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第1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

支柱产业群;珠江-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2902

产业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代表着能够创造竞争优势的组织形式,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特殊意义。综观经济实力较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支柱产业群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2014年,国务院《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广西北流市位于桂东南,毗邻粤西,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0万人,经济发展稳居广西县市前列,获得2011、2012年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入选2013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北流市必须培育特色的支柱产业群,依靠支柱产业群有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1支柱产业群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不少地区依托支柱产业群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支柱产业群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是地区的生产总值的主要创造者,对助推县域经济崛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按照要素禀赋发展地方经济。以北流市为例,2013年,在欧债危机、欧盟反倾销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该市重点解决支柱产业发展和园区项目建设、投融资以及财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问题,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市新增亿元企业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2013年,北流市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17.55亿元,增长22.67%,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53%。由此可见,支柱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地位举足轻重。

(2)扩大了就业机会,维护了社会稳定。支柱产业群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有效缓解就业矛盾,增加群众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北流为例,该市目前从事陶瓷工业的达到了5万多人,而从事荔枝、龙眼种植的则达到了每家每户。这些人员月平均工资在1200―1800元之间,收入的稳定,使从业人员的守法心理得到了巩固,公益事业心也不断增强。

(3)加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依靠本地优势发展起来的特色支柱产业群,容易形成可在当地千家万户复制的生产模式,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促进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北流市近年来发展强劲的第一支柱产业群――日用陶瓷工业,随着国际陶瓷市场的不断转暖扩大,日用陶瓷工业园产品展示区及生活配套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园区承载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入园企业达336家,这为北流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物质基础,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进城入厂当工人的机会。

(4)提升了产业层次,加大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一是高度分工合作,产业效率高。在产业群内企业能够依靠精确分工来提高生产率,并且依赖近距离的协调与信息机制降低契约成本。二是同类竞争性强,企业创新率高。要在同类聚集的产业群中突围而出,企业必须不断依靠完善工艺、提高技术等创新来提升产品素质。整体的竞争氛围带来产业群竞争优势的总体提升。三是产业链条完整,经营成本低。由于产业群内信息流动快、透明度高,降低了经营的交易成本,形成了产业群独有的价格优势。

(5)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效应,增强县域经济影响力。品牌影响力对于提升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企业集群有利于广告资源整合,打造区域品牌有利于形成区域标志,使群内企业都受益。如北流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陶瓷产品为主的建材专业市场、工业品市场和三环公司的成达行等,都不断增强了产业群经济影响力,为北流市争创外贸出口超亿美元市做出了贡献。

2培育支柱产业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需要支柱产业群的推动。从大多数欠发达地区来看,当地的支柱产业群一般都具有典型的资源密集性、产品初级化等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当地原材料工业为主,并高度依靠密集的劳动力。这种产业群可以说相当部分处于小规模重复建设的状态,小城镇特色产业群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产业链不够完整,集群内的企业规模小。一是形成规模的产业群少、知名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许多原材料需到外地购买,只有少数低值材料在本地购买。二是产业群内大规模企业不多,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后续资金投入不足、投资回报率低,行业内产品重复率高、技术含量低。对北流来说,真正有一定知名度的产业集群小,仅有日用陶瓷一类,真正有规模的企业也只有三环集团。

(2)缺乏行律,竞争无序。由于缺乏行业引导和行业自律,行业间恶性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有的企业挖人才、挖墙角;有的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的企业仿冒假冒,互相抵毁;有的企业竞相压价,恶意竞争等等。

(3)专业市流通渠道不畅。生产和销售是经济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建立专业市场,疏通流通渠道,才能使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外销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与浙江温州、广东东莞等地相比,一些县市的市场集散规模相对较小,辐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市场化的需要。

(4)企业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少。一些县市特别是内地县市的大多数产业群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生产装备、生产方式、产品技术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研发设计人才紧缺。

(5)外部发展环境亟待改善。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如很多工业园区连基本的“四通”都难以解决。二是税负重。与浙江温州、台州等地相比,税赋相对高于竞争对手。三是出口退税慢,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困难。四是执法部门和管理部门的科长“中梗阻”现象屡禁不止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增长建设质量,而且严重影响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削弱了地方竞争力。因此,地方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群。

3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我们必须借鉴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培育支柱产业群的经验,按照要素禀赋,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产业群打造平台,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1)预估行业趋势和风险,做好产业群内企业定位。一要注重分析行业潜在增长点和评估行业风险,注重企业长期发展优势分析,做好后续投资引导。二要注重产业群内企业定位分析。分析本地产业群各环节的竞争态势,引导企业成为产业链上竞争性一环,避免某个环节同质企业过度重复。三要注重做好行业关联因素分析,密切关注市场环境、有关政策变化。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群龙头企业。要打造支柱产业,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产能高消耗企业,同时必须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产业群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产业规模化发展中,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品牌效应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应当向优质企业倾斜。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园区创新中心,带动产业链的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北流陶瓷业龙头,三环集团通过技术创新,赢得了市场主动,带动了北流陶瓷业的向前发展。而其它产业,如兽药、皮革、水泥等,目前龙头企业只是初具雏形,难以带动产业群形成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

(3)强化工业园区规划,增强产业汇聚优势。产业集群凭借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大大减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完善的工业园区配套为产业集群提供可能。培育支柱产业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建立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抓好园区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园区的交通路网、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业园区的建设档次。2013年,北流市加快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打造400亿陶瓷产业为目标,修编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园区规划面积从13.39平方公里扩展到52平方公里。整个园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和陶瓷文化观赏于一体,设有仓储、物流、工商、质检等配套行业,提升了北流陶瓷产业的层次和品位,打响了北流陶瓷产业品牌。

(4)强化政府职能,优化投资环境。支柱产业群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权力运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一要优化资源配置。政府的角色要由直接审批具体的资源配置,向组织市场、规范市场、管理市场方面转变,通过市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有效地整合资源,节约成本。二要加强源头治理。加强制度的约束和监督的制衡,堵塞公共资源交易各个环节的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把人为的因素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交易。三要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为载体,推动公共资源公开公平交易,保证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如北流市投资200多万元在广西县一级率先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面积达600多平方米。明确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作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的有形市场,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必须统一进入交易中心进行,为支柱产业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5)抓好平台建设,培育支柱产业群。一要超前谋划产业。要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向,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等重点领域,提前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支柱产业。二要破解项目制约因素。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大力清理闲置工业用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支柱产业建设用地。三要创新金融支持机制。要搭建好政银企沟通平台,促进政银企合作,加大对支柱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如北流市以三环陶瓷为龙头,打造日用陶瓷产业循环化改造园区。以新高盛薄板陶瓷为龙头,打造全国最大的薄板陶瓷生产基地。

(6)培养和引进研发人才,稳定生产一线队伍。研发人才和专业技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培育支柱产业群有赖于产业内“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一方面,企业要努力培养研发产业骨干,通过与专业高校协作的方式,选送产业骨干到高校深造,依托其师资力量为企业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同时积极向外引进一批行业高端人才,加强产品创新;另一方面,要保持企业生产线技术工人的稳定,规范人员管理,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大力开展职业培训。通过创造人才向上流动空间,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参考文献

[1]虞锡君,余明龙,郭玉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嘉兴特色块状经济研究[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2]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和动力机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杨迅周,蔡建霞,蔡晚拴.产业群理论与小城镇特色产业园区建设[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6).

[4]盛世豪.从产业群视野透视浙江区域特色经济[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

[5]张芳.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群互动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5).

[6]文娉,曾刚.嵌入全球化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2004,195(6).

第2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山东省;沿海;内陆;县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047-02

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研究区域进行经济区划分,以便合理地分类指导经济的发展。SPSS统计软件中的系统聚类是经济区划分比较理想的工具。本文中,对山东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应用系统聚类对山东各县市进行科学归类,从宏观层面认识各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

一、山东县域经济聚类分析指标体系的选取

县域经济的影响因素是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因子,它们综合构成县域经济聚类分析评价体系[1]。根据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统一、全面性和代表性相统一、可比性和针对性相统一、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统一的原则,选取GDP总量、财政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消费品零售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人均城乡储蓄存款总额、 人均城乡储蓄贷款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储蓄存款额、城乡储蓄贷款额GDP增长率、 财政收入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作为县域经济聚类分析经济因子,划分县域地理分区。

二、山东县域地理分区划分及结果

根据县域经济聚类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选取91个县市2006-2008年数据,取三年的平均值。

首先,运用SPSS对各省经济发展实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抽取的主成分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对91个县市进行归类;其次,根据综合主成分分值进行排序;最后,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情况,将山东91县市划分成8类。具体地理分区如下:

1.强势发展型:胶州市、即墨市、胶南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 招远市、海阳市、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寿光市、(沿海)章丘市、滕州市、诸城市、兖州市、邹城市、新泰市、肥城市、平度市、莱西市(内陆)

2.茁壮成长型:广饶县(沿海)、邹平县(内陆)

3.发展型:垦利县(沿海)、桓台县(内陆)

4.沿海特殊型:长岛县

5.中间水平型:利津县、无棣县、沾化县、昌邑市(沿海)、阳信县、惠民县、博兴县、齐河县、禹城市、平原县、陵县、宁津县、乐陵市、武城县、夏津县、临邑县、高唐县、临清市、茌平县、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济阳县、平阴县、高青县、梁山县、汶上县、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微山县、曲阜市、泗水县、宁阳县、东平县、平邑县、费县、苍山县、郯城县、临沭县、莒南县、沂南县、蒙阴县、沂水县、莒县、五连、青州、临朐县、安丘县、昌乐县、高密市、栖霞市、沂源县(内陆)

6.次低水平型:曹县、单县、成武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定陶县、东明县(内陆)

7.最低水平型:商河县、庆云县(内陆)

三、推动山东县域各地理分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地理分区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1. 强势发展型

包括沿海青岛、烟台和威海的下属县市和内陆潍坊、枣庄、济宁、泰安、济南的下属县市。其中沿海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内陆县市,这类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在于:地理区位优势、外资优势、资源优势。沿海县市海洋区位优势明显,借助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二三产业;内陆县市借助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承接城市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机会,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外资的注入,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 茁壮成长型

包括淄博广饶和滨州邹平,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在于:科技创新、民营经济。以科技为保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县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带动资深发展,带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

3. 发展型

包括淄博桓台和东营垦利,县域发展优势在于培植企业集团优势。桓台县培植七大企业集团,增加财政收入。

4.沿海特殊型

烟台长岛县,县域发展劣势在于地理区位限制。由于与陆地分离,交通不便,各种物资匮乏,货物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虽有“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扇贝之乡、中国海带之乡”的美誉,但受区位条件限制工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具有规模的第二产业。

5.中间水平型

该类有54个县市,根据地理位置分为西北、西南和东南三个区域。

(1)西北包括东营、滨州、德州、聊城、济南、淄博的下属县域,县域发展优势在于:地理区位优势。沿海区位优势或者内陆城市周边优势,以及地方特色产业经营,县域竞争力不断提升。

(2)西南包括济宁、泰安的下属县域。县域发展优势在于地理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济宁曲阜以其特色旅游资源―孔孟之乡对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周边的兖州和邹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3)东南包括临沂、日照、潍坊、烟台和淄博的下属县市。县域发展优势在于:特色农业、个体私营经济。栖霞的特色农业和青州个体私营经济,不断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

6. 次低水平型

包括菏泽的下属县市。县域发展劣势在于区位限制、劳动者素质限制。菏泽在山东的西南,与河南接壤,周边的地区均相对落后,缺乏依托带动地区,也没有沿海的地理优势吸引外资,因此发展缓慢。

7. 最低水平型

德州庆云县和济南商河县,县域发展劣势在于区位限制、劳动力素质限制。周边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没有可以依托的发达地区,也没有自己强有力的特色经济,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没有相对竞争优势。

(二)地理分区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1.打造胶东半岛县域黄金角,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胶东半岛县域黄金角包括青岛、烟台、威海的下属县市。这一区域包括强势发展型的沿海县市以及沿海特殊型,在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中,胶东半岛整体的经济水平高于其他县市,在山东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带动作用。因此,本区域的战略重点在于,继续借助自身优势形成山东县域经济黄金角。环渤海经济圈中,首都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地区三大城市群已形成,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所以,胶东半岛要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日韩企业及青岛、烟台等大城市,形成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及制造业基地;发挥县域集群效应,实现本区域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其他县域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2.形成鲁中县域梯度承接区,贯通东西,加速县域经济优势发展。鲁中县域梯度承接区包括潍坊、日照、临沂、枣庄的下属县市。该区域有中间发展型县市和少数强势发展型内陆县市,县域发展相对缓慢。该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于承接周边城市产业梯度转移,形成山东县域经济中间承接带。该区区位优势不明显,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在于依托个体经济和特色产业,从根本上消除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与政策,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引导民营资本投向适宜本地发展的产业;依靠科技支撑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农业劳动力。

3.建立鲁西县域经济中枢区,辐射周边,带动周边落后县市的发展。鲁西县域经济中枢区包括滨州、东营、济南、淄博、莱芜、泰安、济宁的下属县市。本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既有发展水平较高的强势发展型、茁壮成长型、发展型,也有发展水平较低的中间发展型,因此本区域的战略重点在于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协调发展。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加快县域工业的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壮大县域特色经济;调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发展配套经济,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在发展冶金、化工、轻纺、机械、建材等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4.形成鲁西南、鲁西北县域经济扶持区,实现山东县域经济水平总体提升。这一经济扶持区包括德州、聊城、菏泽的下属县市。该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山东处于最低水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尤为重要。本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合理定位区位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依托“京九”铁路及与冀豫皖接壤的区位优势,发展边界经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开展专业化协作;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劳务经济。

参考文献:

[1] 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第3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以特色经济为主导、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县城经济为主角的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和与大中城市、工业园区配套衔接的产业,搞好产业分工协作。”不难看出,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国外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方面。介绍如下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刘易斯于1954年和1955年先后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两本著作中指出,在落后国家,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牧业部门并存形成社会的二元经济结构,农牧业部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假如农牧业部门的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不仅为农牧业的隐蔽性失业人口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牧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工业部门也得到了自身发展中所需要的劳动力,对两个部门都有利。同时,由于工业的发展,农牧业中的这种剩余劳动力最终将被全部吸收。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一理论是将农村牧区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不存在失业,工资水平与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等假设作为分析基础的,而且它只强调了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忽视了传统农牧业的发展,故既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也使理论的合理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发展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们与刘易斯在主要观点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其强调现代工业与农牧业部门的平衡,以使农牧业部门所提供的农牧业剩余刚好能满足工业部门对于农牧产品的要求。不但如此,拉尼斯和费景汉还将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作为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必要条件,并且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技术进步与资本同样是促进生产率提高的根本途径。

(二)速水佑次郎的借用技术理论主要观点及评价

该理论认为发展机制潜在于表面落后之中,一旦这种机制被开发出来,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赶超目标。自然资源禀赋不是经济增长无法逾越的障碍,甚至不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关键是技术的引进和消化。但在自然资源禀赋构成实质性的制约阶段,要特别关注通过更多的劳动和资本来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力。一个国家开始工业化的时间越晚,所积累的可以供它借用的技术就越多,它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比先行国家更快。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沿着由发达国家积累的科学和工程知识扩展的创新可能性边界,采用适合它们资源禀赋的新技术,就能在成本节约方面获得巨大的收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上的差距正是其加快增长的潜力。开发这种潜力的关键是在市场结构、产业组织、劳动管理和研究、教育、培训等领域进行制度创新,使其适应自身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避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发生灾难性的冲突。

(三)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以赫希曼和威廉姆森为代表。该理论认为:由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因此,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该增长点集中。这种增长极的出现,必然形成区域间的不平等,而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增长级一方面不断地吸引周围落后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地区间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增长极向周边地区的购买力或投资增加,以及周边地区向发达地区的移民,提高了落后地区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长期,由于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发达地区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促进产业向周边扩散。因而,地域上的扩散效应将超过极化效应,逐步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演变过程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结果。在区域成长的初期,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现拉大趋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集聚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缩小。

(四)梯度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决定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以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由于较发达地区主要处于技术创新和经济繁荣的阶段,无论在经济或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因此,新兴产业和高技术生产部门适宜于在较发达地区布局,而传统的产业部门适宜于在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素质受到限制的欠发达地区或低梯度地区布局。科技进步引致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管理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因此,产业结构的更新,促使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地区发展和集中。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经济发展的时间推移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秩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多层次转移。梯度推进的过程是动态的,是区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逐步演变的过程。在初期,经济发展要素一定是向高梯度地区积聚,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阶段。在高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随着要素的边际报酬的逐步下降,高梯度地区的要素开始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阶段。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准确的概念,是由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在其1981年出版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他并没有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外延做出明确的规定。1983年,在联合国主持下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它成立后,就有关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报告的关键概念使用,并明确地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认为,县域科学发展一要统筹县域经济各领域的发展,做好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二要做好兴工促农,以城带乡等工作;三要突破县域经济概念,打破一般“县域经济=县域”的工作思维,统筹县域经济与县域社会、县域文化、县域生态、县域政治等“县域内县域经济关联因素”的发展;四要将科学发展基本理论与县情相结合,进行实践创新,走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县域科学发展是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实践创新构成县域科学发展的方法论。

辜胜阻、李华认为,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扩权强县的关键环节。强县的关键在于建立坚实的产业基础。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中介组织为纽带,立足于地方特色,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运输和贸易,推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要引导产业集中,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基于市场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根据县情,选择农业服务牵引型、工业催生型、城市辐射型、旅游开发型、矿产资源型、农产品加工型等不同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技术水平比较高、发展基础比较好的现代加工型乡镇工业和服务面广的第三产业要向县城集中,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战略,真正实现强县的目的。

张晓山认为,当前,各地都在提倡如何适应城乡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拓展农业增收功能。农业向第二产业延伸,就要发展工业园区;农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家乐、现代新村、民俗农庄等乡村休闲旅游,形成一产与三产的融合,这必然要改变耕地的用途,要害是土地变性,这必然与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发生矛盾。这是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困境,这个领域也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关系的交汇点。

许经勇教授认为,壮大县域经济经济的新思路,要跳出“三农”与立足“三农”相结合,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王怀岳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近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转变,远期内实现 三、二、一的战略目标。

迟福林 、夏锋认为, 扩权强县要有利于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我国7亿多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十分引人注目,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版图上少有的一个亮点。这个潜力的释放,将对我国新阶段扩大内需战略产生决定性影响。当前,推进农村改革需要把扩大内需作为重要的出发点。我国农村消费长期低迷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相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严重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为此,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要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个大战略来全盘考虑。未来几年,努力争取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件大事情做好,不仅可以在启动农村消费大市场上取得重要突破,还可以从整体上破解城乡二元制度结构的难题,把统筹城乡发展全盘搞活。

黄敏认为,全国的县域经济大体上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农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保障。在应对危机中,要立足资源、区位和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保障农产品销售市场。二是以基地建设为推动,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三是产业化始终密切联系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宋亚平认为,县域经济发展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发展状态的相对封闭性,折射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性。随着市场的融合和扩展,县域经济最终还是要在开放中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态势。因此,县域经济的建设者决不能简单地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搞地方经济保护主义,而是要在政府的悉心照料下促进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4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 襄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是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就是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形成地域特色,以便更好地应对世界贸易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襄樊县域比较优势

县域交通较为便利。316、207、312国道贯穿各县(市);焦枝、汉丹、襄渝铁路分别通过枣阳、宜城、老河口、谷城;汉水流经老河口、谷城、宜城。襄樊机场、老河口机场可通达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襄樊铁路货运编组站为全国13个特大编组站之一,另外还设有襄樊海关等,襄樊县域物流通道较为便捷。

县域特色比较突出。由于地理条件、原有经济基础的影响,襄樊3个平原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与3个山区县(南漳、保康、谷城)之间差别显著。平原县域经济总量(172.96亿元)、人均GDP(8006元)、产业构成(27.08:43.01:29.91)均好于山区县域经济总量(51.47亿元)、人均GDP(3587元)、产业构成(37.06:36.98:25.96)。粮、棉、油等农产品生产加工是平原县域的优势,生产链条较长,产品附加值较高。土特产品生产,林、牧、渔业发展是山区县域的特色,但产品深加工较少、产品链条较短。

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由于山区、平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襄樊县域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枣阳、宜城、老河口、南漳、保康、谷城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2.84/%、40.16/%、60.74/%、22.9/%、19.43/%和30.99/%。平原县域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山区县域。

二、襄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1.襄樊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襄樊山区县域3个,占襄樊县域总数的半壁江山。然而,2000年襄樊山区县域GDP只占县域GDP总量22.93%。襄樊山区县域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磷矿等矿产资源,拥有与平原有着明显不同的气候资源等。资源是襄樊山区县域产业发展取向和产业生长点选择的最重要的出发点。但由于种种原因,资源优势与潜在的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得不到有效整合。加之交通相对落后,城市辐射带动有限,劳动力文化素质较差等,致使襄樊山区县域自成封闭系统,自给自足,市场需求难以刺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乡镇企业发展。山区县域地方财政入不足,又制约着山区经济发展。

今后,襄樊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应在国家和大区域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框架下,结合县域本身的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现有经济和工业发展基础,正确选择主导产业,选择工业生产点和工业生产组合链,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名优特产品生产,积极开拓县域外市场,整合现有工业,形成规模经济,提高效益水平。具体包括:退耕还林,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利用山区与平原的季节差异,发展反季节蔬菜。深山居民向外转移,发展小集镇。利用山区资源发展林果业、养殖业、中草药种植等,逐步形独具特色的山区系列土特产品加工业等。

2.襄樊平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2000年襄樊平原县域GDP占县域GDP总量77.07%。襄樊平原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仍然存在资源蕴藏量较少、深加工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襄樊平原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依托丰富农产品资源(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围绕“农”、“新”、“移”三字做文章。

围绕“农”字,调整农业结构,延伸生产链条。襄樊平原县域应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养殖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拓展农副产品加工链条,包括纵向产业链(由粗加工发展到精、深加工)和横向产业链(发展为加工配套的包装、销售、运输和其他服务业),把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具有襄樊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形成龙头企业,最终带动千家万户致富。

围绕“新”字,调整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襄樊处于湖北“汽车工业走廊”中部,襄樊汽车产业开发区是全国惟一以“汽车”二字冠名的开发区。襄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湖北省地级市中惟一国家级开发区。襄樊平原县域应围绕这些优势,积极发展汽车配件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积极响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需要,为其实验和发展提供相关服务。“创新”型县域经济对无法改变的禀赋性因素要求不高,对区位、自然资源等因素的依赖性相对较低,发展新型工业经济所要求的各种因素大都可以开发、培养和引进。

围绕“移”字,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劳动力既是消费者,也是一种资源。及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由消费者及时转化为资源,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否则,将阻碍县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转移途径:有组织地向海外输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输出;就地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为此,地方政府应做好: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有组织地输出;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的服务,协调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

三、结语

襄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条件下,根据山区、平原自身特点、原有基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发展方向,以利于充分发挥襄樊县域比较优势,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增强襄樊县域竞争优势,推动襄樊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襄樊市统计局:襄樊统计年鉴(2001)[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第5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扩权强县 县域经济 机理

现如今,全国多数省份都在大张旗鼓的进行扩权强县的改革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还是有一些关键问题却没有定论。扩权强县到底是如何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呢?当今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曾提出 “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一种能够提供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也在也在验证这一理论,现今实行的扩权强县改革正如当年实行的以及创办乡镇企业这些制度创新及突破一样,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县域经济的主要制度约束之一,就是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主导市管县体制。以下研究就从扩权强县破除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市管县对县域经济的阻碍)角度,来分析扩权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理。

(一)扩权强县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

市管县体制弊端之一,就是在省与县之间,增加了市这一级中间管理层,拉长了行政路线,在增加行政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管理效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省与县之间的沟通要以市作为中转,市县成本都大大增加。据某县委书记反映,市管县体制使得市级政府机构增大,工作人员增多,对县里的各种检查应接不暇,导致接待费用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各种文件和会议繁多,中央和省里的文件已经发到县政府,地级市为了强调文件的内容精神,还要在发一遍文件,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会议的问题也如此,同样的会议内容,省里开了之后市里为了强调落实还要在开一次,这样会造成人力财力的严重浪费。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解释经济绩效的关键,有效的制度政策可以减少交易费用,激励经济效率的提高。首先,扩权政策的实施,使得行政审批更快捷。部分行政审批权力直接下放到县,大大简化了审批程序,财政资金运转周期缩短,行政审批时效性明显增强,更直接、更高效的为企业和百姓提供服务,拉近管理者和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为投资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率先占取市场先机。

在市管县体制下,市不但要管其所辖区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还要管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样的情况导致其精力必然有所分散,存在大多数市发展政策偏向于所辖区。另外,在市管县体制下,市级政府作为决策点,中间有县级政府过渡环节,距信息源 (乡村事务)较远,所以,信息传达过程速度慢且失真度高,决策效率低下,影响政策的执行。周三多在《管理学原理》中提到,决策点与信息源距离越近,决策越能做到及时准确,效果也就越好。扩权以后,县级政府掌握一定的财权和事权,成为决策点。此决策点离信息源较近,能够及时对乡村事务进行决策及部署。由于县级政府所辖区域主要是农村,因而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农村事务,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最后,扩权强县是“省直管县、市县分治”改革的前期环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扩权后的市县分治将减少政府管理层次,实现扁平化管理,而管理层次减少必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二)扩权强县通过下放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提高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市管县体制下,上一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职权过多干涉,导致县级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权的匮乏,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打击。

扩权强县是将部分归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权限赋予试点县,形成对县级政府的一种行政激励效应。这种行政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它的激励作用是让县一级政府可以有更大的权力,即自的拥有。有了自,试点扩权县的部门工作人员的主动学习性会大大加强,这种动力主要是来源于以前打交道的多是市里的相关部门,汇报工作也是向市级的部门汇报,实施扩权后,县里的工作就变为向省里的领导汇报了,省里对县里的要求更高,因而给县里的领导的压力更大,所以他们自身也会感觉到自己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水平,不断的让自己的工作质量得到改进,能够很好的与省里的各部门做好接轨,促进扩权强县改革的步伐。在过去市管县的领导下,县级主动性不强主要是因为他们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就是只是接受市里面的领导,市里说什么,就做什么,也不论市里面的政策是否符合自身县的发展而盲目的一贯执行,这种无权无责的状态,就更加谈不上对工作的创新了。扩权以后,许多具体事务的执行担子直接落到了县级的身上,有了这个责任以及这种决策权和执行权的授予,县一级就逐渐有了主人翁意识,真正的把县里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情,这样,工作积极性自然就会大大增强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县级政府主动性直接带来得发展效益,他是如何促进的呢?其原因是在与县域自身得事情,自身的环境,最了解的还是县级政府,由于过去市管县体制下市管理的县不仅仅只有一个,所以他无法集中精力来专门针对某一个县的发展,可能会厚此薄彼,在加上市对于县的特色不一定会很了解,所以可能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措施不一定适合县,所以,把权力交给县,让县自己去发展,他才能制定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第三个动力,也是物质上的动力,那就是财权。有了财权,县级政府才拿的出钱来搞县里的建设,来支撑各种有利于县的项目支出,提供惠及民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人民才会生活的更好。而且县财政和省财政的直接对接,也避免了一个阻碍,就是市对县财政的“劫持”,所以在实施后,补助扶持,转移支付都能够快速完整得到县的手里。县级就有资金保障来搞经济建设。

(三)扩权强县促进要素的流动,促进县域产业优化升级

扩权强县之所以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扩权强县能够促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省级。发展是主题,结构调整是主线,优化产业结构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扩权强县促进产业结构省级,是因为各种资源要素的一种空间转移。新古典经济学有一个观点,资本、劳动等等的这些资源要素,它们要往哪里转移,取决于那个空间的良莠,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趋利性原则。在市管县体制的背景下,好的资源要素都尽量的是聚集在地级市,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也说明了这一道理,实施扩权政策之后,试点县逐渐开始享受像原先地级市的一些权力,这些县逐渐变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重点中心,基于趋利性原则,这些资源便转移到了这些扩权县,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先说说第一产业农业的变化。扩权之后,农村留下的是一些真正善于务农的能手,并且人均耕地大幅增加。充足的劳力还有田地为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另外很多省份在下放权限得时候,都下放了农业项目的审批权限。这一个审批权限到底有何用处呢?它能够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另外一些伴随着扩权而产生的惠农政策,例如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能够让农民掌握更多知识,从本源上提高生产率,真正的促进农业的发展以及壮大。笔者认为,扩权强县的实施对工业的发展壮大作用最为大,审批权的下放,县级部门能够直接向省级部门申请项目,节省了很多时间省去了很多人力财力物力,企业能够及时的抓住最佳机遇进行投资,这样的局面大大激发了企业的热情,如此良性循环,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招商引资权扩大了,县域经济的活力也被调动起来了。最后,扩权强县之所以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是来源于第二产业工业的带动,因为在第二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它的相关产业,比如电信、金融、IT业等等的也会有很多机遇,这些机遇就是资源要素流入第三产业。此外,很多扩权政策都是有关金融、旅游的,在政策方面也对第三产业产生了正面作用。

(四)扩权强县改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扩权强县之所以可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改建,主要是由于扩权强县中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以及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所起到的作用。在原先市管县的体制下,由于财权和事权都掌握在所管地级市的手中,县政府没钱也没权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扩权后则出现相反的局面,县级政府有钱了,也有权力了,所以可以投入资金进行建设,提供基础设施除了可以满足人民的需求,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法宝。下面就分别从省管县财政体制解决资金问题以及下放权限解决权力问题来论述扩权强县是如何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即省级政府将收入考核、转移支付、财政结算、资金调度、项目申报、债务偿还等直接部署到县级政府。这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创新,因为财权的下放让县域的经济和财政权限增大了。他是如何运行的呢?首先,政府缺的是资金,而省管县财政体制就是通过把税收权等权力给县级政府,使这笔资金很顺畅的交到县政府的手上,从而破解了这种约束。其次,省管县财政体制实施过后,增量返还政策以及鼓励性财政支付制度得到了大力的实施,这样大的力度让县政府有了足够的资金,可以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使得各种招商投资等经济活动更加活跃,换句话说,政府有能力了,基础设施就建成了。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避免了市刮县、市卡县等市级对县级的变相剥削行为,也让省级可以直接了解县级财政的一个具体情况,从而能够实施实时监控,让建设资金真正落实到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五)扩权强县对县域空间组织结构起到调整和优化的作用,形成合理经济布局

县域经济若要健康协调的发展,必然要有一个合理的空间组织结构,扩权强县能够优化县域空间的组织结构,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它能优化县域城镇聚落体系,在原先市管县的体制下,由于缺少财力以及权力,得不到上级的支持,城镇聚落体系得不到调整及优化。事实上,中心镇由于占有区位优势以及实力比较强,在加上它对周边乡镇的辐射能力,它是两个中心,即县域的中心以及若干城镇的中心,是片区的首位城镇,所以它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实施扩权强县改革,扩权县拥有更多财力以及权限,可以选择中心城镇进行扶持,充分发挥出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提高城镇化水平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对聚落体系起到极大的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小玲.扩权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大 学,2010:3-8

第6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循环经济;黑龙江省

作为国家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与否。它从属于区域经济,但又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征:

(1)农村经济特征明显。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县域经济多数属于农村经济的范畴,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生产水平落后,经营活动过于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波动性很大;(2)相对的地域独立性。县域经济地理空间比较清楚,经济功能齐全,有明确的决策和调控权限,独立性较强。县域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历史、地理、自然与社会等因素的共同特性;(3)包含的层次较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层次,县域经济包括县域经济、乡镇经济和村域经济三个层次。县域经济属于最高层次,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核心,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村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基本单元。乡镇经济介于县域经济和村域经济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接受上级的宏观调控,对县域经济而言属于微观经济。另一方面,对村域经济来讲,又是中观经济,进行宏观调控;(4)综合性较强。受历史上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县域经济具有和国家经济相对应的几乎所有产业领域,门类齐全,范围广泛。包括工农业和建筑业等,还涉及到财政、金融、文化以及教育领域,既有生产经营类的企业,也有经济与社会管理机构;(5)不同县域之间差异很大。我国地域广阔,受自然、地理、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差异极大,由此产生不同的等级和类型。甚至同一县域内部差异也相当大。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工业较为发达。又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普遍优于全省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态势稳重有快,总体表现良好,无论生产总值还是财政收入的增速都高于黑龙江全省平均增长速度。然而,黑龙江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工业发展缓慢

全省县域经济中,工业比重占25%,多数县级行政单位工业能力较弱,没有完整的骨干性工业企业,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工业资产多数闲置。不少县工业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

二、民营经济相对落后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比较,黑龙江民营经济落后,企业规模小,吸收的就业人数有限,发展层次不高,多数从事商贸服务。多数县的民营经济中工业的比重低于10%,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有限。此外,民营经济本身在县域经济中的比例也较低。

三、缺少优势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除了阿城、绥芬河、呼兰等少数经济强县以外,大部分县缺乏主导产业,小而全依然是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现在全省70家所谓省级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平均只有三亿元。缺少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很弱,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层次较低,制约了当地农业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县域经济升级转型。

四、招商引资能力较弱,配套措施缺失

黑龙江省地处内陆,对外开放较晚。招商引资缓慢,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地方保护主义依然盛行。目前全省进出口额为零的县有16个之多,有9个县的年进出口额不到100万美元,仅有11个县有对外承包工程或者劳务合作项目,将近一半的县外资(指县外资本)利用空白。各级政府招商引资管理混乱,没有专业招商队伍,缺少优质项目储备。

五、教育科技水平低下,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方面,当前黑龙江66个县市都已经建立了从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的教育体系,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95%以上。但是总体上,多数县市的教育水平仍然较低。科技方面,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偏低,中低产田占了可耕地的绝大部分;农业技术装备的使用率很低,畜力和手工劳动依然普遍;农业物质化技术效率低下;企业生产率不高,物耗严重,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人口素质方面,农村劳动力增长很快,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口素质较差,部分县市的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到了一成以上,小学文化程度占到了两成,这部分劳动力眼光短浅,不敢或者不愿意外出务工,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阻碍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创新发展,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就业困难。反过来又影响了生产的再投入和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国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已经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国家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推动产业机构的转型升级。黑龙江省也多次强调科技兴县战略,支持各县招商引资,对弱县大项目投资提供各种奖励政策,鼓励金融服务业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等。

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

运用SWOT模型分析确定自己的优劣势,把优势部分做大做强,通过局部优势的发展,逐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获得相对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化的创新,更新发展理念,改善政府服务措施与政策优惠。

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积极深化改革,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为市场主体提供支持服务,创造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实现审批流程的公开、公正与透明。

集中力量,建设并完善基础设施环境,充分利用省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例如省辖区以外固定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给予10%借款支持,省辖区外的财源建设项目给予奖励等等,大力引进包括外资和区域外的优质资本,发展县域经济。

七、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激活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企业家队伍和职业经理人队伍,为国家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后备人才资源库。民营经济对于城乡经济的繁荣,劳动就业的推动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各县政府大力营造促进民营资本发展的经济环境,对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以及对外贸易等多方面提供各种便利措施,完善有关的地方法规,扶持更多民营经济体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农业综合开发、传统农业改造、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加工等行业,积极扶持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出口创汇以及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引导银行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引导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发挥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八、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特色经济

针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散、乱、小的特点,各级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与协调、创新发展模式与机制。首先是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相关政策,培育多种形式的合作社组织,鼓励其多样化发展,加快土地等生产要素集约化发展,扩大发展规模。其次要发挥各县与垦区、森工林区以及油田和矿区的不同优势,鼓励相关各方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再次要准确定位发展思路,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形成规模优势。

在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农村业务,在有条件的县开设分行或者营业网点,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为农业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农村信用合作社深化改革,扩大资本,乃至组建独立的法人实体金融机构。对农业保险试点项目,由政府财政部门进行补贴。

九、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升县域基本竞争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首先是第一产业的调整。大力推动农林牧副渔业的规模化发展,与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以及生态环境优化相结合,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兼顾的农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市场,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建立合理的产品结构,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与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其次是第二产业即工业结构的调整。立足本地优势,围绕竞争力强的企业,打破行业或所有制的限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本投资重点项目,提高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发展过程中,坚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要发展方向,民营企业为主导力量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再次是第三产业的调整。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

黑龙江由于地处内陆,地域广阔,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县际差异极大。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必须结合各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自己的主导产业,实现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博.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环境优化问题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1期.

[2]周慧秋,李友华,刘德宏.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2期.

[3]宋林霖.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管理观察.2010年18期.

[4]王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基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视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5期.

第7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自然及发展思路、地方政策、执行力等方面的原因,不同县域经济社会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特点。从目前内蒙古旗县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各类旗县区的存在的问题和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

(一)城郊型旗县区

城郊型旗县区既依托农村,面向城市发展为城市服务的商品性种植业和养殖业,又依托城市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距中心城市市场近,比较了解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有城市人口所形成的生活资料市场需求,各方面资源能得到优先开发并尽快形成规模。二是以临近城市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依托,发展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形成能够迅速输送各种物资和商品到四面八方、扩散到城乡各个角落的物流功能;三是依托城市市场、人口和灵敏的信息网络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四是借助于城市招牌,采取各种方式筑巢引凤,全方位的招商引资。特别是在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大型建设项目的引进上,能够得天独厚抢占先机。五是部分市郊旗县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后,已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与所在城市经济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可以说,内蒙古市郊旗县区经济是借助和依托于几个中心城市的发展而形成起来的,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城市经济的迅速壮大,市郊旗县区的经济已经融入了城市经济社会中去,与城市相互依存,紧密连在了一起。

城郊型旗县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土地供应紧张,有的甚至连未来几年的用地指标都没有了。好不容易“招商引资”来的许多工业、服务业项目,因为没有用地指标而不能落地。二是产业关联度低,配套性差,现有的经济体绝大多数是面向城市,受城市的辐射并为城市提供服务;三是县域经济普遍存在产业布局比较分散,产品结构优化度低的问题。一个旗县可能有几十个产业能生产几百种产品,摊多面广,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并且加工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低。四是缺乏扩张后劲,自主投资能力、外商进入比例都很低,投资和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足。

(二)农区县域、牧区县域、半农半牧区县域

内蒙古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县域共有68个,是内蒙古县域经济大多数。这几类县域中除小部分旗县因为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的工业主导型经济结构,产值指标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的要求外,其余大部分仍然以农牧业为主。从总体上说大都处在“人口以农业为主、企业以中小为主、财政以吃饭为主、发展以追赶为主”的比较稚嫩的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这类县域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日渐显现,并在发展中形成了明显的共性特征。一是经济总体实力比较弱、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总量规模小,人均水平低;二是农牧业经济仍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农牧业还是以传统农牧业为主,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工业经济发育不足是最突出的薄弱环节。三是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为经济主体。四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经济特征,比之城郊型县域,实力更弱,基础更差。因此,从总体上说,这类旗县经济是整个全区经济的薄弱环节,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层次低,大多数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刚刚起步。从业人员多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基本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开展小规模经营;从业人员多是农牧民、中小企业职工、个体私营业主,文化程度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少,在整个就业大军中属于“弱势群体”,不具有竞争优势;县域经济处于城市资本、技术、人才辐射之末梢,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较低。总之,城乡经济二元化所具有的“三农经济”的劣势在这些旗县表现突出,是我区县域经济的薄弱环节。

(三)林区县域

林业主导旗县市集中在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林区,其经济特点是以广袤的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林业及延伸产业为主导,在国家大量投资扶持下于“一五”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自西部大开发开始以来,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工业受到冲击出现衰退,林业城市经济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虽然想了许多办法发展生产,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在发展新型林产业的基础上,找到新的替代性产业。

二、现行环境政策下内蒙古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与发展重点

(一)农区县域、牧区县域、半农半牧区县域的战略选择与发展重点

农区旗县、牧区旗县、半农半牧区旗县,目前农牧业经济仍然是县域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短期内不能丢掉这个根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依然是这类旗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方向之一。

但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调整思路,转变方式。借鉴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做法,大力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搞好农畜产品的布局建设,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种植高附加值特色产品,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牧业。

实施“原产地品牌战略”,走特色农、牧产品市场化之路。有的旗县名优特产品历史悠久享誉四方,具有发展这类产品的传统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确立发展这类地方特色产品的生产作为主导产业,是现实的选择。

实施合作开发战略,走加工增值之路。有一定的农业、牧业和林业商品性产出是农牧业旗县的共同特点,而因为缺乏投资、技术、人才等现代加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得不到加工增值是这类旗县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运作,引进外部投资者解决资金、技术、人才问题,合作发展资源型加工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当然,选择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并不是只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更多。

(二)城郊型县域的战略选择与发展重点

市郊县域经济的发展部分得益_于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但更多的还是得益于城市的发展。因此,市郊型县域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紧紧依托城市,并为城市提供服务。

首先,市郊旗县区应结合城市“菜篮子工程”,围绕建立城市副食品基地,采取适应城市市场需要的,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市郊农业生产结构。

其次,市郊旗县区应建立适应城乡市场需求的吸引城市工业扩散的生产结构。随着城市工业的行业改组和技术改造,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协作配套产品,必然由城市扩散到市郊旗县区,因此,建立为城市工业协作配套的经济结构应是市郊旗县区经济发展的主导生产部门。此外,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改造,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也需要利用市郊旗县区建筑市场的巨大劳动力资源,直接满足于城市建设的需要。

再次,市郊旗县区应针对城市庞大的人口和较高的生活水平的状况,发展商业、饮食业、居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确立城市发展的服务地位。

第四,市郊旗县区可从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土开发的高度,以城市雄厚的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丰富的生产要素为后盾,扩大各种资源的利用,通过建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教育园区等,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林区县域的战略选择与发展重点

这类旗县市发展应在原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单一产业结构的切入点,以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多方位的发展模式。一是结合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大力发展营林经济;二是审时度势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人造板、烤胶、包装纸等林纸工业;三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黑木耳山野菜等纯天然食品、大棚蔬菜基地、北极狐梅花鹿特色养殖、白鹅养殖屠宰加工、各具特色度假村森林公园等非林木产业;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三、提升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领导,主体是群众,首要问题是思想观念。内蒙古大部分旗县区,特别是农业、牧业、林业和半农半牧旗县区,50多年来扛着农牧业大旗、走发展农牧业之路,结果却是“农牧业发展了,财政却长期捉襟见肘”。当东部、中部的许多县市于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搞“一乡一品、一县一产”的时候,我们却仍然在“提高粮食自给率”、“增加牲畜头数”和“扩大林木砍伐量”上下功夫。因此,乡镇、旗县区工业始终未在全区层面上有所发育。这应当作为新时期发展县域经济思想观念转变的起点,反思的焦点。要以新型工业化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分析当地在发展县域经济上的优势和劣势,正确选择工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如何实现工业化和工业化从哪里起步上达成共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新时期我国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中,一是通过增加地方财政对农村、牧区和农牧业的投入,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牧业生产条件,进而夯实县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二是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与农村和农牧业密切相关的项目和企业,大力开发、加工当地资源。这一思路对城郊型旗县区尤其重要。我区个别旗县区在按照这一思路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县域经济基础薄弱,投入不足是发展的共同难题。许多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的农牧业旗县对此更是一筹莫展。这些旗县区首先要强化旗县区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的服务职能,深入研究工业发展别是招商引资每一个环节存在的服务问题,积极探索改进办法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

发展县域经济,不但要借助外力,而且要激活内力。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为了把这个主体做大做强,增加发展的后劲,想方设法激活民间资本是必然选择。

第8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现状

截至2013年,我国县一级别的行政区域共计2853个,县域人口91311万,占国内总人口的68.1%;县域经济对全国贡献率为51.04%。2015年,安徽省62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657.6亿元,同年安徽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2005.6亿,县域经济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48.43%{1}。

从全国范围看,在2015年由中郡县研究所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评比中,毗邻的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分别有三县、两县、两县上榜,而安徽仅肥西一县上榜,在中部地区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从安徽省内范围看,由安徽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检测评价平台数据整理得下图1,皖江城市带自2010年建立以来,县域经济增长速度长期领跑全省,安徽省内皖江一带县域发展指数普遍高于皖北皖西县市,存在明显的南北差距,少数安徽西北部县市的发展指数远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

二、县域金融支持现状及存在问题

群县治则天下安,充裕的金融资本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县域金融支持体系是促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但近年县域金融机构与信贷增量双重紧缩,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稍显弱化。

(一)县域金融机构匮乏,物理网点过少

县域经济中金融供给来源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少数其他金融机构。

由于基础农业回报率低、回报期长,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投入总量不大,且撤并网点现象严重;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仅对粮食收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发放贷款;邮政储蓄银行存贷款差悬殊,导致大量农村资金非农化;而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县域金融主力军,由于其资金实力不够雄厚,在农贷支持方面无法一农支持三农。

除此之外,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几乎为零,致使中小民营企业难以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资本市场等方式直接融资,也无法通过保险公司分散风险,银行贷款或成唯一途径。

(二)县域信贷管理体制落后,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县域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体制亟需改革:基层机构贷款权限上收、各类审批手续繁冗;基层机构无权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贷款品种,难以满足基层的多样化需求;信贷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越来越难以适应县域中小民营企业“急、频、小”的融资特点。现阶段农业个体、民营中小企业主要依赖于具有高利贷性质的民间融资机构,但政府对于民间借贷机构并无严格的准入机制以及有力的监督引导。

县域经济的金融生态环境仍有待改善。经济主体信用观念浅薄,社会信用意识缺失,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企业逃废债现象严重,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不足。同时县域中小企业经济基础差,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缺少抵押担保物品,银行拓展业务缺少可依托的载体。

三、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

实现县域经济金融和谐发展、互为促进的局面,需充分发挥金融对资源的高效配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宏观层面上,国家通过税收、财政政策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放贷,适当增加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再贷款额度,并通过继续降息降准进一步发挥货币乘数的作用。此外,微观层面的县域范围亟需建立银政企联动合作机制,形成三位一体共商共建的良性局面,共同推进县域金融生态调节机制,推动企业在基层政府及县域金融机构支持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一)政府部门

1.优先考虑贡献较大机构。基层政府在行政许可方面应尽可能简化程序,降低相关手续办理费用,引导国有银行将服务网络延伸到县域;在政策规划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贡献较大的金融机构优先考虑,在相关市场准入、新金融业务申请等方面适当放宽标准。

2.规范引导民间金融机构。民间借贷机构即所谓“地下钱庄”质量良莠不齐,基层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规范,并严格市场准入机制以构建良好的民间金融支持环境。此外,政府也应引导、鼓励民间借贷机构进行良性高效的资本借贷,将民间金融机构作为县域金融支持体系中的重要补充部分,满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多样化需求。

3.改善县域中介服务环境。政府应凝聚多方力量,努力完善县域经济金融支持体系,支持构建包括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及贷款担保机构等在内的各类中介机构,并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提高中介机构的民众认知度和市场公信力。

4.构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现阶段县域社会信用体系不成熟,基层政府应牵头构建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鼓励银行业与担保公司合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具体有针对性的担保制度,例如建立联户担保、农户共担风险的担保体系,形成金融联动合力机制。此外,基层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法规严厉遏制企业逃废债现象,改善地方信用环境,才能极大限度的鼓励县域小额信用贷款蓬勃发展。

(二)金融机构

1.调整基层信贷管理政策,开展金融业务及手段创新。各大国有银行应将贷款审批权、授信权适当地下放至基层,放宽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件,增加授信额度,减少贷款审批环节,加强自我调节功能,响应央行号召,结合各县市实际情况进行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品种,保证国有银行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2.完善中小客户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县域金融支持力度。各类金融机构应重点支持县域中小企业,改变以往“抓大抓强”的理念,将工作重点转向以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中小客户,充分发挥筹融资及资源配置功能,强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县域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金融机构应放眼新三农(即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及土地的非农使用及其衍生问题),响应央行号召竭尽全力做实小微、做强县域。

3.大力发展县域小微保险,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保险公司应延伸县域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具有针对性的农业小额保险,分散农业生产风险,推动农业生产平稳快速发展。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保险公司与银行应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业务间的合作,提供解决农村贷款难、农业生产风险大的问题。

(三)个体农户、中小民营企业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改善外部发展条件的同时,个体农户、中小民营企业也应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提高生产效益,通过自身实力的提高吸引金融资源。

第9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资源型县域经济;城镇化;问题;途径;城乡发展

资源型县域主要是通过开发利用资源来实现经济发展的县域,城镇化进程有着典型的资源性特点。伴随我国资源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通过工业化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途径已经有明显的成果。这一模式同样存在难以持续发展以及城乡差距较大等方面的问题。在政府政策改变以及资源价格拨动的时候,传统模式的问题日益显著,从而导致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城镇化陷入困境。

一、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服务业滞后影响到城镇化进程。服务业有着发展潜力大、就业人员多以及环境污染少等方面的优点,对于城镇化有着重要的带动价值。很多资源型县域经济长期以来忽视服务业的发展[1]。这就导致服务行业规模小,无法有效吸纳就业人员,同时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数量有限,导致从业人员集中到第一产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镇化进程的深入。第二,矿区塌陷问题严重。资源型县域往往存在矿区塌陷问题,导致农民失去农田,失地农民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资源型县域往往超负荷开采资源,导致矿区上方的地表发生位移,严重破坏地上建筑物、通讯线路、交通道路还有地下水系等,甚至不得不搬迁矿区群众。搬迁群众在失去土地之前,并未掌握转业的技能,容易出现失业问题。第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资源产业受开采条件以及储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分散同时远离镇区,使得城镇的空间结构比较分散。分散的空间结构一方面加大城镇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影响到资金利用的效率,不利于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第四,城镇化发展速度慢[2]。很多县城镇的人口流动性差,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不高。尤其是农民工未能享受城镇市民的待遇,导致农民工参险率以及技能培训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五险一金”的参与率普遍较低。

二、资源型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第一,转变城镇化思路。首先资源型县域需要确定发展战略。资源型县域在实现城镇化的过程当中离不开资源工业的带动,这就需要在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改善生活环境等领域增加投入。其次是需要不断转变发展理念,从片面强调发展速度过渡到重视质量,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改进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高水平的城镇化也能够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再次是需要解决城镇化发展当中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大多数资源型县域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导致的大量工人失业以及生活困难问题直接影响到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不断改进社会保障机制并且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确保城镇居民以及进城务工人员能够享受医疗、保险以及再就业服务,确保城镇化的稳定进步。

第二,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城镇化进程。首先是资源型县域需要合理规划自身的城镇化发展策略,确保城镇化的发展同县域城镇的承载力以及经济水平协调,避免低俗城镇化以及过度城镇化。其次是需要重视人才培养以及技术进步,增加科教文卫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技术水平高并且持续发展能力突出的高新产业,并且在健全当前教育体制的前提下,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纨扇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居民素养。再次是需要积极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的沟通与交流,探讨城镇建设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措施。通过项目合作以及课题研究等不同的形式,来分析城镇化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可行途径,不断提高乡规划的科学化水平,实现资源型县域的城镇化发展。

第三,通过多元产业带动城镇化。首先是资源型县域需要在财政以及政策等不同的领域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借助于建立专业化的农业生态园区以及特色农作物加工体系等途径,来提高县域农业的规模化以及产业化发展程度。其次是需要将资源工业作为基础,不断发展工业内部结构,转变过去以资源开采以及初级加工为核心的低级发展模式,重点加强资源衍生行业以及产品的发展。通过深层次开发地区资源,来不断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并且集中力度发展非资源性产业,一方面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添加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再次是要把第三产业当作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稳定发展县域当中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信息服务业以及物流业等服务行业,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四,健全城镇化机制建设。资源型县域需要明确自身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的定位,同时要科学分配各方面的资源,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结构。首先是资源型县域通常都是各自地区的能源中心以及原材料中心,因此应当从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还有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制定发展方向以及地区职能,降低当作城镇化发展的指导。其次是在资源型县域经济当中,除了比较显著的城乡差距之外,资源丰富的乡镇以及资源匮乏的乡镇之间往往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这就需要把县域经济的转型同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充分挖掘落后地区的优势条件,针对性在这些乡镇当中上马产业结构转型的项目,从而形成产城融合的机制。再次是资源型县域除了县城之外,少数乡镇具有比较强的实力,因此可以将这些小城镇当作发展的推动力,充分发挥它们对附近乡镇的带动,构建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城镇化模式。

第五,提高农民工向心力。要加快落实城镇户籍改革政策,加强就业、医疗、住房、社保以及教育等方面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为农民工融入到城镇生活当中提供理想的条件。一方面需要提高财政支持的力度,不断健全当前的社保政策,持续改进参险补贴额度,从而引导农民工主动参险。另一方面是要增加对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从而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最终实现同工同酬。

第六,改进城镇化布局。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当中,一方面需要做好中心城镇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小城镇建设。中心城区需要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物流以及旅游的展,提高城区带动作用。小城镇可以发挥城乡物资交流以及传递信息的纽带作用,建设农产品加工区,利用农村的能源以及原料,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相关加工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构建以城带乡以及以乡促城的模式。在此过程当中需要做好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超前规划,借鉴发达国家以及地区的绿色城镇发展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城镇化模式。要转变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方式,借助于市场机制来实现基础设施产品以及服务的有偿使用,不断丰富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实现基础设施投入、经营以及产出的合理循环,为持续稳定的城镇化营造条件。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可以说是行政区域当中农业、工业、商业以及交通运输的总和,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载体.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一环。因此如何利用地区资源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城镇化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一方面决定着资源型县域的城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这就要求采取综合措施来实现资源型县域的城镇化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