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利与弊范文

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利与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利与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利与弊

第1篇: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 情境教学 方法与途径

语文情境教学是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体验、感悟和应用,形成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相比其它课堂而言,语文课堂更具艺术性,多元化的课程,造就了其风格的千变万化。人们常讲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求定法,但求得法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中职的语文教师,究竟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做到“得法”?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得出,在当前中职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注意语文的情境教学,且要不断地从中找寻教学规律及方法。

一.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模拟画面再现生活情境

很多常识与文章所描绘的东西,书本上可能经常会出现,但由于生活环境所限,学生并未有亲身体验的经历,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例如,学生在《天山景物记》的学习中,我们就可借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对作者笔下形容的天山景物进行再现。广阔富饶、婀娜多姿、雄伟壮丽这些不再只是抽象形容词,野花绚烂、激流湍急也冲破了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学生都可自觉将文章中的图片与文字同画面相比较,在感叹作者文采风流的同时,还可欣赏那些赏心悦目的风景画面。

再就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来说,我国北方学生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想象出没有街道和汽车的晴朗空间?但通过图片的欣赏。学生就如同自己身临其境般不但可准确表述其地理位置、地质风貌以及城市格局,且还能比较生动再现出当地风俗民情及文化古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地更是充满神往。

在学习《老人与海》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电影版的《老人与海》片段,学生通过观影,感受课文描述的场景,然后再对比文章的描述,真正体会老人的内心感受,这样既方便快捷,又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再如,现在“电视诗歌、散文”已成为一种阅读、欣赏的新时尚,深受大家欢迎。我们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对游记散文、诗词等作品进行这种可视可听的导读教学,使学生进入情境,更好的阅读文学作品,并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二.用音乐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人,他们无论是在拜读文章还是在绘画赏析及聆听音乐的时候,都能置于其中,与作者灵魂上产生共鸣。当然,在这里最具感染力的还当属音乐,恰当的音乐对于渲染课堂情境来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我们在学习诗歌鉴赏之时,笔者选取了类似《一剪梅》的曲调作为学习的开头,这首乐曲缠绵而悠扬,促使课堂上学生的心灵恍若洗涤了一般,再无喧闹,静静沉醉其中;在学习《赤壁怀古》时,笔者就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作为开场音乐,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的、课文的背景。

与此同时,我认为音乐与诗歌其实是相通的,通常我们所讲的感于内、发于外就是这个道理,它其实是创作者感情的一种外露和抒发。如果想要全面了解并欣赏诗歌,那么就必须对作者生活环境、时代背景进行相关了解,在意象之外将自身经历与之融合,只有如此,才能深刻了解诗歌情境,做到感同身受,也只有这样,才能感受诗歌的节奏美与生动美。

三.编制表演情境,让学生体会语文课堂的愉悦

思维活跃是学生的天性,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之中,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去,上课容易出现头疼、犯困的懒惰习性。然而,如果将表演与学习相融合,那么就会激发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演有助于更好将课本与生活相联系,准确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而推动情节不断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比如在学习《雷雨》的时候,学生基于对语言和人物性格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课本剧表演,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语气及表情做得惟妙惟肖,极具时代特征性。课本剧表演可以逼真地再现作品中的情境,使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又如讲小说《项链》,抓住马蒂尔德“借、失、赔、识”项链的四个情节,让学生演示,学生身临其境,在此基础上,认识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悲剧命运。课本剧表演不仅可以摆平学生面对抽象的语言符号欲说不能、欲罢难休的心理,使他们心悦诚服,而且还可以还他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我在讲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就采用了这种情境教学法,效果颇佳。用形象来反映生活是文学的基本特征,有些作品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远,学生不易理解,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再现法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例如,让学生亲自扮演角色,体会角色魅力,再从扮演过程中领会课文中人物的性格,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话剧《茶馆》时,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口语表达情境,激发中职生交流学习的欲望

教师有意识地每周在语文课程中设置一节说话课,让学生多一些说话的机会,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语文的热情。如,通过语文教师提出激疑性问题,引起学生产生疑问,然后带着解疑的欲望去学习新课。练习时可让学生两人对话、小组讨论、登台演讲;可以开故事会、提问老师、讨论课文、社会新闻等,语文教学重视说话即是回归原本,也是改革创新。说它回归原本,因为口语交际是人类日常活动的最主要内容,学习语文主要是为生活服务(写作是少数社会成员的事),可是能把话说好说准确的人却不多,说出艺术性的人就更少了,所以说话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说它改革创新,是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而言的,因为过去的语文课,学生是只用耳朵和大脑的,嘴的功能未能很好地开发和充分利用。现在重视说话,并把它上升到交际的作用上来认识,相对于过去的教学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改革与进步。

例如,教学元杂剧《窦娥冤》时,我设计了相关交流问题引入对情境的思考:录像中是如何表现“窦娥”指天斥地的冲天怒气的?这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特点?然后与课文对照,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学语言来表现这些内容的。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另外可以尝试如下做法:1、主持人活动。期初,我将全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分解给全班同学,每课(含作文指导课)由一人主持,他人配合。上课时完全由学生按照一种开放的、自由的状态开展活动,其中有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同学间指名回答问题。课堂上常常是唇枪舌剑,一派热闹,学习在说话中完成。2、对话式作文。教师有意布置对话作文题让学生2-3人一组谈话,并做出记录,然后再整理记录。讨论题如:雷锋傻不傻?桃花与的对话,老师可否看学生日记?学生上课不认真责任在谁?要不要背书?学生玩游戏机的利弊,试谈今天的中学生……3、社会问题评点,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现象、社会热点问题拿到语文课上进行讨论。由学生主持,教师不定基调,不参与表态,不支持哪一种意见,让学生自由畅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因为这类问题常是社会热点最能引发学生发表见解,谈话效果一般都较好。如,①北约炸了我使馆,我国怎么办?②评“抄作业“的利与弊;③中职生的追求;④理想的阶梯是什么?⑤诚信的价值……如今影视已普及到寻常百姓之家,影视中人物的语言都是锤炼的语言精华,学习者如有意留心,当能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崔永元的机智、白岩松的沉稳、敬一丹的庄重、曹颖的鲜活……教师课上有意提醒学生模仿影视人物对话,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表达运用的水平。

此外,改进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索意识,利用直观教具、模型、图片等创设轻松愉快与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感官的兴奋,促进积极情感的形成并因此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我心里一直深深地记着这样一段话:中职语文教师只有通过打造自我品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用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亲切、和蔼、真诚的语言感动学生,用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你的课,享受课堂带来的乐趣,才会围绕你的指挥棒转,教学工作也能顺利开展,语文教学才能走上高质高效的新路子。

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的方法如果触及到学生意志及情绪的领域,那么这种教学方法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多样性更可能对学习有所帮助,只要教师充分发挥当中的某些情感因素,因文制宜,使学生与作品合二为一,更好地将个人因素引入到作品情境之中,如此,情境教学定会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绽放夺目光辉。

参考文献:

[1]马丽彦.浅谈情境教学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03).

[2]胡彩娣.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J]. 教育艺术.2010(11).

[3]江永胜.情感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催化功能[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