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1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1城镇化与我国农村经济现状

1.1城镇化与城市化

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与城镇化均翻译于一个外来词,即urbanization,学术上讲是没有区别的。而在我国的语境里,城镇化与城市化在自由度上有所不同,城市化指农村居民自由迁徙到自己想要居住的城市中去,中心城市不断扩张,吸纳吞并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更大的城市;城镇化指农村居民就近城市化,推广小城镇的遍地开花。

1.2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化总体处于快速稳步上升阶段。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力度加大,成果显著,城镇人口容量增大,城镇现代化水平也逐步提高。现如今我国各大中城市加大力度建设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产业,力求进一步缩小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差距,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布局日趋合理。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达79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全国人户分离人口2.92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171万人。

1.3农村经济现状

近些年,中国农村经济不惧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积极向上的走势。在农产品方面,由于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的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连续增产。但农产品价格上涨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压力;在乡镇企业与农民工工资方面,近年来农民工工资较大幅度上涨,中国农村经济正在步入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的阶段;在流通方面,连锁化“农家店”覆盖扩大,逐步形成起一个城区配送中心为树干、乡镇店为树枝、村级店为树叶的现代流通网络,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更为突出。总之,农村经济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农村经济建设还需继续放在国家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

2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1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有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1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人口就业率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由于不断增加的城镇建设需求,农村土地的人均占有量日益减少。不过对于农村特色产品的加工,出现了新的就业形势与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有了新的就业选择,这些就业岗位可以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推进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进程,收入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2.2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从历史发展经验得知,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结果,不仅是城镇人口增加,规模扩大,还会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农村转移人口就业问题的解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即对农产品的质量、品种和数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农产品需求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农业部门势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大产量,改进技术,提升农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2.2.3扩大城市内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收入水平得到提高,进而消费与需求水平也随之加大,农民旧的生活观念产生变化,打破传统的消费思想树立起新的消费观念,这样的改变,使得城市农村内需不断扩大,人们利用起这些需求,顺应形势发展生产,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2.4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不仅提高城镇需求,增加农民就业率,同时,还指引着农村产业结构从分散化结构向着规模化结构进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作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力部队,农村私营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极大改进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使得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城镇化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

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主要是农村人口和农村土地的城镇化,它的发展推进并不仅仅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而同时也在一些方面产生出消极影响。2.2.1大量土地被占用,农业资源严重流失。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均土地、农业资源都有限。而我国传统的城镇化建设致力于建设基建工程,力图打造起富强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需要征用大量土地资源,使得农业资源短缺现象更加严重。2.2.2城镇化建设滞后,拉动农业部门作用有限。就目前数据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情况依然滞后于世界其他国家。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减至58973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373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9298人,较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仍落后于世界整体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建设的滞后,使得城镇市场需求不足,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无法很好地体现出来。2.2.3农民就业问题未完全解决。城镇化发展征用大量农用地,农民人均占有土地量下降,耕地资源有限,这需要农民走进城市就业,由传统农业转向二三产业寻求新的工作机会。而目前来讲,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依旧处于滞后状况,无法提供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使得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都成功进入城市,使得仍然有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未能妥善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就业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并未得到完全解决。

3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之中虽然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城镇化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应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

3.1培养农民综合文化素质

培养农民综合文化素质指对农民文化水平、科学技术、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多种素质方面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农民的个人综合能力。作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部分,农民这一生产主体所具有的综合文化素质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经济能否很好地可持续发展。

3.2合理规划城镇布局

农村城镇的规划,必须注重整体协调发展,而不是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在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上,各地政府要认真把握,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因地制宜,构建个性化城镇。注重发展建设城镇第二、第三产业,保证农村劳动力能够更好地从第一产业向着第二、第三产业方向转移,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3.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当前,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传统的种植方式向着先进的生产技术方向演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这同时必须要注意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小结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刺激了农业生产能力提升;缓解了部分农村人口的就业率;扩大了城市内需;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为农村发展带来弊端:耕地资源的短缺、农村综合资源减少、劳动力资源流失等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等等。因此,在加快城镇化发展时应注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符华旗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劲松.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出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02).

第2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2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在当前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怎样认识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中热点问题,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及政策,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转变,提升农村经济增长效益以及质量已成为当前研究农村经济金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地阐述。

二、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剖析

(一)农村金融领域发展中的问题

1.金融供给体系的强制改变效果不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农产品已从以往统购统销慢慢地转变成为了自由贸易,于国内已形成为统一农产品交易市场,但是统一且自由的农村市场面临的交融供给体系却是个局部垄断以及行政分割的市场体系。虽然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门槛相对有所下降,但依旧由国家来绝对控制,很难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在存款利率上行使行政管制导致资金价格出现了扭曲,在业务经营上出现了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在金融主体上形成为了一种多方割据。同时因信用社对经营的垄断,使得金融的服务功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以至于农村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之间的有效对接受到了严重影响。

2002-2010年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变动图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上图表明,在资金自由配置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完全可以满足贷款需求。然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确是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满足。由此可见,在政府主导下,农村金融市场从经济体外部借助于政府力量人为强制介入农村经济体当中,迫于政府金融方面因素的刺激,尽管在农村经济体系内缺乏关于金融市场成长因素的积累,但是也只能强制性地启动,从而回应政府外部金融的刺激,而这种增长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表现为效率低下以及有量无质。

2.农村市场需求的不可持续

在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已出台了比如家电下乡补贴以及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的下乡补贴措施,期望通过政策的引导以及资金的支持,使农村消费市场得以重新启动。这些政策和措施所产生的效应尽管比较显著,但是对于庞大的农村市场而言,却是杯水车薪。对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其自身的边际消费倾向应比城镇居民大,然而1978年至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85倍,同期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340多倍,远远超过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我国历年农村储蓄率与存贷比走势图

数据与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经本人整理

通过分析可知农村居民收入过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以及众多的不确定风险因素是造成农村家庭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对此,启动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应该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以及完善与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为前提。对此,应对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价值取向进行调整,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调整政策以及实施方案,在农村金融的改革过程中从政策层面为农村市场予以更多的资助以及补偿。

3.农村生产效益较低下,导致资金外流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改革走的是市场化道路,因此农村金融供给利益调节机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即生产效率决定资金流向。作为资金供给方为获得更可观的资金收益率,就会优先将资金配置给效益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同时金融部门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那些名为“支农”的资金或者机构,往往也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背离,农村储蓄资金流入到非农村的经济活动中,这种对农村资金的虹吸作用会严重抑制农村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村资金借贷还存在以下四个问题:非生产性借贷、逆向选择、特质性成本和风险以及抵押品的缺乏。金融机构经营的稳健性原则与农业企业融资的高风险特点存在着矛盾。长期以来,发展“三农”经济的金融服务主要靠政策推动,导致政策性和商业性矛盾日益突出,若让金融机构站在市场的角度自己来选择的话,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大部分机构都会“离农而去”缺乏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和长效机制。若政府强令要求这些机构支农、惠农,而这些金融机构迫于行政压力别无选择时,则会由于没有办法克服上述这四个问题所带来的风险以及成本问题,造成损失,最终甚至会影响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注:资金流失率=(非农贷款+净拆出+购买债券余额)/存款总额

数据来源:谷慎.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实证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26卷第5期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投资环境较差,民间投资受限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在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扩大投资一方面要发挥中央投资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领头羊”作用,积极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中;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政府投资来带动和扩大民间投资,支持并引导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民间资本投向至满足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政府鼓励的相关领域。通过民间投资的充分调动,才可使经济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就当前农村市场机制以及民间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依旧存在着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如下:投资的法律、政策等软环境欠佳、市场准入所存障碍比较明显、民间投资缺乏相应的动力和载体、民间投资可涉及的领域受限、投资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且合理的财税支持、现存投融资渠道不畅、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以及缺乏相应的服务和引导机制等。

2.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困难,融资渠道较窄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就业方面,已逐渐成为扩大就业的渠道。应借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就业得到扩大,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使民间投资得到激活,增强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此进一步建立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引导模式。伴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国内中小企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结合其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诸多困境,这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大批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多方筹集资金,甚至不惜涉足高利贷,加剧了民间资本借贷秩序混乱,扩大企业融资成本,最终使得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借款违约、躲债、骗款、跑路现象此起彼伏,使得整个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化。

3.农村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开放度也随之上升一些非传统或者传统的挑战也越来越凸显。在这种形势下,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也不断增大,对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农村结构失衡、农村产业自主能力的降低、农村增收难以及外部依赖性强等问题急需要解决。

三、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予以相应的支持

1.在金融服务上,应多管齐下,确保投融资渠道的畅通

首先于金融政策层面对中小银行予以倾斜,为其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扶持以及税收优惠,鼓励其贷款给一些中小企业。其次,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针对农村投资特点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和发展为农村投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切实解决农户融资的担保问题。

2.在财政政策上,要多予少取

应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可实施相应的各类退税及抵免措施,同时对治理滥收费以及行政审批费用等实施清理,降低税外收费

(二)加强农业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稳定主要农产品的供给

强化农村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改善,将农村消费市场的打开以及农业就业问题的解决当作城乡建设的结合点,加大农村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的力度。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投入,使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并对发展方式进行有效地转变,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2.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增设各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弥补大银行的经营战略转移导致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洞化,推进普惠金融的实施。同时鼓励农村中小企业与当地农村银行网点多加接触,使得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资信状况更好的被了解,避免了现有的大型银行与农村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从而既帮助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又能降低社区银行的信贷风险和成本。从根本上激发各金融机构和企业服务三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缓解由国有银行网点撤出引起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乏力状况。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民间投资

1.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提高城镇发展的质量以及规划水平

首先健全创业扶持方面的相关政策,加大城镇居民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鼓励农民返乡就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土地融资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积极解决农民创业方面的问题,放宽投资准入,充分发挥民间发动型、政府发动型这两种城镇化发展机制所具功能;最后还应对城镇化发展建设的筹资机制进行创新,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对垄断行业进行合理地改革

拓宽投资领域,降低其准入门槛,积极引导资本进入到新兴产业;刺激消费来带动投资,鼓励并引导国内现有的各中小金融企业;加大微型企业与初创企业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力度,对民间投资环境进行优化,构建专业的服务机构,以此进一步推动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3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 风险管理机制 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小额信贷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孟加拉国,它是一种以低收入群体为对象的特殊信贷制度。由于这一制度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全球得以推广和实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小额贷款这一概念,已经从最初的高利率无担保小额贷款拓展成为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住房金融、小额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它正向着商业化、金融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小额信贷是一种向农村低收入人口提供小额度、无资产抵押和担保的信贷,主要以“农户联保、整贷零还、小额短期、定期例会”等方式操作,是一种具有扶贫功能的特殊金融制度和金融技术。我国公认的第一个正式的小额信贷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成立的扶贫合作社。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初至1996年10月,该阶段为试点初期阶段,开展的主要项目有NU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四川和云南项目、世界银行的四川阆中和陕西安康项目、陕西商洛地区政府“扶贫社”项目等。第二阶段是1996年10月至2000年初的试点扩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00年初至今,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制度化建设即全面试行与推广阶段。经过这些年的项目试点和扩展阶段,可以看出小额信贷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它正向着商业化阶段发展。

二、小额信贷在我国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随着小额信贷制度的推行和实施,目前,这一制度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农村

金融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扶植和推动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和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小额信贷制度的推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一方面,小额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农民,主要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而农民是弱势群体,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弱势产业,由于不可抗的自然力造成的农业减产,产品销售不畅,会直接减少农民的收入,降低农民的还款能力,因此这一制度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多数小额信贷无法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单独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造成得到小额贷款的农户的产品不能顺畅销售,经营效益也就很难实现,制约了小额信贷的发展。

第二,小额信贷制度的推行,使利率市场化进入了两难的局面。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但是,由于小额信贷的主要对象是中低收入人群,是没有抵押的小额度贷款,因此贷款的成本较高,只有收取较高的利息才能保证盈亏的平衡。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小额贷款利率要在25%左右,才能实现盈亏平衡。银行等金融机构担心过高的利息会造成小额信贷的贷款人难以承受,因此,始终将一年期的小额贷款利率控制在15%左右,使得银行的收益和成本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也使利率市场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第三,农民难以获得持续有效的贷款。一方面,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的转移,小额信贷的发放量逐渐减少,使得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成为发放小额信贷的主要力量。但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实力有限,很难满足当前的资金需求,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由于规模较小并且不能通过吸收存款来弥补资金不足,因此农民的贷款需求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担心农民的还款能力,在贷款对象上出现了偏向中高收入农民的现象。有资料显示,农村小额信贷可获得的覆盖面不到25%,且获得支持的也是以中等收入以上的农户为主,信贷的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平等。

第四,风险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小额信贷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户小额贷款审查和信用评级主要依靠村委和农户,这就使资信评估工作带有一定片面性,而信贷人员又缺乏对申请小额信用贷款的农户的深入调查,对贷款户情况掌握不够,从而造成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居高不下。二是,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 贷款管理滞后。由于小额贷款额度小、对象分散、行业众多,同时有些信贷工作人员有人在账不烂的观念,因此 忽视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到期清收。

三、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小额信贷正在走向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小额信贷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趋

势。政府应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规范、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为其提供有序发展的规则和机制。

1、采用灵活的贷款方式,创新贷款机制,改变金融服务的模式,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要发展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就要促进小额信贷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一是“小额信贷+ 公司+ 农户”模式。这一模式由银行将信贷资金投放到农业公司,农业公司再将资金投向有经营和创收能力、认真履行合同的农户,并且与签约的农户选定统一的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农户的信贷资金定期回收一次,从而将公司的利益与农户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二是在贷款方式上,我们可以借鉴格莱蒙模式,采用社会担保或连带担保的方式。需要贷款的农户可以自愿组成一个小组,银行向其中一人放款时,其他的小组成员都有还款的责任。银行依次给小组的成员发放贷款,根据规定,如果有一人不履行还款责任,那么其他的小组成员都不能取得后续贷款。这种方式,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制约,互相承担担保责任,互相监督,同时有效的排除高风险借款人进入贷款小组,从而提高了无抵押条件下的还款比例。“小额信贷+ 农户合作基金组织”这一模式正是联保贷款方式的一种扩展,是农村合作组织的一次创新。这种方式在给农户小组提供资金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项目的选择来组织农户的经营,并且可以为起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等。三是创新信贷产品。借鉴GB模式,针对农村不同产业对资金的需求不同,开发“整贷零还”、“零贷零还”、“零贷整还”等不同的小额信贷产品,以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推出高利差的存贷款产品,推动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小额信贷的主要是向农户等中低收入人群或者中小企业提供的无抵押贷款,风险较大,成本较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往往不愿进入该市场,或者需要依靠国家补贴才以能保证盈亏平衡。在这一问题上,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采取的有效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983年6月,印尼政府推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BRI可以自主制定利率。他们改变了小额信贷低利率的方式,而将小额贷款的利率控制在20%-40%,这样以来,高额的贷款利率可以弥补银行的成本,实现利润收益。同时,也可以使富裕的农户放弃小额信贷,使中低收入的农户和中小企业更加容易获得贷款。实践表明,高利率的小额信贷,在印尼市场需求十分旺盛,这也说明,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贷款资金比低利率更加具有吸引力。而对于小额信贷资金主要来源的银行,BRI也采取了有利的措施使其积极吸收存款。村银行吸收储蓄需要支付的借贷成本为13%,而向地区分支行拆借资金的成本为17%,这种利差的安排必然增强了村银行吸收储蓄存款的积极性,他们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设计了不同的储蓄产品,既满足了储户对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需求,也为小额信贷提供了资金保证。针对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市场的状况,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可以针对不同目标顾客制定不同的还贷利率,对于特别贫困的农户可以提供全额资金支持,贷款利率可以相应降低,同时政府给予一些补贴;对于生产经营能力较强,但是资金短缺的一些农户,可以适当提高还贷利率,以弥补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成本。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新理财储蓄产品,尽可能多的吸收存款,为提供小额信贷建立坚实的资金支持,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实现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避免形式主义,提高小额信贷还款比例。

首先,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对申请借贷农户的评估、监督和管理。对申请贷款的农户,应该对其家庭人口、年收入、年支出、资信状况做严格深入的调查,避免因为人情关系而带来的资信评估工作上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掌握申请贷款农户的第一手资料。农户评级结果达成一致后,应 由评信小组成员签字确认, 明确责任,评级结果应在村公务栏进行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在办理贷款手续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对贷款人的身份证明、资信证明等做仔细的审查,同时严厉禁止贷款证转借他人。在贷款证发放过程中,信贷员应该将证亲自送到农户家中,禁止将贷款证交由他人代送,以避免涂改、乱收费现象的发生。贷款发放后,信用社信贷人员应该定期下乡访问客户,调查了解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和收入状况,以随时掌握信息,同时,也要防止贷款挪作他用,推行农户贷款证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规范管理程序,以更好的监督监测农户贷款风险。其次,对发放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的监管上,为了推动小额信贷的商业化运作,应该对小额信贷机构实行准入制度,相关部门应该加快小额信贷机构发展的研究和评估;而对于已经开展小额信贷的信用社,应该建立透明的会计核算系统,定期进行信用社的审计工作,实现良好的信息反馈和监督机制。只有把对贷款农户的深入调查监督和信用社的严格自律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降低小额信贷的风险,提高还款的比例。

4. 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建立有效的资金供给机制,扩大资金供给渠道。

从国外推行小额信贷的经验来看,小额信贷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覆盖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商业银行引入小额信贷市场,这无疑会减少对小额信贷后续资金来源的制约,有利于金融资源的配置,促进小额信贷市场的良好运转。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借款人需求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适合当地需求的小额信贷管理制度、内部考核制度以及配套的监管激励措施,加大小额信贷的投放,扩大小额信贷资金的供给,使更多农户享受到小额信贷带来的优势。

5. 加强国家对小额信贷的引导、扶持,缓和小额信贷的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的矛盾,促进其健康发展。

国家财政部可以按照每年农业信贷投入总量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补偿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重大自然灾害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国家还可以对发放小额信贷的银行业机构按年度进行财政补贴,使小额信贷在尚未完全实行市场利率的情况下,实现保本微利。地方上可将省年财政收入的1%-2%的提取出来,主要用于保障20% 最低收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开支,以及这部分人群的贷款利息支出。此外,可以免除农村小额信贷所得利息收入的营业税和所得税,适当减免银行业机构在接受和处置抵贷资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税费。

结束语:农村小额信在我国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市场发挥更好的资金供给作用,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农村金融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参考文献:

[1]刘晨 . 关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探讨[J]. 特区经济,2008年2月

[2]余桂英 . 浅议农村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1月

第4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 农业与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43-0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延伸到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新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参与市场竞争重要举措。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问题备受社会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我国农业领域基础薄弱,农村经济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就需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山东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山东省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对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山东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显示意义。

1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分析

1.1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分析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领域一个重要的关键性概念,其直接影响到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途径的选择。但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概念,众多学者对这个概念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解和解读,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说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农业研究人员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他们对概念定义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营和战略性的体现,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选择科学品种,确定如何提僧土地肥力对策,对种植制度、耕作方式、轮做方式以及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确定,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降低成本支出,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保证农业生产和盈利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从环境研究学者的角度分析,将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定义为一种向着更大使用价值,资源更有效利用的农业,并保持农业和环境的平衡不断向前发展,确保一定的生产率和收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物;最后,《登博斯宣言》中关于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定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含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由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制定发展目标的软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注重整个社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不同领域研究学者就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定义分析发现,我们在认识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是曲折进行的,未来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研究。

1.2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

首先,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首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加快发展,这对对于发展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发展过程中要保证通资源、环境和人口相协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其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重复利用土地资源,在单位面积中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品质,满足社会大众的物质需求;再次,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将发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与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结合起来;第四,农村人口数量得到控制,质量显著提升。控制好人口增长速率,提高人口质量,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最后,农民经济收入持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适度,技术措施先进,结构合理,品种多样化,品质优异,实现高产、稳产和低耗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1 发展生态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化现代农业道路

首先,要尊重保护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积极鼓励农民群众流转土地,发展多种形式的湿度规模经营;其次,强化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合作,注重保护农民群众土地和财产收益。结合不用地区实际情况,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生态农牧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提高生态农牧业的经济效益。

2.2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首先,实行点面相结合污染源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大农业环境执法力度,控制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农业生产中全面推行侧扑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禁止使用高度高残留的农药;其次,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注重种养结合,对土地进行科学治理,采取土地开发和复垦等措施,为农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最后,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设完善的农田防护体系,为农业生产创建良好的生态效益。

2.3 建立多元化的合作组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大力培养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专业合作组织,采用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将农民群众集中起来生产经营,不断解放农村劳动动力;其次,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扶持和建立一批社团性的协会和非正式组织,代表广大农民群众,表达群众的诉求,提高农民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再次,要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完善组织保障,要进一步公开组织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增强组织的自我约束能力;最后,紧急围绕生态农牧业发展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将各个生产环节细化,带领农民群众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态农牧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王书洲. 关于我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J]. 新经济. 2016(06)

[2] 张金凤. 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J]. 吉林农业. 2016(11)

[3] 王立宇. 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7)

第5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样性的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最早是于1972年提出的,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及社会三方面的内容。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执行方式或者是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能够确定可持续发展需要满足三项原则: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公平性(Fairness)、共同性(Commonality)。在经济学的资源管理领域中,“可持续”专指对再生资源的持续管理,譬如maximufflsustainableyield(最大持续产量)。美国经济学家保尔丁在1968年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思想,他认为为了保持人类的生活水准,就要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并提出可持续利用的观念,此时“可持续”已经应用在与经济学相关的所有范围。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就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主张同时并重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可持续性发展要求降低能源损耗,转变以“高消耗、高成本、高污染”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实施文明消费和清洁生产,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方面来讲,可以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定

(一)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价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需要构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遵循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原则,设计出了能够体现河北省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见表1)。由表1可知,该指标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是综合各层指标数据的总指标,也就是综合评价指标;准则层从农村经济的运行水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产出效率水平、农村人口水平等五个角度反映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指标层包含了各个评定指标,本研究中选择的指标共23项。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

研究过程中,查询相关文献和河北省的政府文件及政府的统计年鉴,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此外选取各个市的村民进行走访调查,最后汇总这些数据。因子分析是一种潜在的结构分析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如下:对各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变量相关矩阵,观察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可知,大部分数据的绝对值大于0.3,然后对数据进行KMOandBartlett检验,KMO值越大,表明变量之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KMO值为0.725,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的χ2值为284.315,自由度为78,较显著,说明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方差解释如表2所示。因子分析时,以主成分分析法配合最大变异法(Varimax)的正交转轴(orthogonalrotation)方法获得各因子的负荷量,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共有三个,因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解释因子:因子1主要包括农业支出、财政支出、农业总产值,这个因子被称为“农村经济运行因子”。因子2主要包括人均住房面积、农村用电量、恩格尔系数、文教娱乐支出率、医疗保健支出率、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个因子被称为“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因子3主要包括人口密度、人口预期平均寿命、每万农业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这个因子被称为“人口因子”。因子4主要包括农业产业结构指标、非农业产值比重、土地生产率指标、资金生产率指标、农业增加值、粮食总产量、农业产业化经营率、人均耕地面积,这个因子被称为“农业产业结构及产率因子”。因子5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地下水质量指标、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标、秸秆还田面积比率,这个因子被称为“农业生态环境因子”。

(三)计算各市综合得分

获得因子分析结果之后,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得出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河北省各个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得分并按降序排序如表4所示,分类如表5所示。

促进河北省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第6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1.为建设一条能够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我国应在汲取传统农业精华的同时还要学习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和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效率,从而促进我国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可以促进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那些单纯依靠啃食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可更新资源的增殖不断的得到重视,不可更新资源被保护与有效利用,这种新型的农业形态能够使得自然资源得到持续的发展和利用,生态得到良性的循环,这就为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为长期的稳定的发展生态农业提供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增长能够大大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由于生态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它的生态效益体现在它能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从而为社会提供多样化、营养化的生态农产品,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由此可见,发展生态农业,必然是我国农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强有力后盾。

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可利用自然资源逐渐短缺,这种矛盾已经严重遏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彻底根治这类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来调节生态环境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并建立有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健康的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我国农业市场可以合理的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结构,发展由农业主导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来适应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与此同时,发展农业产业链,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纵观近几年生态农业发展带来的效益,不难看出生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生态农业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可再生资源,将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减少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另外,应适当的汲取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部分,并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既有传统农业合理发展生态的模式又有现代农业经济高效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效合一”,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区域布局和关键措施是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必须着眼于我国国情,同时还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将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增效和实现农民增收三者相结合,从根本上制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逐步达到“三效合一”。

其总体思路:一是要从根本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的改进农业的生产条件,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生态保障;二是要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有效减少农产品过剩的问题,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要有效的遏制目前市场流行农产品污染问题,做好安全保障措施,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三、发展生态农业关键措施

1.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创建适应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新型农业发展机制,能够将生态农业发展纳入合理的发展轨道,同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当前要抓好以下几個方面的工作: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来调动社会各成员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加强与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拟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了使生态农业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关部门要召集这方面的专家进行攻克研究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问题,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制定各种生态农业管理认证技术、评价指标、物种改良等技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

第7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07

1 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党加强对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建设的人力、财力多方面的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做好现代农业的引导,提高农村经济收益。将现代先进农业耕种技术,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增加r业经济收益比重,实现农民经济增收;农村农业种植中结合可持续发挥的生态农业种植理论,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种植规划,并逐步引导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形成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循环式发展。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地势资源优越,充分结合我国当地的地理优势,促进当地农村经济收益增长,实施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洮南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为例,洮南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四季分明,在农业经济发展上具有地域优势。随着我国对农业种植经济的投入比重不断增加,洮南市的农业基本特征,实现农业种植逐步实现科技化、专业化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对当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主要归结为:当地农民的可持续农业意识较低,农村农业种植循环性低;农业种植绘画缺乏科学性,农业种植总综合利用率;当地农业发展的产销水平结构体系不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循环性较差。从洮南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持续可循环发展依旧任重道远[1]。

3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3.1 提高农民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现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农民农业种植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当政府做好农业种植科学规划,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农业发展规划,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提高农民可持续农业经济意识的引导。例如: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干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宣传,将大面积秸秆焚烧转变为秸秆能源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气体作为农民生活能量供给来源,结合农业生活实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利用意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洮南市农业经济实现持续循环综合发展。

3.2 加强农业种植生产的现代技术措施的应用

现代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加强农业种植生产的现代技术措施的应用,结合农业种植科学规划,将现代农业种植发展技术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的质量和种植速率,降低农村农业种植中的人力应用,缩小农民农业种植的经济成本。例如:洮南市政府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实现科学种植,大量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生产设备,当地农民种植中,做好对农村农业发展种植监督管理,聘请农业设备应用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设别指导,不仅大大提高了洮南市农业种植的速率,同时也促进当地把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促进洮南市农村进行增长。

3.3 合理应用当地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综合发展

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合理应用当地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综合发展。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为例,洮南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地势辽阔,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结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充分应用平原地势开展农业规划种植,科学规划农业种植次数,提高农业产量;总额应用吉林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展林下经济,实现农业种植综合开发应用,东北地区资源综合应用,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

3.4 逐步形成完善的农业发展产业链

现代农业发展也应当充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提高农村信息畅通度。形成农村农业种植产销平衡的生产模式。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为例,当地农民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销售市场探索,做好市场产销信息调查,农业资源综合应用,逐步形成产销配合一条龙的销售模式,实现当地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

4 结论

加强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农业开发综合应用,促进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措施,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严力蛟.中国生态农业[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

第8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为建设一条能够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既要继承传统农业中好的方式方法也要加强学习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农业及相关技术的现代化进程,采取科学管理统筹发展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效率,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可以促进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那些单纯依靠啃食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可更新资源的增殖不断的得到重视,不可更新资源被有效保护利用,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形态,它的形成发展能够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相互促进并融合发展,既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生态的健康循环和有效利用。

生态农业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为生态农业的持续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又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保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多样化、营养化、安全可靠的生态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既是自然资源休养生息的需要,也有广泛的市场基础。

2 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1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之基础、粮之根本,涉及到粮食安全问题

因此,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控制自然资源的功能退化,积极的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必然选择。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来临,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可利用自然资源逐渐短缺,这种矛盾已经严重遏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转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入手,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来调节生态环境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并建立有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的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人们对于健康的生态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因此,我国农业市场的需求可以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提供可靠依据,调整农村经济扩大产业结构,发展由农业主导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来适应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与此同时,发展农业产业链,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

2.2 生态农业建设是为了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

科学的开发利用农业可再生资源,合理的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有效利用并将2者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减少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另外,应适当的汲取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部分,并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既有传统农业合理发展生态的模式又有现代农业经济高效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效合一”,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3 新阶段的农业发展对于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其总体思路、合理布局和关键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必须着眼于我国国情,同时还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济规模,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增效,农民增长增收3项工作,有效制止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总体工作思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创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强化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既要实现我国家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又要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要抓好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建立信息联动避免农产品过剩,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完善农村经济结构,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要保证农产品质量,解决好农产品污染问题,健全相关的法制规范,严格规范上市农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品牌意识和观念。

3 发展生态农业关键措施

3.1 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创建适应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新型农业发展机制,能够将生态农业发展纳入合理的发展轨道,同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保障。要做好以下工作: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标准;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机制,加快制定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调动社会各成员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拟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法理依据。

3.2 全面的技术支持即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为了使生态农业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关部门要召集这方面的专家进行攻克研究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问题,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制定各种生态农业管理认证技术、产品认证体系、评价指标规范、物种改良、品种培育等技术,提供生产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

第9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沿海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的产业,如果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不会有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不断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东部沿海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村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难题,即使发达国家也不例外。韩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我们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样板;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经历了农村聚落、农业生产布局、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几个阶段,尽管曲折艰辛,但是还是推动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一、东部沿海农业近年发展情况概述

(一)东部沿海省份农业对沿海经济的贡献率偏低

从上图可以看出,即使是农业产值最高的山东省,2011年全省也才3900多亿,而以经济发达著称的浙江省,全省农业总值区区1500多亿,和福建不相上下。东部沿海的农业产值偏低,在GDP中的贡献不强,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匹配。

(二)东部沿海农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东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0个省市,但是由于京、沪、津三个直辖市农业比重更小,以城市为主,故不采用三市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沿海7省农业平均增长速度在4.0%——4.4%之间,除海南省因为基数较低而增长速度稍微好一点(均速6.56%)以外,其余6省平均增长速度只有近4%,落后于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

二、农业发展问题:系统论的视角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在1932年提出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系统论给我们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很好的思路。农业当然是一个系统,要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其结构、动力、要素几方面都得到优化,农业发展结构、农业发展动力、农业发展的业态三个维度就构成一个三维的立体动态结构。 这三个维度必须联动发展、整体推进才能切实地推动沿海农业的持续增长。

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农业自身内在的基本矛盾无疑是其根本动力,但是从表象上看,推动农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却是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可以作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工具,致使农业主体改造对象能力的提高。

所谓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结构造方式,从数量上表现为一种比例关系。结构往往会影响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农业系统的结构就是其内部各要素的构成状况。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系统的主结构,是农业的骨架。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农业系统内部要素发挥作用提供了结构上的可能。

业态是农业的外在表象,也是农业系统依赖的载体。什么样的业态才是最理想的形式呢?一个耗能最少、有利于能量的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农业业态才是最好的选择。业态的优化是最直观的的外化表层。

动力、结构、业态三个向量相辅相成构成农业发展的一个三维立体。

三、东部沿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立体”路径探讨

(一)农业发展结构的优化

所谓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农业发展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对各种资源和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增”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就是把农业内部各个比例协调好,使农业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资源、要素能够优化调配,使农业内部各个行业互相依赖,互为所用;对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优化,指的是国家层面制定和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包括政府根据国内市场形势和国际形势变换所采取的一系列价格、利率方面的优惠措施等。

农业产业结构就是农业要素的链结与构成方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就是要实现农业内部要素组成结构的合理化,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以“一次性”开发的方式让资源枯竭。寻求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四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农村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协调,既弥补由于某些部门的滞后发展所造成的木桶短板,也要遏制某些部门的不合常规的发展超过市场需求的所谓“长处”。

(二)农业发展的业态优化

仅有结构的优化,对于农业系统来说,还是不够的。还得从农业的业态上下功夫。农业的业态是农业系统的载体。生态农业是优质高效农业可供选择的优质业态。

东部沿海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这将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遏制这一现象,必须走生态农业的路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由于发展方式的落后,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源性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使农业发展后劲增强。

白和盛等人对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稻麦双链型“草-鹅- 稻+鸭”生态农业体系进行了研究和示范,分析了该体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稻-蛙”模式中 经济效益达2163~4693元/亩,而单纯种植水稻的试验地中 经济效益仅2607 元/亩,“稻-蛙”模式是单纯种水稻经济效益的3.56~7.71倍,而且栽培出的水稻由于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其稻谷的质量要比对照单纯种植水稻的稻谷更好。

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一是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畜牧业。目前消费者喜好无公害产品,要提高市场竞争力, 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农业技术保障体系是发展生态的技术支撑。完备的农业技术保障体系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保护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动植物品种改良技术等方面,农村基层政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所需要的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三)农业发展动力的优化

农业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动力。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他认为技术创新是把新发明或新发现引入生产体系,从而使生产系统产生震荡效应。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的农产品或生产方法的产生,到普遍推广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思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一系列的活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指政府、企业、公众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管理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的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政策、科技、投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三个要素,在这3个要素中,只有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因为政策因素经过一定时期后会进入稳定期;劳动力和物质投入对农业推动的顶峰期则已经过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有机统一。农业发展一定阶段后,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随着支持农业的各种政策因素的逐步到位,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措施保证:要充分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推广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具、改善农村信息条件的作用;改革政府公共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农业研发投资比例占到农业总产值的2%左右;提高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引进农业投资的风险投资基金。

参考文献:

1.白和盛, 张家宏, 王守红等.草- 鹅- 稻- 鸭”生态农业体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

2.赵宇,信惠雯.浅析农村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1(1).

3.赵详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1(1).

4.张富刚等.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

5.周丕娟.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3).

6.欧阳涛,肖海燕,袁辉斌.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2).

7.于娟.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初探[J].经济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