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和文学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

第1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一、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依据学生学力的水平、兴趣的深广度、思维的敏捷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合理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检查员等,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明确职责,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加强小组成员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不随意打断或插话;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将自己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广泛的信息交流不仅能让学生的知识积累得到飞速提高,对学生学习、认知能力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通过这种交流合作,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知识分享的快乐。

合作学习的评价也应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其中以小组的整体表现为主要标志,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大家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

二、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是目前学校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应该是基础。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合作也就没有基础。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明确了每个人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任务必须要完成,即使那些被动的学生也要不得不去参与,去思考,去看书,搜集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大家的互相影响带动下,那些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随之增长。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学生遇到问题要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同桌交流,解决不掉时再小组解决。教师要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教师还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认识,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能够明白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填写学习过程自我评价表的方法,反映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困难和经验,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功在平常,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三、平等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儿童在老师、家长或长辈面前显得很腼腆,而在小伙伴中却显得很活跃,甚至表现出能言善道和很有主见。小组合作使学生处在一种安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避开了来自老师(或家长)批评的心理压力,他们将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师要教育学生小组成员之间是民主、平等、协作的关系。教师要特别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首先,在分组时,教师要关注弱势群体,组内成员要合理搭配,并进行角色分工,而且轮流担任;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时多采用轮流发言的形式,使每个学生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教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样使那些后进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不断进步。

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组合作交流中要深入到小组,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共同学习新知识的群体活动中,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

四、探索、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由于小组之间的评比、竞争,必然会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学生在相互教、学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小组学习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教师或同学的不足和错误,敢于质疑,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对学习内容能够展开独立思考,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经常从新角度发现和思考问题并发表见解。

课标实验教材处处是丰富的素材,创新的天地,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学习的过程才会有学生创造激情和冲动,学生的视线才能冲出定势的“围墙”,学生的思维才会“长”出创新的翅膀。

合作学习的评价也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

第2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及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通过校内实训以及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途径,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文管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文化艺术品鉴定基础、市场营销分析、文化市场管理、艺术品经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拍卖行业第一线从事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至关重要,它关乎学生的就业以及学生对于未来岗位的适应程度,而实训基地则是实现就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最重要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如何进一步改革优化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掌握职业技能,胜任岗位工作,是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提出的另一缘由。本文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学结合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作了探讨。

一、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

(一)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强化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构建学院素质教育平台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否提高,新的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否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实训基地的硬件装备水平和软件先进程度及教学环境的优越程度。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目前本校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已建成5个专业实训室:陶瓷、书画艺术品鉴定实训室、杂项艺术品鉴定实训室、书画摹写实训室、书画装裱实训室、艺术品经营与管理模拟实训室,占地面积约714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人进行教学。实训室内有陶瓷、书画、金银器、玉石等专业资料和教学设施共计千余件,总价值约28万元。为进一步拓展专业群建设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实训基地将新建人文艺术实训室、陶艺实训室,扩建艺术品鉴定实训室。

1.新建人文艺术实训室。新建的人文艺术实训室,将购置一批先进的设计专用设备,满足新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实训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就业岗位展开实训,重点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电脑设计能力和动手绘制能力,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设计技术,拓展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可以全面满足教学、培训、社会生产、技术开发等需要,实训设备达到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保持在100%,同一项目能同时一次满足30-60人实习实训,可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180名学生实训教学需要。

2.新建陶艺实训室。陶瓷品鉴教学和实训是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陶瓷品鉴课程的主讲教师为省内古陶瓷专家任世龙老师。陶艺设计实训室的建成将发挥我院陶瓷艺术教学原有的优势,形成我院职业教育富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亦以“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点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产项目和产品研发,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扩建艺术品鉴定实训室。艺术品鉴定实训室将继续购置一批古代和当代艺术品作为教学资源。这是对原来书画、陶瓷、杂项艺术品实训基地教学资料的有力补充。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革,不仅满足本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而且面向全院师生开放,新建设备中将购置多媒体触摸机多台,分别放置于校园人文部、办公楼、信息搂等场所,师生可以随时点击上网,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学院素质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艺术品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进一步凸显本院人文兴学的办学特色。

(二)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训练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它能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在校企合作中,学生不仅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了企业技术应用的过程和生产、管理的具体运作,而且积累了从业经验,提高了综合知识应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方面:

1.巩固与已建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为了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本专业现已与杭州诚信拍卖有限公司、杭州收藏品市场、浙江嘉诚拍卖有限公司、六和文化会馆、文物商店、浙江省博物馆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签订了校外合作协议,我们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

2.积极拓展新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们注重追踪与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相吻合的文化单位,不断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如已与浙江省拍卖协会取得合作,与上海古今通宝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这些均充实了文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严格的训练,熟悉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情况,全方位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其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3.积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场地和设备条件,使学生真实体会艺术品拍卖的整个过程。我们充分利用与多家拍卖公司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拍卖会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艺术品的收集、整理,预展以及拍卖,并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现场讲解有关的流程。学生通过参与真正地感受到了拍卖过程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技巧性,普遍反映受益良多,这样的实践机会,是校内实训无法提供的。

(三)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打造教学团队:校企师资人才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求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但在目前学校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要有企业的鼎力支持,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互为补充。

1.专职教师深入实践进行学习。对专职教师而言需经常化、制度化地到企业对口实践,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2.对于企业的兼职教师,由于企业兼职教师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很难一学期都在学校上课。可以采取在学校上几节实践课的方式。这样既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又能使学生接受具体实践的指导。

3.企业的专家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我们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如邀请浙江嘉泰拍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金少俊以及杭州二百大市场部经理蔡秋声等人来为学生做相关主题的讲座,学生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二、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所需实践教学实物多为艺术品,其价格一般较高,特别是高质量的艺术藏品价格更是不菲。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实训基地已相继购买了一批包括玉石、金银器、陶瓷、书画在内的藏品,但是在目前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此类藏品的价格和质量多半不高,特别是对于书画艺术品,我们还只能购入高质量的仿品。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学生创造更多近距离接触真品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校外合作企业的积极性问题

第3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相似处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艾•菲兹利埃在《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一文中说,“不要忘记文学文化与电影文化极为相近;譬如,与哲学文学相比,两者要接近得多。这也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文学始终就需要解决与电影面临的几乎相同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叙事艺术的问题。”[2]弗雷里赫对电影和文学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电影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节反映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这个说法非常明确地说明了文学和电影的相似之处了。[3]很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如大家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不管是原著还是改编后的影视作品,都大受欢迎。经典的文学著作被改编,有利于大众对创作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感悟。但一提到文学作品,人们很容易想到“文学性”,认为“文学性”是文学作品所特有的,而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则不需要“文学性”,这种想法很显然是错误的。以《红楼梦》为例,1987年版的电视剧以原著为依托,尊重原作者创作风格,遵循情节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论是人物衣着还是气质举止都受到好评,虽时隔二十余年仍经久不衰。而新版的《红楼梦》片面追求收视率,情节严重失实,尤其黛玉的裸死更是引起唏嘘声一片。正是新版作品缺乏必要的“文学性”,虽然场景华美,拍摄技术更为先进,但只能说新版体现的是“美学价值”,而不是“文学价值”。另一种形式是影视作品改编成书籍,不管是哪种形式,二者共同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二)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差异性

1.文学作品较抽象,影视作品较直观

文学作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通过文字描写表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地理特色、人文环境或是表达一种感情;而影视作品是通过拍摄画面、角度、场景、光线、音效等手法来营造氛围,表达作者意图。以《西游记》为例,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悟空特地邀请观音菩萨前来收服红孩儿,红孩儿不知天高地厚,与菩萨对阵。———红孩儿:你就是菩萨?真搞不懂其他妖为什么要怕你,也不过只是坐在莲花上而已,有什么好怕的?哼!———菩萨:不试试怎么知道?(微笑)———红孩儿:那就来啊!怕你不成?看我的,去吧!风火轮!———菩萨:金箍圈,去!书中虽然有具体的情节描写,但读者对风火轮、金箍圈没有直观印象,而电视剧《西游记》中运用特效、多次曝光等手法形象逼真地向观众展示了打斗场面。再如电影《红高粱》,原著用寥寥数语描写具有当地特色的“颠轿”风俗,而影片中却用了5分钟的时间展现了这一场景,让观众真真实实感受到了何为“颠轿”。再如1937年,日本侵华,在中国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尤其是,日本的残虐令人发指,教科书、历史纪念馆都曾记录了这一历史。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似乎淡忘了这一部分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电影《南京!南京!》的上映又掀起了一股国人回顾历史、勿忘国耻的浪潮。影片中,日本人那一声声的炮响,回荡在空中,炮弹雨点般砸在南京的城墙上,也结结实实砸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一群士兵镇守南京城门,他们用仅存的力量抵抗着日本侵略者,捍卫着一个士兵、一个中国人的最后尊严。在和平年代,我们忆起这段历史不是要让国人生活在仇恨中,而是让国人铭记落后就要挨打,在和平时代居安思危,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2.影视作品受众要多于文学作品受众

与文学作品相比,电影更商业化,知道如何迎合观众的品味,如何获取高收视率、高票房。如若提起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可能不少人对他知之甚少,但提起电影《红高粱》,大多数人就耳熟能详了。莫言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曾荣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而电影《红高粱》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和姜文主演,并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不知是莫言的《红高粱》捧红了张艺谋的《红高粱》,还是张艺谋的《红高粱》成就了莫言的《红高粱》?快节奏的生活难以让人们静心读书,即使是读书也是尽可能阅读精简版,快餐文化应运而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已然是现代都市人的便捷选择。影视作品是叙事作品的一种,可以尝试在小说的参照下,把叙事学中关于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讨论向影视推进。总体上看,影视作品的叙述者是一个看不见的“集体人”,采用外聚焦的方式叙述,同时可能出现叙述者(或聚焦者)的变化。[4]文学创作只需要一个作者即可,而影视作品需要导演、制片、美工、演员以及后期制作。电影或是电视剧不是以虚构的场景来完成,而是要把原著以真实的场面呈现出来。文学作品的作者可能名不见经传,但若是改编成影视作品,除了有好的剧本、高超拍摄技术外,演员的选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前,首先会关注参演的演员,这也是影片不惜耗巨资邀请一线明星加盟的原因,更是以此为噱头提高影片知名度和关注度,尤其是近几年流行的偶像剧和宫廷剧,更是大打明星牌。因此,文学作品较影视作品在宣传力度上稍逊一筹,从而导致影视作品的受众要多于文学作品受众。

3.文学作品较影视作品更能提供想象空间

文学作品描写更为细腻,能够深入地挖掘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起伏变化,细致刻画人物动作、神态,文学作品更能为读者提供想象空间。电影能用视觉、听觉的效果表现人物形象、场景、氛围等,但电影是直接将人物形象固定展示出来,限制了观众对心目中人物形象的想象。观赏影视作品,一个观众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而阅读文学原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原著《红楼梦》中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凤姐儿让刘姥姥在饭桌上逗贾母笑这一章节时,曹雪芹描绘了一幅精彩画面: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是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水喷了探春一裙子……单是“笑”这一场景,有细描,有一笔带过,详略得当,读者读来可发挥想象,脑海中浮现这一场景。但在影视作品中,拍摄的角度以及演员的演技水平等限制条件,会把这一场景定格在某一刻,无法让观众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读剧情。

二、文化传播过程中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发展趋向

第4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文学;影视;叙事;接受;创作

电影(视)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媒介,电影(视)和文学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从媒介的角度来分析,电影(视)和文学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文学和电影(视)使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材料所构成的不同的符号系统。这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反映客观的方式和途径是完全不同的。单就媒介本身而言,文字和影像各有其特点和优劣,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困难。但是说到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分野,问题就困难得多了,因为两者之间交互影响之深和彼此借鉴之多都是极其惊人的。文学和影视两种艺术形式的叙述手段和接受方式的不同是影视创作中不容忽视的。本文从三方面对文学和影视进行比较,以期对影视创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影视艺术的表意过程区别于文字语言的表意过程

文学艺术是以文字语言的组合作为自己的艺术媒介的,而影视艺术则以影像(包括影像中的声音)组合而成的镜头语言来作为自己的艺术媒介。

电影(电视)在众多艺术门类中,是别开生面、独具一格的一种新兴艺术。它从其他艺术品种(包括文学)中吸取过营养,但又不是某一种艺术的分支或变种。电影是以影像为主体的艺术。从历史上看,电影先是模仿绘画,接着又模仿戏剧,随后,又将文学的叙述方法加以运用。

影视语言的符号与它所表示的意义几乎是一致的,影视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以“类似性原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影视语言符号中,影像和声音既是能指又是所指,诉诸观众视听的影像符号就是观众可以直接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态,比如,画面上出现的一条狗,这条狗就是观众的视听经验中可以感知的某条狗。

改编艺术家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时,只有在很好地把握了文学和影视这两种艺术所使用的不同的艺术符号的基础上,才能自如地实现二者之间的成功转换。在此我们只是在最粗浅的层面上比较了文学和影视所使用的媒介的不同,下面将进入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各自的创作和接受过程,对两者的区别进行具体分析。

二、影视的叙事手段区别于文学的叙事手段

文学(主要是小说)和影视都可说是叙事艺术。文学常用的叙事手段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影视作品最常用的叙事手段是蒙太奇。

小说叙事学认为,叙事作品中的主要叙事因素有三个,即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和叙事文体。所谓叙事主体是叙事活动中的主观因素的承担者;叙事客体是一部叙事作品中的题材、主题与情感思想及其所归属于的一定的生活背景和客观世界;叙事文体是当人们用语言这种符号来表情达意时,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具体的言语形式,是小说家联结叙事主体和叙事客体的一种纽带。

影视艺术尽管是视听艺术,而非完全的语言艺术,但它也包含了叙事主体和叙事客体两种因素。影视艺术的叙事主体当然也不完全等同于创作影视片的那个编导,而是在影片叙事文体中隐含着的创作者。影片的叙事主体同样也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只是影片的叙事主体在叙事活动中的受动性比小说的叙事主体的受动性要强,特别是当影片的叙事主体从事的是改编文学作品的叙事活动的时候,叙事主体受到的掣肘就更大。这决定了经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缺乏小说文体独具的那种语言意味,而这种独特的语言意味正是小说同其他非语言艺术抗衡的资本。

众所周知,蒙太奇最初的含义只是一种镜头组接的手段,其雏形显示了一定的叙事潜能,经过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的发掘和理论总结,加上世界各国电影界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探索,蒙太奇已经成为影视艺术最重要的叙事手段。因此,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意义,不仅仅是局部的镜头组接技巧,而且还担负着叙事功能,这种叙事功能使影视艺术获得了一种戏剧与文学都不能同时具有的反映生活的巨大可能性。

1、文学和影视在叙事修辞手法上的差别。

文学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是比喻。而影视艺术不一样,影视艺术所遵循的不是语词意义连接的规律,而是可视听的媒介体在时空真切运动中的组织规律,正如有论者在分析电影的修辞时指出的:“这种真切性和运动性导致了在作用于观者时媒介体具有自足和完备的特征,从而能紧紧吸引住观者的注意力,使观者整个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指向获得确切的方向性,使观者对电影的表现对象和影像、音像呈现的一致性要求显得特别强烈。”也就是说,在影视作品中,与整体叙事无关的比喻的介入,都会扰乱和破坏影像本身的自足性、完备性和整一性。可见,影视艺术尽管有蒙太奇手段带来的隐喻功能,但这种隐喻与文学中的比喻有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时,必然流失文学作品原著中大量的精彩比喻。

2、文学和影视在叙事时空上的差异。

小说的叙事和影视的叙事实质上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讲述一个符合逻辑的故事。这里包括了两点:第一,叙事必须有一段时间的流程;第二,叙述的事件必须具备某种逻辑上的必然性。正是因为影视作品是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通过直观的形象展示给观众的,是“一次过”的艺术,观众在观看中间不能停顿下来,所以才要求它的叙事更符合思想逻辑和生活逻辑,使叙事的接受者在较短的感受时间内能认知叙事逻辑。电视剧的出现使得影像叙事的广度大大增加了,它在叙事中可以比较详细地铺排情节,但这只是与电影相比而言,同小说相比,它的叙事扩张仍然是有限度的。

影视作品的叙事主要是以空间形象的逻辑关系为链条的,影视剧的叙事具有共时性的特点。在一个单一的画面中,观众可以同时感知到特定空间中不同的物体形象。观众欣赏影视作品首先是“看见”空间,对时间的感觉往往是模糊的,蒙太奇的切换改变的也主要是空间的场景(当然时间也随之变换),所以空间在影视作品的叙事中是至关重要的。影视剧的叙事看起来总是“现在进行时”,观众看到的就是正在发生的,而文学作品在叙事时可以自如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跳跃,其转换的灵活性是影视剧无法比拟的。

文学和影视在叙事时空上的差异要求改编者在改编过程中,用具象的空间造型来替代文学作品中抽象的空间概念,同时要以空间场景的切换来替代文学作品中明确的时间线索。

三、影视的接受方式区别于文学的接受方式

一个未被接受者接受的具有潜在意义的“文本”,只有经过接受者的还原,其真正意义才能最终形成。在接受美学家眼里,文学作品其实是一个不完美的暗示,是对读者的邀请。

就文学和影视的接受方式而言,影视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被动观赏,而文学则完全是自由化的个人主动阅读。而且多数情 况下,影视是“一次过”的,而文学作品则可以反复阅读。这种接受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两者接受效果的明显差异。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中的精彩段落不断刺激读者的接受,接受者也只有在反复咀嚼的过程中才能深入领会名著博大精深的内涵。影视剧“一次性”的接受方式,使它能带给接受者逼真的视听冲击力,“眼见为实”使观者失去了进一步探求的兴趣,而不断运动的“视觉之流”,使观众无暇顾及哲人“慢慢走,欣赏啊”的忠告。与文学作品的生产一样,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是自由的,个人化的。作为文学作品受众的读者具有很大的主动性,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作品。进入阅读状态以后,读者也可以自由掌握阅读的速度,既可以一气读完,也可以断断续续地读,既可以将那些自己喜爱的部分反复阅读,也可以跳过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地方总之,一切尽在读者自己掌握。

文学和影视在生产与接受上的区别,对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有着直接的影响。改编者在改编时,必须注意到文学和影视剧不同的生产机制和生产方式以及受众在接受文学名著和影视剧作品时不同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并据此决定改编的基本原则。

第5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影视话语;《红粉》;当代文学;经典化

当代著名作家苏童的许多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并引起普遍关注,其中小说《红粉》于1995年由李少红导演拍成同名电影曾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0年之后,2007年20集电视剧《红粉》热播,又对小说以影视话语的方式进行了新的阐释。在影视改编与小说文本互动的关系中,批评者尤其是一般的文学批评者往往关注小说“文学性”在改编中的“流失”,甚至对影视改编文学诟言颇多。在我看来,在当下影视和文学发展的多元背景中,这种“诟言”大大遮蔽了影视话语之于文学的功能和力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语境中,影视话语对于文学文本的广泛认知、价值阐释和经典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以《红粉》的影视改编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影视叙述与认知广度

“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的视觉来看,也可以通过头脑的想象来看。而视觉形象所造成的视像与思想形象所造成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反映了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手段之间最根本的差异。”[1]但是,如果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影视话语方式对提升文学大众认知程度的作用则是非常明显的,而这一点对于当代文学的“经典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就《红粉》来说,小说《红粉》在文学界首先是作为先锋文本来解读的,经过影视改编,小说由影视叙述迅速走向大众空间,被一般读者所广泛认知。从这一现象来考察,要理解影视叙述对文学认知广度的提升效应,应该首先探讨小说《红粉》何以是一个“先锋”的文学文本。我们这里只是在先锋小说的整体叙事语境中从三个视角去指涉《红粉》的“先锋性”叙事特征:

第一,叙事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后现代文学思潮中的叙事方式。美国文艺美学家伊哈布哈桑透视了后现代主义的审美特征,把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归纳为“不确定性的内在性”。尽管《红粉》不能说成是严格意义上的后现代小说,但在叙事中充满了后现代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我们来关注小说的题目和两个人物——秋仪和小萼。“红粉”一词显然有着多义性和模糊性,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作为小说的题目命名显然意欲凸显这种“不确定性”。再从人物来说,如果在叙事中把秋仪和小萼整合成一个叙事符号,把两个人的生活都放在这个符号下演示,让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生存可能,从而来揭示现代生存境况中的矛盾和分裂,那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先锋派写法。苏童没有这样做,然而重要的是,在阅读中读者却被导向这种“先锋”叙事的设想,感知了两种叙事张力下所切分的生存状态,使整个小说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向先锋小说的叙事方向游移。

第二,叙事的颠覆性。先锋派写作的文化逻辑是从反思和背叛开始的,以审视的思维实施对传统中心体制的颠覆,是一个充满反抗性的文学思潮。处在这个文化思潮中的中国先锋小说也彰显了颠覆的姿态,对传统的“合法化”做了瓦解的努力。《红粉》叙事的颠覆性集中表现在对历史和历史意义的颠覆。小说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从一个叙事视角打开了考察历史的角度,叙写了那个时代的特殊群体。秋仪、小萼的生命状态在叙事结构中不断被延伸,然而这种叙述又不断与时下的历史进行对话,造成读者感到小说的叙事线索不断地停顿,从而对传统意义上那个时代的经验产生质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红粉》的先锋叙事试图撕开历史的面纱,以消解价值的思维去触摸历史真实的内核。

第三,叙事语言的先锋性探索。与其他优秀先锋小说一样,《红粉》对其叙事语言也进行了先锋性的探索和运用。在叙事的顺延过程中,《红粉》的叙事语言不时形成顿挫,使读者在这种停顿中产生了密集的阅读想象,如人的真实和虚假、人与环境对峙的无奈和挤压等,从而产生了一种消解意义的冲动。这样一来,便形成了潜在文本的言说,潜在文本造成了小说文本的分裂,两种文本的互文效果也就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创新。《红粉》的这种语言在叙述中实现了能指和所指的分离,使读者对故事之外的时空进行思考,对潜在文本做深刻的理解。

对于大众读者而言,“先锋”小说一般是晦涩难读的,而《红粉》这样一个富含多种“先锋”因素的文本因影视话语叙述走向了大众视线,拓展了小说传播的广度,而这正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二、影视阐释与评估深度

接下来的问题是,影视版《红粉》是如何通过影视话语对“先锋”小说文本《红粉》进行阐释的?影视话语又是如何“改编”先锋叙事并使其走向读者大众的?这实际上直接指涉了影视话语对文学文本的阐释、评估方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了以后结构主义为中心的新叙事学。后结构主义叙事学强调阅读行为所起的建构作用,“无论阅读是怎样的客观与科学,阅读的对象总是由阅读行为所建构的。”[2]同样,我们对于影视《红粉》的感受来源于视角观赏行为。我们在观看过程中不难感知到影视《红粉》从影视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上按照自己的话语方式努力去构建一种稳定的意义,采用的是易于走向观众的影视叙述路径,连贯性、富有吸引力和能感染人是影视叙述的重要表征。其一,影视《红粉》按时间顺序来实施叙事行为。影视《红粉》选择用时间顺序来安排场景转换和行为进程,组成了非常完整的故事情节,整体叙述是延续的,我们似乎在走进一个风尘女子的民间传奇世界,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且明显带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手法。而先锋小说却与此不同,实施对故事性的颠覆,对故事的情节、连贯性进行反讽,打破叙述的线索,以暧昧取代明晰。其二,影视《红粉》聚焦对人物的影像表现。非常明显,影视《红粉》给了人物完整并相对丰满的形象,而小说文本则淡化了人物形象,人物只是文本中的一个符号,叙事侧重表现光怪陆离的现代意识,“写人物的小说彻底地属于过去,它是一个时代的特征”。[3]在影视《红粉》的话语叙事中,秋仪的倔强、泼辣和伤感,小萼的怯弱、顺从和柔情都十分丰满地凸显出来,同时也表现了穷途末路的昔日阔少爷老浦的生活和性格,甚至连贪婪、刁蛮的鸨母和冷淡、顽固的浦老太太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三, 影视《红粉》在叙事结构中注重构建观众情感。在重视情节的影视叙事结构中,《红粉》通过营造叙事场景的氛围来构建观众的情感,使观众情感与影像叙事得到了同步演示,形成了影视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亲近关系。秋仪大闹喜红楼,因小萼引发的训练营骚乱,婚宴之际小萼与秋仪相见等情节引人入胜,在曲折中把故事引向,提升了观众情感与影视叙说的融入程度。在这种影视话语叙事结构中也加入了一些让观众能够“触动”的场景氛围和细节表现,大大增强了故事性和人物形象的丰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了观众的期待心理,触摸了观众情绪的敏感点,用一种感伤的情怀把观众带到影视叙事的氛围中去。而小说《红粉》却尽力破坏读者的阅读情感,用错乱和消解的方式来打破这种预设中的对应关系,从而使传统叙事意义的追求走向断裂和破碎。

正因为如此,影视《红粉》以自己的话语方式对小说《红粉》的叙事成功地进行了转换,展开了一个完整的影视文本,“使文本能够得到读者方面的理解才来安排或使用这些材料的”[4],并以自己的话语方式走进了一般读者和批评者的视线。更为重要的是,影视从接受学的角度重新对小说进行了阐释,从“大众”和“先锋”整合的维度上对小说的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度评估,使小说走上了不断被阅读、反复被阐释的“经典化”之路。转贴于

三、影视话语与“经典”构建

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指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它们就不仅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5]这是更多地从两种艺术的本体属性考察,如果从它们传播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来说则大不一样了。正是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认为,当今影视话语叙述是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必不可少的重要路径。

由于新时期文学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影响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存在的社会组织模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生产、传播和接受的方式也在这种变化中发生了复杂的转换,因此,对于新时期文学的考察也出现了矛盾复杂的局面,公众空间的评判声音有效地促使文学批评充分多元化,并使对文学价值的阐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维空间。如果从媒体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中考察新时期文学的“经典化”,那么如何利用影视改编等传播媒介增强“经典化”叙述,并形成有利于彰显“经典”要素、凸显“经典”品格的传媒叙述则是新时期文学经典化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这里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影视传播媒介往往与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紧密结合,把影视话语与“经典化”联系在一起,是否会以牺牲“经典”的品格为代价?正像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阿多诺认为应对大众传媒予以深刻反思一样,国内不少学者对诸如影视改编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担忧会造成“经典”品格的“沦丧”。在我看来,尽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但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的实践来看,我觉得目前不是“经典”文学品格在传播中的“丧失”,而恰恰是更多“经典”及其“品格”被遮蔽、未发现,是太多的文学作品没有被阅读、被阐释、被流传和被认可,因此从接受学的角度来考察,能利用影视传播媒介让一部作品走进大众的视线,得到大众读者的阅读和认知,本身就是这部作品的幸运,而被大众读者阅读和体认正是一部作品“经典化”的必要环节,尤其在目前新时期文学“经典化”遭遇“挤压”的语境中,通过影视话语让更多的文学作品受到更多的关注,让更多作品潜在的“经典”品格浮现出来,这对于当代文学的“经典”建构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作为语言[M].吴岳添,赵家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3.

[2]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快照集为了一种新小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95.

第6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影视作品 文学 思想 关系 结合

1、什么是文学?影视就是电影和电视剧吗?

文学是个非常广义的概念,是一个很深奥的词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预言、通话等,这些都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变现形式,都是以文字语言为工具呈现出来的,以不同的体裁表现作者内心情感和社会生活。文学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都是社会的上层学问,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文学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在地域上分类页可以分成很多文学,亚洲文学、欧洲文学、美洲文学。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在去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不能说明中国现代、中国当代文学成就平庸,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影视显得更容易理解,就是电影和电视剧的合称,拍摄、绘画出来的带有故事性的动画的也算影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影视制作产业是前景无限的商机无限的,如何很好的把影视和文学相结合,如何使文学在影视艺术中发挥最大的正能量是一门学问。

2,影视作品需要还有文学性,并尊重文学。

大家应该都看过94年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尊重原著《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应了当时三个政治集团的斗争,其中宣扬一种仁义道德、礼信忠贞的文化思想,剧中更是引用古籍中古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能把观众拉回到东汉末年,一起与曹孟德驾驭良驹宝马驰骋千里,一盏豪饮,感悟人生哲理。《千与千寻》是日本国宝动画片,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的杰作,影片大致概括了一个小女孩在一个奇特世界的冒险故事。宫崎骏带你进入一个仿佛远离了世俗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件物品仿佛都是宫崎骏亲手雕琢,富有灵性,影片一开始,小女孩的父母为了满足食欲双双变成了猪,这是宫崎骏的一种黑色幽默,也寓意这不要有贪婪之心,小女孩的纯真打动了观众,我们也要反思在现在的社会中要相信他人,影片中也映射出现代日本的环境污染问题,影片文学性非常强,宫崎骏大师在影片中埋下了很多观众值得思考的疑惑。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这是一部现代版的《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是丹麦一家大公司已故总裁的儿子,有一天他遇到了他父亲的灵魂,他父亲的灵魂告诉哈姆雷特是他的叔叔谋杀了他,得到了他的公司和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决心替父报仇,此片的背景是现代,而原著莎士比亚的小说是几个世纪之前的事情,如何做到把古代的故事挪到21世纪来表现,导演下了很大功夫,首先是尊重原著中的人物,性格拿捏得非常准,第二,这部电影运用原著台词“是生存还是毁灭”等,极力的尊重原著,使观众在现代的氛围中体会哈姆雷特的心情。说到莎士比亚不禁想起电影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影片男主角是拉昂那多,这部电影类似现代版的《哈姆雷特》,也是把几个世纪前的故事成功拉到现代,爱情主题贯穿全篇,两个年轻人不顾家族反对在一起厮混,由于家族问题,最后陆续殉情,诠释了爱情的力量。

现在的影视作品经常篡改原著,甚至面目全非,彻底颠覆原著作者意图。在商业片横行的年代,导演追求票房无可厚非,但是一部没有以文学思想的电影是肯定站不住脚的,前一阵看过一个新闻,大致意思是说一部抗日剧,一个抗日女侠不幸被几个日本兵侮辱镜头不停的在几个笑的日本兵脸上切来切去,几秒后女侠爆发了,跳了起来拿几个箭头瞬间射死了几十个日本兵,该情节完全逻辑混乱而且相当不科学,更像是不入流的武侠小说情节,其实导演完全可以运用文学手段把这情节合理化。我看过一部烂片叫《大灌篮》,周杰伦主演,演员阵容强大,此片抄袭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大灌篮》主要是弘扬了功夫超群的方世杰在球场上的个人英雄主义,影片毫无内涵可循,毫无文学性,热闹的场景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迎合三流观众,观众如果看完此片会发现时在浪费时间。

第7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电影文学;语文教学;故事;欣赏方法

一、电影文学

(一)电影文学的概念

电影文学是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的新的文学样式,主要指电影剧本,还包括影片中的解说词、歌词等。

(二)电影文学与其他文学的差异

(1)作品容量不同电影文学多数是以剧本的形式存在的,剧本则是为故事而生。可以理解为电影文学的主要任务是讲故事,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讲述故事。故事和诗歌散文不同,有其固有的架构,必须包含人物塑造、情节推进、故事、故事结尾。相比普通文学形式,电影文学讲求故事性,想要有好故事,就不能用“堆砌”的形式创作,不该有的部分一定要舍去。例如史书作品与改编电影文学作品的区别:前者讲求更全更细的记录,后者讲求改编出有艺术价值的故事。突出故事那就必须要突出主要人物,列出一至两条主线,所以电影文学的容量比其他文学形式小。电影文学的容量精简使得读者、观影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到到一个故事完整的情节推进、跌宕起伏。由于电影文学的写作形式,作者可以选择什么时候让观者看到什么,做到烘托中心、突出主题的作用。(2)人物塑造普通文学形式,以抒情、悟感为主,电影文学以突出人物来推动情节。人物塑造是电影文学必不可缺的,不论是交待背景、推动情节、提出主题都能在人物形象中体现,所以人物塑造上十分重要。作为一个好故事它需要丰富的剧情、个性化的人物性格、和曲折的冲突感。只有把人物性格和形象塑造得很复杂很立体,才能对读者有具有吸引力。

(三)电影文学的特点

电影剧本运用文字来创造艺术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作者本身的艺术品味、人生观念、认知态度就是一种艺术作品,通过剧本的方式创作并记录下来。和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是,电影文学创作完成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新艺术形式的开端,通过电影文学能创作出影视艺术,用视听的方式让阅读者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作品体验。运用独特的视野去欣赏文学,当文学阅读和影视欣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一个支撑点。审美是影视艺术和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通追求,将电影片段巧妙的引入语文教学,可以使两者很好的融合,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深度上都会有很好的提升。

二、语文教学与电影文学

“由于电影画面含有各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延伸,因此我倒是更应该将电影语言同诗的语言相比”①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的“梳理探究”栏目中设置了“影视文化这一章节”。其中设有对影视艺术的历史、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介绍。设有写影评、朗诵对白和分角色表演等实践要求。依据现有的情况,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语文教学发展中,影视艺术的学习会越来越重要,而电影文学则是文学艺术与影视艺术的交叉点。通过对两门艺术的观析、审美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分析能力、审美高度。

(一)对故事的背景预习

故事的背景蕴含极大地信息量,让学生在学习电影文学前进行故事背景的预习,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分析能力、联想能力、记忆程度都会有所提高。影视作品既是艺术又是文学,拍一部电影或电视剧,首先要有剧本,而剧本本身就是文学作品。小学语文中好多课文就是根据影视作品节选或改编的,观看这些电视电影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所以对背景有了了解,会对人物塑造、人物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人物是故事的灵魂,对人物理解得越深、对故事的艺术性体验得越强。

(二)电影文学阅读与排演

阅读和排演两者表面上看没有多大联系,但实际上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个教学要求的目标上都是指向———利用影视艺术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观影中受到教育、教学中需要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有明确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电影文学的阅读是使学生在文字上对影视艺术的欣赏,而排演是使学生在实践上对影视艺术进行体验。两者看似没有联系,但没有阅读打基础,排演无法顺利进行,而没有排演的电影文学阅读,似乎少了一些趣味与深度。

(三)写作与创作

电影文学结合观影可以在学习后布置影评写作,及时的感悟写作,有利于加深教学效果。让学生即欣赏又写作,将学生和作品之间的联系拉近一步。“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视觉阶段而不能深入下去,不能让学生领悟其中的艺术魅力并感受理解最终养成审美判断的能力,即使把它组合到教学过程中,那也只能算是一种“花边语文”而己。”②

三、结语

第8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西方电影,文学,关系

一、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是文本思维的领域,电影是视听思维的阵地,二者看似互不相关,但是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并且一直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我们也发现最优秀和最有影响的影视剧,大多出自文学改编和作家改编。那么,文学具有哪些优势,使得它成为影视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首先,文学对影视的贡献之一在于它的故事性。众所周知,故事性是影视剧的核心。影视剧要用故事的艺术性、情节的严密性,生动鲜明地将故事要素以视听的叙事方式呈现给观众。而文学作品在叙事方面与影视创作有着相通之处。其次,文学对影视创作的贡献在于它为影视剧提供了人物素材。文学作品以或是虚构、或是真实刻画现实主义的人物的形式对人物进行塑造,这与影视剧创作人物形象的诉求一致。影视剧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常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再有,文学作品的语言对于影视创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文学的语言由描写语言、心理语言和对话语言组成,影视创作通过镜头和画面来取代文学作品中的描写语言,但是生动并富有特色的心理语言和对话语言在影视制作中通常会被保留和利用。由此看来,电影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甚至一些影视评论者认为“电影是文学的”。

二、西方文学在影片制作中的体现

西方电影的文学源泉来自于西方文学。西方文学有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以《圣经》为代表的古犹太文学,两者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刻、全面的影响。

古希腊文学产生于公元前8~5世纪,其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戏剧。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电影《木马屠城记》就是根据《伊利亚特》改编的反映古代特洛伊战争的经典之作。而取材于神话的悲剧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学的顶峰,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更是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电影《玛莲娜》中,一个西西里岛的青春期男孩讲述了一段美丽又残酷的初恋故事。真正优秀的电影总有着丰富的意蕴,不尽的解读空间,《玛莲娜》也不例外。在这个有着纯净风景的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上,在一群活出了人类各种原罪的小镇居民中,沉淀着《圣经》带给电影作品的想象力。众所周知,《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世界各民族尤其是欧洲文学艺术产生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圣经》的叙述与意象遍布欧洲文学艺术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圣经》,一部西方文学史要重新编撰。欧美各国几乎所有重要诗人、作家都与《圣经》中的观念和意象紧密相关。而《玛莲娜》的导演托纳托雷正是出自意大利这一有着深厚的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因此,若在《圣经》的观照中来审视这部电影,用来自《圣经》中的原始意象解读这部电影的人物与叙述模式,能使这部名片的内涵得到更清晰的阐释。这一时期的戏剧除悲剧还有喜剧,最优秀的是阿里斯朵芬的《阿卡奈人》等。古罗马文学主要继承希腊文学而逐渐发展起来,在戏剧、史诗、小说、神话、散文、文艺理论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

《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组成,合称《新旧约全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一道形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两大源头。

第9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一、文学与传媒的“张力”关系

文学与传媒,是一个很有价值而又非常复杂的课题,它们之间的张力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由于传媒形式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报纸文艺副刊、文学杂志、文学网站或网站的文学栏目等),还在于文学批评的分野(专业批评、媒体批评、学院批评等),更在于文化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以文学杂志为例,就分为文学批评杂志、文学研究性杂志和文学作品杂志等,不同的倾向和立场造成讨论的对象、层次和目标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与传媒就形成一种“张力”关系,直接影响文学的创作、传播和评价。将文学与传媒放在“张力”关系中进行考察,也就是用辩证的思想方法辨析文学与传媒的互动关系,从多个层面剖解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从文学与传媒的宏观层面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产业机制和话语结构等关联。

整体而言,文学与传媒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学不能离开传媒,传媒也需要文学。一方面,无论是哪个历史时期,无论是何种文学,都必须通过各种传媒形式进行传播,任何传媒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文学又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两者的结合不能摆脱这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文学本身也是一种传媒,自身具有传媒的特点、功能和价值。通常认为,文学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所谓“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文学形式和语言本身就具有传媒的特性和功能。在本质上,传媒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生活中的文化现实,现代生活中的传媒几乎无处不在,从电视广播到书籍报刊,从网络讯息到手机短信,传媒以一种覆盖性的姿态成为文学不得不面对的生活元素。

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学与传媒共同面对的发展语境,两者都需要完成从一元体制到多元体制的转换,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发展不平衡的关系。首先,文学与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出现生存危机,在政府减负的背景下,原来的行政化体制形式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改革势在必行。其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在提供改革经验的同时,也在根本上改变了经济、社会文化结构,催生了消费文化的兴起与大众娱乐的巨大需求,文学的说教功能和传媒的喉舌功能受到空前挑战。文学开始分化为主流文学、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传媒也在政治宣传与大众娱乐之间寻找最大的平衡,分化与整合、调整与提升成为两者都要解决的全新课题。再次,由于文学与传媒在产业化、技术性等方面的差异,借助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传媒的产业化发展迅猛,文学的多元化发展相对边缘。最后,在文化软实力的倡导和建设中,传媒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载体,文学也被看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方面,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话语权、影响力和输出量等方面不尽人意,大大降低了文学在世界文学竞争中的地位。

其次,文学与传媒的张力关系,还可以从微观层面,分别考察文学中的传媒,传媒中的文学,从内涵和外延关系的层面进行认识。

按照传统的文艺观念,文学与传媒是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由此形成一定的矛盾关系,文学的价值在这种关系中展现出来。从“张力”关系的角度来看,传媒对文学的意义存在于作品全部内涵和外延的有机整体中,具体而言,存在于文学与传媒之间形成的对立统一的“张力”关系之中。文学与传媒的内涵关系,既包括文学文本的意蕴、语言,也包括传媒的形式、种类,文学意蕴所包含的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越丰富,与传媒的关联越紧密。文学的阅读和接受是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文学都离不开特定的传媒,传媒的特点直接影响了文学的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特征,无论是美国传播学家库利所说的“传播的历史是所有历史的基础”,还是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都表明传媒对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人类精神生活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

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说,文学与传媒的张力关系探讨实际上就是在文学的终极内涵和终极外延之间进行的意义选择,传统的文学批评一般从作品的外延一端开始挖掘作品的内涵,而现代批评一般从作品的内涵一端展开作品的外延,或者从两端向中间掘进,直到今天我们可以运用综合性的方法和模式对文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全方位评判。对于很多文学作品而言,其内蕴中就包含着丰富的传媒因素和特质;从外延关系上来说,传媒又是文学最重要的外部关系之一,这种内外双重关系之间的张力必然对文学的意义生成造成直接影响。文学研究需要对文学与传媒之间的张力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找出其结构组成和价值体系,在最大程度上把握文学在传媒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二、影视如何改编文学?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作品与先锋作家的小说之间存在精神气质、叙事结构等深层次的同构关系。文学市场化深入之后,电影与文学同为大众文化产品,从而有了更多合作的机会和理由。站在文学的角度,电影与文学的交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影对文学的改编,二是电影对作家写作的影响。至于视觉文化霸权挤压了文学的生存空间,进而造成小说危机,则不能单纯指责电影了。

一般而言,人们对影视改变文学的指责,包括影视逻辑、视觉思维等降低了文学的审美品位,改变了文学的叙事方式、语言表达和生产方式,进而造成文学创作的逆向化、剧本化、肤浅化和庸俗化等。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和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先后被张艺谋改编成了电影《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看中的是小说提供的意境、思想,而莫言又受邀写剧本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电影画面,却以失败告终。

站在小说角度评价电影,以文学的审美标准衡量电影的艺术价值,很容易陷入自说自话、毫无实效的境地。小说的兴盛有数百年历史,其经验系统可以承载极为厚重的内容,其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等远非其他艺术形式能比。以纯文学为标杆,电影的艺术形式主要以震惊效果展示经历、感受、价值和情感。

以传媒与文学的张力关系看待影视对文学的改编,既要坚守文学的底线,即以文学性为核心构建电影的灵魂;又要遵循电影逻辑和视觉文化规律,创造性地重构和延伸文学性因素,建立属于电影的审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