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经济发展机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机制

第1篇: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一、完善组织机构的设置,强化各个基层部门职能

经济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核心因素是人,因此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部门职能是否完善往往决定着经济管理是否良好运行。经济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从层次上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以不同的职能形式,共同构成了系统的经济管理体系。第一部分,企业的经营者,作为经济管理体系中的最高管理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其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源头性职责、对重大经济政策进行决断、权限的制定以及对沟通和协调不同部门。因此作为最高端的决策者,需要时常制定经济管理总体方针和目标,强化职员的守责意识,对经济管理体系进行评估,确保经济管理的方针与企业宗旨相一致,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第二方面,要安排独立的经济管理体系负责人,鉴于如今大多数企业均实行股份制,董事会需指定一些代表来具体负责经济管理体系各方面工作的实行。作为具体事务实施的执行者,他们既需要对董事会负责,又要保持相应的独立性,从而做好实际过程中的问题处理。第三部分,企业的基层员工需要有效地发挥民主参与和监督建议的职能,目前阶段,这一部分的工作还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但是想要极大程度提高企业的经济运转效率,完善体系,就必须重视基层职工的主观体验和看法观念。

二、拟定经济管理体系文件,使经济管理的制度逐渐标准化

要保证经济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最好将经济管理的政策制度等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制定并保存下来,其中包括形成文件的背景以及目标,经济管理手段、经济运转程序,经济过程的策划和控制的文件,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备档记录文件。经济管理文件的制定,要遵循程序的要求,以正式内部发文的形式确立,内容方面规定为经济管理方面的。文件要按照标准流程来,确保各项步骤、程序的规范化。对经济行为的记录一定要备档,要做好明确分类进行保存,并建立可行的检索方法。当然,最基本的要求,制定文件一定要遵守国家相关经济法律法规,切勿违反。一份合格的文件制定和使用需要根据国家有关经济法律法规来制定操作性更强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相关规定,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条理清楚。

三、加强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源的管理

经济学有一点众所周知:经济效益取决于成本的投入与产出。但是在当前的形势,经济成本的构成呈现地更加复杂,关系到各类资源的管理,这是经济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和环节。其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硬件投入,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区建设,生产设备构建,员工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其次是对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对经济管理体系而言,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做到事无巨细,包括选拔、培训及考核,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员工岗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保证员工能够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四、制定经济计划、促进技术的革新与完善对企业经济目标进行科学地制定,才能促进生产、服务过程的技术化,才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目标的制定,涵盖的方面很广,诸如市场需求的调查评估、检验和复核,对客户的相关要求进行的评价等方面。比起目标,生产和服务的具体过程显得更加冗杂,第一要做好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经济核算;第二,要对新产品、方法、工艺流程等管理活动进行严格的技术确认,保证质量;第三,保证产品的储存与搬运环节。总之,企业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及时更新,以实现长远经济目标。

第2篇: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西部经济发展 制约因素 动力机制 内生增长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的制约

自然条件的制约是西部大开发诸多困难中最具体、最实际、也是最难解决问题。气候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势复杂、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问题导致生存环境差、交通不便、生命财产安全无法保障、投资成本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西部地区缺少投资吸引力,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先天性”自然环境的不足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硬伤”。

(二)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水利、电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它的建设水平与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内外市场沟通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作用日益加强,成为地区经济能否得到较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交通看,西部地区偏僻、多山脉等地理特征使得交通十分不便,从客观上限制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给当地投资的改善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其他基础设施同样落后,通信、电网覆盖率较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水利设施缺乏。这些因素直接增加了西部地区企业的经营成本,成为制约西部发展的最大因素,是西部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和“瓶颈”。

(三)“软环境”的影响

软环境是指由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及规则等形成的环境。较好的软环境能使合作者产生可信、便捷、舒畅的感觉,从而产生认同感,愿意合作。软环境较差,投资者缺乏心理安全感,很难建立合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放宽了投资的政策,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也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和环境支持。但是西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软环境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策、规章制度不健全。政策规章制度不健全使投资者的投资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投资者缺乏心理安全感,很多投资者对西部的投资采取观望态度。二是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行政审批作为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行政审批权利的滥用导致审批效率低下,妨碍公平竞争,导致腐败现象,妨碍了市场公平,最终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定。因此法制体制环境、国家政策等软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导致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四)产业结构障碍

产业结构障碍主要体现在城市产业结构低下、技术老化。过去国家开发西部的目的,一方面重点在于建立战略后方基地;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强调开发西部资源的重要性。而开发西部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工业的发展,并力图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西部资源开发、东部加工制造的垂直分布格局,并把这种格局视为东西部之间的优势互补。为此,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西部建立开采和冶炼企业。但是由于资源产品价格低,西部并未从资源开发中获得多大收益。改革开放导致的资源过剩,使西部形成的资源型开发和粗加工企业面临困难;西部轻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无法与东部形成竞争,萎缩越来越严重;西部制造业主要是军事企业和与之配套的重工业,由于军品需求的减少,军事企业转型战略大多以失败告终,西部的重工业发展也遇到了困难。因此,西部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五)人才资源的稀缺

现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西部大开发,人才是重中之重,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西部地区人才资源的紧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育人、留人、引人和用人问题。首先,育人问题。教育和经济基础密切相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差必然影响到教育的投入,教育的落后导致较高的文盲率和较低的升学率,所培养的人才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其次,留人问题。落后的经济、薄弱的高等教育导致“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本地区的人才选择向中东部流动,西部无法留住本地区培养的人才资源。第三,引人问题。西部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落后的经济,难以吸引到其他地区高素质人才。最后,用人问题。西部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低,人才利用率也低。由于市场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等因素,通过高薪留下的人才或自愿留下的本地区人才无法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

西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西部大开发也面临着新的转变。结合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势,本文提出了西部经济发展的四个动力:

(一)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增值与技术的进步成为21世纪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是中央西部开发战略的重点,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人才存量,积极引进人才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流动和优化配置机制,对于西部实施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人力资本积累和投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教育投资是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措施,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同时,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要通过启蒙教育的方式引导西部农民提高教育方面的支出,逐步通过教育支出的增加使西部地区劳动者成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体之一。

二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结构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西部地区比较重视基础教育,但是忽视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因此,要在坚持“扫盲”和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以职业为主题、化科技教育为辅助的新型西部地区教育结构。

三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要重视本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的运用和采取积极政策引进其他地区人才为当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服务,努力创造有效的、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良好的人才工作生活环境、科研软环境和强烈的事业发展氛围,使人才的才华得到尊重,以提高区域知识创新能力。

四是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直接影响着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其发展,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提高智力水平的基础。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必须在严格控制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的提高需要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卫生事业,控制人口增长,实现优生计划,提高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

(二)发展特色和生态经济

特色经济是根据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现实基础、资源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区域重点突破,强化地区经济总量,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特色经济和生态经济关系密不可分,特色经济包含了绿色经济,绿色经济就是特色经济的一部分。

一方面,传统的资源型西部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急剧减少,也导致西部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影响经济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发达国家呼声日益高涨的“绿色”热潮,导致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产的资源消耗大、健康或环境标准不合格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对产品的转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自然资源、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和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是发展特色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潜在优势。西部拥有宜林荒山荒地和可利用天然草山草地等土地资源,为西部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可为西部地区实现绿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西部地区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情相结合的景观使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得天独厚;西部地区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为特色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普通劳动力,降低特色和生态产品的成本,提高生态产品的竞争优势。

为此,西部地区应制定发展特色经济和生态经济的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和绿色建材、绿色食品等行业;应改善西部地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政府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同时,应该培育“绿色市场”,为区域内的生态产品销售提供途径;应顺应西方的“绿色壁垒”的潮流,生产符合国际要求的特色和绿色产品。

(三)以内生增长带动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依赖于国家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交流等外部的支持,缺乏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动力。中国有句俗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国家对西部开发外部支持的力度有限时效有限。西部经济要实现长足的发展,从根本上需要西部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作为支持。首先,消费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拉动和制约作用。武康平和费淳璐提出了西部经济发展的“消费启动”模式,通过消费吸引物质资本和创造人力资本,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动力。“消费启动”模式着眼于形成西部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提升消费的过程,本身是加强西部经济自身造血压功能、提高西部经济对外部生产要素吸引能力的过程,它不单纯依赖外部推力,而是把外部推力与内部机制的重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内生增长机制。它对于强化西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具有先行性、基础性的作用。以投资性消费创造人力资本是增加物质资本投资和促进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推进城市化,扩大本地型消费市场容量,才能为外部资金的进入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如此,启动消费的过程还是一个制度重构的过程,有利于发挥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其次,西部今后应更加着力于加快体制的转变,带动投资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以提高西部在资本和产品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第三,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更加主动的推动与东中部之间多种形式和更高层次的经济和技术合作。最后,西部地区应立足和发掘区域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争取实现从“移民就业”到“移业就民”的转变。

(四)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市场发育

由于历史根深蒂固的传统体制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市场发育水平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产权关系的混乱,导致资本没有充分利用,交易费用巨大,资源浪费严重。与此同时,观念落后以及制度创新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制度创新的力度弱,影响了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

促进制度创新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应改变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实现部分国有产权私有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提高资本的活力和运营效率。其次,应改变传统的就业和保障制度,打破“铁饭碗”,实现劳动雇佣合同化,降低劳动成本和社会保障成本,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推动经济的发展。第三,实现金融制度的创新,通过大型集团组建商业银行,调节投资及结构;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引导投资方向的转变,促进资产结构合理化。最后,应实现对法律制度、市场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法律制度的创新,保护自然资源;改变传统的市场管理体制,利用价格的作用引导资源向高效率地区流转,建立西部统一的大市场,加强西部联合,促进西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结论

西部大开发历经十三年已取得巨大成就,西部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了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应该继续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依据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和生态经济,以内生增长促进自我发展,最后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市场发育。通过以上途径,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源泉和动力,促进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梅.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培育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动力机制[J].未来与发展,2012(2)

第3篇: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机制:经济结构

“十”报告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能够将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变为效益和质量的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增强企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强化企业长期发展的后劲,促进新型经济发展活力的培育,实现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由此可见。国家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十分关注,而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又在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

(一)创新驱动的基本要素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需要进行积极的制度创新作为基础和支持。制度创新是人们相互关系和行为改变的主要约束与激励规则,能够促进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改变,制度环境的改变以及非正式与正式制度的革新等改变,都会对制度创新起到促进作用。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和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制度创新则是其得以实现的主要基础和保证,贯穿于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过程。且其核心问题就在于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持续互动。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性改变的实质,也是现代制造业得以发展的主要支撑动力。现阶段,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现有产业的深化均是旧产业经科技创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而科技创新又会进一步对其产生激励作用。

(二)创新驱动的核心

科技创新一方面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新技术研究、现有技术的改进以及生产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也依托于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科技创新的过程涉及新技术的应用、创新知识孵化、知识创新以及科学发现等几个阶段。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涉及相应的创新主体,而科技创新目标的达成又以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存在直接联系。科技的自主创新会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尽管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然相对较弱,研发投入明显不足,大量高技术制造业所需装备和重大装备都需要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尽管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已经转向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仍然在于国外技术的吸收和引进。

由于根据当代经济学者的共识,创新实际上能够形成更加具有创造性的生产力,并且以这一生产力基础来进一步的提升供给需求。最终达成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效果。这对于进一步的突破资源要素瓶颈提供了非常关键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创新驱动本身并不单纯的是对投资拉动、出口带动、要素推动的全盘否定,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制度的再创新和科技的发展,最终对于经济起到了全面的拉动作用。最终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在当代,经济的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这一发展道路实际上无法离开相应的体制机制的支持。因此这意味着只有通过合理的体制机制并且设计出更加完善的经济环境,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为企业激发创新提供保障,并且可以期待持续的将直接影响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升级的最终绩效。其次,制度和环境作为创新的核心要素之一,能够进一步的营造人尽其才、财尽其流、物尽其用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如果想要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局面,则需要创新战略的进一步优化,例如我国需要进一步的推动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变革和价值驱动。最终能够使其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具有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

二、创新驱动机制的实现路径

(一)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方面,通过自主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服务业与制作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基础,制造业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和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也能够为制造业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生产业的发展能够将以往无法编码的隐含性技能和知识在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中嵌入,进而提高其产品性能和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科技创新改造,促进制造业产业创新的实现。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生产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广义的增值过程,其内容涉及终端零售、批发经营、加工制造、订单处理、物流运输、原料采购和产品设计等各个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曲线上,加工制造环节仍然处于相对低端的阶段,而售后服务和产品研发等则属于价值链曲线的高端。

(二)制度创新的实现路径

第一,促进创新驱动的基本要素。先进基础设施的建立,能够为科技创新、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提供基础保障。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应逐渐增加资金和知识的投入,并将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泉,促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思想的发展,保障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同时,还需要开发和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力,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使中国的劳动者在日益加深的知识密集型经济中具备优势。

第二,以资源环境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目标。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在于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阶段的到来,政府制度安排的实施需要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关键点,这就需要我国持续加强能源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基础性产业的支持力度,并关注信息技术产业、精细化学工业、投资类电子产品制造业、机械装备制造业等的战略性地位,这就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从而促进短缺性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第三,开发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利用税收优惠和研发支持等手段,促进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其次,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而建立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并保证产业的创新功能的提高。最后,在制度创新过程中,需要对先进高端技术和新能源领域的突破加以关注,以及现代产业体系与增强创新能力的结合,从而增强科技面向经济主战场、服务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能力。

第4篇: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制度 体制 机制

当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基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而是应当高屋建瓴地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摒弃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甚至零污染)、高产出”的新路。因此,抓住全球范围的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变革,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这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安徽是资源大省和农业大省,高耗能产业集中,长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了区域性的水环境、生态系统一定程度的破坏。长期以来,安徽省推行节能减排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减排压力主要由各级政府来承担。但是,行政管理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大多数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垄断企业凭借其行业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能源环境成本的约束作用弱化,造成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不足。低碳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指令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法律来保障,靠政府来引导,靠市场来运作。

近年来,安徽省的政府部门和有关研究机构开始关注低碳经济,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中,介入到低碳,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措施和成果,对处在“产业链中低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安徽来说,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仅局限在中、低端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行业,自主知识产权少,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化推广才刚刚起步,现有产业还未完成集聚,离产业集成差距甚远。

在安徽省正在起草的“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把低碳经济的要求列入其中;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思路中,均已安排了低碳的措施。但是,由于低碳经济在我国尚处在探索期,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因此,这些低碳措施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的特点,亟需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

发展低碳经济要由政府超前规划的大力推动。安徽省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要积极地借鉴、吸收低碳经济的理念,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规划应当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的研发纳入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

在具体措施方面,安徽省要加快地方立法工作,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保证。通过制订和调整财政、信贷、税收、产业、环保等制度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注意各项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套。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收支科目中设立环境保护、低碳技术支持等科目,加大对城市、农业、林业等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采取对消费者进行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节能环保产品的使用和消费,等。

还应注意建立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和储备的相关制度。要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安徽省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研究如何积极参与国家对低碳技术的研发,以形成省内的部分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低碳技术产业方面,研究如何建立相应的市场运行规则,如规定企业准入市场的条件、规范项目的竞标方式、建立和完善企业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果考核机制等。研究相关的财政补贴制度及其作用,如项目资金补贴、损失补贴、低息融资、免收或减免相关的税费、支持低碳企业进行相关的商业融资(如发行公司债券、股票上市等)、以及支持企业利用低息贷款方式等。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体制设计

发展低碳经济,在体制上,可以从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的设立起步。

2008年初,上海和保定两市作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安徽省可以考虑自身的特点,积极申报试点城市。另外,可从从区域发展战略层面,建设“安徽低碳经济实践区”,使煤盐化、电网改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流程工业节能减排以及农业生态等相关技术在实践区内完成技术、产品中试和产业化示范与推广。还可以依据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的特点,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通过农户、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关联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减少园区废物产生量和处理费用,同时实现规模经济,使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优化配置、循环生产有序进行,形成园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园区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再往社会其他领域、行业和地域推广。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机制创新

低碳经济的运行,依赖于“低碳文化”的培育及其作用的发挥。

第5篇: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地方经济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是省级示范性专业,近几年来,为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践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珠顺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变革、相关行业企业市场需求动态变化,本专业教研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专业基础调研,明确了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深入分析了会计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会计职业能力与工作技能的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机制运行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

1 教学进程设置

我院会计专业自2007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以来,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针对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行业及职业特点着力探索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并根据会计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实际需要,构建了突出岗位工作技能的新型课程体系。

以上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通专相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注重学生通识素质的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又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情况下,企业认知、岗位实习与顶岗实践三年不断线,为培养财会专业理论知识饱满、业务操作能力全面的人才提供了充分保障。为满足中小企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培养了大批“通专结合,会干能干”的会计专业人才。

2 教材建设

近几年来,在我院会计教研室专任教师、事务所会计师、行业企业专家的共同参与下,认真研究在教材建设中如何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问题,如何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紧密结合的问题,主编或参编了一批优质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这类教材将会计专业课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与统筹兼顾,既突出了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又体现了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的课程实施特点。

目前,我院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所用教材均由该课程主讲教师主编,且为高职高专系列教材。高职高专教材打破了以学科体系编写为主的传统思想,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编写和整理,又重视专业实践和其他内容的开发,缩小了与职业教育改革、职业特点、职业技能等要求的差距。另外还兼顾了专业考证、个性化拓展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所学专业及职业岗位的热爱,使学生理解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3 课程建设

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精品课程建设是其中一项核心内容。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实施,我们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收到了很多实际性的教学效果。我院会计专业现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财务管理),校级精品课程3门(会计实务、纳税实务、成本核算与管理),其它专业核心课程及主干课程均为校级网络课程。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抓好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对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4 教学组织

4.1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授课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通过充分利用媒体信息和手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增加了师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专业核心课及主干课主要依托网中网、福斯特两大教学平台,满足了日常专业教学、学生资格考证需要;会计信息化操作主要依托用友、金蝶两大财务软件,满足了培养学生信息化管理技能和参加行业及全国技能大赛的需求。另外还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在课余时间经常开放本专业实训室,满足学生对主流财务软件的深入学习与探索需求。还利用校内网络资源及其他网络教学平台,随时随地给同学提供自由学习方式,保证他们最大限度利用好本专业的教学资源与条件。

4.2 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各年级课程的设置尽可能做到统筹安排、循序渐进、稳步提升,形成了大一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大二以专业核心课为主、大三以专业拓展课为主的课程设置格局。考虑到资格考证的时效性,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证有关的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课,与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证有关的课程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课,并在课外有针对性地安排指导与培训,以满足校内本专业学生及校外财务人员考证和继续教育的需求。

对大一的企业认知、大二的岗位工作实践、大三顶岗实习基本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财会咨询公司),还充分挖掘顺德中小企业资源,尽可能让本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做专业对口的财务工作,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资格考证,据统计,近几年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率为100%,助理会计师通过率近50%。另外教研室层面还通过提供演练平台、定期集训等方式大力支持与引导学生参与行业技能大赛、全国高校技能大赛,近几年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4.3 不断完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实训、实践教学以突出岗位工作技能实训、强化综合业务操作实训、夯实校外专业实践的三重模式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无缝衔接。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教学安排,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感悟了职业需求、提升了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近几年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充分说明了我院会计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创新性。

5 校企合作

5.1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 请进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授课、或通过开展知识讲座等方式丰富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比如,对新的税收制度的执行,有关税费的计算与申报等专业问题,我专业多次邀请事务所的专业人士来校开展系列讲座,既丰富了专业实操与案例教学,又使学生及时掌握了本专业最新、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另外,每学年末,组织校外实训基地专家及企业会计主管座谈,听取他们对本专业所输送人才素质与能力等的评价意见,经过充分探讨后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与完善。

走出去:为提升本专业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在教研室的协调与支持下,专任教师结合自己所任课程,有针对性的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同时每学期还会有1-2名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以便及时了解企业运营模式及财务管理等专业需求,同时也提升了专业教师的职业操作能力。以上措施从根本上保证了会计专业教学紧跟顺德经济发展,避免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相脱节的问题。

5.2 重视毕业生跟踪调查 会计专业自第一届学生就业以来,一直坚持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向企业会计主管了解有关意见与建议,主要是针对本专业毕业生在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向在岗的毕业生了解有关意见与建议,主要是针对他们的工作体会,如所学专业知识是否实用、够用,在课程设置方面尚需做哪些调整与完善等。毕业生跟踪调查每学年由教研室组织开展,被调查的毕业生覆盖面相对较广,被调查的企业也涉及各个行业,针对企业与毕业生反聩的调查信息,由就业指导中心通过梳理与分析后,把有关信息及时反馈教研室,教研室及专任教师再据此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6 师职队伍建设

目前,我院会计专业常年在校生约850-900人,会计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3人,均具有双师资格,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常聘校外兼职教师3人,均为企业财务主管。总体来看本专业师生比与师职结构较为合理。

7 实训室建设

近几年,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会计专业加大了校内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加快了实训室建设的力度,目前,本可供专业专用的手工实训一间,福斯特、网中网模拟教学实训室、电算化与信息化实训4间,另有可与其他专业共用的实训室3间,以上实训室建设能充分满足日常教学、课外考证以及技能大赛的需求。

8 科研与服务

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教学水平,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我院财会教研室特别重视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且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为发展科研工作的理念,给顺德中小企业提供了广泛的专业培训和财务咨询与管理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不能闭门造车或纸上谈兵,职业院校必须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起来,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紧跟地方经济发展脉搏,明确办学理念,深化专业建设,努力践行教学改革,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吕一丹.“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0(23).

[2]高晶,何卫红.会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J].价值工程,2006(10).

[3]刘晓艳.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发展[J].价值工程,2011(09).

基金项目:本文系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

第6篇: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052

当前阶段,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变使我国各种产业开始进入转型期,因此,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加强城镇化建设的力度,才能有效地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民生问题,缓解各方面的利益_突,更好更快地完成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中国城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效地积累了我国的人力资本以及物资资本,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民的生产以及生活都产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我国的工业以及制造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普遍偏低的素质,导致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不尽如人意。

11城镇化促进了产业平衡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并不十分稳定,受此影响,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规划也在随之不断变动,导致产业发展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产业转型的脚步。我国城镇化的完美实施扩大了许多城市的规模,城镇数量的急速增加促进了城市建设相关行业的发展进步,有效地缓解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12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

资本的高回报率使资本的积累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促进人们把更多的东西存储起来形成投资,加之农民劳动力十分充足,可以有效延缓工资递减现象的出现,从而使资本的回报率提高。当前阶段,许多因城镇化移民的人口大多为年轻力壮,具备强大的生产力,促进城市年龄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为资本的积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13利用工业反哺农业,促进经济发展

想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发展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才能在物质以及技术层面给予一定的支持。这种支持需要国民经济具备扶持农业的余力,利用价格、金融、补贴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经济调控促进农业生产的进行,实现农业水平的发展。这样一来,中国的农业经济会从工业发展中汲取养分,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2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21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城镇化比率年平均增长率已经超过1%。这是在国家正确政策的指导下实现的。中国对于城镇化的重视程度正在逐年增加,因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农村土地面积的限制,大量的农业人口开始不断向城市聚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2中国城镇化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其一,城镇化可以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目前我国仍旧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阵营,导致“三农”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已经渐渐满足不了农业人口的生产生活需求,许多农民面临着无事可做的处境,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闲置,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以及农民平均收入的提升。城镇化的发展为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指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于是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开始向着各大城市聚集,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村生产力过剩的问题,还使得城镇的劳动力缺口得到补充。与此同时,一部分农村也开始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促进各项产业的发展

为了应对经济发展形势频繁改变以及产能过剩的问题,使我国社会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产业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当前阶段,我国正致力于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得我国城市的规模以及数量都在进一步扩大。这就为我国市政公共建设以及房地产建设等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于是,与此相关的制作生产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有效地缓解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成了当前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以高中生为例,大量生源的涌入使得各个高中必须不断扩大规模,这也影响着建筑建设工程的发展。同时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城市未来的建设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对于经济发展可谓至关重要。

24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型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消费模式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进入城市定居的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也在逐渐递增。其后涉及了文化、休闲、旅游等各个领域。其中教育领域的消费也不可忽视。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消费,例如,文具行业。当前阶段,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计算机行业的消费也成了消费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整体上来讲,城镇人口消费支出向着文化、休闲、娱乐等行业不断靠拢,促进了消费结构的转型。

25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受到了经济结构不平衡的制约。农村人口基数庞大,但是生产效率低下。工业生产规模虽然很大,但是生产力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有待提升。因此,想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而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将人口资源以及物质资源向城市靠拢,不仅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还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促进了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推动了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其中教育自然是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民子女高中教育受到的重视持续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更加全面的发展。

3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31提升农民的参与度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决策者对“三农”问题要具备清晰的认知,在进行现代化城镇建设的同时保障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提升,保障教育、就业、医疗等基础行业的建设,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切实提升。在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要给予足够的支持,有效地避免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使农村城镇化过程得以顺利的进行,促进农村城镇化高效稳定地发展。

32化解社会矛盾

当前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最主要的冲突和矛盾就是农民工问题。大部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得不到良好的保障,相较于城镇居民,农民工可以享受的社会福利少之又少。此外,就业机会的减少使得农民工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失。此外,城镇化中的农民土地征用所造成的损失也得不到有效的补偿,例如开发商在拆迁时就常常与农民产生纠纷,导致了“钉子户”这一群体的出现。鉴于此,政府要对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通过沟通交流及时化解矛盾,平衡各方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的执法,促进城镇化建设的稳定进行。

33加快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严格的监管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水平,在保障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加强城市建设的质量。此外,政府还要明确城市的发展重心,加强对各个行业的管理力度,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4结论

综上所述,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各个层级的政府机关必须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机制,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蔺雪芹,王岱,任旺兵,等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3(4):691-700

[2]王鹏宇,毕天平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8):24

[3]汪小欣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商场现代化,2015(29):204-205

[4]卢慧黎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2016(15):13-14

第7篇: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三化”联动;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95-02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内需的最大市场。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2070个县域经济体,其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5%,其总人口占全国的74%,其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其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4%。全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县域经济体吸纳了65%。而且,县域经济还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接合部,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会点。因此,增强县域经济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问题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三化”联动的内在机制。

一、“三化”联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化”联动就是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相联,彼此互动。第一,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能大大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促使广大农民摒弃小农意识,从而培育出一大批观念新、懂科技、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进而引导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第二,工业化是联系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纽带。它一方面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三,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催化剂。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改变工农分割的局面,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不仅要有工业,还要有农业,把两者纳入该体系中,发挥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的双向效应,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合理流动,跨地域、跨行业配置和产品的跨地域、跨行业交换,实现工农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就是“三化”联动的内在机制。

二、营口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营口市作为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结合自身实际,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精做特现代农业,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稳步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县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大石桥市在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名列第61位,在“十一五”期间上升了36位;在“东北三十强县(市)”中名列第5位,位于瓦房店、海城、庄河和普兰店之后。根据营口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盖州市也要在“十二五”时期进入全国百强县。营口市虽然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方面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陈旧的制约

地处东北地区,思想意识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也没有同改革开放的步伐与时俱进。市场经济意识不强,“靠政府吃饭”的思维方式仍然残存于一批领导及企业家的头脑之中。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不强,小富即满的落后观念仍然扎根于群众的心目之中,所以就导致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二)融资渠道不畅的制约

目前,国家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都加大了建设力度,这就要求县级政府的配套资金越来越多,要求县级政府不断疏通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但是由于很多农村银行网点撤销合并,多数已经变成了吸储放贷机构,资金向大城镇、大企业、大项目流通,导致内资外流情况严重。另一方面,营口的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基础弱,资信度不高,所以很难达到直接上市融资的要求,从而导致融资渠道单一,外资难进同样突出。加之商业银行普遍对中小企业惜贷,更加制约营口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人才资源短缺的制约

营口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人文环境建设滞后,区位优势尚未突显,致使对外地高端人才缺乏充分的吸引力。此外,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营口在农村经济、城市环境、交通设施和工资待遇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致使大量人才为沿海发达地区所吸引,造成人才不断外流。也就是说,从推力与拉力两个方面,营口的县域经济发展都因为人才资源短缺而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

(四)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过小

目前,我国存在地方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过小的问题,地级市掌握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还有一部分管理权限在省级政府,对绝大多数问题,县级政府都没有最后决定权,从而导致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低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身大衣小”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上级垂直机构过多,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县级政府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如项目建设须层层上报,特别是技改项目、外资项目需多部门、多层次审批,加重了政府行政管理和企业经营成本。

(五)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

一方面,营口在农村建设规划、农民建房、饮用水工程、污水处理、环境美化、信息网络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缺乏城乡统筹。另一方面,县(市)乡(镇)财政收入低,历史债务沉重,信息不灵,人才短缺等问题,造成县乡两级政府压力很大。也就是说,营口没有从根本上建立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又要在有限的财力条件下承担繁重的新农村建设任务,自然就捉襟见肘。

除此之外,还有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基础设施落后、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等等困难与问题,都是营口的县域经济缺乏活力的原因之所在。

三、增强营口市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困难与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三化”联动入手,着力解决东三个方面的问题,增强营口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以工业为主体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第一,要优化传统产业布局。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统一编制城乡产业发展规划,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前提下,着力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第二,要加大开放型经济发展力度。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难中之难,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第三,要强力推进主题园区建设。按照园区集聚、错位发展的原则,重点加强各类主题园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切实提高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水平,发挥现代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集聚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向若干优势板块集中。第四,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注重培植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要着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各类商品生产基地,开发优势产业带,形成农产品板块经济。

(二)坚持市场导向,健全以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发展县域经济调控机制

第一,要赋予县、乡和企业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按照责权统一、运转协调的原则,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对建设性项目、技改和外资项目的审批权,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一律下放到县区。第二,要加快推进县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县乡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控制财政供给人员增长。第三,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城镇商业银行向县乡延伸开展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第四,要完善县乡市场体系建设。统一编制城乡市场发展规划,搞好各类市场的合理布局。加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市场建设专项资金要向县城、重点乡镇和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商品市场建设倾斜。

(三)强化服务功能,加快产业发展环境的营造和产业核心要素的整合

第一,要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成立招商机构,整合招商资源,选拔招商人才。在每个部门设立招商联络员。指定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好每一家企业,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实行各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挂钩联系企业制度,为每一个企业配备一个服务班子,限时办结,落实责任,定期考核。第二,要搭建强大的技术支撑平台。与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中试基地、新产品孵化基地、人才输送培训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第三,要打造专业型领导干部队伍。根据基地和园区行业专业性的特点,为各级领导干部专门举办普及专业知识研修班。第四,要建立“四位一体”的融资体系。与国有银行签订融资授信合作协议,成立由政府注册注资的担保公司,构建集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四位一体”的融资平台。五是加强与专业招商机构合作。在招商过程中更加注重市场化和商业化细节,加强与经验丰富专业招商机构和行业协会的通力合作。

第8篇: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区域竞争力提升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在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人才集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等方面起到明显推动,因而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而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提供物质保障,并经过创新系统内各主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产生持续的激励创新的动力,进而提升系统的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向最优方向演化。现有研究应用多种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换机制从不同视角进行富有成效探讨,但这些研究在系统整体性上缺乏对它们之间互馈机制的关注。为此,本文把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看成互馈的循环整体,并建立互馈模型以揭示它们互馈发展的内在决定机制和关键因素。

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强化与激发系统内各主体的创新意识,不断促进与增加创新行为的有效供给,以及通过提高创新系统演化效率和加强系统主体的合作创新动力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阻滞因素,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加速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当企业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性时,才能吸引顾客,占领市场,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首先,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使区域内企业在性能、质量、制造工艺、品种、包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体现出企业竞争优势。其次,区域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替代旧产品,延长企业产品和其核心技术的生命周期,使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第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指区域产业通过技术进步以及技术、知识创新使其由劳动与资金密集型向资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转化的过程。首先,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的发明、扩散、应用与产业化,打破创新系统原有平衡,扩大创新活动空间与范围,使得原有产业部门与产业分解形成新兴产业部门和新产业。其次,创新系统还会利用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不断改进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使得区域内上下游产业间过程和产品创新加速,促进区域内产业间联合与创新扩散。最后,创新系统利用技术创新扩散使区域内传统产业不断更新换代,从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综上分析,区域创新系统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区域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不断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区域创新系统最有演化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依据区域内经济资源总量和分别情况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将有限资源配置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中去,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优化。其次,创新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节约资源使用,从而增加资源和能源总量,实现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吸引了优秀人才的涌入,凸显了区域内人才优势和价值。再次,区域创新系统有机整合了区域内创新资源,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可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提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激励机制

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推动各创新主体的互动与相互作用,激发了创新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区域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产生巨大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市场机制的内在功能使市场需求信息被真实、完整的输出给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主体,诱发他们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区域创新主体通过对市场信息准确地捕捉来确定市场和创新需求方向,推动区域创新并提高其创新收益。区域创新活动不仅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而且进一步丰富、扩大了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和融合。

第二,各类主体间竞争与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外在压力。区域经济系统中各种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它们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与市场份额益必然在市场经营中形成全方位的竞争格局。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其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独特性,因而企业必然投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活动提升其竞争优势;反之,企业若不进行创新,则必然在市场竞争中淘汰。因此区域系统主体之间竞争压力迫使区域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促进其市场竞争优势提升。

第三,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为区域创新提供充裕的物质、资金、人才等重要创新资源,通过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使创新资源得到最优效率使用。首先,创新资金筹措渠道的优化增加创新资金投入总量;其次,创新投入成本约束和创新收益激励将使区域企业把创新投入转向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优化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再次,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使得创新资源得潜在收益大大提高,引导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增强了区域创新资源保障。

第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环境的优化。区域经济增长增进了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相关政策的完善,有效改善了创新制度环境。首先,创新成果产权的明确界定以及其交易行为规范化使创新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极大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创新人才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重塑了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进取心和创新积极性。

四、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模型构建和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表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了准确反映二者之间的互馈关系,本文拟采用LOGISTIC方程为工具,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模型,以全面反映二者动态互馈与相互作用关系。

1.模型假设

(1)选取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选取区域创新潜力代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整体情况。

(2)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与区域创新潜力都是时间t的连续、可微函数。

(3)单位时间区域创新潜力的增加对其经济增长潜力的反馈系数为α1,单位时间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增加对区域创新潜力的反馈系数为α2,其中α1>0,α2

(4)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都满足LOGISTIC演化规律。

2.模型建立

科技创新对区经济发展与增长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支持作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引入新要素或要素的新组合而促进区域经济资源有效配置,使得经济源得到更为合理利用,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区域创新系统的最优演化能有效助推了经济增长。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创新潜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假设其影响因子和系统创新效率有关;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对区域创新潜力有重要影响,假设其影响因子值和经济实际增长有关。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相互作用模型可用以下微分方程组表示:

3.模型稳定性分析

上述微分方程组(1)本质上一个2维分线性动力系统,其本质属性是由系统的定态决定,而系统定态常用系统的不动点方程来刻画,它是由系统中所有状态变量对时间的导数为0的点组成。当系统处于定态时,系统状态不再发生变化,即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1)的不动点方程为

由表1可知,系统(1)共有4个局部均衡点,其中均衡点E1,E2,E3是系统(1)的不稳定点且无意义,E4在α1α2

综上分析可知,α1α2

五、仿真分析

由上述对系统(1)稳定性分析可知,系统(1)的稳定条件α1α2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仿真图

从仿真图可以看出,初期(0-12时间单位)由于受知识、技术、服务、市场、资金、制度、政策等各种条件限制,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性不强,因而区域创新

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也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虽呈正相关,但是发展水平和规模都较为缓慢。黄金期(13-25时间单位)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仍正相关,但是发展水平和规模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这说明在黄金期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动态均衡的互馈关系。较高水平创新能力可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增长,而较快区域经济增长也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因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很强互馈机制。

仿真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之间不仅存在着复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强度也是变化的,随着它们演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其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正是在二者相互作用、共生演化过程中,实现其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跃迁演化。仿真分析也说明,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科学、客观的描述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馈机制。

六、政策启示与建议

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互馈的循环整体,不仅要强调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而且强调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创新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激励机制,有效发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实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循环共生演化。因而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有深刻政策含义,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完善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间互馈的关键要素,因而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人才互动模式,实现了各类精英人才在产学研项目中良性互动与合作,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同时也要加大区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二,完善创新协同机制。创新协同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关键。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系统,他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既可能存在一致性也可能存在矛盾性。打破区域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人才交流制约因素,实现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完善和健全创新协同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循环共生演化。

第三,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而政府应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创新以及制定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相互补的产权制度、专利制度、税收制度、奖励制度等来推进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健全激发创新的机制,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四,完善区域创新投入机制与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发挥区域创新投入中政府引导作用,拓宽创新投入的渠道,通过产业、信贷、税收等政策激励企业大幅度增加创新投入以及引导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参与创业风险投资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让科研机构和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而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祥兵,严广乐.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博弈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11):1-8.

[2]张宇,王蒲生,李平.深圳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27(5):52-54.

[3]张战仁,杜德斌.研发产业与上海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9,23(10):91-94.

[4]孙捷,王斐波,朱艳,杜威漩.市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其互动机制[J].商业研究,2006,15:42-45.

[5]洪进,余文涛,郭韬,朱云浩.区域创新系统的AIITD演化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2):94-101.

[6]张振刚,田帅,陈志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5):89-94.

[7]王祥兵.金融监管信号传递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36(9):2-9.

[8]王祥兵,张学立.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J].管理评论,2014,26(11):55-65.

[9]王祥兵,严广乐.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分形特征研究[J].管理评论,2013,25(4):59-68.

[10]王祥兵,严广乐.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稳定性、脆性及熵关系[J].系统工程,2012,30(4):10-17.

[11]王祥兵,张学立.货币政策传导系统混沌特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15,55(1):1-9.

第9篇: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 县级财政 新型县域金融体系 县级财政金融联动 县域经济

近年来,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发展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则是其中之一。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看,缺少金融信贷支持是主要的因素并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隐藏在资金缺乏问题背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却是县级财政发展的乏力和滞后。这种情况阻止了县级财政与金融的联动,影响了资金的积聚效应,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的匮乏。因此,探讨县级财政和金融之间的联动机制,对于加强和改善县域经济的宏观调控过程,挖掘、撬动县内外资金,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要求实施县级财政金融联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缺少吸引金融信贷的经济增长点,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发挥作用

除东部沿海地区少数县及县级市外,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仍是典型的农业经济,产业化程度低、效益差;县域工业规模和比重较小,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小,工业的主体以县属中小企业居多,管理粗放、信用差。面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金融机构在信贷问题上表现出比较审慎的态度,致使一些工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和龙头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贻误了发展时机。作为县级财政,应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实施财政扶持,增强企业信用水平,消除金融机构对县域金融服务所持“风险大、收益低”的成见,吸引信贷支持。

2.国家金融改革向纵深化发展,导致县域金融服务萎缩,需要运用财政手段进行扶持和强化

从1998年开始,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机构改革力度,纷纷撤并基层网点,导致县域金融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上收审贷权,资金集中向大中型企业和城市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金向县域经济投放。农业发展银行则功能单一,主要执行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对诸如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农业高风险投资项目支持甚少。农村信用社又面临规模小、效益差等问题,无法提供正常信贷服务。邮政储蓄只存不贷,资金全部上解,加剧了县域资金的紧张局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法通过正式金融安排满足资金需求,只好求助于以民间借贷为主的非正式金融安排。同时,县域金融部门创新能力不足,固守传统的业务领域,不适应县域经济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实际。这就要求县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尤其是运用财政手段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为各种金融机构在县域增设网点、不断创新金融业务创造条件,调动他们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3.大多数县级财政拮据,难以发挥财政的投融资功能,造成财政“缺位”,迫切需要金融支持

目前,大多数县级财政收入过分地依赖于农业税收入和非税收入,造成财源结构单一。随着未来逐步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农民减负政策的实施,县级财政的状况将不容乐观。另外,现行财政体制中由于分税改革引起的财权与事权不一致、上级政府层层挤压县级财政等一系列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县级财政的困难。如此差的财政状况导致事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县级政府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县属重点工业项目等领域倾斜的资金寥寥无几,无法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财政“缺位”现象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信贷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二、县级财政金融联动的基本思路和着力点

围绕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充分考虑县级财政和县域金融体系建设的现状,欲使财政金融两个手段相互促进、合力联动,应遵循以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发展为主,财政扶持政策推动为辅,实现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以少拨多、以小博大”的基本思路,切实有效地挖掘、撬动县内外资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而循环的起点须是财政先行,通过财政贴息、担保、税收优惠、专项资金配套等“输血”机制,激活县域金融体系的“造血”功能,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流,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壮大县级财政。着力点应选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财情,推动新型县域金融体系的构建

(1)配合当地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制,培植农村金融主力军。根据国家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确定的“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原则,切实加快县级农村信用社改革。对进行县联社一级法人试点工作的地方,县级政府可酌情采用税收优惠和减免规费来减轻其经营成本,扩大资产规模,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抗风险能力。对信用社进行增资扩股或实行股份制银行试点的地方,县财政可拿出一部分资金与辖区内民营资本同时入股,壮大信用社实力,改善信用社资产质量。针对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的现状,可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妥善处理好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使其在短时间内轻装上阵,承担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2)创造条件,吸引活力大、又适宜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点经营。采取适当财政扶持政策,帮助股份制商业银行减轻营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在条件具备时,可组建县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种机构可由县级财政和国有商业银行、政策银行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牵头,农村信用社、企业,以及个人等均可出资,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风险自担、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服务于县域工商企业,增强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3)制定相应财政扶持政策,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县域的分支机构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争取金融信贷支持。县级政府要帮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清理大量积淀的不良贷款,在制定涉及银行贷款企业的改革改制方案时,理顺企业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严禁企业逃避银行债务行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财政扶持的担保公司为企业债务提供信用担保,调动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参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4)多途径培植其他金融机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选择符合条件的规模企业,成立财务公司,发挥自身融集资金的能力。发挥银行机构、行业协会等对行业内企业经营资信状况熟悉的优势,创立融资租赁公司,开辟企业融资新途径。在民间资本积累较快的地方,探讨民间金融的实现形式。另外,鼓励保险公司积极从事农业保险业务,证券期货公司提供期货、期权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风险管理和控制手段。县级财政在这些金融机构创建和运营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通过税收优惠、减免规费、财政资金入股资助等措施进行扶持,帮助这些机构尽快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2.借财生势,增强县域企业和居民金融借贷信用水平

县级财政应在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做大量工作,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差、信用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可建立财政资金专户或由财政资金牵头、企业自愿入股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担保中心和担保公司,着力改善中小企业金融信贷环境。对于农村产业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县财政可联合农业发展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农村信用联社,共同发起设立农业产业化信用贷款担保服务中心,专门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寻求金融信贷支持。探讨建立县级信用贷款再担保公司,为县域内乡镇村和行业信用贷款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促进县域信用贷款担保机构体系的健康发展。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村“种、养、加”大户信用水平的提高,必将促进县域金融生态建设,吸引县域金融机构信用贷款的注意力,最终形成县域经济发展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

3.依靠金融支持,着力解决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缺位”问题

依靠新型县域金融体系所带来的充裕的资金流,县级财政可以及早调整支出结构,通过择机退出一些可由社会解决的公共支出领域,有效解决重点公共基础设施和经济结构调整投入不足的现状,实现县级财政向能源、交通、农业等非竞争性政府投资支出领域的倾斜,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县级财政金融联动的配套工作

可以看出,实施县级财政金融联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将涉及到政府、金融业和社会各个层面,需要做大量工作,实施上下配合和社会整体推动。

1.在政府层面,应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县域财力建设,为实施财政金融联动创造前提条件

实施县级财政金融联动,首先要求财政具备一定实力。为此,县级政府应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加快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撤并职能交叉、运行低效部门和层次,减少财政工资拨款人员;通过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探索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城镇社区建设的运行模式,通过吸收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和经营,减轻财政支出负担,努力实现财政赢余。同时,加大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培植特色经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县级财政收入。国家财政部门也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体系。应按照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充实县域财源。

2.在金融业层面,应调整和优化金融布局,建立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提高财政金融联动的效力

应针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按照由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的原则,着眼于资金回流县域尤其是农村,进行一系列的农村金融供给结构调整。中央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应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允许各种投资主体投资县域金融产业,鼓励和引导各种成分、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力度,消除目前县域金融服务逐步弱化的现象,尤其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业务萎缩的问题,增加县域证券、租赁、信托、担保、农业保险等服务,形成有利于县域金融机构发展的有效机制。

3.在社会层面,应侧重县域企业和农村信用建设,降低财政金融风险,促进财政金融联动的良性循环。由于财政为企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扶持,承受了担保贷款替代偿付、配套资金损失、收入减少等风险,同时,信贷金融机构也面临贷款对象的违约风险,这将使财政金融联动失去赖以持续的安全基础。因此,对县域企业和农村信用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进行信用教育和征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和农民还贷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福刚,孟宪江. 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N].经济日报,2004-03-30.

[2]王保安.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J].求是,2005,(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