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叶促销策略范文

茶叶促销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叶促销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茶叶促销策略

第1篇:茶叶促销策略范文

1.1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以无形的文化观念为基础,通过凝聚在有形产品中的文化信念、情感诉求、顾客体验来达到营销目的。与传统产品营销相比,文化营销向消费者销售的不仅是单一的物质产品,还有包含在产品内部的文化意蕴,它能全面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给消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满足他们高品位的消费需求。王方华教授等人提出:“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方式”[1]。例如,麦当劳卖的仅是面包加火腿的快餐食品吗?答案是否定的,它的卖点还有便捷、时尚、个性化的饮食文化。

1.2茶文化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而产生的一种物质、精神、心理、风俗和休闲现象,内容丰富。茶文化是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饮茶过程中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和中国的文化内涵及礼仪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1.3茶叶文化营销

以茶解渴,以茶提神去疲,以茶去病,以茶待客等,在寻常百姓家中已十分常见。茶叶以其特有的产品属性与良好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消费者在细细品茶时,或多或少都能联想到其背后历史悠久、富有魅力的茶文化。茶叶与茶文化的内在联系为开展茶叶文化营销提供了可能。探寻茶叶产品与茶文化的契合点,是所有茶叶文化营销活动的工作重点,即在拓宽茶叶产品功能的同时,增强茶叶的文化功能和精神内涵,以满足人们对茶叶不断增长的品鉴和体验需求。茶叶文化营销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价值传递的全过程。简单地说,茶叶文化营销表面上要推销的是易耗产品———茶叶,实际上真正要推销的是能持久扎根在消费者内心的茶文化。所以,茶叶文化营销要将茶叶定位为一种文化产品或精神产品,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2茶叶文化营销的意义

2.1符合茶叶消费的新趋势

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转变,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追求的不仅是某种物质需求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寄托,消费需求正从物质型消费转向文化型消费[2]。追求体验化、休闲化、大众化、艺术化、高雅化的茶叶文化营销突破了早期狭隘的营销视野,对原本单一的茶叶产品赋予了全新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享受,适应人们新的需求特点,符合当前消费趋势。

2.2增加茶叶产品的附加值

首先,在茶叶文化营销活动中,人们不仅能从品饮茶韵里尽情回味茶叶的醇香与甘甜,还能感受到茶文化的深厚积淀,既放松了身心,又陶冶了情操。从这一角度上理解,茶叶文化营销也是一种体验营销,从情感、精神、体验上提升了茶叶产品的附加值[3]。其次,富有成效的茶叶文化营销活动离不开背后默默支持的强大茶叶品牌,而茶叶品牌具备了标签效应,是消费者身份、地位、品位、爱好和个性的象征。消费者一旦接受了标签概念,也就接受了与此概念相吻合的茶叶产品、文化和品牌,自然乐于为这个认同而付出较高的代价。

2.3扩大茶叶品牌的知名度

茶叶文化营销的传播过程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潜移默化、长久地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而影响其购买决策行为。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溪铁观音借助“茶王赛”这一文化营销活动,本着“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原则,先后在泉州、厦门、上海、广州、北京、香港、澳门等地举办“铁观音”茶王赛暨产品展销会、名茶品尝会和茶歌、茶舞、茶艺表演等各类茶事宣传活动,既弘扬了安溪铁观音的茶文化,又扩大了安溪铁观音的品牌知名度,拓宽了安溪铁观音的销路[4]。

2.4提升茶叶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英国联合利华的“立顿”茶,被称为世界茶叶第一品牌,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一个品牌就超过中国茶叶的出口总值;日本的“三得利”在茶叶界的品牌价值也远胜中国。相比之下,有着悠久历史、名茶如云的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价格比印度低4成,比斯里兰卡低6成多。中国的很多名茶虽名传千里,却“有名无姓、有品无牌”,严重影响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5]。因此,中国茶叶品牌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必要走差异化营销道路,借助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塑造国际知名品牌,利用茶叶的文化营销带动茶叶的产品营销,最终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5茶企实施蓝海战略的有效手段

所谓的红海表示已知的市场空间,竞争极端激烈,市场较成熟完善,如传统的茶叶产品市场,包括茶叶批发市场、茶叶零售市场等;蓝海表示未知的市场空间,竞争较不激烈,市场较不成熟,存在巨大商机,它是一个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得到的崭新市场领域,如茶文化产品市场。我国的茶叶种类繁多,对应的各地茶文化也千差万别,这为茶文化的差异化营销创造了条件。从战略层面上看,茶叶文化营销中是一种超越传统产品竞争、激活潜在消费需求的企业竞争战略,具有良好的商业发展前景,能帮助茶企迅速抢占与开发新的市场领域。

3茶叶文化营销的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茶叶营销不同,茶叶文化营销策略的制定主体不仅包括利润导向的广大茶企,还包括旨在促进当地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茶产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为方便表述,如无具体说明,以下把这三类主体(茶产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茶企)统称为茶叶利益相关主体。

3.1茶叶文化营销的产品策略

茶叶文化营销的产品形式有:茶文化旅游、茶馆、茶文化创作活动(包括茶艺、茶歌、茶舞、茶诗等)、茶叶展销会、茶叶博览会、茶文化博物馆、茶王赛、茶王拍卖会、茶庄园、品茗会及其它茶事宣传活动等,茶叶文化营销的内容涵盖了茶叶的品鉴、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体验过程的美好意境。在实施文化营销策略时,要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文化,包括目标消费群体的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文化环境、人口特征、个人偏好、消费方式等,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产品文化内涵与目标市场消费文化的共鸣点,从而确定茶叶文化营销的文化定位[6]。茶叶文化营销的产品策略包括产品定位、产品开发、产品组合、产品创新等。首先,茶叶文化营销的产品定位指茶叶利益相关主体通过差异化定位方法,关注、聚焦某个有限的目标市场群体,推出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茶文化产品,赋予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独特的形象,以适应特定群体的偏好和吸引消费者眼球。其次,茶叶文化营销的产品开发指依托当地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与茶文化底蕴,开发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产品,以吸引消费者前来体验、旅游、休闲、观光、购物等。第三,茶叶文化营销的产品组合指通过多种茶文化产品的合理搭配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既要有宽度,有深度,还要有关联性,为获得良好的知名度。现在很多茶产地都在积极开辟茶文化旅游路线,融入了诸如“农家乐”、茶艺表演、茶叶茶食品展销、实地采摘制作茶叶等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活动。第四,茶叶文化营销的产品创新指茶叶利益相关主体不断推陈出新,避免消费者的审美疲劳,从而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具体措施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原有茶文化产品的属性、特征、种类、规模等;二是淘汰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开发出全新的茶文化产品;三是地方政府部门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和沟通渠道,为创造良好的茶文化旅游环境提供政策法规保障。

3.2茶叶文化营销的品牌策略

一般所提到的茶叶品牌分为两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茶企品牌。区域公用品牌有“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云南普洱茶”等;茶企品牌指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和经营规模的连锁茶企品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不仅要重视培育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以扩大茶产地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带动地方茶产业及配套产业的全面发展,更不应忽视对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保护,加大对假冒仿制原产地茶叶等不法侵害行为的打击力度。具体可通过推行茶叶质量追溯制度、确立茶叶原产地名称的排他性产权、建立打假的长效机制、发挥茶叶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推广茶叶质量的电子监管等治理措施来防范和惩罚侵权行为[8]。茶企品牌的策略包括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四个方面。首先,茶企要从自身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品牌定位,从自身实力、市场规模等各种主客观条件出发,进行市场细分,根据目标市场设计与塑造出独特的产品、品牌及企业形象,以获得目标市场认可。其次,品牌个性又称品牌人格,它包括品牌命名、包装设计、品牌概念、品牌代言人、形象风格、品牌适用对象等内容。由于品牌个性具有象征性意义及自我表达的功能,所以茶企塑造自身特有的品牌个性有助于拉近与消费者的情感距离,并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第三,品牌传播是茶企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中心,有针对性地选择广告、公关、宣传、人际沟通等手段,并利用电视、广播、印刷品、计算机网络等传播媒介,将茶企特有的品牌形象推广出去,以提升品牌知名度,促进茶叶产品的销售。第四,茶企在建立深受市场青睐的品牌形象之后,还需要投入成本,开展一系列关于“提升、控制、评估和反馈”的品牌管理过程。例如,加强品牌危机管理,以维护原有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保障茶企品牌的长期健康发展。

3.3茶叶文化营销的价格策略

根据文化营销理论,消费者购买的是整体消费利益,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不仅取决于有形的金钱成本,产品的无形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因此,茶叶文化营销的价格制定策略与一般产品营销的价格制定策略是不同的,前者比后者增加了文化价值部分,即在相同金钱成本的条件下,前者的最终价格要高于后者。茶叶文化价值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感知和心理体验,茶叶文化营销产品的价格确定应以茶叶产品的物质价值与消费者实际感受到的文化价值之和为准。例如,当消费者在茶馆中品鉴茶叶时,既享用到了醇香甘甜、令人回味无穷的茶汤,也切身感受了茶馆独特的茶文化氛围与优雅的品茗环境,消费者的身心得到极大愉悦,心情也变得更为舒畅放松。因而,茶叶文化营销中的产品价值是茶叶产品的显性价值与消费者感知的隐性价值的总和。茶叶文化营销策略应采用竞争导向定价法和顾客导向定价法的价格策略。竞争导向定价法要以行业内主要竞争者(与本企业提供相似产品和服务,并且目标顾客群体也相似)的价格为比照标准,跟随竞争者的价格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以维持原有市场份额。在制定价格时,可以在提供更具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茶文化产品基础上,制定略高或略低于竞争者的价格。顾客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不考虑企业生产成本、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定价方式。茶叶文化营销的顾客导向定价法主要以顾客对茶文化产品的实际感受价值为依据,而衡量顾客对特定茶文化产品的实际感受价值较为困难,需要通过潜在顾客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价格策略。

3.4茶叶文化营销的促销策略

茶叶文化营销的促销策略指茶叶利益相关主体利用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人员推销等促销手段,向目标消费者传播具有说服力的茶文化信息,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说服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茶叶文化营销的广告策略是指茶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渠道,有目的、有计划、连续、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茶叶产品信息的宣传手段。随着茶企广告促销理念的觉醒,人们越来越经常在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街头(车体、路牌、交通广告等)、包装、网络等媒介上接触到有关茶叶营销的广告。例如立顿茶利用广告宣传,使得其“国际、时尚、健康、都市化”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并且擅于利用各种宣传机会,在电影和电视剧、各种时尚杂志的文章、网络小说中出现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立顿品牌形象深埋在消费者心中。茶叶文化营销的公共关系策略是指茶叶利益相关主体为改善、维护与社会公众的稳固关系,增进公众对茶叶产品、文化和品牌的认知、理解及支持,达到塑造良好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2010年由安溪县政府有关部门、茶叶龙头企业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通过拜会交流、商务洽谈等多种途径,广泛接触法国、意大利各界友好人士,与法国巴黎大区发展局签订了联合开拓安溪铁观音欧洲市场的合作框架协议[9]。茶叶文化营销的促销策略实质上是一种沟通技巧策划与战术性营销工具,既扩大了茶叶品牌与产品的知名度,还能有效诱导、说服或吸引消费者购买茶叶产品,从而扩大茶叶的销售量。促销策略具有市场反响强烈、见效快、造势效果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等优点。

第2篇:茶叶促销策略范文

交换资源联合营销

在营销方式上,安溪祺彤香茶业总经理苏清阳的思维总是快人一步。几年前,当大部分安溪茶业网商都将目光放在铁观音上时,苏清阳就开始在网上卖武夷岩茶、大红袍。由于竞争对手少,几乎不需要推广就卖得很好;几年后,当许多铁观音茶商卖起红茶、普洱、花茶之类,并开始冲销量时,苏清阳则在整合资源,打造全茶系品牌。

如今,在苏清阳的整合策略中,“强强联合、资源互换”是最重要的原则。为此,他和向阳坊联合,在祺彤香的天猫旗舰店推出了“买茶送月饼”活动;为了备战今年的“双十一”,他还准备联合泉州另一鞋服类的淘品牌,以客户共享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茶叶和鞋服在品类上没有任何竞争性,消费者却可能是重叠的,我们拿出一部分老客户资源和其他品牌进行互换,能够以比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多有效的客户资源。”

在营销创新的同时,为了消除消费者对网购茶叶质量的担忧,苏清阳还率先投保了“网络茶叶销售产品责任险”,将保险与茶叶联系起来,当茶企所出售的茶叶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时,消费者最高可获得10万元的理赔。

搭配销售细节制胜

另一家茶业网商广益发则是以搭配制胜。目前广益发有两个品牌,一个是广益发,专做健康食品;一个是注福茶叶,专做养生茶、花草茶。

“最初在销售茶叶的时候搭配销售食品,是为了上聚划算比较方便。后来,在食品的销量越做越大后,就将食品和茶叶分成两个品牌经营。”广益发相关负责人黄炳煅告诉记者。

不过,虽然分成了两个品牌,并分别成立天猫旗舰店,但两个品牌之间的联系却越来越紧密。“购买养生茶的顾客大多为女性,女性同时也是零食的主要消费群体,这样一来,两个品牌之间就可以形成客户资源共享,很多顾客在广益发的天猫旗舰店购买了坚果、肉松饼等零食外,会通过首页上的链接进入到注福茶叶的天猫旗舰店购买一包玫瑰茶或一瓶蜂蜜柚子茶。”黄炳煅称。

除了加强店铺之间的联动和搭配销售外,广益发还有一个秘诀就是“细节制胜”。“顾客购买海苔寿司,店铺配送一个寿司帘,方便顾客制作寿司时使用;快递如果发生延误,不等顾客催件,店铺主动联系致歉。”正因为这种对细节和售后的重视,广益发的老顾客回头率达到了17%。

全店“爆款”快速推新

在一个店铺中选出几件产品,通过促销和引流将其打造为“爆款”,并通过爆款为全店带来流量和关联销售,几乎是所有淘宝商家都尝试过的做法,这也充分印证了“80%的利润是由20%的产品带来的”这一销售定律。

不过,安溪茶业网商黄抚胜却打造了一家全店“爆款”的网店。进入梅安茶业天猫旗舰店的首页,一不留神会以为进入了聚划算的页面,因为全店27款商品的销量都很“惊人”,销量最高的一款大麦茶销了3万多件,最少的也有几百件。

第3篇:茶叶促销策略范文

关键词:茶叶广告;英译;策略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饮茶文化。古代时期,茶叶是中外交往贸易的主要产品,海外诸国均以获得中国的茶叶为荣。而现在茶叶市场上,各国的茶叶品牌充斥其中,中国茶叶要想占据一席之地,不仅要提高茶叶质量,更要加强茶叶的广告宣传。茶叶广告就是茶叶的一面旗帜,它不仅标识了茶叶的品种、产地、特性,更加诠释了茶叶的文化内涵,是茶叶销售的先行者。成功的茶叶广告翻译不仅要准确地翻译出茶叶广告的汉语表达意思,更要结合中外文化差别,将茶叶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传达给国际消费者。

1茶叶广告翻译中的指导原则

1.1目的论

1971年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卡塔琳娜•赖斯最先提出了功能主义理论,他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评价的价值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的功能评价译文的翻译质量。之后赖斯的学生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学说,提出了“目的论”的概念,认为是整个翻译的结果和成效是由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的。后来各个学者又在目的论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认为翻译是一种为了特定目的而设计的行为,而且还必须遵循忠诚性原则,让在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不能进行交流的语言实现顺利沟通。总而言之,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就是指翻译是一种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双方之间的交际沟通,最终达到相互理解。因此,翻译行为的过程最终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目的决定论。[1]在目的论指导下,原文在翻译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更加倾向于译文和译文读者,目的理论成为翻译学的最高原则。广告从广义上说就是通过付费方式向公众介绍产品、服务或理念的信息交流。茶叶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注意,促进销售,进而获得经济效益。因此茶叶广告的英译也就是跨越语言和文化交流的障碍,在英语的语言文化中传播中国语言中的广告信息和祁使功能的行为。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吸引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注意力,促成购买行为,才是茶叶广告英译的最终目的。[2]

1.2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法国心理学家斯铂佰和英国著名语用学家威尔逊共同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和交际都受制于关联,这反映到语言学中就是语境的认知定义取决于感知、记忆和推理的心理假设。人们认为交际成功的关键是实现最佳关联,即必须在交际双方共同的语言环境下找到最佳关联。在语言交际中追求的并不是最大关联,而是要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1991年Crutt将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中去,他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把目光集中在翻译者的思维和心理活动上。Crutt的关联理论将翻译行为从整个静态的硬性翻译中解脱出来,开创新的研究范畴,开始注意原语文本与目的语在交际中的语境效果,同时强调翻译者的心理过程对整个翻译的效果叶起到一定的效果。他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付出的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也成正比的,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找到原文本与译文语境的关联性。由于语言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用语境的差别,导致原作者和读者在交流上有一定的障碍,读者可能无法与原作者的假设产生共鸣。译者作为原作者与读者之间交流的中介,必须要对原语和译语的差异进行正确的估计,找到二者的相同之处。[3]

2茶叶广告英译的现状

2.1茶叶广告缺乏品牌优势

纵观国际市场上,各国的茶叶品牌在销售上都超过了中国,而中国茶叶虽然作为茶叶故乡,销售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中国茶叶存在着有名茶无名牌的情况,茶叶的广告宣传并没有建立起中国茶叶的品牌效应,中国茶叶品牌在国际销售市场上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茶叶的销售。中国茶叶大都是以地方命名,形成了茶叶的区域品牌,如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庐山云雾、洞庭湖碧螺春,这些都是地方名茶。[4]但是一种区域品牌下仍然有好多种茶叶系列,同一种区域品牌的茶叶也有可能出自不同的企业厂家,这就造成了茶叶品牌的混乱。人们只知道西湖龙井是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西湖龙井的茶叶品质都是一样的,不同的企业生产、加工、包装,都会影响到茶叶的质量。这样质量好的茶叶、质量不好的茶叶同时使用一个区域茶叶品牌,无形中对茶叶品牌有所损害。有的人可能买过一种质量不好的西湖龙井,转而对所有的西湖龙井都形成偏见,认为西湖龙井质量也就那样。这样的茶叶广告在中国本土市场上都没有区分度,翻译成英文,再加上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中国的茶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就更加没有品牌辨识度。

2.2茶叶广告翻译不准确

一般的广告用词都比较艺术化,尤其是茶叶广告,因为茶叶浸润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所以在茶叶广告词的编辑和设计上总爱加入中国古代的传统元素,尤其在遣词造句上讲究文雅和对仗,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茶叶的文化内涵,进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促进茶叶销售。但是,这样的广告词在英译过程中难度比较大,有一些中文的遣词造句在中文语言的表达中是简洁精炼的,但是在英语语言的翻译语言中就需要一大段的文字进行描述,造成茶叶广告在英译中的冗长繁琐。其次,就是中国的茶叶品种众多,即使是同一茶叶品种,其在颜色、形状、味道、口感等方面也有细微的差别。在茶叶的中文广告词中通常都会对茶叶的口感、味道进行描述,但是,在英文的广告词翻译中,就不可能准确表达出广告设计者想要突出的重点。例如,仅是茶叶的香味就有浓香、清香、醇香等多种词汇描述,而在英文翻译时,对茶叶香味的翻译总不能准确的译出,即时是能译出,有时也需要一大堆修饰语进行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茶叶广告词的表达能力。

3茶叶广告中的英译策略

3.1删译法

删译法一般用在广告的正文翻译当中,具体地就是指在广告翻译时,将不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或达不到促销效果的丧失语言文本功能的广告词进行删减,进而增强产品的促销宣传,强化企业理论和企业文化。例如中国人在消费过程中非常注重信誉,因此在广告语中就会市场突显出来。在茶叶的广告宣传中也惯用“信誉第一,顾客至上”。这在中文广告词中一种很有噱头的标语,但是这翻译英文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而且西方人在购买茶叶时更加注重茶叶的口感和品位,这样的广告词就会显得啰嗦。相比之下,如果能够用英文讲茶叶的性能、口感等实用价值凸显出来,会比较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为消费者选择提供更加明显的提示。

3.2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确保句型结构和语法正确的情况下,译文的表述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直译法一般运用在目的语与原语之间有文化相通处的基础之上,让人由广告语产生联想。诸如武夷岩茶就翻译为RockTea,武夷岩茶生长在岩石之间,自然健康,形成了一股岩韵,而在西方文化中岩石也是顽强、振奋之意,将武夷岩茶进行直译,更加贴合中西方共同的审美需要。黄山毛峰、玉露、白牡丹等茶叶名称在翻译的时候由于中西语境在表达效果上没有太大出入,所以也直接采用直译法,翻译为YellowMountainFuzzTip、JadeDew、WhitePeony。而且这样的直译达到了最佳的关联效果,用最简洁的表达方式让人们获得认知上的认同。而有的虽然没有实现最佳关联,但是却用直译法获得最大关联,这样的营销宣传方式在广告翻译中也是常见的。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功夫茶翻译成英文为KongFuTea,让功夫茶借助中国功夫的名声走俏市场,实现了茶叶销售的最大价值,但实际上中国本土的功夫茶主要是针对制茶的过程和工艺而言的。这就在广告翻译中充分运用到关联理论和目的论原理。

3.3意译法

在茶叶的广告翻译中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够直接翻译的,还有很多在中外语境下表达的意思完全不相同,这就需要译者找到其中的关联处,进行意译。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红茶的翻译,在国内,人们注重茶叶的汤色,因此茶叶的品种也以汤色的颜色命名,如红茶、绿茶、白茶等,而国外则注重茶叶本身的颜色,红茶在未冲泡之前都呈黑色,故而将红茶以为BlackTea。[5]而对大红袍的英译就不能直接译为BigRedTea,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大红袍是一种耳熟能详的茶叶品种,但是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茶叶品种,不能从BigRedTea接受到任何购买的欲望,而且红色在西方人的眼中并不是吉利的颜色,这样的翻译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厌恶。

4结语

总而言之,茶叶广告的英译不仅是简单的英语翻译,还涉及到文化背景、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茶叶广告的英译不仅是简单的直译入手,更要在目的论和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寻求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最佳关联,实现茶叶销售的盈利。

参考文献

[1]郝全喜.翻译目的论对改进英译茶叶广告的分析[J].福建茶叶,2016(2):41-42.

[2]刘晓梅.目的论与汉英广告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55-58.

[3]罗凌萍.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1):37-38+85.

[4]张竹莉.浅析茶叶名称英译中的语用关联[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1):100-102.

第4篇:茶叶促销策略范文

品牌塑造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寸之功”,更不是“一嘴之功”。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要顺利做强茶叶品牌,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决策者,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决策者,需要洞察并活用“五高法则”: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高开低走、高枕安卧、高不可攀。

第一“高”:高瞻远瞩,寓意目光远大,语出汉朝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做茶叶品牌,决策者必须目光远大、放眼未来,在保障一定短期利益的基础上,确保品牌能够经得起短期利益、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三重考验”,也要经得起时间、利润和社会的“三重考验”。例如,普洱茶、西湖龙井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过危机,都需要在茶叶公共品牌的塑造上反思,如何才能经得起“三重考验”。

必须重点强调,中国茶叶企业大部分都属于“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规模小、经验少,大多处于求生存、谋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塑造茶叶品牌必须要保障茶叶企业的短期利益,否则,茶企失去生存的机会,自命不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做茶叶品牌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了。

第二“高”:高屋建瓴,即: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地方政府和茶企决策者要站得高,及时抢占制高点,才可能有机会“高屋建瓴”,拥有“一泻千里”的势能,实施“高屋建瓴”的品牌运作策略,让茶叶品牌的崛起之路势如破竹,势不可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例如,被誉为中国茶叶品牌第一案的“白茶娶妃”事件,站在全球饮料行业的高度,利用茶叶与咖啡的“宿怨”,挑起茶叶咖啡之争,通过一系列创新,以远远不到一百万元的投入,就至少创造了数千万元的宣传效果,让安吉白茶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品牌。

必须指出,决策者“高瞻远瞩”之后,若是无法在现实资源状态下找到合适的匹配资源,或者说无法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找到可以“倾倒”的突破口,则都无法实现“高屋建瓴”。

因此,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品牌塑造要实现“高屋建瓴”,决策者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点,其一是发现制高点、抢占制高点,其二是梳理现有资源,列出资源运用的顺序和关键环节,其三是开动脑筋,为资源“开锋”,找准茶叶品牌运作的突破口。

第三“高”:高开低走,即:有了明确的品牌规划之后,一定要沉下心来把基础的事情做好,一步步向“低”渗透,如,向销售终端环节渗透,向生产加工环节渗透,向商和加盟商渗透,一步步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茶叶品牌的魅力,而不能整天都在放“高射炮”,不见任何“落地”的举措。

值得警醒的是,很多决策者可以做到高瞻远瞩,也可以做到高屋建瓴,但就是做不到“高开低走”。例如,很多茶叶企业喜欢对媒体和消费者“高谈阔论”,什么好听说什么,什么悦耳说什么,什么赚钱说什么,尽是“保障茶叶品质”、“绿色有机茶叶”、“纯天然无农残”、“维护茶农权益”等等,但是部分茶企从来没有真正去落实过。

长此以往,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茶叶品牌自然会渐渐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当然,“高开低走”的内涵还有很多,例如,决策者要在正确的品牌战略指引下,每个阶段都要制定相适应的品牌战术,同时必须根据中国茶叶行业环境的综合变化,对先前的品牌策略做适当调整,以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随后,地方政府或茶叶企业在合适的品牌战术指导下,将各种品牌要素安全“落地”,让消费者能够通过茶叶质量、促销策略、宣传物料、网络信息、各类新闻、店铺环境、员工言行、售后服务等等来了解茶叶品牌,从而肯定茶叶品牌、喜欢茶叶品牌,甚至一步步爱上茶叶品牌。

第四“高”: 高枕安卧,即: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寓意无忧无虑,平安无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语出汉代王充《论衡顺鼓》:“止久至于太旱,试使人君高枕安卧,旱犹自雨。”

这一法则是告诉决策者,做茶叶品牌要实事求是,保证质量,童叟无欺,不可昧着良心,茶叶企业所做的事情一定要让消费者受益,让自己心安,让自己能够“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不怕半夜鬼敲门”。我在《茶翅高飞——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等书中都对此有相关阐述。

这是一个看似“高调”的法则,却是所以茶企老板终生受益的法则。人活一辈子,不管你干什么,不论你职位高低、成就大小,能够高枕安卧终究是身体健康的条件之一,更是快乐幸福的根基之一。人必须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是人,不能把最根本的东西都忘记了,一定要努力避免出现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的境况:“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第五“高”:高不可攀,即高得无法攀登,这里主要是指茶叶品牌要到达一种竞争对手难以达到或接近的高度或状态。例如,一个茶叶品牌的定位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定位要具有排他性、权威性,其他茶叶品牌则很难达到这一高度,至少在短期内难以达到这一高度。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做茶叶品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必须投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维持茶叶品牌的“高度”。换句话说,这个“高度”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都有可能“降低”,随时都有可能被“超越”,你必须不断整合资源,夯实根基,构建品牌壁垒,才能将茶叶品牌维持在一定的“高度”上。

例如,中国茶叶行业刮起了一阵“红风”,政府和企业都在搞红茶,不少地域是在借助历史优势搞红茶,但是,不少红茶品牌已经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5篇:茶叶促销策略范文

从几个行业发展周期来看,体育用品、食品、男装、卫浴等行业的发展程度要快于茶业行业,因此领先行业的标杆品牌(如安踏、七匹狼等)的品牌营销策略,值得某茶业品牌借鉴与参考。此外,笔者根据品牌推广与营销的基本思路,加上对茶业行业的初步了解,提出“七剑”策略的轮廓(具体有待根据品牌、企业实际情况拟定与调整)。

策略一:借鉴其它行业领导品牌推广模式,并加以优化。

2012年国内男装行业某知名品牌进行了自创立以来的最大规模的推广,用“1+1+2”来简单概括:第一个“1”指央视广告投放,第二个“1”指机场广告投放,“2”指2个大型品牌活动——上半年的精工艺术之旅与下半年的“优雅绅仕”评选。

据此,某茶业品牌可以进行的品牌营销推广是:央视、机场的广告投放,举行某品牌茶文化(生态茶园)探索之旅和一个围绕消费者品茶的活动。我们可在其策略基础上进行优化:选择央视更适合的频道与时间段,建议高度重视四大卫视,建议追逐一些热门、与某品牌人群相对吻合的节目,如《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拢》等。机场广告方面,在某品牌门店布局较多的省份及若干重点发展市场进行投放,选择显眼位置的广告位(不可大意);在几大门户网站投放适量广告,选择几份主流杂志、报纸进行投放与宣传。

七匹狼的明星团队代言策略,已经成为该品牌的路线之一。茶业行业已有不少品牌在代言上有行动,比如八马与许晴、华祥苑与李冰冰、朗朗与裕园、坪山与李连杰,但是它们对于明星的“利用”依然处于点状,未达到线、面(包括七匹狼)。这给某品牌三点启示:其一,一定要签约明星,在短期内让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再上一层楼(男装领域知名品牌无一不是聘请了明星,某品牌属特殊情况,上市前知名度相对略低);其二,茶业品牌目前鲜有投放电视广告,这正是某品牌的一个机会。明星的代言,必须借助电视这一最有影响力的平台进行大力宣传。其三,匹克的“NBA球星中国行”,让裕园的消费者参加朗朗的音乐会(假设举例),提供让消费者与明星、品牌互动与沟通的机会,丰富品牌体验(还有待进一步立体化),日益变得重要(陈士信作品)。

策略二:产品系列化、丰富化,品牌合作与授权

在茶叶销售的基础上,进行茶具(包括茶盘饰品)、茶点(天福最为成功)的丰富,营养、健康、美味的茶点延伸销售。

金灶、新功等茶具企业已开出独立专卖店,某品牌茶业可以凭借品牌知名度的优势,授权给有实力的茶具企业使用,收取品牌使用费。重视茶具(茶杯、茶盘、烧水设备)品类,产品、价格要从高到中等分布,忌全为高端产品。富贵鸟在皮鞋领域取得成功之后,目前已把握先机拓展到男装业务,并取得较大的收获,建议某品牌茶业提前做好对其它关联产品的重视。

策略三:推广根据不同时段(饭前、饭后)、不同需求(养胃、清油腻等)、不同人群(男性、女性)选择适合的茶叶,扩大饮用、显示专业。

策略四:强化茶叶店铺的茶馆、聚谈功能及跨界合作。

为朋友们在酒吧、KTV等喧闹场所之外,提供一个宁静的心灵上的沟通,一个可以深度沟通的休闲放松场合。

男装的VIP用户与茶叶的用户吻合度非常高,与知名品牌进行合作,有利于品牌及客群推广。2012年八马茶叶与某男装品牌在促销礼品上进行了合作,值得关注。两点合作可以考虑,一是与男装企业在礼品上达成合作(注意——高档铁观音使用有地域局限,应根据不同区域提供不同茶叶),二是与男装共享VIP客户。男装的VIP客户凭卡就可以成为某品牌茶业的VIP,享有提供包间聚友、会客、商务沟通的温馨服务。

人脉组织,人脉已成为当代社会成功的支持条件之一,以各个店铺为单位(中心),把不时光临该店的VIP客户进行组织,定期组织品鉴会(交流会)。运作成熟之后,再以公司VIP数据库为依托,为本品牌的VIP客户提供一个人脉圈子(必须做好信息安全工作)。

“8020定律”,对一家企业贡献就大的客户、员工只占其中的20%,必须针对这20%的VIP进行体系、周到的维护与回馈。(某男装某区经销商,针对VIP建立了网站,记录了他们、妻儿、父母的生日,每年根据消费金额进行回馈)

第6篇:茶叶促销策略范文

贺岁新品,销售火爆

为了迎接春节销售旺季,武夷山茶企业已经准备多时,其中,推出贺岁新品,成为茶企们春节营销大戏的一大亮点。

“节节清针对春节专门推出了一款叫‘五福临门’的礼品茶,里面包含了五种茶,希望能够带给消费者一份福气。”据武夷山市节节清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雄文介绍,春节期间人们送礼一般更倾向于选择含有“送健康”、“送祝福”含义的礼品,节节清推出这款产品,很快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此外,2月14号的情人节,也被纳入了节节清春节营销活动之中。“我们把公司的一款产品命名为‘一片情’,暗含‘一片情意’的概念,把它和玫瑰花相结合,内部的形态是类似于巧克力,所以我们又把它引申为中国式的巧克力。”戴雄文介绍说,虽然这款产品定位于低端消费者,但使用了这样一个概念做推广和宣传后,其销量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此外,武夷星、天驿古茗、语儿泉等企业也相继推出贺年新品,据这些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许多贺岁新品都定位于平民价位,价位多在300元到500元之间,因此销售都十分火爆。

门店布置,凸显年味

在门店布置上,大多数茶企业的想法基本一致,那就是突出节日氛围。因此,茶企业的门店用足了喜庆和豪华的元素,红色是最多被采用的色调,满足了国人过节的喜庆心理。而金色、黑色这两个颜色也因代表着贵气庄重的感觉,被广泛采用。

“既然是春节,在我们门店春的气息会比较浓烈一点。”武夷山响岩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玲说,“门店的主色调我们选用了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着喜庆。此外店内还贴上了传统的窗花,以增强店内的年味。同时,原来店内的一些大盆的盆景兰花,也全部换成了鱼缸,以表示‘年年有余’。”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响岩的做法在武夷山茶企业中很有代表性,大多数茶企业的门店在布置上都是凸显年味,以让消费者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促销活动,异常热烈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以前茶叶销售靠的是人脉和关系,而随着茶行业的发展,现在市场化的销售手段已经被广泛采用。因此,针对春节举办的各种打折促销活动,已经被茶企业们广泛采用。

“我们店内的促销活动,针对新老客户采用了不同的举措。”节节清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雄文说,节节清的所有门面店、连锁店举行了全国统一的促销活动,以对消费者的节日氛围进行一种衬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品销售量有了大幅度增加。

“针对春节,我们店内也举办了促销活动。”响岩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玲说,因为武夷山是旅游城市,大年初一销售会比较冷淡,但是大年初二就开始出现销售高峰。为了配合产品促销,响岩专门请来了茶艺师进行专业的茶艺表演,此举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观看和购买。

记者在武夷山市看到,类似以上的促销活动在各个茶企业的门店都能看到,许多茶企业的店内更是人山人海,销售场面异常热烈。

拜年赠礼,答谢客户

客户就是上帝,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客户始终都是各方面关系维护的重中之重。因此,利用春节给客户拜年赠礼、答谢客户就成为了企业增进与客户的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时机。

“我们对客户的赠送、赠礼活动,安排在了春节期间。”武夷山语儿泉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新介绍说,春节期间公司对一些老的客户有一个较大的回馈,并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对老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了拜年赠礼活动,深受客户好评。

此外,一些比较大的企业还举行了客户答谢会,向客户表达感恩之情。有些企业还精心准备了节目和抽奖,以及为客户庆祝生日等活动,让不少客户感动不已。

网络销售,连创佳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武夷山茶企业普遍加大了网络营销的力度。在茶企业看来,网络销售比门店销售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将产品推向全国。

“从年底开始,我们将一款将要进入超市的产品放到了淘宝网上,目前销售量已经突破了4000多条。”武夷山市桃渊茗茶叶科学研究所的邱泽洋先生介绍,他们的这款产品呈红色烟条状,是专门为进入超市而设计研制的,没想到一放到网上就很快受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追捧。

第7篇:茶叶促销策略范文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孕育着无限商机,利用电商可大大提高知名度、提高销量、扩大市场份额。茶叶电子商务就是将茶叶的销售应用到电子商务中,在互联网上完成对茶叶的出售、购买和网络宣传等一系列过程。

中国茶叶种类众多,历史上仅名茶就有200多种,作为众多名茶中的一种,舒城小兰花如何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是亟需考虑的问题。因此,研究舒城小兰花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并给出正确的电子商务营销建议,不仅可以为舒城小兰花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找到突破口,而且可以对其他处于发展困境的地方茶叶的电商发展提供宝贵借鉴建议。

二、关于舒城小兰花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子商务交易规模较小,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舒城小兰花作为一种地方茶叶,以其“伴幽兰而生,汲兰香而成”这一特点享誉大江南北,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截止2015年12月,舒城县已建成小兰花茶园7.3万亩,年均销售干茶2350吨,同比增长5%。可以看出,舒城小兰花的总体交易量较大,且其销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得关注的是,舒城小兰花的线上销售占销售总量的10%不到,网络销售份额较小。探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舒城小兰花产地多为偏远乡镇,如晓天镇、河棚镇等,物流设施的不完善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部分茶叶企业和茶叶商家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线上虚拟交易的重要性,有的茶叶商家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线上商店,但是因为其宣传方式过于单一等原因导致舒城小兰花的交易规模不容乐观。

截止2015年12月,我国已有将近7亿的网民,其中大约1亿的消费者都有过网购。随着互联网的人群覆盖率越来越大,发展茶叶电子商务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此外,80、90后年轻人将成为未来茶饮的主要消费者,会更容易接受电子商务这种茶叶销售平台。虽然现在茶叶电子商务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但从长远考虑,茶叶电商的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2.电子商务平台更注重对茶叶的自身销售,忽视茶文化的宣传

据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政府统计,全县现有经营舒城小兰花的电商一百多个,销售额达100万的商家更是有十几个,此中舒绿茶业有限公司为中国百强企业和安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兰花茶叶公司、东方茶叶公司等6家为市级龙头企业。但是,电商平台下舒城小兰花的销售更注重的是对茶叶自身品质的销售,注重宣传舒城小兰花文化宣传的企业不到5家。通过实地的调查走访,有63%的消费者表示在网上购买中高档的茶叶时,会同时考虑到茶品质和茶文化这两种因素,如果茶叶脱离了我国古老的茶叶文化,那么也很难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舒城小兰花的电子商务发展程度缓慢的原因之一便是过度看重茶叶销售的眼前利益,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舒城小兰花“走出安徽、走进全国”的品牌战略。

3.电子商务营销市场缺乏秩序,茶叶质量价格层次不齐

电子商务营销作为新型的营销方式,具有快捷性、低成本性和大众性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茶叶企业应用。然而,我国的电子商务尚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能忽视一些存在的问题。在规制层面,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缺乏相关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一些企业和消费者“无法可依”;在道德层面,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有个别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抬高商品价格。同时,顾客在电商交易中也存在着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不强等等问题。

现阶段,企业和消费者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电商平台对舒城小兰花品质的划分十分模糊,因为其品质和价格的差异不仅体现在采摘时节和采摘大小上,还与其制作工艺密切相关,导致很多茶企将质量较差的小兰花冒充明前茶、雨前茶等。舒城小兰花的电商营销市场缺乏秩序,没有将茶叶的标准细化并传递给顾客,使消费者的切身权利受到损害。

三、针对舒城小兰花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建议

1.改变单一营销方式,采取多样化电商营销方式

通过对经营舒城小兰花的茶叶企业的调查发现,90%的舒城小兰花茶叶都是通过线下渠道进行销售,传统的销售在舒城小兰花的销售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线下销售不仅涉及到舒城县各个乡镇的茶叶专卖店(包括万佛山、万佛湖等旅游景点的实体店),还至舒城县以外的地方,如合肥市、蚌埠市等地,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线下营销模式。在电商发展的大背景下,舒城小兰花的营销模式要通过创新来提高营销水平和拓展消费市场,在传统线下营销与新兴线上营销相结合的网络营销下来进行互动营销、差异化营销和整合营销,这些则是茶叶营销的新出路。

针对舒城小兰花销售平台单一的情况,一方面,可以通过阿里巴巴这样的综合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另一方面,舒城小兰花在发展中也要寻找更加专业的茶叶电商平台,如茶多网等。权威数据显示,2015年阿里巴巴平台茶叶成交额为34.16亿元,针对消费者网上消费数据来看,茶叶在农产品中的销量最高,其销售金额达到722万元/天。由此可见,综合型电子商务平台有着不可忽视的消费市场。同时,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和对需求的专注,一些消费者购买茶叶开始寻找专业的商城,在舒城小兰花实际的营销推广中,还可通过专门网站、搜索引擎、微信公众号、QQ和微博等诸多方式进行促销,进一步拓展营销方式。

2.结合地方茶叶文化优势,打造特色营销策略

针对舒城小兰花的电子商务营销,一方面可以对舒城小兰花的成分、保健功效,生长环境、采摘制作方法等进行网络宣传,让更多的顾客充分了解舒城小兰花,增强对舒城小兰花的认知度;另一方面,重点突出舒城小兰花的茶历史文化,比如利用诗句中的“伴幽兰而生,汲兰香而成”对舒城小兰花的赞美进行推广,展现舒城小兰花背后的历史内涵。此外,茶叶企业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热点事件的重点宣传,比如对在舒茶镇九一六文化广场举办的六安茶谷开茶节等系列活动报导等,通过互联网对这些地方进行宣传推广,可进一步提升舒城小兰花的知名度。舒城小兰花还有着近现代的历史文化,不少伟人名人就曾视察、拜访过舒城小兰花的原产地,这些都可以作为电商宣传的重要突破点。

3.完善电商市场法律法规,规范茶叶电商市场

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得到完善,但是具体到地方茶叶时就有所欠缺。相关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有关舒城小兰花茶叶的法律法规,形成完整的监管流程,将市场准入、网络不正常竞争、信用体系、消费者维权等纳入立法。对于不合法经营及干扰茶叶市场正常秩序的茶叶企业进行严惩,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范电商相关主体行为,促进茶叶电商市场的规范化运行。同时,安徽省茶叶协会、六安市本地有影响力茶叶销售企业(舒绿茶业、安徽兰花茶叶公司等)也应该主动的承担,制定舒城小兰花品质的标准、生产流程等等,以促进地方茶叶更好的发展。

第8篇:茶叶促销策略范文

一、中国茶业品牌营销现状

1、 只注重产地品种而忽视消费性品牌

中国是一个茶叶大国,天南地北都有很多茶叶品牌如龙井、毛峰、毛尖、银针、碧螺春、铁观音和普洱等,上述这些品牌有些只是茶叶品种的统称,有些则是纯粹的地名加品种名称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和“安溪铁观音”。可以当做品牌,但这些茶品牌都不是某个企业拥有,而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采用的共用名称。其结果就是,任何企业都可以把产品冠上龙井、铁观音等,造成市场上充斥着品质各异、价格各异的茶品,消费者雾里看花,市场缺乏信任度。这就是中国茶叶市场“有名无姓”的品牌症状。

消费品品牌专注的不是你的茶叶品种是什么,而是你能做什么或者顾客联想到你与众不同的是什么。但当前中国茶叶品牌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很欠缺!

2、缺乏对茶叶企业品牌的塑造和传播

因为茶叶行业的特殊性,造成整个行业充斥了带有浓重茶叶品种和地域名称的茶叶共用品牌,但是,消费者谁也记不住,这些茶叶品牌究竟是哪家企业生产的?对茶叶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几乎为零,倒是流通品牌声名鹊起,如老牌天福和新贵“八马”以及湖南的“怡清园”等。茶叶毕竟是一种食品,它的质量、健康度会受到种植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所以哪家企业专门生产什么质量的茶叶,消费者必须要有清晰的甄别。但这须要企业依靠清晰的定位、巧妙的概念设计和有效的传播来实现。

3、茶叶行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

上面我也提到了,茶叶的质量普通消费者是无法辨别的,在访问一些消费者时,只有某些资深的老茶客才能通过品尝,辨别出茶叶的质量高低,但也只是粗略的感觉,无法精确判断。而企业自身虽然也能从种植、阳光、地域、气候以及叶片的不同来确定茶叶质量和茶叶价格,但依然很难通过一种通俗的标准,让消费者轻易辨别,而当前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唯一认知是通过价格来确认的。而通过对外贸部门的了解,中国茶叶在传统生产工艺上尚不符合欧盟等国家的高卫生标准。所以,茶叶品牌的建立,必然也会催生产品质量的标准。

二、茶叶企业品牌的营销突围

说到茶叶企业的品牌突围,其实完全先可以参照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路径,茶叶毕竟是属于食品大类,泛食品领域的成功案例都可以比对,譬如保健品,同样的配方配料,却又能卖出不一样的品牌效果,又譬如烟和酒,烟酒茶本来就彼此相关,但为什么烟酒却能成就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众多强势的品牌来呢?关注茶叶品牌的营销推广,不得不研究这些相同类别的行业在做什么是如何做的其实非常重要!下面,我运用破局营销思维,来对中国茶叶企业的品牌营销推广突围谈几点创新思路,便于企业尝试实施。

1、 在竞争性新品类的创建上下功夫

竞争性新品类是指企业在创造这个品类名称概念的时候,有意使其具有行业的针对性和市场的区隔性,它的特征是有针对性和排他性的,其名称中必然含有与竞争品牌的产品产生区隔作用的品类名称。譬如五谷道场的“非油炸”方便面,“非油炸”字面含义的暗示作用,使得消费者自然联想到相对应的“油炸”方便面,而当企业喊出了“拒绝油炸,保留健康”的传播诉求时,消费者自然在心里认同这个“油炸食品对身体健康有害”这么一个逻辑,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自然会遭遇竞争对手的恐慌,这才有了后面的“油炸”与“非油炸”之争,可见竞争性新品类的厉害。

最近几年双剑破局营销策划公司的策划核心也一直放在为企业创造竞争性新品类上,希望借助双剑的智谋,为我们服务的客户企业创造能产生巨大的价值的新品类。

2007年为格林格电器的抽油烟机,创造了“深附吸”旋流油烟机新品类,一个深浅的“深”字和一个依附的“附”字,将格林格的一款侧斜式旋流油烟机产品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表达得淋漓尽致,自“深附吸”诞生,购买抽油烟机的消费者知道了,传统悬吊式的抽油烟机是不具有“深附吸”功能的,它们属于“浅吸”的油烟机,与“深附吸”98%的油烟吸净率相比,普通油烟机的68%吸净率,显然是大大的落后了,难怪格林格的“深附吸”抽油烟机,具有了“爆炒辣椒无呛味”的震撼性能力。由此,格林格的“深附吸”与整个行业的“浅吸”形成鲜明的“是非”区隔。

无独有偶,当年海尔电热水器的一个“防电墙”名称,又造成了整个行业的一分为二:有防电墙的电热水器和没有防电墙的电热水器,消费者随便就能看出两种产品的不同价值含量,购买决策自然不容置疑,这就是竞争性新品类的区隔作用。

茶叶品牌的营销推广不能停留在产品名称上,必须通过市场分析和创意突破,为自己的产品创造符合消费者潜意识中对质量认同的新品类概念,以彻底区别市场同类产品。创意竞争性茶叶产品的新品类概念名称,必须要深入了解顾客的潜意识思维逻辑,然后运用横向思维和交叉概念等方法创造,譬如同样是铁观音,你必须在“铁观音”三个字前加上一个概念,使其成为“XXX铁观音”,这样,差异点自然形成。另外当你带有竞争性概念的新品类名称诞生时,不需要太多的广告,顾客自然就会被你吸引,同时,你的传播创意也自然生成。

2、清晰自身品牌的定位概念

如果说,竞争性新品类概念能够让顾客在众多茶叶产品品牌中找到购买你的独特理由,那么清晰品牌定位,聚焦核心诉求的传播,将会使茶叶企业的品牌推广达到品牌知名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完美一致。定位清晰也可以为公司和品牌的发展确定一个周期的市场营销战略!

定位之父里斯、特劳特认为:品牌定位是指企业针对自己产品的竞争对手和目标市场所采取的一种旨在影响目标顾客对本品牌产品形成独特认知的策略行为,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来说明,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一直持续了多年,但前者一直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直到针对可口可乐“经典”概念的“新一代”可乐定位诞生,才彻底扭转了百事可乐,形成了“可口可乐是老人喝的”而“百事可乐是年轻一代喝的”这么一种消费逻辑,从而大获成功,成为全球市场并驾齐驱的两大可乐品牌。可以说,百事可乐的“定位策略”是采取了先给竞争对手定位,然后再给自己定位,这两个对立的身份,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自然对应,产生影响。

运用定位策略获得成功的还有七喜的“非可乐”和中国的“王老吉凉茶”。王老吉凉茶一直在广东被当做“药”来喝的,在消费者心智中,凉茶应该是苦的,原来的王老吉一开始的定位也是“药”,所以口感确实很苦,一般健康的人不会去喝它;既然是药,凉茶只可以在专门的凉茶铺里和药店里卖,企业在传播的时候虽然也诉求“能下火”,但一直没有销售成功。后来在里斯的指导下,王老吉从“药”的定位概念里走了出来,进入了“饮料”的定位概念里,这个定位概念一转换,立刻就发生了变化,原来王老吉是苦口的“药”,所以在消费者的心智里应该是有病的人喝的,由此限制了消费人群的扩大,而真正上火严重的病人,却又认为凉茶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常常会去药店购买有“药准字号”的下火药,所以,王老吉原来的定位,有太强的竞争对手,而且它赢不了!当王老吉成为口感甜爽的饮料时,它的销售对象无限扩大到了全部人群,销售货架也从药店搬到了超市,虽,其然竞争对手也很强大如可乐、娃哈哈等,但作为饮料,同样可以解渴,但王老吉可以下火,其它饮料却不具备这个能力,由此,王老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茶叶企业的品牌定位可以根据自身在技术、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色彩、口感、养生、情趣、渠道、营销推广等诸多方面进行提炼,以使自己的定位于竞争对手形成独特的差异性和对顾客的吸引力。现在有企业定位于有机茶,有机茶的定位是可以的,但必须聚焦有机茶给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一旦确认有机茶的品牌定位,你的全部营销推广资源必须向这个定位概念倾斜,无论是产品包装、市场推广还是价格以及所有消费者的品牌接触点,必须做足有机茶概念。如果进一步聚焦,则可以定位成“有机茶第一品牌”或者“有机茶专家”、“有机茶品”等等诸如此类的精细概念,通过传播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植入你的品牌定位概念。

3、品牌传播的互动性和灵活性

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一经面世立刻受到了全世界的拥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将品牌传播活动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并创造出了传播就是双向沟通的新理念。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核心要点是:企业必须整合一切资源,运用各种灵活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将企业的品牌定位概念(核心诉求点)编码成一个“整合点”,通俗点说,就是“用一个声音说话”。

八马茶业经过系统整合,将品牌传播的核心诉求锁定在礼品上,从而创意出了“大礼不言”的传播整合点,这里不对这个整合点进行评价,从茶叶的特性来看,茶叶作为礼品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仅仅将茶叶定位于“礼”上,又让消费者捉摸不透茶叶品牌的真正内涵。但作为茶业中率先进行品牌传播的品牌,无疑尤其一定的市场意义。

其实如果仔细分析茶叶的行业特性和饮用特点,茶叶企业的品牌整合传播还可以将核心诉求点锁定在以下几个物质层面如:“最好喝的茶叶”、“海拔最高的茶”、“气候最好的茶”、“阳光最充足的茶”、“土壤最好的茶”和其它精神层面的诉求如“身份”、“追求”“文化”和“性格”等。

诉求点一旦确定,茶叶品牌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将你的整合点精确地传播目标人群的心智中。通常的传播工具有:广告、公关、事件和销售促进。

广告自然不必多说,在当前的中国,硬广告的作用依然无可取代,但其投入的风险也巨大,所以适合一些大的企业采用,中小企业通常喜欢运用效果更好但费用相对较低的事件营销和新闻公关,甚至利用互联网的影响里快速将企业的传播概念在锁定的范围内炸响。

事件营销和新闻公关,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如果你提炼的创意点适合通过事件传播那就策划一个轰动性事件如蒙牛与超级女声的结合以及“亚瑟王智能防暴锁”的百万美元全球开锁大奖赛活动等;如果你的诉求点更适合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传播,那就采用新闻公关的手段如“腾讯与360之争”和最近的“阿里巴巴的高层引咎辞职”等;如果你的概念同时适合与事件、新闻和促销活动共同运用,那就整合这些传播工具同时响应,效果自然立竿见影!

总之,传播活动要达成与目标顾客的互动沟通,所以传播的灵活性会更加重要!

第9篇:茶叶促销策略范文

数据显示,2013年“双11”当天,茶叶类目销售额为92491056元,与2012年“双11”32646307元的销售额相比,增幅高达283%;2013年“双11”天猫的总销售额为350亿元,比2012年“双11”的191亿元增长54.5%。据此可见,茶叶销售在天猫平台上的增速如狂,这无疑显示了茶叶企业非常重视电商平台的优势,纷纷入驻天猫。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茶叶企业大部分已在天猫开设旗舰店,比例高达87%。而中小型企业、个体经营户更是数不胜数。在“双11”当天的销售额中,普洱茶表现抢眼,其销售额为34210404元,与去年相比增幅高达335%,一举占到茶叶类目销售额的1/3,这反映出普洱茶产品目前仍是市场追捧的热点。由于其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因此能够与网络渠道进行有机结合,并形成自己的优势;乌龙茶类在销售量与销售额方面则保持继续增长,但幅度明显落后,甚至比销售额增幅均值283%还少61%,几乎就要成为拖住增幅后腿的“副班长”。这既说明目前茶叶各板块轮动效应明显增强,分化了市场对乌龙茶的关注度,也说明乌龙茶企业一味因循守旧或追求华而不实,没有在产品、营销及服务上进行创新。

数据也让我们看到,由于网络仍旧是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的世界,花草茶、红茶及绿茶销售金额及增长幅度表现稳定。在普洱茶的示范带动下,黑茶类表现优异,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但称雄茶界尚需时日。花果果粒茶和再加工茶在本次活动中只能说是表现平平,增幅明显落后,额量不大,“钱景”不大。而黄茶、白茶等小茶类虽然增幅迅猛,但根据销售单来看,加之考虑到其量产规模,想必也只能是赚到指数。

今年销售排名靠前的十家茶企表现出色,总销售额为44804924元,占到茶叶品类的48%。其中,龙润茶以1100多万的销售金额排名第一,客单价高达一万多,令人瞠目;大益普洱仍是市场的宠儿,王者之风使其稳居第二,客单价400余元;多品类销售为主的“茶业淘品牌”之冠——艺福堂,仍旧是“人气之王”,成交人数与商品数量之多无人可及;在铁观音类中,八马与中闽弘泰并驾齐驱,支撑着铁观音的市场地位。在2011年和201 2年的两次“双11”狂欢中,占据销售前十位的淘品牌,到今年只余五家,与传统品牌分庭抗礼。据此态势判断,今后传统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资金、知名度、资源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进入并分食电商领域的市场份额,必将会更多挤占“淘品牌”在前十名的位置。而“淘品牌”尽管占据先发优势,进行了人气积累,但如果不能对基础工作进行完善,发展后劲不足的软肋必将导致其折戟沉沙,因此“淘品牌”如果想保住江湖地位,就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多做资源整合,提高综合实力,才能确保品牌可持续发展。无论如何,电商企业茶叶品牌化与品牌茶叶企业电商化的发展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在这场消费的狂欢中,一些商家也意识到天猫的发展瓶颈,企业在天猫的运营成本不断提高,必须有齐全的资质和比较丰富的产品线才能顺利入驻。愈发激烈的竞争形势,也让同一渠道里商家不断增多,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商家要盈利愈发困难。仓储、人力、物力等硬件的物流发展缓慢,遇上爆仓或天气等原因造成派送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造成了不太好的购物体验,导致客户流失。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商家的付费点击推广必不可少,但关键词平均点击费用节节攀高。如目前“铁观音”三个字,平均点击价格是11元。从最近经验看,淘宝站内推广效果比较好,站外定向推广则由于目标客户定位不准且过于分散,效果不是很好,“有展现无成交”的抱怨声此起彼伏。许多商家自身定位也不明晰,今年茶叶电商销售顶端优势明显,而其他茶叶卖家表现一般。预计未来,在线店铺会慢慢从“死亡退出小于新增人驻”演变为“死亡大于入驻”。

除了销售额的激增,“双11”大促的意义更在于对商家的产品销售、品牌宣传、团队磨合、企业内功的一次磨练,同时也提升了全行业对电商的认识。很多商家都认识到,线上流量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品牌红利时代正在来临。淘宝也好,天猫也罢,流量都十分有限,今后将越来越分散,之前卖家数量的爆发式发展难以复制,良性的发展出路只有不断完菩产品线,在低成本微创新上下功夫。同时,通过十年的发展,线上购物高价值客户群体已经逐渐形成,他们忠诚度高,因此要求企业在运营模式上走电商良性运营的道路。消费者也已经完成了从在网上尝试性购买,到在线购买依赖,到无理性冲动购买的洗礼,现在已经开始逐渐回归理性,因此企业要针对客户群体的变化走品牌化、差异化、品质化的电商之路。与以往的“双11”相比,今年天猫平台和商家的推广力度都更大,顾客流量来源更为丰富,消费者对“双11”的期待也在加大,那些业绩突出的往往是预热较为充分,基础较为扎实的商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