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范文

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第1篇: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202-01

1.农村电子商务的定义

农村电子商务,即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2.苏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苏北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形势,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通过互联网+产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电商集群。宿迁市充分利用农产品特色优势,积极推动“一村一品一店”,围绕“优质水产、花卉苗木、健康畜禽、绿色果蔬”四大板块分类实施产业标准化改造,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宿迁沭阳的周圈村、解桥村、新槐村和堰下村,在传统花木产业的基础上衍生出网店2181家、年交易额5.7亿元的花木产业集群。徐州沙集镇的东风村、兴国村、宿迁的大众村围绕家具产品,形成了具有4318家网店、年交易额达20.3亿元的家具产业集群;连云港依托水晶产业,形成了年网络交易规模达3.20亿元的电商集群。

据阿里研究院报告,截至2014年年底,苏北共有淘宝村24个。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度,淘宝村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解决就业约5万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攀升,进一步激发了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支付百强县江苏有26个,显示出江苏农村地区强大的网络支付和消费能力。本次调研发现,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网络卖家较多的农村地区,也是网购比较活跃的地区。国内各大电商平台触角下沉,纷纷抢占农村市场。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云商等大型电商平台都将农村市场视为未来业务增长的新引擎,纷纷抢占农村市场。有力提升了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带动了大量农民从事网络销售,通过网购方式购买各种商品。

3.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不足之处

首先,网络普及率低。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底,江苏省的网民数达到4416万人,网络普及率达到55.50%,较之2014年增长了3.30%,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8.4%,城镇网民占比71.6%。数据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主要是不懂电脑/网络,比例为61.3%,其次为年龄太大/太小,占比为28.5%。苏北地区的中老年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只有小学及以下程度;多数受过初、高中教育且学习能力较强的青年人选择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小孩不具备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

其次,电子商务物流成本高,“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以解决。有数据显示,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8%,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物流环节过多。其中,“最后一公里”占到整个物流配送成本的30%以上。最后一公里配送,并不是真正的一公里,是指从物流分拣中心到客户手中这一段距离。苏北地区绝大部分快递公司的营业网点仅限于乡镇一级,各村的快件由买家自取。农村地广,但在网上购买商品的居民过少,解决农村物流配送问题,成本过高。

再者,大部分农村居民缺乏电商意识。尽管互联网电商发展神速,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农村买家来说,还尚不能完全接受网购这一事物,苏北地区也是如此。相对城市网购市场而言,农村网购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现状仍显疲软。究其原因,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重要的还是在电商意识方面的认知差异。

4.苏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1)需要大量电商相关方面人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目前在做农业电商的基本以新农人或新进农业领域的少数企业在做。随着三农电商的大力发展,需大量的电商专业人才进入,因为目前电商还处于发展期,有诸如电商个体登记、电商经营税收、电商诚信、电商领域的法律问题、电商经营产品质量监督等都有待成熟正规化,均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进入为之服务导航。

(2)网络操作更加普及,去中心化明显。虽然农村W民数量增长快速,但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电脑操作水平有限,信息公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农村还是特别突出。 随着手机在我国的普及,农村手机数量也有很大的增长。手机的普遍和简便的操作优势,为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带来信息的契机。

(3)区域性协会力量会在农业电商中发挥更大作用。农产品电商是电子商务的皇冠,生鲜农产品电商是皇冠的皇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区域化越来越明显。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有通过平台建设,进行专业化分工,基地只负责产品生产环节,电商只管发展用户和服务用户,物流外包给专业生鲜物流企业。这样可以同时解决标准化、产品安全性、冷链物流等三大难题,其业务也越来越区域化。

(4)农产品电商本地社群逐渐兴起。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社区电商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农产品的性价比会很高,比以往传统渠道购买的还要高,生鲜农产品电商更被消费者接受、生鲜电商企业开始盈利。 以社区为主力的移动端涉农电子商务占主体,产地直发影响力降低,生鲜电商物流冷链等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5)增加有输入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目前还是以某一特定的产品输出型为主,三农需要许多服务来支持。目前以农产品营销推广为主,以卖农产品为主,且针对性特强,准确的来说,目前是农业产品的电商,将来所有农产品均可以电商形式进行;农村领域的营销推广目前还少有开展,未来这一领域也将得到发展。针对三农服务的许多产业也会以电商形式进行,即输入型的电商,即为农民服务的产业、为农村建设服务的产业、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产业均可以电商的形式向三农领域进行输入式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信息产业网;信息化要闻-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 用户超过6;5亿

第2篇: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河南省自古有“中原粮仓”之美名,农产品不仅品类丰富,并且粮油类的等许多产品的产量居全国首位。然而,目前河南省绝大地区仍然是传统资源型农业模式,容易发生农产品过剩滞销、利用率低等现象,对河南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将电子商务和农业结合,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不仅有效缓解,同时也有助于平稳农产品的价格,从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促进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河南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

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创建于1995年的中华粮网现已成为全国粮食行业最大的门户网站。目前,已经建成162个农业信息网站、9个农业专业网站和18个涉农网站,提供包括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流通、储存、加工、销售等全方位服务,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二)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经过分析发现,目前影响着河南农村电子商务模式选择的问题如下:

1.农村教育落后,对于电子商务认识水平有限:长期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农村教育水平相对偏低,对电子商务了解更是较少,甚至还有不少人担心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对网上交易的流程也是不太清楚,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的资金不足,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其次,大部分的农民由于不了解支付宝、网上银行等较流行的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电子商务交易中资金结算受到限制。最后,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存在分类不合理、提供的交易服务非常有限等。

3.农业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社会大市场需求:在河南大部分农村,仍然采用的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模式。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在地域上组织分散,不能及时获得市场需求信息,可能导致市场与生产无法顺畅对接。

二、现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一)B2C电子商务模式

B2C模式,是指在某一地区,在从事农产品生产或销售的企业中,某些规模和品牌实力上有优势的,想通过构建农产品交易平台,把农产品卖给消费者的一种模式。目前,该模式主要有两类:

1.纯B2C,即自身不从事任何农产品的生产,平台上的产品均从其他品牌商和农场购买,典型代表是顺丰优选、本来生活。

2.自有农场+B2C,即企业基本自产自销。这些企业大部分的产品来源就是自家生产的农产品,也会又少部分来自其他农场或品牌商的产品。产品均是通过自建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将产品卖给消费者。典型代表有沱沱工社、菜管家等。

这两种类型的农产品B2C电子商务模式虽可借鉴,但必须要有网站、中高级电子商务人才、庞大的物流配送体系、支付体系、信用机制等方面的支持,这一切都是需要有庞大的资本来做支撑的。根据目前河南省农村的发展情况,在广大的农村很难得到推广。

(二)F2C(Farmer to customer)电子商务模式

F2C模式,是指农户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直接利用现有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然后在平台上直接把农产品卖给最终消费者,实现了农产品的直销。但该模式对电子商务及信息网络知识要求较高,而河南广大农民知识水平有限,故该模式实际上可操作性并不太大,但随着农村电子商务不断发展,未来这该模式将会得到普遍应用。

(三)F2B(Farmer to Business)电子商务模式

F2B模式,指农产品提供者(农户)直接把农产品卖给农产品的需求企业(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河南省农业生产经营者以广大农民为主,而需求者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为主。这种方式对于规模很大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或者集体生产单位来说,确实是一种适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但河南目前以家庭式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小规模生产,所以也不能直接运用,需进行改进。

三、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在上述这些电子商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河南省农产品现状,探索式的提出了适合河南省农产品的创新电子商务模式。

(一)F2C2C 电子商务模式(Farmer toCooperation to Customer,农户与合作社与消费者之间)

F2C电子商务模式虽有很多优点,如:农户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店,并且不需要店铺租金,并且还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受到农村网络普及率低、农民对电子商务了解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其可操作性并不高。为适应农业的弱质性及分散性的生产方式,必须要对该模式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中增加了农业合作社、合作零售商及自建直销点。农业合作社是农民和市场的纽带,把农民的生产和市场联系了起来。增设合作零售商及自建代售点是为了实现020电子商务模式。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在网上下订单,然后通过合作零售商及自建直销点来取货。

(二)F2C2B(Farmer toCooperationto Business,农户与合作社与企业之间)

该模式是在原来的F2B模式基础上,增设专业的农业合作社,作用有以下几点。

1.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进行沟通,专业合作社作为中心,统一调度各个农户的农产品,不仅可以提高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沟通效率,而且能够使资源得到最大共享和利用,促进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户可以通过专业的农业合作社更加及时地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专业合作社可以及时获得市场和企业的供求信息,然后组织农户统一进行生产,并对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管,进而可以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

3.在产品销售环节,过去单个农民的议价能力太低,在这种模式中,可以由农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们的代表,在和广大农民充分沟通,获取他们的信息后,与需求企业在网上进行谈判、签订订单合同等。另外,还可以对农民进行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项目,如:农家乐旅游项目等。可见P2C2B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组织功能的优势,对企业和农民来说都是受益的(其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

第3篇: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范文

随着“互联网+” 计划的提出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互联网在甘肃农村地区不断渗透,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促使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应以农产品、 林果产品、 民俗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为主,依托电子商务平台、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社农资连锁店、 农村邮政局 (所) 、 乡村快递网点、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等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 并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 物流业是电子商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甘肃省作为农业省份,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为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创造环境。

2 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较低,不仅交通不发达, 物流节点少, 且互联网普及程度低, 农村物流服务信息不健全, 导致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缓慢。相关调查显示, 截至 2016 年底,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仍未能达到我国平均水平,物流节点相较其他城市少了大约20%, 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较平均水平相差40%左右 [1] 。由此可见, 甘肃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能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经济发展。

3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推广力度比较低

电子商务包括网络购物与网络销售两种,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民搭建一个购买农资材料和销售农产品的平台,使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越过各级经销商, 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因而, 互联网+时代,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甘肃省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机会难得。 但是, 甘肃省农村网民文化水平不高, 对互联网的掌握程度低, 再加上对互联网推广等技术手段的不了解,导致甘肃省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知名度很低。 这不仅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而且很难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企业的对接,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3.2 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配送成本高、 速度慢

服务质量一直都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服务质量主要指卖家的服务态度、 产品的真实程度以及物流配送的速度, 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来说, 配送成本与速度将直接影响着成交量。 目前,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从订货到送货的时间比较长,且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线下送货的过程中,往往在最后一个物流节点上配送速度是最为缓慢的 [2] 。同时, 甘肃省地域广阔, 尽管道路基本实现村村通,但乡镇分布分散, 道路密度低, 且尚未成立农村物流企业, 快递公司的送货系统仅在县城, 没有覆盖乡村, 使得甘肃省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客户满意度较低, 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此外, 信息技术滞后、 快递网络的不发达,冷链物流的缺失, 不利于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

3.3 农村物流节点较少

甘肃省农村面积较大, 且大多数乡镇区均位于山区, 交通不便, 增加了快递揽货与送货的成本, 致使部分快递公司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增设物流配送、 揽收网点, 对甘肃省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极为不利 [3] 。 目前, 通过调查显示, 甘肃省只有邮政开设了乡镇快递网点,但自然村一般都不提供揽件与派送业务; 卖家不得不自己送件, 致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买家自行取件, 使买家对电子商务物流的满意度下降, 影响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 解决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

4.1 提高农村电商平台的推广力度, 实现与物流企业的协同发展

首先,要提高农村电商对电子商务行业的认知程度。例如: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系统化的电商平台推广技巧培训, 介绍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电商平台的推广方法,让农村电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选择最佳的推广方式; 通过引导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 返乡高校毕业生等投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扩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也可以通过鼓励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使农户通过电商平台致富, 进而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 通过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邮政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对接, 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 高效联动。

4.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投入, 增加道路覆盖面, 加大道路的密集程度, 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 利用已建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 提升农村流通信息化和时效性。快递物流企业应尽快探寻适合农产品特点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供应链配送体系和生鲜特点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甘肃省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通过交通运输、 供销、 邮政、 快递企业与农村物流服务资源信息共享, 完善乡村物流快递服务体系。

4.3 增加农村物流节点, 提升物流企业服务质量

甘肃省的农民居住地比较分散,道路等基础性设施较为落后, 导致物流成本比较高, 影响了各大物流公司开设农村物流节点的积极性。为此,需要建立巨大的县级以下末端配送点, 进行全省的物流规划, 通过大面积大范围配送点的设立,保证省内物流快速、 便捷、 安全发展 [4] 。末端配送点的建立,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施。一方面, 可以充分发挥邮政在农村快递物流中的主体作用和布点广、 覆盖率高的优势, 解决由乡镇到村 “最后一公里” 快递配送瓶颈问题。另一方面, 各乡镇、 村等可以将农村超市建设成物流节点,并对超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可以很好地完成商品的揽收、包装以及信息处理等, 为网商提供优质的服务。

5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对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总而言之,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甘肃省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关部门应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积极解决其在实际运行时遇到的问题, 进而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 】 刘岩.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 —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J].现代商业, 2016, 13(11):31-32.

第4篇: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电商;物流;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6;F3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十三五”期间,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我国大国农业竞争力,才能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进程双向电商通道的逐步完善,农村电商无疑将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将在乡村旅游、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度发力,不仅会改善农民生活,还将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电商仍面临配送体系不够完善、标准化程度不高、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问题,随着农民电商意识越来越强,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十三五”期间,电商必将成为精准扶贫和农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农村电商未来的吸引力也将大大增强。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1.农村电商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电子商务需要寄托于互联网之上来发展,对于每一个行业而言,都需要建立一定的发展机制,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也是如此,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商业发展机制,才会为农村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新的道路。我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从现如今的农村销售模式上来看,如果能够将现代化的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引入到农产品的销售中,必将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通过网络促进了信息的沟通与传播,可以有效的缓解农产品囤积、滞销等现象。2016年初,阿里巴巴公司与柳城县政府有关部门签约成功后,充分利用了农村电商低成本、快捷、直接、打破空间和时间壁垒等优点,实现了农产品在网上销售的工作,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卖难”问题,使农民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和城市中一样的便利生活。由此可见,电商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促使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整体经济消费的不断发展。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农村市场进行合理的开发,必将会取得很大的成效,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进而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快速发展。

2.农村电商可以拉动农村的消费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购物选择面狭窄,假货充斥现象严重,导致农民减少线下消费的欲望,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了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有效工具。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高达84.6%,农村消费人群主要是20-29岁,占农村消费者总数的32%,由于网上价格优惠、具有更多商品选择的空间,网上购物为村民带来超越线下购物的绝对优势。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网购2014年规模累计达到1800亿元,2016年将达到4600亿元,此数据说明中国农村电商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由于农村淘宝店的不断兴起和发展大力推动了农村消费,为百姓提供更加广阔的消费空间,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推动农村网络消费市场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较为落后

政府有关部门对于农村信息化意识薄弱,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内容理解不是十分清楚,未能意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政府部门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政府未能够结合本地区农村电商具体情况及具体现状进行完善的建设。除了政府部门对农村电商认识淡薄以外,还包括百姓思想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农村地区的人们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于新鲜事物接受缓慢。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而言,如果出现任何的意外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大多数的农民家庭对电子商务交易有着一定的抗拒心理,很少有农民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商品交易活动,他们认为传统的农业购销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往往忽视了现代化市场发展的真正需要。在电子商务出现的时候,买卖双方通过网络建立关系,由于地域的限制,建立安全和信任的交易关系十分困难,政府及百姓对于农村电商认知度不够是导致电子商务在农村不能够更好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电子商务的发展要依托于现代化的信息与网络技术,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中,一些偏远的山区连通讯工具都没有,电脑的普及性很差。首先农村电商网络硬件设施不完善,例如没有宽带网络接入,3G/4G网络信号覆盖不够全面;面向三农提供的网络平台、数据共享平台都比较少,尚未建立利于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业数据平台。其次农村电商网络基础设施软实力有待加强,例如农村商业流通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农村地区缺乏对于电脑的了解,农村地区网络传播能动性差。由于农村的地理分布问题,导致了农村各地区之间网络设施建设不全面,满足不了广大农村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原始的有线网络建设不仅投入成本巨大、运行维护成本高而且收益缓慢。这些因素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农村地区物流体系不完善

我国农村电商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农村地域普遍较为偏僻,运送成本过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有待提高,缺少专用的搬运设备;车辆配置较落后,导致远距离农产品无法送达;库存仓储条件有限难以保证农产品新鲜程度;网络与农户接通“最后一公里”配送工作未能在农村真正实现;物流体系节点覆盖率低,不能保证配送站全面性。所以很多物流公司的配送范围并不包括农村地区,可见物流体系还有待完善。

4.农产品加工满足不了电子商务品质需求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面临着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和国内的生产总成本不断上升的双重压迫。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农产品加工主要局限于个体生产或者是小部分的承包制,导致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效率较低。并且农产品再加工未真正运用现代工业体系,未能从实质增强农产品功能;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下,缺乏对于产品的精加工及深加工,导致农产品质量低下,农产品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制约了农村电商的进步与发展。

5.政府有关部门对电商的管理不到位

农村电子商务要想实现快速的建设和发展,必将离不开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管理。由于我国农村电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府对于农村电商扶持力度薄弱,农村电商专项资金及技术支持不够及时,关于引进物流企业入驻农村未能出台相关普惠制政策,政府对于市场秩序监督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农村电商发展缓慢,这也就导致了农村地区电商缺乏专业的技术性政府指导。

三、解决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问题的对策

1.加大宣传提高农村电商认知度

在促进农村电商发展中提高农村地区人们自身的素质和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例如张贴宣传海报、设置网络宣传栏等,或者是通过平面媒体等来对农村地区的人们进行文化教育,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农村电商成功案例,积极调动村民思想意识,加强人们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现代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不仅如此,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安排一些电商专业刚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地区进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能够让农村地区的人们更好的接受到外界最新的技术和思维方式,可见提升现代农村地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农产品始终都有着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平台,农民应增强电商意识掌握正确的机会去寻找销售平台,如果能够学会科学有效的运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更好的将电子商务与农产品销售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高效发展。

2.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是农村电商发展的首要内容,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内容,只有不断的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才会更好的改善农村地区的现状,为实现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确保我国多数农村地区能够实现电子商务的合理化运用,就应该不断的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通过建设网络设施来为后期的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架设网线、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完善硬件设备,提升网速,扩宽通信管网、建立无线基站、加强农村计算机设施的覆盖率,采用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替代部分光纤网络, 最快的将网络拓展到每村每户,并且节省到每位农民的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成本中,大幅度的降低线路铺设成本。使互联网光辉照进每一个村舍,为互联沟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加强农村地区网络建设的重要举措。

3.完善物流体系的管理机和建设

完善农村地区物流系统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我国而言,城乡之间的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于乡村地区而言,物流体系并不完善,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建设,有关部门应该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来优化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例如通过规划路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等,在农村地区加强“最后一公里”物流建设,促进农村电商真正快速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而言,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完善现有的物流体系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内容。

4.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电子商务品质需求

提升农产品生产品质不仅仅是为了顺应消费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农业产品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提高自身生产力的基础上,生产好的农产品需要从源头保护好生态农业资源,提高生产技术,为完善商品品质建立深加工产业链,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真正意义上做到精加工,从品质源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满足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

5.国家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风险,例如互联网存在着网络诈骗,还有一些非法的商家在网络上进行农产品销售。所以农村在运用电子商务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我国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2015年11月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78号),奠定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石,为确保电子商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网上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的可靠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该方面的监督力度,定期的对网络上相关内容进行核实和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就应该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对其进行制裁。

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起到的不仅仅是监督作用,更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电子商务发展以外,农业、扶贫、供销等涉及农村电商也出台明确的农产品电商帮扶政策,政府加强推动整合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集中在网上推出;培育一大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淘宝村以及农村电商模范企业,建立试点推进电商帮扶工程工作。政府通过创办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通过相关创业贷款等福利政策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对于我国而言,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可靠的市场信息来源,采用正确的引导形式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如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要想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就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存在着经济落后、人们思想落后的情况,这些都是能够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才会更好的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高效发展,为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范鹏,张继宇,王梦瑶,李东学.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3(08):134-146.

[2]张建,王猛,李上宏,张铁柱.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06):121-128.

[3]于晓燕,汪小菲,李萌浩.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导刊,2013(06):134-167.

[4]郭军明,董月丽,李青青.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06):187-189.

[5]叶福全,王雪飞,李阳阳.关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思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04):121-131.

第5篇: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一路走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各行各业均发生变革。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在传统经济模式之外,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电子商务。尤其是近几年,电子商务呈井喷式发展,迅速渗透到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中。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关乎我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党的十以来,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取得的成就斐然,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仍存不足,诸多短板尚需补齐。电子商务的出现,给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注入了新的动能,以电子商务作为跳板,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模式给人民生活提供了快捷、便利,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而言,电子商务模式的引入为农户提供了全新的销售方式,打破了传统农村经济规模小、地域性等方面的限制,为推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尽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都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围绕解决“三农”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相关农业农村政策,旨在实现“惠农富农强农”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稳中有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尚存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乡差距大。众所周知,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我做目前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甚至落后,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第二,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比较落后。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生产力水平较低,表现在:分散型为主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特色农业不突出;销售途径比较单一,多数依靠自产自销,无法实现市场化运作。第三,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出现老龄化、女性化现象。近年,农业人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情况与日俱增,致使耕地出现闲置,甚至荒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四,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村人才短缺严重。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现今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必将淘汰传统的农业模式。但是,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形势不容乐观,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缺乏使用现代知识、技术改变现状的能力。

三、农村经济发展引入电子商务模式的意义

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引入电子商务模式,结合现代物流业,颠覆了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一方面,能够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科技进步,盘活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广大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全方位调整,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模式的引入改变了农村的生活和生产经营方式,为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打开了新的通道。

(一)利于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信息不畅问题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引入电子商务模式,将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也会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以分散为主,自产自销,与现代市场脱节,信息闭塞。电子商务利于农民获取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通过电商平台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供需情况,合理调整产品种类、价格,提高经济效益。

(二)升级落后生产经营模式

众所周知,传统农村经济以小生产形式为主,小作坊是典型的生产单位,而现代经济是以大市场为核心。农村电子商务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集约型生产模式将取代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之后,农业生产销售成本减少,实现效益增加。

(三)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生活水平普遍优于农村,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开始转变思想,学习使用新科技、新技术改变自身落后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和瓶颈

当前,随着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日趋完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催化剂。农村经济发展搭上电子商务的“顺风车”,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着实存在问题和瓶颈。

(一)农村电子商务配套政策支持较弱

2015年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指导意见。随后,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举措。可以肯定的是,相关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就目前看,政策仍不健全,尤其是与之配套的法规、制度缺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现代电子商务经济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高。首先,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是现代电子商务经济的基本保障;其次,交通设施不尽完善,农村地区的铁路、公路运输网尚未形成;最后,广大农村地区的自来水、电力、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且不均衡,这也成为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

不可否认,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仍存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占主体,农业优质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甚至出现浪费现象。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受制于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起不到引领地区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市场开放程度不高,规模小,不规范,吸引不到外部投资,限制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乡村人才短缺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在互联网迅速进入农村家庭中后,多数人只是将其作为新的娱乐方式,鲜有将其作为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现代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需要一定的门槛,即电脑的基础操作和产品分析能力,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民倾向于选择更为直接简单的面对面交易模式。同时,由于进城务工创收快,农村大量青年劳力流失,而电子商务涉及的产品定位、包装、宣传、销售、物流等环节缺少人力资源进行学习和运作,致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受阻。

五、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以来,我国农村电子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些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十分严重,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仍落后,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人才短缺等。为切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着手解决这些相关问题。

(一)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保障

完善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关于政策支持,主要有两点。第一,针对发展较好的、典型地区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第二,结合本地区自身资源优势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合理统筹规划,制定事宜本地区的相关制度、规范,为农户提供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标准,降低农户经营风险。基于此,各地政府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我国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政策引导,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电子商务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为了实现物流业务进村,必须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将县级、村级公路建设列为重点,形成发达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第二,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形成完备的网络通信体系,实现网络畅通,确保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顺利运行。

(三)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充分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使农村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得以充分使用,实现资源变效益。与此同时,在发展经济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资源不忘环境保护。

(四)鼓励电商人才投身农村电商,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队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可尝试以下途径。第一,加大人才引进的优惠力度,通过当地政府的宣传,出台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农村。第二,搭建电子商务培训平台,邀请相关专家或专业机构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户自身的电子商务知识。第三,完善人才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以更优的政策吸引青年电商人才,带动农村电商经济发展。

(五)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阻碍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的滞后性。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各级政府应对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给予支持,帮助获得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实现科学决策。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产需冲突,避免盲目生产,借助相关信息拓宽销售渠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品牌对于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农村电子商务切不可忽视品牌的培养,尤其是极具地域风情的特色品牌。因此,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和优势树立品牌,提升产品网上知名度不仅有利于扩大市场,增加农村企业效益,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6篇: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策略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的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网络化、电子化。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将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现行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中,以保证农产品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有效畅通,建立起适合网络经济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即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宣传、营销、推广等一系列营销过程。从交易方式看,农产品电子商务包括网络期货交易、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粮食电子商务交易、政府网上产销对接会交易、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等。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99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集诚现货网(后改名为“中华粮网”)成立,开启了粮食网上交易,这开始了我国农产品网上交易活动的探索。我国农产品“涉网”虽早,但一直发展缓慢,直到最近两三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才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我国已经形成了由政府涉农网站(如农业部网站、商务部网站、供销合作社网站)、期货网上交易平台、大型网上交易平台、网络批发交易市场平台、实体交易市场网络平台、零售网站构成的多层次性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据统计,截止2013年,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达3.1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

第二,农产品网络零售网站和网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3年,在阿里平台,注册地址为乡镇的农村卖家约为72万家;淘宝网卖家为37.79万家,比2012年增加了45%。此外,出现了众多的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公司,如:易果网、1号店、顺风优选、沱沱工社、中国地理标志商城、龙宝溯源商城、全农汇、我买网、菜管家等。

第三,生鲜电商发展不如人意。虽然,进军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的企业不少,一些企业的交易额也不错,然而,生鲜电商经营困难却是行业现状。北京“优菜网”在2013年初寻求转让;上海“菜管家”运营4年来总计投资3500万元,目前仍是亏本运营;武汉“家事易”短短两年半时间电子菜箱覆盖了1200多个社区,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虽然每日成交量不小,但基本上都是亏本支撑;永辉“半边天网”上线不到百天就下线。

三、制约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虽然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低,不仅大大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渗透率也远远低于服装、电子产品的。这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一)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山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乡村一级成为网络覆盖的薄弱地带,一些农村地区尚未接通光纤。网络建设落后导致我国农产品相关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滞后,农村网民较少,农民电脑普及率低,从而影响了农产品供应链前端电子商务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1年,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占整体网民的比例为26.5%;2012年,农村网民规模为1.56亿,占整体网民的比例为27.6%;2013年,农村网民达到1.77亿人,占整体网民的比例为28.6%。

(二)农产品标准化建设落后。目前,生鲜电商平台有易果、顺丰优选、本来生活、正大天地、天天果园等。据统计,这些平台进口食品的品类都超过40%。其原因之一是我国农产品非标准化。电子商务交易要求卖家展示统一的、标准化的商品信息,因我国农业生产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为主,故难以形成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产品之间的差异明显。由于缺乏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我国农产品无法与国际接轨,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无法发挥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我国农产品标准化建设落后导致电子商务活动中退货率高。虎嗅网认证作者黄刚称,不少农产品电商退货比例达到了10%。

(三)现代化物流水平低。物流是制约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我国物流技术落后,农村物流设施建设不足,导致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在农产品网络零售中,客单价(即单笔交易额)为100元,则物流成本将达到25%到40%,同样情况下,服装或电子产品的物流成本则在5%以下。行业数据测算:客单价低于200元,农产品电商处于亏损状态。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冷链物流。有资料显示,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5%、15%、23%,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是在常温下流通的。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的冷链流通率也在95%以上。显然,我国冷链物流十分落后。冷链物流的不完善造成我国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5%至30%,可见,冷链物流也成为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一大挑战。

(四)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目前,我国缺乏能够利用网络收集各种农业产销信息(如气候资料、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市场消费趋势、即时市场行情等),进而分析农产品产销信息,并迅速回应市场变化、调整产销决策的专业人才,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得不提的是:作为农产品交易中主要参与者的农民,文化层次低,计算机操作能力差,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意识较弱。

四、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一)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必备条件,农村是农产品种植中心,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因此,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必须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扩大互联网的覆盖范围,确保乡村一级的网络覆盖。其次,要整合农村现有的信息设施,如广播电视设施、移动通信设施。另外,还需要推进我国农产品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推动农产品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二)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在电子商务运作中,对商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而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显然,加强我国农产品标准化建设非常必要。农产品标准化包括品质标准化、工艺标准化、规格标准化。品质标准化即质量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即生产加工过程的标准化;规格标准化涉及重量、体积、大小、型号等问题。近年出现的“瘦肉精”、“毒大米”、“毒韭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可见,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化是农产品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产品质量既受到生产环境(如水质、土壤、大气)的影响,也受到生产过程中技术规程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加工环节(如采摘、保鲜、储存等)的影响,因此,只有将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每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系统,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

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方面需重点做好三项工作:第一,国家相关部门须加强沟通与协调,构建一套完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该体系应该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操作规程与指标体系。第二,注意我国农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第三,确保标准的执行力度。

(三)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加之生鲜农产品的易变质、易腐烂、不便存储等特点,这给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环节多、效率低,物流费用高,这不能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有力保障。现代农产品物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物流形式。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在近年里悄然兴起。冷链物流是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不可回避的问题。发展冷链物流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但其投资回报周期长,这是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卖家面临的困境。即使单个卖家有足够的资金自建冷链物流系统,但面临着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订单不稳定,季节性强、高运营成本的风险。实际上,社会化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成为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急需的资源。该体系应有专业的从业人员;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水平。

(四)培养现代农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人才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为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培训,强化他们的信息意识、产品品牌意识、现代商务意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他们具备利用网络搜集信息、信息、在线交易、防范风险的能力。同时,还需重点培养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形成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队伍,为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田英伟.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价格月刊,2012(7).

[2] 洪涛,张传林,李春晓.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研究(下)[J].商业时代,2014(17).

[3] 谈海霞,张敏.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1(3).

第7篇: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城乡物流业;一体化进程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

(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浪潮催生了一大批商务类的网站的建立,从而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之1997年经济危机的冲击,线上交易明显优于实体经济,于是不少个人和企业都想抓住互联网经济所带来的希望。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受2003年“非典”的影响,B2B、B2C以及C2C模式的电子商务迎来了发展机遇。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电子商务成交额从2006年的1.28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0.8万亿元,增长近二十倍。

总体上看,中国日趋繁荣的电子商务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从结构上促进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同时,电子商务也带动了其它诸如旅游业、物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所谓“物流”,即把一地现有的资源运往所需的另一地。由于地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人们往往以物流业发展水平来衡量一地的区域投资环境。几乎和中国电子商务同时兴起的物流业在21世纪初开始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并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中国物流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一直是在波动中趋于稳定增长。

具体来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由于城市地区得天独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缘优势,其物流业的起步于发展都要优先于乡镇地区的物流业。一些大中城市的物流业稳步发展,进而会带动其周边地区乡镇物流业的发展。

而乡镇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由于其地处偏远,信息化水平较低,科技运用的不到位,缺乏物流信息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并且这里的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互联网普及率不高,财力人力有限,乡镇地区的物流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根据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物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目前我国物流业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在产业规模、服务能力、技术装备条件、基础设施网络等方面均取得较明显的进步。可以说,我国总体上已开始步入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但是,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具体问题表现为:1.物流成本高,效率低;2.物流企业规模小,自营比重高,资源浪费严重;3.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现代化物流体系尚不健全:4.法律法规等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

二、城乡电子商务中的物流业

城市地区的物流业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得到最先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业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其发展的影响。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逐步加强。同时,政府也开始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然而,当前不少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规范化服务意识,专业化水平不高,在资源、技术、资金、运营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的配备上,还缺乏科学有效的经验。此外,企业之间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也容易导致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而在乡镇和农村等偏远山区,其经济基础薄弱,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极为低下,导致物流业的发展程度不高。但是,这并不代表农村电子商务就没有市场需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国家政策开始向农村地区倾斜,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逐步增强。电力通讯、互联网逐步在农村地区展开,使得地区生鲜农产品更好地流通,进而逐步走向电商化轨道。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确保农产品适销对路?如何解决农产品及时有效地流入到城市消费者手中?如何使农村的可持续性发展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进而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三、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一)物流业一体化的发展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只有解决农村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问题,才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鉴于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的特点,有必要继续坚持“先富带后富”的战略,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解决城乡交流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在农村地区要向城市地区靠拢,发展、治理好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地区要向乡镇地区发展蔓延,规划、利用好乡镇开发区。逐步实现城乡产业化转移,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密切区域间的经济文化往来。这样城乡物流业才能朝着一体化进程有力迈进。

(二)一体化进程中的策略

城乡物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应该首先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化人才。

其次,要加大产业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而形成适应农业物流的模式。要扩大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形成F代化的物流模式,促进科学技术向物流业的信息转化。

此外,在商务贸易交往过程中,不论是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者,还是生产生活消费品的使用者都要充分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坚持走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体化进程中产生恶性竞争,进而实现电商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二者的双赢。

第8篇: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范文

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刚刚起步,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以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据阿里研究院的数字显示,自2012年以来,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预计2016年农村网购市场将突破4600亿元。同时,农村生产的产品也将通过淘宝和天猫等平台实现与更大市场的对接。

吉林省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率先探索实践,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电子商务试点之一,吉林省在配送中心、乡镇配送站、配送点的县、乡、村三级配送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破解了困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流通业瓶颈问题。2015年,吉林省的通榆县、蛟河市、桦甸市、通化县、敦化市、临江市、伊通县、延吉市等8个县(市)被财政部、商务部确认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6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了《关于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6〕3号),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等政策效应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平台作用,大力推广 ‘互联网+流通+服务 ’的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吉林省已经逐步显现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农村电子商务路径。不仅实现了农资下乡、日用品到户、农产品进城、大宗农产品贸易四项电子商务服务,还不断加强基础建设。至2015年12月,吉林省农村电商项目已经涉及39个县(市)、覆盖1300多个行政村,合作对象包括阿里、京东、苏宁、一亩田、邮政等电商企业。城乡居民和企业开设的网络店铺总数在40万~50万个。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直属单位主导的“开犁网”年销售额达1.5亿元。在智力支持方面,2015年吉林省农村电商联盟成立,汇集农村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校、金融机构、风投、创业者全力推动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较上一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该报告同时指出,商务类应用成为农村网民发展最快的应用。由此可见,农村信息化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具有一定的农民基础。

二是农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不够。虽然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但仍然有大量的农民没接触过互联网,或不了解电子商务,尤其是对这种“不见面”的交易方式感到不可信。

三是物流业体系不健全。整体上看,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物流业体系不健全,很多物流公司在县级都有营业部,但一涉及进村入户则望而却步,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此外,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不完善、售后服务缺失、质量监督困难等因素也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3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更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政府应从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大资金支持和金融支持力度、为企业与农民提供指导服务等方面,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健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仓储、物流体系的全面提升,才能破解网络、交通、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制约。

三是加强农业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农产品的标准与安全问题始终是消费者顾虑最多的问题,因此,应以农业信息化为基础,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提高产品质量。适应网络销售模式,对产品进行适当包装营销。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使消费者放心购买农产品。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严重缺乏自有品牌。政府应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参与电商的农民,坚持特色产品、优质产品、品牌产品的发展思路,规范市场竞争,打造个体品牌和集体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五是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政府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进农村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群体。还可以通过建设学习和培训基础的方式,引进专业人才,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第9篇: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范文

1运营市场化

从国家对公益文化产业发展的改革方针来看,资源投入与服务改善是其中两项重要的指导思想,而这两方面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乡村广播电视具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性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文化性与市场性,为适应未来越来越显著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必须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运行机制上,借鉴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经验,创新体制,面向市场,以大众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乡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市场化运营。乡村广播电视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必须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公益性与经济型。乡村广播电视是国家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信息传播媒介,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与国家政策性,同时其必须保证足够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资金支持和良性循环发展,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特征。

2内容多元化

从目前我国乡村广播电视发展的国家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来看,乡村广播电视的服务对象是“三农”。因此,其服务内容也应该满足“三农”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主。在这个政策的引导下,乡村广播电视节目应充分体现农村文化特征与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特色,以多元化的节目形式满足“三农”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与沿承的根基,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的形态。因此,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构架多元化的乡村广播电视节目,为“三农”提供更好的需求服务。

3乡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路径选择

乡村广播电视业的长效发展是乡村广播电视业服务市场以及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应努力创造乡村广播电视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文化产业视角来看,广播电视的发展应体现出三种基本属性,即公益性、经济性与文化性,因此在长效发展路径的选择方面,应突出这三个属性的特色。

3.1公益性发展之路

从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来看,处于基础层级的乡村广播电视组织仍存在大量的问题与困难,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是广播电视台的组织属性不明晰,运营混乱,无法准确理清公益性与经济型之间的均衡关系。多数乡村广播电视台的运营资本缺口较大,财政拨款不足,同时市场经营收益有限,导致乡村广播电视台长期处于多困难经营状态,这不利于公益性的发展。因此,从文化产业公益性属性的视角出发,必须对乡村广播电视的组织属性进行界定,要么政府投入来实现公益性发展,要么放权给电视台,改革节目形式,以经济带动公益的模式促进乡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公益之路发展。

3.2市场产业化发展之路

市场产业化石按照目前乡村电视台所属的行政区划分而成立的广播电视台全面推向市场,按照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完成广播电视台的整合重组,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广播电视的整体质量,又减轻了财政负担,一举两得。依托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实现广播电视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的融合,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适应农村市场的真实需求,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又符合乡村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目前较为实际、较为有效的发展路径之一。

3.3公商并存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