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统计学实验课范文

统计学实验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计学实验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统计学实验课

第1篇:统计学实验课范文

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经管类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基本统计理论,为经济研究提供资料调查与整理、统计定量分析方法,以揭示经济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统计学具有应用性、实践性特点。近年来,《统计学》实践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实践教学学时数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及管理人员意识到《统计学》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本文由收集整理问题能力方面的重要性,纷纷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1 《统计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我国大学一般是以学科—专业—课程路径来设置专业与设计大学课程,从学科逻辑出发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科体系和专业知识以课程形式呈现并传授给学生。当前,我国大学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一般不足20%,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受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限制,《统计学》课时安排多为4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又不够情况下,教师只好压缩实践教学学时。其次,许多高校教师使用的多是偏重理论讲解的教材,鲜有配备专门实践教学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多针对理论课,对实践教学的描述较为简略,客观上导致《统计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难以衔接,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1.2 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统计学》授课教师采用综合成绩来评定学生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多为70%,平时成绩(一般指出勤率、课后练习题完成情况、课堂问答等占20%左右)和上机课成绩(一般占到10%左右)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过小。其次,期末考试多采用闭卷考试,导致学生在期末复习时死记硬背公式,漠视统计方法的应用。

1.3 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可雇佣性

部分《统计学》任课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将实践教学理解为习题课,或者是单纯的上机课,安排学生完成练习册,或是照着书上操作步骤在计算机上简单演示一遍,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会运用统计学的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将所学统计方法用于经济现象的分析中去,缺乏可雇佣性。例如在进行统计调查时,不懂选用何种方法收集资料,如何进行概率抽样。

2 《统计学》实践教学设计思想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陡增,2013年将近700万大学生毕业,相比而言就业岗位增加有限,这导致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特别看重学生能力,尤其是可雇佣性技能。约克(yorke,m.)认为可雇佣性即“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使他们成功胜任所选择职业的一组能力、理解力和个人特质”。可雇佣性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为了对其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国外学者将其细化为可操作的指标—可雇佣性技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约克(yorke,m.)等提出的usem模型,在该模型中,可雇佣性由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元认知4个部分构成。

奈特(knight,p.t.)等认为可雇佣性教育应该融合进课程,而且只有整合进课程时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就如何融入课程,代表性观点有瓦伦(warren,d.)的三分法和奈特(knight,p.t.)等的五分法。瓦伦(warren,d.)认为将采用独立式、半整合式或整合式将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课程。奈特(knight,p.t.)则提出将可雇佣性嵌入课程的五种方式:“将可雇佣性融入全部课程”,“将可雇佣性融入核心课程”,“在课程中融入基于工作的或者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在课程中设计专门的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模块”,“与课程并行的、基于工作的或工作相关的学习”。

《统计学》作为一门实务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其实践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立足理论、强化操作,突出应用,将对学生可雇佣技能的培养融入课程;在课程中融入基于工作的或者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课程中设计专门的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模块,强调实践教学在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方面的重要性。

3 可雇佣性视域下《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

3.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从统计学学科逻辑出发,将学科体系和专业知识以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呈现并传授给学生。一是适当增加《统计学》实践教学学时,强调统计分析软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针对各学校生源特点编写专门的《统计学》实践教材,从各学校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可雇佣能力。三是完善《统计学》实践教学大纲,强调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对有关课程专业知识的研究,并结合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实践教学大纲。

3.2 实践教学环节模块重组

依据培养学生可雇佣性原则,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模块重组。将《统计学》实践环节模块化为上机操作环节、课

题申报环节、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环节。

《统计学》上机操作环节主要在各实验室进行,着重于帮助学生增加理论教学环节的感性认识,利用excel、spss、sas等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课题申报环节一般在课程教学中后期进行,学生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就经济管理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课题申报,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和项目报告等实践活动,全部由学生自行完成,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注重统计学知识的迁移性。通过课题申报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统计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统计学课程的理解,认识到统计学不是一堆复杂的公式加统计软件,而是一种思想,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从而真正建立起统计思维,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可雇佣性技能。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环节。学生学习完《统计学》课程后,通过e-mail、qq、课程教学网站等多种方式和渠道与授课教师保持长期联系,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统计数据处理的问题,随时进行咨询,授课教师可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统计学知识和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3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与参与式教学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授课教师对教学重点进行透彻解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结合任课教师的科研工作,编制课堂教学案例,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快地领会相关教学重点,使得本课程的应用导向、可雇佣性导向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在课题申报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申报,实践整个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并通过课堂讨论环节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可雇佣性技能。

第2篇:统计学实验课范文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统计思维;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91-03

生物统计学是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数量性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应用数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分支[1]。它涵盖了生物学试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统计结论的得出与解释等内容。生物统计学不仅广泛应用于传统的生物学、生态学、医学、药学和农学等各学科专业中,也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2]。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是当今生物学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之一,且随着生物组学时代的来临,生物统计学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生物统计学在高校生物学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也愈发重要,肩负着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技能和科研素养的重要使命。因此,生物统计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然而,生物统计学课程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基础课和专业课,其最大特点是概念抽象、公式复杂、计算烦琐,是一门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难教、难学、难懂的课程,这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3]。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近年来水产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水产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统计思维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是一种思维方法(或统计思想)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学习生物统计学就是要学会利用统计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姚亮等(2015)归纳了四条统计思想,分别是或然性思想、小概率原理、大概率原理和信息最大化原理。这些统计思想存在于生物统计学理论体系的各个角落,共同构成了统计学学科的思想基础。为此,生物统计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将核心统计思想的阐述贯穿于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中,努力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思想本质。

1.注重核心统计思想的讲解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首要任务。生物统计学教学活动中,由于较多的数学推理与计算等难点需要讲解,因此会占用教师较多的授课时间和精力,从而面临能力培养难于知识传授的困境,这就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课程基本培养目标相违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生物统计学课程较大的教学与学习难度,才更需要学生掌握核心的统计学思想及应用统计学思想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理论性较强的具体统计理论与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于解决各种实际科研问题。

举例来说,若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其在一次(或极少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统计学上将该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对应的小概率原理是假设检验理论的思想基础,几乎所有假设检验的推理均是依据小概率原理来进行的。具体来说,首先假定原假设成立并进行检验统计量的计算,推导出其为一小概率事件,那么依据小概率原理则有理由相信原假设在概率上是不成立的;反之,若无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则无充分理由质疑原假设。显然,小概率原理是假设检验理论最为关键的思想基础。倘若教师在讲授假设检验理论之前注重小概率事件原理的讲解,便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推断的推理过程和判断依据。同样,注重或然性现象(随机性现象)、大概率原理以及信息最大化原理等统计思想的讲解,对于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统计学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模型构建训练及实例结合教学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源于数学学科分支的统计学可以理解为对现实问题的抽象概括,即现实统计问题的模型化表达。比如,生物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将总变异分解为组内变异和组间变异两部分,分别代表误差和试验的处理效应,并将生物学中的各种控制试验采用统一的符号及线性公式来描述,进而计算统计量来衡量因素的效应值。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将实际科研问题中的因素、水平、重复、组间、组内等具体名词代入方差分析的理论线性模型,反复开展模型构建训练,以加深对方差分析的理解。再如假设检验,一般将检验过程分为“假设提出”、“选择及计算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和“统计推断”四个步骤,而任何实际问题的假设检验分析均可构建为由这四个步骤构成的模型。课程讲授初期务必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四步走”的分析流程,进行统计模型的构建训练,不断增强学生对该统计模型的熟悉程度,这样做,让同学们在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其模型思维能力。

实例结合教学是生物统计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模型构建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科研与生产的实例来讲解抽象的统计学理论和模型。比如,笔者在讲解假设检验理论时,选用水产饲料装包机工作是否正常的实例来讲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首先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讲解两种假设各自表示的实际含义;根据“装包机是否工作正常”及“额定标准”确定检验统计量为样本均值并计算;确定P值后,做出统计推断,并解读统计结论所代表的实际统计学含义。

通过以上模型构建训练和实例结合教学,将抽象的统计学理论、方法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进而提高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效果。当然,模型训练与实例结合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并循序渐进地将其贯穿于整个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过程。

3.计算机辅助分析训练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生物统计学基本理论往往涉及复杂的推理和计算过程,而作为生物专业的学生并无必要完全掌握其中的每一个具体细节和过程。从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来看,基本原理和知识的讲解固然非常重要,但更应强调对学生的生物学试验设计、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处理技能的培养。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从抽象、复杂的统计学知识中解放出来,学会利用计算机统计工具高效地进行生物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解释。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辅助分析过程中的数据录入、统计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适用前提条件的判断以及结果的解释等各环节的实训操作是学生对统计思想、统计模型的再次复习和巩固,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二、统计应用意识培养

生物统计学是探讨生物学研究的试验设计、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与推论,并最终从样本信息中获取有关总体的科学可靠的结论的科学,是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工具学科,是生物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知识,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因此,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统计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是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又一目标。

1.教材选择与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学最基本的工具,它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而且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资料。生物统计学课程主要包括统计理论知识和统计软件的使用两部分内容,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此,教师应结合课程属性,选择统计理论与实际学科相结合、统计原理与试验设计相结合、统计学方法与统计软件相结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进行教学较为合适;同时选择若干具有一定实用性且难易程度、侧重点不同的参考书让学生课后参考学习,以取长补短,开阔学生视野。其次,在生物统计学课程课时减少和教学内容增加的现实背景下,课程内容体系的编排和优化在兼顾该课程的理论性的同时,更要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也就是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理论的系统性,合理分配学时;尽量压缩复杂统计学定理的证明和公式数理推导等内容,相应增加统计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内容。

2.加强生物统计学的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统计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帮助科技工作者摆脱了繁重的手工计算的麻烦,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学中的应用,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压缩统计学理论的教学时间,注重统计学软件的操作,增加学生上机操作时间。笔者在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完毕之后,开设相应实验课程,讲授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演示例题的计算及分析过程;同时,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进行计算机软件的操作,重点掌握统计软件的数据录入、储存,各种基础统计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适用前提条件的判断、结果的解释等内容。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中,利用统计软件把基本原理与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复杂的统计数据处理工作变得简单,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统计学应用能力。

3.合理运用案例教学和专题训练,强调知识应用性。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法,更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且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实现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等案例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应用统计学理论知识对试验设计、方案制订、样品采集与测量、数据收集整理、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各个研究步骤进行讲解与分析,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及统计学应用能力。教师在案例选择上,尽量减少陈旧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实例,及时增加统计学课程呈现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应用,将反映专业发展最前沿的成果实例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理论的同时及时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最新动态,与时俱进,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专题训练是培养生物统计学应用能力、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又一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将统计学课程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每一模块包含若干统计学方法,并分专题讲解各种统计方法和理论在生物学中实际应用。通过专题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合理、科学地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而逐步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统计方法。

4.改革考核方式,突出统计工具的运用能力。考试是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教育制度,考试成绩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考核方式的合理与否,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否得到最大限度地调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缺乏一定合理性和灵活性,如以闭卷考试为主和限定的考试题型等。就生物统计学课程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真正体现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本质属性,不能全面考察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原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为此,笔者认为生物统计学的考核方式应实行考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统计方法应用技能结合情况的综合考核方式,将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20%,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情况)、理论考试成绩(30%)和上机操作考试成绩(50%)。闭卷考试命题应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少出或不出理论性强但无实际应用的偏题,同时考虑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上机操作考试部分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试验数据的整理、输入、分析和统计结论的获得等,是考查学生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常用统计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采取闭卷考试和上机操作考试有机结合的考核方式,同时加大上机操作的考核比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摆脱了单纯的应试考核模式,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统计学应用能力。

三、结语

针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属性和特点,笔者认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统计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为此,本文探讨了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思想讲解、模型构建训练与实例结合教学及计算机辅助分析训练;同时,本文还从教材选择与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加强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合理运用案例教学和专题训练及改革传统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统计学应用意识的教学策略。随着生物组学时代的来临,科研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将显得尤为重要,相信以上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应用,将会显著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统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抓住生物统计学的发展和应用机遇。

参考文献:

[1]张力,甘乾福,吴旭.SPSS19.0(中文版)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第3篇:统计学实验课范文

关键词: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 教学手段 网络教学 科研素养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是农学、生物科学等专业重要的学科专业基础课[1],是关于科学试验的设计、实施、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结果解释和推断的一门科学。本课程主要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于农学和生物科学研究,使学生理解试验数据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树立农学和生物科学研究正确的思想和方法。该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处理和分析农学和生物学试验数据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以及毕业论文设计与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扬州大学的《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在2010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目前,该课程的授课对象包括农学院、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多数专业的本科生以及部分研究生。近年来,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注重将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研促进教学,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养。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了农科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利用科研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深入研究模式。

1 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

近年来,本教研室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相关课程系统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努力,主要包括:

1.1 改革教学内容,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

根据夯实基础、拓展外延以及课程内容现代化的要求,需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不是《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章节内容的简单堆砌,而是本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不只是课堂讲授的大纲,还应是指导学生自学的纲要。《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是一门工具,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这一工具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在把握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同时,强调生物统计方法的应用,同时注意介绍本领域前沿信息与新的统计方法研究进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与时俱进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学以致用是生物统计学的最终目的,在目前计算机已经普及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解决统计计算问题已十分容易。本教研室积极拓宽思路,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统计分析系统SAS应用》和《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两门校级公共选修课,每年授课人数超过200人。这一做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程所讲授的统计分析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除开设《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外,还应开设高级生物统计、试验设计、数量遗传学、统计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多门后续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是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生物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学位或必修课程。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的理解起到重要作用,此外还对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生物技术以及其他农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有较大作用。

1.3 规范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讲授、上机操作等教学过程中,注重革新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特色,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强化自觉学习的效果。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课件使用,但又不拘泥于多媒体课件,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另外,讲授过程别注重统计基础理论与统计分析方法与生产和科研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统计方法的了解与掌握更加实在。努力探讨实践互动式教学,改变传授式教学中师生的距离感,采用计算机演示,上机等实践环节,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熟练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学习与应用。多年来,本教研室一直采用试题库出卷、试卷内容广泛、题目严谨、严格考试、统一阅卷,判分标准合理,使生物统计课程历来为各类学生所重视,使这一在农学院普遍认为较难学习的课程,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理解并掌握,并能在毕业论文、科研实践中加以应用。

1.4 突出精品,狠抓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本课程教研组非常重视教材建设,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本课程组莫惠栋教授就编著出版了《农业试验统计》(第一版和第二版)和《实用农业试验方法》等教材[2]。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庄巧生研究员曾评价道:“《农业试验统计》是一本好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系统性、逻辑性、实用性都很强,不仅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好教材,也是农业科学特别是作物科学工作者的好工具书”。此外,为了与《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学习相配套,在1996年组织编著并出版了《统计分析系统SAS软件实用教程》,该教材是国内较早介绍统计软件的教材。为了进一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本课程组又主编了《SPSS农业试验数据分析实用教程》和参编了“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物信息学》等,形成了系列教材体系。此外,经高等教育出版社约稿,本课程组正在组织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相关教师《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最大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4-5]。针对本课程的实际特点,在组织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解决办法:①备课等各类教学活动,对重点难点共同研讨,并提出解决方法和采取措施等原则性建议,再由各任课教师结合班级具体情况组织教学。②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层层剖析。采用讲要点、讲方法、讲思路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参与和交互,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③提倡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网络技术等辅助教学手段,结合板书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本教研室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单机版的“生物统计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课件,该课件利用动画演示、数据库查询、自测系统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该课程。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AS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建立了生物统计网络教学系统。④滚动式教学手段的运用。由于统计课的内容前后连贯性很强,因此,从实例或学过的内容引出新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采用提问或自我总结的方式,将上次课或与本次课有关的知识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起到带领学生复习和理清思路的作用,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引出新的知识。⑤坚持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使学生从“教会”到“学会”,最后达到“会学、会用”,使学生终身受益。

3 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

3.1 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革

以科研促教学是做好《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教学工作的主要措施。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几年中,课程组成员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作战的优势,努力争取教育部和校级教改项目,先后承担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等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并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之中,对教学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经常听课,互相讨论,加深对统计分析理论的理解。并注重对探讨的内容进行总结,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提高教学水平。

3.2 承担其他科研项目,拓宽研究领域

实践证明,科研工作对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都有重要作用。因而本教研室的所有教师都是教学、科研双肩挑的。目前,本教研室的教师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部省级(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多项。近年来,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多篇,在国内自然科学核心刊物上7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30多篇。此外,我们的研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科研奖励。以上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大多数与本课程密切相关,这对加深统计课程的理解,提升教师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因此,科学研究不仅促进了本教研室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平均数的比较可用我们自己培育的新品种间产量的比较;绪论的教学可介绍自己在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即把自己提出的胚乳性状QTL定位方法、最大似然聚类方法、非线性拟合的缩张算法和多种具有国际影响的QTL定位新方法等介绍给同学,一方面建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另一方面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适当的时候将研究生处理数据资料的经典例子给同学讲述,使他们意识到要灵活使用统计方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把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内容从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侧面讲述给学生,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4 全新教学方式的使用

依托校园网,建立了生物统计网络教学系统。本教学系统包含课程简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大纲、课程教案、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习题集、统计软件开发、教研教改和参考资料等内容。同时为方便同学生的交流,我们专门设立了网络讨论区。生物统计网络教学系统的多样性、形象性、互动性及灵活性等特点,改变了以往生物统计教学的抽象与难懂,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除了建立了《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教学网站,为适应单机版用户,我们开发了单机版的DAS(数据分析系统),目前2.0版本已经通过测试,即将在互联网上。DAS系统包含学习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两个部分。其中学习系统面向生物统计的初学者,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工具;而数据分析系统采用全菜单操作方式,类似Excel的运行界面,完美的图形输出方式来进行数据分析,涵盖了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统计分析方法。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发DAS系统的iPad版本和android版本。

5 在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教研室坚持边研究探索、边试点实践的方针,不断总结经验,全面规划,重点突破。自2003年以来,参加试点实践的有农学、农业信息技术、农村区域发展、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和应用化学等本科专业,学生人数1000人。具体效果主要体现在:①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了农科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利用科研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深入研究模式:立题制定试验方案选择田间试验设计类型田间实施观察记载收获、取样、考种整理资料统计分析撰写课程论文发现问题再次立题,深化研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科研素养。近年来,本科生将本课程所学习的教学方法应用到科研实习中,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本科生明显提高,并已经有本科生将在SCI刊物。②为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后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开展统计软件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以后在科研工作中利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农学院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将生物统计和试验设计知识应用于科学研究中,数据分析的能力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王永立,乔琳,樊淑华.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尝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82-84.

[2]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第4篇:统计学实验课范文

关键词:Shiny;可视化;交互式;假设检验

1引言

Shiny[1]是一种基于web的可视化交互式应用程序,是RStudio开发的一种技术。它是R软件的web应用框架,将现有的R脚本转换成Shiny的应用程序并不困难,用户不需要学习R语言语法,也不需要在R源代码中进行更改就可以使用并绘制图形[2]。本文将使用Shiny应用程序对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知识点进行统计教学,所生成的程序允许学生操作方程中的变量,通过图像直观展示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假设检验中的一些概念理解得更为透彻。

2案例一

假设检验不仅是一种定量分析的重要方法,也是大学阶段统计学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3],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实例可以归结为假设检验的问题。在讲解之前,同学们需要了解假设检验是立足于小概率,给定很小的显著性水平去检验对总体参数的假设是否成立。

当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互斥时,肯定原假设,意味着放弃备择假设;否定原假设,意味着接受备择假设。

利用Shiny绘制出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检验的示意图并设置好相应用于互动的参数范围,学生可以指定不同的显著性水平,观察检验图会有怎样的变化,熟悉检验图的构造。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显著性水平和置信水平不是同一概念。在图1中,显示的是显著性水平的单侧检验示意图,图中的红线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是临界值,红线的左侧区域我们把它称作拒绝域,正如图1所标示的位置。当观察结果落入拒绝域中表示拒绝了原假设,此时犯了第Ⅰ类错误,虽然这类错误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但是无法避免。图中红线的外侧面积大小表示着的大小。而红线的右侧区域,我们称作接受域,即接受提出的原假設。

我们了解了检验示意图的基本构成以后,我们再利用双侧检验示意图来观察在不同显著性水平的情况下是怎样变化的。学生通过操作左侧下拉按钮选择不同的显著性水平,其中图2、3分别选择的是在、时的双侧检验图,对比观察到随着显著性水平的提高,拒绝域就会越大。

3案例二

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就称为置信区间[5]。置信区间是一个估算值,它具有多个组件,包括点估计、样本量、标准误差和置信度。这些组件是理解其中的关键,改变置信区间的多个组件可以提供更深入的了解。总而言之,关键是学生要学会辨识置信区间的细微差别,以及它们在确定置信区间时所扮演的角色。下面通过把一电影票房数据的置信区间及自行生成的多个样本数据可视化,以便说明Shiny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

很明显在图4中求了出31部电影平均首周票房的95%的置信区间为(2096.56,3569.15)。在图片的左侧是学生可以操作的模块,学生可根据不同置信水平来观察确定置信区间的变化,其中系数设置有0.01、0.025、0.05、0.1等,分别对应的置信水平为98%、95%、90%、80%。而右侧部分的线图则是Shiny应用程序的结果显示。学生通过点击下拉按钮选择不同的置信系数,可以得到发生改变的置信区间。图4中显示的下限是通过从点估计中减去误差来计算的,教师需要先进行例题示范教学,然后就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了。

图5是显示90%置信水平下的区间,建立图5是为了与图4形成对比,比较在不同的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是怎样改变的。当样本量给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置信水平的提高而增大。

在教科书中,学生大多是通过静态图像来接触这些主题,而往往很少使用动态的交互式工具进行探索。在Shiny程序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其中的规律变化,加上教师的讲解以及鼓励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将统计概念理解透彻,为后面学习统计分析奠定基础。

我们知道在实际问题中,进行估计往往只抽取一个样本,此时构造的是与该样本相联系的相应的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因为这个区间不再是一个随机区间,所以无法知道这个样本所产生的区间是否包含了总体参数的真实值[4]。因此我们建立了图6来说明样本量对置信区间的影响,我们选择的是重复构造出的的10个置信区间(数据均为随机生成)。图6中的每一条线段表示的是每一个估计区间,而红色的线段则表示不包含真实值的区间。图中可以看出10个区间中的第2个和第10个区间没有落在中间的黑线上,即表示包含总体均值。图6展示的是置信度为90%的置信区间,说明了最后有10%的区间没有包含。

在图6的左侧,有两个选择键,其中samplesize表示的是样本容量,Numberofalpha是置信系数,图6、图7构建的意义是为了比较在保持置信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样本大小的影响对其影响范围的置信区间是如何改变。它将提供学生关于什么是直观的信息,引导学生操作结果展示图中左侧的按钮,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给定样本量为30时,将系数选择为0.01,即置信度为98%时得到图8,用来说明置信度与真实覆盖率的关系。图7与图8的对比结果相当明显,可得到结论:当置信度越高时,区间包含真实值的概率也就越大。学生使用Shiny程序进行学习,不仅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发现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第5篇:统计学实验课范文

1.学生多元化。

《Photoshop与平面设计》选课学生从大一至大四,文科和理工科皆有。学生多元化导致:第一,低年级学生关注软件整体学习;高年级学生亟待解决实际案例。第二,文科生善于理解审美,软件操作能力不强;理工科学生相反。第三,如何避免通识课流于形式、混修学分。

2.“理论+实践”的课程目标。

课程为32课时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理论并演示Photoshop软件的操作,学生通过课后学习巩固课堂所学,课程成果及教师的评价与反思,很大程度来自考核内容即设计作业。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安排和对课后实践的掌控,成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内容。

二、“课堂343与课后1+1”教学模式的提出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和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具体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被誉为美国20世纪最富盛名的教育家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基尔帕屈克教授认为,教学过程重要的不是让你知道什么,而是让你知道如何寻找需要的知识。单一教学方式有其不完整性,“课堂343与课后1+1”教学模式运用多种互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整体素质。“课堂343与课后1+1”,可解释为:一次课堂教学2课时100分钟内,课程组织为“理论讲授30分钟——软件操作40分钟——师生互动30分钟”,时间比为3:4:3,课后以“1节微课”加“1个课程学习群”的形式补充教学。以“启发式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为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整合相关理念,并引入当前流行的“微课”,探索符合“通识”效果的教学模式。

三、“课堂343与课后1+1”教学模式的建构

1.启发式教学贯穿课程始终。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增强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驱动引导“30分钟理论讲授”。

教师以项目为中心,围绕解决实际问题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三个突出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项目设置是关键,理论知识与项目关联。

3.案例教学展开“40分钟软件操作”。

采用举一反三的案例进阶教学,集合纵向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将项目由易向难逐步扩展新知识,为不同基础、不同学科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发挥空间。

4.互动教学30分钟,加强自主学习。

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教师课堂讲授完毕,请学生参与互动演示,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起学生重视。

5.微课补充,再现课堂重点难点。

课程微课为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的提炼,短小精致,重点难点突出,比网络案例更具针对性。要求教师熟练操作软件,目的明确,使学生能清楚的学习演示内容。

6.课程学习群加强交流、提高效率。

电脑、手机在线均能第一时间回答课程学习群的提问,教师整合问题进行答疑,提高效率。也可以由学生解答,展开讨论。交流群满足案例和素材即时上传、资源共享、成员交流。

四、“课堂343与课后1+1”教学模式的实施

1.课程第一堂的讲授

在教学组织安排中占有突出地位,可提升学生主动到课率并积极参与学习。教师要充分展示课程特色,引发学生的向往,并提出课后微课教学和网上交流的要求。

2.项目驱动将课程内容模块化

以树状结构延伸,扩展知识面、逐渐提高难度。具体项目有:求职简历设计、活动海报设计、卡片设计、ppt模版设计等。将平面设计三要素的图形、色彩、字体及形式美法则,与软件的各项功能相互融合,植入每个项目当中。

3.案例讲解采用“赏-析-演-练”的步骤。

“赏”观看优秀设计甚至问题作品。“析”导入平面设计理论,调动学生讨论。“演”,以案例为基础讲解软件操作,启发引导学生完成设计,教师启发的优势为,教材讲解的“1-2-3-4”,可以演化成“1-3-2-4”“1-4-2-3”,打破常规,培养学生多维思考方式。“练”除了课后训练,增加“师生角色互换”,由学生操作软件、设计讲解,体验汇报与总结。

4.课堂互动调节氛围

是快乐教与学的前提。从中可以观察学生的思路与设计过程,得到第一手的学习有效性信息。互动利于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5.建立课程品牌

教师要付出超越32课时的努力,课后互动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一方面教师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微课”学习,一方面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6.课程中期布置考核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与以往“交作业-得成绩-课程结业”不同,采用“设计-再设计-反复推敲”的训练方式,在末次课堂进行作业点评,学生完整的参与项目。

五、“课堂343与课后1+1”教学模式的效果

1.课程考核是对教学模式研究成果的验收。

为避免设计抄袭,控制考核质量,要限定考核内容,既保留创意空间,又有所制约。以往考核完成设计即可,研究中加入撰写“设计说明”,学生通过文字陈述,总结、验证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切实做到“理论+实践”的提升。

2.调查问卷总结课程效果。

在最新一次课程末,对学生做了无记名调查问卷,采用五分制了解教学情况。除了“学到了平面设计的方法理论”、“未来能用photoshop软件完成一些项目设计”对应的优良率总和分别为75%、76%,其余各项均超过80%。开放性问题中学生认为课程最难的部分是设计思维与设计色彩,教师授课特点为严谨、实用、丰富、互动、创新等。

六、结语

第6篇:统计学实验课范文

人际沟通 实践教学 教学评价 护理本科

沟通能力不仅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护士职业价值的行为之一。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本科专业《人际沟通》课程体系尚无统一标准,各个学校办学差异很大,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研究显示,本科护生普遍体会到《人际沟通》课程结束时仍有大量的沟通知识和技能未能很好消化吸收。沟通对实践的诉求很强,本研究在夯实护生沟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本科护生《人际沟通》的教学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全日制四年制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便抽样法。对研究对象讲解此次教学实践的意义、具体内容及安排,采取自愿报名参加的形式。共招募到173名学生,其中女138人,男35人,年龄19~23岁。在完成《人际沟通》课程理论教学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附属医院、社区进行护患沟通实践教学活动,至少每周沟通实践一次,为期一个月。在开展实践教学前后采用杨芳宇研制的自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沟通能力。该量表包括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和总分7个方面,其信度为0.84、效度为0.84。

1.3具体实践步骤

学校开具实践介绍信,学生与护理部及相关科室护士长取得联系征得同意后,自行选择沟通对象,沟通主题。临床实践过程中,科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积极参与学生整个沟通实践过程。合理有效地开展护患沟通,具体步骤为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其中,以交际性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生的信任度;以评估性沟通确定沟通主题,并进一步制定、完善沟通方案;以治疗性沟通与患者进行实质性沟通。整个沟通过程用录音笔录音,沟通结束后将录音转化为文本,以备临床带教老师和课程专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及指导。此外,通过课程老师与学生之间,生生之间,临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护生与患者、家属的护患沟通的实践,环环相扣,逐步强化护生的沟通意识提升其沟通能力。

1.4教学效果评价

运用全面、综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护生学习《人际沟通》课程的效果评价包括笔试、沟通能力问卷调查、护患沟通实践报告、汇报等。

1.5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T检验法分析定量资料。

2结果

《人际沟通》实践前后,研究对象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得分在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方面有统计学差异,且总分亦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3讨论

3.1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现有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沟通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查阅文献得知,目前国内对于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研究或关注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缺乏临床沟通实践的真实体验;或关注于技巧,忽视沟通内容的评判、沟通系统的实施;或关注于沟通结果的衡量,忽略沟通过程质量的监控与反馈。此外,课堂教学的“统一标准”,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创新活动开展。

3.2实践教学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

3.2.1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大部分沟通能力

本研究中实践教学前后,护生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及沟通能力总分方面均有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强调以交际性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所以能促进和谐关系的建立。在实践演练中,有特定的沟通对象,有真实的沟通情境,能激发护生共同参与的热情,并有意识的应用敏锐的倾听。而评估性沟通的实施,确保护生能确定患者的问题,确定沟通主题及方案。

3.2.2实践教学对传递有效信息与验证感受方面无显著影响

该研究对象为二年级护生,其专业知识及技能尚未完全涉及及掌握,故在传递有效信息及验证感受方面存在不足。

4小结

事实上,沟通既是技术更是艺术,对于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依靠学校《人际沟通》课程的培养;另一方面,依靠沟通实践中的积累。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沟通能力,值得在改良护理本科专业《人际沟通》课程体系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佟术艳.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J].护理研究,2000,(14):183-184.

[2]Rossiter JC.Caring in nursing:perceptions of Hong Kong nurs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2,9(2):293-302.

[3]唐丽丽,李孜孜,陈晓勤.护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课程反思日记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988-990.

[4]杨芳宇,沈宁,李占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的初步研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Schwartz Bercott D,patterson BJ,Lusardi P,et al.From practice to theory: tightening the link via three fieldwork strategi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2,39(3):281-289.

[6]张咏梅,江智霞,肖烨.护生人际沟通知识转化为人际沟通能力的教学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54-155.

第7篇:统计学实验课范文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过程;教学模式

一、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教学过程的概念有几个层面的指称:一是指以一节课为时间单位,从开始上课到下课的教学过程;二是指为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课题的教学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三是指在一个教育阶段里,比如小学期间、初中期间等,从开学到毕业的教学过程;四是指贯穿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教学过程;五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教学过程。本研究所论及的,主要涉及前两个层面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实质

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交往。对此,本文从沟通、合作与语言活动两方面作了分析。

其一,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教和学是一对关系概念,教以学为内在的要素,同样,学以教为内在要素。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形成的各种关系中的社会互动关系,即两者各自的主体关系。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关系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网状关系。

其二,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教学就是在师生共同体之间以语词为中介进行的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的具体表现,其实质就是一种平等“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对话语言主要包括语词语言、数学语言和声像符号等艺术语言。

因此,有效地教学就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这里,教室和教师并非学习环境的全部,课堂教学也不再限于传统的教科书、黑板、粉笔之类的媒体,而是有了媒体系统乃至因特网的支撑。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

1.教学宏观模式中的多变量。教学过程以教学的四个变量(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为起点,通过教学过程(学习、教授、评价反思)的运作构成。教学过程的运行状态和水平,不仅取决于四变量的协调,而且受三过程的制约。

2.教学微观式中的多环节。微观教与学过程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其中教学前主要任务是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考虑学习过程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中执行教学设计,教学后是评价教与学过程的成效,进行成败得失反省,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由教育者主观设定教学目标和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体现了以师生的教与学互动为基础,以学论教,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现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以学生和教师对学与教不断反思的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为保证等正确的教育心理学原理,是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模式。

二、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与抽象性统一的原则

直观性与抽象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师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理论思维。

(二)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加以运用。

三、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注重学生技术知识的习得,以操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

前面已经论述,通用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技术知识与技术行为能力是技术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主要的培养目标。技术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即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能。例如,书写汉字的笔画顺序,计算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步骤等等。程序性知识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技术知识往往是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呈现的,即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例如,“三视图的绘制方法”是一种技能、一种程序性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其是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即三视图的绘制方法是什么。因此,程序性知识是在习得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二)注重学生技术思想和方法的习得,以设计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

技术创造活动过程的一般程序,主要分为4个基本阶段:技术课题规划阶段;技术构思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技术实施阶段。因此,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体验技术创造活动过程,即使学生经历对技术问题的发现与确认,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与原型,优化设计方案以及撰写作品说明书等具体的环节,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运用技术思想和方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技术问题解决能力。

(三)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习得,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

学生亲自设计技术方案,并将其转化为产品的这个过程,类似于技术创新,二者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独立地进行产品设计并将其转化为产品的过程,称为“技术创新”。那么,“合作”对学生的“技术创新”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因此,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应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使学生在技术设计活动中培养其合作能力。

四、结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统计学实验课范文

1、网报期间,系统开放时段外不能查看、修改 和报名。

2、尽量避免高峰时段网报,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把用户名和密码记好,报名后生成的编号记好,提交之前一定要检查好信息不要有错漏的地方。

4、在正式报名时,应届生填写完报考院校、报考专业相关信息后,等到10月份正式报名开始,如果对预报名时的信息不修改,则正式报名阶段结束后,预报名信息就会正式起效;如果预报名阶段没有填写,在正式报名阶段也可以填写,预报名不是必要的。

5、对于往届生只能在10月正式报名时填写信息,错过就不会再有机会。

第9篇:统计学实验课范文

(常熟理工学院 体育部,江苏 常熟 215500)

摘 要: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想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对当前的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关键词 :普通高校;课程模式;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99-02

体育教学是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但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设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因此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也影响了体育课作用的发挥.所以要想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首先必须从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入手.

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现状

1.1 课程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那一套,即以教师为中心,上体育课时,老师占用了许多时间,用来讲解体育课程的理论、动作要领等,这就导致学生自己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再加上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初中、高中体育课程有较多重复之处.例如,初中、高中、大学的体育课程都有篮球、足球、排球等课程,所以对于这些课程学生已经有较多的了解了,有的学生对其所热爱的体育项目往往有较深的了解,因此根本不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再仔细讲解这些体育项目的理论、规则、动作要领等内容.而当前高校体育老师往往没有注意这一问题,用大量时间来讲解这些东西,导致体育课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就很难有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了.而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例如轮滑、太极之类的,又往往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设置的比较少,招生名额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过分注重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习,高效体育的课程安排就存在过分追求专业知识的内部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点,课程设置多而杂,而且与初中、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血多重复的地方.体育课程的设置没用突出重点和难点.而且没有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发展特性来设置设置相应体育课程,使得体育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偏离了体育教学的初衷.另外,体育本来应该是一门以学生实际体育运动为主的课程,需要给学生较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活动.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却涉及到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而且这些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一些体育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讲,教学效果较差.这些不重要的属于边缘的知识占据了大量的课时,一些晦涩的过时的理论知识依然被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了学生发展的要求,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往往学生花了许多精力学习的知识,到后来却发现根本无用武之地,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种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

1.3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据了很多的时间,理论是必要的,但是这些理论往往侧重于对体育活动的规则、动作要领、任务、意义的描述,对学生用处不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对于学生比较需要的体育人文教学以及与体育相关的人体科学知识和伤病救治知识却很少涉及,这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缺陷.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需要学习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方法之外,还需要培养自身的组织能力.因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很可能是到中学进行体育教学,因此势必需要具有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但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注重这一需求.

1.4 课程体系定位不准确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改革缺少顶层设计,没有明确的方向,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从而使得课程改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有些改革措施并不符合实际要求,有些措施实施的初初衷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往往偏离设计者的目的,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1].目前,通过数次改革的高校体育课程依然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活动存在很大的距离,实际上已经出现脱节的现象.由于改革过程中一些人呼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课程设置往往以够用为度,所以高校体育课程以及课时都遭到压缩,这样一来使得本来就不怎么充足的上课时间进一步减少,从而影响了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

2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模式的设计

2.1 体系框架

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为导向,以体育本身的学科特点为依据,以培养体育人才为目标.首先,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人才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除了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知识素养之外,还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可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一臂之力.因此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设置首先必须照顾到这一内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重要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其次,专业知识方面.无论什么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体系和基本理论知识,体育也是一样,因此在体育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训.当然,专业素养的培养不是说要把所有的学生训练成职业运动员一样,而是说要把基本的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科学的体育运动的方法,从而为他们今后的体育锻炼指明方向和路径,使他们能够科学锻炼,有效保持身体健康.第三,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还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范畴,拓展教学领域,例如要重视体育人文教学和人体科学知识的教学等.即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设计上必须既注意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要兼顾相关领域的教育.既要做到精深,又要做到广博.第四,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的教学不能仅仅靠纸上谈兵,要加强技能教学和方法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2.2 课程体系构建要点

2.2.1 改革课程设置体系

课程体系涉及到课程的组方法,包括课程的教学的内容的分类等内容,还体现着教学的思想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把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基本知识为最低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身体和心理获得均衡发展.高校体育课程可以划分为技能、知识和素养三大模块[2].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锻炼技能和竞技项目技能.知识主要包括体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身体保健知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重要程度进行划分,把最为核心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必须认真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还可以设置选修课,这种课程与专业有一定的关系,要求学生有所了解,因此,以选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例如人文体育课程和运动损伤护理知识等.这种按层次划分不同课程的课程体系有一个好处,它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学生从以前的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另外,大量选修课的设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2.2 调整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主要有四大类型,即技能技巧类、体能类、游戏类、休闲类.技能类之中又包括徒手类、杠上类、垫上类、跳跃类、投掷类.体能类包括跳跃类、水上类、负重类、冰雪类.游戏类包括球类、民族传统类、小球类.休闲类包括运动类和职能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存在问题,许多重要的体育内容没有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导致教学内容更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大教材改革力度.首先,加强教材建设应该加快高校体育教材教参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把新的体育项目和新的体育理念及时纳入教材当中.其次,高职高校体育教材在编写时应该本着删减繁琐概念理论、突出实务的原则,着重补充实用性较强理论知识.以实训课教材及教学案例等教辅资料的建设为教材建设的重点,结合实际编写课程实训资料,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3].

2.2.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增强教师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目前情况下,教学改革一时还难以有质的突破,为了使体育教学跟上时展的要求,就需要依靠教师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最新体育动态,及时把相关信息反映在教学当中,从而弥补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不足.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另外,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活动,体育理论知识要精简地讲,有选择性的讲.高校体育教师要更多地了解中学体育教学的情况,做好中学到大学体育教学的衔接工作,避免教学脱节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要避免教学内容的过多重复,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了解,根据中学教学的内容,设置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重点教学,而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已经重点讲解过的内容则要少讲或者不讲,而把跟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领悟体育锻炼的乐趣[4].

2.2.4 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

虽然我们不提倡应试教育,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考试依然是推进教学和学习的有力手段.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是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考试比较陈旧,主要集中于体育技能的考评,例如篮球课的考试就是让测试学生进球率,这其实就是考察学生篮球投球技能.事实上,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运动项目,除了投球之外,还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需要队友之间的合作,需要快速反应能力等等,但是这些能力在当前的考评体系中没有体现出来,不利于学生篮球技能的综合提高.从这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的考评制度存在缺陷,考评的指标偏于单一,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科考评体系,使考试内容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爱斌.山东省普通高校网球课程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4-5.

〔2〕陈钿壬.济南市普通高校体育课“三自主”教学模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