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

第1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

关键词:骨科患者 疼痛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18-01

随着护理的越来越人性化,手术后对骨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日益被重视。在骨科中疼痛是是经常要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患者很多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反映。疼痛也是术后引起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的一个概率比较高的因素之一。医院把疼痛护理作为提高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手术后对疼痛进行护理已经成为护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最近,很多医院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和自控静脉镇痛在临床上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同,这两种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病种的患者镇痛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使其成为镇痛的护理方法,我院对100例骨科患者疼痛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及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有效地提高了骨科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1年12月入住本科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1~75岁,平均45.6岁。其中男61例,女39例;腰椎间盘突出19例,椎体压缩性骨折6例,下肢骨折19例,上肢骨折15例,手部骨折16例,骨盆骨折8例,骨肿瘤3例,骨髓炎7例,其他7例。研究对象均为手术成功的需要留院观察治疗者。

2 疼痛的原因

对于骨科患者来说,疼痛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五类。①由创伤的刺激引起的创伤疼痛,并因刺激的强度、种类及创伤的程度、范围不同而不同。②致病菌感染引起的骨科疼痛,炎症的程度的不同而不同。③神经性疼痛引起的疼痛,具有呈放射状的情形。开始的时候疼痛为间歇性,慢慢变为持续性的。④急性缺血性引起的疼痛,被动牵引指(趾)时可引起强烈的疼痛,当血液的循环得到改善后疼痛就可迅速缓解。⑤另外,在截肢手术后也会让患者感觉到截肢处有持续性的疼痛。

3 护理的对策

制定骨科疼痛的护理对策,可以通过查阅患者的病历以及与患者家属或本人交流,有必要了解患者身心状况、生活习惯、疼痛经历、骨折病型及其预后等个人信息,制定出适合患者的疼痛护理对策。并让患者如何准确地告诉疼痛部位和程度做出常识性的教导,这样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准确的参考。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注重疼痛控制的技巧并适当地帮患者改变姿势,这样可以紧张的骨骼肌松弛下来,阻断疼痛的反应,减轻患者的疲劳和体力上的消耗。此外,还可教会患者转移注意力和简单的自我放松的方式方法,并指导患者进行局部的按摩以改善血运。

3.1 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沮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时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加强与其的交流和沟通,转移患者不良的感受。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说话,对患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同情,必要的时候可用手势和眼神支持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怀。

3.2 药物护理。药物护理必须要控制剂量的大小,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很好的护理效果。在用药前应该了解病人疼痛的原因,选择针对性强的止痛药,这样可以保证很好的镇痛效果。另外,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药物使用也应该不一样,代谢速度和药物吸收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同等剂量的药物要保证护理的疗效,不可以发生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呕吐等异常的状况。

4 结果

3天后两组患者术的疼痛程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5 讨论

从笔者的临床护理经历来看,骨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骨科患者心理方面的因素。骨科患者对病情的担忧以及过多地关注自身,这就导致心理承压能力就会脆弱,因此对疼痛会敏感。另一个是生理方面的原因,手术后麻醉的有效期过了,患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真实疼痛感,这是事实存在的。一般来说,由于生活阅历的不同,不同骨科患者对疼痛的反映也是有变化的,这就需要在护理的时候有区别地去对待每位患者。

参考文献

[1] 傅爱凤,郑志惠,王爱琴,等.疼痛对创伤骨科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5,20(10):3-5

[2] 李萍,邓慧英.综合疼痛评估图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6,13(9):46-47

[3]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4

第2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

【关键词】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老年骨伤患者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特殊性,使得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增加。术后如何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护理管理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我院骨科自2007年以来共完成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52例,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5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现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2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7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6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41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11例。

2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分为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一般护理又分为监测生命特征、引流管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

2.1术后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身体各机能均已减退,对创伤的忍受能力较差,不能接受突如其来的创伤。加上对病房环境的陌生,医务人员的生疏以及躯体疼痛的折磨,手术后的疼痛与不适,怀疑手术预后不佳引起生活方式改变,对植入的假体不易从心理上尽快接受[1]。结合这些特点,从病人进入病房开始,我们应及时接待,亲切自然地介绍病房环境及医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及同室的其他病友。鼓励其调动自我调节能力,纠正病人对手术危险性的过高评估,建立健康的心理准备。耐心解释和回答病人对手术、麻醉及手术室环境等所关心的问题,向其提供全面正确的医疗信息,从而稳定病人情绪,取得他们的信任,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

2.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髋关节解剖位置深,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切口引流量多,故必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要置病人平卧位,6 h内禁饮水,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对病人T、P、R、BP、SpO2进行动态观察,评估病人的神志、意识、瞳孔、血压、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除详细了解术中失血及补液等情况外,严密观察尿量,保证尿量≥60ml/h[3]。

本组25例术后12h内切口引流量达200ml,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由于及时调节输液速度及输血治疗,均在30min后血压回升,维持平稳状态。13例术后3d内出现低热,无特殊处理,3d后体温恢复正常。

2.3引流管护理 手术后充分引流,保持引流管道通畅和负压状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引流管反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负压引流管置一般于手术后24~48h、引流量小于50-75ml时拔除[4]。

2.4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对死亡率和功能康复影响很大,目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威胁有:髋关节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2.4.1 感染 手术后合理给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可降低感染率,手术后1周内病人白细胞数可能降低引起感染,术后将病人置入单人或双人房间,空气消毒2次/d,鼓励病人和指导病人做有效深呼吸及咳嗽,可预防坠积性肺炎,留置尿管期间,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d,饮水量超过2500ml/d,可有效地预防泌尿系感染。

2.4.2 深静脉血栓 有资料显示,国外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50%-70%,病死率约为0.1% -0.38%,国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40%。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有:鼓励和指导病人尽可能早地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并保持床铺平整、松软、清洁、干燥,每隔2h将病人臀部稍抬起,进行骶尾部皮肤按摩等,以缓解骶尾部皮肤压力。本组病人有5例确诊后给予制动、抗凝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2.4.3 髋关节脱位 搬运病人时,应有专人保护髋关节,避免牵拉肢体造成脱位。术后恢复软组织张力是预防髋关节脱位最重要的措施,术后给病人穿防旋转鞋,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必要时在双下肢间置梯形枕,以防患肢的外旋或内收。避免在患侧臀部肌肉注射。本组病人无1例发生髋关节脱位。

3 体会

老年患者实施人工全髋置换术后,除常规的基础护理外,有针对性的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在做好日常护理的同时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密监测老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引流管护理,有效的预防主要并发症,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练习。在这样细致周到的治疗和护理下,52例老年患者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张玥,吕美那,高德彰,等.病人教育对股骨颈骨折病人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168.

[2]张德英,樊晋,何玲萍,等.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术前焦虑[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9):50.

第3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0例脊柱骨折患者,男27例,女43例。50岁以下12例,50岁以上48例,60岁以上10例。颈椎3例,下胸椎28例,腰椎35例,骶椎3例。

1.2治疗先挽救生命,后处理骨折。对稳定性骨折,脊髓无损伤或无受压者,采用卧床休息,持续牵引,指导病人进行腰背肌锻炼;对不稳定性骨折及脱位严重,伴脊髓受压及损伤者,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2护理方法

2.1急救搬运脊柱骨折伴有休克的病人不宜立即搬动,应就地抢救,待休克纠正后再搬动。搬运工具最好选用硬板担架或木板。搬动中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先将病人两上肢贴于躯干两侧,两下肢伸直并拢,担架放病人一侧,三人一齐平托病人至担架,或沿纵轴方向使病人躯干及四肢成一整体滚动,把病人移至担架。禁止一人背送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这样可导致躯干扭曲,加重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的程度。对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需有一人固定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搬动。移至木板上后,头部应用沙袋或衣物加以固定。切记勿扭曲或旋转病人的头颈,以免加重神经损伤引起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2.2体温异常的护理颈脊髓损伤时,体温调节中枢丧失正常的调节能力,病人常产生高热(达40℃以上)或低温(35℃以下)。应加强护理。高热①动态观察体温的变化;②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冰帽、冰生理盐水灌肠;③必要时遵医嘱药物降温,如应用安乃近等;④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在夏季应使用降温设备;⑤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饮食前后漱口;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⑦保证能量的摄入,鼓励多吃水果、多饮水,每日至少摄入液体2000ml,保持大便通畅;⑧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使之保持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低温:注意保暖,适当调高室温,必要时采用物理升温,但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设施时,应严格控制温度,以防烫伤。

2.3术前准备行颈椎前路手术者,术前需指导协助病人行气管推移训练,以适应术中牵拉气管、食管操作。方法:用2~4指在颈部外插入拟做切开一侧的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处,持续地向非手术侧推移。开始每天3次,每次10~20min,每次间隔2~3h;以后逐渐增至每天4次,每次30~60min,气管推过中线。颈后路手术者,应俯卧位练习,以适应术中,开始每次30~40min,逐渐增加至3~4h。

2.4术后护理

2.4.1颈椎手术后的病人搬动时,应保护颈部,防止旋转及屈伸,减少搬动对内固定的影响;翻身时要保持头颅、躯干在同一平面上,如要侧卧位,一般侧卧30°~40°即可。腰椎术后的病人翻身时,应保持肩、髋在同一平面上。

2.4.2颈椎手术后,颈部保持中立位,平卧2h以压迫止血。腰椎术后的病人,需平卧8h以压迫止血。对伤口引流管要注意观察引流量与引流液颜色,并保持引流管通畅,以防积血压迫脊髓。及时观察有无脑脊液漏。

2.4.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警惕窒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表浅,提示有喉头水肿的可能,易并发窒息,需严密观察并妥善处理。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及鼻翼扇动,伴颈部肿胀,提示血肿压迫气管,应立即配合医师剪开缝线,清除积血。不伴颈部肿胀的呼吸困难,多系喉头水肿所致,应准备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4.4手术后可出现血肿压迫或水肿反应而至肢体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要密切观察。当出现瘫痪平面上升、肢体麻木、肌力减退或不能活动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5预防压疮截瘫病人因长期卧床、截瘫平面以下的皮肤感觉丧失,容易发生压疮,尤以骨突处为甚。间歇性解除压迫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护理:每2~3小时翻身一次,有条件时可使用特制的翻身床、小垫床、电脑分区域充气床垫、波纹气垫等,以减轻局部压迫。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无折叠;保持皮肤干燥并定期按摩;定期翻身,用气圈或棉垫使骨突处悬空,并于翻身时按摩骨突部位。对已经形成的压疮且面积较大、组织坏死较深时,应按外科原则处理创面。

第4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

[关键词]创伤患者 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8―49―02

1 临床资料

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我院收治的53例择期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男32例,女21例。年龄21~69岁,平均34岁。胫腓骨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10例,腰椎爆裂骨折6例,盆骨骨折6例,腰椎间盘突出13例,骨髓炎7例。其中伴糖尿病13例,高血压病5例。53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合理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I期愈合42例,由于术后并发症Ⅱ期愈合11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骨科手术患者大多由于意外造成的骨伤,患者及家属普遍存在紧张、激动、过度悲伤等负性情绪,对术后的功能恢复极其担忧。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安慰并给予鼓励,使其树立面对困难的信心,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同时告知家属手术存在的风险及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其有勇气面对。告知手术的方法、注意事项、护理等,使其家属明白医护人员各项操作的原因,便于患者配合治疗。

2.1.2 评估病情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详询患者病史,正确评估手术耐受能力,警惕合并疾病发作,及时发现和加重并发症的因素。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首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血压平稳3天后再进行手术,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8mmol/L方可手术。

2.1.3 术前准备 做好辅助检查,如肝肾功能、血糖、出凝血时间、心电图、尿、粪便、X片等检查。

除局麻患者外,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术前1日洗澡,手术野清洁,预防细菌感染。护理人员做好手术仪器和药品的准备,备用。

2.2 术后护理

2.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针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全面评估患者受伤的病因、造成的后果、伤后情绪变化、以及疼痛等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用真诚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经手术后患者的行动受限,有些患者的运动能力不能恢复,其情绪波动较大,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沟通。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生活,并制定康复计划,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尤其在术后72小时内疼痛较剧烈,患者有时难以忍受。护理人员及时准确的进行疼痛评估,分析影响疼痛的因素,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为0~10个等级,0为无痛,2例;1~3为轻度痛,17例;4~6为中度,15例;7~10为重度,19例。护理人员根据疼痛的不同程度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指导患者积极配合使用镇痛药,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实施按需镇痛,同时告知患者麻醉性镇痛所致患者成瘾性发生率小于0.1%。除此之外,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与患者聊天、听音乐等,使其身心放松,减轻疼痛。

2.2.3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骨科术后患者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心血管功能的变化,对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注意观察尿量。糖尿病患者定时监测血糖、尿糖,防止发生酮症酸中毒,预防伤口感染。卧床患者需注意预防四大并发症。压疮是手术患者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压疮的预防。指导患者主动定时更换,侧卧位时应避免侧卧于患侧。长期卧床活动少,静脉回流缓慢,患肢末端易形成肿胀和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躯干疾患合并截瘫患者要按时翻身,翻身时保持躯干成一直线。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患者多饮水不仅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

3 讨论

创伤骨科手术日益增多,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服务,仍是临床医护人员研究的方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残肢体的功能尽可能得到保留、恢复或者重建,早日康复。

4 参考文献

第5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

老年患者腹部全麻术后常见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可同时引发机体多脏器功能损伤,主要因患者术后体弱,本身肌张力不足、呼吸肌功能退化而无力咳痰,从而引发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为呼吸道病原菌侵入与繁殖提供机会。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如何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手术后顺利恢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的围手术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对预防措施的不断探索。现对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老年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1.1生理因素

1.1.1性别相比女性,男性感染发生率更高[2]。主要由于男性患者多有吸烟习惯,机体呼吸道中上皮纤毛不同程度因长期吸烟发生损伤,这种情况很大程度阻碍了器官部位分泌物的清理工作,同时,因抽烟引起的肺泡表面活性物损伤也会不同程度引起分泌物增多。同时防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生理屏障-黏膜及支气管上皮能力,均因衰老而结构萎缩,降低了防御细菌入侵的能力,因此老年人也容易发生肺部感染[3-5]。

1.1.2年龄发生全麻术后感染的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年龄越大,患者整体生理功能就会越弱,呼吸肌活动功能的弱化与术后肺部感染有较为直接的关联,同时患者神经系统功能也发生弱化,对感染的发生也有间接影响。多数患者最终因免疫功能的降低、呼吸道综合功能退化都会增加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几率;术后长时间的插管或插管操作不当都会对患者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为病原菌通过下呼吸道制造了机会。

1.1.3病史全麻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有糖尿病或慢性心肺疾病史。患过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免疫功能不同程度上受到过损伤,本身存在呼吸道感染或有较高的呼吸道感染几率,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1.2麻醉因素手术操作前或操作中进行全麻操作,更严重地影响到了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其他生理功能,另外,某些镇静药物的使用也会对患者各项生理功能形成不良影响。患者术后咳痰能力降低、呼吸道功能紊乱、感染几率上升就是上述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之一。麻醉阶段插管、拔管也对患者有不良影响,插管过深、过早拔管都有关联。咽喉部位的分泌物未清除而拔管、不慎误吸呕吐物等都会增加感染机会。

1.3手术因素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多、手术操作时间长的手术,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手术操作产生的创伤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膈肌功能,膈肌功能的削弱又会阻碍肺部正常通气,肺部通气功能的制约又会刺激分泌物的产生。患者术后长时间平卧休养,肺部通气量严重受到制约,呼吸道更容易因通气限制而产生更多的痰液,加之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大大增加了肺部压力,影响肺部正常功能。术后疼痛导致患者呼吸节奏、呼吸深度不规则,产生痰液等分泌物后不愿咳嗽,为后期感染提供了机会。

1.4其他因素王栩轶,Boni L等认为术前留置胃管者,留置时间过长,可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0-12]也与术后伤口疼痛导致患者不敢咳嗽、呼吸道痰多粘稠、难于咳出有关;原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等是术后出现或加重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5]。

2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

2.1术前干预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训练及有效的咳嗽训练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改善患者营养,提高机体耐受力,有吸烟史者,说明并督促其术前戒烟,以尽量避免感染的发生,按要求择期手术至少戒烟2周以上,禁烟4-8周能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的几率[5]。

2.2术后预防干预术后早期活动,鼓励并协助患者循序渐进进行下床活动,可增加肺活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分泌物排出[5],有利于呼吸恢复。李明琴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保持呼吸道通畅、取适当、给予有效的镇痛适当镇痛可增加胸壁活动度,降低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使肺泡通气量增加,从而有效咳嗽及排痰,以减少肺部感染;协助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等措施能促进痰液排出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3-18]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14]。通过雾化吸入增强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防止分泌物干结,促使痰液排出,吸入时嘱患者做深吸气,这样药液随深而慢的吸气沉降于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局部治疗作用[15];较全身用药更直接、快速且无不适感[19];雾化吸人药物可直接到达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并贮存于肺泡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然后缓慢释放人血,作用时间较静脉或皮下给药显著延长[20]。沈云霞等的研究结果:抬高床头30-45度,还可使膈肌下降,胸腔容积增大,患者肺活量增加,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瘀血和心肺负担,减少并发肺部感染的机会,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1]。

综上所述,肺部感染是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居各种并发症之首[22]。大量的学者对如何预防老年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进行了很多的研究。笔者认为如何预防老年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是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不断探索的问题,只有了解老年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关知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才能减少甚至杜绝肺部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因此,做好术前的护理干预及术后采用得当的护理治疗措施,对预防老年术后的肺部感染的发生有较好的帮助,为有效的预防老年术后肺部感染提供临床理论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廖培娇,许红璐.肝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5):3567-3568.

[2]王杏茹.外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

学杂志,2003,13(8):774.

[3]李明琴,吴晓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4):46-47.

[4]王江丽.护理干预减少老年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临床护理,2011,49(8):90-91.

[5]王振英.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与干预.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5):352-353.

[6]高宇哲,王润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 63 例临床分析.贵州医学,2007,31(7):622.

[7]王勇,张永利.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42-43.

[8]李彬,袁德安.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47 例临床分析.新疆医学,2011,41:84-87.

[9]赵慧颖,吕晓颖.腹部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华医学感染管理杂志,2007,17(3):681.

[10]陈剑萍,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125-144.

[11]华学洪,李凤鸣.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0,31(3):309-310.

[12]王栩轶,何丽.1280 例老年患者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5,15(7):591.

[13]王月兰,张芳.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活动对肺部感染的预防.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114.

[14]李梅素,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和康复指导,河北中医,2006,28(8):616-617.

[15]孙忠兰.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2):1459-1460.

[16]王华.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11-112.

[17]朱文君.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312-1313.

[18]朱志云,梁伟丽.老年患者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0):4489-4490.

[19]闫文隽,许惠琴,外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临床合理用药,2009,2(19):107.

[20]林丽容,雾化吸入对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临床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11,16(5):760-761.

第6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

本组手术成功128例,经术后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87 例,男 56 例,女31 例;年龄43岁~75岁;股骨头坏死 21 例,股骨颈骨折16 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2 例,强直性脊柱炎 1 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 1 例。

2 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

2.1 感染 术后观察有无体温升高、患髋疼痛、髋关节局部软组织肿胀、皮肤水肿、局部皮温高、白细胞增高、血沉增高情况。术后应用抗生素2周;切口及时换药,注意无菌操作;刀口放置引流管,引出瘀血;尽量不留置尿管,以免引导起尿路感染;禁止术侧肌肉注射等。

2.2 脱位 注意观察有无脱位症状,如两侧肢体不等长、局部突出、活动障碍等。一旦发生脱位,立即制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日常生活中做到“三不”:即不坐矮凳或软沙发,不跷“二郎腿”,不侧身弯腰或过度向前弯腰,以免发生脱位。

2.3 血栓形成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下肢疼痛,浅静脉曲张、体温增高等症状。术后早期活动膝、踝关节,按摩下肢肌肉,年老体弱和糖尿病等深静脉血栓易发生的高危人群,使用抗凝、溶栓药物治疗。

2.4 预防出血 术后严密观察脉搏、血压的变化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协助医生更换敷料并加压包扎。定时挤压负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防止出血过多。若在短时间内有大量出血,色鲜红,则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5 术后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后持续应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干燥,保持引流袋低于伤口的位置。协助患者活动及翻身,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发生。患者若出现体温上升,切口红、肿、热、痛,提示感染发生,应及时处理,

3 康复锻炼

3.1 术后第1天康复练习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踝关节背屈,每个动作保持收缩状态5s,然后放松5s,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

3.2 术后第2天的康复练习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直腿抬高练习,但不能大于30°,要求足跟离床20 cm,在空中停顿5s~10s再放下,如此反复。

3.3 上下床练习 患者采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支撑自行上下床的方法。

3.4 站立练习及行走练习 术后第3天~第4天,患者在床边练习站立,当患者床边持续站立超过30 min而没有不适感时就可以进行行走练习。

4 出院康复指导

4.1 预防脱位无论站立还是坐着。弯腰不要超过90°。坐着或躺着时避免双叉或盘腿动作。

4.2 爱护关节不在不平整、光滑路面行走,避免重体力活动及需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

4.3 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以后每1年复诊1次。

第7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康复、护理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大,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较多见的骨折类型,但是由于老年患肢康复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骨折愈合率常常较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近年常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相对其它手术来说能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早日进行功能锻炼。为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要点,现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配合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 资料与结果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69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于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43例;年龄在54-82岁之间,平均73.5岁。单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53例,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16例。住院时间13-42d,平均25d。

1.2结果对本组69例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8个月。通过随访显示,通过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等措施,患者均无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髋关节活动度较满意,功能恢复较好。

2 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做好术前相关检查,由于本组患者年龄较大,对手术的耐受力相对较差,要结合患者病史和有无其它并发症,正确评估病情确保患者对手术有良好的耐受。对于一些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的患者,要针对并存病做好术前各种相应的特殊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此外对于一些高龄的患者,由于食欲差、胃肠道功能衰退等因素,其营养状态一般较差,影响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要给予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给予静脉补充营养[1]。此外由于老年患者常有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加之骨折后疼痛、活动受限等,容易出现心理负担重、恐惧等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采用解释、说服、安慰等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手术方式、方法及原理,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告知手术后有可能的不适应以及如何应对等,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

3 术后康复护理

3.1术后一般护理术后严密监测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吸氧1d,流量2.5-4L/min。对患者进行床边心电监护,每小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观察尿量及尿色是否正常,严格记录术后24 h出入液量。检查伤口情况,给予切口负压引流,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及液量情况,一般48-72h可拔出引流管。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肤色泽、感觉情况。对于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患者,可给予肌肉注射止痛药物或镇痛泵,并密切注意患者反应。

3.2 预防术后并发症感染、髋关节脱位和栓塞是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应对。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情况,一旦发现有感染情况立即协助医生进行处理。此外要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鼓励患者作深呼吸,以避免出现肺部感染。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鼓励其多饮水,定时用消毒尿道口,特别要注意翻身时保持尿管处于低位,防止尿液逆行引起感染。防止出现髋关节脱位的关键在于维持患肢的特殊,保持外展中立位,可在膝关节下垫一软垫以防止患肢过度屈曲和伸直,正确使用矫正鞋或进行下肢皮牵引。鼓励患者戒烟,避免吸烟引起静脉收缩及增加血液粘稠度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抬高患肢,促进患肢静脉血液回流[2]。应做好患者腰臀部的清洁,定时翻身以预防长期卧床引起褥疮的发生。加强患者术后营养补充,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补充奶粉、豆奶粉等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多吃水果等以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

4 出院指导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恢复期较长,因此出院后的自行康复训练十分重要。术后2周内髋关节活动度不能过大如不要弯腰或突然转身等;术后第1月内坐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不宜坐过低的椅子、沙发,不要翘腿或蹲下,髋关节屈曲角度不宜过大,完全康复后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但应避免进行对新髋关节产生过大压力的活动,如跳跃、奔跑、篮球等。要注意合理调节饮食,避免过度肥胖以免对髋关节产生过大压力。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如在康复训练中出现髋关节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李明, 李佩佳. 全髋关节置换术[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2(15): 1178-1180.

第8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中医证候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当前医学界公认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承受力差,骨折手术治疗后仍难以恢复,因此,如何寻找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中医辨证治疗在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状、促进伤口愈合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确疗效。因此,如何正确地将中医药辨证治疗方法融入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1]。本研究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后的病症变化,为中医辨证治疗和护理髋关节置换的术后并发症的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9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的股骨颈骨骨折而进行手术的患者,年龄60~87岁。

1.2纳入标准 ①年龄均60岁以上,因股骨颈骨骨折而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患者;②病例资料齐全。

1.3排除标准 ①患有心血管疾病、肝、肾严重疾病和糖尿病等患者;②病理性骨折患者(含股骨头坏死而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者);③病例缺失及病例资料描述不全者。

2 方法

首先,根据病例资料(含一般资料、住院情况和手术后情况)对患者进行观察、记录,并以"四诊指标"作为频数分析;然后根据中医证侯进行分类,其中各证侯体征如下:①气虚证:面色淡白,头晕,自汗,神疲乏力,气短息弱,少气懒言;②气血两虚证:面色淡斑或萎黄,神疲乏力,头昏目眩,或有自汗,心悸失眠,少气懒言,舌苔薄白;③肝肾阴虚证:头昏目眩,健忘耳鸣,失眠多梦,小便频数,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腰膝酸软;④血瘀证: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瘀血阻塞脉络(因此面色黛黑,皮肤粗糙,口唇甲紫暗,腹部青筋外露,舌紫暗等);⑤血热证:面赤口渴,舌红,初学或皮肤斑疹等。通过对以上症状进行鉴定,并以统计分析,总结中医证候,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证候分布(见表1~2)

根据中医诊断学和骨折中医证候分型的标准[2],我们主要将表1中的"四诊指标"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3],这些指标包括:面色淡白、神乏无力、咽干口燥、少气懒言、胁肋胀痛、局部红肿、疼痛拒按、肢体活动受限等。气虚血瘀证42例(占46.67%),淤积化热症30例(占33.33%),气滞血瘀证18例(占20.00%),通过两两比较统计学方法,这三种证侯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3.2不同性别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证侯分布 为了探讨性别与术后中医证候的分布关系,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女性患者在术后证候分布以气虚血瘀证为主,占所有女性证候中的60%,而且P

3.3 年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证侯分布 为了一进步研究年龄因素对术后不同证候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无论何种临床证候,各种证候的年龄统计学均无任何差异(P>0.05),见表4。

4 讨论

虽然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已经成为当前医疗界中治疗老年骨折最有效的办法,但是由于老年患者机能功能衰弱,免疫力低下,因此机体损伤愈合能力差,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和其他疾病的复发。由此可知,如何更有效的运用中医"无创伤"特点进行治疗,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4]。其中,进行正确的证候分析是中医治疗的关键步骤。本研究通过对9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术后证候分析发现,这些证候主要以气虚血瘀证、淤积化热症和气滞血瘀证为主(见表2)。其中,气血血瘀证占46.67%,这估计是大多数老年人五脏亏虚,加上骨折,使经脉损伤而淤血而成,外加手术刀刃之伤,更易导致气血亏损、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形成淤血,最后导致局部班淤、疼痛拒按、局部肿胀和脉弱等气虚血淤证。

不仅如此,通过分析性别、年龄与证候的关系(如表3~4),我们还发现这些症状具有性别倾向性,以女性发病为主,占60%,同时女性患者倾向发生气虚血瘀证,这估计与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五脏亏虚,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证候进行分析,我们对该病老年患者证候特点有了初步了解,只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些疾病病症,才能为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赵梁,葛鸿庆.邓晋丰教授对骨折术后的中医辨治经验[J].四川中医,2002,20(2):5-6.

[2] 罗宇文,蒋卫平.人工全髋关节换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 16(07) :1061-1064.

第9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因外伤致泪小管断裂的患者25例,其中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2例,下泪小管断裂23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6例,均是单眼,年龄13~71岁,外伤原因为车祸、撞伤、钝器击伤、拳击伤、爆炸伤、锐器割伤等。受伤时间至手术时间为3h~2d。

1.2手术方法

1.2.1手术是在显微镜下进行。

1.2.2准确寻找泪小管断端这是手术成功的另一关键。在内外眦连线对应的伤口处,将伤口尽量的展开就能较快地寻找到微白色略呈喇叭口样组织,并在手术显微镜下见光滑的黏膜组织,在该组织注射生理盐水,患者感到有水流到鼻腔或咽部,就能确定此断口是泪小管鼻侧端。

1.2.3插入泪小管支撑物选择泪小管支撑物为硬膜外导管,它管径及硬度适中,有韧性能适应泪道的生理弯曲,管身有刻度,便于把握插入深度,带钢丝内芯,头端是盲端、圆钝。用导管的头端插入泪小管两断端穿过经鼻泪管插入下鼻道,另一端自上泪小管插入经鼻泪管达下鼻道,自下鼻道取出导管两端固定于患侧面部。

1.2.4吻合泪小管导管插入泪道后,用5-0丝线在管壁外侧间断缝合3~5针,使两断端对位吻合,内眦皮肤伤逐层对位缝合。

1.2.5术后处理术后术眼用无菌纱布包眼1d,全身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2天术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天拆除皮肤缝线,3个月后拔除导管,拔管后用生理盐水连续3d冲洗泪道,抗生素眼药水点眼1~2周,定期冲洗泪道6个月。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了解病史及急诊处理泪小管断裂多伴有眼睑撕裂伤,应尽早清除创口内异物,清洁创面,封闭伤口。因此,护士接诊患者时需首先确定受伤的时间、地点、环境及致伤物体,是否经过处理,伤情评估,判断有无多发伤。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呼吸、脉搏、血压、出血等,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有无活动性出血,颅脑有无外伤,脊柱、骨盆、四肢有无骨折,胸部及血管等有无损伤,如有多发伤者,应首先抢救生命,待病情稳定后再行眼科处理。然后再检查视力,清洁伤眼皮肤和创面,并做初步检查来排除眼球有无损伤,动作要轻。眼睑有出血者应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局部清洁后以眼垫包封,请医生诊治。同时护士应配合医生对患者进一步检查眼部受伤情况,并做好手术前的准备。

2.1.2观察心理活动做好心理护理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多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患者对突如其来的受伤毫无思想准备,对眼部受伤程度和能否影响视力也不了解,而且还对眼睑撕裂伤所致的伤口出血非常紧张;同时因担心影响容貌及视力,而急切盼望手术解除痛苦,又对手术有恐惧感,担心手术失败,情绪往往不稳定。针对患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抚患者,充分发挥家庭亲人式的关怀,给予关心、体贴,给予安慰和鼓励,.同时介绍医院内治疗此类患者的情况,并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式及治愈率,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怖心理,树立对治疗对医生的信心,振作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同患者心理活动的差异较大,要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

2.1.3术眼检查及术前准备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术前需做X线正侧位片及鼻窦片来了解泪囊窝、骨性鼻泪管、鼻窦及鼻腔有无骨折或慢性炎症及排除眼球有无破裂、眼内有无异物,以决定手术方式和手术时间。而泪小管断裂往往伴有眼睑的损伤,眼睑损伤修复的最佳时间是伤后24h。因此护理人员立即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使患者能尽快手术,以免影响手术效果。手术前做好手术眼及其周围皮肤清洁消毒,预防感染,准确及时执行术前医嘱。

2.2术后护理

病人返回病房后,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监测生命体征,了解手术过程,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减轻焦虑心理。同时向患者讲述术后保持泪小管插入导管在位的重要性和手术后护理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及如何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泪小管插入导管脱落,预防术后感染,确保手术成功。

2.2.1一般护理①术后卧位。生命体征平稳者予以半卧位,有利于局部肿胀消退,术后应向患眼侧卧位,避免泪液积聚在内眦角伤口,有助于伤口的干燥愈合。协助生活护理,入厕最好有人陪伴。②饮食。手术后给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无刺激性的半流质饮食,予以营养支持,避免硬及辛辣食物。③术后术眼用无菌纱布包眼1d,应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脱落污染,准确及时执行医嘱,伤后24h内予以破伤风抗毒素1500U皮试后肌肉注射。全身及局部抗炎治疗,滴眼药水时避免眼药水瓶触碰眼,避免用不洁手或手帕檫拭眼睛,预防术后感染。④手术后第1天,进行伤口检查换药,检查术眼术后情况,如眼睑皮肤伤口的对合情况、有否出现感染现象和泪小管插入导管是否在位等,以便及时对症处理,确保手术效果。⑤手术后第7天拆除眼睑皮肤缝线,3个月后拔管,拔管后需连续冲洗泪道3d,定期冲洗泪道6个月。

2.2.2预防泪小管插入导管脱落向患者讲解术后保持泪小管插入导管在位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拔管前如果泪小管插入导管移位或脱落,会造成泪小管发生粘连,以致手术失败,因此要妥善固定泪小管插入导管,防止扭曲、折叠、脱落,告知患者不要用手去揉搓术眼创口,洗脸时注意动作轻柔,不能拉扯导管,眼周可用棉签细心擦洗。打喷嚏、洗脸、擤鼻涕时应注意防止导管脱出,切忌自行抽动或拔管。

2.2.3病情观察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出现伤口红、肿、胀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观察有无泪小管吻合的并发症,如泪小管息肉、泪小点及远端泪小管的哆开,导管脱落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泪小管息肉为塑料管刺激所致,手术切除即可,拔管后即不再发生。

2.2.4出院指导①告知患者切忌自行抽动或拔管,一旦出现泪小管插入导管脱落,如果在术后2周内可到医院行再插管;如果在术后2个月以后,可到医院行泪道冲洗,如果通畅,则需按拔管后处理,定期冲洗泪道。出院1个月内每周复诊1次,观察泪小管插入导管活动情况,检查导管是否在位,并定期冲洗泪道。②注意用眼卫生,防止洗头洗脸的脏水溅入眼内,避免用不洁的手或手帕擦拭眼睛。3个月内少看电视、书报,每次不超过0.5h,避免术眼过度疲劳。③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激动或悲伤。④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继续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保持局部清洁,远离风沙污染的工作环境。外出时戴防护眼镜,尽量少晒太阳,因为紫外线的照射,会刺激黑色素在眼睑伤口的沉积。

[参考文献]

[1]谭素芬,董诺,马文芳,等.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1):30.

[2]朱丽丽,于波,翟丕,等.泪小管断裂吻合术89例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2):145.

[3]孟祥伟,赵其顺.慢性泪囊炎泪道留置物改进[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