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公共管理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管理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管理研究方向

第1篇: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无论是早期的逐项预算(line-item budgeting,也有分行列支预算等其他称谓),抑或绩效预算、目标管理预算,到计划规划预算(PPBS)、零基预算(ZBB),以及后来的新绩效预算(企业化预算),这些前赴后继的预算改革尝试, 实则均未取得根本性的成功,但这并不妨碍人类不断追求探索更为理性的预算决策模式。

一、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性思考

第一,指标体系设计宜简不宜繁。在实际操作层面, 只有对于非常重要的项目,才有必要设计一个非常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大量的常规性项目来说,应该采用较为简单易行的评价方式。以家庭理财的绩效问题为例,在现实中,甚少有家庭会对其资金支出进行正儿八经的绩效评价,而只是通过对很简单的几个指标,诸如子女上学、房贷还款及资金每年能否增值等,进行简单的梳理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如果将指标设计得过于繁琐, 又采用大水漫灌式 对所有项目进行全覆盖的评价, 最后将使得绩效评价的工作量无限膨胀。所以,本文认为,需严格控制总体评价指标的数量,对大多数项目而言,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加在一起,底层指标的上限可能也就是十多个。指标过多会引致绩效评价报告的填报随意性增大,关注的焦点分散,从而降低绩效评价的决策辅助效果。根据人们对于一个评价的主观反应,若项目评价指标超过20 个, 人在心理上便会开始对其胡乱对付;相反,若为十来个指标,每个指标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则会提升。从调查问卷填写中同样可以发现,一份调查问卷一旦超过两页纸,问卷的回答者便进入较为随意的填写状态,此时便难以保证问卷效果。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指标设计要满足不同评价主体的需要。本文认为,在完全意义上,共性与个性指标体系的分类方法,并非只有一般共性与特殊个性,即抽象出所有项目较普遍适用的共性指标,再考察各个项目在不同功能及类型下有何特殊性。我们在理解共性与个性的评价指标分类方法时,还应该按照需求导向来加以考察。共性指标即为各类评价主体均需要的指标,个性指标则是不同评价主体的特殊性需求指标。在当下的实际操作中,通常是按照工作操作导向来思考指标设计的。一般共性与特殊个性的分类体系或许便于工作操作,这也无可厚非。但这种做法只能满足单一评价主体的需要,如财政部门中的预算部门,而满足不了其他各支出部门的需求,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目前的指标设计思路。预算绩效评价的主体应分为内部评价主体与外部评价主体。内部评价主体包括财政部门中的预算部门、支出部门等,外部评价主体包括立法监督机构、新闻媒体等。但这种需求导向的评价方法其构造是相对复杂的,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已超越了某个部门可决定的范围。因此,从兼顾现实性与长远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先易后难,先构建一个比较容易的共性与个性指标,同时切忌将其视为合理的、标杆性的、终极的指标体系构造方法。要让绩效评价真正实现价值,就一定要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需要,进行细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

第三,注意控制绩效评价的成本。从绩效评价(后评价)走向预算评审(前评价),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其评价成本可能会出现几何级数的上涨。根据发达国家早期的经验来看,项目评估的费用较为高昂,通常能够占到单个项目总资金的0.5%-5%。

二、预算绩效评价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第一,对3E原则重新进行反思。3E原则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此后也有人加入公平性、电子化形成4E或5E。本文认为无论是英文语境还是汉语含义,仅就3E原则的这三个单词而言,本身都是近义词。这种所谓3E原则,其实具有某种文字游戏的味道。实际操作中,人们经常会疑惑某个评价指标究竟是经济性、效率性还是效果性的。这要求我们去反思与重新认识,如果按照3E原则来构建绩效评价指标的基础性框架,最后又如何清晰说明其各自的具体含义及适用情况。

第二,注意贴现率的选择,可以考虑采用双曲贴现模型。在选择贴现率中,我们通常采用线性贴现率。而在现实的成本效益权衡中,人们对遥远未来的贴现率是相当高的。在面对一个项目未来长远的贴现率时,我们往往不能按照直线法操作。因为这实际上体现为一种双曲贴现模型,一旦超过一个临界点,贴现率会陡然上升。每一个行为人实际都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的预算决策追求的是一个理性的方式,而现实中会出现很多非理性的问题。因此,引入行为经济学的双曲贴现模型,应该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第三,要警惕重蹈老绩效预算的覆辙。在预算绩效评价发展史上,有新老绩效预算之分。老绩效预算是20 世纪50 年代由胡佛委员会引导的,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其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防止绩效预算沦为各部门为自己辩护的工具。当各部门进行项目绩效评价时,其绩效不佳的辩解往往是获得的资金供给不足。这样便从以前的索要资金并无凭据,变成后来有凭有据地要求追加预算资金。

第2篇: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房地产的开发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集各种要求为一体的管理活动,不仅仅从房地产的技术层面上有要求,与此同时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也有要求,要做好房地产的技术管理工作就必须对各项发展要求进行统一和综合,进而有针对性的去开展。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言,技术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最优化的技术方案选择,如何进行技术设计等都需要房地产开发管理各个部门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从而实现其良性的运行和科学的管理,为房地产开发管理方、社会、环境规划管理等寻求一套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最终推动各方面的发展。

1.技术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使项目取得成功,对工程项目用系统的观念、理论和方法,有序、全面、科学、目标明确地进行管理。房地产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企业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项技术活动和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从前期策划与规划、熟悉与会审图纸、编审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洽商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而“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则是指运用于技术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企业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情报、技术标准与规程及技术责任制等一系列实施技术管理的基本技术因素。项目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需要诸多专业的合作和多项工程技术的综合应用,而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技术管理所强调的是对整个技术工作的管理,而并非“技术”本身,它来源于技术而又高于纯技术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对房地产企业起着指导工程建设的意义,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2.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问题研究

在房地产的开发管理过程中,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就要根据行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具体的规划要求来展开工作,在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同时又要进行具体的技术管理和指导。

2.1在房地产开发的技术管理过程中,首先一点就是要根据需求进行管理技术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对于管理工作来说,没有相对科学的、完善的、系统的制度规定是不行的。因此,在房地产开发的技术管理工作中,需要针对技术管理的相关内容和工作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和制度。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实现技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可以更加的明确管理责任、管理目标,而且通过相关的规章和制度也能够很好的对技术人员进行管理,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避免了技术管理上的一些随意性和失误。与此同时还需要编制完善技术管理责任制,对于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来说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质量管理条例,对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工作来说就要做好各个阶段的任务设计、和具体工作指导,完善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例如优化的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是设计事前控制的重要环节,同时这也是控制设计和图纸质量的重要手段。

2.2在房地产的技术管理工作中,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相关科研单位以及行业专家的力量。在技术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房地产的开发和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借助来自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管理,从而更好的为技术管理工作服务。尤其是在房地产的技术管理上,通常会面临不同学科、不同工种的技术问题,而相关的技术人员并不是样样都是非常的精通,所以必须在遇到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问题时,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管理。针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就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或者是一些科研单位来进行共同的分析和探讨,以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在这个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专家咨询等,进而可以实现多方面的资料搜集,掌握有关知识,取得发言权,然后与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这对于房地产的开发和管理是尤为重要的,而且这一技术管理措施是科学的、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2.3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技术管理,需要我们在企业内部建立技术委员会。技术管理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团队,进而利用团队的力量来实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房地产开发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立起相应的技术管理团队,例如技术委员会、总工办等。在企业的内部,除了要有一个总的负责人,总的工程师之外,还要有各方面的技术人才储备,以便更好的集合技术人员的智慧解决不同的技术难题。在这个团队当中,其成员必须是各分公司、各项目部有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负责从房地产开发角度审定企业内部工程的设计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2.4目前的房地产开发已经进入招标管理的时代。那么在进行房地产的技术管理过程中,针对建设的需要我们也可以进行招标管理。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利用市场的竞争规律来进行规划、管理、施工、采购以及设计等,对于一些需要的技术设备或者是建筑材料,我们都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选择,从而选择最优的供应单位和合作企业。尤其是在建筑材料和设备供应商选择方面,通过科学规范的招标实践,都可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如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电气设备、住宅厨卫设备等等都取得较好效果,在房地产的开发管理过程中这是技术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2.5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建筑开发管理上的信息和情报。对于技术管理来说,技术问题瞬息万变,所以进行信息的了解、收集和运用对于技术管理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对当前国内相关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和掌握,从而更好的为房地产的技术管理提供支持。在当前情况下,我们的建筑技术、建材设备还是相对落后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已经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对于建筑设计、施工技术以及建材产品等来说,也是在时刻的进行着变革与更新,这样一来作为建筑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就要把握这些变化的趋势,了解现状,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出技术管理策略。

2.6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管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房地产的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技术管理。在这方面,从规划到具体的施工,我们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管理,进而实现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全面提升技术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3.工程竣工后的技术管理

项目施工完成后的技术质量管理,是提高房地产质量的归宿和落脚点。工程结束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开发技术质量管理已经结束,即使所开发的房屋已经销售出去,其质量管理也并没有划上句号,还有3 方面的管理工作要做。首先是要组织好竣工验收。要组织专家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按照国家有关验收规范和标准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对不合格的工程,决不允许使用。二是要做好售后服务。按照建设和管理并举的方针,对开发出售后的房地产,要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人管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对房屋使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安排人员跟进处理,使工程项目质量达到业主客户的要求。

例如广州有些房地产物业公司推出的“金钥匙”服务,收楼使业主放心的做法,就解决了业主对于工程质量问题的困扰,良好的售后服务不仅可以使房屋保值,还可使物业增值。第三是要做好征求意见和调查研究工作。要组织人员,广泛征求住户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地进行处理;要深入调查研究开发的房地产还有哪些问题,还需要作哪些方面的改进,还有哪些潜力可挖等,并对调查了解到的材料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及时的回访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开发的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以对市场的把握、房地产需求以及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理念为基础,这就需要房产商以优秀的人力资源为基础、以不断创新的施工技术为依托、以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为核心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全过程中实施顾客满意管理,即在规划设计、开发运营、施工建设及物业管理阶段以控制成本、进度、质量为原则持续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并不断提供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祖.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难点的探讨和分析[J].四川建材.2010(6).

第3篇: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3.4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保证实现项目总体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协调问题,看似简单,其实牵涉面很广很琐碎。项目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践表明:没有顺畅的沟通,就没有成功的项目。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规定项目中正式沟通的方式、渠道和时间,是保证工程总体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3.4.1项目经理部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沟通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直接施工者,设计单位是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直接策划者,监理单位是工程项目的最主要监督者,现场多数问题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发现,由设计单位提出具体处理意见。项目经理部与上述三者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能缩短沟通路径,提高反应效率。

3.4.2项目经理部与当地职能部门的沟通基础设施建设通常离不开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在项目实施阶段,业主单位要借用当地的舆论工具加大宣传力度,让当地政府明白此工程产生的正面效应,以取得舆论支持,降低办理手续的难度。

3.4.3项目经理部与公司内部的沟通业主单位的公司领导及相关职能部室永远是项目过程管理中最佳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当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遇到资金、技术等困难时,如果能够及时地进行沟通汇报,就一定会得到最大的支持。与公司的沟通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周例会;②月度检查;③OA系统办公平台等。

3.4.4项目经理部内部的沟通加强项目经理部内部的沟通协调,既可以使参与者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增加项目部的凝聚力。因此,项目管理者应该从战略意义上重视项目部的有效沟通,注重在项目部内构造有效的沟通机制。

第4篇: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管理

1前言

由于房地产项目不仅开发时间较长,而且对于施工要求也较高,这就需要对其做好相应的工程管理工作,以免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或者是建设问题。将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应用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管理中,能够使得建设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并且有利于房地产项目的井然有序进行,最终为实现房地产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2工程管理的概念以及模式

2.1工程管理的概念

房地产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盈利的途径就是开源节流,其中,开源是指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开展新业务等等,而节流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成本控制方面,而工程管理便是其中很关键的因素,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在进行项目开发时,进行工程管理能够使得施工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益,从而有效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工程管理的模式

在工程管理中,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的精确程度,而引入了数字模型,从而使得成本预算工作变得更加的具体化,并且在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的成本都能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为了降低企业战略目标出现偏差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通常会将成本的控制与预算进行结合,因为在项目管理中,根据成本控制的过程就可以判断其是否存在问题。

3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管理的策略

3.1明确材料的品牌、规格和价格

由于现在的施工材料品种非常的多,再加上价格也是相差甚大,如果不做好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那么将会使得建筑工程的造价将会大幅度的上升。因此,在开始施工之前,就必须要对施工中所使用到的材料的品牌、规格和相应的价格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并且还需要自身对市场上建筑材料的价格有非常清晰地了解,这样不仅能够根据业主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好的建筑工程施工,同时还能有效的防止因材料价格上面的差异而出现工程造价波动过大的情况出现。

3.2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不管是进行施工的工作人员,还是所使用到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为了确保将工程造价工作做得更好,还需要邀请有关部门的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测,对于施工中的各项投入进行精准的确定,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最后,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定价,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校对,从而避免造成较大的定价误差。

3.3工程质量监管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素质水平比较低。为了从根本上控制工程监管质量,监管单位必须对质量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严格考核,不但严格要求监管人员拥有自律性和自觉性,而且还严格要求监管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与经验,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并严格处理所监管工作中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对工作人员的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从而使工作人员在工作和学习中进步。与此同时,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理念往往会导致方法错误、工程质量低等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过程中,必须要与时俱进,创新工程质量监督理念,满足时展与市场需求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投资方应该在一定程度放弃直接的干预建筑工程,尤其是在专业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把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交由监理部门,恢复施工单位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地区间的差异性,树立工程质量监督意识,创新质量监督方法,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以确保落实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各项工作。最后,还需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开发项目的监管力度,从而确保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公平和公正性,这样能够为房地产市场开发项目的更好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也需要加大监管的力度,严禁房地产市场出现“假买假卖”的情况,一旦发现有此种情况,需要进行严肃处理,从而为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4工程变更管理

在对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对于工程的变更一般是由当事人或者第三方提出的,在提出之后需要经过多方协商,协商达成一致才有效。众所周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那么不仅会延长工程的建设工期,同时还会因为工程的变更产生额外的费用。由于工程的建设工作往往是不可预见的,因此在对工程进行管理的时候,将合同管理应用其中,如果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况,若是业主提出需要进行变更的,监理工程师能够根据实际的合同来规定工程的变更情况。如果是承包商请求变更,监理工程师首先需要对变更方案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还必须报给业主,只有业主同意之后才能再根据合同的情况来进行工程的变更。对于工程变更之后所产生的额外费用,可以依据合同来进行分配,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因工程变更而发生的纠纷问题,最终确保整个工程建设能够更好的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如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能做好相应的工程管理工作,那么将会使得房地产施工项目的问题丛生,这对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收益,促进其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作为房地产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重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管理工作,并且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总结工程管理的要求,确保将这一工作做得更好,最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作者:姚珊妹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房产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孙国林.浅析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因素[J].项目管理与项目控制,2013(8):18~20.

第5篇: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档案部门作为事业单位中重要的部门之一,不仅要保持传统工作方式的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应该拓展管理与服务的领域与方式,把项目档案管理作为档案部门最基本的工作之一,通过项目档案管理的先进性、创新性工作,为事业单位的科学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服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实,项目档案管理就是始终把档案管理体现在与项目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并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介入档案管理环节,使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归档与项目同步执行,在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管理在生产实践中的效能。

1、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意义

1.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的工作基础,事业单位如果需要查询资料时,档案管理工作就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事业单位查询资料提供依据,档案管理工作还是职工与单位合法权益的依据和凭证,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事业单位效率和质量,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做到科学有效,是衡量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与业务业绩的重要尺码。

1.2 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有很多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保障事业单位稳定长久发展的关键,如果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草草了事,就会在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其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科学,可以方便领导对事业单位的整体的控制和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等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真实有效可以为社会各界保留一份完整的历史记录,通过事业单位的档案,可以分析单位业绩以及业务情况,以便在众多的事业单位中找到有发展前途的单位,并且适合自己事业健康发展的单位。

1.3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只有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才能在竞争力越来越强的社会中立足,才能将事业单位的整体业务水平真实的反映给社会各界,及时采纳有效的建议,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事业单位的业务水平和社会形象,才能使事业单位做到全面发展。

2 项目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体现

2.1 体现在合同管理中的项目档案管理

2.1.1 在合同评审前,档案工作人员利用现有的资料或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得经济技术信息资料,拟签订项目的相关标准、规程规范,拟合作方与本单位已合作项目的《招标书》、合同、跟踪管理记录等。这些经济技术信息资料为合同评审前的准备工作与领导的决策充当了助手作用。

2.1.2合同评审过程中,及时整理并建档保管《合同评审表》、《合同更改记录》、《顾客档案》、《合同评审会议记录》。对于《合同更改记录》,要收集齐全部文件更改的有相关人员签字的草稿;对于《顾客档案》,应关注所记录的顾客名称、地址(包括厂址、网址)、联系方式(包括电话、传真、电子邮箱)、法人代表、联系人(包括其性别、年龄、学历、职务、嗜好等个人特征)以及对成果或服务满意度的要求填写是否齐全、正确。

2.2 体现在设计过程控制中的项目档案管理

在设计策划至设计更改后定稿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设计过程的特点,分别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两种不同的接口关系来进行案管理,并提供服务。项目管理档案人员应注意设计工作进程,及时为专业人员提供相关的信息,查阅相关信息图件和模型并附信息解释,对调查项目所在地的情况,档案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优势,用心查询项目招标没有描述的、对调查项目设计工作不可少的详尽资料,做到把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里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对象。

2.3 体现在项目管理控制程序中的项目档案管理

项目管理控制是对事业单位承担的项目形成、确认、交付过程的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目档案管理部门首先从制度建设上领先一步,再借助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与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才能保证项目档案的质量。

2.3.1 将先进的项目档案管理的管理理念与具体的管理方式嵌入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体系中,在行政制度体系中,各种规章制度均应规定档案室与相关行政部门的组织结构关系,明确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在单位行政工作环节中的地位与职能,还应规定档案室与相关业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关系,明确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在成果实现过程中的地位与职能。

2.3.2为保证项目档案的质量,控制和维护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档案管理人员须在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支持下,指导一线作业人员运用拍照、录音录像及传真、扫描、网络传输等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与手段,及时填制、造册中间成果及记录,将各种相关文件与项目工程音像资料同步传输至档案部门。根据设计的时间安排,档案工作人员适时按照接收到的资料编目,实地或在项目组归队后,与实物资料、纸质文件核对。

3 提高事业单位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

推广项目档案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创新中求发展项目档案管理,是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管理思想在档案管理中的体现,与传统的档案管理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3.1 档案的接收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

以往的档案工作者以参加项目鉴定、重要设备开箱及重要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来收集项目资料,档案的接收滞后于生产过程,而且对于接收到的资料只起“马后炮”的整理作用。而以直接介入服务与管理过程的职能、身份来指导、监督并归集档案资料,则使档案的接收过程变成主动的、动态的工作过程,其完整性、可性、系统性、可利用性自然远胜于传统工作方式下档案的接收。

3.2 档案的种类由只重文书档案向既重文书档又重科技档案、声像档案转变

在项目档案管理过程中,对项目作业过程形的各类档案资料均要求及时收集、记录、整理、定册。对一些重要的资料进行拍照、录制声像资料、刻录光盘并备份。项目档案归集时,实物资料与其对应的图片、声像料同时鉴定和保存。从档案载体的角度看,则由只收集“红头”文件向既重政府部门下发文件资料重收集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原始数据、合同、协议图纸、录音、录像带、实物等为载体的各种档案材转变。

3.3 档案服务由封闭型向超前型与渗透型转化

传统档案工作就是简单的“闭门整档、看门摊”,处于等客上门、你要我查的服务状态。项目档案管理则立足单位职能,由精通档案工作、了解本单项目作业流程、熟悉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档案管理员,使档案工作协调体现在单位管理、服务的实现程、支持过程中,使项目档案管理乃至整体档案管成为内部管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4 结束语

在知识和经济同步发展的现代社会,各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同样不甘落后,与时俱进,为促进本单位的健康发展而不懈努力着,其中项目档案管理它是单位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是保证档案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基本出发点,作为一个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大胆创新,积极思考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提高项目档案的利用效率,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不断促进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第6篇: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1.1较大的工程资金投入

通信工程往往具有极大的资金投入,而且其中的项目一般都具有非常广泛的涉及面,尤其是一些与国家政府相关的工程设备项目,更是具有高额的资金需求。这种项目往往与客户承建商、设备供应商、通信企业以及政府等很多单位和部门都具有密切的联系,然而这些单位和部门之间又并不具备横向的管理组织,因此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1.2较高的高科技含量

作为一项高科技的项目,通信工程项目属于多个学科合作的项目,其具有非常大的技术风险以及较高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我国通信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通信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一个通信行业都在对新技术以及新科技的项目进行不断的推出,而这个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的不可确定性,使得通信工程项目的技术风险得以增强。

2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

①能够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通信工程项目中风险管理属于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对项目管理水平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数。在通信工程项目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分析、处理和监控,从而能够将通信工程风险机制确定下来,在风险管理的控制范围之内控制通信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②能够使通信工程项目的成功率得以提升。我国通信企业现行的运行过程中具有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有一些风险具有可预见性的性质,还有一些风险具有不可预见性、偶发性的性质。不管风险的性质如何,其都对通信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采用项目风险管理的方式可以对项目中的各种风险事故进行检测,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能够使通信工程项目的成功率得以提升。③对控制资金和成本的工作十分有利。通信工程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就是资金和成本的保障,在具体的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成本失控以及成本过高的风险,最终使得项目的资金受到了严重影响。通过风险控制的方式将有效的编制计划制定出来,科学合理的检测、预算和估算成本,从而使项目资金成本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3我国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3.1薄弱的项目风险管理意识

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我国通信行业的管理者往往具有较为淡薄的意识,并没有将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设置出来,从而对项目进展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协调处理,在项目财务控制、项目协调、项目组织以及项目分析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3.2不健全的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不健全的项目风险管理制度是我国通信工程项目中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很多项目并不具备完善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时候很多都是单纯地依赖人的经验,并不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够及时的应对和解决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很难做到以具体的情况为根据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由于不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就很难有效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也不能够及时的控制项目风险,导致项目建设中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3.3不具备专门的风险管理服务组织

现在我国在管理通信工程项目的时候并不具备专门的行业组织,通信企业内部也没有对专门的部门进行设置从而实施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具体的项目风险管理中也存在着迷茫的管理方向、模糊的管理定位以及不明确的管理分区的各种问题,对项目专业队伍建设十分不利,无法对通信项目风险进行程序化的组织和管理。

4通信工程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4.1识别风险

所谓的识别风险就是要确定运行的项目会受到哪一种风险的不良影响,同时采用书面文件的形式记录这些风险的过程和预测。通常来讲,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都要参与到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中。风险识别能够对风险属于项目外部因素风险还是项目内部风险进行识别,在识别项目风险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威胁具有充分的认识,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将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出来,并且确定控制项目风险的方法。

4.2分析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

一般来说,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包括项目策略风险、合同模糊、风险技术风险、金融风险、经济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必须要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具有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制定出来。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关键就是制定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在识别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之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将科学准确的应对措施制定出来,其主要是制定项目风险控制的方案。在制定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的时候要对项目风险可能会导致的损失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在项目动态的发展中要对新出现的风险进行不断的识别,对项目风险应对策略进行不断的修正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

5结语

第7篇: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成本及工期是3大核心性的管理控制目标,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之间还形成了相互作用机制。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与进度管理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现实意义,在工程项目中对三者的管理进行有效均衡,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与研究意义[1]。

2工程项目管理价值

所谓工程项目管理,实际上是专门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企业单位,迎合业务委托的要求,依据合同各项规定与要求,代表业主以若干阶段或全过程方式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开展服务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是现今工程建设日趋发展与完善的社会大背景下,依据某特定阶段的现实需求,经多元整合构建成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各类工程建设的结构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工程建设市场在规模上也得到了逐渐扩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方能够自行完成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些任务,但在整体业务职能方面,如合同管理、经济管理及技术管理等,业主在个人能力方面与专业机构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角度分析,即为投资方提供诸如解决问题、优化管理缺失与不足、提升管理效果与水平的重要举措及途径,同时也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得到长久、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容与关键所在。

3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依据签订的各项合同条款约定,以帮助、辅助或共同方式,帮助业主与施工、供货、设计及勘察等企业签订对应合同,或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间签订各项合同条款,并以委托协助方式对业主要求的内容认真履行与执行,对合同的履行进行严格、严密的监督。工程项目管理方式主要有费用收取、职责分配等,这些内容需由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与业主通过合同方式,共同签署而达成。

3.1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复杂性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是具有诸多约束条件,如质量、时间、投资等,并且外在影响因素较多,时间跨度较大,由多项内容及多个阶段协调、融合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且具有临时性的团队,要求相关人员除需具有专业技术,还要具有综合运用法律及经济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能力,另外,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作支撑,合理、有序、高效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工程实际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3.2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创造性

工程项目实际上是一次性建设工程,管理团队对于管理技术的创新性运用特别重要。应创造性地应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以及逐渐积累的科学知识。对工程项目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地解决与处理。

3.3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专业性

工程项目管理需对多种资源进行合理地使用与优化配置,如设备、材料、人员及资金等,另外,还要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及各阶段的建设状况,及时做出调整。这就需要组建专业化的机构实施科学的操作管理。在专业领域、规模大小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由于各类建设项目均存在诸多差异,项目管理组织在人员配置、部门设立及结构形式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别,不可照搬一种模式进行管理,而需要依据弹性原则,以任务为中心,组建专业化的组织结构。

3.4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架构存在支撑性

针对现代的项目管理方法,其所持有或始终秉持的理论体系,往往是由多种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在实施项目管理时,应运用各学科中一些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为项目周期中的各个项目的合理化管理发挥突出作用,如后期评价、目标控制及项目策划立案等。

4工程项目管理均衡优化对策

4.1成本管理与工期的相关性

工程项目成本可划分为2部分,即直接与间接费用。直接费用需对其进行单独核算,而间接费用则紧密相连于工程整体建设,不能将其以直接分摊方式,向其他各阶段转嫁。在进度最优点范围内,或最短工期范畴内,在花费时间方面,直接费用与工程项目所花费的时间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反比关系,花费的直接性费用越多,表明整个工程的时间花费越少;而间接费用与工程项目时间之间则是正比关系,即工程活动的时间越长,则接性费用越多,花费时间越短,间接费用越少。依据此定性规律,针对工程工期与成本,可运用抛物线函数关系进行描述[2]。

4.2质量管理与工期的相关性

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保证工程质量管理,仍是工程项目工期管理规划得以有效落实的基本点与前提。针对某个工程项目,如若存在盲目缩短工期的状况,会造成人员疲劳、困乏,设备超额、超度使用,材料出现供应紧张与不足,施工条件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等现象,不仅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累及各方面相关因素。但并非工程工期长就一定能够保障工程质量,二者间并不存在正比例关系[3]。如若仅单纯性地拉长工期,依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此时的工程质量并不会随之出现提升。

4.3质量管理与成本之间的相关性

所谓工程质量成本实际上就是为保证提升工程质量以及由于没有达到规定标准而导致的损失与投入。质量成本主要分为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和运行质量成本。从成本管理方面来讲,工程项目质量并非越高越好,通常情况下,其具有一般性质量,其鉴定与预防成本也就相对较低。如若具有相对较高的质量水平,且仍持续提高,则此时的预防鉴定成本,也会存在随之升高的状况。

5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成本与进度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要素。项目质量、成本与工期的管理,需要三者之间紧密融合,不可对其中的单一化要素进行片面性强调。要想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必须适当增加成本,降低建设工期,提高建设效率与质量,不可片面追求工期的缩短,因为其会对施工质量造成损害,而成本投入的多少则会对工期长短造成影响。需调整三者比例与构成,实现工程建设的最优化。

作者:孙磊 单位:丹东市元宝区建筑市场管理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刘建丽.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J].江苏商论,2013(2):154-155.

第8篇: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施工企业

项目管理是施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环节,是效益的来源,同时也是市场开发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业主们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垫资、贷资、压价的幅度也日益加大了,造成了工程的工期越来越短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的现象,对于过去那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慢慢难以适应,因而,一些影响施工企业长期发展的更深内部矛盾渐渐暴露出来了。

1.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招投标的意义,盲目的压低招投标的价格

招标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从而达到一个对招标和投标双方都有利的结果。当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大部分是一个价格的竞争,有些企业不在意投标报价书的一个综合考察和评估,只在意价格的高低,只求以最低价格中标。有的时候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完全不考虑国家的政策和规律,一心只知道压低价格,使得投标企业不断降低价格,随意把国家给施工单位的利益给抹消掉,把一些不合理的款项结算与方式强行施加给施工单位,这种行为是完全不重视招投标意义的行为。

1.2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混乱

企业与项目之间的应尽的责任、规章制度、管理方法等等都做得不完善,这就造成了经营监控做得不到位。一方面表现在,职责和权限的不明确使得醒目的开展无法进行,或者是太放纵,导致企业很难进行管理,再或者就是工作时候畏首畏尾,很难取得所需的材料,也使管理责任做得不好,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得项目的管理没有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表现在,项目责任只流于形式,其相关的一些措施做得不到位,缺少一个正确的动态管理方式。

1.3资金短缺是项目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

在市场的竞争中以低价中标、签订不合理的合同,导致很多企业只能垫款或贷款进行施工,施工管理所用的费用严重不足,一些材料费、工具费、劳务费等不能按时支付,如果这种状况一直继续下去的话,就会形成一个三方的债款关系,相关的资料价格持续上涨,造成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很难继续。而分工单位把工程随意分工,这无疑又给竣工带来了难度,最后也难以进行结算,而拨款也会变得遥遥无期,最终造成了竣工难、清欠难的局面。

1.4粗放的成本管理使利润难以实现最大化

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利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降低成本则是实现企业最大利润的根本途径。但是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都不高,成本的管理也不健全,没有形成一系列的标准及内容,施工的方式和组织还是继续过去的旧方法,使得项目成本的控制只走一个形式,导致施工的成本持续高涨,经营费用也不断加大,使得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

1.5安全生产没有落实使得安全事故频发

因为工程的中标价格降低了,结果有些项目为了降低成本,就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也省得很多,安全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设施如同摆设,对安全材料进行造假,缺少现场监督,在这种种因素下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其损失的肯定要比安全生产大得多。

1.6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够,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的大部分的经理队伍虽然有多年的施工经验,但是缺少现代的管理知识,有的不注重团队意识,个人主意严重,不懂得团结成员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目管理所消耗多成果低,严重的打消了成员的积极性。

2.解决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2.1实施观念的创新

行动要以思想为前提,缺少创新的思想,就没有行动的动力。对进行项目管理的管理人而言也是一样,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要把项目管理看作是一种科学,而不是看成按命令执行的权宜之计,那么就会主动的去创新项目管理。

2.2实施组织的创新

项目部是项目管理的实施者,项目部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经济组织,所以,把项目部的组织部分与建设部分进行加强、对项目的考察方式进行改善、成立项目责任制,这些方面做好了将对项目管理起到一个非常有力的帮助。

2.3实施技术的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项目的管理也需要创新,一旦少了技术的创新,没有经过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来做到工程的优质,用这种方式来满足社会的需求,结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技术创新是项目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就要贯彻国际质量标准;还有要做到在项目管理中积极应用新技术;同时也要在员工中开展QC攻关活动,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可以有效的改进项目质量、减少消耗,从而完善项目的管理。

2.4进行市场的创新

做到项目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扎根立足,不停开拓新的领域,占领新的市场,最终实现市场创新。站在施工企业的角度上看,要想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力度,作为项目部方面而言就要搞好二次经营了。

2.5实施安全的创新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方式的创新,改变他们的安全性生产理念。

3.结语

项目管理的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科学化管理永恒不变的主题,同时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从始至终所追求得目标。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里做得更好更强,得到迅速且长期的发展的话,就要求必须要努力的去研究项目管理的新策略,学习争取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的能力。一个成功有积极作用的项目管理,其观念的创新是基础,组织的创新是保证,技术的创新是要求,市场的创新的目的。只有始终遵循这几项创新并得以实现,才能够解决在项目管理里所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项目管理的创新目标。

【参考文献】

[1]贾平.企业动态联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杨斌.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2002,4.

第9篇: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我国的建筑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工程项目品质及施工效率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却在工程项目管方面多有疏忽,特别是安全管理,近年来,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报导有很多,伤亡人数很多,建筑行业已经成为继煤矿业之后的第二大安全事故高发行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如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数为农民工或外出务工人员,他们通常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很低;施工单位安全施工管理不到位等等,都提高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创新安全方式和制度,实行规范化操作,从而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工程项目管理这种新兴的管理方式,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我国相关工作开展的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建筑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环节的重视往往低于对经济利益的关注,这样,很容易出现为了提高经济利益而盲目的追赶工期,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为了提升我国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必须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细致分析,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1)“合理双赢”模式。

“合理双赢”模式是建立在企业和政府之间寻求自愿协议均衡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因安全评估标准存在的差异,而产生的建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一系列矛盾。有效的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并保证双方各自履行合同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实现企业与政府的双赢。

(2)“安全小区”模式。

“安全小区”模式是建立在整个建筑项目系统上的,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由施工企业指派专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的,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是项目安全负责人与施工人员缺乏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而“安全小区”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双方发生的矛盾,提高交流程度,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传达给施工人员,从而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创新

(1)结合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并结合企业本身的特点,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岗位职责标准,明确安全管理标准,对部门之间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安全责任和权利进行清晰的界定,将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人,使得整个施工单位都积极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及安全监督工作,从而更好的完成工程施工。

(2)制定和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要随时心系安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查,如施工场地设备管理、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等,并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调研,使安全管理者及施工人员都自觉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建立施工项目安全事故应急制度,并创新安全应急方法,当出现安全事故时,相关的安全人员要及时的做出反应,尤其是发生火灾、有害气体泄露等较为严重的状况时,安全人员不要慌乱,要按照已有的安全事故处理预案进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受伤及经济损。

(4)建立健全高效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部门,并有效运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整个系统分为三个平台,分别为网路通讯平台、综合集成信息资源平台和外部信息资源平台,其中,综合集成信息资源平台为系统的核心部分。网络通一讯平台分为国家级和企业级两个级别,综合集成信息资源平台中的国家级别子平台由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持平台和应急管理平台组成 ; 企业级子平台由安全监控应急预警平台、内业管理平台和项目管理平台构成。 外部信息资源平台包括以下七个子平台 : 重特大型灾害国家预警和应急平台、重特大型危险源 ( 区域 ) 分布国家级及省级监控网络系统、国家级及省级自然灾害监控网络系统、城市安全 GIS 综合防控网络系统、城市基础数据,规划,地质资料库、城市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应急系统平台。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