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农业现代化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现代化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现代化前景

第1篇: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资金困境;基层政府职能;金融财政体制;财政分权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5-0061-03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资金困境

近年来在农业市场自身发育、国家政策扶持、政府引导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展迅猛。这对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整体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制约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农业企业和家庭经济缺乏资金自我积累能力,农业现代化资金缺口大。西方各国的农业现代化是靠农业企业自身的资本原始积累逐步完成的,我国东南部发达地区的很多农业企业主要是依靠农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不同于前两者,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自我资金积累却严重不足。河北省沽源县有一定代表性。2006年以来农业产业化发展对金融信贷需求持续增长,一般种养户资金需求量年均递增10%,规模种养户年均递增30%。农户生产信贷资金需求年均增量6 00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每年增加信贷需求8 000万元,县城道路改造、城镇居民小区建设等每年的贷款需求量达1.5亿元,2008年县区金融机构年均可调度资金9 000多万元,不足资金需求量的30%。2000—2008年信贷资金需求量增加了3.5倍,金融机构年均满足率仅为55.6%。①

2. 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财力严重不足。国家取消农业税后,进一步缩小了县乡财政税源;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成为县财政税收的减收因素。2009年沽源县增值税收入减收390万元②。 微薄的中央财政转移支持难以满足县乡政府庞大的支出网络,中西部省市县乡财政困难,赤字加剧,有的地区负债甚至相当于当年可用财力的数倍,且近年来有增无减,居高不下。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很多新问题靠农民和企业的确难以解决,不足的财力影响基层政府引导和服务农业现代化职能的发挥。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资金困境成因

第2篇: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Abstract: Around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 in the analysis of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describes the focu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nd urbanization on "peo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the advanced stag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re the problem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farmers' citizenization problem,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coordinated should take posi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但在四化中,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于其它三化,成为四化建设的短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化的互动支持,因此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对“新四化”背景下工农关系及城乡关系的深刻解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兰州市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于一体,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分异明显,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建设西部节点城市的根本途径,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中之重。笔者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思想,阐释了在注重“人”的现代化这一前提下,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二者的核心是“人”。也就是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依靠“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让“人”更好地生活。城镇化是“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刺激农副产品消费,推动农业技术改革创新;城镇化的进程推动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交通、住房、生活质量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为实现“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创造条件。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伴随农业现代化产生的“职业农民”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和建设高质量的城镇化,这部分人相较一般的农民有更好的收入,更高的素质,他们在城镇生活,在城镇消费,一方面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支持;另一方面由“职业农民”创办的乡镇企业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2 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兰州,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地处黄河上游,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提出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兰州市土地面积为139 995 3 hm2,常住人口为366万,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建成区内非农业常住人口261万,外来流动人口50余万。

2.1 兰州市城镇化现状

2015年兰州市总人口366.49万人,城镇人口为296.6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0.95%。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75.86万人)相比,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增加20.81万人,5年增长7.04%,年均增长1.71%。2015年兰州市的城镇人口比重(80.95%)分别高出全国25.57个百分点、全省38.66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二(低于嘉峪关市),2010―2015年兰州市城镇化进程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5.56个百分点)快1.18个百分点。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按人口城镇化率进行阶段划分,城镇化率51%~60%为初级城市型社会,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从图1可以看出,兰州市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64%上升为2015年的80.95%,表明兰州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高级阶段或者称之为高级城市型社会。

据甘肃省统计局2014年底的《兰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指出,兰州市三县五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图2数据显示,兰州市安宁区、城关区、西固区城镇化率率先突破90%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阶段,七里河区和红古区迈入高级城市型社会阶段,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3个远郊县还处在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51%至60%之间)以下,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

2.2 兰州市农业现代化现状

参考已有文献,结合兰州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界定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参考值,如表1所示。

2004年到2013年,分别从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这5个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做了趋势图。

据图3可以看出,兰州市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在逐渐上升。其中波动最大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2009年以后逐渐趋于缓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它4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相反,农业科技处于最低水平,说明农业科技水平是目前制约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据图4可以看出,从2004―2013年,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属于起步阶段(0.5以下),说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2005年以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阶梯状平稳上升状态,年均增长率达到4.5%,说明在过去的10年里,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2005年农业现代化指数为0.535 5,明显高于前后几年,呈现井喷式发展,对照表1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参考值,农业现代化首次达到初步实现阶段。这是由于2005年,调整引大入秦供水结构、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基地建设以及“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农业水利工程的完善与建设,确保了农业灌溉与增收。

3 兰州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人地矛盾加剧

兰州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加之黄河穿城而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又过度注重眼前发展,重工轻农,忽略城镇化的建设质量以及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导致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房价快速攀升,造成城镇“空心化”和“半城镇化”问题。尤其是在兰州市周边的一些地区,房地产开发商新建了很多住宅区,但是目前这些住宅区由于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的缺失,而成为“空城”长久地空置下来。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房价依然很高,住房依然很紧张,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依然住不起房,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人地矛盾加剧,抑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2 农民“市民化”问题

兰州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潜在资源丰富。人既多又少,“多”是劳动力总量多,“是”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少。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使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巨大困难,主要有农民进城后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以及住房问题,还有农民在城镇生活的尊严问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数量”,而更加关心的是这一过程中“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问题,因此,在实现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为核心问题。

3.3 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

兰州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工业和农业的比较利益差距,使兰州市城乡发展失衡,从上文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兰州市目前已经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但是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成为制约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中心问题。而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经济体制所导致,这样的体制造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使一部分优秀人才外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缺乏人才,久而久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较于城市越来越落后,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严重制约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4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解决“人地矛盾”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为此兰州市城镇化规划要将重心放在“人”的城镇化以及“人”的现代化规划上。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着重解决“人地矛盾”,合理规划土地,解决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半城镇化”问题,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衣食住行,让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无后顾之忧,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4.2 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民“市民化”

开展农民培训活动以及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农村的科技推广力度,重点是对农民素质的培训,培育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让农民在城市生活,在农村上班。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水平,让农民和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使农民这一职业成为新时期“四化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鼓励优秀人才回流到农村,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农民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

第3篇: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物质装备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改变几千年“啃黄土地”的局面,因地制宜地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以及农村交通通讯网络化。 第二,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改变几千年靠老经验、老品种的传统做法,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高产优质高效化、良种化、农民知识化。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及农业物质投入的增加,科技兴农的作用也将随之增强。 第三,经营管理现代化:即用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武装农业,改变几千年来封闭的自给型经济为开放式的商品经济,实现商品化、市场化,结构合理化、规模化、组织化与社会化,最终达到高效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农民收入。 第四,资源环境优良化:即用现代化环境保护意识武装农业,力争在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与农业高产高效化的同时,不断改善资源环境状态,进而实现自然生态人控化,资源永续利用,环境净化美化,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以上4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还可以简单概括为:将粗放低效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农业转变为由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武装的、集约高效技术发展的、开放式商品农业的过程。

2.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2.1农业生产条件与生产环境不断恶化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和微观利益,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目前,我国耕地面积锐减,且沙漠化趋势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水蚀面积和被污染农田面积日益扩大,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农业生产环境日益恶化。急剧恶化的自然环境,令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堪忧。

2.2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低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还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方式阶段,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知识大多是凭祖辈经验代代相传,农民观念保守,思想较落后,使得新技术的推广阻力加大。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严重桎梏。这些现象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素。农业人才缺乏,稍有才能的人就会远离农业,而回乡务农则成为不得以的最终选择。

2.3农民出路问题难解决 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是农民。多年来虽有大批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但全国仍有2亿多剩余劳动力。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主要有: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过度扩张的农村人口不成比例,农业发展的缓慢难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弱;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农民进城门槛过高;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小城镇的建设滞后。

2.4城市化进程缓慢 城市化进程缓慢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是阻碍第三产业正常发展,使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二是影响工业的能量积聚,使工业采取分散推进的方式,难以对农业形成强大的支持力;三是难以有效地形成经济中心,从而使农业发展缺乏推动力;四是以分散布局为特点的城市化不足的工业化,通常是与农村缺少规划、居民点布局零乱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土地零碎,田块狭小,规模化经营的空间条件差。

3.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3.1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调整农业科技发展重点 现代科学技术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具有竞争能力的现代农业的关键。科技进步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没有科学技术,中国的农业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日本、荷兰属于科技先导型的国家,而美国、澳大利亚等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也都十分重视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这一特殊国情更决定了我国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运用,才能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现代化的重点应在于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的配套投入及水土条件的改善。以遗传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为主的微观新技术,以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为主的宏观管理技术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农业科技发展的调整重点有:以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品种为重点,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农产品加工技术为重点,大力提高农业后续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开发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大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化;以节水灌溉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生态农业,推动区域研究与开发活动,加速西、中、东部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星火密集区建设,推进农村小城镇进程;大力发展创新农业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确保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3.2加强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与规范化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够使农业劳动者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才能消除城乡、工农和脑体劳动三大差别。现代农业必然是一种机械化农业,因为没有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我国农业机械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应当改变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县县都有小农机厂、小化肥厂等五小支农企业的局面,扶持高技术含量的支农企业,加强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与规范化。现阶段我国应把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本着急需、可能、合理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走有选择性的、有步骤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3.3加快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实质是乡村城镇化,本质是农民问题。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部门积淀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过多的人口依赖土地,使中国农业形成劳动密集型,劳动生产率低下,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严重障碍。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为此,一是搞好城市规划,本着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原则,搞好城市布局。二是特别注意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不能遍地开花,要重点放在县城和中心镇。目前全国平均每个乡镇的人口仅为1.9万人,规模小而且分散,这既难以发挥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又加重了农民负担,因而规模在3万人以下的乡镇应撤并。三是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应彻底改革户籍制度,放开城镇户口限制,城镇对新移民实行优惠政策。

3.4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一是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及其权利与义务;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30年不变的政策,从法律上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完整土地使用权;三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进程;四是改革土地税收制度,尽快推行费改税,完善农业税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完善农产品市场。改造现有的粮食部门,理顺管理体制,将农业生产、内外贸协调起来,进一步贯彻和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涉农法制建设。由于改革常与滞后的法律法规相冲突,所以要使涉农法律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以指导规范涉农行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应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建立农业保障体系。发展市场经济,使农业原本经常面临的自然风险,又加上了市场风险的威胁,成为弱质产业。市场起主导作用的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农业撒手不管,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直接指令性的管制而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应该强化对农业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生产保障机制而不是直接管理农业。

3.5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农业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呈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带,又有城郊、农区、牧区等不同的地域类型。因此,应实施分类型、分区域的梯度推进与多元格局的农业现代策略,东部沿海地带、大都市郊区应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带动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第4篇: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绿洲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7-0020-04

产业化是目前全球农业的方向,也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已成为各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由农村工作者提出的,并迅速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至今尚未有一个大家一致赞同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已趋一致,即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的经营体制,实现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联动,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综合性开发、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农工商、科工贸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就是把被传统农业和传统计划经济所割断的各个产业链环连接起来,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重新组合优化,在农业内部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循环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世界各国的农业现代化有共性,也有个性,而基于目前中国的国情和农业现代化所处较低水平阶段,中国要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之路。根据中国国情和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1)生产手段的现代化;(2)劳动者的现代化;(3)管理组织的现代化;(4)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5)资源环境的优良化。

一、加快产业化经营对绿洲农业实现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绿洲农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长足的进步,但基本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直接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影响,生长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比较收益低、多环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扭曲的农业利润分割方式、脱离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加工项目,使绿洲农业在市场和产业的竞争中始终处于提供初级产品的极为不利的地位。相对于既定的农业资源而言,农村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尖锐;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难以筹措,农业投入不足。而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户经营的外部规模效应,把传统体制下被人为分割的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通过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的增值利益,使农民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分享其应有的利益。

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应用增加的收入,可以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强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加速改变农业弱质产业地位的进程。因此,农业产业化就是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把农户生产通过龙头企业组织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

销售的紧密结合,是促进绿洲农业发展和实现绿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对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拉动作用分析

随着改革深化,农民和农村在向市场经济迈进、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实行农业产业化可进一步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使农业现代化由单项突破进入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具体而言,农业产业化的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农业产业化加速了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技术变革

中国的农业技术变革主要由政府引导和推动,其主要是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扶持,但在技术变革中终端往往因为农民拥有的要素结构和人力资本的限制而受阻。在传统的绿洲经济中,作为先进技术接受者的农民,一方面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对于现代化的技术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去接受;另一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需要资金,从农民的角度考虑,短期利益和以往的经验比投入资金、引入新技术以带来高收益更容易采纳。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龙头企业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龙头企业一方面在资金上可以给予农民支持,向农民提供优惠的技术服务和与此相应的要素,同时,在先进技术的采用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使农民更快地接受现代科学技术,从而强化农民对新技术接受的意识和能力,使更多的农业适用技术迅速得到推广。

(二)农业产业化可以减少农业资金的流失,为实现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积累资金

绿洲传统型农业受区域环境因素的制约,一直是弱质产业,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以致经常发生农业资金向非农产业的流转,特别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绿洲农业仅靠自身积累式的发展很难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的转变,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才能使农业更快、更稳的发展。而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使原来仅靠生产经营的农民获得来源于加工增值的更多收入,从而提高了农业的比较经济收入,强化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诱因,而且使农民具备了对农业进行投资的资金基础;另一方面,实行产业化经营的企业为能够保持稳定的优质原料来源,必然会投入一定的资金,修建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农业投资长期不足对绿洲农业现代化的束缚。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绿洲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农业科技进步,是新阶段绿洲农业发展的力量之源。绿洲经济由于受地域分布特征的制约,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制约了现代科技的应用,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户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为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奠定了组织基础;龙头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用现代的加工技术和装备;农产品原料基地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为采用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应用农业机械、搞好储藏运输创造了条件。对于地处运输不便之地的绿洲,先进、适用的储藏运输技术保证了绿洲农产品更加安全、快捷地进入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绿洲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促进农户从事小而专的商品生产,建立了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使龙头企业有稳定的原材料来源,提高集约化水平,实现布局区域化。对于绿洲经济而言,技术对于资源的边际替代率不可小视,一方面,龙头企业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会加大力度采用一些对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正的外部效应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要求龙头企业必须采用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科技来改变绿洲经济现有格局中存在的生产分散、产品质量差、加工层次低等问题。绿洲经济走产业化的道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从技术上实现传统绿洲经济到农业现代化的转变。

(四)农业产业化引起绿洲农业区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绿洲传统农业到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变的实现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越高,农业所需劳动力就越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但是对于绿洲区而言,仅依靠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出路是不断地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在农产品的深度加工上有广阔前景,可以把一个产品发展为一个产业,而且也拓宽了农业的领域,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业、原料生产、初级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以及保鲜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延伸,向工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和高科技等领域拓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绿洲区农业人口负重大,已成为制约绿洲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绊脚石”,只有将传统农业中剩余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到农产品的加工等环节中去,才能实现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农业产业化通过将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不仅使绿洲农业人口负重减轻,同时也增加了农业人口的人均收入,加快了绿洲区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五)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促进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增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把若干农户结合起来,形成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适度经营规模,实行连片种植,统一采用生产技术,提高规模化程度,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开辟新的途径。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产品基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并可以充分利用绿洲现有的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从而提高绿洲区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益。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采取保护价收购、提供服务、部分利润返还等形式,使农业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在贸工农一体化的系统内流通以节省交易费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六)“小生产”与“大市场”连结起来,加速了农业企业化与市场化的步伐,推动了农业经济市场化

随着绿洲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绿洲经济必须参与市场竞争。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家庭承包经营。但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就是农户的分散性、无组织性。而绿洲区的农户由于地域特征,所经营的土地更加分散。面对强大的竞争市场,他们无所适从。弱小的农户独自承担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成为制约绿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化则把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聚合规模经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分离而封闭的状态,把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特别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加速了绿洲农业企业化与市场化的步伐,推动绿洲农业经济市场化。它既可以让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又可以让市场正常运转并且品种繁多,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从而较好地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不对称的矛盾。

总体来说,农业产业化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组合一、二、三产业的相关部门,大规模进行农产品商品化分工分业的联合生产和销售,以整体推进农业向现代化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行组织经营机制和格局。农业现代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建设先进而发达的农业,为此所采取的手段或措施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对绿洲农业现代化而言,当务之急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但是,当前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农业生产领域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同时,受到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的制约,又遇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落后于产前、产后等部门的阻碍,使一体化经营难以真正形成。农业现代化必须依赖农业产业化来克服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局限性,而农业产业化又必须借以农业现代化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没有农业产业化,就没有绿洲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绿洲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载体。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实施,加速了绿洲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一)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政府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发展规划,对重点建设造成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进行调控,解决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协作与联合;从发展方向上进行引导,包括在生产基地建设、工商企业参与、农户生产以及市场、效益、结构、技术等方面进行引导;在政策资金上扶持,多方融资,突破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利益关系,克服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不协调和利益磨擦,从而实现农业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二)大力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强化龙头的带动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创造优势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强对绿色龙头企业的培育,选择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技术力量较强的龙头企业按照绿色经济运作的要求,重点扶持,依托其为产业骨干,组建突破城乡界线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集团,形成辐射面更大的规模优势,产生更强的产业牵动能力,带动辐射范围内的农业企业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三)合理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依托,也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的重要环节。为此,应当大力提倡和支持以土地大户租赁制和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实现土地向部分生态农业户或经济组织合理集中,依靠经济手段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技术等得以推广的基本保障。

(四)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突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优农产品,实现农地园林化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是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产业化形成规模效益的前提。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格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要按照“特色+优质+规模+品牌=效益”的思路,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域优势、行业特色和品种特色,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突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园林化。

(五)加快建立和健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劳动者现代化的实现

各涉农部门要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对农户在技术、种肥、农膜农药、资金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中介组织等农民自我服务体系,开展有偿或互的自我服务,使农户有更便捷的渠道了解、接受、采纳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培育适应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陈献政.加快兵团农业产业化进程[J].新疆农垦经济,1998,(4).

[2]孙占潮,张建树,谢继存.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4).

[3]董树亭,靳相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4).

[4]贺峰,等.论生态农业与中国农业现代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5]黄祖辉,王祖锁.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2,(3).

[6]刘书楷,陈利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综合管理基础研究刍议[J].生态农业研究,1999,(2).

Speeding up the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to Accomplish

the Oasi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Yang Xiuhua, Li Yux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3, China)

第5篇: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探索,如单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只是改变了农民的职业,无法改变农民的身份;单一的农业城镇化缺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支撑,无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三化互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概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多渠道、多层次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众多学者阐述了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李飞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为上海模式、苏南模式、阜阳模式、南街模式、珠海模式、温州模式、宝鸡模式和云南模式等,提出适应在中国六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省区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些模式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宋金平、王恩儒把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模式总结为十种,分析了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刘殿成将劳动力转移分为导向模式、动力模式和空间尺度模式。佘宝兰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的现实要求,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四种基本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离土不离乡”模式、“离土又离乡”模式和异地产业内开发模式。这四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前景,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孟令国分析了我国传统劳动力转移模式及不足,提出了多样化的转移渠道、积极而稳妥的转移策略、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转移机制三种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就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余元春,段均等总结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使用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涉及是否内部消化还是外部消化问题。陈海真等通过对“代耕农”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一模式在我国具有普遍适用性。彭慧蓉等通过研究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跳跃式转移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

二、“三化互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的提出,既解决了“三化”发展过程中不协调问题,同时又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基础。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丰富了物质产品,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生产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互动,多渠道、多方位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其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又有利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认为,工业化的推进是以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为基础,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工业化的支撑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的支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后,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载体。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吸收劳动力的能力逐渐下降,而伴随着城镇化兴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吸收劳动力和增加就业方面将发挥主要作用。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公平问题需通过推进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实现。“三化互动”劳动力转移模式是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克服传统的离土又离乡、农业产业化、兼业式转移等模式的缺点,开辟更广阔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三、“三化互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农业工业化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

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所谓农业工业化,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级形态的产业综合的过程,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即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其向更广阔领域和空间转移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即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一体化经营,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推动农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结合,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聚集、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带动了商业、饮食、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吸收了农村大量劳动力。

2.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导致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遇。农村城镇化表现为非农产业和离农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方向是允许农民带资金、带技术参加小城镇建设,长住人口可以转为城市人口,在农村小城镇打破现行工农界限, 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工人和农民,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制度,农业剩余人员进厂进城有固定职业,可以实现身份转移,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的热情, 致富能手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小城镇,从事产业化工作,农民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发展起来的农村小城镇,吸引着农村中亟需的大批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到小城镇工作,从大范围逐步平衡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但解决了农业劳动力,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3.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大批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如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便确立了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成功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的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在外部转移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是转移农业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实现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的扩张就是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这样既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又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

四、“三化互动”模式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以“三化互动”统筹理念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现“三化”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要求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领会“三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政府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同时还要将“三化互动”模式积极应用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有效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

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就业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解决传统劳动力转移只是在产业、空间、时间上的改变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章,实现公平就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特色经济,同时挖掘农村内部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潜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3.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提升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脏、乱、差”的体力工作,就业范围受到限制。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其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人力资本形成步伐,提高农民素质,使之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各级政府在重视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4.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实现人地分离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农民既想外出务工,但又不愿意失去土地,因此许多地方出现众多临时荒废土地,降低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尚未大面积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没有形成流转市场,再加上农户土地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影响了土地大规模的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既有助于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又有利于实现人地分离,减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转移。

5.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业等“无烟产业”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农业、工业基础的薄弱,相应城镇化水平也较低,需要深刻领会“三化”内涵,同样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等“无烟产业”,变自己外出吸引别人进来,走一条超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道路。旅游业等“无烟产业”投资少,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飞,孙峰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和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0(5):59-63.

[2] 宋金平,王恩儒.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 2001 (6): 46-49.

[3] 刘殿成.转型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人口学刊, 2001 (4): 27-30.

[4] 佘宝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11-114.

[5] 孟令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创新及政府角色[J].经济体制改革,2003(2):68-71.

[6] 余元春,肖亚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途径[J].农村经济, 2005 (4): 117-119.

[7] 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涵义[J].人口与发展,2011,17(1):22-28.

[8] 陈海真,李颖欣,商春荣.“代耕农”:“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以广东省博罗县铁场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7(7):32-37.

[9] 彭慧蓉,钟涨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农村经济,2007(2):99-101.

[10] 刘茂松.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工业化[J].中国城市经济,2007(1):30-34.

[11] 王立华,罗怀玉.“三化联动”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J] .开发研究,2000(4):59-60.

[12] 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国(境)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金融经济,2010(22):27-29.

[13] 冯道杰.四化联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创新—基于日本经验的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45-150.

[14] 王文甫,罗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及路径选择—城镇化与非农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59-6560.

作者简介:张明(1980-),男,四川金堂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务理论与实务。谭平(1984-),女,四川邻水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乐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KL201234)阶段成果。

第6篇: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强劲动力,服务新疆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新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农业大发展的有利契机,以农业机械化领跑农业现代化。围绕农业机械化举办了“国际农机博览会”、各类“农机竞赛”等活动,为实现农业经济保持全面、平稳、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国家各项促进农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支持下,新疆的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以雷沃拖拉机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农机企业。瞄准了这块“宝地”上的“大农业”前景,积极调动自身优势资源,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致力于大型高端拖拉机及配套农机产品的研发,推动产品和服务全面升级,为新疆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添砖加瓦。

“雷沃大马力拖拉机以强劲动力服务新疆农业现代化!”雷沃拖拉机产品研发负责人介绍说,“全新升级的雷沃2012款大马力拖拉机与世界领先技术接轨,采用源自世界三大柴油动力之一的英国珀金斯动力技术,动力强劲、品质可靠、经久耐用,适用于犁地、深松、整地等各类用途作业。”

此外,雷沃新款大马力拖拉机还具备超大的扭矩储备优势、16+16多档位组合等全新的系统升级优势,保证了田间作业的动力强劲。值得一提的是,新款大马力拖拉机独有的传动齿轮和后3点悬挂系统,以及全时工况匹配技术,降低了日常维护强度和故障频次,提升了作业可靠性,从性能上满足了用户对田间作业的各项需求。

科学匹配,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新疆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新疆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据了解,新疆现有耕地面积402.55万公顷,有1000多万公顷的可垦荒地,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硬环境,新疆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效果明显,其大型农业机械需求量占据市场的主导、农业机械实用技术已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的代表。

坚忍不拔、强劲稳健、高效可靠是新疆用户对雷沃拖拉机的一致评价。新疆强劲的市场需求驱动着雷沃拖拉机不断提升其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雷沃拖拉机的田间作业效率非常高,与市场同马力段产品相比可以拉更大的犁具,使犁地、松地的效果更好。”一位维吾尔族用户面带喜悦地说,“雷沃的服务人员教我们科学使用技巧和农机具的合理匹配,我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已经快超过去年一整年的了。雷沃拖拉机,亚克西!”

雷沃2012款大马力拖拉机吸纳欧洲先进技术,并不断创新升级,通过技术改进和优化升级,使产品功能、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品质更可靠、动力更强劲、性能更卓越,给用户带来了更高效的作业体验。在农机用户最关心的零部件配置方面,新款大马力拖拉机采用了同步全球高品质的核心零部件,全面的系统改进和结构优化匹配,完美体现整机性能和连续作业能力,促进新疆用户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凝聚力量,产品增值服务超值化

“产品是根,服务是本。”做好农业机械的售后服务,既要有企业政策支持,也要有“软件”支持。雷沃拖拉机服务全新升级还为用户精心准备了以“科学匹配操作,提高经济效益”为主题的培训交流会,意在使新疆用户在实际作业时,达到科学匹配、合理编组农机具,实现经济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油耗,以达到最佳效益。

“长期以来,雷沃农业装备一直本着‘了解用户、满足用户、深交用户’的服务宗旨,从新疆当地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推出了全新的升级服务,使用户的切身利益最大化。”雷沃大马力拖拉机新疆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第7篇: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1.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1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这表明我国进入了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建设的新阶段。纵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虽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是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后的20~30年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1.2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把农业机械作为载体和桥梁。新型的农业机械也催生了先进适用的农艺技术,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由于农业机械化不仅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做到定时、定量、定位且精确完成作业,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3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首先,从劳动力结构看,在我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大约有2亿多人转移到乡镇企业、进城务工和从事各种经营。要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然要求机械化的替代;其次,从农业生产的特点看,季节性劳动力严重不足,如果不能提高机械化水平,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第三,从劳动者的观念看,随着农业机械的日益普及和作业成本的降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水平。

2.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水平比较低。但从发展阶段来看,已进入初级阶段后期,处于迈向中级阶段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有一个新的发展,必须弄清当前我国农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机配套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大型农机具少,中小型农机具多,农机具配套率较低,作业规模、作业效率受到限制。适用于粮食作物常规生产的农机具少,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机具少。产中作业和运输服务机械多,产前、产后机械少;二是农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机市场法制观念不强,农机产品质量差,并有假冒伪劣现象;三是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不完善,土地分散经营,户均耕地有限,与农业机械相对要求大规模作业之间存在矛盾,农业机械的效能不能充分发挥;四是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较慢,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接受能力差,而且农机具科技含量相对较低,耕作较粗放;五是农机科研、开发、制造能力弱,大多数农机科研生产部门都已转向,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

3.当前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条件

3.1农机作业成本下降和农机服务收入增加,使得使用农机、购买农机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近几年来,由于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促使农机作业收费下降,一些关键农机化技术获得突破,大幅度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许多农机作业成本已经低于雇工价格,农民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高涨。农忙季节屡屡出现农民在路上竞争揽雇农机的现象。另一方面,购买农机的农户,通过跨区作业增加了农机作业量,提高了利用率,缩短了投资回收期,已成为当前农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社会经济的进步,达到了农业使用机器的临界点,阻碍农业机械化的经济“闸门”已被冲开。

3.2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装备与技术已经基本形成,大范围普及推广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环节看,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基本成熟,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正在加紧攻关,油菜、花生、牧草等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技术已逐步试验应用。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粮食产后烘干等新型农机化技术的示范进一步扩大。农机化生产的规模效益日益显现,这为农机具的研制、推广、普及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3.3农机大户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农机化市场活跃的主体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农机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加强。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以及农机作业经纪人等新型农机服务实体迅速发展壮大,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逐渐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全国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日益兴旺,已初步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村为基点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基层农机服务网络,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第8篇: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农业机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机型到多种型号并存,从简单农田作业到进军农田作业的各个领域,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农业机械从20世纪五十年代末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当时的农业机械还是以前苏联进口为主,从事农业运输作业,作业形式单一,且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农机具。六十年代末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系列、“红旗”系列和“铁牛”系列及小型拖拉机陆续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与之相配套的农具也同时投入使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初步得以运用,到20世纪末本世纪初,各种型号的动力机械、配套农具、后勤加工机械、场上作业机械、收获机械都运用到了农业生产的各领域之中。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是检验农机化发展程度标准。集安市农机运用从纵向的发展过程来看经历了从刚开始的从事简单的农业运输作业到翻耙、起垅、播种;水田的农机作业从耙地到插秧,再到现在的工厂化育苗到水田药物除草,病虫害防治;收割脱粒的联合收割,到现在为止已有20%的水田实行了从播种到后勤加工全程机械化的程度。过去旱田的收割只能靠人工,现在也有部分农民用上了玉米联合收割机。另外,多种经营的产业很多也运用了农业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比如本区域内的支柱产业人参种植也运用了机械浇水。林果业的喷灌、病虫害防治也都用上了先进的农业机械。

2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展展望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集约化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纵观本区域的农机发展历程,农业机械正以不可替代的趋势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先进的作用,农业机械发展势头强劲,农机化装备水平迅速提高将逐步发展成一个优势的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农业装备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农村农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和壮大。随着农机这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在农村快速发展,农民扩大土地的经营数量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大量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组织会不断的涌现。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的形式把土地相对的集中,形成规模化经营。也可以通过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发展龙头企业加农户、基地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等多种模式,发挥优质品牌影响力,带动周边农民和周边地区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在国民经济现代化体系中,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变革,现处于关键的转型发展期,而农业机械化在这一关键期必将发挥其先进作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农机装备水平迅速提高。随着农机数量的大幅增加农机从业人员的增多,农机户、农机大户势必走联合发展之路,建立农机合作组织,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向多领域延伸势在拓展。如今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向各领域不断延伸,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装备也将不断有新的科学技术实施运用,如卫星定位、微机运用、远程操控、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用智能机器人或更多很难想象的科学技术必将走进农机的运用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3农业机械发展的潜力

第9篇: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广义地说,“农业”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广大内涵,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我们讨论农业诸多相关问题的需要,但大概是因为受词语排列魅力的吸引,人们现在更喜欢使用“三农”这个词语,把农业、农民、农村并列起来,将其看做三方面的相对独立的问题。这样一种用语方式,倒也不无坏处,似乎能让人们从较短的文字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以往我们曾经把三农问题概括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问题,大略来说,这种概括现在也能说得通。但这个概括的缺陷是看不出问题的真实所在,甚至还可能引起误解。笔者这里提出另一种说法。

中国农业所面对的是开放条件下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制约我国农业产出增长的壁垒,并非土地与劳动的绝对量不足,而是农民对农产品价格的反应。例如,农民撂荒土地的面积大体与农产品价格有关。目前,国内农产品价格总体偏高,进口包括走私的压力越来越大。降低我国农业成本,提升农业竞争力,有多种举措,而最重要的是发展家庭农场,使专业农户的规模不断壮大。

中国农民面对的是权利平等问题。公共品供应在城乡之间严重不平等,与社会主义原则相背离,但这个事实偏偏发生在我们这个号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最严重的公共服务不平等是城乡之间实行了歧视性的财产权制度。城市居民可以搞私营经济,农民在农业领域偏偏必须坚持集体经济,而且这个集体经济还要不断壮大。

中国农村面对的是人口布局调整、社会结构转变的问题,说到底是面对一个逐步城镇化的问题。这不是说中国村庄要完全变为城市,而是说在比较理想的状态下,中国的一部分自然村要消失,一部分自然村会转变为小型的专业农户居民点,还有一些村庄会转变为小城市,有更多的农民会进入各类城市。这个过程受政策的影响很大。从现在的变化趋势看,前景不是那么令人放心。

概括说,“三农”的良性发展应该是农业生产农场化、农村社会城镇化与农民权利市民化。这“三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几个关键所在。农业生产农场化给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产业组织基础;农村社会城镇化给农业现代化奠定高效率的市场供求关系;农民权利市民化则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本的制度基础。

但是,现实的“三农”却显露令人忧虑的趋势,笔者将其概括为农业公司化、农村庄园化与农民雇工化。做这样的概括,并不是说我国已经完全形成了公司化的农业、庄园化的农村以及雇工化的农民群体,而是指现实政经体制缺陷扭曲、变形以后,为这种发展趋势提供了某种条件,并使其已经显露行迹。

地方政府大多热衷公司化农业。目前究竟有多少公司型企业涉及到田间生产环节,尚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从进入农业的企业基本都使用合作社的招牌看,数量应该不少。目前我国合作社数量近100万家,其中示范社在10万家左右,而达到示范社标准的多有公司背景。按笔者的调查,公司化不见得比家庭农场有更高的效率。差不多在1000亩以上的公司农业,都会出现土地分包的情形,否则管理成本会非常高昂。反过来说,一个农业生产单位一旦出现土地分包情形,就意味着出现了因规模过大而发生的“不经济”问题。一些公司化农业投资者直接或间接从农民那里以较低的租金率拿到土地,借助政府的财政支农项目对土地进行大规模整理,然后再高价出租给实际农业生产者,自己从中净赚一笔。在有的地方,土地的一进一出所产生的差价可以达到3倍以上。这种以套取国家农业补贴为目的的公司不会认真从事农业经营。分包农户因为土地租约期较短,也没有长期经营行为。

农村庄园化则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不和谐片段。近些年,一些地方在优化农地利用上有过一些比较好的做法,保持甚至增加了耕地面积。但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在优质耕地上借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场”、“文化农村”的名目建造私人或集团庄园的现象。一些机构在农村圈地建立自己的“基地”,而所用名义也是发展现代农业。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花巨资打造“新农村样板”,实际却没有多少示范意义。某地竟然花四五千万将一个人口不到20户的自然村“包装”为精品村庄,其中包括超出自身需要的公共设施。所有这些农业形式均非市场化农业,其实是满足少数人需求的庄园经济。这种势头如果继续蔓延,中国农业的平均真实成本只能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