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icu的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icu的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icu的护理措施

第1篇: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icu谵妄主要是指由于普通医学疾病入住ICU而发生的谵妄,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障碍,由于ICU患者经历的一系列打击所致。谵妄是我国综合性医院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其中ICU患者发病率一般为15%~40%,最高报道达80%。患者发生谵妄常提示大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认知、感知、情感和行为的障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降低ICU谵妄的发生率是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为预防和减少ICU患者谵妄的发生,故对其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患者共654例,其中谵妄达102例,占总数的15.6%,其中男64例,女38例,其中老年患者53例,外伤后患者72例,择期术后患者30例。

2 ICU谵妄的常见原因

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多数ICU患者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如果不能解除疼痛,本身就会导致患者的烦躁不安和意识模糊。年龄70岁以上;既往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痴呆史,中风史,癫痫史,抑郁史;入院时有视力或听力减退;有肝肾功能障碍等均为诱因。ICU患者常用的精神活性药物可以增加ICU患者的谵妄率,如抗胆碱药物、止痛剂和镇静剂等。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大量出血、输血、过度换气、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等可引起谵妄。

环境因素:ICU的环境与谵妄有密切关系。①监护室与外界隔离;②ICU内有许多抢救设备和监控仪器,这些都给患者带来一种被禁锢的感觉,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同时限制了患者的活动;③ ICU患者存在严重的睡眠剥夺问题,ICU患者的睡眠时间减少,经常从睡眠中惊醒,睡眠质量差,睡眠剥夺对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原因主要是噪声、灯光、给药等,其中以工作人员说话所产生的噪声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最大;④危重及抢救患者多,特殊治疗及护理多;⑤限制探视不陪伴,限制活动及使用约束,环境陌生,缺乏沟通及交流;⑥需要使用留置导尿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下机械通气等。

3 护理措施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早期评估精神障碍发生的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疾病,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控制感染及低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

3.2 减少应激刺激在患者刚刚入住ICU后,常常会由于病情严重、疼痛、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医务人员而感到恐惧、焦虑,此时,护士最好能够陪伴患者,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每一项操作,患者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和感受等。缓解疼痛,保证舒适。

3.3 反复给患者进行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 由护士承担,每天为患者提供3次刺激认知功能的活动,以保持患者的定向力。

3.4 保证患者的睡眠,促使睡眠-觉醒周期的正常化 ①降低ICU的噪声,夜间尽量关灯,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监护仪的报警声音,在23:00~5:00之间尽量协调和限制各种护理操作,只能小声说话,不能使用电话、对讲机等,尽量不使用直接灯光照射等;②夜间静脉滴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在患者意识清楚合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约束带的使用,对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禁忌使用约束性治疗,可酌情使用药物性治疗;及时拔除导尿管,早期活动,包括关节运动。

3.5 维护患者的自尊 ①入住ICU的患者大多身体部分暴露,而且由于工作原因,护士可能多注意监护和治疗,忽视了患者本身的存在和自尊;②在做任何治疗或护理操作时,尽量减少暴露,要尊重患者,必要时应用遮挡或让其穿上病衣;③做好晨晚间护理及各种基础护理,这样不仅可给予和安慰,还可以增进护患关系。适当的音乐可以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产生调节患者精神状态的引导作用,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

第2篇: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风险;防范

      护理风险指医院由于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可能的不安全事件。NCU因抢救的患者都是以各种神经外科重症为主,由于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护士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在护理工作中易发生临床风险事件。因而,了解NCU护理风险的种类及特点,能够极大提高NCU护士的防范意识,更加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1-2]。对天津西青医院收治的654例NCU患者护理风险的种类、原因、处理措施等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54例NC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脑出血314例,脑挫伤96例,头部外伤84例,脑肿瘤45例,颅骨骨折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硬膜下血肿25例,硬膜外血肿21例,脑脓肿8例,脑血管畸形5例,颈髓高位损伤3例。

2 NCU常见的护理风险

2.1  非计划性拔管:由于NCU患者受制于多种监护仪器,且身上有多个管道,在进行翻身或护理时可能出现管道的脱落,甚至可能出现患者自行拔管现象。在654例患者中,出现自拔气管插管6例,自拔胃管5例,自拔脑室及创腔引流管4例,自拔导尿管5例,自拔静脉插管2例。非计划性拔管占3.36%。其中,气管脱落或拔出的风险性最大。由于气管脱落后需要重新插管,患者表现出缺氧烦躁情绪,会加大气管插管难度,容易造成气道损伤;由于患者自行拔管时因导管斜面的刺激,加上肿胀的气囊,患者无一例外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会引起较大血管出血。因而,重新插管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仅给患者增加了医疗费用,并发症的加重还会给患者又一重创。

2.2  NCU护士应变能力低或责任心不强:一些NCU护士由于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无法对危重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如脑出血患者术后突然出现尿量增多,每小时250 ml以上,此时,护士应该尽快报告医生是否会有尿崩,以便尽早采用垂体后叶素,防止尿崩加重[3]。

2.3  院内感染:危重患者由于免疫力低,在治疗时侵入性操作多,一些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观念还不强,没有贯彻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不合理的消毒隔离设施等,使得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在654例患者中,出血颅内感染5例,肺部感染17例,尿路感染9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74%。

2.4  窒息:NCU患者大多是昏迷患者,无法进行咯痰,当气管插管患者吸痰不及时、痰痂堵塞、误吸呕吐物等都会引起窒息的发生。在654例患者中出现气管插管半堵塞4例,经及时吸痰处理后,未造成窒息。

3 预防措施

3.1  减少和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如果患者神志清醒且比较配合,护理人员应耐心对其讲解人工气道正常的不适反应,以及气道处理与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如果患者比较烦躁,不配合或神志不清,护理人员要随时关注患者的情绪,防止患者乱抓乱拔,在必要时遵遗嘱采用镇定剂。除此之外,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时要注意防止管道的脱落,并检查管道是否固定在位[4-5]。

3.2  加强NCU护士的责任心与专业知识培训:应严格教育NCU护士严格贯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以患者为中心,认真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对NCU护士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病症的观察注意点与方法以及重症患者的抢救技术等能够熟练掌握。在需要对病情危急的患者抢救时,护士需要有熟练地急救技术与沉稳的心态以缓解患者家属的紧张情绪。

3.3  防止院内感染:严格贯彻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程序。每个患者使用过的器械如:呼吸机、雾化器等均应进行彻底消毒后用于另一患者;为防止交叉感染,给每一位患者治疗完后均需彻底洗手后才能给另一位患者进行治疗。

3.4  防止窒息发生:尽量让患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将呕吐物清除,在床边准备好吸引相关物品如吸引器、吸引物。气管插管以及气管且开患者需要将气道充分湿化,以防止形成痰痂,注意翻身时要扣背,使痰液易吸出。

4 小结

由于NCU患者的特殊性,且NCU护士处于临床第一线,精神状态长期高度紧张,在护理工作中易发生临床风险事件,因而掌握此类风险的种类,特点以及防护措施对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以及患者护理的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NCU护理面对的对象特殊,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6]。因此,要定期对护士进行规章制度的加强与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的急救技术与仪器操作要点,将患者安全牢记心中,提高其观察患者病情的能力与紧急应对能力,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

5 参考文献

[1] 李晓惠.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8,40(5):375.

[2] 钱淑清.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J].护理研究,2007,19(3):69.

[3] 金  燕.重症监护患者气管导管滑脱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9,19(3):532.

[4] 祝敏芳.浅谈新形式下护士的自我保护[J].护理研究,2006,17(3):301.

第3篇: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01-01

气管切开手术是直接迅速解决气道阻塞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及途径,已经成为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1]。但是气管切开会使得各种细菌直接经气管切口侵入患者的支气管及肺部等部位,加上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低下,从而引起患者肺部感染的出现。在对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2]。本研究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用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入住我院ICU行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00例,将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9~78岁,平均(62.19±5.49)岁;其中脑出血11例,脑梗死18例,颅脑外伤10例,呼吸衰竭7例,心脏骤停复苏术后4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6~77岁,平均(60.28±5.67)岁;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19例,颅脑外伤9例,呼吸衰竭8例,心脏骤停复苏术后4例。经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保持ICU室内空气流畅,温度及湿度保持适宜的程度,每日定时对ICU室内装置与地面进行消毒,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与陪床人数,医护工作人员操作前后勤洗手并注意佩戴无菌手套,预防患者出现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健康宣教。患者在入住ICU之后,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实际病变发生部位、文化程度以及疾病控制等针对性较强的健康宣教活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对肺部感染进行全面地了解,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先兆症状,应立即告知值班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急救措施,确保呼吸道的畅通性,预防窒息的出现。(2)药物使用指导。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性格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告知患者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告知患者药物应用的必要性,提高患者配合度。如:患者在输注抗生素时,护理工作人员应强调输液滴速的控制情况,千万不可自己调节滴速。若出现心慌与脸煞白的情况应及时地向值班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通报。(3)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气管切开创口的恢复情况进行密切地观察,并仔细检查是否有出血症状的出现以及创口是否清洁,按照分泌物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消毒等。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包括[3]:(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以及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2)有效:患者肺部感染症状出现显著好转,且生命体征趋于正常水平;(3)无效:肺部感染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或改善。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转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由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的形式进行表示,其他指标以“ X±s”的形式进行表示;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临床情况观察对比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转出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第4篇: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对于严重气道阻塞的问题,气管切开手术可有效解决,逐渐运用至临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可导致切口处病原体侵入,导致肺部感染[1]。有学者指出,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最大限度的辅助临床治疗[2]。为探讨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将我院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均由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共80例,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各40例的两组。其中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6±7.1)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1±8.1)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5)。

1.2方法[3]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症状与体征观察、按时换药、等基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施临床护理干预,内容为:①环境建立:营造干净的病房环境,保持适宜温度与适度,至少通风3次/d,早晚消毒,杜绝噪音与刺激性气体②气管切口临床护理:要尽可能保证切口及其周围的卫生,观察切口症状,对出血与化脓状态给予对症治疗,及时更换敷药,如出现痰液,应立即给予碘伏消毒;③湿化护理:采用MR850湿化仪对患者进行湿化护理,减少痰液粘稠度,减轻导管阻塞,清理痰痂等异物,如有必要,可滴加湿化液,如患者病情较轻,可采取常规雾化治疗;④吸痰与口腔护理:给予患者临床吸痰治疗,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患者口腔进行擦拭处理,调整其PH值等。

1.3检测方法 ①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由实验人员和主治医师共同完成,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无生命危险即为抢救成功;在患者复查与随访过程中,出现相关并发症如高烧、震颤等症状视为发生并发症;患者满意率依靠医院护理满意调查表进行调查,采取10分制,评分8分以上视为满意;②两组患者护理后气管切开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由实验人员全程跟踪记录,建立数据库。

1.4统计学分析 Excel录入数据,并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相关临床指标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与满意情况采用χ2分析。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评价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与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第5篇: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ICU护士;物理性损害;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22-01

1 物理性损害的种类

1.1 噪音污染

护士工作环境中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声、负压吸引器的声音,病人的声,此起彼伏。国际噪声委员会规定,噪声白天≤45db,夜间应≤30db。而ICU病房的噪声白天为50db~70db,夜间为45db到55db,有研究显示,接触70db以上噪音可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还可以触发心律失常[1]。

1.2 机械性损伤

ICU患者都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护士不但要完成日常和突急的治疗和护理,进行大量的生活护理和照顾,还要准确完整的记录大量的护理文件,导致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由于国内人力资源的严重欠缺,长期超时、超体力工作,经常站立工作,抬、搬运病人,为病人翻身、安置,经常性地弯腰、低头工作,进行负重操作等,都可能发生物理性损伤。卢子英等[2]的研究资料显示,在ICU护士1天的工作中,弯腰或其他腰部受限的工作姿势持续的时间占总时间的36%.郑爱英等[3]研究显示,LBP的患病率主要以骨质增生、腰背酸痛、骨关节炎、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为主,均与护士超负荷工作、超体力劳动、弯腰工作、搬运病人等引起的肌肉劳损、扭伤的职业损伤有关。

1.3 利器损害

利器伤害是ICU护士职业危害中导致感染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 最常见的是注射器针刺伤, 其次为手术缝针、刀片、玻璃类器械刺伤等。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护士发生意外针刺伤。由于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 针刺伤占80.0%。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播, 其中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艾滋病[4]。

1.4 电离辐射

ICU常暴露于小剂量放射环境中, 长时间接触会因其蓄积而致癌、致畸、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等职业性损伤。ICU护士进出频繁, 终末物品、房间需要用紫外线、床单位消毒机消毒。臭氧是眼和肺最危险的刺激剂之一, 长期接触可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 某些ICU光线不足, 护士整日在人造光线下工作。医学研究发现人们长期生活或工作在逾量的、不协调的光辐射下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心悸和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

2干预措施

2.1 噪音预防 对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普查、检修,及时解除报警引起的原因,正确设置报警范围,工作人员加强认识,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电话震铃设置在合适的音量并及时接听。

2.2 充分重视负重伤 许多发达国家已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医护人员不得单独以人力搬动超过20kg的重物。规定这种法律依据是因为医护人员的腰部损伤逐年增加,特别是护士[5].培训护士正确搬、抬患者的技巧,注意遵守节力原则,掌握正确使用设备及正确的工作姿势,如抬患者是采用力学原理,根据护士的身高将床面抬高或降低,减少护士腰部做功;使用改良中单结合过床板给长期卧床病人使用[6];长时间低头工作要注意变换姿势,活动颈肩部,保护好自己的颈肩部。由于护士工作时间长,长时间的站立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及腿部肌肉酸痛不适,护士在工作时间可穿弹力袜、下班后尽量抬高下肢或热水泡脚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和减轻肌肉酸痛感。

合理的休息和锻炼,当感受到由于压力过大而出现身心不适时,应适当的休息。同时保持活动和锻炼,有助于缓解压力的反应,ICU护士的工作时间安排应合理,以保证繁重工作后的休息。

2.3 预防利器伤 从根源防范,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防止刺伤,在工作繁忙时更要保持镇静,做到忙而不乱。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美国CDC早在1987年就在全面性防护措施中提出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帽。目前国内外已开发了不少安全医疗护理器材,改善医疗护理操作环境:一是无针头的产品,如无针头的静脉通路装置,减少了针头的使用频率;二是具有安全保护性装置的产品,如可收缩针头的注射器、戴保护性针头护套的注射器及针头可以自动锁住的套管针等;三是个人保护产品,如外科医生使用的顶针、单手可将针头套上帽的装置等,四是锐器收集箱。

2.4 尽量减少床边摄片的次数,护士应暂时回避,确需陪护密切观察病情的,应穿防护服,定期体检,适当休假。室内良好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自从1998年美国召开了首届“护士健康与安全”国际大会,会议口号提出“为了关爱病人,我们应首先关爱自己”。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应高度重视对ICU的管理, 加强ICU专业人员的岗前培训, 不断更新老化的防护知识、防护理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行为、改善工作环境多方面着手,尽量降低影响职业危害的因素, 在维护患者健康的同时,也保障ICU护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谭忠勤,噪音对听力和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6,2(1):1

[2] 卢子英,熊萍萍,ICU护士腰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4,10(2):105一106.

[3] 郑爱英,纪文英,黄泽泓,等.135名护理人员生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38-41.

[4] 谢,聂军.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4

第6篇: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ICU;人性化护理;运用

在我国疾病临床治疗治疗过程当中ICU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CU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目前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的进步人性化护理是ICU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化护理措施就行改变单纯的以医生和护理人员为主的护理模式当中,在实际的护理当中以患者为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15年1月~9月来我院ICU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当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0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32.56±1.25)岁,女性患者25例,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33.11±1.3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0.13±1.78)岁,女性患者30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2.78±1.67)岁。所有患者都符合ICU治疗标准,患者在性别、年龄大小和疾病差异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55例患者当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组55例患者当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深入人性化服务意识 在ICU患者的实际护理过程当得知,人性化意识非常重要,它是指导ICU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操作的关键。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当中ICU护理人员要充分的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实际的护理当中要语言和蔼温馨,操作文明,给患者贵宾一样的服务。另外在ICU患者的人性化护理过程当中,要加强护理人员人性化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实际人性化专业护理技能。

1.2.2专业的心理护理措施 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上都是非常的紧张和恐慌,对治疗没有信心。因此在实际的护理的过程当中ICU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清楚疾病的治疗病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护士在每次操作前,都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给患者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对患者说声:谢谢你。对于会引起疼痛的或不太成功的操作,如静脉穿刺一次后不成功,会向患者说一句对不起。

1.2.3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要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提高实际的护理效果。ICU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如果单纯的以白色的色调的治疗环境,患者一天到晚看到的是枯燥的治疗仪器,心理压力较大,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当中,护士站挂有各种面部表情的卡通人物,时刻提醒护士要面带微笑。将病房墙壁、床单、被罩、枕皮、床头桌及护士服改为淡蓝色,两床之间以色彩淡雅的围帘隔开,淡化了ICU肃穆的感觉。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遮盖患者的隐私部位。将灯光调暗,符合昼夜节律,减轻仪器和报警的声响,这样提高实际的人性化护理水平。

2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对ICU治疗满意度为80.32%,有80.73%的ICU患者感到紧张。观察组对ICU治疗满意度为96.12%,有50.36%的ICU患者感到紧张,见表1。

3讨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疾病临床治疗治疗过程当中ICU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CU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于志红[1]研究指出人性化护理措施就行改变单纯的以医生和护理人员为主的护理模式当中,在实际的护理当中以患者为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首次见面,护士会向患者做自我介绍,为了加深印象,护士会用幽默的语言提醒患者注意她的特征,每天上、下班都会打招呼,给患者老朋友般的感觉。

芦丽娟[2]和张晓燕[3]研究指出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当中ICU护理人员要充分的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实际的护理当中要语言和蔼温馨,操作文明,给患者贵宾一样的服务。陈雪[[5]和陶雪江[6]研究指出ICU设立了一个区域,通过缓冲区的方式与病房隔离,在这里家属可以进行简单的告慰或者告别,这样即方便了管理,也更具有人性化,收到了广泛的好评。通过本次看就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对ICU治疗满意度为96.12%,有50.36%的ICU患者感到紧张。这说明在ICU治疗过程当中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ICU治疗满意度,缓解ICU患者治疗过程当中的紧张心理,提高ICU实际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志红.浅谈人性化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75-576.

[2]叶小芳,王艳.德国医院人性化护理与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3,20:12-14.

[3]芦丽娟.人性化护理在ICU病房中的应用与体现(附835例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32:146.

[4]张晓燕.内科ICU中"以人为本"护理管理理念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20:259-260.

第7篇: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ICU;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常规性护理效果分析

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实施,主要是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和情感上的付出。能有效的增加患者同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提高相互信任,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近期我院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ICU治疗患者162例,其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83例,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45.5±3.5)岁,所有患者均在ICU内进行监护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常规性护理方法 甲组患者8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主要是依据医嘱及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措施干预。

1.3 人文关怀护理 乙组患者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主要是依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详细如下:

1.3.1 入ICU前人文护理干预 在患者进入ICU治疗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将病房主要设施、治疗过程及入室后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某些患者由于对ICU的了解不多,对进入ICU治疗产生焦虑、紧张、恐惧心理,以及疾病本身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容易导致烦躁心理。所以及时对患者讲述ICU内的环境和治疗方法及要求,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2 构建舒适的治疗环境 在ICU病房中的医疗设施及抢救器械较多,同时治疗环境为封闭环境,在这种治疗环境下容易导致患者感觉到孤独和烦躁,严重者甚至导致产生心理障碍,所以在ICU治疗室内工作的医护人员,要避免大声说笑及谈论生活琐事,要多同患者进行沟通,态度和蔼、可亲,语气要平缓,使患者放松心情。同时还要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尽量降低治疗仪器和护理操作中的噪音,以免引起患者焦虑的情绪,针对情况较好的患者可适宜地播放一些音调平缓、清新雅致的音乐,舒缓患者的情绪,或是在治疗室内放置杂志和报刊,供部分患者阅读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消磨时间。

1.3.3 增加心理干预 在ICU病房治疗的患者,为保证治疗时间、效果,同时减小外界刺激的影响,对患者采用的是封闭的治疗管理,因此患者常会产生孤独和寂寞的心理,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的顾虑及随着病情变化而出现的不同问题,针对患者的困惑进行详细的解答。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同时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增加患者治疗和康复的自信心。

1.3.4 增加舒适护理干预 对ICU内治疗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措施,依据患者的情况,在治疗允许的情况下,适宜的进行调节以患者舒适为宜,调整患者的饮食,适宜增加患者创伤活动及增加按摩的频率。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χ±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 乙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能力 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优越于甲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在ICU内进行治疗的患者均为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所以发生危险及情绪不稳定的情况较多。人文关怀就是对人,对生命以及身心健康的终极意义上的尊敬与敬畏,从医学上来看,其主要体现在医疗技术、质量,人性化卫生服务,病人无痛或者少痛等[2]。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及护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护理学干预已经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护理技术操作及遵从医嘱进行治疗,据相关文献[3]及本文中实践结果显示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增加患者康复几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4]。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理解,还能有效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5]。

参考文献

[1] 李丽,沈乐,赵继军.国内外ICU患者家属支持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09,26(12):23-24.

[2] 赵志荣,陈苑平,王瑞婷,等.ICU综合征产生原因及护理进展[J].麻醉与监护论坛,2006,13(2):92-93.

[3] 王芳.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17-18.

第8篇: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ICU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方法:选择2010年6月 2011年6月ICU护理患者与162例。根据时间段:2010(对照组),2011年组(观察组)分为两组。观察在护理过程中的院内感染率,护理缺陷率,事故率,意外拔管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院内感染率,护理缺陷率和意外拔管率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管理

重症监测治疗护理病房是重点抢救的危重病人,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测,治疗的场所。 ICU集中收治各类危重病人,抢救频繁,仪器操作复杂,护士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相对较高,因此,ICU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2010-2011年ICU患者的分析,发现其中薄弱环节,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 2011年6月在我院ICU护理患者162例,97例男性,女性65例,年龄11-92岁,平均年龄62岁。按时间段分为两组:2010例作为对照组为一组,2011年作为观察组为一组。观察组83例,其中男39例,女44例;对照组病人第79例,40例男性,女性3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等无显着性差异(P> 0.05)。1.2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院内感染率,护理缺陷率,意外脱管率等情况,并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院内感染主要包括中央静脉管感染,留置导尿管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意外脱管主要包括气管,导尿管,胃管,中央静脉管等意外脱落。1.3 统计分析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从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院内感染率,护理缺陷率及意外脱管率都存在明显差异(P

3 讨论 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ICU这种高风险的特殊科室对医疗护理管理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目前加强ICU护理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ICU是医院内感染高发科室。ICU院内感染率虽然2011年与2010年相比显著减少,但仍高达7%。曾有文献报道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达16%,显著高于6%的普通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原因:1.ICU本身是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人员流动频繁;2.基层医院缺乏资金,缺乏先进的空气净化设备,而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缺乏合理用药的理念,管理层不能严格把关,因此院内感染率是比较高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管理措施:①加强ICU病房流动性管理的,并严格控制ICU护士流动频率;②改善ICU空气净化设备和定期的ICU常规无菌处理,如每日定时两次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及紫外线消毒循环机杀菌消毒,开窗通风1小时;③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管理和护理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概念。随着相关法律法则的健全,护理人员承担的责任也相应的增多。据悉,医疗事故近年来稳步增长,我院近3年来对护理的投诉事件显著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护理工作整改措施:①加强法规理论学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系统。具体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实施:在任何时间即使告知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家属安排合理参观时间;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在进行如气管插管,静脉穿刺和其他侵入性操作时,充分尊重病人家人的知情同意权,详细和具体对其可能的风险和预后进行告知;在进行导尿,擦浴等涉及患者隐私的操作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护理文书的书写要客观,准确,及时。 ICU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和监护导线,患者往往处于强迫,不可避免地造成导管或导线脱落。此外,国内床护理比1:3左右,明显低于国外1:5?6的比例,在基层医院床护理比会更低。因此,我院自2011年开始加强了护理床位监管力度,意外脱管率显著降低,起到了显著作用。总之,通过一系列护理防范管理措施, ICU护理管理较前有了明显进步。基层医院ICU护理管理是整个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要充分认识到护理管理重要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创造一个更好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第9篇: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护理;ICU;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益复杂,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ICU是医院重症患者和手术后高危患者的集中管理单位,患者病情危重和家属过高的期望值,使ICU成为医患纠纷的高发科室,因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加全面了解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本文对我院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加强护理管理,减少医患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常见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1.1管理因素

1.1.1质量监控管理不力 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是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只在形式上进行质量管理,应付检查和监督不到位是当前护理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所在[1]。规章制度不完善,部份工作流程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以致护士在工作时随意性大,发生事故后无章可循或有章难循。管理者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对护理不安全环节缺乏管理措施,把关不严,部份管理内容有专人管理但流于形式,各种培训走过场,考核落实不到位,不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摆放混乱,甚至有过期现象,未根据ICU科室的特点备用抢救药物,各种医疗仪器设备疏于管理,在抢救患者时出现故障无法使用等,存在很大的安全[患。

1.1.2科间协作差 临床科室未严格按ICU收治标准转入患者,醉酒抗医者时常收治入ICU,影响工作秩序。不提前通知,直接将患者转入ICU,有时几个科室同时向ICU转入危重患者,引起一阵混乱,容易引发不安全事件。

1.2护理人员因素

1.2.1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 护士/床位比例未达到规定标准,处于严重的短缺状态。因产假、病假、排班不考虑人岗匹配和人员搭配等原因,人力资源更显严重不足。随着医院业务的拓展,大量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展,需到ICU监护的患者数量日益增多,监护床位数增加,但医院对此未相应增加护理人力,加之科室重视成本核算,局限了人力资源的补充。长期高强度、高压力、超负荷的工作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构成护理不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1.2.2业务能力不强 我院ICU护士的学历以大中专为主,初级职称占93%,理论知识缺乏,技术水平低下,经验欠缺,对错误发生估计和判断不足,急救器械使用不熟练,与其他人员配合差,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往往是分工不明,手忙脚乱,容易造成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学历低、年资短的护士是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主体。

1.2.3法律知识淡薄,安全防范意识差 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服务意识差,缺乏慎独精神,上班注意力不集中,观察病情不仔细,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护理工作中存有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洞察力,不规范使用保护性约束带等,导致了不安全事件发生,如药物外渗、约束不当致患者皮肤损伤、意外拔管或脱管等,这是我院ICU护理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1.3护理文件书写因素 护理记录与医生的病程记录不一致,因各种原因提前书写护理记录,涂改记录,重抄记录等真实性欠缺现象时有发生,为医疗纠纷埋下祸根。

1.4物资因素 部份医疗设备性能落后,售后服务及维修不及时,影响抢救及护理工作,甚至成为不安全因素。一次性用品质量差,常见的现象是保留导尿的患者发生漏尿,导致护士工作量增加,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增加。

1.5环境因素 病房布局不合理,通道多,四周为玻璃幕墙,对狂躁和有自杀倾向患者的管理带来较大风险。各种仪器的报警声、昼夜长明的灯光也会影响患者情绪,出现焦虑或躁动,导致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如抓管、呼吸机对抗等。

1.6医院感染因素 ICU患者病情重,抵抗力差,侵入性操作多,导致医院感染高发,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也对护理人员的健康产生威胁。

2 防范措施

2.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现今的医疗管理体系对于患者安全之议题重视程度日渐上升,医疗服务是团队战,且医疗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及不确定性,许多问题不是个人能力所及[2]。针对管理现状,医院管理者也一直在探讨ICU最佳的管理模式,保障每位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定期召开科间协作联谊会,协调医疗资源,解决科间矛盾和困难,促进救护质量的改善。ICU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目标任务,使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