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范文

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

第1篇: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管网现状;供水水质;细化管理;提升服务

中图分类号:U664.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供水管网的管理制度和体制已经不能够很好推进供水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供水品质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之上要建立和健全管网的精细化管理体系,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精细化管理对于城市供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供水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供水的现代化。

一、现阶段城市供水管网现状和遇到的困难

1.目前城市供水管网使用的材料都是易生锈和结水垢的,比如铁管和钢管等,如果使用的时间比较长或者承受外力作用,管网内的水很容易变黄或产生怪味,因此以后在选择管网时一定要选择抗腐蚀和不释放有毒物质的管材。地方管网在铺设时稍有不慎也会影响水质,比如对网管冲洗的消毒水浓度过低,不能够对管网进行有效的杀毒;管网的冲洗时间过短,也不能够很好的冲洗网管内的有毒物质;检验不符合相关标准便进行供水;有些地方管网渗水但未及时发现等等,这些原因也会影响到用户用水的水质。

2.一般情况下出厂的水质和管网相比,有时氯的含量会高些,在浊度和溶解度方面会稍微有一些降低的可能,可是其他的一些指标应该是没有明显的差异的,但是如果供水管网采用的是水泥衬里的钢管或钢筋混凝土衬里的管材,那么用的时间长了以后会出现内比出现大量的水垢,最终会导致锰、锌、铅等重金属和各种细菌的指标严重超标,这样会直接影响到管网内的水质,用户饮用这样的水就会对其健康构成威胁,正常情况下管网的使用时间超过6年,管网的腐蚀和水垢就会对水质造成影响,而且是使用的年限越长,里面的水质就会越差,水流的速度也会变慢,水流的方向也会有所变化,这些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的想象到管网内的水质,所以要及时更换使用的年限比较长的易生锈的管网,当然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选择优质的管材,同时要通过各种手段合理的进行控制水的流向和水的方向。

二、重视对水质的检测、建立水质评价体系

1.保证出厂的水是合格的是确保管网水质的前提,因此要从源头出发严把质量关,并且通过技术的提升和科学的管理来优化水厂的出水指标。加强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用户用水这些环节的水质的监测工作,通过对在线仪表连续监测水质,确保水质各环节百分之百达标。

2.通过建立建全供水精细化管理体系实现区-片-块-单元的管理模式。对各个管网比较关键的点设立中心控制点,逐步实现对各环节的全程动态监测,这样就会对管网的供水量、水压、流速、水质等掌握的比较清楚,对于保障用户用水提升管网精细化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3.在过去要查找并且消除掉管网水质的死角是非常困难的,但对管网进行分区来管理以后能够使工作人员依据水流的方向及时发现和管理好管网水质的死角部位在哪,并及时进行处理。依照对管网的关键点的水质进行监测的原则,可以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对用户用水-小区用水-市中心管网用水-水厂设立关键点,形成水厂-市中心管网用水-小区用水-用户用水的四级管网水质监测的立体监测控制体系,来进行优化管网水质监测点的设立,从而实现逛网水质监测无死角的目的。

4.要在四级管网水质监测的立体监测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对关键点的水质的立体评价体系,对水厂-市中心管网用水-小区用水-用户用水等关键点的水质进行及时客观全面的评价,客观的去分析管网内水质的相关数据,并依此进行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并且可以通过实行管网的精细化管理来动态的实现数据和水质的联动。

5.合理的对现行供水设施进行调查和评估,平时要定时对供水管网和供水的一些基本设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监测对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评估,加强对供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对供水阀门的具置进行精确定位,如有改变应及时在相关资料中进行更新;对于一些阀门等重要的供水设备要不定期的进行监测性开或关;定期对消防栓内的死水做排放处理,防止时间太长而影响到整个管网的水质;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减少低水速的管网,加快对老旧管网的更换,消除死水管网,加强对地区老旧管网铺设的改造,对于有实质安全隐患的管网要进行优化布局重新铺设,消除管网隐患,提高实质和水压。

三、提升供水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作为一种先进的服务理念精细化管理已经在广州自来水公司先行推行,它以片-区-单元作为供水服务的目标和方向,把提高水压和水速、优化水质、合理计费、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等服务项目看作是一个整体,改变了原来粗犷的服务形式,真正实现了为人们服务。这一区域采用精细管理以后,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用户手里会有该片区的联系方式,出现任何问题可以直接与片区工作人员联系,工作人员接到信息后会及时处理。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用户可以通过填写工作反馈表反映出来,

2.片区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该片区用户内的用水情况,通过张贴水质检测报告,实现实质的透明化,最大程度上减少用户对水质的顾虑。

3.工作人员不定期的通过细致的排查片区内的水表,现在已经杜绝了无水表用水、坏表用水的现象。

4.精细化管理以后大大减少了水费的欠交和迟交的现象,该地区的用水纠纷也很少出现,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使企业的生产费用得到了及时的回笼。减少了生产的压力。

四、结语

管网的水质是影响终端用户水质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受到多种因数的影响。供水水质和服务保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及时将供水的管网进行分区和划片,明确各片区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一理念,加强了对管网的监督和控制,确保了终端供水服务的质量。精细化管理对于保障人民用水安全,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以及调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范文

2007年底,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必须大力推进依法理财,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着力推进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探索适合现阶段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具有更加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是公共财政建设的客观要求

作为公共支出的最直接的实施者,公共财政建设要求财政部门首先应该是一个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技术性部门。这里所谓的技术性,主要是指财政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把国家各类财政性资金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分配好、使用好,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实现公共支出的精细化管理就成为财政工作的基本内容。

1、精细化管理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是我国今后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也将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政府重要组成部门的财政部门,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充分说明了财政部门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此,财政部门在明晰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的基本现状,采取相应对策的同时,对公共支出实行“精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准确掌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和着重点,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精细化管理是公共支出规范化的基础。公共支出规范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阶段,公共支出不论是从支出安排的形式上还是内容上,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地方财政部门面临的工作压力很大。没有公共支出的精细化,或者说,对公共支出只是一个简单的分类和安排,是不可能完全实现公共支出规范化管理的。

3、精细化管理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公共财政的最基本要求。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关键还是在于资金的有效安排,这就必然涉及到公共支出的精细化管理的问题。只有做到了精细化管理,才能使财政资金的安排变得十分清晰,效益的发挥与否十分明了,可能出现的失误能够很及时地得以纠正,财政支出的绩效考核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细化管理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

二、实现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财政公共支出的精细化管理对财政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应该包括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结合现阶段财政工作的具体实际,笔者认为,着重在以下三点。

1、完善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从精细化管理要求来看,现行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还是属于“粗放型”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只是侧重于解决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的问题,却没有很好地解决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和支出范围的问题,省以下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就更显得杂乱。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中央从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方面进行了探讨。然而,这种努力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或者说具有很大的临时性、机动性。非特定情况下的临时性给地方政府带来的是非理性的期望。就中央财政来看,这种临时性的表现就是对地方的财政支出安排是盲目的和方向不明的。不论是按照什么因素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在给予地方政府自的同时,也使得财政部的监督显得苍白,这又从另一方面弱化了公共支出的绩效考核,会助长管花钱不管效益的现象。

2、成熟的财政公共支出管理方式。现行的财政公共支出管理方式带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是带有很深的部门干预的特征。中央财政所形成的资金分块管理的管理模式,“统一”了各级地方财政的资金管理,也直接导致了地方财政公共支出的分散性。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谁能够安排资金,谁就有发言权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财政工作(特别是地方财政工作)成为焦点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初,在广东省的“两会”上,原广州地铁老总诉苦“节省18亿,反挨财政部门批”,这应该是值得财政部门深思的。

3、规范的财政公共支出管理要求。对财政公共支出的管理,与其说是财政部门的职责,倒不如说是已经衍生为一种政府行为。“公共支出”是姓“民”还是姓“权”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上一部分有识之士的担忧。当前体制下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在支出管理上是鞭长莫及,同时,由于块块之间所固有的项目特征、行业要求、考核标准等的差异性,也使得地方出现了同样是财政部门出来的资金,其管理的重点和要求却不完全相同的现象,给财政公共支出的规范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三、实现财政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1、合理设置财政部门支出管理机构。改革财政部门现有的、以资金分块管理为原则的机构设置模式。具体设想是在不弱化部门职能的前提下,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需要,对现有支出管理机构进行整合,为财政支出“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1)成立预算编制委员会。合并现有的所有负责资金安排和拨付的内设机构,成立财政部门预算编制委员会。财政部门所有的资金支出,都必须经过预算编制委员会的审核和签批后,再履行相关法律和行政程序。财政部的预算编制委员会由部长直接负责,各级地方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委员会由相应财政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负责。为了保证预算编制委员会的正常工作,还要相应建立专家库,财政部门在确定某一方面的财政预算时,就在专家库里相应地随机确定一定数量的专家进行反复研究确定。这样,就可使财政部门从复杂的既管钱又管事的现状中解脱出来,变为单纯的只管钱的技术部门,以保证资金安排的合规、合理、合法。

(2)保留财政资金支付机构。为了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推进,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支付的机构要保留,同时,要突出其规范性的特点。要通过对资金支付情况的分析来检查和落实预算编制是否合规、合理和合法,也为预算编制委员会提供相关意见,为相应机构对资金支出的检查和绩效考核提供初步意见。

(3)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构。主要是负责对所有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

第3篇: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范文

现代城市,作为人类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地域性经济与社会文明的高地和独特载体,其科学的管理,理当是一种范式化的公共服务。这种服务,不仅应基于平等、公正、科学和法理的公共理性;也应依托包括政府、市场,乃至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多方参与、多元协同的平衡体制;更应建构可持续视野下适应、适合、适度的过程精细与市场理性的长效运作机制。

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巨系统,承载着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诸多元素,其运行的是否高效、顺畅,其发展的是否平衡、可续,离不开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和市场化的理性运作。

所谓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通过规则的系统化、规范化、细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中的各单元精准、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范式。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是精准和细化:所谓“精”,就是省却一切对于搞好管理不必要的消耗,包括时间、空间、程序、人力、资源等;所谓“准”,就是在管理流程中尽可能做到时间适宜、空间适合、程序适当、人力适用、资源适量;所谓“细”,就是管理环节的细致分类,做到不交叉、不脱节、不重叠、不遗漏、不干扰、不排斥。精细化管理的特征是:以过程准确决定结果完美,以流程优化决定目标理想,以精准消耗实现高效产出,以精确管理保障品质优良。在坚持过程精准、细致的同时,适当、适时、适度地融入必要的灵活性,因为“管理的成功取决于精准与灵活的统一、决策与执行的合力”。

具体而言,城市管理精细化就是把复杂变简单、使杂乱变有序、让随意变规范,包括:管理细化——空间、时间、责任、衔接的精细安排和科学协调;管理量化——制度上的程序与标准的规定,监督中的动态与静态的比对,考核里的过程与结果的印证;流程优化——流程设立的精细、简洁、明晰、可行,流程执行的规范、负责、按时、准确,流程保障的遵章、严格、动态、全程;标准精细——避免描述的语言模糊,强化内容的针对、精准,确保标准的量化、可靠,做到标准面前的人人平等、职责分明;系统协同——确立管理的系统节点,明晰管理的不同责任,提出协同的时间、数量、地点和质量要求,实行分工分家、奖罚分明的评估考核。

任何一种事物推演的结果,都是由每一个实现环节和过程决定的,环节和过程的每一点微小差别,决定着结果的重大差异。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以每一个实现环节、每一步具体过程的准确无误,确保管理结果的完美无缺。

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可以使资源配置最优化、资源消耗最少化、资源享用公平化;可以使城市运行高效、平稳、可持续,使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化;也可以规避管理不细导致的公权、职责、利益不明,决策、执行、监督不分,人治、法治、德治不清。

然而,决定城市发展的成败,除了以管理精细规避因粗放而导致的过度消耗、过分懈怠,还需要充分发掘市场的内生效应,即:用城市管理市场化的长效运作,增强城市管理者的进取动力,发挥市场机制的固有推力,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合力。

城市管理的市场化长效运作,是由城市作为阶段性经济与社会综合体的性质决定的,它应具有独特的市场理性内涵,即:政府依照民主、政治程序,科学设定社会需要的公共目标,通过发掘和统筹一切可能的社会资源,发挥和利用自身、市场、社会第三方及公众的作用与能力,组织进行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与合理消费。这种管理融入了“依法”、“人本”、“规范”、“一体”与“信息”五大理念,也意味着政府将严格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扮演掌舵、担责、服务、组织的角色;同时,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可能,建构市场规则、确定数量质量、组织市场供给、引导市场消费、规范市场行为,并以市场规避政府自身失灵,用法制防范市场盲目失序。

科学的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具体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结果的市场化,即由市场化的机构负责城市管理的部分职能运作,解决市场化的外部性局限问题;二是过程的市场化,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用市场化民主征求或听证方式进行公共服务的重要决策,并通过信息服务、协调服务,节约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的综合交易成本,减少市场化运作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破解可能产生的管理障碍和社会矛盾,增强市场化运作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提升市场竞争的整体合力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着重点,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杠杆调节作用。其关键,是以科学的方式、合理的机制、公平的规则,调动国有单位、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社会个人协助政府参与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积极性,并在完全的市场竞争中遏制权力的寻租,在问责机制的监督下完成公共物品的公平供给,从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目的,是在政府部门不放弃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提高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第4篇: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范文

刚才听了大家的汇报,感到各部门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上确实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崔市长提出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各部门认识得这么深、行动跟得这么快,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广礼的讲话我非常赞成。实实在在讲,今年一年的工作,市政府是讲究“弹钢琴”、讲究主次矛盾、讲究工作摆布的。因此虽然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我们突出了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这三项重点工作。对于精细化管理,今年市政府没有提出更高的具体要求,但各部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工作能做到这种程度,我认为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听取各部门汇报后,我确实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大家都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再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可以看出大家认识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所在。由于我对精细化管理工作也是在逐渐的理解和实践过程中,没有更多的思考,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大意义

现在我们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应当进一步深刻理解。有人讲: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能不能说明白,而是看他能不能干明白。对这句话,我个人是持有异议的。对任何事情,说不明白,那就是认识不到位;只有把事物认识清楚,才能说明白,也才能更好地将其转化成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那实践也只能是盲目的实践。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崔市长把它引入到行政管理领域,引入到具体工作中,我们确实还有一个提高认识、深化理解的过程。这方面,我看广礼讲得很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的精细化和服务的质量会随着劳动分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细化不仅是精密细致的问题,更应该看到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行为。在这样一个新的要求下,我们能够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实际工作中的一种行为,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操作,应该说还有一个认识和研究的过程。我认为在实践中,至少要从以下三点来认识和理解:

一是政府职能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社会转型时期,从政府角度来说,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政府职能的定位。崔市长说过,要把如何抓好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最高施政准则。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目前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公众对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代表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强,涉及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具体事要有人管,有人负责,这体现了政府的本职要求。说到底,也就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履行政府的职责。

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十七大报告中将“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变成“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增长是相对总量上的一种改变,而发展方式是全方位的。从全国来看,目前的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方面付出的代价太大,但报告中没有提到“总量”的问题。而长春不是这种情况,尽管我们发展很快,但总量不足问题依然突出,而且历史遗留问题过多,目前又正处于这些问题的爆发期,所以我们要进行“双向革命”:一方面是进行工业化革命,在工业化中期要咬定工业不放松,没有工业基础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现代化的革命,在目前竞相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我们既要做发达城市、发达地区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做的事,也要做发达城市现在正在做的事。促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同时,还要跟上时代步伐,那就是抓好民生。所以我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具体工作中最实际的落实,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三是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机关工作效率要求我们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我们平时讲的执行不到位,其实就是管理不到位、控制不到位的问题。对于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机关工作效率,人事局提出过要搞绩效考评。我兼任过三年机关工委书记,对责任制考核中存在的难量化的问题比较清楚。目前,机关责任不容易量化,有些社会化工作也很难用数字来衡量。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一种新的考评手段和方式。崔市长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应该是我们目前提高公务员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一个具体推动和具体的操作。所以,要深刻认识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特别是精细化管理在行政工作中的重大意义。

二、要选准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

前段时间,我到日本丰田公司考察时了解到,他们用一个很小的流程改革,促进了整个丰田公司的大发展。通常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车型,但丰田公司的一条生产线能生产三到四种车型。他们就是通过在流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改革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以什么角度切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要提出“政府成本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政府行政有时候是不讲成本的,从政府角度看了也很着急。我们需要研究如何从精细化管理角度入手,科学利用我们政府可掌控的各种资源,实现成本最低化和效率最大化。因此在行政工作中,要进一步树立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千方百计降低行政成本。

二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建好城市,把一个美丽整洁的城市奉献给社会和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群众对政府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上下功夫,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亮点。崔市长提出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民生无小事”等原则,是我们抓好民生工作的指导原则。因此,民生工作也是我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把百姓关心的煤、水、电、气、热等问题落实到每个家庭,是我们工作中的大事。如果我们真正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首位,那么精细化管理工作就应该把关系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

三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政府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目的就是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加温暖。我们每个部门都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工作做好,做到人人有管理、事事有管理,每个角度都有管理,那就做到精细化了。如果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按这个要求去做,整个精细化管理也就会上台阶、上水平。同时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强调协调配合,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开展下步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今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积蓄力量。传统的方法还是典型引路,我认为今天做交流发言的几个部门都可以作为典型。希望大家再进一步挖掘深化,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在其他部门中推广。按照崔市长要求,我们明年要继续开展“查找改”活动。因此我们要把精细化管理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一个成果,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延伸和深化,进而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查找改”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

如果说“查找改”活动是阶段性的,那么精细化管理就要全过程、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要注意与政务公开、政务管理结合起来,与“查找改”活动中的一些好的经验作法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细化管理这个平台作为强化政府职能一条主线抓实抓好。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事务都有其两面性,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要防止认识上的偏颇和行动上的偏差。精细化管理绝对不是搞“繁琐哲学”,也绝不能因细废大,更不能因推行精细管理而忽视或弱化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精细不是“小器”,应该是一种深度、一种行为,是培养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成一种人的内在气质和工作习惯。我们要树立一种精神,把精细化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到我们的长期工作中,经过十年、二十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逐渐把精细化管理变为长春市政府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内涵。

二是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在政府各部门推行精细化管理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时展的要求,又是我们脚踏实地、培养良好工作作风的要求,同时也是树立工作效率意识、树立长远责任意识的要求。因此,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立足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动真的、来实的,力戒形式主义和“花拳绣脚”。

第5篇: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预算 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078-02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要求具体的工作能够细化和量化到每一个细节之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使用,使得高校的非税收入全部纳入国库集中管理,降低了高校资金的自。要求高校发生的收入和支出要严格按照部门的预算执行,对高校的预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高校的预算编制做到具体准确、科学细化,提高预算的执行力。

一、国库集中支付与高校预算精细化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要求预算单位的所有财政性收入直接收入国库单一账户,所有财政性支出均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提供者,实现“集中收入,集中支出”的制度。根据支出项目和流程的不同,国库集中支付有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

高校预算精细化是指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使高校的财务预算涵盖高校的任何部门和工作内容,一方面,利于高校的管理者根据学校资金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战略计划;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的预算,有效降低各个工作环节中的资金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国库集中支付的高校预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1.应解缴入国库的预算收入不够细化明确。理论上来说,高校的资源都是国有的,一切利用高校资源提供有偿服务的行为都应当纳入非税管理的范围。然而,由于高校越来越多的业务进行市场化运作,高校发生的经济业务也变得复杂,高校非政非企的模糊性质使得收入的性质难以明确区分。例如,较为常见的高校校内计算机中心上网的收入,高校的计算机中心,除了日常的教学外,还对外自主提供给校内学生的上网,并按小时收取上网费用。对于这部分收入,理应缴纳营业税,但由于又是高校国有资产,并没有进行营业税的纳税申报。实际运作中,高校为了扩大资金的自主使用权,并没有将其作为非税收入解缴国库。

2.预算支出不细化难以满足集中支付的要求。国库集中支付要求所有的支出都必须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支出进行,将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的每项明细支出都纳入预算。高校在编制校内预算时往往只能看到某部门某项目的支出总数,无法看到具体的明细支出,也就无法控制预算的支出。

3.具体财务人员对国库支付缺乏了解。财务记账人员计入收入的口径不一致,对于同一项收入,有的计入应缴财政的非税专户,有的计入其他收入,造成国库解缴时的困难。对于日常报销的支出,具体的财务记账人员由于对预算支出明细和国库具体项目不了解,在选择国库支出项目时过于随意,出现支出不符合具体项目要求而被国库支付局退回的现象。

4.预算编制时间不够灵活。国库集中支付要求高校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编制的预算执行,在高校的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高校在上一年度末编制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时,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等还没有完全确定,与预算批复不能完全吻合。

三、国库集中支付的高校预算收入精细化的思路

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相对于预算的支出,高校往往忽视对预算收入的管理,没能积极探索高校的创收,却过分集中于支出项目,以更多地争取财政的支持,认为预算的编制就是要尽可能地将钱花完。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丧失了更多的资金的自,做好高校预算收入的统一管理和细分,对高校资金的及时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非税收入全部解缴国库。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增长,使得高校快速发展,高校的收入来源日趋复杂,由之前的单纯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以及从其他政府机构或机构取得的各类补助作为唯一的收入,上升到具有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各种培训费收入、捐赠收入等多种收入形式。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从非税收入的定义可见,高校的学费、住宿费、培训费等均属于非税收入的范畴,且高校的大多数收费行为都属于非税收入管辖的上缴范围。

2.做好高校非税收入的界定。高校非税收入作为政府非税收入的一部分,根据政府非税收入的定义,主要包括学费、住宿费、培训费、考试报名费等行政事业收费以及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等。高校的非税收入进入“应缴财政专户”,国库根据高校上缴的金额,一次或分次将高校上缴的学费、住宿费等返还给高校;从国库或财政专户核准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资金,高校要将其计入教育事业收入。此外,收到返还时,还要同当时的上缴数进行核对,编制预算时的收入确认不准确,年终国库同高校进行收入对账时,容易花费大量时间,影响高校的财务决算。

国库在向高校预算单位进行资金的下拨时,通常会分为发展性项目和日常管理项目。日常维持管理项目的资金是根据编制的部门预算自动下达,发展性项目则需要高校通过预算信息系统,根据预算,进行用款计划的申报。而高校资金的下达有时候与高校资金的上缴在时间和金额上存在一定的匹配,预算收入的编制不准确,收入上缴不及时,都会影响高校资金的使用。

3.高校财务部门加强收入的核算。高校的财务部门承担着编制部门预算的职责,高校的财务部门首先要制定严格的收入规定,严格区分收入大类和收入大类的明细,统一学费、住宿费、考试考务费、委托培养费、培训费等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的核算口径,规划好收入解缴国库的进程,不影响国库资金的及时下拨。

第6篇: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精细化;调查

中图分类号 G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3-0106-0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科技普及和交流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且越来越突出。课堂外的非正规教育也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普教育更加突出其全民性和终身性。科普场馆是担负起时代重任的新型社会教育阵地,致力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科学意识、创造智慧、开拓能力的一代新人。因而,科普场将是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最好场所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普场馆教育资源的开发越来越丰富,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多元化。科普场馆不再是一座单纯的科技展览馆,而是一个课堂,一个实验室,一个适合于时代和未来教育要求的特殊学校。它是学校等正规教育和正式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和补充。到科普场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这知识的海洋中跳跃式地、自由地、积极主动地摄取科学的养分。科普场馆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主力军,是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的常年开放场馆,主要的形式包括科学中心、科技博物馆、科技馆、专题科技馆等。在新形势下科普场馆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对科技场馆的教育资源、队伍人才、展项研发、公众服务和场馆运营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运营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上向管理精细化的迈进。精细化管理是标准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三部曲”中的重要一环。实现质量管理精细化不仅能够提升科普场馆整体执行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运营绩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科普场馆的管理水平与具有更大社会化和更广普及性的公众服务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科普场馆需要在运营管理中提供更多精细化、个性化、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才能更有效地通过科技场馆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产品激发公众主动自主去探寻科学奥秘,实现科学传播的功能,从而有利于科技场馆的长远发展。

1 国内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为了准确地全面了解目前我国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包括从质量管理认证、队伍建设、展项自主研究开发、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我们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间对国内的科普场馆开展了《我国科普场馆实施精细化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全国各地的科普场馆(以科技馆为主)的实地考察、电话调研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在调查期限内最终共成功采集56个省、市级场馆和部分专业场馆的数据,其中省级场馆21家、直辖市场馆3家等。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严谨的统计处理和分析后,形成《我国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现状的调查报告》。该报告中除了对接受调研的各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外,还对科普场馆推进精细化管理总体状况进行了统计,因其内容较为繁复,故本文仅就与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

1.1 对各场馆在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统计

在受访的科普场馆中,其中仅有5个场馆(约8.9%)完成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工作并取得认证,而其余的场馆(约91.1%)则没有开始相关的认证工作(见图1)。

1.2 队伍建设精细化工作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队伍建设精细化方面,我们从3个方向入手研究,分别是:岗位分级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及培训管理制度建设。(见表1)

首先,超过2/3的受访场馆实施了岗位分级目标责任制,即有41个场馆(约73.2%)有此项方面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有15个场馆(约站26.8%)则没有;仅有1/3的受访场馆(19个场馆)同时开展了考核制度与评价机制建设,而约2/3的场馆(36个场馆,约占64.3%)只具备考核制度方面的相关建设,而有1个场馆则均无开展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建设(约占1.8%);在培训管理制度方面,大部分的受访场馆(54个场馆,约占96.4%)都实施了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

1.3 展研究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展项研究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自主研发方向入手研究,具体包括“有无系统成熟的展项研究管理办法”“有无自定年度展项研究计划”“有无跟进展项研究管理过程及时掌握研究情况”,以及“有无展项研究评价体系”。(见表2)

在受访的科普场馆中,1)在系统成熟的展项研究管理办法建设方面,仅有6个场馆(约占10.7%)有此项方面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2)在自定年度展项研究计划方面,仅有11个场馆(约占19.6%)有此项方面的措施;同时另有5个场馆仅有展品的年度采购计划。3)在跟进展项研究管理过程及时掌握研究情况方面,有13个场馆(约占23.2%)此项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4)在展项研究评价体系建设方面,仅有5个场馆(约占8.9%)具备。

从上数据可见,受访场馆在展项研究管理方面举措较弱,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的目前国内科普场馆的展项展品开发还是以通过采购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方式为主,缺少对结合自身展馆特色和展教资源的自主研发、二次开发或功能拓展等。

1.4 在服务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服务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3个方向入手进行研究,具体包括“有无系统规范的观众服务规程和指南”、“有无考核评价体系”“有无定期开展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见表3)

从上数据可见,大部分受访场馆均较重视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有49个场馆(约占87.5%)具备系统规范的观众服务规程和指南建设;超过一半的受访场馆(31个,约占55.4%)具备考核评价机制措施;有44个场馆(约占78.6%)开展定期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另有1个场馆开展了不定期的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工作。

1.5 在安全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安全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两个方向入手研究,具体包括“有无制定合适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指引”、“有无重大情况的应急预案”。(见表4)

以上数据可见,所有的受访场馆均重视安全管理,受访的56个场馆在制定合适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指引建设、以及重大情况的应急预案方面,均制定了相关的措施。

2 结论

从调查的数据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国内科普场馆都在场馆运营质量管理标准化方面花费大量的投入和创建工作,而在质量管理精细化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全国各地科普场馆管理现状来分析,基本上都把场馆物业管理工作中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部分对外完全社会化管理,即委托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企业负责该项目工作,科技馆仅对其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对于和科普场馆的安全运营管理有关方面,重视程度尤为突出,“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受访的所有科普场馆中都能充分体现。关注公共安全,充分利用人防、技防及物防等手段来提供公共场馆的安全服务,为科技馆与公众提供舒适安全的参观环境。在服务管理方面,对于来访参观公众的服务意识还是蛮重视的,大部分的科普场馆均按各馆自定的规范规程和指引来提供相应公共服务、科普服务及一些便民措施,使观众能舒心地感受科技馆这个启迪智慧,传播科普殿堂的独特氛围。在队伍建设方面,对于各岗位设置、岗位目标责任制、人才培养、管理培训等都下了大功夫,均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

但在引入相关科学性或客观性的评价机制方面,如:队伍建设、展项研发、服务管理、服务效能和效率等,除了小部分的科普场馆已开始尝试性地自行开展此项工作外,目前大部分的场馆均没有开展此项工作。若从引进第三方机构和企业对场馆自身上述项目的建设,甚至从场馆管理和服务的效能、效率和效益(“三效”)三方面来进行相应评价或评估工作的考虑,目前基本上是还没有真正涉及或实施。在展项展品自主研发方面建设,对自身场馆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或深度开发还较为缺乏,资源的充分利用仍不足够。调查中发现,仅有极少数的场馆尝试自主研发展项展品。目前大部分的场馆主要是从市场上直接采购现成的产品为主。受访的大部分科普场馆对展项研发的评价机制的认知度普遍不高,缺乏对展项产品研发发展态势和国内外科技馆展项管理新方法等的常年性清晰准确的跟踪和关注。基本上他们都是根据过往采购展项产品的经验、或产品的欢迎程度作为评判和采购的标准。受制于多以展项展品采取对外采购来满足场馆自身的更新改造,故一般缺乏制定展项展品的年度研发计划工作措施。

从对各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工作调研情况来看,虽然标准化管理是第一步,但调研结果却不容乐观,仅有5个场馆实施并取得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开展均与科技馆本身的体制、运营机制、财政支持度、管理层重视程度、运营经费投入和管理模式等有密切关系。认证工作的过程需要长期的人、财、物力投入和全程参与,同时也与场馆的各级部门和全体员工坚定和稳定的执行力有着长效性的关联。目前大部分的场馆对于《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的认知度和执行实施还是比较到位的,但对于在管理、服务和运营上标准化,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更难以提及到实施人性化管理,这实际上很大程度也影响了我国科普场馆的发展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竞争力。

3 对策和建议

现代管理已经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时代,正想人性化管理迈进。如果说,科普场馆还处于比较粗放式经营管理的境地,那么现在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实施精细化管理,使科普事业迈向新的台阶。科普场馆要在不断丰富展教内涵、在展示上创新的同时,在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基础上也应不断拓展、提升科学传播职能。但是,由于质量管理精细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科普场馆人、、物力等,需要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以及整体执行力,而目前科普场馆在这方面的举措仍相当薄弱。基于对国内科普场馆的抽样调查分析,我们就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精细化开展提出以下的意见和建议。

3.1 善于利用现有的展教资源和展研力量,开展展项展品的自主研发与管理

科普场馆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有效互补,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展教形式向公提供传播科学知识,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全民终生学习的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通过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再次开发,展项展品自主创新开发,强化展项展品研发的学术理论和成果支撑,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展览的主题和内容,要在科普展览展示手段方面下功夫。尤其是科普场馆更新改造工程要注重科技创新集成的应用和展示,通过集成创新的传播方式、集成创新的科普内容、集成创新的运作模式,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多的接触科学、了解科学,将科技馆打造成公众喜爱的最新科创成果集成展示基地。

3.2 充分认识引入相关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加强精细化管理

目前我国科普场馆对评价机制的理论基础缺乏深入的分析,评价的范围和层次界定比较混乱,更缺乏相应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导致管理和服务的效能、效率和效益并未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把精细化管理的评价机制引入应用于我国的科普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甚至通过借助第三方客观的评价和评估,有助于分析与揭示科普场馆在运行管理中的不足,以评促管,落实以服务评价和合理奖惩机制促进改善服务水平,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励功能。同时通过研究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科普场馆的精细化质量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实务操作流程、规范,探索建立长效的创新机制,以此创立形成一个交流学习平台,更好地实现科普场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政府和管理机构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加强受众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科普场馆的角色演变与发展趋势,提高精细化管理前瞻性

科技馆事业发展好与否,其社会效益参考评价指标因素之一,就是公众对其喜好、参与度、特性和来访人流量如何等。科普场馆应联合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或委托第三方市场调研策划机构,进一步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和公众的喜好和需求,分各类群体,结合科普场馆自身资源内容亮点,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科学的数据采集、复核、处理、分析,结合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研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了解国际上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关注展教内容的社会效应和公众反馈,拓展教育功能的深度和广度,构建服务管理体制,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3.4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资源和专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壮大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

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发挥其专业优势。各科普场馆应建立一套专门的人才队伍培养和管理的评价机制或评估体系,通过对人才队伍其不同阶段发展和能力特性进行持续性的评价,实现动态化管理,从而适时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方案,加大青年专业人才队伍扶植力度、加强管理层和员工轮岗交流力度。同时利用各科普场馆各自资源、地区优势,探讨馆际间的人才交流培养深造合作模式,启动各馆间的人才交流,有助于科普场馆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和推动整体行业专业人才链发展,打造科普场馆高端人才的蓄水池,为科普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孙念怀,精细化管理III――操作方法与策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科学中心受众需求调查分析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5.

[3]李霞,段钊.浅析我国科技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1(3):181-185.

[4]庄智一,王欣,胡芳,等.自然科学博物馆人才队伍培养方案实践研究报告[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7-12.

[5]康岩,考察黑龙江等地科技馆的调研报告[J].科技致富向导,2012,8(25):200.

[6]Helmut,F.O.Muelle. Energy efficient museum buildings[J].Renewable Energy,2013(49):232-236.

[7]谭岑.基于公共服务的科技馆绩效评估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8):179-181.

[8]龙金晶,刘玉花.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的角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27-34.

第7篇: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范文

把握北京人口深层变动促进和谐有序管理

正视北京人口现状促进人口有序管理

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与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

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世界城市人口发展比较研究

物联网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对北京供热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区域环境标准和责任制度是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加强燃气行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以环卫行业为例

浅议北京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精细化管理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加拿大时尚之都:蒙特利尔

首都城管执法精细化的内涵、要求及实现路径

天津市建立多极数字城市管理体系的十点建议

浅析城市综合管线规划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以滨州市为例

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全密闭填埋工艺研究

垂直绿化的应用策略

坚持高端一流标准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访北京市延庆县市政市容委主任鲁世宽

统一管理联合执法全民参与——绵阳城市管理特色之路

重温光辉革命历史投身首都环境建设——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卷首语

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首都环境建设的意义、途径和任务

以环境建设提升首都竞争力的战略取向与实践路径

加快推进首都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市功能分区与分区分类管理

科学监管垃圾处理设施构筑首都绿色城市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控臭治理体系研究

关于完善城市地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建议

论城市精神及其塑造和弘扬

基于超系统论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

打造便民绿色通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民生而设的北京城管热线96310

浅议城管执法形象的塑造——以厦门市为例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文件问答

滨州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高效运转

信息化城市管理平台基础数据动态更新系统探讨——基于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和多普达D600“城管通”手机

市民卡在人行道违停案件自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增设触摸型疏散指示标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探

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进驻“充气大棚”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杜德印主任带队进行议案督办实地调研全面推进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探讨供热节能之策促进供热科技进步2009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供热节能技术高层论坛举办

卷首语

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城乡一体化下的城市环境建设——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成功举办

扮靓美丽家园——北京新农村垃圾治理调查报告

国内生活垃圾焚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积极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促进节能减排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协调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创新城市公共环境管理的实施模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首都社会建设——《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解读

城市管理文化的实践研究——以湘潭市为例

港澳台摊贩管理比较与经验借鉴

探索城市家具管理新模式——北京市邮政报刊亭管理经验及启示

以案说法——城管执法机关在查处违法建设中行政不作为的认定

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社会化与常态化——朝阳特色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西城区城市部件数据库更新维护机制建设

噪声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助城管提升管理效能

第8篇: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范文

>>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借鉴 浅论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再造的路径选择 论加快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论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城镇化形势下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与路径选择 政府过程视角下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企业型政府理论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启示 电力营销稽查的主要内容和管理措施 基层检察机关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阻碍和路径 从房价调控中透视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从拆迁问题论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试述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阻力 浅析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网络经济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及意义探析 我国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参与机制分析 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与动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Zhou Yingfeng. The Effect of Decennary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is Remarkable.http:///politics/2012-01/06/c_111387108.htm.

(作者:汪智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生,武汉430079;宋世明,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9)

The Main Content and Path Selection of Chinese Governmental Functions Delicacy Management and Process Reengineering

Wang ZhihanSong Shiming

[Abstract]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al functions delicacy management and process reengineering, which are the two important aspects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in China. In addition, it aims at elucidating the goals, basic principles, main content and path selection of Chinese governmental functions Delicacy management and process reengineering.

[Key words]governmental function, delicacy manage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

第9篇: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务预算 事业单位 精细化执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新的财政改革需要和市场经济状况下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需求,因此,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势在必行。财政预算作为事业单位向申请财政拨款的重要环节,精细化的管理有助于单位财政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政预算精细化执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是财政部在2008年提出的重要理念,它标志着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全面进入精细化阶段,其重要特征就是将财务管理的内容通过分解、细化以及最终的整合来达到控制和量化的目的。

(一)重要性

财政预算精细化执行有助于实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建立严格细致的管理机制将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能细化,完善单位内部管理;财政预算精细化有助于实现单位各部门的全面协调,统筹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顾全大局;财政预算精细化执行有助于企业落实绩效考核,依据完善的财政预算来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制,保障预算执行情况同与预算目标的差距,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必要性

财政预算精细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它要求政府建立“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财政分配体系来保障社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财政预算是提高单位管理效率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财政收入正处于持续增长阶段,然而一旦速度放慢,必然会凸显出财政管理低效的问题;财政预算细化是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建设公共财政体系的必由之路,财政预算精细化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财政支出管理机制,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二、财政预算精细化执行的管理特点和管理原则

(一)管理特点

单位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转变,由传统的机关型管理作风向服务性转变,由静态核算向全方位动态管理转变,通过这些转变来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中的效率和水平;精细化管理要求财务管理的内容进一步细化,项目分解和单位指标工作的不到位是编制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通病,为单位的预算执行带来诸多不便;财务预算精细化执行以科学的管理作为平台,展开严格细致的工作规范以及监督机制,将精细化管理定位为目标科学化、管理科学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为主要目的,要以最小的成本费用完成最大的社会效益的实现。

(二)管理原则

财务预算精细化执行的最基本原则是量入为出的预算支出原则,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商品的供求平衡和预算收支平衡要求,以量入为出的原则来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保障预算执行的进行;此外预算执行应当符合便于监督的原则,有效的监督有助于加强党风政风的转变,预防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落实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精细化执行中还应当执行效率优先,协调配合的原则,由于预算执行设计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等多方面的协调问题,部门众多、人员关系复杂,容易影响预算执行效率,因此,必须加强单位和财政部门内部的协调配合,促进预算执行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三、实现预算精细化执行的主要途径

针对现在许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粗放化的现状,如收入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程序不规范、标准不统一、从业人员素质不足、预算虚假平衡、管理粗放化以及目标不连贯等问题,经思考总结,笔者认为实现预算精细化执行主要有几下几方面途径:

(一)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观念的树立

财务精细化属于单位管理理念的一种,事业单位想要转变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必须首先树立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观念,在全单位贯彻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提高从业人员的认识,使其观念从根本上发生转变。特别是单位领导干部这一层面,一定要以身作则,高度重视精细化管理,全面具备管理意识,对单位的各项决策起到有利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上而下的从领导层到基层工作人员的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实现财政预算管理的作用和目的。

(二)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健全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与调整。

1、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基础,因此必须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单位的预算编制过程中,经费需要按照人员编制以及相关固定标准来制定,必须有明晰的项目作为指标,将项目分解足够细化,、从而保证单列指标的相关工作到位。此外,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部门预算编制的相关操作流程和编制方法,并建立相应的监察和考核机制,以增强预算执行的可操作性。主要包括基本支出的细化和项目编制、编制过程中本级财政批复预算的到位率、执行过程中代编预算的下大力度等,为预算执行打好基础。

2、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的基本制度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这已是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共识。因此,想到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就必须完善这一国库管理制度,规范相关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这一体系主要是为了对财政资金进行集中首付,能够有效的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必须明确零余额账户的功能、开户和撤销程序以及相关使用要求等等,以发挥零余额账户在这一支付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用款计划的管理。用款计划是控制财政资金流量以及支付管理的重要途径,具体说来应当设置用款计划的相关审核批复岗位,从而制定更加严格的审批程序,在部门预算编制清晰明确的基础上提高用款单位用款计划的审批效率。三是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的推进。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支付过程,其资金流经各级财政部门后才能最终支付到收款人手中,因此必须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应特设专户将中央和地方的专项资金纳入进行统一的支付管理,加强对于资金流向的动态监控。四是公务卡制度的推广使用。公务卡制度的推广和使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单位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公开度和图名都,有助于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能够有效的从源头来控制授权支付,解决现金管理中的诸多不足。

3、考核制度

对于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和考核有助于准确、及时的明确考核内容和具体的考核指标,从而将各部门预算申报的编制和执行结果同年度考核相联系,从而体现预算管理的权威性。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来评价和分析预算执行,并以此为标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最终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

(三)财务人员的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

财务人员的包括单位的领导层以及全体会计人员,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管理主要按照会计委培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应当制定在经常轮换岗位上的会计工作人员的资格审核、工资待遇、人员轮换制度及与其相应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等等。单位的岗位设置也应当按照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来进行相应的岗位的细化,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将责任落实到人,并进行与之相应的考核的量化。不仅是单位的岗位设置,相关的财务预算管理流程也应当有详细明确的操作规范,将业务流程同样精细化,同时还可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

此外还有许多管理精细化的方式,如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代替人工操作,提高具体执行工作中的效率,保障其准确性和及时性,将批准的预算录入统一的数据库中以保证财务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财务状况,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等等。

参考文献:

[1]李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刍议[J].价值工程.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