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学科研究范文

体育学科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学科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学科研究

第1篇:体育学科研究范文

英文名称:Sports Science Research

主管单位:集美大学

主办单位:集美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厦门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7413

国内刊号:35-1189/G8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体育科学研究》(季刊)创刊于1984年,是由集美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我校体育教学和科研的最新科研成果,也发表国内体育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具有教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旨在促进我国体育科学的学术交流、促进体育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力求报道能代表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学科前沿和动态水平的学术文章,力求体现我国体育教学与研究的制高点。

第2篇:体育学科研究范文

关键词:体育学科;大学体育学科;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95-03

大学体育学科是指近来在非体育专业院校的综合性大学发展起来的体育学科,是在传统体育学科基础上应大学体育发展和大学学科体系完善的需求中产生的。在过去10年,大学体育学科的产生发展推动了大学体育的整体发展,使大学体育的地位在综合大学里受到重视,体育学科的地位得到提升。同时,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为体育学科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人才培养的新力量,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大学体育学科的研究受到了我国体育理论学者的关注。主要研究集中在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大学体育学科概念确定。本研究按照从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动因、发展的现状、未来的突破和创新这条历史逻辑线索,对我国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学术队伍、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组织结构等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以期为大学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寻找突破口。

1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动因分析

1.1社会发展对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要求

大学体育在这样的社会需求和历史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体育的多种功能、体育手段的多样化、体育发展的国际化,都为大学体育更好发挥作用培养人才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大学体育必须进行结构的调整和功能的拓展,才能适应这种需求。大学体育新的结构和功能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过程,需要研究新的背景、新的需求,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来实现这一跨越进程。

1.2体育发展对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体育事业发展进入后奥运时代。在新的发展时期,大学体育学科将成为满足体育事业高水平、综合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阶梯。通过大学体育学科的沟通和连接,调动多学科的力量开展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体育事业发展培养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体育未来的发展为大学体育学科提供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1.3大学体育发展对体育学科的要求

现代大学体育不仅具有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具有传授体育知识、创造体育知识,传播体育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的功能。适应新的大学体育发展,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大学体育教师需要更新知识结构,研究大学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4大学学科整体发展的需求

大学学科体系的整体发展要求在同一个学校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等应协调发展构筑良好的学科生态系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方面发挥整体功能。体育科学不仅要研究体育运动中人的生物过程,还要研究人的社会过程和心理过程,使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三性统一。

1.5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

在2l世纪体育高速发展中,未来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训练水平发展的极限性的科学化要求,迫使体育学科必须与生物学科、医学、遗传学、营养学等学科实现交叉。运动竞赛的规模化发展,需要系统化的管理运作。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经济奥运推动体育与科学、文化、经济发展全面融合。体育学科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必然成为体育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2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结构分析

2.1大学体育学科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

狭义的学科实际上就是指一定范畴的知识体系。我国大学体育发展了近10年,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搬用。至今还未能构建出按照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的系统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大学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大学体育学科的组织障碍

大学体育学科组织包括大学体育学科领域的学术人员和组织机构。大学体育学科作为一个综合化的交叉学科对学术队伍的学术素养具有特定的要求。但是,我国大学体育学科是基本在综合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组织成员基本上是公共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基本局限在体育教育学科领域。公共体育教师工作任务重,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程度都有客观限制。学科组织结构大多是公共体育教研室的模式,大学体育学科仅仅是公共体育教研室的学科。因此,要在这样的组织和队伍平台上发展大学体育学科,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硕士和博士,一方面缺乏必须的条件,另一方面,必然会产生运行障碍。

2.3大学体育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由于受到传统体育学科结构的限制,在学科布局上基本都是体育学的二级学科范围内,研究方向能够集合综合大学优势,突破体育学科的界限实现科际整合新领域和方向的不多,缺乏有突破性的研究方向,也影响了大学体育学科对高级体育人才培养。综合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旨在利用综合大学的多学科集合优势,在人才培养上与传统体育学院形成互补。但是,由于大学体育学科研究方向没有新的集合和突破,专业设置过于单一、狭窄,课程设置缺乏大类的基础课程平台和大类的专业综合化课程。本科、硕士、博士学科(专业)招生和培养一条线,缺乏跨学科、跨专业招收和培养的措施和力度,交叉学科的人才储备不足,大多数新增加的大学体育学科在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与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重合,并且,在传统体育学科人才培养上,由于师资、经验、课程体系上又与体育专业院校存在差距,造成人才培养上缺乏竞争力。

3大学体育学科未来创新发展

大学体育学科要实现多学科交叉发挥集合优势,不是一个自然过程,它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创新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和大学体育学科理想的实现必须在综合大学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根据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的要求构筑一个新的学科发展平台,对学科发展的未来先进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不仅仅是将体育传统学科体系简单迁移到综合大学。

3.1创新发展观念整体规划大学体育学科

大学体育学科是应新的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需求产生的。大学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必须从建设发展理念,进行整体规划,推动体育学科的开放和与其它学科的科际交叉发展。规划的逻辑顺序是:分析社会对体育学科、大学体育学科的需求——研究传统体育学科的局限——分析大学体育学科的优势——分析本校大学体育学科的基础、潜力和不足——分析本校综合学科的实力和优势——进行大学体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确定大学体育学科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制定学术队伍的结构模型——设计学科开放和学科交叉平台——制定人才综合培养的层次性课程体系——制定发展阶段和步骤——制定保障体系。

3.2大学体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合理定位

通常情况下,我们清楚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发展体育学科,服务社会,培养体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体育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定位,就是锁定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目标的位置,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确定学体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规格。

大学体育学科定位:一是国家体育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学校自身已有的办学条件与特色及可能实现的学科交叉的需要,三是世界高等教育与体育发展的趋势。将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大学学科定位才能反映体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满足大学学科建设和体育学科发展的追求。

3.3大学体育学科组织结构的构建创新

大学体育学科组织主要包括:根据学科发展定位需要组建的相应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开展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交叉的组织制度和运行平台。

学术队伍是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主体。体育学科在综合大学的交叉发展仅依靠公共体育教师队伍是不足以支撑学科发展的,必须按照学科发展的需求构建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能在体育与其它学科间架起桥梁的通才型的学科带头人,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以学科为中心培养跨学科的学术梯队,突破学院限制,跨学科聘用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全校力量进行学科建设。

以往大学体育的学科组织主要建立在专业体育学院和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这种建制一般只反映体育学科领域各学科之间的源流关系,未能反映不同领域学科间耦合互动的要求。因此,大学体育学科要实现学科的开放与其他学科实现科际交流,不是建设体育教研室的大学体育学科,而是建设大学的体育学科。因而,有必要建立跨学科组织,以加强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3.4创新大学体育的学科知识体系

作为应新的社会需求和体育发展需求产生的大学体育学科,其学科知识体系,除了从传统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中继承、迁移知识外,还必须根据大学体育发展新的领域的实践需要,通过学科的交叉、整合,吸取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创新知识体系。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大学体育学科的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学科知识体系的成型需要足够的学术积累。

4结语

大学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迁移和继承传统体育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知识内容,根据未来学科发展需求研究创新知识。大学体育学科的产生是为满足现代和未来高等教育和体育发展的需求,旨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利用多学科优势交叉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创新发展体育学科,为高速发展的体育事业找到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陈希,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12):6.

[2]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6.

[3]彭庆文,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的新动向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79.

[4]李绍成,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6):78.

第3篇:体育学科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体育学科发展

[作者简介]沈剑辉(1964-),男,江苏海门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残疾人体育学。(江苏南京210038)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87-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办学自的扩大,普通高校通过合并和新学科设置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科建设之中,使得我国体育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近几年又呈加速之势,已经形成有数十门分支学科、边缘学科。

普通高等院校发展体育学科建设,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所有院校都要有体育类专业?这真是个两难的问题,一是不需要,有重复建设引发的诸多问题、体育人才市场需求容量等;二是现实需求,因为高校体育教师这个群体背后同样面临一些紧迫感,大致可归结为与职称相关的一些利益,而且要与所在高校其他学科相比拼。

非体育专业类高校体育学科建设是宏观政策和微观建设的问题,如体育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上最具活力,内容也越来越丰富。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民健身”的提出,出现了对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良好预期,学科建设的变化体现在对“全民健身”关注,乃至为体育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人才培养,粗略计算全国约有60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健身指导、社区体育指导员之类)。面对一部分人对该专业就业的良好预期(很多存在于专业论证中)和另一部分人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就业尴尬,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控。由于有某些利益的驱使,目前体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重量不重质的趋势,面对这一现象,本研究希望能够给体育科学从业人员及相关管理层面提供一些思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选取了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31所开办体育相关专业的非体育类普通高等院校中体育系、部等的相关负责人为研究对象。共计31人,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31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回收率90.32%。

(二)研究方法

1.问卷编制过程。在问卷编制的过程中,运用特尔菲法来进行指标确定,这种方法克服了在专家会议法中经常发生的专家们不能充分发表意见、权威人物的意见左右其他人的意见等弊病,各位专家能真正充分地发表自己的预测意见。由此方法编制出来的问卷的效度均值为8.57(10分评定),这说明专家评判认同一致,问卷有较高的效度。

2.专家访谈。通过互联网浏览并了解相关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与8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访谈。

3.数据分析。研究使用SPSS13.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对于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的调查,问卷从学科发展得到主管某部门持续性的支持;硬环境建设取得成效;教学质量需要提高;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科研意识淡薄,相关学科交流少;学科发展社会认可程度较好六个维度进行数据收集。问卷采用5级量表的形式,调查对象可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即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之间进行选择。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管理者的担忧,他们对所开办学科的教学质量、人才结构、科研意识及社会认可度方面总体上没有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评价。例如,42.9%的人认为所开办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并不理想,这个结果也是符合预期的。就在前不久的一个关于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的研究也曾提到,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学校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看来在学校的管理层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也部分说明,专业开办的需求反馈较为落后,另外,被调查者还对一个学科稳定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人才问题也予以很大的关注,认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被调查者占46.5%。对于现有学术群体科研意识的淡漠,89.2%被调查者也同意这个看法,这也反映了良好学风与科研管理、运行体制上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体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内部影响因素

在影响因素方面,问卷设计了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观念更新;研究积累;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人才梯队建设五个维度,同样采用5级量表的形式,调查对象可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进行选择(完全)。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把“人”的因素放在了重要位置,我们在问卷指标形成过程中所进行的专家访谈,也多次印证这个观点。其中,对于学科发展有很大影响的研究积累问题,得到了很高的认同度。另外,创新与科研能力同样得到了高度认同,选择“同意”与“完全同意”的累计达到89.2%,教师的研究积累选择同意或完全同意的累计达到85.6%,也可以看出,就一个学科的良性发展而言,这些指标也应当是从业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要积极引进一些高学历的人才,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此引领体育学科建设,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三)提高体育学科建设水平的应对措施

问卷设计中的应对措施包括:发挥学科特色,加强与相邻学科合作;设立重大课题,给予资金支持;重视学术交流活动;人才梯队建设,优化学术团队;完善人才培养与竞争的管理体制五方面。被调查者可以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的5个等级中进行选择。调查结果显示:89.2%认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学术团队建设是提高体育学科建设的重点,85.7%认为,“发挥特色,加强与相邻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是否重视学术交流这一项上有较大分歧,认为“一般”与“不同意”的选项合计达到49.9%,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当多的管理者对这类活动的不够重视或持有偏见。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竞争的管理体制,在这一条上,“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选项合计为零,可见,应该加强营造充满活力的竞争上岗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与发展空间,让年轻人勇挑重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申办专业的数量与分布。体育不可能超越社会整体发展,传统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在高校体育教师中有较高的比例,基础教育及农村地区的比例都还低得很,市场需求要远大于其他体育类专业。我们在忙于开办新专业的同时,往往对原有好的基础专业予以忽略。快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软件与硬件方面滞后问题,从本研究来看,管理层将注意集中在软环境建设上是可取的,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对开办这类专业,在量上应该有清醒的意识,所产生的浪费问题是值得重视的,要提高开办此类专业的准入条件,要着力考察申办专业生长点,必须有厚实的学科支撑,看似偏冷的专业,不见得没有生命力。例如有的院校在动作技能领域开始拓展,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相关的人体工效、产品设计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是可以预期的,是有潜力的。这或许成为运动领域对社会发展、工业化进程有特色的贡献,即便短期体现不出来,但是学生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同样令其收益很多。建立稳固、灵活的交往与对话机制,使得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优势互补,对已开办专业保持必要的监控,不但要有效率和质量,而且保持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在质量管理上应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应当重视反馈渠道的通畅,力求使需求的信号灵敏、迅速、真实地反馈到能够配置资源的部门,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充分依托母学科的优势建立体育学科,根据社会需求拓展专业。整合所在院校资源,为即将开办的体育类专业提供有效支持,譬如美国常开设非师范性实用专业运动管理、健康与身体素质管理、运动科学、运动医学和非师范体育等,运动新闻报道是热门专业之一。美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始终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并十分注重女性、老人和残疾人身体活动方面的研究,社会需要是体育专业改革的根本动力。他们在体育院系发展时也进行了重组,如体育、健康和娱乐学院改称为健康和人类行为学院,原来的体育学科变成了运动科学。原有的体育学科开设体育教师和一般体育两个专业,而新的运动科学则设有学校体育、运动科学、运动管理和指导、运动医学、运动训练、残障体育和水上运动教师(教练)等。引述这些,意在表明寻求自己发展空间。某些新颖或想当然的专业即便在大众体育很发达的国家也很难看到,非体育专业普通高校,往往具有深厚的母学科积淀,这是优势所在,如开设运动管理类的学生应当“强其管理”“熏染体育”,并非两者颠倒,目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等方面有问题,运动技能色彩过浓。尤其在某些体育社会学科类的学科建设上,体育应当以文化形式出现,淡化身体技能训练。目前我们应加强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就业方向等的统筹协调,一方面强化专业实力;另一方面以提高理论课的比重来提升体育专业的竞争实力。美国体育师范专业课程中理论课已占总学分的83%,在技术课方面,也着重强调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运动技术本身。我国与世界经济融合在加快,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竞争环境也会愈加开放,所以今后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就业方向着眼于大趋势,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开放性的体系,打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培养机制,培养规格不该低于所在院校整体水平,让体育类专业学生,在感觉上融于所在院校的“主流文化”。

3.重视学术队伍建设,优化学术团队结构。在学科建设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学科建设规划中重视学术队伍的建设,既重视学术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又重视学术队伍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样便于形成稳定的前沿研究方向。同时加大对体育学科建设投资的力度,通过引进人才、学术研讨等培养体育学科带头人。

(二)建议

我国非体育专业类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应当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宏观上对开办专业的种类、数量、分布当以控制,务求质量建设,切实建立一个需求导向的灵敏的监控、反馈机制。各院校学科具体建设上,同样以宏观、外部环境需求为指引,依托学校特长,强化专业实力的培养体系是必要的,应当对学科建设其重要作用的“人”的建设予以更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希,梁竞文,彭庆文.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25(12).

[2]刘成,李秀华,翁家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4).

[3]刑新强,何爱芳,先世友,等.探索体育学科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增刊).

第4篇:体育学科研究范文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体育理论和竞技体育学研究导向不强

作为国家体育类最高级别的科研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学立项资助基金项目,从宏观上反映了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及发展方向[1],对体育学科学研究提供了导向,起统领作用,反映了国家对体育学科学研究的宏观指导,其课题研究居于国内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前沿,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体育学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调查统计得知,竞技体育学14年来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58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1.65%,位列第四;体育理论立项55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1.04%,位列第五,而社会体育学立项99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9.88%,位列第一,同时体育社会学立项63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2.65%,位列第二,社会体育学和体育社会学两学科立项约占立项总数的32.53%。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从立项单位到体育工作者,都把研究重心放在了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忽视了体育基础理论和竞技体育学的研究。体育基础理论在体育学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我们客观、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体育的知识基础,也是实现体育跨越式发展和应用研究创新的“基石”。社会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有“文”,更需要“理”的基础来支持。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入口窄立项难

近年来,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方式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体育学科申报自然科学基金较晚,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仅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在2006年申请的立项被立项为化学科学部的重点项目,资助经费180万元,8年来体育学科的立项课题多数为面上项目,共计4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仅立项3次,体育学在自然科学基金上的立项相对其他基金项目较少,并且资助率较低,立项难度非常大,如历年来获得面上项目立项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8年间申请了约69个立项课题,被批15个,资助率21.74%,且大部分都是面上项目。体育学科学研究也隶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畴,我国体育院校的体育工作者多是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为主,如何从生物科学和化学科学的角度,充分重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去实践科学研究,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产业等学科应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的指导下进行科学体育实践活动,体育的每项技术动作都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等基础理论学科密切联系,没有基础研究的体育学科学研究,其两脚只能悬在空中,没有基础学科做坚实的保障我们无法探寻科学研究的本质。

二、体育科学研究的对策

(一)科学研究理念与时俱进

当以技术革命为基本核心推动工业革命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发展的时候,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以科学信息技术体系为基本框架,从而建构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社会发展蓝图———随着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保障学科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人体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等深层次、细致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运用玛雅技术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结合,可使将来体育能够脚踏实地的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保障学科上去研究教育学、训练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运动与养护、运动与健康等学科,去发展和完善体育学科,进一步深层次地探究人的全面发展,否则以教育和训练结合为主导的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则显得十分苍白。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应充分发挥体育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把握好体育软实力的导向作用,加强对体育学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步争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研究,充分发挥现有的经验优势,多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

(二)重视体育学科中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

通过对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工作者很少有从基础学科的角度去研究、去探索体育学。例如,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既有对人体自身器官如骨骼、肌肉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也有对人体整体运动如各种项目动作技术的诊断,既有对人体模型的力学分析,又有对人体运动的实验测试。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电子学、机械学、材料学、光学、玛雅技术、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对人与体育仪器器材关系的研究正朝着又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体育工程学发展。人们不仅关注竞技体育,也开始重视全民健身,这为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契机。但就是如此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近几年的体育科学研究中却寥寥无几,我国在竞技体育及其他领域取得的成绩,总结其规律、探讨其本质时很难进行科学的量化和评价。

(三)优化课程结构

第5篇:体育学科研究范文

关键词: 运动人体科学 实验考试 现状 改革策略

新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而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沿。运动人体科学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等学科。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1],其中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组织实验考试和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合理地建立完整的实验考试与成绩评价体系,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2]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查阅了与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考试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几所体育高校实验教学考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自己十年来的实验教学经验提出了意见,望能为今后运动人体科学课程实验考试改革提供参考。

1.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考试的现状

1.1实验教学考试缺失

有些院校实验课不独立考试,不占学分,实验课考核仅以实验报告为准,而实验成绩在最终的考试成绩中所占比例很低,甚至没有,仅看卷面成绩,致使不少学生将完成实验报告作为上实验课的目的,忽视了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

1.2考试内容单一

由于对实验教学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而存在,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讲,实验考试内容只是理论课的补充,有的甚至是基本知识的复述和再现,重复理论课的考核内容。这样的考核只是记忆型知识的积累,学生只要能顺利背出来,就能得高分,与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去甚远。实验教学失去了它所具有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功能,既没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又没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1.3缺乏考核标准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没有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综合测试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及方法。实验考核指标及其标准具有随意性,在不同的教师之间,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可能不相同,这种混乱、不统一、不具有科学性的考核方法不能做到全面地统筹安排,导致考试缺乏全面性、公平性、合理性及科学性,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考核结果不能将实验教学的真实效果和真实的水平表现出来。

1.4成绩评定不规范

有些院校评定实验成绩时是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态度、技能、实验报告、劳动卫生和设备维护情况等进行的,不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只会教条不会分析问题,只知道理论知识不会实际操作,出现了很多动手动脑能力差的高分低能学生,这与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初衷是相悖的。

1.5考核体系不完善

实验考核体系和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操作性、科学性不够,实验教学缺乏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对实验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激励和约束功能都不足,不能反映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更难以反映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建立实验考试与成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大多是沿袭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按课程设置依附于教研室。实验都是和课程配套设置,实验课一直都是作为理论课的补充。实验课的成绩没有一个独立的评价体系,只是在理论课考试中包含一些实验内容,因此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相当多的学生做实验只是为了应付了事。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实验预习报告照抄书本,做实验时看别人的,实验结束后实验报告抄同学的。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学生大部份只是“照方抓药”,按部就班地照老师说的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实验考试与成绩评价体系,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促使学生重视每次实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实验教学效果。[3]

2.1改革考试模式可以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会分析问题,学会把知识应用于运动实践。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项目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占大多数。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实验项目增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类别的比例,为了适应实验教学改革,其实验考试应当同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成分。传统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如果在考试过程中体现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理念,真正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入综合能力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内容的考核。学生就会主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运动实践中,实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其与运动实践相结合方面知识的传授。这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强实验效果。因此,实验考试不仅可以评价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的程度,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4]

2.2改革考试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体育院系学生专业成绩较好而文化基础较差,所以要求直观、形象、生动,并充分与运动实践相结合地进行实验教学。我们有时会将实验课延伸到运动场所,营造自主、直观学习的良好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综合设计性及研究探索性实验的训练,学生在独立工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意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效地培养了查阅文献、实验设计、数据统计、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科学素质。

3.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考试改革策略及建议

3.1增加实验考试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

增加实验考试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各院校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由于部分学校实验考试缺失,建议将学生的实验成绩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计算在理论课的总成绩中,各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合理设计权重。[5]据了解,有部分学校实验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30%,如此大的权重,必然呈现出教师对待实验教学思想上的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有的学校甚至严格规定实验考试不及格者,不允许参加本学科的理论考试。有的学校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单独设立实验课程,不隶属于任何一门理论课,并单独排列实验教学成绩,从根本上改变了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充分调动了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

3.2合理安排实验教学与实验考试内容

3.2.1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应从实验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重新设计。针对运动人体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精选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分属于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减少单纯的验证实验,增加按系统、按方法有机组合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研究性实验内容。将教学内容按照难易程度,由简到繁依次合理安排,即基本理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6]使学生在一系列的实验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并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对实验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2.2加强预习报告的考核

每次实验前的预习至关重要,主要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查阅资料能力。学生在实验前一周将预习报告提交给指导教师评阅考核,并预约实验。指导教师根据预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决定是否同意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未同意进行实验的学生要进一步完善预习报告直到达到要求,并补做实验。每次实验要求学生提前15分钟进实验室,根据预习报告进行实验仪器的准备和清点工作,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3.2.3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考核

实验考试增加了对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考试成分,主要考查其独立工作、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这样使考试由传统的对知识点的考核向新的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综合能力的考核转变。

3.2.4拓宽考试渠道

为了改变仅靠实验课培养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缺陷,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教师出一批拔高的实验题目,或是实验课题中扩展的项目,广泛征集最佳方案,将实验场地延伸至实验室外,密切地和运动实践相结合。还可以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讨论和经验交流,把一些较有新意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讨论。具体做法如下:在学生完成设计后,将其组织起来进行答辩。通常在一学期基本实验做完后进行,这样对学生的吸引力极大。我们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予较明显的成绩奖励。[7]

3.2.5更新实验考试手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教学各环节已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针对考试这一环节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展开。[8]利用多媒体进行考试,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仿真和网络技术开发实验平台,放映显微结构图片及各器官图片,用电脑动画模拟体育动作等,加强新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使实验成为可以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提供条件。[9]

3.3构建合理实验教学考核评估体系

实验教学在高等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实验教学的各个阶段实现规范化的量化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使量化的内容和考核的措施逐步达到完善、更趋合理,将考试评价变为更准确、公正、合理的过程,具体分为实验前预习、实验过程的表现、实验分析的深度、实验设计创新能力等方面。采用合理、科学的考试方法,全面把握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为评估学生自我素质和学校教学水平提供客观的参考。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并且加强学生信息反馈制度,有利于使课程改革更具针对性。

4.小结

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考试的改革,将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激励学生树立开拓创新精神,提高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奇.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3,4:41.

[1]周学兰,张新定,吴华.高师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41(5):75-77.

[3]蔡丽玲,葛志刚.建立实验成绩评定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6):62-64.

[4]宋卫红,张劲松,邹秋英.运动解剖学实验考核模式改革探讨[J].内江科技,2011,11:80-81.

[5]赵彩霞.体育院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0,32(2):139-142.

[6]姜涛,黄海,高新友,马艳.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16-119.

[7]张双德.改革电子实验考试方法推进电子实验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23(5):106-107.

第6篇:体育学科研究范文

1.1图书室面积较小,无专门的过刊室

体育学院图书室面积较小,只有一间100多平米阅览室和一间贮藏室,所有的图书资料和过刊资料都集中于一室,没有专门的过刊室,过刊的排架显得拥挤,耽误读者查询、借阅过刊的时间。有的读者觉得不方便,便直接上网查询电子期刊数据库。这样,影响了纸质期刊的利用。

1.2重藏轻用,认识存在偏差

有很多读者认为,过刊是过时的、陈旧的文献资料,利用价值不高,甚至有些工作人员也因为过刊的整理、加工、分类、上架、倒架等工作繁琐,耗时费力的,只将过刊资料上架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其实,过刊资料记载的科学事实、理论方法、统计数据等,能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学科发展动态,具有史料价值。有资料表明:期刊出版后1-5年内利用率最高,文献计量学研究表明:文献老化的半衰期一般在4-10年之间[2]。因此,过刊在一定时期内,其利用价值是较高,对读者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从工作人员到广大读者,都应该走出过刊认识的误区,正确认识过刊的使用价值,使过刊发挥应有的情报信息作用。

1.3装订时间不合理,加工周期较长

我院的期刊装订时间一般是四、五月份。因为每年期末年初要对过刊进行下架、整理,现刊上架、流通,再经过一个寒假,等开学来再对过刊进行整理、分类、捆扎、登记、联系装订单位等,前前后后又得花上一些时间,再经过装订单位加工、装订成册,送到图书馆进行分编、登记,最后返回到图书室典藏,整个过程繁琐冗长,历时二、三个月。而这期间,是学生撰写论文、教师课题研究的黄金时期,这些过刊却无法及时被师生利用,降低了过刊利用的时效性。

1.4资金有限,期刊无复本

随着物价的上涨,期刊的价格也不断上涨,学校划拨给我院的图书经费显得捉襟见肘。要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不影响期刊的正常订购,兼顾重点期刊与普通期刊,只有减少复本量,每种期刊只能订购一套。有时由于人为损坏、丢失、邮局漏寄等原因,查漏补缺很困难,造成某些过刊装订不完整,而期刊的唯一性、无复本,使有些过刊不完整,影响了过刊的完整性、连续性,妨碍了读者查阅信息资料。

1.5管理方式落后,过刊借阅不方便

目前,体育学院过刊资料没有实行计算机管理,所有的工作程序还只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如:登记、借阅、入库、典藏等,都是人工完成,这样,给读者检索、查阅资料带来一定不便。因为过刊资料没有复本,为了避免人为的丢失、损毁,图书室规定过刊对学生读者不予外借,只能在图书室查阅,如果需要过刊中的文献资料,只能外出复印,而过刊的合计本较厚重,拿取不方便,影响了过刊的流通使用。

1.6受电子期刊冲击,利用率偏低

纸质期刊利用率降低,最主要的原因是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广泛使用。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使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提高。图书馆数字化和数字化图书馆进程的日益加快,使大量电子期刊数据库被引入到各高校图书馆,依托校园网进行信息传递、使用,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目前,我校馆藏电子图书近90万种,拥有中、外文数据库30多种,网络信息资源由于传递速度快,使用便捷,大大削弱了读者对纸质期刊的依赖性,使纸质期刊的借阅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以前,学生撰写论文期间,阅览室是座无虚席,座位相当紧张,现在是廖廖无几。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广泛使用,直接造成了纸质期刊利用率降低。

二、提高期刊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对策

2.1合理订购期刊,优化藏刊结构体系

对图书经费统筹规划,合理订购期刊,是开发利用期刊文献资源的物质基础。我院根据学科特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科研项目确定期刊订购种类,每年再根据实际需要,在往年订刊的基础上进行增减。比如:我院体育类核心期刊是必须订购的,以前体育类核心期刊只有13种,现在增加到16种,那么,资料员就要准确掌握这些信息,及时订购新增的核心期刊;再如:网球类期刊由于价格偏高,网球课程较少,就选择性的订购1种,这对于资金的统筹安排是很重要的。平时,资料员要经常和读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爱好、阅读倾向,针对他们的信息需求,合理订购期刊,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需求。期刊的订购要遵循重点与一般兼顾的原则,对于重点学科、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等涉及的期刊,订购种类要多,核心期刊订购种类要全,普通期刊要有选择性,生活休闲类期刊订购要少。只有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期刊订购计划,才能有的放矢地正确使用图书经费,优化藏刊结构,适应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的需要。

2.2转变观念,加大过刊宣传报道力度

思想决定行动,读者和工作人员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过刊的使用价值,才能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积极、主动的利用过刊资源。资料员应改变“重藏轻用”的传统思想,不要把过刊“束之高阁”,要在过刊资源的开发上做“文章”,加大过刊宣传报道力度,使读者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过刊资源信息,提高过刊的开发利用率。比如:资料员平时要根据本院的重点学科、精品课程、科研项目对过刊资源进行整理、筛选,针对性地推荐给相关读者,做好参考咨询和定题服务工作。对过刊资源宣传报道要经常化[3],如开辟宣传栏、自办展板、交流推荐等形式,使读者更直接、方便、迅速地使用过刊信息资料;对过刊资源管理要细致化,资料员要圈选与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密切相关的过刊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即将文献资料的题名、作者、来源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压缩成简介、提要或文摘,加工成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及时挖掘、揭示、反馈有学术价值的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有意义的文献检索线索,提高过刊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2.3加强过刊的管理,科学剔除旧刊

过刊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特点,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在订刊过程中,要保证期刊的连续性、完整性,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借阅制度以及资料员岗位职责、工作职责等,科学管理、规范手续、文明借阅,尽量避免人为的损坏、丢失、撕毁、拆页等现象发生。经常对期刊进行核对,发现缺刊、漏刊,要及时和收发室、邮局或出版单位联系,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漏补齐所缺期刊。我院因为成立时间晚,加上体育期刊出版种类较少,藏刊数量不是很充足,有很多陈旧的、年代久远的期刊已无人问津,可是为了迎接教学水平评估检查等,为了达到室藏文献资料数量上的要求,一直没有剔旧。图书室应该根据过刊的出版年限、借阅情况、使用效率,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批,科学、规范、合理的剔除那些年久呆滞、无人借阅、使用效率极低的过刊,合理分布藏刊空间,不断更新室藏,优化过刊收藏结构,加快过刊的流通和使用。

2.4实行自动化管理,灵活借阅,方便读者

过刊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图书室工作量逐渐增大,如果单靠手工操作是无法应付的。图书室要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实行计算机操作管理,对期刊进行全面清理、分类编目、按类排架、建立书目档案,将繁琐的手工操作转变为快捷的信息化操作,不仅方便了读者检索、查询,也方便了资料员对期刊的管理。过刊具有时效性,一般期刊在出版后1-5年为最佳时效期,在这段时间内,过刊流通愈快,作用愈大,其价值也发挥得愈充分[4]。图书室可采取灵活外借的方式,充分发挥过刊的利用价值。比如:图书室原本规定期刊是不予外借的,如果读者工作学习、撰写论文、考研复习等需要,图书室应根据具体情况,可借出复印或短期借阅为读者的教学、科研提供最大的方便。

2.5调整过刊装订期,缩短加工时间

将过刊的装订时间提前至每年的元月份,开学来之后,就可以装订完成,图书馆分编入库后典藏到院图书室,这样在四、五月份时,就能和读者见面,为他们撰写论文、申请科研项目、完成科研成果提供时效性最强的文献资料。

2.6与图书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使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互补

第7篇:体育学科研究范文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中职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数理统计法

2.2.3逻辑分析法

2.2.4走访观察法

3结果与分析

3.1影响中职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的因素

3.1.1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既是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也是影响体育大课间开展最重要的因素。影响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兴趣爱好、运动能力、个人体育行为习惯、认知能力等。不同的性别对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不尽相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时绝大多数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体育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也对體育项目的选择和参与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再加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好动难管的特点,从而影响到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开展。

3.1.2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它时时刻刻受到外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它不仅能够影响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生活,而且对我们体育大课间的开展也有深远的影响。如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是顺德区乐从镇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乐从镇其他中小学的体育大课间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反馈效果,在这种形势下,陈登职中开展体育大课间也就是势在必行的了。再加上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乐从镇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这些都在不断的影响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项目。

3.1.3体育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是一所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客体。在组织和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好坏。同时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量较大,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会明显增多。开展活动中的各种困难都影响着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3.1.4班级建设团队因素

随着学校班级管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现在很多学校班级的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班主任一个人的职责,很多学校都形成了班主任、副班主任、下班老师、下班行政的班级管理队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过程的管理难度较大,因此班级建设团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也是影响体育大课间开展的重要因素。

3.1.5场地器材及资金因素

场地器材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必备的基础条件,场地器材的匮乏自然成为制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直接因素。目前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和资金都是困扰其开展体育大课间的严重问题,许多学校在体育方面投入不足,经费严重紧张,人均场地器材有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如在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陈登职业技术学校,校内只有一个两百米的塑胶跑道、五个两球场,器材也是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了开展体育大课间有一定的难度。

3.1.6学校行政领导因素

现行的学校都是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管理体制,学校各行政领导的决策和对体育大课间的态度关系着体育大课间的开展情况。

3.2中职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的干预对策

3.2.1提高学生对体育大课间的认识与再认识,不断提高活动质量,积极培养体育各个项目的运动骨干,建立以骨干为中心的小集体模式

学校应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观看录像视频,实际演练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认识和再认识,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训练队骨干和各种体育方面的人才,在开展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应该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培养各种体育人才,这样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这些骨干的积极带动作用,使他们周围的一个小集体都喜欢并爱上这项体育运动。这种学生间以点带面,以面扩大的方法肯定能够将学校的体育运动项目不断的开展起来。

3.2.2借助外来力量并积极利用各种有利的社会环境

体育大课间的开展是统筹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综合起来的,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帮助自己。如在编排全校性的动作时,依靠这方面的专家来帮助解决,在音乐的选择和运用上也可以借助于其他的力量。同时有的地区在中小学都广泛的开展了大课间,但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还没有开展,这时可以充分利用其它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的一些经验为自身服务。

3.2.3组织观摩,加强学习,重视科研;合理利用体育教师资源同时制定和完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中职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也应该组织相应的领导和老师走进其他大课间开展情况较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去仔细观

摩,同时,请相关的专家学家进行知识讲座,帮助自己学校较好的开展体育大课间。科学研究可以看到本学科,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在开展体育大课间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的加强科研,并且能够在科研的引领下进行体育大课间的开展,这样应该能够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师是有限的,而班级却远远大于体育教师的数目,体育大课间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资源如何合理的运用到所有的班级中去,这需要统筹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级的各种资源,合理利用。任何一项活动都是在活动方案的引领下完成的,体育大课间的活动应该明确具体,不能泛泛而谈,应该切中要害,符合实际。

3.2.4充分利用班级建设团队,加强班级建设团队对班级大课间开展的重视和管理

班级建设团队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色的班级管理制度,它是集中了班主任、副班主任、下班老师、下班行政的力量来进行班级管理和建设的。在学校体育大课间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强调班级建设团队的积极参与,不断完善体育大课间的制度,同时应该积极的展开各项体育活动,重视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同时,制定相关的班级管理和考核制度对体育大课间进行评价和管理,最后使每一个班级都能融入到学校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来。

3.2.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每一个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都有自己的限制条件,那么如何使自己学校的场地设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呢?这是需要按照各个班级所处教学楼的不同,同时结合消防安全演练的要求,综合各方面因素反复斟酌后制定《学生体育大课间活动场地示意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应争取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进行资金投入,不断优化运动场地设施和建设和管理,提高其使用率;通过购置不同的器材来满足学校大课间开展的需要;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制作适合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器材和工具。

3.2.6提升领导认识,加大重视力度;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任何学校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在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是如此,体育大课间是一项全校性了集体活动,各个不同的重点职业技术学校领导都应该积极重视,把体育大课间活动提升到学校重大的议程,积极推进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学生是学生所有活动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到首要的地位,因此在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强调安全,经常强调反复说,同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方案》和《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办法》。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体育大課间活动目前在中小学得到很好的开展,通过综合不同方面的因素和要求,只要我们积极的统筹各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必然有一片广阔的空间,同时这是也是时代赋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项重要的使命,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2建议

4.2.1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学生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体,在体育大课间开展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不断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2.2教师跟踪,多元评价

教师应该在整个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指导,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来,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参与体育大课间的活动进行评价。

4.2.3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发校本体育活动项目

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长期持续开展,这就需从活动的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丰富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是大课间的生存之本。同时应该依据各个学校的特色、传统和实际情况开发和发展校本体育活动项目。

4.2.4建立班级活动日或活动周

班级是学校体制中最小的单元,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开展班级活动日或活动月不仅能使班级学生开发出适合班级活动的项目,同时又能够发挥班级小集体、班级团队的积极作用,便于组织和管理,提升班级凝聚力。

第8篇:体育学科研究范文

关键词:泰勒课程评价模式;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深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3.016

1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解析

课程评价是查明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是否达到预设目标的一个过程,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特点就是将课程的评价与课程的目标结合起来,泰勒模式认为,课程评价与课程目标联系密切,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对课程进行更容易的评价。因此,课程目标是泰克课程模式的核心。同时泰勒课程评价模式认为课程评价要至少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在课程设计的前期进行,另一方面是在课程结束的后期进行,为的是能对这个学习期间的变化进行评价。在此,本文对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一般程序进行解析。程序包含有:建立课程目标,创设评价情景,设计评价方法,利用评价结果。

1.1课程评价中对课程目标的分析

泰勒认为课程目标是课程评价的出发点,要想对课程进行评价就要从课程的目标入手,如果不了解课程的目标,就没法对课程进行评价。在泰勒看来,课程目标是指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引发的各种行为的变化,也就是说确定课程目标就要明确学生行为的变化,而对学生行为的变化进行评价又必须依据于学习心理学、教育哲学等,除此之外,课程目标的建立还要结合专家的意见以及学生、社会的需求来进行综合考虑,若只是偏重于哪一方面,就会在评价的公正方面有所偏差。

1.2课程评价中对评价情境的分析

创设课程的评价情境是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第二步,它是指为使学生能够自由放松的表现自己,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能促使学生表现这种行为的情境,这样就会便于我们对学生有机会表现出来的行为变化进行观察,有利于课程评价的顺利进行。在这里需要注意,课程评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课程评价情境的不唯一性,课程评价情境的创设需要依据课程目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设,两者结合,才能提高课程评价的效果。

1.3课程评价中对评价方法的分析

泰勒认为,只有正确合理的评价方法才会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反对单一不变的评价方法,比如“纸笔测验即评价”。泰勒主张用多种课程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行为变化进行评价,比如:笔试、面试、课堂表现、笔记、问卷调查等。同时,泰勒对测验与评价进行明确区分,他认为,测验只是考察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反映,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过程中,课程评价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它没有一个恒定的模式。

1.4课程评价中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于课程评价的结果,泰勒认为,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得到的评价结果,不应该只是以分数来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而是要从多方面来反映学生的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性的评价,同时利用评价的结果使学生、教师以及相关人士了解课程教学的成效,并发现它们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而且课程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它是一个循环回路,在发展分析过程中,不断改进方法,设置情境,重新评价,进而促进课程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2 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2.1体育课程评价本末倒置

在泰勒模式中,课程评价分为两方面,一是课程实施前的评价,另一方面是课程实施后的评价。课程评价强调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也就是说课程评价是为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来服务的。但在现在的大学体育课程中,课程评价的本末却倒置。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导致课程的实施在为课程评价服务,评价什么内容,课程便来教授什么内容,这是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2.2体育课程评价价值异化

以泰勒课程评价模式为视角的分析,并不意味着照搬泰勒模式,也并不意味着只是用泰勒模式的优势来分析当前体育课程改革,虽然泰勒评价模式中过于强调对提前设定好的课程目标的是否达成的评价,忽视了对课程实施对象,也就是学校学生本人的评价。但泰勒评价模式也注重了学生的发展,那就是重视在课程实施前的评价。在现在的大学体育课程中,我们也能看到,教师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依据的都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评价原则,但每个学生本身是不同的,如果不以学生发展性为目的进行评价也就失去了评价原有的价值。重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就必须重视课程实施前的评价,当然泰勒评价模式在这方面给我们深深的启示。

2.3体育课程评价主体单一

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主体来看,主要是由学校的任课教师进行课程评价,呈现直线式、孤立式的方式,而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只是作为被评价的对象,使评价少了民主性。

从另一方面来讲,学院的院领导、相关专家甚至是社会上的工作单位或者团体部门更是几乎没有参与到体育课程的评价过程中,导致体育课程的评价过于片面性。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学生就业需求密切相关,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的用人单位或者团体部门对体育人才的要求更高,也最为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育人才。由于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单一性,束缚了体育生们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2.4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形式化

在泰勒课程模式中,课程评价占据重要的地位,有效的课程评价既能为日后的课程改革提供依据,也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就目前而言,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方式过于形式化,一方面是对课程本身缺乏审视,“别的学校有的课程我们也必须有”,不能有效评价课程本身对学校乃至学生本身有何种益处,照搬别的学校的课程。二是对课程实施主体和教授对象的评价过于形式化,比如在对教师或者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是实名制的评价,导致学生不敢作出准确的评价,即使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会有所顾虑;对学生的评价,过度重视学生的显性指标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隐形指标的评价,比如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等。

3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措施

3.1大学体育课程需本末相顺

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是为体育课程的设置、实施以及改革服务,体育课程评价的目的也在于看现今的体育课程是否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是否适应学科发展以及是否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有顺序的整体,而不是课程评价需要什么,课程实施就教授什么。

3.2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价值回归

教育所关注的应该是尊重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不断超越自我,展现个人魅力的个体,而体育课程就是要把学生的内在力量激发出来,在运动过程中学会拼搏奋进,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课程评价机制,同时把体育课程的选择权与参与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体育课程的评价过程中,当这种理念成为体育课程评价中的常态,就会形成一种行为规范,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因此,在这其中应重视学生课程实施前的评价,重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3.3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需要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结合,但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却都是依据评价主体的意愿去展开工作,课程设计的目是让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释放自己,从而诠释出更多的内涵。因此体育课程的评价不仅包括评价者,还应包括被评价者,并且需要有不同利益的相关主体的参与,也就是说,体育课程的评价主体应是教师结合来自不同阶层的,代表不同利益的专家、工作单位、社会团体、家长、学生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评价带来的弊端,给评价对象带来充分的发展空间。当然,体育课程评价的主体仍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是体育课程的决策者、执行者,因而教师必须是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核心。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对课程的优缺点深有感触,因而学生是体育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家、社会团体、家长等,所代表的利益不同,需求不同,因此把他们作为体育课程评价的主体之一,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是非常有利的。

3.4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反对过去只计算课程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主张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性评价,比如交谈、笔记、问卷等。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体育课程评价要利用多种灵活的方法进行评价,比如自评与互评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等,这样既可以发挥各个评价方法的优势,也可以弥补方法之间的不足,不仅评价了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还评价了学生的智能、意志以及思想品质等,从而使体育课程的评价更加合理化。

3.5完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是一套逻辑严密的评价程序,从确定目标到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利用,再从中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构紧凑,逻辑严密。结合这一点,在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就应综合多种因素进一步完善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的进步成果等来综合进行评价,同时在评价体系中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激励作用,并对评价前后进行对比,不断改善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是对评价结果进行再评价,再以此来修改教学,使课程评价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不仅达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体现了体育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和公平性,还有效的提高了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效率。

4 小结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之评价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但是它作为半个世纪前的产物,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它忽视不同学校课程实践的特殊性,不易调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主体性,同时,忽视课程实施对象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当今,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应辩证看待泰勒课程评价模式,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研究,得出适合我国的课程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邓友超.看待“泰勒原理”的辩证法[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2]刘春惠.泰勒课程评价模式述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47-50.

[3]王林毅,董阅.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03.

[4]李允,周海银.课程与教学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5]易森林.课程评价多元化之探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6]赵联,孙福平.试论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0,23(8):241-245.

[7]钟启泉.学业评价:省思与改革―以日本高中理科的“学习评价”改革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3,34(10):16-24.

第9篇:体育学科研究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课 满意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自己的营养状况越来越重视,同时我国城市中学生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是身体素质却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身体素质等一些体制特征明显要低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因此,提高城市中学生体质在这样的基本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新一代的《体育课程标准》总结了我国多年以来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同时也突出以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内涵,体现以人为本及培养面向21世纪能多个方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理念,这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体育课程标准》是以身体练习为最主要的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为最主要目的的课程。虽然理念和标准已经出台十四个年头,但是体育教学的实践问题却仍然存在。中学体育教育是保证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基础,同时也是终身体育的关键。因此,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是现阶段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同时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尤为重要,了解学生对体育课各方面的满意度及看法,对我国的体育改革有实际的意义与作用。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及其家长、体育教师、校方和体育设施。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查阅文献资料并做下笔记,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找出本论文有价值的材料和理论依据,查阅资料有以下几种:阅读关于中学体育课与体育教学相关的书籍、查阅体育课满意度相关的论文,和其他有关本论文的学科。

1.2.2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研,亲自到选取的地方,对当地的人群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各种数据,也就是说实地调研是为个人实现科学论文提供数据支撑。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益阳市城区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现状

现在的体育课教学偏重于传授技能、方法及知识,体育课上课的模式是老式的由老师传授学生技能及技术的传统方式,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大部分学生感到乏味、枯燥、无聊。现在的中学生都面临升学的压力,所以他们都迫切地要得到更多的自由放松的时间。中学生本就是活泼好动的,但是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却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使得他们对体育课相关的练习失去兴趣。一节体育课的好与坏,学生最有发言权,所以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对体育课的改革及创新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1.1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现状

现阶段的体育课基本都是传统模式的,学生在面对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再接受种类繁多的体育技能知识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并且枯燥、乏味的上课程序给学生带来的是另一种束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宁愿选择“放羊”性的教学也不愿意上传统的体育课。“放羊”教学的存在使得体育课这门基本课程失去意义。经调查发现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满意度不够高。

调查结果: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占16.6%、满意的占21.1%、一般的占27.4%、不满意的占29.2%、非常不满意的占5.7%。非常满意、满意及一般满意虽然占大多数,但是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高,由此可见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总体上来说不够理想。

2.1.2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家长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现状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身体健康状况对于他们的家长来说都是首要关心的,现如今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令家长们不得不担心。体育课本来就能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没有达到明显的成效。通过对益阳市城区部分中学生的家长的访谈发现家长们对学校的体育课不够满意,部分家长甚至觉得应该让学生利用上体育课的时间学习文化课程,而且这种现象不在少数,这样就把体育课这门课程置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家长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现状如下见表1。

调查结果: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家长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占11.47%、满意占21.7%、一般占39.4%、不满意占20.6%、非常不满意的占6.9%。其中一般极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占大部分,说明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家长对他们的孩子的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不够高。

2.1.3益阳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现状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且教学对象是学生,而为学生教学的是教师,所以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与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体育教师上体育课的方式及非教学时间与学生处理关系的方式对上好体育课有很大的影响。体育教师教学如何也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体育满意度。通过对益阳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所采取的实地调查法得到以下反映益阳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现状数据如下(见表2)。

调查结果:益阳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非常满意的占35.3%、满意占52.9%、一般占5.9%、不满意占5.9%、非常不满意占0%。根据数据分析,益阳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非常满意及满意占绝大多数,所以益阳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比较高。

2.1.4益阳市城区中学校方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现状

一门基本课程开展的顺利与否,首先要看这个学校的传统教学是不是重视该课程,这是根本的。其次学校方面如果重视体育课,“抓得严”,那体育课的开展就会比较顺利。学校的重视加上体育老师的精心安排,体育课就能发挥它真正强身健体及放松、让学生感到愉悦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体育课开展的一系列困难。通过实地调研法,对益阳市城区中学校方得到学校方面对体育课满意度的现状,数据如下(详见表3)。

调查结果:益阳市城区中学校方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中非常满意占60%、满意占40%,根据数据分析益阳市城区中学校方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很高。

2.2益阳市城区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体育课的学习主体是学生,一节体育课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是影响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体育教师从思想上还是从实际的上课过程方面把体育课看得重不重,准备得充不充分,上得认不认真,对学生够不够尊重都对学生上课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设施是有效实施课程与教学的物质保障。这是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硬件条件,也严重影响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的愉快程度;因为初中有体育中考,高中有体育高考,学校方面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重视极大地影响学生对体育课满意度,有重视体育发展传统的学校都会重视学校体育课的开展,而相对来说不重视体育发展的学校则体育课开展没那么顺利。

2.2.1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体育课的学习主体是学生,一节体育课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思想集中、听从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安排、积极向上的学习,将会让体育课充满快乐充满愉悦,反之,体育课的进展就会收到阻碍,并且很难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下去。学生喜欢上某节课,喜欢做某一件事、做某一项运动,如果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上这节课。作为体育课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最大的影响因素。

2.2.2益阳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体育课学习的满意度。这其中就包括体育教师的组织教学方式、上课时的精神状态、个人技术水平、能否把我教学的重点、语言表达能力及教学进度的快慢。如果体育教师教学组织合理、上课精神状态饱满、个人技术水平较高、能把我教学重点、语言表达能力清楚、教学进度适中,那么,该教师不仅能配合学生一起上好一堂精致的体育课,还能让学生感到愉悦,感到放松,并且对接下来的每一节体育课充满期待。反之,则不仅体育教学不好开展,而且会让学生感到有压力。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组织教学、上课精神状态、技术水平、能否准确把我教学重点及语言表达能力、把握教学进度等方面都只能算一般,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教学有待增强。

2.2.3益阳市城区中学体育设备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教学设施,是有效实施课程与教学的物质保障,是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硬件条件,严重影响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的愉快程度。教学设施存在器材不足和陈旧等方面的缺陷会使学生的活动受到一定的束缚;操场上的跑道如果不是塑胶的,也会对体育课正常进行产生影响。比如篮球,现在中学生喜欢篮球的比较多,假设他们所在的学校场地小、篮筐少,一些学生就会长时间观望等候,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会失去兴趣,变得不喜欢体育活动,从而影响体育课学习。学校的场地设施简陋,无形中影响教学环境的优化,同时也影响课堂气氛。

调查结果表明: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对体育设备的满意度非常满意占17.1%、满意占39.4%、一般占34.9%、不满意占5.7%、非常不满意占2.9%。根据数据分析,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对学校的体育设备满意度较高。

2.2.4益阳市城区中学校方对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有的初中有体育中考,高中有体育高考,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问题,于是学校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学校不得不增大体育课的课时量。学校重视体育课的开展,就会给下面的体育教师施加压力,让体育教师认真再认真地上好体育课,使得学生练习的技术及学习的知识满足基本需求,使学生掌握好基本技术动作。学校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体育课的时间安排及对学校体育设施的配置上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学生认为学校非常重视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占17.7%、重视的占26.9%、一般的占28%、不重视的占24.6%、非常不重视的占2.9%。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益阳市城区中学校方对体育课重视度只有一般。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总体上来说还是不够理想。(2)益阳市城区中学生家长对他们的孩子的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不够高。(3)益阳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的组织教学、上课精神状态、技术水平、能否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及语言表达能力、把握教学进度等方面都只能算一般,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教学有待增强。(4)学生对体育器材及场地还是比较满意的,说明益阳市城区中学的体育器材及场地是比较好的。(5)学生总体上还是喜欢上体育课的,但是迫于升学压力不得不选择利用上体育课的时间进行文化学习,这说明学校对体育课这门基本课程不够重视。

3.2建议

笔者通过对益阳市城区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调查,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1)多开展有关于体育的活动及户外运动,让学生自主地参与体育运动,让他们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从根本上改变体育在中学生心中的看法,无论升学压力有多大,体育课都要正常开展。(2)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组织教学能力。一个出色的体育老师给学生上课,会让他们充满对体育课的期待及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欲望,让体育课变成学生心目中补课缺少的课程。(3)学校领导应该支持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申报各类研究课题,并且提供必要的时间和金钱帮助他们完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3.12.

[2]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