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文化的礼仪范文

茶文化的礼仪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文化的礼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茶文化的礼仪

第1篇:茶文化的礼仪范文

反正唠唠叨叨半个多小时,一连说了几十个“居然”后,只表达了一个意思:她穿着正式的礼服,本想体面地度过一个晚上,结果狼狈而归,在风里的细高跟鞋上踩了半个小时依然没叫到出租车后,她只好一瘸一拐把自己挪到附近的一个咖啡馆里。再环顾一下四周,不要说穿牛仔裤的,连穿拖鞋和大短裤的都有。倒是她显得像是刚下了舞台,忘了卸妆的女戏子。

我相信“BlackTie”聚会的组织者有哗众取宠之嫌,但对于一个在上海生活了五六年的香港人来说,显然她对当地的西式礼仪水平的期待已严重脱离了实际。或者换个角度,经常出席派对的她,并不是不知道当地的派对水平,只是她更乐意把最高的礼仪标准挂在嘴上,一来可以显示自己的不凡见识;二来可以在拿着一次性杯子喝可乐还依然心花怒放的派对参加者那里获得相应的优越感。

类似的优越感,我在一个MBA的礼仪课程上也遇到过。作为偶然来听课的非专业学生,我亲眼目睹了礼仪课程授课老师的不礼貌举动。她问一个学生:你平时上班穿什么呀?学生说:什么都穿,我比较喜欢T恤、牛仔。这个答案显然与她教授的要穿有领衬衫、短裙或长裤,不能穿吊带衫、颜色过于花俏的衣服等通行规则不合拍。于是她对学生说:哦,大家听一听,这就是典型的不职业的穿着。一句话让那个女孩满脸通红。

第2篇:茶文化的礼仪范文

翻译;异化;归化;策略;文化差异

如果我们把语言比作是一块织物的话,文化便是这块织物的部分经线或纬线,它已巧妙地融入语言中。语言各不相同,文化各有特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外显形式。无论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生存发展,于是在各个民族需要交流的前提下便有了翻译活动。翻译绝非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甚至也不是语言、专业知识及翻译技巧的简单相加,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必然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对这些文化因素作何处理呢?尤其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之下,在文化方面人们提倡文化多元化,追求文化平等,交际与文化都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人文关怀在翻译界已经赢得高度的重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适当传达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一个译者而言,不但要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更要了解语言背后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在翻译活动别是在文化因素的转换中选择有效的转换手法,促进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1.文化与语言及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传达

近几年来在翻译界掀起了文化热潮,认为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还涉及两种文化的转换。那么到底如何界定文化呢?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不同的人种、民族、社会成员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一切后天习得的方面。从共时角度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是该民族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凝结着这一民族世世代代在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历时的角度看,文化又处在不间断的进化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从而使各个民族文化关系处在一种动态变化中。

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历史状况的差异,使其文化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在同一民族文化下,也会出现不同的亚文化,所以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这种差异也包含着相似性,也并不排除完全重合的情况。因此,不同民族文化在“异”的前提下,表现出若干“同”的成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些共性是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基础,而这些个性正是该文化所特有的异质成分,表现了文化的多元和多样性。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文化的范畴很广,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然而,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由此所产生的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人们理解上的困难,有时甚至引起误解。那么,在英汉互译中怎么处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呢?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可采用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zing method)。

2.归化策略

从语言文化共核来看,人类语言有90%是相通的,这就为归化翻译奠定了基础。归化作为一种思想倾向,表现在对原文的自由处理上,要求译文通顺,以符合目的语读者兴趣。“归化”的一般做法是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也就是说“归化”法是将原文独具特征的东西采取“入乡随俗”的方法融化到目的语中的转换方法。归化是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策略。总的说来,就是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本土化。例如:(1)“煞风景”若译成“Kill the scenery”将无人理解。最好还是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成“be a wet blank”更能为人接受。(2)“拍马屁”译为“lick sb’s boots”比“pack the horse’s buttock”更妥当。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归化更为读者考虑,从目的语出发。其长处就是能使译文读上去或听上去更通顺地道,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

2.1意译法

当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译语中没有完全相对应的词语,且用异化策略中诸法均译不通时,译者可不拘泥于原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用跨文化的“对等”词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

请看例句: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 wi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上颇有病容。近来他闷闷不乐,我看到他时他在沉思之中。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颜色词语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英语的颜色词通常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上例中的颜色词就无法通过直译来达意。又如“You are a lucky dog.”“Love me , love m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通常译为“你是个幸运儿”、“爱屋及乌”、“凡人皆有得意日”。此处若把“dog”直译为“狗”就很不合适了。因为dog(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内涵相差甚远。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以狗喻人则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贴切;而在汉语文化中,狗则是“势利”的代称,具有明显的贬义,把人比做狗,更是骂人的脏话。若此处“dog”译为“狗”,不能体现源语的幽默,反被误认为是骂人之语。

2.2替代法

将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这种用法多用于习语和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如: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 as strong as a horse 译为:力大如牛。前例的译法除了考虑到英、汉语两种文化中“dragon”(龙)的不同的文化象征外,还考虑了两种文化中的“tiger”和“龙”的相同的文化象征后例则说明了两种文化中“horse”与“牛”在文化意义上是对等的。因为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有深厚的情感,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与此相反,在汉语民族的文化心理上,牛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是很通人性的动物。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且牛秉性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共性,但个性的存在也不能忽视。民族间的差异及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决定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不同历史进程中会选择各自独特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不同文化下的语际交流,被某一文化所确认的语言符号移植到另一文化环境中,如果仍采用“异化”译法,就必然不能被人理解,从而使交际中止或失败,也达不到翻译的主要目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以目的语为归宿的方法,即“归化”的方法来传递源语信息,这样才能使译文对译文读者所起的作用能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或相似,因为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

归化的译法是“撇开原文的词语和句法,抓住其语用意义,从译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方式译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译就是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取得“文化对等”。通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译者就可能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译文,理解原文作者的意思,才能真正达到交际目的。

转贴于 3.异化策略

在西方,对异化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韦努蒂认为,异化就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化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韦努蒂提出“阻抗”式翻译,即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译语读者和译者在阅读和写作上摆脱来自强势文化的文化限制。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将异化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一般认为,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原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充满异国情调。

异化翻译能再现原文的表达方式,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译文的表达力,而且人们更能通过译文了解他国文化,更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异国他乡,从而实现翻译的本质。具体地说,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source-oriented)。

3.1直译法

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原语中文化信息。这个“对应”词的语义及社会语用价值必须与原文的一致,这样译语才能与原语做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等值,并尽可能多的保留原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两种文化间的交流。

请看译例:

以出自《红楼梦》的译文为例:

原文:只因薛蟠是天性得陇望蜀的,如今娶了金桂,见金桂的丫头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她。

杨译:Now Hsueh Pan was a living example of the saying“to covet the land of Shu after getting the region of Lung. ”After marrying Chin - kuei , he was stuck by her maid Pao - chan’s charms. As she seemed approachable as well as alluring , he often flirted with her when asking to fetch him tea or water.

“得陇望蜀”比喻人心不足,欲望难平,国人熟悉,但国外读者并不知晓。杨宪益夫妇在此采取了异化方法直译而未加脚注,有其原因:1)这段话后半截正是对“得陇望蜀”的诠释,即使目的语读者不懂“得陇望蜀”的意思,也能从后文猜出它的含义;2)直译法能体现原文的民族风格,同时也使英语国家了解东方文化,且没有引起岐义,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见到这样的词语也就一目了然了。

3.2移植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源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时,我们便可用异化手法将源语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传入目的语中。这种方法不仅赋予译语全新的语言成分和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而且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推进它们的相互融合。这既能保存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又可以吸收外来语,丰富译语语言文化,使两种语言文化能够相互兼容、相互影响及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相济相调,相得益彰的积极效果。如:Solomon(所罗门)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初方平、王科一的《十日谈》译本中还作了脚注:“古代有名的聪明皇帝”(第六日故事八)。现在翻译时若再碰到,恐怕没有再作脚注的必要。因为“所罗门”作为智者的代称,大多数中国读者已是耳熟能详了。当中国人了解到“wash hands”在英文里是表示上厕所的委婉语后,“洗手间”一词随即进入大众词汇。诸如此类的词还有“卡拉OK”(karaoke)、“嬉皮士”(hippie)、“丁克家庭”(dinks)等。

3.3音译法

音译法常常用于英、汉语的人名和地名,但一些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也需要如此处理。如下列词汇:“Litchi”(荔枝),“ kowtow”(磕头),“wonton”(馄饨),“toufu”(豆腐),“Kongfu”(功夫)等等。“逻辑”(logic),“引擎”(engine),“马达”(Motor),“巧克力”(Chocolate),“高尔夫”(Golf),“黑色幽默”(Black humor),“肥皂剧”(soap opera),“白色谎言”(white lie),“香槟”(champagne)等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3.4译注法

原文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译者可先直译,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增词和加注等方法予以解释或说明文化背景。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也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有这么一段话:“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

”“Can this be some silly maid come here to bury flowers like Frowner !”He wondered. This reminded him of Zhua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 -shi’s ugly neighbor , 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little frown that made Xi -shi captivating produced an aspect to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 The recollection of it made him smile. “This is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 he thought,“—if that is really what she is doing.Not merely unoriginal,but down -right disgusting !”

对“东施效颦”这一出自庄子的典故,霍克斯采取了典型的增译法,不仅解释了这一典故的来源,还说明了这一典故的含义,这样一来,分不清东施、西施的西方读者也能自然地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和本文深层的文化涵义。

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一个句子选自杨宪益夫妇译本的译文。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译: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 Kan ,①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②

注:①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

②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杨译直译加注,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让英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比干”、“西施”人物传说的文化内涵。

总之,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即异化法,能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心信息以几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和语言,丰富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这也正是翻译的重要目的。

因此,不论是“异化”还是“归化”,它们在语言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当今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交往日益密切。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提倡文化多元论,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和合理依据,在翻译中我们就应该以文化平等为指导,要通过翻译来加快文化的交流,要充分发挥翻译维护并促进文化多元发展的作用。而作为翻译手段的归化和异化的取舍,就应该在我们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哪一种更能促进文化交流为选择标准。两者的关系决不是矛与盾的关系,而是各有所长,相互弥补。关键是译者要把握适当的分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考虑语义对应、社会语用价值、译入语的民族文化心理、两种语言的文化互动等问题。

参考文献

[1]New 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 Nida , Eugene . Language , Culture , and Translating [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顾宪才.语义、语用与翻译[J].现代汉语,1993,(1).

[6]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2-5.

第3篇:茶文化的礼仪范文

[关键词] 文化商务礼仪差异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的商务礼仪文化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了解不同文化下商务礼仪的差异,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交际障碍,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更加有效的交际。概括来讲,造成商务礼仪这种差异的主要有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语言习惯及非语言习惯等。为此,下面本文将就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

一、 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生的价值都是体现在它的社会价值之中,重视社会价值,否定个人的自我主体性,人生的道义往往与“忘我”相联系。汉语中有“光宗耀祖,显赫门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 等字句,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总是把个人或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从社会价值出发判断评定个人价值,而不是从个人出发构建社会价值。它所追求的是一种群体和谐、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个人不能脱离社会,个人有个性,应该弘扬个性,但个人永远不能置于国家、集体之上。

这种非自我主体性的价值观念与西方的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大不相同。西方文化中,个人是社会的本位、目的和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应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他们主张利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个人具有最大全力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主张个人具有自己生活上的隐私权。

下面我们以中美文化中对年龄看法的不同对中西价值观念的不同加以说明。

美国文化重视青年。青年代表着未来,是可能和希望的象征。而老年人则成为相对不受重视的群体。与之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强调尊重长者。长者是智慧、权力和权威的象征。汉语习语中就有很多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念。如“宝刀未老”、“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等等。在汉语的称呼中,对待年长者常加称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先生”,“老同志”等。甚至在姓氏后面加一“老”字以示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如“刘老”、“张老”等。而在西方,和年老者谈话时应尽量避免提及年老的事实,即使涉及有关内容,也总以委婉的形式出现。如用senior代替old man,用elderly,advanced in age代替old。

另外,西方人过分推崇自己,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从而使人际关系非常冷漠。在对待隐私的问题上,中西方人的观念有很大不同。在西方人眼里视为“隐私”的事情,在中国人眼里却是关心他人的具体体现。如见面后寒暄,询问别人的年龄、籍贯、职业、收人、婚姻状况、家庭情况、体重等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而在西方,这些都属于隐私,询问这些问题均被视为有失礼貌的。在中国,老朋友可以不用敲门就“登堂入室”,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即使是一件小事要问,他们也需要先打个电话,问主人是否方便。

二、时间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时间的认识是一种环形时间观念。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出于“道”,经过生长变化之后又都复归于“道”。在道家思想中,生命都有一死,但死不是绝对的,它只是宇宙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道”的展开过程中,先是逝,是远,最后是反,反也是返,即回到本原的道中。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个体生命之死,只是回到宇宙整体生命这个大熔炉中,投入整体的生命再造之中。阴阳五行说认为,阴和阳的相互推移和相互转化,导致了昼明夜暗交互轮回,春暖、夏暑、秋凉、冬寒周而复始,以及六十甲子为一个周期的气运变化。这些以阴阳交替盛衰为根源的循环过程,就形成了自然界的时间结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人不重视预约,有时即使预约,也不严格遵守约定时间。

与东方人环形时间观念不同,西方人信奉的是线形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一条有始有终的直线。他们使用时间非常精确,做任何事都严格按照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着一种对时间的“紧缺”感。

在两种不同观念的支配下,各种文化里的人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比如说,在美国商人的眼中,时间永远是金钱。“开门见山吧”,他们愿意在第一次会见时就能得到口头的承诺。“我们是不是说定了?”会谈中,他们不喜欢停下来或者保持沉默。他们习惯了集中精力、速战速决。因为他们的线形时间观念只是注重现在、计划未来,所以为争取时间应该及早地进入正题。

而中国人经商乐于感情投资,喜欢投其所好,送点小礼物,或通过宴请对手,在推杯换盏中边吃边谈。所以商务活动进展缓慢。中国商人不喜欢美国人急于求成的态度。以生意为中心的美国人和欧洲人都认为应该在双方协议好的一段时间内完成具体任务。中国人则更看重长远的相互信任。

三、饮食观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反映了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中国菜肴强调“五味调和”和“色、香、味、形、器俱佳”。以追求味美为第一要求,致使营养问题成为影响中国饮食科学性的最大弱点。西方人饮食重科学、讲求营养。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等的要求。他们追求清淡少油,强调使用新鲜原料,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味道。摄取食物时基本上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吃得也较为简单,享受在饮食中基本上不占重要位置,所以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这就首先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 达到交谊的目的。中国人吃喝出声与西方人吃喝不出声,反映着中西饮食文化的根本差异。中国人既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 至乐之中自然以享受为第一要务;反过来,西方人仅把饮食补充能量的一种手段,难免就要为进食制定清规戒律。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女士优先、尊重妇女”是人们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宴席中,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四、语言习惯

在中国,保持低调、谦虚是一种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总是自谦,如“哪里”、“不好”、“不行”、“还不够”等,而这不符合西方文化传统,特别是美国。虽然这在中国文化中合情合理,但他们把这种过谦视为自卑,在人面前显示自己是无能之辈。中国人讲究贬己尊人,把自己的家叫“寒舍”,自己的作品叫“拙作”,称对方为“您”,对方的意见为“高见”、“宝贵意见”。而英语中的敬语和谦词则非常少见, 在英语环境里, 不管谈话的对方年龄多大、辈份多长、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您老、鄙人” 等敬谦语。我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面对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时,中国人常会说出一连串的“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我做得不好”、“不行,不行,还差得远呢”等自谦语。这往往使他们因为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感到中国人不讲礼貌。因为,在西方文化里,夸赞人家的人总是希望对方对他的赞扬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反应。西方人在听到别人的赞扬时,总是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这在中国人看来显然是堂而皇之的接受了别人的赞扬,是非常不谦虚的。

中国人见面时总喜欢问一声“您吃饭了吗?”,“您去哪儿?”。这在国内人听了非常亲切,可要是放到欧美国家说,他们听了就会反感。前面提到,西方人最不喜欢别人过问和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你问他去哪儿,他会认为你这是在打听他个人私事;你问他吃饭了没有,他会误认为你想请他共进午(晚)餐。在西方国家譬如英国,人们见面时总习惯于问一声“今天天气怎么样?”。

五、非语言习惯

中西文化差异也大量存在于非语言习惯之中。商务活动中,举手投足之间往往都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通常,非语言习惯包括手势语、身势语、目光语、体距等。

现代商务礼仪中最常见的非语言习惯首推握手。在西方国家,两人握手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而中国人为了表示热情和尊重对方,常常握住对方的手久久不放,还十分满足的闲谈消磨时光,有时还往往拍打对方的肩和背,对此西方国家的人会觉得就窘迫不堪,他们认为体距太近会显得过于亲密。

耸肩,也是许多西方国家常见的身体姿势。他们在耸肩时,常常表示“有什么办法呢?”、“我不知道”、“无能为力”,而在中国我们在表述上述意思时只是摇头或摆手。

在听别人谈话时,中国人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并且认为此时提出问题打断别人讲话时非常不礼貌的,是不谦逊和爱挑剔的一种表现。而西方国家的人则对此感到非常疑惑,认为你这样做表示你没有好好听,要么就是厌倦和生气了,这时他们会不高兴的一再重复。因为在西方国家如美国,他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提出各种问题。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务礼仪,当今世界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经济碰撞、摩擦日益增多,要想成功地进行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从文化层面上更好的理解各国的商务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避免产生不经意的误会,以有利于与贸易伙伴培养感情,促进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熹:跨文化交际语言得体性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

[2]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

[3]胡文仲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高华伟: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

第4篇:茶文化的礼仪范文

[关键词] 影视翻译;文化差异;原则

一、引 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影片陆续进入中国,译制片的观众不断增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好莱坞大片的涌入,译制片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而成了雅俗共赏的大众娱乐品,观众如雨后春笋般陡然剧增。涵盖了不同的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从七八岁的小朋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从文化程度极低的文盲、半文盲到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都能在观众中找到。观众的大众化分布首先必然要求影视语言的大众化,也就是浅显通俗。其次,影视节目的目的是什么呢?电影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资讯、传授知识,开拓眼界,促进了解,是多功能的现代化媒体。那么如果问及影视节目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答案应是“娱乐”。当人们经过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回到家打开电视机,或坐进电影院舒适的坐椅中,目的就是“娱乐”。通过娱乐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二、影视翻译的原则

1 译文语言通俗易懂

译文语言若是晦涩难懂、矫揉造作,肯定会导致观众失去兴趣。所以翻译时要通俗一些,让观众看起来明白易懂。当然,易懂并不等于粗糙,并不等于平淡无力。要采取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即适合观众的欣赏习惯。如电影片名Hamlet译为《王子复仇记》就比《哈姆雷特》好,因为前者更适应广大的观众,照顾到了没有接触过英国文学的观众;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也颇为传神。“乱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佳人”又点明了影片的女主角,形象地展示出女主人公的坎坷的经历。1995年荣获奥斯卡6项大奖的经典影片Forrest Gump被传神地译为《阿甘正传》,而不是音译为《福雷斯特・甘普》,就是一个很好的中西文化合璧的范例。译名借用鲁迅的《阿Q正传》点出这部电影是人物传记题材,“甘”出主人公的姓氏。更为巧妙的是,“阿甘”这个中国式的亲切称呼极易上口,深人人心,以至于影片获奖已过去10余载了,无数观众仍记忆犹新,为之津津乐道。再如2002年上映的Spider―Man,在台湾翻译为《蜘蛛人》,笔者认为就没有大陆的《蜘蛛侠》来得传神。这个“侠”字为西洋漫画增添了一分中国的侠士义气。而2003年全球火爆一时的美国好莱坞大片Catch me if you Can在中国却遭遇了令人大跌眼镜的票房惨败。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片名的翻译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部影片在国内的译名是《我知道你是谁》,不但读起来拗口,而且作为一部主要讲述FBI捉拿通缉犯的悬念迭出的侦探片的片名,却显得语气平淡,气势薄弱,根本无法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大部分观众一看片名并不知道“你是谁”,故而理所当然地影响了票房收人。有人评价说,其片名的直译《有本事来抓我》或许都要略胜一筹。而比较一下这部电影在港台地区和海外的其他译名,如《逍遥法外》《智抓双雄》《神鬼交锋》《猫捉老鼠》等等,就不难体会到电影片名的翻译在技巧和原则上都是个耐人寻味的话题了。

因此影视剧的语言要尽可能地通俗一些,当然,“现代汉语里通俗化的语言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它能反映简朴的思想,也能表达复杂的情感,关键在于能否使之生动活泼、准确自然。”

2 情节衔接顺利通畅

电影是一种视、听综合艺术,画面对语言可以起一种补充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并不需要十分忠实于源语语言,缺失的信息部分可以由画面所负载的内容进行补充。有时候由于画面的制约,译者也不得不采取一些变通的手法,使得对话与画面吻合。

比如在《角斗士》一片中,一开始,Maximus正率领他的部下准备与蛮族一战。他的部将Quintus正在部署战斗前的准备工作。

Quintus: Load the catapults, infantry form up for advance,archers ready.

Chief archer: Archers?

Centurion : Nook !

Archer: Nook.

昆塔斯:投石器上好弹药!步兵排好前进队形,弓箭手准备。

总弓箭长:弓箭手?

百夫长:搭箭!

弓箭手:就绪!

对话中的两个nock有不同的隐含意义:前者是百夫长在传达上级的命令,指挥士兵把箭搭上弦,后者是弓箭手的回答,意思是已经按照命令把箭搭上弦了。如果直译为“箭已上弦”,则从听觉效果上来说,不如nook一词来得干脆。其时画面上闪过一排排弓箭手箭已上弦、蓄势待发的画面,因此译者把“箭已上弦”这个具体的回答改成“就绪”,只有一个词,和战争爆发前的紧张气氛相吻合,同时也体现了军人的一种干脆利落的作风。至于“就绪”的具体内容,观众一看画面便知道了。

3 文化差异的处理

但是,我们使用归化的方法翻译时要掌握好尺度,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理解问题的部分,我们应采取归化的方法。在《阿甘正传》中,小阿甘和珍妮在校车上相识,珍妮邀阿甘坐在她旁边,从此两人成为好朋友。阿甘独白了这样一句话:From that day on,we were always together,Jennyand me like peas and carrots,She tatught me how to climb,如果采用直译的译法,则译文为:从那天起,我们总是在一起。珍妮和我就像豌豆和胡萝卜一样。她教我爬树。

在欧美国家中,豌豆和胡萝卜常用在一起做菜,比如色拉和蔬菜汤中总会有这两样东西,因此作者用此比喻形容两个人关系亲密。对于西方观众来说,这个比喻很恰当也很形象,观众由此得到了语言上的审美享受。然而翻译后的语言不仅没能使中国观众得到一定的审美享受,而且还造成了观众理解上的困难,这种困难正是两国物质文化上的差异所带来的。这种情况下直译显然是不可取的,如果改译为“形影不离”。中国观众对“形”和“影”的关系非常熟悉,因为在汉语中有很多相关的成语,如形影相吊、形单影只、形影相随。这样译,既使中国观众易于理解,又保留了语言的生动性。再如英国电影《魂断蓝桥》一开始,有这样一段画外音:

Announcer’sVoiee:Atll:15 this morning,the PrimeMinister,speaking t0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 DowningStreet 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广播员的声音: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此例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字面层意义。但对“唐宁街10号”这一隐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补充说明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中国普通观众会茫然不知所云。大多数中国人知道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办公地方,但知道唐宁街是英国首相办公的地方的人并不多,因此如果加上几个字变成“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lO号――英国首相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中国观众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Kitty:Oh,take no notice,The old dragson make her writethat,

凯蒂:你别在意,是母大虫让她这么写的。

以上例子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了翻译中的困难。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龙”是皇帝的代表,是尊贵的象征,整个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一种会喷火的凶猛的野兽,是“邪恶”的象征,它在原句中指代“夫人”,把它翻译成“母大虫”显示说话人对她的厌恶。所以这时我们只能选择中国观众所能接受的文化意象来进行影片翻译。

而对于观众比较熟悉的文化知识,翻译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及文化特色,适当纳入西方文化。因为影视片是文化交流的渠道,通过影视片的欣赏,观众可以感受到异国风情和他们所特有的习俗,从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如:在美国电影JFK《刺杀肯尼迪》中检察官Jim Carrisan有旬台词“We’ve au become Hamlets in onr country…”其中的Hamlets是中国观众都熟知的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其文化内涵观众也不陌生,所以翻译时不必进行变动,可将其直译,不会影响到观众的理解。

又如在《闻香识女人》一片中,史雷德中校和查理在谈话,弗兰斯在外偷听,被上校发现,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Who’s there?That little piece 0f tail!Get out 0f here[Yeah…can’t believe they’re my blood,IQ of slogs,and themanner of bansees,

谁在那儿?那个小尾巴!滚出去!不能相信这是我的骨肉。又蠢又嚣张。

Bansee是爱尔兰民间传说中的报丧女妖,女妖的出现或是夜间听见其哀号恸哭者表明亲属中有人要死去。Thenlanner 0f bansees意指举止嚣张、粗鲁。像这样一种民间传说中所特有的形象是不太可能找到相似的替代形象的,如果勉强用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牛头马面、阎王之类的形象来归化,不仅令观众产生滑稽可笑的感觉,而且也没能传达出原有的联想意义。这时我们将源语的联想含义直接译出。

三、结论

第5篇:茶文化的礼仪范文

[关键词]礼貌用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42-02

引言

语言学习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的不仅是语言学层面的对等,不可忽视的是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研究语言和文化的结合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礼貌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谦虚恭敬,广泛体现在各种语言中,但是由于民族形成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对礼貌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见解。礼貌原则所维护的是“面子”(face)。中西方文化中对于面子的认知因历史、社会、宗教等原因不尽相同。汉文化中因儒家所倡导的“中庸”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时更注重维持个体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希望获得赞同、夸奖。而西方文化因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主张个性解放,注重个人自由,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上更偏向于个体独立,不受外界干涉。礼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礼貌的内涵和意义却是因文化而异的。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同时,为了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一定要对文化差异有所认识,以免引起误解。

一、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一)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任何交际主体之间都有各种差异,但是任何交际都是为了沟通交际主体,是双方共同实施完成的行为。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只有交际双方遵守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不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可能会造成对方的误解。他提出的合作准则如下:

1.量的准则:指在言谈交际的过程中,要提供对方所需信息,但不提供多余信息。

2.质的准则:指在言谈交际的过程中,要说真话,提供可靠证据而不是个人看法。

3.关系准则:指说话内容要切题,注意使话语与正在交谈的内容有关,不要将没有联系的事物扯在一起。

4.方式准则:指话语要有关联。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利奇(G. Leech)(1983)根据英国文化的特征,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六条礼貌准则,简述如下:

1.得体准则(The 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因此要尽量少表示有损于人的意见,多表示使人有益的意见。

2.慷慨准则(The 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交际中要减少对自己的益处,扩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称赞准则(The 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多赞扬别人。

4.谦虚准则(The 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多贬低自己。

5.一致原则(The 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The 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情感上的对立。减少对人的厌恶,扩大对人的同情。

(二)汉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顾日国教授在Leech的礼貌原则基础上研究汉语中的礼貌现象,提出了汉语中的礼貌原则。

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称呼准则:要用适当的称呼和对方打招呼,要按照长幼、地位高低的相对应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文雅准则:要多用文雅的语言,了解各民族之间语言的禁忌语,多用委婉语,避免直接使用可能会使人尴尬的事物。

4.求同准则:指听话人和说话人在诸多方面为求和谐一致,以求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顾日国,2001:542-547)。

二、英汉礼貌用语差异对比

(一)英汉称呼语对比

英语和汉语在称呼语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在中国,我们有着尊老爱幼的美德,并且把年纪大看做是有资历、有经验的象征。因此,我们中国人往往在姓的前面或后面加上“老”字表示尊敬,如“老徐”“徐老”等,这个称呼包含的含义,不仅是表示年龄上的差异,同时也表示了尊敬,并且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称呼(尤其是后者)中了解到此人可能是德高望重的、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的人。然而在英语中,“老”字是他们的禁忌。因为在西方,人们崇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DIY)这样的原则,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年纪大了以后意味着很多事情不能自己亲历亲为,而是需要别人的照顾,或者来日不多的意思。

此外,汉语十分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英语和汉语非常明显的差异之一就在于对亲戚的称呼。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为中心。中国家庭中有着严格的称呼原则,基本上都要遵守“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分明”的原则。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是极为重要的区分依据。如:姨,姨夫;姑,姑父;叔叔,婶婶;大爷,大娘;舅舅,舅妈;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而在英语中他们不强调父系和母系的区别,因此uncle, aunt, grandma, grandpa, niece, nephew即可基本上把可能的家庭关系涵盖进来。甚至可以用直呼对方名字的方式来称呼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亲密关系的体现。

在官衔和职位方面,中国人习惯将官衔放到称呼中表示尊敬,如“王经理”,“张老师”等。在西方,他们习惯直呼其姓名。而且,在他们的习惯中,有的词是不能够用做称呼的,如老师表示的是一门职业,因此,不能称呼老师为Teacher Wang,这是不符合他们的语言习惯的。

(二)话题的选择

在中国,话题的选择通常以一些表示亲密的,关心的话题为主,比如“你多大了?”“在哪工作?”“工资多少?”“结婚了没有?”等。但是在国外,一般以天气,业余爱好等为话题,其他的涉及隐私的话题,如婚姻状况、收入、等,不能随便谈及。

(三)对赞扬语的应答

在汉语和英语中,赞扬语是使用率极高的一种礼貌用语。在英语中,男性称赞女性身材好,或长相漂亮是很平常的事,被称赞方也是通过用“谢谢”这样简单的话语来应答。但是在中国,这种语言会被当作轻佻无理之举。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的恭维时,总是习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而接受恭维则意味着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或缺乏教养。在英语中,这种拒绝应答模式是看作对谈话对象的无礼,总要竭力避免的。如果不注重这样的差异会对交际双方的关系产生很大的破坏性,使交际者之间的团结受到损害,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礼物馈赠差异

中国的传统礼节要求在馈赠礼物的时候一定要有新意,有意义。可以是很珍贵的东西,或者对双方很有意义的礼物,如传诵至今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是有很多礼物是不适合用作礼物的。如钟表,谐音送终之意;刀,有一刀两断的意思;鞋,代表让人走,离开的意思。在西方,他们不是特别注重礼物的实用价值。因此,礼物的选择可以是一张贺卡,一本书,一个毛绒玩具等。他们也很喜欢送花,因此也赋予了鲜花各种不同的含义。白色百合花象征纯洁;蓝色紫罗兰代表诚实;郁金香代表爱情;野丁香象征谦逊;在西方有些国家是象征送葬的花,所以要慎用。

三、结束语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文化和语言密切相关,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同时了解它的文化,礼貌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貌用语在日常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礼貌习惯,可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并且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第6篇:茶文化的礼仪范文

作为我国的传统项目,武术的萌芽,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原始社会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为了继续生存的客观目标,让原始人不得不学习使用各类工具来进行捕猎,劳作,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冲突,也更是让原始人充分地对工具的使用进行探索。虽然这一时期也有祭祀以及部落之间炫耀武力的执武器舞蹈,但是这一时期的武术萌芽的出现,更多的是以生存为目标。而到了封建社会初期,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生产资料的发展进步,让人类开始有了思想提升的空间,而这一时期分裂割据战事频繁的客观状态让“尚武”成为了社会主流,并且文化思想也与武技有了更为充分地结合,先秦诸子百家在百花齐放的璀璨时代,皆以不同思想文化脉络影响着武术的发展,便是很好的印证。到了秦代,正式形成,尚武的气魄更与中华血脉的延续紧密结合。在这之后,虽然朝代更迭,但是武术从文化到形式,都在日益丰富着,从军事武艺到两两较击,从大型活动的武舞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功法,无论是技术层面或是思想层面,武术文化的历史性都是显而易见的。而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才开始,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979—1989年十年试验阶段1989—1998年快速发展阶段1998至今积极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是很简明的,由于实验性的发展仅仅开始于80年代,因此武术文化的历史性,在散打项目上是不可能有所体现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散打项目不属于武术文化技术形态的范畴之内。一些观点认为,散打项目,从属于武术徒手格斗形式中,应为古时“相搏,手搏,卞”等等古称的现代称谓,这样的观点意在凸显散打项目历史性,也是散打文化对于自身根源归属的探寻。但是笔者的观点认为散打文化形式,与武术文化形式,并不是从属关系,而应是适应现代体育属性的全新发展方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使关于武术的大量重要古籍资料亡佚,这也让武术发展缺失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精髓,以及技击精髓。可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共和国的蓬勃发展,国内以及国际层面的武术推广在现代社会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为了能够迎合现代竞技体育的客观特点,散打项目在国家体委的努力下,逐步开始了有别于常态的特色发展路线。散打项目的出现,为的就是武术能够登上现代擂台,与他国武技进行直接较量,因为在现代社会体育思想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特点影响下,习武对“道”,对“个人修为”的追求,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对“更强”这一实用性的追求,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尚武人士习武的重要目的。因此,各类型的搏击联盟蓬勃发展,商业格斗赛事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洪流影响下,武术的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能,仅仅成为了推广武术的一个方面,擂台上能否取胜,将成为制约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现代社会,多极化的格局之下,文化的竞争,体育的竞争,多种竞争的交融,构成了各类社会文化形态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人们从这种有别于战争时代的高层次竞争中寻求自己国家,民族的信仰,以及文化的发展出路。散打项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因此散打项目的出现对于武术的推动作用是值得肯定的,这并不表示散打的发展能够代表武术,散打文化与武术文化在历史文化范畴内,并不存在直接的历史延续性关系。散打项目可以概括为武术为了适应现代竞技体育而衍生出的现代搏击项目,在历史性这一观点上看来,散打项目是难于代表武术项目的。

二、武术中的徒手较技与散打的内涵差异

总的说来,武术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丰富以及完善,因此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这在“练打结合”,“内外兼修”一类的武术要义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而散打项目仅仅注重“打”,注重赢得比赛,因此在这里存在一个矛盾性的问题,散打项目的主要功能属性就是“搏击”属性,那么这一属性的文化内涵,与我国古代“手搏,白打”等等一类的徒手格斗是否存在延续性呢?散打项目在“格斗”这个层面,与我国古代武术的徒手格斗在“肢体武器”运动用的角度上存在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共通点在于都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可是这种看似相通的认识却又存在着不同的方向。文化的繁盛是我国古时的特点,对天地,对自身的思考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文明与信仰,这也让我国古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一度达到巅峰位置,因此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影响下,古人在认识自己身体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对自身肢体武器搏杀技能的认识上,高度的文明让古人对武术“形而上”的领域也有着深远的探索,因为他们习武也有着一个为了让自身得到“升华”得到“进步”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武”字“止戈为武”的文化内涵,而这一内涵恰恰是古人“武术观”的重要体现,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特点影响下,“天人合一”,“内外兼修”等等一系列的武术思想才得以诞生并且支配着古人的习武活动。相比之下,散打项目虽然作为现代搏击项目,其方向性还处在将击败对手作为唯一目标之上,而在古时,以击败对手为直接目的的武术,最初出现于原始社会,其后在封建时代文明开始进步时,更多的是用在战事,自保,关乎存亡之际,而非武术常态,当然,这不代表武术完全不注重“赢”这一目的,古时武术两两较技的徒手相搏,能够取胜自然也是检验自身技艺的重要方式,只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风格决定了“赢”是一个大的内涵,而非仅仅代表一次对抗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古时的徒手相搏的文化内涵是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导向下发展的。而散打项目的对抗,是在现代竞技比赛的规则导向下发展起来,因此更多体现出的是其内在的商业性,以及功利性。其实当我们细细观察散打比赛,就会发现比赛取胜这一简单目的,并非散打文化有别于武术文化的唯一原因,最为显著的不同在于由历史的传承延续构成的武术的传统性,也是难于在散打项目中得到体现的。散打项目的比赛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完全参照了现代商业竞技体育赛事,从拳手的着装,礼节之上,同样未能体现出中华武术的传统礼仪文化特点。散打项目的客观运动形式特点所体现出的“原始、野性”,在徒手格斗层面,与武术徒手较技,是仅在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相通性的两种文化形态。

三、结论与建议

第7篇:茶文化的礼仪范文

关键词: 中西送礼 送礼行为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引言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因此,送礼也就成了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项目负责人、著名社会评估专家柯兰君教授(Prof.Bettina Gransow)曾说:“送礼作为社会互换的一种形式,无论是过去和现在,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功能,送礼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所形成的互换方式。”在西方送礼行为也非常普遍,但中西方对送礼的看法不同,处理方式和接收方式也不同。本文从“送礼”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具体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中国人送礼与西方送礼的差异

1.对送礼的看法不同

中国人送礼比较重视礼品本身的价值。而西方人送的礼物一般都很轻,如向女朋友表达爱情,送上一枝玫瑰花;朋友过生日,送上一张贺卡;参加朋友的周末晚会,带上一盒巧克力。他们并不在乎礼品的贵贱,认为意思到了就行。有位男士送给他女朋友一枝已不太新鲜的花作为生日礼物,她仍然很高兴,认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生日。中国人送礼重内容,而西方人更重包装。西方人送别人礼物,包装精美,包装的价值往往超过内涵的价值。你有时收到看来很大、很豪华的礼物,而拆开来一看,里面却是很小、很普通的物品。

2.对送礼的处理方式不同

中国人送礼讲究藏而不露,甚至行若无事,主人在客人走了以后才会发觉查看。而西方人讲究当面拆开,当面表示惊喜和感谢,以示对送礼者的尊重。英美人接受礼物时,会立即说:“It’svery nice.”“I really like it.”“That’s what I just wanted.”之类的赞美话,以不辜负送礼人的一片心意。如因某种原因,不想当面拆开,必须予以说明,并致歉意。

3.对送礼的接受方式不同

中国人收受他人礼物时,喜欢再三推辞,以示谦让和客气,并且在收到礼物后虽然满心欢喜,也会将其搁置一旁。但是西方人则不然。他认为你的礼物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所以送来了,就要毫不客气地“笑纳”,并且还要当着你的面打开看看,除了要惊叹一声外还要再盛赞一番。

三、中西送礼习俗体现的文化差异

1.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

人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严格地遵守各自社会的风俗习惯。可以讲,它们都是某一社会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不同社会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期望,因此,即使是同样的行为也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交际失误就在所难免。譬如,中国人在交际时,十分重视变通、含蓄。这样的风格在美国文化中则会给人以“不精确”、“模棱两可”的感觉。在美国社会中,“直言快语”才是人们所崇尚的[1]。

2.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之“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本质上不同。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比如中国人在赠送礼品时,常以贬低所赠之物达到尊人的目的,如:“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而Leech提出的“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量扩大对他人的赞赏”的“谦虚准则”则不同。西方人赠送礼品时,会直接表达希望对方喜欢、欣赏所赠之物。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最得体的便是说“Thank you”,欣然接受,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符合礼貌准则。而对于一向以自谦来尊重他人的中国人来说,通常会否定赞扬的真实性,以示谦虚,以此符合礼貌准则。[2]

3.中西不同的面子观和价值取向

“面子”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概念,“Face”只是汉语中“面子”和“脸”的英文直译词。汉语中经常会提到“给面子”、“给脸”、“丢面子”、“丢脸”等。汉语中“脸”、“面子”通常指群体出于尊敬给予个体的一种良好的声誉。汉语中面子的获得要依赖于他人的参与,不能把自己置于与他人分离的境地。Brown和Levinson将“面子”(Face)定义为每个人都想获得的一种公共的自身形象(public self- image)。它体现了个人的欲望或需求,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以自我为取向的形象。而汉语中的“面子”则是依赖于他人的群体取向。[3]

中国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不论是富是穷,不论身份高低,不论在城市农村,都追求脸面,将送礼、维系体面和关系等视为基本需要,将争脸、给面子和礼尚往来列为基本行为规范,形成中国人社会中恒久而普遍的礼品消费行为。

西方社会“面子”的概念从内涵来讲要比中国的“面子”小得多,他们倾向于把人与事分开,对人不对事。双方可能公开对抗,大嚷大叫、剑拔弩张、唇枪舌剑,但因为他们是任务取向、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事后仍然是朋友。西方对“面子”的理解受到印象机制的影响,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在主体上,西方是平等取向,人际关系基于平行,所以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奋斗,人们高度重视个人权力、个人隐私,人们强调各开其口、各行其是、各展其才、各实其志。西方的面子概念与中国迥异。首先,中国的面子主要强调人际关系,而西方的面子和中国的面子一样具有“社会约束力”。其次,由于西方受个人主义取向影响,集体规范或期望较低,人人试图建立“平等性”关系,一旦发生冲突,人事两分,对事不对人,因此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死要面子”。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方西有不同的送礼方式和不同的文化因素。只有通过表象追寻实质才能实现对不同文化的正确理解,才能更好地与西方人交往。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8篇:茶文化的礼仪范文

(一) 西方文化中的面子论

西方学者Goffman以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面子提出看法,他指出“一个人在某一具体交际场合中,通过采取言语动作而为自己获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戏剧理论,他将整个社会比作一个剧场,所有人都在其中进行角色扮演,在台前,人类表现出前台行为,这是一种社会期待下的理想行为,以博取他人的赞许,而在台后,不想被观众发现识破的行为称为后台行为,是人们刻意隐藏的内在部分, 在演出部分中能否表现出符合社会期待的前台行为便关系到表演者的颜面。“面子策略”是人们在交际中所采取的与面子相一致的行动,如避免发生尴尬、丧失自尊等。他说,人们在交往中无时无刻不涉及“脸面工作”,而“脸面工作”是互相配合的,也就是说面子的维持和赋予取决于他人,一个人丢不丢面子归根到底掌握在他人手中,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因此,人们在交际中总是使用礼貌语言。

Ting-Toomey在其“面子磋商理论”中将面子分为自我面子和他人面子,认为不同文化对自我的差异导致东西方对自我呈现不同的样貌,进而导致了东西方面子概念上的差异。Brown和 Levinson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通过与他人的交际, 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 保持或增强。他们认为每个交际参与者都具有两种面子: 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 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 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 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Brown和Levinson认为在会话过程中谈话双方的两种面子都会受到侵袭: 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同时面临着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威胁。因此, 绝大多数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的行为,而礼貌的会话功能就在于保护面子, 降低面子威胁行为的威胁程度。

(二) 中国人的面子论

早期中国学者对面子的研究出自于对中国国民性的探讨, 直到40年代胡先缙才将面子以社会科学的观点重新审视,称为面子研究的开端。汉文化中的“面子”包括两个组成部分:“面”和“脸”。胡先缙用语义分析法对二者的定义进行了研究,“脸”指的是社会对个人内在道德品格的评价,而 “面” 则是籍由种种努力获得的外在成就,如地位,财富等。作为礼貌理论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面子和礼貌是紧密相连的,正如Peccei指出,“礼貌就是对他人的面子需求表示认可,是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3]。实施礼貌就意味着照顾和抬高对方的面子, 向对方表示尊重,而维持和增加对方的面子就意味着有礼貌,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实现人际和谐。

在汉文化中,面子是个体身份与理想形象要求的表现, 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这种身份和形象的要求。在汉文化社会里,具有一些公认的道德规范与理想人格标准,它们规范着个体的言行,例如仁义要求、德才要求、忠信要求等。个体的言行符合社会普遍的标准就挣得了面子,违背这种普遍的标准就丢了面子。面子是人情关系与人际影响的象征。汉文化社会特别重视人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融洽, 情面被看成是个体人际影响度和关系融洽度的标尺。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以情面,达成关系的和谐, 就给了对方莫大的面子, 反之就会驳了对方的面子。

(三)中西方面子理论之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理论自然会有所差异,Ting-Toomey指出的西方个体主义的视角下,面子与私下的我较为接近,注重与外在社会的互动后产生个人的内在的行为标准,在东方集体主义的文化下,公开我与私下我具有一段差异,东方的面子概念较注重在整体价值下个体外显行为的面子,如同陈之昭所指出的“自我摄入的对象”,中国人的“我”可能也融入“大我”的性质,并不只是单一独立的个体。何有晖在1976年对面子的定义是“面子是个人基于他在社交网络中所占的地位、合宜的角色表现与被人接纳的行为操守,而从他人获得的尊重与恭敬;个人所获得的面子乃视个人及其关系密切者的生活举止与社会威望是否吻合而定; 而在两个人交往的情况,面子可说是一种相互的服从、尊重与恭敬, 是双方都期望获得,同时准备回报的”。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中西方面子观的最基本差异在于上下关系,亲近他人。

(四)中西方面子理论差异之成因

第9篇:茶文化的礼仪范文

【关键词】留学生管理 文化差异 冲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27-02

外国留学生工作与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工作关系密切,是我国外交事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得到了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来华留学生人数日益剧增,2013年,仅浙江一省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总数就已达20978人,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9.54%。但由于文化差异,留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的初期,往往会形成文化休克现象,从而引起心理上的不适,给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许多困难。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其在中国的生活,这就要求高校外国留学生工作者主动研究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作为高校外事工作者,笔者希望通过对留学生文化差异心理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留学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探讨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找到解决对策,因势利导地调动其积极的心理因素,疏导和排除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不畅,使他们在中国度过富有成效的留学生活。

一 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

当留学生从一种熟悉的文化环境到另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时,文化差异对其心理的发展将产生影响。这一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化刺激阶段、文化冲突阶段和新人格取向完成阶段。前两个阶段是留学生对环境变化的心理反应。1960年美国人类学家Oberg Kalvero教授首次提出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的概念,这种由于内在的文化积累和外在文化移入引起的急剧变化对人心理所产生的巨大冲击与震动称为“文化休克”或“文化震荡”。而留管人员要做的就是积极介入前两个阶段,找出文化差异的动因及表现,在尊重留学生主观意愿的基础上,运用情感激励等方式主动引导,帮助留学生顺利渡过“文化休克”阶段。

1.语言文化冲突

语言文化冲突是指由于中文语言能力障碍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带来的冲突。语言是留学生进入陌生环境后的第一交流工具,语言不通不仅限制了留学生与当地人的沟通,更阻碍了其尽快适应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以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为例,大部分留学生来华前汉语为零基础,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虽然为留学生配备了熟练使用英语的中方老师,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与英语水平有限的宿管阿姨交流中,留学生仍然感到由于语言障碍引起的种种不便。另外,留学生进入新的语言环境后,不能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具有丰富内涵的汉语语义差别。如我国传统社会以宗族家庭为纽带连接,特别重视宗族内长幼尊卑,因此衍生出各种亲属间的称谓。三代以内的称谓至少达60种,而英语中不足20种。又如过去传统社会中,中国是一个以官本位为核心的社会,各种官职名称数不胜数,直至今天,社会上甚至大学里仍有各种行政机构、职位和头衔,而这些都是外国留学生不熟悉或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汇的,这就使留学生需要更长的语言适应时间。

2.宗教文化冲突

从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历年录取的留学生情况来看,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多以信仰基督教为主,每逢周日有前往教堂做礼拜的传统。而我国法定节假日中,经常采用“挪假式休假”,即周六、周日上班上课,节日放假的方式。这样学校在周末补课上就会与留学生的做礼拜发生冲突。多数学生反映对中国式放假感到不适应,据统计调查,大多数留学生在生源国都没有周末或节假日补课的习惯。虽然学生在一般宗教问题上不会产生重大冲突,但也常常会因为某个具体宗教教义的差别而与他人引发争论,甚至发展到打架斗殴。这一情况在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国家的学生中也会发生。

3.课堂文化冲突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冲突。这一情况在小班化的非学历语言生中较为突出。与中国一些被动式学习的学生不同,有一定汉语学习基础的留学生往往会要求其指定的书本为教科书,而不是完全按照授课老师的要求购买指定教材。在课堂上,留学生更侧重学习汉语日常交际口语而非汉语语法。这就与授课老师课堂偏重的以书面规范语言为目标的教学计划产生了一定冲突。其次是课堂教学管理理念上的冲突。中国文化传统是一个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载体。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权威。学生上课坐姿不端、随意打断老师说话都是对老师不尊重的表现。

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通常有较深的民主根基,与注重集体观念的中国相比,更重视个人的感受。留学生在课堂上的举止行为较为随意,通常直呼老师姓名,注重营造一种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如笔者曾遇到留学生要求老师在上课时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称其可以调节上课氛围。而授课老师对这一要求感到哭笑不得,因为这不符合传统的中国课堂规范。

4.生活习惯的冲突

留学生虽然来自世界各地,但集中来看,欧美国家留学生通常对宿舍有较高的硬件要求,如24小时热水、独立的淋浴房及简单的厨房设施,而这些在国内早期的学生公寓中是无法全部满足的。如果学校的设施不具备这些条件,就需要与留学生沟通,让留学生达成谅解。此外,留学生通常有晚上集体娱乐的习惯,回到宿舍时间较晚。而传统的中国学生宿舍采用宵禁的管理方式,即每天22∶00或23∶00后关闭宿舍大门。而访客制度上,部分大学的女生宿舍则采取谢绝男性访客的管理方式。这使得部分留学生非常不理解也不适应这种管理方式,常常与宿管阿姨进行争论,双方由于语言交流不畅很可能引发一些矛盾。

二 文化适应对策

1.加强汉语培训,开展各项语言活动

汉语博大精深,除了传统课堂的语言强化外,可以采用结交语言伙伴、到寄宿家庭体验生活,让留学生在合适的语境下学习汉语,感受汉语背后的深刻人文内涵,帮助其尽快提高汉语水平。鼓励学生平时观看中国新闻,了解中国时事要闻;组织汉语角、汉语比赛等活动,激励学生多开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建立跨文化交流机制,营造多元文化环境

学校管理部门可组织在校内开展中国文化展示活动,如介绍中国传统习俗、中国优秀影片赏析、书法欣赏、中国烹饪技法展示等,让留学生多方面了解这一崭新的国度。在中国传统佳节中,可适时组织春游踏青、赛龙舟、包汤圆、吃饺子等活动,使留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可以邀请留学生以座谈、文艺节目等方式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等,使交流以双向的形式更有效地进行。

3.尊重留学生的生活习惯,完善后勤管理

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学校师生应尽量尊重留学生的宗教文化习俗,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根据留学生特点予以相应的照顾和方便。如开设清真餐厅或窗口,方便伊斯兰教学生用餐;提供门禁卡,方便晚归的留学生顺利进入宿舍;提供微波炉,照顾留学生能简单烹制一些家乡食品等。

三 结束语

高校跨文化管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在以往教育管理的基础上树立了一个跨文化维度,扩大了高校管理的范围,顺应了时展的要求。长期以来,高校外国留学生工作一直侧重于为留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必要的学习支持,没有对外国留学生来华所面临的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留学生作为进入异域国度的一个群体,文化冲突在所难免,如何使留学生顺利渡过“文化刺激”和“文化休克”阶段尤为重要。通过加强语言培训,最大化地克服交流障碍,实现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并在尊重留学生文化风俗的基础上建立跨文化交流机制,是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差异、解决“文化休克”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