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范文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基本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

第1篇: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范文

一、加强健康教育网络化与制度化建设,确保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

在建立健全基层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的基础上,大力建设一支持续、稳定的基层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快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设,制定出合理健全的工作制度与工作机制,实施分管领导亲自抓、专(兼)职人员具体抓、相关机构联络员分块抓的层级责任制,细化分解工作目标与工作职责,并责任到人;把健康教育纳入单位议事日程,并充分保障经费、人员及必须的办公、宣教设备,确保健康教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丰富传播方式与手段,大力提高群众健康知识水平

(一)区直各相关部门、各街道(镇)要积极普及健康知识,通过卫生主题宣传日、科普宣传日等活动,广泛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烟草危害、合理膳食、妇女保健、意外伤害、应急突发事件等知识的宣传与咨询服务;各单位、部门健康教育活动室须有不少于4种的相关卫生书籍、报刊、杂志等资料。

(二)区直各相关部门、各街道(镇)要以体育、文艺、传媒为载体,通过全民健身活动,歌舞、小品、演讲等文化娱乐活动及街头电子显示屏、公共交通工具广播、商场广播、村广播、赶场日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健康教育活动,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三)区直各相关部门、各街道(镇)须设置卫生固定宣传栏、墙报,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各街道(镇)要结合群众需求和防病工作重点及时更换内容,每年不少于6次,年度内社区居民资料入户率不低于80%。

三、密切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

(一)区疾控中心配合区爱卫办完成对创建示范社区、村寨的健康教育业务指导和培训。

(二)区疾控中心对各街道(镇)、医疗机构的健康教育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全年不少于2次。

(三)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利用多种形式,配合所辖街道(镇)对辖区居民开展讲座、义诊、医疗咨询等健康教育活动,承担起辖区重点人群各类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全年不少于12次,核心信息应宣传到目标人群的80%。

四、社区健康教育

各街道(镇)、社区(村)要严格按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拟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各街道(镇)开展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和基本技能掌握率的调查工作,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0%,健康行为形成率≥70%,基本技能掌握率≥70%。社区(村)有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健全的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做好健康教育资料入户工作,入户率≥80%;开展2种以上形式健康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

五、医院健康教育

辖区各医院要形成并完善院、科、病室三级健康教育组织网络体系,实施目标考核与责任管理,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技能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健康教育理论知识。通过采取知识宣讲、康复指导、咨询、闭路电视、DV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住院病人及其家属掌握相关卫生知识,健康知识知晓率≥80%。辖区各医院重点疾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不少于12种。

六、学校健康教育

区教育系统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安排所有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实行)》实施中、小学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并对学校健康教育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授课、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0%,健康行为形成率≥80%。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保教人员、炊事员进行以幼儿营养、食品卫生、儿童良好心理培养、意外伤害预防等为主要内容的定期培训。年度内开展对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确保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

七、行业健康教育

由各街道(镇)牵头、区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督促辖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工矿企事业单位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特点,明确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并制定工作计划、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讲座、宣传栏等形式,对本行业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开展有关职业卫生、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营养卫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培训活动,并进行岗前培训和相关卫生知识普及,使其健康卫生知识知晓率≥80%,健康行为形成率≥70%,年度工作有计划、记录、图片、总结,分类规范建档。同时,各街道(镇)和区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在辖区车站、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有卫生防病及科普知识宣传,并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八、强化控烟工作,积极推广和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

区直各部门、各街道(镇)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烟草危害健康知识,制定控烟制度、设立禁烟标志、落实控烟措施、加强禁烟执法。由区爱卫办牵头,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配合,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各单位会议室、办公场所等须有禁烟标志,辖区内无烟草广告。

第2篇: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基础护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51-02

基础护理质量是医疗工作整体服务质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了医院的生存及发展。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中,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是对护理人员新的要求,是护理管理者新的追求目标。2010年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勤卫生部下发了加强临床护理优质服务的通知,立志构建以“强化护理服务理念、夯实基础护理、创新管理机制、完善保障体系”为主的优质护理新服务体系,其中,作为根本的基础护理为优质服务构建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及时、全面地找出基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对策,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构建优质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本文总结优质护理服务中基础护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3 248例住院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自住院起护理人员的接待、病情介绍、基础护理服务技能、医护合作、护理人员态度、疾病知识宣教、生活护理、出院前宣教等方面。统计基础护理中各方面失分情况及患者对基础护理不满意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2结果

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发放3248份,回收3196份。回收率为98.4%。3 196份回收调查表中,对护士服务态度不满者42份(1.31%),对护士基本技能不满者53份(1.66%),对医护配合不满者39份(122%),对疾病康复宣教不满者59份(1.85%)。

3讨论

3.1基础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3.1.1服务态度生冷本研究统计表明,对护士服务态度不满者42份(1.31%),多为护理人员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生冷、强硬现象,一些年轻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提高,且表现出了敷衍、消极怠工、遇到问题较难控制自我情绪等方面。

3.1.2基本技能不扎实本研究统计表明,对护士基本技能不满者53份(1.66%),多表现为穿刺、护理配合、操作中由于工作熟练度低而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为基础护理中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所在,与近年来医院规模加太较快、年轻护士比例大、基础护理技能不扎实有关。

3.1.3医护合作不默契本研究统计表明,对医护配合不满者39份(1.22%),多表现为在目前重医轻护的环境下,由于医护合作不默契导致患者对医护工作产生不满。这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及与医生的合作不熟悉等因素有关。

3.1.4健康宣教不全面本研究统计表明。对疾病康复宣教不满者59份(1.85%)。表现为对于一些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的水平尚肤浅,对于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未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对于一些预见性问题及出院后应注意的问题未给予解释,健康宣教不全面。

3.2对策

3.2.1转变服务理念。树立良好的护理态度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护理服务。树立崇高的护理职业情操,加强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时找出本科室差距,针对部分问题制订相应地整改措施。定期组织兄弟医院的护理学习,把好的经验充分利用到现有的条件之中,满足患者最基本的需求。同时在人院时,亲切和蔼的对患者讲述医院环境;在患者存在困难和忧虑时,给予真诚的帮助;有问题时,应给予耐心的解答,确保优质护理服务体系观念的建立。

3.2.2加强基础护理基本功训练组织年轻的护士开展基础技术操作的训练,在平时的护理质量检查中,抽查护士技术操作的基本功水平。定期考核年轻护士,并进行强化基础训练,制订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考核成绩较为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基本功要扎实,如穿刺时应一针见血,置管须一次成功,气管切开患者和老年患者的吸痰药轻快且无刺激,过硬的抢救技术等。技术的操作准确性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这是优质护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护士的工作态度也要认真负责,这样既能提高护理的质量,又能取得医生的信任,得到患者的满意;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改善护士待遇,减少优秀护士流失,根据学历、职称及取得护士上岗证的情况适当增加工资,对表现突出的护士签定长期的合同,交纳医疗保险金及失业保险金等让其安心工作,快乐工作。

3.2.3提高基础护理水平,医护合作默契患者希望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足够高,能够更好地解除病痛,因此护理中对患者要认真负责,为患者提供及时、到位、优质的护理服务。医生在每天查房之后,忙于手术或病历书写,医嘱都是护士来完成的,这要求护士知识全面、操作规范、能独立的处理问题并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医护配合熟练,只有这样,患者才能信任目。调查中发现部分护士工作中机械性强、主动性差,不能及时准确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病史不全面,患者有问题常越过护士直接找医生,护士丧失掌握知识和与患者沟通的机会,因此要求护士要注重观察病情,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全面掌握各方面医学知识,医护要密切、熟练配合,这样才可让医生放心,让患者信任。

第3篇: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范文

护士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形象、人文关怀、尊重他人。护士的专业形象不仅仅体现在护士的服装上,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要体现在每一位护士的护理行为中。其中,以人为本必须包括3个方面内容:①必须认识到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他们处于弱势,只对病情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了解病人心理、健康、理想等信息,并与其进行情感对话;②文化背景的不同,对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也不相同;③护患关系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要了解病人需要什么。

2道德核心

护理的基本道德核心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护士把防病治病、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保障人民健康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对病人满腔热情,一视同仁,不分亲疏,爱岗敬业,廉洁行医,主动热情地帮病人解决就诊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高度完善的职业尊严和职业责仟心,在平凡中显示出伟大的心灵境界。

3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是内心世界中的感知结构和情感结构,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对己对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与情感上,是人的重要本质。护士要具有敏感的观察力,不但要观察外表行为,更要观察内心变化,从而了解病人的内心活动及机体变化。对病情分析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要具有灵活性,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修养及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第4篇: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范文

关键词:老年痴呆 家庭看护者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55-02

老年性痴呆(AD)不是一种原发性的单独疾病,是由多种不同疾病引发的的病理反映,集中表现为由于进行性脑功能衰退产生的包括记忆、语言、情感、性格、记忆、人格、视空间功能、认知功能障碍等在内的思想、行为、以及生活和社交活动异常的一系列综合病状,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基数的扩大,AD患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由于我国对于老年痴呆人口的照顾体系尚未健全,绝大多数痴呆老人仍在家中由家属、亲属或保姆照顾。据不完全统计,家庭看护者

大多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与基本技能操作,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不高,约有93.8%的调查者有接受专业健康知识教育的迫切需求,尤其希望现专业人员开展面对面的知识交流[1]。系统且有针对性地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对AD家庭看护者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可较大幅度地提高AD患者的健康质量和家庭生活。2012年2月-2013年11月,笔者对48例AD家庭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患者资料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或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诊断标准,本研究中48例患者均符合AD患者[2]。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72~84岁;病程5个月~8年;轻度30例,中度15例,重度3例。照顾者为与患者一起生活的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及保姆等主要照顾者,共64人,其中男26人,女,38人,年龄45~6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人,初中高中42人,大专及以上5人。

2 健康教育方法

(1)患者住院期间采用护士一对一的方式对家属或陪护进行护理干预教育。(2)建立患者通讯录和个人信息登记,实施双向交流。(3)做详细的出院指导。(4)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指导。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AD患者的健康教育

3.1.1 轻中度AD患者健康教育

结合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强化记忆锻炼,经常性地诱导患者回忆以前的生活点滴及精彩片段;通过读报纸人、看电视、听广播等现代传媒手段,让患者了解国内外大事,保护与社会的沟通、交流和思考,以达到增加信息刺激量,改善患者记忆功能的效果;综合对专业人员的广泛质询以及患者本身健康和思想状况的全面分析,针对患者在语言、计算、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制定切实可行的功能康复和训练计划,本着“循序渐进和反复训练”的原则,通过持之以恒的计划训练,以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一定还要做好生活方面的护理。日常生活注意保持生活的规律性,摄入足够、均衡的营养,多食鱼、蛋等富含乙酰胆碱和卵磷脂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补充维生素等。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大小便通畅。

3.1.2 重度AD患者健康教育

研究中3例AD重度患者均其家属和保姆看护。为实现患者在熟悉环境中的基本生活治理,如行走、穿衣、洗漱等,以指导和诱导的方式为主,协助患者完成基本操作,并规范化其日常行为,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照顾,但不能代替更不能包办其日常操作。对于AD重症患者,必须坚决杜绝走失或跌伤等事件的发生,不允许患者单独外出。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药物、热水应放在专门设定的地方,防止烫伤、误食诸如此类意外状况的出现。家中的刀具等锐利物及其他“危险物品”应妥善保管,放置在患者触摸不到的地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伤。

3.2 AD家庭照顾者的健康教育

3.2.1 生活护理

由于患者的自理能力减退,甚至完全丧失,需要家人为患者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如经常性地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干燥和适宜光线;经常性开展针对患者的家庭卫生保洁,尤其保持患者房间的清洁、整齐和合适的温湿度。注意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尤其关注其特定时间和环境条件下的异常行为,激励、培育患者的兴趣和爱好。条件允许时,可以让患者尝试联系书法和绘画、欣赏音乐、养鱼、浇花等闲适性活动。规律性地回翻过去的照片,追忆往日的精彩生活片段。指导并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患者养成定时刷牙、漱口、洗脸、梳头以及换衣服的生活秩序,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大小便的护理,减少感染机会。对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中晚期患者,特别需要看护者的精心照顾和护理,特别是生活细节方面的关心,包括勤晒被褥,帮助病人剪指(趾)甲,勤理发、洗澡等。及时关注患者的冷暖,温度变化较大时及时增减铺盖和衣物。长期卧床者给予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和肺炎发生。

3.2.2 饮食护理

根据病人和身体健康状况、消化吸收能力,并考虑到其以前的饮食习惯,结合身体康复需要合理安排食谱,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低脂肪、低糖、低盐饮食,食物要无刺激,无骨,易消化,少油腻,易咀嚼。进食环境要安静、整洁,食物温度适中,进食速度要慢。对于痴呆情况严重者,为避免病人的梗阻窒息,护理人员者要帮助患者进食并注意观察。便秘者,除多食含纤维多的新鲜蔬菜外,还要多喝水,必要时可药物治疗。

3.2.3 心理护理

AD患者外在表现的主要特征为性格的性格及记忆力的衰退甚至丧失,突出表现为特别固执已见和自私自利、任性和恣意妄为等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重,患者常常记不自己和家人姓名、电话和地址等常识性的信息,更找不到回家的路。家庭看护者对于患者的异常行为要有正确的心理准备,时刻炳一颗理解和宽容之心。当病人焦虑不安或情绪激动时,要温言安慰,耐心劝导,与病人多进行情感交流交流,即使在条件限定的情况下,也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合理要求。当其要求不合理性,也要耐心劝服,有时通过必要手段转移其注意力的方式是一种合理选择。总之,要尽量保证患者的稳定情绪、愉快精神和舒畅心情。

3.2.4 睡眠护理

为保证患者的充足,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另一方面应根据患者的以前的生活作息时间,督促并帮助其养成按时午休和就寝的习惯。而对于患者情绪失常或焦虑、恐惧时缺乏安全感不能入睡,看护人员应时刻陪护在则,细语温言安慰,并辅之以轻拍患者,助其入睡。白天时间,天气好的时候,激励、劝导患者多多活动,舒展四肢,进行室内活动时,一定要控制运动量,不可超限,采用陪伴散步的方式就比较好的选择。

3.2.5 安全护理

AD患者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看护者要事事留心,不允许患者一个外出,外出时要时刻陪护在侧,行走时要在旁扶持或引导,坚决避免跌倒。患者的睡床要高度适宜,不能过高,睡眠时睡姿不稳病人要加装护栏;家庭厕所采用人工马桶,地面要做防滑处理,热水开关要设在适宜位置,避免出现烫伤事故;家庭中有毒害物品要锁入专门的柜子里,以心误食;有尖角器物要放置在病人触摸不到的地方,以免误伤。

3.2.6 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

AD患者因智力受损一般康复较慢,要结合病人的病情状况和身体条件制定合理可行的功能障碍康复计划,激励患者多用脑,勤于思考,增加信息的刺激量,不断强化记忆锻炼,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多看报纸、电视和听广播,并配合进行图片、文字和实物的讲解分析,引导患者的主动思考。经常性地鼓励患者追忆往日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刺激大脑皮层兴奋,强化完善记忆效果,并结合促智药物和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的配合治疗,对患者的基本认知功能,如语言、交流和简单算术等进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并不断强化,而对于思维不畅、语言贫乏的患者要给予更多更强语言和信息语言刺激,并在态度上真正关心患者,在行为要力求体贴,多多与其进行沟通和交谈,鼓励甚至诱导患者多用语言表达,最大程度上刺激大脑的兴奋性。

3.2.7 药物护理

严格按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控制痴呆的药物。随着病情的发展或患者在心态、情绪失常等情况下,受主要受妄想等不明意识的支配,会出现吐约、藏药等拒服药物的行为,此时护理者要特别留意患者的行为并仔细查看患者的口腔、手心和附近杯子和盖着的碗。病人服药后,护理者要特别留意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映,如进食困难、噎食、便秘、甚至血压过低的情况,一旦发现要立即告知医生,为快速和妥善处理创造良好的先机。

3.2.8 观察病情变化

AD患者大多免疫功能下降,机体抗力低,年老体衰,加之智力和记忆功能受损,语言和交流的能力退化严重,往往很难准确表达病状,病情发展的隐蔽性大大增加,此时特别需要看护者的准确和精心观察病情,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处理,避免延误、耽搁病情

4 结语

结合AD患者家庭护理者的护理能力和知识水平,开展健康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了患者及照顾者对病情发展和康复的认知水平,有效降低了意外伤害事件的出现,大大提高了AD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5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AD患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国已有500多万痴呆患者,这一数字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时1009万,无疑会给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给我国的卫生医疗服务,特别是家庭看护,提出了更高挑战。对家庭看护者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有助于AD患者的长期医疗和科学管理。调查发现,专业医护人员电话指导或上门访视是家庭护理者较为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3]。这可大大补充社会医疗力量的不足,使患者出院后依然可以得到较为专业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总之,进行健康教育可使看护者及家人对老年痴呆患者有全面的了解,基本掌握痴呆患者的护理常识,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延缓病情的发展,为家庭照顾者提供知识和技能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沈文娟,关奇志,朱汇平,等.老年痴呆病人照料者的健康教育探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13(6):39-41.

第5篇: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范文

而初中的体育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既是小学阶段体育课学习的延续,又是高中(中专)学校体育课的基础学段教育。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评充分研究和结合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基本特征,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生理、心里特点,适当增加初中或以后高中(中专)学校所需要的体育内容和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促进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前与小学阶段,后与中高(中专)学段有机衔接,承上启下,大力推动学生健康体能素质增加,促进其体育知识、技能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摸清基础情况,及时提能补差

由于刚入进入初级中学的一年级学生大多来自一个乡镇的不同的村级小学,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参差不齐,有的村级小学有经过培训的体育老师,学校也重视体育和健康课程,学生体育和健康知识掌握就好,体育基本技能掌握也具有一定基础,但是,个别村小学因缺乏体育老师,体育和健康课程也就变成了学生自由玩耍的课程,学生对体育和健康知识自然了解得很少,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很欠缺,如有些偏远山村的学生,入校时一些简单的体育基本技能(短跑技术、垫上技巧的前滚翻等)都不会,一些简单的健康常识都知不道。

因此,在学生进入初中学校以后,体育和健康课程老师,要迅速弄清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情况。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对技能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补习,对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学生进行进一步巩固。老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进行补差,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的体验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基本达到同一水平,以便以后的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针对性体育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课业负担加重,加之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不到位,致使学生听课、作业坐姿不规范,长时间弯腰、斜坐、含胸,等等,人体协调分析器官负担加重,若不及时加以纠正,就对学生将来的身体发展带来不利。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体育内容的侧重点和教学方法的新选择。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重点通过短跑、篮球运动、跳跃运动来增强学生心血管和运动器官的机能;通过一系列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教学,消除肌肉紧张和疲劳。通过这些方法教学既达到了矫正身体不良习惯、锻炼身体,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之目的,又培养了学生勇敢进取的精神和自信的心理品质。

三、培养锻炼兴趣,养成自我锻炼习惯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好与特点,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因此,初中体育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阶段学习,锻炼身体,获得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这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年龄的增长,最初由自身参加趣味性活动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和需要独立思考的更感兴趣。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仍不够稳定。

于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求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既培养了个性,又养成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在方法上,通过小组之间的短跑追踪、球类比赛,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每次课的后半节时间里,通过“兴趣教学”,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技巧、单双杠、短跑、球类等活动锻炼,使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积极性逐步提高,兴趣更加广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独立性的创造性。

四、技能训练因材施教,考虑学生个性差异

在初中这一年龄阶段的男女生生理和心理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注意男女生学习兴趣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教学时,合理地科学安排、调节男女生的教学内容。如在内容上,男生更表现力性的(健美)、灵敏性的(如篮球、排球)、速度性、勇敢性的(如足球)活动。而女生则更喜欢姿势优美、韵律性强,显示柔韧和协调的健美操活动。

同时,还要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开展体育好而健康教育。有的学生性格开朗、侃侃而谈、活泼好动;有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运动。这些是学生天性的个性,但我也发现这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并不甘于沉默,他们也渴望与人交流,只是心生胆怯。于是,我在体育教学中组织了许多互助的活动,如双人垫球比赛等。当然也会对输者进行一次象征性的惩罚,或唱歌或跳舞在比赛中。

学生们与自己的搭档互相交流,商量对策,同时又有机会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起初,性格内向的学生是迫于老师的威信,不得不参加。但参加的次数多了,心态也自然了,不但没有了压力,反而乐于其中。慢慢地,他们的话多了,也喜欢与人交流了,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了。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锻炼,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时间久了就会收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彰显了体育课的独到魅力。

总之,通过对显示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使学生获得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了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同学间互助的精神。并能与今后的终身体育衔接起来,这正是我们中职学校体育课的目的所在。

(巴中市巴州区青木镇初级中学)

第6篇: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范文

论文关键词:健康教育;交流技巧

国内学者认为,健康教育的概念可表述为:“健康教育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随着医学摸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注重认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的整体护理将取代只注重病而忽视人的传统护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强调健康教育,如何搞好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除采用板报,广播,电视,健康教育处方,色彩图片等方式外,护士直接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护士的交流技巧是门诊进行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1什么是交流技巧?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一种过程,交流发生与各行各业,交流的好外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因此,学会运用交流技巧与病人有效的沟通,是每位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尤其是门诊护士,面对的是来去匆匆的病人,如果没有一定的交流技巧,得到的将是事与愿违的宣教效果。

2护士交流技巧必备的条件

2.1扎实的业务知识

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其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曾经指出:“虽然需要医生指导和监督基本的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但是大部分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理,这种趋势将逐渐扩大”…,由此可见,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如果护士没有熟练的基本技巧及扎实的业务知识,在与病人进行交流时就无法满足病人的需求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来了位I期高血压的患者,他向护士了解的问题是:“我只是在体检时发现有高血压,并没有什么不适,需要治疗吗?”如果护士不了解高血压发展下去的真正危害性,是在于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病变,发生中风,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严重者会导致尿毒症等致死致残事故,而是轻率地跟病人说:“既然你没有什么不舒服,没关系,不用治疗”,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有效的指导病人,首先有赖于护士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基于对护理工作本身的研究,思考和探索,掌握更多的关于各类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知识,具有较高的医学理论水平,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对病人乃至全体人群进行卫生宣教,真正使病人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的现实,协调失衡的心理,使身体维持健康,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2.2热情的服务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尤为重要。护士的仪表,言行举止,服务态度就给病人一个是否值得信赖的感觉,当护士仪表端庄,言语亲切,态度和蔼时,病人认为护士挺招人喜爱,因此就愿意与护士交流,护士也容易发现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更有效地与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3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必须具有良好的卫生宣教能力和交流技巧,这是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是护士用来教育,指导病人的主要工具,恰当的语言表达可获得病人发自内心的信任,并自觉的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因此,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护士必须注重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卫生宣教能力和交流技巧。

2.4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为健康教育主要力量的护理人员,必须与教育对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使其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必须确认对教育对象的健康行为是否起到促进作用。只有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气氛和人际关系,才能有效地应用宣教,干预手段动员说服教育对象,改变旧观念,旧习惯,采纳新的健康行为: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可给教育对象提供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

第7篇: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范文

现代医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现已不仅仅满足于有病治病,更需要得到疾病预防、护理、康复促进、保健指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因此,开展集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社区护理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卫生改革的四大重点之一。目前,我国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还很少。社区护理如果要得到顺利的开展,社区护士的培养是一个重要问题。

1 社区护理的现状

(1)社区护理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缺乏系统的管理;(2)社区护理工作人员要求高,缺乏专业的人员;(3)社区护理业务的范围广泛化,缺乏明确的分工,社区护理队伍的日益壮大,缺乏完善的教育制度;(4)社区护理评价制度发展较快,缺乏合理的监督;(5)社区护理服务程度低,范围局限。

2 社区护理工作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社区护理逐渐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多种角色,需要具备多种技能,社区护理工作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思想品质好,具有高尚敬业精神;(2)具备完美的护士形象和语言交流能力;(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4)技术全面、精湛,知识丰富。

3 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构想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护生绝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学校,只有在毕业实习时才真正接触到卫生工作的实际,这种教学模式与培养技能紧缺型人才的目标相背,因此,走进社区的大课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护生了解社区工作的性质及任务,通过现场带教和实地训练及连续,将护理程序运用于社区中,使护生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使护生的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业务知识和技能、管理及社交能力都得到提高。

3.1 核心思想:核心思想以三个结合为主:(1)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2)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入社区,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对社区的特殊人群、弱智儿童和老年人进行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保健指导,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从而训练学生的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和加深对现代护理模式的理解。

3.2 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是PBL教育方法的具体体现:PBL是进行素质教育,实行KAQ(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培养的有效方法。其学习思路综合了协作学习、发现学习、范例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特点,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等思想。以PBL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有利于护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培养。特别对提高护生自学、创新和实践能力,增强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构想的意义:社区实习是护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职业训练阶段,也是护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1)一方面为能给他们提供服务而感到由衷地自豪,另一方面,也遇到了很多难题。这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会带着问题去查书、查资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学能力。(2)很多护生将问题带回了学校,带进了课堂。他们对所遇到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设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3)通过实践,护生体会到社区访视的关键是设法与被访患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4)护生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指导。说明学生在与患者交往中,尝试运用《内科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及其他学科中所学过的知识解答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病情的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和预防保健指导,培养了全方位地运用护理知识的能力。

通过社区实习,使护生了解基层卫生服务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并在参与社区调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接触到了社区人群,了解到了社区中存在的卫生问题,丰富了护生社会交往阅历,拓宽学习的知识面,锻炼了护生健康调查、健康教育、健康评估、保健指导、家庭护理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达到以社区护理能力培养为引线,多条途径全体参与,激发护生兴趣;以社区护理手段应用为支点,多种项目全面实践,培养提高了护生人际沟通、协调合作、社会工作、组织管理等能力,促进了护生的成长。

第8篇: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范文

【关键词】 中医药;高校;小学;协作

2011年5月,在我校中药系副主任史志超老师的领导下,我们成立了“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模式的探讨”课题组,现将该课题所做的一些研究成果介绍如下:1 立项背景和意义

1.1 中医药基础教育日渐薄弱,面临灭绝危机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沃土中孕育出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却鲜有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承。在以现代医学为主流的潮流冲击下,当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医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正不断被削弱,民众对中医的信心和认识越来越淡薄。

1.2 开展本课题的意义 概而言之,本课题的开展有以下几方面意义:①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前所述,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国内中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人们对中医药学的了解呈下降趋势,学校和社会对于中医在古代甚至现代为人们健康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宣传得不够。②此课题的开展是中医药类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与小学协作,开展小学生中医药启蒙教育模式的探索和试点工作,可为将来确立一个可推广的成功样本做铺垫,同时还可使我校标本馆等教学资源向社会开放,在落实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同时,还能扩大我校知名度,为我校生源后备力量的培养探索有效途径。③中医药教育从童蒙开始,不仅符合中医药传统教育的规律,也是不断扩大中医药影响的需要。早期教育是中医药成才的一个特点,大多数中医药学大家都是从小耳闻目染、家传师授,才养成良好的习医习惯和兴趣。少年儿童有很强的记忆和想象潜力,这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很大优势,如果能及早安排他们接触了解中医药知识,将来这批人由于早期接受了中医药基础教育,相信其专业思想牢固、基本功扎实,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也能成为名医。④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能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由于基础教育的缺失,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对祖国传统医学缺乏信心、兴趣和必要的常识,对于高校而言,需要从小学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反过来,通过与高校合作,有助于解决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配备严重不足的难题[2],帮助其推行基础教育新课改。⑤开展本课题,有利于落实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励小学生学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观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从2011年5月份开始,我校中药系部分老师同附近东裕小学协作,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以其专门的人才优势帮助伙伴开展对小学生的中医药启蒙教育,让中医药启蒙教育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示范,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教育的兴趣和掌握中医药教育的基本技能。2 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

2.1 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

2.1.1 对小学生推行中医药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和中医药健康常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小学通过与高校教师的协作,可以较快地启动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

2.1.2 通过中药系教师与小学学校教师的共同工作,以及中药系教师的指导、示范,使小学教师能逐步独立地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

2.1.3 研究中医药启蒙教育问题,探索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方法。不同的学校有其特殊性,如何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每个学校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2 实施步骤及实施办法

2.2.1 确定合作伙伴 以就近为原则,先在我校附近的小学挑选一两所项目感兴趣的小学作为合作伙伴,并与之共同制定协作计划。

2.2.2 小学方面成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小学生中医药启蒙目标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制度、机构和工作人员作保障。小学方面应成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管理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及督促班主任搞好班级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参与制定中医药启蒙教育的计划;组织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活动;对班主任和其他小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2.2.3 摸底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情感、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2.2.4 探讨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方法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举办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中药系专业教师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以讲故事、做游戏等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普及中医药健康常识,促进全体学生对中医药认知程度的提高,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②协助小学建立自己的百草园,作为他们综合实践课的基地,营造学生认识中草药的氛围。③参观中药标本馆。配合小学教师,带领小学生参观我校中药标本馆及校园药用植物。④辅导学生参加药用植物种植实践活动。⑤进行专栏宣传。⑥设计主题活动。⑦辅导学生学习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操。⑧通过对小学教师专门的讲座和实践指导,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启蒙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⑨协助小学编写自己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

2.2.5 评价和反馈 评价工作是课题的关键操作步骤,应该渗透到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去,以获取对每一阶段工作的有效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的方案和方法。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和特色评审两部分,评审应体现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精神,并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关系:①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减轻学习负担的统一。②中医药的传承与基础教育如何有机的结合。③高校与小学的合作如何协调地开展。

目前,课题组已经基本完成以上各步骤工作,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小学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进一步的成果将会陆续公布。

参考文献

[1] 白宏太.京剧进课堂的文化意义[J].人民教育,2008(7):23-24.

[2] 刘军,冉小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亟待解决的问题[J].教育论坛,2008(4):35. 按蠖嗍咝Q宰婀骋窖狈π判摹⑿巳ず捅匾某J叮杂诟咝6裕枰有ё攀纸饩稣飧鑫侍狻7垂矗ü敫咝:献鳎兄诮饩瞿壳靶ё酆鲜导疃ㄖ敖淌ε浔秆现夭蛔愕哪烟猓,帮助其推行基础教育新课改。⑤开展本课题,有利于落实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励小学生学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观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从2011年5月份开始,我校中药系部分老师同附近东裕小学协作,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以其专门的人才优势帮助伙伴开展对小学生的中医药启蒙教育,让中医药启蒙教育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示范,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教育的兴趣和掌握中医药教育的基本技能。2 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

2.1 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

2.1.1 对小学生推行中医药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和中医药健康常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小学通过与高校教师的协作,可以较快地启动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

2.1.2 通过中药系教师与小学学校教师的共同工作,以及中药系教师的指导、示范,使小学教师能逐步独立地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

2.1.3 研究中医药启蒙教育问题,探索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方法。不同的学校有其特殊性,如何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每个学校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2 实施步骤及实施办法

2.2.1 确定合作伙伴 以就近为原则,先在我校附近的小学挑选一两所项目感兴趣的小学作为合作伙伴,并与之共同制定协作计划。

2.2.2 小学方面成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小学生中医药启蒙目标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制度、机构和工作人员作保障。小学方面应成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管理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及督促班主任搞好班级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参与制定中医药启蒙教育的计划;组织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活动;对班主任和其他小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2.2.3 摸底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情感、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2.2.4 探讨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方法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举办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中药系专业教师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以讲故事、做游戏等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普及中医药健康常识,促进全体学生对中医药认知程度的提高,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②协助小学建立自己的百草园,作为他们综合实践课的基地,营造学生认识中草药的氛围。③参观中药标本馆。配合小学教师,带领小学生参观我校中药标本馆及校园药用植物。④辅导学生参加药用植物种植实践活动。⑤进行专栏宣传。⑥设计主题活动。⑦辅导学生学习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操。⑧通过对小学教师专门的讲座和实践指导,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启蒙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⑨协助小学编写自己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

2.2.5 评价和反馈 评价工作是课题的关键操作步骤,应该渗透到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去,以获取对每一阶段工作的有效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的方案和方法。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和特色评审两部分,评审应体现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精神,并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关系:①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减轻学习负担的统一。②中医药的传承与基础教育如何有机的结合。③高校与小学的合作如何协调地开展。

目前,课题组已经基本完成以上各步骤工作,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小学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进一步的成果将会陆续公布。

参考文献

[1] 白宏太.京剧进课堂的文化意义[J].人民教育,2008(7):23-24.

第9篇: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范文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新课改中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是我们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⒈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⒉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⒋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新课改中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⒈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新课改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⒊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在新课改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⒋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⒈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⒉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⒈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新课改中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⒉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