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的统计学范文

高中的统计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的统计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的统计学

第1篇:高中的统计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概率统计;游戏化教学

概率学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高中数学中,概率统计知识的学习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两个概念。概率和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从概率的基本性质出发,对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以及随机抽样的教学方向进行了研究。

一、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我引入了很多生活中的故事,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认识概率的概念和性质的教学中,我首先做了最经典的猜硬币实验,让大家猜测硬币的正反面,有的猜对了,有的猜错了,我说:“这是一个游戏,答对的学生今天运气真好。”然后我又问:“小明,你刚才猜对了,那你再猜一下,下午的天气怎么样?”小明说:“我猜一定是晴朗的,下午我和同学要去踢足球。”我又问:“小红,你今天早上迟到了,你觉得你明天早上能早起吗?”小红说:“我明天一定不会迟到的,老师。”然后我给学生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刚上课的时候我们一起玩了一个猜硬币游戏,有的同学猜对了,有的同学猜错了,下次抛硬币的时候到底是字朝上还是花朝上谁也不能确定。”我问:“小明,下午还没到,你能肯定下午天气就很好吗?”小明思考了一会,说:“不确定。”我又问小红:“小红,明天还没到,你肯定自己明天不会迟到?”小红说:“不肯定。”上面是我和学生课上对话的一部分,其中加入了日常生活场景,小游戏、情景模拟等,可以看出我对教学引导部分的重视,上面这些对话看似无关紧要,但在这样的对话中,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在分层抽样的教学中,我首先和学生一起观看了315晚会的节目片段,我又给学生设定了一个情景:“小明,你现在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工作人员,进入了一家制作面包、蛋挞、蛋糕的工厂,你要进行质量检查,但是工厂里生产了非常多的东西,你准备怎么检查?”学生说:“我刚才看了315晚会视频的片段,其中重复最多的就是某一类商品抽查多少、合格多少、合格率多少这样的话语,我想,如果我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工作人员,我会在各种类型的糕点中抽查一部分。”这时候我再进行分层抽查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就是抓住了学生对新媒体的热爱,对新事物的好奇,结合当前阶段的社会热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二、游戏化教学

古典概率有两个特点:(1)实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多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概念,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抽奖游戏,获胜者可以一个月不参加平日的擦黑板活动。游戏有三套规则,每个学生先进行规则选择,然后进行游戏。规则一:袋子中有1个红球和1个白球,学生从中取出一个球,是红球就获胜。规则二:袋子中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学生从中不放回地取出两个球,同样颜色就获胜。规则三:袋子中有3个红球和1个白球,学生从中不放回地取出两个球,不同颜色就获胜。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先要进行思考,判断哪一套游戏规则获胜的可能性大,然后再进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了古典概率的概念。

在几何概率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做了超市转盘的游戏。超市今天有一个活动,购物满100元就可以进行一次抽奖活动,在超市门口有一个很大的转盘。圆形转盘平放在桌子上,游客动手按下按钮指针开始转动,再次按下按钮,指针在惯性作用下慢慢停下来。我把这个转盘简化后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玩一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一等奖的面积最小,二等奖稍大一点,三等奖更大一些,谢谢参与占据了整个圆盘的多一半,学生通过游戏,观察、探索,更好地认识了几何概率的概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概率和统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对概率和统计的教学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和游戏化教学的教学理念,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概率统计的知识,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发现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2篇:高中的统计学范文

《统计学》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培养学生日常企业管理中的基本统计技能,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处理数据。基于执业能力的应用性教育,《统计学》课程必须打破旧的学科体系和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的单元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为基本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高职管理类学生的特点

(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偏低,起点不一,差别较大。

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类型较杂,包括三校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绝大多数是来自普通高中。这三类学生入学起点不同,文化、专业素质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教育难度较大。

(二)高职管理本文由收集整理类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管理类学生都是文科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较差,对《统计学》、《经济学》等与数学关联性较强的课程兴趣不大,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统计学》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思路与实践

(一)项目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坚持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按照企业管理中统计工作过程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1.以企业管理中的统计工作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2.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3.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设计教学活动;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5.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职场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二)项目教学的设计步骤

1.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形成若干教学项目。

《统计学》主要培养学生四大基本能力:调查方案设计能力、调查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调查报告撰写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资料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是:①知识目标: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方法、统计调查的方法、统计整理的方法以及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和常用指标的计算。②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能够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统计资料的整理;能够正确运用excel软件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能够运用静态分析指标和动态分析指标进行统计资料的分析。③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诚信、公平、敬业、服务、团队协作精神。

根据以上学习目标,以统计工作任务为线索将课程内容设计为三个项目:①统计调查;②统计整理;③统计分析。

2.基于工作过程,将各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单元,在任务驱动下,运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实际操作等方法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

3.在任务驱动下,实施教学。

以上只是对项目教学的典型“任务”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设计,接下来要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举例

以下以“统计调查”项目为例说明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计。

1.项目教学目标。本项目的教学目标主要是:①技能目标:掌握问卷设计技能,调查方案设计技能,调查技巧运用的技能;②知识目标:了解统计调查的作用和要求,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和格式;掌握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特点和运用;掌握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和运用;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知识。③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

2.项目教学活动设计。首先,教师根据本项目的教学目标设计、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因为统计调查在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市场调查,所以本项目设计的任务可以是以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学校范围内模拟一次市场调查。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调查方案、调查问卷,明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方式。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实施小范围的初步调查(调查对象大约10人左右),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对自己所制定的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是否有缺陷进行检验,并对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进行修正。调查方案和问卷定稿后,学生再开始正式的大规模调查。在完成调查后,学生对本项目的成果——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及纠正。

第3篇:高中的统计学范文

【关键词】沟通 情感交流 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效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它告诉我们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之间如果没有了情感交流,那么这样的教育充其量只是一种机械式的灌输。师生之间只有每时每刻地进行着心灵的碰撞,才能建立起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因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除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上下功夫外,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情感交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结合自己高一年级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在课堂内外进行师生间沟通与情感交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作一浅谈。

高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两节课,每位老师要带好几个班。与其他科目相比,师生之间的接触较少,老师很难叫出学生的名字。如果不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情感交流,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从而影响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1. 全面了解学生,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情感交流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之一。

课堂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师生双方通过相互的语言交流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要全面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师生顺利进行情感交流的前提。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可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可以对一个班的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要发挥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些学生会从喜欢这个老师开始,喜欢上这个老师所任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老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实现教师的期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握主动权。首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中,并及时准确地将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的良好情绪,可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成为一种动力,学生与老师相处融洽,学习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也会提高。

2.教学演示时间不宜过长

高一学生刚刚跨入高中阶段,因而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高一学生刚经过中考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刚接触新的学习领域,在心里上可能存在着好奇的感觉,在学习上可能存在着放松的感觉。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在讲台上讲课,同时发现有学生正在下面偷偷忙着自己的活动。加上面前放着一个大“玩具”,你在滔滔不绝,我的手在“发痒”。

所以,要留更多的时间给师生的交流。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自我学习、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的时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体现,课堂教学效果也能突现。

3.强化注意、把握全局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由于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上,可能无法察觉全班学生的情况。每个班都会有几个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关心,希望教师给他们更多自由,上课时趁教师不注意,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聊天。在这种情况下,如教师不与学生交流是难以察觉学生的情况的。所以教师要通过交流,及时掌控全局,掌控制学生的行为,及时调节教学的节奏和教学过程。对这些学生要特别关注,处理不当会对整个班级造成不良影响。老师可以用目光注视学生,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还可以用教学软件适当控制他们的操作,私下给他们提醒。但不能当众批评以免产生负面影响。与这些学生交流时,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成就感,这些学生通常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可以让他给大家演示操作步骤,小组合作时让他当组长,把他的长处展现在其他学生面前等。另外,还可以对他们提一些更高难度的要求,参加电脑动画制作、网页制作比赛,引导他们把聪明用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上。

4.调整策略、师生零距离交流

在一堂课中,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教学语言来体现教学动机,如果一个教师一节课始终站在讲台上授课,课堂会显得单调而又沉闷;而教师若能适当地走到学生中间,在学生中间提问,则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他们共同探讨,达到学习的目的,课堂气氛就会变得轻松,加强师生课堂上的感情交流。网络和教学软件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如果单纯使用这种方法既没有亲和力,又缺乏直接的师生交流,不利于密切师生间的关系。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应当到每一个学生身边去,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进行个别辅导,对做得较好的学生,用手轻拍他的肩膀,对他点点头,以示表扬和鼓励。

5.鼓励生生交流

学生间的交流,可理解为一种协作。在协作学习模式下,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及时引导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让学生自由选择与谁相邻而坐,这样学生就能无顾忌的地向邻座讨教,从而大大增强的学习效益。教师还可以有意让“好生”和“差生”组合,避免自由选座导致的两极分化,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帮助,体现团队的合作精神。教师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中对两个以上的学生进行不同类别问题的辅导帮助,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代替教师检查其他同学,在检查中若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旁听”、“旁观”者就少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无形地集中起来了,学生的“乐学”“好学”习惯也慢慢地养成,教学的效果也就无形地得到了体现。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让我们充分利用课堂、课余,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情感交流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地、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促使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达到较佳状态,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也会与日俱增,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情感也会在课堂上养成。

参考文献

[1]钟慧.浅谈情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EB/OL]

第4篇:高中的统计学范文

一、设计好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的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时期,要充分利用生物学科密切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特点来设计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细胞的癌变》这节内容的教学中,课堂开始便以37岁的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导入,学生对娱乐新闻都非常关注,这样的导入可以很轻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拉近生物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教师在生物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努力挖掘一些与生物知识相关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现象或者规律等,然后通过学生的兴趣点来激发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例如,在《光与光合作用》一节学习了绿叶的光合色素后,便可引导学生分析“树木的叶片为何呈现绿色?为何有些树木的叶片在秋冬季节会变黄?”将书本知识用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可以拉近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

随着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工具开始逐渐走进了生物课堂。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多媒体工具可以将文字化的生物知识用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这样的知识对于学生会造成多重感官的刺激,一来可以很容易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可以将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的发展,让学生体会生物科学的神奇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及相关栏目的设置,如果合理挖掘利用的话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时,就可以提出“如果你是孟德尔,你打算如何完成豌豆杂交?如何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体验生物学家的智慧和伟大,体验生物学科的神奇。再比如,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及《DNA分子的结构》中相关理论、模型提出过程进行介绍,都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生物科学的严谨,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他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配合教师的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低效课堂为高效课堂,让教师幸福地工作,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成长。

第5篇:高中的统计学范文

[关键词] 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材地位 认知规律 创新 实践能力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内容是对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总体性的介绍,而该教材第四章到第八章又是对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详细剖析。显然在教学内容上,前后存在重复关系。在教学上应该如何处理,教师之间也进行过一些讨论。教师们对此节教学的处理意见并不一致。有的教师认为,应该这一章先不上,等后面几章上完再回过来上这一章,也就是调整一下内容顺序,可以先分后总;有的教师认为,应该把后面几章的内容融合到第三章中去上;有的教师认为,教材编排先总后分,这样的安排有其道理,不能改变教材顺序。于是有了争论,也有了思考。

带着疑问,本人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试验。首先尝试的是把第三章调到后面去上,上完第二章直接上第四章及后面的内容。结果自已感觉到学生对设计过程的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掌握的不好,问学生,学生说也有同感。是啊,没有对设计总的过程的了解,直接进行设计过程中各环节的教学,学生就不能充分理解各个设计过程的环节之间的关系啊。

那么,如果把后面几章融合到第三章里来上,行不行呢?试验的结果很显然,这样做不仅会打乱教材体系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经过几轮教学实践,经过一次比一次深刻的对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逐步认识到,课程组专家在这个环节中安排第三章“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是有重要意义的,如果这一章教学目标达成了,那么将有助于学生对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有个总体认识和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具体的设计产生浓厚兴趣,这样就为后面内容的学习作了逻辑上和心理上的铺垫。看来,对“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节地位的认识要从教材整体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上来把握。因为它是逻辑上的一个关键点,又是对设计及其过程进行教学的一个总纲。以下就我们的实践与思考,总结出几点认识,供同行们参考。

一、把握教材整体,认识本节地位

纵观《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第一章是引领学生走进技术世界对技术进行总述;第二章介绍了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三章综述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及评价;后几章基本上是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展开。可见,第三章既是过渡的一章,又是提纲挈领的一章。即一方面是从技术与设计的一般性介绍向设计的具体过程的过渡,另一方面又起到对后续章节内容统领作用。对本章地位的认识是对全篇教材认识的一个关键,也只有在对全篇教材全面认识的情况下,才能正确地把握本章的地位。实际上,对本章内容的认识和处理牵涉到课程的整体教学。

二、尊重认知规律,实施教学活动

从逻辑关系上来思考,这一节只是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总的介绍。学生只要从理论上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就行了。所以可以从提问“设计要经历哪些过程呢?”直接引出问题,然后把设计的一般过程直接介绍给学生,这样就应该能完成教学目标了。然而,在课后的反馈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认识不深刻。对设计的一般过程要有哪些环节以及为什么要有这些环节理解不到位。于是在问学生“书上不是详细介绍了便携式小板凳设计的过程了吗?多看书多思考不就能理解了吗?”时,学生直接回答:“看不如做,如果让我们也动手体验一下,我们肯定会理解的。”学生的回答引起了我们的深思:人的认知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设计的一般过程”要教给学生的就是设计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如果我们让学生从一个特殊的载体开始,经过亲身设计体验,来认识设计过程不更好吗?

有了以上的认识基础,我校通用技术组全体老师经过讨论,认为“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可以从让学生体验设计开始,让学生自己确定设计主题,自己完成设计,在学生有了体验的基础上,再来师生共同总结设计的一般过程。于是,我们在2005级高一的12个班级中任意挑选了8个班进行教学试验,另4个班作为对比班。在试验结束后,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回答“通过学习,你对设计过程有哪些认识?”一题时,除了大部分同学都能答出设计的一般过程外,实验班有87%的学生提到设计要考虑材料的问题,对比班只有31%的学生提到;实验班有78%的学生提到对设计方案要进行对比和优化,对比班只有23%的学生提到;实验班有91%的学生提到,设计方案要经过试验来验证,对比班只有少数几个人提到这点。在回答“你对设计有热情吗?”时,实验班96%的学生说有,对比班只有57%的学生说有。对问题“你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设计的过程吗?”的统计中,实验班98%的学生答希望,对比班只有61%的答希望。不难发现,试验班学生学习设计的积极性明显高涨,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学习设计的兴趣更为浓厚。(本自然段写得好,好在有数据、有对比,有说服力)。

经过试验和分析,我们认为,如果让学生先对一个具体的设计进行体验,然后上升到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识,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理性上的认识后,我们再来让学生用设计的一般过程来分析一个具体的设计,或者进行一项具体的设计,再从一般回到特殊。有了这样的认识上的循环,学生才会真正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遵从“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使得我校的通用技术教学效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实践能力

设计是一个产生有用的产品和系统的创造性的计划过程。设计过程需要使用多种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空间想象,批判性思维和推理等,设计也需要动手能力,如测量、绘图、使用工具等。所以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那五个基本阶段的认识,还要注重对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创造性思维、探究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笔者有幸参加江苏省通用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在会上聆听了上海特级教师程镐初对自己设计便携式小板凳的过程剖析,感触十分深刻。一方面,体会到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系统有序的阶段;另一方面,设计需要多种技术素养。而这些东西都不是只通过理论学习就能获得的,它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来培养。教材中介绍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过程,对编写者来说,它是一个真实的实践过程,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启发。然而,中国有句俗语“看人做事不吃力”,听别人介绍做的过程和自己做是完全不一样的。由此我想到,如果让学生以教材中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过程为参考,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己动手体验设计过程,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设计一般过程的了解,更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吗。为此,我在平行班级中进行了两种教学的对比,一种是通过详细介绍便携式小板凳设计过程,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设计的一般过程;另一种是给学生准备部分材料(如白卡纸、简单工具等),让学生(可几人组合,也可独立完成)以教材便携式小板凳设计介绍为参考,通过实践来体验设计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设计的一般过程。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学习兴趣特别浓厚,创新的欲望特别强烈。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亲身的实践,设计出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小板凳后,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展现,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对设计程度认识也明显的更为深刻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也在这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中的统计学范文

一、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二、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四、不具备进一步学习的条件。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应当采取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难点为辅的对策: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一)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二)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三)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四)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五)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六)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的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七)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二、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三、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是少不了的。

第7篇:高中的统计学范文

一、温州二中机构改革尝试及反思

2006年秋季开始,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温州二中尝试性地进行了第一轮机构改革,撤消了政教处,成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主管全校性的学生活动和“后四”领域课程(技术、艺术、运动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生活服务中心主管学校的学生公寓、食堂、师生服务部等。这一改革的实施,使得温州二中在学生生活管理、学生活动、“后四”领域课程的实施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且这些特色得到了省、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肯定,多次在省、市级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也为众多的兄弟学校所效仿。

2008年秋季开始,温州二中对学校管理机构进行第二次调整,将分部管理模式(普通部、国际部)改为分年段管理模式,成立基础年段(高一高二年段)和毕业年段(高三年段)办公室,各配2名中层干部,分别负责德育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层干部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一线”情况,及时制定和调整策略。与原先的分部管理(国际部和普通部)相比,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好处是在地针对不同阶段学习特点和任务采取相对应的策略方面显得更加“专业”。同时,基础年段和毕业年段具有更大的“权利”,如班主任聘任与评价、科任教师的聘任与评价、课时的调整与功课安排、学生和班级的行规管理等等。有效避免了兄弟学校中的年级段长“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避免了年段与教务处、政教处之间过多的工作交叉,最大程度减少了工作中相互推诿的情况。伴随此项改革而来的是,从2009年开始,二中在高考方面也实现了跨跃式的进步。

温州二中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再次崛起的。虽然成功不能全部归功于机构改革,但这种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改革措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二中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以机构改革为代表的思想解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二中的办学特色形成。

二、对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的设想

基于成功经验和当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解决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与落后的机构设置之间的矛盾,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下面,本人就普通高中的学校管理提供一种机构设置方案,以供参考讨论。

1.机构设置总体构想

废除现有的校务办公室、教务处、信息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安全处(办)、教研处、团委等9个机构,设立学校事务中心、教学服务中心、教研指导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5个机构,将原来的高一段、高二段、高三段整合为基础年段办公室和毕业年段办公室。(以下暂称为“5+2管理模式”)

2.各机构的主要功能和职责

(1)学校事务中心

学校事务中心是一个负责对外接待、对内协调、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的机构,统筹学校里的人、财、物和信息。如:财务、学校及教师档案、校园信息(校园网、OA办公系统等)等的管理;物品采购、硬件建设、校产管理及维修、校园保洁及美化等;接待督办、文件签收与转发;医务室的运行及管理、校园安保等。

(2)教学服务中心

教学服务中心是一个为一线教学提供服务支持的机构。主要负责招生工作及学籍档案管理(包括电子学籍系统);高考、学业水平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大型考试的组织工作;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教材征订、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共享等等。

(3)教研指导中心

教师的教科研活动应该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倡导下,基于教师个人的教育理想和对提高业务水平的追求,根据自身的特长或弱点,发自内心的自觉研究行为。教研指导中心是组织人力、物力对教师的教科研提供指导和支持的机构。主要职责有:规划与指导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学分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组织教科研大会并将成果加以落实;负责教师教研水平考核和骨干教师考核;组织教学业务的研究与评比活动等等。

(4)文化活动中心

为了使活动更加有序,可以利用课程要求来规范活动,做到活动课程化。为了让课程有更好的实施效果,也可以对某些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使课程实施活动化。文化活动中心是一个将学校文化、课程和学生活动创造性地融合起来,同时实现教学和德育功能的机构。主要职责有:组织艺文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大型活动;组织晨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艺文讲坛、主题(专题)教育活动;开发与管理活动类课程(“3+3课程”,详见下文);管理学生社团、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负责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等等

(5)生活服务中心

生活服务中心是师生提供生活服务的机构。当然,为了更好地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生活服务中心也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主要职责是师生食堂、校园超市、学生公寓的运行与管理

(6)基础年段办公室、毕业年段办公室

第8篇:高中的统计学范文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设计者比较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Project部分的设计意图,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分析了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即教学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能用英语开展辩论),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都紧紧围绕这个学习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体现了广为认可的教学设计思想,即“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一、教学目标设计做到了“无中生有”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通俗地说,就是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知道了什么,知道多少,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学生本来没有的、通过学习要建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本节课的目标描述为:

“1.知道辩论的相关程序和步骤;2.运用所学到的、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用英语就单元主题相关内容开展辩论,分清观点与材料、主题与细节;3.进一步认识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个目标设计的指向是“用英语做事”,不仅体现设计的“无中生有”的特点,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几个原则。第一,目标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知道”“运用”“认识与理解”等,其行为主体均为学生;第二,目标行为是表示结果的行为而不是表示过程的行为;第三,目标有具体的标准,如“用英语就单元主题相关内容开展辩论,分清观点与材料、主题与细节”;第四,目标行为有具体的条件,如“运用所学到的、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二、教学方法设计做到了“有的放矢”

在笔者见到的教学设计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学方法的设计往往是个摆设,随意列举几个大而不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看出是否真地使用了所选择的方法;或者选择的是一种方法,而实施中运用的是另外的方法。

在这个“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中,设计者根据“目标决定任务、任务决定方法”的思路,有的放矢地选择了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积累关于环境问题的感性知识,教师安排学生观看《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片段,为学生提供了视觉冲击,引发心灵的震撼;为了让学习任务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设计者安排了“头脑风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了提供辩论的技术框架,教师选择了“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后完成概念图;为了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辩论,设计者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所有学生有机会表达,而且在表达中相互学习,充分利用了学习资源。

尤其重要的是,设计者选择了“概念图”这个学习工具,为学生全面地、多层次地理解文章提供了支持,提供了表征自己阅读理解结果的工具,更为学生如何根据辩题组织自己的观点和材料提供了保证,是辩论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促成了学习结果“从无到有”

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没有一个个有效的学习活动,目标就会落空。在这个Project教学设计中,设计者系统地考虑到了要学生能就“Economy or environment ”开展辩论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在Pre-debate阶段先后设计了“Video”“Brain-storming”和“Reading”三个学习活动,为学生开展辩论做了知识结构方面的铺垫;在Reading环节,设计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具――“概念图”,并提供了“辩论”的步骤以及表达方式方面的语言支架,为学生有效开展后面的“辩论”提供了“脚手架”技术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选择辩题“Econom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nvironment”或“Environmen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conomy”,每一大组再分为4―5个小组(4人一组),可谓“有板有眼”,为预期学习结果的“从无到有”提供了保证。

在While-debate环节,设计者首先安排的任务是“四人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围绕选择的话题陈述各自的观点,其他成员评论、补充。正如设计者所言,“小组内预演是为了让所有组员有更多的练习机会,也为后续的正式辩论增强信息”。然后,主持人按照辩论的程序组织辩论,正反两方从各自的小组中选择辩手,开始辩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辩手们开展辩论时,设计者安排其他学生“listen and prepare their questions”,并在后面安排了“argue with the debaters from the opposite sides”,这个安排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了少数人参与、多数人当观众的局面。

在Post-debate阶段,设计中安排了3个任务,分别是“Comments from the other students”、“Summary by the host”和“Summary by the teacher”。3个任务的实质是师生共同根据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评价“用英语辩论”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师最后的总结为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反馈和矫正。

由于学生的差异,学习结果的差异是必然的。设计者为了缩小差异,“Homework”安排了“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100 words on either Pro side or Con side based on the debate in class”。这个任务安排的好处是,在课堂上,大家已经就辩题开展了充分的口头交流,有了这个基础,学生笔头表达的难度大大减低,有利于提高作业的成功率,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口头表达中,学生关注的是意义的表达(focus on meaning),错误在所难免。在书面表达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多关注语言形式的准确性(focus on forms)。

综上所述,这是个任务导向、系统思考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主张。整节课围绕目标形成了一个系统思考,既考虑到达成目标(辩论)所需要的信息和步骤的因素,又考虑到“用英语做事”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因素,还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素;既考虑到教师的教,更考虑到学生的学。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逐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第9篇:高中的统计学范文

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以及在家庭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情况。例如,查阅相关资料、网上购物、制作多媒体CD等一些基本情况;还有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感受,如哪些地方比较有兴趣、哪些问题还没有用信息技术解决等。在开学初,教师可以先制作一个学生情况调查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调查,然后收集处理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把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清楚,才能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逐步展开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引导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及时操作实践,使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应用到作品设计制作中。

1.教学与兴趣并行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在讲授每一节课前,都要搜集本节知识对日常生活、国家发展、科技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产生兴趣,然后导入新课。使学生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既能造福于人类社会,又能帮助我们创造幸福人生的思想。

2.教学与鼓励并行

有些内容很多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学生很容易感到学习困难,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逐步学习,亲自操作,体验知识带来的乐趣,进而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讲授“多媒体作品设计”时,“课题的确定”让学生感到非常困难,教师就鼓励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或见到的多媒体事物,从内容、外观、人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否感到满意?如果有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是不是就确定了一个很好的课题?通过启发,然后分组讨论这个课题的可行性。这样一来,作品课题就比较容易确立了。

3.教学与操作实践并行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演示要与学生的操作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用讲授的知识及时地演练操作,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4.教学与作品评比并行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很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PowerPoint中的电子作品创作等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并把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及作品展现给全体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