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

古代经济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经济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经济的发展

第1篇: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

后纵韧带起自第2颈椎,沿诸椎体后面抵于骶管,其分为两层,浅层为一坚强韧带,自颅底垂直下行,在侧方延伸达椎间孔;深层呈齿状,锥体钩椎关节的关节囊一些纤维即始于此层〔1〕。随着年龄增长,在众多因素作用下,后纵韧带组织中新生异位骨结构形成而逐渐发生骨化,导致椎管、椎间孔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根,临床上出现脊髓损害症状及神经根刺激症状,即为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OPLL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病理现象,据统计,脊柱后纵韧带骨化中,70%发生于颈椎,胸椎仅占15%,国内外未发现有发生于腰椎的报道。颈椎OPLL症是脊髓病的主要病因之一〔2〕,其预后差异很大,症状从一直处于无症状的稳定状态到短时间内出现四肢瘫痪〔3〕。颈椎OPLL的发生有系统因素和局部因素,系统因素包括年龄、饮食、糖或钙代谢异常、激素功能障碍和基因等;局部因素包括椎间盘退变、椎体不稳和解剖位置等。国内外文献对OPLL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多数学者认为是脊柱退行性改变。本文就后纵韧带骨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糖代谢相关物质的作用

尽管颈椎OPLL患者一些常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清蛋白、血钙磷、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血沉和类风湿因子均可在正常范围内,但约1/10的病例患有隐性糖尿病。Shingyochi等〔4〕对4 802例OPLL患者的口服葡萄糖耐受实验发现:“肥胖与葡萄糖不耐受”是OPLL的危险因素。临床上也发现OPLL患者多数具有颈短、体形肥胖,且葡萄糖耐量实验部分轻度异常等特征〔5〕。推测可能与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关,但尚无确切依据证实。

2 骨代谢相关物质的作用

颈椎OPLL患者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甲状旁腺激素(PTH)低下症、肥胖症、胰岛素过多症和钙代谢异常等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人体骨代谢相关物质如激素、酶、生长因子和维生素可能与颈椎OPLL的发生有某种联系。

Ishida等〔6〕对人后纵韧带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发现,颈椎OPLL患者后纵韧带非骨化区细胞中甲状旁腺激素(PTH)、前列腺素E(PTE)、降钙素增加,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加强,cAMP合成增多,且对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 VitD3〕反应增强,说明后纵韧带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受到甲状旁腺激素、前列腺素E、降钙素、碱性磷酸酶、cAMP、1,25二羟维生素D3等骨相关激素的调控。Matsui等〔7〕使用Sandwich酶联免疫吸收法测定颈椎OPLL患者的血清I型原骨胶原缩氨酸(PICP)和骨钙素(osteocalcin)的浓度,发现血清I型PICP和骨钙素浓度显著升高,并随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进展程度而增加。降钙素(CT)主要生物学作用是抑制骨吸收,Kawa等〔8〕通过对TWY大鼠及ICR大鼠应用降钙素刺激研究发现,降钙素可以抑制骨吸收,同时抑制骨膜成骨活动,表明降钙素对OPLL患者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近年来,对各种生长因子在颈椎OPL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进行了研究,颈椎OPLL患者中血清VitA结合蛋白水平较高,骨形态生成蛋白(BMP2)、转型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颈椎OPLL患者血清水平均较正常人高,可刺激骨母细胞DNA的合成,使前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在颈椎OPLL患者的后纵韧带细胞中选择性诱导成骨分化,上述各因子在后纵韧带细胞受体数目增多〔9,12,14,15〕。在肢端肥大症患者中,颈椎OPLL的高发病率提示生长激素的作用。Ikegawa等〔9〕对OPLL患者及对照者的血浆生长激素相关蛋白进行测量,发现OPLL组的血浆生长激素相关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血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因子2(IGF2)上无统计学差异。生长激素相关蛋白可反映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的数量,此实验提示OPLL患者的生长激素受体数量较大。Morisu〔10〕研究饮食对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对脊柱韧带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类等高植物蛋白饮食和高盐饮食均可导致性激素失衡和后纵韧带组织学上的改变,这些因素可能在后纵韧带骨化中起一定作用。Wada等〔11〕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颈椎OPLL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雌激素(雌二醇E2、雌三醇E3)的总体水平,结果表明,颈椎OPLL患者血清总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韧带骨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Inaba等〔12〕对颈椎OPLL患者的韧带组织中转型生长因子β(TGFβ)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提示转型生长因子β在后纵韧带骨化中有促进作用。Yonemori等〔13〕通过免疫组化测定发现,与对照组相比,OPLL患者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s)和活化素受体表达明显增加,说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和活化素与颈椎OPLL的发病机制有关。Goto等〔14〕研究颈椎OPLL患者IGF1的分布表明,在颈椎OPLL患者后纵韧带中IGF1的表达占据主要地位,后纵韧带骨化过程与IGF1有关。Kodama等〔15〕在研究中测定颈椎OPLL患者的血清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的浓度,并与正常个体相比较,发现60岁以上和混合型颈椎OPLL女性患者的血清维生素A相关蛋白浓度明显增高。若同时合并有先天性弥漫性骨肥大症患者,男女患者血清维生素A相关蛋白浓度均增高,女性患者血清维生素A升高,提示维生素A可能与颈椎OPLL的发生有关。纤维甘露素是一种与多种细胞活性包括骨组织的生成有关的糖蛋白,由内皮细胞和肝实质细胞合成分泌,可在不同的组织中储存。Miyamoto等〔16〕采用免疫浊度分析法连续测定后纵韧带骨化或黄韧带骨化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浆纤维甘露素浓度,结果表明韧带骨化患者的纤维甘露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者,与内分泌系统异常无关。

3 遗传基因、种族、地域等因素的作用

颈椎OPLL在亚洲发病率较高,而非洲地区、欧美国家则少见,黄种人发病率高,日本常见,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性。根据日本公共健康福利部的调查,有颈椎OPLL病史的家庭直系家属的发病率为23%,其他亲属间发病率为22%,是一般人群发病率的6倍。Terayama采用脊柱X线片对有后纵韧带骨化病史的家庭的成员进行家谱分析,发现患者的双亲、同胞患有OPLL分别为26.25%和28.89%,并认为这种情况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符合。随后Hamanishi等〔17〕对OPLL患者进行家谱调查发现,有3个家系中同胞兄弟之间同时患有OPLL,1个家系父亲患有OPLL,而女儿不患病,另外2个家系父辈是表兄关系。由此,认为OPLL遗传方式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akou等〔18〕研究颈椎OPLL人白细胞抗原(HLA)单倍体的出现频率,发现出现双HLA单倍体的兄弟姐妹中56%患有颈椎OPLL,而出现一个HLA单倍体的无一人患病。目前Matsunaga等〔19〕对此进一步研究证明,带有较多HLA单倍体的兄弟姐妹中本病的发病率较高,子代同胞具有2个相同条带HLA单倍型和具有一个相同条带HLA单倍型患OPLL分别为53%及24%,无相同条带的子代同胞患OPLL不超过5%,研究表明,决定人类OPLL的遗传基因可能存在于HLA复合体上或靠近HLA复合体。Koga等〔20〕研究证明OPLL致病基因位于靠近HLA复合体第6号染色体上,Okawa等〔21〕研究也发现TWY大鼠的OPLL表型是由于NAPPS基因无意义突变造成的,这个基因编码焦磷酸酶,从而调节软组织的钙化和骨矿物质的沉积。焦磷酸酶分解抑制矿化无机焦磷酸盐,在后纵韧带处加速了骨形成而导致OPLL。同样,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Mumasawa等〔22〕发现OPLL 遗传基因靠近RXRβ或COLL A2 区域(RXRβ为视网膜Xβ受体的基因,由10个外显子组成螺距为612kB;COLL A2为胶原蛋白的基因)。Kamiya等〔23〕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确定日本人(46例OPLL患者和273例对照人群)的TGFβ1基因型,研究表明T869C基因型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颈椎OPLL患者C等位基因出现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TGFβ1、T869C基因型可预示颈椎OPLL的发生,C等位基因是后纵韧带骨化的易感因子,而且与高骨密度有关。TGFβ1基因型可能对防止颈椎OPLL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4 动力性因素的作用

动力性因素在OPLL的发病及发展过程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Matsunaga等〔3〕研究发现,后纵韧带骨化块的进展与椎间盘异常应力分布密切相关,骨化块进展通常发生在后纵韧带拉伸作用下的椎间盘变形区。在骨化形成过程中,非骨化部位出现的更显著的不稳有加重脊髓损伤的倾向。Onari等〔24〕对30例有脊髓病症状的颈椎OPLL患者采用前路短节段融合而不作减压治疗,并进行长期的临床和放射影像学随访研究,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4.7年,临床结果按Okamoto分类法评价,16例效果满意,8例良好,5例无改善,1例恶化。据此,他们认为颈椎不稳引起的动态因素与OPLL患者脊髓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应用不行椎管减压的单纯颈前路椎间融合术以消除动力性因素的作用,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Matsunaga等〔3〕测量颈椎OPLL患者颈椎屈伸范围后发现,屈伸范围平均34°者,虽然椎管狭窄严重,却无脊髓病症状;相反,活动范围平均为71°者,虽然椎管仅轻度狭窄,却出现脊髓病症状,且症状有加重趋势,证明动力性因素对OPLL的发生和恶化有重要意义。

5 创伤及颈椎退变因素的作用

目前,创伤因素在颈椎OPLL发病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Matsunaga等〔3〕认为,单纯创伤因素不足以解释颈椎OPLL的发病和加重,而Mercer等〔25〕认为后纵韧带的深层与椎体骨膜相附着,并具有骨膜自发成骨作用。颈椎的解剖特征使颈椎易受创伤及退变,长期劳损加速退变,外力作用下可造成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椎间隙狭窄,椎间各种韧带和小关节关节囊松弛等变化。由于椎体间失稳,牵拉附着于椎体上的纤维环或周围韧带,引起骨膜下出血,血肿渗入后纵韧带下钙化或骨化则形成OPLL。Fujimura等〔26〕在研究轻微创伤对颈椎OPLL的影响认为,单纯创伤可引起颈椎OPLL患者出现脊髓病,或使原有脊髓病症状加重。创伤对不同类型颈椎OPLL患者的影响程度不同,节段型、混合型和局灶型颈椎OPLL患者颈椎活动范围比连续型OPLL患者明显增大,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加重主要与动力因素有关;连续型OPLL患者创伤对其神经功能影响较小,而与骨化块静态压迫直接相关。

有些学者认为颈椎OPLL不仅是后纵韧带本身所发生的病理,有时可能是颈椎退变后增生的骨赘波及后纵韧带所致。Epstein〔27〕研究发现,脊髓、神经根受压的患者病因为进展型颈椎退变合并萌芽型后纵韧带骨化,与典型后纵韧带骨化的区别在于MRI和CT上可见肥厚的后纵韧带中有节段性标点样骨化钙化灶。这种早期后纵韧带骨化常与进展型颈椎退变结合在一起,说明后纵韧带骨化可能由颈椎退变所致。

总之,颈椎OPLL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系统因素和局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颈椎OPLL在C2以下发生,有局限一个椎体的节段型,累及数个椎体的连续型,也有两个合并存在的混合型。尽管颈椎OPLL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连续型、混合型的OPLL全身因素诸如糖代谢紊乱、激素生长因子调控失常、骨代谢、骨发生异常等起重要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尤其值得重视,而对于局限型OPLL颈椎创伤及椎体退变起主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润田.脊柱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494.

2 Goto S,Kita T.Longterm follow up evaluation of surgery for ossification of the 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J〕.Spine,1995;20:224756.

3 Matsunaga S,Sakou T,Taketomi E,et al.The natual course of myelopathy by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in the cervical spine〔J〕.Clin Orthp,1994;305:16877.

4 Shingyouchi Y,Nagahama A,Niida M.Ligamentous ossific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in the late middle aged Japanese men.Its relation to body mass index and glucose metabolism〔J〕.Spine,1996;21(21):24748.

5 Kawaguchi H,Kurokawa T,Kodama Y,et al.Metatolic background of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A〕.In:Yonenobu K,Sakou T,Ono Keds.OPLL: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M〕.Tokyo:Springerverlag,1997:737.

6 Ishida Y,Kamai S.Characterization of cultured cells derived form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spine〔J〕.Bone,1993;14(2):8591.

7 Mstsui H,Yudoh K,Tsuji H.Significance of serum levels of type I procollagen peptide and intact ostecalcin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atients with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s〔J〕.Calcif Tissue Int,1996;59(5):397400.

8 Kawa A,Goto S,Moriya H.Calcitonin simultaneously regulates both periosteal hyperosteosis and trabecular osteopenia in the spinal hyperosteotic mouse(twy/twy) in vivo〔J〕.Calcif Tissue Int,1999;64(3):23947.

9 Ikegawa S,Kurokawa T,Hizuka N,et al.Increase of serum growth homonebinding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spine〔J〕.Spine,1993;18(13):175760.

10 Morisu M.Influence of food on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cervical spine and serum sex homones〔J〕.Nippon Seikeigeke Gakkai Zasshi,1994;68(12):105667.

11 Wada A.Affinity of estrogen binding in the cultured spinal ligament cells:an in vitro study using cells from spinal ligament ossification patient 〔J〕.Nippon Seikeigeke Gakkai Zasshi,1995;69(7):4409.

12 Inaba K,Matsunaga S,Ishidou Y,et al.Effect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on fibroblasts in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J〕.In Vivo,1996;10(4):4459.

13 Yonemori K,Imamura T,Ishidou Y,et al.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s and activin receptors are highly expressed in ossified lianment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J〕.Am J Pathol,1997;50(4):133547.

14 Goto K,Yamazaki M,Tagawa M,et al.Involvement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in development of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spine〔J〕.Calcif Tissue Int,1998;62(2):15865.

15 Kodama T,Matsunaga S,Taketomi E,et al.Retinoid and bone metabolic marker in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J〕.In Vivo,1998;12(3):33944.

16 Miyamoto S,Yonenobu K,Ono K.Elevated plasma fibronectin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and ossifica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flavum〔J〕.Spine,1993;18(15):226770.

17 Hamanishi C,Tan A,Yamane T,et al.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Autosomal recessive trait〔J〕.Spine,1995;20(2):2057.

18 Sakou T,Taketomi E,Matsunaga S,et al.Genetic study of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in the cervical spine with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aplotype〔J〕.Spine,1991;16(11):124952.

19 Matsunaga S,Yamaguchi M,Hayashi K,et al.Genetic analysis of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J〕.Spine,1999;15(10):9379.

20 Koga H,Sakou T,Taketomi E,et al.Genetic mapping of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spine〔J〕.Am J Hum Genet,1998;62(6):14607.

21 Okawa A,Nakamara I,Goto S,et al.Mutation in Npps in a mouse model of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spine〔J〕.Nat Genet,1998;19(3):2713.

22 Numasawa T,Koga H,Ueyama K,et al.Human retinoic X receptor beta: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 and mutation search for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spine〔J〕.J Bone Miner Res,1999;14(4):5008.

23 Kamiya M,Harada A,Mizuno M,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a polymorphism of the transform in growth factor betal gene and genetic susceptibility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in Japanese patient〔J〕.Spine,2001;26:12647.

24 Onari K,Akiyama N,Kondo S,et al.Longterm followup results of anterior inter body fusion applied for cervical myelopathy due to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J〕.Spine,2001;26(5):48893.

25 Mercer S,Phty B,Bogda N,et al.The ligaments and annulus fibrosus of human adult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s〔J〕.Spine,1999;24(7):61928.

第2篇: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浙江高考 文综卷 试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6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02-02

浙江省高考第38题,通三则新材料,设置一些问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能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原题重现

38.(26分)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表1)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10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7分)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9分)

2.命题立意及能力水平考查说明

今年浙江高考关注江南经济的历史变化,结合了地方发展主题。本题属于文字材料常规类型考题,提供的材料含有一定的古文,总体新颖。但不管材料多么新颖,总能在书上找到知识的依托,本题依托的是中国农业文明、商业文明的演化和相互影响的一些史实,以及中国江南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突出事件,通创设新情境,新的设问角度,衍生出一道综合性试题,并最终上升到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高度。

要想做好此题,学生除了具备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获取解读材料、调动运用知识以及描述、阐释事物能力外,更应具备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此题的命题本意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要求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对历史知识进行认知和探究,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解答好本题学生还应掌握基本的史学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并能学以致用评判历史问题。

从设问和答案设置来看,本题难度属中下等,第3问要求按规定思路考查概括能力,有一定的区分度。

3.考点分析及史观渗透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3)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浙江省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历史)的具体规定:(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商业的发展。(3)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以上两种规定基本一致,考试说明删除了“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商业只笼统规定“商业的发展”。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内直观知识点: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商业与农业的关系、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等。一类是隐性知识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的运用和结合。

4.解题思路分析

本题是一道纯文字材料型综合题,由三则原始材料和多个设问两大部分组成,具有学术性、创造性、时间跨度大等特点。

解好此题的关键:(1)学生读懂设问。(2)时空背景定位准确。

具体思路是:对照设问仔细研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信息,结合必修二中国古代和近代经济发展相关史实,综合思考,最后规范表述成文。

5.讲解试题,指导作答:

对于本题的解法,大体上可按以下几步操作:

5.1看设问

一般来说,考题难度并非由材料决定,而是由所设问题决定。设问能告诉我们材料的主题是什么。设问的角度不同、限定词隐蔽,答案的要求就不同。不要一头扎在材料中,读完了还不知道问的是什么意思。

三小题的设问主要有“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通看设问,弄清楚问题指向、审清答题要求,带着问题去读材料,从而选择依据课本知识或者引用材料原文回答,抑或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看法回答。

5.2读材料、取信息

读材料,就是带着问题看材料,查找有效信息。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凡是属材料部分的内容都应读到、读懂,包括材料的标点符号、注释、材料出处、按语等,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取信息,就是结合所设问题,对研读出的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归纳提取,属于读材料之后的再处理环节。高考历史题的史料是非常新颖的,但是新材料所设的新情景再新也仍不会超出中学历史所学知识的范围,新材料和高中所学知识必有联系。

必须指导考生用定位分析法来解题。定位分析法就是把问题放在特定的空间、时间背景下进行分析。确定材料的时空特性,否则无法答题。背景定位则需要多角度分析材料反映的社会背景,弄清楚当时的阶段特征。

指导学生从新材料中搜寻“问题”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线索,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并归纳出材料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以及作者的立场如何。

提取有效信息时,一是注意分层提取有效信息,归纳三则材料各自的核心思想,并对其进行重组和提炼处理。二是从关键词中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一,属于文言文材料,应结合古汉语知识及利用古代史相关内容,弄清材料意思,但不必像语文课那样斟字酌句,只要能提炼出有效信息即可。如材料一“计日受值”、南浔镇“烟火万家”、“明清史志材料”。

材料二,属于诗歌,较通俗易懂。明确要求结合时代大背景――“1840年后”。

材料三,现代文字材料,阅读障碍较少。但是要注意“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重要结论所蕴含的意思――客观影响分析。

提取信息是为运用信息服务的,在看了设问、新材料、提取了有效信息之后,接下来,就该运用所学知识组织答案了。这也是解题方法中的最重要一步。

5.3规范行文书写

(1)观点准确、全面

答题时应特别注意材料的主旨是江南经济的发展变化,第一问“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需要结合文明史观,第二问“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和第三问“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注意结合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组织答案。另外,注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非只考查对江南经济的影响,需要处理好个别与整体的关系。

行文书写一定要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根据设问的限制条件作答。切忌脱离材料、不时空定位、不认真提取信息,就跟着感觉走,直接凭感觉答题。

(2)行文规范

行文规范,就是规范地描述、阐释事物,表明自己的观点。

一是设问中的学科术语解读准确。比如分清“基本特点、关系、主要变化”、“重大变动”、“概括”、“影响”这些限定词的含义。

二是答案行文要用历史专业术语作答。比如“小农户个体经营”,就不能随便写成“男耕女织”,“自然经济加速解体”也不能简单写成“自然经济解体”。“农产品商品化”、“资本主义萌芽”、“市镇经济”等等大量历史术语,都已约定俗成,行文时要注意用词精确。

三是要点化。避免杂乱无章,关键词突出,要依据设问、紧扣材料,简明扼要、高度概括地作答。文字语言运用要逻辑严谨且史论结合、详略有据。

四是条理化。条理化是行文最后要求。条理化包含层次化、序号化、段落化、导引词的合理运用等。

6.本题价值拓展与反思感悟

6.1本题不足之处及价值分析

本题在“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方面,材料和设问的设置较为欠缺。“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能力则几乎未涉及。还有一个不足是,第一设问“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基本与材料无关,导致设问与材料脱节明显。第三设问限定“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间跨度是“19世纪”,而参考答案却忽略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影响,显然不够全面。

但是本题以小见大,以江南经济发展变化,探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变化,进而涉及了国家的发展和命运。通新颖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描述和阐释事物”方面效度较好,仍具较高价值。

6.2反思感悟

总之,本题体现出在新课程之下的历史教学的方向和材料式解析题在能力测试方面的重要作用,也给日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思考: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关键是以课标为“本”,从“点”、“线”、“面”三方面突破,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利用时间、导语、单元小结等把内容线索化。

(2)在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平时加强学生对史料处理能力的培养。重视材料解析题的训练方法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对材料(包括图片、文字、表格等)阅读、理解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定位分析法的运用和规范化行文书写。

(3)注意渗透新史观和结合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从关注身边的历史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来分析历史问题。这几种史观是最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新视角,结合复习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和事件的思维能力。

附本题参考答案:

38.(26分)

(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2分)

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2分)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1分)纺织业显著发展,(2分)市镇经济繁荣,(1分),资本主义萌芽。(2分)

第3篇: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是建立在封建皇权统治的政治基础上与儒学伦理思想的思想基础上的。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是建立在法制与神权的政治基础上和民主理念与宗教文化的思想基础上的。通过中西方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与学理财富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古代在思维方式上,特别是在理论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上以及人性意识方面有着明显的分异,而这就是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之所以没有形成较完备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尴尬,我们必须努力运用现代经济研究方法,不断创新思维,把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中的正义与道德价值诉诸于当代中国现实载体中,加快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转换。

一、引言

人类对财富的认识源于对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然而,囿于社会历史背景、经济方式、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在认识财富、创造财富的实践中也会形成不同特质的财富思想。中西方古代都有丰富的财富思想。“人们普遍有一种感觉,中国古典经济思想越是往前追溯其成就就越明显。很多在先秦出现的经济思想,后世竟未予以发扬广大。而古希腊的经济思想却“得以发展为学说体系”,并成为西方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体系的重要先导。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在经济思想中都包含很浓的伦理因素,但是各自的后继者却走出两条不同特色的道路。中国古代财富思想中的伦理观与政治思想紧密结合,并最终成为政治伦理思想的附属物,从而枯萎了其学理内涵。西方学者把古希腊的财富伦理思想在经济板块中不断加以充实,超越了单纯的人性善恶与义利之辩,形成了“以价值判断为主轴”的一种规范研究方法,丰富了财富思想中的学理成分。财富观念与财富思想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它必然具有历史继承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没有在中国形成而在西方形成,这与经济思想(当然包含财富思想)的历史继承性有一定关系。所以,我们从“伦理财富观”与“学理财富观”上来定位中西方古代财富思想的特质是有道理的。这个定位是依据它们形成的历史背景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一、伦理财富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关于财富等经济思想肇始于奴隶制时代,但“中国奴隶制时代的经济思想材料较少、较零散,而且表现的不够明确”。因此,中国古代财富思想主要反映在封建时代。在从先秦到清朝二千年左右的历史时代中,中国古代财富思想绵延流长,形成了以儒家伦理为本位,以适应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为要求的伦理财富思想。

(一)封建皇权统治是伦理财富观形成的政治基础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从经济的角度论证了封建皇权统治的合理性。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强调获取财富的正义性和使用财富的正当性,以义利观为标准来看待财富。在孔子看来,义处在社会价值体系中本体论的地位,它是一种具有独立自主价值的存在,无需在道德之外去寻找其他存在的依据。“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此。”(《论语·里仁》)反映的就是这种思想。义作为人的内在道德需要,在与其他需要(如利的需要)相比较中,被孔子视为一种根本性的需要或第一性需要,具有被优先考量的地位,这就是“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与义相比,利的需要是第二性的。所以,在伦理财富思想的视野中,当社会矛盾尖锐时,要以义为重,反对利大于义;要以社会的大义为重,反对个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这种伦理财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推崇重农抑商政策和伦理至上主义,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在伦理财富观那里,道德与经济始终头足倒置,在它看来,经济活动的最高价值不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而是实现社会道德的完善与和谐。这种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财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推进社会变革的经济力量的产生和壮大,有力维护了封建皇权统治。另外,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强调人们在经济生活中,要尊崇诚实守信的交换原则、先公后私、博施济众的分配原则和节俭爱物的消费原则。这种主张有利于防止财富悬殊分化,对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除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维护社会稳定都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从而对封建皇权的统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儒学伦理思想是伦理财富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

一个时代的经济特征除了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外,还要受到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意识的影响。伦理财富观的产生、盛行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伦理思想有着紧密的关联。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里,由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伦理理念对维护社会稳定、缓和阶级矛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被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导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以重伦理、尚道德为核心内容,并把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中,从而成为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由此可见,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与财富思想不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一是儒家思想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人性论纳入到对财富的认知中。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不仅要具有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还要具有道德伦理与善性,人是国家的第一要素,而人的善性与道德伦理又是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与财富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儒家伦理思想还把人性与社会经济管理活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儒家以人为本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对财富的价值目标上面,儒家伦理思想认为,财富的生产与创造有利于实现国富与民富,更有利于实现国家整体经济利益与个人人格完善。二是儒家思想把其义利观渗透到经济活动中。儒学义利观认为义重于利,义大于利,义先于利,反对谈物质利益,专注于礼义与仁政。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以及《盐铁论》中的“抑末利而开仁义”、“以礼义防民欲”(《盐铁论·本议》)反映的就是这种思想。在儒学义利观的影响下,儒学伦理思想与中国古代财富思想形成了以伦理本位为主导的独特的结合形式,即伦理财富思想。三是儒家思想把其政治伦理观念渗透到经济活动中。儒家伦理思想的政治目标是经国济民。所以,在儒家思想的视野里,伦理道德不仅是政治的基本原则,也是经济的基本原则。在封建政治体制中,君与民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形式,儒家思想认为,君主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做到“民为邦本”,要惠民、爱民、恤民,这就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轴心—民本思想。以“民为邦本”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不仅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统治模式,也反映了中国古展社会经济的根本措施,这种措施就是儒家政治伦理在经济上的延伸与运用。

二、学理财富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在西方,通常把奴隶制时代称为‘古代’,而把封建时代称为‘中世纪’;在中国,人们习惯地把184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称为古代。但如果从经济学以一门独立学科形态出现的时代来看,很显然,亚当·斯密之前的财富思想和经济思想都不能算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思想。所以,从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化上看,研究西方古代的财富思想,可以把西方的封建时代—中世纪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在此意义上,我们研究西方古代财富思想的时空范围就扩展了很多。西方的古代,尤其是古希腊人在财富等经济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见解,这些见解“历史地成为现代科学的理论的出发点。正是基于西方古代经济思想对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影响,我们可以这么说,西方古代的财富思想已经具备了初级的“科学”理论因子了,而这与其财富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一)法制与神权是学理财富观形成的政治基础

西方古代与中世纪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时代,但这两个时代都没有阻止思想家们对财富思想的较填密地思考。西方古代思想家们形成的财富思想,与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特点、民主理念的蕴育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所形成的财富思想与神权统治下的人性“呐喊”也不无有关系。

古希腊奴隶城邦制度的形成、发展为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希腊城邦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可以自由独立地进行农业、手工业、商业活动。在奴隶制城邦中,有大量的自由民和奴隶,自由民是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的所有者,而奴隶劳动则是农业、手工业与商业活动中主要的劳动力来源,也是希腊经济能够进人极盛时期的重要原因。可见,奴隶城邦制度为古希腊经济的繁荣与财富生产活动提供了政治空间。同样,古罗马奴隶制政治体制中统一的行政系统与罗马法律也促进了古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当然,西方古代财富思想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经济的繁荣和财富增长,还与古希腊、古罗马所倡导的民主理念密切相关。民主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人民的政权、人民自主的管理。古代西方在财富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与民主理念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其一,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的品性—经济自由。民主与法制反映在经济活动中,就是要求实行经济自由。“希腊的贸易基本上是自由的,国家没有什么限制,但个别商品除外。同样,罗马法中规定,“商品所有者彼此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易,要求商品有平等的价值标准和统一的等价物,同时它要求人们享有各种交易自由,不受束缚。可见,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是在经济自由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它必然承袭经济自由的品性。其二,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家的身份—非政治性。从色诺芬到亚里斯多德,从贾图到奥古斯丁,从阿奎拉到休漠,大部分经济思想家的身份都不是依附于政治权势的政治家或官吏。这就决定了这些思想家可以以自由的精神状态来探究财富活动,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科学的财富理论。其三,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的内容与主旨—财富增殖。色诺芬认为,庄园经济的管理应“能够继续支付一切开支,并获有盈余使财产不断增加”。古希腊其他思想家还论证了分工可以增加财富数量,提高产品质量等。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的开始。这是一个压制人性的时代,也是一个贬斥私有财产的时代。基督教虽然鞭挞私有财产,但却规定财产公有只是适用于从事完善事业的神职人员,不难看出,这种财富思想是为了巩固基督教神权统治的。但关键的一点,基督教是如何将美好的憧憬引人到人们的头脑中的呢?这是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主体性力量是人的本能冲动、理性思考和某种精神信仰交互作用的产物,其中理性思考是居于主导地位。就连中世纪基督教信仰的建立也得依靠理性思维的神学论证。想必,在那个依靠“理性”的神学论证建立起来的基督教的时代,经济思想家们对财富理论的论证又怎敢不理性、不科学呢?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世纪时代的财富思想也是充满理性思考的,这与基督教神学理性并不相悖。

(二)民主理念与宗教文化是学理财富观形成的思想基础

诚如上述所言,一个时代的经济特征除了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外,还要受到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意识的影响。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受到当时的民主理念、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不管怎样,和中国古代财富思想比较而言,西方古代财富思想更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这个观点已经得到当前经济学界的普遍认同。其缘由在哪?笔者认为,民主与法制的理念给了经济思想家们开放的视野和科学研究的运行规则,自由的思想与法制的约束更开阔了经济发展的新空间,这必然为深入研究财富问题提供了可能的对象与载体。基督教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了经济思想家们以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基督教对人性的压制更加促使了人们对人性的呼唤、对人本主义的探索、对理性的追求,这种结果势必会给财富的科学研究带来新的精神动力。

三、伦理财富思想与学理财富思想比较中的启示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但遗憾的是没有发扬光大,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也很难寻找踪迹;而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却能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先导,这个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深刻思考。伦理财富思想与学理财富思想深刻反映了人们在财富认识方面的思维方式与人性意识的不同。

(一)思维方式

其一,理论思维。这种思维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的科学活动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或者说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框架,无论体系还是框架都是以几个最为一般的原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此为源头,古希腊人通过演绎方法将知识具体化,取得知识,走出一条推演的路,而不是发现或想象这条路,因而贯穿推演道路始终的基本上是理论形式。这种思维一旦运用到财富活动中,易于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中国古代财富思想就恰恰缺少这种思维。所以,学者吾淳就认为:“中国人的知识体系似乎显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科技活动没有像希腊那样被高度理论化。因此,中国的知识体系便没有可以贯穿始终的‘线索’,……它如同一盘散沙,难以取得高水平的理论体系,也难以取得与高水平的理论体系相配套的高水平的推理方法。所以,我们不难想象为什么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得以发展成为学说体系。

其二,逻辑思维。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缺乏逻辑思维。许悼云认为:“中国的数学发展就好像是为了作实际的四则杂题一样发展起来的,并不是为了抽象的思考而发展的,这与古代希腊的数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古代的思维倾向于直观性和模糊性,所以,逻辑思维在中国古代“一直发展缓慢,始终没有建立起西方那样的公理化、形式化的逻辑推理体系”。缺乏逻辑思维对经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没有能够成为完备理论体系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创造性思维。中国古代重视“天人合一”,“它是一种封闭的思维,不重视与外部交流,缺乏革新性。日本的学者也指出:“缺乏个人的创造性,没有将知识推向进一步充实和独立的发展,这是东方精神所特有的一种束缚性的必然结果。与中国古代相比较而言,古代希腊、罗马人更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一点在古希腊城邦经济的独立性方面可以有所窥见。

(二)人性意识

古希腊、罗马时代有很强的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可以看作是一种民族主义和国家观念。后来私有意识超越了公民意识,西方社会转向了以私有为本位。私本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性意识,激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而人文主义就是西方古代经济思想能够发展成为体系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不仅表现在政治上,也渗透到经济中。自秦王朝开始,“士志于道”的观念“变得高度的政治化了”。从汉武帝后,中国的士大夫很少没有“恒产”的。随着士大夫官僚制度的成长,士大夫的实力也不断增强,他们既拥有借政府之名的社会统治权,又拥有跟地主一样的财产权。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极度的压制了人性意识,致使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自先秦以后,就呈现出一个精华递减的走势,最终没有走上“复兴”的道路。

(三)现代转换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完备的科学体系,但其蕴含的精华在今天的经济活动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体现这个意义,把意义转化为现实,需要我们认真地做如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要积极整理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中的理性部分,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使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同时,要积极把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中的精华纳人到当代中国经济学学科基础理论之中。

二是要积极关注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中的正义与道德价值,并把伦理财富思想纳人到中国当代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同时,要积极将伦理财富思想中的正义与道德价值渗透到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伦理观念中,使之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第4篇: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传统经济管理;现代经济管理;启示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管理思想是以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总的说来,现代经济学关注的重点是价格机制,对于自然因素和制度因素关注的比较少。而我国的传统经济思想可以很好的弥补现代经济学的不足之处,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将自然环境和制度看作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探讨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的启示意义。

一、注重制度和政治因素是传统经管思想的重要优势

1.关注各种生产要素的产权问题

生产要素的产权问题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孟子曾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的观点强调的是产权对于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产权可以有效的提高产权所有者的积极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实行了土地私有产权和自由买卖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产权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当代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构建一种既保护公有制主体,又不损害私有制产权的社会制度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启示。

2.将经济管理行为转化为整个社会的有机整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传统社会一直存着一种重农抑商的思想,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和商业相比更加容易控制。各个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鼓励小农经济的发展。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现代经济管理人员应该站在足够的高度,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独特的国情,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并不一定都合适我国,为了促进我国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我国独特的国情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

3.发现不同时期的不同客观条件,抓住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经常发生战争,这些战争有些是为了维护国家自身的利益,有些则是为了扩张领土。以两宋时期为例,当时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强大,对中央政府构成了威胁,为了消除这种威胁,中央政府力求通过经济手段来建立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友好联系。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国家关系和政治也是影响国家经济的重要因素,经济管理人员在看待经济问题时应该融入国家关系和政治因素。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当中的理财观念和启示

1.“开源”和“节流”

这里的开源指的是国家可以通过发现新的税源来增加国家财富总量,这里的节流指的是国家要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支出。在我国的封建时代,国家的开源行为一般都是和老百姓抢夺利润的。具体来讲就是,两汉时期将盐和铁都归入了政府的管制和经营范围,两宋时期推行了茶引制度,明朝实行的矿监制度等等。

2.缺乏对税收征收成本的控制

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在控制税收成本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依靠税收官员自身的道德水平,对相关税收工作进行监控,改变税率等等,上述方法不够有效,这使得我国古代税收成本从来没有降低过。现代社会的税收工作中也存在类似于古代的问题,那就是在税收工作中关注产量,忽略了生产函数的重要作用,忽略了通过降低消耗来提高收益的手段。

3.始终包含着一种重等级不重事权的内在矛盾

在我国的封建时代,当权者实现国家治理的手段之一就是控制财政资源,可以这样说古代的经济管理方法是为政治服务的,是维持国家稳定的有效方法。早在汉代,当权者就建立的“均输”制度,宋代又建立了转运使制度,这都表明了国家财政是由中央控制的。在现代社会,如何协调事权和财权的关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国家的发展,我国应该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有效手段对税收成本进行控制,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协调事权和财权的关系,建立一个高效的国家财政体系。

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我国的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使民以时”就是这种思想的重要体现。从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尚书》中就明确记载了人们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安排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总的说来,现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不太关注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关注重点是价格理论。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但是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不是即时的,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显现。现代经济管理学者应该充分借鉴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关注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将自然环境加入经济系统之中,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之中关注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我国古代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非常重视政治制度和自然环境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探讨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鲁梅.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2:34.

[2]张会.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36-37,44.

[3]张玉山.谈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对现代经济管理实践的促进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27.

第5篇: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社会转型 制度建设 择优机制

一、引言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出了建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科学的迫切性。但是,学界仍然在延用20世纪80年代初以管理二重性为理论基础,提出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管理科学建构指导思想。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并未深入探讨以我为“主”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如何判断和选择众学之“长”,怎样才能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可操作性管理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建构需要从制度基础和传统管理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建构各种管理文化因素有筛选取舍功能的制度结构。

二、西方管理理论在转轨时期应用研究

进入市场经济进程以后,但是,我国在现实管理活动中深受自身独特的文化积淀的影响。而这种文化积淀,是缺乏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管理思想的延续,浸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实质。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由单一计划型结构向市场契约型多元结构的转变。经济多元化的出现导致单一利益关系的分化,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进程表明,利益分化除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体制内经济利益分化以外,中国社会还存在体制外的利益分化,即一些人、群体或集团,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凭借手中政治地位、经济势力及支配资源的特殊权力,利用非市场化方式,通过不公平手段获取额外财富,形成具有投机性、排他性的既得利益集团。究其实质,则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双向寻租行为。尽管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同样存在,但是我国转轨状态使这种行为差不多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非规范经营行为与寻租行为越重,则政府收益越少,而部分政府官员个人的收益与寻租成功的企业的收益却越多。于是企业与政府之间就会出现相互报酬递减的关系。这是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落后的陷阱的重要原因。分析表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管理科学,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大都缺少现实的基础。

三、传统管理思想在转型时期应用分析

反观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其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取向可谓格格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本主义,把个体价值归结于社会价值,倡导重义轻利。但是,以功利主义为原则的市场经济却认为唯利是图是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强调”经济人”假设的普遍适用。再者,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古代管理思想,主张三纲五常伦理模式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宣扬专制式人治主义。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型经济,崇尚以法治国,重视共同的契约式约定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而在具体管理模式上,中国古代管理方略经历了春秋战国的雏形期和秦汉以后定型期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包括:德治教化的儒家思想;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严法律民、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以及兼爱非攻、兼爱交利的墨家思想。后者则逐步形成以”儒学为主”、”道法相辅”为学派结构的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其后虽多有变化,但终未越出以儒家的”德治教化,修身治国”作躯干,添加”援道入儒,无为而治”、”阳儒阴法,德主刑辅”为两翼的内圣外王管理模式。很明显,管理知识一直未能与治国思想分离而成为专门的科学知识,强调的是以平均和共存为特点的有序、统一、稳定的内部和谐状态。因此,难以胜任市场经济时期中国管理的重任。在提倡竞争、创新和科学精神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以求和谐、中庸为代表的古代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四、操作模式的建议

本文赞同在探求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过程中,广泛吸取多种管理创新资源,从中国现代独特的价值、文化视角去发掘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和中国古代以“治国之道”表现出来的管理文化。但是,必须强调这种文化的汲取必须由新的企业产权制度的安排来起主要作用。由于该制度的功能机制却在于企业家作用。现代产权制度的构建需要众多的真正的企业家在实实在在的经营实践中去探索、去博采众家、融贯中西推陈出新。为此,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不仅要求符合市场经济本性要求的企业内部和外部合理有效的制度建设,而且与完善企业经营者择优机制是不可分的。在这种择优机制的作用下,优秀企业家的涌现不是靠亲情关系的提拔,不是靠行政式的领导赏识,而是靠制度性的竞争,以优胜劣汰的规则产生。因此,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上企业家择优机制的形成是西方管理科学得以真正移植,并能同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相融合而达到建构中国自己的管理科学的充要条件。

另外,在具体操作模式中,既要极力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又必须强调允中谐协、知权通变。以平等、开放、宽容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的一切管理知识,从西方管理科学和中国古代管理文化中分析、剥离出各种不同的观点、思想,审时度势,在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判断标准基础上,将他们应用到实际管理中去,最终建立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

参考文献:

第6篇: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城市经济;分析

房地产的最主要功能是能够满足人们住房需求,尤其伴随着时下地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地区房价持续上涨,外加时下地产市场的双重垄断促使了地产行业迅速膨胀,城市经济就此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客观影响。

一、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

为了研究房地产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可大致简略回顾下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起初从无到有,发展规模从小到大主要有这样几种形态:

(一)交通立市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最开始的起源要素要追溯到古代的地理交通位置与其通行条件。交通有利位置多数处于东西要塞,即南北必经之地,地势广阔,更有利于修筑马车道路的便利条件,而非意味深远的茶马古道一样。古时候,像吐鲁番、长安、洛阳、卞京等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直至今天,这些城市的发展都相对较为发达,即便是失去了往昔的经济与政治地位。另外,由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与科学技术的因素决定了这些重要城镇不可能出现在沿海一带,因此水路贸易那时候还是不能实现的。而由于古代技术还都比较原始古代人们对于海洋或水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并非很容易就想象到水是人们的通商贸易之路,而且海是比山更难翻越的阻隔。所以古代我国的黄土文明所产生的一切辉煌都是在大陆的腹地。而伴随资本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的逐步掀起,至此,人类科学文明技术才有了长足进展,其标志是机械动力逐步取代人力和畜力,而机械技术的应用而生符合于当时发展形势的催化,从而人们利用机械文明技术研发而来的交通工具运用到海上,先后有哥仑布、郑和的探险历程揭开了海洋文明的序幕。从此,濒海,临江,沿河的商业重镇一个接一个地诞生,商品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而正因为商品生产的规模逐步扩大,促进加速了城市的繁荣与扩张。

(二)供给立市

早期城镇建设地理位置与城镇功能等分别受限于交通工具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条等因素影响。但是伴随城镇人口的逐年增加,各个领域人才的不断汇集,使城镇的功能由最初的单一交易功能逐步演化成多种交易功能,功能也愈来愈多多元化。其产出功能主要是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如古代戏曲,杂耍等;这种城镇多元化的“功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生产力的一次飞跃,是城市功能的本质体现。而最早初的供给产出是农产加工品,大多是衣食住行的民生产品。但随着以铁器为标志的实质技术进步,人类社会形态逐步走入了以农产品为主,工业产品为辅的产业多元时代。此后工业革命的逐步掀起,社会工业步入了技术含量更高的制造业阶段,一直延续到今天。而城市的供给商品又由农产加工品转变为工业制造品为主,其功能也逐步增多并且复杂化发展。这既是城市在不同历史时间立足和发展的轨迹,也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发展轨迹。房屋自然成为文明的包装品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须品。

二、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发展经验

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主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经济得到了空前快速发展,但是有些城市缺乏城市经济的战略定位,不明确产业间的内在关连性、自身的条件、特点等因素,盲目发展房地为主的城市建设,以至于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笔者以深圳和海南城市举例。当年深圳的快速发展所倚仗的房产建设并不是光靠房产本身,而重要的是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之上,还继承了香港为了产业升级而加大调整、转移其加工制造业的客观性根本因素,其调整给深圳楼市注入了新鲜活力,从而致使前后短短二十年时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逐步发展为现今400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而海南建省是在90年代初,中国经济的第一波正沿着海岸线北移,上海浦东的开发正刚刚开始。但很喜的是,海南指赶上了经济浪潮的末尾,另外由于海南的外部条件并没有深圳那么人杰地灵、得天独厚。它自身的工业经济基础在当时是非常薄弱的,而这种内、外基础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形下,想步深圳经济发展的后尘,已然不太可能实现,这就如泡沫经济一样,内虚中空。由此可见,城市的建设发展是构建在自然地理条件为主导的贸易经济的条件之上的,城市的发展则是凭借科学技术与投资资金为龙头的“产出经济”的条件之上,城市经济战略支点的选择必须以可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产出为原则,而诸如城市地产这样的“商品”只有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与交换,才能使城市经济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与保持其持久生命力。任何城市在任何历史阶段都不应把产品地域性极强的房地产业放到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很多城市曲折道路的历史总结。

三、市场的垄断行为使房地产畸形膨胀

目前土地制度的基本框架是: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权利绝对不平等,只有国有土地可供建设城市居民所需之商品房。因此,建设房屋的土地只能由政府垄断性供应,而政府事实上只向房地产开发商出让土地。于是,房地产开发商成了城市住房的垄断性供应者,普通家庭则从制度上被剥夺了建设自己住房的自然权利,但也因为这样,农民丧失了获得土地转换用途所带来的绝大部分增值收益,这些收益被政府和地产商瓜分。

另外,目前的征地模式既损害了农民利益,剥夺了农民自我实现现代化、自我融入现代经济体系的权利,又给城市民众解决住房问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就是说地方政府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而房地产开发行业至此也就过快迅速膨胀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

第7篇: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

一、“本土化”视域下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有效结合

“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讨论的基点是“反思”、“回应”西方学界对中国传统经济的认识与评价。西方学界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传统经济究竟是发展还是停滞的重大问题;认识的角度无论是“西欧中心论”、“中国中心论”、“多中心论”、“无中心论”等,都是西方学者总结、批判与再批判的结果;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中西比较的方法。这无疑开阔了中国学者的视野,对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并成为“再评价”争论的焦点:一是西方传统与中国实际问题;二是评价的标准问题;三是核心概念问题。随着讨论的深入,有些学者认识到有必要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评价标准,应从中国传统文献出发重新检讨、发掘相关理论与概念。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理论、概念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走“本土化”研究之路成为必然。

“农商社会”、“帝制农商社会”与“富民社会”是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葛金芳先生、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先生与云南大学林文勋先生吸收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结合中国实际建立起来的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发展问题的“本土化”解释模式的尝试。以上诸论对中国传统经济是发展还是停滞,及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等都有自己的评估。“农商社会”说认为,宋元明清江南区域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农商并重的局面,但是受战乱、生态及制度等的影响,中国传统经济未能转型为现代工业文明。“帝制农商社会”说认为,明清社会发生了诸如市场空前繁荣、社会分层体系简单化等一系列“历史性”的变迁,但受制于制度和传统社会诸多结构性要素,整个社会呈现出经济社会活性和政治集权共同增强的特点,并不包含社会组织方式及科学技术的根本改进,这种社会是一种“帝制农商社会”。“富民社会”认为中唐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富民”阶层,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宋元明清诸朝的阶级基础和社会结构,但并没有成为帝制社会的离心力量,而是通过科举等途径成功与“士”、“官”阶层对接。以上诸说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肯定了宋元明清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强调有诸多其他因素决定了中国社会作为整体,并未与西方社会处于同一演进轨道上,所谓中国“工业革命”、“现代化”进程的前景在当时也尚渺茫。

在本次会议上,葛金芳先生、赵轶峰先生、林文勋先生、薛政超先生、张锦鹏女士、刁培俊先生等从不同视角进一步论证了“农商社会”、“帝制农商社会”与“富民社会”。葛金芳先生从交易费用的视角,重新解释了南宋临安工商业发展的原因,指出便利的交通运输、可靠的交易惯例和生产空间的相对集中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临安工商业繁荣中具有重要作用。赵轶峰先生指出,明清时代的商业发展并没有消解帝制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与商业相互渗透,衍生出一种帝制体系与商业发展基本契合的结构形态。云南大学林文勋、薛政超先生认为明清形成的“士绅社会”是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最高和最后阶段。云南大学张锦鹏女士从投资、购买、售卖三个方面论述了“富民”是如何通过财富力量改变身份进而成为重要社会力量的过程。厦门大学刁培俊先生着重探讨了中国“富民”如何纵深发展的可能。

此外,与会学者还对传统经济中商人群体、乡村经济的商品化、市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河北大学刘秋根先生通过对遗存的大量“山西商人书信”的深入研究,以“汾阳皮张商人”为个案,分析了明清“本土化”的商业概念与金融体系。北京师范大学陈涛先生以特定地区“甫里”为例,说明了唐代后期苏州乡村经济的商品化及其原因与特点。北京师范大学李志英女士从病虫害的独特视角考察了民国时期农产品的商品化及其生态影响。刁培俊先生主要从文献检讨、方法思考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史料中所呈现的对福建路经济发展水平截然相反评价的原因,认为宋元福建路经济虽有发展,但仍存在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深入检验、批判性审视历史文献,避免陷入“选精”、“集粹”的陷阱。云南大学田晓忠先生综述了20世纪以来学人对明以前中国古代传统市场的研究。

二、断代研究与贯通研究无所偏废

对明清经济发展水平的讨论,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要论题之一。“明清停滞论”和“宋代高峰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非常有影响力的两种学说。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学派”,都反对“明清停滞论”和“宋代高峰说”,认为清代是传统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峰。“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研讨会的缘起也主要与西方学者与中国学者提出的对明清(主要是清前期)经济发展水平的新论有关,因此关于明清经济发展水平的讨论无疑成为历次讨论的焦点。本次会议打破了以明清停滞与发展、宋代与清代孰为高峰等既有论争模式的局限,跳出了以研究明清经济发展水平问题为主的核心圈子,用更加贯通的视角研究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这应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农商社会”、“帝制农商社会”和“富民社会”,虽说主要是针对唐宋以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认识理论,但以上诸说都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宏观认识的架构之上的。葛金芳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由“农业社会”到“农商社会”的发展历程,并最终会走向现代的“工商社会”。赵轶峰先生认为中华文明基本结构形态可以区分为先秦时代的“王制”,秦至清的“帝制”以及民国以来的“共和制”。林文勋先生从社会群体对社会经济关系、阶级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影响出发”将古代社会概括为汉唐的“豪民社会”,唐宋以来的“富民社会”,以及近代的“市民社会”。

河南大学李振宏先生从贯通的角度,对秦至清皇权在经济领域的专制作了系统性的剖析,认为皇权在经济领域具有独占性,皇权对国土上的一切物产具有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力,臣民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山东大学刘玉峰先生认为自春秋战国“工商食官”格局被逐步打破后,中国古代工商业整体上形成了官营国有工商业和私营私有工商业并存的“官私二元结构”,进入封建帝制时代,私营私有工商业又可再分为贵族官僚私营工商业和民间私营工商业,因此将其结构形态概称为“整体官私二元、实际组成三类”。

三、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全面关照

传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概念如劳动生产率、亩产量、垦田数、人口等一直是此前讨论的重点。随着讨论的深入,必然要涉及政治、制度等非经济因素,这也被认为是评估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的另一个重要突破口,但治经济史的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他们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与制度等认识的准确程度,却是值得怀疑的。“加州学派”就有学者在考虑经济数据的同时,也将中国的各种体制、制度等考虑在内,这无疑是明显的进步,但得出的结论却让人诧异,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政令和地方实施属于不同的系统,政府只要与地方精英们很好的结合起来,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并进一步认为中国绝不是专制主义。也有法国的汉学家认为中国古代讲“民本主义”,认为中国政治没有民主并不是问题。以上观点包含对中国传统政治的一些误解,但影响很大,在国内也有不少追随者。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非经济因素的正确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会议对传统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如国家权力、思想观念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如前揭李振宏先生对秦至清皇权专制社会进行了经济史方面的论证,指出皇权对国土上的一切物产具有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力,臣民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苏州大学臧知非先生认为国家力量在战国秦汉时代私营工商业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国家力量导致了私营工商业跌宕起伏。首都师范大学李华瑞先生通过对宋代的商业和高利贷资本的形成、具体活动、投资方向及地主、官僚、商人三位一体关系形成的论述,说明了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走向。赵轶峰先生认为,以往许多研究夸大了商业与帝制体系的矛盾性,权力与市场相互渗透,明清时代的商业与帝制国家体系是并同发展的。

对于经济发展中的思想观念等因素,南京大学范金民先生从《史记・货殖列传》出发,对司马迁的商业思想,及其笔下的商人所表现出的商业智慧和商业伦理等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这是值得深入总结的商业精神财富。李华瑞先生对中国古代“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与经济观念中的变与不变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周秦至隋唐根深蒂固的“重本抑末”政策,在宋代有所松弛,出现了认可盈利的思想,但这仍很难突破帝制国家“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对这种“变”的因素不能估计过高,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政治的强烈干预,很大程度上是财政政策的衍生发展,不完全具有商品经济的独立性质。云南大学黄纯艳先生则从宋人水上信仰及其变化的角度考察了宋代商品经济和海上贸易发展。

四、会议的成果、问题与启示

本次会议名家云集,讨论热烈,成果斐然。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热烈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国家力量等非经济因素在中国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二,视野更加开阔,角度更加新颖。本次会议对传统经济的评价突破了经济史的视野,用政治的、生态的和思想的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认识传统经济的发展。就经济史本身而言,如交易费用等概念的引入也对考察传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三,本次会议的与会学者都是各方名家,都有深厚的学养,他们在对中国传统政治、经济等的整体把握和史料的解读上更加准确,成果具有很强的信服力。

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与会学者也指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不能忽略全球史的视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平先生指出,传统经济的研究应有全球史的关怀,多注意与海外的联系,研究国内市场时不能忘了外部世界,明清新作物的引进、白银流入等都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开大学李治安先生也说,“农商社会”的发展,绝对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有莫大的关系。台湾东吴大学徐泓先生也指出本次会议海外市场如朝贡贸易、海外贸易等谈的不多。第二,不能过分强调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的论述是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刘秋根先生警示说,经济发展本身还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对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不能强调的太过,显然,这应是非常及时的提醒。针对两种认识倾向,葛金芳先生指出,双方各有所据,但论述时也一定要看到局部与整体,长期与短期的关系问题,要兼顾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

第8篇: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思想;社会背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制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P261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古代城镇从起源到发展完善以至成熟经历了长达两千年的历史长河,是一个发展、融合完善、再发展、再融合完善以至升华的一个螺旋上升的连续发展过程,也独立发展出其一脉相承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这使中国古代城镇建设艺术表现出东方文化的鲜明特点,成为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而这一独树一帜的规划思想与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要想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就不得不从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背景开始。

1中华民族生息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影响

1.1对城市选址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其规划指导思想是:靠近水源地,地处周边有山脉围护的平原等地势起伏低的地区。从大的范围和早期的城市选址来说,城市多数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如陕西西安和浙江杭州等。

中华民族栖息生活在北半球的东亚大陆,太平洋西岸,地处地球的北温带,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气候宜人,众多的江河湖泊,使广阔的土地可垦可耕,供人们衣食。因此,与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华文化产生和延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

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即中原地区。华夏先民在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生活觅食、狩猎、放牧,进而发展农业,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因而,奴隶社会及早期封建社会的城市大多出现在当时较发达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1.2对城市布局思想的影响

1.2.1城市整体布局形态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中国古代城镇布局形态可以分两大类型:

a.城市整体布局方正规则:这类城市数量最大。北方或南方平原地形的城市许多都是方形,也有矩形,有的基本上是方形,只是局部城墙不规则。方位多正南北或接近正南北。

b.城市整体布局不规则:多由于河流山川等地形条件而成,有的类似圆形,如嘉定、青浦等,有的沿河成一字形发展,如江西的玉山、景德镇等。有在两河分会处成果仁形的,如江西会昌、赣州等。沿江河的较大的城市多位于江河的交汇处,如四川的宜宾、湖北的武汉、广西的梧州等。也有跨河两边发展的城市,如江西抚州、湖北襄樊。

1.2.2城市空间构架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中运用最多的便是中轴线的布局手法,由建筑群以“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串联起来构成古代城市空间,而之所以运用中轴线来构架古代城市空间,与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1.3对城市道路系统思想的影响

受地理环境的制约,道路网规划也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呈现出相应的特点,在平原地区,道路网规划为“棋盘式”,大多数为方格形,如曹魏邺城、隋唐长安、洛阳等。而在南方多河地区还有水乡道路系统及河道系统形成互相配合密切的道路系统,如苏州的前路后河格局,河道交叉口与道路交叉口的桥头小广场往往形成交通及商业中心。

2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影响

2.1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概况

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中国远较欧洲为早,封建社会的时期长达2000余年,在这漫长的时期中,不断改朝换代,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是缓慢的,封建生产关系始终占统治地位,因此,中国古代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

中国的封建社会中虽然也有过几次分裂的局面,但大部分时间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一套完整的庞大的官僚机构。封建统治的中央政权有着对全国的控制,可以役使广大的人力物力来按照加强政治军事统治的目的在各地修建城市。

2.2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影响

2.2.1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影响的概况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与中国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整个时期中政治、经济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城市规划主要体现统治者的主观意图,由帝王亲自拟定和主持规划工作,而城市的发展则更多地依赖或受制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与愿望,也会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起相当的影响。可以说,隋唐长安是反映帝王意志,而宋东京则是符合市民世俗生活的。

2.2.2对城市选址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分为两类情况:

一类是出于政治及军事上的原因,如隋唐长安城的选址,就像秦咸阳、汉长安城一样,是由于关中地区便于防守,又可东出潼关控制中原的战略位置。

二类是具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如苏州,位于农业手工业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大运河流经城市,从春秋吴国建都后一直是东南地区繁华的都市。

2.2.3对城市布局思想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更替,城市布局也呈现出相应的特点。

2.2.3.1农业经济结构下的“井田制”城市布局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从新石器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并把农业里的土地制度运用到了规划思想上,就像田中的阡陌一样把城市划分成不同等级的“井”字,想套组合成方格网平面布局。这一布局手法在隋唐以前都得到了广泛使用,在其后的历史朝代也得到一定的延续和发扬。

2.2.3.2政治皇权制度下的“中轴线”城市布局

古代城市规划布局中,宫城多居中布置并位于中轴线上。“前后三朝”和“东西二宫”分别作为以“实”或“虚”作为中轴线,它们的目的都是表达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因此,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中轴线”布局手法其出发点就是体现皇权制度,以突出统治阶级为根本目的。

2.2.3.3商品经济下的“街巷制”城市空间格局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到了宋东京,终于打破了集中市制和封闭的“里坊制”,代之以“街巷制”的城市开放空间的格局,使城市的发展迈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格局的规划不是统治者或者任何人能左右的,而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2.2.4对城市道路系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道路根据其政治及经济的原因,道路的宽度先是由小变大,再由大到小。如在唐长安时道路宽度达到了顶峰,其道路功能主要用于举行皇帝出巡、郊祭等人数庞大的仪仗队通行。而后到了宋东京,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其道路宽度明显缩小,道路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变为商业街。

中国古代城市道路宽度及效果演变规律,即唐长安:广场式,封闭到宋东京:商业街,开敞。

3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礼制、儒家、道家等思想以及风水文化都在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上有着深刻的体现,这是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思想的精髓所在。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就没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辉煌。因此,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研究旨在发掘其内在的中国传统文化。

影响中国古代城镇建设的思想体系分为三种,即体现礼制的思想体系、注重环境求实用的思想体系和追求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体系。此外,还有独特的风水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秘色彩的一支奇葩。

3.1体现礼制的思想体系

核心内容包括《周礼考工记》,儒家文化的以礼为中心的文化思想,“别尊卑、明贵贱,区别上下、左右、男女”。规划特点是以明确的等级制思想,贯穿于城市规划的每个环节。

a.城市布局

“择中立宫”,以宫城为中心,宫城中轴线作为城市中轴线,其他建筑对称环绕布置周围,而中是最为尊贵的一个方位,在历朝历代都城建设中均有体现,借以体现居中为尊的礼制思想。

b.道路系统

追求正南正北,垂直相交的道路系统,棋盘式布局。严格的道路分级,“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都反映了礼制的等级思想。

3.2注重环境求实用的思想体系

常出现在地方小城、地形变化大、气候多样的地方。规划思想追求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完全放弃西周时期追求形式、注重礼制的城市规划思想,其代表作是《管子》。

a.城市选址

“凡国立都,非于大川之下,必于广传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与传统的择中论有本质区别。

b.城市规模

通过对城市人口、城市大小,城市周边土地的多少三者的平衡,来权衡城市的规模,主张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这一规划思想在当时非常先进。

c.城市布局

“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对城市布局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不注重形式的规划思想,同时,还采用功能分区制度,提出把城市分为圣地、公共建筑、住宅三个区。

3.3追求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道是“天地之本,万物之根”,反映了一种朴实、辨证的自然观。以天象作为规划依据,效法大地,这是中国古代“象天法地”的思想,对打破礼制思想营建城市死板和仅重实用的管子思想是有力的补充。

a.城市平面布局

典型的是唐长安城,由于认为大地是东西长南北短,所以都城也是东西长南北短,其平面中宫、皇城不居中,而居于北面正中的位置,是效法北辰即北极居天心,众星拱之的意匠。皇城南面百宫衙署是效法紫微垣,一百零八坊也象征天上一百零八星象。太极殿即皇上正宫,效法太极皇,宫内二殿也称二仪殿,象征太极生两仪。其后历代都城许多也建有太极宫,效法唐代。但也有朝代效法不同,如元大都效法太微垣,清明效法紫微垣。

b.道路系统

道路方格网的布局,也称九宫格,九宫中实,就源自“象天法地”的思想。

3.水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

风水,即堪舆,其理论基本取向就是关注人的居住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客观上形成了特殊的生态观念。

3.4.1.城市选址

土地平旷:众山环抱,成漫坡状。山系:一方面要有周围群山阻挡寒风,形成良好的小气候;一方面,保持水土,能够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一方面,是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一方面,提供周围良好自然景观资源。水系:是城址选址的根本,提供城市用水和排水途径、漕运、物产、农业用水。

3.4.2.城市景观

a.封闭、围合的景观

b.中轴对称的景观

c.富于层次感景观

d.曲线美、动态美

第9篇: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古代广州;交通;物流;特点;历史作用

交通物流是指把交通运输作为中心的物流运行程序,它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整体的进步。广州地区由于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拥有着很好的水运条件。由于古代交通工具的落后与交通物流发展的缓慢,我国很多地区的经济文化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广州地区以其水运条件取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个朝代都对广州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与支持。从朝代的更替的纵向角度,看古代交通物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能够为现今交通物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 古代广州地区交通物流的特点

由于广州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的特殊,因此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呈现出了独有的特点,比如开始时间早,突破自然限制、用途广泛、有人力的支持等。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这样特点的地区并不多,因此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一) 开始的时间早

早在陶器时代,南北地区之间已经开始通过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进行了有效的互动。先秦时期出土的陶器已经带有中原的独特文化色彩,同时兼具沿海地区的特征。因此可以看出古代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的开展时间较早。

(二) 突破自然限制

第二个特点是,古代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突破了自然因素的限制。南梁将珠江与长江分割开来,这就对水路的连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是古代人民并没有放弃对广州交通物流的开发与利用,反而因此开辟出了山路。利用山隘将长江支流与珠江的支流连接起来,扩大的运输的范围。同时开辟出了三条岭道,大庾岭道、越城岭道与骑田岭道,其中前两条岭道的曲折程度相对来说较小,但是距离北京等重要城市较远,需要一定距离的迂回;而骑田岭道虽然更为曲折险峻,但是确是连接南北的一条直径,因此现代广州交通物流的建设中,选择这一条线作为京广铁路的建设沿线。

(三) 用途极其广泛

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一般用于贸易往来,其中既包括地区间的特产贸易交换,也包括与海外的贸易交流,其产品包括象牙、玛瑙、羽毛、名马、蛤蜊等多种商品。除此之外,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也通过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来完成,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繁荣。特殊时期,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还被用作军事活动,一旦有战争需要,贸易活动就要适当让位,广州地区的运河与岭道要为行军提供通道,同时进行军事所需的粮草运输。

(四) 有人力的支持

人力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有了人力的支持社会才能正常的运行,并取得健康的发展。在古代通过广州地区进行的贸易往来其商品大多是奢侈品,供给皇上或者权贵重臣,因此在商品的销售中可以取得客观的高额利润。在利润的驱使下,很多商贩甚至官员都很热衷与商品的运输与销售。同时频繁的贸易往来又会促进广州地区交通物流的发展,在这种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实现我国古代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繁荣。

二、 古代广州地区交通物流的历史作用

(一) 促进政治中心的转移

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都城都有一定程度的变更,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迁都的现象,这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都城通常都是政治中心,政治中心的设置要依靠一定的经济基础。另外都城的变迁同通常都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缺乏必要的交通物流条件的支持,那么迁都活动就很难完成。广州地区交通物流的发展为一些朝代都城的迁移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与便捷的交通条件。

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对政治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从秦汉时期来说,它是连接首都与其他地区的重要交通要塞。秦始皇南巡与刘邦入关时都经过了广州地区。以秦始皇的南巡路线为例,他向西渡过了淮水,再经过衡山与南郡地区,有经历了湘江等地,最后到达南郡从武关归来。

隋朝的政治发展虽然不够昌明,但是隋朝运河的开凿却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经济发展的空间与范围。一个朝代都城的建设多半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作为政治中心的都城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是经济的中心或者靠近经济中心。唐代建都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一些史书中记载长安与广州的距离为4210里,也有说是5210里,但无论哪一个都可以看出就古代的交通条件来说,其距离相差不是很远。唐朝末期,关中地区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粮食的补给出现困难,因此对东南地区的粮食供应有着极大的需求,汴河等广州的地区的交通物流成为支撑朝代的延续的重要依托。

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都朝,大多衰败更替,但是南方地区尤其是岭南一代的都朝由于经济与交通上的支持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明朝时期,政府对大庾岭道进行了多次的修缮与维护,主要是为了起初的建都与后来都城的转移。大庾岭道在古代对于政治中心的变迁与转移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的发展往往离不开经济的支持,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会影响政治活动的展开。而交通物流正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州地区交通物流发展的繁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隋唐、明代等众多朝代对都城地址的选择,便捷的交通物流条件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可以促进粮草的运输、还能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于朝代的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交通是经济活动展开的必要保证,交通可以为经济贸易提供基本的支持,原料的运输,产品引入与输出无疑不需要交通的支持。

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在经济贸易活动上的影响最为明显。首先,便捷的交通可以促进产品的运进与输出,广州地区临海是历史上重要的贸易口岸,周边有很多江河要塞,历史上也建设过众多的运河与岭道给予支持;其次,当地经济可以通过交流贸易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另外广州地区还可以为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支持。

自先秦时期,中原与岭南地区就开始通过广州进行经济与文化上的交流。在广州的水运与陆运的支持下,南北方开始了经济上的贸易与交流。当时的经济贸易活动所交换的往往是象牙、犀角一类的珍贵物品。通常是番邦向王侯进贡这些珍贵的物品。

秦始皇统一六国为地区间的贸易往来扫除了障碍,而汉代又为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政治的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在东汉时期,广州地区的经济贸易优势凸显,其交通物流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象牙、珠宝等珍贵物品可以实现由南向北的运输,而四周等南方稀有的货物也可以开始在地区间流通。这样的南北贸易互通使很多人获得了高额的经济利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再到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大部分时间都呈现出一种分裂的状态。但是人们的南迁使我国东南地区的造船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促使了交通与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吴国对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发展极为重视,水军曾两次在沿海地区展开大型活动。由于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因此沿海地区出现了很多的商埠。南方的珠玑与香料开始通过广州进入北方地区,而北方的名马流入东吴地区,蜀汉的蜀锦流传到魏国。但是,在晋朝南迁后南北的贸易往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很多朝代的政治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但是在经济上却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隋朝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虽然隋朝运河的建立在主观上并不是为了促进经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但是绝不能忽视运河开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隋朝建立了永济渠、通济渠、江南运河这些运河的修建使地区间的经济贸易的交流范围扩大,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唐朝时期还建设了大庾岭路,这条路的修建促进了海外产品的流通,除了之前提到的珍贵物品外,像毛、革、鱼、蜃等内地不常见的货物也可以通过大庾岭路进入到北方内陆地区。唐朝时期有很多阿拉伯人进入中国进行商业贸易获取利润。

到五代十国时,尽管政治上不统一,但是在南北地区在经济上是相互依存的,即使是在战争时期经济贸易往来也在频繁的进行。

到了宋朝时期,大庾岭路成为主要的对内交通线路,经济贸易与基本建设运输都通过这条线路来完成。由于大庾岭路险峻曲折,宋朝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整修,用砖石对其进行固定。宋朝的通过广州箱内输入的商品一般都是舶来品。这些商品中一部分由政府管理出售,一部分有商人自己出售。珍贵管理的销售的商品大多是较为珍贵的商品,像象牙、玛瑙、珊瑚等,这些商品主要提供给皇上或者级别较高的官员使用。由商人自己出售的商品一般都是普通的珠宝与香料等,全国各地都可以销售。除此之外,南宋时期政府还会用这些舶来品与金人进行贸易往来。

元朝时期广州已经不再是主要港口,但是由于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与自身的经济基础,仍有很多香料与珠宝是从广州运入到内地的。

明代虽然都城从南京转移到了北京,但是粮食的供应还是要依靠运河的支持,海运的风险极大不适合粮草这类物品的运输。由此看出广州地区的运河发展对明代南北经济的沟通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在经济的发展程度上来看,明代广州发展较为繁荣,府城两次被扩建,但是由于后来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广州地区在经济上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活跃,外国商品的传入只能依靠对朝廷的进贡,在贸易市场上很难看到外国商品的影子。直到明清后期,外国殖民主义者占领了我国大部分的沿海港口,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州地区交通物流的发展,因此对外贸易十分频繁,交通物流发展迅速。

从先秦到明清时期,广州地区交通物流对经济贸易的促进作用几乎没有间断。这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是重大的突破。海运、水运与岭道的相互配合是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交通优势,在古代交通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持,这无疑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

(三) 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

从掀起时期出图的陶器就可以看出,南北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交流与往来,在货币产生之前,南北之间的交流就算不上是经济贸易,而应该算作文化上的交流与沟通。从陶器上的图样与花纹可以看出,陶器不仅有北方的民族特色也有南方沿海城市的特色,这种文化交流没有语言作为基础,因此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总的来说社会的各项建设都要依托交通物流来完成,如果交通闭塞,那么各项活动就只能在自己所处的地区进行活动,如果自身的文化发展长期无法注入新的思想与活力,那么久而久之这种文化就会衰退并且最终消亡。

文化传播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交流才能够促进社会创新,促进经济与政治上的繁荣。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进行着这样的文化交流,在交通物流的基础上,文化的传播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先秦时期番邦地区会向王侯进贡珍贵的贡品。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不同民族间的文化随着经济贸易与政治交流的展开而发生碰撞与交流。

广州交通物流在文化方面的影响在唐朝的表现最为突出。开元年间,张九龄前去广州祭奠南海神,在这期间他创作了众多著名的诗篇,如《商洛山行怀古》等。大诗人韩愈被贬之时也经过了广州,也同样写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到了明朝的后期,很多外国人都通过大庾岭道或者通过运河北上进行传教,促进外国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与船舶,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在中国的文化交流使中国社会对世界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促进的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明清后期,虽然外国侵略者从广州侵入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我国的国门被迫打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使外国的很多文化流入了中国社会,我国终于开始面向全世界,很多人开始发现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还是积极的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与技术,虽然这个过程是被动且漫长的,但是作用是突出的。

文化交流、诗词创作、传教等活动离不开交通物流的支持。人们要想到其他的地方去就必须借助交通运输方式。外国人要进入中国需要经过广州、南方与北方的交流互动也需要经过广州。因此可以说,广州不仅仅是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它同时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在历史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优势。

(四) 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各民族总会经历碰撞与融合,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民族融合的必然路径。在交通闭塞的时期,各民族间总是独立发展,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广州交通与物流的发展为民族间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与条件。

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经历着从分裂到统一,再由统一到分裂的一系列过程。这些现象其实都是在进行民族的融合,其方式的不同也影响着民族融合的程度。民族融合的形势有经济贸易交往、文化技术传播、战争与联姻等。实质上,一切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文化得以保留与发展,糟粕文化或被社会发展所淘汰或是经过改造成为崭新的文化。

交通物流对民族团结与交流方面的作用从南北朝时期开始显现。虽然这个时期我国呈现出一种分裂的状态,但是汉民族的南迁却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开始了融合,这种文化的碰撞,促使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

我国在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分裂,但是总体上还是呈现出了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通过交通物流上的联系与发展,各民族的联系逐渐紧密。例如南宋时期,政府就与金人展开了贸易活动,这对于长期对峙的宋、金两国来说无疑是一种突破。

元朝对交通物流的管理十分重视,为了将各个地区联系起来,建立了驿站的制度。同时元朝的行省制度将我国划分为了十二个不同的行省。最特别要数江西行省,它不仅仅指现代意义上的江西省,除了江西省外还包含了广东省的很多地方,这种行省划分的依据就是大庾岭道。

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活动的展开,战争与联姻等都是民族融合的具体形式。因此可以说,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团结。因为交通物流是社会各项活动展开的重要依托。

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发展拉近了各民族间的距离,民族与民族之间可以利用这些便利的条件展开合作与交流,即使是战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以清朝来说,清军入关,从表面上看是对汉民族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实际上,满族人民也在积极的学习汉文化,将汉文化发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当中。

(五) 促进军事活动的展开

朝代的更迭与政治的巩固都离不开军事活动,军事活动为国家的安定团结、经济文化繁荣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保障。军事活动的进行同样要依托一定的条件,而交通物流就是影响军事活动展开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军队的行军速度要有基本的保证,有力的交通条件可以提高军队的行军速度,战争的紧迫性要求军队或者是援军在指定的时间内到达战场,进而可以及时的保卫疆土、维护国家的繁荣统一。另一方面,军需的粮食粮草输送要及时,充足的粮草是军队战斗力的基本保证,如果交通物流条件不够便利,就很容易导致粮草运送不及时、粮草丢失或者粮草变质,进而致使军队的战斗力降低,战况发生变化。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战况的传递也要迅速及时,如果战况传递受阻,那么就很容易延误战机,给敌人可趁之机。

利用广州的交通物流从事的军事上的一系列活动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就开始了。广州在秦汉时期被称为番禹,秦始皇若想派兵攻打南越就必须利用番禹地区的湘江与桂江等江流。为了占领番禹这个地方,秦始皇所派的军队就极有可能是从连江进入的。汉武帝时也曾采取了与秦始皇相似的进攻路线。但是当时汉武帝占领番禹也就是广州时所用的路线并非只有水路,还利用了一条通商的路线,但是这条路线由于地势、地形太过曲折,在之后就很少被使用了。总的来说,秦汉时期对广州交通物流的利用与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古代交通物流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以唐代为例,从长安至广州的信息传递最快需要一个月,最慢则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在黄巢进贡岭南时,利用广州交通物流传递的军情,仅用18日就达到长安。

广州地区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对于信息的传递与粮草的补给有着重要的作用。秦汉的统一、唐宋时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广州地区运河与大庾岭路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军事活动离不开交通物流的发展。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常会有战事发生,因此军情的传递与军队和粮草的传递运输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州最为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必须具有这样的功能。事实上,很多史书与古籍上都记载着都城与广州之间的距离,大概都是将交通信息运输的重点放在了广州的交通物流上,可见其地位之高,影响力之大。

结语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转移、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民族的繁荣与团结以及军事活动的有效展开。广州地区的交通物流自陶器时代就已经开始被利用,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交通物流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交通物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古代交通建设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广州交通物流却盛久不衰,其运河与岭道的利用,深受各朝代统治者的重视。总的来说,交通物流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现代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也应当重视交通物流的独特作用。(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专项课题《广州地区古代交通物流研究》(编号:2013GZW05)阶段性成果之三。

参考文献:

[1]刘文雯.明清时期广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万众,方贵州.广东省货运物流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2).

[3]张亚红.广州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综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4]潘建非.广州城市水系空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5]董毅.当代广州中心城区居住建筑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6]陈卫.广东省物流产业与交通相关性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7]田鹏,黄穗,范明月.我国交通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及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J]. 中国外资,2013(16).

[8]关菲凡.广州城六脉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9]邓颖贤.羊城八景与广州市城市形态演变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10]王子今.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J]. 历史研究,2002(02).

[11]荣朝和.交通-物流时间价值及其在经济时空分析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11(08).

[12]梁国昭.广州港:从石门到虎门――历史时期广州港口地理变化及其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J].热带地理,2008(03).

[13]宋姝瑶.北宋北方地区交通与经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3.

[14]丁金学,金凤君,王成金,王姣娥,刘东.交通枢纽的空间演进与发展机理[J]. 地理科学进展,2012(04).

[15]邓颖贤,刘业.历次羊城八景演变特征及其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21).

[16]李厚强.广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0.

[17]林春大.水环境与广州城市史[J].岭南文史,2013(04).

[18]孙翔,田银生.宋代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初探[J].华中建筑,2010(01).

[19]刘海年.中国古代城市的演进与法制[J].东方法学,2010(02).

[20]S.M. Pathak,A.K. Jindal,A.K. Verma,A. Mahen.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cases admitted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J].Medical Journal Armed Forces India,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