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政专项;支农政策;农业;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60-04
一、引言
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2006年,考虑柴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因素,又出台了对种粮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接补贴政策。2008年,中央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2008年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总额达到789亿元。在增加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同时,中央财政设立的良种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品种扩大到高油大豆、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等6种,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f张照新、陈金强。2007)。
然而,现代农业不仅要求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更要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从根本上说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现代农业的本质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其中,高产出是目标,高产出的内涵包括产品的数量多、质量好、农民的收入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等。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目标(柯炳生,2007;孔祥智、李圣军,2007)。具体归结为5个方面: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投入要素增加向主要依靠生产效率提高转变:农业生产的目标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安全、生态和效益并重转变:主要依靠传统技术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相结合转变;由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由于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农业中各行业的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关键问题也存在一定差别,而现行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并未充分关注这些关键问题。因此,对各行业的关键问题和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进行梳理分类和系统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完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对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财政支农专项政策系统分类
财政支农专项政策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政策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财政支农专项政策未能完全匹配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某些亟待完善的环节尚未得到政策的充分关注。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旨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优化生产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健全生产组织方式以及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因此,财政支农专项政策将按照生产要素、生产结构、科技进步、生产组织方式以及社会化服务五大类进行细分。
(一)种植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
种植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总体上涉及面较广,生产要素、生产结构、科技进步、生产组织方式以及社会化服务均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但是,财政支农专项政策的倾斜性明显,生产要素方面政策相对更全面,而生产结构、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有待完善。
1 生产要素方面。种植业生产要素方面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比较全面,涉及到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灌溉等。种子方面有“农作物良种推广项目(不含水稻)”、“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和“种子工程”;农药方面有“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化肥方面有“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试点)”;机械方面有“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灌溉方面有“膜下滴灌设备补助(试点)”;此外,还有土地方面的“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病虫防治方面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等。生产要素方面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政策涉及到种植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多个方面,而且支持对象涵盖了农民、相关企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以及农业管理部门。
2 生产结构方面。种植业生产结构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集中在产品结构上,即通过新品种推广和应用来优化生产结构。主要政策有“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项目”、“优势农产品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以及“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等。生产结构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并未进行有效的细分,一项政策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农作物,如“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项目”涉及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的农作物,这将导致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从而限制种植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效率。另一方面,生产结构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未对产品区域结构予以充分重视。仅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涉及到区域结构问题,但仍然处于试验阶段。
3 科技进步方面。种植业科技进步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既考虑到了整体推进,又突出了重点领域。“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旨在用于水稻、小麦、棉花等生产技术的集成示范。从整体上推进种植业的科技进步。而“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和“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分别关注了水稻和苹果两个重点领域。此外,从农民的角度推进科技进步也得到重视,如“农业科技入户项目”、“农民科技示范场项目”等,但是,这些财政支持政策并非仅仅针对种植业,而涉及到整个农业。
4 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种植业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基本以整体农业为出发点,而且支持对象以农业企业为主,对一般农户的关注不够。“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以及“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旨在改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但针对的是整个农业,并非集中关注种植业。完全以种植业生产组织方式转变为目的的财政支持政策涉及到“保护性耕作项目”和“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旱作节水项目”,分别考虑了耕地和水资源利用问题,涉及面较窄。另一方面,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的政策支持对象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为主,对一般的分散农户考虑较少。
5 社会化服务方面。种植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仍然缺乏针对性,基本立足于整个农业。完全考虑种植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仅有“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其他的相关政策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信息等方面,这些对于种植业的增长方式转变均具有重要意义,但为了保证较高的政策效率,有必要根据具体行业对其进行细分。
(二)畜牧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
畜牧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总体上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财政支农专项政策主要集中在生产要素和社会化服务方面,而生产结构、科技进步和生产组织方
式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相对较少,且针对性不强。
畜牧业生产要素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突出表现在良种补贴上,如“奶牛良种补贴试点项目”、“畜禽良种补贴项目”,补贴对象涉及到畜牧业农户和良种工作站。其他生产要素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较少,仅有2003年畜牧病疫防治的“炭疽病快速诊断项目”。
畜牧业生产结构方面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几乎空白。尽管奶牛和畜禽的良种补贴项目能够一定程度带动畜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但是,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要求高度优化的生产结构,这需要针对性较强的财政政策支持。
畜牧业科技进步方面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同样缺乏系统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补助”和“农业科技入户项目”并未有针对性地考虑畜牧业农户,而“农民科技示范场项目”也未将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户系统归类。畜牧业科技进步方面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比较零散,缺乏针对性。
畜牧业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开始突出重点。2006年开始实施的“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试点”对转变粗放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该项措施仍处于试点期,财政支农专项政策需要尽快完善。其他方面政策,如“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主要支持对象为畜牧业龙头企业,一般分散农户难以得到有力支持。
畜牧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集中体现在资源保护上。其中,“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和“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已经有4年左右的连续实施期。其他方面的支持政策,如劳动力转移、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信息等没有专门针对畜牧业。
(三)水产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
水产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总体上比较零散,与增长方式转变缺乏高度关联性。现行财政政策的主要支持对象为水产业管理部门,而较少直接关注水产业的农户。
水产业生产要素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仅涉及到疫病防治。2003年和2004年实施了“渔业病疫防治项目”,其他生产要素方面的支持政策比较缺乏;生产结构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仅在2003年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通过渔业劳动力的转移来优化生产结构,其他的类似政策有待完善;科技进步方面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同样比较零散,缺乏针对性;生产组织方式方面实施了“远洋公海渔业资源探捕项目”,但支持对象主要为渔业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对渔民的生产组织方式转变效果不大:社会化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涉及到渔政管理、渔用设备以及渔业和种质资源保护等,但是,仍然存在着与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关联度不强的问题。
三、完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的思路和重点探讨
(一)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
通过对各行业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分析,找到存在的关键问题,明确影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环节:系统梳理现行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明确各行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的薄弱环节和缺陷之处,了解哪些方面的政策依然空白,哪些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哪些方面支持方向存在偏差等。然后,根据关键问题和财政支农专项政策状况,确定各行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的调整方向和重点,从而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财政支农专项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全面性、针对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原则。全面性旨在保证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覆盖增长方式转变的所有方面,包括生产要素、生产结构、科技进步、生产组织方面以及社会化服务:针对性旨在保证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必须重点解决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系统性旨在保证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互不重叠、相互协调:连续性旨在保证各行业的关键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连贯实施,避免随意中断。
(二)种植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的重点
种植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从农户角度优化生产结构,改变生产组织方式,提高科技进步吸收率,同时,完善生产要素投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趋同化是种植业存在的关键问题,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必须保证生产结构的优化与优质品种和技术推广等相关政策有效结合,相互协调。支持对象应当充分关注一般农户,从根本上带动农户调整生产结构的积极性。分散化经营是导致当前粗放的生产方式的主要原因,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需要重点解决种植业规模经营水平低下问题,而这同样需要将政策支持对象指向一般的分散农户。科技进步方面财政政策调整重点在于新技术的吸收问题,必须保证农户在获得新品种的同时,真正实现创新收益,这要求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覆盖到整个种植业产业链。生产要素投入方面的财政政策相对较全面。尤其是优质品种方面,但在农用薄膜、小型农机具等方面仍需完善。社会化服务方面财政政策调整需要进一步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农户市场信息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等。
(三)畜牧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的重点
畜牧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有针对性地优化生产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生产要素投入力度,同时进一步推动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畜牧业生产结构方面的财政支农专项政策比较缺乏。仅在良种补贴政策上有所涉及。有针对性地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是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的重点。科技进步方面基本依靠针对整个农业的财政政策,具体针对畜牧业实施的相关政策有待完善,尤其是直接面向畜牧业农户的技术支撑体系严重缺乏。生产要素方面的财政政策基本集中在良种方面,其他重要生产要素如饲料,支持力度不够,这需要得到政策调整的充分考虑。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的政策调整应关注支持对象上,当前政策支持的基本是畜牧业龙头企业和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户,而分散的农户缺乏必要的支持。难以转变粗放的生产方式。社会化服务方面需要重点考虑对农户的生产和销售指导。
(四)水产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的重点
水产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转变支持对象,加强生产要素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同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社会化服务水平。
水产业财政支农专项政策的首要问题在于支持对象上,现行政策主要考虑渔业管理部门,仅有“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涉及到渔民,政策调整首先需要转变支持对象,充分考虑水产业生产者的利益和积极性。生产要素投入的支持力度有限,优质品种、饲料、养殖设备等均是财政支持政策可考虑的方向。科技进步方面的支持政策应关注农户对养殖技术的有效应用,保证政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的支持政策应强调改变传统落后的养殖方式,“标准化养殖小区”政策需要惠及到一般的农户。产业结构优化重点从品种多样化和产业转移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社会化服务应进一步完善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白雪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7,(02):110-113
[2]戴德成,农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种业,2007,(06):27―28
[3]高健、刘亚娜,海洋渔业经济组织制度演进路径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74-78
[4]甘露、马君、李世柱,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6,(06):22―24
[5]柯炳生,对发展现代农业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教学与研究,2007,(10):5-9
[6]孔祥智、李圣军,试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J],教学与研究,2007,(10):9-13
[7]李瑾、秦富、丁平,从畜牧生产视角剖析我国亩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调研世界,2007,(04)
[8]农业部渔业局养殖课题组,我国主要水产养殖方式研究[J],中国水产,2006,(02):11―13
[9]孙震、钱和、陈峰,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食品科技,2007,(02):5―7
[10]孙振钧、孙永明,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特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08):6-13
[11]杨理,草原治理――如何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J],中国农村经济,2007,(12):62―67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路径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内涵
农业经济发展整体思路已由"转变发展方式"替代了"转变增长发展方式"。虽只一词变化,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不同。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考虑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总量增长机理的研究,突出产出的效率问题。而发展方式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体,核心在于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即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能耗降低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做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增长方式对比不仅是农业概念上的扩展、功能的多元化和效益的均衡化[1],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
(一)制度因素
1.土地制度。合理的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极大释放了农民积极性,是符合当时整个经济环境的。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该制度已经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重新的制度安排。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制度改革必将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第四次变迁[2]。但目前我国还没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各个地方都在探索中。
2.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但可以使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等得到优化配置,还可以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但现阶段我国在劳动力转移上面还有很多的制度和现实制约,城乡结构的二元化,使得农民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和城镇居民有很大差异,而依附这些制度的利益分配也不公平。并且随着劳动力转移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科技因素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因素。2005年我国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美、法的1.6、3.6和6倍,不仅成本高,产品标准也低。目前,在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3]。尤其农村信息化建设更是严重滞后,信息沟通渠道简单。
(三)资本因素
1.物力资本。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在1998年对我国农业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为10.69%,而后逐年下降一直到2004年达到低点7.12%,虽然近几年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都在8%左右。另一方面,农业对资金的不断扩张的需求也没有得到金融制度上的安排。首先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会更多的规避对农投资;还有现在民间融资渠道还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目前已引发局部风险,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力资本。根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报告显示,20%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3.4%的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0.13%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76.4%的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2009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1.45亿外出转移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5%[4]。而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学历,53%的农民接受过2~3年的职业技术培训,而日本5.9%有大学文凭,74.8%接受过高中教育,初中毕业只占19.4[5]。所以我们在人力资本上和国外差距非常明显。
三、构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一)加大对农业投入
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虽然按照《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现实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去执行。因此构建"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3]。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的稳定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支农投入渠道,稳定增加农业生产环节补贴幅度,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农村经济发展变革提供资金支持。
(二)实施科教兴农
1.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首先继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农村发展的未来;其次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并逐步纳入义务教育范围;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对农业发展推动作用有限,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培养农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关键。
2.提升科技对农业的作用。首先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起决定性作用。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农业科技转化的力度,建立一批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示范基地,解决育种、储运加工等关键技术问题;其次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搭建技术供需平台,逐步形成"专家+科技人员+示范户+农户"的科技成果推广和普及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建设,畅通渠道;最后加强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不断拓宽农业信息和技术传播途径,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便利,引导农民学技术、用技术、在实践中创新技术积极性。
(三)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首先用抓工业的思路来抓农业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植力度,逐步推进农业"企业化"建设,强化分级管理及支持力度;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化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具特色、资源互补、生态发展"的要求,集中打造基础先进、配套完善、交通发达、产业集聚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园区[6];最后积极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联系市场、政府和农户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业产业提升和适度规模的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信息和人力等支持。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四)加快制度创新
一方面要变革农村土地制度。在土地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目前需要对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进行 修改,需要出台《土地流转法》,来规范和引导土地的合理流转。另一方面需要改革户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教育和就业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人口的正常流动扫清制度障碍,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快速的向城镇转移[5]。
【参考文献】
[1]唐思航、韩晓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J].北京社会科学,2010(2).
[2]闵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3).
[3]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2).
[4]闻学良.试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与思路[J].江西农业学报,2010(8).
山东沂南县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农业基地园区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化战略,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精准、优质、高效型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了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目前,全县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有机农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示范带动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75元,同比增长7.3%、14%和13.8%。
着力推动农业基地园区化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农业片、西部生态片、东南部生态片三个现代农业片区,集中打造临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沂蒙绿源、汶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基地园区,形成10家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23处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达到7万亩,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210个,面积达到43.5万亩。同时,通过加快工商资本注入农业步伐,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县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110家,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195家,先后有226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有机认证或转换认证,3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全国优质黄瓜生产第一县、全国鸭业生产加工第一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设施蔬菜发展基地县。
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到农业基地园区的建设进程中,指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方式,用现代科学的管理理论指导基地园区农业的生产实践。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优质粮油、有机蔬菜、环保养殖、生态林果、高效烤烟、现代渔业”六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值,孵化农业科技,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同时,推广完善生产记录和基地追溯编码制度,完善22种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新评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新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场20个。
着力促进农业品牌化发展。立足资源优势,选择特色农产品,全力打造推介农业品牌,实施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先后培育最具有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6件,市级以上知名品牌56件,“孙祖小米”、“耿府桑茶”、“双堠西瓜”等一批沂南优质农产品品牌逐步在全国打响,农业品牌成为农业增效、农业致富的“助推器”。 “孙祖小米”每公斤卖到56元,双堠镇埠口村“绿蒙山油桃”卖价由原来每公斤8元增加到15元。
关键词:河北省;农业发展方式;财税政策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影响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急需政府增加投入,发挥财政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河北现代农业发展。
一、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取得的成效
2009年河北省财政支出继续向农业倾斜,在促进河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09年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264.8亿元,增长74.3%。
(一)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省财政整合资金7.3亿元,集中用于80个县农业节水设施改造建设;落实资金4.4亿元,支持农村水电、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二)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组织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省级投入4.54亿元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全省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达到80%。
(三)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发展。全省投入25.6亿元,建设高标准节水农田156.6万亩,完成生态综合治理12.4万亩,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99个,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落实资金2.3亿元,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果业,促进奶业产业升级。
(四)扩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的省级试点县达到34个,自主试点县达到40个,落实补助资金1.2亿,拉动社会投入11.7亿元,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二、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税政策的引导性未充分发挥。目前,河北对农民的四大补贴,只有农机具购置补贴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虽然政府动用了大量的财力,但是发放到农户手中的补贴还是比较少,无法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其他补贴项目,补贴的力度和覆盖范围还不够大。例如: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在农村还未普及;温室大棚地基、墙体等的设施农业的土建部分还未列入补贴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覆盖面窄、手续比较繁琐,等等。
财政补贴对于生态循环农业考虑不多。目前,还缺乏专门针对于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补贴。另外,财税对农膜、化肥和农药在税费上的减免,会鼓励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腐殖质和自然肥力越来越差,从而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的种类与残留量越来越多,对居民健康的损害越来越大;而农膜的大量使用则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二)财政支农资金仍然存在管理部门多、投向零星分散问题。以承德县为例,2008~2010年上级累计下达到县的财政支农资金总额达到28,570万元(不含国家设立的各项涉农补贴),年均9,500多万元,但项目管理涉及到农牧、林业、水务、农开、扶贫、财政六个部门,项目的类别在30个以上。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参与管理多、设立的项目类别多、各有各的使用范围,有些专项资金政策目标、扶持内容出现交叉重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三)财政资金对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很低,尤其是一部分乡镇等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收入要靠自己去创收,限制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基层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从农业推广支出结构看,人员经费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业务经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显示,农业推广机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的比例,县级平均为8∶2,乡级平均为9∶1,业务经费不足限制了农业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
对农业科研人员的教育投入也不足,导致基层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服务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河北还缺乏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专门人才,国内的大专院校尚没有“有机生态循环农业”这方面的专业。
一、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壮大农业农村经济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富民产业上狠下工夫。一要切实搞好粮食产业发展。要把“千亿斤产能工程”和高产攻关创建,当做农业生产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农民围绕龙头企业原料供应,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粮高效作物,逐年扩大玉米和大豆种植规模。特别是要力争用三年时间规划建设好50万亩玉米高产项目攻关区。要大力发展绿特色产业,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依托寒地黑土品牌效应,全力抓好20万亩马铃薯、瓜菜、万寿菊和葵花等绿特色产业。二要切实搞好畜牧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县70万亩草原优势,把畜牧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全面加快以肉羊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步伐。大力推行普养加大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典型带动、龙头拉动和政策驱动,不断壮大饲养规模,力争每年全县肉羊、肉牛和生猪饲养量都分别达到100万只、25万头和45万头左右。三要切实搞好劳务产业发展。要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拓宽输出渠道,通过政府组织输出、能人带动输出、中介联系输出、信息网络输出和民间自发输出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力争每年劳务输出都在6.5万人次左右,经济收入实现3亿元左右。
二、要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积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现代农业装备力量
立足我县实际,从现实需要出发,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强化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养,努力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实力。一要在生态农业建设上下工夫。坚持以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复垦、水库除险加固、植树造林为主,以农机具更新、机电井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辅,大搞生态农业建设,逐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彻底改变我县恶劣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二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在巩固第一批省级试点村建设成果的同时,要切实做好第二批试点村建设,争取多方投入,加快发展路、房、水、能、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泥草房改造、饮水安全工程、新型能源入户工程和标准化卫生院、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三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工夫。要巩固农村发展建设成果,就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寻求突破口,要通过各方面努力,积极建设好以提高增收致富为核心的懂科技、善创业的适用人才队伍,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村级组织管理人才队伍,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三、要以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为重点,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突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应有地位,在农业生产中注入科技动力,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一要大力开展科技培训。突出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大力培育新型农民,要坚持在农闲季节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种田培训班、专题讲座;在农忙季节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使每个农户家中都有一个科学种养明白人。二要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要不断加大科技先进成果转化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引进、应用、推广农业科技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重点要抓好优良品种应用、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及旱作农业等项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效益。三要大力培养科技典型。要加大农业科技典型的培养力度,树立各层次的典型,用典型的现身说法,引带农民群众把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产生高效益。要着重抓好农业项目区、科技典型乡(镇)、典型村、专业屯和专业户建设,努力培养、树立、放大一批典型种植、养殖大户,推动农业生产总体上规模、上水平。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省连续六年保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粮食持续增产,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46亿斤,实现连续六年增产的历史性突破,单产创历史新高;高效农业比重持续提高,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超过2400万亩,高效农业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农业增加值位居全国前列;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4元,提前一年实现省定小康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传统农业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实现增长,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和投资实现新增长。我省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1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二,但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必须依靠科技、人才、资本的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土地集约型、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农业,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一种典型的高效农业形态。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要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必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三是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觌模经营转变。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规模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加快发展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积极鼓励兴办种苗、植保、农机、农资等专业化服务组织。
四是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推进农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着力做强一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突破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
五是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整合农业生产要素、农耕文化、田园风光和山水资源,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与基本原则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把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我们组织力量制定了《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必须牢牢把握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农村经济体制,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变革农业,用现代知识培训农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目标任务。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全省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有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300亿元左右,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提高到20%,高效设施渔业面积比重26%,高标准农田比重60%,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8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80%,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比重80%,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
(三)基本原则。(1)坚持发展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2)坚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加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3)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物质装备,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务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4)坚持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工作举措上,要突出推进“两个化”、加强“三大载体”建设。推进“两个化”,即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生产;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务农收入。建设“三大载体”,一是现代农业因区。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特色鲜明、
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二是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有特色、有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三是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配送、专卖直供、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销售。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推进力度,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一)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业、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提升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水平。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新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鼓励开展商标注册、原产地保护,整合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延长品牌农产品产业链。加大农产品境外促销力度,拓展农产品国际市场,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积极培育推广一批优质、专用、特色新品种,着力研发一批节本、高效、安全新技术,加快开发普及一批立体、生态、高效新模式。充分发挥我省农业院校多、科研机构多、科技成果多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组织万名农技人员进万村,实现农业科技人员进村服务全覆盖,提高农业科技到位率和入户率。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和村干部的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要求,整合集聚各方面资源,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着力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大中型灌区配套建设,提高农田灌排标准,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推进丘陵山区、高沙土地区、沿海滩涂、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新型适用农业机械研发力度,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五)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农牧结合等环境友好型先进实用技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村庄绿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农业经济
要想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目标,便必须致力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坚持“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原则,由此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调整,进而维护我国农业发展的健康与稳定。
1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滞后
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普遍处于落后状态,务农的收入水平偏低使得大部分农民都只得通过外出打工的方式来维持生活,再加上农村教育的发展程度也远远不及城市地区,以至于许多本身便缺乏一定的文化素质农民,不仅不愿意去主动学习新的农业耕作方式,更遑论去主动接触新型的农业科技。这便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都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加之这些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因而导致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不仅科技含量角度,就连农业生产的效率与产品质量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1.2农业产能偏低
近年来,我国虽也持续加大了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并逐步实施了城市反哺农村的策略。但鉴于农村的辽阔地域,因而一时之间也很难让农村地区整体得到有效的改善。当前,我国许多农村虽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环境与条件也较之早前有了极大改观,但问题却已然突出,尤其是在我国相对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其生产能力不高仍是困扰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因。此外,众所周知,水利设施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辅助“工具”,然而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大多是上世纪世纪中期所修建,时至今日。这些水利设施不仅遭到了严重的损坏,其灌溉能力也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因而极大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农业产能。
2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
2.1建立低碳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由于我国之前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对环境保护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以至于大批的林木资源遭到人们肆意的毁坏,基恩导致我国的草地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我国更需积极建立低碳结果,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与此同时,在同等资源的条件下,各地区都应致力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并尽可能减低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简言之,即一切发展方式均应秉持优先保护环境资源的原则,做到有节制的开发农业经济,唯有如此,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逐步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2.2确立低碳理念,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
人们对自然环境疏于保护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低碳理念的有效认知。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型,便需务必加强人们对低碳理念的贯彻,尤其是针对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农民,更应充分认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如此方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而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当然,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庞大以及对粮食的巨大需求,若仅是依靠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要想真正达到富国富民的目标,便需在发展科技经济的同时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不应仅是停留在现代化的机械方面,而是要向广大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农民灌输科学的农业生产理念,并积极宣传新型的种植方法,如此方有利于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3加强低碳经济宣传,提高低碳生产管理力度
当前,低碳环保理念虽已在工业产业领域得到了大力的普及与宣扬。却针对农业领域却尚处于宣传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中,由于农民普遍对低碳经济的认知与理解不足,从而给宣传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对此,相关部门一定要秉持永不放弃的精神,无论何时,都应致力于低碳环保理念的宣扬与推广,让广大农民均能认识到低碳生产的重要性,如此放有助于低碳理念的进一步推广。
2.4提高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低碳环保成本内在化
为推动农业低碳化生产,其关键便在于如何促进低碳环保成本的内在化。对此,作为担负社会管理重则的政府,需在坚持市场调控的同时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并规范农业生产行为,进而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如政府可推出低碳环保税,将环境污染的成本亦融入到农业的生产成本中心,如此必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环境破坏以及资源浪费行为的遏制作用,进而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2.5强化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不管任何时候,人都是生产及推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低碳化目标的有效实现,便需务必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以切实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各地也应结合自身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低碳农业。并谴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予以现场指导,如此不仅有助于低碳发展理念的宣传与推广,且同时还能促使农民理解并接受,从而切实推动农业低碳生产的发展进程,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6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为促进我国农业逐步往规划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国家便必须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以促进我国农业逐步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当然,要想确保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的合理性,便需深入实地展开调研,如此方能确保法律与制度满足农业发展实际,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农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了规范低碳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国家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只有以制度和法律作为发展的依据与参考,农业生产才会真正走上低碳发展之路。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农业实际的调查研究,使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实际,符合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理念,这样,才会从根木上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变和农业机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农业走上健康、良性发展之路。
2.7加强新技术指导和培训,坚持走科学化发展之路
农业生产低碳化,其目的在于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与统一。因而在实际的践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务必加强对农民的新技术指导与培训,以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并确保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此方有利于实现低碳农业经济小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生产方式,以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从而维护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低碳经济已然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对此,为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国家便必须重视对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并将之视作我国农业转型的关键,如此方能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从而稳定我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玉兰.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农家科技.2017(4):45-46.
[2]何开红.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J].南方农业,2016,10(21):134-134
(一)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在不断减少,在发展的过当中存在很严重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资源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人口与水资源、耕地等之间的矛盾更加的紧张和突出;而且耕地资源的流失情况也是比较的严重,草地资源的质量不高、数量也比较的少,沙化、退化以及酸化的情况也是越来越严重;同时在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用水浪费的情况也是比较的严重,在农业灌溉的时候用水的利用效率只能够达到发达国家利用效率的一半,而且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也使得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进一步的增加。
(二)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比较的严重。在以前的农业发展过程当中,是属于一种掠夺式的开发方式,从而导致了土壤的沙漠化、水土的流失、草原和森林的退化情况都比较的严重;天然林的面积也在逐步的减少,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生态的功能都在不断的下降,草地过度的进行放牧,使得草地的资源在不断的沙化、退化、碱化。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比较严重,这样就直接的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污染的情况比较的严重。在我国由于工业化发展的不断进步,使得水和土地等一些资源受到工业污染的情况很严重,很多的重金属的相关含量超标,将直接的威胁到农产品的安全性。在我国被毁损和占用的农田面积因为固体的废弃物堆放而大幅度的增加,而且还使得地下的水资源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农药、化肥、饲料的添加剂以及兽药的不合理使用,很容易造成动植物的质量减低以及水、土的富营养化,所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是很容易受到那些发达国家的牵制。
(四)我国的农业在综合的生产能力方面比较的低。在我国长期政策中都是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这样就使得我国对于农业的投入是不够的,在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还比较的落后,土地的产出效率比较的低。在我国现有的一些农业水利设施方面,功能都比较的老化,破坏也比较严重,相关的一些配套设施也不全,导致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比较低,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比较的脆弱。
(五)生产的方式比较落后,科技的含量不高。我国的农业科学的创新能力比较低,科技的成果转化率也比较的低。在农业的增长当中,科技的进步贡献率是比较的低;虽然我国每年都有很大的科技成果诞生,但是能够被很好的使用利用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农业的设施化以及机械化的水平也不高,在农村当中每户所拥有的农业机械的原值是远远的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
(六)现在我国的农村很多的人员都出门在外务工,使得农业的生产力出现女性化、老龄化以及兼业化的趋势,而且很多农村劳动力他们受教育的程度都不是很高,使得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都不能很有效的实施。
二、在低碳的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一)要循环化的发展农业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土地的可利用率却是非常的低,要想用这些有限的土地资源去养活那么的人口并且保持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要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合理的循环利用土地资源。要按照资源化、减量化以及再利用的原则,号召相应的农业生产者节约水、地、材、能资源,要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及回收资源之后的再生产效率,对于生态环境也要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形成一种低投入低排放以及低消耗但是效率却很高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
(二)要有机化的发展农业经济。有机的农业经济发展,是要遵循一个自然的发展规律,并且还应该要正确的使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发展的技术,协调好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的平衡,发展脱石油的农业,减少农药以及化肥的使用,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通过积极的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很好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率,提高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
(三)要综合化的发展农业经济。综合化的发展农业经济的话,就使得农业生产不只是简单的提供给人们质量比较高的农产品,同时它还能够很好的保护整个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以及观光的功能。通过一些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可以让那些城市的居民很好的体会到收获农产品的过程和享受到自然生态的一种乡村气息,满足城市人放松心情、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四)要科技化的发展农业经济。科技化的发展农业经济就是要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从而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可以科学的加强一些其他的农业生产功能,使得农业的生产收入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提升。首先就是必须要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科技创新和使用的环境,学校和政府部门都应该要加强对于农业科技的教育。其次就是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业技术的服务和推广体系应该要进一步的完善。最后就是要根据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农业信息服务站。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生产方式的改变等方式,以达到减少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或者提高其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目的。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具有低耗能、低排放以及低污染的特征。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减少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应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农业的低碳化、生态化、规模化,从而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2.1低产率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都是农民,规模化生产较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都是延续传统的经营方式。总体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同时由于农民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比较淡薄,在土地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对土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综上原因,导致了农业生产率低下,进而阻碍了农业发展步伐。
2.2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比较落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较低,对于先进科技的运用也比较少,致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3如何有效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1建立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有效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少,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就应该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以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基础,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的,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同时向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促进低碳经济下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2建立生态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有效措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提高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潜在农业资源,避免其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及能源浪费。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我国贸易出口,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增长;二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为前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的有效施行;三是要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利用,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实现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开发,积极促进低碳经济下的农业发展。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