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原则;发展
根据教育部的心理健康总纲来看,心理健康的整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具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为了达到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许多学校纷纷开展了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旨在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但是从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的现状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最根本的原因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无法真正掌握开展教育课的设计原则,将心理健康课当成传统课程来授课,导致心理健康课成为了心理学知识的教育课,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的根本目的。
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置是按照传统课程的时间来设置的,学生没有自和控制权,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发起和推动的,学生仅仅是课程的参与者,不是课程的主导者,任课教师也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心理健康教育课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和教育部要求以及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相背离。
心理健康教育课初衷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体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心理上,而不是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上,从实际出发,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理进行关注和关怀,这对于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来介绍设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本设计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在设置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前,教师需要设计一个初步的教学大纲,围绕一个主要的目标对学生展开教育,围绕整体的教学目标开展各项活动,为了遵循一致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环节设置时充分考虑到以下的问题:第一,通过本教学环节的设置,学生可以收获到哪些知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有积极作用;第二,本环节的教学任务的设计怎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细节应该如何把握;第三,当教学环节的设计逐步清晰时,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预估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否使学生获益,是否需要前期铺垫,教学活动是否需要进行改动等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掌握,避免出现缺乏实践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象。只有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目标的一致性,学生才能够专注于课堂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层层深入,突出教学的重点,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二、普遍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全体和个别相结合,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要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时,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的选择要具有普遍性,要来源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起到教育的作用。选取的内容要符合高中生的发展,集中体现高中生的需求,从日常细节出发,而不是找寻具有极端性的案例进行学习,这样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引起学生的排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高中生的心理为主,要在学生感觉身心愉快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分享和体会,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收获的总结,从而促进心理成长。这样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引导高中生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做好学生人生路上的心灵导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趣味性原则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课程学习紧张并且面临着升学压力,所以一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起到让学生放松的目的,使学生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枯燥无味,或者和传统课程无异,从侧面给学生增加了无形的压力,那么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具有自己课程的特色,需要着重和传统课程区别开来,有趣的课堂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幽默有趣的课堂互动才能够让学生暂时忘记学习上的重大压力,身心得到放松,压力得到缓解。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的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要根据课程设计的原则,围绕课程目标努力使课堂变得充满趣味。
四、知识传授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的依据是心理学知识,但是并不仅仅指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单纯的传授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具有高深的理论,有些知识需要反复的推敲,对于高中生来说,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培养专业的心理学人才,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只需要在我们设计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积极参与课程活动,深入体验,得出自己的收获即可。这也要求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而不是心理学概念的讲解,要淡化心理学理论知识,对于高深的理论一带而过,着重于学生情感的体验与收获。将心理学教学理论作为授课的理论支撑,注重心理学原理在中学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简单概括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的基本原则,希望这些教学原则能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教育部大力倡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高中阶段学生具有很大的升学压力,极有可能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希望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向着积极、乐观的状态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晔.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19:66-7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在学校这个特殊群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或者是“心理治疗”等概念。心理治疗属于三级预防保健工作阶段,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在实际运用中,三者是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而心理咨询较之前二者涉及面要窄,但是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因此,笔者认为,在职业学校目前的状况下,为一线工作的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使教师们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的专业技能,树立新的工作理念,对全校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心理教师必备的专业认识和专业技能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对以下问题有专业的认识:第一,明确心理健康的定义。它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1.心理健康的人其身体往往存在疾病的概率较小,身体功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不健康的体质遗传。2.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乐于接受自己,同时对他人和外界抱有开放的心态。3.心理健康的个人,能积极适应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第二,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及我国现阶段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笔者认为以下七个方面可作为职校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1.乐于学习和工作,奋发向上。心理健康的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对生活和工作更加热爱,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争取获得好的成绩。2.有正确的自我概念。自我认识、自我接受,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CAN存在的价值,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3.有健康的情绪。心理健康的学生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的学生往往能控制自己的情绪。4.乐于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善于理解、信任和帮助他人,并能正确对待他人的缺点和短处。5.正视现实,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性。在环境改变时能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不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信心,主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当然,在衡量职校生心理健康时,也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第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职业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他们自立、自强、自信,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并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成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1.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的现状以及他们的价值观、人格和权益,予以接纳、关注、爱护,这是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的重要条件,是有效助人的基础。它可以给他们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尊重学生,使他们感到被尊重、被接纳,从中获得自我价值感。2.真诚:真诚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师应该以“真正的我”的身份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戴假面具,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投身于心理辅导中。一方面,真诚尊重导师,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氛围,为学生免费服务,可以让他袒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而无需顾忌;另一方面,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例子,他们将鼓励真正的自我,和教师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情绪得到发泄,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
三、避免工作中的几个误区
第一,给学生乱贴标签,随意扣上“心理有病”的帽子。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辅导教师会不时冒出“我班××心理有问题,有病”,甚至会私下议论某生“脑子有病”“神经有问题”,其实这是对学生很不负责的一种做法。其后果是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比如,内向的学生从此不再与人交流,胆小的学生从此不愿开口讲话,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从此索性破罐子破摔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辅导教师一定要谨慎地对待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人对事泰然自若地处理,既无麻木不仁,又不大惊小怪。第二,强制要求学生去进行“心理咨询”。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重点是立足全体学生,做好心理保健工作,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动辄就去“咨询”。当然,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经过细致地观察、详细地调查、科学地分析,教师认为确实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咨询,那么辅导教师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暗示学生学校这个安全的环境可以让他放松情绪,袒露自我,而且又会得到保护和支持,隐私绝不会被泄露。只有在学生有强烈的求助愿望并自愿地走进咨询室的情况下,心理咨询才会取得一定的效果。第三,对心理咨询期望值过高,希望“立竿见影”。成功的咨询往往不可能一次奏效,心理层面的问题是很复杂的,往往要经过一系列规范的过程才有可能见效。因此,对心理咨询不能期望过高,特别是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想要求一次咨询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后只能导致治标不治本的严重后果。心理咨询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只有在被充分信任的情况下,求助者才能吐露心声,袒露“真我”,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重塑自我,然而有一点是大家必须要很清楚地认识的,那就是最终的归结点还是求助者自己帮助自己,这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
四、结语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新世纪、新时期,是中国经济腾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需要大批有协调性、进取性、创造性等优良品格和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大学生们肩负着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危机感日益增强,心理负荷越来越大,这些压力影响到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到了高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发展前景。所以,高职院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他们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不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各种表现。高职学生心理发展很不平衡,容易引起各种冲突与矛盾。如果这些心理矛盾得不到合理地处理和引导,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和特点,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的困难与挫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学习成绩差是引起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相比,原来的优势不见了,加上大学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授课方式等都与中学有很大不同,许多新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仍然抱着过去学习的心理,使用传统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喜欢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师教学信息量的巨大和繁重的自学任务,使很多学生上课听不懂,下课不知道怎么学,有茫然失措的感觉。学生从刚进大学的兴奋和新鲜转为消沉和自卑,最后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二)复杂的人际关系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同高中阶段相比,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高职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比较严重。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表现为自私自利,疑心严重,孤独、自卑。加上高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又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想交往又害怕交往,久而久之便产生恐惧心理、烦恼心情的不良症状。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农村学生,因为家庭贫寒,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处处要花钱,天天要与人相处的校园,总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和来往,感觉大学生活空虚无味,整天无所事事,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恋爱的受挫和苦闷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爱情作为人类美好的情感被高职学生所向往和体验,而高职学生的恋爱也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因恋爱引发的心理困扰、矛盾、冲突与挫折也在大学生中自然存在着。
1、恋爱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遵守正常的人际交往道德和行为规范,也有少部分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有时难以把握住自己的情感,易冲动,好走极端。
2、性心理主要是指与性生理、有关的心理状况,也包括与异性有关的恋爱、婚姻等心理问题。随着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变化,他们对性从心理和行为上会发生变化,但是,中学和大学都没有更多机会和时间了解性知识,使一些学生产生恐惧的性心理,常常陷入苦闷和彷徨之中。
(四)生活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生活环境对一个人来说是千变万化的,高职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再从学校到社会,这种变化是角色成熟的主要经历,能不能完成角色转换是高职学生能不能继续适应生活的关键。来到大学后,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适应。由于目前高职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高职学生中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主要表现在生活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弱等方面。
(五)由于就业和择业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个问题是高年级学生常见的问题。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扩招,一方面使更多的学生享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就业、择业的难度。有些学生缺乏走上社会的心理准备,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给他们带来困扰和忧虑,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发展方向等的不确定,找工作“碰壁”带来的挫折感,就业压力等。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全面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的几率,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还要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何内容和形式,都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智慧和潜力,从而形成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青少年性教育 问题 对策
长期以来,受封建意R的束缚,青少年不能从正面教育中获得全面而科学的性知识;相反,他们却可能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去探寻、接受大量不正确的性信息,从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
一、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人生发展中既是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过渡时期,又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青少年不能或很少通过正确途径获得系统科学的性知识教育,青少年的性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顽疾。因此,开展青少年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国家一直都在提倡开展性教育,但性教育开展却如此艰难,如此不尽如人意?这与学校、家庭、社会在开展性教育时所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
(一)学校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性教育课程体系滞后,教育内容不完善;其次,性教育师资严重缺乏;再次,性教育对象偏窄,教育方法简单。
(二)家庭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性教育一直都处于空白状态,家长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性教育,他们本身对性知识也存在某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是很有限的。
(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影视、网络、广告等大众传播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缺少相应规范的情况下,各种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黄色出版物、黄色手机短信、黄色网站、黄色录像、身体暴露等。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身心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加强青少年性教育的对策
学校是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阵地,家庭是青少年性教育的基本场所,社会是青少年性教育的天然课堂。三者应该把握性教育原则,密切联系,密切配合。
(一)遵循青少年性教育的基本原则
青少年性教育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问题,在青少年性教育中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是德育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我国进行中小学性教育的基本原则。首先,性教育活动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其次,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学生;最后,要从各地不同的性文化风俗出发。不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性教育,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性知识教育与道德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性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性教育中阐明人的意识在行为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开展性教育,就要提高青少年对性的科学认识,使其懂得两性相处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培养自制力,学会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某些欲望,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并意识到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
3.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性教育的接受能力,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适时”是指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抓住时机,及时对其进行性教育,避免过早或过迟;“适度”是指在进行性教育时,要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把握好分寸,避免不够与过度;“适当”是指性教育的方法和态度要适当,能够为青少年所接受,其关键在于理解青少年的情感,尊重青少年的人格。
4.学校、社会、家庭合作的原则
性教育只有在协调、统一的教育环境中才能有效地进行。统一的教育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学校在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但这也不否认性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社会和家庭要支持学校的性教育,而学校应该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二)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少年性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学校是青少年性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学校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达到性教育的效果。针对我国目前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开设性教育的校本课程
性教育牵涉多学科知识,是性生物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道德学、性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只单纯针对某一方面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只靠现有的生物课或健康课来体现是不充分的。因此,学校必须开设独立而系统的课程才能完成性教育的艰巨任务。另外,学校的性教育课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还要进行学科渗透,除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之外,还可有意识地在其他各门学科中渗透性教育内容。所以,每位教师都要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2.加强性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性教育师资队伍还不能适应性教育发展的需要。性教育师资中多数是兼职人员,如校医、生物教员、政治教员、班主任等。这些教师对性教育的内容了解不多,方法简单,内容缺乏计划性。这些都是制约性教育的“瓶颈”。可见,我国有必要在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开设专门的青少年性教育专业,为青少年性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专业化教师,为我国的学校性教育建立师资保障体系。
3.采取灵活多样的青少年性教育方法
学校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性教育。如通过黑板报、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艺演出、集体讨论、宿舍环境布置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青少年性健康发展。再如,开展“我是男生”“我是女生”“法制讲座”等主题活动,使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拓宽性科学知识。又如,实行同伴教育模式,以同龄人教化同龄人,创造一种健康、宽松的性教育环境,有效地避免性紧张和性过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还可通过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
(三)建设好家庭这个青少年性教育的基本场所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环境,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乃至终身教师。正是在家庭中,孩子形成了对性、性别和性别角色的最初认识。所以家庭应该对孩子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性教育。我国家庭性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要破除陈旧的性教育观念,消除对性教育的误解,更新性教育观念,明确青少年性教育的意义;其次,家长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性知识水平、性道德素养和性教育能力,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再次,家长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的性态度和健康的性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受到感染,形成良好的性观念。
(四)充分利用社会这个青少年性教育的天然课堂
社会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不容忽视的场所,是性教育的外部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发挥社会的性教育功能,是学校和家庭性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
1.加强对大众传媒市场的监管。对大众传媒的性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剔除低级、庸俗的精神垃圾,保证青少年在社会中接受的性教育是健康的。
2.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加强性科学、性道德宣传。如举办性知识的展览、性科学宣传和性教育讲座,放映性教育影片等。通过这些活动普及性科学知识,开展性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对不良性信息的免疫力。
3.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互联网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能够给青少年提供最广博的信息,很好地满足他们对性知识的求知欲。但网络上充斥着种种不良的性信息、性网站及,对青少年性发展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打击和杜绝不良性信息,建立健康的性教育网站,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心理咨询是指通过咨询者(心理咨询专家)与来访者(接受咨询的人或患者)的交谈和接触过程,给来访者以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过程中进行心理教育,以提高来访者的适应能力,并最大限度地缓解其心理紧张和冲突,减轻心理焦虑,同时对心理异常起到预防或治疗的作用。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对心理咨询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在咨询过程中能否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心理咨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也决定着咨询工作的成败和效果。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必须经过严格专业训练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心理上为求询者提供帮助的活动。它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地专业训练,懂得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职业人员。因为心理咨询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任务、特定的操作过程和手段,解决问题需要应用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职业行为,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社会交往,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的职业。它要求咨询员必需具备一定的特殊品质,如心理反应敏感、能认真倾听,富有爱心和合作、亲和能力,相信人具有成长的可能性,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稳定的情绪等。当前人们常接触到的心理门诊、热线电话等大多数是由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使人们误以为心理咨询不过是邻里大妈式的苦口婆心,或者教条主义式的空洞说教,影响了心理咨询的信誉。
二、心理咨询要有一定的目标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促使求询者行为的变化。咨询者要通过咨询活动,使求询者从挫折中反省、总结,增强生活智慧,改善人际关系,发展自身潜能,以更好地应对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快经历。因此,咨询要有一定的目标。有长远的总体目标,也有根据求询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的、近期的、具体的目标。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总的目标是为了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咨询或辅导,以达到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心理咨询的具体目标要根据求询者的具体问题、情况而定。
三、咨询者与求询者之间必须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咨询关系
心理咨询是咨询者通过与来访者的职业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发挥其最大潜能的。因此心理咨询强调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咨询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咨询能否顺利进行。正如美国心理咨询专家拉斯所说的:“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坦率、信任的关系,是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有效咨询的前提条件。”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来询者才肯开怀阐述自己的问题,接受咨询者的帮助。所以在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要努力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对来询者进行启发和帮助,使来询者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认识、情感和态度上的变化,从而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使其找到摆脱心理困惑的对策与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咨询者要得到来询者的信任和理解,必须以平等的身份看待来询者,不能将自己看作是高人一等的专家。要及时向来询者表明身份,消除来询者的顾虑和不安,从而使其产生信任感,这样咨询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四、咨询必须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咨询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很多,如引导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时间限定原则、“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自愿原则、重大决定延期原则等。其中保密性原则是咨询者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心理咨询人员有责任对求询者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因为来询者的心理问题,一般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或起码是不愿让他人知道的秘密。只有为来询者保密,才能使其敞开心扉,消除顾虑。因此,在咨询中坚持保密性原则,是对来访者隐私权的最大尊重,是来访者畅所欲言的基础,也是咨询成功的关键。咨询者在咨询关系中获得的任何信息都必须无条件地为来询者保密。在初次会谈中向来访者讲清保密问题尤为重要,以消除来询者的戒备心理。但当来访者的状态或行为对咨询者或他人有危害性时,则可以打破保密性原则,通知有关机构或人员。
心理咨询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根据其主要的理论模式,大致可分为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认知疗法、交互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其中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是心理咨询最常用的经典方法。作为咨询员,起码应较熟练掌握其中的1~2个具体咨询方法,才能面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做到对症下药。
五、咨询者在咨询中应持有正确的态度
2004年山东省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课改省份,新课程理念对教育改革提出了高要求。2008年以来,山东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2009年曲阜一中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大力推进课堂改革,实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还学生以课堂的主体地位。
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介绍
1.基本理念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同层次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研、合作探究能力和互助学习精神,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老师的引导点拨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2.自主互助课堂实施
课堂实施可以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巩固三个环节:
(1)课前预习:具体程序:精心编制导学案课前发放收交批改发放自查
(2)课堂探究:课堂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所以老师就像教练,学生就是赛场上的运动员。在课堂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课堂是学习的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课堂的引领者。课堂探究的具体程序如下:
a.学案点评表扬:老师根据批改情况评出学案完成优秀个人和小组;
b.“预习案”疑难解决:由学生或老师根据批改情况提出疑难点,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集体智慧进行解决;
c.“探究案”小组讨论:在此环节中,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在本组内对“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实现不同层次间学生的互助。
d.“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课堂展示在于个人能力的培养以及与他人在认识和探究过程上的分享;所以我们倡导小组自愿展示成果,鼓励成果展示形式的多样性。
e.课堂评价:在“自助互助学习型”课堂中,从评价的主体来分有“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从评价的时间来分有“即时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从评价的对象来分有“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和“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
f检测巩固:在导学案的三大部分中,都有相应的检查巩固题目:“预习案”中的“预习自测”、“探究案”中的“针对训练”和“当堂检测”。
(3)课后巩固:导学案的第三部分为“训练案”,是供学生在课下对课时内容进行练习巩固的,题目的数量适中,质量经过严格检查。
三、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实施要点
1.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基本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
(2)划分依据:主要以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学科差异为主。
(3)小组长的选择: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分组时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
(4)小组长的培训:主要包括明确组长的职责和作用、定期组长培训和会议、享有一定权利、适时予以表扬和激励。
(5)小组座次:在我们的课堂分组中,我们让组长在中间,其对面为学困生,组长两侧和学困生两侧是相对均等的中等生。
2.导学案的编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导学案的地位:导学案是课堂开展的主线,课堂开展原则上依照导学案的程序设计,课堂的内容以导学案上设计的知识为主。
(2)导学案的模式:导学案在设计时应遵循规范的模式、科学的设计原则,具体分为三部分:
a.课前预习案(强调基础性,通过预习案能学习课时的基础知识);
b.课堂探究案(对照学习目标,通过情景式、问题式、资料分析式、辩论式、表演式等形式,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第二课堂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大学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具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与优势。我们认为社团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是指以大学生社团为依托,以社团文化为根基,在社团文化环境下,以社团文化主体、社团价值观念、制度规范、社团活动各要素关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具体说来,社团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涵义:其一,社团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通常包括调适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两类:前者主要面向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并通过心理治疗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而后者则面向全体大学生,主要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而社团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引导全体大学生从群体互动到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与调整自我,是对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其二,社团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因不同类型的社团及其文化特质之间的异同而表现出同一性与独特性的相互结合。从社团的基本功效来看,大多数社团及其文化内涵存在相通之处,如有利于增进人际交流与互动、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提升能力等。但是,社团由于其成立的宗旨、所遵循的信条与原则、社团主体构成、社团活动的内涵和形式等的不同而形成了诸多不同类型的社团,同时也彰显出了不同的社团文化内涵。显然,在不同社团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体现出相应的教育共性,又表达着不同的育人重点。如,学习科研类社团文化侧重于向大学生传递知识文化价值,文体艺术类社团文化则倾向于向大学生传递美与德的实质,而志愿服务类社团文化更致力于向大学生传递爱与奉献的精神等等。其三,社团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既包括社团成员,又包括社团文化辐射范围内的其他大学生。社团文化对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有强大的吸收力,并在吸取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发展自身,从而为社团内部成员提供优良的文化资源;同时,社团文化对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又具有外向的辐射功能,因此在社团文化的辐射渗透过程中对社团实践范围内的其他大学生也具有心理辅导的间接功能。
二、社团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表现与实现方式
社团文化在大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起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和通道。通过社团文化,大学生逐渐掌握融入社会所必要的知识、技能与生活方式,从而在自身心理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形成动态的平衡与协调。换言之,社团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主要是从大学生社会化的层面展开的,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社团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而社会实践活动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与手段,在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掌握民情、适应社会、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养成意志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从社团文化的构成要素层面来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主要是社团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观念作用的结果。如前所述,社团的价值观念是社团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指导社团实践活动的信念、信条与基本原则,是社团各成员的精神寄托与思想共识。通常说来,社团价值观念作用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既需要通过社团负责人与管理者的公开倡导,需要通过社团标识等物质载体的积极彰显,又需要通过社团实践活动的自然传承与潜在暗示。其中,这种潜在的暗示是使大学生迅速接受并认同社团价值观念,且以此为依据做出行为反应的育人方式。譬如,大学生参与到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大学生义工站等志愿服务类社团活动中,便会在不断了解社会与民众需求的实践活动中持续地受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社团文化浸染和暗示,从而自然而然地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其社会责任感也会随之不断增强。
2.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对大学生社交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影响力
众所周知,人际沟通不畅、社交能力薄弱是心理健康的主要障碍之一。此外,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研究指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显然,较强的社交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而且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核心能力之一。但是,当前的大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出身,在进入大学之前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与封闭,而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和适应,将会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前所述,大学生社团通常是由拥有共同的爱好、兴趣、特长和理想的大学生组成,而社团活动是社团成员组织开展的活动,是社团运作的核心部分,又是社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社团活动的过程、形式和影响力承载社团文化、彰显社团文化、传播社团文化,是社团文化关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之一。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参与为大学生创造了自然、轻松、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容易使大学生从孤僻、害羞的情绪,从不敢、不愿、不善与人交往中摆脱出来,学会正确的人际沟通方式,提升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甚至学会正确地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解决情感矛盾。
(2)社团是大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社团的例会、讲座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极组织和参与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尤其是一些因家庭经济及其他原因带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发掘自身价值、产生自信、调适心理的重要手段。(3)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发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体性组织,在组织与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大学生需要面对诸多困难,甚至需要独立解决很多复杂问题。显然,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磨炼意志,增强承受挫折能力,提升心理能量的重要手段。
3.社团榜样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业观具有良好的感染和带动作用
大学生在经历过高中阶段高强度的学习,经历过紧张的高考之后进入到大学,极容易从心理上放松对学业的要求,表现为失去学习目标与动力,无法正确掌握自身学科的学习方法,懒散且不严谨等。如果持续这种状态,成绩低下必将是无法避免的结果,失落感、迷茫感、自卑感、焦虑感、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也很容易侵蚀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极其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成长成才。社团是大学校园的第二课堂。除部分专门的学习科研类社团能够通过社团活动等方式直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交流学习方法以外,社团榜样对普通社团成员在学业方面的感染和带动也是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获得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社团榜样是社团文化的主体,因此社团榜样的感染与带动又是社团文化影响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所谓的感染和带动,是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下意识的自主服从。在优秀的社团负责人和管理者、成绩卓著的社团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指导下,一则社团将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创新文化,从而对社团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再则社团中的大学生往往会为榜样个体的人格魅力、组织才能、学习能力等所折服,从而主动摆脱消极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业观。事实上,无论是社团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及其组织和参与社团活动中对自身社交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的提升,还是社团榜样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业观的感染和带动,均表明社团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功能的实现是社团群体互动与个体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说来,社团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在社团实践平台上,在朋辈之间的群体心理健康互动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心理状态与心理行为逻辑的修正,并最终通过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过程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换言之,社团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实现是社团文化向大学生个体渗透的过程,更加是个体接受社团文化从而自我内化与积极调整的过程。
三、推动社团文化健康发展,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模式
社团文化作为社团成员在长期的社团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的形成不是某个社团成员的完美杰作,也不是某个特定活动的产物,而是需要长期的凝聚和积累,在几代社团成员的交替和传承过程中得到发展。正因为如此,才更加有必要着力培育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以此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与土壤。
1.增强社团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力,丰富社团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社团的存在、运作与发展需要在社团活动中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社团中,社团的发起人、组织者与参与者是社团活动的行为主体,同时也是社团文化的创造与创新主体。推动社团文化的发展创新,需要社团成员,尤其是社团的骨干成员,在社团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等诸方面大胆谋划、推陈出新。另外,社团虽然是大学生自发建立起的基层群体性组织,有其独立发展性,但是社团的发展仍然需要有效的指导和扶持。换言之,社团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除受到社团发起人和主要参与者的文化修养与个性魅力影响外,还会受到指导教师、社团管理者以及所在院校文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社团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力以丰富社团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不仅需要加强对社团发起人及其主要参与者进行社团文化培育与传承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的培训,需要提高社团指导教师在指导社团文化建设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将社团及其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社会主流文化相融合作为社团管理者工作的基本原则。
2.加大社团核心价值观念的宣传力度,增强社团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问题
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1.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2.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3.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4.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5.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6.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7.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建议
一、农村欠发达地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思想指导
我国最早于1999年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地心理咨询和辅导。”2002年更新的《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012年完善的《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2015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明确指出,全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二)现实需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林崇德教授曾说,在一个温饱尚未得到解决的社会,是顾不上什么心理问题的。[2]90年代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被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被当做“品德问题”来对待。这些问题如果无法通过恰当的途径进行解决,必然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与发展。21世纪以来,各层面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品德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解决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走访了解到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有限,无暇顾及学生心理健康,教师深知这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但又无能为力。学校多会提前备好材料应付相关部门检查,认为学生的成绩才是教学的关键。
(三)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积极的心理品质,为传统的心理学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积极品质的培养发展来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李丽[3]的研究表明,从心理健康教材编写内容看,俞国良版本强调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周宗奎版和吴增强、张跃进、钟志农版强调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从教学目标看,积极心理学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激发青少年内在的激情;从教学内容看,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的心理状态;从教学效果看,积极心理学提倡对学生的问题作出积极解释。这与2012年《纲要》的目标一致,积极心理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4]
二、农村欠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淡薄
传统的教育体制对现代化教育有巨大冲击力,现存的教育体制中,“升学率”依旧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农村地区从学校到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与认知度均不高。家长在乎成绩,学校看重升学率,在学校中任何与升学无关的活动都处于可有可无的地步,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需要面对很多压力,如学习方面的压力、人际方面的压力、环境方面的压力。如学生成绩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看似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其实有些并非学习本身带来的压力,可能是由于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和家长方面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度很低,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观念淡薄。
(二)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由于职业发展前景的限制,农村欠发达地区学校以老教师为主,师资力量薄弱,心理教育工作开展有难度,以致该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落不到实处。教师坚守着旧的教育理念,根本意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走访时有教师表示班里总有几个“傻子”,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评判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缺乏科学的评估手段。家长和学校方面将学生的所有问题看做是思想态度问题,仅进行批评教育,对其日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校支教和实习生是中小学主要的新鲜血液,学校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
(三)心理健康教育未成体系,相关部门监管不深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上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以班会课、政治老师兼任开展,代课教师眼看着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处于不清楚应该做什么或者能做什么的无奈状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没有健全的评价体系,即各个学校老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部门在上行下达的过程中,主要是传达文件精神,定期进行材料审核,并未对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以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化,出现开展心理活动只为应付检查的现象。
三、建议
(一)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谢尔顿和劳拉金认为心理学应关注人性的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当前中小学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本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视角与新模式强调以自主理念为主体进行,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自我认知和调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自主意识和自助能力。
(二)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树立新时代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整体认知状态,决定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所作所为,同时决定着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及行为方式。[5]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人的积极情绪与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征。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三观处在形成的过程中,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把学生当做一个发展的人来看待,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合理认知学生身上的不足,以培养积极心理为目标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关心学生内心的想法以及需求,本着民主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增加财政支出,解决农村教师“无岗无编、有岗无编”的问题,调整师资结构,努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完善农村教师的培养机制,提供培训晋升机会,吸引年轻教师留教。通过专项培训、外出学习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学科融合、班会课、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四)建立心理成长档案,构建家校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