居、大片杂居状态;社会事务在各姓内部与各姓之间错综交织。L村经济经过长期发展,已在作物种植、砖瓦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基础上,向工厂化、公司化的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多种产业形式迈进;经营形式也从集体经济为主走向重视培育个体、私营经济。因此,L村精英活动与政治发展主要在社会事务复杂性、经济事务逐步多样化背景下进行。
(一)1978年L村精英与政治发展状态
1.政治组织:村内精英主要为政治精英,其权威基础在于正式权力安排,精英的政治表现为上级看重。这些精英即当时大队、小队干部,主要包括:朱姓大队书记1名,闫姓副书记1名,蔺姓民兵连长1名,蔺、刘、李三姓生产队长4名。精英所任职务在撤社建镇之前没有变化,任职倾向于终身性。非正式民间组织不存在。
2.政治参与:政治精英们热衷于服从上级公社指示。习惯由大队干部领导、以生产队为基础组织群众活动。政治选举、协商活动很少,村民主要受各姓政治精英诱导或控制。各队村民尽管有一定的姓氏或宗族观念,但宗族事务在大队统一活动情况下趋于沉寂;加之各姓政治精英私人关系良好,村民间并无宗族性冲突事件发生。
3.公共政策:生产队所获被用于统一分配,村庄经济包括一片果园、一座小型砖窑,其产出主要供本村自用。因此,决策方面并不考虑经济效益问题,其优先选择在于利益均等化和秩序稳定。
4.政治意识:政治精英们通过传统文件宣读与喇叭广播,由大队干部或生产队长把村民及时组织起来,引导村民学习上级公社或中央政策文本,农村小道消息较少。村民在参政意识上主要靠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动员。
(二)1988年L村精英与政治发展状态
1.政治组织:上级镇政府对试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比较重视,自上而下给予L村特定权力安排,指定政治表现好的李姓大队书记1名(撤社建镇以来,L村至今保留传统大队称呼),推荐闫姓村主任1名,原蔺姓民兵连长留任村治安委员,推荐闫姓妇女主任1名。原4名蔺、刘、李三姓生产队长相应调整为村民小组组长。另外,蔺姓、李姓、刘姓等建筑技能较高的技能精英出现,在他们带领下,建筑技术较好的几十名村民自发组织建筑队,主动承包村内外民房建筑工程。由各姓人员自发组成的两个丧务理事会出现,主要是分片(以大队办公室为基线,将L村划为前头、后头两部分)处理各自区域内的丧事活动,并从中涌现出了一批社会精英。但技能精英与社会精英及其相应活动并没有对既有正式村组织体系形成干扰,因此能够得到大队干部认可。
2.政治参与:政治精英们因产生于自上而下的指定或推荐,对上级镇政府指令惟命是从。《村组法》规定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流于形式,村民在村务管理上受各姓政治精英控制,村务不公开,相关信息主要由书记、村主任尤其是书记掌握。各小组长由于受书记、主任掌控诱导,各组村民内部尽管传统宗族性事务复生,但相处融洽。
3.公共政策:在经济方面,原有果园已转为粮食用地,经济事务局限于原有砖窑的承包和扩大生产,以及催公粮、收提留等方面。由于砖窑、提留能够为
大队公务接待以及干部事务开销提供特定资金来源,大队干部们极为重视砖窑收益和提留收取,核心考虑在于谁承包能交更多利润、谁催粮能收更多提留。在社会文化方面,大队干部对村小学建设与管理付出了努力,积极兴建或扩建校舍,多方抽调或聘请教师。因此,效率、效果成为公共决策的优先选项。
4.政治意识:政治精英们主要使用喇叭广播,向全体村民播放各类政策文件;村民按通知做事,并没有主动参政意识。同时通过定期在大队办公室外放电视、放电影等形式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村民们在精神上开始放松。村内小道消息、流言或谣言偶有发生,但都能在定期的电视电影集会场合得到澄清。
(三)1998年L村精英与政治发展状态
1.政治组织:由于新《村组法》颁布实施,镇政府指定刚回L村的闫姓复员军人为书记:该书记经受部队锻炼,见过世面,年富力强,因此被寄于厚望。村主任则通过镇政府推荐,村民代表选举,由李姓人士担任。原蔺姓民兵连长仍留任村治安委员,另一闫姓妇女被推荐为妇女主任。4名村小组长由书记和村主任在蔺、刘、马、李四姓家族力量、声望较大的人士中选任。此时村内精英除政治精英、技能精英、社会精英外,拥有小型加工作坊、商铺的杨姓、马姓经济精英出现。民间组织除原有公开活动的建筑队及丧务理事会外,搞生姜种植的蔺姓、杨姓、李姓农户技能交流密切,但并未形成特定组织形式。
2.政治参与:随村务公开制度实施。政治精英们在服从上级决定、指令基础上,开始有选择的通过大队院墙张榜、喇叭广播等形式公开电费、公粮、土地承包等事务。但公示内容偏向于未完成任务的农户或村民名单,往往不涉及大队内部财务问题。各小组长仍受村支书、村主任掌控或诱导。各组村民除种好自家地外,忙于就近务工赚钱,并不关心村内事务,村民间也无群体冲突事件发生。
3.公共政策:在经济方面,原有砖窑经营不善。大队干部们不断更换承包人,但效果不理想;在新式砖瓦加工技术的竞争压力下,传统砖瓦窑已走到尽头。除加大催公粮、收提留、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外,大队干部们开始谋划公路沿线地皮出租,以带动小型商铺、饭店、车辆维修、棉线加工等行业发展,谋求更大利润。在社会文化方面,村小学生源不足,与邻村小学合并已成定局。因此,效率、效果仍是公共决策的优先选项。
4.政治意识:大队原有的放电视、电影等文化娱乐形式取消,因为家家都有电视。大队干部仍主要使用喇叭传达政策精神,但这些精神却被大队干部、小组长们人户催粮和收款行动所扭曲。村民对村内公共事务感到厌烦,不愿同村干部合作,干群对立情绪产生,甚至出现对抗事件。
(四)2008年L村精英与政治发展状态
1.政治组织:在镇领导鼓励和支持下,蔺姓种植能手与魏姓建筑能手搭档参选大队书记和村主任成功。李姓中年男士被选为治安委员,李姓女士当选妇女主任。4名村小组长由书记和村主任在蔺、魏、马、李、杨等几姓副业较好的男士中选任。技能型精英与经济精英开始融合,并进一步扩增到水利服务、渔业养殖、塑料加工、餐饮服务、农产品加工行业。民间组织除原有建筑队、丧务理事会外,从事各类新兴服务、加工业的精英和村民开始形成行业利益,但尚未明确结成特定组织。
2.政治参与:由于新一届书记及村委会选举活动的广泛宣传,村民政治参与热情被激发,他们认识到深入参与投票、选举、协商等村务活动的重要性,开始关注村务是否全面公开,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硬化路面等)、土地对外承包租赁等事务。无论就村民、村干部还是其他类型精英而言,这些公共事务的进展直接关系到个人经济利益与家庭生活。他们都对不利于己的事务状况公开抱怨,的内部因素开始积累。如遇特殊激发场合,随时可能发生。
3.公共政策:在经济方面,首先是“三提五统”等提留统筹已经取消,农业费改为农业税,中央对粮食种植实行农户直补。但粮食种植依然没有多少利润可得,大多数村民试图依靠种植生姜大蒜等经济作物谋求农业收益;其次,具有一定社会关系和经济资源的村民开始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展开实际行动,或贷款建厂,或贷款搞物流等。在社会文化方面,村小学早已改成幼儿园,小学生被集中到镇中心小学;村民们忙于赚钱谋求个人或家庭发展,对村集体文化建设缺乏兴趣。因此,效率、效果仍是公共决策的优先选项,但公平尤其是机会与资源的公平配置对L村人而言愈发重要起来。
4.政治意识:由于积极或被动参与村干部选举,加之各项公共工程的推进,村民开始对村庄政治产生浓厚参与意识,甚至许多人觉得自己在选举投票时非常重要。现代化的扩音喇叭介绍、自制海报、广告、资料或文件复印成了村民熟悉的活动宣传形式,但小道消息、流言不断。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干部、村民与其他精英之间既合作又斗争,他们的思维范式都明确趋向自我中心。
(五)指标分析:农村精英对农村政治发展的影响
通过综合L村四个年度截面指标情况,并依照表1-1所列标准,评估结果可见表1-2。
据表1-2,可形成L村精英对该村政治发展影响的大体认知:
1.在政治组织上。L村精英作用水平经历了一种从低到高的过程。精英类型的不断扩展及流动能力的提高。为政治组织权威基础与结构的丰富稳定提供了条件。精英类型的扩展也为非正式组织的产生与运作提供了可能,但非正式组织并未给现有政治组织带来破坏性影响。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各在不同权威领域内发挥作用。
2.在政治参与上,L村精英作用水平经历了一种从低到高的过程。村干部从控制或干扰村民参加集体事务、不愿公开村务逐步过渡到主动引导村民参加投票选举活动、公开讨论集体事务(尽管各种贿选行为时有发生)。而随着经济事务与自身利益关联度的提高,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在不断增加。
3.在公共政策上,L村精英作用水平并不高。村干部的政策导向从偏重于以均等化实现政治稳定逐步过渡到偏重经济增长,在决策上主要把效率、效果放在突出位置,有关环境、文化、社会要素的考虑并未成为决策的重点内容。
4.在政治意识上。L村精英作用水平经历了一种从低到高的过程。政治知识的宣传形势在不断改进或现代化,其来源从村干部放喇叭逐步过渡到现代媒体。村民参政意识在2008年得到充分激发,他们对各种政策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其个体权利意识逐步突显。
从以上情况来看。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精英对农村政治发展的影响总体上经历了一种从低到高或由弱变强的过程:农村精英发展或能推进农村政治组织、政治参与、政治意识的发展,使之向社会化、科学化、民主化的方向演进。但对公共政策或组织决策而言,农村精英的影响力有限,尚未使之达到应有的社会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而且,不论就地域还是就政治发展的内容而言,农村精英对农村政治发展的影响力并非都是均质的。
三、农村精英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L村个案来看,农村精英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它们制约着农村精英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
(一)农村精英总量偏少,难以形成有效的政治发展动量
2008年L村拥有1800多人口,能因政治、经济、技能等因素产生一定影响力的精英数量约为28人,其分布情况是:蔺姓5人、李姓7人、闰姓4人、马姓4人、朱姓1人、刘姓2人、杨姓1人、申姓1人、亓姓1人、魏姓1人、焦姓1人、孙姓1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56%。精英缺乏使农村事务开展缺少集中带动力量。原因有二:一是村民联系更多依靠熟人关系或小圈子;村集体事务的推进则需不同类型的精英在这些数量众多的家庭、小圈子之间做大量协调工作。二是精英虽然对普通村民具有示范作用,但村民的传统保守心理使其倾向于认为,这种示范只有在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才能避免自己跟进或冒进的风险。
(二)精英外流,且外流精英缺乏推进本村事务的意愿与行动
L村人认为,但凡有能力的人都应进城而非呆在村里。L村除了考大学的青年人留在城市外。当兵出去的人也几乎无人愿意回村,1990年代进乡镇企业的青年人也绝大多数留在了企业所建生活区。而且,村内一些精英一旦致富或有机会变成城里人,便大都搬往市区居住。精英外流后,因其生活、工作、社会联系更多以居住地为核心,与本村的联系便逐步减弱,他(她)们影响或推进本村事务的意愿与行动也相应变弱。L村有人在外地或本地城市的银行、政府、事业单位任职,但他们对本村的贡献乏善可陈。
(三)精英群体内部流动性偏弱
某种精英转变到另一种精英尤其是政治精英位置的难度很大。主观而言,一种精英一旦产生,便容易形成某种惯习;而且,精英们最终都通过成本一收益计算考虑转变行为所能带来的物质或精神收益,不同精英因其不同发展路径积累起了不同的资源优势,转型则往往面临较大的机会成本或损失风险。从客观方面说,精英转型尤其向政治精英的转型受到乡镇基层政权约束,乡镇政权甚至拥有农村事务的最终决定权。
(四)精英影响偏重于依靠社会关系尤其是后台权力支持,在知识技能、经济资源积累方面仍未达到有效拓展政治事务的程度
1970年代以来L村传统政治精英持政及各类能人向村干部转型,之所以能得到上级政权认可,一个重要因素即在于他们与上级政权重要成员间具有特殊社会关系或是历史形成的亲友、地缘关系。或因为对上级的忠诚。这种社会关系或后台权力也为村民看重,因为它们能给村里争取到更多资源。相比之下,那些在农加工或商业流通上取得较大进步的经济精英,因其资源规模尚未达到深入影响全村公共事务的程度,特殊社会关系或后台权力的缺乏将制约其政治拓展。
(五)精英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政治参与、公共决策更多取决于利益驱使、机会环境而非科学知识
利益驱使意指农村精英更注重农村事务所能产生的经济收益或实惠;机会环境则主要指上级政府或政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L村精英在政治参与和公共事务决策上很少有科学化程序,但仍能获得村民的主动或被动承认,除了受利益驱使的村干部努力推动外,还因其顺应了国家或地方政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政策潮流。比如2008年镇上征用L村土地建设化工厂项目、市里征地建设铁路复线项目并未得到L村干部和经济精英的反对;相反,他们把这种征用看成是谋求发展的重大机遇。有关经济、环境、社会的平衡协调则远远超出了农村精英的思维范畴。
(六)精英影响往往受到基层政权的直接约束
尽管2006年来“三提五统”等行政任务已经取消,但基层政权对农村政治事务的控制并未减弱,因为农村政治组织是基层政权的神经末梢与行动手脚,也是其最直接的管理对象。同时,近年来农村公共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基层政权除了认识到项目管理与监督的必要性外,也看到了从项目谋取利益的可能性。在,L村水泥路修筑、水沟挖掘、自来水铺设等项目中,都能看到镇上官员早晚忙碌的身影。
四、引导农村精英发挥积极作用的主要对策
(一)通过知识技能培训、工商信息沟通、金融财政扶持加大农村精英培育力度
在知识技能方面,可由政府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向企业、高校、科研单位聘请、招标等方式提供培训,也可由村集体或其他农民组织根据自我需要开办培训中心、购买培训服务。在工商信息沟通方面,政府可通过指定信息中介或工商信息主管部门向农村定期、不定期工商信息,形式可采取电视、广播、海报、宣讲、电脑信息港等等,其好处在于可使农民避免社会非法中介信息的误导。在金融财政扶持方面,应当降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门槛、扩大信贷范围,对发展迅速或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精英实行特定优惠、减免、奖励政策。通过以上扶助措施,可以培养更多的农村精英,形成更大的农村政治发展动量。
(二)建立外流精英信息库和定期联系制度。加强外流精英对原籍村的帮扶作用
与乡土精英相比,外流精英往往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外部联系、更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经济资源。通过建立外流精英信息库和定期联系制度,可加强农村与外流精英间的信息、感情沟通,借重外流精英回馈乡里的报效情怀,促进他们对本村公共事务发挥特定扶助作用。与政府等其他扶助主体相比,外流精英可能会更容易被村民接受,因为外流精英对他们来说即最生动的改革发展实例。在信息库建设上,可侧重于外流精英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特殊技能等内容。在定期联系制度上,应实行专人专线联系,联系内容侧重于本村开放发展的新面貌、新机遇。
(三)通过农村精英定期评价,促进农村精英内部公开公平流动
与上级政权相比,村民对本村精英的了解可能会更详细更直接。因此,对农村精英德、能、勤、绩的评价。可由政府或第三方定期开展村民匿名调查,监督评议、干部选择权利将更多地放到最有发言权的村民手中。调查方式可采取结构式电话访谈、入户访谈、问卷调查或无结构式深度访谈等等,调查评议结果则相应作为农村精英奖励、信贷、优惠减免、干部推荐、干部选举的重要参照。
(四)为愿意向政治精英转型的各类精英建立某种个人资本保值增值手段,在促进其现有资源公共贡献能力的同时,弱化社会关系或后台权力背景的重要性
经济精英、知识精英、社会精英在向政治精英转型时会考虑其原有经济或社会资本的机会成本,如果为这些原有资本建立某种保险措施、保值或增值手段,一则可以解除各类精英向政治精英转型的后顾之忧:二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弱化或避免其转为政治精英后的“经济人”倾向,增强“公共人”动机;三是可能会激发精英提高其现有资本或资源的公共贡献能力,增强村民的认可与支持度,弱化精英转型时的社会关系或后台权力背景。这些保险措施、保值或增值手段可能包括:资产保险、工作保险、老年保障金、风险基金、所得税减免、提升信誉等级、声望与业绩宣传等等。
(五)通过更具针对性的政治参与、公共政策培训。提高农村精英的参与和决策能力
其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由政府提供远程或现场政治知识、公共政策培训,培训师可以是政府官员,也可以聘请高校与科研单位人员;培训方式可以是教材宣讲,也可以是村民自治示范县或示范村的案例观摩与探讨。二是由村集体根据需要自己组织,聘请专业人员长期或定期对本村公共事务、政治参与、政策制定过程进行现场诊断和发展设计。三是政府、村集体、有志于农村公共事务的个人、社团、公司多方联合,共同对农村政治参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进程进行综合评估与优化设计。
(六)增强农村基层政权的公共服务性质,弱化其对农村事务的外部约束
在中央政权农村战略大局既定情况下,对农村发展的最大干扰可能更多的来自于农村基层政权――党政联合办公的乡镇政权。从理论上说,乡镇政权的核心定位应当是中央政策的执行者、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直接为中央政策与农村发展服务的基础环节。因此,可采取建立一站式或阳光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深入偏远农村建立服务代办点等方式直接为农村民众提供全程、便捷的公共服务。果如此,则有可能在服务的同时弱化其对农村事务的干扰与控制,使农村精英获得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注释: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乡村旅游;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7-3891-03
Thoughts 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 of Converting Economy Development Way
SUO Sheng-an
(Henan Polytechnic, Zhengzhou 450046,China)
Abstract: The conversion of economy development way had raised higher requirement as well as rare ch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necessity of converting development way of rural tourism was demonstrated. Meanwhile, the key problems in current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And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promotion, betwee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between generality and individuality, between standardized service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 should be correctly handled from the view of converting economy development way.
Key words: economy development way; rural tourism; countermeasures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产品类型日趋丰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持续提升。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个工作重心,这既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乡村旅游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1]。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乡村旅游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1.1 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宽广的发展平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发展乡村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则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这种旅游方式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2]。因此,惟有转变发展方式,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才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维度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2 是适应新时期旅游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乡村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拉动了广大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带动了旅游市场的繁荣,极大地增强了旅游业的发展后劲。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整体而言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乡村旅游要适应我国旅游业以数量型和速度型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质量型和效益型为主的内涵式发展的趋势,就必须既要大力发展大众化的农家乐旅游,又要积极开发乡村度假等高端旅游产品;既要追求数量规模扩张,也要注重提高素质效率。
1.3 是顺应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消费趋势的需要
1998年,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式经济时代来临》一文中指出,体验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所谓体验经济,就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载体)、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3]。旅游活动是一种寻求差异文化和体验异地风情的大众精神休闲行为。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一种愉悦体验,这是旅游本质的规定[4]。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于乡村旅游而言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困难和挑战。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消费呈现出旅游环境注重原生性、旅游氛围注重休闲性、旅游活动注重参与性、旅游服务注重个性化等多元趋势。惟有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乡村旅游才能顺应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旅游消费趋势,从而获得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组织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工程建设项目最多,工程建设投资最大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的造价管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滞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中(特别是成本管理方面)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并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造成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的不良局面。
一、市政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分为以成本形成过程为对象、以工程项目的职能部门和施工人员为对象、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三个方面。 成本形成过程为对象主要包括:一是把工程投标关。要提前测算成本,坚持低价标不揽、高额垫资不揽、资金无保障不揽。二是抓好施工准备阶段。要坚持专家治理的方针,制定优秀的施工组织方案。要阅读、审核好标书和图纸,搞好一类变更。三是重点抓好施工阶段。根据施工预算、各种消耗定额费用开支标准和已确定的成本计划和造价管理措施,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要坚持以技术为先导,合理安排工序,保持均衡生产。四是做好竣工交付使用及保修期阶段的造价管理。应对竣工验收费用和保修费用进行分解,列出支出、回收计划,使成本从始至终得到控制。 以工程项目的职能部门和施工人员对象主要包括:项目部各部门、施工队、班组作为造价管理对象,既要接受项目经理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评,也应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成本进行自我控制。 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主要包括:一个区段、整个工程的若干个构造物。工程项目可分为许多分部分项工程,其项目成本也分布于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中,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造价管理的好坏均会对整个项目成本产生影响,为此,应以分部分项工程作为项目造价管理对象,根据项目管理的技术素质和技术组织措施,编制施工预算,作为对分部分项工程造价管理的依据。
二、市政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从造价管理意识角度分析 从意识角度来看,市政工程的一些项目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缺乏造价管理的意识。由于市政工程推行项目法人制施工,各工程项目分散于不同的施工区域,企业管理层属于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无法对工程成本施加影响。对于项目而言,由于深受工期和超期罚款等合同条款的约束,在保证工程生产方面易于达成共识,对工期成本及项目盈亏却无暇顾及。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建筑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就会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效益向生产低头的典型表现。
2、 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或者过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或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前者工程质量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后者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因质量上不去,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又对企业信誉
造成不良影响。
3、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多数施工企业项目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项目部各部门间缺乏横向沟通。即在项目内部,技术部门只负责技术和质量;计划部门只按工程进度计价,不管质量是否合格;物资部门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表面上看似乎职责分明,但技术部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增大成本;而物资部门若一味采购高强高价材料,即使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三、施工项目造价管理的原则
1、全员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同时,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收)都要有造价管理的意识。
3、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造价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两个方面。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造价管理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这是造价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造价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造价管理的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
四、施工项目造价管理的具体方法
1、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确保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
2、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4类质量成本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会逐渐增加。
3、从工期造价管理上要效益。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而工期损失则不然,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工期损失,其损失额度相应较小,通常情况下不予赔偿或赔偿额度较小,该部分工期损失可不予考虑。因施工项目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如停工、窝工、返工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为最低的理想点,这一点也就是工期最短且成本最低的最佳点。
4、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人员素质等因素综合考虑。
5、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这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又一个关键。
结束语 实施造价管理,对降低工程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等方面也有深远的意义。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管理,既是企业积极适应WTO规则的要求,又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我们应强化成本意识,不断地自我完善,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满活力,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立新.房建施工中几种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J].隧道建设,2000.
[2]谭庆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