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关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与国外相比时间较短,国外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事从19世纪开始的,主要研究为李斯特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交通运输业,并详尽论述了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法国对公路交通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运用到实践,例如,合理设计国土规划、协调法国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其主要的措施是在完善欠发达地区基础服务设施的基础之上,将发达地区产业进行转移,从而实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中完善的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公路交通的完善与规划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改善区域公路交通环境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的“五全综”、韩国的国土规划重点内容都是对公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总体来说,国外关于公路交通业的研究具有以下结论:
(1)公路交通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与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2)公路交通运输业的灵活性与成本的廉价性,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财富;
(3)公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是区域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具有较强调控能力,也是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4)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协调的关系,因此,公路交通业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公路交通的发展超前与滞后都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晚于国外,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较慢,造成公路交通发展缓慢,导致公路交通的研究也较晚,纵观我国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主要有交替推拉、相互作用、外部效果三种理论。“交替推拉理论”指的是随着区域城镇化速度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区域发展需求对公路交通的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公路交通在不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催生出一批新的产业与行业。在此阶段,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这种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支持经济增长上,还表现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好的发展机会。“相互作用理论”是指公路交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区域公路交通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首先,公路交通成为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最终会引起区域交通的变化,从而促进了地区公路交通业的发展。“外部效果理论”认为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生产活动的工厂对其周边公路交通的要求较高,但公路交通的发展对城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外部效益。项目的开发对于一定区域公路交通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使得原来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业有机会进行开发,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必将极大地提高公路项目“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外部效果,也就是提高交通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总体来看,我国学者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相关性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偏向宏观,而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微观角度研究不足,如运用经济地理的增长极理论、涓滴效应、梯度外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2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源及减少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效益,如果将一个区域看做生态系统,为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首先要分清区域这个系统的结构与配置,只有结构合理、配置科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其次是处理好系统内部产业与产业的衔接,只有高效的衔接才能够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与基础;最后是协调好区域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减小区域间的竞争,增强区域间经济合作。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无不贯穿着公路交通的巨大作用。
(1)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公路交通的发展会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一方面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佩鲁“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初期的增长一定是不均衡的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有先有后,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心地区地租的增高,生产成本的提高,经济后出现扩散现象,而在扩散过程中公路交通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发达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逐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2)公路交通改变区域区位条件,改善区域融资能力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一个区域的融资能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融资的前提条件是要具有良好的融资环境,而公路交通是创造区域良好融资环境的重要保障,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融资环境起作用,一方面是良好的公路交通为区域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另一方面是良好的公路交通条件可以促进区域可进入性。一般在进行产业投资之前,一个区域应该具备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因此,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时间上其实是早于直接生产性投资的,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
(3)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加快地区城镇化速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201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8%,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而良好的公路交通设施对于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城镇化是指农村转变为城市,主要的变化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人口职业的转变,人口职业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非农业生产活动;其二为经济结构的转变,农村主要是以农业为第一产业,城市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要产业;其三土地利用方式逐渐转变。公路网的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地区与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能够扩大农业信息交流,有助于农村地区群众更好地接受现代文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3区域经济对公路交通发展的影响
公路交通是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两个功能:首先,公路交通系统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这是公路交通存在的根本价值;其次是公路交通的出现或者完善又不断引导或促进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不保障,也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原因。
(1)公路交通运输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相互制约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而公路交通业为这些物质要素流动的载体,可以说公路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但区域经济差异或不均衡或造就不同水平的公路交通设施,表现于经济发达地区公路交通的道路通达性与道路密度都较大,而欠发达地区常常表现为道路通达性较差,道路密度也较小。所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公路交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相辅相成。
(2)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于区域内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来说,对其系统发展快慢与规模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以及该区域经济总量的大小,如地区GDP、人均GDP等。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区域交通基础条件发展的快慢,从根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才是决定这个地区公路交通业发展快慢的直接因素或重要因素。
4结论与对策
(1)科学定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公路交通结构
要坚持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定位,只有全面科学定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才是地区建设公路交通的“指南针”,由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同,决定其生产要素不同,而生产要素的不同决定着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与层次不同,只有紧紧扣住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公路交通系统才能够准确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2)公路交通建设要有利于区域内及区域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
区域得以发展的直接原因是区域间及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只有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区域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这些流动的物质要素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这些要素流动起来,并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区域经济才能够得到发展。
(3)促进城乡资源合理布局,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人力资源 社会经济 关系
在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日益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类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文明进步不竭的动力源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人力资源开发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正在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形成人力资源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持,对正确应对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1.人力资源开发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
人口虽然是一种经济资源,但这种资源不是一种自然的仅供利用的资源,是需要加以开发,可以不断提高其品位、质量的特殊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品位,是一种内涵型开发。大力普及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这种内涵型开发的根本途径。人力资源的开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育的功能,取决于教育的水平及质量状况。教育能唤醒人们沉睡的需求意识,通过教育手段和途径使人们真正认识自我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的内涵和意义,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及人们追求的目标设计自我,这种需求的觉醒是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动力,是内在的动力源。认真把握人类自身需求的内涵及变化,是人类自觉地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2.人力资源开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的统一,它取决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态度,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我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紧张状况势必长期存在,资源开发利用应采用节约型模式。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资源;另一方面,资源利用模式由粗放型变为集约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相当普遍和严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素质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相适应,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3.人力资源开发在国际竞争战略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世界各国正在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培养、吸引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力度。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还不适应,突出表现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短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和文化环境存在缺陷,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还没有转变为现实的人才优势。如何把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发展的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保障,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
1.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社会财富积累之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社会财富的积累有着较明显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越高的地区也是财富积累越快的地区,即依靠自然资源的国家比依靠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低作为旁证。当人力资源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发展便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积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
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巩固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而且从智力支持的角度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追求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源能力越高的地区也是社会比较发达的地区。
3.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区域管理水平的关系
随着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对客观复杂的外界环境认识更加深刻,使决策水平更加科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生产能力。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越高的地区也是区域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它表明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管理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
论文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办出技术教育特色是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必然,文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领域和形成机制。
论文关键词:分类发展;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
当前,我国有高校2600多所,学生总规模2980多万人,每年毕业生600多万人,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各高校开始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在大众化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走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无疑是每一所高校的必然选择。
技术本科院校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兴起的一种高等院校类型,是以从事本科层次技术教育为主的院校。以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体,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此类院校往往具有比较显著的行业背景,隶属于地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加强传统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不仅是技术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高等院校特色发展问题,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是决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优势、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要素。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在特色,在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征程。《规划纲要》对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为高等教育发展绘就了蓝图,为推动高校特色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2010年中央财政开始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办学特色鲜明、符合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高校。可见,办出特色是获取中央财政支持的一项重要条件。2011年上海启动了“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及项目申报工作,项目启动的目的在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上海高校按照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出的“扶需、扶特、扶强”原则,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逐步建立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卓越发展。
由此可见,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要问题,国家教育战略及落实教育战略的各项政策导向均为各高校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技术本科院校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一种高校类型。此类院校往往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格或几所院校合并而成。虽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许多办学成就,但由于办学时间短、底子薄等原因,技术本科院校在改革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办学理念不明确、特色学科专业少、高水平师资缺乏、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等制约学校特色发展的诸多问题,并受到来自普通高校的挑战,一些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开始凸显。
办出特色是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应对挑战、争得机遇的必由之路。技术本科院校只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才能在高校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才能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在特色发展过程中,技术本科院校要明确高校办学特色的几个特质:一是独特性,办学特色应是本校所特有的,是高校遵循教育规律的自主创造;二是优质性,特色是水平,是优势,其基本要素就是高质量的教育;三是稳定性,办学特色应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并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征,传统是特色之基;四是发展性,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优良传统的理性总结,更要反映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五是认可性,办学特色是在竞争中产生、保持并发展的,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并被公认的。
二、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为一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是技术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应然之举;作为一种战略,特色发展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在战略实施上,应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凝练办学理念: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引擎
办学特色强调整体性和目的性,以独特的办学理念为逻辑起点,用发展战略贯穿全局和始终。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特色发展的灵魂与精髓,是对办学目标和办学行为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是一所高校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之一,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引领着一所高校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这样的大学的行为和认识,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
一所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并被社会公认的富有特色的高校,都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顾,教学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是其办学特色形成的依据。印度技术学院(IIT)仿照麻省理工学院而建,坚持“科技与人文并重,多样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理念,进而构建了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技术教育体系,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内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理工类顶尖院校。上海电机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为谋求与其他本科院校的错位竞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将紧扣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求,大力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致力于为企业工作现场提供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的优秀人才,并将“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以此为起点,确定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建设一流的技术本科院校,全力推动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办出技术教育的特色和水平。但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已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技术本科院校还不多,确立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的独特的办学理念,还是今后一个时期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艰巨任务。
(二)强化学科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核心
学科建设始终是高校的战略举措,是体现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基础,是高校办学特色中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离开特色学科专业,学校的特色发展战略就失去了根基。所以,高校要不遗余力地持续加强特色学科的优势,并努力将其做大做强,形成具有绝对排他性和不可撼动的优势。学科发展有特色,水平高,就可以带动学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发展,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某些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以这些学科为突破口,率先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如,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年轻大学,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重点发展了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商业与心理学等新兴学科专业,目前凭借这些领域的卓越成就已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佼佼者。
高水平的学科支撑高质量的教育,建设特色学科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战略重点。无论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本科院校都应重视特色学科建设。那么,技术本科院校应建设什么样的特色学科?如何建设其特色学科?这是值得每所技术本科院校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其发展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对照《规划纲要》要求,技术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思路上,应当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历史积淀实施差异化战略。
首先,要明确学科研究方向,重点大学重在开展“顶天”的基础研究,技术本科院校则有责任承担起“立地”的、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性研究,要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重点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同时,技术本科院校也要瞄准国家当前的重大发展战略,积极争取承担和进入国家或行业重大、重点项目,结合高技术的研究,不断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其次,要明确学科发展路径,技术本科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要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基本路径,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采取与企业共建、共设发展研究院等产学研联合体的方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技术知识的转化。技术本科院校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形成学科力量的集聚,构筑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创新平台。再次,借鉴国内外许多一流大学都以某一种或几种学科群为优势和龙头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的经验,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技术本科院校更要确定学科发展重点,要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出发,结合区域、行业、学科发展情况,重点支持优势明显的学科,实施人财物的政策倾斜,促进其在区域内、国内获得自身地位,并逐步形成以特色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带动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
(三)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是其立身之本。能否培养出特色人才是高校特色发展战略价值的最重要体现,也是一所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国家强调办学特色,其根本目的也是希望以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去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所以,判断一所高校办学有没有特色主要看其所培养的人才与其他高校相比是否具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并最终体现在毕业生以及毕业生日积月累的社会声誉上。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一流大学重在培养精英化的学术型人才不同,技术本科院校更多应是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应是未来的行业技术领军人才,行业建设者和振兴者,其特点是理论基础扎实,并能将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灵活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他们主要在工作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其基础知识宽于高职院校学生,其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学生。
人才培养过程特色是特色人才形成的途径与保障。技术本科院校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要努力构建校企共建机制,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项目攻关,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实验室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和渠道。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特色的主要尺度,质量是特色的归宿。所以,技术本科院校在追求特色发展的时候,必须牢牢把握“质量”这一标准。那么,如何检验其教育质量,其根本评价指标就是学生。首先,要检验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其次,要看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度,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上;第三,要看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一所高校是否具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本科院校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过程中,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适应工作变化并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形成机制
技术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不仅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际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还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院校办学规律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因此,在考虑特色发展战略时,必须认真思考并探索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形成机制。
(一)改革创新是特色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不少高校自身成长的经验总结。当前,技术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兴力量,在发展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观念不够解放,大学文化积淀不够深厚、办学条件有限、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学生创新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学校社会影响力不够等问题。解决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发展中面临的这些有碍学校办学特色提升的问题,改革创新是根本推动力,必须解放思想,开放办学,深化改革,破解学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改革方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按照教育规律,推动学校在办学理念、学科与科研发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闯出一条新路,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产学研相结合是特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当前,技术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各界的全面合作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技术本科院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向行业企业,加强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满足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校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办学活力,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办学资源。
技术本科院校应认真研究地方产业结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优势,找准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从而不断强化学校科研特色,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技术本科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融入行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联盟,在产学研合作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并根据本校实际,在立足主要服务面向的基础上,产学研合作应积极向相关领域拓展和延伸,扩大服务面向,构建多层次有梯度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特色发展的源泉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征;特征分析
作者简介:张目(1968-),男,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信用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综合评价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0-02
一、引言
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引起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美国奥巴马政府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于再投资法》,推出了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强调可再生能源、医疗、航天航空、环境保护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欧盟将低碳经济看作“新的工业革命”,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政府颁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了八个能源战略重点,并不断完善金融财政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发展,侧重信息技术的应用、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太阳能发电等;韩国制定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1]。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提出了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试图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及其特点,以此为其他学者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
(一)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由于其战略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使其不仅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还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且直接最终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国家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区域性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从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角度认为,“新兴产业是新生的或者获得再生的产业,其形成的原因不一而足,比如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变迁、新的需求或者其他经济的或社会的变化”[2]。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在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一旦转化为生产力之后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还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共同发展,并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这一概念强调其“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也有着战略性的地位。
(二)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即不寻常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研发方面较低的成功率,因此在技术、市场和战略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3]。
1、技术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采用的技术代表着当前国际上科技发展前沿,这也就意味着技术可能正处于研究发展的某个阶段,是尚未完全成熟或未完全取得市场应用的,因而具有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在研发能否成功、研发成功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在市场化、商业化方面能否成功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产品在原始材料阶段到工程化与规模生产,在这其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相当大的跨越新技术。与现行技术系统之间的不一致性也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技术。不确定性还包括设计是否优越、技术上能否超过已有产品的工艺、制造成本能否达到商业化的要求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潜力如何等。风险或不确定性一般被分为可度量的及不可度量的,可度量的成为狭义风险、不可度量的成为实际风险。在本文中,我们把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归为第二类风险。
2、市场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推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由于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后续发展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阻碍或风险。市场的不确定性首先会表现出,某种新技术被研发出之后,由于在设计之初市场定位不准或此时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时由于市场的不匹配性,导致其产品滞销进而带来高风险。其二,高新技术产品被研发出来后首要问题是激发潜在使用群,让这些潜在者最终成为使用者或客户。然而很多产品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才能最终被更多使用者或客户认可,因而辨识早期使用者或客户通常是不容易的。第三,并不是产品技术越先进就能成为产品市场的主导者获取高额利润,一项新技术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除了技术的先进性外,还要受到消费者的更新成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以及市场规模和特征、企业的市场战略规划等,还可能会有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3、战略的不确定性。由于是新兴的产业,没有有章可循的战略发展模式,另外企业对竞争对手、市场、顾客等的特点缺乏相应了解,所以多数企业在发展初期还没有成熟的战略模式,通常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战略策略。
(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一旦某项技术发明出来要投入生产,就会迅速、广泛的被他人所共享,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并且,一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为其他成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辟道路。创新的人无法获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所有好处,私人进行科技创新的意愿就会受到限制,所以,这种正外部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如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扶持。
(四)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结果。科学研究与发展(即R&D)投入巨大,能够迅速引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创新应用的深度发展结果和产业化平台的展示,并且,其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创新性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为高技术、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战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发展的高度。因此,对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中,科研院所和大学等这些研发中坚力量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产学研、研究机构间的技术交流合作能力都十分重要,相对于其他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新技术的渴求则显示出更高要求,对知识创新及知识转移亦有更高要求。
(五)动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依据外部形势变化和内部经济条件环境的变更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等外部条件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既要突出其基本特征,又要根据传统第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统筹规划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发展优先度,对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要有针对性的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旦确定,就将成为引导外部资金投向、人才集聚及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4]。
(六)关联性。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对其相关及配套产业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且就业吸纳能力强,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5]。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一般新兴产业一样都具有创新、高成长、高盈利的特点。但不同的是一般新兴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只能依靠自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经济增长,对民生、环境的贡献有限。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战略性的作用而得到政府的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远的。
三、结束语
当前,在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全球将进入空前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不论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我国政府都认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新机制。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本世纪最新一轮产业、技术革新的重大机遇,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科学规划,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这条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转型为主线、以经济社会进步为目的,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合理、积极、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广军.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2):1-9.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3]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0,(09):20-26.
[4]侯延刚.河北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1.
[5]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3):87-9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贵在“科学”,旨在“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谈科学。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个巨轮;市场化是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世界发达国家,还是国内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坚持走的都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路子。
最近,贵州代表团到珠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所到之处,深深感到这些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程度都非常高。比如,东莞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比重占98%,在过去近20年时间里完成了伟大的转变,从农业大县转化成工业大市,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06年GDP达到2600多亿,比贵州全省还多400多个亿,但农业比重只有0.5%,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80%。近20年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就没有今天的东莞。
可以说,没有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就不可能为工业化、市场化提供载体和平台,反之没有工业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也不可能有城市化的飞速推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不仅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如此,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等地区亦如此。
这些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乃至西部比,仍然非常落后。去年,我省城镇化水平为27.5%,分别比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低16.4和9.4个百分点,仅相当于全国1991年的水平,且差距呈逐年拉大的趋势,是全国城镇化率唯一低于30%的省份;全省除了贵阳市,没有一个市州地城镇化率超过30%。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必须把强力推进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抓得紧而又紧。
发展是解决贵州一切问题的关键,推进城市化,是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战略支撑。
2005年春节,总书记到贵州考察调研,在对贵州省情和世界发展大势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宏伟目标。总书记对贵州各族群众非常了解、非常有感情,他看到了蕴藏在贵州各族人民群众中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出了这一体现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愿望、符合贵州实际的宏伟目标。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这一宏伟目标,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扎实有力的措施来支撑。
发展是解决贵州一切问题的关键,推进城市化,是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战略支撑。
要加快发展,就必须遵循工业化、城镇化的一般规律,走出一条符合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路子。
我省城镇化落后,既有历史地理、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原因,也有认识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力等主观原因。人们常说,贵州穷就穷在农村,从表象看这是对的,但根子在城市。要解决农村穷的问题,最大的推动力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目前我省还有13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部分人不转移出来,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就会很低,农民收入就不会多,收入渠道就很窄。前几年,我省相当一些地方没解决温饱问题,提城镇化不太现实,现在我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这么一个前提下,如果我们的工作重点不放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上,我们就会丧失重大机遇。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要求,要加快实施大中城市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力争到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5%左右。但是,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这一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去年全省城镇化水平仅比2005年提高0.6个百分点。要如期实现到“十一五”末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5%左右的目标,在“十一五”后3年,必须年均提高两个以上百分点,任务相当艰巨。因此,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大落实力度,大力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
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关键是要抓住规划和城市路网建设两个关键环节、在破解土地和融资两大瓶颈上下功夫。
当前,贵州如何推进城镇化进程呢?关键是要抓住规划和城市路网建设两个关键环节、在破解土地和融资两大瓶颈上下功夫。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社会经济; 关系;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与创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当今的复杂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一、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1.人力资源开发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人口虽然是一种经济资源,但这种资源不是一种自然的仅供利用的资源,是需要加以开发,可以不断提高其品位、质量的特殊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品位,是一种内涵型开发。大力普及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这种内涵型开发的根本途径。人力资源的开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育的功能,取决于教育的水平及质量状况。教育能唤醒人们沉睡的需求意识,通过教育手段和途径使人们真正认识自我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的内涵和意义,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及人们追求的目标设计自我,这种需求的觉醒是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动力,是内在的动力源。认真把握人类自身需求的内涵及变化,是人类自觉地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2.人力资源开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的统一,它取决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态度,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我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紧张状况势必长期存在,资源开发利用应采用节约型模式。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资源;另一方面,资源利用模式由粗放型变为集约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相当普遍和严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素质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相适应,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3.人力资源开发在国际竞争战略中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世界各国正在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培养、吸引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力度。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还不适应,突出表现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短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和文化环境存在缺陷,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还没有转变为现实的人才优势。如何把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发展的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保障,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
1.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社会财富积累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社会财富的积累有着较明显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越高的地区也是财富积累越快的地区,即依靠自然资源的国家比依靠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低作为旁证。当人力资源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发展便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积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巩固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而且从智力支持的角度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追求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源能力越高的地区也是社会比较发达的地区。
3.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区域管理水平的关系随着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对客观复杂的外界环境认识更加深刻,使决策水平更加科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生产能力。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越高的地区也是区域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它表明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管理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
4.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总水平的关系强化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轻人口数量压力,把人口总量过大的劣势转化成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调查表明,人力资源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一种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它不但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发展质量,大大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人力资源开发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正在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形成人力资源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持,对正确应对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晓中.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广州 中等收入陷阱 风险 思路建议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世界银行总结拉美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经验时提出的概念,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李扬,2011)。“中等收入陷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增长问题,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效应”,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中等收入之后出现的“发展悖论”。
广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可能性分析
(一)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且固定资产投资乏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广州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继2009年大力推进和实施各种措施的“保增长”后,“十一五”期末(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有所回升。但进入“十二五”以后,主要经济指标开始滑落(见表1)。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广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可能性加大,即使没有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由于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广州也有可能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投资增长乏力的窘境。
(二)城乡发展差距过大及居民收入分化严重
国际经验表明,城乡发展差距控制在1.5∶1的范围内相对合理,2012年广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27∶1(见图1)。虽然广州的经济总量位列全国三甲,但广州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比较明显,北部山区农村发展依然落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扶贫开发任务繁重。
(三)居民收入和就业增长态势慢于GDP增速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如果高于GDP增长速度,则表明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居民福利水平及生活质量提升上,反之则表明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让居民从中得到实惠,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从图2可以看出,2001-2012年中,除个别年份外,广州GDP增速都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致依赖外资拉动模式受到挑战
改革开放后,广州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商品出口总额在2003年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一直呈现2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增长出现回落,2009年增速同比下降12.86%,2011、2012年持续下降(见表2)。广州出口商品总额和外商实际投资的下降趋势,使广州依赖外资拉动的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五)居民劳动报酬过低而政府所得过高
从表3可以看出:2011年广州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为44.4%,比北京市低4.8%;政府所得生产税净额比重为16.4%,分别比北京、上海高3%、4.4%。广州政府收入增速快,是以居民或企业收入比重下降为代价的。广州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远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表明经济增长的福利较多地向政府倾斜。2012年GDP增速为10.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为12.5%,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8.1%。
(六)科技创新能力弱致转型发展动力不足
创新能力是支撑转型的根本动力,创新能力弱是一些国家和地区跌落“中等收入陷阱”的“硬伤”。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广州创新能力远逊于北京和上海。以R&D投入占GDP比重指标来看,广州仅为1.8%,北京5.83%,上海3.11%;而专利授权量指标,广州15091件,仅为上海47960件的1/3左右;而最能代表和说明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指标,广州仅8项,北京56项,上海41项。
广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无法打破
表面上看,广州已进入高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而实际上广州城乡差距仍然比较明显,北部山区农村发展依然落后,这种城乡二元结构是广州乃至我国区别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地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更具有本土化标签意义的特征。城乡二元结构有可能会成广州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考量因素,广州如果能在城乡二元结构上有所突破的话,则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时间和周期可能会有所缩短,风险成本也有可能降低。
(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未能推进
由于广州一直未出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无法从宏观层面上调控、规范收入分配。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表面上看,只要在增加居民收入、调整收入结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做些努力就能收到成效,但实际上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改革工程,与当前正在推进和实施的战略选择、制度设计以及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可以说,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就基本确定了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格局(李扬、裴长洪,2012)。因此,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果缺乏通盘考虑难以有效推进。
(三)丧失了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最好时机
金融危机没有让广州清醒地认识到危机背后潜伏的“中等收入陷阱”,而是不断密集地地出台各种“保增长”的措施,忽视了调结构、促消费及转变发展方式的努力。丧失了利用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好时机(王一鸣,2011),只是一味地通过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保增长”,未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没有能够处理好以牺牲眼前和短期的增长来换取长期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的关系。
(四)相关改革配套措施严重滞后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无论是在市场体系改革,还是国有企业改革等多方面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是名副其实的改革“领头羊”,但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年来广州的改革步伐迈得不大,改革的亮点少,一些诸如国企改革、投融资改革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措施明显滞后。促进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视野不开阔、观念陈旧、思路少、措施不得力。
(五)社会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进入“十一五”以来,广州虽然不断加大社会建设步伐,但由于积重难返,加之有些社会问题本身就牵涉到众多利益群体,很难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因而无形中加重了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目前社会管理已进入到“攻坚克难”阶段,各种利益格局错综复杂,社会管理越是向纵深和精细化管理推进,其成本和风险也就越大,但不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就更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广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路建议
针对广州所处“中等收入陷阱”的程度与特点,提出广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总体思路是一个核心、两大重点、四大战略。
(一)一个核心: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投入结构的调整,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因此,一定要改变和摆脱既有思维方式束缚和路径依赖,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为最终目标。
在发展中实现转型。从某种程度上讲,“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也是一种“转型危机”,但发展方式的转型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中实现的。因此,一定要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转型的难点也就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着力点。
在扩大开放中实现转型。不断扩大开放也是广州提升发展能级的重要途径,因而,广州的发展必须放到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来思考和谋划,必须在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实现广州发展模式转型升级,要在“走出去”和拓展国际新市场上实现新突破。
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转型。必须改变以往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突破原有体制机制的框框和束缚,打破原有的路径依赖,在不断创新中推动和实现转型。广州未来发展“红利”的取得要更多地依靠“制度红利”、“创新红利”和“人才红利”,唯有此,才能突破转型制肘和瓶颈约束。
在深化改革中实现转型。转型是对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和挑战,必须要借助不断的改革才能予以推进和实施。应该从围绕加快发展推进改革开放,转向围绕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大,积极探索通过发展方式转型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道路。
在发挥广州的优势中实现转型。一定要把握好、发挥好、利用好广州已有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把这些优势条件和要素予以合理的挖掘和整合,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成转型的推动力量,转化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资源、政策和环境,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广州自身优势和特色的转型道路。
在人民生活的逐渐改善中实现转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住房、医疗、教育、交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把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和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让经济发展的成果、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更好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马晓河,2010),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同步协调发展,从而体现社会公正、公平。
(二)两大重点:保持适度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一是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当前广州经济发展之所以增长速度放缓,出现滑落状态,原因在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原有发展模式不适合现有经济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扩容”和“提质”上下工夫。在副中心和新城区寻找经济规模“扩容”的空间,在制度创新、结构优化等方面进行“提质”。二是积极构建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完善一批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谋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较好经济效益、较强带动作用的生产力骨干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高品牌价值、领先技术水平、良好市场前景的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功能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三是积极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国家战略,集中资源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时尚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推进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国家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基地,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技术创新、检测和试验平台。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一是完善社会建设投入机制。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优先的财政政策,明确各级政府社会建设的职责、事权和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适当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的地区适当倾斜。二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马岩,2011)。三是健全群众利益保障机制。对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城市更新改造等与民生权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事项及时进行公示,在征地拆迁、劳动用工等矛盾多发领域搭建平等协商平台,完善利益平等协商机制,保障各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平等对话权。
(三)四大战略:改革创新统领、重塑动力机制、结构优化为先、社会公平公正
战略之一:改革创新统领。一是刷新体制红利。随着改革由易而难地深入推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减速或弱化现象,即所谓“改革疲劳症”。为此,必须创新改革思路与改革方式,刷新体制红利,为迎接新的繁荣周期,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体制动力。二是强调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结合。尤其要在推动增量改革的同时,加大存量改革力度,彻底突破旧体制壁垒(蔡,2011)。要做到渐进改革与重点领域突破性改革结合;突出整体协调推进与局部率先突破结合,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改革。
战略之二:重塑动力机制。一是实现由投资驱动转变为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二是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跨越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发展方式的核心驱动力。三是实现由规模和速度驱动转变为质量和效益驱动,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数量规模,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是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推动经济发展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化,使驱动力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
战略之三:结构优化调整。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培育以服务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优化投资结构。在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兼顾好社会及民生事业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市民。三是优化区域结构。由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转向城乡并重、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实现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不再区分谁重谁轻、谁主谁次,使城乡协调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明显标志(彭刚、彭忆欧,2011)。
战略之四:社会公平公正。一是以健全的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建立一个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享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扬.借鉴国际经验 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拉丁美洲研究,2011(3)
2.李扬,裴长洪.广东经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2020年的发展战略转移、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动力重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王一鸣.“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比较和原因分析.学习时报,2011-3-28
4.马晓河.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需求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宏观经济研究,2010(11)
5.马岩.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及对策―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关键词:四轮驱动;体制机制建设;新发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27-0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起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体制机制。西部地区要在今后十年内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克服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障碍,不断探索有效的一体化模式与途径。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可以区分四个要素或驱动轮: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结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激励结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能力结构建设。就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看,前两项是核心和前提,后两项对其有促进作用和制约性。考虑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统一性,对这四个驱动轮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本文将运用新发展经济学的“制度一激励一组织一能力”框架,对西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要素进行分析,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一种系统性的解决思路。
一、以制度结构一体化为支撑平台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源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失误,我国城市与农村存在制度和待遇的不平等问题,形成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格局,在产业进入制度、融资制度、户籍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变迁中存在着“脱节”与“空挡”,是造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制度原因。因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就是农村与城市的制度结构如何结合成为一体化的制度体系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市场化程度高、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市场化程度较低,从区域角度看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制度现代化、市场化与规范化程度较高,西部地区较落后。这种特点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城乡制度结构一体化上,不能完全依赖大中型城市,而是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城镇为平台逐渐推进。城乡制度一体化主要是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市民支持农民,进而提高弱者的收入水平、公平满足城乡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需求与福利,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城市制度结构改造和重组农村制度结构,改变制度规则自身的二元体系,把原来的二元性制度规则代之以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规则,使农村制度平台得以重构,为后改革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制度基础。相应的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规范,要包括经济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社会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行政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等内容,其设置和创新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化、现代化展开,按照减少制度创新的成本和提高收益的原则,既注重规范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使其内部结构协调一致,使之成为一个有效存在与运转的制度整体。在制度一体化的内容上,要依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同基础上,把农村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的现代化作为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资本化的动力,遵循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基本规律,先产业后农业,既要分步实施又系统布局,既引入创新的制度要素,又作好要素的系统耦合,使制度的创设与功能发挥有效协调,形成城乡一体化、现代化的经济制度架构。在做好经济制度一体化的同时推进社会与行政制度一体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行政理念为依据,根据后改革时代的要求不断调适社会行政制度规范的架构和要素系统,通过组织、设备、标识、行为人等制度角色系统的重构和创新,坚决打破前改革时代城乡分割的制度结构格局,建立统一的制度架构。
二、以激励结构一体化为基本方向
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实质和基本动力是城乡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建设。要完善城乡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功能发挥,突破各自的传统范围相互结合,促进激励功能的现代化、融合化,构成一体化的激励体系,确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方向。根据激励结构的内容和功能,可将这个融合过程分解为经济、社会与行政三个子结构的融合。
首先,以经济激励的融合作为城乡两大区域激励结构融合的基础层次。我国农村经济的激励结构大体有两种类型或具有二元特征:一是基于集体所有权的经济组织、行为人,如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所面临的激励结构;另一类是依托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经济行为人,如联产承包户群体所面临的激励结构。相应地,城市经济存在依托所有权的经济组织(如国有制、城市集体所有制、三资企业等)所面临的激励结构,与依托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经济行为人(如公司化、合作化、承包制、租赁制等经济组织)所面临的激励结构。西部地区要在确保农村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城乡激励结构的融合,必须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层面有所创新。从后改革时代的基本要求看,按照是否以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为载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形:第一,以土地之外农业生产资料为平台者,可借鉴城市经济激励结构设计,以市场化模式为主。第二,以土地为平台者的激励结构设计,在同城市经济结合时,必须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导向出发,有步骤、分阶段改变城市偏向型二元化土地产权制度,推进激励结构一体化、现代化进程。即对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主体、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农业企业公司等,在与城市的各种经济组织结合时,一方面要采取市场化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探索发展农村土地合作社新形式,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在承包制基础上对农民家庭形成新的激励结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激励基础。
其次,把社会激励的一体化作为城乡社会经济激励结构融合的服务与保障层次。城乡经济激励结构的一体化、市场化,虽然深化了人们经济活动的激励空间,满足生产经营性活动市场化、现代化的激励需求,但经济活动激励需求满足之后,必然会产生社会活动的激励需求,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文化、休闲等生活方式方面,社会优抚与社会保障等非市场权利体系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的满足与解决,依靠传统的相对分割的城乡激励结构的有限功能,无法完成后改革时代社会激励结构一体化的任务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和谐观,要建立包括市场权利和非市场权利(如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权利)在内的城乡统一权利体系,特别是把其中的非市场权利作为建立正确的社会激励结构的前提,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激励结构融合的进程。
再次,把行政激励一体化作为经济社会激励一体化的中枢层次。要打破原有激励结构分割,建立城乡行政体制与机制的一体化平台,在城乡行政激励结构的融合中,整合、管理、创制与服务于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融合。从后改革时代的要求看,我国城市所形成的行政体制和激励结构,今后其发展主要是一个逐步完善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农村行政组织的体制与机制实际上是前改革时代城市同类型体制与机制的复
制与同构化,经济、社会功能纠结一体,现代化程度低,加之农村人口数量与需求限制,缺乏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其效率与功能发挥并不理想,变革不仅滞后而且缓慢。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仍然存在分割的现实,城乡行政体制与机制的一体化,必然既涉及同一地区不同部门激励结构的横向融合,又涉及城乡不同地区同类部门激励结构的纵向融合两类,由于前一类结合是关联性部门的激励结构重构,后一种结合是地域间的功能协调机制的确立,应首先推进前者然后推进后者。首先,要以农村乡镇或县级小城镇为基点,推进行政体制的分工深化与流程再造,构建经济与社会激励结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然后,区分以大中型城市为主的经济社会区、以小城镇为主的经济社会区两种类型,在推进区域内行政、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系统化的基础上,坚决打破不同区域的行政界限,为激励结构融合创造相适应的组织和群体系统支持,最终构建城乡统一的激励系统。总之,激励结构一体化将使城市中全方位的现代激励结构发散辐射到农村,形成网络化激励模式,扩大城乡经济社会主体的活动舞台。
三、以组织结构一体化为实体基础
城乡经济社会组织运行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的纽带。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离不开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和现代化。如果说制度和激励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中的“制”,则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的“体”。组织一体化的具体过程,要通过还权于民,“确权到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制度的连接顺利进行,使组织之体与制度之制相互耦合。
基于中国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发育不平衡,从东到西递减的事实,按照新发展经济学中的竞争优势理论,应通过合作社、经营网络等组织形式,提高农村、农业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村创造出可持续的增收手段和财产性收入,逐渐生成能够与公司企业平等竞争的现代农业组织。要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获取生产要素的机会和机制,在培养职业化农民的基础上,进而培育壮大一批产品特色明显、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要以农民组织为中介,以政府和农民组织的合作为前提,构建政府――农民组织――农户的协作链,并通过公共选择机制形成崭新的治理结构,完善基层农村经济社会组织架构。要根据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求,通过土地使用、新农村建设、运输、通讯设施建设等,健全中心城区―中心城镇―小城镇的体系结构,形成布局合理,有效连接的城乡网格结构,探索网格化、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组织模式。
四、以能力结构一体化为发展动力
对农民还权赋能,对农村微观基础加以再造,实现城乡经济主体能力结构一体化是西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发展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要以提高农民能力为前提,以农民而不仅是政府为一体化的主体。首先,加强城市向周边乡村辐射和渗透,建设适应于网格化模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坚实平台。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建设,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布局合理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加强产业、产品、技术、资本的关联度,促进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的加速形成,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实现城乡基本物质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其次,要加强推进城乡市场的有机衔接,实现城乡市场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进而推进城乡市场赋权体系或能力的均等化。要改变城市导向的金融资源配置体制,推动金融市场一体化,减少市场失灵所致的农村金融资源稀缺。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取消各种歧视性准入限制,同时,为本地创业或跨地创业的企业家活动安排好新型产业集聚和剩余劳动力流动与吸纳,促进劳动力转移和配置更为彻底高效。再次,要大力解决农村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薄弱这一基础性问题,夯实城乡一体化的能力基础,不断培育乡村发展的主体和能力。树立小农社会化的新农村发展观,推进社会立法,将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社会保护。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农民的基本技能,引导更多农民学习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掌握一门致富就业本领,拥有一个相对稳定职业,使其更好应对一体化的挑战与机遇。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改变单一依靠土地作为农民基本保障的落后局面,实行基本养老、医疗、社保、社会救助等城乡全覆盖,大力推进城乡非市场权利体系或能力的均等化。
总之,在新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由能力结构一体化、组织结构一体化、激励结构一体化和制度结构一体化四个子系统为要件构成,四者分别从支撑平台、基本方向、实体基础、能力体系、发展动力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模式和架构,将这些子系统的建设在分头推进的基础上加以相互协调统一,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一个可行路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09JZD0029)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8ZD027)的前期成果。
参考文献:
[1]任保平,“后改革时代的主要矛盾、改革趋向及其重点”[J],新华文摘,2010,(15)
[2]任保平,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视角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白永秀,任保平,未来三十年改革主题判断和路径选择[J],改革,2010,(01)
[4]桑加亚・拉尔,《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成功的解释》,《发展经济学的前言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5]薛敏兴,我国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模式与路径选择的社会学思考[J],理论导刊,2009,(05)
[6]魏礼群,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J],求是,2008,(20)
[7]曹钢,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J],求是,2009,(08)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刚才,市教育局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接下来,市长倪士俊同志还要对建设教育强市作出具体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精神,简要讲六点意见。
一、建设教育强市,统一认识是前提
建设教育强市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局、放眼未来的一项战略部署,也是顺应民意、惠及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都要从实践“三个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是工作有基础。应当充分肯定,“九五”以来的这十年,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较好的时期,也是教育事业发展较快较好的时期。全市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投入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得到增强。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今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我市有7项指标在扬州各县(市、区)名列榜首。教育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重视教育的传统美德、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优先发展、全体教育工作者矢志改革创新的共同结晶。这正是我们建设教育强市的基础所在、依据所在、信心所在。
二是发展有要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兴则百业旺、教育强则发展快,教育的发展水平,体现了后劲,决定着未来。在教育上抢到的机遇是最大的机遇,赢得的发展是最具价值的发展,同样,产生的失误也会是最根本的失误。我市在加快“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的奋斗进程中,既要充分发挥物质资源方面的优势,更要重视依靠人才资源,彰显教育和科技优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快“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首先是教育要率先发展、提前发展。
三是群众有愿望。教育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老百姓都深深懂得,掌握知识就能改变命运,学到技能就能创业致富。当前我市教育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教育公平、教育投入、教育收费、教学质量、应试教育等问题,其根源还是教育的发展不够充分、不够丰富,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和各方面专门人才的需求,无法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教育的追求。因此,我们要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努力为全市青少年提供充足的、优质的、不同层次的受教育机会,作为发展的首要战略方针,作为我们执政为民的基本任务,把教育普及率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让每一个家庭的子女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失去学习机会,让每一个人都有接受多样化、多种途径的继续教育的机会。
二、建设教育强市,深化改革是动力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如果我们前些年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就不会有今天教育发展的好形势;如果我们现在患得患失、举步不前,也必然会贻误教育加快发展的难得时机。进一步深化改革,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换体制、活化机制为重点,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解放思想。就是要以全新的理念和视野看待教育事业,不仅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公益功能,也要重视教育的生产力特征和社会生产功能;不仅要将教育发展视作政府的责任,也要重视社会、家庭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不仅要重视公有制教育的骨干作用,也要重视非公有制教育的巨大潜能;不仅要重视教育对于培养优秀人才的特殊意义,更要高度重视教育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帮助广大劳动者增长劳动技能的普遍意义。全市上下要继续高举教育改革的旗帜,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大力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以造福社会,满足人民。
转换体制。就是对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举办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对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按照存量不减、增量放开的原则,实行“两保证、两鼓励”,即保证公办教育包括优质教育的既有规模,保证所有学生都有学可上、上得起学,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富裕家庭为教育投资、花钱,获得新的教育机会,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成果。我们要把民办教育纳入全市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培育树立典型,依法加强管理,引导健康发展,努力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活化机制。就是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进口”关,加大超编教师分流力度,做到凡进必考、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在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监督、流动等制度。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使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做到劳者有所得、能者有其位、优者有所奖。
三、建设教育强市,培养人才是目标
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决不是仅仅为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的生源,更重要的是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因此,我市的教育发展要围绕适应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家庭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学生多样化的人生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不拘一格、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要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纠正单纯以分数或升学率衡量教育质量的倾向。学校要把品德、智力、知识、能力统一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和家庭社区的特殊作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教育强市,做大做优做强职业教育,既是题中应有之义,更是特色所在。要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灵活的政策,兴办职教事业、发展职教产业,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进一步加大职教资源整合,切实解决好投入不足与资源闲置的矛盾,使职业教育资源更加集中、专业更加合理、效益更加明显。市职业教育集团要尽快进入实质性运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使职业教育与我市的产业发展相衔接、与市场需要相适应、与劳动就业相结合,发展“订单教育”,打造品牌,扩张规模,提升层次,放大优势。
要注重强化终身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他们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创建学习型城市为目标,弘扬文明新风,建设书香城市,使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普遍提高。
四、建设教育强市,加大投入是保障
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投入教育。各级政府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同样,社会各方义不容辞,共同保障。要加大政府投入。市、镇两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依法加大投入,保住保好义务教育的底线,完善教育投入的优先增长机制,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每年预算执行结果要实现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幅高于财政性开支增幅。在今年七月份已经基本实现教师工资由市财政统一发放的基础上,力争今年底解决教师的医保问题。从明年开始,每两年给全市在职教师作一次免费体检。要实施扶贫助学工程,建立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贫困学生教育救助机制,逐步降低低收入家庭教育开支占家庭支出的比重,逐步减轻普通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的教育负担。要突出多元投入。目前我市财政支付能力仍相对较弱,完全依靠政府无法支撑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教育经费,还要向新体制、新机制要钱,在政府增资的基础上,走吸引民资、利用外资、家庭出资的路子。引导高收入家庭优先投资教育,发扬重视下一代教育的优秀传统,鼓励暂时推迟享受型消费,重点保证教育消费,为先富起来的家庭子女提供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通道。引导外资、民资、服务业优先兴办和发展教育产业,放宽民资、外资的准入政策,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积极开拓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途径筹措教育经费。
要坚持有效投入。强化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推进各类学校的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实施招投标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管好教育资金,提高使用效益。要根据区划调整后的新情况,进一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盘活存量,确保集约投入、集中投入、有效投入。切实防止好高骛远和脱离实际,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搞表面风光的硬件建设,确保不发生新增政府债务,努力降低和逐步消除教育历史债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
五、建设教育强市,队伍建设是根本
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以良好的形象为人师表,以踏实的工作教书育人,真正担负起传播知识、倡导文明、塑造灵魂的神圣使命。
各镇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各类学校要大力加强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以优良的党风带行风,正校风。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培养骨干教师,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要让教师在能力上与时俱进。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强化教师继续教育,构建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要让教师在权益上得到保障。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地位,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体贴,努力为教师排忧解难。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引导全市上下尊重教师、尊重人才,为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要让教师中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力推进名校、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制订和实施优秀人才培养扶植计划,为优秀人才提供成长的机会,创设展示的舞台,从而形成拔尖人才引得进、优秀人才留得住、潜在人才冒得出的全新机制,形成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合格教师的合理结构和人才梯队。
六、建设教育强市,加强领导是关键
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举市一致的整体合力。
强化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教育强市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高度负责具体抓,坚持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办公制度和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责任制度,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协调各方,多办实事。市建设教育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着眼全局,研究重大问题,做好建
设教育强市的计划、实施、督查等工作。各镇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咬定目标,狠抓落实。优化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教育工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动员引导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教育部门要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组织、宣传、发展改革、财政、人事、公安、科技、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建设、税务、物价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热情服务,全力支持,形成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