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实录范文

教学实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实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实录

第1篇:教学实录范文

师:人有人语,花有花语。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花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寓意。

[投影:玫瑰花图片]

生:玫瑰,寓意纯洁的爱、美好常在等。

[百合图片]

生:百合,寓意百年好合、事业顺利等。

[康乃馨图片]

生:康乃馨,寓意真情、祝福、健康永远等。

师:真是不错,显示出同学们广博而深厚的知识根底。

[铃兰花图片]

师:这是什么花?

(学生默然)

师:这是铃兰花,同学们可能不熟悉,而在西方却是很常见的花,在法国每年的五月一日还举行“铃兰花节”。关于铃兰花还有一个传说。

[投影:“铃兰花的传说”]

(一学生朗读)

传说亚当和夏娃听信了大毒蛇的谎言,偷食了禁果,森林守护神圣雷欧纳德发誓要杀死大毒蛇。圣雷欧纳德与大毒蛇搏斗,最后精疲力竭,与大毒蛇同归于尽。在他死后的土地上,长出了开白色小花、状似小铃铛的具有香味的铃兰。冰冷土地上长出的铃兰花是圣雷欧纳德的化身,凝聚了他的血液和精魂。把铃兰花赠给亲朋好友,幸福之神就会降临到收花人身上。

师:在西方铃兰花象征着“幸福”。本文的作者沃兰茨是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著名的作家。

[投影]

沃兰茨(1893~1950),代表作品《与水搏斗》《纵火者》《妙龄》《从科特利到贝利沃德》《我们的界石》等,他在乡务农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期被囚于集中营。在南斯拉夫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 文本研读

师:本文通过铃兰花讲了什么故事?

(学生在下面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看法,一生归纳)

生:不到六岁的我第一次独自去“地狱”放牧,因恐惧而逃回去,又在某一天清晨却勇敢地在“地狱”采回了一大把铃兰花的故事。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好,对文本的内容把握很准,语言精当。那么我为什么对“地狱”是如此恐惧?

生:文章的第一段对“地狱”作了详细的描写,这里人迹罕至,阴森森的,“唯一有生命的东西是一眼泉水”,但“溪流日夜不息的声响给这个阴森可怖的地方蒙上了更神秘的色彩”。

师:这是客观环境的描写。

生:还有我的主观感受,“我打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害怕这个地方”,在教堂谈到过地狱,“我总觉得我们的这块洼地有点像真正地狱的入口”,以至于“我每次总是恐惧万端地走近这个地方,然后又尽快跑开”。

师:对,作者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尽情地渲染出“地狱”的恐怖。这样为写我的失败的“放牧经历”张本。在我看来,这是一次“非常可怕的考验”。我的结局是“狼狈而逃”,哭成了个泪人儿。

师:既然“地狱”如此恐怖,那我为什么要去呢?

生:因为那地方用来放牧最理想,还有父亲的要求,但这对我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考验”。

师:人的成长需要接受种种考验,只有敢于接受挑战,才能勇敢地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温室里的花朵终究经不起风吹雨打。

师:这考验是如何设计的,文章有没有明讲?

(学生议论,意见不一,看看争论得差不多,请学生归纳)

生:设计者是小男孩的父母,文中没有明讲,但作了暗示,他父亲说“这个‘地狱’里没有鬼。快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母亲说:“以后你不要再叫他去‘地狱’了,他年纪还小呢,要是吓出毛病来,一辈子可就成了傻瓜。”还有父母坐在门槛上,若有所思地翘首望着春天晴朗的天空,母亲深深地吸了口气说:“哎呀,我真想明天带一束铃兰上教堂,可惜哪里也找不着。”“要有也就是在‘地狱’里了。”从中可以看出这场考验是父母精心谋划的,目的是锻炼“我”的胆量,使我能称得上“小伙子”的称号。

(赢得一阵掌声,学生信服)

师:这位同学的归纳真是太精彩了。作为人生第一师的父母无不为子女的成长进行精心的策划,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第一次乘公交车去探望外婆,第一次独自背上大书包走向学校的情景。作为十六七岁的我们,正是一次次地通过了父母对我们的考验,才能使我们勇敢地面对人生。

师:那么是什么使“我”完成了由“恐惧”到“勇敢”的飞跃呢?

生:首先是我对铃兰的特别喜爱,其中可能有对铃兰的幸福寓意的追求,最主要的是我的“惬意而奇妙的责任感”。

生:还有父母的安慰和鼓励。

师:是的,请看投影,正是这三点促成了“我”的人生飞跃。英雄所见略同。说明同学们是用心看书了,真正理解了文本的内涵。古人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描写清晨美丽的洼地风光时,仍然著上了我忧愁恐惧的色彩,请同学们齐读作者描写的文字。

(学生齐读该段中的文字:“远方的波霍尔耶山背后……仿佛大自然背负着沉沉的重担。”)

师:同学们读得很整齐。这里的山、这里的树是如此美丽,难道是由“地狱”变成了“天堂”,不是,而是“我”的情感变了,因为“我”“勇敢”了。当然作为六岁不到的小男孩依然还有害怕的成份,如“紧闭着双眼往下去”,“也没有向四周张望的勇气”等。但最终我完成了父母的考验,文章最后的“我”得意地大喊:“妈妈,妈妈……铃兰……”那是一份满意的答卷,是小伙子成长的宣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而此时的母亲也分外动人,在儿子的心目中母亲成了“下凡的天仙”,是那样的漂亮,又是那样的伟大。其中也不乏对父母的感恩之意。

[总结]:本文通过铃兰花的故事,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考验,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完成人生的飞跃。而战胜困难又需要父母的鼓励、自身的责任感,以及对美的强烈追求。

三、 思维拓展

还有一个文本,文章没有到此结束,还有一个尾声:

我沉浸在幸福和无限喜悦之中,更显得容光焕发。/母亲的脸上也漾起了欣喜的微笑;她满心高兴地伸手接过花束,捧到脸边。但在吸进那浓郁而清新的花香之前,她先看了看我。/“你为什么哭,我的孩子?……”/我刚才因为害怕而涌出的大颗泪珠还噙在眼里,但陶醉在胜利之中竟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了。母亲猜到了我的壮举,她慈祥而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

师:两种结尾哪个更好?

生:这个“尾声”多余,这使我们联想起《项链》中的结尾,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含蓄而隽永。

(大部分学生都赞成此观点)

生:不,加上这个结尾更好,使文章结构更显完整,小男孩体会到的幸福感在母亲的抚慰下得到更好的渲染。另外别忘了,本文是按照不到六岁的小男孩的眼光来写的,他必须有个圆满的结果,从母亲的抚慰中得到胜利的喜悦,他要享受“幸福”。去掉这个尾声,就显得太成人化了。

(赢得学生的掌声)

师:真是太好了,两位同学的评说都有道理,而第二位同学的回答更是另辟蹊径,道出了他人所不能道的思考,确实是高见。语文的学习就需要这样的不断探索,能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东西。

四、 激情诱发

[投影]

送你一串幸福的铃兰花,愿你从今天起,有一颗勇敢的心;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五、 作业

[投影]

铃兰花季

铃兰花季又至/就如老友重返/她沿着河岸姗姗而来/蜿蜒到我等待你的长椅边上/而我看见你的微笑如花绽放/比任何时候都要动人心房/啊,铃兰花季从不会比五月更长/但即使所有的铃兰花都枯萎了/对我们来说也无妨/我们美丽的情歌/将永如初识之日一样咏唱/铃兰花季离我们远去/就如一个疲惫的老友/在一年之间杳无音信/但是离去之际/她给我们留下一点春天的念想/一点年少时光/让我们能够爱到地老天荒

第2篇:教学实录范文

【关键词】正比例 教学实录 评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61-0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45-46。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实例,使学生理解相关联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让学生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让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象,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象,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象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视概念的理解,强调概念的应用,让学生经历“观察数量―发现关联,探索规律―对应观察,计算比值―明确规律,表征关系―揭示概念,字母表征”这一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

1.“水涨船高”是什么意思?(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过渡】水的变化引起了船的变化,船与水是相关联的,数学中也存在着相关联的量。

2.女孩0-5岁年龄与体重生长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体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年龄与体重是两种相互依赖的相关联的量)

3.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相关联的量?

(学生交流)

【评析】大量实例证明两种相关联的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只要是一种量变化,引起另一种量发生变化,那么这两种量就是相关联的量。

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用学生最熟悉的知识,解释“相关联”的含义,并加强了语数知识的联系。其实教学中并没有直接进入典型的正比例关系这样一个话题,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概念的发生形成过程就是现实模型的直接反映。概念引入得当,就可以紧紧地围绕课题,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概念起到了奠基作用。

4.小明步行回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图。(表一)

师:路程和时间是相关联的两个量吗?8分钟行多少米?

仪仗队通过天安门的时间和路程如下图。(表二)

师:8分钟行多少米?走600米需要多少分钟?

(学生回答)

师:前面两个表都是关于步行时间和路程的统计表。为什么表一不能确定准确地得出与8分钟相对应的路程,而表二通过推算和简单的思考,却能够确定出准确的路程呢?

(学生思考,讨论)

生1:因为仪仗队每分钟走的路程是一样的,而小明每分钟走的路程不一样。

生2:速度不变。

生3:都是60米。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速度都是60米?

生1:路程÷时间=60。

生2:60[∶]1=120[∶]2=180[∶]3=…=60。

师:原来速度60是隐含的,题目中没有,需要我们动脑筋才能找到。(总结:虽然时间和路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据的比值,也就是他们所步行的速度是保持不变的,在数学上把这个不变的量叫常量或常数,在小学叫一定。这两个变化的量叫变量,小学叫相关联的两个量。根据这个不变的量和其中一个变量就能得到相对应的另一变量,这就叫“以不变应万变”)

师:小明呢?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无法算出8分钟准确的对应量。

【评析】波利亚指出“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有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化难为易,揭示本质。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同样是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相关联的量,表二的路程和时间有规律――比值一定,而表一的路程和时间没有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比较法,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有所提高,而能力的提高又会促进和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系统地示范、指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学P45例1,回答两个问题。

1.完成例1下面三个问题。

2.对比上面两个表,例1与哪个表类似,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正比例意义

出示例1: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情况如下表,你发现了什么?

1.表中有哪两种量?

生:数量和总价。

2.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生1: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生2:总价随着数量的增大而增大。

生3:数量扩大多少倍总价就扩大多少倍。

3.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师:对比上面两个表,例1与哪个表类似,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例1与第2个表类似,都是比值一定。

师: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我们在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必须要满足哪些条件?小明所行走的路程与时间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yx]=k表示。

【评析】让学生在比较与思辨中反衬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准确地认识概念。

4.练习

(1)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周长÷边长=4)

(2)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面积÷边长=边长)

(3)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4)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

(5)圆柱的高一定,它的体积与底面积。

师总结:通过刚才几道练习题,你想说点什么?(提示:不但可以根据提供的相对应的数据关系进行判断,还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相对应两个量的比值来加以判断)

【评析】像正比例这样概念属性比较多,小学生很难同时注意几件事情,常常会“丢三落四”,“相关联的两个量,比值一定”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时,出示上面的题目,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

(二)正比例图象

师:更神奇的是,我们把例1表格中的两个量中相对应的数都看作一个数对,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来。你发现了什么?

(1,3.5)(2,7)(3,10.5)(4,14)…

师:(1,3.5)对应的位置在哪里?

生:跟以前学过的数对和折线统计图的描点方法一样。

师: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是什么?

生:线段。

师:把数对(10,35)和(12,42)所在的点描出来,与上面的图象连起来并延长,这条线段可以向两端怎样延伸?(0,0)表示什么?怎样可以说明每个点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师总结:正比例图象是一条从(0,0)出发的无限延伸的射线,这条线上所有点所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都相等。

师:不计算,如果买9米多少元?花49元能买多少米?这条线上所有点所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都相等。

师总结:我们直接利用正比例图象,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找到另一个量的值,这样解决问题更直观更便捷。

师:如果买a米布,用去b元,你能在图象上找到这个点吗?本题有不同的方法:1.假设两个具体的米数,找到相应的总价,再比较。2.通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发现米数之比等于总价之比。

【评析】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一步步描出正比例图象,直观感受到它的图象是一条射线,而这条射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组相关联的量,利用这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直观、便捷地解决问题,并体会到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拓展练习

1.呼应前面

师:看图象判断女孩0-5岁年龄与体重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2.根据图象,发现什么?

3.金字塔的高度测量。

在金字塔建成的1000多年里,人们都无法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它们实在太高大了。

泰勒斯――第一个测量出金字塔高度的人,希腊最古老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几何学家,是古希腊“科学之父”和“希腊数学的鼻祖”美称的伟大学者。

【总评】正比例的意义与以前学习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不同,是要从一种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去理解数量间的关系,要通过观察、分析两种数量之间的变化情况、变化规律,进而达到对两个变量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因此,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和思考将从以往的静态过渡到今天的动态观察分析,乃至于抽象概括上来。这种研究问题的角度,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让学生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以一种运动和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现象,分解概念的难度,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亮点一: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了学生熟悉的成语“水涨船高”,自然地引出了“相关联”这个词语。接着,是一个女孩的体重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只要是一种量变化引起另一种量发生变化,那么这两种量就是相关联的量,从而理解“相关联”的含义。课中出示小明和仪仗队的路程时间表,练习是运用正比例知识计算金字塔的高度。正比例概念比较长,理解起来比较麻烦,本节课设计由易到难,首尾呼应,搭起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亮点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第3篇:教学实录范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准备:两件衣服三条裤子的图片(学生的30套),四种颜色的水彩笔一套,铅笔一枝,长教鞭一个,30份礼物,31张白纸。

五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的优点是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说话完整、有条理,希望你们把这些优点都在这节课中展示出来,有信心吗?

生:有。

师竖起大拇指说:真自信:

一、谈话引入新课

师: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动画片里的人物,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快看看是谁?

生:喜羊羊

师:高兴吗?

生:高兴。

师:聪明的喜羊羊在生活中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吗?

生:愿意。

师:今天我们这节数学课就一起在帮助喜羊羊的过程中继续研究《搭配中的学问》(贴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二、衣服的搭配

师:喜羊羊打算去南方旅游7天,只准备了两件上衣和三条裤子,他想每天穿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而且每天要有不同的穿法,你们觉得能做到吗?

让学生口头回答能不能,一共有几种穿法

如果生说:不能,种数不统一

师:那我们就看看到底有几种

如果生说:不能,都是六种

师:我们看看到底有哪六种

师:听清要求,同桌之间合作,一人用信封里的学具摆摆看有几种搭配方法,另一人马上把同桌的摆法用简单的方式记录下来。

生活动时,师巡视:1.你用线连出了每种搭配方法真清晰

2.呀,你用数字代替了上衣、裤子,真简便

3.你做得可真快,把你的秘诀悄悄告诉我,(故作神秘),这方法真好,一定要保密。(问这个学生怎么想到这个算式的。)

师:大家都做完了吗?

生:做完了。

师:手势告诉老师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生:六种

师:够不够七天穿的?

生:不够

师:谁能拿着你的记录纸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按顺序挑学生汇报)评价学生搭配方法的语言:

衣搭裤,文字法:

生:黄上衣和蓝裤子,黄上衣和红裤子,黄上衣和绿裤子

蓝上衣和蓝裤子,蓝上衣和红裤子,蓝上衣和绿裤子

师:你们听清了吗?发现他的搭配方法有什么顺序了吗?

生:他是先选定一件上衣和所有的裤子分别搭配完以后,再选另一件上衣和所有的裤子分别搭配。

师:对不对。

生齐说:对。

师:你听得真认真。还有谁的方法和他不一样?

追问:“都谁的方法和他一样?是不是还有和他不一样的?

裤搭衣,符号法:

师惊讶地说:你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呀?

生:1、2、3分别代表三条裤子,4、5分别代表两件上衣。

师赞叹地说:你用数字代表了生活中的事物,这种符号记录法可真巧妙。请你说一下你的搭配方法吧。

生:蓝裤子和黄上衣,蓝裤子和蓝上衣,红裤子和黄上衣,

红裤子和蓝上衣,绿裤子和黄上衣,绿裤子和黄上衣。

师:他的方法也有顺序是用裤子搭配上衣,用每条裤子和所有的上衣依次进行搭配。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

算式法:

师:这回把你的秘诀告诉大家吧,你怎么很快就得出了6种,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件上衣和三条裤子分别搭配得到三种搭配方法,两件上衣和所有的裤子分别搭配就得到了2个3种,所以可以列式2×3=6(种)

师:对不对?你说的真有条理,让大家听得很明白。2个3种我们就可以列式2×3=6(种)或3×2=6(种)(板书2个算式)用计算的方法解决我们这道题真简单。还有谁也用算式解决的,但想法不同?

生:我是这样想的:一条裤子和两件上衣分别搭配得到两种,3条裤子就是3个2种。

师:你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真聪明。

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的思考都做到了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同学们的方法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选定一件上衣和所有的裤子分别搭配得到了3种,2件上衣就是2个3种,可以用2×3或3×2来解决;另一类是先选定一条裤子和所有的上衣分别搭配,得到了2种,3条裤子就是3个2种,也可以用2×3或3×2来解决。

拓展:师:那么喜羊羊带的衣服最多能搭配6种,不够7天穿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帮他解决呢?

生1:增加一件上衣。

生2:增加一条裤子。

师:那喜羊羊会选择哪种方案呢?增加一件上衣一共几种穿法,够不够?增加一件裤子一共几种穿法,够不够?四人一小组选择一种方案讨论。

生从总量和增加量两方面分析回答

三、追捕灰太郎,引出路线图,巩固练习

师:经过你们的提醒,喜羊羊终于把衣服备齐要出发了,突然接到美羊羊的电话,说灰太狼偷走了百宝箱,正从羊村逃往狼堡呢,他有一共有几种逃跑路线呢?(请同学们看路线图)

生:3×2=6(种)

师:谁能有顺序地指指是哪六条路线?

生上前面指

师:这么多条路线是怎么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地都找出来的?

生:有顺序

师小结:在你们有顺序的思考下,把灰太郎的所有可能的逃跑路线都想全了,喜羊羊带领小羊们进行了严密的布控,分六小队沿着这六条路线追捕,抓住了灰太郎,成功地拦下了百宝箱。

三、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

师:你们想知道宝箱里的宝贝是什么吗?咦,这箱子带密码锁,喜羊羊说这密码就是由7、3、9组成的一个三位数,一共能组成几个三位数?分别是什么呢?请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在纸上。

让学生口头汇报,老师按照学生说的顺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说怎么想到这些数的。

还有谁写的和他不同吗?(多叫几个)

师小结:这些同学在写数时,都先固定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交换其它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就得到了两个数,一共是三个数字进行排列,就是3个2种,也就是6种。指着板书说:他们都做到了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其实,像这样的数字排列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比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它的作用多大呀!

告诉生密码就是379,师试开百宝箱。

第4篇:教学实录范文

二、研习文本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解放”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生:我谈的是《中秋月》。这首诗有点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味道。作者用天上月亮的永恒,来反衬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第5篇:教学实录范文

师:我想了解一个情况,同学们的家长有出差经历的请举手。我采访一下你,你的妈妈出差多还是爸爸?

生:我们家爸爸出差多。

师:他最远出差到了哪里?去了多长时间?

生:他最远去了常德,走了半个月。

师:我再采访一下你,你的家长最远去了哪里?

生:他去了四川成都,去了一个月。

师:你想他了怎么办?

生:我给他打电话,还通过QQ跟他视频聊天。

师:虽然相隔很远,但是仍然能听到他的声音,甚至能天天见面。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古代,没有汽车、火车,也没有飞机,更没有网络、电话,甚至连寄信也没有邮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一旦远别,再会就遥遥无期,很长时间都杳无音讯,生死祸福都无从知晓。那时候,亲人朋友远行,离别该是多么令人伤感啊!所以,古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情深意重的送别诗。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首唐代诗人所写的送别诗,请两位同学读一读。(纠正学生“客舍”的“舍”字读音)

师:说说两首送别诗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这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二、学习《别董大》

师:关于董大,你了解多少?

生:董大,是姓董,在家里排行老大,所以叫董大。

生:他是唐朝著名的琴师。

师:是的,董大是唐玄宗时代一个极有才华的琴师。他一生漂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和高适是在京城认识的。他们在塞外相逢的时候,正是高适人生最失意的时候,他怀着报国的理想来到塞外,希望能建立一番功业,可残酷的现实却令他深深地失望。高适还写了另一首《别董大》,他在这首诗中说,当时他们两个都穷困潦倒,囊中羞涩,甚至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短暂相聚之后,董大又要走了,去奔他的渺茫的前程。高适陪着朋友走了很远,聊了很多,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还是到了该说一声再见的时候了。举目四望,眼前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师:谁来读一、二行?(生读)

师:注意是“千里黄云”,不是“百里”更不是“十里”,读出天地的辽阔。(生再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两行,速度慢一点,留出空隙来在脑海里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来点音乐,酝酿一下感情。(生读一、二行)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高适和董大送别的情景。

生:我看到了漫天的黄云,北风吹着大雪纷纷地飞。

生:刺骨的寒风吹到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凄凉的感觉。

师:那你来读出这种凄凉的感觉。(生读)

生:我看到大雪纷飞的天空下,两个人的身影若隐若现。

生:我看到了千里黄沙。

师:从哪里看出是“千里黄沙”?

生:从“千里黄云”看出来。

生:我看到黄沙漫天,日光昏暗。

师:你从哪里读出“日光昏暗”?

生:因为这里写“千里黄云白日曛”,这个“曛”字就可以看出天地很昏暗。

师:真厉害!这个“曛”字就是“昏暗”的意思。

生:我还看到了一群大雁在雪中飞向南方。

师:老师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这里不写“飞雁”,而要写“吹雁”?这“吹雁”与“飞雁”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如果是“飞雁”就觉得大雁是自由自在地飞,而“吹雁”就让人感觉大雁是被大风吹着,飞得很艰难。

生:“吹雁”给人感觉就是被刺骨的寒风吹着,迫不得已地飞向南方。

师:是啊,一个“吹雁”让我们感受到大雁被风雪裹挟着前进,振翅难行的情景,让我们读出天气的恶劣,读出大雁在风中飞行的艰难。(生读)

师: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也就是说,诗人在写景的时候,往往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景物的描写往往含蓄地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那么,从高适的这两句诗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生:我感觉到了高适在和董大分别的时候,就像风雪中的大雁一样,非常艰难。

师:也就是说,此时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的不只是大雁,还有高适和董大,是吗?你对文字的感悟真好!

生:我感受到高适心中惆怅和凄凉的感觉。

师:你能用到“惆怅”这个词太好了。他的内心为什么会这样“惆怅、凄凉”呢?可以联系前面老师介绍的背景想一想。

生:因为他们处于人生的低谷,很艰难。

生:高适现在还觉得前途非常渺茫,他们的内心很茫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师:让我们读出高适内心深沉的感慨来。(生再读)

师:是啊,不同的心情下看相同的景物感受完全不同。同是写塞外,同是写下雪,在岑参的笔下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在此时的高适眼中却是“北风吹雁雪纷纷”。

师:天气如此恶劣,现实如此困窘,前途又如此渺茫,但到了分别的那一刻,高适还是对朋友说——(生齐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君”在这里指谁?

生:指“董大”。

师:高适的这番话是想告诉朋友什么?

生:他是想告诉董大,不要担心前面没有人赏识他,他这么有才华,天下每个人都会认识他的。

生:不要怕前面的困难,凭你的才华,会有很多人愿意和你交朋友的。

师:现在,你们是高适,我是董庭兰,把你们要安慰我的话再对我说一次。(生读)

师:谢谢你们,你们的话让我有在风雪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师:这番话仅仅是对朋友说的吗?

生:不是。

师:也是对谁说的?

生:对自己。

师:来,高适们,把这句话说给你们自己听!(生读,铿锵有力)

师:读给自己听的话,不用高声,沉下来,读到心坎里去。(生再读)

师:整首诗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让我们感受到一千多年前诗人在命运面前决不屈服的灵魂。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一场情真意切的别离,齐读古诗。

三、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师:董大的背影消失在茫茫风雪之中,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场送别。

师:谁来读诗题?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使”是什么意思?

生:出使。

师:元二是要出使到哪里?

生:安西。

师:我们来看地图,安西在哪里呢?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元二是从哪里出发去安西?

生:渭城。

师:渭城又在哪里呢?在今天陕西咸阳附近。

师:从渭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咸阳到新疆库车县,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即使是骑马也要走上半年时间。这真是一次遥远的别离啊!(音乐起,教师配乐朗读)

师:细细品味这首诗,和《别董大》相比,两场送别有哪些不一样?(学生自学,在旁边做批注)

师:大家说说,这两场离别有哪些不同?

生:天气不同。《别董大》是在千里黄云、刮风下雪的天气里送别。《送元二使安西》是在早晨送别,而且下着小雨。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下着小雨?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这里说小雨像小尘土一样。

师:小雨像小尘土?这里有个难理解的字:“浥”,谁知道什么意思?

生:“浥”是“润湿”的意思。

师:那么是什么润湿了什么?

生:是小雨润湿了渭城。

师:是啊,从渭城前往阳关的大路,原本尘土飞扬,现在被早晨的一场小雨润湿了,变得多么干净啊。谁来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别董大》是在边塞送别的,而《送元二使安西》是在客舍送别的。(师再次纠正“舍”的读音)

师:从哪里看出?

生: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老师想问你,“客舍”为什么“青青”?

生:因为下了小雨。

师:下了小雨为什么会“青青”?这个理由好像还不充分。

生:这是因为旁边有了柳树,柳树是那么清新,那么绿,所以“客舍”也显得“青青”了。

师:说得真好,“客舍青青”正是因为有了柳色的掩映。

生:《别董大》中高适是鼓励董大,而《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是尽可能地想留住元二。

师:你从哪里看出王维是想挽留元二?

生:“客舍青青柳色新”,从这个“柳”字我知道他想留住元二。

师:是啊,他为什么不写“桃色新”或者“李色新”,而写“柳色新”?你接着说。

生:这个“柳”字的谐音是“留”,就表示他想留住元二。

师:这个“柳”字确实是别有一番深意。古代很多的诗歌当中都写到了“柳”,因为“柳”的谐音是“留”。在隋唐年间,人们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表示对朋友的挽留和不舍。所以人们一看到“柳”,就会想到“送别”,想到“不舍”。这成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个密码。就像今天你们看到橄榄枝,就会想到——

生:和平。

师:看到玫瑰,就会想到——

生:爱情。

师:这就是文化密码。

生:我跟他一样,觉得《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是想留住元二,但是我找到的地方不同。我是从“劝君更尽一杯酒”中感受到的。

师:哪个字让你感受到这种不舍?

生:我从“劝”和“更”感受到的。

师:“更”是什么意思?

生:“更”是“再一次”的意思。王维让元二喝了一杯又一杯,就是想让元二多留一会。

师:说得真好,请你读出这一杯又一杯中的深情。

生:这两首诗中人的声誉不同。

师:声誉不同?你想说的是遭遇不同吗?

生:高适和董大没有钱买酒,而王维他们有钱买酒。(引起满场哄笑)

师:哦,是的,高适无钱买酒,是以话语送别朋友,而王维是以酒送别朋友。他们送别的方式不同。

师:中国人确实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结婚喝喜酒,有烦恼的时候借酒浇愁,离别的时候,千言万语就寄托在这酒里。

生:我还觉得这两首诗感情不同。高适是鼓励朋友勇敢地走出去,王维却对朋友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说,离开了渭城,你就没有我这样的朋友了。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看看地图吧。从渭城到安西,这3000多公里的路途中,不是荒山野岭,就是戈壁荒漠,朋友,一路艰辛,好自珍重啊!干了这一杯吧。(生朗读后两行)

师: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方能重逢啊。三年?五年?“君问归期未有期”啊,再来一杯吧。(生再读)

师:诗句的最后两行充满了离愁别绪,有的同学会说,老师不是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吗,为什么前面两行却写得那样清新明快呢?这样的“景语”又在诉说怎样的“情语”呢?同学们读一读前两行。

师:前两行给你什么感觉?

生:给我一种朦胧的感觉,因为有朝雨。

生:给我一种凄凉的感觉。

师:前面我们讲到“浥轻尘”,讲到“柳色新”,读一读前两行,再体会一下,是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前两行诗透着一种生机却又带着几分不舍。

师:那么这样的“景语”又是在表达怎样的“情语”呢?

生:是说送别的这一天天气很好,是希望元二带着好心情出发。

生:也是希望元二记住渭城这里的美好。

师:元二这一次是奉皇帝的命令出使西域,出使西域在当时可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诗人把景色写得这样清新明快,是为了表达什么?

生:是为了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一路平安。

生:是替元二高兴,因为他奉皇帝之命到安西去,希望他获得荣誉。

师:希望他载誉归来,是吗?让我们读出诗人对元二的祝福,也读出他对元二的不舍。(生朗读整首诗)

第6篇:教学实录范文

1.初知“乡愁”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生齐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你们猜猜,这首诗的题目叫什么?

生:乡愁。

师:那么,你们知道乡愁的名字叫什么吗?

(生沉默)

师:同学们,乡愁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思念,思念的名字叫记忆,记忆的名字叫梦回!

(师板书:梦回)

2.认识作者

(师出示余光中的图片及

介绍)

师:同学们,《乡愁》这首诗的作者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他离开大陆几十年,写了许多表达乡愁的诗歌和散文,被称为“乡愁诗人”。

(师出示琦君的图片及

介绍)

师:《桂花雨》这篇散文的作者琦君和余光中先生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有着同样的情感。她1949年离开大陆到了台湾,之后,整整52年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52年啊!她日夜思念的就是故乡,就是家乡的桂花!

3.概说全文

师:同学们读过课文了,根据你的理解,谁来说说,几十年来,一想到故乡,想到桂花,会勾起作者哪些回忆?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

(师出示: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 。)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桂花的样子。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在描写桂花香味的这段话中,有一个字特别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哪个字?

生:浸。

师:给“浸”换一个字。

生:“泡”。

师:为什么换“泡“字?

生:“泡”说的是整个都在水里,每一部分都在水中。“浸”的意思也差不多。

师:是啊,但是“浸”比“泡”更狠,更给力啊,是“泡”了很长时间了,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地方,而且是里里外外。课文中写的是“浸”在水里吗?

生:“浸”在桂花香里。

师:门前屋后,十几户人家,都浸在桂花香里。厉害吧,一起读一读这句吧。

生:(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继续我们的发言。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我缠着母亲摇花的样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回到童年摇花的情景。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母亲的样子。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到父亲的诗句。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又想起桂花糕的味道。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师: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又注意到那个词――

生:沉浸。

师:“浸”和“沉浸”,有不同吗?你们看,闻香味的时候,浸在香气里的只是前后左右的十几户人家,而尝滋味的时候,是――

生:整个村庄。

师:闻香味的时候,浸在香气里的只是桂花盛开的一段时间里,而尝滋味的时候却是――

生:全年。

师:闻香味的时候,仅仅是鼻子中嗅到香味啊,而尝滋味的时候不光是鼻子闻到,还有――

生:嘴里尝到。

生:舌头感觉到。

生:吃到肚子里。

师:对啊,这滋味不但入口,而且入心啊。你们说 “浸”和“沉浸”,哪个词语更狠、更给力?

生:(笑)“沉浸”更狠。

师:我们就来“狠狠地、给力地”读读这段话。

生:(齐)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里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又听到母亲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啊,每当作者回想起桂花,眼前仿佛浮现出桂花的样子,鼻中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口中仿佛尝到桂花的味道,耳中又仿佛听到母亲思乡的话语。但最让她魂牵梦萦的还是那一场――

生:桂花雨。

【点评:这一部分教学,是一理解和表达融合的训练。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基于学生对课文的初步认识,围绕“回忆桂花”的主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初读结果进行梳理汇报,根据汇报内容概括全文;二是在汇报的同时,又对文章的梗概和内在联系进行认识。语文的训练,一定要是整体的、融合的,效果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点的训练。这也是教者一贯的观点。】

二、悟情――边读边悟,品味细节

1.读中悟情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场桂花雨的描写中,感受这难忘的“摇花乐”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文字。

(师课件出示课文)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三名学生分别读课文,师指导读得流利准确。)

师:这几位同学的朗读,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对了,好像少了点感觉,是什么感觉呢?

生:没读出“我”摇花前的着急。

生:没读出“我”“缠着”妈妈耍赖的感觉。

生:没读出摇花时的欢乐。

生:母亲和父亲的样子读得很平淡。

师:是啊,在这个场景中,有“我”,有母亲,有父亲,三个人物,虽然描写有多有少,但是都有不同的表现。先来看看“我”的表现――摇花前,用一个字概括“我”的表现,是什么?

生:缠。

师:不是一次啊,是“总是缠”。这是说摇花前“我”心情很――

生:急切。

师:开始摇花了,“我”什么表现?

生:铺竹席,抱住树使劲摇。

师:好啊,是“铺、抱、摇”啊。老师要看看你们理解作者没有,请一个同学来表演一下这几个动作。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我”的急切――“我”是个孩子,哪里会帮忙!只是手忙脚乱,胡乱帮忙而已!忽然听到母亲“摇桂花”的命令,是何等兴奋啊。)

师:呵呵,“铺”是乱铺,“抱”是胡抱,“摇”是瞎摇啊。急不急?

生:太急了。

师:这里是“太急”。后面的喊呢?

生:乱喊。

生:猛喊。

……

师:是啊,大喊、乱喊、猛喊――真是太兴奋了!

师:这样吧,还是来读。谁来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我”的缠,“我”的摇,“我”的喊,也就是“我”的急切和兴奋?

(师指导学生朗读“我”的描写,通过语速、语气的变化来读出情感。)

生:“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读出“缠”母亲的语气)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读出“我”的急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三个叹号:“啊!”――感叹;“真像下雨!”――看到花雨;“好香的雨啊!”――闻到花香。读出兴奋、做梦的感觉。)

(生练习朗读)

师:来看看母亲和父亲的描写吧,你们读一读,觉得应该怎样读?读出什么感觉?说说你的看法。

生:母亲很细致。

师:何以见得?

生:母亲先是“洗净双手”,然后“撮一点”桂花,还放在水晶盘中。

师:先洗手,再轻轻地撮,还放在水晶盘中,去敬佛。用一个词语说母亲,她很――

生:虔诚。

师:父亲呢,怎么样呢?

生:父亲是个诗人啊。

生:父亲很开心,诗兴大发。

师:花香、檀香,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父亲很――

生:陶醉。

师:对了!就是要读出父亲摇头晃脑的“陶醉”的样子啊。我们来读,读出母亲的虔诚、父亲的陶醉。

(生读描写母亲、父亲的句子)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什么是“口占一绝”?为什么会“口占一绝”?把诗句和场景联系起来理解――读出父亲的陶醉、做梦的感觉。):“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读并交流)

师:如果把整个段落连起来读,我们边读边想象,就能看到在这场缤纷的桂花雨中每个人忘情的表现。

(指导朗读全段)

【点评:读是目的也是手段,读是过程也是方法。全段教学,以读开始,以读结束。但是,仅仅是在读吗?是在品味细节――三个人不同的“忘情”的表现,注意,同是“忘情”,但表现不同。“我”的“急切兴奋”、母亲的“虔诚”、父亲的“陶醉”,每个人的行为和身份是那样切合,又是那样真切!是在品味语言――缠、铺、摇、撮,字里行间所表现的情感,所具有的语言的张力都在读中一点点地感悟、熏染!是在品味情感――这桂花雨带给“我”和父母的、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亲情乡情,这,都融在真情投入的朗读中了。读是主线,各种训练融于其中。这,还是整合的训练。】

2.读中悟法

师:同学们,在这场难忘的桂花雨中,作者对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几十年来,从不曾忘怀。

师:所以,作者的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师课件出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师: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走得太快。1949年离开故土,一别就是52年!正如余光中先生说的:“一湾浅浅的海峡,让回家似乎成了一个永远的梦。”琦君只好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写下对父母师长的怀念,写下自己的思乡之情。她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我们从大陆移居来此,匆匆几十年。生活上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土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 想到故乡,她终于忍不住喊出――(出示课件)

生:(齐)“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三、抒情――想象“梦回”,再现“摇花”

1.迁移写作

师:同学们,我在想,这几十年的岁月,思乡的人是如何熬过来的?每一个夜晚,她如何梦回?我想,故乡的桂花雨,刻骨铭心的摇花乐一定常常进入作者的梦中。今夜,她又做梦了,梦中的桂花雨是怎样的情景呢?她、母亲、父亲,又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拿起我们的笔吧,展开想象,记下每一个细节。

(生迁移“场面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写《梦回“桂花雨”》)

2.交流指导

(略)

3.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令我们欣慰的是,琦君,这位老人,在52年的等待之后,在她的有生之年终于回到了故乡。2001年,她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而此时,她已经85岁高龄了。你们猜猜,面对日思夜想的故乡,老人说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她只是喃喃地念出了@样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下课!

【评析】

通向言语的深处

张学伟老师的这节课,教得情真意切、意味深长。张老师基于文本,并适度拓展文本语境,把课上到了言语的深处、情感的深处、生命的深处。

教学从“乡愁”开始,“乡愁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思念,思念的名字叫记忆,记忆的名字叫梦回”。接着不蔓不枝,直接触摸作者的心灵,以“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为话题,以读书为经线,以词句的敲打、品味为纬线,带动了整个文本的解读,“香”和“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知不觉,学生转换了角色,与作者一起体验、一起记忆、一起思念。此时,“桂花雨”意象的美、语言文字的美以及情感的美,都让学生沉醉其中。最后,以“梦回桂花雨”,让学生尽情表达内心的感动。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经历好几次转换,逐渐建构起“桂花雨”的文化解读:“形”的感知――感悟摇花的形象;“情”的影射――体验摇花的快乐;“意”的揣摩――探究摇花所承载的“乡愁”;“境”的沉浸――沉浸在摇花的意境当中。

学生面对的文本有两种存在:一是“已说的话语”,我们当作知识在学习,学习字词的读音、写法,学习句子的组成方式,学习这种语言中的俗语、成语及表达形式,并通过这样的学习进入文本的意义之中;另一种是“能说的话语”,一种“活”的、“创生”中的话语,就像一眼喷涌着的泉水,引导着学生参与、创造其中,建构自己的独特体验与阅读经验。张学伟老师活化文本,把文本当作一种“能说的话语”,引导学生不断创生意义、有效迁移,把课教得风生水起、摇曳多姿。从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教学追求。这种追求,借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

1.择高处立。

这个高处就是“主题”。这节课紧扣“乡愁”展开,在整体语境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这样的散文,教师习惯让学生东找一句,西找一句,零敲碎打,却美其名曰“文本细读”。任何一次语文学习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都应根植于文本的整体语境和文化语境之中。张老师深谙其道,以文本的“意”为核心,韵情、悟情、抒情,整个教学浑然一体。“品味细节”也是基于整体语境的品读,丝毫没有切割文本的感觉。

2.就平处坐。

这个平处就是“语言”。这节课没有凌空蹈虚的感觉。我特别欣赏的是,张老师的这节课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中,“乡愁”这一主题落地扎根。这节课安排了三次语言训练,以“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整体把握文本,进而拉动语言感悟;接着深入文本的深处、细处进行品读训练;最后以“梦回桂花雨”回归整体。整堂课以文解文,以心契心,以言传言,须臾不离文本的语言。

这就是一种有根基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回家”之旅。张老师坚守着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的味儿”。这种味儿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充分活动,有时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有时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有时体现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有时体现在学生言语交锋的对话中;有时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有时又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言语表达中。

维特根斯坦曾说:“每一个记号就其本身而言都是死的。是什么赋予了它生命呢?它的生命就在于使用。”德国思想家伽达默尔说得更直接:“语言的本质在于语言的应用。”而我们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张老师的语文课指向了“语言文字的运用”,特别强调了“三项语用”:一是“积极语用”,即站在儿童用语言的立场去设计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读,去写。三个教学板块清晰、简单,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力求做到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二是“全语用”,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输入性言语的学习与输出性言语的学习融为一体;三是“深度语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情感,使整节课充盈着温度,也显现出深度、厚度。

3.向宽处行。

本堂课体现了“大阅读”的思想。以余光中的诗开始,以贺知章的诗结束,中间植入琦君的介绍、散文,张老师的课堂向四面八方展开。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曾经这样来比喻小说:“小说就像一座房子,让你透过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张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窗户,不仅让学生读出了文章写了什么,更是引导学生发现了表达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这篇文章,还引导学生拓宽、丰富了“乡愁 ”这一言语图式。这节课展示了很多的“触点”和“接口”,使学生语言的活性本能地得到了滋养,得到了培植,得到了发展。

第7篇:教学实录范文

教学内容:立定跳远

游戏:投球入筐

教学任务:

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二、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能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教学难点:双脚轻巧落地。

教具准备:40个垒球、4个筐子、画满荷叶的操场1个、糖果、录音机一台。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青蛙跳吗?他们是怎样跳的呀?你们原地学学好吗?

2、学生:原地学习青蛙跳。

3、师:老师这里有一群小青蛙肚子饿了要去找食物吃,青蛙妈妈决定带孩子们到池塘里去抓虫子吃。

4、师把学生带到画满荷叶的操场。

5、师:在抓虫子时不能掉到水里,掉到水里的青蛙要回到岸边后才能继续跳到池塘去找食物,找到食物的同学要把虫子放到岸边的盒子里后再继续去找食物。等大家抓完了虫子后才能一起分享劳动成果。6、学生:学生听着音乐学着青蛙的跳跃的样子在荷叶上去找食物。(在找食物时教师用漂亮星星评价那些跳得好的,用太阳鼓励那些需要努力的学生。)

7、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立定跳远跟我们刚才青蛙跳的姿势很相似,这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立定跳远好吗?

设计意图:一个生动学习情景的营造,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活动还让学生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体育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新知(1)立定跳远

1、师:刚才同学们学青蛙跳都学得不错,这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立定跳远好吗?立定跳远和青蛙跳动作方法是差不多的,同学们先看看老师做一下示范,同学们再来学习好吗?

2、学生观看教师示范,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方法。(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平行分开,上体稍前倾,两脚屈膝,两臂后举。然后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起,同时两脚蹬地,迅速向前上跳起出。落地时,小腿前伸,用两脚跟着地,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3、师:刚才老师把立定跳远的动作完整的做了一遍,现在请你们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个动作做好,立定跳远和青蛙跳有什么区别?

4、学生边讨论边举手回答。

5、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一学,看谁学得快。

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用手势评价奖励优、中、差生)

7、分组练习。(小组长评出动作做的最好的)

8、各组优秀者上前表演。(学生评价好与坏的地方)

9、分组跳过河看谁跳的最好,动作跳的最漂亮。(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奖励)

设计意图:教师进行完整示范后,使学生获得了完整的动作表象,然后分组学习、讨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又使学生获得自学、自练、互学、互练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间相互指导,讨论指正,真正发挥了“小团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促进互助互学,在练习中突破难点,掌握动作。并且通过及时的评价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平,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游戏:投球入筐

1、师:我们刚才学习的立定跳远让我们的下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可我们的上肢还没得到锻炼,老师为了同学们上下肢能协调发展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下肢活动的游戏《投球入筐》同学们先认真听老师讲完游戏方法和规则再去做游戏。

2、师:讲解游戏规则及游戏方法。

3、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评价鼓励,请获胜队介绍经验。

设计意图:一节好的体育课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身体上下肢协调发展,所以在经过较强度下肢运动后,在安排一个上肢游戏不仅使学生上下肢得到协调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整理放松

1、师:可爱的孩子们经过强烈的体育运动后一定很累吧,那就请你们听着音乐跟我一起做放松操吧!

2、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放松操。

3、教师小结

4、师生再见

5、整理器材

第8篇:教学实录范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和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2.使学生理解单元格的含义,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解决问题照应创设的情景。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单元的含义

2.让学生体会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理解单元格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份统计表,统计图

六、学具准备

水彩笔

七、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师:昨天我接到遵义动物园园长的电话,动物园最近准备进这么几种动物(出示课件:大象、孔雀、熊猫和老虎),可是他不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哪些动物,他想请我帮忙想一想,我也不知道大家都喜欢哪种动物?哪种动物多进一些,哪种动物少进一些。同学们,你们说怎么办?谁愿意帮助老师?”(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哪种动物需要多进,哪种动物需要少进?)

(二)探究解决的方法

生:我喜欢孔雀。

生2:我喜欢老虎。

生3:我喜欢熊猫。

师:你喜欢的动物是孔雀;他喜欢的是老虎;她喜欢的是熊猫,我能告诉公园的园长说,这几种动物都买行吗?

生:不行,因为一个人的爱好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爱好,我们要调查。

师:调查是个好办法,怎样进行调查?

师:调查是跳着调查还是一个一个地调查

生:一个一个地调查。

师:多调查一些人们喜欢的动物,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统计(板书课题)。

[评析: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这里创设了帮助动物园园长出谋划策购进动物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学生从自己的喜好和交流中认识到,自己喜欢的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别人的喜好也是尊重自己的喜好,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的思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事情就是利用数学的具体表现。]

(1)体验统计过程

师:这个统计任务就交给你们,行吗?(行)那我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在场的老师和同学现场统计一下,好不好?(好)

电脑出示注意事项:

1.活动之前,小组同学先商量一下如何分工。如何进行合作。

2.当你走到每位老师面前,应当怎样?

3.其他组询问过的老师,就不要重复询问了。

4.每个小组统计在场的1―2位老师。

5.最后将统计的结果进行整理,填入统计表中。

6.不要忘记调查本组组员和自己。

四人小组分工进行活动,教师参与活动。

[评析:一年级下册已学习了统计方法。这里教师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创设了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指导学生如何分工合作,鼓励学生合作调查统计,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学生亲身经历了分工合作、收集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的全过程,整个活动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基本理念。]

(2)汇报统计结果,展示统计方法

师:哪个小组谈谈你们组是怎样进行分工与合作的?并汇报统计结果。

各组代表发言。

第一组:我们分两个小组分头调查,每组调查5人。1人询问,1人在记录单上打“”。

第二组:我们组3个人问,1个人记录,在记录单上画“正”字。……

师:这么多统计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数起来方便,又不容易统计错?

学生对各组的汇报进行评价。

师:只有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行吗?(不行)那怎么办?

生:算出总人数。

分组计算喜欢每种动物的总人数,汇报,教师在统计表中记录结果。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充分的自由合作、小组交流的空间。学生畅所欲言。展示了本组的学习成果,从中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愉悦。同时,学生在互相评价中,初步体会到画“正”字的统计方法更加准确、直观。]

(3)感受统计图

师:我们学校2006年11月25日在全校举行了冬季体育运动比赛,这是老师根据我们班参加的各个项目的人数制成的统计表,并制作了统计图,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看到有涂了颜色的条形图。

生2:我看到统计图比统计表看起来更好。

师:更好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统计图可以很快看出参加跳绳的人数最多,参加推球的人数最少。

师:你们想将我们今天的统计表制成统计图吗?

生:想。

[评析:感受统计图,从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让学生经历体验生活中的事情,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统计图,进一步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初步感受、认识统计图,为进一步制作统计图埋下伏笔。]

(4)制作统计图,突破教学难点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统计表来统计人数,还可以用什么来统计?(统计图)每个小组桌子上放着2份统计图,选择你们喜欢的一份,4人合作完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小组合作涂色,教师参与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统计图?

生1:我们准备选择统计图,可是只有8格,只能把喜欢大象的人数涂完,其他怎么办呢?

生:老师可不可以一个不代表一个人,我们想代表2个人。

师:可以,你们小组商量商量。

生2:我们组是用一格表示一个人,我们发现不行的,因为喜欢孔雀的有20人。

生3:我们组是一格表示2人,但是只有8个单元格,不够。

生4:我们是一格表示5人可以。

生5:我们是一格表示3人也可以。

师:一格表示几人,你可以根据统计的具体情况决定。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通常在人数较多时,1个小方格可以表示2个人,如果人数更多时,比如要统计1000个人喜欢的小动物,1个小方格还可以表示10个人,100个人……小方格表示的人数越多,我们涂色的格子就越少,涂色的速度就越快。

[评析:学生在制作统计图时,选择了一格表示一人的统计图,但是学生在制作时发现,用一格表示一个人不行,从而引起学生的思想冲突,学生又经过讨论探究发现一个单元格表示一个人不行,要表示2――3人才可以,学生的这一表现说明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学习,在感悟。同时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自主选择统计图的权利与机会。涂色前要观察选择,涂色后观察比较,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数量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三)解决实际问题

(展示一份统计图)

师:看这份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喜欢孔雀的人数最多。

生2:我发现喜欢大象的人最少。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喜欢孔雀的比喜欢老虎的多多少人?

生2:喜欢熊猫的比大象的多多少人?

生3:喜欢熊猫的和喜欢孔雀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提的真不少,通过今天的调查统计,你想对遵义动物园的园长说点什么?

生:我想告诉动物园的园长应该多买孔雀,因为喜欢孔雀的人最多。

师:同学们提的建议非常好,老师一定会转告园长,同时代他谢谢你们!也代表他邀请你们到遵义动物园参观,是你们给他提出好的建议。

[评析: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多角度地、灵活地观察分析统计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建议。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统计知识的生活价值,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功,感受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后反思:本课始终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主导思想,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创造性地改编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事前对学生的喜好进行了调查。确定动物种类。)

1.创设问题情境,体验统计的价值。课始,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统计。如何统计?课中学生交流、实践调查,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活动小组合作研究、交流评价,场面热烈、活跃。学生在问中思,思中做,做中悟,悟中学,真实地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第9篇:教学实录范文

1.掌握重要字、词、句、义,积累文言知识;

2.把握情节,赏析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会辩证分析,提高自主解读文本能力。

【学习重点】

1.探讨“荆轲是一位最接近成功的刺客”的原因;

2.探讨“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

【学习难点】

1.深刻理解荆轲刺秦王的意义;

2.树立大英雄观。

学习方法:自主评述,合作探究。

学习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唐朝骆宾王写过一首诗《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其中的“壮士”就是荆轲。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记载荆轲其人其事的《刺客列传》。

(板书:《刺客列传》司马迁)

二、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昨天预习了吗?(生答:预习了)大家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老师很高兴。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课件)

1.重点字义:

(1)吾曩者目摄之(2)欲批其逆鳞哉(3)乃造焉(4)臣海内之王者

2.重点词义:

(1)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2)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3)愿大王少假借之(4)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3.重点句义:

(1)会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燕(2)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3)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4)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生回答、翻译)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准确,学习文言文要从掌握重点的字义词义句义入手,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观点,假以时日,大家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会提高。《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5名刺客。单是写荆轲就用了三千多字,正如清代郭嵩涛所说“史公之传刺客,为荆卿也”。随着秦王不断扩张秦国的版图,秦与其他诸侯国的矛盾愈来愈深,想杀他的人很多,可是都没有成功。其中,荆轲是一位最接近成功的刺客。请同学们从荆轲的个人素质、事前准备两个方面,前后四人一组,在课文中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

三、问题探究

1.荆轲是一位最接近成功的刺客的原因有哪些?

生:朋友多。

师:他有哪些朋友?

生:多呢。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狗屠、高渐离、贤豪长者。

师:从杀狗的到音乐家,说明荆轲朋友多,人缘好。很好,有了吗?

生:好读书击剑。

师:能文能武,找得很准。《高祖本纪》学了吗?

生:学了。

师:文中怎么写刘邦的?

生:记不得了?

师:找找看。

生:(翻书)好酒及色。

师:荆轲的素质与刘邦比怎样?

生:高多了。(众生笑)

师:在战火频仍、崇尚武力的战国时期,好读书的刺客的确不多。晚唐诗人章碣说过“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你请坐,哪位同学再补充。

生:沉着,有忍性。

师:文中哪些事体现的?

生:聂政、鲁勾践骂他,他并未说什么,而是默默离开。

师:这两件事表现是一个……

生:胸有大志,忍辱负重,是能做大事的人。

师:分析得很好。

师:还有没有?老师提个醒。荆轲到了秦廷之后,与秦舞阳相比,他表现如何?

生:临危不乱,沉着镇定。

师:说得好,否则就不会有廷刺秦王的好戏上演了。在有这些好的个人素质的情况下,要想接近秦王,还得有……

生:准备。

师:荆轲事先作了哪些准备?

生:让樊於期主动献出人头,带有督亢地图、副手秦武阳和藏于地图中的匕首。

师:概括得很全面,请坐。虽然荆轲作了精心准备,但刺杀行动最终还是失败了。现在我们师生再次回归文本,看廷刺秦王的第14小节,请同学们从秦方、燕方的角度分析荆轲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2组讨论秦方,3.4组讨论燕方)

2.荆轲最终还是失败了的原因有哪些?

生:秦王反应快。

师:怎么个快法?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生:惊、引、起、绝、走。

师:这些是什么词?

生:动词。

师:这属什么描写?

生:动作描写。

师:为什么要描写秦王的这些动作?

生:一是表现当时气氛的紧张。二是表明秦王虽然养尊处优,但求生欲望强,反应快,因而逃过了一劫。

师:很好,这些句子从长短看是什么句子?

生:短句。

师:用短句来表现急促的节奏、紧张的气氛,是吗?

生:是的。

师:今后自己写作文刻画人物时,要借鉴描写的手法。请坐。哪位补充?

生:夏无且用药囊砸荆轲,干扰了他。

师:对秦王来说,真正的转机是什么?

生:左右提醒“王负剑”。

师:为什么要提醒“王负剑”?

生:剑拔不出来。

师:为什么拔不出?(生沉默)

师:这里有个常识。秦王的剑长7尺。用现在的标准折算,长度有1.6米左右。人的胳膊只有80几厘米,剑当然拔不出来了。而秦王一旦将剑,形势就发生了逆转。秦王用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杀了他。从燕方看呢?

生:副手秦舞阳吓得走不动了。

师: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掉链子,对吗?(众生大笑)

生:还有,匕首未砸中秦王。

师:荆轲最初就可以用匕首刺秦王,为什么要砸秦王呢?

生:荆轲想活捉秦王。

师:文本中怎么说的?

生:“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荆轲的副手秦武阳,是荆轲想带的人吗?

生:不是。

师:荆轲想带什么人?

生:他的友人。

师:文本中怎么说的?

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师:对了,由于太子丹心急,荆轲未等到友人就去了秦国,这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师:对荆轲刺秦王一事,古今有不同的评价。

(课件:古今对荆轲的评价)

肯定:

①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东晋・陶渊明

②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现代・

否定:

①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南宋・朱熹

②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 ――北宋・司马光

师:从这些评价来看,有人称他是侠义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愚蠢之人,你认为荆轲是不是一个英雄。

3.荆轲是不是一个英雄?

生:荆轲不害怕强大的秦国,在燕国危急之时,挺身而出,行刺秦王,有勇有谋,我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生:知恩图报,仗义助人,是一个君子,也是一个英雄。

师:(小结)老师和大家的看法一样,有两点可以说明荆轲是一个英雄。一是不畏、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荆轲,卫国人,附庸于魏。魏亡后,他四海漂流。燕国与他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他之所以当刺客,基于他对秦国入侵者的仇恨,对东方六国人民的同情。他的义愤为国难而发,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表现了一种不可侵犯、不可折服的崇高人格。

二是不甘失败,背水一战的奋斗精神。战国末期,秦国称王称霸的野心日益膨胀,正如文中所说“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这种形势下,要么自甘失败,屈膝投降;要么不甘失败,救亡图存。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时候,破釜沉舟,作困兽之斗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同学们对课文中的一个场面应该不会忘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音乐的凄婉慷慨和诗歌的苍凉悲壮所营造的浓烈气氛,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让人为之感叹唏嘘!荆轲是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

4.秦王是不是一个英雄?

师:看来,把荆轲看成是一名英雄,是从古至今的主流看法。既然他是英雄,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所刺杀的秦王是不是一个英雄呢?

生:我认为他是个英雄,因为他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

生:我认为他不是英雄。他多次发动不义战争,侵占其他国家土地,使老百姓妻离子散。还有劳民伤财,多少人家破人亡,孟姜女哭长城就是证明。因此,他不能算是一个英雄。

师:他不关心人民疾苦,没有人本思想,不能算是英雄,对吗?

生:是的。

师:两位同学的观点可谓针锋相对,这里有一个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老师以为分析历史需要六个字:要辨证,看主流。公元前475年起,中国历史开始了战火频仍、民不聊生的战国时期。秦始皇主观上想称王称霸,从秦国利益出发,以武力来经营天下。客观上秦王统一中国,结束了长达250年分裂割据的局面,符合历史潮流,这也是他最伟大的贡献,所以老师认为秦王是一个统一天下的千古一帝、时世英雄。

5.荆轲刺秦王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

师:荆轲刺秦王虽然过去2000多年了。时至今天,我们穿越时空,重温这段历史,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它有怎样的影响和意义呢?

(课件:荆轲刺秦王的影响和意义)

直接影响:“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历史影响:一个国家版图尽管小,人口尽管少,但是人心不可欺,尊严不可没,谁想进攻它,征服它,谁必将遭到被压迫人民的坚决反抗。荆轲刺秦王的影响、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它已经化着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入在中华民族的英雄气质和光荣传统之中。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历史影响”这段文字。

四、结题

师:列宁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史可以明鉴,学会辨证分析。同学们在以后研究历史、关注社会、对待生活时,要全面辩证地分析。其实,《刺客列传》需要探究的内容还很多:“易水送别”凄婉苍凉、慷慨悲壮的场面,语气长短有致而富有情韵;荆轲三劝樊於期的语言艺术等等,司马迁用他的鬼斧神工之笔使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希望同学们课后反复阅读体会,并加以运用。

五、作业

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断,以第一人称改写成300字左右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