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

第1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石化企业;前期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前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投资体制不断的发展以及改革,对于投资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投资项目管理人员的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针对项目前期工作,要展开客观的预测以及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且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样也是项目投资管理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

二、投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重点内容以及常见的问题

1.需要对市场经济需求进行客观预测及分析

首先,在进行每一个项目的投资之前,需要整理大量的工作,不管是财力还是人力方面,需要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将工作委托国内大型著名的信息、咨询公司,以便更好处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以及分析,使得对国内外的市场形势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对市场做预测以及分析是项目前期需要处理的工作之一,具有重要作用。在过去市场需求检查中,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关市场需求的估计和分析部分,直接反应项目的规模以及产品计划。在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出现市场但不一定能将市场发展,重点还在于竞争力和有效的营销策略。这对于做好前期项目工作至关重要。

2.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

国外大型的石化企业力求投资项目具有一定规模效益,从单线生产力到基地装置规模均给予足够重视。装置规模与产品成本呈现为反比的关系。并一定条件或者是范围内,目中的装置规模越大,整个项目的针对产能这一块的投资就越少,进而降低产品成本,中间取得的效益就更好。所以,石化投资项目要做进一步说明,采取护理的规模以便实现最大化的规模效益。比如,“八五”时期,我国的广州、北京、天津等地几个140Kt/a中型乙烯项目没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贷能力弱。投资过大是主要原因,而深入因素主要为投资规模经济预测失误,技术以及设备方面投入的成本多,还与当时的经济背景相关联,比如,国家利率、税率以及汇率、物价等,项目的投资相对应的增加。

而针对改造投资项目,特别是改造之后的装置规模如果比国外淘汰的规模还要小,那就必须要思考是否要将其进行改造。石油化工属于装置型产业,发展潜力不大,并且经济效益也不理想。改造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需进行新一轮的改造工作,改造投入资本太大,是一笔不小的债务。如果项目建设直接受到原材料的影响。所以,在开展项目投资工作之前,要将各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便后获得更优质的规模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3.重视风险评估

开展每一个项目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是基础,避免出现风险造成重大损失。在项目分析可行性分析中,有部分内容是敏感性分析,具体内容是将项目收益部分可能出现一种或者是不确定的因素指出。比如,在项目对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的估算中,往往这两方面是经济效益估算中最为敏感的因素,一般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的浮动在10%,这对于经济评价以及内部收益的浮动可到达5%,有时还会高达10%,直接影响对项目方案的取舍。一般在决策期间,出于许多方面的因素,项目管理人员的重心会放于投资项目的回收日期以及受益,对于比较敏感的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针对项目前期管理工作,要时刻将风险评价作为重要工作开展处理,提高项目投资风险抑制,将各方面的危险因素考虑在内,发现任何问题及时提出或者反应,对方案进行调整,最后提供最具科学性、合理性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

4.利用高起点技术

尽管我国石化在不断的发展,但石化产品结构不具有合理性,产品主要走“中低端”对的大路货作为主线,产品附加值比较低,经济效益差。针对着一现象,石化建设方面的项目一直追求较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这也是我国石化企业一直处于较小的竞争空间中,无法提升经济效益。在我国加入经济世贸组织以来,面对技术方面的竞争,只有使用先进技术,研发新型产品,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关键还在于研发能力的提升,研发能力薄弱,产品无法满足对市场的需要,企业举步维艰。因此,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可到科研院校或、信息咨询部门中开展调研,收集相关的信息作为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步骤。了解并分析此项技术,如果可以达到技术层面的要求,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此技术可以作为下一步产品研发的重点。同时,石化企业项目投资的目标有原来的生产能力向产品附加值和技术的提升转变。生产能力很容易受到市场容量的影响,而产品技术哎市场空间中具有无限性[2]。

5.投资项目竞争力分析

项目投资避免不了竞争力以及评估问题,投资项目竞争力主旨在于与同行间的比较,比如,在投资项目环境、项目产品价格、质量以及市场营销的优越性。在前期项目工作中,可与有关咨询部门联系,这对于项目的投入产出、市场营销还与质量保证、无形资产等方面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为项目管理人员做正确的判断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要求一个项目具有竞争力,可从生产装置以及公用工程配套中的投资中进行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项目竞争力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还要积极利用有利的建设时机。在选择项目方面选择优势更多的项目开展,特别是忌讳不根据自身情况,而进入新领域进行投资,很容易造成损失。还有,在管理前期项目工作中,不能为了降低成本投入或者是开始建设而购买二手设备,产品质量会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旦出现产品不符合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很容易造成公司的损失,产品附加值低且收益小。

三、结束语

从上述对石化企业前期管理工作分析中,提出几点具有建设性建议,当项目还处于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对于技术和原材料的来源和市场营销的高方面开展分析,以便保证装置在投入生产后可以保持在较高的负荷状态下;对石化市场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扩大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要积极的选择先进技术,提升研发技术能力,研发更多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产品,优化企业的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第2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从传统的研究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学向研究公共事务的“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视野,还促进了公共管理事务治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广大人们的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就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公共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实践来看,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是两种根本不一样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业的控制是连通整个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重要力量,但政府部门的这种控制完成方式是通过组织的形式达到的,换而言之,政府将自己的权利通过社会组织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各方面,从而达到政府部门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实际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大部分是人们运用公共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国家成为那些社会公共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占有者时,那些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就会转化成一种组织化手段,而这种组织化的手段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不仅是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它们的意义也完全不一样。第一,在政府控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但在社会选择的管理模式下,社会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政府控制比社会选择更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而社会选择比政府控制更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从法律方面来说,政府控制承担着所有的社会责任。然而,事业单位则具有相当独立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事业单位属于事业法人。第三,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结果也不一样。社会选择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高且数量多,然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较低且数量少。

第3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教学

[作者简介]杨芳(1975-),女,河南商城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广东广州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09A062)和广州大学200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39-02

“公共政策学”是政治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公共政策的研究和教学以来,“公共政策学”的教学体系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但体现不同专业的特色教学却比较缺乏。由于学科性质和培养目标不同,“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应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合理的设计,以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应凸显专业特色,充分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根据专业要求确立教学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于1998年被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主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①公共事业管理指公共组织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等活动。公共事业管理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对公共政策这一手段的运用。公共政策既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又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杠杆和工具。“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策系统和政策运行过程,学会政策分析的初步方法。具体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四个一”,即培养一种习惯、理解一套理论、掌握一套方法、具备一系列的能力,从而达到改进政策系统,提升公共事业政策的质量和效力,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培养一种习惯,即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政策运行的习惯,要经常关注国家出台和调整了哪些关于公共事业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运行情况和执行效力如何等,以提高学生的政策敏锐性和洞察力,为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政策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理解一套理论,即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公共政策的内涵、特征、本质、功能等理论,了解古今中外的政策思想和政策运行过程。掌握一种方法,即政策分析的方法,具体包括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目标确立的方法、方案搜寻的方法、结果预测的方法、方案比较的方法、效果评估的方法。②具备一系列的能力,即培养同学们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能力,特别是公共政策的执行力。

二、根据专业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内容安排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实际教学中,限于教学时间难以面面俱到,这就要求任课老师根据专业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公共政策学”的教材比较多,代表性的教材有宁骚的《公共政策学》、陈庆云的《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严强的《公共政策学》等。从教材内容看,有的侧重于公共政策系统和过程的阐述,有的侧重于公共政策的分析,有的两者兼顾。比如,宁骚的《公共政策学》侧重于政策本质、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讲述。陈庆云的《公共政策分析》主要侧重于政策问题、议程、方案、效果等的分析。陈振明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和严强的《公共政策学》基本实现了理论与分析技术、方法的兼顾。过去,“公共政策学”的教学一直注重于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讲授,关于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由于教材偏好、任课老师知识背景、涉及知识面宽、教学难度大等原因涉及较少。进入21世纪,公共事务日趋繁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分析的功能日益凸显,它可以“应用人类社会一切可能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以及直觉、判断、创造力等能力及潜能,帮助正确地制定公共政策和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③。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应当在讲授政策系统、政策过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政策分析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建构政策问题、确立政策目标、分析政策方案、预测政策实施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监控政策执行过程、评价政策效果,以减少以后工作中政策制定的失误,提高政策实施的效能,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三、根据专业要求改革教学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关怀意识和分析政策问题、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研讨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优化案例教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政策学之父拉斯韦尔将它界定为“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④。公共政策因公共问题的存在而生,其立足于社会公众实际生活,以解决社会公共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目的。小劳伦斯指出,在政策分析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在政治和官僚制生活领域中的分析习惯;增长学生们运用有助于分析政策问题的、特定的分析概念和技巧的能力;让学生们熟悉公共政策形成的知识和背景知识”⑤。为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的教学中,尽量选取真实的、学生关注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养老、环境保护等涉及公共事业管理的案例,以激发同学们探讨的热情。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应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实现案例和理论的融通,真正起到以案例消化理论、通过案例锻炼能力的目的。

2.注重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⑥情景模拟教学有较强的趣味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发展学生的创造和思维能力,达到教育与现实需要的接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主题,通过公共政策方案论证会、公共政策方案听证会、政策新闻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实战模拟。通过角色扮演,一方面,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政策出台的不易以及作为政策制定者应承担的责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关怀意识。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公共政策是一门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现实公共政策的实践,可以为公共政策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资源,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了解我国政策运行的实际,提高认识、分析、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如组织同学们参与政策听证会,感受和了解政策听证的过程;让同学们利用假期参与政策宣传、政策执行活动。通过参与,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政策运作细节,了解我国转型期公共政策的特点,以更全面、更客观、更理性地认识和解决政策问题。此外,学校可以选择一些事业单位、优秀的非营利组织或社区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入社会实践基地,体验真实的公共事业管理和政策运行过程,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发展和修正理论,提高技能,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根据专业要求改革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考评是整个教学实施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好的考评机制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力措施,也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为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公共政策学”的教学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新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闭卷笔试为主,“以分定论”。很多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突击“背”而过关。这种考核方式对于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公共政策学”课程来说,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改革原来的考评方式。首先,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分占30%,试卷成绩占70%。这种分值比例难以改变“一考定好坏”的局面,建议扩大平时分的比例,使平时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50%左右。同时,加强对平时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将课程作业、课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参与社会实践的次数和质量等都纳入平时考核的范围。其次,调整考核内容和标准。在平时考核中,要将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纳入评价体系。例如,在案例分析中,背景资料搜集是否真实、全面,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分析问题是否深入,解决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成果研讨和展示是否清楚、明了,对其他同学的质疑是否很好地做出回应等。在情景模拟中,主要考核事前准备是否充分、角色扮演是否成功等。另外,在闭卷考试中,除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外,尽量减少机械记忆的考题,加大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和论述题的比重,甚至可以在试卷中加入“策论”“申论”等类型的题目,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最后,改革评价机制,在平时考核环节建立公开互评机制,即每位同学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这样,可以避免教师一个人说了算,也可以克服评分中的不公开、不公正现象,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案例分组分析中,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相互评分。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选出最优秀的角色扮演者等。总之,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同学们关注现实,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能力,为他们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共事业管理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2-213.

②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8.

③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

④刘斌,王春福.政策科学研究(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9.

第4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科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34-02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属于比较新兴的专业,全国各高校的开办大多处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培养模式。

一、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2]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满意度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突出表现是专业见习、实习抓得不实,缺乏规范要求。见习、实习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使质量难以控制。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实多在医院行政职能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在见习、实习过程中与结束后缺乏质量评价标准或评价程序,学生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满意度差。

2.办学方向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只是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而开设,加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办学主体对卫生事业及其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学科属性还缺乏一个明确的科学认知,基本上是依托本校原有学科基础及专业师资力量进行办学。致使其办学方向并不十分明确。而如何把握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管理知识技能乃至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关系,形成专业教育特色,已成为本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3.课程设置比较散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第一医学课程整体套用临床专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疲于应付书面知识的学习和考试,学习缺乏主动性。二是预防医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有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体系中预防医学课程课时少,所占比例很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预防意识和技能,也不利于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三是卫生管理专业课程比重过低。由于受总学时的限制,一些专业课程只开设应用性的课程,不开设相关基础学科,不成体系。如法学课程,只开设卫生法规与监督学。而法理学、宪法、民法等很少开设。这样,卫生法规与监督学就如空中楼阁,没有根基,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卫生法规的条款,更不利于培养法律意识。另外,课程内容陈旧,专业教材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医疗事故处理的变革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所选教材使用周期较长,且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全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这些新的改革、新的思路还没有被写进教材。[3]

4.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从全国来看,公共事业管理学科还属于新兴学科,现在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博士点,其他相关专业,如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博士点也比较少,有的近两年才开办。这方面的人才和师资力量准备严重不足,更不用说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或者以新近毕业的教师居多,普遍存在对卫生事业管理缺乏整体认识,更缺乏实际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教学经验的现象。[4]

二、对策

1.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专业特色,课程体系设置要强调课程的优化整合,既要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关系,也要考虑课程诸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体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主线”。[5]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宽厚的基础课平台,同时要理性对待医学课程所占比例的大小,恰当地调整与之对应的实习时间的长度,体现出与临床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过程,并改善专业课程开始介入学员学习的时间,及时正确地树立学员的专业观念。

2.提倡研究型教学,培养学员创新能力,针对卫生事业管理学员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应提倡打破学科间界限,组织和鼓励学员主动学习和获得所需的材料,通过交流和讨论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员通过合作解决实质性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6],符合实际工作的客观要求。

3.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提高实践学习效果,针对目前学校本专业学员实习单位分散、各实习单位人数差别较大等造成管理不便的原因,适当安排使学员实习的单位相对集中,方便队干部及时把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和处理学员面对的各种困难;同时,还应加强学校与各实习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为学员争取参与各项工作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使学员始终保持对自己学生身份的清醒认识。[7]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当遵循“用课程规范引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子。在目前情况下,不宜片面强调建立一支庞大的专职师资队伍,关键要从狠抓科研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着手进行。一是通过引进相关专业高学历的年轻教师,缓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师资不足、师资学历偏低的矛盾;通过在职学位教育、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以及国内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达到提高本校师资水平的目的。二是倡导开放式教育,加强校际间的学科交流与联系,加强教学科研横向合作,整体提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还可以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卫生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高职人员,担任专业课程教师或主办专题讲座,充实师资力量。三是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申报省级以上的有关卫生事业管理的科研、教研项目。让教师在有一定经费支持下,系统地进行科研、教研活动,以提高其专业学术水平,促进专业教学。

三、发展路径

更新教学理念,有的放矢,因此在教学中引入ERP教学理念和PBL教学法。

1.体现专业特点,分而治之。医科院校中的卫生事业管理有专业特性,应区别于其他管理类的教学。作为医科院校的专业学生,他们的医学知识相对深厚而管理知识相对薄弱,如把握不好重点则会出现“专技不如医学生,管理不如科”的尴尬局面。因此,在运用ERP教学时应根据课程将模拟竞技进行专业化改良。对于公共课、临床医学课采用较为传统的L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法,打实医学。而对于专业课及选修课则应将实践教学放在首位,提高学生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2.把握课程结构,循序渐进。按照专业学制的安排,卫生事理方向的学生会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学习医学相关知识,管理知识架构上与非医学管理类学生有不同步性。因此引入ERP理念时需把握课程设置的结构,找准切入点。学生们不具备足够的管理知识与技巧,只能“赶着鸭子”乱管一气;过晚,则会与生产实习、撰写论文相重合造成心不在焉”影响教学质量[8,9]。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企理进行的实训,因此在教学中主要引入的是我们,在第三、四学年之间即专业课开始时引人ERP教学模式较为合理,但也应针对部分具备模拟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展开。

3.PBL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实际的现场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管理理论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通过对现场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好地适应了管理工作,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用新的工作,实现理论知识的一种转化。PBL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随时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此同时,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的问题时,综合运用不同的信息,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融汇贯通,在对各种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实现能力的提升。[10]

参考文献:

[1]周虹,陈正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20):128-131.

[2]李宗浩.创立发展中国救援医学事业[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4):1803.

[3]张屹立,陈立明,万成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43-444,453.

[4]张有录.大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6,(5):38-39.

[5]周蒲芳.对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2(62):70-71.

[6]欣荣,张川,李武宏,等.提倡研究型教学,培养学员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74-75.

[7]周敬,齐亮,刘勤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方略[J].医院管理,2009,16(4):317-367.

[8]陈朝晖.完善ERP课程体系提升主动实践创新能力[J].2008,(3):16-18.

[9]陈朝晖.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I):27-29.

[10]王阿鹏.在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1):549.

第5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一,指导思想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围绕申硕,搬迁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稳中求新,为创建和谐校园,为我系各专业的协调,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申硕,搬迁新校区,迎评整改为契机,以提高科研立项,成果,论文,著作水平为突破口,以申报院级重点学科为切入点,以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稳步,扎实,全面地推进我系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荣辱观.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同心同德,创一流工作,争优秀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 借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整改阶段的东风,进一步强化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重点坚持教学督导检查和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继续举行观摩教学,教学竞赛或教学培训,相互取长补短,使全系教师的授课水平普遍提高;改进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倾听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从而准确掌握本系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进一步规范任课教师报表,教学日历,教学周历,教师日志,实验课运行记录等教学文件以及毕业论文选题申请表等毕业论文档案材料;着重改进教案书写,实验报告批改,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薄弱环节.

3.更好地发挥教研室职能,完善"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模式 强化"教研室主任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研室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基础"的意识.从有利于学科建设出发,适当调整教研室设置,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配合人事制度改革,合理定岗定编,实行用人机制的改革,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巩固和发展教学基地 开辟市卫生局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的实习基地.对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要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尝试采取"双向流动"的方式提高实习带教和理论授课的水平,即基地教师讲授部分理论课,院部教师参与实习带教;做好基地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和培训提高工作;探讨与基地联合开展科研工作.

5.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开展pbl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积极探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逐步更新实验课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继续完成已经立项的教改项目的实施和总结,年内结题2~4项,并申报教学成果;做好新的教改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

6.抓住新校区建设和搬迁的机遇,大幅度改善教学条件 建设资料室,增加实验室功能,增加大型设备和常规仪器,并且要通过教学,毕业实习,科研等全面提高设备使用率.

7.继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为中青年教师成才营造宽松环境 按照学院规定,积极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读研,本年度推荐2名符合条件的教师考研;采取骨干教师进修培训,在职培训以及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实际工作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中青年教师,年内选派1~2名骨干教师短期进修,联系1~2项课程培训,选派2~4名教师到基地带教和从事公共卫生体系的实际工作.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面,强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学习,注重创新型,复合型教师的培养.新教师的培养继续实行导师制,专业上从难从严要求,杜绝流于形式;生活上热情帮助,为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仪器培训,脱产进修途径,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8.加强教材建设及精品课程建设 继续鼓励教师参编高质量的教材1~2部;争取申请参编或自编预防专业实验教材.在2门院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再建设1门院级精品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争取申报1门省级精品课程.

9.做好XX级预本,XX级管本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 重点抓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规范化和质量.对毕业专题实践工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毕业专题实践的具体工作任务及经费要下移到教研室,系里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进行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组织答辩;积极争取专项经费的补偿机制和优秀论文的评选;将毕业论文质量与教师的报酬挂钩,鼓励教师在提高质量上花力气,下功夫,综述,设计,开题报告,原始记录,论文,参考文献齐备.

(三)以提高科研立项,成果,论文的水平为突破口,推进科技工作.

1.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型科研课题为主,力争2010年省级立项1项,市级立项3~4项;计划结题2项,并完成相应的成果鉴定,申报1~2项科技成果奖.在国内科研合作项目的基础上,以中美合作项目"达斡尔族聚居地农村居民饮酒与农业伤害的相关性研究"为突破口,开展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共2页,当前第1页1

2.加大科技论文撰写力度 力争年内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争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2~4篇论文.

3.加强学术交流 在学院和科技处的支持下,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我院讲学,年内至少举办2次学术讲座;年内至少参加2次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4.做好市营养学会的日常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通过举办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参加科普宣传和营养咨询,加强对居民的膳食指导;年内承办2期公共营养师培训班,为社会输送营养专业人才.

(四)以申报院级重点学科为切入点,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加强师资和学术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研究生人数和比例,优化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争取再引进1名博士,2~3名硕士;进一步发挥兼职教授的作用.形成学术梯队和相对稳定的3~4个研究方向.积极为博士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创造条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2.增加硕士生导师数量 2010年争取新增硕士生导师1~2名,联合培养1~2名硕士研究生.

3.建设1个重点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该学科的学术队伍,研究方向,学术水平,基础条件,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学质量等要做到基本达标.

4.在稳定,提高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增强专业培养的适应性.为申办新专业(专业方向)做好调研准备工作.

(五)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生工作,强化学生管理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1.抓好学风建设这件头等大事 继续开展树优良学风的"比,学,赶,超"活动和"评学"工作;严格考勤,请假制度,将学习态度与综合测评挂钩;继续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违纪者取消参加综合测评的资格,并实行班主任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考试作弊.从而在全系真正树立勤奋刻苦,求实上进的良好风气.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生的科研意识,采取"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指导教师的队伍,扩大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和范围.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把课外科技活动的良好风气发扬下去,坚持下去.

3.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发动群众做好2010年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年底就业率继续保持在80%以上.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利用本系现有专业的互补优势,注重并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职业生涯教育讲座,结合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做出职业生涯规划.

4.改变学生管理模式,创建先进班集体 经过申报,创建,立项,考核,评选,表彰等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被动评选变为学生的自觉创建,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达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目标.

5.完善家长联系制度 要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院的要求,交费情况,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

6.继续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在学院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尽力自行解决一部分勤工助学岗位,辅以适当地捐赠,救助方式,保证贫困生完成学业;同时,激励他们自强自立,勤工俭学,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7.以学团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完善学团网页及就业指导网页建设.

8.及时更新,补充学生管理数据库,上报有关数据和信息;认真做好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按照学院学生工作规范的要求,及时完成其它方面的学生工作.

(六)做好搬迁的各项准备和搬迁后的安置工作 搬迁是2010年中心工作之一,为确保顺利完成搬迁,必须提早准备,周密安排,领导带头,发动全员.2010年3月开始着手实验室的搬迁准备工作,专人负责做好大型设备,玻璃器材的包装,力争把破损降到最低;2010年5月初步确定搬迁后安置方案;2010年6月召开师生搬迁动员会,并根据学院搬迁的总体安排,具体落实搬迁任务;2010年8月底完成搬迁后的安置工作,保证新学期按时上课,保证毕业专题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

公共卫生系

第6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一、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削弱

从经济理性人的理论假设来看,要想发挥农村基层干部在“难点村”治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完善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从目前来看,农村的激励约束机制由于现实的各种原因呈现出不断削弱之势。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变迁

2006年伊始,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这给我国农村原本的治理生态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随着农业税费的取消,村干部面临的来自于上级税费征收任务的压力以及预期农业税费提留的激励都不复存在,村民和村干部关系紧张的隐患得以消除,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进行农村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导致“难点村”问题凸显。

(二)村落衰败,农村精英不断流失

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大,城市丰富的工作机会、雄厚的教育资源等因素使得农村人口,特别是其中的精英阶层不断流失,进入城市定居。作为农村的精英阶层,这批人往往有着较强的个人能力,较为现代的思想意识,在村级事务中充当着“积极分子”(贺雪峰,2005)的角色,在村民中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和信任度。随着农村精英阶层的流失,原本“施加”在村干部身上的激励约束机制也随之削弱,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舆论压力减小。2、竞争压力减小。这种压力消失,村干部便会放松在工作方面的努力。

(三)乡镇和村庄合并导致的管理幅度扩大,给“难点村”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随着管理幅度的扩大,基层干部疲于管理的同时,上级部门对于基层干部的指导和约束也会放松。这使得合并后的乡村地区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无为而治”状态,进而导致许多“难点村”问题逐渐凸显。

(四)基层干部激励政策的扭曲

周黎安(2004,2007)在论述我国地方政府的官员晋升机制时认为,中国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地方官员的晋升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让地方官员为了政治晋升而在经济上互相竞争,形成了政治竞标赛模式。和这种政治竞标赛模式相类似的是,我国乡镇政府在考核基层干部的工作绩效时,往往将考核指标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这导致基层干部在进行村庄管理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只专注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治理和改善。然而,“难点村”的出现多数是由于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因素所导致的,这与基层干部的“毕其功于经济发展”的治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得“难点村”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二、完善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治理“难点村”

在我国,农村治理一直是困扰基层干部的难题之一。而作为其中的典型,“难点村”的治理难度显得更为艰巨。面对目前不断弱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村基层干部对于“难点村”的治理动力和积极性将会不断消减,而这对于有效解决“难点村”问题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重新焕发村干部的治理激情和动力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建立“难点村”治理绩效基金,完善村干部工资结构

根据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2006)的调查,2005年全国各地区村干部的工资水平根据地区发达程度从3000元到1万多元不等。低薄的工资收入使得大部分村干部不得不开辟“副业”,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村庄治理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可以在有条件的“难点村”地区尝试建立治理绩效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奖励那些在“难点村”治理方面有贡献的村干部,作为他们的绩效工资,从而打破原先僵化的固定工资制度。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考虑上级政府部门拨款、村级集体财产以及村民筹资这三个方面。这样的资金安排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对于“难点村”治理的积极性:作为上级政府部门,为保证绩效工资的合理有效发放,势必会建立健全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村级事务的关注和指导力度;而作为出资方之一,由于普通村民在村干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有发言权,因此他们的评价将会对村干部的治理行为选择产生较大影响,这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存在的“唯上不唯下”的弊病,充分调动基层民众在“难点村”治理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是通过这样的运行机制,使得上级政府和基层民众对于村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得以有效的建立。

(二)改革基层干部考核指标,实现基层干部激励政策的合理化

针对目前“难点村”问题的现状,我们要逐步完善基层政府对于村庄干部的考核指标,合理弱化经济指标的比重,相应扩大社会、文化等指标的分量,从而正确引导基层干部的行为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干部激励政策,着手村干部的职业前景规划。美国学者Fama(1980)认为,只要存在一个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公司的经理为了确立自己在市场上的声誉就会有充分的激励努力工作。这成为后来职业前景理论(Holmstrom,1999)的雏形。这一观点给我国建立基层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启示在于,要想充分调动村干部在“难点村”治理过程中的积极性,就必须为他们设计一个有效的前景规划。在为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资激励的同时,还必须给予他们一定晋升发展空间,努力推进村干部的职业化改革。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推行的优秀村干部进入公务员系统的政策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三)完善农村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参与“难点村”治理

第7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乘车安全;人身安全

一、 关于大学生乘车安全问题的背景研究及现状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使得大学生外出大多从步行、乘公交转为骑车、打的。据调查显示,镇江市两所高校大约77.24%的大学生选择乘公交或者打的出行。原因是公交省钱,打的快捷,但为何女大学生受公交色狼侵害以及大学生乘黑车遇害事件却屡见不鲜呢?首先,大学生精力充沛,业余时间较为充裕,对校门外的世界也充满着好奇,一有机会,好奇的心理就会转化为活跃的行动。比如外出旅游,在中学阶段往往采取班级集体出游的形式,但是到了大学,则更多采用个人自助游的方式。就算是选择和同学结伴出行,大学生也更喜欢进行户外探险,而非循规蹈矩地游览常规线路。其次,大学生一般希望自己可以拓展不同类型的交际圈,于是时常外出。校园里相对纯净的人际关系,也使得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对他人缺乏警惕心和防备心理,容易轻信他人。这种心理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容易给大学生带来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再次,大学生社会经验并不充足,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也较差,不仅很难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在发现危险后也缺少应对能力。

二、 大学生外出乘车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大学生乘车遇害事件频发,由主客观因素造成。主观上来说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缺乏,对风险的产生不能及时进行预测和规避。客观来说学校没有充分的给大学生提供安全教育及乘车安全知识普及,大学生在自身和财产安全这方面缺少相应的教育;同时社会的安全氛围不浓,对于还没真正涉足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遇到危险的几率就更高。

(一) 大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缺乏

作为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家庭的独身子女。他们的性格可塑性大、个性鲜明但却存在着心理成熟滞后、缺乏人生规划、法制观念淡薄、易冲动、社会经验少等不足之处。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然会面临诸多安全问题。一方面,不少大学生疏于道德修养,思想麻痹,缺失安全防范能力;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忽视法律知识学习,缺乏判断能力,从而引发自身的不安全。

(二) 学校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

安全事件频发,高校各部门都把安全问题作为日常性工作来抓。部分高校虽然设置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课程,但只是作为辅助教育,被放在次要的位置,学校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认为只要学校平安无事,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就可有可无。当代大部分大学的安全教育缺乏实效性,通常采用校园宣传栏、黑板报和辅导员说教等形式。

(三) 社会安全氛围不浓,存在不安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治安形势仍旧不容乐观,以学生为犯罪对象的绑架、投毒、爆炸、、抢劫等案件时有发生,不良的社会现象严重侵蚀着学生的心灵。社会冲突的涌现、不同文化的撞击、价值观念的失衡,竞争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成为诱发大学生突发事件及危机的重要原因。

三、 加强大学生乘车安全意识的对策和思路

(一) 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和防范心理的建立

首先,大学生一般希望自己可以拓展不同类型的交际圈。校园里相对纯净的人际关系,也使得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容易轻信他人。大学生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一自身缺点,培养警惕心养成规避风险的习惯,以此从自身角度来提高安全意识。其次,大学生社会经验并不充足,不仅很难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在发现危险后也缺少应对能力。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自学相关的法律知识,在一定的法律基础之上把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去,维护自身权益。

(二) 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建成

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建成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是否具有人身安全意识与防范保护技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首先,学校要建立一支既懂安全知识又具有安全防范技能的师资队伍,并定期聘请公安、消防和卫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任课教师,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学识来提高大学生安全知识水平,使学生对当前坏人的骗术和伎俩有全面认识。其次,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管理中,列入教学计划,保证授课课时。制定学分制,真正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然后在努力增强大学生安全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 社会安全氛围的形成

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社会的氛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安全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民的和谐,直接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对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按照预知预警的要求,抓住打、防、控各个环节,积极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治安体系,把杀人、绑架等严重刑事犯罪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破案率,把犯罪造成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加强专职巡防队伍建设,提高巡防等级,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压上街面,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平安就在身边。

四、 结语

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和富强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其人身安全保护尤为重要,乘车安全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因此,国家要大力寻求减少乘车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和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的途径。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4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大学生乘车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14C07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t聃(1995.01-),女,江苏常熟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参考文献:

[1] 廖建秀. 大学生安全意识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 祝力维.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研究[D].华北师范大学.2008

[3] 唐碧华,姚远,朱渊.加强大学生安全管理的意义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

[4] 衣庆泳,接弘.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述评[J].法制与社会.2013(36)

第8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管理定位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001-02

我国房地产市场受到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干预。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节,以确保房地产发展和稳定,但是对市场中的很多问题却并不都能够很好地进行处理,其中政府过分追求利益是根本,而这体现在政府管理中就是在职能执行的时候没有定位准确,错位缺位问题严重。

1 政府对房地产管理的现状

1.1 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在我国政府的职能管理中,对房地产的管理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效率和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这标志着我国正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进行转变,这是政府做好房地产管理的关键。我国政府正在向着服务型政府转变,很少再有部门较多、办公效率低下的情况存在。我国政府通过管理改革,开始了行政审批一体化的时期,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1.2 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我国政府的公共行政改革也推进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这也一直是我国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范围和权利不断扩大,基层自治组织直接选举得到充分落实。此外,政府的公共行政改革让政府的管理开支减少了,也降低了房地产管理费,财政管理费用不再逐年上升,让乱收费问题得到了遏制。

2 政府对房地产管理的不当之处

2.1 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GDP日益成为评定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个决定性指标,使得多数地方政府不择手段的提高GDP以增加自己的政绩,而忽视了政府的主要职责――提供公共产品。而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我国某些地区,当建设用地增加1%时,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就增加4.1%,但是在城镇居民的固定投资中,还是有大量的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业的控制,这样反而造成违法用地情况的增加。

2.2 没有很好的配合中央政府的政策执行

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性,因此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必须给地方政府一定的自由决定权。中央所设定的调控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对政策的落实。但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也存在了目标差异,这种差异就形成了两者的非合作博弈,弱化了调控效果。

2.3 越位行为多,过分干预房地产市场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够弥补市场漏洞,促进社会公平,但是政府也要遵守发展规律,不能强行干预市场正常运作,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房地产市场为了供需平衡而降价。但是某些地方政府的一些政策会导致房价的上涨,因此尽管政府不断的调节房价,但是房价依然居高不下。

2.4 保障性住房管理缺位

住宅用房具有准公共品性质,需要政府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住房保障。尽管我国在近几年加大了对于经适房和廉租房的支持力度,但是从执行的效果方面看,房价还存在过高问题,能够适合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还很少,仍然不能解决住房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监管上出现了缺位现象。

2.5 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房地产管理市场已经十分成熟,健全的法律法规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良好发展。在我国,房地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我国法律只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规定,没有做好后期管理的法律保障。所以,国家调控在房地产行业中始终处于滞后的境地,有的法律法规甚至不符合市场调节的规律,导致房地产管理不规范。

3 如何发挥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管理中的作用

政府要不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政府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职能,采取合理、有效、科学、务实的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管理调节。

3.1 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管理

政府要加强对开发商资质的审核管理,保证房地产广告的真实性,让房地产市场中的产品从质量上得到保证,更要从物业管理方面提高服务质量,让人们真正的感受到良好的环境,为消费者的需求着想,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3.2 完善法律法规体制,增强执法科学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制经济,在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上法律起到关键作用。第一,用法律来制约政府的经济管理作用的发挥,弱化因政府过分干预造成的负面影响。第二,继续完善《土地管理法》、《建筑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细化其他相关实施细则,推进《房地产法》的出台,使得房地产行业从开发建设到交易,再到中介服务和相关的后期服务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完全纳入法律规范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房地产市场经济管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3 强化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税收监管

针对市场中对房地产进行炒作的行为进行制约。炒房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税务部门需要用调控手段降低房产利润,抑制炒房。

3.4 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管理

政府过度干预导致我国的土地市场十分混乱,而这种混乱让我国土地的市场化运作程度大大降低。所以在土地管理中应该将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在一起,强化土地管理的计划管理,对用地的总量都进行控制,通过年度用地计划进行规范化管理。

3.5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首先,要保证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一方面必须完善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另一方面对资金使用效率要不断提高,在资金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将工作的重心转入公租房以及廉租房上。

其次,扩大住房保障对象的范围。真正能够支付经济适用房的群体,大多是中等收入或以上的人,而低收入者在购买者中占非常小的比例。所以,在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时应当更多的考虑其他弱势群体的住房需求,扩大保障对象。

再次,要保证住房保障制度的公平合理。其中廉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应该大幅低于商品房,政府必须做好对住房审批的管理,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的途径防止房地产行业的腐败现象。

4 结语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猛,房地产市场过度膨胀,政府要从主导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将逐渐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公共服务型的政府房地产企业管理模式,政府过度干预的局面将会逐渐消失。尽管我国政府在房地产发展管理中的政策不断调整,但很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此,在房地产管理中,我国政府必须积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房地产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先进的管理模式加以引进,从而加速我国政府转型的速度,提高政府科学管理房地产行业的脚步,让我国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房地产行业发展趋于健康

稳定。

参考文献

[1] 高富平.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定位[J].理论前沿,2010.

[2] 马树根.我国房地产发展存在问题与政府管理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7.

[3] 秦德安.市场治理中地方政府定位的冷思考[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

[4] 罗伯特・希斯,王成,宋炳辉,金瑛(翻、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第9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途径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对于公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公路运营里程也随之不断的增加。当公路的里程不断增加之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怎么样管理、运营公路交通。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天气、地质等条件复杂,每年都会有因为天气原因(雨、雪、雾恶劣天气)、地质原因(山体滑坡、道路塌方)或者人为原因(道路交通事故)等导致公路出现较长时间的中断或者阻塞。如2008年的雪灾,导致全国13个省份公路大面积的中断,近4万公里的路段因为积雪严重、路面结冰导致中断或者严重堵塞,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这一切都考验着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虽然我国公路里程不断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管理水平仍然不能随之跟进,交通应急管理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挤堵塞、环境污染严重、道路交通事故上升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巨大威胁,同时也给道路交通管理者和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二、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其以2003年的“非典”危机在全国大范围爆发为开端。在“非典”危机之后,原交通部于2004年联合卫生部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这是真正意义上有关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的第一个政府性规定。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等事件中,政府根据事态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对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了对公路交通进行应急管理的责任,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为建立完善的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当前在我国目前的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中,各级人民政府处领导地位,其中具体负责的是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响应、上下联动是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最为主要的特点。可以说,当前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且在雨雪冰冻灾害、地震等情节中经受了考验。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一)交通运输发展“重建设轻管理”

虽然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存在着“重建设而轻管理”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些突发事件、应急事件的处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应急管理能力明显不足。这与当前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重建设轻管理”有着一定的关联。

(二)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专门机构较为分散

当前,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四级应急管理体系组成,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市级与县级。作为国家层面,在交通运输部设立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负责对日常的各级公路进行运行监测,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管理,其主要是负责日常的管理。当遇到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之时,如“汶川大地震”之时,成立国家级应急管理机构,在总体上是由国务院统一协调和管理,统一领导危机预防和处置工作。涉及到公路交通这部分,由国务院下属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作为突发事件管理的主要机构,并可以成立应急工作组、日常管理机构、专家咨询组和现场工作组。这些机构也就是在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主要参与机构,与其他机构相协调,成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主要负责者。省级、市级、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成立管理机构,各施其责。应急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发挥其功效,但是也存在条块分割,沟通不畅的不足。此外,当前对于公路管理存在着条块化的现状。大多数省份的国省干道和普通公路的路政管理等由公路局负责,而省内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等由高管局负责,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公路的统一管理。[1]

(三)缺乏高效公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

在2006年之前,我国主要侧重危机爆发后的应对和恢复,缺少对危机事件发生前可能性阶段的预防管理,随着2006年《国家公共危机总体应急预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有了政策计划,针对公路应急管理,建立了公路交通灾害预警机制。其根据突发事件发生时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和需要的运输能力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并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简要信息。许多市、区(县)也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实际操作效果并不好,许多地方无法将信息,导致出行人不能及时掌握出行段的路况信息,无法及时调整行车路线,导致路面拥堵的加剧。

(四)缺乏完整而完备的应急法律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都缺乏一部统一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直到《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2007年11月1日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突发事件应对法》,这是一部综合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标志着我国国家应急法律体系逐步开始建立。针对公路交通应急管理法律体制,我国相关部门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进行规制,同时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纷纷出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各地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印发了相关规范性文件。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对于应急法律体系建立处于初期阶段,很多法律规范缺失或者有相应的规定,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程序和规则,缺乏可操作性,政府的行动也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此外,法治理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仍然习惯于运用人治方式,相对忽视了法治方式。

三、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的途径

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公路交通中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害,我们必须完善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的现代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

(一)树立“建设与管理并重”的观念

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重建设轻管理”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笔者认为应该向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专门机构相关人员树立“建设与管理并重”的观念,使其能够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可以聘请专家进行指导讲座;通过学习观摩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等等。

(二)建立统一性的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专门机构

建立统一性的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专门机构是完善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一环。国务院下属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成立常设性的应急工作小组,其职能主要是负责区域性的危机管理的预防控制和指挥协调,该机构应当是正式编制,为保证精简、高效、机构编制不宜过大。作为中央一级的危机管理的指挥与协调机构,应充分发挥现有的各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机构设置以协调和管理人员为主。同时,在该机构下面设立决策、指挥、沟通、控制等职能部门,在平时主要起着咨询作用,其日常工作是定期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就某一领域中当年或更长一个时期内可能产生的危机进行预警分析并提出政府措施。

当前,针对国省干道和普通公路的路政管理等由公路局负责,而省内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等由高管局负责的现状,应该加以改革,统一省内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的职权单位。目前,已经有部分省份采取了上述措施,如江苏、浙江等省将公路局的管理范围扩展到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职能,原有的高管局变成高速公路运营公司,负责一些保养性、经营性的事务。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统一了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专门机构,使得未来处理突发事件之时职责明确。另一方面,可以强化管理力度,对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大有裨益。此外,具体到各省公路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中,可以按照“基础在省、协调在部”的基本原则,按照自己省份的实际情况成立应急管理小组,不断地推进部际间、部省间、各省间、省内各部门及各单位间相互沟通和协作机制的建设。“同时,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危机信息的获取和,构建一套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很有必要。我国可以在全国范围建立多级实验室反应网络。在高度重视专家和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公共安全志愿者队伍,并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全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

(三)构建高效化的公路交通应急预警系统

构建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快速而有力的处理,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应当通过建设效果较高的公路应急管理预警机制。公路交通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必须有高效的预警系统,以便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高效的预警系统的关键在于应急速报体系,第一,提出了预警的判定条件及对应的上下游信息需求,提出了预警和应急响应启动、、终止的标志性事件,提高了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可操作性。[3]第二,应该将突发事件的事件、地点、规模、发展趋势等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向公众进行传递,使其能够及时的改变出行策略,减少损失。

(四)加快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的立法进程

我国己经在构建突公路交通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是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状态。首先我国应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础上制定一部类似于美国《国家紧急状态法》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紧急状态法》。并以“紧急状态法”为“母”法,针对公路交通应急管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专门的相关法律。其次,制定相应配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公路交通应急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义务、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的权力义务、组织运行程序、政府紧急权授予的规定、社会各阶层和公众的责任和义务、紧急管制措施规定、政府社会动员和征调规定、公民权利保障规定、政府信息通报规定、危机处理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及责任追究等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并且要有较强的操作性。第三,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制定各种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将其常态化,危机事件作为突发、偶然性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的危机管理有备无患,从计划所要求的机构的设置、运转的程序等方面都要按部就班,成为一种程序,一种常态。这样当危机到来时,我们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4]

(五)建设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网络

我国在应对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网络建设上也存在短板,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加以完善。第一,利用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处理。在此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建立民间社区灾难联防体系,通过各种措施吸纳民间社区参与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管理:一是善用民间组织及社区救灾力量,实施民间人力的调度,呼吁民间的各类专业人士投入第一线的救灾工作;二是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政府投入为主体、企业投入为支撑、社会资助为辅助的原则,建立一个多渠道、多形式的应急保障体系。加大力度配备救援装备、专用器材和应急物资,切实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三是动员民间慈善团体参与赈灾工作,成立服务小组,有效调查灾民需求,并建立发放物资的渠道。如美国一共拥有超过160万个非赢利性民间组织,在遇到“丽塔”飓风袭击时,组织发放食品和饮用水的过程中,红十字会和宗教团体发挥了重要作用。[5]第二,完善储备机制。建立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完善储备机制。

四、结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在一次次突发事件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希望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各地的公路交通网中都会配备有符合各地具体实际的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为社会系统能正常和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保华.高速公路应急管理思考[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8):46.

[2]漆羽锋.突发自然灾害下的高速公路应急管理[J].决策与信息,2008(3):12.

[3]李艳梅等.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北方交通,2012(7):96.

[4]刘助仁.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机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