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第1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主要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开展。而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所以,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有效地减少各类事故发生。此外,随着煤炭行业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矿工生活的逐渐富足,煤炭行业和矿工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有些人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视为矛盾的,这种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片面的。之所以说安全与生产不是矛盾的,是因为它们根本不是对立着的双方,安全与生产是相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

我们在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时,应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及现象,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生产的辩证关系,不可持片面观点。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树立起“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井上井下的全位、全过程。

我国煤矿存在的安全问题

开采技术落后、煤矿技术人才及安全技术评价管理人员不足。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在国有煤矿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左右。在近40个年产5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煤炭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不足2000人,而提高煤矿人员素质,加大技术投入,已经成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国很多煤矿的自然开采条件恶劣。据统计,目前我国井下作业的煤矿占95%,井深平均在400米以下,相比世界其他国家而言,煤系、地层构造异常复杂,而且开采后的围岩运动和应力场变化也极难把握。另外,大量事实也证明:煤矿所发生的重大事故,如瓦斯爆炸、采掘工作面顶板垮塌事故、突水淹井、矿井透水等都与此有直接关联。

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差欠账多。我国很多煤矿自然开采条件比较恶劣,管理上漏洞诸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没有把握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总之,安全设施长期欠账导致安全隐患重重,已成为我国煤矿的一个基本现实。

立法、执法、监察等法制及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还不健全。安全检查是实施监督检查的一种有效形式,跨地区的安全检查和矿与矿的安全互检是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法,可是近几年来这种有效的互检也多流于形式。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加大法律管理力度。用法律手段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这是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强有力的方式。我国《煤矿安全规程》、《煤炭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其中,对煤矿开采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明确规定,这使得从事煤矿行业的劳动人员的切身利益都得到法律保障。

充分发挥理念先导作用。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心态安全,这也最能体现出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为什么在单位内“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呢?分析其原因就是观念问题,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例如:一些企业盲目追求效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上级组织安全大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要安全”本来应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上述这些错误观念如果不破除,就无法树立起正确的安全理念,所以,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成为一座空中楼阁。

安全培训是安全工作的前提。在我国,煤矿一线的人员大多是来自偏远地区且没有受过过高的教育的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防范了。煤矿行业十分特殊,只有巷道和工作面是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活动场所狭窄,随时都有自然灾害的威胁,瓦斯、煤尘、顶板等都是常见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其工作环境之恶劣。因开采煤矿时总会面临不断变化的情况,威胁生产因素也发生着变化。所以,要保证煤矿工人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现场情况,并掌握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要实现上述的这些方面,就要对煤矿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在安全思想教育过程中,不能只讲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最好是以典型的煤矿安全事故案例为例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培训,从而使煤矿工人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第2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煤矿行业一直都是高危行业,煤矿工作者时刻面临各种危险,包括水、火、瓦斯、煤尘及顶板灾害,并伴随着其它各种威胁,许多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疏漏,虽然有关部门已加强相应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制订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有违纪违法情况存在,因此,安全管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结合当前形势,有针对地提出改进政策及改进措施方案,以便实现煤矿企业稳步发展,提高煤矿企业生产安全性,增加经济效益。

1煤矿企业现存的问题

1.1煤矿企业管理资源浪费

中国煤矿企业实行安全监管多头管理,管理力量相对分散,除中国负责监察各级煤矿安全的监察机构外,还设有各级市县煤矿行业监察部门,监察体系紊乱,监察管理职能不能落实到实处。各部门虽然有监察职能,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无权对违规或违法矿业实施处罚,使地方监察力度低下,安全监管效果差且管理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在实际探访过程中,发现存在不少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忽视安全生产环节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仅是表面形式,甚至有随意设置的情况出现。

1.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由于煤矿产业具有相当高的危险性,且工作强度大、薪酬低,多数高学历人群不愿到矿业工作,这就造成煤矿业管理人员、一线工人及专业技术人员断层,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具有煤矿专业知识的人才比例小,且无法入井工作,从业人员多数为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困难者,一些煤矿甚至不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及通风系统图就直接让工人们下井采掘,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员工人身安全[1]。此外,领导层面也缺乏煤矿专业技术知识,只重视经济效益和自身利益,忽视煤矿安全生产环节,导致矿业安全管理失控现象时有发生。

1.3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部分煤矿业主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凡事以利益为重,无视政府监管工作,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对相关机构下令的停产整改指令阳奉阴违、拒不执行,导致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屑一顾,违章指挥,更有煤矿业主对职工提出的安全隐患问题置之不理,甚至强行让职工下井作业,无视国家法律法规,随意开采,违规采矿,造成矿井安全管理失控,安全事故频发[2]。

1.4职工素质不高薪酬偏低

由于煤矿行业的高危性和劳动强度大的特点,从业人员一般是学历低、家庭经济困难、农民等弱势群体,且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煤矿招工难的现象,国有煤矿企业降低标准大量招收农民工,虽然这一措施解决了当时招工难的问题,但也导致煤矿行业劳动者素质整体不高的现象,且延续至今。部分企业忽视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不愿投入经费培训员工安全意识。此外,煤矿行业劳动报酬相对其它行业较低,近年来全国国有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人均收入不足2×104元,且高危工作津贴和福利制度不完善,不利于调动煤矿工作者的生产积极性[3]。

1.5相关的法制法规不够完善

政府及地方相关机构对煤矿企业安全监察工作不到位,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缺少有效监督,针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没能做到明确规定,部分监察机构或部门甚至出现及渎职现象,使监督机构没有履行自身应尽职责,忽视煤矿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部分企业安全设施简陋,安全管理制度如同虚设,也没有制定相应安全规章制度、员工安全培训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造成日常采掘煤矿工作中仍然存在违章行为。

2加强煤矿生产安全的措施

2.1整合煤矿企业监管行政资源

整合煤矿行业监管行政资源,明确各级监察机构监管职能,落实监管工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强化煤矿安全监察职能,政府应加大监察力度,完善各级监察机构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监管部门对煤矿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实施以预防为主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将重点放在基层,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2利用教育资源培养专业人才

煤矿企业应加大经济投资,强化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也可以采用合作办学方式,委托煤矿大中专科院校培养企业职工,加强培养煤矿企业领导班子和管理人员,采取定期定点培训方式,提升井下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煤矿企业则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接受教师与学生到矿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派出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国家应利用教育资源,给予煤矿企业和委托院校经济和资源上的优惠,大力推进煤矿业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抓住机遇提高薪酬,留住人才。

2.3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

在煤矿作业前,企业负责人必须明确安全责任工作,强化和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培训员工的同时也要培训煤矿经营者,提高经营者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及抓安全工作的能力,企业应搞好“一通三防”工作,严抓瓦斯、煤尘、透水等隐患排查工作,同时做好通风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矿井坚决予以停产整顿,积极稳妥地配合政府监察机构工作,做好排放工作不污染环境,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

2.4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薪酬

随着中国煤矿业发展,采矿难度越来越强,地质结构不稳定使矿井崩塌的可能性提高。因此,煤矿企业应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制订更完善的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和安全意识,并严格检查培训成果,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和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员工培训效果,对新员工和改变工种的员工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未通过者严禁下井作业,一线员工必须达到标准才可参加工作,以有效控制安全事故。

2.5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制法规

提高煤矿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实施煤矿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健全相关法制建设,加大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力度,形成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并强调执法人员的职责范围及部门建设,坚持中央的规定,严格执行达到标准,真正落实管理权限的法律职责,尽最大努力控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改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和漏洞,用法律法条保障煤矿安全生产[5]。

3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是工业生产中最核心的环节,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全面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企业应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狠抓职工生产安全意识,积极开展相关安全技术培训,从根源上防止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应进一步改进相关政策,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整顿或关闭不良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为促进煤矿行业安全管理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和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文宇.浅析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32.

[2]秦建国.基于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0):501.

[3]刘希福.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山东煤炭科技,2012(2):229-230.

[4]汪龙琴,石林华.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与应对措施[J].地球,2013(5):319.

第3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预防;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U698.5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2011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多,千万吨以上煤炭生产企业达到47家,产量占全国煤炭核定生产能力的63.24%。其中3000万吨以上煤矿企业12家,并创造了一批高产高效矿井,各地区、各部门和煤炭企业提高了认识、强化了管理,安全投入也普遍有所增加,使煤矿在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安全生产状况的总体稳定,但煤矿仍然是我国工矿企业中事故发生最频繁、安全生产形势最严峻的工业部门,与国外的差距也仍然存在。

2 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对2011年煤矿事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其安全生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2.1 煤矿的主要事故类型为顶板、透水、火灾、瓦斯和运输事故。2011年全国发生煤矿事故1201起,死亡人数1973人。

2.2 随着煤矿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自然灾害事故所占比例下降,生产性事故所占比例增大,但在提高装备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3 安全生产状况与煤炭产量成正比,即煤炭产量较高的省市或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较好;产量越低,安全状况越差;较高的装备和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创造了基础,同时,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又为生产能力的发挥创造了前提和保障。

2.4 事故发生具有时间规律:在月份方面,3、4、5月是事故的高发月,在月旬方面,下旬特大事故占62.5%,在工作班次方面,日班发生的重大事故占46.55%。

2.5 采掘工作地点事故集中,以掘进工作面的危险性最大:在国有煤矿特大事故中,采掘工作面占76.92%,在重特大瓦斯事故中,掘进工作面占42.82%,采煤工作面占25%;但巷道事故比例也有增大趋势。

2.6 不同地域的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由于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域的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差别较大。

3 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是复杂的、综合的,国有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全方位的。分析表明,国有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3.1 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多变,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多,是造成事故的客观因素。我国煤矿开采的煤层大多属于石炭二迭纪的煤层,其中瓦斯含量大、煤层透气性低,地质构造复杂不易在开采前抽放瓦斯,但在采掘时,瓦斯放散量大,再加上开采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和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采动诱发的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原有安全技术及理论基础已难以适应当前煤矿对安全高效生产的迫切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的突然涌出现象,造成瓦斯事故。

3.2 长期以来,煤矿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技术水平不高,要求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长期以来,技术投入不足,装备水平差,产业技术人才匮乏,劳动效率低。把“千军万马”的队伍放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劳动,一旦出现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等事故时,容易导致损失惨重,甚至全矿毁灭的现象。

3.3 大多数煤矿技术水平低下,从业人员素质低,难以适应高危环境的要求是不容忽视的现实。对于广大的煤矿职工来说,安全文化素质低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煤矿是高危行业,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应当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从事该项工作,才能应付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局面。

3.4 基础工作薄弱,安全技术装备不足。煤矿矿井的寿命多为几十年,随着开采深度加大,范围延伸扩展,瓦斯涌出量增多,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增大,危险程度急剧增长,原有的矿井生产系统就难以满足要求,没有及时改建生产系统,不能满足新的生产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投入,矿井安全装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还有许多矿井的安全设施达不到要求,这也是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

4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两部分内容,即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前者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后者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

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安全教育对策主要使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安全管理措施则是要求必须怎么做。

5 关于煤炭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我国年产煤35亿多吨,位居世界第一,但安全问题非常严重。2011年全国煤矿共死亡1973人,百万吨死亡率0.564。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法律法规、科技进步、行政执法监察、工伤保险、宣传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并力求使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1 加强宣传和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岗前进行一定时期的岗前安全培训教育,使职工在真正具有入井安全方面的知识时才准入井。在平日进行定期的安全学习,进行一些安全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安全经验的总结学习。在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方面,必须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平。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事故案例及经验教训等进行讲述。让职工从思想上树立安全意识,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并针对不同人员、工种从不同角度进行培训。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职工时时处处注意安全生产,做到警钟长鸣。将最近几次大的瓦斯事故做成VCD光盘,分发到全国所有的瓦斯矿井,说明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有关的责任,措施的不足之处,事故的教训,以敲响警钟,尤其是应当使煤矿职工了解其所工作范围内所存在的危险源,知道危险出现时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具备解决相关危险的能力,以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

5.2 加强科研工作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本质安全化的生产体系

近十多年来,开采深度的加大和开采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开采条件更趋复杂,原有安全技术及理论基础已难以适应当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迫切需求。因此,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5.2.1 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力度,特别是应当针对当前开采条件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安全装备的研制,以便为建立本质安全化的矿井生产系统奠定基础。

5.2.2 对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当通过与高等院校和专职科研单位的合作,测定矿井采掘范围内煤层的瓦斯压力、煤层透气性、煤的强度、煤层瓦斯含量等技术参数,查明矿井有关区域的瓦斯危险程度,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预测预报在采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5.2.3 对高危矿井要投入必要的资金,改造通风系统和设备,装备瓦斯抽放系统、监测设备,矿井防灾救护系统等安全设施和装备,以改善安全生产的环境,提高生产系统的抗灾能力。

5.3 针对特殊地质条件,采取特殊措施,改善矿井生产条件

多年来,煤矿瓦斯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未经综合利用的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煤层气实际上是一种热值高、无污染的新能源,可用于发电燃料、工业燃料、化工原料和居民生活燃料。同时,对煤层气的回收利用有助于保护环境,因为煤层气随着煤炭开采泄漏到大气中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

据统计,我国有近一半矿井为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每年因采煤而从矿井中抽放的煤层气在13亿立方米以上。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矛盾,有效控制瓦斯事故是解决我国煤矿安全问题的关键。

结语

当前,尽管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特别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有利条件是:有经验丰富、政治文化素质高的各级领导;有经过数十年建设的强大物质基础;有几十年来培养起来的技术队伍;有经过多次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等规程规定;有专业化的煤矿安全研究机构和有关的大专院校;特别是我国有具有世界先进生产水平的神华煤矿,也有在高瓦斯和突出危险条件下、多年来实现安全高产的淮南公司等所获得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应该说做到控制事故的频发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黄平,李晋杰,杨珊.中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C].2012(沈阳)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344~349.

[2]王省身.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3]刘璐,刘晓,梅国栋.我们煤矿安全致因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2008(10).

[4]任书堂.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煤炭,2005(1).

第4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是企业得以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安全生产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从每年一度的全国安全事故调查中可以看出,煤矿作为高危行业,煤矿企业的人员伤亡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企业,人员伤亡数字触目惊心,给国家、社会、企业及遇难家属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人们的幸福安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国家专门立法确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不管何时、何地,安全生产都应摆在第一位、重中之重的位置,任何人员都不能在违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作业,任何事一旦与安全起冲突都要优先保证安全,只有安全,才有生产,只有安全生产,才有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不只是人身安全,还包括场地、设备安全及周围建筑物等的安全,这对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影响,如果人员、场地、设备或建筑物出现安全问题,那轻则企业停业整顿、赔钱处理事故,重则会导致企业破产。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就需要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遵守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将安全摆在第一位,敢于对不安全情况说“不”,切实做到安全先行,生产保障,让企业的员工都能了解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生产作业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2新疆顺通煤矿企业简介

矿井2008年列入《自治区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改扩建矿井,矿井建设规模为30万t/a,2009年8月批准开工建设,2011年吉木萨尔县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方案确定,顺通煤矿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建成年产90万t矿井。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分别为主斜井承担煤炭运输任务;副斜井承担人员上下及材料运输、其他辅助运输任务;回风斜井承担矿井回风任务。矿井提升运输系统副井采用绞车提升,主井采用双驱动变频控制皮带提升。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2156.04m3/min,总回风2173.44m3/min,W115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配风1303.8m3/min。矿井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备用电源引自水溪沟变电所,另一路主供电源引自新地乡变电所。

3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在过去,顺通煤矿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开采占主要部分,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顺通煤矿不断开采新矿,年产量不断提高,因此顺通煤矿招收了大量的采煤生产人员,但由于人工开采煤炭资源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而且采煤环境差,因此招收的采煤生产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采煤的安全技能知道的也较少,煤矿采煤生产人员为了生产任务和利益往往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2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较弱

顺通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设施尚不够完善,对瓦斯、突水、井涌、煤火探测等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和通风、机电、采矿、地勘、测绘等特殊作业的年轻技术人员急需锻炼提高,这样不利于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3安全管理方式和水平都较低

顺通煤矿安全管理方式和水平相对低,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而且顺通煤矿的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太熟悉,理解不够深刻,在安全事故预防方面做得不到位,这就导致了很多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另外,顺通煤矿的安全管理方式有待提高,对于一线采煤人员的意见或者提出的问题应当重视,通过调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处理,从而使安全隐患减少。

4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4.1对员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新疆顺通煤矿管理层要成立安全教育培训小组,专门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同时要建立设备齐全的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聘请专业的安全教员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另外还可以制定安全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进行考核,以便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总之要想尽办法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4.2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由于煤矿矿井本身的安全性就比较低,瓦斯、突水、煤炭自燃等自然灾害无法避免,煤炭开采过程中危险性极大,因此要想办法降低煤炭开采危险性。顺通煤矿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要通过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安全生产装备的投入使用,以便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4.3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顺通煤矿要想要想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转变现有的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要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里,积极整治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发动群众,让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中来,多倾听一线员工的声音,让经验丰富的一线员工共同制定符合新疆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全体员工一起努力建设安全生产模范煤矿。

作者:康园胜 单位:新疆神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顺通煤矿

参考文献:

[1]蔡士松.小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67.

[2]张兰,许江,张延松.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06):89-92.

[3]贺亮.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

第5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生产生产;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作为一项高危行业之一,煤矿行业已受到诸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鉴于煤矿作业环境较差,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危险源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从业人员并且制约着我国煤矿安全的生产,因此,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1 当前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是一个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安全生产是保证煤矿生产企业持续高速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化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问题是煤矿生产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做的首要任务。

1.1 违法生产现象严重

部分小型煤矿企业只一味的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利益面前甚至无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缺乏相关法律文件的基础上擅自进行生产工作。更有甚者进行越界开采,严重威胁着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阻碍着我国煤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企业管理技术有待提高

由于煤炭行业生产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无法满足煤矿企业的发展。相关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流动性过大,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不能接受煤矿生产环境,不愿意到煤炭企业去工作,导致煤矿企业人才不足。加上人才流动性过大导致企业的管理工作无法建立完善合理的体系,往往是新制度刚刚实行,由于管理人员的更替,新制度就变成了旧制度被废弃。由于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导致部分企业在开采时不注重提前设计开采工程图纸,开采工作处于盲目开采的过程。小型企业甚至对于过断层及采煤具体工作不制定相关安全保障措施,严重忽视生产的安全性。

1.3 安全管理杂乱无章

在采煤工作高峰期时,为了保证工作进度及采煤量,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按照我国煤矿开采相关安全规定进行开采,对于工作面的选取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开采现场不配备相应的防爆装置,有些工作环境甚至是无风作业,对于瓦斯浓度的及时监测设备完全是为了应付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查,管理设备可有可无,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1.4 职工安全意识缺乏

现阶段煤矿企业一线开采职工大部分都是农村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及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加之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导致开采时违规操作现象严重,许多企业为了节约开采成本,雇佣职业素质不合格的农民工,很多一线生产人员都是无证上岗,给煤矿开采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 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我国煤炭产量及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煤炭行业做出的贡献举足轻重。但是煤矿生产行业由于过于重视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忽略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只有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进行,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几率,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稳定长久发展。

2.1 提高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充分做到尊重员工的生命安全,将安全生产提高到与经济效益同等高度甚至是超于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要将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作为企业日常管理任务及企业长久发展的规划中去,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比如可以举行煤矿安全生产知识比赛,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来刺激员工提升自我安全意识,自我提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既能丰富生产人员的业余生活还能让员工在娱乐的同时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强化员工安全意识,逐渐规范企业生产过程,最终实现安全生产保证人们生命安全的目标。

2.2 加强安全设备建设

企业必须摒弃不惜生产人员生命来保证经济收益的思想,管理人员要从实际生产出发,加强安全设备建设的力度,加大企业在安全设备方面的投入,从硬件方面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及时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设备,严格避免出现违规生产现象。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工作,成立专业工作组督促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大煤矿开采技术的研发力度,优化现有的人力资源,侧重科研方面的财政投入,全面提高企业生产抗灾能力。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法律的制裁作用,严格审查忽略安全生产的中小型煤矿企业,督促其进行技术改造,整顿关停违规生产的煤矿企业。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硬性约束企业进行安全整改。

2.3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要彻底改变我国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严重的现状,仅仅在硬性条件上进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领导者还需要注重在宣传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努力改善生产员工的生活条件,积极营造安全生产的整体氛围。鼓励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创新,基于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及安全设备的基础上,加大对于技术创新的奖励力度,并加强创新技术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注重新型科技在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提高煤矿行业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促进高效安全的煤矿开采环境的建设进度,并着重建设安全监管系统。尤其是对于企业内重点生产环节,要做到全方面的监控,对于生产人员的工作安排要严格避免出现超负荷工作。

2.4 树立功成不在任内思想

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自始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的改进非一日之功,企业领导者要树立功成不在任内的管理思想,制定长远发展的发展计划,不能只是治理表面上的安全问题,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要注意建立长效制度,争取实现煤矿安全问题长治久安。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运用科技作为改革的动力,使科技成为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及技术保障。企业要注意结合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合作联手治理安全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制定符合企业长久发展的人才招聘制度,合理优化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建立合理的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循序渐进的解决生产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有能力的企业还可以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为企业长久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人才支持,企业人力资源要保证企业目前运营人才的充足,还要注重相关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建立相应的煤矿安全生产培训院校,人力资源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根本竞争资源,只有确保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才能有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与技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2.5 建立风险担保机制

煤矿生产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煤矿企业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风险保证制度,通过合理的补偿机制来解除一线生产人员的生产压力及顾虑,煤矿企业要与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签署风险担保合同,并严格按照我国煤矿安全风险处理办法相关条例来管理。通过实施有效的保障措施来提高员工井下操作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矿生产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 结束语

安全问题是煤矿生产中必须强化解决的首要问题,企业领导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持不定期监测安全管理落实情况。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要时刻铭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本着对于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及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实际行动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严伟问,张文海.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其培训的建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

[2] 王超.浅谈旷工个性心理与煤矿安全管理[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09).

[3] 王翔.从三类危险源理论谈煤矿安全管理[J].陕西煤炭,2010,(02).

第6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WebGIS技术则不同,以RDS组件作为访问终端,用户经HTTP协议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系统的数据库,获取既定信息。从这一方面来讲,WebGIS技术更倾向于业务访问,并且能够很好的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在网络服务器中,WebGIS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数据请求,选取可用组件,并通过统一的翻译程序,将请求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终端,以规范的形式呈现在浏览器中。一般情况下,工程设计人员会选用三层B/S/S模式的WebGIS系统,因为这种系统可以增设多个访问限制,将数据按分类特征存储到系统数据库中。由浏览器、数据处理器、服务器、互联网平台构成的WebGIS系统,不仅可以扩大用户检索信息的途径,还能提高数据信息的延展性。

二、系统设计

2.1系统框架设计

WebGIS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中,其数据的运行速度非常快,能够在多个功能模块中穿梭。在系统程序中,各层级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功能各不相同,如数据层主要负责监测信息校对、核查、搜集;逻辑层由.cs文件和.dll控件组成,主要负责信息的统计、分类、分析;显示层主要负责翻译信息,按照工程人员的需求,将信息转化成以符号、图形、图像为标准模式的数据,显示层还会增设页面文件和自定义控件,以增加工作人员对语言的设计能力。

2.2工作原理

通过对上文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无论是Server系统还是Service技术,其工作原理都是将信息存放在安全位置,增设访问屏障,工作人员与系统校对访问密码,成功解除限制协议之后,访问者可以采用局部访问的形式,访问各类数据信息。Server系统的工作原理。

2.3系统详细设计

煤矿生产地区的地形复杂,地理环境、施工环境、地质形态变化万千,地质信息和施工技术应用情况组成了非常复杂的“数字煤矿”。因此,工程人员需要具备读懂这些“数字”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掌控各煤矿生产阶段的工程内容,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一般情况下,Server系统是煤矿管理的决策核心,复杂监督煤矿生产全过程、处理工程数据信息、提供调度指挥服务等。任何有关煤矿信息的数据,都需经过专门的监测、测量仪器传送到数据中心,经专业管理人员分析、处理,将这些空间信息、状态情况转换成可用信息,呈现在浏览器上。

三、Server系统实现

数据按照多种级别种类储存,其数据信息势必会存在交叉、干扰现象,因此,为帮助Server系统妥善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煤矿企业会将煤矿生产数据流分为矿级和局级两大类,两个工作流在Server系统中,其信息的交互性是有明确设定的,管理者需要依靠WebService技术,将两部分数据汇总到一个数据平台中,再由分布式远程管理技术将两部分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组成指定信息。由此可见,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用户对系统提出数据请求后,WEB服务器通过遍历各矿服务器获取想要的数据,并返回到客户端浏览器。这种分布式远程管理技术速度快,数据没有冗余。

四、结论

第7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安全文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D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058-01

煤炭作为一门高危险行业,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如何能够谋求长远发展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故此,为了改善此类问题,就需要发挥安全文化在其中所起到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煤矿安全文化主要是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从人的角度去关注人、爱护人和尊重人,以独特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形成更具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在这样一种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背景下开展工作,可以更有效的提升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活动安全有序开展。由此看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实践应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煤矿安全文化的内涵

煤矿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被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主要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思想状态层面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主要表现在生产计划和目标的制定方面,其二是行为状态的工作方式,或是发生事故问题时的应对方式;其三是物质状态的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保护用品等等[1]。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现代企业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严格遵循安全行为规范开展生产活动。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可以表明,企业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安全文化,坚持安全第一的管理思想准则,引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有序开展,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为煤矿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核心地位,突出人的自身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当前一种新式的安全管理理念,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同企业实际情况整合在一起,进而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为企业生产活动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安全文化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还应该坚持技术和安全的整合,在注重先进生产技术引进的同时,还应该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协调配合运作,提升管理成效[2]。各级管理人员在建设安全文化中应该起到带头作用,注重安全文化理论的学习,丰富企业安全文化,有序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其一,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煤矿安全生产理念作为企业生产活动有序开展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和安全决策等众多方面的指导思想。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帮助企业员工展望文明、安全和健康的发展前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其二,创新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养成系统。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在系统内部层层分级建立子系统,包括安全培训、教育规范和全程确认等众多内容。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情感态度和行为准则,提高心理素质,尽可能消除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全身心投入其中,将生产目标分层到位,提升生产效率[3]。

其三,创新安全技术,建立安全环境系统。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推动开采机械化,引进更为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购置井下危险安全防护装备和工具;加强科研力量,做好井下通风、机电、运输以及排水等系统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真正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

其四,设置专门机构,组织协调人员。煤矿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安全文化建设部门,派遣专门的人员,为企业内部生产活动开展提供监督和指导作用。首先,确保员工能够获取更为准确、全面的安全文化信息;其次,激发管理者创新意识,尽可能的赋予安全信息别样的趣味性特点,以一种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安全意识;最后,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帮助企业员工提高自身安全生产水平,掌握更加安全、可靠的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煤矿企业应该注重安全文化的建设,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吸收和借鉴以往的工作经验,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促使各项生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此外,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和谐安全生产,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苏振华.浅谈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决策探索,2013,31(24):74-74,75.

第8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X752 [关键词]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305-01

安全是生产的永恒主题,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煤矿作为事故频发的一个行业,安全在生产中的作用尤为明显。如何保证安全管理到位,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成功落实,如何将安全工作的重点落实到位,将安全生产的实施到位,使安全管理工作更进一步是当前急需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发现,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与落实相脱节的现象,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形同虚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是喊得多、落实得少,叫得响、行动迟缓。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习惯性违章,规范和控制人的行为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只有加强监督力度,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加强违章现场处理,不断规范现场作业,执行标准化作业,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来,才能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施。同时加强对领导队伍技术上的提高和工人业务上的培训才是杜绝事故频发发生的根本。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管理工作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只有正确的管理,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稀里糊涂的落实工作就会给煤矿安全留下隐患。所以业务和技术上的熟练是管理好安全的前提。在生产的同时要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标准化工作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教育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安全管理,尤其是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通过制度、措施、规范落实到实处,形成行业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针对行业特色和企业特色进行管理,将国家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到日常的安全管理中,才能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安全培训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可靠保证。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规范各项管理措施,将工作的中心下移,放在生产一线的班组,开展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多层次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中处罚不是主要目的,只有受到教育才能防止事故的不断发生,才是安全管理的最理想效果,不能以罚代管,要教育为先。

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最不可预见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结合生产需要,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管理的不同特点,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大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安全生产工作重在监督管理到位

安全工作重在监督管理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要根据生产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安全目标。

安全监督管理,应突出强调敢抓、敢管、敢考核。我们要十分注重“以人为本,重在教育和预防”的原则,注意表彰安全工作中的优秀事迹,总结和推广安全管理中的有效方法,积极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激发班组和职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五、加强行业监管力度,提高执法人员专业素质

我国煤炭行业采用地区及行业管理模式,一般由煤矿安全监察局进行行业管理,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行地区管理,但由于我国煤炭监管机构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在监管过程中出现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且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所以进一步提高行业监管力度,提高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已成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规范煤炭行业管理,通过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煤炭行业管理标准,让执法人员在监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并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配备充足专业人员进行执法,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素质突出的后备力量,让煤炭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六、清晰划分井工煤矿与露天煤矿行业标准

由于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较晚,露天煤矿较发达国家要少很多,但是露天煤矿对比井工煤矿有以下优缺点:优点⑴矿山生产能力大⑵劳动生产率高⑶成本较低⑷安全程度高,劳动条件好⑸建设速度较快⑹耗材消耗少,特别是采用汽车运输时。缺点:⑴露天开采深度要受到剥采比的限制⑵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深远的影响⑶气候的影响使露天煤矿生产具有季节性,降低了生产效率。⑷需引进大型设备,投资较大。

针对现行的科技发展情况及市场来看,大力发展露天煤矿并取缔部分小型煤矿是我国今后的主要发展策略,但在我国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中,对露天煤矿和井工煤矿管理大部分采用统一管理模式。多是采用针对井工煤矿的管理模式套用对露天煤矿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对露天煤矿存在的许多不必考量的内容,因为露天煤矿在开采形式上与露天金属矿山存在相似之处,但又与露天金属矿山的危险源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针对露天煤矿的专业管理在我国尚处于一定的过度阶段,需要不断完善露天煤矿管理标准,严格露天煤矿环境治理及土地复垦管理。

由于我国井工煤矿数量众多,规模不一,危险性大,且多为早期开发,所以对于井工煤矿的安全管理,仍是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不断完善井工煤矿管理标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关闭小煤窑,提高准入条件,整合矿产资源等各种举措都是我国针对井工煤矿提出的各项制度,只有不断深入开展各项制度,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井工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始终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水平,才能保证井工煤矿不在成为群众心中的“小煤窑”。

七、健全规范管理制度,明确职能划分及工作要求

第9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1.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为了能更好地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针对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国家相应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条例,严格规范了科学合理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但是,在当前的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些条例都没有落实到位。一些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责任心不够,这样就很难按照相应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导致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给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留下极大的隐患。

1.2煤矿所采购的设备标准化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管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煤矿机电设备的选型、采购和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都无法有效地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规定,这样就会造成现实生活中的机电设备重要信息不全面,并且这种机电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完成也不到位。

1.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素质有待提升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有些煤矿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意识,或者没有配备专业化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所以即便安排了相应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也只是流于形式,很难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而且有很多人都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机电知识和专业的技能素质,使得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系统的学习和丰富的经验。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出现困难,这是诱发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机电技术管理人员在培养制度方面还处于空置的阶段,并且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所培训的内容往往都是与技术人员所学的知识没有太大联系,缺乏针对性,这样就使员工难以有效地学习,更难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2.1切实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项目投资

当前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煤矿技术管理投入力度不足,管理技术上的落后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机电技术管理是以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并能够切实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应的资金投入,这是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并能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实际效益。不断加大科研技术的投入力度,从而可以安排专项的科研经费,才能更好地运用在改善煤矿安全生产中,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而且,各级煤炭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必须要不断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完善煤炭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加大煤炭生产队伍的建设,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更好地加强对煤矿机电技术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

2.2构建科学合理的供电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地煤矿机电结构体系,就必须要确保机电安全运行的前提,对于整体的煤矿机电设备系统而言,必须要确保电网的精干、高效,从而实现电源供应的可靠。尤其是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双电源和双回路进行供电,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各项设备系统稳定性。

2.3对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

在对煤矿机电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各项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加强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同时,还要对电网的具体安全参数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不断提升其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例如,在一些煤矿资源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煤层的厚度不一致,这样就难以实现煤炭的规模化生产。但是,煤矿企业所推广的各种节能设备,可以安装煤炭安全监督管控系统,并实现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煤矿生产的质量和整体的经济效益,实现我国煤矿企业经济利润的稳步增长。而且,安全监控系统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不仅是可以对作业进行实时监控,还能够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样不但有利于改善煤矿的生产情况,切实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必须要引起煤矿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2.4切实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制度的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这就必须从制度上着手,制定相对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相关部门还要重视对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而对于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必须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切实提升各个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而且需制定出科学有效地对策,切实加强煤矿生产的工作,不断落实通风区的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资质培训,定期对煤矿开采人员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充实煤矿生产的专业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大安全绩效考核力度和安全事故的问责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从而为煤矿企业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气氛,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