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内涵范文

公共管理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管理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管理内涵

第1篇:公共管理内涵范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 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 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 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 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 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 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 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 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 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 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 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 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 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 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 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 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 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 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 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 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 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 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 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 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 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 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 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 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 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 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 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 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 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 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 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 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 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 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 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 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 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 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 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 “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 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 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 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 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 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 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主权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 过程,而这个“主权者”就是国家。 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 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 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 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 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 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 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 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 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 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 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 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 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 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 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 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 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 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 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 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 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 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 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 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 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 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 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 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 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 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 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 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 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 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 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 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 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 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 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 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 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 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 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 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 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 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 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 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 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 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 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 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 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 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 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 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 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 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 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 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 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 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 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 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 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 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 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 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 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 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 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 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 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 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 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 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 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 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 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 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 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 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 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 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 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 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 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 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 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 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 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 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 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 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 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 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 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 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 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 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 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 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 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 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 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 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 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 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 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 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 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 “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 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 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 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 “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 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 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第2篇:公共管理内涵范文

一、审计项目闭环管理系统

横向的各种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将内部审计部门所有经常性工作包括审计项目、审计日常工作、制度编制工作、迎接配合外部审计工作、绩效考核激励等工作纳入闭环管理系统,为了保证闭环管理系统在遇到突发紧急事件时仍然能有效发挥作用,系统特意设置了审计调研等临时应急工作闭环管理系统。

审计项目闭环管理系统,将审计项目全过程各环节全部纳入闭环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和控制,对审计项目的计划部署、执行实施、检查监督、分析处理和改进完善各个环节通过明确工作流程,规范审计项目全过程的形成、使用的审计文本格式内容要求,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时限,以及各个环节明确到位的职责分工等闭环管理标准规范,对审计项目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管理,从而保证审计项目能够在规范流程、标准控制时限、标准实施和标准记录等控制支撑环境下,实现审计项目的闭环管理。

审计日常工作闭环管理系统,将各种审计日常管理工作全部纳入,从按相关要求安排下达周工作任务书,到明确工作时限,从明确编写、审核、定稿各环节责任人,到各环节责任人执行编写、审核定稿、上报任务等工作流程、工作时限和工作职责分工和要求加以明确,以保证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审计制度等编写工作闭环管理系统,根据制度编写归口管理部门下达的制度编写任务或自定的制度编写任务,通过明确工作流程、确定工作时限控制标准和明确责任分工等闭环管理控制标准规范,将审计制度、审计指南、审计案例等重要审计文件的编写工作从计划安排,下达周工作任务书,明确工作时限,明确编写、审核、定稿、发文(印发)各环节责任人,以及其执行编写、审核、定稿、发文(印发)任务的各工作环节全部纳入闭环管理系统,以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目标任务。

审计调研等临时应急工作、迎接配合外部审计等闭环管理系统,都将相关任务通过工作流程标准、工作时限标准和职责分工标准等闭环管理标准控制规范加以控制和规范管理,确保各项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保证迎接配合外部审计这类重要工作的顺利完成和相关审计信息的及时反馈。

绩效考核激励闭环管理系统,是保证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正反馈作用的基础保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首先规定了明确的绩效考核工作流程,并明确规定了对全员自评打分、召开部门全员考核会议、对照周计划任务书互相传阅工作成果,复核评议绩效考核自评打分、议定考核结果和签署意见、公布考核结果、上报考核结果记录及对应的奖金分配表并将其分发全员的过程的各环节的工作时限标准和相应的职责分工标准。在绩效考核工作流程中,为解决考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异义和争议,特意设置了部门内部的沟通与申诉环节和向绩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进行申诉的环节。绩效考核激励闭环管理系统以规范的考核流程、规范考核的程序和规范考核记录保证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能按照正反馈设计机制发挥组织机构的职能和作用,不断提升和提高审计组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效果。

二、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的流程控制系统

纵向的贯穿各个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的流程控制系统,可以以双闭环流程图形式将各个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双环全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流程图中详细描述和反映。

在审计项目闭环管理系统中,根据工作性质的特点和重要性,将实施环节的子流程反映在其流程图中,而对于检查和处理环节根据其所具有的共性和重要性,将期展开子流程特意单独描述。检查和处理环节的流程控制图对审计项目闭环管理系统及其他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均具有流程控制作用而且是更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控制流程。从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来看,检查、处理环节是闭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效应的最关键环节,如缺失了检查、处理环节,闭环也就不再是闭环,而是回到开环状态,也就自然失去了其正反馈作用。

三、审计工作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

贯穿上面横向和纵向两个主系统的是计划部署、执行实施、检查监督、分析处理、改进完善审计工作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以PDCA循环管理法为基础,根据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情况从PDCA循环派生构建的由上述五个环节构成的闭环系统。特别强调和重视监督、分析和改进完善功能并将改进完善环节明确单独提出,用以改变和扭转重计划、实施环节,轻检查监督、分析处理和改进完善环节的现状,通过加强和放大检查监督、分析处理和改进完善环节的功能以保证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真正能够实现正反馈机制。

第3篇:公共管理内涵范文

 

引言:基本建设的核心使命在于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满意度,最大化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需求是针对基建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目标。虽然近些年来,诸多建设单位加强了对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但是“豆腐渣”工程依然大量存在,这些“豆腐渣”工程给社会各界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内涵的把握,深入强化基础建设质量管理,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基建工程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应该以保证工程质量为核心目标,将我国现有的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技术标准,以及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要求作为指导依据,组织所有部门管理技术人员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条理、有监管的各项活动。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程质量,即工程建设的核心价值所在,关系到人民生活、工作需要以及国家建设。二是工序质量,即人力、机器、材料、施工技巧、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在生产过程中起综合作用所体现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三是工作质量,即建设单位的经营管理、技术组织对施工单位或施工企业起综合作用的过程。工作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建筑质量,是建筑质量的保证。

 

工程、工序和工作这三个质量因素具有紧密的联系。工程质量是进行施工管理的最终结果,同时又取决于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个基建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二、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

 

基建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参与者责任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与者对基建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明确各方在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责任。建设单位应该成立相关的基建项目管理机构,比如基建处或是项目建设指挥部,并为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各部门管理人员需明确其岗位职责,全程进行质量管理,并充分发挥其质量管理潜能。勘察单位应该将勘察设计文件递交或者委托给相关部门进行政策性和技术性审查,以此确保勘察设计文件的质量。实践证明,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是进行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可以有效落实政府部门在各个环节上的监督管理,从而使基建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建设单位必须确保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等级的资质,必须通过公开的招投标来确定最终承包单位,并签订合同,实行合同管理。监理单位则负责各单位是否依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设计文件等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同时,监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

 

(二)加强材料与工序管理

 

基建工程的质量控制本质在于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材料、环境等因素的有效控制。

 

首先,要想满足建设单位的需要,必须提高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工程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使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精心规划、施工和管理,建成更多的具有现代特色的优质工程。

 

其次,基建工程质量的核心是材料质量。因此,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必须贯穿整个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验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劣质材料进场,严厉禁止使用不合规范的建筑材料。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最后,在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受到技术实施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作业环境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根据基建工程项目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不利因素;在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生产环境,保证建筑所需物料的有序堆放,保证项目场地的各个通道畅通,创造良好的安全施工条件。

 

(三)强化监督管理

 

基建工程的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政府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两方面。在基础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相对应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为强化基础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单位可以委托本地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代表当地政府来行使监督权,对涉及到建设项目的各个有关责任部门的行为进行依法监管。在基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邀请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到施工现场参加地基、基础、主体等部分工程的验收。并在整体施工结束后,强化对整个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发表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意见,从政府监督的层面上确保基建工程质量。基础建设部门要积极与各个监督管理部门保持有效沟通,主动办理相关监督手续,自觉接受配合管理和监督。工程竣工后,在得到质量监督部门的核定认可之后,才能交付使用。

 

另外,为了增加基建工程建设透明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社会舆论公布基建工程的建设进展情况,接受社会大众的公开监督;二是建设单位在项目现场须设立工程建设标志牌,标注清楚参与建设的各方单位、法人、姓名和联系方式,方便社会大众的监督,确保基建工程质量合格。

 

三、结论

 

工程质量是决定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建工程建成后的交付使用,也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信誉。对基建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是参与建设的各个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参与建设的各个部门的共同职责。作为建设单位,应以质量把控为核心,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第一位,自觉接受相应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积极协调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项目规划、招标投标、审定重大技术方案、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第4篇:公共管理内涵范文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工作;作用;感悟

革命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有杰出贡献的人物而建设的。革命纪念馆在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在数量、规模上都有了较大的成就,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城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而革命纪念馆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可以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教育。下面我们对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以及革命纪念馆的理论内涵进行分析。

1、革命纪念馆的作用

根据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对于革命纪念馆的作用可以将其总结为:

(一)宣传作用

人们对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是为了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参观自然博物馆可以将国家的地形地貌、自然现象、自然形态等进行熟悉和认识。一些风景游览区是通过美丽的风景给人一种美感享受。但是革命纪念馆和其他的博物馆、展览馆、风景区不同,革命纪念馆是为了对革命事件、英雄人物等进行歌颂,同时将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精神和伟大功绩进行颂扬,展现出对中华革命历史中英雄人物的敬爱,将中华民族伟业的创业艰难展现,有一定的宣传和教育作用,这种宣传、教育是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

根据在革命纪念馆中的工作,参观革命纪念馆的人反映到:革命纪念馆虽然没有博物馆中的先进设备和设施,没有华丽的装饰,但是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影响,从心灵上对人们进行震撼,这些是博物馆和风景区无法取代的。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让人们了解过去,对人们进行历史教育,通过学习和了解历史,才会是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二)教育作用

在社会文明建设中,革命纪念馆对广大群众的历史教育任务,不容忽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家注重经济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革命历史教育没有深入的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的缺乏[1]。青少年更多的是对电影明星熟悉和崇拜,但是对革命先烈、革命英雄人物的认识却是少之又少。一些海外学习的中国人,在学业完成后,不愿回国工作,还有就是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盲目的追求,骄奢逸,将中国先烈艰苦创业、吃苦奋斗的精神丢失,尤其是近几年,、道德败坏等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的出现,因此,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思想以及革命历史教育势在必行,并且刻不容缓。近些年,在革命纪念馆工作中,接待了很多青少年,带领青少年参观革命战争旧址、对他们讲述革命艰苦奋斗的事迹,他们在内心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劳动中将自己的思想净化,改头换面,重新正视自己的人生。

(三)传播作用

革命纪念馆的建设不仅是为了进行历史教育,还是为了将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朴实无华、坚强勇敢等精神进行传播。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将人的善恶丑美照出,因此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子孙都需要站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面对革命纪念馆破旧的馆址、简陋的设备、艰苦的生活、危险的环境,每个人看到这一切都会有一番思索和感触。让参观者体会革命先烈的生活环境,真实的感受先烈的艰苦奋斗和勤俭朴素。比如说参观这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革命历史,看到生前使用过的物品,破旧的衣服、补丁摞补丁的袜子、饭票等,通过亲眼看到我们国家人人敬仰的生活过的痕迹,没有人不对他的勤俭、廉洁等品格所震撼和感动[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奋斗了一生,它的品德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2、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

革命纪念管中的革命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和光荣的历史传统,革命纪念馆中的文物和革命事件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以及在奋斗的过程中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士的事迹,这些都是对我们有深渊教育意义的历史。革命纪念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革命纪念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鼓舞、凝聚民心的作用,在我们国家最近几年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忘本行为,将革命先烈创下的精神文明、勤俭节约等优秀传统丢失,为此国家开始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对革命纪念馆的发展开始重视起来,但是在革命纪念馆发展的过程中,要想顺利、稳定的发展,就要在工作中处理好各种关系。从实际工作可以看出,在革命纪念馆中的革命文物、革命事迹、革命遗址、革命历史资料等,对广大人民群众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些历史文物、资料也是革命纪念馆生存的根本保障和物质基础。只有将历史文物和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才可以发挥它的价值。

在实际的革命纪念馆工作中我们发现,革命文物的展览陈列,是对广大人民进行教育和服务的基本手段,只有好的陈列和展览,才可以是的参观者流连忘返。革命纪念馆的陈列是一项重大工作,不仅要将陈列的形式进行美化,还要将陈列的手段进行革新,将革命文物陈列的主体进行强化,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将革命历史文物等的陈列进行美化,对广大参观者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3]。革命纪念馆和革命历史遗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革命纪念馆就是在革命旧址、遗址处建设的,在革命遗址上将一些革命历史物品、人物事迹等进行陈列展览。革命遗址在革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将历史真实、直观的展现和陈列出来,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教育,在群众参观革命纪念馆的同时,将革命遗址的影响进行讲解,将革命纪念馆内的教育和历史遗址教育结合在一起。

每一个革命纪念馆都是具有一定特色的纪念馆,但是革命纪念馆都是为了将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教育结合在一起,从历史文物的陈列上看,只是为了对历史故事进行补充,用历史故事对人们进行教育,这些历史故事真实、有证有据,会更加真实的呈现给参观者。

3、革命纪念馆工作实践感悟

根据我们国家目前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腐败、浪费现象,国家提出要加强对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我们从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要想将人们的思想教育加强,就要对人们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让人们从历史中得到教育。

首先因为革命纪念馆不是旅游胜地,所以没有旅游胜地的名气高,而且有的革命纪念馆还建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开放的时间较短,很多人对其不了解,也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不知道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因此要对革命纪念馆进行宣传,通过一些宣传手段,对革命纪念馆中的馆藏进行介绍,对历史人物的精神进行传扬,邀请学生等进行纪念馆参观。

其次要将纪念馆队伍的思想进行加强。革命纪念馆是历史教育和精神传播的场所,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教育人民的责任时刻的放在心上,不能让纪念馆走向偏离主意的发展。还要推陈出新,增加吸引力,招揽更多的参观者,对他们进行思想和历史教育,传播历史革命精神。

最后要将纪念馆中讲解员的水平进行提升,讲解是纪念馆和参观者进行沟通的方式,好的讲解可以引起参观者的兴趣,在情感上形成交流,在思想上引起共鸣,还可是参观者对历史进行思考,增加他们的爱国情怀[4]。

【参考文献】

第5篇:公共管理内涵范文

【关键词】 施工总承包 总集成管理 信息 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总承包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工艺的革新,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生存下来。企业具有的各类资源和设施总是有限的,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履行与业主签订的总承包合同,就需要企业具备总集成的管理思路。总集成管理能够发挥自身长处,规避自身短处,合理利用其他公司的资源设施,进行最有效的组合,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或产品。

1. 总集成管理含义

总集成方设置管理标准,将期望的技术性能、标准、参数等指标进行整合,然后采取合约等方式管理被集成者,再按照集成方的各项管理要求将被集成对象的产品进行整合,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产品,其中被集成对象产品指的是资源、要素经被集成方加工管理后的产出品。

总集成具有一定成熟度后,即可以转换为总承包管理内容,可以说,总承包管理是总集成的延伸,或者说总集成是总承包管理的一种形态。总集成可以包含在总承包管理中,也可以与总承包平行存在。企业作为总承包商,只有依靠自身力量提供全套的产品和服务时,总集成内容才能成为总承包管理内容。

2. 总集成管理的特点

2.1综合性。总集成管理需要涵盖所有的硬件、软件资源要素,尤其是智力、知识要素,管理范围非常广泛,需要将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资源都纳入管理范围;此外,总集成管理需要在集成管理技术本身的基础上,将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进行有机融合。

2.2复杂性。总集成管理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总集成管理的要素既包括组织内部要素,也包括可供选择的组织外部的资源,因此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杂而广泛的;(2)总集成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多样化、层次多重化,每一层次都是上一层次的构筑基础;(3)对总集成管理系统进行完善时,需要根据新的应用要求重组其结构;(4)总集成管理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变化,它也会随之变化;(5)集成者的智能作用在总集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3创新性。总集成管理中,人作为管理者,其主体行为相当重要,管理者如果能够应用创新性的管理办法,对内外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则很有可能达到进行总集成管理前所没有的效果。可见,管理主体行为的创新性在总集成管理中的作用相当重要。

2.4协同性。总集成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集成管理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实现进行总集成管理前所无法达到的目标。因此,各集成管理要素只有按照一定的集成方法保持协同性,增加有序度,才能发挥更为强大的整体功能。并且,客观上,总集成管理具备相当的综合性、复杂性,这更要求集成要素之间的协同一致。

3. 总集成管理的类型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文章认为总集成管理行为主要包括项目利益相关者集成、全寿命期集成、技术集成、管理要素集成等。

项目利益相关者集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有业主、设计单位、咨询专家、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原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政府机构等。各利益相关者结成了关系网络,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由于诉求方比较多,并且具备独立性,因此,必然存在利益诉求的冲突矛盾。这样,如果不能处理好各方的利益诉求,工程项目很难取得成功,为此必须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总集成管理。总集成管理的目的是界定各方的权利义务、任务目标,以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全寿命期集成:建筑工程项目的全寿命期包括从项目策划开始到项目废止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建筑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全寿命期集成的目标就是将传统管理模式中被打散的建设过程进行集成,包括组织、思想、方法、手段的集成,也就是运用全寿命期的思想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运营方式进行改造,从而达成各种全寿命期目标。

技术集成: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者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知识集成技术手段,将项目工程每个建设阶段可能应用的技术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技术知识服务平台。这样,工程技术人员就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共享工程技术信息,提高业务能力,并且平台也能够整合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知识,方便工程技术人员将其应用到今后类似的项目中,从而使得技术知识得意继承创新,有助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管理要素集成: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要素复杂而多变,具体有成本、工期、质量、人力资源、范围、风险、协调等,且这些要素之间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影响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其他方面。针对项目要素之间这种相互关联影响的关系,管理者只有采取总集成管理的方法,才能较好地处理项目要素间的复杂关系。对项目要素的总集成管理要求管理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盘协调规划项目要素和目标,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 总集成管理的具体方法

如何有效地实施总集成管理,可以按照以下要点进行:

4.1成立专门负责总集成管理的工作组。总集成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作,只有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相应工作,才能确保总集成管理的顺利实施,具体来说,工作小组的职责有了解客户需求、跟踪市场信息、分析产品应用潜力、研究被集成方产品的价位和性能、总集成实施的渠道、总集成管控的实施方法以及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等。

4.2跟踪市场信息。工作组应该收集应用潜力大、与本产品互补作用强、有助于满足客户需求的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施工总承包企业务必高度重视这类信息的集成与管理,因为这也是集成方综合能力与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工作小组不仅要关注企业总承包范围之内的业务,还要密切跟踪市场上最新应用的各类新技术、新材料、管理方法,进行收集和分析,不断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

4.3分析市场潜力。总集成方务必通过总集成管理的方法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使用性能,使其具有市场前瞻性,同时集成方也要跟踪国家的政策鼓励导向、市场产品、技术走势,并分析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调整总集成管理方法。

4.4与被集成方的沟通。总集成方应该加强与被集成方的沟通,充分了解被集成管理方提品的各项性能、价格等,更好地与本单位产品进行互补。

4.5完善总集成管理计划。总集成管理实施后,总集成方应该按照客户需求制定集成时间节点,拿出总集成管理实施的总计划和分计划,方便后续总集成管控。

4.6实施阶段。总集成管理计划制定好后,即可以按照该计划开展具体工作,这一阶段务必做好对被集成方的管理,与其一道完成符合客户需求和技术要求的集成产品。

4.7收集反馈意见。总集成管理工作完成后,总集成方要及时收集客户、市场对产品的反馈意见,不断提高总集成管理的水平。

结语

总集成管理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实现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方法,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 季生平 施工总承包企业总集成管理的内涵分析 建筑施工2011.

第6篇:公共管理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用信号传递理论结合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深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信号内涵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是显著影响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因素。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是独立的,与长期可持续的财务收益水平相关,并不从属于其他的经营决策。从而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现金股利政策提供理性思考,也为投资者根据现金股利政策进行投资给予一定的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信号传递理论是现代西方股利政策理论中的主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对于拥有信息优势的公司经理来说,他们通常把股利政策当作一种信号,向投资者传递企业当前和未来盈利的信息,一般来说,股利变动与公司未来盈利变动正相关。显然,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不仅是一种利润分配方案,同时还是一种有效的信号传递工具。资本市场的效率性越强,这种传递方式越有效、成本越低。管理者会利用股利分配来传递有关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当管理当局对企业未来前景看好并认为未来业绩有大幅度增长时,他们可能不仅仅是对外宣布好消息,还会通过提高股利来证实此消息;如果公司以往的股利支付稳定,那么一旦增加股利,投资者就会认为公司管理当局对企业未来看好。相反如果预计到公司的发展前景不太好,未来盈利将呈持续性不理想时,他们往往维持甚至降低现有股利水平,这等于向投资者发出了利淡的信号。

由于西方证券市场比较成熟,投资者对股利削减的反应要远远大于对同等股利增加的反应,所以公司管理当局大都采取比较稳定的股利政策,股利支付一般不受公司盈余波动的影响。Limner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当局对分派股利的调整是谨慎的,只有在确信公司未来收益可达到某…水平,并具有持续性,基本上可以保证以后股利不会被削减时,才会提高股利。同样,只有在管理当局认为当前的股利政策难以为继时,才会削减股利。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还不稳定,为使投资者能够正确理解股利变化所传递的信号,发挥股利信号传递的作用,减少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本文拟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信号内涵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旨在使上市公司管理层逐步意识到~现金股利的信号作用,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现金股利政策提供理性思考,也为投资者根据现金股利政策进行投资给予一定的启示。

二、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信号内涵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很多,在对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各个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诠释。本文主要从法律法规限制、契约性约束、公司内部的有关限制和股东的意愿四个方面来研究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1.法律法规限制

《公司法》和《证券法》等有关法规对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进行了一定的控制,主要包括:防止资本侵蚀的规定,要求公司现金股利的发放不能侵蚀资本,公司不能因为支付股利而引起资本减少;公司积累的限制规定公司现金股利只能从当期的利润和过去累积的留存盈利中支付;规定公司账面累积税后利润必须是正数时才可以发放现金股利,以前年度的亏损必须足额弥补;规定公司如果发放股利,就必须保证充分的偿债能力。规定如果公司的留存收益超过法律所认可的合理水平,将被征收额外的税款。

2.契约性约束

提高现金股利发放水平将使公司的资金减少,这会使公司的破产风险加大,从而会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当公司以长期借款协议、债券契约、优先股协议以及租赁合约等形式向公司外部筹资时,常要接受一些关于现金股利支付的限制性条款,以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3.公司内部的有关限制

公司资金的灵活周转,是公司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公司各方相关权益人的权益得到保障的基础。因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现金的需求便成为对现金股利分配最重要的限制因素。这一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投资的需求、公司的筹资能力、盈利的稳定性,以及股权控制要求等因素。

4.股东意愿

股东为了获得稳定收入和出于避税考虑,会对现金股利有不同的需求。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一般较为稳定,一些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反对公司留存过多的利润。而一些有着高股利收入的股东会出于避税考虑(股利收入所得税高于股票交易资本利得税),反对公司发放过多的现金股利。

三、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信号内涵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提出研究假设

在本实证分析中,从盈利能力、资金流动性、偿债能力、成长性、经营能力以及公司规模角度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每股收益越大,分配的现金股利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盈利能力也就是获取利润的能力,而利润是债权人收入本息的资金来源,是股东取得投资收益的基础,是公司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公司盈利能力越强,可供分配的利润越多。而鉴于目前我国证监会对配股的限制,上市公司有可能以通过发放现金股利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获得配股,因此也会相应提高现金股利。

假设2: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越多,分配的现金股利越多。资金的流动性越好,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变现能力越强,同时意味着一旦遇到财务危机,能够及时满足对资金的需求。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越强,企业更愿意分配现金股利而不必担心财务危机。

假设3:资产负债率越高,分配的现金股利越少。对于偿债能力来说,负债较大、到期偿还能力差,更有可能影响到公司的未来发展甚至维持经营的能力。偿债能力低的企业为了应付沉重的负债,大多不愿意将留存收益分配出去,而更愿意将其留在企业以偿还债务。因此,偿债能力越强的企业分配股利的可能性越大。

假设4:总资产增长率越高,分配的现金股利越少。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与企业成长性关联较大。高速发展的公司,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其快速发展,若公司大量分配现金可能会造成资金短缺,不利于企业今后的长远发展。

假设5: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分配的现金股利越多企业的经营能力也就是指企业管理资产的能力。经营能力强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其现有的资产获得更大的收益,因而其分配股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假设6:公司规模越大,分配的现金股利越多。公司规模越小,往往扩张的要求越强烈,因而会较少支付现金股利而更多留存收益或发放股票股利;相反,大公司扩张欲望不强烈,并且凭借大公司的实力和声誉更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因此可能较多地发放现金股利

2.样本选取

根据研究需要所收集的数据包括:2005-2007年样本公司每股分配的现金股利;2005-2007年样本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所选取的样本包括2005--2007年共三年的股利分配方案。数据分析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

3.研究方法

本文在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要探讨单一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以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其步骤如下:(1)选择变量。因变量因不同的研究问题而不同,自变量在各项研究假设中提出。(2)设计模型。本文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这些模型只是估计样本的平均值,而不是计算精确值,更不是对单个公司的估计。(3)估计回归系数并检验模型显著性。利用样本数据估计回归系数,以t值检验系数的显著性,以R2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4)消除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性会使估计的系数不稳定。本文采用方差膨胀系数(VTF)来检验自变量之问的多重共线性,如果vIF大于1O,说明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需要剔除其中的一个自变量;如果vⅢ小于l0,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模型是有效的。(5)解释模型,分析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6)得出实证分析结论。

4.变量与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假设以及变量定义,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a为常数项;为回归系数,表示当其他自变量取值保持不变时,该解释变量取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引起被解释变量数值的变化量;∈为回归方程的随机误差项。

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不同年度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因素,本文分别对三年样本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同时为了检验三年的共同影响因素,本文还将三年样本混合进行了检验,见表2。

四、结论

1.从公司的盈利状况来看,每股收益(EPS)的系数在混合模型中为3.706,t检验指标为19.964,该指标在各年度系数均在3.2以上,其中系数的绝对值较大,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当期收益在决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时的作用最强。

2.从公司资金的流动性来看,在混合样本模型中,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rc)的系数为0.11,t检验值为1.747,不显著。从分年度的结果看,每股现金净流量系数在2006年和2007年符号为正,在5%的水平下显著,而在21305年系数符号为负,各年间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对现金股利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与现金股利的关系无法确定,因此,经营现金净流量不是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主要因素。

3.从负债水平来看,在混合样本模型中,资产负债率(DEBT)的系数一0.014,符号和预期相符,其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从分年度的结果看,3年中每年该指标均与现金股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05年与2007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2006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负债作为一种硬约束,对派发现金股利起到了制约作用,负债率高的公司由于较高的财务风险,降低了派发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

4.从公司的成长性看,总资产增长率。在混合样本模型以及2006年、2OO7年样本模型中的系数为负,符号与预期的相符,但是不显著。2005年的样本中有一个样本为0,所以系数为0。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证结果上都表明,总资产增长率高的公司会较多需求资金而少发放现金股利。根据有序融资理论,最优的融资渠道是内部融资,与举债、发行新股相比,不需要花费筹资费用,降低筹资成本。

第7篇:公共管理内涵范文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管理为核心,以多元主体为特征,以公民社会为背景和基础的管理体制。我国首届公共管理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对公共管理进行了内涵界定,认为“公共管理既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也是一门学科、一种新的学位教育方式。公共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共管理即公共行政管理,亦即政府事务的管理,广义的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管理的延伸,它除了政府事务的管理外,还包括社会事务的管理[][]”,这就以广义和狭义的定义模式整合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内涵。简言之,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的基础上将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技巧引入整合,在主客体领域涉及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以公共事务为起点的学科群体系。为进一步明晰公共管理的内涵,我们对公共管理内涵进行简单地剖析解读。首先,主体的多元性。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倡导从主体的广泛意义上理解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再只限于政府和组织。其次,民主和效率的客观诉求。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以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为目的,侧重于民主诉求的践行与服务效率的提升。再次,公共管理可细化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面指的是政治学(价值)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即政治学所研究的国家治理或政治管理;中观层面的公共管理是我们所谓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即与政治统治相分离的公共管理活动;微观层面的公共管理重点是解决管理技术和方法问题,这一范畴更多地体现为新公共管理理论。

2.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是以刚性规范和固化原则为支撑,依托政府这一主体来维护政治统治,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本文作者认为,公共行政是以政府及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主体,将国家、社会及自身事务作为客体依法进行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等一系列活动的学科体系。其本质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具有工具性、依附性的内在属性。同样,我们借助于对公共行政概念的剖析解读来加深对其内涵的认知,从多维视角辨析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在内涵上的差异。首先,公共行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公共行政是指政府对自身事务的管理,广义上的公共行政是指政府对包括自身事务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其次,公共行政主体具有单一性。公共行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及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即通常所说的政府或者行政当局,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再次,权利与职责的践行。行政的字面意思是“行其政事”,其要义在于政治统治的维护、职责的践行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明确的权威性和责任性。另外,在公共行政的包裹着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性等刚性规范,要求其必须依法践行、合乎程序。

二、主客体区分

1.主体区分。

主体是行为的施动者,可以是单一的亦可以是多元的。公共管理的主体则呈现多元性,涵盖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各管理主体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对管理权限内的各项事务进行统筹协调,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充分的权限自由。公共行政的主体是政府及少数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为代表的法定权力机构(一般不包括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多数时间内政府作为单一主体践行公共行政的相关职责。政府依托其内部各部门的分工与职责属性负责公共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成为公共行政运作的核心载体。

2.客体区分。

客体对象是主体行为的内容,在本文中客体具体指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实际运行中的作用对象及运作范围。在客体维度上的区分,需要我们从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特性或侧重性上探析。公共管理侧重于社会性,注重公共服务的提供、公众的参与程度、行政事务的透明化及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履行,充分体现了客体的社会性内涵。而公共行政侧重于公共性,注重公共权利的执行和公共利益的维护,体现工具性、权威性、规范性等特性。公共管理客体多样,在不断扩展、变换中以更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包括:以公共利益、公共服务为导向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共资源(公共设施、产品)等。公共行政的研究外延具有动态性,其学科前沿将以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不断引入新的学科知识,在学科内容上包含公共管理原理、行政管理等方向。公共行政客体多样,有较为固定的管理程序,更大程度上是基于巩固政治统治的政策执行。以民利为导向,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公共性的直接体现。

三、内在区分

1.特征区分。

从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上的解读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都具备自身的鲜明特征。公共管理的鲜明特征集中体现在:专业性更强,重视专业化管理;注重绩效评估体系的科学化、完善化建设,积极引入人事弹性机制和业务竞争机制,强调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侧重顾客导向,构建顺畅的沟通反馈机制,以为人民服务为要旨,对结果予以关注和实现;强调走向市场,具有显著的管理主义色彩。公共行政的特征则表现为:公共性是核心要素,旨在保持公众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及公众利益最大化。政治性、权威性、层次性突出,管理的体制及模式固化;刚性规范引导特色,管理的程序经过规范性界定,管理的权限和内容受法律约束和保护。责任原则鲜明,作为公民权利运行的授权人的公共行政主体受到内外部的广泛监督,政府的行为须对社会大众负责。

2.管理目标区分。

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在管理目标方面,存在着维度性上的区别。一者,公共行政是一种“内部取向”,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管理。二者,公共管理是“外部取向”,公共管理重视项目、结果和绩效的管理。

3.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区分。

第8篇:公共管理内涵范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第9篇:公共管理内涵范文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