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责任审计新规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行效益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130-02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是指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集中支付专户,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存入国库集中支付专户进行统一管理,预算单位在需要购买商品、支付劳务或其他款项时,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财政资金直接从国库集中支付专户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家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制度和理财模式。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财政资金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国家来说,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了财政资金的调度能力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财政资金的流动程序和过程被简化了,资金的拨付程序由多环节转拨变为实际需要发生时一次拨付,减少了过去大量未支出的财政资金沉淀或闲置浪费在各预算单位账户中的现象。通过将这些财政闲散资金统一集中在国库集中支付专户内,灵活调度,实行集中理财,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2.增强了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增强了财政资金的使用透明度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财政性资金都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在国库集中支付专户内进行运作,减少了财政性资金的库外操作,进一步规范了收支管理,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得到显著增加,从而有效防范了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行为。
二、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行效益的原因
1.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片面性认识
部分预算单位的领导及经办人员没有认识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对于整个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势,只是片面地认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权限和对货币资金的支配权会被削弱,单位的利益会因此而减少。实际上,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下,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并没有发生改变,单位的资金使用权限也没有改变,反而由于财政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更有利于改进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单位的支出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和效益。
2.信息网络系统还不够成熟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财政资金的拨付管理发生了重大变革。国库集中支付依赖于一个高水平、高起点、高质量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没有这个信息系统,就无法与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对接,无法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目前,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还不够完善,功能不够强大。例如,经常出现系统问题,数据不准确;系统的数据整合能力不强,无法和其他相关部门实现有效共享和共通;部分单位无纸化操作难以实现,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速率的提高;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时时感到操作不方便,无法满足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3.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重大财政管理制度的创新。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会计核算、支付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以便尽快地适应工作的需要。然而,从目前情况看来,预算单位的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一般,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策理解不到位,财务和电脑网络运用知识薄弱,无法适应集中支付这种较大的变化,以至于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带来了制度运行上的低效益。因此,加强财会队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执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及国库集中支付相关办法的业务能力方面的培养迫在眉睫。
4.预算单位内部审计不到位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被严格控制了,但同时,不合规的问题也将会变得更加隐蔽。如内部审计人员认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后,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有了较为有力的外部监督,内部审计功能因此而减弱,放松了对单位的日常审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大量运用网络信息系统之后,内部审计人员的电脑运用技术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传统的内部审计大多把工作重点放在财务领域的审计,对单位运行中的其他方面重视不够;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不断完善与变动,内部审计人员知识陈旧,更新速度更不上情况发展,审计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等。
三、进一步增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行效益的建议
1.从思想上重视和支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一方面,财政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如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等,积极、广泛地宣传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内容、意义与原则,使各预算单位充分认识到推行此项制度的必要性,认识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各预算单位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预算单位的领导和各级经办人员应改变原来在分散支付方式下形成的习惯性思维,积极参加财政部门有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培训学习与讲座,并在本单位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讲,使得每个职工都了解到国库集
中支付制度的优势,认识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关系到其切身利益的。
2.建立健全相关的网络信息系统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有效进行依赖于高质量的信息化水平。首先,应该逐步完善和提高财政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与软件开发商进行积极交流沟通,尽快完成相关应用软件的升级换代工作,加快整合国库管理信息化的内部子系统,建立安全可靠、一体化的系统运行平台,保证信息传输的完整、准确、及时,尽量达到信息共享和操作一体化的目标,增强财政资金的集中控制和统一调度,保证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其次,为了与财政支付信息体系完成顺利对接,预算单位本身应该建立一个高水准的、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将单位的相关信息反馈到财政集中支付信息系统,保证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在本单位的顺利实施。最后,要保证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如将财政核心业务信息与外网相隔离,减少被黑客攻击和重要信息外漏;安排技术人员定期对网络运行进行检查,同时,也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与突击检查;对妨碍系统安全的人员进行追究,实施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等。
3.提高预算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对于预算单位的财会人员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制度的推行过程,就是财会人员学习、理解、执行新制度、新规定的过程,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预算单位每个财会人员所面临的挑战。首先,财政部门作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者,应高度重视各预算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努力创造学习的氛围和培训的条件,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既要组织学习政策法规,也要组织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加强各预算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员的政策、业务能力,使他们尽快掌握具体的操作程序和进行规范的账务处理,切实提高预算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推行。其次,财会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及时掌握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出台的新规定。为适应信息网络化的需要,必须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包括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操作、基础网络知识及其他一些电脑基础操作,这样能够更有效利用和熟练操作系统,方便处理相关工作事项。最后,预算单位的财会人员要加强与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及时了解政策法规、业务处理上的更新变化,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4.加强预算单位自身的内部审计工作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7(c)-0068-02
东方电机厂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研制大型发电设备的三大基地之一,属全国大型发电设备制造的重点骨干企业,现为中央企业――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我厂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单位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等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工作逐步规范,水平稳步提高,也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近期,财务部门在对下属部门进行财务核算时却发现了一起重大违规案件,震惊了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主管部门。案件与下属财务人员不遵守规章制度、违规操作有密切关系。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至关重要,当前特别要把防范财务部门的财务风险作为重中之重。
一、会计基础工作及防范财务风险的内涵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为了一定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的集合或者说是体系。很多企业虽然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制订各项管理制度,以为各项制度建立起来,会计基础工作就完善了的观点是错误的。不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会计基础工作体系就是不完整的。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防范财务应涵盖全部会计业务,从事前、事中直到事后,防止因为在制度中没有规定而忽视对某些行为的控制与监督,这些行为有可能导致风险的失控。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包括许多连续动态过程与机制,它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会计规章制度时时刻刻都必须执行,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二是防范财务风险是动态变化的,它应当随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的要求,相应地做出调整,不应墨守陈规。
二、我厂发生的一起财务违规案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下属单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代为单位职工到财务部报销旅费等经济事宜,近日,我们对其下属单位近两年的经济业务进行内审,发现其下属单位的差旅费有较大的上升趋势,重点对其单位差旅费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出在财务部报销旅费的出差天数与出差人员的实际出差天数有所不同,再深入查证,××利用工作之便篡改小写天数、自制原始凭证等手段,麻痹财务人员,共贪污公款几万元。这一案例,让我们财务人员清醒的认识到,财务风险防不胜防,就发生在身边。正如本文开始部分指出的,财务风险防范的失灵是造成这起案件的直接原因。而隐藏在财务风险防范失灵现象背后的则是内部防范机制的缺失和会计基础工作运行体系的紊乱。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亡羊补牢,堵住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窟窿,促进会计基础工作持续改进,进而从根本上杜绝大案要案的发生。近年来,我国厂会计基础工作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受内外部因素的制约,仍不可避免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对财务风险防范的认识不全面,不完整。有些管理者仍然认为建立健全会计规章制度就可以了,忽视了风险防范是一种业务经营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的机制;有些管理者把风险防范等同于内部审计,忽视了岗位之间相互制约和业务部门检查监督前两道防线的作用。没有摆正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防范优先理念缺乏。一些分支机构没有认识到风险防范也是实现其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反而把风险防范与发展业务对立起来,只追求业务扩张,忽视风险控制,以至形成大量风险,直接影响了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对关键岗位及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缺乏。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原因和前兆的。如果我们将一个人放在拥有很大权力的位置上,可以直接或间接接触到金钱,同时又不对他施以必要的监督约束,日久天长,难免会出现或侵吞公款等问题。本次案件的发生就很好的证明了,关键人员作案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要远远超过一般操作人员。因为关键人员往往拥有一定的人、财、物权,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重要凭证和印章,也就有更多的作案机会。
(三)内部审计力量薄弱,与业务发展速度不匹配。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影响内部审计的频率和范围;再加上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对相关业务不熟,特别是计算机水平不高。上述因素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水平,以至于很多案剑和财务漏洞不能及时发现。
三、强化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
我们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结合实际查找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加强整改,强化过程监督,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警觉,努力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从以下四方面防范财务风险:
(一)努力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广泛的风险教育和重视业务处理上每一环节的风险防范,培养会计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和了解,使会计人员认识到所在部门的风险管理水平与个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并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要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风险防范的意义、作用和紧迫性。要使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清楚自己应遵循的制度和规定,明白遵守与违反的界限,并提高自我约束与对他人监督的意识,克服执行中的随意性,让每一位会计人员都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
(二)整章建制,完善会计风险防范制度。首先应总结经验,对现有内部会计风险防范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整合、梳理和优化,要突出对业务风险点的防范,通过对会计业务流程中风险的系统排查,找出各环节的风险点,制订出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规章制度,设计出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的作业流程。明确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对象、原则、手段、重点控制环节和要求,使每个会计岗位的操作都有章可循。其次,要重视风险防范制度的更新。对不适应业务发展以及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及时进行重新修订,对已经过时的或已有新规定代替的制度、办法予以废止。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随时把最新的、最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制度传达到各层会计人员,以便各职级员工学习、查阅和利用,提高制度可执行性,避免有章难循和有章不循现象的发生。具体内容如下:1、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内容必须具备:凭据名称、填制日期、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接受凭据单位或个人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2、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发生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开出单位的公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3.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部门负责人、经办人签名并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一式多联的自制原始凭证,必须用双面复写纸套写,并在各套写联上注明各自用途,套写的第一联作为报销凭证。4、会计人员应当认真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1)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2)对记载不准确、内容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当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3)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在不予受理的同时,应当予以扣留,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4)套写自制的原始凭证只能以第一联作为报销凭证,其他联不能代替第一联作为报销凭证。(5)对出差旅费的报销凭证,在填制出差天数时一律大写,若对天数有更改的必须由单位领导签字确认并在更改的天数上加盖单位行政公章。5、对于经常性的业务,原则上应于发生后的一周内进行报销,特殊情况的应不超过业务发生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报销。6、对于定期发生的业务,应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报销,如按季度发生的业务,应在业务发生后的次季度首月进行报销或清偿请款债务。7、对超时限较长的业务报销,应加强对报销业务的审核,并由经办人员的单位领导予以确认报销业务的真实性。8.会计人员必须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除结账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的记账凭证须附原始凭证。9.认真加强对每项经济业务所取得的原始凭证进行稽核或检查,并强化过程中监督,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警觉,进一步规范管理,纠正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堵塞管理漏洞,维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扎扎实实做好各项财务工作。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人员管理。企业任何财务风险的形成,都与人有关,防范操作风险,人的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解决人的管理问题,再好的会计制度也无济于事。一旦道德风险失控,再好的法规也抵御不了故意违法违规的企图。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风险控制受到各层次人员的影响,单纯的规章制度只是一种机械的控制措施,在业务上虽然按照规章制度来运行,但人是具有个人目标、个人情感的能动性个体,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规章制度的实施效率和效果。他们的行为可能受到其个人利益的驱使,也可能受到其误解或抵触情绪的驱使。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能够起到风险控制所起不到的作用。为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坚持“两手抓”,在抓好业务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政治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引导员工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名利、物欲,自觉抵制各种消极因素和腐败思想的侵蚀;三是定期进行法制宣传学习,树立典型,总结推介经验,开展“以案说法”教育,增强员工的法纪观念和防案意识,为基层机构和网点防范案件提供思路,正确引导规范日常行为。2、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会计财务风险机制的成效最终还要依赖于会计人员所具备的素质。要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业务、会管理的会计队伍,一要把好进人关,加强对会计人员聘用环节的审核,严格程序,做到不懂业务的不上岗,有劣迹的不上岗。要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组织能力、敢于管人、坚持原则的会计主管队伍,对于不适合继续在会计岗位工作的人员,会计部门有责任提出调换人员的建议。二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反腐倡廉、洁身自好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执行法律法规,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三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全体会计人员按照工作岗位和业务程序要求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特别要做好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强调各级会计人员各负其责,更好地完成会计工作。3、加强对重要岗位人员的行为控制。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离任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具体操作业务的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对调出人员实行离行审计制度等。同时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还要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既要从静态的角度掌握和了解他们的一贯表现,又要从动态的角度掌握和了解他们的现实状况。通过定期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行为排查,了解这些人员的思想动态,注意他们业余交往、生活方式和经济收入等的变化,对有问题的人员,要尽快采取措施,避免各类风险发生。
(四)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完善会计监督手段。核算与监督是会计的两大职能,在建立了全面的会计制度体系后,接下来的具体工作是严格执行。在会计核算中要强调真实、准确、完整、合法;而在会计监督中要强调独立、严格、及时、有效,尤其是要重视会计业务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因为事后发现问题往往已经无济于事。而严格会计业务事前和事中监督,可以力求把风险消除在日常工作处理中,从而减少损失。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要在督促会计人员行使监督职能的前提下,强化会计负责人和上级会计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其中:会计人员对经济事项的逐项反映、监督形成第一层次;会计主管对重大经济事项和会计人员进行监督形成第二层次;会计检查、稽核人员对会计机构的会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形成第三层次;上级会计管理部门以检查、考评的方式对下级行的会计核算与管理进行监督形成第四层次。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对会计过程实行实时监控,切实提高会计监督的效果。
作者单位:东方电机厂财务部
参考文献: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