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儒家思想

第1篇: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情感 社会责任感 高尚的道德情操 顽强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 培养成“四有”新人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无数中华儿女,更是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教育最早要算是三皇五帝时期设三老以教化民众,开启民风民智。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教育,已经说明了那时候他们已经开始知道教育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在当时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也要加强教育,依靠有经验的老人进行口耳相授,以传递人们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我国最早的教育教学论著对教育进行了论述。今天,教育的内容改变了许多,但教育者本质没有改变―――向受教育者传输一定的文化与知识,形成他们形成一定的观点。政治教育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立志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国的教育更是历史悠久,有许多的成功之处,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教育使中国人大都能爱国,爱民族,爱家,自律,知礼,这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社会的稳定起了重大作用。但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止不前的,封建制度的腐朽,特别清政府的无能,迫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良药,也迫使中国对教育进行改革。不可否认我们在学习西方的教育的时候,在学到了许多的好的东西。有学到好的东西的同时,也对我国的教育进行反思,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行了呢?我们在迷茫困惑中前行,在当时那种社会混乱中,人们就更加思想混乱。灭亡一个国家,先灭其文化。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有过许多争论。我们要看到传统文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的不足之处,更要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对祖国充满热爱、忠诚的感情及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情感。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团结青年一代,更会成为鼓励当代中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当代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郑成功、戚继光、林则徐等历代爱国英雄身上体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一代的青年中许多人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动不动便对社会不满,怨老天不公,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启迪人们将为国为民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值得当代中学生学习,不但要有强烈的爱国义情感,更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当前许多中学生没有道德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骄傲自大、心胸狭隘,屡屡做出违背道德标准,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文化素质低下,道德水平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谨慎的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彬彬有礼”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学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上述思想的阐述和理解精辟而独到,是中学生们值得关注的内容。

有利于培养中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当代中学生中的许多人缺少吃苦耐劳的毅力,独立自主性差,甚至出现了家长跟到学校照顾起居的可笑场面,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立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律精神;“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恰恰是中国学生身上缺少的品质。

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精华,我们一定要继承;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学会面对全球的竞争,重新塑造有中华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教育。我们必须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加大精神文明教育,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塑造中华民族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新人,加强精神文明教育,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富国之道,强国之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肩负这个历史重任。

中学政治教育的作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学校培养出的大批具有高度觉悟的人才既是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中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中学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政治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关系,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作用。只有通过中学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全民族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华民族才有可能发展,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第2篇: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简单说来,只要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就是国学。但是纵观20世纪所谈国学观点,范围很广。总的来说,国学是中国古代学说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的思想,代表有诸子百家,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

所以,在一般情形下,我们不能把儒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等同。两者差异仍然很大,单单是儒学一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我以为不妥。佛家在文化如敦煌文明等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佛家意蕴,而中国哲学史则贯穿了道统意识。

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生存力,也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结合。根据很多学者提出的儒学复兴的观点来看,多数是认为儒学所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保守性、虚伪性。我认为这种观念大大忽略了儒学当中体现人性的方面,而仅仅是肯定其过于教条化的一方面。因而“二分”倾向是必须得到认可的。所谓中华传统文化的“二分”倾向,是指在多元化的现代文化冲击下,文化必然面临选择,我们应把传统文化分裂,一边用于新文化的建立和新思想的形成,另一边则抛弃。各种文明的冲突和选择是具有必然性的,所以传统文化也必然面临生存性的危机。

儒家文化必须赋予新时代的特点才能够解答当前中国文化问题。中国文明似乎走到一个转型期,有一个三岔口,就是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国学热”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就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必须从古代的文化中发起,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解救现代文化危机。道德、伦理的衰退需要一个新的出路,在西方就有学者称“儒家思想是21世纪的解药”。

第3篇: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关键词:韩国 儒家思想 高校教育

一、儒家文化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由我国先秦时期的孔子所创立,经过不断发扬光大,在东亚和东南亚广为流传,特别是韩国和日本。我们在平时韩语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也了解到,韩国比儒学的诞生地中国更加遵崇儒家文化,《洛杉矶时报》曾报道说:“韩国比中国更儒家”。在韩国,虽然有多种宗教存在,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韩国人日常生活中可以体现出的儒家传统文化,而且通过种种细节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韩国社会,在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某些积极的影响。

但是现在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之下,我们对儒家思想的传承的意识越来越淡。科技发达了,人们更多愿意面对手机和电脑,甚至连几岁的孩子都心心念念着电子游戏,而对一些传统游戏完全不了解。很少有学校会为学习传统文化专门开设课程,这导致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当我们为圣诞节大肆庆祝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包粽子、做汤圆,一到端午元宵,都去超市里买粽子和汤圆。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重视。

二、儒家文化对于高校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中开展关于儒家文化的系统性的课程较为合适,一来,大学生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足,没有特别繁重的学业压力,而且大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高校中是学生学习多元化的知识的好时机,但我们不能忘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淡忘,学习传统文化是每个学生都要做的。

儒学这一在中国文明史上独领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的学校人才教育中,更显示出其非凡的现实意义。重视儒学经典教育,让每个学生终身受益。学习儒学经典著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把握儒学经典精髓,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弘扬儒学经典文化,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因此,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结合社会现实、针对学生实际,把儒家经典教育纳入学生课程体系之中。

儒家思想本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化精髓,流传到韩国后也相当受重视。韩国现在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专门设立有关儒家文化的课程,反观我国学校中开设的却少之又少。

我们要学会根据韩国的儒家文化来反思自己,并且在高校中开始着手。大学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后一个阶段,不仅要从专业知识技术的角度,更要是从人格素养的方面来考虑,一个学生是否能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

现在,中韩两国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很多人去学习关于韩国的历史文化,其中也不难发现两国的文化中有许多的相似点,当韩国把儒家思想十分推崇的时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毕竟这是我国的文化,大学生作为一代即将出世的新生力量,更应该把儒家文化发扬光大。

三、儒家文化在韩国高校的发展

细心观察,在韩国语的部分词语的运用上有很值得深思的现象,比如在汉语中通常会使用“我妈妈”或“我爸爸”等词,而在韩国语中,却用“?? ??”翻译成中文也就是“我们妈妈”,这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语言现象,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于韩国本土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早在1960?年,韩国就将儒家文化放入到大学、中学、小学的教育科目里面。在推行国民精神教育的过程中,韩国始终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作为载体,通过传播儒家文化达到铸造韩国民族精神之目的。韩国初中道德课渗透儒家文化传统,要求学生要孝敬父母老师,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要和谐相处。大学开设的国民伦理课吸取儒家文化的精华,并且进行自立自主思想方面的教育,以达到强国之目的。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又提出“文化立国”国策,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例如,在高丽大学中设有“职业与道德、道德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和孟子著作导读、韩国的儒家等一些选修课程。而且韩国著名的成均馆大学的办学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王室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理解与研究。

韩国推行“文化立国”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挖掘儒家文化的精华,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发挥儒家文化的社会功能。儒家文化是值得我们乃至全人类都应该珍惜的精神财富,我们肯定其德育价值和弘扬儒家道德思想的同时,要正视其时代局限性。 由此看来,韩国相当注重儒家的发展,对我国高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上课前,见到老师说:“老师好。”下课时说:“老师再见。”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比较忽略的东西,虽然说师生之间像朋友一样相处的模式有助于推动学习氛围,但是尊敬老师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牢记,而且要用行动来表示。或者还可以举办有关儒家的文化节、知识竞赛等一些有趣的活动,这样寓教于乐更加可以让同学们接受,因为有不少同学表示由于儒家理论课程比较枯燥,没有很大的学习动力。

通过对韩国高校人文社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分析,我们一方面要看到韩国高校与我国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差异性,要在承认两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分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特征背后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要清楚认识到韩国与我国同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同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转型时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解决好继承传统和坚持创新相结合、民族精神教育和世界公民教育相结合的问题是两国共同的任务。通过借鉴韩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法和途径,以期能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挖掘新的思路、找到新的方法。

四、韩国德育现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长期以来在韩国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并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影响着韩国社会的政治、教育、法律制度及整个经济文化生活。而我们能够感觉到我国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也在加强,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成语大会等,但儒家文化传承方面尚有不足,特别是韩国适时地发展儒家道德思想,在学校教育方面也采取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这些对于提高和完善我国学校的德育水平应该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借鉴

在韩国家庭教育中,非常注重礼治教育。辽宁省沈阳市的西塔地区是继美国洛杉矶以外朝鲜族第二大海外生活区。随着1988年中韩两国建交之后,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朝鲜族人以及朝鲜人来到沈阳西塔地区,许多韩国家庭也随之来到中国定居生活。在韩国家庭中,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儿时就培养他们按照韩国传统礼仪来尊敬长辈以及爱护晚辈。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如长辈再给晚辈倒酒的时候,晚辈一定要双手持杯或者右手持杯,另外左手放在右肘部表示尊敬,同时不能面对长辈饮酒,要侧过头饮酒;这些简单的礼节虽然简单,但是却反映了儒家孝、仁、礼思想在韩国家庭教育中的影响。?这一点也无疑是可以为中国高校生所学习的。

而中国式家庭教育,让人联想到的更多是“棍棒”或是“溺爱”这样的词汇。家长们望子女成才心切,然而却往往不知道正确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走上一个极端。例如现在的小孩子常常上补习班,为此失去了很多玩乐的机会,也很容易失去小孩子的意志、乐趣等非智力因素。另外,体罚又是一严重的社会现象。不仅家长,甚至学校里都会出现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心智发展。

(二)学校教育的借鉴

在韩国教育观深受儒家尊师重道思想的影响,自古传承至今。今天的韩国人对教育的关注度丝毫不亚于国人。在韩国人的观念中,教师和学校对孩子的影响甚至堪比家庭。即使再年轻的教师,享受的礼节也遵照家长的形式。同时,在韩国社会中,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以来都受到全社会的认同。

所谓“尊师重道”,这正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但据我们调查显示,中国大部分高校虽然都设置有中国文化相关课程,但基本为选修课程,而大学生往往会因这样的课程枯燥而放弃学习。这就导致了除了在学校的基本教育以外,大学生很难在学校内接触到儒家相关课程的教育。对此,我们建议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置一些儒家文化馆,并辅以多种表现形式来展示儒家文化的精髓。如观看纪录片,舞台剧表演,创新方式的导入也许会吸引一些高校生学习与了解。

儒家文化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更是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其人际关系的加强和集体意识的培养都是有极大的作用的。希望中国高校可以借鉴好的教育经验,并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的氛围,研究和发扬儒家文化,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高校教育中,取长补短,使大家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成长成才,同时增强我们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意识。

第4篇: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传统文化;交融方式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92-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也逐渐偏向于西方文化,对西方设计理念的运用较为频繁。这种发展形式虽然能够实现现代室内设计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却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难以实现我国室内设计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宣传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1]因此,新时期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现代室内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现代室内设计的长远发展。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从儒家思想来看。儒家思想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思想,其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文思想,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重视自然环境和室内空间设计的协调统一。[2]又如,儒家思想主张“中庸”之道,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能够做到“恰到好处”。第二,从道家思想来看。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主张对自然环境的重视,重视室内设计中的虚实结合、泳步岷稀5谌,从佛教思想来看。佛教是我国的传统,佛教思想中的内容对于现代室内设计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例如,佛教的审美观念是以简约为美,这一点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具有重要体现。佛教包含的禅意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营造简朴、幽远的意境,这也是许多设计人员所追求的设计理想。

二、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方式

(一)文化符号的交融。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交融首先表现在文化符号方面。传统文化中具有较多的文化符号,如我国中的各种符号,各民族、各时代的重要图腾象征,以及其他重要的图像等。这些符号元素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将这些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可以有效提升设计的内涵,增强现代室内设计的历史厚重感。[4]文化元素的交融和应用可以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采用具有我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元素,将其全部或者部分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或者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力量对这些元素进行简单加工和调整,使现代室内设计既能够突出文化特色,又能够具有现代化特征。第二种是对于传统的文化元素进行重组,实现传统艺术的创新,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享受。当然,这两种形式的核心要点均在于,既要融合我国传统文化,又要重视功能性和形象的统一,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二)风格神韵的交融。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还体现在风格设计上,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内风格设计过程中,应该要参考我国传统文化的神韵。“意境美”一直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园林艺术、建筑艺术还是书法、绘画艺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一直强调幽远、淡雅、宁静等意境的营造。[5]而从现代室内设计来看,要达到这种意境,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通过框、显、遮、借等设计方法,合理规划现代室内设计的空间设计,重视虚实结合、意境和功能结合,实现现代室内设计功能性和意境美的统一。

(三)文化思想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还包括对称的美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些思想观念都是现代室内设计中可以借鉴的部分。例如,设计人员在进行现代室内设计时,可以重视空间布局上的对称性,采用对称格局进行设计。此外,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室内设计中,还需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既保证现代室内设计的合理性,满足客户的设计功能要求,又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生态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道家思想中强调的对自然的尊崇,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佛教倡导的文化意境,这些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要求我国设计人员在进行现代室内设计时,能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传统文化的思维、神韵以及符号等运用于具体的设计中,实现现代室内设计功能性和文化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邢艳春.传统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的碰撞与交融[J].中国市场,2014,(24):101-102.

[2]李永慧.中国传统装饰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东方公馆酒店设计为例[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08-110.

[3]张译丹,杨豪中.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 美术大观,2012,(01):114.

第5篇: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中庸》用中论析义

“孔颜乐处”,乐在何处

大同思想与传统文化

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学

儒家义利观内涵辨正

与中体西用

庄子体道次第思想简述

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

中国文化与世界前途

道德流毒——段正元的故事

《宗镜录》的中观思想

《尔雅·释亲》的文化说解

终身学习——文化之正道

体宏容深博大精微孔子文化

孔孟的仁政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

孔子思想与香港和平回归

论孔子人生理念的现代意义

坡与晚明个性解放思潮

再论儒学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

论儒家“忠恕”之道的永恒价值

漫议中西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由法律看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画歪的脸谱孟德斯鸠的中国观

孔子的天道观形成于晚年

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

新儒学经济活动中五行始生之序

《易传》圣人观及其现代意义

论文天祥的儒学思想与人格精神

佛教解脱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论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学建构

儒学是中华民族的哲学与宗教

“和而不同”的永恒社会人生价值

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当代新道家道家超越理想的科学阐释

香港孔教学院:现代民间儒教的基地

新传统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定位致和之道

《国语》中的“曰”字与“云”字分析

孔子中和哲学在二十一世纪的伟大作用

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段正元与现代新儒学“道统”观念之比较

儒家文化自觉精神以先秦儒家为对象的分析

论“儒”的演变与孔子对西周宗教传统的改造

黑犬是犬,白马非马及其他先秦名辩学派三题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大化流行之理有关当代横断科学之哲学实质的己见

第6篇: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儒家思想的启示:

1、儒家思想使中国人比较注重以情感为根基。

2、儒家思想讲求对现实的追求,推动了中国人的入世精神。

3、儒家思想使中国人讲求理性的实用性。

4、儒家讲求人的社会性,加强了中国人内部的关系纽带。

第7篇: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气质

一、引言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方面,我国人民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智慧。

从雄伟壮丽的宫殿,到多姿多彩的民居;从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到奇巧别致的宝塔桥。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继往开来,博采众长,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建筑文化也曾光辉灿烂。建筑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就是一种文化,在延续中就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中国传统建筑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几千年。

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礼乐文化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这肯定有它的道理,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礼乐为基本框架的。“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

我国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是和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密切关联的。在商周时代,不管是我国的中原、西北还是江南,人们的精神理念都是由鬼神观念占据,正常的人性被紧紧地束缚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最为激烈的变革阶段,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创、创造成为了主流,百家争鸣,诸候蜂起。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核心思想,便是我们所说的理性主义,它承前启后,在摆脱了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传统观念的同时,又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单单从思想、文艺领域来说,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儒家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把一种本来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利益制度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解释,从而也就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而道家,避弃现世,但却不否定生命,追求个体的绝对自由,在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上充满了感情的色彩,因而,它以补充、加深儒家文化而与儒家文化共存,形成了历史上的“儒道互补”的文化现象。以上这些观点的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才促成了秦从某种严格的礼的秩序出发来进行建筑布局,即使是秦代开始的园林建筑也始终没有太多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百代皆沿秦制度”,一切都遵循着秦的建筑规范。显然,理性贯穿了中华民族建筑的始终,决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建筑的发展。

三、传统建筑中儒家与道教思想融合的体现

我们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看,儒家和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进程。并且,二者又相互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征。显然,传统文化贯穿了中华民族建筑的始终,尤其儒道思想,决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建筑的发展。

儒家思想中讲的君臣父子、长幼尊卑等纲常伦理制度造成的等级观念及中庸思想,在建筑设计和布局上得以充分体现。因为在中国社会生活的组织关系中是以血缘为纵向,以家族关系为横向组织起的社会制度,从而体现在建筑布局设计上,中国的传统建筑以群体组织关系为长处,体现出社会组织关系。在轴线设计上,以南北纵轴线作为重要布局,以东西横轴作为辅助轴线。以中轴线作为中心,按照轴线对称的方式进行,在不同坐标点的建筑,直接体现出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及等级,轴线对称布局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等级观念及中庸思想物化的集中体现形式。故宫设计是典型的儒家思想体现,故宫的庞大的建筑群落是中国最大的四合院,严格遵循中国传统的儒家等级制度,主次分明地对布局进行设计,分为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后寝是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处理日常公务及举行内朝小礼仪的场所。在故宫的设计中采用以纵轴线为主,以横轴线为辅的方式。在轴线的前半部分正中央依次排列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轴线的后半部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左右横轴线上,为配殿和东西六院。组织关系严谨、有序。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不仅融合了佛教诸派思想及玄学的思想所长,并且结合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成为与儒家传统文化并重的一派。

在儒家、道教思想的融合中会发现它们的连接点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于先秦时的儒家,在汉武帝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不把自然看作和自己不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有“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而这样的思想导致了中国人艺术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崇尚自然,归法自然。”因而也体现在建筑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等多方面。在建筑景观组织设计中建筑以群体取胜,重群体的组织关系。注重和环境的关系虚实结合,以含蓄的线条与大地相依,向铺陈的组织形象体现了与自然相适应的观念。建筑外部造型虚实相依,轮廓柔和,线条流畅:屋顶设计为反曲线和轻巧多变的翼角,表现出与自然相融洽的观念。在建筑主体设计中对房屋基础和方位选择的极大重视,形成我国所有的人与自然朴素的哲学观念,即“风水”。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结构框架系列的优点,因而在最大限度上形成了室外空间完全流通在一起。但在园林设计上注重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把自然美与人造美统一为一体,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学术观念。在室内设计中,儒家的“天人合一”也表露无遗,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设计师所遵守的设计哲学的运用人力巧夺天工,不露人工修饰的迹象。

四、结语

古代的建筑有过许多的辉煌,有许多建筑上的奇迹至今仍让我们不敢比拟,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我们要认识了解的还很多,所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建筑的创新与继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主编:《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罗哲文主编:《礼记・礼器》(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8篇: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关键词】儒家文化和教学;有效教育;效果

New period Confucianism cul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

Li Hong-fen

【Abstract】The Confucianism is much more than the Confucius a person's thought, more fixed and unchangealbe of thought.Language teaching always thought with Confucianism cultural close related.The value mindset of language teaching is a Confucianism of value mindset.Nowadays society lay claim to cure a country by law of emphasize in the meantime with virtuous cure a country, because of Confucianism to China political system and education system etc. of influence deeply rooted.Therefore, language teaching of value mindset and Confucianism of value the mindset be close related.

【Key words】Confucianism culture and teaching;Valid education;Effect

1.儒家文化的内涵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儒家着重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儒家学说实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学说,十分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人的伦理存在问题,在个体性方面,传统儒家十分强调“为仁由己”“君子求诸己”“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正心” “诚意” “修身” “慎独”等观念,从而有力地突显了人们在道德学问和人生志向方面自主自强的重要意义。在团体性方面,传统儒家十分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人之大伦”,从而有力地突显了人们在某些特殊性人际关系中维系情感和谐,恪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在群体性方面,传统儒家十分强调恻隐、羞息、辞让、是非的四端之心和“仁者爱人”的崇高理想,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而有力地突显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实现普遍性“泛爱众” 的重要意义。

2.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教育的具体体现:

儒家文化是礼乐文明的根据,价值观念是非的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艺术审美的尺度,由此构成了中华民族基本精神价值体系和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当然,糟粕是有的,但我们无法舍弃的是那里的精华,所以我认为通过传授已经延续了2500多年的儒家文化思想,能够填补由于现代化进程造成的道德缺憾。

2.1敬养父母。

现代社会上,依然还存在许多与和谐社会不相吻合的现象,诸如敬养父母问题。这一问题特别严重地存在青少年身上,他们大多被娇生惯养,再加上社会的不良影响,很容易就会走上邪道。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时不时会听到或看到不是把父母赶出家门,就是对父母大打出手,更有甚者毒害父母等。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这些人身上荡然无存。我认为社会有责任,家庭有责任,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这些人在接受教育阶段,没能依照儒家孝道去做,所以做出不孝道的行为或犯罪的活动来危害社会、家庭和父母。李密的《陈情表》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蓝本对学生进行孝道的教育。李密谈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让学生深刻体会李密对祖母的那片孝心,从而直接地对学生进行孝道的教育。人是社会网络上的一个因子,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一个人在家能做到孝,并把这种孝悌的风气带到政治上,就是孝政了。这便是从家庭道德的孝道而推及国家政治的政道。

2.2治国仁德。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入世的激情,同时利用儒家思想传授治国之道,要让学生不能一味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地积极性,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导学生要立身正己,垂身示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大意说的就是“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带头端正了,谁又敢不端正呢。”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治理国家时要施行仁道的重要性。

在学生了解懂得治国之道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懂得“仁道”之理,孔子觉得“仁”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境界和道德境界,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说的是“聪明的人乐于水,有仁道的人乐于山,聪明的人喜欢活动,有仁道的人喜欢沉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道的人长寿。”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告诉我们大家一个有志气、仁道高尚的人,从来不因贫生怕死而违背仁,只有勇敢牺牲来成全仁德,而临着仁德,即使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强调了人的自身修养方面的仁道的重要性。

有了“仁道”之理,治国之道,可以说是德才兼备,思想健全,政治过关。这些,我们应当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渗透这些精华的儒家思想,让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

2.3诚信守正。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诚信守正尤其显得重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其中就谈到与别人交往时要诚心诚意,不论到哪里去,都不能废弃这一做法。儒家思想把诚信作为立人、立国、立世之本。诚信是真正无妄的意思。守正是诚意正心,保持政道而不邪。诚信守正也是立人之本,是个体道德的基石。一个人立足于世,与社会、他人以至自然交往,诚信是交往的首要条件。人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交往活动中,自己要取得他人的诚信,首先自己要对他人诚信,才能建立和扩大自己道德信誉,给人的各种交往活动带来极大的方便。儒家思想强调在各项职业活动中,要以诚信为第一生命。各诚信主体如国家、政府、团体、个人都要信守诚信,不骗自己的良心,不骗国家,不骗他人;人与国家、政府、他人都互相尊重,真诚相待,不高阴谋诡计,不互相欺骗,不互相计算。这样国家才能取信于世,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团体才能取信于群众,个人才能取信于他人。这样社会交往活动的公共道德就会得到提升,社会风气就会得到净化,社会秩序就会得到安定。因此说,诚信是人类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基础。

2.4谦恭力行。

谦恭即谦虚、恭敬。现代学生急功近利的为数不少,在学业上不谦虚恭敬,自恃清高,任意孤行,不敏而好学,不虚心好学,以向他人老师询问为耻。这可以说是制约成绩提高的最大瓶颈,也导致了学生身心健康的不全面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在语文教学时特别是在学习《论语》时,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疏导。孔子说的好“若圣与仁,则吾光教?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以圣人和仁人的标准来衡量我,我哪能担当得起呢?我不过学习工作起来不感到厌烦,教起别人来,从不感到疲倦,不过如此而己。”作为一代宗师、一代圣人,贤人还不如此地谦虚谨慎,我们更多地应是自惭形移、面红耳赤。

力行即尽力而为,尽自己最大所能去做事,少说多做。而不要做墙头上的芦苇头重脚轻,不要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做事要身躬力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以后,再说出来。倡导我们要脚踏实地去做之后,再说出来。古时候的人言语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害怕自己做的不如说的好,而感到耻辱——“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如何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者,他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培养一个完整无缺的人,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儒学观念,时刻准备把儒家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我们学校德育教育利用儒家思想为载体,对在校学生立身处世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儒学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互助,友爱,为人要与人为善等思想。为了做好这些工作,作为整体的单位学校和个体的教育工作者的我做了以下工作:

3.1营造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

在全体师生之间展开对校园内的道路,教学楼的命名的征名活动,最终集大家的智慧,分别对校园内的道路、教学楼赋予了儒家思想显明的名字, 除此之外,在校园内路的两旁,在连廊里,教室内外墙壁上等明显之处均已张贴上能反映儒家文化思想精华的名言名句。另外,在办公楼大厅里放有孔子塑像和名言名句等等。使儒家文化的氛围营造到了极点,让全体师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秉承儒家文化思想。从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甘露、养料。

3.2定期开展有关儒家思想一系列的活动。

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三次全体师生对儒家文化思想的大讨论,教师要谈自己是如何把儒家文化思想渗透到各自学科教学中去,及自己最近一段时间阅读有关儒家文化方面的书籍的心得体会。学生主要谈自己在接触、学习儒家文化思想后的感受、心得。三星级高中验收时,我们学校举行的“儒家文化论坛”得到省评估院的高度赞扬,在我校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论坛大会上,我校的“教育沙龙------儒家文化与学科教学”又精彩亮丽,得到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3.3成立专门的儒家文化研究室。

学校精心筛选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职工组建成儒家文化研究室人员,其职责是在向纵深儒家文化研究的同时对全校师生的儒家文化思想工作作一详细布置和安排引导。

3.4每堂语文课前,让学生到黑板上写上一句能反映儒家文化思想的具有警醒的句子。

上课前让全体学生进行诵读、理解、背诵,长期积累、坚持不懈,明显地增加了师生儒家文化思想的文化底蕴。说话办事很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学生身上体显了现代气息与古老气息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5收录精华语录编辑成儒家文化思想精粹的小册子,每学期编辑一册,让学生随身携带,随处均可拿出来诵读几句。晨读课上、林荫小道上、亭台轩榭边、假山旁、池塘边……随时都能看到手捧小袖珍册子正在全身贯注地观看、背诵。边来回踱步边醒悟着体悟着,可以说是我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6精心选择国学读本。

《弟子规》也像《三字经》一样,三个字一组,读起来颇有节奏。讲的就是如何做人,就是教人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弟子规》作为“天下第一规”,对学生学好规矩,树立做人的标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增广贤文》语句精辟,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一经成诵,便终身受益。这些格言警句有的集自雅句,有的采自谚语,所谓有文言,有俗语,有直言,有婉言,有劝善言,有勉戒言,在家出家言,有仕宦治世言,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

3.7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循序渐进。

儒家文化影响我国历史两千多年,其积极意义非同寻常,不少大儒对儒家思想不断补充加以完善,不要期望孩子能在短时间背诵且加以领会并约束自己的言行,应该给孩子以消化吸收的时间,让儒家文化渗透孩子的思想中,不能看到短时间内不见其明显效果而加以放弃。

4.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文化思想所取得的成绩、效果

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乐趣,愿意、乐意地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对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有一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自身修养,提高了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对文言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习文言文不会感到那些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了,而是我们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提高了文言文学习效率。

学生的记忆力得以提高,坚持认真诵读经典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各科成绩得以提升。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的高低。诵读经典的学生,记忆力和理解力都会显著增强,这时学生读学校里的教科书易如反掌,考试成绩根本不用担心。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胸有万卷书,下笔如有神”,诵读经典的学生,大多说话流利,作文水平明显提高,遣词造句,引经据典……

第9篇: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德育课堂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追崇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是中华民族几千来横亘不变的思维模式及价值取向,也是新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对学生德育基本停留在对学生在校安全、卫生、纪律、仪容仪表等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德育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指明了学校德育的方向,也指出了学生德育的目标。它解决学校德育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思维,也让学校德育有了丰富的内涵。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

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笔者的做法是:

1.研究学生、设计教法

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班为单位进行,班主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与关键。班主任必须先要备好课,备课有三项主要的工作要做:第一是研究学生,重点是弄清学生德育方面的缺失。第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内容要分门别类,按周、学期做好计划,使之具有延续性。第三是设计教法,传统“说教式”德育方式延续到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学生德育中用处不大。如何紧跟时代潮流,最大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这就是教法设计。

2.重儒家文明为主

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儒家思想主张“礼治”“德治”“人治”。它既符合中华民族的思维、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所在。

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把儒家文明中的精华作为德育的内容,上学生弄清儒家文明中“礼治”“德治”“人治”意义与内涵;弄清儒家文明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弄清儒家文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与地位。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求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代的需要。

3.读经诵典、促良好班学风

读经诵典是中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之一。诵读的经典可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常礼举要》《声律启蒙》等。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系统地、实质性地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弄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内涵既体现在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上,也体现在对人的行为修养上。通过诵读,最终形成人人读经典,个个讲修养,大家树新风,班级促和谐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