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

第1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范文

    一、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的必要性

    (一)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是合理利用审计资源的有效保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目前,审计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审计任务繁重和审计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据统计,大部分省市审计机关在安排完成好同级财政审计及署定、自定项目后,已没有更多的人员及时间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所以,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有利于审计机关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有效利用审计资源。

    (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是政府改革的要求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表明传统的政府治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庞大的公共开支导致财政危机是一种普遍的行政现象,同时效率低下、成本过高以及腐败的滋生又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因此寻找高效率、低成本的政府运行模式已成为政府改革的目标。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应顺应政府改革的需要,在提升管理水平,特别是在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上要多下工夫。

    (三)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有利于成本意识的强化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如果一个项目的投入远远大于其产出,那么该项目就是不经济的,不值得做,审计也是如此。然而,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成本意识非常淡薄,这不利于审计经费的合理使用。如果要在经济责任审计上树立成本意识,就需要在降低其审计成本方面多做努力。

    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运用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资料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来看,其主要内容及目标之一就是要审查责任人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从审计界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定义和内容看,财政审计是对本级与下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监督。财务审计是对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目标涵盖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全部内容和目标,它首先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人手,运用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资料,在经济责任审计时,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形成全面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这样不但可以直接找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切入点,确保经济责任的审计质量,同时也可充分利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成果资料,避免重复审计,减少审计工作量,缓解审计人员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从而达到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的目的。

    (二)合理利用社会审计已完成的工作成果经济责任审计要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指令、上级审计机关的授权或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的委托进行立项;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作为被审计单位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都经过了社会审计组织的会计报表审计,且经济责任审计和年度报表社会审计在审计内容、程序、方法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点。鉴于此,国家审计机关在执行责任审计时应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已完成的工作成果,资源、成果共用,减少重复,避免浪费,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力量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和强化审计监督的结合点,其中内部审计所处的地位尤其重要。第一,部分内部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承担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审计机关可以直接进行审计,或由社会审计组织或上级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如果国家审计机关将部分经济责任审计任务交给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必然能节约国家审计资源,节约审计成本。第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外部审计,合理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也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第2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实践;问题;完善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企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其主要目的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实践证明,该项审计确实对管干部、正党风、促廉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

1.时效性差。离任审计关系到领导干部的任免调迁以及考核奖惩,特别对于“先免职、后审计、再安排”式的干部,离任审计结果是其政治生命中的一个重量级砝码。其时效性差的主要原因:一是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不完整。审计常遇到被审计单位审前清产核资、往来帐款的核对甚至离任者的述职报告都不能如实、完整地提供;二是个别单位不支持、不配合,离任审计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而难以开展;三是审计部门自身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特别是县级审计机关受经费、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制约,延长了审计周期。

2.人员少,任务重。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在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各界对该项审计也越来越重视,但同时,各级交办给审计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也越来越多,使审计部门不堪重负。

3.质量低、风险大。各地审计机关完成的审计项目质量状况不容乐观。一是个别被审计单位处于小团体利益及局部利益考虑,向审计部门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资料;二是大中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更大。首先库存的实际情况不容易搞清,审计部门很难对其家底进行实地盘点,只能依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抽查,抽查面掌握不好就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其次企业库存积压物资、商品价格确认难;再者往来款项核对难,坏帐死帐不易确认。审计部门要到全国各地进行外调取证无论从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看都不可能。

4.审计成果的运用不理想。经济责任审计作用发挥得如何,关键要看审计结果的利用。荷泽市审计局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提出了“三不”的原则,即不经审计,不得办理离任手续;不经审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手续;不经审计,有关部门不得进行与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有关的奖惩兑现。但从实情看,少有地区能坚持做到以上“三不”,因其涉及当地常委、政府的支持,及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工商、经委等部门的共同配合,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三不”就很难做到。而各地审计成果运用的不充分就会导致经济责任审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久而久之,极易使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

5.离任、接任双方关系协调困难。涉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主要人物,一个要离任,一个要接任,因而他们对于离任审计结果也十分关心,有时意见会出现分歧,甚至双方意见相悖,关系极难协调。

6.审计界定、评价难。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要分清四个界限和两个责任,即前任与后任的责任界限、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界限、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界限、工作失误与故意违纪、损公肥私的界限,两个责任为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目前,上级审计机关尚没有这方面的操作规范,审计部门很难准确把握、顺利操作。

三、经济责任审计几点建议

1.用足用活和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首先,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被审计单位拒绝、拖延及谎报财务会计资料应负的法律责任,审计机关要用足用活这些法律法规,对提供资料不完整、不真实的被审计单位坚决依法严惩;其次,国家审计署应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健全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法规体系;三者,上级审计机关要尽快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范,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确认,全国共同执行。

2.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议各地建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会议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协调与沟通,对经济责任审计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对审计结果予以真正利用。

3.加强自身建设。一是争取落实机构。要经常向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汇报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问题,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全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争取各部门、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审计部门不应“守株待兔”,而要主动出击,多向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各部门、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三是建立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各级审计机关要在组织广大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审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财政、金融、证券、税收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造就一支既懂审计,又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审计队伍,从而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2011,“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上的讲话

[2] 陈波,2005,“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审计研究》第5期

[3] 张以宽,2001,“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审计研究》第4期

第3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范文

一、开展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健全外部监督制度,推进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许多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已不再是昔日单纯的农业生产,而是跻身到商贾竞逐的海洋,村级经济已经成为实力雄厚、生机盎然的经济实体。而村级经济发展越快,加强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就越显突出。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各级部门的资源投入,村里经手的钱多了,村干部面临的诱惑也大了,一些村干部法纪意识淡薄,挤占、挪用国家资产和资金的事件屡有发生。通过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建立良好的外部监督机制,使村务公开、村级财务制度更加规范完善,有利于村级基层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二)有利于稳定农村局面,构建和谐干群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环境,尤其是在聚集了全国近七成人口的农村。近年来,部分农村在资源的管理以及利益的分配上,产生了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从而引发了农民群众上访告状、游行示威等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不仅如此,村级财务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村务公开不彻底,村干部借此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群众往往是敢怒不敢言,也是导致干群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使村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部分干部和群众矛盾,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

(三)有利于加强村干部经济管理的意识和责任感长期手握职权却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是很多村干部滋生贪念、管理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有经济问题的村干部会受到应有的处分;认真履行职责的村干部则得到客观、公正地评价,从而营造了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一方面提高了村干部的自律意识,起到了预警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增进了村干部“主人翁”意识和荣辱感,加强了他们发展经济、规范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农村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合理的审计指标和评价体系 目前仅有极少数经济发达地区针对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立了审计指标,但这些指标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指标过于陈旧。指标使用的周期太长、更新过慢,使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无法通过指标反映出来;(2)指标不具备针对性。一些指标在设置时忽略了其揭示的含义,导致建立评价体系时难以将其归纳到对应的类别;(3)指标重复设置。由于指标在选取的过程中,存在相关系数较高的指标往往会对同一经济责任重复反映,评价体系中该类指标的权重被增大;(4)指标缺乏量化体系,难以进行评价。在制定定量指标权重及如何量化定性指标时,更多依靠评价人的经验进行判断,使评价结果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二)审计缺乏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审计工作只有在确保独立性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公平公正的审计、给出合理的审计结果。由于目前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村干部除了在村中任职外,往往还兼任了县、市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职务,通过人大和政协的“施压”,审计部门在执行对部分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很难保持客观公正地评价。

(三)审计部门人、财、物相对匮乏 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是整个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其管辖权归属于上级政府部门,该特殊性质决定了在农村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很难像企业一样由审计师事务所来承担,相对来说,政府审计要容易一些。但由于目前仅在(市、区)一级设有审计局,乡镇缺乏相关的审计部门,这对于农村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阻碍。此外,根据“中国审计论坛”的调查,目前地方审计机关的经费来源有三项:一是财政包干经费,勉强能发工资;二是临时预算,勉强能把临时人员工资补发;三是执法补助,也就是罚没收入返还的一部分,勉强能维持办公费。由此看来,在缺乏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的情况下,将审计工作普及到基层农村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四)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缺乏相关的审计知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审计政策法规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相关的审计知识和审计方法也不断更新和完善。作为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但有别于事务所中的审计人员,审计局的审计工作者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缺乏竞争机制的环境下进行实质性的培训学习并不多,导致一些人员审计知识陈旧过时,在运用中与现行的政策有差异。在乡镇一级的监察、农经部门中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大多是根据上级审计文件生搬硬套,或是仅凭自身的经验进行审计,审计工作存在诸多漏洞。更有许多村干部由于缺乏被审计的意识,对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一定的误解,将被审计看作是党和国家对自己工作的不信任,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阻碍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运用

(一)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建立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与效用性原则。任何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都应当建立在完善的指标选取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避免评价体系因使用者的不同而带来相异的结果。同时,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衡量成本与效益之比,在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村级经济责任状况的条件下,尽量选取代表性强,易于获取的指标,并构建相对简约的评价体系,使体系的效用最大化。(2)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将不同性质的指标加以综合,通过综合指标反映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的实际情况,因此,评价体系需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将定性指标采取合适的方法定量化,使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3)重要性原则。在量化指标时,定量指标的权重可根据科学的方法计算出来,而定性指标则需通过评价者的经验判断进行打分,所以,定性指标的权重应当根据其对经济责任影响的大小来设置。此外,通过对现行村级规章制度的研究,发现一些指标在评价经济责任时至关重要,因此设定了一票否决事项。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为了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选取定量指标时,参照和借鉴了现行的一些乡镇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由于农村实际情况和发展策略与乡镇有较大区别,因此,在充分听取审计机关工作者和村干部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增长、农民保障、资金结构、违法收支四个方面建立了12项定量指标。

(1)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率。该指标反映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和减少的情况,计算公式为: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率=(年末村集体经济总值-年初村集体经济总值)/年初村集体经济总值×100%。

(2)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率。该指标反映村级农业发展状况,计算公式为: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率=(年末村人均粮食产量-年初村人均粮食产量)/年初村人均粮食产量×100%

(3)村财政收入增长率。该指标反映农村财政收入情况,计算公式为:村财政收入增长率= (审计年度村财政收入-上年度村财政收入)/上年度村财政收入×100%

(4)村办企业利税增长率。该指标反映村办企业发展状况,计算公式为:村办企业利税增长率=(审计年度村办企业利税额-上年度村办企业利税额)/上年度村办企业利税额×100%

(5)村资产负债率。该指标反映村级经济的财务风险状况,计算公式为:村资产负债率=村负债总额/村资产总额×100%

(6)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占财政支出比重。该指标反映村干部对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计算公式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占财政支出比重=全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7)村干部经费比率。该指标反映村干部在管理过程中花费的成本,计算公式为:村干部经费比率=全年村干部经费/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8)村人均耕地面积。该指标反映农民的耕地保障,计算公式为:村人均耕地面积=审计年度村耕地总面积/当年该村总人口数

(9)农民人均纯收入。该指标反映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和村干部的政绩,计算公式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审计年度农村经济总收入-相应总费用)/当年该村总人口数

(10)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该指标反映村干部对人口增长控制程度,计算公式为: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年末村总人口-年初村总人口)/年初村总人口×100%

(11)农保覆盖率。该指标反映农民得到生活保障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农保覆盖率=审计年度农保登记人数/当年该村总人口数×100%

(12)村干部违法收入比率。该指标反映该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计算公式为:村干部违法收入比率=审计年度村干部违法收入/当年该村干部总收入×100%

笔者在设计定性指标时,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农经发[2005]12号)《关于做好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专项审计的通知》的要求,同时深入了解了当前农村经济的热点问题,选取了代表性较强的定性指标6个。此外,根据重要性原则,参照现行的村级考核制度,设置了一票否决项目2个。定性指标设置如下:(1)村级财务制度是否规范完善。(2)农村经济政策是否落实到位。(3)集体土地的发包、承包是否做的“三公”。(4)专项资金的管理是否科学合理。(5)村干部的职能与责任分工是否明确清晰。(6)重大决策事项是否科学民主。(7)有无重大案件。(8)有无重大生产事故及社会治安突发事故。

(三)评价方法的建立根据评价目的,本文对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功效系数评价法这三种较为普遍的定量指标评价方法进行比较、验证,认为主成分分析法:(1)通过计算指标的累计贡献率,可以选取出关联度小、综合性强的指标,简化了计算过程,达到评价的目的;(2)相对于同样能够精简指标的公因子分析法,由于计算原理和方法的不同,在变量数不多、提取因子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比公因子分析法具备更强的解释性;(3)虽然运用功效系数评价法时,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同样能够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但这种方法在缺乏领域专家的判断时包含的主观性成分太大,考虑到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的限制,运用该方法得出指标的权重不符合评价体系中的科学性原则。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借助SPSS等软件进行处理,由数据自身来确定指标的权重,能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定量指标的评价方法。

但主成分分析法根据不同时期采集的指标数据所计算出的主成分及比重并不相同,因此,每次建立的指标体系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建议审计部门以5年为一周期,重新采集数据并建立指标体系。此外,由于各地区实际情况不同,所计算的主成分也不尽相同,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各县(市、区)审计部门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所在辖区选取15-20个村作为样本,根据上述定量指标收集最新年度样本的数据;(2)由于指标量纲的差异,需运用公式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不同度量的指标转化为同度量的指标而具有可比性;(3)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形成相关系数矩阵;(4)利用相关系数矩阵,求解特征方程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5)计算指标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6)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指标,或指标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标准选择主成分;(7)计算主成分载荷;(8)可以通过观察主成分所包含指标的类型,解释每个主成分的含义。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指标权重后,由各村指标可计算出综合得分L值,根据L值高低排序可以得出该地区各村的定量的排名情况,由于主成分分析法所得出的分数并不是标准分数(可能含有负值),不能直接与定性指标得分加权平均,需进行处理。本文建议采取的方法是:在计算出非标准化得分后,给所有得分加上一个最小负得分的绝对值,使结果中不存在负值,然后再将以最优的评价结果为基准,令其评价值为100,其余欠优的评价结果依据比例得到响应的评价值。

由于评价人员所在行业、拥有经验不同,对于定性指标的直接判断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成分,无形中增加了经济责任评价的难度。模糊综合评价法却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这种方法主要是依据不同层次和部门的评价人员已有的分析判断能力,参照具体量化的标准,从不同侧面对评价对象进行衡量,描绘出评价对象的总体特征。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评价的主观性。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采取五级评分制原则,分别设定定性指标达到相应得分的标准;(2)根据定性指标的设置,分别从财政、审计、、农经等部门挑选经验丰富的工作者共50名参加综合分析判断评价人员;(3)通过德尔菲法,给定性指标赋予权重,剔除异常值后,得出指标权重的平均值“W”;(4)根据参考标准,对每一定性指标打分,并计算给出相应分数人员比重,形成评价矩阵“R”;(5)计算模糊评价结果“A=W×R”,对A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矩阵B;(6)用B乘以五级评分制中相应的分数,得到最终定性指标的判定结果。

(四)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 在掌握各村定量指标得分和定性指标得分后,需要将两者加权得到综合评价结果。由于定量指标通过数据本身能够更精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为避免评价的主观性,在制定评价体系中指标的比重时,应将定量指标设置较大的比重。本文参考了各地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及年度总结报告,发现多数地区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权重分别设置为70%和30%,在此,笔者推荐使用此权重;另外,也可采用德尔菲法获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权重值。

由于同一辖域各村因自然条件、政治地位等因素不同,发展的客观条件也是不一样的。为确保对各村村干部的经济责任能够公平、公正评价,各村不仅应同自身往年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当地审计部门也应根据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总量等指标将各村划分为不同的层级,相应层级内进行横向排名。纵向评价时,审计部门可以设置各村每年的进步幅度;横向评价时,可以采取末尾淘汰制。当该村的纵向目标和横向评比都不合格时,应纳入次年的重点审计对象;此外,对在一票否决项目中得分最低的村部也应纳入重点审计对象。其它村部应根据其排名给予相应奖励和处罚。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研究生科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DJXS1102003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其佐:《五个原则强化四项保障全力推进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农村经营管理》,2008年第3期。

第4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电子邮件回访 网络视频会议回访 设置审计“黑匣子”

一、网络回访的含义与特点

1、网络回访的含义

网络回访是指军队审计部门依照《军队审计回访规定》,以网络为载体、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回访信息收集渠道,对被审计对象和有关单位、部门执行审计决定或者落实审计意见情况实施的跟踪监督活动。

2、网络回访的特点

(1)快捷性。在网络上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回访,其速度是传统信件所无法比拟的,一封回访邮件通过网络可以立即传送到被审计对象和有关单位、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获得所需的反馈信息。如果设置网络审计“黑匣子”,则很快可以获得大量的反馈。同时,回访数据的收集、整理不需要人工录入,不仅快速,而且完整、准确,有的可直接点击查看结果。

(2)广域性。在审计回访中,被审计对象和有关单位、部门分布在各个地方,网络回访通过现有的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被审计对象和有关单位、部门随时都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回访,审计人员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审计回访工作。

(3)节俭性。网络回访改变旧的军队审计回访的时空观,消除了因时间、空间所带来的军队审计回访工作障碍。开展军队审计网络回访后,军队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单位财务资料和相关部门信息的远程操作,可以足不出户地在任何时候获取被审计单位的原始资料和各阶段性数据。使得审计回访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可靠性还可以大大提高。

(4)客观性。由于电子邮件发送的对象广泛,有的甚至可以是与被审计单位无直接利益关系的单位、部门或人员,而且被回访者回答邮件问题和提供相应的审计证据是在独立的条件下通过网络进行的,不会受到外在因素的误导和干预,回答往往比较大胆、坦诚,容易获得传统回访方式不容易获得的有效信息。另外审计“黑匣子”可以在被回访单位人员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由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及其他部门的软件之间的数据导入、导出接口自动完成,较多地排除了人为的干扰因素,使所得到的回访数据更加可靠。

二、网络回访的实施

1、电子邮件回访

电子邮件回访即通过电子邮件将回访内容以问卷的形式发给选定的回访对象,回访对象填写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再反馈给审计人员的一种方法。

实施步骤:

(1)确定电子邮件回访对象。鉴于目前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军队指挥自动化网覆盖全军各个单位部门,以及电子邮件回访在操作上简单易行,电子邮件回访的对象几乎可以涉及所有有审计处理决定和建议的单位。

(2)把握电子邮件回访时机。审计回访时机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审计回访的效果。《军队审计回访规定》已对审计回访时机做出明确要求,审计部门应当于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生效之日起六个月内组织实施。

(3)制定电子邮件回访程序。第一,提出回访申请。(也可不提,根据《军队审计回访规定》,实施网络回访可以不提出申请)由原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联系,确定回访日期,并向审计部门提出回访申请;第二,发出回访通知。经领导批准后,拟定并发出回访通知,要求被审计单位按规定的内容准备好电子汇报材料;第三,由有关领导和原审计组人员组成审计回访小组进行回访邮件设计;回访邮件的内容包括:A、要求被回访单位有关领导、内部审计人员、财会负责人等对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做出自评并列出在执行审计决定中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困难;B、审计回访小组调出相关审计档案,根据审计决定及审计意见的内容设计具体问题,要求被回访单位就其取得的成果情况进行解答并提供相应的证据;C、明确回访对象回复邮件的具体期限和相应的内容格式要求;第四,实际操作。A、记录回访事实,既有被回访单位的情况介绍,也有审计组检查所得的工作底稿;B、向选定的回访对象发出电子邮件;C、开设专门邮箱接收回复的邮件,并针对回复邮件的基本情况,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写出专题报告,与回访单位进行互动,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保存相关信息并上报。第五,整理分析回访邮件。电子邮件回访工作结束后,用相应的审计软件对被回访对象回复的电子邮件进行分析归档,最后将回访邮件连同原审计档案一起存入审计数据库。

(4)对电子邮件回访的评价。用E-mail软件发送电子邮件在操作上较为简单易行,邮件可自动生成并可同时向多个对象发送,无须耗用大量的人力进行邮件的发送与回收。在经济上,E-mail方式能节约大量资金,具有很好的规模效益,邮件发送距离越远,数量越大,越能体现其省时省钱的优点。另外,邮件发送对象的范围相对广泛,有效地增加样本数,使得获取审计证据来源增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风险,使回访的结果分析更具客观性。但电子邮件回访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回访问卷的交互性很差,并且回访数据的处理会很麻烦,每份回访问卷的答案都是以邮件形式发回,必须重新导入数据库进行处理。总体来说,电子邮件回访比较客观、直接,但不能对某些问题做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因此不适用于重要审计项目的回访。

2、网络视频会议回访

网络视频会议回访是指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利用多媒体音、视频技术实现异地会议回访的方法。

实施步骤:

(1)确定网络视频会议回访对象。网络视频会议与就地回访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回访对象上选择可参照就地回访。在条件允许时,凡有审计处理决定和建议的单位都要进行回访,鉴于日前军队审计部门任务重与人员少的矛盾比较突出,视频会议回访的对象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专项审计,如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回访、企业效益审计回访等;二是审计回访的重点应放在经初次审计发现财物数额较大、内控制度薄弱、违纪问题较多,单位领导对财经管理和内审工作不够重视的部队和企业单位。

(2)把握网络视频会议回访时机。对审计部门做出重大审计处理决定,被审计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审计整改、未及时反馈审计整改情况以及审计部门认为需要进行视频会议回访的,应及时组织网络视频会议回访。

(3)制定网络视频回访程序。第一,提出回访申请。由原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联系,确定回访日期,并向审计部门提出回访申请;第二,发出回访通知。经领导批准后,审计部门于实施回访的三个工作日前向被审计对象和有关单位、部门下达网络视频回访通知。通知主要内容包括:A、回访的依据、内容、方法和时间;B、回访小组的组成(审计回访小组一般由审计部门派出原审计小组成员组成);C、回访要求。第三,实际操作。A、记录回访事实,既有被回访单位的情况介绍,亦有审计组检查所得的工作底稿;B、邀请被回访单位相关人员通网络会议系统进行谈话(审计部门可以根据回访工作需要协调有关单位、部门参加),审计人员认真听取被审计单位介绍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和审计意见的采纳情况,了解落实整改取得的成果情况;对照会计资料检查原审计时查出的问题是否已按规定纠正;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情况,了解执行审计决定和落实审计意见、建议中的遇到的困难;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措施;向被回访单位说明回访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并针对回访中基本情况,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写出专题报告,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上报;第四,整理分析回访资料。审计回访工作结束后,审计回访小组应当向审计部门提出书面和电子报告,其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回访情况,还应当向本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第五,审计部门应当将网络视频回访的有关资料连同原审计项目资料一并归入审计档案,同时建立相应的审计档案电子数据库。

(4)对网络视频会议回访的评价。此回访方式无须借助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就地回访,通过网络交谈或进行实时视频会议便可以实施回访,待谈话或会议结束,回访结果便已到审计人员的手中,由于进行全程录像,审计人员可以随时调阅,进行周密分析,大大地缩短了回访周期,较适合于重大项目的审计回访。但这种回访方法对设备的条件要求极高,使用受条件的限制。

3、设置审计“黑匣子”

“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机、船舶等在工作阶段详细履历过程的设备,是分析重大事故原因的有力证据。所谓审计“黑匣子”,是指军队审计人员通过在被审单位的会计、保险、生活费、公务事业费等各军队财务管理子系统中设置具有记录功能的程序模块,从而对被审单位的财务管理各子系统进行监控以获取相关证据。

(1)回访时机。可以与其他网络回访方式同时进行,辅助其他回访。

(2)对设置审计“黑匣子”的评价。审计“黑匣子”能对被审单位的财务管理系统各子系统的操作情况进行实时记录,例如:记录财务人员编号、进入时间、操作内容等。审计“黑匣子”在平时隐藏起来,不影响财务系统的正常工作,仅起到记录作用,被审单位的财务人员也没有权限查看“黑匣子”所记录的内容。当审计人员对具体单位进行审计回访时,可以首先查看审计“黑匣子”的工作状态和记录内容。审计“黑匣子”可以为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意见的情况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网络回访的质量控制

1、影响网络回访质量的因素

(1)网络回访的回馈率不高。审计人员设计的邮件含糊不清,回答问题所需时间长,或邮件内容抓不住重点等,都会导致被回访者答非所问,甚至是拒答,由此会影响网络回访的质量。

(2)被回访对象认为网络回访具有非接触性,主观上不认真对待,回答问题马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极大的影响审计回访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3)计算机和网络的质量对回访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网络回访都是基于互联网的,需要计算机和网络的支持。计算机故障、网络故障都将对回访造成影响,继而影响网络回访质量。

2、提高网络回访质量的对策

第5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范文

1.内部控制审计含义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可以看到,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是鉴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发表意见,其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鉴证又包含设计鉴证和运行鉴证两个部分。

2.内部控制审计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执行审计工作基本程序,又有特别之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包括:计划审计、实施审计、评价控制缺陷、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其中,审计记录工作应贯穿始终。

二、地市供电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模式构建

1.地市供电公司内部控制目标

地市供?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包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地市供电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2.地市供电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

如果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或不存在一个或多个一般缺陷,认定内部控制有效;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重要缺陷,但不存在重大缺陷,认定内部控制有效,但应就缺陷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重大缺陷,认定内部控制无效。

3.地市供电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

(1)风险导向

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从风险识别与分析入手,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具体可以按照“识别固有风险、分析内部控制措施、判断剩余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审计建议、内部控制优化”的程序进行。

(2)兼顾问题

对因内部控制缺陷导致的问题,特别是屡查屡犯、共性问题,重点关注其整改情况,分析缺陷整改是否彻底,相应的内部控制是否得到优化,是否仍存在缺陷,能够抓住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关键。

(3)先定性评价后定量评价

地市供电公司审计部先开展定性评价,积累一定的内部控制审计经验之后,再逐步采用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开展内部控制审计。

4.充分利用内审资源优势

与外部审计单位相比,地市供电公司审计部可以更轻松、更全面地获取资源。地市供电公司审计部跟踪公司重点专业、部门的通用制度更新情况、岗位职责调整情况,充分利用内审资源优势,动态调整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益。

三、地市供电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实践思路

1.统筹资源,合理安排审计项目

(1)统筹计划资源

内部控制自评价、风险评估、机制体制建设、岗位调整等工作与内部控制审计密切相关,公司审计部可以在年初向办公室、人资部等相关部门获取此类计划,协调制定内部控制审计计划。

(2)统筹专家资源

公司审计部对业务层面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可以聘请各部门、单位的技术专家担任顾问或联合审计,补充审计力量。当然,在与其他部门、单位进行联合审计时,审计部要注意评估各位技术专家在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性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并应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或降低这种影响。

2.把握方法,分层开展内控评价

(1)分步实施业务层内部控制评价

审计部在工程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日常审计项目中,分步实施业务层内部控制评价,既可以提成日常审计项目质量,又可以及时发现、整改内部控制缺陷,增强审计时效。审计部可以基于以往审计经验,将审计资源向关键业务、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斜,有选择地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2)集中开展公司层内部控制评价

审计部要综合考虑,按计划集中开展公司层内部控制评价。公司层内部控制评价的关注点应也括:与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针对董事会、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公司的风险评估过程;对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对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和内部监督;针对重大经营和风险管理而采取的政策措施等等。

3.综合考虑,科学评价内控缺陷

审计部要分清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局限性,正确评价缺陷。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在设计、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可以预计、本能够避免,但因设计不足、操作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内部控制漏洞,对内部控制目标实现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责任在内部控制内部因素,可以通过优化内部控制来化解。内部控制局限性,是以完整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受超出内部控制范围的因素影响,导致无法实现内部控制预期目标的情况,包括人为判断失误、管理层相互勾结、人员能力不够等,责任在内部控制外部因素,不能够通过优化内部控制来防范。

第6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范文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审计失败的定义,之后从独立性的缺失以及审计职业能力的欠缺两方面进一步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最后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增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以及加强事务所质量控制三方面阐述了我国目前需要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审计失败 原因 防范和治理

一、审计失败的定义

审计失败是指由于客户会计资料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或舞弊,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时存在过失或欺诈行为,从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受到审计意见使用者的指控,给注册会计师本人及其事务所造成经济和信誉上的损失的情况。

二、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一)独立性的缺失

效用最大化,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是现代企业理论以“经济人”①为假设出发点的三个理论。其含义为:第一,效用最大化。“经济人”是自利的,在交易行为中追求利益最大化,这里的利益既包括能用货币衡量的物质利益,也包括不能用货币衡量的非物质利益,如地位、休闲等。所以他们把利益最大化称为效用最大化。第二,有限理性。“经济人”面对的市场环境是信息不对称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所以其选择行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只能是“有限理性”的结果。有限理性使契约具有不完备性。第三,机会主义行为。“经济人”在交易行为中,一旦有机会,就可能掩盖偏好,歪曲数据,故意混淆是非,存在欺诈性追求自利的偏好。

把这个理论推及到注册会计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很容易进行“逆向选择”或冒“道德风险”,这些行为会给市场交易带来成本,产生交易费用。因为他们也是在寻求效用最大化或收益最大化。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委托,收取审计费,他如何开展审计业务,是在权衡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审计职业能力的欠缺

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发表正确审计意见的基础。如果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不妥,则会导致审计失败。常见的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不妥的情况有:未能适当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询问技巧不足,未能进行充分观察,实施不适当的审计程序,实施内部控制测试不当,过度信赖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等等。

三、防范和治理

(一)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1.用利益换取注册会计师的诚信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报酬,显然是调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一个有效的办法,虽然在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薪金水平只能算作一般水平,但是他们出具的审计报告却是能决定公司的未来命运,这样的话,注册会计师的成本和效益很有可能因为公司的介入而产生偏离,除了增加注册会计师的薪酬外,还需要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各方面的保障,因为我们不能让注册会计师这位经济警察成为公司的傀儡。

2.将审计师的信用与其聘用相联系

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机制,就像美国的诚信系统一样,如果你在公共场合做出违反诚信的事,你的诚信记录就会被记录一笔,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多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国家不妨也仿照美国的诚信系统建立起注册会计师诚信机制,这样,注册会计师的履历都被记录在案,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的雇佣也会以这个资料为参考,这样,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必然有所提高。

(二)增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

1.分析性复核

注册会计师必须站在战略角度分析被审单位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的前景。当审计进入风险基础审计阶段,分析性复核成了最主要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某注册会计师曾通过分析性复核方法连续发现好几家已审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存在造假的嫌疑。实际上,管理舞弊案大多都可以通过分析性复核发现业绩异常,如果会计师能注意到这些异常,并将这些异常确定为审计重点,顺藤摸瓜发现舞弊事实应该说是不难的。

2.专业怀疑

注册会计师应客观地评估所观察的情况及所搜集的证据,并对于任何潜在的负面指标或迹象进行追查以确定其是否导致财务报表重大不实表述。注册会计师不仅应了解会计审计问题,对于客户的营业性质和风险及交易的经济实质,也必须彻底了解。作为一个优秀的注册会计师,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于看似无关的问题或线索,能锲而不舍。

(四)加强事务所质量控制

1.分工责任制是内部质量控制的关键

分工责任制就是将事务所的不同业务进行归类管理,在此基础上再把某一具体业务按照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事项分别进行管理,并明确其责任权利,由此而形成的一套管理方式。这样管理的优越性在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所以,事务所里的每个从业人员都可以有的放矢,如事务所根据其业务性质、范围、规模可分设不同的业务部门,对业务承接、委派、咨询等进行分类管理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注册会计师还可以根据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对具体项目进行纵向跟踪控制从而明确分工和各自的责任,实现质量控制。

2.三级复核是内部质量控制的最后防线

所谓三级复核就是指事务所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和主任会计师对具体项目工作底稿逐级审查最后签发报告的制度。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复杂性和风险性、相关注册会计和助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判断能力有限,工作底稿编制者在审计过程中难免发生判断偏差、计算误差或其他错误,从而削弱审计质量,加大审计风险。因此,为了使审计工作达到事务所的执业标准,保证审计质量,防止审计失败,降低审计风险和确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必须对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

参考文献:

[1]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3:62-77.

[2]陈汉文,王华,郑鑫成等.事件与反思.珠海: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31-56.

[3]刘爱东,温皓亮.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与防范:科技与经济.2006(18):20-25.

第7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成本 效益

一、降本增效的概念

降本增效顾名思义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它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可以说从有了商品剩余、商品交换开始,人们便有了核算成本的概念,随着企业的出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企业而言,降本增效更多的体现了一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责任。在当前严峻市场形势和特殊的经济条件下,探寻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成为当前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内部审计部门需增强人人降本增效的理念和意识。何况成本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重要市场法则。

二、内部审计降本增效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一个随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其内容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的模式、财务活动为对象的内部财务审计活动和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经济效益类审计等三项内容。从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来看,内部审计工作的降本增效可以概括的理解为三层含义:一是内部审计架构、公司管理体制机制的合理性;二是对商业银行降本工作的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三是审计工作本身的降本增效、项目执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其中:内部组织架构、人员管理、绩效考核有效实施是否符合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等;监督检查降本增效包括对财会制度制定执行的严格性和合规性进行检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等;审计工作降本增效主要包括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益性,也是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主要内容的延伸、审计项目是否有社会性,是否符合社会热点难点,能与时俱进反映商业银行阶段工作的社会价值创造力和为高管层决策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当然,这其中都包括资源配置主要内容。

三、内部审计工作降本增效的基本路径

基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含义,结合工作实践,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要实现降本增效,其基本路径主要表现如下:

(一)通过深化内部审计改革降低成本

深化内部审计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建立适应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模式的运行机制,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内部审计想要发挥作用,满足管理层与治理层的需求,就必须有适当的组织地位及较高的职业胜任能力。地位的高低和人T素质决定了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大小和作用效果,因此,商业银行要把深化内审改革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二)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降低成本

要降低成本,必须抓住管理这个纲。现代企业制度即以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就是要将目标管理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销售、财务、研发、质量控制和劳动人事等方面都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现代企业管理即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前提,强化成本核算,变成本的静态控制为动态控制,把成本管理融入审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的过程。

(三)通过创新内部审计方法降低成本

审计方法创新即要逐步实现由单一的、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经济责任审计、管理绩效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等多种相互结合的审计方式转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各种经济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期,随之产生了许多风险案件频发、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等现象,审计成本迅速上升。如何在增加额外审计项目的不利情况下降低成本,提高效力成为内部审计新的工作目标,商业银行必须树立审计方法创新是降低成本重要途径的观念,通过新方法运行,提高非现场审计技术,开辟降低成本的途径。

(四)通过提高质量控制水平降低成本

审计质量与审计成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控制审计质量要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审计成本的下降会对审计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成本最低、审计质量最优,就要制定和运用各项政策和程序,采用科学的组织手段和技术方法,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一是树立审计质量控制的理念。二是强化对审计质量的控制管理。三是加强对审计质量的评价活动和结果运用。持续开展促进审计质量控制和评价工作,使其成为一种常态。

(五)通过因地制宜开展项目降低成本

在完成总行统一安排项目的基础上,各分局要根据“守土有责”总的原则和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开展自选审计项目,结合审计区域特点和当时经济状况,适时开展一些难点、热点项目,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精确指导,精准打击,这对商业银行降本增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经济特点,不同的文化背景,其企业发展的历程也呈现出很不一样的特点,降低成本的首要条件便是了解基础上的化解。所以,因地制宜开展项目是内部审计降本增效工作中能带来显著效果的工作。同时,“功成不必在我”,审计工作任重道远,眼光必须放在长远。

(六)通过适时开展审计调研降低成本

调研是调查研究的简称,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系统客观的收集信息并研究分析,对各项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的预判,其最大的益处就是在正式开展工作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一矢中的。所以,调查研究是开展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也必然是开展好审计项目的必要条件。适当的调研,能应对形势发展变化情况下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能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一项业务或产品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能为后续开展的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充分揭示问题风险,提出防范和控制措施。总之,能为即将开展的项目提供助推动力和有益的帮助,是最经济的审计成本。

当然,降本增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效果的取得也不是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因此,需要从业者抱着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坚持不解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梁笑.《正确解读“降本增效”》[N].广西,广西有色报,2013(11).

[2]刘雪秀,杨静,王东霞.《发挥审计增值职能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经营管理者,2014(22):26-27.

[3]刘敏,郭群,王晓莉.《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初探》.企业研究,2014(7X):102-103.

第8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体制构建 公司管理 企业发展

一、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公司治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公司治理来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成为了热门话题。构建现代化的内部审计体制能够提高企业监督能力,达到良好的公司管理效果,支持企业顺利执行公司治理策略,从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动力。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尤其是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不全面,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研究体系,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体制构建研究处于探索阶段。进一步研究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现代企业突破当前发展限制的重要途径。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能够明确企业的经营关系,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实力。通过分析公司治理的具体内容,能够更好地构建内部审计体制,进而可以在公司治理中让内部审计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诸多学者也研究了公司治理、内部审计的具体含义,分析了内部审计体制构建的一些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体制的不足,分析了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最终结合企业管理理论和个人经验提出了机制构建建议。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体系缺乏独立性。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应该由董事会直接参与,其他与企业业务相关的部门尽可能不对审计进行干预。然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较低,企业管理者,包括经理、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常常参与内部审计,从而降低了内部审计质量,使内部审计的权威受到破坏。

(二)内部审计工作不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包括企业日常经营、财务和管理等各方面,综合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多个方面,能够促使企业完善经营方式,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设定为财务审计,只对财务相关的工作内容展开审计,这就限制了内部审计在公司经营中应有的作用,也造成了我国部分企业不能利用内部审计完善自身体制,限制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的正常开展。

(三)内部审计技术落后。现代审计要求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支持复杂的工作,这就需要较大的投入,以带来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程度偏低,还依靠经验和手工的方法进行审计,这就容易产生失误,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内部审计组织不合理。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师有着较高的要求,从业者必须掌握会计、法律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对内部审计师的个人教育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我国对内部审计人才的培训缺乏经验,不能够满足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要求,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不专业,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大多都是财务会计、审计专业出身,无法适应财务审计之外的其他审计类型,也不能满足现代审计的需要。

三、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一)信息反馈作用分析。公司治理属于系统工程,而其中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就是该系统的控制者,在企业发展中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为根本指标,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同时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案,这过程中就充斥着不同的信息,能够反映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能够挖掘出这些系统数据,直接评估企业的运行情况,获得的评估结果可以为企业的管理高层提供参考。同时,在企业的不同部门和不同管理者之间都涉及信息的交流,这些信息在企业运行中都能找出交流的媒介,从而还原这种交流行为,供企业管理者分析各种行为的性质及特征。

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两者始终保持密切联系,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面向高级管理层的单轨报告;第二,面向审计委员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反应式双轨报告;第三,面向审计委员会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动式双轨报告。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中的信息反馈作用伴随着整个发展过程。

(二)监督作用分析。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达到监督企业的作用,这是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发展和财务等方面的评估获得的,是治理企业的基本方式,能够体现企业管理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在内部审计作用下,企业可以降低因管理和机制存在缺陷导致的经济损失,这就是内部审计所体现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中直接向管理者反馈信息,让其获得直接的信息,从而由管理者进行企业体制的改革,在改革后企业的经济价值获得提升,这就是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治理中作用的具体体现。

企业内部审计师是实施内部审计的主体,通过他们的工作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不合理流程和操作,可以让公司管理者进行实时内部控制,这个过程体现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由于内部审计师在企业中所拥有的独特地位,熟知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掌握内部控制环境,能够确定和估计财务中的不规范信息。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持,防止了企业的不正当行为的发生,是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评价作用分析。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内部审计评价作用就体现在其提供的改进措施,通过对比不同的审计信息就可以获取公司发展状况,对企业的经营结果给出评估。公司治理就是借助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进行相应决策,根据评估结果分析企业各种行为的规范性,得到可利用的信息,作为参考来指导企业新的发展战略。

内部审计评估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制定和传达公司目标和价值观的程序;第二,监控目标实现情况的程序;第三,确保责任机制的程序;第四,维护企业价值观的程序。同时,内部审计的评估作用还要依靠公司的具体经验,要具备敏感的财务、管理和经营信息嗅觉,为企业提供正确的评估结果。此外,诸多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专门审计评估业务,这实际上是内部审计作用的另一展现形式,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对专业的评估结果。

四、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体制构建分析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审计体制构建是为了让内部审计更多的参与到公司治理过程中,让内部审计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工作重心。具体的分析如下:

(一)构建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提升内部审计团队素质。为了保证内部审计符合公司组织管理情况,就必须构建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上保证内部审计实施的独立性,从而使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中发挥出自身作用。在内部审计机构中,结合企业的管理模式,构建的内部审计机构如图1所示。其中,圆形箭头表示的逻辑关系为组织管理,三角形箭头表示监督。根据机构设置图可知,企业的内部审计必须建立有执行力的机构,由于监事会的监督执行在一般企业中未能获得认可,就由董事会直接控制内部审计,得到企业最顶层领导的支持。此外,还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构建专业的内部审计团队。

(二)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内部审计严谨性。基于企业运行风险设定相应的内部审计机制,参考风险控制策略来构建符合标准的内部审计体系。详细分析公司治理中的风险产生机理,按照特征进行风险分类,再根据引发风险的企业经营情况制定审定程序,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同时制定企业内部规定,明确规定各种风险及审计对应关系,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严谨性。

(三)拓展内部审计范围,加强内部审计执行力。为了满足企业发展对各个方面的要求,内部审计要从多层次和多方位实施,不能仅停留在以真实性、合法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层面上,更要加大向内部治理审计领域拓展的力度,要关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内部控制审计为切入点,向风险管理审计和战略审计逐步发展;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切入点,逐步渗透到管理责任审计和治理绩效审计,真正在“管理+效益”上下功夫。

(四)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提高审计水平。企业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引进先进的审计系统,采用网络化的处理方式,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同时,要以公司治理角度建设信息化系统,使系统的发展满足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获得良好的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

五、总结

内部审计确实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完备的内部审计将为公司治理一直处于正确轨道上保驾护航,而不完备具有缺陷的内部审计将会导致公司治理的失败。因此,构建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体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是企业未来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S

参考文献:

1.杨文静.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浅议[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

2.刘洪凤.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会计控制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0,(21).

3.黄卫.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关系研究综述[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第9篇: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加强经营管理控制中的重要性。这就让我们必须了解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模式。企业组织结构是影响企业集团构建内部审计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集团采取的组织结构模式不同,其构建的内部审计模式也应该不同。

1 内部审计的职能

1.1 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企业中存在的委托关系,内部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内部审计必须全面发挥其监督的职能,侧重于会计监督的含义,内部审计最能发挥对会计的监督作用。

1.2 控制职能 内部审计机构是集团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它独立于其它各部门和其它控制系统,是对其它控制的一种再控制,与其它控制形式相比,更具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它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效果监督与评价,并向管理当局反馈这些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提供完整的依据。因此,内部审计又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再控制。

1.3 评价职能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熟悉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且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子公司,更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子公司的管理情况和运行业绩。评价职能表现为对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单位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或单位整体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指定的目标和决策进行而进行评价。

1.4 服务职能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为管理当局的决策、计划、控制提供依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知识结构的日趋合理化,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内部审计模式

除以上职能外,不同组织结构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模式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企业集团应该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模式来合理选择适合的内部审计模式。

企业集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企业组织,其内部审计模式受到组织结构模式的影响。按照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来划分,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主要有U型结构(集权模式)、H型结构(分权模式)、M型结构(分层管理模式)三种模式。

U型结构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

U型结构也称“一元结构”,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集权,多运用于规模较小、产品较集中的企业集团。该模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不设中间管理层,母公司直接控制其下属子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子公司的自主权较小。

U型结构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总部集权模式

在U型结构下,由于母公司对其下属子公司日常经营活动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因此,可以把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权限集中在母公司,建议设立总经理领导为主的集权式内部审计模式。在母公司设立较大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对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审计监督,对总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则交由董事会委托的社会审计完成。母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向总部领导层报告工作。对于非核心企业,由于此类子公司与企业集团之间的关系是由彼此之间达成的契约或协议来决定的,因而联系比较松散,审计的范围比较窄,内容也比较单一。根据经济性原则,可不设实质性的内审机构,当需要内部审计介入时,可以由集团内审部直接进行审计;对于核心及集团的骨干企业,由于此类子公司是企业集团的主体部分,在集团处于重要的地位,是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点,其内审业务需求也较多,因此可以采取由总公司在子公司内部直接派驻内部审计常驻机构来开展日常内部审计业务。

该模式下企业集团的审计信息传递应是:内部审计派出机构将各子公司的审计信息传递给母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再将这些信息汇总整理后向总经理汇报,由母公司总经理对下属子公司经理的绩效进行评价;而关于集团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的信息则向董事会报告,董事会对母公司经理层的绩效审计信息通过委托的外部审计获得,最后由董事会将集团的审计信息传递给股东等利益相关者。 转贴于

3 H型结构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

H型组织结构也称为“控股结构”,是随着多元化经营的控股公司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分权型的组织结构。在这种模式下,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联系是松散的,母公司除了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审批权继续保留外,其余权力如日常财务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均下放给子公司,母公司更侧重对子公司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考核与评价。该模式比较适用于子公司较多或者业务组合不相关且多元化的集团公司。

H型结构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分权模式

在设置H型组织结构下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机构时,考虑到H型组织最大的特点是整个集团多元化,不同的子公司分布于不同的行业,公司业务组合通常是不相关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和监督都比较间接,故建议在母公司设立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为集团董事会做出的有关决策服务,制定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整体规划和政策,指导基层法人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设立与运作,协调集团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在子公司设立由基层企业总经理领导的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在行政上接受子公司经理领导,在工作上接受审计委员会的指导,实行分级管理型的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委员会对下属各子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协调,子公司审计部门独立行使审计职权。

该模式下企业集团的审计信息传递应是:各子公司的内审部门将子公司的财务审计、管理审计信息向总经理汇报,总经理根据审计信息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调整,而与集团有关联的信息则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审计委员会将有关集团的财务审计、管理审计信息以及子公司经理层的绩效审计信息向董事会传递,最后由董事会将集团的审计信息传递给股东等利益相关者。

4 M型结构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

M型结构介于高度集权的U型与高度分权的H型之间,是适度集权与适度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这种结构的都是规模巨大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下设事业部或者子公司,它们有在集团公司总体战略框架下运行的利润中心,但这些利润中心不拥有独立法人地位,各事业部或子公司通常下设职能部门来协调和管理分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样整个企业集团就形成三个层次,集团公司(总部)是整个集团的最高决策层,是集团的投资中心;事业部是集团的中间管理层,是一级利润中心;各事业部下属企业则是集团的次级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实行常规管理。

M型结构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分层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