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利水电工程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安全管控策略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基础建设能力也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和数量也跃居世界前列。但与此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也相应增加,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施工工作者的人身安全,也降低了其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还对企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工期延缓,造成经济损失。而水利水电施工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质量等。因此,进行施工管理和有效的管控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概论
我国始终把治水兴水摆在关系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又作为治水兴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施工管理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决定因素。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贯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阶段,是对工程的施工先后顺序、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有条理的规划、监管、协调、反馈等活动的总称。而在其中,进行施工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管理层和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对象、活动、生产要素等为管理的客体[1]。而只有当项目的施工管理做得高效科学,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工程的投资效益,从而保证建设者的生命安全,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和安全管控策略的必要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地基,使其达到标准所要求的质量。一旦无法达到,上层建筑物所给其的压力将超过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造成地基下沉,进而造成工程坍塌,产生安全事故,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此外,不同的地基所采用的施工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正确的施工技术选择和安全管控策略运行,以保证工程质量[2]。水利水电工程一般的特点是施工规模大,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工期长。对于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来说,施工工期都是以年为单位的,因此没有合适的施工管理和安全管控策略,就容易造成工期延误,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对工程进行施工管理和运行安全管控策略是必要的[3]。
3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管理意识还不够到位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进程不断加快,而农村当中的很多年轻人或者是年轻的劳动力都会选择进入到城市去打工和生活。这样就会导致农村现有的劳动力水平比较低,很多已经建设完成的水利水电工程都是由其参与管理修建的,管理者本身就缺乏施工管理的意识与本领。同时,随着我国基建能力的不断增强,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某些施工责任方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施工管理不重视,对一些隐蔽工程的建设投入过小,严重缺乏施工管理的主人翁意识,直接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建设。除此之外,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日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提出了比较高的重视程度。但是也只局限在建设方面,在后期管理和维护过程中,缺乏重视程度,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问题存在于其中,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发展[4]。
3.2施工企业管理机制创新性和执行力有待增强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具有较高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质,其拥有专业人员、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主导或者参与过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业界声誉良好。但是一部分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就比较固定化,不能按照当前的施工现场来进行调整,缺乏创新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管理效率;而另一部分企业资本金较少,资金匮乏,只能保持现有的管理制度,缺乏创新的勇气。对某些企业而言,其有着相对完整的施工管理机制,但是其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施工管理,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造成了管理漏洞。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4.1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要想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其前提是对施工管理机制的完善。主管部门需全面梳理当下存在的施工管理机制,及时更新完善,从法律角度对各方职责进行划分,以此来保证施工管理的顺畅性。同时,施工企业也应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日记要专人专写,记录好施工中所看到的问题,实时监控,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5]。
4.2抓好施工管理工期质量双控制
(1)做好工期控制。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应对施工项目进行科学的安排,明确关键施工路线,控制关键施工节点,分解任务、倒排工期,周密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一个时段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统筹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各个参建方的关系,形成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合力。各个参建单位要优化配置资源,确保材料、设备及人员依据计划进场,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求。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特征,优化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协调施工进度,创造优良施工环境[6]。(2)抓好质量控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必须时时紧盯施工质量,对质量问题一点都不能松懈,一旦发现施工单位违反施工工序或施工质量不合格,必须第一时间责令其停工、返工。施工队伍也要主动配合质量监督工作,树立质量第一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理念,提高建设质量,创造优质水利水电工程。
5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控措施
5.1强化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
(1)强化安全培训。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农民工占绝大部分,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所以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总体不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就会使得施工现场存在许多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十分重要。针对施工现场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现场操作示范等。还可以辅以面向参训人员的总结或者考试,对于不通过的员工进行再次培训,或者予以转岗等其他处理,确保安全生产理念深入施工人员心中。另外,必要的施工技能训练也是不能缺少的,只有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才能确保施工安全隐患无处藏身,切实保证施工安全。(2)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探索合适的安全培训方式,制定施工安全培训教材,利用网络、手机等,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或者发挥安全施工教育的创造性,以竞赛的方式,让施工作业人员参与其中,可以参展已有的形式,采取“安全知识问答、抢答、舞台辩论、实操演示”等竞赛形式,对表现良好的施工作业人员给予奖金奖励,并颁发证书,充分调动其参与施工安全竞赛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安全素质。将安全施工作为水利水电施工文化的重要内容贯彻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从制度上营造安全施工的氛围,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培训教育,潜移默化地让施工人员理解并践行安全理念[7]。
5.2重视用电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一般都会有大型和超大型机械设备,此种设备对用电要求比较高,都会配备专门的电缆和配电设施等,这样就可能会产生电气安全隐患。因此必须重视用电管理,制定专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同时,应设置专门的电气化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日常规范性检查,对可能会漏电的电线等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问题;质量监管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作为民生之本有着自己的特点,其质量管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应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优先
首先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从长远利益出发,不做损害国家和人们利益的决定。不管是什么项目都应当树立质量优先的理念。
(2)事前控制
“隐患险于明火”,要善于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尽一切可能把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这个原则应贯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全过程中。
(3)科学评价
建立以质量数据为原则的合理的评价体系,不能因为个人利害关系随意地对工程质量进行主观的片面的评价,切实做到公正科学的评价。
(4)以人为本
人是工程的主体因素,要想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理者本人应当以身作则。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合理把握人的工作质量,并有意识地提高人的质量优先意识,是提高质量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重点。
2、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施工企业管理机制缺乏创新
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都具备历史悠久、人才众多、工种齐全、施工技术和装备较先进、施工资质和资信等级较高、施工质量和社会信誉较好、施工经验丰富等优势,但因存在资本金不足、企业资质存在缺陷、经营机制僵化、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开支和离退休人员费用开支庞大、冗员较多、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弱点,缺乏在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经济效益较差。
2.2 施工单位工作量不足
最近几年,水利水电基建项目发展迅速,水利水电工程在众多企业或个人的眼中成了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又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竞争的激烈,最终导致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不足。为了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可能运用各种手段达到这一目的,从而确保企业正常运行。
2.3 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水利水电工程同任何商品的生产经营一样,需要占有市场,而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原因,是因招标及评标不合理现象,这有待于社会去改进。另一方面,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自身存在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技术、设备、资金不足,不太注重信息管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科技人才缺乏。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生产成本的加大,这就要求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效益,使自己的工程“价廉物美”,适应市场竞争。
2.4 项目管理责任混乱
在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明显的任务分工。各项目管理层间容易出现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现象。因管理人员对责任划分不明确,常出现施工过程中发生问题无人监管,施工程序混乱不清,导致整个施工周期大大的延长。同时,现场监管的不到位,管理松懈,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给整个工程留下重大安全隐患。
2.5 缺乏工程质量意识
很多水利水电工程企业管理者重视成本管理,但是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自身的独特性,大部分项目构建都是大体积结构。这是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和普通的房屋建筑工程产生巨大区别的重要原因。不少施工人员狭隘的认为小的质量问题不会危及大体积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甚至把这种影响因素忽略不计。实际上,恰恰是这种大体积结构构件,更加需要重视小部件的质量,不然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缺乏质量意识的情况在施工作业层面上表现的比较普遍。
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3.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3.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在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及时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中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抓分部、分项工程,并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3.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对施工现场来说,质量监控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3.4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确保施工的质量及安全
水利水电电站施工的质量,与施工人员的技能素质息息相关。许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都与一线工作人员自身技能素质不高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密不可分。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前在选取工作人员的时候,应做好把关,确保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人才数据库。同时由安全管理部门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选取,多方位规范一线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和安全意识。在施工期内定期开展所有员工的安全知识考试竞赛,将考核成绩纳入年底奖金的评比。大幅度宣传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与考试的奖惩制度,以获取所有员工的重视程度。以水利水电工程的角度迫使所有员工认识到了解、并遵守质量和安全管理施工,认识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3.5加强施工试验和监督
对于需要做工程质量试验的项目,必须由严格负责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并由对应的技术监督人员参与记录,保证试验数据的整体精确有效性,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施工部件应立即上报,并分析可能造成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补救措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图纸分析,并按图纸制定高效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记录,防止施工中出现漏项或缺项事故的发生。
3.6 质量验评管理
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不能认为分项质量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看到它能牵动全局,因此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3.7 尊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的意见
工程实践中,项目业主不负责工程方面的问题,而是主要负责项目的宏观控制和高层决策。监理工程师受项目业主委托,在监理过程中代表项目业主的利益,服务于项目业主。设计室也是接受项目业主委托,在合同工期内完成设计工作任务,并对设计文件负责。施工单位在履行工程施工过程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要多请教设计室。施工单位要尊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的意见,对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及疑问,应多听取意见并与之协商解决。
4、结语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必须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能力,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更有效的杜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为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树峰,张会竞,李志彬. 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2] 梁天佑.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验收概论[M]. 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4.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控制 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利工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1 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差。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1.2 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有些地方无论是建水库、电站、渠道,还是堤防加固甚至管理都依靠上级拨款,无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按照中央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以群众自办为主,国家只能在器材方面给予适应支持。现在群众存在着一种偏向,国家不投资,水利没人搞,纯粹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及管理。
1.3 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1.4 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隋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很多水利水电工程企业管理者重视成本管理,但是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因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自身的独特性,大部分项目构建都是大体积结构。这是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和普通的房屋建筑工程产生巨大区别的重要原因。不少施工人员狭隘的认为小的质量问题不会危及大体积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甚至把这种影响因素忽略不计。实际上,恰恰是这种大体积结构构件,更加需要重视小部件的质量,不然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缺乏质量意识的情况在施工作业层面上表现的比较普遍,同时在管理层上,也是一个大问题。一些领导认为质量问题比不上工期和成本的重要性,导致了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赶工期而造成施工质量下降的问题,印发后续加固维护的费用远远超过预期。
1.5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发生了长足的变化,不少水利施工企业获得了质量认证,逐步想成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具体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时候,经常出现不按规定执行的问题。不仅如此,因为各个企业之间的差异,造成了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目前仍然存在不少的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不具备齐全的质量控制体系,质量管理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还较少。当前,经常遇到“所有人都可以管,但所有人都不管”的不良循环状况。另外,多数水利管理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2 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努力实现施工合同条件中确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必须做到事前主动控制、事中积极检查、事后严肃把关的积极的预防措施。
2.1 事前主动控制是项目法人在施工企业未进场开工前要做好的工作。
1)根据工程规模、性质、等级、特点选择施工质量信誉好,有相应施工资质的企业(含分包企业)。要严格考察其法律资格、技术能力、类似施工经验、机械设备及劳动力条件、财务运行状况等。经过筛 选后按有关规定规范运作,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和批准确定施工企业,把好施工企业的准入关,并按规定选择好工程监理单位,全部实行合同管理。
2)适时按规定向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并及时向施工企业衔接和协调好有关具体工作事项。
3)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并明确灾害性外界环境因素(指不可预见的)对工期影响的处理办法,不应盲目追求完工期限。
4)配备组合好了解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善于管理,专业配套,人员数量、资格与其承担的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质监方、监理方、业主方)。中途尽量不要更换,使其相对稳定,促使增强责任和周全考虑质量方面的问题。
5)合理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施工企业熟悉图纸和施工场地,精心组织做好施工图纸等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工作,精心审查施工企业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设计。
6)严格审查确定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保证活动),审查和确定其划分的单位、分部、单元工程项目。完善其质量检验、测试和计量技术手段和措施。
7)确定采用何种规范版本评判施工质量的标准,明确检测质量的手段、方法。
8)确定违规的整改期限和造成不同档次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罚措施。
9)加强全面的、全过程的质量教育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教育的过程中,要时刻绷紧质量这根线,不断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首先要对每一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进行质量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采取专业性的质量教育培训,以人为本,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最后,加强质量宣传,建立质量忧患意识。通过在企业网站、相关制度等多种形式建立全面的宣传机制,增强全体职工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2.2 事中积极检查,即在施工过程中对照施工规范、规定的检查。施工过程也是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应用保证施工质量的各项检查手段、措施和方法去努力实现目标。
1)严格检查施工企业有无建筑违法、违规行为。如:工程不得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辅助工程只允许一级分包、分包单位相应资质是否符合规定并是否得到项目法人的同意等。
2)检查施工企业在投标文件中所承诺的各种机具设备、组织结构、项目经理、各项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是否按时到位,技术工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3)严格检查所有机械设备、原材料、构件的品级和质量,包括按合同要求和规定的质量标准订货、加工、采购、包装、运输、检验、堆放、储存、保管、出仓等。可采用抽样检查或全数检查的方法。对于不符合品级、质量要求的,一律拒收,直接退货或就地做好封存标记。
4)对照水利行业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强化工序控制检查,做到认真复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的,不得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在本道工序实施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如:图形的平面几何尺寸、轴线、高度、拱度、垂度、钢筋的规格、数量、布置、模板支撑的变形和位移等。要善于发现质量波动、变异或事故征兆,以便及时调整和处理。
5)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施工图纸,并衔接好相应的工作关系。跟踪参与重要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保证单认证、抽样原材料送检、试块试验的标定校验等。
6)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对施工企业承诺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对“三检制”的执行情况,以及“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提交的质量技术档案记录、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情况、质量统计分析资料、质量统计分析资料、质量控制图表进行审核与检查。
7)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2.3 事后严格把关。
1)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要害部位或质量有疑问的部位进行事后复检,如:沉降观察、几何尺寸复测等。2)严格按照质量评判标准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组织验收认证。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予验收认证。3)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让“制造”者跟踪一段时间进行质量保证,完善其缺陷服务责任。4)在一定时间内,尽量让工程在设计负载条件下试运行后,再对整个工程组织竣工验收。
结语: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对工程的每个环节、每个程序、每个部位进行认真、细致地监督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在竣工后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在减少自然灾害和提高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天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验收概论[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2]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文件选编( 续编)[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
[3] 叶祖毅. 现行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2)
湖南省东江水电站位于湖南郴州资兴市湘江支流耒水中上游,电站总装机容量4×125MW,电站原安装4套水轮发电机组。1987年运行以来,各台机组陆续出现叶片裂纹、机组振动明显、导叶漏水增大、密封损坏等问题。经国内外专家反复论证,提出减振改造建议及要求。
二、产品主要参数
改造后 改造前
型号:HLD312-LJ-423.1 HL160-LJ-410
最大水头Hmax=139m 139m
额定水头Hr=125m 118.5m
最小水头Hmin=91m 91m
吸出高度:Hs=-2.7m -2.55m
额定出力:N=145MW 127.6MW
转速:n=166.7r/min 166.7r/min
飞逸转速:n p=355r/min 365r/min
叶片数:Z=15 17
导叶数:Zo=24 24
改造后最高效率不低于 95.03%
改造后尾水管压力脉动 :不补气时?H/H不大于3%,部分负荷时?H/H不大于6%
改造后水轮机顶盖上的垂直振动和径向振动的双振幅:应分别不大于0.10mm和0.12mm
改造后导叶漏水量:水头130m时不超过0.1m3/s
改造后密封漏水量:不超过3l /min
改造后转轮:叶片不产生裂纹,累计运行12000h,空蚀失重不超过6.5kg。
三、改造范围
(一)1#新主轴。2#,3#,4#机原轴改造。(二)转轮装配。(三)导水机构。(四)密封装配。(五)补气装置。(六)基础环。(七)尾水锥管。 (八) 推拉杆和活塞杆联接方式。 (九)接力器活塞及相关件。
四、结构特点
混流式,立轴布置、X形叶片转轮、主轴与转轮采用销套传递扭矩结构、主轴中心孔补气、备用压缩空气补气、导叶设摩擦装置、止漏装置、主轴采用端面密封结构、电站做调相运行,见水轮机剖面图。
(一)主轴与转轮的联接采用螺栓加销套结构
为满足互换性要求,并且安全可靠,主轴与转轮的联接采用联轴螺栓加销套结构。使联轴螺栓单独受拉力而销套单独受剪力,受力状态更为理想。
(二)转轮设计
转轮采用铸焊结构,叶片采用抗磨损、抗空蚀性能优秀的高强度马氏体不锈钢ZG06Cr13Ni5Mo。上冠、下环采用VOD精炼铸造,叶片采用AOD精炼铸造。数控加工保证叶片型线精度。
叶片与上冠、下环焊接坡口为全熔透清根焊缝,并执行严格的装焊工艺,在焊接过程中及最终进行无损检查(MT+PT+UT),确保转轮制造质量。
(三)顶盖和底环
顶盖采用钢板焊接结构,底环铸造结构,因运输需要分半。过流表面都设有15mm厚的不锈钢抗磨板及导叶端面密封结构,与转轮配合段设不锈钢止漏环。在顶盖上设有真空补气阀、测压接口、调相压气管接口,在顶盖上导叶后转轮进口前部位留压缩空气补气管接口。
(四)导叶
新设计负曲率导叶,材质也为具良好的抗磨损、抗空蚀性能的ZG06Cr13Ni5Mo不锈钢。采用电渣熔铸冶炼工艺。
(五)导叶摩擦装置
水轮机剖面图
为保证导叶间被异物卡住剪断销被剪断时,相应导叶不发生左右摆动,避免撞坏相邻导叶或使相邻导叶剪断销剪断,采用导叶摩擦装置。
(六)导叶止推及限位装置
为防止导叶上抬,在导叶臂下部设有端面双向止推自轴承,保证导叶的固定位置。在导叶臂与顶盖上设导叶全关与全开位置限位块,确保导叶不碰叶片和相邻导叶。
(七)导叶端面和立面密封
导叶端面采用橡胶密封,用压板固定在顶盖或底环上,当导叶关闭时密封块向下运动,使橡胶压缩导叶顺利关闭。立面密封采用金属接触密封。
(八)导叶轴套和连杆机构轴套
导叶上、中、下轴颈和连杆机构均采用铜基自轴套,确保导水机构操作更加灵活,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
(九)基础环及尾水锥管的修复
为满足新的流道结构要求并修复锥管,要扩开原混凝土基础部位,将原基础环从座环上割去,并部分拆去原锥管。新的基础环分三瓣设计,吊入后与座环对接组圆,在现场焊接并打磨光滑 。新锥管采用16mm厚不锈钢板分瓣制成,,吊入后上与基础环对接组圆焊接,下与原锥管焊接并光滑过渡。
(十)主轴密封
为在较长的运行周期内确保密封工作可靠,并满足调相要求, 工作密封采用水端面密封结构, 具有磨损后自动补偿能力。工作水压0.1~0.3MPa,密封块为耐水耐磨橡胶制成。转环密封面上把合不锈钢板,方便更换,其上设有异形水沟,以满足调相运行时不烧密封的要求。围带检修密封工作压力0.5~0.8MPa。
(十一)主轴中心孔补气.顶盖调相压气管及预留压缩空气补气管
为降低尾水管压力脉动的影响, 新结构在主轴中心设补气管并将补气阀移至发电机顶部,实现自然补气,并设有溢流管。接至集水井。
在顶盖上配有调相压气管接口,在顶盖导叶后及转轮进口前留压缩空气补气管接口,必要时电站可根据情况进行强迫补气。保证机组在各种工况稳定运行。
(十二)接力器
由于导叶翼型及开口变化,电厂需在接力器零部件上作局部修改,以满足要求。
(十三)电机端
补气装置需放至在电机顶端,电厂需在排水管和把合面上作局部改动,以满足要求。
五、实施过程
本机组为改造设计,东江电厂经过论证后提出改造要求,我厂中标前后均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到电厂了解有关设备的情况,但技术资料不全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仍影响产品的设计施工,为满货周期短的要求。采取的措施主要为:实施同步工程,在模型验收试验尚未完成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我公司大中型水电机组成熟经验,查阅相关图纸资料,预出大型铸锻件图供物资采购部门订购铸锻件,按照合同文件和技术协议的要求配合生产制造有计划分阶段实施设计,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改造设计的任务。
六、经济效果
电站改造设计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成熟经验才能做到快速反应,设计经济合理。本次设计在充分吸取各类机型及各方面建议上作了足够多的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设计任务。高技术含量的设计必将赢来好的收益。同时在电站改造业务上也确立了东方电机的优势和品牌。技术设计时每个分装配都经过优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细致的工作:
(一)针对东江电站改造要求研究开发出D312转轮。采用全不锈钢材料,上冠下环VOD铸件,叶片AOD铸件,叶片数控加工。
(二)增加主轴中心孔补气装置。
(三)预留顶盖减振压缩空气补气接口以改善其运行稳定性。
(四)水轮机出力增加至145MW。
(五)对传统主轴密封结构做了改进。
(六)顶盖底环过流表面铺不锈钢抗磨板。
(七)增加了导叶端面密封。
(八)采用导叶止推装置。
(九)采用导叶摩擦装置。
(十)更换了加长的基础环。
(十一)变更了尾水锥管等。
(十二)重新设计联轴方式,充分利用电厂现有资源,将运输和工地加工费用降至最低。
七、结语
本次设计在充分吸取各类机型及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作了足够多的工作,圆满的完成了设计任务。目前,所有改造机组均已并网发电,用户反映改造效果良好,为以后改造机组的设计、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水轮机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6.
关键词:水利水电;冬季混凝土;施工
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当前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故水利工程必将迎来又一次的大发展。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冬季混凝土工程的建设是水利工程质量达标的重中之重。
1、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混合物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迅速凝结和固化,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强度和硬度,水泥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水泥水化的速度和混凝土的组成成分有较大的关系,水泥水化的速度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水泥的水化速度也相应加快,水泥的固化作用增强,表现出一定的强度。在温度降低时,当外界温度达到零度时,混凝土中的水就会自然结冰,混凝土中的水分就会明显的降低,水泥的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土的强大增长放缓。当温度继续下降到零度以下时,混凝土中的水分就会完全结冰,水泥的水化作用就会停止,混凝土的强度不再增加。当混凝土中的水分完全变成冰时,混凝土的体积就会增大,发生冰胀现象,产生的应力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强度值,因此会对混凝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除此之外,当水完全变成冰时,骨料和钢筋中也会产生冰凌,水泥浆与钢筋和骨料的粘合力下降,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外界的温度升高时,水泥浆与钢筋和骨料间的冰凌开始融化形成大小不一的间隙,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度和耐久性。所以,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为了预防混凝土早期受冻,需要满足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当大面积的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虽然较低,但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会因为水泥的水化放热而温度升高。因此,为了减少内外温差和基础温差,需要控制浇筑温度在一个较小的温度值。当浇筑温度大于允许值时,浇筑后需要做好保温措施来减小内外温差。
2.冬季混凝土浇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1裂缝现象
混凝土浇筑中产生的裂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自身特性,比如抗压能力和耐久性。在进行混凝土的配料时,当混凝土中的水分过多时,就会使得水泥的稳定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当混凝土丢失的水分过多时,就会使混凝土的结构变得疏松而引起裂纹,在外界温度比较低时,混凝土中的水开始结冰,混凝土开始膨胀出现裂缝,混凝土中的钢筋也会因为锈蚀而使体积增大,从而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
2.2起灰现象
当混凝土中的水分过多时,混凝土会出现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冬季的温度较低,水泥的水化速度较慢,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迅速流失,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起灰现象。
3.冬季水利工程混凝土需满足的要求
3.1需满足的配料要求
冬季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配料要求,除了满足工程需要的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之外,还需要满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要求。流动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中能够正常的流动并且能够均匀在铺满模板,混凝土流动性的大小反映了混凝土的拌合物的稀稠度。混凝土的流动性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施工中浇筑的难易和浇筑的时间,对混凝土整体的质量的影响也较大。混凝土的粘聚性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是否会产生离析现象。
3.2防止裂缝产生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摄氏度之内,尽量采用水化温度较低的混凝土配合比。由于混凝土的原材料的品质和配合比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热学、力学性能,比如混凝土的绝热升温、抗裂能力等。在水泥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放热量低的水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的使用量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和料来减少水的使用量,从而改变混凝土的易性和强度,为了减少混凝土的线胀系数,需要选用材质好的粗细骨料。
4.冬季混凝土施工及养护的一般措施
4.1混凝土冬季的施工措施
1.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冬天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中需要采用高热或者快凝水泥,较小水灰比,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添加剂,比如速凝剂、塑化剂等,可以加快混凝土的凝固,增大水泥水化过程中的散热量,从而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前期强度。当外界的温度在5摄氏度左右时,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活性高、水化放热量大的水泥。此外,还可以调整配合比。2.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在冬季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时,需要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一般将混凝土的时间增加到常温的1.5倍。在对混凝土搅拌之前,还需要对搅拌机进行预热,限制搅拌机的搅拌温度,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一般将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2℃,对薄壁结构的混凝土一般将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7℃~25℃,此外,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需要保证混凝土的仓浇筑温度不能小于5℃。3.降低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中的热量损失。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周转次数,从而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需要对运输车进行加盖和侧壁保温处理。增加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保温措施。
4.2混凝土冬季养护方法
在进行冬季混凝土的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预先养护,这样才能使混凝土在后期能够达到抗压强度。所以,在混凝土的施工中,需要及时有效的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比如采取蓄热或者加热等措施。对混凝土进行蓄热处理就是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报文材覆盖,较少混凝土形成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在预定值中,通常当外界的温度大于零下十五摄氏度时应优先考虑蓄热法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加热法分为多种,一般采用较多的是电热法,就是利用电流通过电阻丝发热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冬季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冬季混凝土的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混凝土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达到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多重效应。
参考文献
[1]叶小伟.水利水电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4(15):86~87.
[2]郝臣君.寒冷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3]马春生.概论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3):167~168.
【关键词】龙开口水电站;交通工程监理;工作模式
1 引言
我国开展工程建设监理自1988年以来已有20多年,目前,国内的工程建设市场已基本形成了业主、监理、承包商三大平等、独立的工程建设主体。在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建设中,业主华能公司提出了“小业主,大监理”的监理运作模式,并且明确了龙开口水电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战略目标。业主这一系列高标准的要求将现场监理的难度提到了一个新高度,针对业主提出的要求,在总体监理工作上,监理公司实行项目管理式监理,由专业人员组成“龙开口水电站工程监理部”,负责监理合同的履行,以“统一指挥、分工协作、责权利一致、高效精干”为原则设置监理机构,以矩阵型模式设置,在总监以下设置二级机构,二级机构按工作内容和专业特点分为一个纵向板块,即项目监理板块;四个横向板块,即技术部、公共专业部、合同部、综合部。五个板块综合开展对设计、采购、施工和咨询等方面的监理工作。
2 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的特点
2.1 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的“简”
一般水电工程,场内道路最主要的功能是服务于主体工程建设,满足电站主体设施要求,即以主体工程为“主”,交通设施为“次”。同时,其建设都是顺序开展,即“三通一平”完成后才逐步开展主体项目的建设,而作为筹建期实施的交通工程对于主体工程较为独立,互不干扰。
龙开口水电站装机规模1800MW,水库总库容5.58×108m3,调节库容1.13×108m3,为一等大(I)型工程,由于总体施工环境及周边因素均较为有利,从建设开始业主就提出了“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战略目标,把交通工程建设摆到了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的层面,不分主次。不同于一般的水电工程,龙开口水电工程综合考虑工程总体建设中主体项目和交通工程的“主”、“次”顺序,优先考虑主体项目各节点时间的实现,突出电站建设中场内交通工程的“简”,即相对于主体工程简单、易行,使之更为有效的服务于主体工程。在满足安全通行及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优化繁琐的施工条件,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交通工程的实施难度,充分利用场内资源,同时紧密结合实际,节约工程投资,真正满足电站截流、下闸、蓄水、发电等的各项目标。
2.2 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的“难”
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主要包括永久交通工程及临时交通工程,其道路、桥梁工程正常的实施并无多少技术层面上的难题,场内交通工程的“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设计单位,场内交通工程的“难”体现在“变”。由于主体工程与附属工程的同步开展,造成不少施工边界条件的改变,甚至场地的整体布置改变,使得道路与桥梁设计方案都与最初设计有较大出入,这就必需对方案进行调整以满足工程需要。此外,为了场内交通工程的“简”,又要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这就造成了设计工作中不确定性的增加。
2.对于施工单位,一方面,“难”在如何适应现场工程的“变”,在第一时间内按变化的方案开展交通设施的施工;一方面,“难”在如何做好现场施工组织工作,在开展交通设施施工的同时又满足主体工程出渣、运输等的需要,使得施工与保通能很好结合。另一方面,难在如何满足工程建设的“快”,“三步并作一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出,无形中提前了部份主体工程的施工时间,这都将增加工程的难度。
3.对于监理单位,“难”在如何在“三步并作一步走”大前提下,适应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的“简”的同时克服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难”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作用,真正实现龙开口水电工程又快、又好的发展。
3 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监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3 1 场内交通工程监理工作“小业主、大监理”模式的可行性
“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就是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该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突出强调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监理工程师的主要职责集中在建设全过程中的“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等工作上,即质量控制、工期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施工组织协调。
在龙开口水电站,作为业主的华能公司,提出了整个电站建设的“小业主、大监理”的监理运作模式。因为,一方面业主对于交通工程的专业人员配置不够全面,而监理部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人员配置齐备、路桥工程经验丰富的优势很好的服务于工程建设;一方面,工程建设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的不利局面,在“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下,监理更能够在建设的全过程中全方位把握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好“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等工作;另一方面,在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建设中,业主对监理部高度信任和对监理人员能力的充分肯定,给予了监理更多的授权。这些都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3 2 场内交通工程监理工作“小业主、大监理”模式的实现
在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建设“小业主、大监理”的工程监理模式下,监理部采取了不同一般监理项目的具体措施:一是由监理部总监,常驻现场对工程建设实施全面管理,全面把握;二是把监理服务向前后延伸,参与了设计方案优化、施工过程中方案变更的初步设计审查,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的后期工作等;三是编写了适应“小业主、大监理”模式的交通工程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四是制定相应的二级网络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安全文明施工总体规划等一系列现场管理措施和制度;五是建立了多样的沟通联络体系,增强了与业主及各参建单位的信息沟通,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2.1 进度控制方面
在进度控制方面,监理部紧紧围绕业主确定的一级网络进度计划,编制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科学详尽的二级网络计划,并督促施工单位编制所承担项目的总体三级网络计划、四级年度计划、五级月度计划和六级周计划。
在龙开口水电站建设中“三步并作一步走”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中,现场存在诸多的变化,监理部充分发挥“小业主、大监理”的作用,结合现场主体工程建设的各重要节点时间,直接安排出场内各条道路的节点目标,并督促承包单位落实。监理部采取了联合办公的模式,及时组织业主、设计、施工等参建各方对现场的方案进行研究和确定,开启了以设计为主、参建各方积极参与的动态设计管理工作模式。在设计方案的调整方面,监理部充分利用路桥监理人员在设计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优势,直接出具优化方案后按照工作程序报经业主和设计确认后发施工单位开展施工工作。如右岸上游弃渣场道路,经过监理部优化后从投标时的1100m优化到629m,不仅在路程上缩短了57%,同时也把原来大部分的石方开挖调整成土石方回填,缩短施工工期5个月左右。
总之,通过“小业主、大监理”监理工作模式的实施,优化了工作流程和施工方案,缩短了施工工期;另外,监理人员参与工程全过程,对各节点工期有最清晰的认识,制定出了最贴和实际的进度目标,使场内交通工程能够满足于主体工程建设需要。
3.2.2 质量控制方面
依托“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监理部充分发挥监理质量管理主导作用,坚持事前主动预控的原则,在各参建单位中广泛宣传“确保高标准达标投产、创国家优质工程奖”的总体质量管理目标,一定意义上代替了业主的宣传职能,并将总体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单位、分部、分项工程中,使质量目标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结合质量控制点计划、四级验收制度、平行检验与现场巡检等制度的制定,把“三个体系”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另外,为适应场内交通设施的不断调整,以做好源头质量控制为重点,在特殊情况出现时,能发挥积极主导作用,监督施工单位在满足合同、规范、设计的前提下,正常的开展现场施工工作。监理部利用联合办公模式和“设计为主、参建各方积极参与”的动态设计管理工作模式,在过程中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在方案确定中的重要作用,由施工单位主动开展施工过程中方案的研究工作,监理部发挥专业特长,做好方案确认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工作,同时协调设计及业主一同对过程中的方案及时审查和控制,并形成相应的文字依据,为后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下,监理的质量管理主动性进一步提高,监理的整体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强,监理能够更加直接的通过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各阶段的质量管控。
3.2.3 投资控制方面
在投资控制方面,一是通过监理单位的协调,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重点突出了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的“简”,直接节省了工程投资,如方案调整,缩短了右岸上游弃渣场道路的里程,减小了相应的石方开挖量;优化了左岸上游、下游弃渣场道路和左岸缆机平台施工道路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等等。二是监理部加强与业主及各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及时把施工中的各类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以减少费用支出;同时积极主动的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指标,避免了现金沉淀,使资金的供应和需求达到了最佳配合,节省了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成本。三是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的确立、变更、实施、完成各阶段都起着最主要的协调作用,对整个过程有着最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处理工程变更过,审核施工项目中,监理单位都有着最贴近于工程实际和合同要求的处理方案。
3.2.4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
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小业主、大监理”模式的实施,首先从工作思路上就要求监理单位必须改变原有的被动工作模式,要求监理单位积极、主动的参与项目管理工作,在某些方面要比业主更加细致、周到。针对新模式的改变,监理部不仅制定了各项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而且在安全监理细则中也明文规定了安全控制的具体措施及实施办法,职责清晰明确。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配备数量充足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理部预先有针对性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和细则。每天对现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发现违章或事故隐患能及时纠正、处理和处罚;对安全管理好的单位通报表彰并提出奖励建议;加强现场安全设施、施工机械和起重设备的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文明施工的整治力度,做到“安全组织体系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安全教育经常化”,始终保持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良好局面。
4 场内交通工程监理工作“小业主、大监理”模式的显著成效
在“小业主、大监理”模式的实施下,由昆咨监理部承担监理的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不论在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的控制方面,还是在现场管理和组织协调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左右岸场内道路13个单位工程,其中优良12个,优良率92.3%,工程质量达到了创优的标准。
在龙开口场内交通设施实施过程中,各条道路均能很好的满足于主体工程建设需要,各主体项目均实现了重要节点目标,满足了2007年底坝肩边坡开挖至EL.1380m,2008年1月左岸挡水坝段及导流明渠工程开工建设,2009年2月大江截流等要求。
工程投资较合同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优化,如右岸场内公路工程I标(LKK2007/R5标),合同价格4490万元,实施完成后约2750万元,节约了投资61.2%。
龙开口水电站交通工程建设的三年多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工程建设期间,整改工程实现了无人身伤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施工事故等六项安全零指标。
5 场内交通工程监理工作“小业主、大监理”模式的体会
在龙开口水电站交通工程监理过程中,通过“小业主、大监理”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使业主受益,监理公司在实践中也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大型水电工程中,交通、辅助等设施全过程监理的宝贵经验。为类似项目的监理模式提供可借鉴之处。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在工程建设中投入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监理人才。通过培训、提供充分的扩展空间,使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尽快适应监理工作,完成身份的转变。其次,加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也是关键点,“小业主、大监理”的监理运作模式是建立在业主对监理单位高度信任和对其能力、素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监理人员必需能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基本准则,能够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监理工作。
2.必须强化合同观念,以合同为依托。一是在监理合同中详细明确业主对监理的授权,二是监理必须严格履行合同,三是日常监理工作中坚持以合同为依据处理各类问题。监理要珍惜业主的信任,正确把握和行使业主的授权,客观地协调各方关系,公平、公正、科学地处置现场事务。
3.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监理是一种服务,是通过规范内容、流程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服务。 “小业主、大监理”的模式下,监理工程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体系来消除部分人员的戒备心理和不合作状况,了解矛盾的根源,并化解矛盾,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此外,沟通也要处理好监理与业主,监理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第一:对于业主,在“小业主、大监理”模式下,监理单位要能更加有效的与业主进行沟通。首先,业主是监理业务的委托人,始终拥有对监理业务的管理权利,监理要自觉接受业主对监理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其次,业主又是工程建设的管理者,对工程建设具有全面领导和宏观管理、协调的职责,对涉及到技术、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重大问题有最终的决定权。监理部必须强化与业主的沟通、联系,对有关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尽量统一指示途径、统一口径,以便施工单位顺利执行业主和监理的指示。
第二:对于设计单位,在“小业主、大监理”模式下监理要积极主动的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联系,努力打造沟通及时、联系紧密、互相支持、协调工作的良好工作局面。首先监理必须做到不越位。对于确定的设计方案监理工程师必须给予坚决的贯彻和监督执行。其次监理必须做到不缺位,监理工程师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对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所研究,在设计单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局部设计方案、部份设计图纸进行优化、调整和变更时,监理工程师应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保证调整后的设计方案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实施,更有利于对质量、安全、投资和进度的控制。
6 结语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昆明公司龙开口水电站工程监理部在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的监理过程中,深化业主提出的“小业主,大监理”监理运作模式,适应了龙开口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的特点,克服了监理过程中的诸多难点,在道路、桥梁等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监理“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作用,为龙开口水电站“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三步并作一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主编,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主编,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论坛优秀论文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3] 国家电力公司主编,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L/T5111-2000),金城出版社,2001
[4]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5] 刘平,建设监理制度与方法,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文地质;探讨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need to use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observation and test to the region's hydrogeology conditions are found. However,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constructor usual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area of the rock type, geological structure research, but to the hydrogeology parameters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possible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problems may cause harm to the analysis, the hope can for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Hydrogeology; discuss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地下水作为岩土体的组成部分会对建设场地的地基岩土体造成直接的影响,还会影响工程场地和建筑物基础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的病险水库所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前期对水文地质的勘探工作没有到位,因此做好水文地质的勘探工作,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利工程中水文地质概论
能够对水利工程造成影响的水文地质因素有地下水的类型、地下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组合情况、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岩层和土层的渗透性、承压含水层的特征等。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应该在工程建设之初加强对工程该地水文地质等问题的研究。不仅要对和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查明,对地下水可能对工程建设产生的影响及作用进行评价,还应该及时提出预防及治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消除水文地质环境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危害。
地下水引发的水利工程的危害
潜水位上升造成的危害
水库的修建、附近地区湖泊、河流、水库的水位升高、灌溉工程施工、工业废水的排放和地下管道的渗漏等情况都可能造成潜水位的上升。潜水位上升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建筑地基软化,使建筑物发生较大幅度的沉降变形;使地基发生隆起或者侧向的位移,引起建筑物失稳;引发砂土地质的液化,造成流砂、管涌;引发地下室浸水;引起土壤的盐碱化,增强对建筑物的腐蚀等。
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降低的现象,其大多数原因是人为的因素,比如对地下水进行大量的抽取、采矿活动中形成矿床疏干或者上游筑坝、对水库下游地下水进行劫夺等等。地下水的水位下降经常诱发地面的沉降、塌陷、地震等地质灾害,还会引发地下水质恶化、水源枯竭等现象,在特殊的地区还可能形成海水的倒灌或者沙漠化,对工程建筑、岩土体等的稳定性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地下水位升降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发生升降和波动其主要的原因有气候的变化、月球的引力变化、湖泊、河流、水库等的水位变化、气压变化以及潮汐作用等。地下水位反复升降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对建筑工程材料造成腐蚀破坏、使得木制品更容易腐烂、引起岩土的不均匀变形、使得某些含盐底层发生溶解作用,对建筑物产生位移效果等。
水利工程常见的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
地区的水文条件一般包括地下水的类型,比如潜水、上层滞水、层压水等;该地岩层的水理特性,包括给水性、透水性、溶水性等;地下隔水层和含水层的厚度、深度、组合关系以及空间分布的状况和规律等;地下水形态特征如水位、水温、水质的变化规律等;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如流向、流量、流速、和周围水系的补给关系等;地下水的水质,包括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评价标准等。
水文条件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坝基是否稳定、水库是否漏水、地下水资源是否可靠等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土石的类型和性质
土和岩石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作为建筑物的建筑材料、地基、建筑介质等,对建筑物有着重要的影响,土石的性质和类型关系到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对建筑物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对技术选择的合理性都有着影响。
地质结构
地质结构的因素包括了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两个方面,地质构造按照构造形态能够分为褶皱构造、倾斜构造和断裂构造三种构造类型。岩体的结构指的是尚未固结程岩石的第四级土层结构,其中包括了各种成因的土层其岩相变化、成层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等特征。地质结构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位置的决定、施工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的方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形地貌
一般来说,地形指的是工程所在地的地表形态、山势的走向、高低、山脉中的水系、森林植被、自然景物、建筑物分布等因素的综合体现。而地貌则主要是指其地表形态的类型、成因、发育程度等等。
天然的建筑材料
在地质和水文勘察中,应该对工程建设地点附近的各类天然建筑材料出产地点进行查探,对其位置、分布、储量、材料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因素进行查明,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
水利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坝基岩体的工程地质问题
水利工程其坝型的不同决定了其施工的工作特点也不同,因而对水文和地质条件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在施工中除了应该了解不同坝型的各种施工特点之外,还应该了解各种坝型对地质的要求和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坝区岩体中存在的地质缺陷可能对工程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坝区泄露和坝基的稳定问题。
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
边坡的常见变行破坏种类主要有滑坡、崩塌、蠕动变形和松弛张裂四种,另外还有如错落、倾倒和塌滑等过渡的破坏类型,泥石流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地质因素有岩土的性质和类型、地形地貌、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地下水文因素、风化、地震、人工挖掘活动等。
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
使洞室围岩发生变性破坏的主要因素有脆性破坏、层状拱曲和弯折、块体发生滑动、塌方、岩体发生塑性变形或膨胀等。施工中理想的建洞岩体应该具备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岩层较厚、节理组数少,间距大、没有能够对整个山体造成影响的断裂带、周围地形完整、无塌方、滑坡等近期发生过破坏的地形、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较小、无岩溶情况或者岩溶发育较小、没有异常地热和有害气体等因素。
水库的工程地质问题
水利工程中水库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地面水库,即在河流河面上筑坝拦水,所形成的人工湖泊。另一种是使用地下的蓄水构造来蓄水,经过人工控制而形成的地下水库。水库在蓄水之后一般会对周围的地质水文条件造成较大的影响,使周围的地质和气候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库水升高对库岸造成浸润和冲蚀,地下水位升高浸没洼地等情况都会产生各种工程地质方面的问题,如水库渗漏、浸没、塌岸、淤积、水库诱发地震等。
软体基坑的地质问题
施工中软土基坑发生的地质问题主要有基坑降排水和土质边坡的稳定两个方面,在软土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防止边坡发生破坏而采取的措施通常有边坡护面、基坑支护的设置、降低地下水位、对坡面的合理设置等等。基坑降排水方面的目的主要是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在粉砂或者细沙图层的边坡中防止管涌和流砂等情况的发生、防止下卧承压含水层的粘性土基坑底部发生隆起、使基坑的土体保持干燥、方便工程的施工。
四、结语: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水位地质方面的工作在建筑物基础持力层选择、设计、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之初的地质勘探方面,我们要切实加强对水文地质方面的勘探工作,对其在工程建设中的积极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加强,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而服务。
作者简介:王庆敏,于2006年11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于2007年1月获得工学硕士学位,现于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职称: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董在付. 论述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24)
[2] 王飞,金龙. 浅析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 科技信息, 2010(36) .
[3] 朱志新. 浅议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2) .
关键词:“84办法”;安徽省;中小流域;特小流域;洪峰流量;洪水分析计算;基本线型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P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4)06-0063-03
特小流域是指集水面积在10 km2以下的流域,而特小流域的暴雨洪水计算会直接影响铁路、公路小桥涵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排洪设计。目前,我国大部分特小流域没有实测径流资料,设计洪峰流量通常根据暴雨资料间接推求。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公式法(以下简称推理公式法)和中国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法(以下简称经验公式法)[9-14]。
《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以下简称“84办法”)是安徽省水利部门设计计算中小流域洪峰流量的常用方法,此方法主要在安徽省淮河以南、集水面积在10~300 km2之间的山丘区、小型水库计算设计洪水时使用。
本文根据掌握的资料和相关数据,采用推理公式法和经验公式法以及相关实测资料对“84办法”在特小流域洪峰流量计算中的可信程度进行分析讨论,为“84办法”在安徽省特小流域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银塘镇,是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由东北向西南有防洪渠贯穿整个园区,河段河势散乱多变,河槽穿行在两岸滩地之间,支流众多,但无外来支流汇入。
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全年冬寒、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梅雨集中。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 133 h,年平均气温15.8 ℃。据马鞍山历年气象资料,当地最大年降雨量1 888 mm(1991年),最大一日降雨量254.6 mm(1962年7月6日);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013 mm,降水量总体较为丰沛;降水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4月-10月,其中汛期5月-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左右。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34 d。
2 参数选取与计算方法
2.1 参数选取
研究区域内的防洪渠主要用于汇集雨水,本文选取的计算断面位于研究区西南角(图1),防洪渠出口处,防洪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
研究区内防洪渠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沿河长的平均加权比降分别为3.6 km2、5.332 km、7.8‰。防洪渠上游无国家或省级设立的水文站,缺乏实测流量资料。根据《马鞍山市防洪影响评价报告》,选取1953年-2012年马鞍山市长系列降雨资料进行频率计算,得到对应于50%、75%、85%、90%不同保证率年型的降雨量分别是1 013 mm、863 mm和789 mm、748 mm。
2.2 计算方法
特小流域的特性和变化规律与中小流域不同,特小流域的产、汇流现象,不仅受控于暴雨的时空分布,而且还要受到流域下垫面条件的制约,而这种制约的程度,又随各种下垫面有所不同。而此前,“84办法”主要在安徽省淮河以南,集水面积在10~300 km2之间的山丘区、小型水库计算设计洪水时使用,但此方法未曾在特小流域中有过应用与研究。因此,本文将“84办法”与推理公式法和经验公式法进行对比,通过数值分析,研究“84办法”在特小流域洪峰流量计算中的可信度。上述三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m为洪峰流量(m3/s);F为汇水面积(km2);η为洪峰修正系数;iT为T时段平均产流强度(mm/h);K为径流模数。
3 计算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3.1 三种方法计算结果比较
经过参数选取及计算后得到三种计算方法洪峰流量结果,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84办法”计算洪峰流量较之前两种方法偏小,本文分析存在偏差的原因如下。
“84办法”在进行设计洪水计算时,必须进行调洪演算修峰,绝不能够不经过具体分析直接套用“84办法”计算的洪峰流量作建筑物孔径或河道断面的设计流量。需要按照河段具体条件,分析汇流滞蓄特征,修改洪峰。在修改洪峰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洪峰修正系数,而这个系数的确定与流域的形状特征有关,然而不同的流域特征差异直接影响洪水过程,故必须认真在1 ∶ 10 000或1 ∶ 50 000的地形图上量算各项流域几何特征。在实际计算过程中,主要通过“同心圆”法对流域的形状参数进行估算,得到流域的长度和宽度,从而确定洪峰修正系数。因此,“84办法”计算的结果与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存在偏差是客观的。
然而这种偏差(相对偏小10%左右)是在合理的离均量之内的,因此对于“84办法”在特小流域中计算洪峰流量的影响并不大。此外,由于本文在利用“84办法”计算洪峰流量时所采用的地区降雨资料系列较长,在确定洪峰修正系数时利用的地形图为1 ∶ 10 000,精度较高,所以本文所用依据均可靠,得到的计算结果可信度高。
3.2 回归模型的建立
为了进一步分析“84办法”与其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存在偏差的原因,本文针对“84方法”的特点并结合参数选取的要求,通过建立基本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84方法”中四个参数(Q′m、F、η、R24)对洪峰流量Qm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详见表2、图2、图3。
从表2模型的拟合程度来看,R2和调整R2都在98%以上,说明该模型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通过模型残差自相关的Q检验图(图3)的自相关(Auto Correlation)和偏相关(Partial Correlation)可以看出,Q统计量在滞后1至5阶的显著性概率(Prob)值都大于5%,所以可以接受原假设,即模型回归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从表2中可以看出,显著性概率值(Prob)值都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模型回归的系数非常显著,从模型拟合的残差序列相关性来看,D-W
值为2.894 3,在[0,4]范围之间;从模型解释变量的估计值可以看出,Q′m、F、η的估计值大于0,而R24的估计值小于0;因此,Q′m、F、η的数值大小对洪峰流量的推求结果产生正相关,R24的数值大小对洪峰流量的推求结果产生负相关。
3.3 结果讨论
通过上一节模型建立、分析的结果,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议题。或许在利用“84办法”计算特小流域洪峰流量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水文资料的基础上,开辟一些新的参数选取途径,用于进一步提高对参数的选取精度,保证计算的可靠性值得探究。
(1)对F选取的讨论。目前在计算洪峰流量过程中,水利工作者主要是利用地形图,通过对等高线的勾画,估算相应的流域面积。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是不是可以利用DEM数据,通过Arcgis和ENVI等相关地理分析软件,利用卫星将流域面积的选取精度提高到新的阶段?
(2)对η选取的讨论。在系数η的选取中,需考虑其他因素如R1的影响。本文在选取R1时,是通过不同n各历时暴雨(净雨)与24 h暴雨(或净雨)比值表查取的。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可以利用瞬时单位线法,通过对瞬时单位线参数k的计算选取,得到η的数值,这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参数取值的思路,值得今后深入探究。
综上所述,“84办法“在特小流域洪峰流量计算中的应用是合理可行的,今后可以作为特小流域乃至无资料地区计算洪峰流量的方法之一。然而,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基础,使“84办法”可以逐步和中国水科院1958年推理公式法以及中国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法相互配合计算特小流域洪峰流量的典型方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高冬光.桥涵水文(第四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GAO Dong-guang.Hydrology and Hydraulics for Bridge Engineering (Fourth Edition) [M].Beijing: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1999.(in Chinese))
[2] 陈家琪,张恭肃.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CHEN Jia-qi,ZHANG Gong-su.The storm flood calculation of small watershed [M].Beijing: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ess,1999.(in Chinese))
[3] 水利部水文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暴雨统计参数文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Hydrology bureau of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Chinese Rainstorm [M].Beijing:China Waterpower Press,2006.(in Chinese))
[4] 顾克明,苏清洪,赵嘉行.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涵洞[K].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GU Ke-ming,SU Qin-jie,ZHAO Jia-hang.Design Manual for Highway Bridges and Culverts[K].Beijing: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1997.(in Chinese))
[5] 孙慧修,郝以琼,龙腾锐.排水工程(上册).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SUN Hui-xiu, HAO Yi-qiong,LONG Teng-rui.Drainage Engineering (Vol.1).Fourth Edition [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1999.(in Chinese))
[6]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7册:城镇防洪).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China Northea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Water supply & Drainage Design Manual(Section7:Urban Flood) Second Edition [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00.(in Chinese))
[7] 中国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Water supply & Drainage Design Manual (Section5:Urban Drainage) Second Edition [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2000.(in Chinese))
[8] 黄日增.城市小流域洪峰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J].给水排水,2009,11(35):39-42.(HUANG Ri-zeng.Research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lood-peak discharge in urban small watershed[J].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9,11(35):39-42.(in Chinese))
[9] 王维新,周宪庄,张恭肃等.华东地区特小流域洪水参数研究[J].水文,1989(4):1-9.(WANG Wei-xin,ZHANG Xian-zhuang,ZHANG Gong-su,et al.Research on parameters of flood of special small watershed in east China[J].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1989(4):1-9.(in Chinese))
[10] 刘华勇.汤河水库千年一遇洪水复核计算[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6):7-9.(LIU Hua-yong.Review calculation of thousand year flood of tanghe reservoir[J].Henan Water Resources &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2011(16):7-9.(in Chinese))
[11] 李斌,胡剑.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方法的探讨[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4,25(4):1-3.(LI Bin,HU Jian.A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rainstorm and flood discharge in small drainage basin[J].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 Research,2004,25(4):1-3.(in Chinese))
[12] 郭得平.小流域洪峰流量的计算方法之比较[J].甘肃科技,2008,24(19):64-65.(GUO parison of methods to calculate peak flow of Ssmall watershed[J].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24(19):64-65.(in Chinese))
[13] 董秀颖,刘金清,叶莉莉.特小流域洪水计算概论[J].水文,2007,27(5):46-49.(DONG Xiu-ying,LIU Jin-qing,YE Li-li.Discussion on Flood Calculation for Extraordinary Small Catchments [J].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2007,27(5):46-49.(in Chinese))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措施;问题及对策
1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保障问题分析
1.1对当前施工技术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大多数属于非营利性的公益性项目,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然而,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运行却完全是由各个项目单位来进行独立施工,施工过程由临时组建的“工程指挥部”来管理,没有一个相对正规的监管体系,这就会使得项目施工难易得到有效控制,建造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在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项目单位同时又是施工单位,在工程的建设中,缺乏自觉监督的意识,容易把利益拉向本公司,而不是本着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意愿进行施工建造。
1.2 对水利工程勘察选址技术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水利工程的勘察选址是开展工程的第一步,但是,在实际的工程的选址勘察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利用先进的选址分析技术而进行盲目的选址建造,比如对于GPS技术、GIS技术、遥感技术等没有进行合理的使用,造成技术上的缺陷;此外,在工程选址分析过程中,没有做到通盘考虑,例如,对于选址中需要考虑的环境问题、土层问题、水文问题、技术问题等没有进行实地的分析考察;造成选址开始就存在很大的缺陷。
1.3 对水利工程设计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般来讲,在水利工程选址勘察分析完成后,就要进行工程的设计,这是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必要环节,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但在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核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考虑到施工中的实际因素,出现对于工程工期的设计、工程材料的选择、施工工序的安排等没有进行科学设计的现象,进而导致在水利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工期的设计不合理、工程结构设计不科学、工序施工的设计安排出现冲突等问题,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1.4 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对于的大多数水利工程来说,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建造,能够很好地确保工程的质量;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比如在混泥土的配置比例、混凝土运输、模板支护施工、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出现了配置比例不科学、混凝土遭受暴晒或是淋水、模板支护不科学、浇筑体表面清理不当等问题,给工程的质量埋下了隐患;同时,在钢筋的捆扎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钢筋的捆扎施工,大多数钢筋捆扎人员的技术素质不高,很难对钢筋捆扎的技术要求有深刻的理解,造成钢筋捆扎出现松散、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1.5 对水利工程基底建造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万丈高楼平地起”,对水利工程来说也是一样,高质量的工程基底是建造高质量水利工程的重要保障;但在水利工程基底的建造过程中,却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问题;比如,在基底的建造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工程基底的夯实压平,同时由于多数的水利工程都是在河道或是积水处进行建造,增加了基底建造的技术难度,在基底建造中,一些施工单位往往没有进行多道施工工序对基底进行夯实,此外,对于一些土层松软的基底,要采用“回填土掺加法”或是“化学加强法”,进行施工夯实,保证基底的施工质量。
1.6 对大体积工程构件建造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分析
对于水利工程中出现的一些大体积的工程构件,应按照“就近施工,减少移动”的施工原则,并且由于施工的技术难度很大,保证工程尽量减少移动,方便施工,保证工程质量。但一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却没有按照这一原则,对于一些大体积的构件,往往是建造完成后再进行组装,这样就很难保证工程构件之间连接的紧密型和工程的质量。
2 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优化和提升工程质量的措施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施工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解决,一是采用管理措施来解决,另一种是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采用先进和科学的施工技术来保证工程质量。
2.1加强工程选址勘察中的技术优化和应用
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要遵循《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条例》,采用先进的勘察选址技术,科学使用GPS技术、GIS技术,利用网络分析技术进行勘察选址的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土质情况、水质及水文情况、环境状况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并进行严格的审核,要求设计中包含施工工期、工序、工程材料、施工技术选取等,确保设计方案详尽合理,不重复不遗漏。
2.2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监督检查和施工质量检测
一定要靠制度来约束人,加强监督,多派人手分散监管工程的施工,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保证政府和施工单位的监督能够顺利实施。高监理人员素质,积极推进监管体系的改革,并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体制改革,增加监理企业活力。
另外由于水利工程能多次转分包,层层收管理费,工程实体资金流失,从而导致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偷工减料。为节约显成本,施工不按规范操作,最终导致隐成本大大增加。质量控制体系落后,有待健全,质量把关不严。所以在水利工程竣工后,一定要严格把关,运用正规的验收方法,整体验收水利工程,而不是简单的检测。
2.3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十分高效和作用显著的施工技术,适应面很广;既可以对原有的工程构件进行加固、补强处理,还可以在新建的构件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我们可以把预应力锚固技术和GPS技术等结合起来,综合使用,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锚固技术,对于锚固的深度、大小、强度等都可以进行科学的控制,能够更加方便的保证工程施工中的突况的应对;保证工程的质量。
2.4对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但发展十分迅速的筑坝技术,采用土石坝的大型运输,震动碾压的机械设备,来夯实碾压非常干硬的混凝土构件或是搅拌物。这种施工技术具有速度快、投资省、综合效益高、施工简便的优点。碾压混凝土和常规的混凝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搅拌后的物体干硬、强度大。施工方法可以通过振捣来对表面进行捣密充实,可以进行插入式捣固,具有施工简便的优势。
2.5加强对水利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应用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中,很重要的一个施工工序就是防渗漏施工,我们应加强设计质量监控,对于工程设计图纸要做出严格要求,要有专门的防渗漏方案,要注明管道布置的位置,施工所用材料规格等。加强结构施工的监控,在防渗漏施工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使用方法,在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夯实,经过反复振捣,使混凝土密实,防止软化,气泡,起皮等状况产生。加强对设备安装的管理,水利工程都需要安装多种基础设施,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对于造成的一些孔洞,预留孔、施工缝等要进行填充,防止发生渗漏。强化防水材料的施工管理,要选取防水效果好的防水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标准,不留死角,合理掺加一些防水材料和辅料,加强防水效果。
3结束语
由于水利工程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因此,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保证存在的问题开始分析,并分析如何进行技术的使用和质量的控制,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只有我们重视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加强对质量的监督管理,才能建造更好的水利工程,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参考文献:
【1】林友信 王林 《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法规汇编》 北京 工业出版社2009
【2】梁佑强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验收概论》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8.
【3】鑫钟 泽霖民 蔡跃波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分析》 太原 山西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