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城市建设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建设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建设背景

第1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 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云计算;物联网;武汉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1-0070-03

1 智慧城市关键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开始步入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依托日新月异的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1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同样是基于互联网实现,通过将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把强大的计算供能以及应用服务像普通商品一样提供给大众,是一类新兴的服务于商业的计算形式。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在于编程模型、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及管理技术、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其典型代表有Google的云计算平台和IBM蓝云计算平台。云计算技术解决了由于硬件原因导致的计算机计算能力的绝对性,使用户可以通过配置较低的计算机就可以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而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要求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系统支撑,面对采集到的动态海量数据信息,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计算技术,则需要建设庞大的计算机组,对硬件配置要求很高,同时也增加了硬件维护的成本,云计算则解决了次难题,通过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大量的服务器集群,实现对海量信息的计算。

1.2 物联网技术

借助于GPS定位或北斗系统、RFID等数据传递技术,通过事先约定好的协议将现实中的任一物品和网络相互连通,从而实现不同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递与交换,以达到智慧化定位和识别等目的。其核心技术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详细来讲,物联网技术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RFID和信息通讯技术,构建成一张物物相连的关系网,而处于该网络中的任何物品都可以进行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城市智能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物联网技术中信息识别、传递和转换的过程正是智慧城市的底层技术,是支撑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

1.3 网络安全技术

大数据背景的典型特征即是海量数据信息的云处理,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等环节,而基于互联网的云技术必然带来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由于云技术中包含有大量的用户,隐私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提升云技术的网络安全,国家一方面要在技术层次提升安全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通过双重保障实现对用户隐私的有效保护。其中,在技g层面,可以通过研发更为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协议,强化关键服务器的部署和管理等,来确保云技术的先进性;在法律法规层面,现阶段网络制度还存在部分漏洞,再加之互联网高度的开放性,不仅为网络犯罪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增加了法律执行的难度,因此,国家要注重互联网法制法规的完善工作。

2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城市的实现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支撑,主要包括有网络设施、感知设施、云计算设施和地理空间信息设施。

2.1.1 网络设施

网络设施是智慧城市实现内部互联的基本要求,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要从基础宽带、无线网和手机网络出发,重点完善城市网络质量及覆盖率。首先是基础宽带面,一方面要解决宽带质量问题,主要对原始宽带进行提速,提高光纤宽带接入率,使城市宽带上升至百兆级别;另一方面要解决宽带覆盖率问题,在城市宽带实现提速的基础上,推进光纤宽带的大规模普及,从而将城市中各组成要素实现互联互通的高速化,以加快智慧城市网络信息响应速度,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其次是无线网络方面,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普及,在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日常生活更加便捷化和高效化,而智慧化城市建设的初衷即为改善民生,因此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要配合人们生活习惯,并借助于不断革新的高科技技术,为市民提供更为贴心、便捷和智能化的服务,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渐普及,人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不断提升,而智慧城市建设同样需要无线网络的支持,因此,加快公益WiFi热点建设同样是智慧化城市建设的基本保障。最后是手机网络建设方面,当前我国手机网络服务商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随着智能手机制造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手机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现已实现移动4G网络的规模性普及,从而助力我国城市智慧化建设。

2.1.2 感知设施

城市中无所不在的数据信息是城市实现智慧化的前提,而要获得数据信息,就必须依托各式各样的感知设备,如广泛分布于城市大街小巷的摄像头、定位系统(GPS、北斗导航等)以及各种传感器等。众多的感知设备是智慧城市的感官系统,在城市的日常运转中,时刻监测着各项数据信息,并通过不断完善的逻辑判断及数据处理能力,成为了保障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因此,智慧化城市建设同样要加快各种感知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大数据的来源,为城市实现智慧化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

2.1.3 地理空间信息设施

地理空间信息设施主要用于城市空间数据采集,包括交通数据、地理数据、气候数据等,与GPS和北斗导航系统不同,导航系统通过二维坐标确定物体的位置,而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则是从三维层面对检测物体实现全方位的立体监测。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可以采集到物体的空间位置、形态以及分布等空间信息,并能够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建立模型,从而实现对城市的三维立体检测。可见,在智慧化城市建设中,定位系统与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相辅相成,通过定位系统实现二维平面定位,通过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实现三维空间定位,并对空间特征信息以及属性特征信息进行检测分析,两者配合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智慧化城市建设。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为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必需要加快地理空间信息设施的建设步伐,使城市可以实现对特定物体的实时立体监测,从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2 数据分析及处理系统建设

智慧城市通过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获取城市数据信息,而智慧化的核心功能在于数据的后期加工,即信息分析和处理环节,数据管理是智慧城市的底层结构,是实现城市智慧管理的基础。

首先是数据挖掘技术,城市中实时采集的大数据信息,具有动态性、多样性和海量性的特点,如果不加以筛选,将很难为具体的应用服务。为使大数据环绕的智慧城市实现对特定服务所需数据的有效供给,需要国家加快对数据挖掘技术的研发工作,确保对大数据的科学管理,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

其次是数据活化技术,数活化首次由熊璋教授提出,并经过几年发展已开始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企业信息管理等信息量高度密集化的场合,数据活化技术通过赋予数据生命,将原本被隔离、限制的数据恢复一体化的关联性,同时打破城市数据利用的局限性,从而使数据使用更加便捷、高效,数据活化技术的基本单位为活化细胞,活化细胞兼具两方面供能,即存储数据和计算能力,具体来讲,活化细胞在执行数据存储时,也可以对应用行为进行分析和学习,同时根据应用行为进行数据重组,从而让城市中大数据能够实现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可见,数据分析处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技术,在信息高度集成化的今天,面对大量的动态数据信息,需要城市建设者将侧重点放在数据处理技术上面,通过加大对数据存储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数据活化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对建设需求提供创新化技术,从而实现对城市智慧化进程的有力推动。

2.3 应用体系建设

智慧城市需要提供智慧服务,而智慧服务则体现在用户的实际体验上。城市的智慧化程度主要通过与民生紧密相关服务的服务水平,如日常出行、生活缴费和医疗等。硬件设施的完善的城市智慧化的根本,而应用体系则直接服务于用户日常生活,可见应用体系建设是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城市智慧化服务的环节。应用体系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应用平台建设和应用软件建设,应用平台主要指企业或机构服务平台,如医院医疗管理平台等,平台建设的合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是人们感知城市智慧化水平的重要来源。应用软件主要指企业或机构为扩大市场、提升社会影响力而自主开发或者委托第三方开发的服务软件,包括电脑系统软件和移动系统软件。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提升和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人们日常生活开始从以往的固定式生活、工作走出来,逐渐过渡为以智能手机等可移动设备为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智能手机也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率最高的智能设备,虽然现阶段工作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电脑,但智能手机的出现和大面积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工作提供了便利,是人们日常工作最佳的辅助设备。面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城市要实现智慧化就必须以人们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做好传统电脑软件的开发工作,做到功能的与时俱进,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移动系统软件的开发速度,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快城市公益应用软件的研发工作,如智慧交通服务软件等,而作为企业和机构管理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样需要重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服务。

3 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成绩

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战略核心城市,并凭借其在智慧城市方面强大的研究实力,于2011年与深圳一起成为我国“863智慧城市主题项目”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在我国“863智慧城市主题项目”确定的8家技术支持单位中,武汉占有2家(武汉邮科院和武汉大学),武汉在智慧城市研究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从2011年成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以后,武汉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智慧城市研发实力,以“大智武汉、信息通衢”为目标,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寻求创新,现已做成武汉城市的三维模型,实现了武汉城区街景的全方位覆盖,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1)交通方面。解决交通难题是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首先是智能化公交系统,乘客可通过电子站牌获取公交到站时间、车辆与车站距离等信息,通过GPS定位自动报站改革,一改传统司机按键报站的方式,降低了漏报或错报等现象发生,同时可根据实时监测车辆运行情况,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提供最优化的调度方案。其次是智慧停车系统,2016年开始武汉开始试行智慧停车系统,该系统基于车位检测技术和ETC技术,并结合武汉停车App实现智慧出行,而未来还将与交管部门现有管理系统(违法处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易行江城App等)实现对接。最后是公共自行车智能服务平台,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和低碳出行的政策,武汉率先启动公共自行车项目,并建设智能服务平台,通过江城易单车App用户可是实现轻松租车。

2)医疗方面。武汉于2013年全面启动智慧医疗建设,采用局域和广域融合的无线网络,实现了医护人员的移动查房;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诊疗的全程监管;通过RFID条码技术实现了患者身份和医疗信息的识别;通过将医院系统、银行系统、医保系统进行优化融合,实现了全程一体化服务;另外,武汉开发出了OA办公、药品管理等移动App,实现了网上挂号与远程诊疗。

3)生活方面。武汉于2016年在国内首次推出电子身份卡,可在线办理多项公安业务,并能网上预约办理身份证等证件。而且,为方便市民出行,武汉开始试行电子港澳通行证自助续签机,并与支付宝等合作,实现ETC网上缴费服务。

4)政务方面。在2016年由蚂蚁金服研究院等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智慧城市排行榜中,武汉综合排名全国第四,其中“互联网+政务”全国排名第一,可见武汉在政务方面的智慧化程度。同时,在税务方面,武汉国税已经实现“汉十条”智慧税务服务,并在2020年实现纳税人办税的全部网络化。

参考文献

[1]王枫云,陈亚楠.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困局化解[J].上海城市管理,2016(2):30-35.

第2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市空间;建筑设计;多种因素

随着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相关产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城市空间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设计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城市建设应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城市建筑设计应与城市开发建设和谐发展。

1城市空间的发展过程

在传统的城市空间发展中,城市空间的定义相对落后。传统的城市空间通常仅用来满足空间内的商业交易行为,用以进行贸易商品的交易和运输。在公共场所,人们进行问候、交谈与约会,并且在此过程中,城市的景观得以适当利用。当自行车和汽车被引入城市生活后,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范围得到有效增加。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空间的使用目的也逐渐改变,但是其传统的使用功能并未被完全摒弃。早期城市空间的发展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并不显著。直到上世纪初,人们开始在街道上出售商品,商店开始出现在城市空间中。20世纪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大型购物中心和市场开始出现在城市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属性由传统的交易活动转为购买与娱乐活动。电子通讯技术使得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更为便捷;交通工具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可以自由进出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与传统的城市空间相比,现代城市空间是较为先进的公共场所。但与新城市空间相比,现代城市空间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在现代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交通便利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城市道路和停车场占用了大量的公共空间,汽车废气和噪音降低了公共空间的质量,人们的公共活动受到了限制。随着现代空间被不断侵蚀,城市空间的质量开始下降。当城市公共空间仅限于服务发达的交通系统时,城市公共空间很难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其次,一些城市空间在开发过程中被遗弃。有些情况下,相关部门过多关注新城市的设计和发展,忽略了一些旧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结构并不完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城市的公共空间进行再设计和改造。从1981年开始,许多国家开始重视规划建设新型城市空间,放弃传统的城市空间设计方式,对城市进行生态可持续的规划设计,以一种绿色生态的设计方式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此外,一些国家开始对城市进行大规模改造,增加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活力和激情,更好地协调了城市环境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在新型城市空间中,街道空间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场上也成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土地的有效利用作为城市设计的关键,以实现有效节省土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在在这些公共空间中,居民不仅能够增进交流,同时可以举行小规模的聚会及大型活动。参照外国新型城市空间的发展,国内的设计师和决策者也开始关注在新型城市空间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如何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构建新型城市空间系统。

2新型城市设计背景下的建筑设计

在新型城市空间设计中,设计师与决策者应关注与建筑、环境相关的多种因素,在这里简要提出以下几点:(1)关注光环境设计新型城市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设计中的光环境设计。日照是控制城市建筑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下一些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建筑密度较高,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设计师应合理控制建筑间距,使建筑及公共场地获得充足的日照。可以尝试在建筑立面中使用玻璃幕墙,利用玻璃的反射性能,补充其他环境的日照条件。但是在使用中要特别注意光反射角度的设计与控制,避免反射光线影响司机和行人而导致交通事故。此外,相关部门应重视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内其他建筑的融合,避免突出建筑对城市原有建筑特别是古建筑的遮挡,尽力保证原有建筑光环境的完整性。(2)关注建筑选址问题在新型城市空间建设中,应重点考虑建筑的选址问题。选址过程中以下几点应重点考虑。首先,高层建筑应尽量设置在城市的不同区域,避免因过度集中造成城市空间问题;其次,在选址中应充分调查和讨论高层建筑对周边环境的作用,避免其对周边区域的不利影响;第三,选址中应注意建筑的经济效益,在科学合理的选址的基础上,关注城市空间的有效性,实现城市空间建设与经济发展可持续协调。(3)关注建筑形体设计在新型城市空间设计过程中,应科学设计建筑外观,理性控制建筑形态,注意其对于城市整体形象的影响。应积极收集城市空间内建筑参数,利用空间分析软件(如空间句法)分析建筑空间内各部分比例。在满足光环境要求的基础上,建筑形体的设计应尽量满足使用者日常的精神需求和空间审美,为城市空间的美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4)改善相关评估体系在新型城市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和城市环境的融合应该得到有效保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完善有关的评估体系,对城市空间设计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评估不但能够提高方案设计的质量,同时能够激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为了满足相关设计要求,评估标准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评估体系中应侧重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环境的融合以及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作用;其次,对于满足评估标准的设计方案,应对设计者及投资方适当鼓励或奖励,促进他们将来更好的发展方向;再次,评估机制应保证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空间环境设计、使用者要求等各方面评估同步进行,权衡利弊,综合分析。(5)抵制盲目追求目前,在城市设计中,一些城市要求设计师为城市设计标志性建筑物。一些设计者盲目参考国内外其他既有的设计方案,以提高方案的受欢迎程度。这种方式产生的建筑形态可能会对城市形象产生消极影响。此外,盲目追求效果下的城市建设成本会大量增加,从而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应该重视设计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同时注意控制建设成本,抵制以不合理效益为代价地对标新立异的盲目追求。城市建设中,建筑应与城市环境和自然景观理性融合。

3结语

新型城市空间有别于传统城市空间与现代城市空间,其内部建筑与环境的合理融合使其具有显著的优点。在新型城市空间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居民营造舒适、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

作者:乔一迪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代云,杜闯闯.高层建筑设计及城市空间的利用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2]宋敏,梅耀林,张琳.新兴城市中心区的城市设计方法探讨——以济南市泺口片区为例.华中建筑,2009(6).

第3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北京 世界城市 指标 比较

世界城市是一个融政治决策、战略管控、文化价值与经济协调能力于一体的世界顶尖城市。众多城市在经历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之后,通过优质基础设施、经济财富,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下,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城市中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资金输出、全球扩张等过程使城市逐渐获得对全球经济的管理控制力,城市也由此步入世界城市行列。

2008年,北京成功承办奥运会,由此对外开放度大大加强,也使北京的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开始由“奥运城市”向“世界城市”转型。

与纽约、伦敦和东京这些世界城市比较,北京有着三大世界城市发展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但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差距也较为明显。

一、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特征

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目标。

战略性。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加快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有力地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阶段性。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阶段性一方面是追赶三大世界城市发展步伐的需要,同时也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规划性和前瞻性的体现。

特色性。“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模式、路径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城市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不同,要求建设必须立足中国国情,立足首都优势,立足国际规律,必须创新和超越。

二、综合实力比较

本文选择综合指标,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对外贸易等开放度指标进行对比,总结北京与三大世界城市发展差距。

在对世界大都市进行综合评价时,最突出的3项指标:一是金融服务能力在全球份额中达到10%以上;二是GDP达到3000亿美元以上;三是高端服务业超过GDP的50%。

三大世界城市是世界经济的风向标。2007年3个世界城市的金融业市场交易值占到全球的80%,GDP约占全球的1/15。其中,纽约金融服务能力占到全球1/3强,2007年高端服务业超过GDP60%;伦敦金融服务能力接近全球的30%,高端服务业高于纽约,仅文化产业一项就高达20%以上;东京2007年金融服务能力达到10%以上,高端服务业占GDP的50%以上。

北京服务业无论从绝对规模还是职能规模都确立起了主导地位;包括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支柱,转变后的功能正在向世界城市靠拢。

三、对外经济状况比较

(一)利用外资状况比较

2006年纽约州年外商直接投资68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约占美国的28.9%;2008年,纽约市有5%的员工服务于外资企业。纽约经济的成功越来越依赖国外直接投资。纽约合作组织的研究显示,FDI贡献了纽约城市经济产量的10%。

伦敦地区2007/2008年度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20亿英镑,约占英国的58.1%。在1998-2004年间,伦敦42%的经济增长来自于外商独资企业。2008年4月和2009年3月之间,527个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创造和保障了伦敦11500个工作岗位,强调了在经济下滑期间伦敦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依赖。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外商直接投资额相对较低。2000年日本的FDI仅占全国GDP的1.1%。

从世界城市利用外资的规模看,北京同伦敦、纽约等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北京城市利用外资不足纽约的1/15;2007年,北京不足的伦敦的1/19。从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看,2006年,北京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7.2%;2007年,北京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6.8%。

(二)对外贸易状况比较

2006-2008年,北京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地位皆实现上升,北京服务贸易占全球比重由2006年的0.7%增长到2008年的0.96%,货物贸易占全球比重由2006年的0.64%提高到2009年的0.86%。但从2008年三大城市进出口贸易额看,北京市进出口贸易特征明显:1.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快;2.出口贸易与东京、纽约相比,仍有差距。

四、就业分布比较

从1970-1980年,纽约的总就业水平绝对值在下降,制造业减少了35%;总部办公职位减少了41%;许多公司总部都撤离了纽约,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纽约开始复苏,到2007年增幅达到30%。

伦敦的就业人数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下降,70年代开始,伦敦开始削减公共部门的人员,制造业部门工作岗位大大减少,到1985年,其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比例不到1/5;到2007年,高端服务业上升到65%-70%。

东京的就业在20世纪70年代保持平稳,1985年增加到590万,1998年增加到630万。虽然绝对失业人口比伦敦和纽约少,但制造业的就业比例也在下降,从1970年的30%降到1985年的22%和1998年的17%。但是,东京高端服务业到了2007年达60%左右。

从就业结构来看,1993年北京第三产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首次超过二产,比重持续上升。1997年三产就业占总就业比重首次超过50%,2007年达到69.3%。从基本经济活动规模的角度来衡量,1990年北京服务业基本人口规模占全部基本经济活动人口比重的53%,制造业为36%。2000年服务业基本人口规模比重上升为71%,制造业不到20%,服务中心成为北京居绝对主导地位的功能。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使北京在基础设施和对外联系条件上大大改善,也使北京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如上海、香港等具有更强的优势。但对比伦敦、纽约、东京等当今全球公认的世界城市,北京在综合指标、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在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基础设施条件下,北京迫切需要通过已有资源,如高铁网络、城际线路,加强京津冀之间的互动合作,建设无障碍渠道,打造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和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京津冀经济综合体。

参考文献:

[1]李国平.世界城市格局演化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定位[J].城市发展研究,2000(1).

[2]徐颖.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定位与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问题,2011, 18(3).

[3]北京市发改委重点课题.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中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研究[R]. 2011.

[4]沈金箴.东京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北京的启示[J].经济地理,2003, 23(4).

[5]杨一博,宗刚.纽约世界城市发展道路对北京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12).

[6]颜文华.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

第4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 城市流通 信息化

引言

城市是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变现形式,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口的骤然增长,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例如,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城市污染不断加重,雾霾等环境问题成为危害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首要问题。人口的增长,大大压缩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同时,也造成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提高了人们的居住成本。城市规模的扩大,外来人口的不断流入,给城市的治安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宜居城市,“让我们居住的城市更智慧,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是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生活者对未来生活的构想和美好期待。

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理念源自IBM,“智”即指城市的智商,强调智能化与自动化,“慧”即指人的情商,强调人的灵性与创造力,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等新技术,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化的新的生活模式,面向未来构建的全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包括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教育等方面,包括以下特点: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

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

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随着城市建设问题的不断突出,许多有识之士和机构意识到技术在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IBM就是这样的先驱者。2011年,IBM正式了IBM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 for Smarter Cities,简称IOC for Smarter Cities)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整合了IBM多款行业领先的软件产品,提供灵活的部署模型,适用于不同信息化水平的城市部署,能够帮助城市决策者协调城市内部的各种机构和各项资源,提供整合的数据虚拟化、实时的协作和深入的分析,帮助城市机构为问题做好准备,协调和管理响应工作,并持续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

智慧城市建设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人口急速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城市千禧”成为明显的标志。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规模不断扩大,约有近4亿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一过程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无穷动力,也为城市管理部门带来了各种管理挑战,从产业结构调整到环境保护,从交通问题到城市安全、公众服务问题,都在制约城市向更智慧、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

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服务能力、竞争能力的集中体现,城市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在流通产业中都有反应。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已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我国在经济发展政策中突出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在国家规划层面得以确立。2010年,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达4.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多。2011年我国物流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2012年我国物流业平稳适度增长,全年社会物流总额为177.3万亿元。

城市流通产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现代流通产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智慧城市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进而创新流通产业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品牌,辅助经济发展。

智慧流通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一)依托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创新流通产业发展理念

智慧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必然是城市设施智能化与城市市民的创造力协作与互动的结果,是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在实现方法上,构建具有更透彻感知、更全面互联互通和更深入智能化的智慧型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流通产业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流通产业的高度融合,是流通产业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例如,作为交通领域开发“智慧”的先行者,宁波智慧物流作为浙江省智慧城市首批启动的13个示范试点项目之一,于2012年7月份正式启动《宁波市智慧物流试点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于2013年初上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近日通过了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组织的专家评审。这意味着宁波迈向智慧物流的脚步加快了。据悉,《实施方案》主要分析了宁波智慧物流的发展基础,提出了以感知和网络传输为基础、以平台为核心、应用为目标、互联共享为纽带的宁波智慧物流试点项目总体设计思路,旨在建设以智慧物流公共平台为基础,打造各综合性、专业性应用平台互联共享的“1+N”智慧物流协同平台体系,并立足宁波港口物流特色,充分发展海铁联运及双重运输等口岸集装箱运输方式。

(二)提高流通产业物联网技术,推进物联网建设

我国物流信息化在产业升级的宏观环境下,信息化浪潮应时而动,围绕制造业、商贸业等行业企业通过信息数据的集约化管理推进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与优化,以及物流企业与客户的信息数据整合推进供应链建设这两大主线,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在这一进程中,物联网的兴起引发物流信息化整合进入一个新周期,信息技术的单点应用将会逐步整合成一个体系,以追求整体效应,从而带来物流信息化的变革,推进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发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统。物流行业是物联网较早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物流系统采用了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传感、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已经具备了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等先进技术特征。新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供应链反应速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促使全球物流行业不断探索可以提高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新技术。

目前,仓储管理系统通常使用条码标签或是人工仓储管理单据等方式支持自有的仓储管理。但是条码的易复制、不防污、不防潮、操作繁琐等特点和人工书写单据的繁琐性,容易造成人为损失,使得现在国内的物流仓储管理始终存在着缺陷。无线射频识别这一最新科技产品的投入应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RFID技术可以根据仓储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实现仓储物流智能化、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中,电子标签被贴在每个货物的包装上或托盘上,在标签中写入货物的具体资料、存放位置等信息。同时在货物进出仓库时可写入送达方的详细资料,在仓库和各经销管道设置固定式或手持式阅读机,以辨识、侦测货物流通。利用RFID技术可选择性用于采购、存储、生产制造、包装、装卸、运输、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到服务的各个业务环节和流程。使企业能够实时地、精确地掌握整个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向和变化。

(三)完善流通产业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工作

信息化时代也是标准化时代,流通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密不可分。目前,上海港已代表中国将该项目核心技术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制定相关国际标准的工作提案《Freight Container–RFID–Cargo Shipment Tag》,并已获得了ISO授权,将由我国主持起草“集装箱货运标签”国际标准,编号为ISO/NP 18186。这是我国在航运国际标准领域一个重大的突破,代表了上海智慧物流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水平。此外,我国应加强产品、技术标准化建设,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发展,提高企业电子交易水平。

(四)加强对城市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流通产业规划需要从城市产业定位、政府法律政策支持、优良产业配套环境、高质量的基础生产生活设施与适用的人力资源着手,支持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客户竞争条件、市场吸引力,选定产业发展行业,在行业产业价值链上再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环节。例如,四川省在《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11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里,明确规定在2011年四川省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增长14%的目标,并提出了七大物流发展重点: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物流集群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应急物流机制建设。推进重大物流项目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构建重点领域物流体系。此外,宁波将斥资逾50亿元推进信息网络基础工程、政府云计算中心、基础信息共享工程、智慧应用工程等30个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及19个智慧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主要用于对智慧项目合作引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应用项目建设、智慧产业基地创建、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及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而《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则对资金的扶持原则、支持对象和方式、申报评审、项目确定进行了详细规定。由此可见,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蕴含无限商机。

结论

智慧城市流通产业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职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

2.李艳.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物流化发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3.韩向军.我国物流业提速升级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8(17)

4.韩向军.浅析我国物流业升级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8(35)

第5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本文对低碳城市进行了理论阐述,回顾当今国内外关于对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从资源供给、利用和结构三个方面构建低碳资源系统;构建并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低碳产业体系;培育以低碳生活为理念的低碳消费模式。

【关键词】

低碳城市;低碳经济;低碳创新

一、引言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重点指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本文认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是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国内外研究一般认为低碳城市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发展低碳经济。关于“低碳”和“低碳经济”的概念,学术界给出的定义也大同小异。所谓低碳就是指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较低的排放。要界定低碳城市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低碳”和“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意即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发展中国家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要始终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而低碳经济的提出就是要通过应用低碳技术创新与创新机制的构建,可以极大地拓宽低碳产业的发展空间,成为一国或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对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质的提升。当今,很多国际化大都市都以发展低碳城市为建设目标,共同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的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互关系。西安市近些年经济发展迅速,但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提出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明确提出要建设低碳城市,探索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

低碳化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新的机遇,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潜力,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低碳城市的内涵,国内的众多学者们近几年相继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前我国正在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容涉及到低碳能源、提供燃气普及率、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等多个方面(胡鞍钢,2007)。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低碳城市发展就是要保持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能处于较低的水平(金石,2008),或者是在城市内实行包括低碳生产与消费在内的低碳经济,建设一个良好的可持续能源生态体系(夏堡,2008)。辛章平等(2008)认为低碳城市的核心就是降低能量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认为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戴亦欣(2009)认为低碳城市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转变而实现的。

关于低碳城市的内涵,本文认为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树立低碳理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摆脱传统的那种以大量资源消耗为代价来换取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低碳经济体系,以及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

三、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与实践概况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渠道,正在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平台。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活动在全球各大城市早已兴起。英国政府在2003年就公布了3个低碳示范城市,挪威政府在2008年就明确提出要建设低碳国家,计划到2050年挪威要实现全部的“零排放”。丹麦政府也提出要实施分2个阶段,采取50项措施力争在2050年实现“零排放”的低碳目标。日本政府在2008年首次提出要实施建立低碳社会的行动计划,并力争到2050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目前减少60~80%,人均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要减少1.5t,其主要措施就是要建构低碳城市,树立居民的低碳消费观念。

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8 年选定保定和上海作为我国首批试点低碳城市,从而在我国启动了“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崇明东滩地区着手打造东滩生态城。新城中将直接利用生物能、风能、垃圾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来获取热能和电力;为满足燃料电池的需求,将建立全国第一个氢能电网;建筑物均采用环保技术;步行、自行车、燃料电池公交车等将是居民出行的首选方式。保定则提出建设“中国电谷”,依托保定国家高新区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基础,打造光伏、风电、输变电设备、高效节能、电力自动化等七大产业园区。“中国电谷・低碳保定”正成为保定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与新品牌。随后,众多城市纷纷提出建设低碳城市,开始依托自身的资源、产业特点探索适宜自身的发展模式,以便在低碳城市建设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四、西安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分析

尽管目前世界各国的学术界、政界和企业界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但具体到各自情况而言,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在低碳实践过程中又表现出不同之处,它们通常会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与路径。因此,可以说,低碳城市的建设要因地而建,具有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并没有统一的实践模式,其发展应因地而异、因时而异。西安市要建设低碳城市,首先应对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基本特征与未来发展定位给以充分了解,坚持城市特征、未来发展定位与低碳城市建设相统一的原则,界定好具有西安自身特色的低碳城市内涵,积极选择建设路径并提出发展对策。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该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资源、生态与环境等多个方面。围绕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西安市应加大研究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分析,应紧密围绕“资源利用低碳化、污染排放低碳化和社会发展低碳化”等方面,并不断创新低碳技术、加大政府引导和吸引公众广泛参与。

图1显示,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泉,资源是一个城市发展系统的动力输入端,实现资源利用低碳化正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然要求;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城市的能源消耗,是实现污染排放低碳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不断创新低碳技术,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所在;社会发展低碳化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这是由于大众的居住行为、消费过程和出行方式必然对城市的减排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应提倡居住公共住宅、树立“节约资源、消费低碳”的观念、引导居民尽可能地利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此外,政府的引导与重视、低碳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公众的广泛参与都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保障。西安要建设低碳城市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如下三条,这是建设西安低碳城市,实现“资源利用低碳化、污染排放低碳化和社会发展低碳化”的重要支撑与有力保障。

1、路径一:从资源供给、利用和结构三个方面构建低碳资源系统

资源开发利用是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构建低碳资源系统是建设低碳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西安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特征,构筑低碳资源系统要从资源供给、资源利用和资源产业结构等三方面入手。

(1)在资源供给方面,要逐步减少一次性高碳资源的消耗利用,切实提高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利用,以减轻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具体举措包括:①通过重点发展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程度,并进一步优化现有的一次性能源利用结构;②在全市范围内要逐步推广扩大天然气和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③不断创新应用资源低碳技术,促进一次性资源的低碳消耗利用、清洁利用和高效利用。

(2)资源利用方面,重点在建筑业、工业和交通业等领域实施节能降耗工程,切实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资源低碳利用效率。①在对现有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的基础上,要对新建筑物严格执行国家的节能标准,这主要体现在对新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并加大对建筑全过程的管理以促使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通过大力推广节能施工新技术,对新建筑物施工阶段降低能耗;通过强制实施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引导绿色照明工程,鼓励开展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和对节能电器使用工程,对新建筑物使用阶段实现低碳化。②在工业领域内,要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高效节能来促使节能降耗目标的最终实现。③在交通行业,在西安市应积极发展公共交通运输,稳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率,推广节能环保型车辆的使用。

(3)优化资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我国资源消费结构显示,煤炭资源在整个资源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大,西安也不例外。由于煤炭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在其消费过程中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而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就要求我们要加快研发煤炭制取氢气技术、氢气存储与运输技术、碳中和技术和碳捕获技术等,以便在西安尽快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与高效利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大研发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在内的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并将其逐步发展成主导产业,坚持走“资源供给低碳化、资源利用低碳化和资源结构优化”的新型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2、路径二:构建并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产业的主导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依据低碳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要求,西安市建设低碳城市必须要构建并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低碳产业体系,这就包含旅游业、文化业和金融服务业等。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三大产业结构比重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一个城市资源消耗结构的改变,“二产”的比例与其资源消费比例之间的相关性较为显著,而“一产”和“三产”的相关性则较弱。因此,低碳城市的建设必须要加大三产的发展力度,提高其所占比重,具体措施包括:

(1)要结合西安的经济发展基础,加快实现制造业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下降。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等,进一步推动以装备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在逐步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的基础上,还要以资源消耗和碳排放为硬性约束标准,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控制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投资项目在西安落户,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能耗工艺、设备和产品,力推低效产业调整。

(2)通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发挥西安科研实力雄厚的科技优势,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为西安建设低碳城市提供必要的技术与服务支撑。①通过发挥西安人才、科技、资金等较丰富的比较优势,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力度,力争使西安成为西北乃至全国低碳产业的研发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②延伸低碳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培育低碳交易的平台,并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拓宽外部市场,不断健全低碳市场体系,促进低碳要素的快速集聚。

3、路径三:培育以低碳生活为理念的低碳消费模式

(1)发挥媒体的平台作用,向公众宣传普及有关的知识和理念。通过电视、报纸、讲座、论坛等各种方式加大宣传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生活理念,加深西安市民对低碳知识和节能减排的认同,并了解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危害。要以低碳世园为契机,逐渐引导市民养成主动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消耗、低碳消费的方式和习惯,实施市民碳减排认购和自愿减排等项目,与国际的低碳理念接轨。在居民的出行方式上,尽量减少小汽车的通勤使用,并采取税费政策对小汽车在某些繁华地段位置加以限制,而由政府加大投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地铁交通,相继完善西安市的交通运行体系,营造适于非机动车出行的道路环境。在居民的消费方式上,应鼓励居民选用低碳产品和节能产品,逐渐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提倡节约能源、自然环保等低碳理念。

(2)以曲江新区建设为试点,培育低碳示范小区。打造曲江低碳社区,培育低碳示范小区的措施包括:

①在曲江社区内组织低碳知识讲座、低碳知识竞赛、优秀节能家庭评选等活动,使低碳消费、节能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在低碳社区的规划、设计与建造等多个环节要贯穿低碳的理念,处处体现节水、节材、节能等环保的细节。

③低碳社区的打造要遵循“土地使用集约化、小区建设紧凑化、人口居住集中化”的原则来给以打造,这将有利于大大减少社区内的资源消耗,并有利于社区家庭能较方便地使用节能器具和家用电器,养成良好的低碳节能消费习惯。

④对于社区内已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更新水管以减少漏水,进行洁具的节水改造,提高社区内低碳化率。

(3)以长安大学城建设为发展低碳载体,引领低碳发展理念。长安区汇集着全市很多大学的新校区,师生是接受低碳知识并给以贯穿实施的最主要群体,通过在长安区积极打造低碳校区,充分发挥师生接受新鲜事物的优势,尽快地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力度,主要的举措包括:

①在高校普遍开设低碳的有关课程,并在条件成熟的院校开设低碳专业方向,在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低碳知识的同时,要加大培育低碳领域的后备应用人才;

②充分利用长安区内各大高校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加大低碳关键技术的基础研发工作,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将低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加快;

③以长安区各大高校作为低碳建设的重要载体,率先在西安市内建成一流的低碳应用技术和低碳设备使用的示范应用基地,成为西安市低碳理论和低碳实践相融合的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1]Ann P Kinzig, Daniel M. Kammen.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8,8(3).

[2]DDT.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R].London:TSO,2003.

[3]Stern Nicolars. Stem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Edward L.G.,Matthew K.The Greenness of City[J].Rappaport Institute Taubman Center Policy Briefs.2008(3).

[5]Chris G.How to Live a Low―carbon Live: the Individual’s Guide to Stopping Climate Change [M].LondonSterling,VA,2007.

[6]Chin Siong H,Wee Kean F.Planning for Low Carbon Cities:the Case of Iskandar Development Region [C].Sungkyunkwan University,Toward Establishing Sustainable Planning and Governance II,Seoul,Korea:SUDI,2007 (11).

[7]Bryn S,Mark J.Shaping Sustainable Energy Use in Chinese Cities:the Relevance of Community Energy Management[J].DISP 151.2002(4).

[8]Koji Shimada, Yoshitaka Tanaka, Kei Gomi, Yyuzuru Matsuoka. Developing a Long ―term Local Society S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J].Energy Policy,2007(35).

[9]Energy Saving Trust, and the Carbon Trust. Low Carbon Cities Programme,EB/OL].http//:www,frdsta.co.uk/Ccspres2007/Richard_Rugg.pdf [2008―5―28]

[10]“2050 Japan Low ―Carbon Society” Scenario team. Japan Scenarios and Actions towards Low―Carbon Societies.[EB/OL][2008―5―28]. http:// 2050.nice.go.jp/material/ 2050_LCS_Scenarios_Actions_English_080715.pdf.

[11]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08(2).

[12]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J].国情报告2007.29.

[13]夏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

[14]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10).

[15]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16]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17]章轲.低碳城市的中国式探路[J].中国经济信息,2009(20).

[18]陈群元,喻定权.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19]潘海啸.中国城市绿色交通――改善交通拥挤的根本性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10(1).

[20]郭万达,刘艺娉.政府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开放导报,2009(12).

第6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深圳非农建设用地管理

Abstract:This article the non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which in 2004 in the urbanized change of scene process delimits by the Shenzhen special zone outside uses is the object,under the thorough analysis fast urbanization background the non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uses to manage in with the urban planning coordination,the replacement adjustment and with the city renewal transformation union,entering the market pasts the main question which and so on the aspects exist,proposed “strict standard management,safeguard development right,digestion question of a political nature,promotion construction standard” the management principle,and uses and the plan coordination from the non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carries on the replacement adjustment,the enhancement and the city renewal transformation union reasonably,impels the non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use gradually to enter the market wanders all about the surface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Keywords:The Shenzhen Non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uses Management

1.城市化下的非农建设用地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转变为城市、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的过程,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在快速城市化中,除了国有建设用地能够直接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提供空间外,属于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政府通过土地征用,将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然后按照城市国有土地进行出让和建设,在中国许多发达地区的城市中,集体土地几乎成为了唯一或基本的土地来源,为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提供重要的空间资源,例如多个城市在城市规划区外建设的产业园区、大学城等项目;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组织使用非农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了农村工业占据全国工业半壁江山的局面,成为农村集体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并且出现了城中村、集体所有工业区与城市其他功能用地交错连片的城乡结合地带,进一步加速推动城市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土地制度,现行法律对集体土地流转用于非农建设进行严格限制,但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早已超出目前运转的国家地政管理行政体系的监管和约束。在地方政府的默许或不作为下,地方发展不断突破国家政策和土地管制要求,集体土地所有者通过出让、出租、私卖等非法形式进行流转,造成非农建设用地隐形入市,实质性地成为建设用地直接的重要供应者。这种非农建设用地高速无序扩张、空间分散并低效开发的现象,导致城市整体发展不协调,土地市场管理混乱,土地价值流失和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深圳作为中国城市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已出现了“四个难以为继”的发展问题。深圳市原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名义上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以及当前实际上有原村民或继受单位掌握的已建设用地或未建设空地,据统计目前全市原集体建设用地的规模将近300平方公里。由于历史原因,原集体建设用地上存在着五花八门的政策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无法直接纳入现行常规国有土地的管理渠道。在深圳市土地资源紧约束的背景下,这部分既无法作为有效土地供应于需求、又不适用于相关土地效益提升计划的原集体建设用地,成为制约深圳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尽管2004年全面城市化使深圳全市土地名义上已转为国有,但事实上当前大量原集体土地(包括已建和未建用地)的实际使用权仍掌握在原村民或继受单位手中,既不具有合法产权,又得不到应有的管控,处于产权和管理的“真空”状态,并且涉及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中,2004年城市化转地过程中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是政府承诺给原村民合法利用用地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原集体建设用地的一种类型,用地内涵和相关政策相对明确,而且是当前深圳原集体土地管理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深圳特区外这种“狭义”的非农建设用地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目前其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针对性。

2.深圳非农建设用地的发展与现状

2.1发展历程。

2.1.1城市化发展的初期(1993年前)。这一时期,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关于土地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土地使用极不规范,土地管理无序混乱,特别是在深圳特区内,出现了大量违规用地的现象,但特区外城市经济还处于萌芽阶段,仍以传统的农村经济为主,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小,违规建设行为也较少,集体建设用地刚刚开始起步,原宝安县曾以非农建设用地的名义陆续给各行政村划定了一定数量用地供其建设。

2.1.2特区外第一次城市化(1993~2003)。1993年,宝安县正式撤县设区被划分为宝安、龙岗两区,深圳市第一次在农村集体土地利用和管理上出台规范性文件《深圳市宝安、龙岗区规划、国土管理暂行办法》(深府[1993]283号)对两区的土地实行统一的规划、征用、开发、出让和管理的土地政策。宝安龙岗按照该办法陆续地、在1998年集中大量地并给各街道划定了非农建设用地。然而,“撤县改区”的实施刺激了特区外的发展,在巨大利益驱动和政府土地监管乏力的双重作用下,特区外以自下而上为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推进,使在缺乏有效管控的情况下,集体土地的利用发生急剧变化,大规模地转化为事实上的城市建设用地。

2.1.3特区外第二次城市化(2004年~)。2004年,宝安、龙岗两区18个镇全面撤销镇的建制,实行“全面城市化”,市里出台《深圳市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土地管理办法》(深府[2004]102号文),以加强特区外城市化转地过程的土地管理,宝安龙岗也相继推出查处违建、更新改造、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等一系列土地政策文件,以加快全面城市化进程。在这次城市化转地过程中,宝安龙岗两区根据《管理办法》,按照“工商用地指标100平方米/人、居住用地100平方米/户、公共设施用地200平方米/户”的标准,核算出宝安龙岗各街道需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规模,共为46.72平方公里。但从实际的划定情况来看,由于城市化的土地遗留问题涉及盘根错节的利益问题,至今尚未完成城市化土地收尾工作。两区目前已落实的划定面积为41.52平方公里,其中新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为22.77平方公里。

2.2现状特征。

2.2.1划定原则存在地区差异。在这次城市化转地过程中,宝安和龙岗两区分别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制订各自的实施细则。龙岗区考虑历史已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不再对非农建设用地已达标(甚至超标)的街道重复划定,只对未达指标的街道按建成区和未建区不同比例进行划定,使实际划定的规模“超指标”。宝安区则不考虑历史已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全部按指标重新划定,使部分街道因无地可划而产生“悬空指标”,出现“未达标”的现象。两区划分尺度存在的较大差距使划定工作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平,也使非农建设用地后续管理工作呈现不同的特点,从而增加了统筹管理的难度。

2.2.2以工商和居住用地类型为主,公建用地极少。尽管深府[2004]102号文规定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中包括公建用地,但从实际划定的来看,两区对公建指标均采取了捆绑划定的方式,使绝大部分指标作为工商用地和居住用地,公建用地指标被严重腾挪。宝安规定居住用地划定中含公建用地,但实际已划定的指标中非农居住用地只占4.5%,其余9.2平方公里居住指标属于只进行指标核算而不具体划定范围的已建房户用地,这种做法使原本占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一半规模的公建用地实际上无法全部落实。龙岗是工商用地中含公建用地,但并没有规定规模比例,导致工商用地和公建用地指标难以分别单独统计,实际上包含公建用地指标的新划定非农工商用地大多是用于工业或商业建设。

2.2.3大多在建成区内划定。近年来,特区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大部分土地实际上已通过合法或违法的不同途径进行开发。因此,本次城市化两区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大多位于建成区内,共占实际划定规模41.51平方公里的89%,其中宝安龙岗的比例分别是93%和87%。由于两区现状建成区的环境普遍较差,非农建设用地的这种空间特征使其在日后的进一步开发中将面临现状条件的约束,并必然会引发要求非农建设用地置换调整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管理问题。

3.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非农建设用地划定性质与用地规划管理难以衔接。

3.1.1非农建设用地的用途确定与用地规划要求脱节。首先是历史上划定并已批准的非农建设用地在土地用途确定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例如,一些纳入本次划定的已划历史非农建设用地,在用地批复中有的注明“工业”、“商业”、“居住”,有的注明“按规划实施”,甚至还有的仅注明为“综合用地”,描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为日后非农建设用地按规划管理的工作增加很大难度,并使涉及非农建设用地的规划在编工作面临很大压力,导致规划中出现为回避非农建设用地性质确定难题的“开天窗”现象。其次,划定的非农工商用地中并没有明确这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比例关系,使非农建设用地的政策要求与法定规划的用途管治要求难以衔接。

3.1.2非农公建用地的名存实亡增加用途管理的难度。两区对公建用地指标捆绑式的划定方式,一方面不同类型用地指标混杂而无明确比例的情况使在实际开发中使公建用地指标出现腾挪,变相成为经济收益高的工商用地或居住用地指标;另一方面由于两区捆绑的对象不一样(宝安捆绑在居住用地,龙岗捆绑在工商用地),而根据深圳市现行操作办法,居住和工商两种类型用地的产权性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即非农工商用地可有条件进行合作建房而上市,收益归集体,非农居住用地即原村民宅基地部分,只能自用不得上市,产权归属个人的,增加对非农建设用地按用地性质进行确权管理的难度。

3.1.3针对非农建设用地的规划许可依据不足。由于非农建设用地的用途属性与用地规划性质难以衔接,特别是工商用地把工业和商业两种开发收益差异大的用地类型混杂,加上对于那些靠近特区或宝安、龙岗中心城区的街道,大部分非农工商用地划定在规划的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上,使在进行非农建设用地审批时遇到按规划还是按划定的土地用途进行审批的尴尬,若按划定的土地用途审批还存在是按工业还是商业确定用地性质的矛盾。

3.2已划定非农建设用地存在置换调整的要求。

3.2.1要求置换调整的主要类型。由于本次城市化转地对非农建设用地的划定存在划定位置偏远、地块分散规模小、部分指标无地落实、与规划用地性质冲突等问题,不少原村民或集体都提出了对非农建设用地划定进行置换调整的要求,主要集中在用地性质改变、空间位置置换、通过调整落实“悬空指标”三方面。例如,要求将尚未落实的非农建设用地"悬空指标"调整用于旧村改造项目或居民统建项目;将分散的已划定非农建设用地进行置换,把指标以用于集中进行程中村改造;将与道路、公共与市政设施等城市建设冲突或因重大建设项目而被政府征用的非农建设用地等面积置换到规划性质为居住或商业的地块上;对因划定的土地用途与城市规划冲突而无法完善用地手续的非农建设用地进行调整;等等。

3.2.2置换调整的原因。

3.2.2.1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因城市规划变更、现占用基本农田、基本生态控制区或规划已确定为城市公益性设施用地的原因,造成非农建设用地的不得不进行调整。

3.2.2.2土地高效利用需要进行土地的规模开发。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完整的土地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从而产生较高的土地收益,因此,原集体或村民对相对分散而零星的非农建设用地进行适当调整归并使之产生更大的效益,同时,这也是深圳土地资源紧约束的背景下对土地开发利用提出的要求。

3.2.2.3土地所有者对非农建设用地提出置换调整的诉求。近年来,在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商住和商业开发是地产商的投资热点,相对来说,工业占地大但收益较低。在收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大多数的继受单位希望把区位和建设条件良好、但划定为工业用地性质的非农建设用地调整为商住和商业用地。

3.2.2.4城市更新改造客观上要求非农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置换。目前,超过9成已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位于现状建成区,且大多数是建筑质量和环境较差的工业区和城中村。原村民和集体希望通过改造提升用地价值。根据深圳市现行的城中村改造政策,纳入改造范围条件之一是必须90%以上属于非农建设用地,而且非农建设用地能够享受最优惠的改造低价政策。因此,城市更新改造的动力促使非农建设用地消化和入市的同时,也要求非农建设用地在空间上进行调整集中以满足城市更新改造的要求。

3.2.3大规模调整带来的问题。

3.2.3.1缺乏引导的改造损及城市公共利益。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原集体和村民希望能把区位与建设条件不够理想又分布零散的非农建设用地集中置换调整到建设条件良好的地块,会冲击公益性设施用地的安排,从而牺牲城市的整体公共利益。

3.2.3.2多方利益协调的难度大。非农建设用地的调整涉及到调整地块不同业主(村民)、村集体和开发商等多方面利益,调整中任何环节出现松动或者利益不均衡,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损害村民或城市公共利益。这个沟通和协调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需要统筹协调的工作难度非常大。

3.2.3.3“悬空指标”落实过程难度大。由于现阶段的非农建设用地划定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现在还有不少的非农建设用地“悬空指标”,其空间范围的最终落定必将经历艰苦的谈判过程,也极易成为规划土地管理失控的薄弱环节。

3.3非农建设用地与城市更新改造的结合缺乏明确指引。如前所述,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接近9成位于建成区,且多存在土地现状用途与规划用途不符的情况,加上深圳土地资源紧缺,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对非农建设用地置换调整成为目前主要的诉求之一。

3.3.1商品房或商业开发成为主要改造方向。受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火爆发展的影响,原村民或集体组织均希望通过改造的途径对非农建设用地进行收益高的商品房开发或商业开发。城中村改造政策是现状工业用地改造为居住用途或者商业用途的主要途径,且以非农建设用地指标或“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原村民在依法划定非农建设用地的地域范围外形成的居住区域现状非农居住用地”作为纳入改造区域的条件。但实际上,区位优良、拆迁成本不高、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一些原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工业区,成为继受单位最希望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的非农建设用地。而对政府最希望改造的私宅、老屋村等类型,由于产权分散、谈判补偿成本高等原因,除非区位优越且市场预期很高,否则很少会成为开发商优先考虑的改造对象。而对于政府力推的“工改工”,尽管2007年出台了《关于工业区升级改造的若干意见》,但由于工业用地的短期收益有限,市场方面的反应并不积极,尤其是涉及非农建设用地中工商用地的改造,大多倾向于商业改造开发,而很少是参照这一政策进行实行“工改工”。

3.3.2为回避复杂的改造行政审批手续出现“自改”需求。目前的城中村改造政策,要求改造地区满足物质环境差等必要改造要求,加上申请和审批程序复杂,例如需编制改造专项规划、需纳入城中村(旧村)改造年度计划,进行拆迁、立项各级审批等,耗时较长。对于规划为居住或商业的用地,不少继受单位在已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范围自行拆除建筑,希望走“空地新建”按规划申请报建审批的程序。这种自行拆除的现象会造成城市建设管理无序,加大了非农建设用地管理难度,并使政府部门面对此类申请时因依据不足难以办理。

3.3.3非农建设用地置换与城中村改造的程序衔接问题。根据现行规定,城中村改造范围的确定,须以非农建设用地作为必要条件;而继受单位申请置换非农建设用地以用于城中村改造,审批单位考虑是否准许其置换,则需要评价城中村改造项目是否成行,以其纳入年度实施计划为准,避免由于改造项目无法实施而出现非农建设用地的再次调整。非农建设用地的调整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两者是互为前提,密切关联的。但目前在程序和政策上相互之间还缺乏顺畅的互动机制和有效的衔接。

3.4非农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政策尚未完善。在城乡“二元性”的土地制度下,国家一直对集体土地的上市流转实行严格控制管理政策。面对实际操作中屡禁不止、甚至有“公开”之势的大规模集体用地入市流转情况,国家从1999年开始,陆续在湖州、芜湖、顺德等地实行试点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国家在政策层面的规定仍十分谨慎。关于非农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深圳市出台了探索性的文件《关于规范合作建房审批业务的通知》(深国房[2006]759号),规定依法批准给予原集体经济组织用于经济发展的保障性用地,在30%自用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合作建房审批程序补交地价可进入市场流转。然而,在强烈的土地开发诉求的冲击下,如何在尊重原农村集体组织对已批准非农建设用地自主开发的前提下,引导原农村集体组织利用土地可持续发展,并与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相协调,是解决非农建设用地入市的主要问题。

3.4.1土地产权模糊与既有政策的冲突。本次非农建设用地划定后,既出现了要求在工商用地上进行住宅开发的呼声,也有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而利用宅基地指标“统建上楼”,且引入开发商提供资金并以部分住宅单位作为回报的诉求。这种在工商用地和居住用地上都进行经营性住宅项目开发的作法,模糊了两类用地的用途和产权关系,给后续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4.2平衡不同区位/规划条件带来的土地收益成为管理中的难点。划定的非农工商用地的用途、开发强度需要与批准的城市规划相衔接,而规划难以完全考虑非农建设用地的政策属性,因此出现了规划用途并非工业或商业用途、容积率指标的弹性幅度较大的情况,使不同地块的非农建设用地的开发收益差距较大,因不公平而产生纠纷,不利于社会稳定。

3.4.3对原集体经济组织和原村民持续发展能力的冲击。深圳规定原农村集体组织在合作建房入市前,要求保证至少30%用地作为村集体永久用地。在此基础上,已批准非农建设用地可依据规划确定为居住用途,或在把非农工商用地指标调整到规划为居住的地块后,村民在眼前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可在近年内将分批最多将70%用地合作转让用于房地产开发。由于合作开发后的土地完全进入市场,原村集体难以享用更长远的收益权,可能对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4.4非农建设用地的入市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尚存在的未落地的非农建设用地悬空指标,以及因为各种原因需进行非农建设用地调整的,正在试图选择在回报最高的土地上进行划定。这种较大规模的非农建设用地调整势必导致对特区外城市功能的冲击。此外,非农建设用地批量入市在增加商品房土地供应上确有帮助,但无计划的入市,尤其是在房地产发展走低的形势下,可能对深圳市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

4.破解管理难题的对策建议

4.1明确非农建设用地的管理原则。对深圳而言,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提出的要求与现行国家“二元化”土地管理制度矛盾日益突出,加上在不同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使当前原集体用地管理面临很大压力。在管理中应坚持“严格规范管理、保障发展权利、消化历史问题、提升建设水准”的原则。

严格规范管理,就是按照宏观调控要求,加强对非农建设用地的用途管治,按照国有土地管理的管理要求,完善确权手续,加强规划引导和计划统筹,规范非农建设用地的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手续;拟定科学合理的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化政策,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保障发展权利,就是真正落实非农建设用地所承载的对原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居住权和发展权的保障,划定的非农建设用地应满足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并为可能的动态调整做好准备;通过适当的政策和经济杠杆,调节和平衡非农建设用地开发的收益,保证继受单位和个人的相对公平。消化历史问题,即以非农建设用地作为解决深圳市原集体历史遗留用地的切入点之一,通过将部分历史遗留用地纳入非农建设用地范畴进行规范管理,起到消化历史遗留的集体建设用地的作用。提升建设水准,就是通过对非农建设用地的开发建设和更新改造的规划引导、区位指引和时序。

4.2确立规划的权威性,使非农建设用地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用途进行管理。

4.2.1依照规划实施,通过土地入市调节政策,解决非农用地与规划功能不符问题。按城市规划确定非农建设用地土地用途,是城市规划实施的必然要求。目前,深圳市组团分区规划现已对深圳市全覆盖,法定图则全覆盖工作也在加快推进过程中。对于非农建设用地,不管是在未建设的空地上划定或是划定在建成区内的工业、居住或商业用地,均应按现行城市规划的用地性质来确定土地用途。对于非农建设用地按照规划确定为居住、商业、办公用途,特别是依规划进行商品房开发进入市场的做法,目前国家是严控的。尽管深圳对非农建设用地实行一定市场化政策,但现阶段的政策体系是十分有限并还不完善。由于非农工商用地用于工业、商业或者住宅等不同用途的开发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差异,因此,在保证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前提下,对于原批准为工商用地、发展用地和未明确功能的未建非农建设用地,现规划确定为居住、商业、办公等经营性用地的,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非农政策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公平性。对于在编的法定图则,涉及非农建设用地时,则应以规划的科学性和技术合理性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适当考虑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政策属性。例如在小范围内有一定调整余地的前提下,非农工商用地宜按照有利于发展经济的用途,并优先考虑确定为工业用途。

4.2.2纳入年度实施计划管理,规范用地规划审批程序。面对深圳市建设速度的飞速发展,为了充分发挥规划和计划的调控作用,加强土地利用的计划管理,根据《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的目标,每年编制《年度实施计划》,以此作为全市年度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的依据,这一创新制度从2005年起已被正式纳入政府的运行机制。依据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制度,全市必须坚持按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以强化计划的刚性。因此,从建立全市统一的用地管理标准目的出发,非农发展用地建设应纳入国有土地管理轨道,按照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与年度土地供应计划进行管理。同时,根据目前非农建设用地管理的现实需要,对非农建设用地的规划审批,可区分非农工商(已建)用地、非农工商(未建空地)和“未建房户”非农居住用地实行差异化的管理。

4.3合理有序地引导非农建设用地调整。

4.3.1采取等面积分类置换的方式。在明确对“已划定方案的未建非农建设用地,如涉及基本农田、基本生态控制线和规划已确定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用地的”予以调整的前提下,以社区为单元,考虑已划定非农建设用地符合基准指标的情况。对于已划定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未超过基准指标而要求置换的情况,可按等用地规模在本社区范围内(包括建成区或未建空地)予以置换,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可作为利于社区经济发展的可开发用途,具体可为居住、工业、仓储或者商业用途。对于已划定非农建设用地规模超过基准指标而要求置换的情况,可按等用地规模在本社区的建成区中置换落实,或者与“悬空指标”置换,在社区结合城中村(旧村)改造、整村搬迁、异地安置等方式,引导“住宅进社区、工业进园区”,在城市更新改造时予以明确。

4.3.2引导零星非农建设用地集中有序的开发。对于相对分散而零星的非农建设用地进行适当调整归并的,特别是涉及城中村改造的,原则上予以支持;对于非农建设用地大规模整体调整的,则应予控制,应充分考虑现状建筑、周边配套、现行规划情况,同时应充分考虑原农村组织的集体意愿、调整指标涉及的具体业主意愿;对于属于旧城改造范畴的非农工商用地,为引导“工改工”的实施,建议出台包括各类改造的城市更新办法,全面考虑后再进行改造规定,以避免变相的房地产开发改造。

4.4完善非农建设用地与城市更新改造结合的政策。

4.4.1加强与城市更新项目结合,引导用地布局优化。从实施意义来看,将分散的非农建设用地集中置换,结合城市更新进行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推动村民统建上楼及工业进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非农建设用地与规划冲突的问题。从落实规划来看,较集中的非农建设用地有利于开展较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改造的成效也比较好。然而,由于改造项目范围的确定必须以足够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规模为前提条件,而非农建设用地结合改造进行调整能否实现,有赖于改造项目是否能够列入当年的年度实施计划。因此,在非农建设用地置换调整与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年度计划之间进行充分的协调和衔接,用地管理部门与城中村改造部门应建立定期、定项目的机制,跟踪改造项目的进度,使非农建设用地能够结合城市更新并进入年度实施计划而得以实施,从而促进全市非农建设用地布局的优化。

4.4.2结合发展形势,专项研究进行引导改造。非农建设用地能够依托城中村改造得以消化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城市更新可以推进的程度。在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改造政策也需要重新定位。因此,在充分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近期经济走势下,结合城市化转地后的土地情况,落实正在编制的《城市更新条例》精神,对城中村改造五年计划进行检讨,提出近期更新改造策略,指导年度城中村改造计划的编制。对于纳入旧改的非农建设用地来说,目前迫切需要得到政策指引的内容包括:适宜的改造区域,改造时序,保证环境的提升和公益性设施的空间预留等方面。针对目前市场热捧“工改居”项目、而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少有问津的两个极端现象,应得到充分重视,通过政策手段平衡两种改造方式的获利程度,避免过多的住宅房地产项目,鼓励工业区的升级改造。

4.5探索非农建设用地的入市流转。

4.5.1逐步扩大非农建设用地的入市范围。在深圳特殊市情的背景下,通过城中村改造为非农居住用地提供上市流转作的通道,是一项探索性的实验。一方面,非农居住用地上市流转之后由灰色产权转变为可流通的完全产权,从而为城市释放出质量较高的住房资源,有利于解决当前房源不足的问题,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价过高的情况,便于住宅房地产市场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非农居住用地的上市流转意味着动摇了原住民的永久居住权,必将给原住民的利益带来不小的冲击。因此,应因时就势,有步骤、分类型地使私宅走市场化的道路,最终实现住宅产权的统一国有化;针对性地区分非农建设用地“私宅”与其它未完善手续“私宅”的差异性,使建设行为的合法性与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挂钩,树立法律的权威性,鼓励依法建设,实施违法必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违法私宅问题。

对非农工商用地的开发使用,按目前政策是30%可用于合作建房进行上市流转,70%预留作为为集体提供长期收益的集体资产。但实际上,对集体整体利益来说,短期还是长期利益、集体管理资产还是个人管理资产,哪种利益回报更高,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很难一概而论。从物权的角度来看,原村集体是有权按照集体成员的意愿来处置其所属资产。因此,对非农工商用地的开发建设,应给予原村集体充分的自主处置权,通过全体成员大会的形式决定处置集体用地的方式,即选择全部上市或部分上市或自主经营。从用地管理的角度看,非农工商用地上市流转后能实现产权的完全国有化,有利于实现全市土地按统一标准进行管理。

4.5.2采取用地价政策调节不同用途非农建设用地收益。对于未明确用地性质和原批准为工商发展用地的非农建设用地,规划功能确定为居住或商业的情况,如何进行功能调整,通过何种方法合理、合法地与现有的土地政策进行衔接,是非农建设用地上市流转的关键问题。目前,深圳从进行了土地用途打折法、容积率打折法、地价调节法三方面的探索实践。土地用途打折法指把工业用地按一定比例进行折返置换为商住等其他经营性用地(如按工业用地的50%规模置换为居住用地)并进行上市;容积率打折法指工业用地等面积置换为居住、商业用地时按一定比例降低置换后地块规划所确定的容积率并进行上市。地价调节法则是根据不同用地性质的地价差异调节用地置换所产生的收益差异,以大运新城的调整方案为例,其具体测算方法为:工业用地按65%折算为商住或商业用途的,地价按35%部分缴纳市场地价,如市场地价为基准地价的2.5~3.0倍,即相当于基准低价。由于不同地区的基准地价是由国土部门所确定公布的,所以从操作实施效果来看,直接采取全部土地按基准地价计价的地价调节法更为直观和简便。因此,对于非农工商用地根据规划调整为居住或商业用地的情况,可按基准地价缴纳全额地价;其它非农建设用地按照《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市场化管理进一步搞活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决定》(深府[2001]94号)规定“原农村征地时留用的工商发展用地进入市场的,按建筑面积收取市场地价的10%”,即按照基准地价的10%缴纳地价,以有序地引导非农建设用地入市流转。

5.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推进,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在城市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其合理有序的管理将有助于加强城乡土地统筹建设,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保障农民合法并充分使用土地改善生活,有助于推动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改造的实施,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化质量。从体制来看,我国现行的“二元化”土地制度是造成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管理存在种种问题和难度的根源。从实际管理来看,应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以城市规划为主导,坚持非农建设用地按规划要求和标准建设;充分考虑非农建设用地因发展而提出的置换调整要求,并结合城市更新改造解决非农建设用地的调整与开发问题;探索通过地价调节等方式,审慎推动非农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从而建立更健康、和谐的城乡关系,推动城乡全面高质量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强.论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模式转型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J].农村经济,2007(3)

[2]魏立华、袁奇峰.基于土地产权视角的城市发展分析——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7(3)

[3]唐晓莲、魏清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实施后对城市土地管理的影响及对策——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6(3)

[4]唐晓莲、刘华敏.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规划区内土地管理的影响[J].规划师,2005(6)

[5]楼江、祝华军.城市化地区集体土地利用问题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石忆邵、朱卫锋.从征地过程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J].规划师,2003(10)

第7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进一步强化经济影响力

北京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力勿需证明,对北京影响力探讨的重点先放在经济方面。

伦敦现已成为以高生产力服务行业为基础的城市。现有世界500强中75%的公司已在伦敦开设办事处,同时伦敦有249家银行办事处,伦敦的银行在经济方面影响力巨大。

对一个世界城市来说,经济上应有多大规模?我们先看一下各城市GDP的情况。如果把世界上最大的40个城市加在一起,他们的GDP总和等于美国整个经济的实力。你就能想像出世界级城市会有多大。我们可从这些城市的GDP在各国经济体量中所占比例和排名来做对比。东京的GDP是世界范围城市中最大的,如果把该城市算作一个国家,它应是世界上第12个国家,纽约是第13个国家,伦敦应是世界上第24个国家,这些城市的经济体量已大于世界上很多国家。如果我们从GDP角度去衡量北京,北京应是世界上第56个国家,这是单纯从经济体量角度审视。

如果我们再从人均GDP角度分析,伦敦是世界上第五大城市经济体,中国的上海则排名第20到25位,北京是第38位。纽约的人均GDP是73300美元,伦敦则为65500美元,两城市人均GDP差不多是东京人均GDP的2倍。目前北京人均GDP约为11000美元。所以目前,北京如果从经济影响力来看,在世界城市排名中应处于中档水平。

虽然东京从GDP角度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城市,但纽约和伦敦的人均GDP远超东京,从生产力角度看,纽约的生产力是最强的,伦敦和纽约的生产力远超过东京的生产力。因此,北京有必要在政策上,善用政策手段推动北京强化其经济影响力,不断提高其人均GDP。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我们再来看为什么这些世界城市如此富有生产力?这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发展已越来越依赖于投资增长。我说的投资不仅是实物和资本投资,还包括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国家GDP的增长状况,就会发现在七国集团的投资增长非常快,主要是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在劳动力方面的投资,也就是劳动力的质量投资,包括教育、培训等,七国集团GDP中的12%是由于劳动力投资增长造就的,北京市乃至整个中国需要在劳动力质量方面提高投资,在人力资本方面要加大投资。

伦敦的投资情况怎样?伦敦在资本投资方面的安排达到每年250亿美元。再来看伦敦的人力资本投资情况。伦敦45%的劳动力都获得大学学士学位。到2020年,估计50%的就业人员都已获得大学学士学位。超过5%的伦敦现有人口都是高校学生。伦敦现有40所极重要的具国际水准的大学,且获诺贝尔奖的学者多在这些机构中工作。

对当前伦敦市的人口发展来说,人力资本投资主要体现在高级管理领域的培训等方面。比如在英国,平均15.8%的人口工作于高级管理领域,伦敦则达到了24%,已超过英国15.8%这一平均水平的近一倍。英国高级管理人才中,有一多半工作在伦敦,所以伦敦成为世界级城市,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很高。

这种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会给我们带来另外收益,其中包括国际化的劳动力。如要想有一个世界级城市,必须要有很多外国人存在。在这方面,东京有前车之鉴。东京想成为一个世界级城市,且让城市劳动力都是日本人是不可能的。东京所执守的让其劳动力百分之百都是日本人的政策,使其不能成为世界级城市,所以我从来没认为东京是一个世界级城市,我认为实际上现在只有纽约和伦敦两个是真正的世界级城市。

33.7%的纽约人口都在国外出生,27%的伦敦人口在国外出生。北京要成为像纽约一样国际化的城市,想成为一个像伦敦一样真正国际化的城市,就需要有越来越多外国人来此工作。

推动服务业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

大城市必须要有很多的服务公司。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并强调的是一个以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必须要有以服务为基础的公司。要建设一个服务导向型的城市,必须建立很多具服务性质的公司,这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在这方面,我认为,跟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像零售业、银行业、娱乐业等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性质公司上,中国包括北京,缺乏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时,我发现,中国希望能刺激国内消费,但却没有将零售业作为重点领域去发展的理念。推动消费,首先要建立适合中国市场的系统,在北京亦如此。因此,中国需要运用政策手段加强服务等薄弱而有潜力的领域,不断增强城市投资吸引力和消费便利度。

世界城市在发展历程中,服务领域跟其他领域不断互相渗透。伦敦通信业中58%的信息技术产出渗透进服务领域。在专业服务领域,包括会计、律师和公共关系等,37%的技术产出进入到这些领域。创意产业技术产出的36%进入其他服务领域。服务行业不是孤立发展,而与其他领域融合,从而推动整个服务领域的全面发展。所以北京在推动服务业和其他行业深度融合方面须有很强发展,才能推动北京国际化发展和世界城市建设。

服务业还创造丰富就业机会。实际上服务业主要在三个领域创造最多就业机会:一是商务服务领域,就是知识型领域,如公共关系、会计、法律等。二是其他服务领域,主要集中在娱乐、具有创意和创造性的行业;三是餐馆、酒店等,这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注重城市品牌营销

第8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发包人(全称):_________

承包人(全称):_________

承包人资质等级:_________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99-0201)及其他有关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经协商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第1条 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_________

1.2 工程地点:_________

1.3 工程内容:_________

1.4 工程立项批准文号:_________

1.5 资金来源:_________

第2条 工程承包范围

2.1 承包范围:_________

2.2 工程总面积:_________

二、合同文件及图纸

第3条 本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

3.1 除双方另有约定以外,组成本合同的文件及优先解释顺序如下:

(1)双方签订的补充协议

(2)本合同条款

(3)中标通知书

(4)投标书及其附件

(5)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6)图纸

(7)工程量清单

(8)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4条 适用法律、标准及规范

4.1 适用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北京市有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均对本合同具有约束力。

4.2 适用标准、规范名称:《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3)、《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3-2003)、_________。

4.3 双方另有约定列入补充条款。

4.4 双方对合同内容的约定与上述法律、标准、规范规定有矛盾的,以法律、标准及规范规定为准。

第5条 图纸

5.1 发包人提供图纸日期及套数:_________

5.2 承包人未经发包人同意,不得将本工程图纸转让给第三人。

5.3 发包人对图纸的特殊保密要求:_________

三、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6条 监理

6.1 监理单位名称:_________

6.2 监理工程师

姓名: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

职权:_________

需要取得发包人批准才能行使的职权:_________

除本款有明确约定或经发包人同意外,监理工程师无权解除合同约定的承包人的任何权利与义务。

第7条 双方派驻工地代表

7.1 发包人派驻工地代表姓名:_________

职权:_________

7.2 承包人派驻工地代表姓名:_________

职权:_________

7.3 任何一方驻工地代表发生变更时,应提前7日书面通知对方,并明确指出交接时间、权限。

第8条 发包人工作

8.1 发包人应按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以下工作并承担相应费用:_________

(1)保证施工现场达到具备施工条件的具体要求和完成的时间:_________

(2)将施工所需的水、电、电讯等管网线路接至施工场地的时间、地点和供应要求:_________

(3)负责施工场地与公共道路的通道开通的时间和要求:_________

(4)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网线路资料的提供时间:_________

(5)由发包人办理的施工所需证件、批件的名称和完成时间:_________

(6)水准点和坐标控制点交验要求:_________

(7)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的时间:_________

(8)协调处理施工场地周围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含文物建筑)、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_________

(9)双方约定发包人应做的其他工作:_________

8.2 发包人委托承包人办理的工作:_________

第9条 承包人工作

9.1 承包人应按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应提供计划、报表的名称及完成时间:_________

(2)承担施工安全保卫工作和非夜间施工照明、围栏设施的责任和要求:_________

(3)向发包人提供办公和生活房屋及设施的要求:_________,发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

(4)需承包人办理的有关施工场地交通环卫和施工噪音管理等手续:_________,发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

(5)承担费用负责已竣工但未交付发包人之前的工程保护工作;对工程成品保护的特殊要求及费用承担:_________

(6)做好施工场地周围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含文物保护建筑)、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具体要求及费用承担:_________

(7)保障施工场地清洁符合环境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并且:_________

(8)双方约定的承包人应做的其他工作:_________

四、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

第10条 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_________

竣工日期:_________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_________日

第11条 进度计划

11.1 承包人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时间:_________

11.2 发包人对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予以书面确认或提出修改意见的时间:_________,发包人逾期未确认也未提出修改意见的,视为同意。

11.3 群体工程中有关进度计划的要求:_________

11.4 承包人必须按照经确认的进度计划组织施工,并接受监督和检查。因承包人原因导致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不符的,承包人无权就改进措施提出追加合同价款。

第12条 延期开工

因发包人原因造成延期开工的,由发包人承担由此给承包人造成的损失,并顺延工期;承包人不能按时开工的,应提前7日书面通知发包人并征得发包人同意,发包人不同意延期的或承包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发出延期通知的,工期不顺延。

第13条 暂停施工

因发包人原因停工的,由发包人承担所发生的追加合同价款,赔偿承包人由此受到的损失,相应顺延工期;因承包人原因停工的,由承包人承担发生的费用,工期不顺延。

第14条 工期延误

14.1 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竣工日期推迟的延误,经发包人确认,工期相应顺延。

(1)发包人未能按双方约定日期提供图纸及开工条件;

(2)发包人未能按约定日期支付工程预付款、进度款,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

(3)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所需指令、批准等,致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

(4)因工程量变化或重大设计变更影响工期;

(5)非承包人原因停水、停电等原因造成停工;

(6)不可抗力及自然灾害;

(7)发包人同意工期相应顺延的其它情况;

(8)其它可调整工期的因素:_________

14.2 承包人在以上情况发生后3日内,就延误的内容和因此发生的经济支出向发包人、监理方提出报告。发包人在收到报告后7日内予以确认答复,逾期不予答复,承包人即可视为延期要求已被确认。

第15条 工期提前

15.1 工期如需提前,双方协议如下:

(1)发包人要求提前竣工的时间:_________

(2)承包人应采取的赶工措施:_________

(3)发包人应提供的条件:_________

(4)因赶工而增加的经济支出和费用承担:_________

五、质量与检验

第16条 工程质量

16.1 工程质量标准:_________

16.2 双方对工程质量有争议时,由_________质量监督站鉴定,所需费用及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第17条 隐蔽工程的中间验收

17.1 双方约定的中间验收的部位:_________

17.2 当工程具备覆盖、掩盖条件或达到中间验收部位以前,承包人自检,并于48小时前书面通知发包人、监理方检验。验收合格,发包人、监理方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进行隐蔽和继续施工。若在48小时内发包人、监理方不进行验收也未提出书面延期要求的,可视为发包人已经批准,承包人可进行隐蔽或继续施工。验收不合格,承包人在限定时间内修改后重新验收,所需费用由承包人承担,不能影响工期。除此之外影响正常施工的经济支出由发包人承担,相应顺延工期。

六、安全施工

第18条 安全施工

18.1 承包人应遵守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按安全标准组织施工,并随时接受行业安全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由于承包人安全措施不力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18.2 发包人应对其在施工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对他们的安全负责。发包人不得要求承包人违反安全管理的规定进行施工。因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由发包人承担相应责任及发生的费用。

第19条 事故处理

19.1 发生重大伤亡及其他安全事故,承包人应按有关规定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通知发包人,同时按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处理,由事故责任方承担发生的费用。

19.2 发包人、承包人对事故责任有争议时,应按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处理。

七、合同价款与支付

第20条 合同价款

20.1 发包人保证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

20.2 金额

(大写):_________元(人民币)

(小写):_________元

第21条 合同价款的调整。

21.1 本合同价款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采用_________方式确定。

21.2 合同价款发生设计变更或洽商的情况时可以调整。合同价款的调整方式:_________

第22条 工程量的确认

22.1 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交已完工程量报告的时间:_________

22.2 发包人核实已完工程量报告的时间:_________,发包人逾期未核实工程量的,承包人报告中开列的工程量将视为被确认并作为工程价款支付的依据。发包人核实工程量未提前24小时通知承包人的,确认结果无效。

22.3 对承包人超出设计图纸范围和因自身原因造成返工的工程量,发包人不予确认。

第23条 工程款支付

23.1 合同生效后_________日内,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本合同总造价的_________%为预付款。

23.2 双方约定的工程款(进度款)支付方式和时间:

拨付工程进度款时间:_________(工程进度、部位),占合同承包总造价_________(百分比),金额:_________人民币(元)

23.3 发包人应在确认工程量结果后_________日内按前款的约定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进度款)。

23.4 工程全部完工,竣工验收通过并办理完毕相应结算手续后_________日内,发包人累计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应达到工程结算总价的_________%,结算总价的_________%作为工程保修金。

23.5 本工程保修期满,在承包人履行了保修责任的前提下,发包人一次性向承包人支付工程保修金。

八、材料设备供应

第24条 发包人供应苗木材料设备

24.1 发包人供应苗木材料设备一览表(附后)

24.2 双方约定的苗木材料设备交验的标准:_________

24.3 发包人供应的苗木材料设备与一览表不符时,双方约定发包人承担责任如下:_________

24.4 发包人供应苗木材料设备的结算方法:_________

第25条 承包人采购苗木材料设备

25.1 承包人采购苗木材料设备的约定:_________

25.2 苗木采购应出具苗木产品产地证明。

25.3 双方约定的检疫证明及方式:_________

九、工程变更

第26条 设计变更

施工中发包人对原设计变更,发包人向承包人发出书面变更通知,承包人按照通知进行变更。如果承包人对原设计提出变更要求,经发包人、监理方批准后方可实施,并签署书面变更协议。

第27条 其他变更

施工中如发生除设计变更以外的其他变更时,采用协议形式双方加以确认。

第28条 确定变更价款

28.1 承包人应在收到变更通知或签署变更协议后5日内提出变更工程量及价款报告资料。

28.2 发包人在收到变更资料报告5日内予以确认,逾期无正当理由不确认时,视为变更报告已批准。

十、竣工验收与结算

第29条 竣工验收

29.1 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承包人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人,并向发包人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和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在收到以上文件后10日内组织验收。发包人如无正当理由不组织验收或验收后10日内未提出修改意见,视为竣工验收报告已被认可。

29.2 竣工日期为本工程竣工验收通过的日期。保修期正式开始。

29.3 因特殊原因,部分单位工程和部位需甩项竣工时,双方订立甩项竣工协议,并明确双方责任。

第30条 竣工结算

30.1 双方办理工程验收手续后,双方进行工程结算。

30.2 承包人在竣工验收15日内向发包人提交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竣工图。

30.3 发包人自签收结算资料报告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予以签认。

30.4 承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款后5日内将竣工工程交付发包人。

十一、质量保修

第31条 质量保修:

承包人在质量保修期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管理规定和双方约定,承担本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31.1 工程质量保修范围和内容:_________

31.2 质量保修期:双方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约定本工程的质量保修期如下:

(1)土建工程:_________

(2)绿化种植工程:_________

(3)喷泉、喷灌工程:_________

(4)其他附属工程:_________

质量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验收通过之日起计算。

第32条 质量保修责任

32.1 属于保修范围内容的项目,承包人应当在接到保修通知之日起7日内派人保修。

32.2 发生紧急抢修事故的,承包人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应在24小时内到达事故现场抢修。

32.3 绿化种植工程在保修期内应达到2级养护标准。

32.4 保修期内发现苗木等植物材料死亡,应在种植季节按原设计品种、规格更换。

第33条 保修费用

33.1 保修费用由造成质量缺陷的责任方承担。

33.2 双方约定的养护期间水、电费用的承担:_________

第34条 其他

双方约定的其他保修事项:_________

十二、违约与争议

第35条 违约责任

35.1 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的约定,均应承担由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35.2 因承包人原因延期竣工的,应交付的违约金额和计算方法:_________

35.3 因承包人原因致使工程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应承担的违约责任:_________

35.4 发包人不按时支付工程款的违约责任:_________

35.5 其他:_________

第36条 争议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___种方式解决:(只能选择一种)

(1)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2)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十三、其他

第37条 工程分包

37.1 分包单位和分包工程内容:_________

37.2 分包工程价款及结算方法:_________

第38条 不可抗力

38.1 双方关于不可抗力范围的约定:_________

38.2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费用及延误的工期由双方按以下方法分别承担:

(1)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担;

(2)发包人、承包人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3)承包人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4)停工期间,承包人应工程师要求留在施工场地的必要的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5)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6)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

38.3 因合同一方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迟延履行方的相应责任。

第39条 担保

39.1 本工程双方约定的担保事项如下:

(1)发包人向承包人提供履约担保,担保方式为:_________

(2)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供履约担保,担保方式为:_________

(3)双方约定的其他担保事项:_________

(4)担保合同作为本合同附件。

第40条 合同解除

40.1 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40.2 发包人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双方又未达成延期付款协议,承包人可停止施工,停止施工超过30日,发包人仍不支付工程款(进度款),承包人有权解除合同。

40.3 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转包给他人或者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发包人有权解除合同。

40.4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包人承包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

(2)因一方违约(包括因发包人原因造成工程停建或缓建)致使合同无法履行。

40.5 合同按司法程序解除后,承包人应妥善做好已完工程和已购材料、设备的保护和移交工作,按发包人要求将自有机械设备和人员撤出施工场地。发包人应为承包人撤出提供必要条件,支付以上所发生的费用,并按合同约定支付已完工程价款。已经订货的材料、设备由订货方负责退货或解除订货合同,不能退还的货款和因退货、解除订货合同发生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因未及时退货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承担。除此之外,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因合同解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40.6 合同解除后,不影响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第41条 合同生效及终止

41.1 本合同自_________之日起生效。

41.2 本合同在双方完成了相互约定的工作内容后即告终止。

第42条 合同份数

42.1 本合同正本二份具有同等效力,双方各持一份。本合同副本份数_________份,由双方分别收持。

第43条 补充条款:

双方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经协商一致后,可对本合同具体化、补充或修改。

发包人(公章):_________ 承包人(公章):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住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委托代表人:_________ 委托代表人: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传真: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开户银行: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帐号: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附件

发包人供应苗木材料设备一览表

──┬──────┬──┬──┬──┬──┬──┬────┬────┬──

│序号│苗木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供应时间│送达地点│备注│

├──┼──────┼──┼──┼──┼──┼──┼────┼────┼──┤

│││││││││││

├──┼──────┼──┼──┼──┼──┼──┼────┼────┼──┤

│││││││││││

├──┼──────┼──┼──┼──┼──┼──┼────┼────┼──┤

第9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 高职

会展实训课程 建设 探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051-02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会展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以南宁为中心的广西会展业发展势头良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已有专业展览公司和展览服务公司超过150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每年仅在南宁举办的大大小小的主题展会项目数以百计,形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房地产博览会、中国―东盟国际汽车展、南宁国际学生用品交易会和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等品牌会展活动。会展业的发展带动了会展专业人才需求的攀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发展规划(2008-2015)》明确提出,到2015年,广西所需会展服务人才达28000人。

为了提升广西会展业的竞争力,实现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技能型会展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会展专业也被列入高职院校急需专业的行列。目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演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已开设了会展及相关专业,但近年来会展作为朝阳产业和特殊的服务行业,其快速的增长与较大的人才缺口无法使行业需求顺利衔接。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承载着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会展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亟待解决,才能满足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增长的需求。

二、高职会展实训课程的现状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要求,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高职会展实训课程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应用型会展专业人才为当务之急。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会展实训课程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实训基地境况堪忧。由于会展专业的特殊性,不少院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1.会展项目涉及调研、策划、营销、组织、服务、管理等各环节,筹备时间长,企业对实训学生的容纳量有限,客观上难以与教学上的任务的时间人数要求衔接。目前只有少部分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展会去做杂务,在展会的某一个环节服务,不能参与到展会的整个流程及实施过程中,接触面有限,会展涉及的很多环节无法全面涉及。因而,高职会展教学存在实践教学的不足,特别是真实环境下的仿真或全真实践教学的校外实训缺失的情况,不利于培养会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缺乏必要的

基础和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实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首先,资金上缺乏重点专业和优质专业的建设基础和资源;其次,在建设的方式方法上,仍处于建设的摸索期,不少院校都在探索适用于本校学生的实训资源及方式,建设步幅偏小,进展速度偏慢。

(二)专业师资力量匮乏。会展专业师资严重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该专业开办的时间不长,现有的师资大部分是从其他专业或者相关专业转型的教师,专业教学上处于不断学习和摸索阶段,自身也缺乏会展企业工作经验,对于实训课程教学缺少体验与经验,难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训教学活动。可见,会展专业师资团队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双师制”的创新教学方式,从企业聘请行家走进课堂,但因其缺乏教学经验,有时候也存在表述不够清晰流畅等问题,不能系统地、完整地讲述相关知识。

(三)实训教材偏重理论。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场所,实训教材无论对于实训指导教师或实训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现有的会展系列教材理论性较强,有些教材虽名为实训,却仅仅是“理论+案例”的模式,针对实训项目编写的教材极少,会展实训课程缺乏理论与实训项目相融合的指导性教材,为实训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不少困难。

(四)网络共享资源空缺。由于缺乏充足的信息资源和良好的建设基础,资源建设不均衡,导致急需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急需专业的课程网上共享资源数量很少,共建共享和交互操作不利,分享平台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展实训课程的建设进展。

三、对策

课程建设就是指影响和决定课程质量的多种条件建设,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材、实验实习等教学条件及资源建设等,会展实训课程建设应从这些关键点找寻相应的对策。

(一)校企合作,多方位建设实训基

地。会展是一门在“学中干、干中学”的实践性极强的行业,学生只有通过各种实践,能力才能得以锻炼;只有通过各种实训,技能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可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和平台,多方位地开展建设。

1.校内资源共享。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借助学院现有的一些优秀资源,如会议实训的环节可安排在文秘专业实训室或学院会议室作为实训地点,进行会议筹备及举办的实训教学。教师可提前获取学院会议举办的各种信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将实训环节融入真实的会议当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2.任务驱动教学。利用校园展会的真实项目进行实训,是解决实训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会展实训课程在展会实训环节可让学生筹备一个大型的校园展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筹经费、自主办展,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招商、招展、后勤、仓储、财务、现场活动与管理等若干小组,让他们亲身体验筹展的全过程,熟悉展会举办的各环节,学会如何策划、宣传、招商和布展,学会与客户沟通和交流,学会如何为客户服务,为步入行业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丰富校园的文化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校企共建平台。校外实训基地可借助当地举办的一些品牌展会作为校外实训资源,主动与主办方、当地会展企业建立良好而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志愿者、部门实习见习、招展、现场管理等多种方式与环节进行实训,让学生走进展会,用直观代替虚拟,用实践代替理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4.现代技术应用。随着永不落幕网上展会的盛行及互联网的发展,会展专业的教学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模式――通过互联网举办虚拟展览。条件许可的院校,可购买此类软件进行教学。即虚拟的主办单位在网络展会信息,通过网上宣传、、招展、布展、展示等环节,帮助买卖方取得联系,最终达成协议。整个虚拟的展览就是完整的现实展览,按照展览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进行,学生在虚拟的展览中可任意选择不同的工作岗位,按照标准展会流程操作,教学方式灵活,易于操作,学生可以花较少的时间和经费以及劳务的投入,达到在现实展览同样的实践效果。

(二)构建专业教师团队,加快师资建设的步伐。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可见,专业教师的储备和建设尤其重要。高职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可采用“两步走”的模式:

1.专任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专业研究方向,团队应有计划、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到真实的展会观摩,多学多看,多想多练,才能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快速提高,构建专业教师团队。

2.向会展企业或公司聘请有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教授有关会展组织、策划、营销等实务性强、操作性强的课程,用他们的丰富实践经验去填补没有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的空白,整合教师资源,形成完整教学师资体系。

(三)围绕特色,编写和出版急需教

材。针对会展专业实训教材欠缺的特点,各院校应抓紧加强教材建设工作。教材应立足本院专业特色,有别于理论性教材,可利用项目设计、任务布置、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设计实训教学单元与环节,打造图文并茂、理实一体、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特点的实训教材,作为会展实训课程的理论指导与依据,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电子资源,有利于建设成果的推广。

(四)利用网络,构建共享资源。针对职业教育对实训教学体系的要求,建设高职会展专业实训教学共享资源是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在高职教育中的深层次延伸。教学共享资源可方便快捷地利用网上教育资源的技术平台,在带动急需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实现急需专业教育信息共建共享的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依据会展行业人才需求,以行业岗位职业要求应用为重点,明确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的核心是资源素材,主要包括:一是课程设计资源。包含课程的简介、性质与教学目的、实训教学大纲、教学建议等。明确专业实训课程的目标与重点。二是网络课程资源。包含课程的教案、PPT课件、实训任务书、授课视频等,是对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课件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三是教学素材资源。包含图片资源、视频资源、案例资源、拓展资源、动画资源等,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四是试卷试题资源。包含练习和试题,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供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互动环节的体现。五是拓展学习资源。包含各类拓展学习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的规范和流程。六是职业考证链接。包含设置国际商务会展员的考证链接,顺应职业需求与“一书多证”的培养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七是成果展示资源。包含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实训环节及毕业实习、工作、创业的各种成果展示,为课程教学成效和特色的展示。

教学资源应体现共性特点与个性需求相结合,针对会展专业相关技术应用及职业岗位要求,建设具有推广意义的专业教学资源,兼顾不同区域和院校特点,并不断丰富发展。

此外,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媒介与平台,为各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人员培训等共享服务,解决高职院校急需专业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急需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平.凸显“双核”技能的高职会展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2]姜大源[J].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3]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季永青,杨媛坤.高职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