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 要: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报道杭州市《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在2961名大学生中,16.79%的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从对我院一、二年级40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18%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2.1正常的认识能力
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以及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如何。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2稳定的情绪
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2.3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得到。
2.4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忧人之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5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个大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论别人怎样解释,他都固执己见,这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6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3.1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分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高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3.3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4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加强体育活动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峰.高校体育课中的健康教育初探.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2).
[2]闫建端.谈高校体育课学生的心理负荷.宁夏医学院学报,1998,(03).
[3]张耀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4,(S1).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正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自我矫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不能仅靠说教,而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具体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产生或巩固正确的认知、锻炼意志品质、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目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身处我国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多数人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社会环境逐步趋向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且高速发达。受到上述社会、家庭和信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许多“90后”大学生呈现出思想前卫、个性张扬、追求自我的特点。这些时代感鲜明、个性突出的“90后”大学生,在离开家庭及父母的无微不至的精心呵护,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全新的生活、学习、人文环境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和调节,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时,如果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家长必要的协同疏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任其发展,极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加强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课题。
2.“90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方面,“90后”大学生的生活条件一般较好,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外因方面,“90后”大学生处于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新事物、新信息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就业压力较大,这种情况既会为“90后”大学生带来更多的机会与知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其学习生活的干扰。
2.1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生活、学习、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交往的范围与高中相比有所扩大。由于缺少了中学阶段那种家长、老师的全天候无缝衔接的管理,他们需要更多地面对形形的人员和事物。但大学生由于在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一部分“90后”大学生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沟通的方式方法,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羞怯,不愿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甚至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进而阻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2适应能力问题
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周围的环境、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都不同于高中时期,与中学阶段由老师、家长全天候管理不同,进入大学校园后,同学们基本是在学校相关人员指导下的自我管理,对个人生活、学习活动与事物有了更多的支配权,如果其调节方式不够妥当,容易产生两个极端:过于严格拘谨或过于放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易产生两种心理问题,一种是对大学的期望程度过高,来到大学后,随着新鲜感的逐渐蒸发以及对学校更加深入的了解,发现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的想象有一定差异,从而产生失落情绪;另一种是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感到不适应,这与“90后”学生自身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若长期无法适应则易产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2.3心理压力问题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考研压力和就业、择业压力等方面。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大学的课程和课堂与高中时期相比,更加侧重对学生进行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灵活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对学习方法进行有意识的调整。许多在高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往往会由于调整不及时失去了高中时的学习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造成心理压力。
另外,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择业方面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巨大的压力。“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家长的监管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对家庭的依赖程度较高,对学习和就业目标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他们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释放,有可能会出现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
3、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3.1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获得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充分考虑“90后”大学生的特点,将教育的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紧密的契合“90后”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引导;同时,在对学生个体的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处事方式等特点,找准问题的源头和突破口,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3.2培养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培养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学会自我保健,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没有确定下来,情绪和情感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正确的方式排解压力、舒缓心情,使自我人格和处事态度等得到完善。
3.3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
无疑,高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应该担负起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职责。
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引导作用。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当今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需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注重课上课下的交流互动等手段,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除了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针对“90后”大学生自身开放、创新、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进行以适应性心理辅导、人际关系、心理训练、素质拓展、团体活动、就业心理辅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走向课堂。同时,不断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法,避免采用传统“一言堂”的教育方式以及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选择在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在课堂外利用如微信、QQ、微博等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心理健康教育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达到引导“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其次,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的各个方面,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学术报告、专题讲座、阳光心理话剧、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再次,需要加强对个体的辅导。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其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有所差异。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每一名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迎接挑战。
3.4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队伍建设
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与大学生的接触最为紧密,对学生的了解最深刻,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工作、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帮助“90后”大学生缓解压力、提高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因此,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除加强自身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心理学专业技能的运用外,还应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4、结语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具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到“90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规律,把握其思想动态,了解其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断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其得到进一步巩固,更好的帮助“90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成熟的心态步入社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实现高校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贾丽娟.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兼与“80后”比较[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
[2]朱春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1,2): 69-70.
[3]谢丽.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途径[J]. 科教导刊, 2012, (11上): 242-243.
[4]陈蕾. ““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9, 6(4): 107-110.
一 研究背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以心理学、教育学和卫生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教育部2011年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明确提出: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蚌埠学院是一所省属以工为主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截至2017年9月,共开设了4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25个,占53.2%。2013年9月面向普通本科全部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
二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蚌埠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和开设此课程的2016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蚌埠学院共招收普通本科学生2906人,其中理工类2325人、文史类361人、艺术类220人。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从任课教师、学生的角度了解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
(一)访谈的组织和实施
访谈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包括专业负责人、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5名一线教师,了解不同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教学现状,以及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开展情况的看法;学生主要包括2016级水利水电、机制(对口)、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安全工程等8个专业的部分同学。
(二)问卷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编制了《蚌埠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于2017年6月课程最后一次课,对2016级水利水电、机制(对口)、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安全工程等8个专业401名大一新生实施测量。
三 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相关规定,结合蚌埠学院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确定课程目标。
1 知识层面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技能层面
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等。
3 自我认知层面
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
(二)师资情况
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有名位教师,其中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1名。师资情况如表2所示(2017年6月统计数据)。从性别上看,以女性为主;从年龄层次上看,30-40岁教师有3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从学历、职称层次上看,本科生2名,研究生3名,其中2名本科生职称均为副教授,3名研究生中2名讲师1名助教;从课程发展建设的角度来看,教师职称分布比较合理;从教龄上看,3名教师教龄超过10年,其中1名超过30年;从总体上看,本课程的授课教师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
(三)课时安排
根据蚌埠学院2014年修订的本科教学大纲规定,本课程共28课时,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学时间分别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每学期14课时。
从课程实际开设时间来看:本课程从2013年9月首次开设,至今为止,只有 2013~2014学年度、2014~2015学年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分两学期开展教学;2015~2016学年度、2016~2017学年度由于阶梯教室不够用等原因,均为第二学期集中教学,2017~2018学年度截至目前尚未开课。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大学生的生涯规划8个部分。主要涵盖三大类,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二是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三是大学生常见适应性与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调适。
(五)课堂规模与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的是大班授课,人数为200人左右,班额较大。通过教师访谈得知,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属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学互动主要包括配合相关教学内容的案例分析、心理故事短片和心理测试。
(六)教学考核
本课程教学考核类型为考查,采用理论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考核包括期末考查(开卷笔试)与平时成绩。最终成绩以五级制计分,成绩的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出。期末考查由任课教师自行出试题。根据?L谈得知,期末考查主要包括课程论文和试卷答题两种形式。
四 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高
2011年,教育部分别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两个重要文件。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没有受到学校和学生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 学校方面
从总课时量来看,少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课程课时的相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
从课程实际开设时间来看,由于第一学期需要使用阶梯教室的课程较多,所以随意变更课程教学时间,并未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开课。教学时间的变更对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学生方面
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通过与任课教师的访谈发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整体偏低,自觉到课率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课堂上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具体表现为:说话、玩手机、听音乐、做其他课程作业、吃零食、发呆、睡觉等。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表3所示),55.9%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没有和非常没有必要开设。由此可见,学生对课程较为排斥、不重视。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表4所示),出现超过三次的问题行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玩手机、做其他课程作业和说话,其中玩手机的占86.5%、做其他课程作业的占52.1%。
进一步的学生访谈发现,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认为自己是理工科的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是第一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是浪费时间;二是,理工科课程多、作业多,学业负担较重,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还不如抓紧写作业;三是,自己心理很健康,所以没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有需要了解的问题直接上网搜索答案即可;四是,考查课开卷考试,可以直接上网搜索答案,不需要太过于重视。
(二)教学内容时效性不够强
教学内容是为人的,是帮助主体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客体条件和工具,应适应和满足主体的需要。伴随着互联网“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信息多元化、快速传递使得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了解典型案例,降低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时效性。同时,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随之发展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无法适应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在调查中发现,67.1%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具有滞后性,太过于传统和笼统,指导性不强。
此外,教学时间的调整也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如“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按照课程原有时间安排,这一内容授课时间为大一第一学期第四周,此时学生正处于大学生活适应磨合期,教学内容对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一内容授课时间变更为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教学内容基本无效。
(三)班额过大,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内容是静态的,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其变得鲜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讲授式教学模式以知识传递为主,可以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传授心理健康调节方法的作用,即能够实现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而无法实现技能目标和自我认知目标。
通过教师访谈发现,教师们对于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有清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会尽可能通过广泛搜集案例,尤其是大学生身边的案例,将基础理论知识和生动的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虽然喜欢案例,却仅限于听故事,不能认真剖析案例和反思,课后容易遗忘,很难在自己遇到相应的实际问题时加以运用。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们努力尝试使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如:教师讲授、团体辅导、案例分析、自由表达、角色扮演、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相比讲授式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实现技能和自我认知层面的目标。但是,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工科学生上课氛围相对沉闷、学生配合度不高等原因,使得教师无法完全把控课堂、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新的教?W模式无法顺利实施。
(四)教学考核缺少统筹规划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1.社会发展,竞争加剧,给大学生的学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例如,毕业证与各类等级证书挂钩;专业课管理、考查制度过于严格;毕业前各项论文、作业增加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压力。
2.人际关系和恋爱不顺利
走进大学校门,每个学生都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熟悉自己的同学圈,这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也许一件事做错了,或者一句话说错了,致使自己在新的交际圈中不受欢迎,这也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较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还有一方面是恋爱带来的挫折。很多人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学生们有充分的自主权,情窦初开的学生互相爱慕走进甜蜜的爱情。爱情虽然甜蜜,可在面临多重考验的时候,这些不谙世事的大学生却不懂如何处理,这也是学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一方面。
3.高考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分数报考大学,选择适专业
一部分学生步入校园后才知道,原来自己选择的专业根本不适合自己。有的学校给予学生转专业的机会,可是新的专业带给学生的也是一个未知的前景。专业选择不当,导致有些大学生在学业上得过且过,不积极主动。
4.大学毕业前夕,所有学生必须面临求职压力
现在年轻人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想去的单位进不去,很多学生在一个死循环中纠结,因此出现了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待业的情况。出了校门不工作,时间久了来自家长、亲戚、朋友的压力增大,学生心理自然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
很多人会质疑,什么样的心态才算是健康的心理,其是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描述。但是人们普遍认为,所谓的心理健康就是每天都能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遇到困难积极面对;不会因为寻求刺激去做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事;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总之就是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
如何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下几点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1.逐步改善教学方法,不用考核逼迫学生学习
学生学习缺乏一定的自觉性,有些考核也是学校无奈之下做出的,但是这些方法有利也有弊。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喜欢的方法吸引他们自主学习,这样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提高。
2.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恋爱问题,是高校教育中经常缺失的内容
针新生多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其快速融入集体生活,指导他们学会面对困境。我国的传统教育在恋爱方面有所规避,学校可以参考国外的教育体系,增加选修课程,让学生们懂得如何面对恋爱中的难题。
3.对于专业选择不理想的学生,辅导员要主动与之沟通
在学生转换专业之前,专业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每个专业的长处和短处,尽量挖掘专业乐趣引导、吸引学生,以便他们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学生每天学的是自己选择的、喜欢的专业,心理会逐渐变得积极向上。
4.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十分重要
【关键词】 朋辈心理咨询课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
Effect of the Peer-counseling Cours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Polytechnic Colleg e Student. Wu Xiang. Shenzhen Polytechnic College, Shenzhen 518055, P.R. China
【Abstracts】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of peer-counseling course onthe mental health of Polytechnic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66 s tudents were selected togive them the group training and taken 16Pf and SCL-90 as methods to compare theeffect before and after course. Results After the course, thedifference of fo ur factors of scl-90 including the force symptom, depression, hostile, crankines s which was remarkable. The difference of personality trait of stubbornness, sen sitivity and boldness was remarkab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difference of person ality trait of anxiety, worry and stability after the course. ConclusionGivingpeer counseling course to polytechnic college students is a useful assistant wa y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essence of the polytechnic college students. It h elps to establish the atmosphere of self-helping &helping others.
【Key Words】 Peer counseling course; Polytechnic college student; Ment al health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其中朋辈心理咨询是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 见效快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朋辈心理咨询[1]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年龄 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 询功能的帮助。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 活动。
朋辈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一种民主性的助人自助的过程[2]。这种咨询模式改变了以 往只有专 业心理老师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学生只是心理咨询对象的状况。通过开设《朋辈心理咨询 》课程,培训一些有助人意愿、助人潜力的学生,开展朋辈心理咨询,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 的发展性心理问题,是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能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开 展朋辈心理咨询还有利于满足学生心理需要[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有助 于学生掌 握自助和互助技术,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在高 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咨询对提高和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校园里自助助 人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开设《朋辈心理咨询》课程,开展课程前后对比研究,为高职大学生心理素 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实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选修课网上报名方式,在2005级学生中筛选出身体健康、无明显心理 障碍的66名大学生;按性别分:女生31名,男生35名;按文理科分:文科学生33名,理科学 生33名。
1.2 研究工具 选取症状自评量表[3](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卡特 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4](16PF)。在开课前1周和课程结束后1周采用这些量表进 行前后测,所得数据输入到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遵循团体小组训练的技术和原理进行,根据课表 每周二采取心理训练、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电影分析等教学形式上《朋辈心理 咨询》课程,为期一个学期,总学时为36课时,具体安排见表1。
2 结 果
2.1 课程前后高职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比较 SCL-90用于反映被试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 问题类型,90个问题包括10个因子。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课程前后SCL-90各 因子均值变化及差异显著性检验t值见表2。
2.2 课程前后高职大学生16PF均值及差异显著性检验 16PF是人格量表,前后测结果比较 见表2。
3 分析与讨论
通过SCL-90及16PF前后测比较发现,开设《朋辈心理咨询》课程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 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有效的。
SCL-90量表用于反映测试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类型,从表1中可以看出,后测SCL-90 各因子分均低于前测各因子分,这表明受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全面改善,其中敌对、 抑郁因子前后差异非常显著;强迫、偏执因子差异显著,这说明通过一段时间的朋辈心理咨 询课程,学生的强迫、抑郁和敌对、偏执的症状得到减轻。这门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 提高有促进作用。究其原因,我校是一所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职高、职业中专和部分高 考失利的普高生,素质参差不齐,对职业院校的认同度不高;对现行教育体制、教学内容、 以后的就业前景有不满情绪及偏激的观点;普遍自我评价较低,缺乏明确的方向感,存在回 避心理,用无所谓的态度和外表的标新立异来掩盖自信心的不足等;通过上《朋辈心理咨询 》课程,学习了理性情绪疗法后,能进一步分析个人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学生的观念变得更 为客观而较少偏激,学会要客观的评价自我的优劣势及客观环境;学会了“同理心”,知道 要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等;自我管理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增强;自我意识、个性品 质的发展、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敌对、偏执和强迫症状 。
16PF前后测中,稳定性、敢为性后测分高于前测分且差异显著;同时敏感性、持强性、忧虑 性和紧张性的后测分均低于前测分,其中敏感性、持强性前后测有十分显著差异;忧虑性和 紧张性差异显著。这表明学生在经过上课后,人格特点中的稳定性、敢为性增强而敏感性、 持强性、忧虑性和紧张性有所缓解,分析原因,在课堂上,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团队,给每 个成员提供了人际交往的积极体验;学生体会到有一个真诚、信任、尊重的交流环境;团队 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真实温暖的,学生可以获得支持和鼓励;能够释放真实的自我;敢于剖 析自我;而在课后,他们建立QQ群和小组博客,经常保 持联系,交流学习和生活情况;给每 个成员举办形式各样的“生日会”;这表明通过课堂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了朋辈心理咨询的 知识,而是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他们结识并成为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 了一个有利的支持系统;在将来的生活、学习中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能够真正实施朋辈心 理咨询的“助人自助”的宗旨。
通过SCL-90及16PF前后测比较发现,开设《朋辈心理咨询》课程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 健康水平,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有效的;能为校园“助人自助“的氛围奠定基础;可 以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去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4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5-6
[2]李韦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朋辈心理互助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5:1-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社,1999:31-35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诸如学业压力、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问题后,往往束手无策,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不断上升,“马加爵案件”“弑师事件”等校园暴力、自杀事件屡屡发生。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比较活跃的群体,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与冲突。因此,学校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研究大学生思想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也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规律和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值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高职学生产生焦虑心理。高职学生在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的学习和生活后发现,现实生活并不是自己理想的状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学专业与理想职业的差距、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学习和考试以及就业所带来的压力,所有的矛盾和困惑都需要自己去解决。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些矛盾,长此以往便会产生焦虑心理,形成心理障碍。
2.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极易引起高职学生的心理困惑。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缺少社会经验的高职学生对中国的国情、民情以及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多变性不太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容易使他们出现心理困惑,产生不满情绪。
3.外来腐朽文化的侵入造成高职学生的情感麻木。西方资产阶级、邪恶组织的一些腐朽没落思想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学生传播,导致一些学生对及时行乐的生活非常向往,对学习成绩满不在乎,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对学校和集体的活动漠不关心,上课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任意逃课或旷课、考试舞弊,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
4.高职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偏激。由于大多高职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大,因此他们对当前诸如党风不正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思考难免有失偏颇,在认识上比较偏激。再加上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存在简单化、程式化的倾向,这就会引起学生的不信任感,进而形成逆反心理。
二、将心理教育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人的思想意识的产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包含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影响并制约着其思想意识的形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个体的政治认识、政治立场、思想品德,二者在研究内容上相互交叉,都包含理想、信念、品德、意志等共同因素,因此,将心理教育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心理教育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做学生的转化工作,而人的转化过程其实质就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化。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又会在人的行为和表情中表现出来。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如果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就可以掌握其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进而进行有效地引导,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2.心理教育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手段方面的实效性。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和手段上各有异同,二者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利用心理教育对于心理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准确地从学生的各种反应中发现他们的思想问题,并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起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同时,灵活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把心理测验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长与不足,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使思想政治工作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取得更佳的效果。
3.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新时期的高职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基础知识,以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探索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运用心理教育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1.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制保障。第一,加强对心理教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学校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有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组成,领导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院(系)也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这种二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落实目标,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咨询教师到院(系)、部门、学校的快速反应机制。
第二,积极做好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大力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加强对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开展大学生心理测评,建立完善、规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积极开展受大学欢迎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类社团的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2.积极推进心理教育进课堂。第一,全面分析学生的心理规律,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一方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要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入手,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加以分析,重点把握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进而再着手开展思想教育活动。
第二,科学把握学生的心理矛盾,运用心理学的理念灵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因此,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矛盾,把心理教育纳入日常的教学之中,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在线交流、网上答疑解惑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合乎青年学生心理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1] [2] [3]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们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大学生的正常发展和成才,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是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从大多数的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辨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伴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但作为一个群体,大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一些独特性。
(一)大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在未入校之前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跨入校门之后全新的世界、人际关系、教学模式等往往会造成他们心理上很大的波动,随着时间推移,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逐渐显现,例如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是班级的干部是佼佼者,可是进入大学后又是从同一起跑线上重新比赛,这种优势的瞬间缺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紧迫感同时也有较大的心理落差;一部分独生子女会表现出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于是很多学生会从一开始的好奇新鲜转为对以往生活的怀念。同时这些学生在离开父母视野之后,会迅速的独立起来,班级寝室的氛围会对他们的心理活动产生较大影响,他们的心理在这个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所以应该加强引导,注意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掌握大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四年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大二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里有这样的话: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二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进入大学生的角色,此时的他们熟悉了大学生活的节奏方向,表现的比一年级成熟很多,心理上也趋于稳定,由于距离考研就业还有一段时间,外界的刺激不强烈,更多自我的东西便得以表现。一些学生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开始拼搏奋斗设计自己的专业方向不断靠近学业目标,而另一些没有良好规划的学生则继续虚度光阴。同时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校园活动多以二年级参加为主,他们在组织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学会快乐。另一方面学生中的恋爱人数明显增多,经过一年的相处,社会文化的感染,很多学生开始了感情的体验,而这个时候往往是不成熟不稳定的。
(三)大三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年级已是大学学程过半,进入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学生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渐有成人感,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未来,心理更进一步的成熟了,绝大多数学生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其中有部分是由于前两年没有好好学习而产生负罪感开始积极学习的学生。他们开始关心个人前途,关心国家形势,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明确了自己的好恶,喜欢摆事实,讲道理、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反感空洞无物的、形式主义的东西。逐步去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索人生,意识到自己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但又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和阅历,往往在这一过程中迷惘苦恼。
(四)大四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活即将告一段落,此时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经过四年的学习历练已较为成熟稳定,做好了面对现实步入社会的准备。但这一年也是他们心里活动最复杂最不平静的一年。临近毕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考研、就业会让学生感到压力明显增大,很多学生会发出“如果让我重新来过这四年,一定学的比现在好多了”的感慨,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或高或低,缺乏一定的自我判断力,很多时候不能坦然面对问题,对于找工作考研重新出现高中阶段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心理,“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有学生在这个时候对前途过度焦虑和不安,产生了就业焦虑症,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另一个明显表现则是面对分别,学生们大多是依依不舍的,回顾四年的大学生活酸甜苦辣,学生在这个时候会表现的失落黯淡抑郁。对于爱情一部分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分手的说法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基于成熟的心理所建立的稳定的感情。
二、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模式的构建
(一)发挥课堂的重要作用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学向大学生传授有关心理学的知识,是心理健康教育最为常用的方法。教学是教育的首要方法,心理学也不例外。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以课程开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向学生传授心理保健知识、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讲座,如缓解考试压力的、介绍就业面试技巧的、恋爱相关心理辅导的等。
2、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的,偏重哲学思考;心理教育则着重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强调心理教育、咨询工作者要与来访者建立平等真诚的关系, 共同探索, 唤起来访者真实的自我体验。这二者各有偏重,又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而思想又反作用于心理,支配心理的发展方向,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既不能等量齐观也不能分而治之,要做到有机结合。既要提高德育工作者培养健康心理的素质,也要提高心理学者进行德育教育的水平,更科学的做人的思想工作,通过形成健全的人格来使学生真正做到道德高尚,情操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