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农业的前景范文

数字农业的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农业的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农业的前景

第1篇:数字农业的前景范文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系统将一片土地的土壤类型、肥力等土壤信息,降雨、日照等气象信息,以及农业生产动态等信息收集起来,利用信息分析系统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决定耕作的种类、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具有变量施肥、喷药功能的农用机械根据不同地块的情况进行精耕细作,从而有效提高产出、节约投入、减少环境污染———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精准农业工程技术部主任孟志军为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与传统农业截然不同的图景,这就是精准农业。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一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翻开了农业发展的崭新一页。基于“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农业中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精准农业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的实验研究与实践有了快速的发展,被誉为“信息时代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思想的革命”。

承担这一项目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33岁,70%具有博士学位,多是有着农学与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短短的五年时间,项目的研发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了收集信息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的变量农业处方图系统、能进行全自动化操作的变量施肥机、变量喷药机等,目前他们正在打造一个更大的具有综合分析功能的平台系统。

——打造“数字农业”技术体系

事实上,精准农业也好、专家系统也好,还有设施农业、虚拟农业等等,这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技术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是利用信息技术全面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重要的科学支撑技术。“数字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要素、农业过程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

“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字农业”正在使人们对科学利用农业资源潜力的认识和作物生产管理观念产生深刻的变革,促进农业科技界突破传统的以单学科研究为主的工作方式,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和协调,将多种科技成果组装集成,直接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服务。

——以国产化与社会化为目标

“数字农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国家目标。几乎所有现存的技术基础,目前都还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数字农业”在国内的发展,一方面是将其作为开展农业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是通过“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从中分解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进行国产化和社会化推广。

作为“数字农业”的核心之一,精准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令人振奋的前景。从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的实施情况看,这一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对品质要求高的经济作物如烟叶、茶叶等效果也非常明显,可以有效提高产出率,节约肥料使用率,提高产品质量。

然而同所有引进的技术一样,精准农业面临成本过高以及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基地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和联合收割机等设备都由国外进口,价格高达100多万元人民币,只有实现国产化,其成本才能大幅降低,所以,今后精准农业要在关键技术上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储备,建立完全的国产化的精准农业信息采集、分析以及应用体系。

孟志军介绍说,目前中心正在与黑龙江农垦总局、上海郊区的现代农业园区合作进行国产化试验,以目前研发的情况看,精准农业技术的国产化在3、5年之内就可以达到。这意味着被普遍质疑的实施精准农业成本过高的问题会得以解决,进行社会化生产成为可能。

第2篇:数字农业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数字农业;时空推理;专家系统

0引言

数字农业应用涉及大量的气象、环境、水文、地质、土壤等领域的时空数据。这些时空数据分散在异构系统中,有着不同的数据格式和规范,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基于不同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推理方法。这些多领域时空信息对农业生产、决策均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以前由于缺乏高效、合理的技术手段,即使付出很高的代价,也很难将这些时空信息完整无损地共享和融合集成到数字农业应用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农业的应用发展。同时GIS等商业软件平台成本较高也不利于大规模应用推广。

为此,本文基于自主版权GIS、专家系统等系统软件,应用时空推理、本体论、语义Web、关系数据挖掘和专家系统等技术,建立一个数字农业时空信息智能管理平台,对多源、异构的数字农业时空数据和推理分析方法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便于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融合、集成和共享。基于该平台快速建立起了数字化测土施肥系统、大豆种植标准化管理系统、无公害水果蔬菜栽培指导系统等一批智能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精确控制农田每一地块种子、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农业生产过程,有效降低成本,充分保证农业资源科学地综合开发利用,减少和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的污染破坏,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

1主要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1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是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的,是21世纪新型的农业模式和挑战性的国家目标,包括精准农业、虚拟农业等内容,其核心是精准农业。以3S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是数字农业研究的突破口[1,2]。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数字农业的概念,它是针对农业生产稳定性差、技术措施差异程度大等情况,运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控制位置,用计算机精确定量,把农业技术措施的差异从地块水平精确到平方厘米水平,从而极大地提高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法国农业部植保总局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病虫测报计算机网络系统。日本农林水产省建立了水稻、大豆、大麦等多种作物品种、品系的数据库系统。新西兰农牧研究院利用信息技术向农场主提供土地肥力测定、动物接种免疫、草场建设、饲料质量分析等各种信息服务。同时,我国紧跟国际研究的前沿,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应用研究。

1.2时空推理

近年来,时空推理(Spatio-temporalReasoning)已成为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在军事、航天、能源、交通、农业、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我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清华大学、信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在时态GIS、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拓扑、时空数据库等时空推理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1.3时空数据标准与共享

不同领域和应用环境对时空数据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这造成了异构时空系统集成的困难,因此时空数据共享、互操作和标准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研究最初从空间数据入手,近期开始向时间数据和时空结合数据发展。时空数据的共享有以下方式:

(1)空间数据交换

空间数据交换的基本思想是各系统使用自身的数据格式,通过标准格式进行数据交换。目前空间数据交换标准有:SDTS、DIGEST、RINEX等国际标准;以色列的IEF、英国的MOEPSTD、加拿大的SAIF、我国的CNSDTF等国家标准;AutoDesk的DXF、ESRI的E00、MapInfo的MIF等厂商标准。尽管各GIS软件厂商提供了公开的交换文件格式来进行空间数据的转换,但由于底层数据模型的不同,最终导致不同的GIS的空间数据不能无损的共享。虽然空间数据交换仍然在使用,但效果并不理想。空间数据互操作标准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比空间数据交换标准更有前途的数据标准。

(2)基于GML的空间数据互操作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penGISConsortium,OGC)提出了简单要素实现规范和地理标记语言(GeographyMarkupLanguage,GML)。OGC相继推出了一整套GIS互操作的抽象规范,包括地理几何要素、要素集、OGIS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空间参考系统、定位几何结构、存储函数和插值、覆盖类型及地球影像等17个抽象规范,2003年1月推出GML3.10版[3]。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GML在空间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2001年Rancourt等人[4]将GML与先前所定义的空间标准进行比较,认为GML能有效地满足空间数据交换标准。2002年,ZhangJianting等人[5]提出了一种基于GML的Internet地理信息搜索引擎。2003年,ZhangChuanrong等人[6]在网络环境下以GML作为异构空间数据库交换共享空间数据的格式,成功实现数据的互操作。2003年,崔希民等人[7]提出了GIS数据集成和互操作的系统架构,在数据层次上实现GIS数据的集成和互操作。2003年,张霞等人[8]提出一种基于GML构造WebGIS的框架结构,给出实现框架技术。其中采用GML作为空间数据集成格式。2004年,朱前飞等人[9]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ML的数据共享解决方案。2005年,陈传彬等人[10]提出了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GML数据类型较完整,支持厂家较多,相关研究丰富,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时空数据标准。本文选择GML作为农业时空数据标准。

1.4时空本体

1.4.1本体、语义Web和OWL

本体方法目前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语义Web、搜索引擎、知识处理平台、异构系统集成、电子商务、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尤其是目前随着对语义Web研究的深入,本体论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它是建立语义Web的核心技术。OWL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本体表示语言。2002年7月29日,W3C组织公布了本体描述语言(WebOntologyLanguage,OWL)的工作草案1.0版。目前工作草案的最新更新为2004年2月10日的版本[11]。

1.4.2时空本体

基于本体方法对时空建模的相关研究工作如下:

1998年,Roberto考虑了作为地理表示基础的某些本体问题,给出了关于一般空间表示理论的某些建议[12]。2000年ZhouQ.和FikesR.定义了一种考虑时间点和时段的时间本体[13]。2000年,Córcoles基于XML定义了一个类似SQL的时空查询语言,该语言包含八种空间算子和三种时态算子用于表达时空关系[14]。2003年,Grenon基于一阶谓词逻辑定义了时空本体,使用斯坦福大学的Protégé环境实现[15]。2003年,Bittner等人[16]提出了用于描述复杂时空过程和其中的持续实体的形式化本体。以上工作中Grenon的时空本体研究相对完整,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网上共享,本文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建立农业时空本体。

2主要研究内容

(1)农业时空数据规范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公认的农业时空数据标准出台。本文基于时空推理技术,研究通用性更强的时空数据表示模型,能表示气象、土壤、环境、水文、地质等各领域的农业时空数据。GML是目前公认的时空数据标准,利用上述模型扩充GML,兼容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业资源空间信息元数据的分类及编码体系草案”等国内现有的地方性标准,构建针对数字农业中时空数据的DA-GML标准,作为数字农业基础时空数据的规范。现有的土壤、环境等基础空间数据库均支持到GML格式的转换。

(2)农业基础时空数据库

基于笔者自主开发的GIS平台建立农业基础时空数据库,该平台具有运行稳定、资源占用少、结构灵活、功能可裁减、成本较低、便于移植等特点。采用了时空推理技术,支持对空间和时空信息的表示和推理。通过DA-GML能够直接从现有系统中获取领域农业基础时空数据,主要包括土壤数据库、环境数据库、气象资料数据库、农业生产条件数据库、林业信息数据库、影像数据库等。

(3)农业时空分析方法库与农业时空知识库

时空推理是研究时间、空间及时空结合信息本质的技术,通过时空推理技术将现有面向农业领域的时空分析技术进行整合和规范化表示,形成农业时空分析方法库。对领域农业时空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通过数据挖掘方法从基础数据中提炼知识,建立农业时空知识库。

(4)农业时空本体库

在(2)、(3)中存储的数据、方法和知识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进行组织和管理。就目前技术而言,本体是表达一个领域内完整的体系(概念层次、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的最有效工具,所以本文选择建立农业时空本体库。具体包括本体获取、本体管理、本体服务与展示三个模块。使用Protégé做本体开发环境编辑。Protégé是斯坦福大学开发的基于Java的本体编辑与知识获取工具,带有OWL插件的Protégé可以支持OWL格式的本体编辑与输出。

以上三个库通过WebService方式提供基于Internet的服务,可以在线对库中信息进行维护和检索,并能无缝集成到应用系统中。

(5)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首先,外部系统的时空数据转换成GML格式(现在绝大多数系统支持该数据标准),进入农业基础时空数据库。通过本体获取与编辑模块将时空数据和时空知识整理,形成本体库。外部系统的请求通过WebSer-vices发给仲裁者,仲裁者区分各类情况调用三个库调用服务、提取数据和执行操作,结果返回给用户。

(6)基于平台开发农业生产智能应用系统

基于数字农业时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数字化测土施肥系统、作物种植标准化管理系统、无公害水果蔬菜栽培指导系统等一批农业生产智能应用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3相关系统对比分析

3.1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

平台基于信息和知识支持的现代农业管理的集成技术,对农田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分析、处理和输出,从而根据农田区域差异、农事安排进行模拟分析、决策支持管理和指挥控制,并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区域差异进行精确定位、动态控制等定量操作[17]。

3.2全国农业资源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全国农业资源空间信息管理系统(NASIS)实现对全国农业资源空间信息的查询分发,具有系统管理、动态数据字典、数据检索、查询、数据分发、制图、报表统计、数据分发等功能。该系统已经用于全国农作物遥感监测、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科研和农业政策信息支持服务等方面[18]。

3.3中国西部农业空间信息服务系统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基于Web的中国西部农业空间信息服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从西部农业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数据库构建开始,全面地介绍了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数据库访问技术,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平台环境和开发实现等。

(1)基于平台提供的开发框架,能方便、高效地建立大量的数字农业智能应用系统,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也能快速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的应用系统,各应用系统能互通、共享,便于升级维护。

(2)由于大量的底层服务、数据、知识和方法由平台集中统一提供,简化了开发数字农业应用软件的工作,节约了成本。

4结束语

数字农业时空信息管理平台从系统目标、适用范围、采用技术、系统接口等方面不同于任何现有的基础农业空间数据管理平台,是一个概念全新的系统,定位于基础农业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的上层,更便于开发数字农业应用。其中的本体库等机制为将来建立农业时空数据网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淑惠.数字农业及其实现技术[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5(7):5-8.

[2]唐世浩,朱启疆,闫广建,等.关于数字农业的基本构想[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3):183-187.

[3]Geographymarkuplanguage(GML)[EB/OL].(2003)./techno/specs/002029PGML.html.

[4]RANCOURTM.GML:spatialdataexchangefortheinternetage[D].NewBrunswick:DepartmentofGeodesyandGeomaticsEngineering,UniversityofNewBrunswick,2001.

[5]ZHANGJianting,GRUENWALDL.AGML2basedopenarchitectureforbuildingageographicalinformationsearchengineovertheinternet[DB/OL].(2002).cs.ou.edu/database/documents/zg01.pdf.

第3篇:数字农业的前景范文

记者走进“科技楼”――三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忙碌的身影,指尖敲击键盘的清脆声不绝于耳。登录团“大漠绿岛现代科技网”,苗木组培、枯黄萎病检测、能源工程、沙漠治理、人工湿地等实用技术信息立即呈现在记者眼前。一名叫刘浩洋的年轻人告诉记者,这个网站是由三团与中国科技网站合作,于2003年开通的,是外界了解现代化农业的窗口,网民送它一个雅称:致富路上的好帮手,科技路上的前沿兵。

3年来,三团以开发应用农业信息技术为主体?熏引领各项农业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以地理卫星信息系统为主的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其中一例。三团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建立示范基地?熏开通卫星接收基站?熏定制卫片?熏分析土壤质地、盐碱分布、棉花苗情分类、棉叶冠层营养状况、田间水势分布等资料?熏指导农业生产。

来到十一连灌渠边,记者看到渠道闸口不远处有一个红外线检测点,这是三团在22个闸点投资建设的灌渠水量自动化计量系统之一。调度人员只要打开电脑,轻点鼠标,每个闸点的用水量就能尽收眼底。供配水计量到连,计费到户,可提高渠系利用系数10-15%。团水管所测算,去年,全团引水量由往年的近2亿立方米下降到1.6亿立方米?熏节水3000多万立方米。

2003年,三团从以色列引进微机自动化测水、地埋式滴灌技术,每亩可节水50%,节肥30至40%,增产20至30%。去年,利用自动测水、电磁阀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熏自主设计改造4300亩棉田膜下滴灌?熏并实施了12万亩棉田膜下滴灌技术。三团还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合作研发微机决策平衡施肥系统、自动化测养分水肥耦合系统软件,可以测出棉花生长的氮、磷、钾需求量,自动开出配方,随水将肥料自动滴进地里。

2003年以来,三团投入近1亿元的科技经费?熏全面启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用于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农用机械加载信息技术等5项信息技术的投资就达1998万元,打破了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的“瓶颈”?熏使农业焕发出绚丽多彩的科技之光。

数字农业应用前景广阔。目前,三团己成立数字农业推广应用研究所,利用现代信息高技术着力提升精准农业技术。团长王光强说,以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电器工程技术等一批信息高技术为支撑?熏由精准农业向农业数据信息化、农业管理智能化、实施过程的自动化,是今后三团数字农业的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将为三团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王光强为我们描绘了“十一五”期间三团管理规模化的蓝图:农业劳动人口控制在1000人,职均管理规模100亩以上,职均产值20万元。

第4篇:数字农业的前景范文

“从创业开始,我大大小小做过十几个行业,但最终我还是想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工作。”她说。“我从农村走出来,几年创业历程也做出了一些成绩,现在的梦想就是回报农村,改善乡亲们的生活环境。”当大家都在向往城市“掘金”梦和对城市趋之若鹜的时候,她却对农村了敞开胸怀。

“我相信中国的农村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农民将有一番大的作为。”她斩钉截铁的说,炯炯有神的目光深深地感染了记者。

创业者丽英

严丽英出生于浙江省丽水市静宁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孕育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或许正是出生农村背景历练出她一身的执着。她并没有回避谈起小时候农村的经历。跟大多农村家庭孩子一样,她幼小的肩膀上早早就担负起了维持家庭经营的责任。唯一不一样的是她要在照顾兄弟姐妹之余,还要照顾好生病的母亲。

“当时买一件新衣服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她说。因此,小学毕业之后她就选择走出大山来到温州打拼。这一条路的选择,注定她是一个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的人。当过餐厅服务员,开过餐饮和布店。她说:“之所以选择创业,主要是觉得自己给别人打工,辛辛苦苦做出的成绩,钱却被老板赚去了,心里不舒服,只有自己当老板。”她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但是,创业之路走得却并不轻松。她白天开店铺,晚上睡店里边,一坚持就是几年。对创业和生活的执着让她紧盯着身边的每一次机会。拿下电子厂的项目对于当年的严丽英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个电子厂的招商项目,她的心中萌发了自己开办电子厂的想法。于是,她大胆地找到了当地一家电子厂的老板,说“我想开电子厂,但是没有钱。我可以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掉后,再把材料的钱给你。”这个老板觉得她挺有意思,可是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如何将这些材料给你能呢。经过一番交流,电子厂老板被她的诚意和执着打动了,最终决定把一批材料赊给了她。但是她并没有经营这方面的经验,所以第一次的产品并没有卖出去。她记得当时电子厂的老板告诉她不会第二次赊原材料给她。但她还是硬着头皮获得了电子厂老板的支援。第二次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将产品卖出去。有了第一轮的淘金,她开始招工,建厂扩大规模,并从此在事业上更进一步。

和中国数字农村网结缘

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她忘记乡村生活和对乡村的怀念,和中国数字农村网的结缘源于她去农村考察的时候。当时正值柑橘丰收时节,农民把一筐筐柑橘摆在路边,但是一辆辆车经过就是无人问津。她就在想这么好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对农民是多大的损失,那可是农民辛辛苦苦的血汗钱。

这个时候,她就开始留意有关农村项目的信息,关注国家有关农村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政策。

2011年3月10日,浙江省丽水市农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通过专家论证,规划中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鼓励农村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实践,逐步构建农业产加销信息一体化服务模式,改造提升传统农村市场服务业。她认为这是一个时机。2010年上半年经朋友介绍,严丽英开始调研中国数字农村网项目,他发现中国数字农村网似乎有着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

在一连串的问询、考察、调研过后,她认识到自己的追求与中国数字农村网的事业是如此的吻合。“服务三农”这崇高而又神圣的理想使严丽英与中国数字农村网结缘了,她依靠优秀的工作成绩成为中国数字农村网温州市市级工作站的站长。

用热情铺就农村电子商务之路

“要先谋而后动,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运营好平台,就要先深入了解浙江当地的农产品流通环节及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 在浙江地区渠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她这样来谈浙江地区渠道建设的工作重点。

据她介绍,浙江商超购进农产品的一般流程是“农民――批发商――供应商――超市物流采购”,通常需经过4个以上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成本至少上升了15%~20%,导致产业链的两端――农民和消费者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中国数字农村网能够依靠M2M模式可以减少中间商及零售商的环节,把这部分原本被中间商赚取的利润直接“转移”给农民,并最终惠及消费者。

由于浙江民营资本发达,商业人口众多,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在民间开展广泛。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省经贸委和财政厅开始实施“万家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该工程争取在3年内注册用户数超过200万个、企业会员总数超过40万家,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超过20万家,从而为打造通畅高效的生产性流通服务体系,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条件。这成为了在浙江开展电子商务事业的政策优势。

另外,在物流运输方面,浙江省早在2005年就规定:“装运鲜活农产品的挂本省牌照的货运车辆(含冷链、藏车),凭农业或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动植物检疫证书或鲜活农产品(指不执行检疫的生鲜蛋奶、鲜活水产品、鲜竹笋、鲜板栗等)产地证明,免费通行本省包含高速公路在内的收费公路(含桥梁、隧道)。”这为浙江本地的农产品物流运输铺平了道路。

“凭借浙江省独特的经济优势、政策优势和商业群众基础快速扩展中国数字农村网在当地的影响力。”严丽英谈及浙江省发展前景时从容地说,坚毅声调中透露出希望的光。

只争朝夕

第5篇:数字农业的前景范文

>> 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自驾游”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水胶炸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韩机电产业贸易发展现状及展望 江西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钻井法凿井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浅析竹制家具的分类及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贵州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中阿经贸论坛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探讨 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黄梅戏艺术数字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山东省鲁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典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浅析稀土工业发展现状以及前景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④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and the 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The Joint Study Report for China-Korea FTA[R]. [2010-06-01]

⑤朴繁淳.中韩FTA意义和主要争端[R].三星经济研究所,2011

⑥近藤大介.中日韩的梦想与现实[N].经济观察报,2012-05-19

参考文献:

[1]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and the 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The Joint Study Report for China-Korea FTA[R]. [2010-06-01]

[2] Hoadley S.,Yang J. China’s Free Trade Negotiations: Economics, Security, and Diplomacy[A]. Cross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M]. Berlin: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Press, 2008: 123-133

[3] Nakgyoon Choi,Sojon-Chan Park. Analysis of the Trade Negotiation Options in the East Asian Context[M]. KIEP,2003:76-86

[4] Zhang Jianping. Analysis on the Issue of and Prospects for a China-Korea FTA[M]. KIEP,2006:27-34

[5] 包艳,崔日明.中韩自由贸易区:机遇、问题及前景[J]. 国际经济合作,2009(1):54-59

[6] 陈丰龙.区域生产网络与中韩FTA: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 2010(2):45-56

[7] 董志勇,官靓,黄迈.中国对自由贸易区的政策设想及其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2):37-43

[8] 关秀丽.中韩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及产业合作前景[J]. 经济纵横,2003(3):33-38

[9] 韩联社.韩中FTA谈判达成一致,汽车未被列入关税减免对象[EB/OL].[2014-11-10]

[10] 黄鹏,汪建新.中韩FTA的效应及谈判可选方案:基于GTAP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6):81-86,89

[11] 近藤大介.中日韩的梦想与现实[N].经济观察报,2012.5.19

[12] 李小飞.中韩自贸协定谈判达成一致[EB/OL]. [2014-11-10] http://.cn/c/2014-11-10/111831121745.shtml

[13] 李晓峰,张巍.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解决中韩贸易摩擦问题的有效途径[Jl.国际贸易,2006(8):18-22

[14] 李玉珍.后危机时代中韩缔结FTA前景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7-52

[15] 刘昌黎.论中韩FTA[J].世界经济研究,2008(4):66-71,89

[16] 刘赛力.孕育中的中韩自由贸易区[J].国际问题研究,2008(l):15-21

[17] 刘翔峰.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前景分析[J].当代亚太,2005(4):16-20

[18] 娄朝晖.中韩FTA的缔约策略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12):47-55

[19] 朴繁淳.中韩FTA意义和主要争端[R].三星经济研究所,2011

[20] 钱彤.会见韩国国会代表团[EB/OL].[2014-02-21] http://.cn/BIG5/n/2014/0221/c64094-24432256-html

[21] 司传宁.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空间效应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4(1):112-116

[22] 屠瑞奋.析评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0-94

[23] 王静.对建立中韩FTA的思考和建议[J].国际经济合作,2010(7):34-37

[24] 魏巍.论中韩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J].预测,2010(1):76-80

[25] 徐长文.中韩经贸发展现状与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展望[J].国际贸易,2008(4):26-30

[26] 许佳,牛一.中韩FTA与东北亚经济合作[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7-22

[27] 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J].国际经贸探索,2006(l):39-43

[28] 郑燕,张吉国.中韩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6-72

第6篇:数字农业的前景范文

1.1智能物流

现在的物流管理有着明显的信息化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技术与物联网与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使物流管理的每一个流程都被准确无误的感知和掌握,GIS与GPS与感知信息的结合,构成了物流信息一张强大的网。

1.2智能医疗

自动识别技术为医疗领域提供了方便,最典型的代表是RFID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药品物流系统的融合,是医疗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智能医疗能够帮助医生实现对病人全方位的监控,达到会诊记录,病情记录等关键信息的共享,还有对病人医疗器械和病人病情发展的追踪,这种智能医疗必然会得到更大的推广。

1.3智能交通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也非常普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乘坐公交车时IC卡的使用,物联网技术与公交系统的融合,统筹运用GIS和GPS等手段,达到调度,发配,收费等管理于一体,同时还有智能化的停车,系统调配红绿灯,及时查看路况信息等交通控制调配等手段,都体现了物物相连的物联网对于交通的帮助,还有公路、桥梁、交通的智能检测,都体现了智能交通的作用。

1.4智能农业

智能工业。智能农业与智能工业最主要的体现上是在对于数字的实时监控上,从生产、加工、运输、分销、零售上,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从生产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到信息跟踪,事故追溯系统,质量评估系统,统计分析系统,信息门户系统等,使农业和工作都达到智能化的水平,方便生产。

1.5智能安保

智能安保体现在传感节点的利用上,利用传感节点的覆盖全面性,来防治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威胁安全的入侵,这种智能安保已经应用到世博会当中。2.6智能家庭物联网对于智能家庭,数字家庭的建设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家庭不是简单地将家中的电子产品结合到一个遥控装置当中去,这样做只是一个简单的电子设备相连,物联网所要达到的智能家庭,数字家庭的目的,是通过物联网建立外部联系,让服务与设备之间产生联系,达到互动效果,一个最理想的例子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在办公室里就可以指挥家用电器的工作,在下班回来的途中各个家用电器已经各司其职,回家时就享受自动化的成果与便利。

2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有人把它比作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革命,这样的比喻一点也不为过,1990年的施乐公司可乐售饭机可以被看作是物联网技术的最早实践,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在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的支持下提出了PC(ElectronicProductCode)的概念.比尔盖茨1995年在书中提及了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阐明了物联网的含义,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这种含义也产生了变化,再随后的时间段内,各国开始提高了对物联网的认识,并把物联网当作一项国家战略来发展,目前的物联网当中有三项关键的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所涉及的四大关键领域分别是:RFID;传感网;M2M;两化融合,随着各国对于物联网技术的重视,一些关于物联网发展的战略也相继被提出,如日本的u-Japan计划,韩国确立了u-Korea计划,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智慧地球被提出并引起强烈反响。2009年8月,总理的感知中国讲话和建立的感知中国研究中心将中国的物联网信息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3总结

第7篇:数字农业的前景范文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行业与领域开始对测控技术和仪器的需求加大研究,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现代测量技术、电子技术、精密机械、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互相渗透和融合的综合学科。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制造车间的检测到卫星火箭发射的监控。本文主要是通过借鉴相关文献和资料来具体分析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概况、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测控技术;测控仪器;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下我国已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术已融入到各个领域及行业中。测控技术作为一种测量专业,早已成为当下社会、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很多研究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满足当下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测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测控技术的概述

1.1测控技术的内涵

测控技术系统是由五个部分构成综合性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自动化控制,以测量和控制为主要内容。测控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器、程控设备、测控应用软件、总线和接口部分、被测对象。测控技术系统会由于不同的测控任务,而选择不同的被测对象。测控技术系统的类型有三种:基本型、标准型、闭环控制型。基本型测控系统主要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卡、信号调理和计算机构成,主要功能是对多个点进行快速测量,分析相关数据,通过某些数据可消除相关干扰,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判断。

1.2测控技术的特点

由于测控技术成为了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和深刻,测控技术之所以影响会越来越多,是因为它具备很多特点和优势,比如,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分布式化等。网络化的测控技术能够保障检测系统快捷、方便;而当下所有的测控技术都是职能的,这能为测控系统提供最佳的处理方案;测控技术的数字化是指传感器的数字化控制,对信号处理、通讯等方面的数字控制;现代测控技术设备可以分布在多个地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测控技术的特点势必会帮助其有着更好的发展,也会为实际生活中多个领域提供便利和有利条件。

1.3测控技术与仪器

随着计算机网络社会的到来,人类已开始进入到计算机时代,目前计算机技术与仪器进入了测控结合的智能化阶段,测控技术仪器遍开始涉及到全国的各个区域和部门,是我国步入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眼下,测控技术逐渐走向智能化的虚拟环境技术,主要是通过采用人机交互技术进行复制现实社会中的语言、动作,这种技术能让操作者体会到真实的感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带动了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测控技术仪器主要是通过测量和掌控相关技术理论进行取得和处理相关研究信息,而计算机便是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存储管理数据信息,图像显示和绘画功能,超强的计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计算机能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质量。

2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的应用

当下的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提取和处理信息时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可靠性、高效率、高精度、多样化、智能化等。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测控技术在航天、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远程测控技术的应用等。

2.1现代测控技术在航天、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表现是控制航天飞行目标,跟踪测量航天器、航天器的运动参数及内部的各方面内容。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在储藏粮食时,当储藏的粮食温度超过原有的预置时,测控系统技术就会自动接通通风机控制电路,从而直接对粮仓进行通风处理。

2.2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比较多,新型传感器主要有数字化传感器、集成化传感器等。在现实生活中,数字化传感器常应用于银行监控、测量环境温度上,集成化传感器主要应用在量测压力、视觉、温度等方面。近些年,很多领域都应用到新型网络化传感器,体现出了巨大的现实意义,不仅为现实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还存在强大的潜在科研价值。

2.3远程测控技术

如今,远程测控技术成为了现代工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测控技术主要有专线远程测控术、电话网远程测控技术和无线通信等,主要应用于电网检测、石油输送管道、机器人的远程监控上。现代测控技术能够通过对相应设备的检查进行诊断故障,对于诊断出水、电、燃气的故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测控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科研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测控技术也逐渐走向网络化、标准化、开放化、全球化,由于世界各地联系的更加密切,对于测控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意义。测控技术仪器主要是通过测量和掌控相关技术理论,根据取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行业与领域开始对测控技术和仪器的需求加大研究,而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此外,由于当下经济社会的迫切需求,对测控技术和仪器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测控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势必是非常广阔的,测控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一片光明,这同时为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了能有效满足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需求,在当下教育和改革不断深化的环境下,测控技术和仪器成为了高校和社会的重点研究内容。

4结束语

我国测控技术仪器的发展与生产力、技术、经济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正是由于各种技术、仪器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才使得我国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有了更大的发展与进步。测控技术仪器一方面能快速获取信息与处理技术,另一方面通过运用测控技术仪器、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来获取、识别、处理信息。现代测控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主要表现在测控技术在航天、农业等领域,新型传感器技术及远程测控技术的应用上。参考文献:

[1]吕辉.现代测控技术[J].电子质量.2010(10).

[2]李欣国.浅谈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

[3]曹洁.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5).

第8篇:数字农业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信通 云计算 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39-02

1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对于农民而言,其需要价格低、信息及时、质量有保障,具体包括农业科技信息如农资信息、农产品栽培、畜牧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资及农产品买卖信息如产品价格信息、就业信息等。政府和涉农企业也希望通过农业信息化增强时效、降低成本。

2 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现状

当前,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农村信息化平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以“农信通”、“农科在线”、“信息田园”平台为依托,开展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已实现一定收入规模。

其中,“农信通”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信息化服务,其业务基于手机移动终端,通过短信、彩信、语音、手机上网、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的产供销、农村政务管理和农民关注的民生问题等信息化服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保障农务畅通、方便了解民生信息,从而解决农村“数字鸿沟”,推进农村信息化。图1是肇庆特色的政府主导、企业助推、媒体宣传、渠道互动四合一的信息化田园运作模式。

以肇庆移动公司为例,其12316非值守无线专家系统,该热线提供人工以及自助语音服务,内容包括:三农政策咨询、接受投诉以及处理、专家咨询、农产品市场行情、病虫害预报与防治、种养技术等。其系统方案如图2所示。

尽管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经建立农村信息化平台,但是其服务水平和层次还难以充分满足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的需求。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对深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 新技术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方式获得所需服务。中国三大运营商有自己的云平台,中国移动“大云”、中国联通“沃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运营商可在自己云平台上建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对于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而言通过按需使用,运营商通过虚拟化、云调度等一系列技术的运用,从而减少减少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并惠及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的,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挖掘、地图搜索、视频会议、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更高层次的服务。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就是万物都接入到互联网,物体通过装入射频识别设备、红外感应器、GPS或其他方式进行连接,然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或其他方式接入到互联网,最终形成智能网络,通过电脑或手机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和信息采集分析。物联网技术可通过3G手机或电脑对农业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等信息进行远程监控;也可对自然灾害、农业运输车辆等定位和视频监控;用户可通过3G手机和电脑实时对粮库进行温湿度监控,还可对农产品加工阶段,对绿色食品的加工监控、乳品的溯源、出口农产品的溯源及交易跟踪等。未来的农业在以移动通信为承载网络的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4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现状,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对于运营商深化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前景展望。未来三大运营商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李小娟,钟蔚.农村信息化需求分析及运营商发展思路建议[J].信息通信技术,2012(5):18-21.

[2] 胡文岭,张荣梅.浅议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3):76-78.

[3] 崔文顺.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农业工程,2012,2(1):40-43.

第9篇:数字农业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测控技术 发展 应用

中图分类号:TH7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现代测控技术作为一门高新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中的重要支柱,它以电子、测量、测控等学科为基础,涉及电子计算机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仪器仪表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融入和发展,促进了现代测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与发展,使其向着网络、微型、虚拟、远程、智能以及集成化方面上快速的发展。而现代测控技术在国防、工业和农行等领域的各个方面上都应用相当广泛,同时它在实践上也是一门很强的技术,尤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应用也得到相当发的扩充,影响力也随之逐渐增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必将推动现代技术水平的改进,为加快现代社会进步和生产率上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现代测控技术的特点

现代测控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测试测量、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网络、分布式、数字以及智能等。

2.1智能化

在现代测控系统应用中的设备,主要是以微处理器最为基础,同时运用智能化的仪器仪表,凸显出功能多样化、灵巧快捷和使用方便等方面的特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仪器设备呈现出的更加高科技化,智能化仪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不断得到加强,使得现代测控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

2.2数字化

在现代测控技术领域中,数字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传感器的数字化控制,控制器到远程终端设备的数字化控制,通信、信号处理等过程的数字化控制等。

2.3网络化

现代测控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朝着网络化、分布性和开放性的方向迈进。这种发展趋势推动了测控系统功能的扩展灵活性、性能高效性、使用简便性的不断深化。现代测控技术网络化的特点体现在测控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方便快捷地组建网络化、分布式的测控系统。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信息系统的规模更加庞大,在通信、航空航天、国防和气象等领域应用现代测控技术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

2.4分布式化

现代测控技术设备可以多地点布设,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既符合要求又需要仪器设备的地方。这种分布式测控技术是以网络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术为基础,将系统内所使用设备连接起来,组合成符合要求的分布式测控系统。分布式测试系统具有安全可靠、拓展便捷、运行快速、使用灵活等优点,从而大大降低了测控成本,提高了测控效率。

3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

现代测控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集控制和测量为一体,实现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已经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1发展现状

现代测控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分为基本型、闭环控制型和标准通用接口型三大类型,主要包括控制器部分、程控设备和仪器、测控应用软件、总线与接口部分、被测对象等五个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测控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代测控技术水平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智能化、数字化、微型化等方面。尚未达到一个高水平的阶段。因此,我国必须在引进高科技的先进设施的同时,借鉴国外高科技的技术发展模式,积极开拓创新,推进我国测控市场的发展,提升我国高新技术含量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3.2发展趋势及前景

首先,日臻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现代测控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开放化、标准化已经成为现代测控技术发展的趋势。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来看,开放化测控技术都是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将成为市场应用的主流。它可以让我们直接接触到开放标准下的先进测控技术,并融入到这种技术标准之中,标准化、开放化将减少新技术的重新开发,节省重复开发成本,因此,推进开放性测控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迅速转变的阶段,测控技术的开放化和标准化趋势给了国内测控行业一个极好发展机遇,为此,我们要清晰的看到这一点,把握现代测控技术走向开放化、标准化的趋势,推动我国现代测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网络技术的进步,现代测控技术正朝着网络化的方向迈进。随着现场总线的迅猛发展与Jini软件技术的问世,现代测控系统不仅将现场的智能仪表和装置作为节点,通过网络将节点连同控制室内的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联成有机的测控系统,而且可使联网的任何仪器设备实现其自身功能的同时,还能为其他仪器设备加以利用。网络技术进步并全面介入,实现了微机化仪器的联网,高档测量仪器设备以及测量信息的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资源共享,远程数据采集与测控,远程设备故障诊断,各等级计量标准跨地域实施直接的数字化溯源比对,水、电等费用等的自动抄表等,具体到计量测试、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各领域,从而使得测控网络的功能显著增强,应用领域及范围明显扩大,测控系统的功能远远大于系统中各独立个体功能的总和。

4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测控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军事国防、电子制造、自动化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快了社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测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宇航、电信、农业、石油、化工等领域。

4.1现代测控技术在航天、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现代测控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跟踪测量航天器,获取其运动参数和内部的各种物理、宇航员生理等一些重要数据,并且监视航天器的飞行和内部工作状态,为指挥中心对航天飞行目标指挥、控制提供数据信息,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为评价航天器的技术性能和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集中在粮食存储过程中,如果测得粮食温度超过预置,报警数值主机就会发出指令,接通通风机控制电路,对粮仓进行通风。此外,在蚕种催青过程中,现代测控技术用来控制蚕种催青时的温、湿度,通过把采集到得温、湿度数据传入微机处理系统,即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控制台屏幕上设定温、湿度数据,如果数据达到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断开电源,进入维护期。

4.2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新型传感器已经融入了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其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强大,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智能化传感器主要应用于:火车机车的状态监测、心内压监控系统等;微型化气体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化工、交通、国防、医学、机器人、防伪等领域;数字化传感器应用于:测量环境温度、银行监控、图像传感器等;集成化传感器主要用于视觉测量、压力测量、温度测量;新型网络化传感器则大量应用在国防、农业、医疗、工业、军事、抢险救灾、环境监测、城市管理等领域。

4.3远程测控技术的应用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测控技术还可以进行远程测控,远程测控技术常见的有:专线远程测控术、电话网远程测控技术和无线通信等远程测控技术。远程测控技术主要应用于:在核电站和电网检测的远程监控、石油输送管道的远程监控、机器人的远程监控等。现代测控技术还可以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水、电、燃气以及热能等的自动抄表远程测控,与此同时,对于地理环境复杂的地区以及用户密度不高、不易布线、距离较远的情况,等等,都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测控。

5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测控技术正朝着系统化、智能化、标准化及系统功能的一体化的趋势迈进,社会经济各领域开始广泛采用以信息的获取与应用为中心的方式,实现仪器仪表、工业生产的全过程自动化控制,使之为人们工作生活做出更多的贡献。与此同时,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信号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在促使现代测控技术发生深刻的变化,更加开放化、标准化、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现代测控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高科技测控自动化的成果的应用,为产业的升级和整个社会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与提升作用,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志刚.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探析[J].机电信息,2012(12):

120-121

[2]李欣国.浅谈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247

[3]孙亮.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电子质量,2006(10):3-5

[4]吕辉.现代测控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5.

【补齐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