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范文

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

第1篇: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范文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1

  高三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一学期来对高三化学教学有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共同研究了xx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 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 熟悉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

  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

  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有平时的正常面上的教学,有优秀生的提高,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加强基础等不同的形式。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尤其适合中等以下的学生,利用年级组统一安排的基础加强课时间);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

  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课本后的分组实验),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 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化平凡为神奇: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2

  一、教学指导思想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各学科都在实施新课改,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新课改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发生革命性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初中物理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物理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障碍。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作为教师应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几个班通过上学期期末考试看,每个班的学生成绩差距大,好成绩的学生少,学空生较多,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有极个别学生上课不听课,课后不做作业,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学生的思维,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学时间共计二十二周,除去节假日,实际授课二十一周,教学时间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从第十三章到第十八章共计六章,前两章为热学内容,后四为电学内容,这些内容比较抽象,特别是电路图分析对学生更是困难。

  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内容有: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机的效率、能量守恒定律。这些内容是在学习了机械能的基础上,把能量的研究扩展到内能。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通过扩散现象引出热运动的概念,在分子动理论的基础上说明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通过实验说明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并引出热量和比热容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加深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教材列出比热容表,让同学们知道水的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同学们能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内能的利用教材中重点讲了热机的例子介绍热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给出了能量守恒定律,这一节是对本章及以前所有的物理知识从能量观点进行的一次综合。

  第十五章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电学概念和规律的基础,生活中又经常用到,所以在讲解知识技能的同时,特别应该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教材尽可能多的联系是实际,提倡多动手,由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相似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它们在电路中的基本规律是本章的核心。

  第十六章主要学习电压和电阻。“电压、电阻”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是学习电学基本规律的必备知识。本章是在学习“电流和电路”知识的基础上对电学知识学习的深入,是进一步落实课标标准,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必然要求。电压是电学三大基本概念之一,是学习欧姆定律的前提和基础,电压表的使用和变阻器的使用又是学生探究电学基本规律,进行后续电学知识学习的保障。

  第十七章主要学习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处于电学的核心地位。欧姆定律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体现,也是学习下一章“电功率”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高中物理中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等内容的基础。本章通过探究电阻上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明确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在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欧姆定律。并利用欧姆定律对串、并联电阻的规律进行定性的分析。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探究测量导体的方法,这是欧姆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很好的应用。通过这些探究活动,让学生领悟探究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实验的评估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

  第十八章主要学习电功率。本章是在学习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电学的研究扩展到电能和电功率,是对电学基本规律学习的深入,是电学规律的大综合,是初中电学知识的终极目标和核心。本章包括“电能”和“电功率”这两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同时介绍了电热的作用和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从课程标准要求上看,这些内容都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同时电功率也是初中电学中最复杂的内容,是电学中的重点、难点。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只有教师热爱学生,才会主动了解、关心学生。而学生又会从内心感激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激发了学生奋发学习的精神,让学生主动地学,高兴地学,愉快的学。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物理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时代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可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调查事实法等。尤其实验教学应突出实验、观察与操作的趣味性,进而转化为学生的积极求知欲。

  3、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教学的空间不要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再是那种上课由老师灌,课下围着习题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他们乐意按照自己的思维行事,解决问题。教师应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如建立航模组、板报组、无线电小组、小制作组等让物理走进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锻炼,增长才干,让物理爱好者充分发挥特长。

  4、对学困生给予特别的照顾和关心,努力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在教学中努力与中差生多相互交流如提问时容易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及时表扬,鼓励。为中差生多创造一些与好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对学校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们喜欢化学,喜欢上我的课,他们的总体情况是:基础较差,缺乏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一旦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学习差,对学习比较缺乏信心,这些是我的教学的出发点。

  二、指导思想

  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做到全面复习。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立足双基。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做题能力。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5.分类教学和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xxx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三、复习的具体做法

  1.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大纲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复习切忌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在教学中我常用: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装,对结论进行论证等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馈。

  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谓检验就是要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将历届学生在学习上曾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讲解。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了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也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与教师合作。

  2.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我在每单元教学中,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讲试卷。并注意与不同层次学校的测验成绩对比。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知识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书面分析,寻找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期定下的目标更加吻合,做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五、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审题是解好题的前奏,磨刀不误砍柴工。

  2.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

  3.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映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教会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第2篇: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范文

【关键词】阅读 自学能力 培养

一、正确认识阅读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作用

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师生不重视对课本的阅读,而是热衷于题海战术,特别是学生往往只凭课堂上听老师所讲的定律、公式就忙于做题,造成了基础知识不牢、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良后果。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做起。学生到学校是读书,而不是“听书”;教师在学校是“教书”,而不是“讲书”。教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思考、分析问题。学生只有自己读懂书才会有收获,靠老师灌是没用的。

二、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教师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教法,改变填鸭式的“满堂灌”,同时,作业题应少而精。习题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学生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在讲授“欧姆定律”这个内容时,教师可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通过这样的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也让学生有了自觉学习的习惯。

三、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像),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阅读过程中,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等。学生刚开始是不易读懂的,因此,教师必须用心加以引导,要求学生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得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予以分析解释。例如“压强”这一节,学生阅读课文后,对课文提出的概念、定义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实验过程和现象也有所了解,并能做大致的分析,这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使他们进一步理解P=F/S,并能灵活运用,而不至于去死背条文。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们当做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帮助他们弄清其含义。因此,先要训练学生当“翻译”,经常要求他们将某一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译”成文字语言,或将文字语言“译”成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例如将欧姆定律I=U/R公式“译”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第3篇: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范文

1巧设问题情境,调起学生“动手做”的胃口

案例一实验题目:《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实验要求:(1)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以及量程的选取;(2)电路图的设计;(3)熟练掌握实物图的连接.

分析过程初中物理老师以提供一个阻值被磨损看不清的电阻为题材,请求学生帮助解决这个难题?老师的无助境况激发了初中学生乐于助人的侠义心态,个个都想方设法的给老师出主意、想办法,学生内心迫切解决问题的被点燃;对于刚刚学过的《欧姆定律》内容记忆犹新,所以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支持和拥护采用伏安法侧电阻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在老师引导之下学生设计该实验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这里继续引导提问:按照图1进行测量可以得出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这样代入R=U/I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否可靠?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学生们提出了两种方案:(1)改变电源电压的方法得到多组数据;(2)在电路中接入滑线变阻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总电阻来测量多组数据.在激烈的讨论与交流之后,学生都同意选择操作方便实用的第二种方案,并设计出电路图如图2所示.本节课的难点实验设计已经解决了,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

案例反思该案例中的电学实验是针对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等综合性知识进行考查的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案例中设计内容多、范围广、容量大,但形式紧凑、过程流畅,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高的提升,教学效果甚好,这都归功于教师的巧妙设置恰当的情境,这也是本案例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2强调技巧的引导作用,让“动手做”的效果最大化

初中学生在“动手做”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大部分为感性知识,学习的效果不佳,这主要由于其思维能力水平的限制所造成的.只有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摆脱学生认知的表面化,从而实现理解知识和技能的深刻化与持久化.

案例二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其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较多,老师们都是选择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然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对初中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运用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才能高效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为了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本节课的探究技巧,列举该案例中应该加以引导的几个方面.

技巧一首先让学生观察讨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不在一条水平直线上的光具座是否能顺利完成该实验?只有让学生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条直线才能观察到最清晰的图像,才能继续进行下面的实验.

技巧二老师要引导学生判断探究实验过程中得到烛焰的最清晰的像,因为只有得到最清晰的像,才能得到准确地物距和相距,从而准确地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也是成功完成该探究实验的最关键的一个技巧.

技巧三设置记录实验中物距、像距数据的表格发给每一个学生,将各组学生完成实验记录的数据通过视频展示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观察表格中的多组数据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规律.

技巧四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体验像随物距变化的实际过程,归纳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形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整体建构,从而达到学生应用整体建构下的知识网络熟练处理实际问题.

案例反思本案例中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引导和诱发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通过一系列技巧的指导让学生的“动手做”摆脱形式主义,实现疑难问题的彻底解决.

3在 “动手做”过程中激活初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学习中要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形成“敢于质疑与实践、乐于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离不开观察与实验,测量是做好实验的必备和前提条件,可见,测量技巧的熟练掌握是学习物理的关键之处.近年来,有关长度的估测问题的考查在全国各地的中考模拟和真题中出现的频率有明显的上升,许多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有意识地渗透长度估测问题的具有争对性的案例剖析,下面是两个有关长度估测的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

案例三《利用长度标准进行估测》,首先老师介绍身边存在一些长度的标准:普通门的把手到地面的距离大约1 m,学生的一拳头的宽度大约1 dm,学生的小指甲的宽度大约1 cm,一粒米的宽度大约1 mm;学生以这些作为估测长度的标准,兴高采烈地主动去估测周围事物的长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案例四《自己寻找估测的标准》,老师搬到新的办公室,想估测办公室的面积,但是手头上没有现成的测量长度的工具,你能帮助老师想些办法进行测量吗?学生的思维情绪被老师的问题所调动与激发,学生们各自选择门锁到地面距离,学生的手臂,学生双臂张开长度,学生的鞋长,学生对选择何种估测标准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激烈争论,完全忘记了有老师在场的物理课堂,在为各自的估测手段和标准争论而要说服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操作测量出来的长度会有很深的印象,很难忘记.

第4篇: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范文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原则

【中图分类号】G526.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145-01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这是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和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为实现这一目标,本人认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应该牢牢把握“求实、求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1、扎实严谨。中学物理是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构成的系统性强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严谨求实的思维品质,才能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搞清物理要领的形过程,讲清物理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物理要领的理解。对物理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物理规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与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既要生动有趣,又要严谨求实,使学生既能感悟到物理科学的艺术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能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学科的严密性,树立求实的科学观。

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物理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

2、联系实际。物理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物理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周围,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在各行各业生产实践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物理原则也极为丰富。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物理学更是一马当先。因此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

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演示实验能直观再显抽象的物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做演示实验,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物理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1、方法科学。在物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因为知识是方法的载体,方法则是能力的体现。显而易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中学物理课本中,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的内容是很多的。例如实验观察法(牛顿第二规律、欧姆定律、法拉第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建立)、理想法(质点、理想气体、光滑表面、轻绳、轻杆等模型的建立)、数学法(动能定理、动量定律、理想气体方程的推导)、等效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热功当量、交流电有效值)、科学想象法(牛顿第一定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原子模型的建立)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自觉挖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其科学素质,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的方法论。

2、灵活多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即说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索型课应注重发现法,验证型课应注重实验观察法,论证型课应注重逻辑推理法等。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设疑,热情鼓励,积极引导,通过类比、联想等手段,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灵活性。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例如:逻辑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聚合和发散思维、类比和联想思维、局部和整体思维、批判和创新思维等等。具体表现为在常规思维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特殊的思维方法技巧。例如:理想法与估算法,等效法与类比法,对称法与极限法,微元法与整体法等等,逐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1、转变观念。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的教学信息,吸取新营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向未来,以人为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统讲授式为开放讨论式,变重知识传授为重方法培养,变重理论计算为重实际应用。

第5篇: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范文

在中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到学校来读书,而不是到学校来“听书”,而教师在学校是教书,而不是“讲书”。教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是教师教的目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蜂,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

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至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去看书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学生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连思考的余地都没有,有些问题即使上课讲了,学生也做了练习了,但一考查起来还是不懂,这说明只有教师的讲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少灌输,多启发,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自己学习和钻研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这祥既可以在课堂上有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促使学生去认真阅读教材。

二、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和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象)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要画图。学生刚开始不易读懂课文,也不习惯这种学习方法,因此,一开始教师就必须耐心的加以引导。要要求学生整章节的阅读,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要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给予分析解释。学生入门以后,再对他们提高要求。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后,对课文提出的概念、定义和原理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实验过程和现象也有所了解,并能作大致的分析。这时教师可通过谁是受力物体,浮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浮力等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理”的实质,而不致于去死背条文。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 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往往把它当作代数来看待,这就可能出现一些很严重的错误。

三、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第6篇: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范文

“问题是课堂的心脏”.课堂中一个个问题就好比韵律操中一个个动作,要想课堂给人更多的回味与精彩,问题设计就需更深的思考与研究.课堂教学的深入总是伴随着一个个精彩问题的呈现,“链式问题组”就像学生思维活动的“脚手架”,让学生攀上新的认知结构;“链式问题组”就像是迷途中出现的一个个指路标,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链式问题组”还像是一根根长绳,串起学生的点滴思维火花.

1设计和运用“链式问题组”的目的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材施教,在“减负”的同时,必须要“增效”. “减负增效”对广大师生来说是一件喜事,而对教师来说这更是一种挑战,教师要在相对较少的时间(课时)内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地备课,精心地设计问题,进行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减负增效” .

设计和运用“链式问题组”是一种教学策略,意图是要搭建一个平台,把学生推到解决问题的前台.通过“链式问题组”中一个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如果说“链式问题组”是课堂教学的一条具有逻辑意义的明线的话,那么隐藏在这条明线后的知识链就是课堂教学的一条暗线.教师通过“链式问题组”这个脚手架便于组织教学,并和学生形成互动,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网状知识联结,“链式问题组”的使用让教学组织有章可循,内容推进自然而不造作,体系构建完整而不破碎,课堂生成高效而不低能.

2设计和运用“链式问题组”的原则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一位老师都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只有充分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2.1科学性

首先,设计的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不违背科学常理;其次,设计的问题还应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使学生学习模型、理想化、假说等方法;设计的问题还要注重体现科学思想和科学价值观,体现新形势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2.2基础性

“链式问题组”的设计不能太难,要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要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当然,问题设计也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既要让学生尝到“跳一跳,就能摸得到”的成功,也要让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解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具体设计时教师要利用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与生活经验,以问题为契机,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2.3针对性

“链式问题组”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切不能用不着边际的问题为难学生.

2.4启发性

“链式问题组”的设计要引领学生思考与活动,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问题与问题间要自然,不能过于生硬,应呈现出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 问题设计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类问题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3设计和运用“链式问题组”的具体做法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产生以来,设计和运用“链式问题组”进行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成为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链式问题组”的设置来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达到对一些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与物理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成为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本人正在着力研究“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链式问题组“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几种常见课型,谈谈课堂中优化“链式问题组”的设计和运用.

3.1物理概念课型中的 “链式问题组”的设计和运用

概念课是物理中最常见最基本的课型.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系统的基本元素,是构成物理理论的基础,概念的学习是物理学习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物理的首要环节,概念教学也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关键.在概念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设计富有过程探索性的问题,揭示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为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形成一个思维链,让学生在探索、辨析、感悟、运用、强化、归纳、升华、落实中真正掌握物理概念,理解物理的本质.概念课中的探索性“链式问题组”的设计对于避免物理概念教学“掐两头烧中段”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本人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

(1)如果摩托车、汽车和飞机都是以各自最大的速度运动,谁是运动最快的?

(2)在视频中摩托车、汽车和飞机在做什么运动?一开始摩托车为什么跑在最前面?(播放视频:摩托车、汽车和飞机起动比赛视频)

(3)谁的速度变化最大?谁的速度变化最小?

(4)谁的速度变化最快?

(5)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可以怎么做?(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比较方案,并引出加速度的定义――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方案1:取相同的速度变化量,比较所用时间.

方案2:取相同的时间,比较速度变化量.

方案3:时间和速度变化量都不相同,看它们的比值.

(6)加速度大小代表什么?(通过一个例题运用加速度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7)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加速度的意义引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8)加速度的正负号代表什么?(通过一个匀减速运动的例子展示加速度有正负之分)

(9)利用什么仪器可以测出瞬时速度的大小?(利用光电门!)

(10)如何利用实验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先让学生设计利用光电门测加速度实验,

再结合P17的课后练习4介绍用运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加速度的思维.该问题的目的通过实验操作应用加速度的定义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本“链式问题组”设计从一段吸引学生眼球的精彩视频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层层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事例弄清速度大小、速度变化大小、速度变化快慢这三个易混易乱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问题(5)比较牢固的理解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问题(7)让学生从加速度的意义理解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9)(10)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会设计实验测量加速度.

概念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巩固并运用概念.因此概念课的题组设计要求是:此题组的设计使学生明了①概念是如何产生形成的?②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限制条件?③概念的名称、表述的语言有何特点?与自然语言比较、与其他概念比较,有没有容易混淆的地方?应当如何加以区别?④此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⑤如何在生活情境或实验中应用此概念的定义式?等等.

3.2物理规律课型中的 “链式问题组”的设计和运用

规律课是指有关中学物理定律、定理、原理和法则、公式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如牛顿的三大定律、动能定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物理规律在整个物理学中占主干地位.只有掌握了物理规律,才能遵循这些规律去分析、处理千变万化的物理问题.物理规律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进程,所以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例如“楞次定律”的教学,本人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

(1)如果用条形磁铁插入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这样一个实验来总结归纳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判定,这套装置能几种操作可以产生感应电流?(演示4种操作让学生观察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不同,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2)用电流表怎么观察感应电流方向?(通过直流电路试接确定电流从左接线柱流入,指针就往左边偏,所以通过观察指针的偏转方向就可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3)通过初步观察发现N极插入与S极拔出的操作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相同,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提出猜想与原磁场方向、磁通量变化有关,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好四种操作下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原磁场方向、磁通量变化情况)

(4)感应电流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磁通量不是同一类物理量,所以它们的关系很难发现规律.那么能否把感应电流转化为与它对应的磁场量呢?(感应电流也会激发磁场,所以可以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再分析三个磁场量的关系.)

(5)怎样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根据线圈的绕线方向和感应电流的方向利用右手螺旋定则.)

(6)因为磁通量变化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所以尝试以磁通量变化情况归类寻找简明的规律.

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找出“增反减同”的规律)

(7)怎样理解“阻碍”的含义?“阻碍”与“阻止”一样吗?(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①谁在阻碍?②阻碍什么?③如何阻碍?④能否阻止?⑤为何阻碍?(从能量守恒角度解释)

(8)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应先找出哪些相关量的信息?(总结出应用“楞次定律”的步骤)

(9)现在我们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有“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两种方法,什么条件用“右手定则”?

(10)能用楞次定律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吗?“右手定则”与“楞次定律”是什么关系呢?

由于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较大的难度.本“链式问题组”的设计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方法,经历探究过程解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两大问题,并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楞次定律,最后通过演示实验从理论提升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问题组设计充分考虑了“楞次定律”中包含的实验归纳思想、思维方法和典型的物理技能技巧等,问题组中问题的解决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定律和应用定律来解题.

规律课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揭示定律、定理、法则、公式的来龙去脉,揭示其推导、论证中所用的有代表性的物理思想、思维方法和典型的物理技能技巧,交待清楚公式、定理适应的范围及成立的特定条件,理解由某一条件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因此规律课的“链式问题组”设计要求是:使学生明了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②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演绎规律是什么?③几个概念之间存在那些定律或联系法则?应当如何加以区别?④规律的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论证中用了哪些的有代表性的物理思想、思维方法和典型的数学技巧?⑤公式、定理可解决哪些问题?公式变形有哪些形式?公式、定理适应的范围及成立的特定条件是什么?

3.3物理实验课型中的 “链式问题组”的设计和运用

物理实验课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仪器设备,使物理现象反复再现,从而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和对某些物理定律定理的验证.实验课教学的提问设计应建立在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设计.

例如“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课教学,本人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

首先,在实验前可以依次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思考解答,以明确基本实验内容.

(1)本实验通过什么原理测量电阻?

(2)外接法和内接法有何区别?

(3)何时用外接法,何时用内接法?

(4)实验通过改变什么来获得多组数据?

(5)画出本实验的电路图

(6)实验开始前,开关和滑动变阻器分别应该怎样调节?

然后,让学生在实验后思考以下问题,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7)用内接法和外接法进行试验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分别是偏大还是偏小?

(8)在实际测量中,若不能事先知道待测电阻的大概值,用什么方法确定采用哪种连接方案?

(9)试用多种方法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

通过对(1)~(6)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基本上对本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能有一个比较清晰明确的认识.这些问题的设计首先遵循了科学性的原则,提出的每一问题都能有理有据,通过科学知识解答.而且每一个问题都有很强的目的性,第(1)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实验的基本原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2)(3)两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如何判断何时使用内接法或外接法并了解对应的误差,(4)~(6)三个问题是让学生明确如何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7)~(9)问题可以让学生试验后进行思考,但一般情况下可以由老师在学生实验前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然后在试验后大家共同探讨解答.对于这些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同时对实验中涉及到的问题做出补充.从具体实验拓展到科学方法,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方法的升华.因此这类问题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着实验展开,然后结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难度适度拔高,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

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作思维,对有关物理概念、定律进行检验,从而进行理论思考的升华的动态过程.实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积极动脑思维,大胆动手实践.从了解实验原理,准备实验器材,到进行实验操作,测出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这一全过程都应充分体现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因此实验课的“链式问题组”设计要求是:使学生明了①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②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③本实验要测量哪些物理量?④本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是什么?⑤本实验的误差来源是什么?⑥如何减少实验误差?⑦本实验拓展的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4物理复习课型中的“链式问题组”的设计和运用

复习课也是物理中最常见最基本的课型.复习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过去学过的或曾经学过的知识,其主要目的是使知识系统化,也就是把各种不同的概念、规律引向合乎逻辑的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所有成分相互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这种类型的课,教学过程将是不完整的,而学生的知识也将是片面的和杂乱的.限于篇幅省略例析.

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章复习教学中,本人进行了如下的问题设计:

学生在这一章复习课前的知识归纳一般只会注重对匀变速运动中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各种关系式的归纳,而忽略对实验以及伽利略的科学方法的总结.针对这一知识盲点,可以提出下面几个问题来引起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注意:

(1)如何用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速度和时间分别怎么样测得?

(2)简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他用到了哪些科学方法,研究结果如何?

另外,学生在归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时容易混乱,为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系统,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3)求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公式分别有哪些?

(4)哪些公式不含时间,哪些不含加速度,哪些不含位移?

(5)哪些公式是最基本的?哪些是变形而来的?

为了帮助学生复习两类运动图象,设计了如下问题: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有什么特征?

(7)如何在图像中读出速度、时间?

(8)直线的斜率表示什么?

(9)如何在图中读出物体的位移?

(10)v-t图像和s-t图像的区别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学生对两类图像的巩固就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再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把相同形状的两类图像分析理解所反映的实际运动并形象的画出运动草图,发现截然不同.于是总结出有关图像题的一般解题思路(一定要先看清是s-t图还是v-t图).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三类重要题型及对应的解题方法,设计了如下问题:

(11)自由落体较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何特点?(v0=0,a=g)

所以自由落体问题中已知或要求最后一段的情况通常都转化为用整一段减去前面一段.

(12)刹车问题有何特点?(减速为0后不再运动)

所以刹车问题一定要先求出停车时间,进行判断后再进行其它计算.

(13)追及问题有何特点?有什么关键解题技巧?(追及问题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

所以解追及问题定要分别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一定要抓住两者速度相等时这一关键状态.

这几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平时做过题目的反思与总结,加深对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的把握,同时也激励学生不断思考.

此“链式问题组”设计较好地把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整合梳理,完善了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每一个知识单元结束后,对它进行回顾与概括是必需的,复习课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巩固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加深对知识、方法及应用的认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课中的题组设计要求是:①问题组的设计要突出对知识和方法的梳理,对已经学过的知识,以问题串形式进行梳理综合,结构重组,通过问题组的解答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自我知识体系;②问题组设计应明确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以“内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及主动性,问题似曾相识但绝非是;③问题组设计要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及遗忘缺漏情况,确定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要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④问题组设计要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实质,完善和深化已有的知识结构,加深对复习内容的知识和方法的再认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7篇: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范文

关键词:情境创设;引导;鼓励;善于

新课程教学中要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就是要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然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新课程教学中也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提出问题,没有提出问题就没有创新。因此,培养学生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该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新课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新课的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具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段性,即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或步骤),或把解决某个问题的完整的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小阶段问题情境的创设。

新课的情境创设,首先必须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即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来设计问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反映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如物理概念的生成过程。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物理问题的分析过程等,又要考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认识活动过程,如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建构等,使知识的探索过程和获取过程有机统一起来。其次,必须具有有序性和阶梯性,即针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教师设置问题要梯度适当,排列有序,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开放性系统,并不断地与外界教学环境保持信息的交换,这样才能使问题情境所包含的信息量不断增加。才能使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也才能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能力。

例如:在“光的反射”课题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如:黑板的发射光线,窗子玻璃的反射光线等,通过生活事例创设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兴趣,然后再提出反射光线所遵循规律的情境,通过实验进一步揭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这“三条线”的关系。分析入射角与反射角这“两个角”的关系。指导学生围绕问题情境阅读课文和动手实验探究,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出光的反射定律。并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的一些思考题,交流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和结论,最后再深入讨论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有关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现象并运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等。

2.复习课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复习课可以把整章、整节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唤起对事物过程的回忆,向学生揭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知识块与知识块之间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掌握一章一节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把过去的情境梳理、整合,从局部走向整体,从简单走向综合,从知识的认知过程走向能力的灵活运用的过程。因此,复习课的问题情境创设定位要广泛关联,及时地对每章、每单元知识加以归纳和比较,将知识点组成知识链,将知识链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挖掘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键点”,如某个定义或公式在本单元以及整个物理知识中处于什么位置。它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是什么。它包含的每个物理量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极容易混淆和引起错误等等。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了一种“定而未完”的教学心理境界,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继续学习。使课堂教学具有延伸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减少复习过程的知识断层和思维障碍,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初中电学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电流、电压、电阻、电功和电功率这几个基本物理量,两个重要定律: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两种基本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三个常用的电学仪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两个重要的实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通过创设这些知识单元的问题情境,进行梳理、整合和再现,使学生弄清这些基本物理概念和定律,并能熟练应用这些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每堂课宝贵而有限的时间,精心构建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1.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学者的多思多问、创造发明的事例,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平时只要多思考,凡事换个角度去想想,往往应有很多问题被提出,从实际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可能性。

2.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发现中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和严谨性。例如在电学解题中,一道题目往往有多种解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然后让同学互相讨论对照,让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3.利用悖论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悖论情景要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烈的不平衡状态,从而迫使学生提出问题并解释其原因。

(1)从“理论――理论”相悖中提出问题。例如在电流教学中,课本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我们发现导线中正电荷几乎不会,这样通电时导线中就没有电流?

(2)从“理论――实验”相悖中提出问题。例如,在讲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让同学们去发现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时如何测电阻;或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如何测未知电阻。

(3)从“经验――规律”相悖中提出问题。例如,在讲“音调、响度、音色”课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室附近噪声的来源,让学生自己提出减轻这些噪声可采取哪些措施;讲“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加快(或减慢)蒸发的实例;讲“质量”时,让几个同学向大家说说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对这些学生很感兴趣,个个争取发言,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

1.教育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讲清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由学生结合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出问题,师生互动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教师示范提出问题

教师能否巧妙提出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提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多设问、发问或者明确指出本段中可以提出许多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除了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表扬外,还应鼓励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应捕捉时机适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做实验加以验证,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题。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问题?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教学的全过程坚持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阎金泽 田世昆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第8篇: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 优化教学 教学策略

如何做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利用各种教学条件及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师生之间的配合作用,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结合自己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体会。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在新课程标准下,应体现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新特点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的心里倾向。”兴趣这种特殊的心里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师可先做一演示实验:将一木块浸没水中;将一铁块浸没水中;将一石腊浸没水和酒精混合液中,并提出物体沉浮条件是什么。三种情景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迅速进入课题思考。又如:在讲究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且静止流动时液面总保持平衡的问题后,可提出设问:不同液体液面相平吗?学习漂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后,设问:一条船从海里开到河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激发丰富地想象和积极地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每一部分设计都努力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努力体现新教材的意图,创设愉悦情境,引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个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验活动。在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中的有趣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和小实验、不断出现的挑战性的问题和随之而来的学生讨论,这些都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2.提倡手法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一堂好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个知识点,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而更应该是一个创新的思维起点,一根创新神经的启动。好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教学中不应该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要过早地将概念“符号化”,要延长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非正式定义”阶段;教学中不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而应当致力于“多样化”、“合理化”,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不止一个。比如:测定物体的密度,测定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不限制仪器和知识范围的情况下,测定方法都有很多种,每个方案自成一体,多个侧面应用物理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应多提出一些类似的开放性问题,请学生做多方向思考,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的目的。

3.引导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

多年来,传统的教学一直习惯于单一枯燥的接受式教学。解决问题时常常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苦于在机械训练中记忆和模仿,这样学生精神因素得不到充分调动,感受不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新标准已经把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例如: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的演示等,明确写成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归纳出规律。呈现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对于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在探究活动中,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应该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合作性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适应社会的技能,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在今后的社会中,个人奋斗的力量是微不足到的,学会合作是学生的一种的交往的能力,更是通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桥梁。物理课的大多数科学探究都分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让小组通过合作,来完成某一任务,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的问题。

4.设计开放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

第9篇: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范文

一、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能流利背诵物理概念,但在具体的运用中却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或发生许多错误。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同一章知识时而能听懂,时而却又不懂;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上课感觉听懂了,下课却又不会运用其分析、解决问题;感觉学习了很多物理知识,但物理知识的框架和知识内在联系却不能明晰和建构,不能很好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弄清楚上面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寻找答案。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的问题。教师试图通过让学生多做练习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而学生往往也只注重背定义、记公式、做练习,而忽视了自身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其结果势必导致丰富的物理概念的内涵被形形的物理符号所淹没,而教学中学生真正需要取的“真经”——物理概念的深层意义却被搁置了。这种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在运用概念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时,自然会感到束手无策或发生许多错误。

2.从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来看,一般要经过物理现象认识—实验—概念—规律(理论)这个过程,而物理概念则是最终认识物理规律的基础,因为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根本意义。例如:若学生没有对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一系列概念的认识,就不能形成对欧姆定律乃至整个电学规律更深层的认识。另外,由于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前,已在生活中积累了与物理概念有关的感性经验,而有些从经验中形成的观念就已经是错误的或片面的了,这种错误认识就会干扰正确概念的形成。例如: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整瓶醋的密度是半瓶醋的密度的两倍,等等。诸如此类,如果这种错误观念没有因物理概念的正确建立而排除,那么受错误观念的影响,自然就会出现似是而非时懂时不懂的现象。

3.从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概念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需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而最终要认识清楚概念则需要学生自我调节思维,分析整合信息,并进而比较归纳,从而建立起研究对象正确清晰的表象。而理解学习概念的过程,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培养学生理解概念的思维过程,无疑会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概念,难以建立思维体系。另外,加之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常会将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相似的概念混淆。例如:对温度、热量、内能三个概念常会发生混淆。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很多学生上课听懂了,而课后却不会分析具体问题。

二、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准确、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并成功建构物理概念?

1.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创造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

要认识一个新的概念,应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现象到本质。所以我们在讲新概念前,必须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应教学要求,借以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物理环境。常用的办法有:

(1)大量收集生活中与所讲概念有关的事例,利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用身边常见的现象作直观的比喻,正确引导感性认识,通过类比理解新概念。例如:讲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时,可举盛满黄豆的容器里还可以盛下大量沙子的例子。在讲授“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时,可举水流、水压、水渠中的障碍物的例子。我们将电流比喻为水流,电压比喻成水压,电阻比喻成渠道中的石头等障碍物,不论渠道中有水无水,水流急缓其障碍物的多少都不变。在讲授“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结构”时,由于该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我作了这样直观的比喻:固体分子运动,与同学们做课间操的情形相似,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运动,但其运动的范围不大,并不破坏整个队列,因此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的分子的运动,与课间操整队以前的情形相似,每个人都可以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但所有的人都没有离开操场,即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气体的分子运动,则与做完课间操散队后的情形相似,每个人不但可以随便走来走去,而且可以自由出入操场,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通过这样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比较直观具体,学生就能理解得更透彻了。物理现象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与思考,像这样的比喻随时能找到,举不胜举。

(2)通过实验,为概念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不但较之学生在生活中所感受的要深刻和典型,而且创设的情境愈新颖生动,就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生动地思考。例如:讲大气压的概念时,教师可将一个剥去外壳的熟鸡蛋置于较蛋稍小的玻璃瓶口上,鸡蛋停在瓶口上不动,然后拿去鸡蛋,将酒精棉花点燃后投入瓶内。燃烧片刻,学生们会惊异地看到鸡蛋被瓶子吞入。而这种新奇的实验现象,定会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也为概念教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激发认知冲突,认清概念的实质。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往往受已有生活经验的干扰而形成错误的认识。例如,在力和运动的关系上,认为物体受力才运动,不受力就不动;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摩擦力总阻碍物体运动;上浮的物体比下沉的物体浮力大,等等。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发生冲突,从而认清概念的实质。

3.进行思维加工,深入理解概念。

概念是对物理现象、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所以如果教师只通过举例和实验提供给学生感性材料,而不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活动,那么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只会停留于表面。因此,还必须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进而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在密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醋的密度为例。首先测出一瓶醋的质量M■和体积V■,再将这瓶醋分成不同体积的若干份,并测算出每份对应的质量和体积。有了实验数据,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最终我们发现M■/V■=M■/V■=…=M■/V■=恒量。于是,可初步概括出同种物质的质量比对应的体积,比值为恒量。它表征了物质具有的一种性质——密度。

4.把握好概念教学中循序渐进和概念及时应用的原则。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不光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规律的要求,而且这是由物理概念本质性质决定的。对于绝大多数物理概念来说,我们都可将它们划分为一次性构建完成的概念和逐步建构完整的概念这两种类型。例如对物体质量和密度来说,它们属于可一次性建构完成的概念。而对于力的概念的深入理解,这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初中阶段我们只讲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高中阶段有关“力”的概念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加宽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把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联系起来,指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强调力的矢量性,由重力到弹力、摩擦力,进而到万有引力。由力学中的常见三种力到热学中的分子力;由电场力到磁场力;由宏观上的引力到微观里的核力;由物体直接接触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到物体与物体不直接接触而通过场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对这么多有关力的概念的理解我们只能依据教材,依据学生认识规律逐步加深。如果试图在学生刚接触力的知识时就过早地要求学生对力的概念有全面透彻的理解,就会违反循序渐进的原则,导致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概念初步建立后,应及时给他们提供运用概念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让他们把抽象的概念再返回到具体的物理现象中加以验证。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逐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