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问题范文

公共管理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管理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管理问题

第1篇:公共管理问题范文

1、教师选取案例不能满足教育需要

当前,我国公共管理案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旧的案例比较多,新的案例比较少;国外的案例比较多,国内的案例比较少。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往往感到困难,因为很多案例都比较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成熟的案例以翻译和引进国外教材为主,由于国内外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差异,国外的案例在我国并不适用。而国内的案例大多数是泛泛而谈,缺乏一定深度。

2、教师对案例教学含义和目标认识不到位

很多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对案例教学的含义和目标认识不到位,把案例教学看成举例子。通常是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引用案例来证实理论观点。此外,很多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主导着案例讨论,干预过多,完全以导演身份,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意图去理解和决策。因此,学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被动的参与案例讨论。这种重灌输、轻启发的的所谓案例教学,有悖于案例教学的本质。

3、教师不能有效组织案例教学,学生参与热情不高

有些案例,教师自己都没有弄懂就拿到课堂上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些教师甚至为避免教学理论的枯燥,引用一些与教学无关的案例。有些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该如何组织案例教学,常常是把案例念一遍后让学生自己讨论。缺乏社会经验的同学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学生参与热情不高。

4、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很多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当教师的,没有在公共部门从事公共管理的经验,而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又相对封闭性,外人一般无法直接参与。由于缺乏切身的实战经验和感受,很多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只能纸上谈兵,泛泛而谈。

二、对策

1、甄选质量高的公共管理案例

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性。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蕴含相应的管理理论并使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的依据。(2)适度性。选取的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应该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经验以及想象力可以理解的。如果案例所表述的内容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学生对此案例一筹莫展,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3)代表性。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应该是有代表性的,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4)掌控性。案例能否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案例难度是否掌控在教学能力所及范围之内。

2、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含义和目标

对公共管理学科来说,案例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案例教学法的学习,首先要依靠教师的自身努力,利用大学图书馆、网络、周边资源来提高理论功底。其次要发挥学校教研室的帮教作用,特别是对新进教师,教研室可通过研讨、观摩课、交流心得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含义和目标。

3、完善案例教学技巧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从主角变成配角,学生则需从配角变成主角。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并不是主导整个案例讨论而是启发学生,控制节奏。因此,掌控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巧。(1)组织学生有序的讨论。在课题讨论阶段,教师不能严格控制讨论,也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学生的讨论偏题了,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学生回到案例的主题来。(2)善用有效性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以不同的态度调节课堂气氛。学生讨论不够激烈时,教师要鼓动学生不要怕说错,不要怕丢人,大胆发言。对积极讨论的同学给于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其深入讨论。

第2篇:公共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政府采购问题;研究

公共管理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研究,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意味着政府对公共政策和其他公共组织进行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作为一种研究,公共管理是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的价值和定位行为的学科。

一、公共管理政府采购现状

在公共管理中,公众是委托人,也是行使社会公共权力的人。行使公共管理活动对现实中的公共行政权力,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出现了公共管理的冲突和道德认同不统一的公共管理的现状。经常提供丰富的机会,行使公民的意愿,如果以不道德的方式来行使国家权力,市民就会被潜在的和实际的利益损害和威胁,导致道德风险。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之间,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的公共管理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公共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共管理也包括各方面的管理,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自21世纪初,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此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社会受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公共管理问题逐渐个性化,产生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公共管理在中国的公共行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为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进一步发展公共管理学科。

二、公共管理中政府采购常见问题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中国政府吸收西方政府的绩效管理经验和做法,进行了绩效管理实践的推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利用政府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公众对政府管理,特别是对政府采购的认识,。政府采购以经济发展和政治功能的公共支出绩效的视角,针对政府采购发展的过程,发现了绩效管理不全面和没有发挥的作用。

绩效评价是社会公众参与评估活动的标准,如今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标准和科学的评价,存在开放性不高、较低的基本规范、合同、采购信息不够透明等问题。政府,因为很大一部分采购的不透明、采购垄断、购买价格贵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了的恶性循环。据统计,80%以上的政府采购商品的价格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70%,高于市场价的3倍。近年来,一些相关的新闻也出现在报纸上。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相关制度,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在整个采购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思维,只局限于财政资金的使用,而忽略了其性能,尤其是公共支出的价值实现。从微观上,公共绩效内容不完整,只关注本身,忽视了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协调与平衡。对政府采购行为的公共管理体制与机制是对公共价值的体现,目前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三、对常见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具备下列条件:①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②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③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④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⑤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一)深化预算管理工作

提高政府财政管理,确保绩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就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当前中国的实际发展和战略目标,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合理、实用的适用性强的预算管理制度,在了解公众的基础上,政府对社会公众的监督,将根据相应的规则为每个连接到管理系统的采购,包括采购的所有连接工作,必须严格按相关采购标准的采购计划进行。创立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等新能源创新,改善公共价值,加强公共利益的工作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创新公共绩效指标

建设公共绩效指标,是各级政府采购风向标,从公共利益的公共价值的工作指标,是多样的、复杂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相关的指标,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充实,增强业绩指标,涉及公共预算管理、采购在控制过程要进行随后的测试和评估,包括有关的采购环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工作的实际,创新采购部门和设施的性能,这种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改革与创新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们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制度约束措施,完善涉及的方法和提高效率的节约,构建规范、透明、公平竞争、监督到位的制度,严格的问责机制的混乱和政府采购使用“权力”才能的土壤,我们必须在国家的政策文件、相关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公共价值视角下的公共服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第3篇:公共管理问题范文

相关热搜: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范文  公共管理理念

1.我国农村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

1.1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机构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的活动。良好的公共管理条件是对私人财产权的尊重。而农村公共管理主要指一种相对具体、直接和微观的管理,它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极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1.2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指:大力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突出发展教、科、文、卫生、体等公共事业,让广大农村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他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活动提供保障;通过农村居民自治,依法管理和规范农村各类组织,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是农村公共管理的任务。

1.3农村公共管理的特殊性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心骨,公共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代表村民利益,凝聚村民意志和力量,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学技术,按照“髙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途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村域和村庄用地布局规划,实施发展项目,帮助农村居民化解发展风险,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不断地把农业产业化向更髙的农业工业化阶段推进。同时,要重视民生,努力创造条件,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加大教科文卫方面的投人,注重社会主义人文关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使农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2.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出现的问题

2.1乡镇政府机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我国乡镇政府,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乡村两级行政机构积累了过大的行政成本,也积累了严重的债务。乡镇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在农村的基础,自然具备了国家政权的基本职能,其行政机构的设置都逐一与上级对口,对三农的活动制定了过多的约束制度。

2.2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约

农村现行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公共管理实现合理化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农业的行业特殊性,乡镇政府和村两委事实上很难对农民提供经营方面的帮助,但我们的土地归集体所有,村委会对土地只有分配和流转的控制权,这就大大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土地价格高的地方,乡镇政府甚至县政府也插手土地的流转,土地所有权被分割。这种状况的后果之一,是导致村两委班子的权力过大,且得不到强有力的监督,这大大提高了基层公共服务的运行成本。

2.3农村教育体制不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我国农村教育基础软件硬件设施都相对薄弱,为了压缩财政开支,在中西部地K中小学集中办学,虽是义务教育,却没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中小学教育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产品,应该全额纳人国家和省市县的财政预算。在目前城市化进一步加快的情况下,农村的教育实际上是为城市输出资本,因城市的人力资源很大一部分投资是由农村来完成的。各级财政都应注重向农村教育的投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财政责任。

2.4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参与不积极。特别是在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要农民缴纳养老保险金比较困难。目前,家庭保障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基本保障方式,是现阶段农民保障的基础,单一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此外,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试点摸索阶段,理论准备及实践经验都还不充分,因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基本没有经国家权力相关审批通过的法律,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

3.如何加强我国农村公共管理

3.1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完善乡镇管理体系

3.1.1进一步撤并乡镇,将国家的基层政权收缩到县一级,农村的政策方针的下达可以不必经过乡镇机构的重重批示和考证,可以节省设立各个机构的经费、工资等花费。

3.1.2淡化农村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功能,真正将农村居民委员会建设成为农民自治的社区组织,让农民以民主自治的方式管理自己。

3.1.3国家对农村的行政控制主要通过法律途径实现。可考虑在农村社区设立精干髙效的司法机构,就近解决农村的司法纠纷,为农民解决麻烦,为农民干头事。

3.2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①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髙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②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③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④改善和保障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3.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3.3.1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

3.3.2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引进天然气等新型能源,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3.3.3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农村邮政服务,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村居民服务作用。

3.4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3.4.1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村居民增强社会保障意识。

3.4.2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即建立起由农民个人、集体和国家共同负担、共尽责任的多主体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

3.4.3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我国法定基本社会保障为主体,乡村集体保障和家庭储蓄保障并存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不可顾此失彼。

3.5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第4篇:公共管理问题范文

我国食品安全目前实行的对对生活流通的各个环节分开监管。这种管理模式由于权责不明,容易造成各部门的规章制度相互冲突、效率低下,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各部门都推卸责任。此外,部门之间能否协调配合也会影响到整个食品监管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应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对行政部门设置进行优化,避免分工重叠,提高管理效率。在立足本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跨部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协调、控制,避免由于各部门的自身利益及专业着重点不同而导致规章制度的混乱。通过协调一致的立法、检测、控制、执行、科研、教育等,对食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

2法律法规不健全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具有制定行相应的规章制度的权利。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还很不健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是解决我国食品卫生公共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并没有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对消费者的保护也仅仅在经济法的零散条文里。在这种状况下,国家立法机关应当加强对法制建设的重视,此外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该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相应的规章。

3食品标准不完善

我国的食品标准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和目前食品安全的实际需求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乳品行业标准就曾被批评为是“世界最差标准”。《食品安全法》第三章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由此看出,政府已经开始食品安全的强制标准体系的改革,但是要整合原有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建立规范、统一的标准体系,难度较大。此外还有许多标准不配套、技术含量低,这不仅表现在个体之间,更表现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的各个环节;此外国家和地方标准之间还存在许多盲点。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应该按照国际标准及时快速的更新食品安全标准,提高食品安全的范畴,尽快全面与国际标准完美对接,改变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繁多杂乱的现象。

4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引发道德风险,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能及时准确的分辨合格商品与不合格商品,无法对生产厂商的食品安全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约束与激励。产品市场上需求决定供给,当消费者无法区分安全食品时,无法正确引导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从而使得合法的生产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2监管者与消费者的信息部对策各级职能部门的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不能有效的被消费者获取,此外,有些部门的公信力不够,所的信息不能被消费者信任。鉴于这种情况,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加强与消费者的信息沟通,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也可以让消费者参与到食品的安全管理中。消费者可以向政府部门反映食品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食品标准法规的制定意见,从而使法规与标准更具实用价值。3监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第一,监管部门内部。监管部门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上下级职能部门之间,由于上级一般通过各类指标对下级部门进行考核。鉴于此,有些下级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向上级提供不正常信息。第二,监管部门之间。各部门在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时不能有效沟通,各部门的信息不能被其他部门充分利用,在食品安全管理中,造成了消极影响。

5索赔制度不完善

第5篇:公共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究;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得到了有效发展,自从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后,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国际性贸易规则,助力国际贸易的发展,减少国内政府对经济市场的管理,对传统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优化,转变政府职能。21世纪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不同的行业中发挥出大学生所具有的带头作用,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工作辐射,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规范

公共管理类学科,是在我国各大高校衍生出的新兴专业,目的是助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很多高校都在公共管理专业进行扩招,但是,高校严重缺乏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的师资团队,教学平台的建立也处于初步阶段,只是结合传统的教学基础进行设定,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尚不明确。例如:师范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偏向教育管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偏向卫生健康管理,农业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向农村经济管理等等,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缺少鲜明的特色,将公共管理规划到管理类学科中,让人才培养方向存在多样化的特点,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社会对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与社会需求不符

在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没有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公共管理政府部门,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优化公共服务,大多数归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也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是结合历年国家公务员和省级公务员的招考情况看,公共管理类的毕业生参报人数和招考人数都比较低。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毕业去向进行分析,我们对几所院校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大院校的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大多数都在企业中就业,还有一部分在金融机构就业。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校府合作”规范专业化设置

通过“校府合作”的形式创新传统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在校的基本学业之后,能够到政府机关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人才培养协议的签订,让政府和院校之间达成合作意向,由教师带领学生到政府实习阶段进行实训,减少学院的教育成本,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对公共事务有一个深入理解。同时需要结合当下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育背景进行统筹,在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控制好公共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全面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

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专业缺少专业特色,只有少部分的毕业生是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存在着大量的人才流失现象,政府想要全面提高公共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就需要培养出专业化、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在社区和乡镇机关设立师范单位,与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学生用两年的在校时间学好专业课程,然后经过严格的考核签订企业培养协议,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形式,在这一发展模式下实现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共同提高公共管理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

三、结语

公共管理专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缺乏专业性的培训方案,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专业设置不规范、与社会需求不符等问题,需要创新传统的专业化管理形式,建设合理的课程发展体系,通过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共同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生掌握应急处理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8,(018).

第6篇:公共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视角;公众参与教育;改革;问题

1我国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问题及其分析

公众应该尽可能地参与到教育改革中,因为公众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其实也意味着社会的活力度,也体现了社会的开明程度。因此我国应该鼓励公众参与教育改革,并从而为我国教育教学打造新的局面,只是在当前的公众参与教育改革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首先,我国教育改革目标通常都过于宏大,而没有从细节出发,因此也没有考虑到在教育改革中存在了很多细小问题,如果这些现象问题得不到解决,教育改革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而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要求政府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支持。这两种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够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压力得到适当的减少,但是仅仅只具备政府方面的支持,也是远远不够的。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还需要社会的支持,因此这也要求社会公众应该参与到教育改革中,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份助力。但是现实情况是,在教育改革中所得到的政府支持也只是一小部分,而社会支持则更少,因此高校的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实施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经费不足的原因也导致教育公平难以得到实现。其次,我国公众参与教育改革并不是当下才提出的概念,在过去,我国公众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是过去的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程度较轻,基本上不参与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阶段,而只是在教育改革方案实施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这样的帮助是有限的,而同时也由于我国公众对于教育政策的了解不够全面,因此也很难真正的参与到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甚至有部分公众因为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的影响,而难以理解教育政策,因此只能够被迫成为教育政策的接受者,但是却无法参与到教育发展中。而实际上公众有权利参与教育改革,也有义务为教育改革提供相对的助力,只是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没有明确规定公众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参与教育改革,也没有明确规定公众应当参与哪一部分的教育改革,因此对于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也有所打击。

2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2.1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

之所以要进行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需求。良好的教育保障着国家的发展,也预示着国家的未来。如果不合理正视教育的诉求,不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那么国家也难以继续行进。而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高层次的满足国家的人才需求,而在教育改革中,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参与与配合,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参与配合,公众不应该将自己当做教育的无关者,而是应该亲身参与到教育改革中,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份助力。而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也应该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诉求,积极配合教育改革。除此之外,当务之急是政府有必要让公众知晓自身有参与教育改革的权利,在公众明确了自己的参与权利之后,公众才能够积极的投身于教育改革中,而教育改革也属于一种公共事务,是公众的基本权利,但是因为目前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公众参与意识,对于公共事务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也使得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而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让公众明确自己的参与权利,就是提高公众教育改革参与度的主要方式。

2.2公众参与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

保障教育经费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而如果将教育看作市场产品,那么教育既是公共产品,也是不可取代的竞争性产品。因为高校与高校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教育在我国的整个社会结构中是无可取代的主体,因此我国应该积极提倡公众参与教育改革,并利用公众力量保障教育经费。而目前主要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公众群体是学生的家长,因为学生的家长会为学生的教育缴费,也会为了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条件和在更好的教育环境下学习,而投入更多的资金,从某一层面上来看,学生家长也是在保障学生的教育质量,因此也是为教育改革做出了一份助力,而国家给予学校的教育补助只能够惠及部分学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这份惠利。而家庭就会为了补充教育经费,而在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成本,因此成为公众参与教育改革中的主要投入群体。而除了学生家长之外,保障教育经费的主体还有相关的公益组织,公益组织会为了教育公平以及增加社会福利,而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

第7篇:公共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状况

(一)创业意向与认知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创新创业活动参与不仅可以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需要,更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正确定位的重要路径。对于创业认知,有75.4%的学生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就算,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是指开一个小店。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性对待创业问题,不会好大喜功。但在对于创业前景的看法上,有44.15%的学生认为创业前景是美好的,有44.37%的学生认为前景不好说,只有11.03%的学生认为没有前景。大多数学生对于创业前景持中立态度。调查表明:我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在就业发展的选择上,并不看好自主创业。约有54.55%的人没有自主创业的打算,有43.64%的人考虑过自主创业,仅1.82%的人正在进行自主创业。一半以上的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而考虑创业又展开行动的更是少之又少。教育主体的学校、学生以及家庭对创业活动的认知,这些方面都影响到学生的创业过程及创业行为。可见,想要推广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调查也反映出我校公共管理类学生缺乏了解、关注创业的内在动力。在“是否关注创业相关的节目或活动”调查中,有33.03%的学生表示有关注过,但66.28%的学生表示没有关注过。大学生不打算创业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偏好(39.33%)、资金不足(30.96%)、没想好做什么项目(15.06%)。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缺乏经验和害怕失败以及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只占了3.77%和2.93%,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的特点,他们并不畏惧失败。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在创业领域与专业之间,只有8.12%的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的领域进行创业,约66.5%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创业。当前,创新创业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但是政策应被嵌入组织、个体的内部去,实现从精准创业政策到创业政策精准的转变。对于创业相关政策的了解,有69.23%的学生表示知道但没有去了解。从调查反映出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去具体了解创业相关的政策,对于创业并没有很高的热情。大学生的创业活力依然未能充分被激发,这与创业政策不精准有关,相关政策未能充分嵌入到各层次、各学科,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二)创业知识和技能情况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和基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形塑具有正向的作用与价值。创新创业教育要使人从创业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从个体来看,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有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与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对于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满足程度,有53.3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有32.72%的学生认为不好说,仅有13.5%的学生对目前学到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满意。对掌握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不满意这一状况,表明对公共管理专业加强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课程的传授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就有可能把创新创业选择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通过对大学生自身的了解,可以发现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在创业能力上不仅缺乏工作经验,而且对创业也缺乏了解和关注。在对大学生工作经验的问卷分析中,有71.88%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有15.87%的学生工作经验小于一个月,三个月到六个月占比2.04%,半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生只有2.04%。(三)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与选择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满意程度的评价,有60.91%的学生表示一般,有21.36%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只有17.72%的学生认为满意。课程、师资、环境、学生个人特质等因素都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对于创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方面,学生主要倾向于多样的创业技巧(62.22%)、选择创业信息的获取和利用(60.86%)、择业观与创业心理培训(55.66%)、沟通技巧(55.66%)、职场技巧(46.38%)、职场礼仪(42.08%)这六个方面的学习。当前高校应更关注和加强创业技巧、信息的获取、沟通交流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结果。对于创新创业授课老师的选择上,学生更喜欢外聘兼职的教师(44.17%),对于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只占了18.24%。对于创业知识的传授的途径,有55.86%的学生选择媒体或社会宣传,有47.52%的学生选择教师授课,41.76%的学生选择活动加训练。除了传统的面对面教育方式以及创业实践活动以外,媒体和社会宣传的途径更被90后大学生所接受,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体的利用成为创业网络教育推广的重要平台。关于期望学校能够为创业提供帮助的选择上,有22.12%的学生选择“创业知识培训”,23.02%选择“创业能力培训”,23.02%选择“创业资金支持”,9.48%选择“创业实践活动”,3.39%选择“创业政策支持”,2.48%选择“创业场所支持”,1.81%选择“专家咨询指导”,1.58%选择“创业硬件设备支持”。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创业最为需要的是创业培训和资金。

二、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也应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对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设计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训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开创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途径。问卷集中反映了我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创新创业教育深度不足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基于“知识”的学习模式向基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注重在动手实践中完成知识的迁移。而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关注度较低:一是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创业适应性仍较差;二是创业意识薄弱,存在对政策了解不够、市场信息匮乏、知识能力欠缺、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情境、协商、对话和共享是大学生提升创造性本质力量的必要环境或环节。”[3]必须根据公共管理专业发展实际、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最适宜的发展路径,共同创造创新创业情境,从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度。(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手段与评价手段不合理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为大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及教师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在实践中反映出公共管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师资力量的薄弱性、资源体系的分散性,实训和实践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考核、晋升机制的科研导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需求尚有一定的偏差,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过程、结果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组织支持指标体系、课程教学指标体系、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活动延展指标体系的设计。(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需要彻底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取决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融合、彼此渗透的范围、方式和深入程度。从目前来看,公共管理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理念提升不足,以教学和课程的改革促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足,仍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性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轨并行、相互助力的运行机制。除了提供创业课程、合作开发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外,还需要整体协调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系列教学与课程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机制,实现“全覆盖”创业教育、“全链型”创业实训、“全方位”创业孵化三者结合。[4]从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公共管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过程,将创新创业文化的基因渗透到每一个空间,并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理念深度融合。(四)情境学习的作用体现不明显情境学习理论认为,能力的获得必须镶嵌在“真实”的情境中。创新创业能力也难以用简单的传授或单一的训练方式进行,需要重构学习方式,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大学教育应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大学生整体性学习的情境。当前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不够,仍缺乏从观念到行为、从教师到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文化土壤。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审视。借助类似于苏格拉底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共同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机制,这也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过渡的重要手段。

三、推进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在环境、主体、关系、手段方面进一步持续推进,这就意味着需要不断探索形成公共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实际的教育教学范式,有重点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训体系的优化,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为服务“双创”战略服务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一)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特点加强培养,一是聘请科研水平高、社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的培训师,系统讲授项目申报书写作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方法,授课工作纳入教学工作量。二是开展公益创新创业辅导培训。应加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大学生公益创业竞赛等方面的指导。三是扩展参与体验的方式。如网页设计比赛,网联网模拟投资项目、在校网站(微博、微信)上创新创业信息等。对创业能力进行分阶段帮扶提升,使得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发生关联,让大学生走进并体验充满生机和无限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二)优化创业导师队伍创业导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资源。随着社会对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和创新创业技能内容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创业导师知识和经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针对公共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创业导师队伍培育、提升机制。一是加强对公共管理创新创业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支持教师挂职锻炼,参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交流和院校间的考察活动等,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相互交流借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二是针对公共管理学科特点,设立创新与创业大讲堂,聘请成功进行创业的公益组织负责人或者具有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优秀创业校友等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业计划竞赛。可借鉴台湾的做法,善用本土校企资源加快人才培育集聚,推动“台湾城”与本土高校合作,充分利用校企的资源优势,引入经验丰富的导师与专业系统平台,加快人才的培育聚集。(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学为主渠道,紧紧围绕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将创新创业的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体化”。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设置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和实践内容上凸显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分模块开设公共管理创业课程,构建辅修项目,开展创业领域前沿研究,培养符合公共管理学科属性的大学生实践技能心理、团队合作精神是提高学生的公共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出路。(四)拓展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实践教学是公共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魏红征提出了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应注重课堂讨论优化、信息管理实践、公共管理实训、校内部门实习、参与公共管理和实践论坛的实践教学形式。[5]改善大学与外部机构之间互动交流的环境,建设专业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能够有效保证创新创业的质量。一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网络服务平台,为公共管理类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资讯、评测、指导和实训的全方位服务。二是积极建设公益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与社会企业或公益组织建立广泛而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通过公益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建设,联系公益组织或企业入驻。入驻公益组织或企业需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对有意向从事公益创新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大学生进行实训,实训内容分具体包括: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写作技巧;公益创业的实务与技能;大学生公益创业创新项目申报书的写作技巧。学生以实训的方式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培养创业技能,塑造公益精神,增加其社会责任感。由此,使公益创新创业实训中心成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孵化器,引导有志者从事公益创业。三是以专业为依托建立专业创新创业工作室,对学生开放,作为创新创业团队的遴选基础。四是合理布局实践教学基地。紧扣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训练方向,与有关单位共建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平台开展专业综合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训练项目田野调查等专业实践活动,转变实践教学基地“蜻蜓点水式”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倾向。在开放的环境下,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各种非理性、非智力因素,例如直觉、热情、想象力、意志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必然既认知自我也认知社会,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本质力量,从而助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养成。

[参考文献]

[1][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4.

[2]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3.

第8篇:公共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民办初中;教学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尽管南京市民办初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整个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与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民办教育政策提出的要求相比,民办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角度来看,教学是一个整体,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系统内外的各种要素,如学校、政府等,都围绕质量这个中心发挥着作用。南京市民办初中教学管理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这些因素对于进一步提升民办初中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二、影响南京市民办初中教学质量的现状分析

1.相关政策制度缺位

为了支持民办初中教育的发展,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很多对民办学校的扶持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还没有能够得到完全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与企业、保险等法律的关系还存在着一些不能协调的问题。《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颁布以来,民办学校普遍感觉相关法律对民办学校的发展多元化模式限制较大、对民办学校的基本权益规定比较空泛、在民办和公办学校之间还留有较大的灰色空间,诸多问题对民办学校来说,还有许多环境和条件具有不公正性,须做认真地调整和改变。在实际操作中,政府与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并没有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制度的保障,一些扶持性的政策由于没有配套措施也迟迟得不到落实。

2.教育部门管理缺乏弹性

南京的区域特点是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公立教育体系比较发达,人口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市民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较旺,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较大,民办教育规模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质量竞争的压力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惯性,即按照管理公办学校的模式管理民办学校,制约了民办学校办学自的发挥。

3.民办初中学校产权不清晰

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教育投资的单一化模式,走出了一条多元化投资办学的新路子。但是,民办初中教育的发展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投资办学还很不规范,产权关系比较复杂,这已成为阻碍民办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4.民办初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与公办学校的办学经费相比,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还没有一个相对庞大的经济实体作为坚强后盾,特别是这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公办学校的投入,与民办学校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南京民办学校的情况看,学费是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收费标准是由学校根据核算的办学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并报市物价局备案通过后执行。由于筹资渠道单一,办学经费紧张,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普遍较高,特别是知名度较高的学校学费上涨幅度较大,致使民办学校之间的收费差距也在拉大,南京市收费较多的民办学校可达9600元/每学期。社会舆论对民办学校有这样一种认识,这是有钱、有权人的孩子读书的学校,民办学校办学就是为了赚钱,使民办学校的发展受到质疑,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5.民办初中评估方式落后

评估是一种社会对民办学校办学的监控和保障行为,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从南京的情况看,目前评估方式是对学校进行办学资质的评估和认证,其主要形式是颁发或换领《办学许可证》。该项工作主要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小组或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民办学校进行评估和审核认定。但现有的评估机构也大多挂靠于政府部门,受政府部门委托,靠政府部门支持,同时也受政府部门的影响,因此评估工作缺乏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

此外,民办初中评估结果还尚未做到信息公开,外部监督与评估力量仍然缺乏,对一些民办初中教学质量影响较大。

三、公共管理理念视域下提升民办初中教学质量的探索

1.转变政府职能,创造公平环境

美国管理学家奥斯本・盖布勒在其《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政府”词根来自希腊文,其意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即政府的职责是确定问题的性质和范围,然后通过对资源的调配和整合,让别人去处理和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政府应该按照现代公共管理理念,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民办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创设公平的外部环境。

政府应对民办初中学校的管理应当遵循“最少介入”的原则。民办学校的领导体制一般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应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审核监督与学校自主聘任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以自筹为主,学校应有较大的资金使用自,教育行政部门应按有关的财务规定予以监督;民办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课时安排、教学要求等方面,政府应当从政策法规上给予一定的主动权;对民办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日常教学管理应完全由民办学校自理。

2.完善配套政策,健全法律体系

民办学校也同公办学校一样,需要建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在内的规范体系。南京毕竟有自身的发展特点,民办初中教育的发展也有自身的背景和面临的问题,因此,南京的民办初中教育法律规范应该有一些不同于《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譬如,关于民办学校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规定;关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民办学校权限的认可与约束的规定;关于区分营利性学校(教育机构)和非营利性学校(教育机构)的规定等等。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对已有的政策进行清理,废止与民办教育发展实际不相适应的政策,重新制定新的法律、规章相适应的新的政策规范体系。对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如民办教育是否属公益事业,民办学校的产权归属,投资举办者是否可以合理回报等应该做出正面的回答。

3.培育服务功能,建立服务体系

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来确保本行业合法、有序、和谐地发展。2006年,南京市教育评估院受南京市教委委托,对全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依法办学情况进行专项评估。

美国的认证机构大都是非盈利性的,它们既不接受政府的资助,也不希冀借助市场行为获得多大的利益,因此往往能对事物做出较为公正的判断。私立学校的认证程序分为“制定标准――自我研究――实地评价――公示候选学校――监控――再评价”六个步骤。 从上述材料来看美国私立学校的认证标准和内容是十分具体细致的,整个认证程序是较为规范完整的。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对私立学校的认证模式,通过南京现有的教育评估机构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4.保障办学自,加快建设现代制度

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完善“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是民办初中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合乎规律的选择,也是民办初中教育通过内涵发展,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当前对民办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的基本认定,也是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最一般的表述。但是目前,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尚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该加强学校法人的自主性管理,加快民办教育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晰、政校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强化资产运营监管体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校长为中心的教学行政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用人机制、教学管理机制和品牌培育机制,形成有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从招生来说,南京对民办学校的招生却设置了过多的限制,制约了民办学校的发展。政府要做的不是将招生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放,而是要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预警机制,强化民办学校的招生自,制止不正当竞争,走学校特色之路。

在美国,学校类型很多,但并不存在统一、强制性的课程和标准,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教育目标,自由选择学校入学。 美国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民办学校除了要保障全市统一规定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的最基本要求必须落实外,还应有一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的自。

四、结论与探讨

通过对南京民办初中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笔者认为,要按照现代公共管理的理念,政府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在民办初中教育管理上,应当遵循“最少介入”原则,实现政府公共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要建立有利于民办初中教育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环境,紧密结合南京实际,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性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要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保障学校办学自,推动民办初中教育的内涵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要加快培育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建立与政府公共管理政策框架相配套、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评估体系,切实承担起行业管理、协调和监督作用,体现服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

参考文献:

[1] 胡卫:《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2B期。

[2] [美]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南京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第9篇:公共管理问题范文

一、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如果拿满足社会需要的标准来看,现阶段我国的政府职能的体现和发挥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以及社会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因而无法在需求方面去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

(一)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服务和政策提供不足

艺术类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就业方面的服务要由政府和社会方面来提供,而目前政府和社会在就业服务的提供方面还没有做到人性化,没有充分考虑到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和就业诉求。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区域相对集中

一般来说,艺术类专业学习的前期投入比较大,特别是在经济上的投入比较多,这也是艺术类专业本身的特殊性所在,高投入下的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未来期望也比较高,而承载着父母高期望的艺术类大学生对于自己就业的期望值也会更高,使得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更愿意选择在国内较发达地区工作,而不愿意去一些欠发达地区或者中小型城市发展。

(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随意性大

“从社会需求和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选择来看”,根据笔者多年的艺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以及日常和艺术毕业生们的交流中,总结出他们的就业取向大致呈现为: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继续深造(如国内考研、出国留学)、学校(如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小学校)、自主创业(如开工作室、创办培训机构)、自由职业、公务员(完全转行)等。

(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率偏低

中国科学院的一份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艺术类专业是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之一,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分布显示,以采矿工程、石油工程、地质工程等为主的工学类专业就业率普遍在90%以上,而美术、音乐、表演等23个艺术类专业中,16个专业就业率在75%以下。”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形成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服务意识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政府需要在公平就业、就业服务和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现实是政府还不具备足够的服务意识,政府就业服务机构里面的官僚作风比较盛行,给普通老百姓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按照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也就是说政府没有把大学生当做“顾客”来看待,没有真正去了解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以及倾听他们的声音,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里面比较特殊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诉求,政府在采取相应措施时应该考虑到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不能只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应该有所细分。

(二)就业法制和政策方面

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受就业机制、法律法规以及就业政策的极大影响。对于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来说,就业机制、法律法规以及就业政策对他们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就业机制仍不够完善,现有的就业法制和政策不够全面,内容不尽合理,实施力度不够,而且因为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体制改革还没有全部到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存在比较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仍存在着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壁垒。

(三)就业市场方面

在大学生包分配的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说大学生就业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的演变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建设,大学生就业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仍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比较多,如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生产力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兴旺和蓬勃,就业机制和政策不完善下的就业市场显得非常不健全,呈现出分散和无序的不规范和不成熟的状态,就业市场缺乏应有的公开性和公平性,艺术类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就业市场所需人才不匹配,这种供求矛盾格外突出。

(四)艺术类高校教育结构方面

我国目前情况下的艺术类高等教育呈现出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授课内容陈旧,按部就班,对就业市场的需求灵敏度不够等特点,“在现今整体教育体系中,艺术普及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反,高等教育艺术专业设置过多,艺术类毕业生数量严重过剩。国家教育资源配置本末倒置,整个艺术教育结构呈现出极不健康的“倒金字塔,状态。”

(五)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网络服务系统方面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沟通方式的深刻变化,如今,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时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去找用人单位,但是截至目前,政府还没有搭建形成完善透明的大学生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对就业政策不够了解,了解就业信息的渠道不通畅,就业信息的辐射面小,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用人单位信息可信度不高,真假难以辨别,就业信息质量不高,媒体也时不时会曝出大学生就业求职时被欺骗的现象,造成大学生利益的不必要损失,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无形压力。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解决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虽然我国现已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但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管制型政府烙印仍然存在,政府往往管得过多,管理上经常出现错位、越位现象,管制型政府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二)健全法制和制定就业政策,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性保障

“从国际看,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就业立法采取在综合性劳动与社会法典中列入促进就业条款,或对促进就业专门立法,同时围绕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反就业歧视、帮助困难群体就业、限制企业解雇工人等就业相关内容另行制定单行法律的模式。”

(三)规范就业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应该形成专门的规范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市场,这个就业市场的成熟和规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艺术类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方面,还应该有国家制度法规层面、艺术类高校层面、社会层面等等,国家制度法规可以起到规范市场、统一操作、保护就业弱势群体利益和促进就业公平的作用,艺术类高校作为就业群体的输出方,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灵敏反应度,洞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并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理设置艺术相关专业结构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使输出的艺术类毕业生能和就业市场顺利对接,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

(四)加快艺术类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和调整

政府应该运用宏观调节手段,按照就业市场的需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到艺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面,从外部层面刺激和促进艺术高等教育的改革,达到推动艺术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调整的目的,艺术类高校本身也要充分考虑和结合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