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范文

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教改设想:

在教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教研专题:

农村小学语言积累训练的探索。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②第一单元(第1课至练习1)

第4~5周:第二单元(第4课至练习2)

第6~7周:第三单元(第8课至练习3)

第8~9周:第四单元(第12课至练习4)

第10~11周:①期中复习

②期中测试

③期中分析、总结

第12~13周:第五单元(第16课至练习5)

第14~15周:第六单元(第19课至练习6)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应用现状 对策

一、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了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采用新型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解决了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以来存在的种种难题,它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大有裨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所限,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走进了一些误区,比如过于依赖多媒体,使用多媒体的时机不够恰当等。本文先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接着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使用多媒体人为造成教学流程复杂化。毫无疑问,就获得语文知识而言,多媒体目前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的,但语文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养成要依靠严密的教学流程设计。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就可能出现喧宾夺主的不良现象,偏离语文教学的目标。如今,语文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越来越花哨,充斥着大量的动画与音乐,在无形中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他们主动汲取语文知识。

2.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在多媒体技术操纵下,录音的播放取代教师的范读,动态的影像取代想象,教师只要轻轻一点,这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如此一来就会造成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弱化。如果教师没有扎实的教育理念与理论,人与人的思想交流、情感对话,很容易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取代。少了教师的激情、谆谆的诱导、赏识的目光、鼓励的话语,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师生感情疏远。

3.教学设计忽视人的主体性。多媒体是人的延伸,用多媒体技术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会造成只见物不见人的局面。比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有的语文教师将大量的环保知识进行链接,如水土流失的图片、乱砍滥伐的视频、环境污染的报告等,而把生字词语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等教学目标抛于一边。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无法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三、正确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积极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要牢记多媒体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它是教师在课堂上便于开展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效率的辅助工具。简言之,语文教学是“主”,多媒体技术是“辅”。教师切不能让多媒体技术取代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有的教师喜欢使用信息量大而全的技术,一堂短短四十分钟的课技术播放十余分钟,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教师教得精疲力竭。有的教师为了一堂课花上好几天甚至好几周的时间制作精品型技术,用上了多种技术制作,最后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忽略了实用型技术对常态课的作用。只有发挥好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功能,语文教学方能见到实效。

2.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要把握好“度”。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将其看作“万金油”。在使用这种技术时必须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要不要用多媒体,在何时运用多媒体等。一般而言,所教的课文内容确实有其人、其事、其景、其物,而教学重难点又较为抽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等,在这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教授诸如《莫高窟》《海底世界》《九寨沟》等写景状物类课文可考虑使用多媒体技术。

3.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尽管多媒体技术具有传输知识密度大、形象直观等优势,但是也存在备课时间长、疏远师生感情等弊端,而传统媒体有其固有的优势,所以应将两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例如给小学生示范写字,对于笔画、笔顺规则的介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边呈现边介绍书写规律,甚至可以随机呈现不规则的反例,这是仅靠教师口述达不到的效果;但是示范写字时,教师就可利用粉笔进行板演,方便、灵活,且更具示范性。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范文

关键词 交互式白板;小学语文;教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06-02

1 前言

随着当前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各类不同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不断推出,对于各类教学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只有掌握各类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并且能够整合信息化教具和学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教学的发展。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因为小学生只有掌握基础的识文断字能力,才可以为日后的文字组织和语言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还相对较低,还不能成熟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要做好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教师应抓好信息化教具的应用,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2 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运用交互式白板,在日常教学中优化展示模式,让教学展示更加智能化,促进整个教学流程的便捷性。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有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教学知识点的展示,比如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基础拼音、汉字,还有一些相关的图画、视频以及音频等内容,这些都可以通过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进行。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一技术相对比较生疏,没有全面地掌握这些信息技术,大部分教学内容仍然依赖人工方式进行展示。实际上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展示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交互式白板技术可以将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在一起进行展示 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操作幻灯片教学展示模式,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展示,这个展示是利用电脑后端进行操作,在电子计算机监视器上可以看到相关教学资料的更迭和变化,更可以同时将音频教学资料、视频教学资料以及综合图像、文字等内容进行集中展示,所以在展示上更方便了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课程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依赖教师将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示,重点是通过色彩丰富的图像以及音频等,多元刺激学生感官留下的综合印象,这样才能够掌握到相关的知识。

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在调动教学趣味性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 小学生是比较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群体。如果是枯燥乏味的纯文字教学,是没有办法调动他们的兴趣的,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小学语文教学就会相对被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尤其是通过信息化的展示屏幕技术,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的教学材料,更容易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产生关注,由此提高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活跃程度[1]。

因此,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特有的教学资源集中性和教学趣味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展示技术,更快地掌握到相关的知识信息,以此更快速地把握住相关知识要点,更好地调动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3 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首先要具体分析小学语文的教学特性。因为小学语文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不同于数学等学科有明确的定义或公式,因为有很多内容只能通过感性认知以体会的方式进行转化,所以在应用交互式白板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地把握这一项技术的以下要点。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在不同阶段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小学语文和白板教学技术的契合点。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是一种综合展示的信息化教学技术,而小学语文课程中有着非常多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合理编排,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调整,使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的应用要注重采用色彩多元化的图案,让学生通过图案掌握语文知识;对于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则是应该注重视频与超链接等技术的结合,利用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的多屏幕切换互动的形式,以超链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2]。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过程中,需要研究小学语文的其他信息化教学技术和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之间的互补关系。因为当前电子书包等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是一种大屏幕综合显示的技术,相比于其他的信息化教学技术更具备直观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本身的展示模式,让学生在采用白板展示技术过程中也能够进行便捷的学习,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教学展示载体中的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之间的特点和关系,利用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进行综合呈现,吸引更多的小学生关注语文课程中的知识重点。

再次,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要与电子幻灯片技术综合应用,让电子幻灯片在电子白板技术呈现下更具备多元性。电子幻灯片以图片为主,没有真正意义上广泛采用多元化的技巧进行展现。有一些教师采用超链接等形式,让外部的一些教学资源能够引入课堂中,在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如同点评文章一样对电子幻灯片中的内容进行电子化点评,任意圈画和加注。加上电子白板屏幕较为宽大,也可以同步播放一些其他的内容,比如一些视频或者两篇文章互相之间的比较等。这样一来,小学生W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就更加具体化,不会出现切换过程中认知过程断裂,有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保持连贯性[3]。

最后,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更可以进行白板互动答题。传统的小学语文在黑板上答题,只对小学生的整个答题结果进行点评。在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支持下,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答题的整个回答过程,都能够进行逐步回放,方便小学语文教师了解学生答题的过程,从而分析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问题,以帮助学生从思路到答题结果的整体规范化,优化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耐心与创意的过程,在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帮助他们逐步厘清小学语文学习的思路,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充分结合,真正让交互式白板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曰举.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6(22):43.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教学融合

一、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1.激发学习兴趣

受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强烈的影响,普遍对于新鲜事物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普及至各个领域的大背景下,一部分小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兴趣浓厚,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计算机理论知识,对于兼顾多样化、形象化、趣味性及直观性的计算机信息学习兴趣十足,而小学语文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创造虚拟形象的教学情境,促使原本静态枯燥抽象的文字向动态化、有趣及形象的信息转变,能充分调动学生各项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形成浓厚的求知欲望。

2.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体,深受缺少生活经验的限制,无法理解抽象文字的深意,如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等。而小学语文以语文文字讲授为教学重点内容,造成单一性课堂讲授教学法无法真正意义上提高其教学质量,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摆脱小学生生理层面及生活层面的局限。同时,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信息表现形式及所构建的虚拟教学情境,能赋予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一丝趣味性、生动性及直观性,真正意义上做到真实模拟课文中场景,不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所学内容。

3.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主要通过于既定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供人机交互多媒体课件满足学生渴求大量学习信息的需求,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最为直观的视觉享受及最大容量的学习资源,不止能最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知识面及学习视野,更能帮助学生于最短时间内接触大量信息,大大缩短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及掌握语文知识的时间。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实现高效率、多信息及大容量的目标。同时,多媒体技术运用一定程度上减少语文教师于课堂教学中板书时间及讲解时间,为学生自主发展及自主思考提供更多时间及余地,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4.强化实际联系

通常情况下,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间关系密切,大量纪实性诗歌、散文及文章多多少少涉及现实情境描写,而应用多媒体能轻松创设出文章中写作已经或虚拟全面展示课文中真实场景,不再需要利用语言表述进行自我想象,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写作内涵及写作主旨,有利于快速理解课文内容,真正意义上形成强有力的语文学习动机。如以古诗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学生难以仅仅通过教师语言表述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课件或动画能向学生生动完整呈现壮美的塞外风光营造出雄浑的意境,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诗句的含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多媒体技术的要点

1.基于现实条件

一般说来,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必须以现实条件为建立基础,不得脱离实际情况。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为基础做到合理利用及有效设计,不断深入开发出兼顾实用性及经济性的教学课件,以达到有限的信息资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的目标。同时,全面了解学生特点分析其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学习风格、认知特征及生理特征选择适宜的信息表现形式及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学课件实用性,如以小学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为例,教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后,保留阅读空间于适当时机插入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个人感悟深化教学印象。

2.把握适用尺度

多媒体技术自身优势相对明显,能持续优化原有的课堂教学流程,属于新型教学手段的典型代表,但是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领域充分发挥其教学工具的作用,是教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由此可见,严格把握多媒体技术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时机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同时,多媒体技术滥用问题相对严峻,促使教育部门将是否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视为评估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一旦过犹不及则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阻碍其教学进度。如以小学四年级语文《泉城》为例,教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济南四大名泉相关视频导入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对济南泉水形成初步的认知,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热情。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教育发展日趋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了重中之重。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宗旨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生的长远进步和成长是新课改的核心,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办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转变传统观念,让学生主动把握学习的自。按照新课改的内容,课程的设计、目标等方面都有必要作调整和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实施需要因地适宜而不是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改进教学模式。新课改无疑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小学语文教师也面临着挑战。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并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应该从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一角度入手。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教学在促进小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提高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等。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比如,小学语文教学仍然采用“填鸭式”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形式,并未全面调动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小学教学中,语数英三大课程受到了重视,所谓音乐、牢记、常识等副课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有不少主课老师无条件占用副科教学的时间,这不仅造成了教学上主课时间和投入过剩,失去了副课的调节,而且学生容易形成厌学情绪,违背了劳逸结合的办学原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在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跟风采用花样百出的教学形式,大大忽视了其内涵,造成学生的学习质量严重下降,课外教学内容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长足进步和发展,这和新课改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

(一)重视小学生语文思维模式的改进。

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这意味着现代教学应该以联系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角度审视教学内容,将语文教学内容扩展到其他学科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框架,但凡有利于学习的方式都应该被吸收。学生的思维可以全面地发散,在学习过程中便可以学习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比如,语文教师可在课堂上鼓励小学生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坚持扩展学习,促进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改要求“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以多元角度理解学生的言行,并配合鼓励性质的语言,以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提倡合作学习方式。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课内学习和课外合作学习有机统一,比如教师在讲授《》一文时,可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在课外搜集关于二万五千里的资料,并在课下组织讨论。学生在了解课文背景的基础上学习课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规定合作时限。此外,可以指定小组成员,方便课内外合作学习。

(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情。

课堂是教授小学语文的主要途径,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和兴趣融为一体,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陈述知识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基本流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思考,考虑运用竞答式或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在学习时形成主动讨论和探索的热情,并创造他们交流看法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进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一定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摇篮。若失去了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情境都能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探索性和趣味性是一个有效学习情境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被大大激发。因此,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阎立钦.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能力;语文教学

一、小学生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各个领域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从表面来看,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归本溯源,则是人才创新能力之争。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或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获得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长期的锻炼才能形成。小学生正处在学习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体现在学习、分析、想象、批判、创造、解决问题等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小学生创新能力结构

小学语文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是打开小学生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基础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学习、分析、想象、实践、整合等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误区

1.“填鸭式”与“去知识化”教学

随着小学升学、考试等压力减弱和素质教育的普及,“填鸭式”教学越来越少,但不能否认这种情况依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没有机会去认真揣摩字、词、句,没有机会去感受、领悟和赏析文章,批判、想象等创造能力展示环节被无情剥夺。另一个极端就是“去知识化”,简单地将素质教育理解为“少传授知识、多增加练习”是非常片面的。小学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就谈不上培养语感和形成技能,更不用说创造能力的培养。

2.授课死板,教师失语,课文被过度解读

现阶段,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重视课堂活动,机械地传授知识,这对课堂氛围的调节、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十分不利,自然也就无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现在不强调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主张发散式思维,许多教师没有了立场,不敢或不愿发表个人见解,担心不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而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这反而将教学引向了无序状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的思想是语文教学多元解读的中心思想,但是多元解读并不能偏离字、词、句、文章的本意。

3.合作学习失效,解决问题能力差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群体交流、互助合作、协调整合等过程中锻炼各项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现阶段,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假讨论”“伪合作”等现象严重,合作学习的目的难于实现,弱化了小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4.将语文教学视作任务,忽略学科性质与功能

语文,特别是小学语文,其性质不仅仅在于是一门知识、一个学科,更重要的是它承担了发展民族语言、育人和传承文明的功能。将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个任务、一份工作是短见的,难以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的民族性、文学性,更难以掌握创新这一民族之魂。

三、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强化小学生创新能力

为了走出小学语文的教学误区,完善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与想象、组织协调与整合、解决问题及发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互动式教学,避免填充式授课

图2 互动式教学流程图

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要采取启发、讨论、情景模拟、实践开发等互动式教学模式。例如,在教授古诗、古文时要将时代背景作为重点讲解内容,启发学生对古人的生活方式及作者的人生遭遇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诗歌或文章所表达的意境进行讲解和模拟,组织课堂交流、合作讨论,联系实际生活发散性阐述观点。如学习《悯农》时,将诗歌内容与现行社会厉行节约、“光盘”行动等相联系,在课堂上学习古人劳作,分析诗歌内涵,想象劳作场景,使节约思想扎根于学生心中。

2.设置提升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环节

提升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置环节。在小学语文授课过程中的字词发散练习、句子练习、课文探究、想象力问题设置、创意写作等都十分有助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塑造。例如,组织有序、有效的发散性讨论,不仅可以发挥群体的规模学习效应,使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评作,从而学会合作与交流,而且可以使学生敢于批判,敢于质疑。教师要掌握发散性讨论的程度,在不偏离主旨的合理范围内,鼓励学生敢于大胆求新的思维和做法,从而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会小学生联想和想象,锻炼其动手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想象力是理解、发散、批判和创造所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必须教会小学生如何合理联想与想象,为其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课堂环境。此外,还要加强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玩出了名堂》《风筝》《画杨桃》等文章都可以提炼出丰富的动手作业――通过玩耍获得的一种工具,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风筝,试着从不同角度画一个东西,等等。

4.指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创新能力的必备工具。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少走弯路,能增加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和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慢慢理解和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玉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2,(10):116.

[2]闫彩虹.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青少年日记,2012,(05):68.

[3]许平伟.小学语文自塑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31-

36.

[4]杨永翠.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现代阅读,2012,(10):232.

第7篇: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范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教学;运用

思维导图其实更像是一种工具,它将知识和思维直接的连接起来,应用更加直观的文字、图像以及线条内容展示思维内容,将定理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帮助人们更加清晰的理清知识的结构。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分析,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说,思维导图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感,而思维导图则不同,教师可以将文本与图形进行组合,将思维导图呈现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小学学生来说,他们普遍不喜欢按部就班地进行机械式的学习,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为他们带来创新式的学习体验,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甚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具体乐趣。

部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认真地思考问题。但思维导图则能够将知识框架进行呈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框架体系进行合理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状况进行合理地掌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1.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字词识记中

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理解,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更是阅读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字词教学,能够避免学生机械地抄写、单调地识记,能使学生强化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对以往学习的字词的记忆。在字词识记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也可以归类字词,让学生根据词类、词性的差异来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师在字词教学中也可以融入一些全新的内容,如猜字谜,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分析生字,使偏旁部首能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2.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文章阅读目标中

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阅读通常只停留在文字表面,阅读速度慢;在课外,部分学生无法静下心来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甚至对整本书的阅读缺乏耐心。存在以上现象的学生都有个共性,即习惯于线性思维,只能发现与事物表象相关的问题,而不善于捕捉与事物本质有关的问题。因此,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先让学生明确阅读的主题,再引导他们对思维导图的各项分支内容加以扩充,归纳阅读体系,使学生既能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也能够培养发散思维。例如,在实际绘制说明文的思维导图时,教师需要先帮学生明确阅读的主题,接着明确应用说明文的具体内容及说明顺序和方法,实现对说明文内容的整体性把握。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文章后,可以为学生绘制一幅思维导图,在导图中明确故事出现的动物“老虎、狐狸及百兽”为第一分支的要素,再细读每一类动物在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的种种表现,如体会老虎的威风、狐狸的狡猾、百兽的疑惑,进而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3.提高思维导图教学的严密性

众所周知,思维导图教学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严密性,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语文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和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知识的传播可以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语文学科教学可以向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严密性,保证教师可以和学生更加顺畅的进行互动和沟通,进而达到共赢的目的。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将学生作为主体,但是教师的指导实践作用也不容忽视,而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应用就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教学程序,促进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能力和实际教学内容更好的把控教学过程。比如,在开展《动物王国开大会》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引入思维导图,合理设计教学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王国大会的节点,明确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以及流程,促进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4.增强学生学习发展的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往往会比较关注教师的教学标准、教师授课质量以及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往往会忽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质量丈量方法。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保证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及出生,更好的了解、掌握和钻研教学内容,真正的做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另外,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强化教学的生成性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自我知识的掌握程度会有所加深,自身的教学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可以达到一种更好的互动学习状态,教师注意要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适当的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索和回答的意识也会有所增强。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把握整个教学流程。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具有极强的启示和教育作用,对于加深学生的思想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讨论 策略

面对新教育体制的改革,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及教育部门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育经验,简略的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课堂讨论的目的要明确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重点并不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是要教授给学生合理多样化的讨论方法,培养学生课堂讨论的习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在什么时候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应该在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或为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或为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等为目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已有知识能力,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应该选择具体、有趣、难度系数不高、符合学生能力等条件。

二、把握最佳讨论的时机

教学课堂讨论必须要把握好时机和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教学的关键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还需要学会掌握最佳的时机和机会。常见的讨论时机通常有下面几方面:

1.讨论需要在突出重点的时候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集中解决主要的问题,突出重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这是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这样不仅仅能够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2.在教学内容的扩展和知识的深入时

课堂教学要严格的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但并不是一味地去照本宣科。教材中的很多问题还应该适当的根据学生的接收能力进行一定的扩展和深入,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3.在学生的认识普遍发生变差的时候

较多的学生在学习中发生认识偏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所引起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合理的利用这个时机,利用它来展开讨论,从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纠正学生对认识的偏差具有重要的意义。

4.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能独立解答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学生自身知识体系、兴趣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学生经常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当遇到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够一味地去穷追猛打,也不能够直接给学生答案,更不能嘲笑学生,可以组织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集合所有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些问题。

5.当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充分打开的时候

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思维想法作为教学的中心。在有效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亢奋,有张有弛,如果学生的思维无法打开那么教学的效率也不可能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无法打开时,要及时地采取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从而来创建错乱有序的教学节奏。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讨论的形式

语文教学的讨论形式要根据讨论的内容来进行合理的变化,其中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下面几种: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提出一些与之关联的问题,让学生来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自主式讨论,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的讨论,自主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应该在小组中选出组长,组长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归纳小组成员的意见、负责记录,分组讨论后,教师还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各组间的交流。此外还可以以辩论赛的形式来让小组间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

四、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项较为繁重的互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压力较大,很多的学生都会对老师保持胆怯的心理,有问题也不会提出来,在学习中不懂装懂,因此要想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就必须时刻保持着亲切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克服胆怯心理,在课堂上才会大胆发言,使课堂变得活跃。如果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教师也不能够一味地指责批评,否则只会让学生在以后就不敢发言了。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违纪,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眼神给学生以提示,而不能够当着所有学生的面给予批评,最好是在课后找这个学生单独谈,问清楚原因,根据原因作出适当的批评。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够全面准确,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特点,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给予这些同学以肯定,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学习和课堂纪律等方面有了进步,教师就要毫不吝啬的给与表扬。另外,在课堂氛围的营造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中,这样会影响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厌学。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与教学目的相当的讨论题目,对讨论活动的运作流程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来将讨论式教学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反思

一、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领域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形式。当代美国教育评论家爱丽斯曾经说过:“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代教育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而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的地位和重要性。然而,在践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教情、学情、生情,制定针对性强,效果高的教学策略,同时,把控好教学的组织秩序,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倘若上述环节存在问题,便会对小组合作教学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以下,本文将结合本人在教育教学中多年的实践经历,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归纳。

二、教师自身定位不准确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把握自身地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更为地成为引导者和辅助者,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流程,引导和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在小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同样应该遵循上述教育理论,找准自身的定位,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实效性高,探究性强的小组合作教学。

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自身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屡屡出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置身事外,不会引导。通过调查发现,超过50%的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一般只是简单地说:“同学们,我们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吧。”之后,便站在讲台上,自己忙自己的事,也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第二,惜时如金,不懂合作。通过调查发现,60%左右的语文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仅为5分钟左右,时间较短,这也使得该种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对学生的合作能力产生有效培养价值。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倘若不会引导,不懂合作,教学的质量难以保障。

三、教学组织调控不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分工,教学组织秩序,亦是教学质量有效保障的基础。换句话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效性,应建立在有效地教学组织和调控基础上,而实地调查发现,教学组织调控不到位,确实也成为了制约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小组学生分工不合理。通^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成员职责时,一般依据男女搭配、成绩优良来分组。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62%的是教师直接任命包办,组长的任命一般是由教师直接委派优秀学生担任。而在小组成员的角色轮换问题上81%的学生不参与轮换。第二,缺乏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引导。通过调查发现,超过50%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占据了主导,学困生仅仅处于“捧个人场”的状态,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技能难以得到锻炼,此外,超过50%的教师也表示,他们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小组合作技能培训,仅仅介绍过一些概念,在教学中,一旦出现秩序混乱,学生不懂合作目标等问题,教师或提早结束教学,或严厉批评,整个教学流于形式。

四、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检验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标准,只有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有效评价,才能够发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肯定,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然而,调研发现,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的表现有:第一,忽视学习的反思评价。目前,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教师不能从全方位、德智体美等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反思评价,导致教学成果的评价实效性不足。第二,评价标准策略不完善。通过调查发现,超过50%的教师仅针对整个小组进行评价,或是对优等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整个评价过程中,没有更为有效科学的标准策略。第三,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资源库。调查发现,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学习成果资源库,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凸显的问题,这使得教学成果的保存、共享、参考和再利用价值得不到发挥。

五、教学的形式默守陈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习惯性地采用固有的教学思维组织教学,这里所指的固有教学思维指的是: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时,通常采用简单的分组形式,为每个小组制定合作学习的主题。上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成熟,但缺乏新颖度,倘若教师从1年级至6年级,都采用上述模式组织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势必缺乏兴趣。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默守陈规,甚至陷入“套路”的怪圈,已经成为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桎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究一种多元化、形式更为新颖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于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情趣,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来说,都显得至关重要。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大多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都给予了肯定,但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已突显出的问题却十分众多,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制约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如何针对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突显出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完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定位、组织调控、评价机制和教学新颖度,已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下一步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维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J].新课程(小学),2016(02).

[2]张影.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03).

[3]仇燕.优化小组合作,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内蒙古教育,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