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第1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

一、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文秘写作-www,,找范文请到]

从总体上,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如果说在进入新阶段以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那么进入新阶段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农业和农村外部。目前非农收入已经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农民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越来越取决于工业和农业、城乡经济的相互关系。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着力点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还会增加农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从而也是最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进入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鼓励农民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分享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发达的县市。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发展空间已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入世后,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乡镇工业也强化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发展乡镇工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如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订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为县域经济工业化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只有继续推进工业化,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城镇化为支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

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我国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东部地区可适应大都市圈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推进城镇网络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镇和发展重点小城镇。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小城镇建设更不能急于求成,贪大求洋。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进入新阶段以前,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的推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的的制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解放了农业生产潜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90年代初中期,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是乡镇企业崛起,有了农村办工业的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民从“多元化”经营中得到了单一农业经营模式难以得到的收益。

进入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同样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来源于思想解放,来源于社会实践。当前,县域经济制度创新又进入活跃期,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定单农业、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等,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必将带来生产力的新的解放。因此,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制度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必将促进新阶段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要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市场化为改革取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应是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清除阻隔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商品和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和城乡企业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重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第2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

关键词:红利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供给管理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10—04

一、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供给约束

为了研究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供给约束,我们有必要研究各种红利空间的变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对需要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所处阶段进行准确判断,并概括总结该阶段的新特征。

根据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观点分为三类:(1)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生产结构的变动,通过设置结构性指标体系划分经济发展的阶段,代表人物是霍夫曼和罗斯托。(2)总量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最终是一个总量扩张的过程。因此,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方法是采用诸如人均GDP等总量指标。代表人物是西蒙·库兹涅茨。(3)综合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不应该是唯一的,而是若干指标的综合。代表人物是井村干男。另外,关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内容因划分的阶段数不同,各阶段的顺序和名称也不尽相同,分为三阶段论、四阶段论、五阶段论和六阶段论。而中国正处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总体扩张状态,长期看来,宏观经济发展已经逐步由利用外生经济机会向利用内生经济机会转变,为了对这个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准确界定,本文依据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总量标准、经济结构标准、制度水平标准和创新水平标准,构建了一组指标体系来衡量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见表1。

通过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来计算经济发展度,其中经济发展度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权重计算出各年的经济发展度并进行阶段划分得到结论: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逐渐成熟、开始迈进工业化高级阶段和经济稳定增长阶段。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第一,当前经济发展具有“双重制度变迁”的特征,一方面完成由贫穷落后向富裕状态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加速实现传统工业化的同时迎接信息化时代工业化的挑战;第二,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需求结构等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第三,以知识为基础的相关产业均呈现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第四,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公共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第五,经济发展中短期需求因素的作用在下降,而长期供给因素的作用在进一步提升。

在目前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中国体制转轨红利、投资红利、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外资红利和外贸红利等六大红利变化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这些红利空间的变化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处在红利变化的大背景下,而且红利的增加或减少都是经济发展至特定阶段的产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变化的红利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更新的要求,一些红利的消退也为新红利空间的创造提供了现实条件。

红利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经济结构变化速度快、物价波动不稳定的局面,又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双重制度变迁”“结构调整”等特征。这些特征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一系列供给约束:第一,生产技术滞后造成技术供给缺乏,技术供给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从而约束经济增长质量,不仅表现为高技术、人力资本投资的滞后,还严重表现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领域,因此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技术创新的要求迫在眉睫;第二,生产要素的供给约束,包括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电力供应紧张、部分行业劳动力缺乏等;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超过30岁的农民工比例高达61%,其中41—50岁占比24.7%,50岁以上农民工占14.3%。劳动力供应年龄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十年民工荒的原因。制造业和服务业最需要的是年轻农民工,而劳动力蓄水池中绝大部分是中老年农民工。第三,制度供给缺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效益不能完全发挥;第四,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供给约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在资源环境问题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供给约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红利变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求管理的局限性

第3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

一、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即21世纪头20年,

放。到2000年底,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到处可见,严重影响经济潜力的发挥。进入新世纪,改革还要求有新的突破,即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理顺分配关系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取得成功,将最有力地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开放也要有新局面,即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4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

济发展指导思想和观念的问题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从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角度看,扩大消费需求,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体现了改善民生,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目的的指导思想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就在指导思想上为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奠定了基础。观念转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具体又是通过政策措施来实现的。要提高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结构中的比重,首先要改变投资结构,通过增强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为提高消费需求创造基础性的条件

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要求我们切实把握扩大消费需求与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力转变之间的关系。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之一。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第一位的要素,是要纠正我们过去主要注重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忽视消费拉动作用的某些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什么来拉动,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观念的问题。

从经济增长拉动力变化的一般规律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是有其客观性的。通常在一国经济起飞阶段,投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投资的增长就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能力的扩大,特别是“出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以轻纺工业产品为主体的出口将会迅速增加,这时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得到明显提升,使经济增长转向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来拉动。在实现了经济起飞以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国内的消费能力明显增强,这时,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消费、投资、出口共同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并且消费将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拉动力。这是经济增长拉动力变化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从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角度看,扩大消费需求,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体现了改善民生,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目的的指导思想。因为扩大消费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没有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扩大,改善民生就没有了实质的内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确立,是我们发展观念的重大转变。我们的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不是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目的,不是以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为成本,不是以影响社会和谐为代价,而是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因此,把扩大消费需求,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既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般规律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如何有效地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需要观念的转变来推进。发展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深化的表现,主观的认识越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就越能够有效地推进经济合乎规律地发展。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就在指导思想上为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奠定了基础。观念转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具体又是通过政策措施来实现的。因此,要把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政策导向。

一是从供给的角度看,要提高对消费品生产领域的投资力度,特别是提高对服务业的投资。要提高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结构中的比重,首先要改变投资结构,通过增强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为提高消费需求创造基础性的条件。

第5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

化的客观背景

新阶段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对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在制度建设。应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建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也带来某些压力。需要强调的是,基本公共服务除了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本体性的基础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是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是构成新时期改革的重要动力来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实现了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我概括为由“生存型社会”开始步入“发展型社会”。中国发展阶段的这一提升,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活力,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矛盾与挑战。当前,改革发展呈现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与这一转变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已成为新时期新阶段的突出矛盾。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有关政策,把加强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施政方针。但就此问题,目前各方面的认识并不一致。为此,面对发展阶段的变化,十分有必要就新时期的基本公共服务作出分析判断。

(一)全社会公共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的客观趋势

中国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生存性压力明显减弱,发展性压力全面凸显。同以往相比,当前广大社会成员的消费结构发生两个重要变化:一是食品与衣着等基本消费支出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从1990年的67.61%下降到*年的46.15%;二是医疗保健、教育等消费支出比例不断上升,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10%左右上升到*年的30%左右。这一结构性变化表明,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确实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利益关系的变化对加强公共服务提出了要求。

应当看到,中国面临空前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变革,使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相对简单的社会结构逐步演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伴随着利益关系调整、利益主体多元化等深层次的问题。新时期利益关系的变化增加了改革发展的复杂性,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服务体制创新提出了更为现实的要求。在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新阶段,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让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成为当前社会转型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看,发展理念经历了由物质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人们从满足基本生存为主转向追求自身发展为主,人的自身发展更直接地表现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从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构成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变化的客观背景。理解新时期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许多问题,需要结合这些宏观的结构性变迁来分析、考察。

(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在制度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新阶段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对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着水平低、不均衡、体系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究其根源,都与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缺失相关。例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缺,有一个财力问题,但主要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严重失衡,根源是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的问题。就是说,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已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突出问题。这种差距在1.2亿农民工群体上得到集中体现。由于受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体制的限制,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劳动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劳动收入长期偏低、基本社会保障欠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困难等。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为农民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已成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焦点问题。

加快建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近年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基本公共服务缺乏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一些官员仍然习惯于抓经济总量、抓投资项目,而缺乏公共服务的概念。针对这种情况,一个必要的措施是尽快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并且大幅度提高其权重,同时建立起严格的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十分迫切。与市场力量相比,大多数社会组织具有非盈利性的基本特征,其主要业务范围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具有许多相同或者相似之处。而且,社会组织还可以利用其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具有自发性等优势,在其他主体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某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环节,可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三)基本公共服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也带来某些压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基本公共服务,除了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本体性的基础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一方面,在健康和教育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替代物质资源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特别是基本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居民对未来的稳定预期,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这都是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

当前,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政府消费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供给,既可以有效降低投资,减少政府支出对竞争性领域产生的“挤出效应”,又可以拉动消费,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第6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稳定发展

前言

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因此,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个问题进行总结。

1 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应当承认过去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仍然是初步的、低层次的和阶段性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显出来。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农产品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三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位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农作物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在结构调整中,地区之间重复投入,常常一哄而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了过度的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四是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落后,农业的经济结构生产不合理,缺乏有特色的主产品,农产品基本都是自产自销,小农思想,很难发展农村特色,在向外拓展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阻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如何又好又快推进农村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村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是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市场需求向多样化、优质化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难卖、缺乏竞争力、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

(2)发展农产品加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增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一个大发展。

(3)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在生态脆弱地区,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发展林果业和畜牧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粮食主产区要通过结构调整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

(4)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推动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5)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以政策为保障,现在的农业发展是口号喊的响,但雷声大雨点小,重视力度不够。

(6)对农村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拓展农村消费市场。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减轻农民的压力,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应根据农村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减轻农民的负担,这也有利于农村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力度,改善以前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农村可持续发展。

3 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

3.1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产品短缺现象已经有了根本改变,过去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已被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所代替。但供求关系的变化,带来了农产品难卖、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新的矛盾。这一切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只有这样,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真正跨过新阶段这个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层次,当前因进入新阶段而出现的新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农业现代化才能迈开新的步伐。

3.2 有利于解决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与农业资源制约加大的矛盾。从国内外的农业发展规律看,l展高效农业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发展高效农业,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并举之路,既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又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既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又可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高效农业是通过提高单产、节约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既是高产、优质农业,又是资源节约型农业。这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制约加大的矛盾。

3.3 有利于解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发展高效农业,可以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提高附加值增效,这就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等关键因素上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只有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

3.4 有利于解决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的矛盾。我国必须大力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利于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发展规模化种植业和养殖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可以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经营规模、组织化程度等方面有力克服低效农业的弱点,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3.5 有利于解决保护生态环境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矛盾。发展高效农业,把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积极发展高产优质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

结束语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的,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

市农业局召开全市农业农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02年种植业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深化对农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

20*年,尽管我市农业的发展受到连续三年严重旱灾不利因素的影响,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全市农业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市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实现了稳步发展,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有了新的提高,农村社会保持了稳定。所有这些成绩,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努力的结果,也是与各级农业农机系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卓有成效进行工作分不开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必须看到,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从大的方面来讲:一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态势还没有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加入WTO,使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但使我们的农产品面临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且对未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艰难”爬坡"阶段。具体地讲:一是严重旱灾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连年遭灾使农民生产生活极度困难,增加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难度。二是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实施好各项生态工程,有效开发利用好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任务相当繁重。三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品规模小、档次低、特色少的问题仍很突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任重道远。尽管有了一些成功的典型,但在范围上、深度上和广度上都很不够,结构调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或适应性调整阶段。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化水平还奶低。特别是龙头企业建设的任务还很大,龙头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水平低,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产品加工相对滞后,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也很突出。五是面对新阶段新任务,一些干部观念、方法、作风跟不上;工作措施不到位;真招实招少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正确认识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长期性和紧迫性,既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更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力求突破,坚持不懈地把各项工作向前推进,不断取得新成效,把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推向深入。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农业工作战线、领域宽、头绪多、工作量大,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各级农业部门,既要做到全面谋划,整体推进工作,又要善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部门的自身职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确定工作重点,要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局,紧紧把握住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关键问题。这应该成为农业部门抓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

在春节前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是按照"抓住一个机遇,围绕两个目标,实现三个突破"(简称一、二、三)的思路,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机遇",即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的极好机遇;"两个目标",即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三个突破",即努力实现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上突破;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突破;在开发节约利用水资源上突破。种植业的重点工作是要突出蔬菜、食用菌、马铃薯和玉米制种四大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着力解决加工转化,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种多收、加工增值转变。具体到种植业重点任务就是: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120万亩,无公害蔬菜达到100万亩。脱毒马铃薯产业,重点发展种薯生产,全市脱毒马铃薯面积发展到250万亩,二级以上种薯面积达到150万亩。迅速扩张食用菌产业,全市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180万平方米。玉米制种面积达到20万亩。进一步抓好以仙客来盆花为主的花卉生产,仙客来盆花生产达到50万盆。

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近几年来,在适应新阶段、调整生产结构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对新阶段的认识和适应还不够。农业系统工作的同志,有的简单地把调整理解为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考虑市场不够;有的抓调整的愿望是好的,但习惯于行政推动,服务跟不上去,收不到好的效果;有的对调整的艰巨性认识不足,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打退堂鼓。从农民群众来说,都开始认识到不调不行了,但有的有小进即满的思想,怕麻烦,不愿调;有的缺资金、缺技术,经得起赚经不起赔,不敢调;有的自己不研究市场,盲目跟风,不会调。我感到,要改变这种状况,做首先应当从自身做起,把结构调整的一些基础问题搞清楚卖出去"作为调整结构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农产品只有卖出去,卖个合理的价钱,才能使产品变为商品,实现商品的价值。要卖出去,既涉及到如何把产品调优,更涉及到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把销售搞活,这确实是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大的结合点、着力点。希望所有农业部门的同志,都要下大气力研究这个问题,尽快围绕生产转"中跳出来,转变到"围绕市场转"上去。

二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大力实施"龙头工程",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农户多的龙头企业,要多研究一些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之更大更强;对于成长性好、制约环节明显的企业,要在资金、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具体支持,使之尽快做大做强。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新的农业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农业市场化的进程。要按照龙型经济的思路,推动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玉米制种、食用菌等产业的发展,力争尽快实现"三个一批":即建成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特色品牌;使一批绿色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以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新的提高。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进入市场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继续按照"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放手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兴办生产、加工、销售、储运、技术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市场与农户联接的有效的中介组织,从而解决好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同时,要支持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生产领域,加速农业生产向农业公司方向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四是要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才能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真正把农业的发展,建立在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要在不断改革创新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的新途径,建立健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民和推广机构利益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要抓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占领和保持农业技术水平的制高点,发挥其对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作用。要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搞好农民的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技术人员也要知识更新。

五是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入WTO,对我市农业的冲击和影响不可低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部门的同志,一定要及早谋划,认真应对,以积极的姿态为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出好谋、划好策。要广泛对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要面向国际市场,以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选择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瞄准京、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同时,要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市场信息三大体系建设,为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打好基础。

三、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8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

经过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集中表现在: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新常态体现经济工作新特征、反映经济运行新规律,只有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把握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应新常态,首要的是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新常态最表面的特征是经济增速放缓,最根本的变化是增长质量的提升、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发展动力的调整。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呈现一定的下行趋势,结构调整肯定会伴有“阵痛”,前期政策消化注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要历史、辩证地看待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增长速度有升有降符合经济规律,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就应保持定力和平常心。要坚决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坚决遏制盲目铺摊子、闷头上项目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真正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适应新常态,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在发展经济上可以松口气了,更不意味着可以任由经济增长“自由落体”而无所作为。新常态、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了,但增长的内涵和要求更高了,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发展水平的飞跃和提升。这种发展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这种飞跃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主动适应新常态,我们就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克服“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心理,振奋精神、积极作为,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第9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

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消费水平是居民生活综合质量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目前,城乡居民在吃、穿、用等方面的个人消费水平差距正趋于缩小,而在公共产品消费,尤其是享有的社会保障、公共福利方面的差距在拉大,公共产品的严重短缺,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综合质量的提高,生存、发展、健康、文化娱乐等多层次和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甚至在不少地区,“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因缺少基础设施,仍不能消费现代家用电器,使用现代通讯手段,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新生活。在我国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许多地区基本达到初步“小康”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正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因而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就成为新阶段“小康”建设所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与减负的迫切要求。当前,农民收入虽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增速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落后的制约,相应地农民收入增长也就受到一定制约。“路”与“富”的简单关系,足以说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可见,只有增加其供给,才能为新阶段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持。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阶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入WTO后,农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基础和战略地位面临新的挑战,国家粮食安全系数期待加强,迫切需要通过公共产品供给的增加,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质状况,形成新质的物质技术基础。目前,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已成为农业农村增强自身“体质”和“体能”,实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短板”。因此,加快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阶段在农村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体现。党和政府的领导、管理、方针政策也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其内涵主要是指要多为农民创造、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可见,增加其供给,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民中的形象,体现新阶段党的农村工作的新重点。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创新

公共产品的规定性、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决定了政府的制度安排在其供给上起着主导性作用。制度安排合理与否,对其有效供给和达到结构优化会起到重要影响。从实际看,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或制约其增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农村自身的原因,也有农村外部的原因;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既有制度、体制原因,也有非制度、非体制原因。但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相关体制这种“公共产品”存在着不合理性。因此,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关键在于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完善与创新。

公共产品基本供给制度的不合理性与创新。在我国过去“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由于实行的是“以农补工”、“重城轻农”,优先发展城市的倾斜型发展战略和政策,因而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国民收入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和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基本制度。这种供给制度主要表现为:城市所需的公共产品由政府包揽供给,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政府提供较少,许多方面主要由农村基层负责提供,所需资金主要通过筹措方式解决,成本支出主要由农村居民来承担。并且,政府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及其界限不明确,本应完全由政府提供的一些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等,由于受财力限制,政府并未提供或未完全提供。这就使得在各级政府财力一定和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或优先把财力、社会资源用于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而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失衡,形成了很大的历史欠账。因此,要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必须首先加快推进城乡分割的“二元”宏观体制及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一是要进一步调整现有的国民收入和利益分配格局,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制度和模式,加快推进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国际惯例,城乡统一、均衡、公平、公正、平等的新型现代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二是以实现两种供给制度的并轨为目标,以坚持城乡供给的统筹为原则,对城乡供给逐步实行统一筹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待遇。三是要按照公共产品的类别、层次,确定城乡各类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科学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边界、职责和义务范围,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应提供哪些公共产品,尤其是农村公共产品。四是要明确区分政府与农民各自承担供给责任的公共产品类别、范围,合理划分二者在公共产品成本支出上的责任界限,把应由政府承担供给责任的公共产品,划归政府承担,所需资金、费用纳入规范的财政预算体系。五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归还历史欠账,尽早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平衡、平等。

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体制的不合理性与创新。我国过去的财政体制,是一种向城市倾斜的财政体系和体制,在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城市建设、发展和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偏重,而用于农村的偏轻,甚至过少,并常常出现“挤农补城、保城”的现象。并且,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欠缺、不规范,从而使落后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更得不到有效保障。要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必须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创新。要彻底破除传统的财政体制和政策,加快新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及其框架下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和新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实现由“重城轻乡”的传统型公共产品财政供给体制和制度,向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平衡、公平合理的现代公共产品财政供给新体制和新制度的根本转变。其中,一是要通过进一步调整和理顺各级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合理划分、科学确定其事权和财权,尤其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事权和财权,使两者相对称、相统一。二是要加快有利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调整支出结构和资金使用方向,使资金支出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倾斜,确实实现投入向以农村为重点的转移。三是要进一步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深化农村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完善农村财政体系。

公共产品供给的农村税费制度的不合理性与创新。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后,我国对农民实行的是既收税又收费的制度和政策。农民缴税可以看作是农民为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所负担的成本,税外向农民收取各种费用,可以看作是为向农民提供一定公共产品而实行的一种政策性、准制度性筹资手段,而农民交费可以看作是农民为消费一定公共产品所承担

的成本支出。就税收而言,主要问题在于税制设置一直不尽合理,农民税负总体一直偏高。就收费而言,各种政策性收费更是不尽合理,项目繁多,一些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公共产品,本应由政府制度来义务提供,却变成了由政策性提供和由农民负担。这种税费并存的、不合理的公共产品供给筹资制度安排,既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也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问题的症结和根源所在。已进行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虽使其向合理的方向取得了较大进展和成果,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有一定缓解,但改革任务远未完成,尤其是不该由农民来负担而由农民来负担的问题仍未解决。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创新,一是要加快城乡统一税制的步伐,合理确定农村税收,逐步建立起科学、公平、合理、规范、优化的农村新税制;二是要进一步对农村税费体系进行合理重构,尽快建立起新的有利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制度,及早实现一些公共产品由政策性提供为制度提供,其成本由农民负担为政府负担的转变,从而最终实现其城乡统一的、单一的政府制度提供;三是要使税费改革既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又让农民真正在公共产品和利益分配上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 此外,还必须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体制、融资体制、公共决策制度,彻底消除不适应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发展要求的体制和制度性因素与障碍,建立有利于促进其发展的新的体制、制度和机制,从而为增加其供给奠定体制基础,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支撑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除了推进制度性改革,进行体制和制度系统创新,构建新的供给体制和制度外,还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