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

第1篇: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循环经济

河北省社科联课题:现阶段我省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0803006)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关于城市化定义的观点有很多,总的来说认为城市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二是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大,即原有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和新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三是产业结构的演进,即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大力发展城市化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经济、教育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距、增加就业机会、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河北的城市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但由于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承载能力逐渐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变得日益严重,阻碍了河北的可持续发展。

一、河北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由于河北的产业主要是以矿产资源和钢铁等重工业产业为主导,对一次性能源消耗严重,并且这些能源的使用是造成河北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城市规划不合理、政府环保措施执行不力等原因,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1、空气环境。近年来,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空气呈煤烟型,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这也是导致河北酸雨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表1)

2、水环境。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河北水环境的两大难题。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河北地下水位一直呈下降趋势,地下水蓄存量正逐渐减少。与此同时,水环境的总体污染程度正逐年增加,2004~2007年河北省废水排放总量分别达到了20.6、19.6、22.23、22.29亿吨。

除上述水环境污染外,河北的海洋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近年来,河北赤潮现象一直发生,并且面积越来越大,2006年发生的第四次赤潮面积就达到大约1,600平方公里,而2007年在秦皇岛附近海域海洋发生赤潮4次,其中有3次被确认为有毒赤潮,在秦皇岛海域尚属首次。

3、农业环境。由于河北水资源的匮乏,导致部分地区的农民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且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再加上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使得耕地质量降低,农业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从2004年到2006年,河北省发生农业污染事故分别达25、35、36起,污染耕地面积分别达938.5、2,121.5、2,583公顷。

受污染耕地面积的扩大和耕地质量的下降不但使河北遭受了不少的经济损失,还使本已逐年减少的耕地资源显得更加紧张,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人均平均水平。

二、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无法否认的是,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环境的损害为基础的,明显与环境保护之间不协调,这无形中又增加了经济的支出。

1、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指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如,由于污水灌溉、工业废气的排放、劣质农药的使用造成的耕地污染、水资源污染,导致农产品产量减少形成的经济损失;由于矿业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公共设施破坏、地质灾害等形成的经济损失;由于酸雨造成的农作物大幅度减产、房屋建筑的腐蚀等形成的经济损失;赤潮对水产养殖业、海洋旅游业的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于耕地污染引起的农产品产量减少,造成的经济损失。

2、环境治理支出。主要是指对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投资。比如,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废弃物的处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等。这部分的支出金额是较大的。河北2004~2006年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分别达到了147.61、191.37、167.03亿元。对于环境治理的支出能够起到改善环境污染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如果我们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就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就会减少这部分的支出。所以,环境治理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补偿性特征。

3、预防性支出。这部分支出主要是为了避免、预防环境污染而做出的。比如,环保部分的管理费、环境监测支出、环境保护的培训费和环保宣传的支出,等等。预防性的支出不但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还能够帮助政府和企业减少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补偿性支出。

4、机会成本。这主要是指因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其他产业发展受阻的机会成本。比如,因为生活垃圾侵占土地,导致土地无法用于耕地、建筑等其他用途的损失等。

5、健康成本。由于环境污染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恶劣影响,由此导致疾病的发生所引发的经济支出。如因患病引起人们的收入损失和包括药费、检查费在内的医疗费用等。

三、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城市化的过程包括产业结构的演进,即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而河北由于以重工业为主,成为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的消耗大户,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能源的大量消耗是造成河北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以此推进河北的城市化进程,改善河北的城市环境。

(1)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河北具有优秀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秀美,是全国唯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除现在已有的秦皇岛、承德等较为著名的旅游资源外,河北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比如,历史古城卢龙、玉田等。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有利于加快农村交通、垃圾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由原来依靠种植、养殖为主变为发展旅游业为主;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2)大力发展食品业。河北有许多的土特产品和风味小吃享誉中华,很多在国内外市场都是供不应求的。比如,坝上高原的口蘑、京东板栗、昌黎的葡萄酒等。河北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食品业。借助旅游业,大力发展旅游食品,带动地方经济。

(3)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近年来,河北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不错,如保定的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太阳能电池200兆瓦。河北有很丰富的新能源。如作为农业大省,河北小麦的种植面积大,产生秸秆多,通过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就能实现变废为宝。另外,河北省地处环渤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海洋能源资源,可以利用潮汐这种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

(4)大力发展体育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日益重视,逐渐加强了对体育的要求,而且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秦皇岛作为足球分赛场已经具备了承接国际赛事的能力和条件,可以说河北的体育业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步,创造再就业的机会。比如,体育场馆的建筑可以带动制造业的发展,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带动广告业、食品业、服务业的发展等。

2、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而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路式的反馈流程经济模式,强调资源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这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1)通过科技创新,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依靠科技创新,改变高能源、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模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或淘汰有害原材料的使用,减少产品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资源,有效地进行废物利用,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

(2)倡导绿色消费。消费的增加往往会增加对资源的索取及对环境的破坏,因此人们应该树立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减少污染。提倡消费绿色产品、绿色能源。这些产品不但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主要的是他们可以回收利用,是可再生能源,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3、以预防为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化的发展应改变过去那种先开发后保护的方式,改为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预防环境污染为主的发展模式。科学地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充分考虑城市性质、规模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立足实际情况,依靠相关条件,合理进行城市的规划和布局。这不但能够有效地防止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破坏的补偿成本。在规划时,我们要尽可能地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将可以进行循环生产、相互利用的企业集中在一起,实行生态工业链园区布局,实现污染的少排放或零排放。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丽欣,刘云.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思考.生态经济,2006.2.

第2篇: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1 环境污染事件统计指标

本文通过对于遴选的自1952年至2010年的国内近700件环境污染的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环境污染事件发生表现出来的规律。

统计指标:事件发生的日期、事件发生地区、事件的类型、事件涉及的污染物状态、事件涉及的行业等几个方面。

2 环境污染事件的统计与分析

2.1 环境污染事件的时间分析

本次统计的污染事件发生日期自1952年起至2010年,在此时间段中统计到的事件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总趋势为波动上升。在80年代左右污染事件的发生次数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增加,工业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在80年代左右,我国的经济开始全面复苏,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却被忽视,排放单位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导致环境污染事件迅速增加。2005年左右,环境污染事件到了高发期,污染事件的影响范围也最深远。2005年11月13日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因其特殊性、问题的严重性、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而载入中国和世界环境保护史册。虽然近年来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埋下了大量的环境安全隐患,使得环境污染事件居高不下,2008年污染事件高发再次出现。

图1 自1952年至2010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次数统计

2.2 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分析

本文将污染事件的起因分为:泄漏、爆炸、直接排放或倾倒等10类(参见图2),在近700件环境污染事件案例中,主要的事件原因有泄漏、爆炸以及直接排放或倾倒,3者共占到了所有事件原因的91.7%,其中因泄漏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占到了全部事件案例的49%。本文中泄漏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引起的泄漏和车辆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泄漏,生产过程中导致的泄漏大都是由于设备陈旧引起的,如2006年1月10日早晨,东阳市陈敏化工有限公司氯磺酸储槽(约贮存有4吨氯磺酸)因槽口部位腐蚀发生泄漏,导致周边工厂及附近村庄受到污染;2004年4月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腹心地带的天原化工总厂由于氯气罐及相关设备陈旧和工人违规操作相继引发氯气泄漏和爆炸事件,导致9人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人进行转移,造成了严重影响。车辆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主要是由于车辆侧翻造成的,如2006年4月4日10时40分,一辆运载硝基苯化学危险品的槽罐车途径徐州市三环西路废黄河桥附近时,因避让前方汽车发生侧翻,所运硝基苯泄漏,并挥发到空气中造成严重污染。

A:泄漏;B:爆炸;C:直接排放或倾倒;D:燃烧;E:其他;F:未知;G:无明确表现形式;H:火灾;I:辐射作用;J:自然原因。

图2 环境污染事件的起因分析

从图2还可看出,由于爆炸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也较多,在159起因爆炸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中,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因爆炸燃烧而形成的具有污染性的废气,因此在对企业的爆炸事故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尽可能减少会产生污染物质的可燃物的燃烧,防止因爆炸而产生污染事件。另外爆炸也可间接造成重大污染事件,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虽然爆炸没有直接造成特别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爆炸事故造成大量硝基苯流入松花江水体,却引发了一次巨大的跨流域、跨国界的水污染事件,沿江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导致爆炸直接引起的安全事故演变成为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2.3 环境污染事件的地区分析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环境污染事件案例中,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江苏、山东、广东、湖南和辽宁,而江苏、山东、广东以及辽宁等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均在前十名之内,表现出了污染事件的多发省份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对于宁夏、新疆以及内蒙古等省份由于工业在经济总体中所占比重相对于东部地区为少,因此环境污染事件相对较少,

图3 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地区分析

2.4 环境污染事件涉及的污染物状态统计分析

从图4中可以看出,统计范围环境污染事件涉及的污染物的状态以液态居多,液态污染物造成的污染事件占62%,气态与固废污染物的比例分别为29%和6%,这与液态污染物相对于气态以及固态污染物而言更容易集中,更容易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的特性有关。因此在日常的环保工作中应对于液态的污染物加强管理,以防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

图4 环境污染事件中污染物状态分析

2.5 行业的统计分析

从对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主要行业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化工及其相关行业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比例较大,同时运输业紧随其后。我国当前化工行业生产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很多,存在较多的环境风险源;一部分化工企业中相应的环境安全意识较差,没有足够的应对环境事件的技术和人员;另外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诸多因素造成了化工行业成为了环境污染事件多发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的增加,运载化学品的车船数量随之发展迅速。事故数量增加的原因是我国部分道路情况不佳,各种货运车船超载情况严重,同时我国当前货运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装卸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及押车人员失职等,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进而造成环境污染。

A:化学原料及化学制作品制造业;B:道路运输业;C:水上运输业;D:冶炼业;E:采矿业;F: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图5 环境污染事件所涉及的行业分析

2.6 环境污染事件各指标综合分析

图6中列出了主要涉及的行业和污染物状态以及事件类型。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所统计的案例中,化工相关行业的环境污染事件中以液态污染物污染为主,在事件类型上则表现出了泄漏、爆炸和直接排放或倾倒,这也从一方面体现了化工行业污染物和污染事件类型的多样化。而对于道路运输业而言,其主要污染物的形态也是以液态为主,但事故类型则泄漏所占比例较大,爆炸以及排放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也说明了目前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中涉及液体运输的各种罐车出现事故,导致环境污染的现象还是较常见的。

图6 环境污染事件所涉及的行业、事件类型以及污染物状态之间的统计分析

3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近700件环境污染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及建议如下:

(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而且污染事件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经济发达地区的污染事件出现次数较多,总体表现出了东部多西部少的情况。建议各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正确认识环境保护问题,充分认识目前我国已进入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各地区应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技术革新,制定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GDP的增长。

第3篇: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建筑业;新型材料;节能减排;环保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节能减排这个话题一直是当今时展的永恒的主题,依据现代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急需加强节能减排。而要实现节能减排需要我们使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新材料,实现绿色建筑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并不了解所生产销售的建筑材料是否符合标准。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建筑节能,什么是节能减排,然后结合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做简要分析。

1深入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其定义仍在研究之中。其主要特征是节能与能源;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满足最少资源还有能源消耗,是一个相对发展的概念。

(2)建筑材料主要分为:结构材料,包括竹材,木材,石材,水泥,工程塑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贴面,各色瓷砖等;专用材料,包括防水,隔热,保温等。

2深入了解节能减排的具体内涵

(1)节能减排旨在节约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包括节能与减排两大技术区域,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节能就一定减排。减排不一定节能。因此在研制建筑新材料在节能减排的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节能与减排两者的结合,不能只追求一方面的标准。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定义,所谓节约能源是指采用新的技术加强用能的管理。而实现节能减排我国面临严峻的形势,只有通过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 ,使用新型材料。

(3)减排工程一般包括:展开农业源的污染防治;把印染,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作为重点,继续加大水污染的深度治理;推进脱硫工程建设;城镇水污染处理设施,提升脱氮除磷能力。

以上我们已对建筑材料和节能减排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深入结合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对新型材料的应有做详细探讨。

3雾霾天气相关信息

(1)在早上跟晚上的时候,相对湿度比较的时候,会形成雾;而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形成的是霾。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有气象原因,也包括污染物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中东部地区已经陷入严重额雾霾还有污染之中。

(2)雾霾天气的危害:我国中东部地区已陷入严重的空气污染之中,深褐色点最密集的当属京津冀三个各地区。其中北京污染是最严重的地区,最高污染级别,PM2.5浓度,在深夜后最高的时候超过900微克;雾霾容易导致一些疾病:雾霾容易致癌,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等。

(3)主要讲述一下北京雾霾天气的成因:

a:空气中SO2的含量过高,白天达到峰值——60微克每立方米。而这些SO2是如何产生的呢?北京境内很少燃煤,因而北京的雾霾天气一部分来源于局地的排放,另一部分来源于外地的输送。其主要是河北省的燃煤排放二氧化硫在夜间转化成硫酸盐,进而影响到北京的天气。据统计天津燃煤标准为7000万t/年,北京为2300万t/年,而河北省为2.7亿t/年。

b:SO2夜晚转换成硫酸盐,硫酸盐数值达到了40微克/m3。超过了2016年国家即将出台的一级标准PM2.5,35微克/m3。

c:来自本地的主要是机动车,采暖等餐饮类行业排放别有机物

4针对雾霾天气,有效的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

针对雾霾天气以下我们将主要介绍几种新型材料来分析

(1)首先介绍一下光涂料颜料的催化剂——二氧化钛。他不仅可以对环境起到安全清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节省能量。

在早期的英国日本,人们将二氧化钛涂覆在马路上面,。其也可与沥青混合,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专业人士表示二氧化钛在净化空气,建设生态环境,其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北京工业大学开发研制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催化剂涂料。

(2)炭基材料的应用

炭基材料的应用作为全国首创的一种材料。可以解决PM2.5的空气污染指数。污染指数他能够吸附有害气体,比活性炭,硅藻泥等要高出20多倍。维舍卡颂石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的把吸附的甲醛等有害的气体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跟水。这种材料应用到建筑建房上可以有效地解决室内的污染。

(3)针对机动车辆尽可能加大力度的推行轻轨建设的交通系统。如美国波兰的轻轨公交系统建设,使得附近没有大量的大型车辆停泊。对于尾气的处理,不达标准的汽油不能进入市场进行销售,在尾气排放部位安装三元催化装置。

5环境污染不仅对人类造成污染而且对建筑物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建筑物的防护措施进而对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研发最低能耗,小污染的建筑材料。开发具有高性能长寿命的建筑材料,研发的这些建筑材料可以改善居室生态环境:调温,除臭,屏蔽有害辐射等多功能。下文将试举几例阐述:

(1)隔热保温材料:传统的保温材料主要是提高气相空隙率,使传导系数和热导系数降低。而纤维类的保温材料存在防水性差,寿命短等缺陷,因而人们致力于研究一种提高保温材料的隔热反射性能新材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研人员研制一种新型太空绝热反射磁层,已经出口到中国,建筑物隔热保温可以起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功能,在整个人类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占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其中绝大部分是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所以建筑节能减排有着重大的意义。

(2)板材保温材料的应用

在外墙保温工程中,板材保温隔热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中,可以起到节能减排的功效。

(3)粉煤灰的应用:利用粉煤灰的胶凝作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起到废物再利用的功效。

6结语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建筑的质量,节能环保等相关问题。建筑材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其中包括: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很多环境问题。但是我们应该号召更多的建筑商使用建筑节能材料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目的,进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 阎培渝等. 建筑材料[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陶克菲. 节能减排打造绿色中国[J]. 环境教育. 2007(6)

[3] 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第4篇: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企业环境负债与其它负债,特别是与正常交易中的负债有很多不同点,这也决定了企业环境负债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该比其它负债会计要素具有特殊性。

一、环境负债的特点

企业环境负债是指由于过去或现在的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而承担的需要在未来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义务。它是企业承担的各种负债之一,具有企业一般负债的基本特征,如现实性、主体性、强制性、可计量性和时限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殊表现。

(一)环境负债不同于企业一般债务的表现是非直接交易性。企业的一般负债大多是由于现实交易和法律规范的要求形成的,如购买行为形成的应付款项、使用人力资源形成的应付薪酬、由于交易形成的流转税、交易成果引发的所得税和其他税费等。企业的环境负债也有类似成因导致的,如购买排污权形成的负债;更主要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引发非直接交易性责任的承担。如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的环境损害罚款和环境赔偿等,这不是确切的交易行为直接形成企业的现实义务,而是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后续确认和计量。

(二)环境负债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企业到底承担多大的环境责任,具体表现为多大数额的环境负债,不是企业自身能够决定的,它取决于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净化能力的强弱、社会环境意识水平、所在区域的环境要求和环境法律的完备程度、社会环境管理机构的监督与制约能力、企业的影响力等众多非交易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企业和个人均把废弃物的排放看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人类的生活、企业的生产必然产生废弃物,就必然要排放,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污染;当人们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时,又有很多人认为,整治环境污染是社会管理机构的责任,企业不应承担治理和预防污染的责任;现阶段,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均对环境问题给予关注,也承认企业和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开始注意开展环境保护,接受了对环境影响后果责任的承担。但是,即使企业可以计量自身废弃物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仍然不能够明确可能承担的环境负债的准确数额,因为前述的诸多非交易因素影响也非常重要。如果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比较强,法律和社会规范要求的环境控制水平低,企业所承担的环境负债就可能相对较小;反之,承担的环境负债就会相对较大。同样,企业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越强、其影响执法者的能力也就越强、也就越有可能得到社会管理机构的庇护,其直接承担的环境负债就会相对较小;反之,就会承受法律和社会规范规定的环境责任,环境负债就会多一些。

(三)环境负债具有相对滞后性。企业一般性负债,在相关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就已明确需偿付的金额、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内容。相对于此,环境负债的确定一般不是发生在废弃物排放或污染发生的那一时间,而往往会在排放或污染行为发生之后的某一时间被确认或提出。特别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环境污染和产品环境质量问题导致的赔偿责任,一般会与污染或产品交易的发生时间相差很远。

(四)环境负债具有追溯性和连带性。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本身的广泛性、影响的严重性和长远性。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其影响面积之大、损害之严重、时间之久远都是非常明显的。针对这种状况,各国的环境立法大多对环境污染的责任采用了追溯原则。美国1980年颁布的《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案》就凸显了追溯原则:造成危害物质泄漏的肇事者要承担全部的清理和恢复原状的责任。其中对责任人的界定如下:

1.已经产生废弃物的现有拥有者和经营者;

2.在处理废弃物时产生泄漏的拥有者和经营者;

3.处置有害物质的安排人;

4.选择处置有害物质的运输人。在日本,负有环境监控职责的政府也会成为现实的环境责任承担者,并因此承担环境赔偿责任。几年前,日本东京法庭针对引起大众注目的汽车污染影响健康的控诉官司做出裁决,判定受到柴油废气污染而引起相关健康问题的居民胜诉,日本中央及东京市政府必须支付赔偿金给这些居民,总共要向99位原告中的7人支付总额为7900万日元的赔偿。这个案例也具有追溯赔偿的性质。

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过程中会形成多种形式的债务,有经营性质的,也有非经营性质的。但环境负债归根结底还是生产经营活动引发的负债,没有相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不会产生相应的废弃物,也就不会发生企业的废弃物排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环境责任形成的负债,也是企业经营性负债的一部分。会计核算之所以把环境负债与其他负债适当地加以区分,一是要使企业内部的管理者、生产者明确企业生产经营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二是要合理、准确地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损害给企业财务上带来的损失;三是为了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环境业绩。

二、环境负债的确认、计量与核算

由于环境负债既有企业一般负债的特点,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得环境负债的确认、计量也比较复杂和具有不确定的特征。按照对环境负债的把握程度,可以把环境负债分为确定性环境负债和不确定性环境负债。

(一)确定性环境负债的确认

确定性环境负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废弃物排放、有毒物泄漏、环境违法违规)引发的、经有关机构(法院、仲裁、环保执法)做出裁决而应由企业承担的环境负债。主要包括:排污费、环境罚款、环境赔偿和环境修复责任引发的环境负债。

1.环境违法违规责任的认定。环境违法违规责任是指企业违反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由环境保护执法机构对排污者征收的排污费、做出的污染罚款决定而承担的环境债务。根据《环境保护法》及其有关规定,环境保护部门有权对预防环境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没有达标而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未经环保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设施、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而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应予罚款的行为进行罚款处罚。

2.环境赔款责任的认定。环境赔款是由于企业排污对他人造成了生产、生活损害,通过协商、裁决或判决,企业应当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的事项。环境赔偿的认定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排污和是否给其他人造成损失两个方面事实的认定。我国《环境保护法》和《民法通则》都有明确规定:企业已污染和破坏环境,侵害他人的环境民事权益的,应当承当民事法律责任,主要就是经济赔偿责任。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生活赔偿、财产损失赔偿等,实际上还包括后续影响性赔偿(对他人生产、生活的后续活动的持续影响)。有人认为,环境赔款还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李连华,2001),即企业只要在客观上对他人造成了人身、财产和环境权益的损失,即使没有主观的故意,也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对于企业环境负面影响来说,笔者认为不存在所谓的“无过错责任”,而是明显的“有过错责任”。这种“过错”就是企业排污行为的客观存在。如果企业没有排放废弃物、没有造成相应的环境污染或环境损害,企业还会承担由此造成的环境赔款责任吗?记得有过这样的一件诉讼:一居民在另一居民的房前建起了足以影响原居住者采光的高层住宅,原居住者要求后来居住者拆除其建筑,或者支付对其采光权的赔偿。后来者虽然没有主观故意的损害,但他侵害他人的权益已经变成事实,而这种居民享受自然的权利是不容侵犯的。因此,后来者的行为是有过错的,是过错责任。交通事故中无过错责任最具说服力,相对于此,在废弃物、污染物排放方面,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本身就是事实、就是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3.环境修复责任的认定。环境修复责任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或污染的行为人在开发、利用或污染之后,清除污染、恢复环境原貌的责任。自治区经贸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局决定,在江河源头保护区内、青藏铁路周边、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旁和主要草场、湿地进行沙金矿开采的29家矿山予以关闭,注销其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采矿许可证手续;还对19家矿山进行限期开采,1-2年进行回填复垦;同时对另外11家矿山企业做出了继续进行整顿的决定。有关部门还向其他矿山提出了加大对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投入力度的明确要求,如不符合采矿条件,同样将被关闭取缔。应当说明:这种责任既有法律强制性质,也有道德义务性质。(二)确定性环境责任的计量

环境责任导致环境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是很简单的,如排污费、环境罚款和环境赔偿,通常是由环境执法部门或司法程序确定。这些环境负债的计量也很简单,可直接根据环境执法机构的罚款金额或法院裁定的金额进行计量即可;相反,有些责任的认定和负债的计量是复杂的和不确定的,如环境修复责任的认定及其导致的环境负债的计量。对于法律、法规强制要求性的环境修复责任,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的提取比例和提取标准进行计量。对于企业自律性环境修复责任,可以根据企业决策机构或专业咨询机构的测定,考虑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均衡企业社会责任、社会环保形象、环保目标等诸多因素综合确定提取的标准和提取比例。在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提取的比率和金额也可能是不断变化的。引发这种变化可能是多种原因,如:企业承受能力的增强和企业形象的更慎重考虑,企业可能提高提取比例;还有对环境修复费用的重新测定或评估,导致对环境修复责任的判断发生变化;企业环保目标的修正等。

(三)确定性环境负债的核算

对于环境罚款和环境赔款,在传统会计核算和我国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当中,均视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财务事项。因此,一般记入“营业外支出”项目之中,在环境罚款和赔偿确定时:

借:营业外支出——罚没或赔偿

贷: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

现行会计制度下,对处于诉讼或纠纷的环境事项,要根据可确定程度的具体情况做出会计处理。对于可以评估预期的责任承担结果的环境纠纷事项,在最终裁决出现以前,应当合理计提损失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

贷:预提费用——预提环境费用

对于不能合理评估预期结果的未决环境纠纷事项,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的补充资料中予以披露。

由于处理结果完全记入营业外支出,因此可以说,上述会计处理是基于把生产经营活动所引发的环境负面影响问题看成是与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事情。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及其会计处理方式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前文已经说过,企业的环境影响恰恰是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若没有这些生产经营活动,就不会产生相应的环境影响。因此,上述会计处理方式的选择与企业环境问题的实际状态和环境问题的因果关系不相符合,应当予以修正。笔者建议:应当将环境责任的承担视为企业环境管理责任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的重要事项和指标予以考虑,所发生的排污费、环境罚款和环境赔偿,应视为必要的管理支出。至于是否要在交纳所得税时给予扣除,可以另行研究。建议上述会计事项应按照如下方式处理:

环境罚款或环境赔偿裁定时:

借:管理费用——环境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

计提可能的环境责任准备时:

借:管理费用——环境管理费用

贷:预计负债——预提环境费用

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应当进一步把环境罚款、赔偿和修复责任看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成本。因为它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造成的环境损害必须付出的代价,尽管这种支出具有相对滞后的特点,但毕竟是同产品生产、劳务提供、产品销售直接相关的支出,应当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就事实而言,这种观点应当是合理的、正确的,但会计处理会比较困难;况且企业目前的成本核算主要是制造成本核算,并非完全成本核算,所以,作为管理费用处理环境责任费用应该是比较适当的。

(四)非确定性环境负债的确认、计量与核算

非确定性环境负债,也称为或有环境负债,是指由于企业过去生产经营行为引起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责任。在过去的企业会计业务中,人们很少关心企业环境责任引发的潜在环境责任承担问题,只有在切实遭受环境处罚和赔偿时,再作为一项营业外支出项目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缺乏稳健性,所提供的信息也是不完善的。企业环境会计应当借鉴或有负债的理论与实践来处理环境影响责任问题。如果环境责任发生,且其导致的损失金额可以合理地予以估计,就采用基础,计提或有损失:

借:管理费用——环境管理费用

贷:预计负债——预计环境负债

如果对企业的环境影响责任的发生属于“有可能”状态,则可以不计提或有环境负债,但要在会计报告的补充资料中予以披露;如果企业环境影响责任发生的概率很小,则可以不预提也不披露。

第5篇: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文明建设的步伐和农民的生活。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3.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治理措施不得力所产生的工业污染。

4.畜牧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二、农村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在加剧,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已经危及到了人群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农村水环境质量恶化。

2.农民生活质量下降,发病率增高。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有环境管理体系、有财政资金、有治理模式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1.我国环境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

2.财政资金短缺,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4.农村污染治理模式单一,套用工业污染的治理手段。

5.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管理手段落后。

6.农民的环保意识差。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议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农业自身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排放、城市垃圾等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为此,提出以下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立法,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世贸组织规则,修订相应的农业和环境法规,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修订和完善农业环境标准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必要时可以出台单独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利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2.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战略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转变观念,把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大农村环保治理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科研部门应当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农业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加强力量,增加投入,通过技术攻关、项目招标引进吸收等方式,尽快推出一些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技术项目,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各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引导、项目规划、管理措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同时,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改变环保投资分配体制,提高投资效果。在支农资金或环境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农业环境的治理工作,也可以吸引和利用一些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赠款和贷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投资增长机制。

4.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建议成立由各省(市)领导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农业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业环境治理的领导和协调工作,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5.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由之路。必须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并以新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农业生态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的生态建设。

6.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严格控制养殖废物的排放。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厂),必须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督促建设单位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于“三河”、“三湖”等国家和地方明确划定的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周围的中等以上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场(厂),必须进行限期治理。

7.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镇。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积极开展村镇环境规划。凡1999年以后新建的县城、乡镇和新村,必须编制环境规划,并与城、镇建设同时实施;对已有的县城、乡镇和村庄,应结合城镇改造逐步加以实施。要通过规划、引导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速城镇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

8.加强农村环境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水平。

第6篇: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餐饮行业的发展对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尤其是大气污染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现针对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和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关键词:

餐饮业;南昌市;污染因素;环保意识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昌市餐饮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2015年实现限上零售额28.71亿元,为繁荣城市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其中废水、噪声和油烟扰民投诉,超过总投诉量的一半以上[1-2]。本文针对餐饮行业环境污染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防治对策。

1餐饮行业主要污染因素及其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

1.1餐饮废水

长期以来餐饮业的废水直接进入市政管网,近六成的小餐馆连简易隔油装置都不安装,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有害物质不能得到有效处理,是污水管网堵塞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有的甚至将废水排放到街道上,导致道路湿滑,异味难闻。

1.2餐饮噪声

空调外机、排风扇、抽油烟机、油烟净化器工作噪声以及营业期间的工作人员和顾客产生的噪声是餐饮行业噪声的主要来源,对距离较近的居民居住环境影响较大。一些餐馆开在居民小区内,有些顾客开车来进餐,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汽车的喇叭声,也是噪声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1.3餐饮油烟

餐饮油烟污染已成为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据调查,餐饮油烟对PM2.5的贡献率超过10%。油烟的成分复杂,在烹调油烟中检测到的有机物至少有200多种,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至少有数十种危害人体的健康,其刺激性气味也让人难以忍受。大多数餐馆搭设的烟囱都在室外,其中很多年久失修,铁皮衔接处已经漏气,风机无法形成吸力,而且锈迹斑斑、附着油污的烟囱对市容环境负面影响极大。还有部分烟囱高度不达标,造成油烟低空污染。甚至有的餐馆油烟排放方式是地排式,通过下水道排放油烟,营业期间阵阵恶臭从下水道冒出,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巨大,居民叫苦连天。

1.4餐饮垃圾

每天产生的大量餐饮垃圾,只有少部分被定点处置回收,大部分被随意丢弃,滋生大量蚊虫和致病菌,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严重影响,对身体健康有潜在的隐患,对南昌市的城市形象和市容环境构成负面影响。

2监管部门执法及管理中面临的难点与问题

2.1行业的区域位置特殊性加大了执法的难度

为了提高销量、方便居民,餐馆大多集中在居民小区、学校等居民聚集区,且餐馆数量众多,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居民投诉不断。居民既想消费方便,又不欢迎餐馆开在自家门口,即便是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要求采取措施使得污染物达标排放,依然会有人投诉。如果监管部门大面积关停餐馆,居民生活又不方便了,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所以执法力度比较难控制。

2.2餐饮行业业主环境保护意识缺乏

不少餐饮行业业主只追求经济上的利益而不顾环境污染的影响,为了节省成本,本应该安装的环境保护处理设施不愿意投入,其中中小型餐馆表现更为明显。据统计,约六成餐馆没安装隔油装置,近五成餐馆没有安装油烟净化器。仍有为数不少的餐馆无证经营,监管难度被进一步提高。

2.3多职能部门交叉管理,职责不清

卫生、工商、环保、城管等多个职能部门共同管理餐饮行业污染问题。但遇到环境污染问题,居民投诉往往只会集中到环保部门,而环保部门不具有查封、扣押、取缔等行政强制手段,只能通过调解和督促涉事餐馆进行整改的方式来调解纠纷,往往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相关部门行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还不成熟,部分配套的法律法规,没有与时具进,已经不能满足现下环境污染防治的需要了[3]。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各个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导致污染问题治理成本高、耗费时间长、处理效果差。

3餐饮行业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3.1优化部门联动,强化源头管理

由环保部门牵头,建立与卫生、工商、城管等多部门的协作机制,通过实践演练完善该机,相互交流执法经验,提高执法效率。在充分考虑周边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对现有餐馆,要求其对各项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必须在限定期限内落实,在没通过环境保护验收的情况下,不允许其正常营业。对于在限定期内未按规定完成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而强行营业的,应采取联合执法对其进行依法查封和取缔。对新开业的餐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规定,一律必须安装隔油设施和油烟净化设备,必须通过环境保护验收,正常营业期间,污染处理设施必须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保障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为了便于管理,政府应将过于分散的餐馆集中到规划好的区域内,通过实行集中、高标准的防治措施,较少污染物排放,由原来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逐步转变为集约型经营模式。对于新建小区,必须建设预留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配套设施。

3.2采用经济、高效、科学的污染防治技术

加强后期污染处理设施的维护现在的大部分的隔油设施和油烟净化设备成本高企,尤其是小型餐馆,很难接受。由于技术落后,污染处理效果有限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国家环保部应该进行技术指导,将性价比优良的处理设备精选出来,供使用者参考。现在许多餐馆的处理设施经过环境保护验收后,就不管不问了,其中很多长期缺乏维护,已起不到治污效果了。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成立国家环保部认可的专业的第三方后续维护机构,每年定期给这些处理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障其正常工作状态,并且地方环境监测机构对这些餐馆的污染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进行抽检,工商年检时必须出具处理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证明[4]。

3.3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

环境保护宣传不要只停留在“六五环境日”,而应该时刻、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去宣传,增强餐饮行业业主的守法经营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让他们了解餐饮污染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让公众充分意识到自己可以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里来,可以为自己的生活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5]。

4结论

随着“环鄱阳湖经济带”和“昌九一体化”建设思想的确立,南昌市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餐饮行业也繁荣起来,既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但随之而来的餐饮行业污染问题,也困扰着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生活环境质量的城市居民。就此问题,针对餐饮行业主要污染因素及其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监管部门执法及管理中面临的难点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并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作者:左嘉 戴书浩 唐珂 单位:南昌市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

[1]董春艳.城区餐饮业环境污染状况及治理对策[J].北方环境,2011,11:45.

[2]郭彦波,田志轩.论餐饮业环境污染管理的难点及治理建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303.

[3]孙春德,王小军.宁波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现状与完善[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1,02:39-43.

第7篇: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1.农村存在严重的生活污染。农村水污染表现较突出,有些村庄有小型的村办加工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坑、塘,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也随便乱倒,造成“二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生命健康和农作物安全。“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农村生活垃圾、废弃物基本上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重影响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

2.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畜禽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逐渐严重,很难有效控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让其失去生活和生产的使用价值,面源污染还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及食品污染。

3.在农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激素类药物使用量持续上升,也成为地表水和土壤污染的因素。有害的化学物质在食物中积累,因为农村是粮食和蔬菜的生产地,有害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动物和人身上。

4.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薄弱,农村环保经费投入少,工作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地方把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到城市和工业上,而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由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环保相关法律了解甚少,所以出现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环保法律的存在,采取“杀鸡取卵”的方法来发展经济。

2.面源污染。对于大型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可根据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企业经营的大规模等特点,多数情况下可采取末端治理的方法。而农村的生活污染、畜禽养殖场的污染,如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而不可行。

3.环保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相对有所提高,各级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加大了投入,但主要用在城市生活污染及工业污染治理方面,真正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投入极其有限。因此造成农村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很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的状况,严重存在着城乡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也难于申请到治理的专项资金。

4.制度保障不力。县、乡、村环境保护管理网络没有真正形成,乡镇环保机构不健全,管理链条无法向农村延伸,农村环保管理不少地方处于失控状态。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1.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危害,让农民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学生宣传带动家长影响社会。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的基本内容,多方位、多角度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能力。

2.依据农村环境污染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加大预防和治理力度。应加大对农村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防控和治理方案。对来自生括的污染,要考虑加强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来自农业生产的污染,要考虑加强农业生产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将有限的农村环保资金用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

3.以镇、村为单位建立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制度,镇和村建立生活垃圾堆放点,集中处理;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摸索简易可行,适度集中的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自来水厂工程建设,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第8篇: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一、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挥积极作用

自2006年《意见》出台以来,全国先后有广东、浙江、重庆、云南等12个省市开展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并在损害赔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保险报》披露,在2008年12月,环保部向媒体了全国首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案例,当年9月,农药生产企业株洲昊华公司发生氯化氢气体泄漏事件,污染了附近村民的菜田,该企业赔偿部分村民后,又有120户村民要求赔偿。之后,该企业联系了承保该险种的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经核查属实后,该公司及时将1.1万元赔款支付到位。2013年3月,鄞州一家电镀加工厂内的废水处理池地基沉降,导致池底出现裂缝,部分污水渗漏排入附近水域内一网箱水产养殖基地,进而出现鱼苗大面积死亡现象。接到报案后,人保财险鄞州支公司立即派专家赶赴现场了解情况。经查证,确系企业意外造成此次环境污染损害。在结合当地环保主管部门事故鉴定的基础上,保险公司很快与企业达成赔偿协议,并向该企业兑现了环境污染损害赔款5000元。由此可见,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将是污染事故的有力处理者。投保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若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保险公司会进行勘察,勘察属实后,再进行理赔,这样有助于投保方解决环境污染事故,缓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负担。

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广工作难点及成因

(一)企业投保意识不强

据资料显示,平安产险作为较早推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之一的保险公司,2008年4月,平安产险向保监会备案并正式推出了自行开发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当年9月开始接到保单,当月就签下了3笔保单。但截至目前,根据平安产险统计的综合投保率来看,全国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数量占排污企业的比率一直偏低。另外,深圳作为全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首批试点城市之一,从2008年开始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2009年,全市仅有8家企业与人保财险、平安产险等保险公司签单;2010年,此8家企业中7家续保。企业投保率偏低已成现实难题,究其原因,首先是企业经营者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漠视态度。在缺乏法律和行政强制的情况下,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够;其次,企业规避责任风险意识不强,污染事件发生后,一方面要接受环保部门的经济处罚,另一方面与受害方的损害赔偿、矛盾纠纷有政府兜底协调,致使其抱有侥幸心态;其三,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偏高,企业难以承受。

(二)保险公司承保意愿不高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作为一项新险种,具有风险识别和量化难度大的特点,其推行存在“三难一缺乏”:一是保险费率确定难,需要大量的环境污染侵权事实作为基础,来确定每个企业污染风险的等级;二是环境污染损失的评估和责任认定难,同时,环境污染责任制度不健全,污染损害赔偿的标准不明确,保险定损和理赔机制不清楚,这些不健全和不确定的因素加剧了环境保险市场的不稳定性;三是缺乏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其实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车险、财产险等等大同小异,但主要是它的风险特殊性决定了其推行的难度。环境污染的风险大,往往超过了保险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这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向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保险公司考虑到承担的风险大,而不得不提高投保费率,这就造成了投保人的投保压力;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考虑到环境污染的风险特殊性,而对此选择避而不谈,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承保积极性不高。

三、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推行工作相关建议

在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工业三废排放、矿产资源开采对地质和水资源的损害等所形成的环境污染在所难免,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作为一项环境损害赔偿的处理机制,对增强企业环保责任意识,缓解政府处理受害百姓与污染企业的矛盾纠纷具有积极作用。结合环境责任保险发展中面临投保企业积极性不高、赔偿标准尚未完善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要想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能够顺利推行,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尽快完善环境侵权责任相关法律法规,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我国关于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云南颁发过《云南省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处理办法》还仅仅停留在环境污染防治、资源保护、责任处罚层面,涉及环境污染责任赔偿方面的法律少之又少,更没有关于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专项法律法规。对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环境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尽早制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相关法律,明确环境侵权的法律责任,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第二,清晰定位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积极引导理念上的环保。当前,企业对于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理解还停留在损失补偿上,即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由保险公司来买单,这样就大大扭曲了其设立的目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在履行对企业的补偿责任外,更强调的是激励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保护环境方面的职责。在这方面,国家可以对企业进行积极的政策宣导,在对此险种宣传和推广的过程中,扶正企业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错误定位。同时,保险公司可以发挥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专长,帮助企业做好日常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不定期对企业进行环境安全培训,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环境污染风险排查工作,督促企业及时整改,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环境污染风险。环保部门也应在政策规定、宣传导向上积极配合保险公司。总之,环保部门和保险公司应联合起来,引导企业不仅在实践中环保,更在理念上环保。

第三,各方携手共同解决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技术上的难题。由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累积性、滞后性、转化性等特征,环境污染责任的风险识别和量化难度大,加之保险公司首次“试水”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缺乏相关的经验,这一险种在推行之初有诸多难题需要解决。对此,国家应加快制定明确的环境污染损失认定和评估标准,加强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试点建设,设立专业的第三方责任鉴定机构,为环境污染责任和损失确定提供统一的标准。保险公司应在条款和费率制定上加大马力,充分权衡各方利益关系,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污染类别设立不同的条款合同和费率标准,保证定价的公平合理。同时,环保部门和保险公司还应积极探索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经营模式,如对环境污染可能造成损失特别巨大的项目推介再保险公司介入,为原投保保险公司提供巨额赔款保障。

第四,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这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国家为经营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税收优惠,由于这一险种在推行之初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国家应通过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保险公司经营环境污染限制责任险项目,扩大市场主体。二是保险公司通过费率优惠、安全培训等手段鼓励企业主动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由于企业认识不够,投保积极性不高,即使强制投保,也未能从本质上认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保险公司通过费率优惠,如前一年未发生污染事件的企业,在第二年续保时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优惠,以及定期为企业提供安全培训、风险排查等,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企业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本质认识,推动企业达成环境保护共识。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虽不能确保环境不受污染,也不能全力抵制风险,但它的推行将有助于运用保险机制改变企业或个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形成“保险后再完善”的绿色发展道路。结合华坪县情况,虽然目前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办污染责任保险,但随着该险种试点推行且条件成熟后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向更宽泛的高污染行业、企业延伸,煤炭、石灰石两大矿产资源的深度开采加工对生态及水资源环境污染将逐步显现(并纳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范畴),由此发生的损害赔偿和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届时推行开办该险种既能缓解政府、企业的压力,也拓宽了保险行业保费收入来源。作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未来市场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这一保险在促进我们更加注重环保、创建和谐文明环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和政府的负担。

第9篇: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渗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上升、资源消耗逐渐增加,全球各地都出现了严峻的环境问题:水资源污染严重、全球气温变暖;大量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生活垃圾、污水及化肥农药造成垃圾土壤污染;各种有害细菌、寄生虫及有害化学物质引起食品污染,等等。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健康发展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更危及炎黄子孙后代的生存生活。面对这样严峻的情况,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化学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高中化学教师自然也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环保教育的重任。

笔者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树立环保意识,并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家园的责任意识,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献一份绵薄之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环保教育。

一、紧扣课本,渗透环保意识

课本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化学资料”。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已经编排了许多与环境相关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渗透环保意识,对化学理论知识进行深化和延伸,将环境问题与化学物质、原理关联起来,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及其与化学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金属及其化学物质》时,可以结合课本中有关钢铁的生产过程和原理,讲解在工业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及废渣,这些工业废物的排放会直接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要正确处理这些废弃物的排放。又如教学《氨、硫、硫酸》,在讲解氨、硫和硫酸的化学原理及其化学反应问题时,让学生了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可以导致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硫是如何产生的;它有什么样的危害;酸雨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危害。这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世界上的一些真实事例进行讲解,如世界著名公害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等,这些都是与化学息息相关的环境污染事件,值得我们关注与警惕。另外在课本中的《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生产环境》等章节还花了大量篇幅介绍金属矿物、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科学地指出了如何改善大气质量,如何爱护水资源,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等等。通过利用课本素材,将环保教育渗透在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之中,让学生们了解环境污染造成的原因、化学原理、危害,以及预防保护措施,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联系生活,渗透环保意识

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等领域的制造发展,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化学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理论联系生活,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化学污染物的严重危害,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比如学习《氨、硫、硫酸》这一节时,可以我国的“酸雨事件”为例进行讲解。截至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等11个省份都已遭遇过酸雨危害,大量植被受到腐蚀破坏,其中重庆市每年由于酸雨导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8亿元。酸雨就是由于燃烧石油、煤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与天上的水蒸气相遇形成的。可见,化学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致命的。因此,保护环境,义不容辞。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还要将环保教育贯穿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之中,从点滴做起。例如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饭盒、纸杯等;尽量乘坐公交车、自行车出行,减少私家车带来的汽车尾气排放;日常生活中学会旧物利用、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不铺张浪费……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倡导低碳生活,从细微之处做起,并将环保观念传播给周围的人。此外,化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诸如“保护环境之校园行”之类的环保活动,例如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世界停电日,等等,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意识及行动。

三、实验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化学与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也十分有效,不仅教师能够通过实验以身作则,做到环保、节约、低碳,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实验中增强环保意识,锻炼其认识并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化学实验物品的选择上面,教师要尽量选择毒性较低、污染较小、剂量较少的化学药品,避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避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等。其次,在化学实验操作时,也必须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基本规范执行,例如称药品的重量、对化学物质进行加热、冷却、分离、提纯,对溶液进行配制,等等。如果不按照要求操作,比如乙醚、苯、甲醛等很容易挥发,操作不规范就很容易造成实验人员中毒,并造成环境污染。最后,实验操作完成之后,对于实验用过的废液、废渣也不能随意丢弃,而是将其倒在废液缸中,以避免污染水资源,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和操作规范。此外,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实验操作步骤,降低其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例如将平常的一些较大实验,尽量改成微型的化学实验,不仅节约化学药品,还可以避免废液废气废渣过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危害。总之,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十分有效,可以让学生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意识转化成行为。人人都为环保贡献一份力,地球明天将会变得更美丽。

参考文献:

[1]何晶.浅析环保意识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科技信息,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