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79-01
2007年,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体而言: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可以说,这就是我们国家今后20年内努力实践科学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为了实现这种战略布局,结合我国地方实际,我们需要实现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的全面协调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为我们需要民主政治,不要专制政治。专制政治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虽形式各异却入神共愤。我们需要民主政治。这样的民主不是党同伐异的“假”民主、不是“无法无天”的“大”民主、不是空谈误国的“空”民主,而是权力不滥的真民主、国富民强的好民主。
我们需要市场经济,不要泡沫经济。市场经济应当是“秩序”和“效益”兼顾、公权和私意共存的经济。由于强调方向不同,市场经济有两个变种,一日自然,二日计划。前者重私意、谋效益,强调丛林法则、自由放任;后者重公权,行调控,强调政府干预、社会福利。过分强调自由放任与过分强调计划命令,都会破坏市场的长期性、稳定性,导致市场失灵、发展失度、社会失衡。一个运行良好、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应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诚实守信、乐善济施中实现、合作双赢。
我们需要法治社会,不要人治社会。社会当然是由人治理的,但不是人随心所欲可以治理的。法治社会不是扼杀、忽视、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强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来预防惩治人的避害本能与主观恶性所可能导向的危害行为及其后果。法治也不是只讲法律不讲政治、只谈法治不看德治的“”法治。法治应当是法律与政治、道德、风俗、习惯有机统一,司法与立法、执法、学法积极互动的法治。法治社会应当是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国泰民安、“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和谐社会。
我们需要传统文化,不要速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经验的累积、文明的传承。速食文化则是割裂历史的文化,是夸夸其谈的无根文化,是盲目借鉴的效颦文化。传统文化一日中学,二日西学。中学传统又分两派,一是儒法并用、兼顾佛道的古典传统;二是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西学传统义分两派,一是希腊一罗马一基督教文明所绵延下来的欧美派,二是原教旨的经典派与苏联化的派。这两大传统四大流派都是对我国近现代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因子,并将在未来的发展创新中纵横折冲、取长补短。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这些文化因子取精用弘,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为了不断促进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文科学生至少应当通晓政治与宗教、经济与逻辑、社会与新闻、历史与哲学、法律与医学、文学与艺术这12门学问。这既是为了避免书生空谈误国,更是因为这12门学问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1)政治与宗教都是有关待人处世的学问。虽然,政治侧重现世,强调实务俗事,关注利益矛盾;宗教侧重来世,强调因果报应,关注爱与宽容。但是,爱恨相生,宽严相济;利益可投报,矛盾可相容;现世也有因果,来世终为现实。所以,政治是世俗的宗教,宗教是天堂的政治;
(2)经济与逻辑都是有关理性生存的学问。虽然,经济侧重物质,强调现实,关注市场;逻辑侧重精神,强调推理,关注规律。但是,物质精神两难分;不合理的现实将消亡,不现实的推理是虚妄;市场有规律,规律需实践。所以,经济是生存的逻辑,逻辑是理性的经济;
(3)社会与新闻都是有关社情民意的学问。虽然,社会侧重动态跟踪,强调统计分析,关注宏观分层;新闻侧重时事通讯,强调客观真实,关注个案报道。但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分层要客观真实,时事要宏观分析;统计要联系个案,报道要调查跟踪。所以,社会是流动的新闻,新闻是特写的社会;
(4)历史与哲学都是有关人类智慧的学问。虽然,历史侧重广闻博记,强调大音希声、刻画真实,关注形象素描;哲学侧重归纳概括,强调振聋发聩、普遍适用,关注抽象定义。但是,博观约取,繁简有度;厚积薄发,见微知著;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哲为鉴明事理。所以,历史是无声的哲学,哲学是智慧的历史;
(5)法律与医学都是有关身心健康的学问。虽然,医学侧重个人健康,强调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关注阴阳互补;法律侧重社会秩序,强调权利义务、罪刑相当,关注思想行为。但是,无个体,则妄谈社会,无社会,则难言个体;阴阳权务互利共生,症药罪罚相生相克;所以,医学是个人的法律,法律是社会的医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税收制度 体系
建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调节经济运行,保护环境和生态,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从税收制度上寻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也是当务之急。所谓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是指有利于经济发展、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社会全面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税种,也不仅是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税种,而是一整套系统的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的有机集合。税收立法要体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税种、税基、税率、纳税人、纳税对象等税收要素的设计也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的可行性
(一)立法时机有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定推行税收改革。这一任务的提出,预计我国税收制度将会进行一次大幅度的改革,在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过程中,为我们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新的税收制度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税收立法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
(二)立法基础有利
一是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纳入了全国和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之中。在公众方面,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加强,对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社会民主、公正、社会进步的要求不断高涨,公众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二是有比较完善的税制基础。
(三)立法效率可行
从经济意义上看,收费和征税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可以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但从效率上看,征税效率要高于征收费用;征税比收费更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统一性,该收的税一定要收上来;征税可以克服收费的随意性,拖欠和拒缴现象,可以解决各地征收标准不一的问题。同时,征税还可以防止政出多门,可以减少机构重叠以及部门和地方利益的干扰,从而节约征收成本。
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促进经济发展
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十分紧密,经济决定税收。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速度决定和制约税收规模、结构和速度。同时,税收对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发挥税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调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要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通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的安排,有效地调控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使税收自动地产生抵消经济波动的力量,维持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促使经济稳定发展。其中,要特别注意克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产业结构低度化、高新技术产业滞后的现状。
(二)促进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以税收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可以促进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也可以增强人们监督“税款”使用的积极性,调动人民参政议政积极性,推动社会民主进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要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文明方面做出贡献,税种、税目等税制要素的安排,都要有利于促进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救灾防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原材料和自然环境条件,还直接和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必须体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要求。要按照“谁污染谁纳税”的原则对污染物、废弃物产生、排放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污染税;从税收制度上体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人有责;通过税收制度变革推动环境、生态保护由事后管理转向事前管理,提高环境、生态保护效率和效益。
三、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的途径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它不是一种自动形成的社会机制,而是一种需要由政府、公众和社会各界共同讨论协商制定,最后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制度的设计和安排,要受到观念、利益、技术、程序等多因素约束。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以下重点工作:
(一)树立全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只有加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才能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准则、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依靠广泛的社会成员、社会力量的参与,坚持走群众性的/可持续发展0道路,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才有可靠的基础。
(二)总体设计、分步实施
税收制度体系怎样设计和安排,决定于制度功能的定位。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要紧紧围绕这一基本功能,在1994年税制结构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统一设计,选择时机,逐步推出。
(三)克服利益障碍
建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制度体系是一项注重长期利益的战略措施,它通过税收制度的创新对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不同环节中的利益,对各种不同经济形态的利益,对中央、地方、部门、企业等各种不同管理层次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
1.引言
近几年,假慈善捐赠、食品安全事件、水污染事件等涉及公众安全的事件频频出现,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漠视商业道德,导致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引起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普遍关注。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基本组织,其和谐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因素。从要求企业诚信经营、尊重员工、保护环境,到反血汗工厂运动的兴起和SA8000的推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与全社会乃至全球的福利联系在一起。照顾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已成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必然要求。
因此,探究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把企业发展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企业与社会和谐互助的局面。
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著作“The Philo-
sophy of Management”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1]。1979年学者卡罗尔(Carroll)对CSR做了更全面的定义:“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责任总和。”他把企业社会责任感分为四个方面:(1)在提供社会所需要产品和服务方面能得利(经济责任);(2)遵纪守法;(3)遵循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准则;(4)对企业运作与其中的社区福利做出积极贡献(慈善责任)[2]。后来,阿奇·卡罗尔也用金字塔式图对这四个方面做了进一步解释。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方工业化程度不断加快,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社会责任受到了欧美各国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了重要国际组织的认可。世界银行、欧盟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理事会(WBCSD)等都给企业社会责任下了定义,其中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CSR)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欧盟则把社会责任定义为“公司在资源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关切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它们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WBCSD将CSR定义为: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社会的生活品质。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于2002年发表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要求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来考察业的业绩,并且各个方面都给出了涵盖的内容框架和评估指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政企分开的现代化企业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劳资冲突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开始凸显,企业社会责任引起了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内学者也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探讨,得出诸多的定义:卢代富(2001)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3]。王红一(2002)指出,公司的社会责任,意味着重新定义公司的目标,除了利润最大化外,还要加入一些社会价值。也就是,公司的经营者应当将他们有关公司目标的看法扩及公司的决定对于其他成员所导致的影响,如雇员、社会和环境等。换言之,公司被期望带着社会良心活动[4]。常凯(2003)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5]。刘俊海在《公司的社会责任》一书中认为,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满足股东的利益需求为存在目的,而应最大限度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包括雇员、客户、债权人、环境及当地社区的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的权利和利益[6]。
综合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只对股东负责,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范畴,强调包括员工、顾客、社区、政府等一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除了对股东负责和创造财富之外,为保护企业品牌和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所应承担的一系列责任。
3.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由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夫人首先提出的,她说:“满足当代的需要,但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不能做过度的开发,否则,未来的子孙可以利用的空间或资源就没有或很少了,这就严重损害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我们不能损害后代的利益,换取眼前的发展。也就是同志所说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因此,我们要立足今天、放眼未来,一定要做平衡长期和短期的需求的决定。作为一个企业,同样要把长期和短期的平衡运用到商业决策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企业长盛不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
在大发展、大挑战的背景下,2003年10月召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党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明确了方向。
水利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实践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水利事业正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阶段,呈现出一些与水利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特征,迫切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引和发展水利工作。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结合到水利工作上来,我认为,水利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应重点发展四个水利,即现代水利、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和资源水利。从本质上来说,四个水利是相同的,但又各有侧重。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结合到水利工作上来,就是发展现代水利。从当前的水利发展来看,依据发展阶段和人与水的关系,目前我们一般将“水利”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传统水利,二是现代水利。在传统水利阶段,人类主要是充分利用水资源为人类自身服务;在现代水利阶段,人类则是自觉地遵循人水和谐相处规律,注重以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现代,代表着一种发展的阶段,具有既与历史和传统相区别,又与时俱进,明确了发展的要求。现代水利,强调的是运用现念和手段发展水利,体现科技和信息化,体现了进步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结合到水利工作上来,就是发展民生水利。一谈到发展,一定是针对人类社会而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大发展,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的原始阶段。水利工作也应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水利发展为了人民、水利发展依靠人民、水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水利强调的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水安全,包括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产安全、水生态安全等,以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人类社会的无限发展。同时,水利发展也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结合到水利工作上来,就是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发展的连续性和前进性。可持续发展水利,强调的是如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关系,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与配置中的生态问题,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承受能力相协调,促进人水和谐,实现保障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城市水利与农村水利相统一、不同区域水利发展相协调的科学发展,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利是水利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结合到水利工作上来,就是发展资源水利。资源水利最初的提出,是和工程水利相对应的,工程措施只是作为辅助手段来应用。资源水利强调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管理,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和科学管理,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兼顾城乡用水,兼顾流域区域用水,兼顾各行业用水,促进城市农村、东中西部水利协调发展,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资源水利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汪恕诚
关键词:建设;节水型社会;可持续 ;发展
Abstract: Water is the basis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ensure, under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VIII of the Water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ate rigorously enforce water conservation, promoting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promo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new proc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service industr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ater-saving socie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their own views.Keywords: construction; water-saving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总则第八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当前,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我国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全面推进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1-1、从水资源的现状看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重要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保证。
地球是一个水的世界。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38.57亿亿m3 。其中约97.5%是海洋中的海水、内陆咸水和高矿化度的地下水,这些水难以利用或用途非常有限。还有2.2%是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中的水,这些虽是淡水,但人类也难以利用。人类能够开发利用的淡水只占0.3%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分析,全世界可以再生的淡水资源只有47.43万亿m3 ,人均7831 m3(2000年)。
据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左右将达到峰值16亿人,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50 m3 ,将步入严重缺水国家。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8000亿m3 ,而全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9000亿m3 ,预计的用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总量的上限,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难度极大。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我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
在全世界致力于应对水问题的21世纪,我国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大国面临着更加紧迫的压力。水资源短缺也已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我们的国情、水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节水是一项重大的国策,也就决定了必须走节水型社会之路。
1-2、从水资源利用状况看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毫无疑问,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那么,水资源的利用、保护现状又是如何呢?总的状况是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污染损害严重,节水潜力巨大。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都是比较低的,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生活领域都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据有关部门统计,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发达国家的十几倍。农业灌溉(仍存在大水漫灌)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 ,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5~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先进国家为85%以上。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20%以上,先进国家6%以下。此外,我国在污水处理回用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水系,又造成水污染和环境破坏,又进一步加剧可利用水资源的不足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我国用水效率与世界的差距,也预示着节水的巨大潜力,说明在用水需求方面有很大的可压缩空间。通过节水,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1-3、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做好水利工作的根本方针。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同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来支撑和保障。
当前,人多水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是我们的突出水情;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和水利发展机制不活是水利发展道路上的突出障碍。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的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树立和践行可持续发展水利这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治水理念,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满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及生态用水安全要求,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的水资源支撑。
2、建设节水型社会目的
摘 要 “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新的转型期,应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 企业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采取措施降低可持续发展成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是其出路。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是指从战略的高度研究可持续发展成本,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思路,寻求从总体上降低可持续发展成本,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转型期 企业可持续发展 成本战略
一、转型期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提出
“十一五”期末国际金融海啸来袭,经济的急速下滑,市场激烈震荡。是故,国家定格“十二五”为社会转型期。“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新的转型期,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转型、社会发展向和谐和生态化转型等多个方面。金融危机蔓延且至今尚未见底,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外部危机的延伸,更加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与人之前和谐社会的共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资源耗竭、自然环境破坏、社会不和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成本。应对危机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我国企业要认真评估外部环境变化,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为此,企业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采取措施降低可持续发展成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是其出路。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自然资源成本现状及问题
1.自然资源取得成本高。以钢铁行业为例,环顾近3年,中国钢材价格持续震荡上行,3年价位3个台阶。以上海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为例,在连续两年分别跃上3000元/吨、4000元/吨两个台阶以后,现在已经站稳4500元/吨价位。预计在2011年内将高位运行,并且会向5000元/吨价位发起冲击,多种迹象显示,2011年铁矿石价格还会上涨,其中进口矿平均到岸价格将达到或超过160美元/吨,较2010年前10个月的124美元/吨高出很多。
2.开发成本的影响因素。以采油行业为例,油气开发涉及的生产要素包括水、电、三采药剂、集输药剂、燃料油、作业等,受社会整体物价水平上涨和外部供求影响,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化较大,其中:本地水价由1.7元/方上涨到4.8元/方,电价由0.435元/度上涨到0.51元/度,干粉价格对比2005年上涨3100元/吨,97#汽油对比2005年上涨3540元/吨。由于消耗量大,电价上涨对成本的影响尤为显著,每上涨0.01元/度,拉动成本上升近500万元。
(二)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现状及问题
人力资源成本的形成过程分为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从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中得到补偿。中国人力资源的个人成本形成的非自主性,加重了社会其他成员的经济负担,甚至超过了其承受能力。就社会成本而言,社会成员从企业获取的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有合理性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目前的现状是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对称。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对称问题表现为个人消费与个人收入的不对称问题,也就是个人的前期投入得不到社会认可,即成本与效益不对称,是自我发展与就业前景的矛盾。
三、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思路
(一)企业自然资源成本战略
自然资源成本的形成过程分为资源初开发成本、资源加工成本、资源产品成本三个阶段,最终通过自然资源的消费而收回成本。自然资源成本具有减项效应,即此类成本越低越好,会产生正效益。因此,对此类可持续发展成本应采用低成本为主的管理思路。低成本战略则是从控制成本的角度来降低企业的自然资源成本。我国企业目前凸现出来能源短缺,管理落后,产品成本高的通病,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以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是我国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是当前世界成本战略的潮流,其目的是建立企业长远的成本优势,以支持企业选择不同的战略,而这正是我国企业目前所需要的。故应建立战略成本管理系统,使企业获得长久的成本优势。
(二)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战略
人力资源成本的形成过程分为养育成本、培养成本、维持成本三个部分,从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中得到补偿。人力资源成本具有增减效应,即有时增加成本会产生正效益,有时减少成本会产生正效益,具体视情况而定。因此,对此类可持续发展成本应采用差异成本为主的管理思路。差异化成本战略采用的是因地制宜的策略来取得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经济利益。在知识资本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企业在产品或服务上的差异化根源在于知识资本的差异化。知识经济下的企业,制造成本比重降低,差异化成本上升,如人力资本成本。因此,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要实施差异化成本管理战略。
参考文献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环境监测站内蒙古包头014100
摘要: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人类自身和社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式,影响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重点探讨了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0 引言
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也给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尤其是随着现代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环境污染日益恶劣,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样的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而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的实现。其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协调发展的,这是因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基础的,而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必要条件的,二者紧密联系,互为依托。只有保护好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此外,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环境与资源一旦衰退,将不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 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1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科技进步创造了空前富足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雾霾笼罩、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相当严重,这都是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造成的,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变得非常的重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长期的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 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所能够提供的资金和技术, 而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搞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2.2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了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类在以环境为代价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20 世纪以来,尤其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三废”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能源枯竭、温室效应等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多,更是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类才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悲观状况。因此,要想谋求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环境问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2.3 有助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环境保护的实质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首先能够使环境和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最终达到保护生产力的目的;其次,环境保护能够防止生态破坏,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充分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的效益,维护生态平衡。与此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开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能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加强环境保护袁实现可持续发展
3.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保相关的制度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改善环境质量出发,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此外,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 必须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全面落实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和各项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措施,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社会。
3.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和环境被人为割裂的弊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循环经济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的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目前我国要想实现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应注重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的开发和建立,采用清洁、无害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还可以开发建立一批新型工业生态园区,大大降低生产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将污染物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还要加强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推行绿色GDP,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现状,走经济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道路。
4 结语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减少浪费,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兰.浅谈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43-46.
2009年开始,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启动,我国农村消费量逐步扩大。农村消费由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过程中的环境资源约束效应将日益强化,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国人民小康的新问题。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并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作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如果不能未雨绸缪,积极转变农民的消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创新农民消费模式,则“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要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必须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而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符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模式,将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目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生态消费模式与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
1.1生态消费模式的内涵及特征生态消费模式是基于人类社会再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是一种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它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终极目标,是适应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因此,生态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改变,是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是时代的客观要求[2]。生态消费模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适度性。它是一种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最良好的消费活动,由一定的物质和生态生产相适应的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决定,并保证人的生活质量的消费。这种消费模式强调在消费中的各个部分支出必须适度,减少攀比消费,扩大精神消费和绿色消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可持续性。生态消费模式将当代人的需求和未来人的需求,今天人的需求与明天人的需求有机统一起来,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并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过度的消费,具有一种跨时空的品质。第三,全面性。生态消费模式是一种包含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消费,注重物质文明消费,更注重精神文明消费。由于人类过多地关注物质上的消费,而轻视精神上的消费,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所以生态消费模式更突出精神消费的第一性,强调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的关注。
1.2农村生态文明内涵及特征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与自然和城市的关系,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一般包括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村庄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这进一步表明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2种成果的共同发展。其中,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指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如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与优化、农村卫生环境状况的改善与优化、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包括农民生态观念的产生与增强、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内容[3]。农村生态文明具有3方面特征:第一,强调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只讲究速度而不考虑质量,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把“好”字当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生态产业发展为主导,生态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提倡构建农村生态消费体系,注重城市文明的传播、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生态工程技术的运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农村环境质量。第三,强调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处理好地区间、部门间、生产与生活、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以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
2现有农村消费模式对农村生态文明的负作用
消费可以分为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因此可以从农村生产方面的消费和生活方面的消费对当前农村消费模式进行分析。
2.1农村生产方面的消费
2.1.1农业生产消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投入高,资源消耗大。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相比,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仍十分低下,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等农作物主要靠高资源投入、增加播种面积、加大施肥力度等途径实现增收。养殖业经营仍然比较分散,主要依靠扩大养殖场地、增加饲料供给实现其产量的增加。②非可持续性生产。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依赖性高,农村地区大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发土地,导致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一些地区土地盐碱化,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垃圾的随意处置、桔杆和杂草等垃圾露天焚烧、动物粪便堆放不合理等,造成了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不利于生态农业建设。
2.1.2企业生产消费。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地区企业数量逐渐增加,但其生产消费也存在不少问题:①粗放式生产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大量投入,粗放式的生产是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企业的发展方式,产量的提高也主要来自于劳动力和资源投入的增加。由于土地、原料等资源价格相对低廉,非节约性生产造成大量资源浪费。②生产设备落后,工业污染严重。农村企业由于资金少,生产设备相对落后,配套的环保设施十分不齐全,生产垃圾处理能力极为低下。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不加处理便随意排放,给农村地区的空气和水土造成了污染;工业废渣随处堆放,不仅占用了土地,也造成耕地污染,不利于生态村庄建设[4]
2.2农村生活方面的消费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消费结构显露出了低层次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恩格尔系偏高,文化消费偏低。相关调查表明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农村地区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城市地区仍然偏高。当前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实际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仍是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消费,其次是住房消费。“有些农民在解决了吃穿后,把建造怎样的房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甚至有些盲目追求,不惜借钱盖‘有派头’的庭院,一定程度上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在文化消费基本上是贫乏的,读书看报、学习现代科学、掌握知识技术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仍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5]消费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农村消费结构的低层次性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挑战。许多农民的消费方式也不健康。有些农民为了少花钱而不注重产品质量,买回的产品用一段时间坏了,丢弃后再买同样的产品,造成资源浪费,有些“三无产品”的甚至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随着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但农村相关的文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没有休闲娱乐的地方,所以打麻将、打牌等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封建迷信仍然盛行,“找大仙”看病、算命等,这些愚昧的消费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反而浪费了钱财,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的甚至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同时面子消费、人情消费十分常见,特别是农村“红白喜事”时,盲目攀比、大摆筵席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和财富的浪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流的频繁,农民也开始追求积极向上的消费时尚,但他们环保意识比较淡薄。例如,对使用塑料袋会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只要带来方便就好,造成了农村“白色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到处都有掩埋的塑料袋。另外农村没有专门堆放垃圾的地方,也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站,随处都可能成为堆放垃圾的场所,造成农村环境不断恶化。当前我国农村消费模式的的现状,不管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生活领域的消费都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当前扩大内需及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繁荣的背景下,应该转变农村消费模式,实现农村地区生态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p#分页标题#e#
3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必然性
消费模式对资源环境有重大影响,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既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也需要变革农村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是理性、科学的选择,是对农村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新的诠释,有利于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1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得到巨大改善。然而,工业也造成了当今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实行过度生产—过度消费—过度废弃,对自然过度开采,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生态危机,我国正不断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而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重点是在农村,只有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转变农村地区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生态消费。通过生态消费模式调节农村消费和农村地区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从生态角度对消费进行重新认识,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因此,推动农村消费模式的转变,是农村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3.2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利支撑生态消费模式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该模式强调质量兼顾,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协调发展,注重消费的适度性、可持续性、全面性等,反对过度、不健康的消费。农村消费者选择生态消费模式,在满足自己生产、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选择有利于环境和生态的产品,排斥对环境和生态不利的产品,能够引导企业减少或停止生产对环境和生态有破坏作用的产品,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用生态消费模式引领农民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引导农民在消费或使用消费品过程中,以环保的方式实现较大的效益,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实现生态农业、生态村庄、生态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4积极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普及生态消费模式的理念通过普及生态消费的理论知识,倡导生态消费理念,是构建农村生态消费,奠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农民是农村消费的主体,要促使他们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把生态价值观引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采取多形式、多层面的宣传方式,向农民传播生态理念,陪养他们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习惯;要对乡镇领导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能力。在生产消费上,引导农民购买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农用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生活消费上,倡导适度消费,在消费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形成健康的可持续消费模式,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4.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生态文明及生态消费理念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据统计,目前有7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45%~50%,在粮食主产省和中西部地区该比重高达60%以上。可见,要想使农民增收必须在农业上作好文章。可以采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走精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的农业收入得到大幅提高。此外,还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规范劳务输出组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转移。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才能使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使农民收入得到切实增加,生活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农民才可能真正建立生态意识,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消费朝着生态性消费方向转变,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4.3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及相关政策、法律的不完善,忽略了自然、社会的可持续性,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危机。如果不改变原有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将不利于我国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想使农村地区的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协调一致,促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的政策法规,在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同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这一消费方式,为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绿色消费提供制度依据和法律保障。实际上,政府也有责任和义务推进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规范农民消费行为,强化农民的生态消费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地区消费结构的优化,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保证他们得到全面发展[6]。此外,还要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二,全面发展观。三,协调发展观。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那么,如何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思想呢?
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在现实生活中,只重gdp增长而轻视环境保护、只重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只重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建设、只重财富创造而忽略财富共享等观念仍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的部门和地区领导依然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
其次是政绩观念的转变。能否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对科学发展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并将其贯彻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实现政绩观念的转变。
第三是发展方式观念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树立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第三产业和创新产业。
第四是消费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还必须实现消费观念的转变。从缩小差距、协调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出发,我们必须树立共享发展成果的观念,并通过树立共享价值观、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改进现行税收结构、公平配置公共资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与制度安排来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最后是确立不断创新的观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转移,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和人才瓶颈制约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那么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如何体现呢?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免费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广大农民享受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要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