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消防的概念及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防的概念及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防的概念及意义

第1篇: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筑空间;安全设计

Abstrac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the safety design of the building space,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afety design of the current building space, safety design strategy of building space.Keywords: architectural space; safety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建筑的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需要从建筑空间安全设计开始着手,着力消除建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对建筑空间安全设计的概念及内容

1.1 建筑空间的概念

建筑空间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通过运用各种建筑要素和形式而形成的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的总称。其中,内部空间主要指由墙壁、地面、门窗、屋顶等围城的空间,外部空间是指建筑物和周围的树木、山水、街道、广场等形成的空间。

1.2 建筑空间安全设计的概念

建筑空间安全设计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是指为了避免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而进行的设计,它是建筑设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建筑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安全设计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从建筑的前期策划阶段到中期施工阶段和后期试用阶段等都要确保其安全性。同时,每个阶段又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设计以及建筑水暖电设计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1.3 建筑空间安全设计的内容

建筑空间安全设计既包括结构安全、电气安全、防火安全、以及安全设备等,也包括建筑安全规划、安全防范设计、场地安全设计、以及降低施工风险的建筑设计等。在进行建筑安全规划时,要对区域环境进行调查进行区域安全规划;同时还要研究城市灾害源、城市应急资源、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和重要机构的设置等,进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此外还要针对灾害情况制定减灾防灾和避难策略。在进行场地安全设计时,要分析建筑场地的周边环境,划分安全防范的等级,并设置缓冲区,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而安全防范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防范犯罪的发生,因此要特别对走廊、电梯、厕所等空间加强安全设计。

2 当前建筑空间安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层建筑没有避难层

为了缓解土地紧缺的状况,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层建筑的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受造价成本、住宅容积率、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的高层建筑没有设置避难层。这就导致一旦发生火灾等险情,救援消防云梯车无法达到救援所学的高度时,就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即使在一些设置了避难层的高层建筑中,由于其防烟系统的不完善,使得大量烟气会从风口位置进入到避难层内,达不到防烟的目的。

2.2 建筑消防通道存在问题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开发商往往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致使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小、空地少,缩减了防火间距,没有设置消防车通道。而在一些高层建筑中,虽然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了消防车通道,但一般没有设置在平坦空地上,且很多不是环形车道,没有回车场,限制了消防车的顺利通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筑内部至少要设置两个以上的消防安全出口和消防疏散楼梯,同时在建筑物之间也要设置连通消防安全出口,保证各楼之间可以实现相互疏散。此外,在消防登高面的一侧,要设置至少一块消防登高场地,保证消防车能够迅速展开施救工作。

2.3 建筑中的装修和配套设施不健全

当前,建筑越来越追求外表的美观和功能的健全,因此开始实行集中供应冷热水和空调,这样就增加了建筑自身的负担,使燃气、燃油、锅炉等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在一些建筑中,为了美观直接把消火栓箱镶嵌在墙体里,致使墙体自身的耐火极限达不到要求。因此,为了消除这些安全隐患,在进行建筑安全设计时,要尽量把消防栓设置成环状管网,在一些条形建筑中可以把管网竖向摆放成环状。此外,在高层建筑中进行安全设计时要确保建筑物耐火等级,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短时间内不被损毁,从而为进行人员疏散争取更多的时间,也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3 建筑空间安全设计策略

建筑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使用维护阶段,因此在进行建筑空间的安全设计时,要从这三个阶段出发,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1 规划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建筑选址、环境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招标投标等,在一些情况下还要制定初步的施工方案。在这一阶段,参与的人员主要有业主、管理人员、以及规划设计人员等,由于此时的建设环境和建筑构造还没有成形,一般不会出现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情况。但是,规划设计阶段的安全设计需要对后续工程的施工和建成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和识别,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加以预防和控制。规划设计阶段的安全设计要从现场调查着手,对建筑设计进行危害分析,预测在施工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一般通过分析地质状况、周边交通、地下管线、空中电缆、以及施工环境等,进行安全评估,然后再拟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还需要对工程竣工后的使用和维修等问题制定出对策,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例如,当建筑区有地下电缆或煤气管线时,为了避免发生触电或煤气泄漏事故,需要事先制定保护措施加以应对。

3.2 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阶段的安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量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安全问题。首先,在工程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工作,对于建筑结构以及消防设施的安置等不能随意更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还要保证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达到质量标准。建筑材料是建筑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而机械设备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确保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与建筑空间安全密切相关。同时,还要保证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建筑安全问题。

3.3 使用维护阶段

在使用维护阶段,与之相关的人员主要包括业主、来访者、维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主要包括建筑、设备、以及事故发生时可能会波及到的任何物体。因此,在进行建筑空间的安全设计时,不仅要使建筑物本身具有防火、防灾的功能,还要根据建筑物的地域特点和性质,全面分析和判断来自建筑内部及外部的安全威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带来的安全隐患。例如应对洪水、地震、台风、恐怖袭击等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4 结束语

建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栖身的场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使得建筑的安全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建筑空间的安全设计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蓉,王征.建筑安全设计[J].山西建筑,2009(25).

[2] 周铁军,左进,林岭.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J].新建筑,2007(05).

第2篇: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命周期成本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运行成本

1 引言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自喷系统)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该系统从技术、设备和材料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且通过推广应用,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良好势头,我国建筑业也发展迅速,兴建了一大批高层、大空间建筑及地下构筑物等内部空间条件复杂和功能多样的建筑物,建筑消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自喷系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自喷系统成本造价和经济效益问题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现阶段我国对自喷系统成本造价问题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材料成本、安装成本上(即:初始成本),对系统使用阶段产生的运行维护成本了解甚少,研究更无从谈起。对于建筑内部安装什么样的消防设施,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会选用初始成本较低者,在他们看来,初始成本低往往意味着经济效益好。其实不然,自喷系统后期的运行维护成本占到了其生命周期成本的绝大部分。若只考虑初始成本而忽略运行维护成本将造成很大误差,对建筑消防设施的选型决策问题将起到错误的引导作用。在自喷系统投资决策中,不能简单地选择初始购买成本最低的方案,而应该从系统购买直到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进行投资决策。因此,本文通过对生命周期成本法概念及方法的阐述,提出了将生命周期成本法运用于建筑消防设施决策中的观念,这是我国消防领域亟待开发和解决的问题。

2 生命周期成本法概述

2.1 LCC的概念

生命周期成本(即:Life Cycle Cost;简称:LCC)也被称为生命周期费用。对于LCC这种研究观念,早在1950年美国对可靠性的研究过程中就已有萌芽[1]。美国国防部给出的LCC的定义为:政府为了设置和获得系统以及系统一生所消耗的总费用,其中包括开发、设置、使用、后勤支援和报废等费用[2]。本文认为生命周期即从系统的最初研发直至消亡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期间。生命周期成本是系统在生命周期内所有成本的累计成本。

2.2 LCC方法应用于自喷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及重要意义

1966年6月美国国防部开始正式研究LCC,并在1970年开始使用LCC评价法。2005年12月,NIST(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在报告《Economic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Fire Sprinkler System》中对三个按NFPA(美国消防协会)规定设计的典型房屋平面图进行了系统LCC估算。报告从自喷系统制造商和安装专业人员处获得成本数据,将比较分析方法运用到成本数据中,对各类住宅的独立自喷系统和多用网络自喷系统进行生命周期成本估计,最后确定在三种不同类型住宅中成本最低的自喷系统选型[3]。目前,随着LCC方法在军事领域的成功应用,在民用领域也逐步得到了应用,其应用领域日益扩大[4]。LCC方法在我国已经被应用到汽车制造、桥梁建设、化工产品、环境保护、电力系统、钢铁冶金等领域中,但在消防领域中的应用还未实现[5]。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将LCC方法引入消防领域,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 目前建设项目中呈现出消防工程费用在整个工程费用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的态势,但由于人们对消防安全活动中经济问题缺乏科学系统的了解,在实践中无法做到资金的合理使用,降低了消防投资的效益,造成了资源不必要的浪费[6]。将LCC方法运用到消防投资决策中(特别是“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它是从系统从“出生”到“死亡”来考虑成本问题,综合考虑自喷系统的初始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可以有效提升投资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喷系统价值。

(2) LCC方法可以指导自喷系统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系统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消防设计和更加合理的消防系统选材,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自喷系统LCC的目标。

3 自喷系统LCC构成及计算方法

3.1 自喷系统中LCC构成

对于自喷系统,通过分析其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笔者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生产阶段和使用阶段。因此,自喷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也可以从生产者和使用者两方面来考虑。生产者成本可以分为:系统设计、生产、营销成本;使用者成本可以分为:系统购买、安装、运行、处置成本。作为使用者,要为系统生产出来和上市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和开销付钱,即系统生产时产生的成本(图3.1中的生产者成本)最终会转化为使用者购买系统时耗费的材料成本,因此可直接用材料成本代替。自喷系统LCC具体构成如图3.1。

3.2 自喷系统中LCC算法

根据自喷系统LCC构成情况,从系统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自喷系统LCC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3-1)

其中,LCC——自喷系统生命周期成本

First Cost——初始成本(即:在初始阶段对自喷系统的购买成本和安装成本之和)

O&M——在研究周期t内的维护成本、检查成本

Repair——在周期t内的修理成本

Replacement——在周期t内的损坏构件替换成本

Disposal——自喷系统寿命期完的处置成本

d——贴现率(值在0-1之间)

T——研究周期

其中,研究周期即进行LCC估计时的研究周期,可以选择自喷系统的寿命周期,也可不选择自喷系统的寿命周期。典型地,研究周期的范围可以是20到40年,依赖于使用者的意愿或者自喷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研究周期比系统的寿命周期稍短。国家标准和技术委员会(NIST)把整个研究周期分为计划建设期和服务期两个阶段:计划建设期是从研究之日开始到建筑物可以运行(服务期开始)为之;服务期是从建筑物可以运行开始研究结束为止的这一段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未来成本产生的时间并不集中,因此在对未来成本进行估计时,不仅要考虑不同时期成本的构成和周期的跨度,还要从时间价值的角度分析系统的LCC,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把自喷系统在不同时期产生的成本贴现到同一时间点上。决策者首先要确定所有的未来成本,并通过贴现方法将其还原为现值,这样才能评价投资的经济价值。未来成本贴现的时间就是研究周期。贴现率定义为:反映投资者货币时间价值的利息率。NIST把贴现率的定义分为两种类型:真实贴现率r和名义贴现率i。两者之间的区别是真实贴现率是指在研究周期内受到通胀影响,名义贴现率是指在研究周期内不受通胀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公式3-2)

或者 (公式3-3)

其中,I为通胀率[7]。

3.2.1 生产者成本

自喷系统的设计成本包括对自喷系统的市场调查、可行性研究、准备技术说明书等所花费的费用。市场调查阶段主要是调查客户需求量和自喷系统市场供求关系,并决定生产自喷系统的数量或进行新的技术开发;可行性研究是生产者在生产自喷系统之前对自喷系统的各项生产技术进行研究,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以确保其可行性。生产成本指在自喷系统制造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是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车间制造费用等,即通常所说的制造成本。生产成本与自喷系统的生产工艺有极大关系,同时受到生产厂家的管理、制度影响。制造自喷系统时产生的生产机器折旧、电费、水费等均属于生产成本。营销成本为自喷系统从加工完成到卖出期间对自喷系统成品进行运输、储存等花费的费用。由于生产者成本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以量化,若对其中的设计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生产所用电费、水费、存储成本等进行统计得出计算时所要求的所有确定数值将是一项工作量相当庞大的工作,在实践中实现起来十分困难。因此想到用另一种成本代替生产者成本,以简化该计算过程。由于对使用者来说,要为自喷系统生产出来和上市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和开销付钱,即自喷系统生产时产生的成本(图3.1中的生产者成本)最终会转化为使用者购买自喷系统时耗费的成本(即:购买成本),购买成本的确定数值相比之下很容易得到,因此可直接用使用者的购买成本代替生产者成本。即:

生产者成本=购买成本 (公式3-4)

3.2.2 使用者成本

自喷系统安装成本为使用者购买自喷系统之后进行安装所产生的劳动力、安装材料等成本,大致分为购买成本、安装成本、运行成本、处置成本四类。

(1) 购买成本、安装成本

由于消防公司对建筑进行消防工程造价时会估算出消防设施的购买、安装成本(即初始成本),且能够得出具体、确定的数值,因此,自喷系统购买成本与安装成本均可以根据建筑消防工程造价中自喷系统成本预算进行确定。据NFPA统计,安装费一般为购买费的12%—15%。

(2) 运行成本

虽然自喷系统的寿命长达100年之久,但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维护、检查,构件损坏也是避免不了,因此会产生一定运行成本,而且运行成本在系统LCC中占有极大比例。运行成本包括维护成本、修理成本、损坏构件替换成本和检查成本。但由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运行成本是LCC法在自喷系统的应用中最核心也是最难以确定的问题。

国外对系统运行成本计算与分析的方法技术发展很快,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与方法,作为消防投资决策和方案选择的依据是非常合理和科学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一是确定性方法,这类方法要求给出未来运营和维护方案的详细描述,进行计算时的所有变量要求给出确定的数值;二是不确定性方法,这类方法主要分为蒙特卡罗方法、敏感性分析和模糊集方法;三是基于系统成本数据库的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是神经网络方法,用已有的类似系统成本信息为输入样本,通过神经网络模拟计算出拟估系统的运行成本。

国内对系统成本计算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研究,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依据传统定额作为计价依据的估算方法,第二类是应用现代数学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其中第二类方法又包括BP神经网络估价法、加权灰色关联度估价法、模糊聚类分析估价法、作业成本法。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水平落后,对已完工程数据搜集整理比较晚,而且由于区域分割、条块分割,造成工程造价信息共享性差,已完工程数据库中数据量很少,因此采用国外的初始化建设成本方法是不可行的,特别是对于消防投资决策,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消防领域现状的模型和方法[8]。

笔者通过查阅多方资料,结合自喷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出一种简单便捷的理论计算公式,该公式只适合于对运行成本进行粗略估算。以维护成本为例,假定计算每年维护成本时,当年的工人工资率不变,则理论上可以用公式3-5—3-6计算得到。每年的维护次数,维护所需时间及维护工人工资率可通过对有关人员进行调研来确定。工资率为工人平均工作一小时能够得到的工资,维护、检查所需时间需用小时为单位进行计算。

每年维护成本=每年维护次数×平均每次维护所需时间×当年维护工人工资率 (公式3-5)

(公式3-6)

同理,运行成本中的修理成本、损坏构件替换成本和检查成本均可用上述公式进行粗略估算。

(3)处置成本

处置成本是自喷系统报废处理产生的费用。目前,国内外对处置成本的研究较少,现阶段只能依靠实际调查研究来确定处置成本,但其工作量庞大,施行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自喷系统而言,其使用寿命长达100年,远大于所属建筑使用年限,因此笔者认为在研究周期中基本不需要对其进行处置,也不需要考虑拆除自喷系统产生的成本。另外,其他产品和系统对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处置成本在总处置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自喷系统基本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其处置成本绝大部分来自于拆除系统时的工人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所以,在对自喷系统进行LCC估算时可以忽略其处置成本。

4 结束语

对自喷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成本进行估计能够对投资者进行消防投资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和指导,将LCC方法运用到自喷系统成本估算中是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消防领域亟待开发和解决的问题。但对于系统运行成本的估算问题,我国现阶段掌握的方法还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已完工程数据库中数据量还很少,我国还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LCC分析模型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肖保生. 设备管理系统[M].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

[2] 廖祖仁, 傅崇伦. 产品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法[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3.

[3] Hayden Brown. Economic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Fire Sprinkler System [R]. NISTIR 7277, December 2005.

[4] 陈晓川, 方明伦. 制造业中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研究概况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02,38(11): 17-25.

[5] GENG Jun-bao, JIN Jia-shan, LUO Yun, Wu Yi-liang. Development and Actuality of Life Cycle Cost Technique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une,2012.

[6] 田玉敏. 消防经济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7] NFPA13R, Standard Practice for Measuring Life-Cycle Costs of Buildings and Building Systems [S]. 2002Edition. America.

第3篇: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灭火;应急救援;消防水污染;特点;防控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D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368-01

前言

人们思维观念的进步,对于火灾危害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火灾不但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并造成深远且恶劣的社会影响,并破坏周边的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放射性的污染范围。火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也是现代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形势的复杂,人们的安全技能不足、许多建筑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人们缺乏消防常识等,还是不可不免的会出现火灾,需要进行灭火及应急救援。在进行上述活动时,不可避免需要的使用大量的物质,包括水、泡沫、干粉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原油的泄露还会使得海面受到严重污染,造成生态失衡,因此对其消防水污染进行控制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该类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1.消防水污染的基本含义

一般的水污染是指对水体中排入的各类污染物,其数量超过了水体本身对该类物质的环境容量及代谢能力,使得水体出现的一系列的变坏,包括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打破了水体的生态平衡,严重降低了水体的自净功能,会给水体周边居民、生物等造成一定的损害及不良影响。消防水污染则是进行灭火及应急救援的过程中,消防废水被排入到水体中,造成了水体特征的变化,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使得水体不仅无法正常的使用,还会对人体的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

2.消防水污染的特点分析

由于灭火及应急救援活动性质较为特殊,在该过程中造成了消防水污染也呈现出较多的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处理难度大 在进行灭火或者应急救援时,由于救援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险情的性质,或者环保意识薄弱,采取的处置措施不当,不但无法达到有效控制事故的目标,还会使得大量的污染物流入水源,渗入地面,提升了消防污水的处置难度;②突发性 化工灾害事故一般是由许多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吗,突然爆发出来,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前兆;③影响范围大 一旦出现消防废水污染事故,污染物会迅速扩大污染范围,使得周边大量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且需要组织各个单位的人员开始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污染物的控制,影响到其他单位的正常运行[2]。

3.相应控制措施

3.1 建立健全行为规范

政府部门需要强化行政立法,制定出相应的标准,约束企业的各项活动。具体来说是需要强加行政方面的管制,将规范制度进行立法,使之能够强制实行,要求国可能造成水源严重污染的重大危险源的设施,需要远离水源区或者生产生活区,包括供水水源、水源保护区、河流、湖泊、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农田、畜牧区、渔业水域等,其于上述区域的距离应达到国家标准或者相关的规定。企业需要强化自身的建设,保障能够有效的开展污水处理活动,且生产及并储存处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要求其构建污水处理系统,使之能够在一般的日常生产运行中,或者出现事故后,具有强大的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水体的污染,降低危险性[3]。

3.2 严格检查化工企业

消防部门需要全面掌握对辖区内的化工企业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的个场所均进行重点检查,包括化学危险品生产场所、储存仓库、中转场地、经营场所等,掌握其生产及储存的化学危险品的基本情况,如数量、种类、生产工艺、操作流程等,并对企业周边的居民及自然环境开展全面的调查,包括人员居住区的分布、人口流动、活动规律,该地区的主要方向、降水情况、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下水道走向、污水处理设施分布及其和周边自然水源地的联通临情况,如果条件较为复杂还需要调查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土壤渗透性等各项参数。另外还需要针对化学危险品运输的主要交通道路周围的河流、排水系统等进行调查。对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规定其主要的输送路线、时间等,尽量避免在人流密集和交通高峰期进行,并远离风险较大的区域和路线,控制其出现意外事故的概率[4]。

3.3 使用环保型灭火器

由于一般的灭火器包含的化学物质较为特殊。在使用的过程中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环保型灭火器,即洁净灭火剂,在达到有效灭火的基础上,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就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强化,绿色环保成为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研发并使用环保型灭火剂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细节部分,其也顺应了现代化城市向生态环保型城市发展的要求。在进行环保型灭火器的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其达到各项要求,才能保障其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①使用后不会出现温室效应,或者温室效应较为微弱,全球温室效应值(GWP)较低;②不会破坏臭氧层,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③使用后生成的合成物无法在大气中留存较长的时间。现代较为常用的环保型灭火器有泥浆灭火剂、多功能环保泡沫灭火剂、气溶胶灭火剂等,均能在有效灭火的条件下,兼顾环保性能。

3.4 树立环保意识

在灭火与应急救援的过程中,消防部队会根据现场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灾害事故带来的损失,该损失并不仅仅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物资消耗等,也包含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需要强化培训学习,提升消防人员的环保意识,出现事故后,进行处置时,各级消防指挥员需要在环保理念的指导下,保障眼前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兼顾长远利益,需要考虑到各类处置方法带来的后果,包括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环境影响等。另外还需要不断加强训练,提升消防部队的应急处置能力,将社会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协调一致的开展各项应急救援活动,并很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并兼顾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更好的预防消防水污染的问题[5]。

4.总结

在火灾及应急救援中出现的水体污染现象,对于环境的污染及生态的破坏作用巨大,但是消防部门并没有对该类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对于该方面的环保意识薄弱,且也没有组织消防人员进行相应的预防及控制的专项训练。相关法律法规中也并没有系统、具体的对该类活动中产生的水体污染问题进行规定,或者仅仅是较为零星的内容,但是其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消防水污染的防控措施,在实践的防控活动中,还需要消防部门的领导予以高度的重视,组织官兵开展环保学习活动,实施防控措施,并进行相应的战术的训练,提升其消防技能的同时,加强其环保意识,积极联合环保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团结协作,尽量控制消防水污染的情况,减少影响范围,降低损失,消除不良的社会影响,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施洪昌.石油化工企业水污染防控应急措施设计探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02):60-61.

[2]秦立朋,张学魁.消防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应急救援.2008(06):26-29.

[3]王景春.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与应急救援管理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4(01):39-41.

第4篇: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1)传统的空间关系。空间关系是人类对地理现象或环境的认知概念的直接反映,传统的空间关系意指空间位置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分别由空间现象的几何特性、非几何特性及非几何属性所影响。传统的空间关系具有空间尺度,建筑的规模通常被作为设计的第一考量,呈现一个多元的、非连续的整体,传统的建筑空间具有和谐性、对称性、对比性等特征。

2)现代的空间关系。现代建筑随着工业化的展开逐渐脱离以视觉样式为主导的轨道,在技长进步、产力革命中找到新的方向:铁装饰以及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让建筑有了巨大的发展。在现代建筑的空间关系布局上,设计师们主张建筑的实用功能:诺大的空间被划分为封闭、独立的个体,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类似玻璃盒子状的摩天大楼,如此清一色的建筑形体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间题他们没有考虑自我和对象的关系,即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如今绝大多数建筑设计仅仅停留在建筑空间这个层面上,因而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系列的社会间题。

3)扎哈眼中的空间关系。扎哈对空间关系的重新定义首层含义指的是重建空间对象的几何特隆从而空间关系,具体表现为重建空间现象的地理位置与形状。复杂且充满动感的建筑形态成为扎哈消解传统空间系统的表现方式:中心化和等级化的梁柱式盒子空间被扎哈设计理念中的无中心性、连续性、开放性所取代。早期扎哈的设计作品受俄国构成主义和至上主义影响,建筑风貌呈现块面状;而后期的作品则受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建筑空间的透明和空间的流动性研究影响,呈现出一种柔软、连续和非几何性的自由形态。除此以外,她所思考的重建空间关系不单慰旨在建筑空间层面上,更是考虑到把人与空间的关系延展到人借助空间来表达人类的社会理想,从显而易见的空间组织设计到改变人与空间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改进空间、人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建筑空间关系的重建

1)建筑内涵方面。与现代建筑相比,扎哈的设计理念及其建筑作品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展开对建筑文化的内涵性的研究。在扎哈的建筑中,建筑的空间表达不再是彼此割裂或是独立,它们的关系是模糊的、交互的;无硬角原则更是成为扎哈重建人与空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人不需要穿越空间就能同时拥有更多方向,没有连接处的交线,人的视觉领域不再局限于狭

小的空间。以德国的菲诺科学中心为例,无论是层叠而成的地板还是大屋顶跨越形成的大厅,它们都打破了传统的美学特征,通过运用无硬角原则厂降不同功能的空间联系起来:人行道与书店入口相通,其他空间通道类似树根状向不延伸,将人们引入底层的开放式广场;利用街道进\建筑不方,给人们一种幻觉、新鲜感,仿佛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不世界,这迷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感官体验。

2)空间结构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在建筑的创造过程中往往注重于外在形式和物的关系,极少涉及人的生命)比态和存在意义。扎哈在进行内部空间结构设计时,不采用窗户、门这类我们熟知的元素,而是选择体、边沿、楔状等手法来重新定义空间之间的镶接。以德国vitra消防站为例,从外观看上去是一个封闭式的建筑,但从其他角度观测时会发现大有不同:内部的墙壁呈锐角三角形,具有连续、分段的特点,使空间充满活力且形式多变,与我们熟悉的轮廓大不相同;与标准的建筑形体相比,建筑的门窗、楼梯、墙面、屋顶者啾抽象成特殊形状,传统的空间结构及组成方式被重新定义,如墙、门窗分别树由象为“体”和“切口”。

三、人与人关系的重建

人作为独立个体,每个人是不同的,在考虑空间物质性特征的同时,最重要的不是人与空间或建筑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建筑师处理建筑与人的关系时,正展现着他所理解并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这个点出发,我们会对建筑的空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建筑的空间被气们理解为一种空间艺术,其审美体验来自于被限定的空间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对体验者内心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唤醒,以及因关系而产生的情感的唤醒,我们称之为互动性、体验感。

在空间布局上,扎哈对不同功能的区域间进行整合,无硬角原则的应用使空间与空间互相穿插,为观者提供了选择多个方向的可能,使人环顾四周并一次性收集到感兴趣的信息,按事物的重要程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空间布局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多人们互相接触的机会,打破隔阂,产生情感交流与互动,挽救情感淡漠危机。

第5篇: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两型社会;防火植被;预防系统;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9004

1引言

在城市造林和提倡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的今天,作为城市绿肺的山体公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多数城市山体公园一般在既有自然山体的基础上改造而来(除部分近年来人造堆土形成的城市山体公园),在保留大量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局部新增植被或采用片林的形式进行绿化补充或构建新的生态系统,从而美化并满足山体公园的景观功能和游人的观赏需要。如何在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的同时又能保障公园内森林防火安全成为越来越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对城市山体公园森林防火及预防系统的规划,采用科学的技术措施和规范的合理控制,使其灾害防患于未然,将公共财产和人的生命损失降低到最小,在保障社会的安全生产的同时并长久保持大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2城市山体公园森林防火植被绿化规划

的目的和意义东西湖区作为武汉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及物流贸易加工基地,对武汉地区“两型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该区域的环境保护建设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吴家山公园位于东西湖吴家山镇中心,面积约12hm2,在东西区绿地系统中为面积最大的现状绿地,在该区域中起着“绿心”作用。随着该地区经济的不断迅猛发展,常住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区山体公园的植被及公共设施的安全性的弊病日益暴露,加强城市山体公园森林防火及市政设施规划迫在眉睫。

目前该公园主要存在4项不利因素:公园的火源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森林防火预防系统设施不够完善;由于山体公园的特殊性,造成局部园区道路不成体系;公园的建设周期过长,开放的进程逐步进行,给管理上造成一定压力;园内现有市政设施老化,目前不能满足景观功能及安全性需要(图1)。

综合以上因素,需尽快完善保护区域及已建成区域的公园森林植被防火预防体系,依据山体植被结构特点、物候期,按季节考虑植被规划,运用防火树种在防火季节和措施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完善保护区域及已建成区域的周边市政设施规划与环境相协调,通过消防系统规划与安全防控系统相结合,综合提升山体公园森林防火系统与景观效果。

根据山体公园火灾发生的条件和机理,结合吴家山公园的实际情况,在火险天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主要考虑可燃物和火源。在造林设计时优先考虑选择防火树种,在山腰和园路两侧栽种防火树种,形成生物防火带。由于山体公园火灾发生的危害性较大,故防火等级必须提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国内95%以上的树林灾害是由人为纵火或失火引起的。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邝 立:城市山体公园防火植被及预防系统的建设探讨环境与安全

4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系统

4.1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的概念及原理

防火植被一般通指不易燃烧抗火性强的常绿阔叶树及落叶较齐的阔叶树,通常情况下木料的耐受极限为5000kCal/m3·h。

一般自然的可燃物分类,按种类划分依次为:死地被物、地衣、苔藓(林地上的苔藓一般不易着火)、草本植物、灌木、乔木、森林杂乱物;按易燃程度划分依次为:易燃可燃物、燃烧缓慢可燃物、难烧可燃物。

在山体公园中,可燃物的分布格局通常由植被组成结构、郁闭度、林木年龄、林木层次等4点构成。

4.1.1植被组成结构

植被组成影响林下可燃物的组成、数量分布,并影响火的种类。一般针叶林易燃性大,而阔叶林小。森林燃烧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阔叶树的比例。针叶树多,森林燃烧性大;阔叶树多,森林燃烧性小。

4.1.2郁闭度

树林郁闭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林下可燃物的载量、含量和树林内小气候。随着树林郁闭度的增加,死地被物载量增加,活地被物载量减少。郁闭度的大小对林内光照、湿度和风速都有很大影响。树林郁闭度大林内光照弱,温度低,风小,蒸发小,湿度大,不易燃。

4.1.3林木年龄

幼小树木下杂草灌木丛生,容易发生火灾。中龄林,林内杂草灌木少,林内光照弱,湿度大,燃烧性能显著下降,具有一定的抗火能力。老龄林,树木高大,林冠稀疏,林地阳光充足,杂草丛生,也易发生火灾。在异龄针叶林内,由于林层交错衔接,易使地表火转为树冠火。

4.1.4林木层次

林木层次即树林的层次性,林木的层次结构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通常单林层郁闭度小,林下杂草多,导致易燃;复林层郁闭度大,林下杂草灌木少,且湿润,不易燃。单林层发生地表火,而针叶复林层地表火易转为树冠火。

4.2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的方法

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将季节性防火作为关键和首要任务来进行规划,春秋季节是山体公园火灾的高发期,对林火阻隔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天然防火植被进行阻隔,通过防火林带的构筑来形成一道生态型的防火屏障。

4.2.1防火林带的构成

乔木林带:主要是防止和阻截树冠火的蔓延,由阔叶乔木和亚乔木构成。

灌木防火带:由一些耐火灌木构成,主要用于阻截地表火的蔓延。

耐火防火带:耐火植物可以单独构成防火带,也可以营造在防火林带下。在这些地方种植一些药用植物、经济植物等,一方面起防火作用,另一方面可有一定的经济收益。

通常情况下防火林带与副防火林带是互为一体的,即防火林带设置的林带走向与防火季节主风向互相垂直;副防火林带是主防火林带的辅助林带,使防火林带构成若干封闭区。

4.2.2防火树种的选择

确定树种类型是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山体公园的景观效果和防火功效,就处于华中地区的武汉而言,从多年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而言,应遵循选择不易燃烧的抗火性强的常绿阔叶树及落叶较齐的阔叶树的原则。常绿阔叶树木中,如山茶花可耐14.9,海桐14.9,冬青14.9,八角金盘14.5,女贞14.5,黄杨14.1;在落叶阔叶树中,槐树14.9,三角枫14.5,樱桃14.5,银杏14.1,榉树13.4万kCal/m3·h。

4.2.3植被栽种方式和后期管理

由于城市山体公园区位特殊,周边环境复杂,部分地区还可能掺杂企业或生产单位、住宅等,需要全面地考虑交通环境、用地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做出合理评价后进行统一规划或对公园周边环境进行局部规划调整,以此营造较好的生境。在城市山体公园植被绿化中,较为主要的空间是山脚区域的绿化。在山脚绿化范围内种植一定宽度带刺的或较耐火烧的植物,如女贞、枸骨、火棘、刺柏、野蔷薇等,这样能阻止游人随意穿行带来的隐患,并能为拖延突发火情的蔓延赢得宝贵的营救时间(图2)。

图2公园防火植物规划分布——灌木 山腰部通过抗火性强、耐火烧的乔木带进行隔离,形成缓解火势的缓冲地带,如林下种植八角金盘、海桐、女贞、法国冬青等。在保留现有树木的基础上补植银杏、罗汉松、三角枫、槐树等(图3)。

图3公园防火植物规划分布——乔木“三分种,七分管”,除了规划种植树木外,对植被进行定期的“防火衣”喷洒尤为关键,事实证明对植被进行喷洒环保型阻燃剂可在一定期限内对植被的防火功效起到显著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有效期限可长达半年,半年后阻燃剂可转化为磷肥和氮肥滋养植被。另外定期对山体公园的地表可燃物,主要是垃圾、落地枯叶用抽风器等设备进行人工清除也可使火患降低。

4.3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的特点

(1)经济。防火植被采用树种多为乡土树种,可依造不同地区的植物进行选育,费用低廉,操作性强。

(2)林相结构完整丰富。采用具备不易燃烧的抗火性强的乡土树种的组合,通过植物群落的互相搭配既丰富了山体公园的林相效果,又可将防火性与生态性完美结合,使乔、灌、草层次完整,突现生态自然之美。

5预防系统

5.1预防系统规划

山体公园防火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森林火灾预防是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的先决条件,除了坚持依法治火,严控火源,同时要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各种防火设施设备建设,从而努力加强森林火灾的控制能力。防火预防系统的基本流程一般采用编制防火条例及管理章程林火预报林火监测防雷设施人力预防系统(专业巡护及宣传、防护人员日常训练、岗哨观测及监察)阻燃材料及应用物质预防系统生态预防系统。其罗列顺序见图4。

图4防火预防系统基本流程 5.2技术措施

5.2.1火灾监察及救护

确定山体公园火灾监察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能及时发现火情。一般由地面巡护和消防管网两部分组成,在公园内按不同的火灾级别区域装置和分布消防管网。消防管网通常分为两级布置,第一级设置在山体及周边市政道路范围内,火情发生时可利用火警高压水枪向山脚喷射,起到灭火功效;第二级设置在林区道路两侧,结合道路两侧防火林带而形成第二道防线,该防线设置宽度一般为4~6m(图5)。

图5防火系统林带防线规划5.2.2人工补救措施

配置专业的补救山体火灾的设施和通讯设备,在完善防火林带的基础上设置紧急专用通道,保证防火线和林区扑火道的交织,使其行成网状结构。对公园内现有建筑及其他景观设施应尽量采用防火板、防火涂料及防火封堵材料。在建筑的出口通道、楼梯、走廊等处设置防火天花板,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对暴露的电缆线、风管等设施进行分段防火分隔,避免火势通过这些开口及缝隙蔓延。

6其他景观配套设施

针对山体公园的特殊性,应将其定位为无烟公园,在园区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防火警示牌及相关提示信息,防止可燃物进入。增加植物标识系统,完善道路和疏散方向的指引标识,增设垃圾桶便于分类回收废物,阻隔可燃物的随意抛洒。另外应建立适合当地实情的山体公园火灾预测预报、监测及火灾评估体系,使其长期有效地进行监督管理。

7结语

城市山体公园森林防火植被及预防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经验积累的过程,在国家日益强调安全生产的大环境下,科学合理地保护绿色生态资源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将宝贵的绿色财富传承给下一代是园林工作者及广大自然科研人员的职责。通过本文的叙述,希望能够给同行们在城中森林——山体公园的建设工作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洪得娟.景观建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杨小波.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武汉市气象局.相关天气及气候特征的资料\[R\].武汉:武汉市气象局,2006.

[4]武汉市园林局.相关园林苗木参考及资料\[R\].武汉:武汉市园林局,2006.

第6篇: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无线;政务网;政府应急管理;功能和意义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67-01

一、无线政务网的概念及其特殊性

无线政务网(GovernmentRadioNetwork)就是一种政府各部门共用和共享的专业无线通信系统,在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时,协助政府部门做出快速响应,实施有效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强调,无线政务网不是一种技术或一种特殊的系统。它是一种归属权理念和一种业务运营模型,或者说是用户群体性质的划分。

无线政务网的特殊性在于其与中国移动等公众通信网络的不同。前者属于政府无线专用通信系统。尤其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克服公众通信网络可能由于基站被破坏造成的通信瘫痪以及人们集中通信所造成网络拥堵。另外,公众通信网内由于其平等的用户关系制约了政府对资源的“控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势必会造成延误时机的状况。而政府无线政务网保证政府的优先等级。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专网紧急呼叫时呼叫到组成员,遇到无人应答再转至调度台,直至将信息传达到位为止。

二、无线政务网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无线政务网能够满足政府部门应对全局性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技术要求。无线政务网在应急状态下:是一个覆盖市、区、街镇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基层单元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便捷通畅的指挥通信。

1.通播呼叫。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指挥中心,支持大量的调度台系统。能够确保应急通话单位的质量和数量,同时满足十几人、几十人甚至几百人通信指挥调度的要求。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后,通过对讲机呼叫事发区域周边的应急部门联动处置。这样就能做到“随时守听对讲机、就近联动处置”,处置速度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2.动态重组。在应急指挥调度期间实现重新组合数据或数据结构的过程,从而实现加速和及时的通信功能。

3.紧急呼叫。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专网终端上的紧急呼叫按钮的定义是专网紧急呼叫是呼叫到组成员,遇到无人应答再转至调度台,直至将信息传达到位为止。

4.抢插强拆。当网络出现排队或本通话组被占用时,政府可以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直接插入通话组,或拆掉优先级别低的通话权,强制占用通话信道资源。

5.优先等级。公众通信网络内政府用户的优先级不能根据需要而灵活设定,由于其平等的用户关系必然制约政府对资源的“控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遇到用户发起全网组呼,现有公网资源势必造成通信堵塞,造成延误时机的状况。而政府无线政务网优先保证政府的通讯运作。

6. GPS定位功能,能够对应急处置现场的应急人员进行实时位置跟踪。以确保指挥中心对应急人员的位置有准确的掌握。

7.其他数据支持和应用业务。如为应急处置现场执法人员提供对可疑人员或车辆的信息获取的多时隙分组数据业务,以及支持应急处置指挥机关将信息和指令下达给现场应急人员的WAP PUSH功能等。

(二)实现支持政府各部门日常的、局部性的应急管理和日常工作的目的。在常态下:是一个面向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基层单元的日常无线通信网络,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基层单元的日常行政管理和生产作业调度提供服务。

三、发挥无线政务网功能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政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欧、美、日都建有相对完善的无线政务网或类似系统。

我国一些主要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设了无线政务网,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宁等。目前为止,我国主要城市虽已开始部署无线政务网,但仍属起步阶段。近年来,政务专网在一些重大事件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服务、5・12汶川地震、4・20雅安地震应急抢险,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指挥调度和通信保障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看出,政务专网无论是在重大赛事的保障上还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调度服务中都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将政务专网在各大城市迅速普及、推广。这不仅是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建设服务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降低财政支出,节约政府开支的需要。各级政府正在努力寻求以更低的开支来支持各项政府服务。如果多个政府部门可以共享特定的资源,就可以缓解紧张的政府预算,将其用于其它公共需要或投资。更进一步,有些政府会通过电信运营商或其它专业机构出资建设无线政务网,以减轻一次性投资的压力。

(二)优化政府服务、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在无线政务网出现之前,每个政府部门分别采购自己的无线指挥系统。在这种各自为政的系统模式中,有些部门由于财政预算紧张,可能决定不购买无线政务系统;也有可能购置一套达不到自己全部要求的简单系统,从而造成某些部门由于通信条件的欠佳实际应急调度过程中没有实效或低效率。

(三)满足各种标准化操作的需要。政府对特定的技术、战略合作或开放式标准制订统一的标准,从而使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更高效地工作,最终节省费用。

(四)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无线政务网最重要的作用是改进政府部门(主要是公共安全用户和联动部门)之间应急通信的需要。在各级政府完成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之后,不同政府部门,特别是诸如公安和消防部门等各自使用一套无线电系统的问题所造成的相互之间沟通不善严重妨碍或阻挠了他们面向公众做出有效和高效反应的能力。从许多方面讲,无线政务网是一种运行模式,加入其中的政府各部门必须使用规定的统一而共享的系统,大家互惠互利。

无线政务专网无论是在重大事件的通信保障方面,还是城市应急抢险调度方面都能满足政府需求,政府无线专网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无线政务网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建立有效的政府应急专网已成为政府科学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第7篇: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冷热源;设计

1 室内设计参数

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

房间名称 室内温度/℃ 相对湿度/% 新风量

m3/h・p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办公 26 20 ≤60 ≥30 30

商店 26 18 ≤60 ≥30 20

餐厅 26 20 ≤60 ≥30 30

会议室 26 20 ≤60 ≥30 30

电梯厅 27 18 ≤60 ≥30 30

走廊 27 18 ≤60 ≥30 30

表1 室内设计参数

2 空调冷热源

2.1 空调冷源

本工程空调冷源采用三台制冷量为2 642 kW 的电制冷离心机组,其中一台为变频离心机组,置于地下1 层制冷机房内。单台冷机容量满足裙房冷负荷需求,另外两台冷机容量满足塔楼冷负荷需求。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5 ℃/12 ℃,为低区空调系统直接供冷。低区冷冻水在17 层经换热机组换热,提供6 ℃/13 ℃的冷冻水作为高区空调系统冷源。

2.2 空调热源

本工程空调热源采用三台制热量为2 100 kW 的真空锅炉,置于地下1 层锅炉房内。单台锅炉容量满足裙房热负荷需求,另外两台锅炉容量满足塔楼热负荷需求。锅炉供、回水温度为60 ℃/50 ℃,为低区空调系统直接供热。低区热水在17 层经换热机组换热,提供55 ℃/45 ℃的热水作为高区空调系统热源。

3 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采用四管制,通过制冷机房和锅炉房内分(集) 水器上的阀门切换实现冬夏季转换,制冷机房、锅炉房内分别设置自动补水定压及水处理装置。空调水系统竖向管路布置为异程式,水平方向布置为异程式,各层回水支管上设置平衡阀调节水量。

4 空调风系统

塔楼采用四管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的方式,空调风系统分区,17 层以下一个分区,17 层以上一个分区。17 层设有3 台新风热回收机组,新风与排风经过热交换后送入5 层~16 层的各层。屋顶设备层设有3 台新风热回收机组,新风与排风经过热交换后送入18 层~33层的各层。每个楼层新风支路上设置CAV 定风量装置,调节各层新排风量。新风支路设有电动阀,未出租或不使用的楼层可关闭。

5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5.1 通风系统

地下停车库、各设备用房和厨房按需要设置机械排风和补风系统。地下停车库排风量按按大于6次/h计算,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0%设计。平时机械通风采用诱导通风系统,按防火分区分别设置诱导通风系统。所有公共卫生间、垃圾间、排污泵房采用集中式机械排风系统,设计排风换气次数按大于15 次/h计算; 电梯机房设计排风换气次数按大于12 次/h计算; 锅炉房正常换气次数按大于6次/h计算,事故通风按大于12次/h计算,风机为防爆型。

5.2 防烟系统

该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加压送风机向楼梯间送风,楼梯间与前室之间设余压阀。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加压送风量通过压差法和风速法计算,并与规范要求相比较后确定( 三者中取较大值为实际的送风量) 。地下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采用自垂百叶风口; 地上、地下共用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采用电动多叶正压送风口,地上部分着火时,地上部分电动多叶送风口打开,地下部分电动多叶送风口关闭,反之亦然。

5.3 排烟系统

地下停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按照防火分区设置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大于2 000 m2,排烟量按换气次数6 次/h设计,补风量为排烟量的50%。排烟系统流程: 补风火灾区域排烟口排烟系统风道排烟竖井消防高温排烟风机室外。

该建筑内无外窗且长度超过20 m 的内走道,或虽有外窗但长度超过60 m 的走道,均设机械排烟系统,不具备自然补风条件的,设补风系统,补风量为50%排烟量。除设备用房外,地下超过50 m2的房间均设机械排烟系统,并设有补风系统,补风量为50%排烟量。地上裙房部分超过100 m2的无窗房间均设机械排烟系统。对裙房部分的中庭,设置了独立的机械排烟系统。

6 自动控制系统

6.1 空调制冷与供热系统

1) 根据预设定程序自动决定空调制冷与换热系统的工作状态。2) 冷机空调回水总管设有流量计,根据供、回水温度,自动调节冷机运行台数。3) 真空锅炉回水总管设有流量计,根据供、回水温度,自动调节锅炉开启台数。4) 换热机组根据二次侧供水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调节设置在一次水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比例调节阀,调节进入换热器的一次水量。5) 值班负荷控制: 晚上特定时间后,采暖系统进入值班采暖模式,系统维持在低负荷运行,维持室内温度高于5 ℃,所有末端设备的设定室内控制温度强制改为5 ℃。值班采暖模式一直维持到早上的制定时间,所有末端切回原有的设计室内控制温度。

6.2 冷热水循环泵系统

1) 恒定水系统最不利环路( 或最不利环路组) 资用压差,实现对冷、热水循环泵的变频控制。2) 在保证压差设定值的前提下,以输送效率最高实现循环泵组群控。

6.3 新风机组、新风热回收机组

1) 在机组回水管上设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流量曲线为等百分比特性,根据送风温度夏季调节冷冻水流量,冬季调节热水流量。2) 整个中央空调采暖系统均通过中央控制。所有新风空调机与室外相连的风管上均设置电动阀门且与新风机或空调机的供回水管上的电动阀门联锁,以防止冬季温度过低时水管冻裂。表冷器设有防冻开关。新风进风阀与风机连锁。

6.4 风机盘管、地面辐射采暖系统

1) 风机盘管回水管设开关型电动两通阀,根据室内温度调节两通阀的开闭; 风量由三速开关手动控制。2) 地面辐射采暖系统每组分配器的回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二通阀,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供水量。

7 节能设计

1) 合理确定室内设计参数,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满足节能标准要求,设计采用一台变频电制冷机组,低负荷运行时,LPLV 值高,能够更好的节能运行。2) 空调供、回水采用大温差运行,空调冷热水循环泵采用变频控制,提高了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及降低了管材耗量。3) 塔楼回水总管设有电动阀,塔楼与裙房运行时间不同,塔楼不使用仅裙房使用时关闭,以节省运行能耗。4) 采用热回收型新风机组或空调机组,其额定热回收效率大于60%,以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吊装板式新风热回收机组应内置旁通,过渡季节使用时,不进行热回收; 转轮热回收机组过渡季节使用时关断转轮开关,不进行热回收。5) 为了更好的节能运行,在最热的一个月内,将冷机进、出水温度设置在5 ℃~12 ℃,其他运行时间将冷机进、出水温度设置在6 ℃~13 ℃,提高冷机效率。6) 新风管道、回风管道、供回水及冷凝水管路均做保温,保温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第8篇: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 系统工程; 功能分析; 影响原因; 对策

一、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概述

(一)智能化建筑的概念与特点

智能化建筑,是适应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将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多方面的先进技术与建筑相互融合,形成最优化的结合体,从而使该建筑具有工程投资合理、信息管理科学、设备高度自控、服务优质高效、生活便捷舒适和环境绿色安全等特点。

(二)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概念及构成

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通过对建筑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控制与管理,以满足用户对建筑物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从而使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

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构成主要由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建筑环境结构系统和服务与管理的综合集成系统三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就是BAS(楼宇自动化系统)、CAS(通信自动化系统)和OAS(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且三者通过SCS(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有机集成。BAS由电力的供应管理系统、照明的控制管理系统、环境的控制管理系统、消防的报警控制系统、安保的监视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计算机实现监控和管理,形成计算机的网络集成体。CAS 是应用于实施智能化建筑内的通信通讯和计算机网络处理的信息网络系统。

二、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

(一)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智能化建筑学是一门技术先进的新兴学科,我国也于2000年颁布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但是这些理论性成果和专业化标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并不能契合智能化建筑实际上的发展速度,而对此门技术的探究与深入了解仍过分依赖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市场需求和良好发展前景,理论的系统化和行业标准的规范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智能建筑设备的进口依赖性减弱,国内供应市场出现萌芽

在过去的智能化建筑工程产品市场,国内产品鲜见。这是由于我国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发展起步较晚,对智能建筑的了解不够深入,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不够成熟。但近年来,这种智能化建筑产品市场一直被国外生产和技术类企业所垄断的局面逐渐被打破,我国已经开始致力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产品的开发。

(三)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地区不平衡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明显差异性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所在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凭借各自突出的区位优势,智能化建设水平远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也就是说在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发展的地域性上来看,存在着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但其他地区智能化建筑的市场同样存在,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战略地位。

与此同时,也就增加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但是从事此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由于需要集合多方面的人力资源人才,因此在专业的严谨性和熟练程度上就给予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从业人员参差的专业化程度又是一项严苛的挑战。

三、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影响因素

(一)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设计

1.制定智能化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智能化建筑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的问题,而是设计规范在整个工程的实施方面起重要作用。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都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因为国外并没有类似于此种各类建筑物都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因此这一制度化的规范过程,是设计方面坐标性指针的构建过程,也是当前该行业发展的空缺点。

2. 投资与需求的矛盾和设计与施工的矛盾

由于投资与需求之间矛盾的存在,导致设计时无法采用有侧重的投资策略,对智能产品的选择缺乏实用性的考虑,过多追求设备的先进性,使该系统在实际的施工中遇到返工、停工的众多困难,既浪费了有效资源,又陷入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怪圈中。

(二)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

智能建筑是一个通过对各个子系统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集成系统,因此集成系统的部分功能是来源于子系统功能,并将子系统的全部功能进行叠加组合,以实现其功能的整合和系统化,使集成系统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所以系统集成商的作用不容小觑。

对开发商来说,智能化建筑的专业性增加了寻找优秀集成商的困难性。单通过市场招标投标,只能从表面上对企业的业绩和资质进行初步了解,如果选择对实际工作缺乏经验,对相关规范不熟悉的集成商,甚至是智能化系统产品的商,那么施工责任不明、施工管理无序、施工人员失误等都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此外, 由于缺少国产智能化产品,国外产品的垄断性和不兼容性, 也使工程存在零部件互换困难和系统的连接障碍的危险。

(三)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开发商与承包商

目前在智能建筑中,广为采用的布线系统,是支持BAS、OAS、CAS等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平台。综合布线各层设备小空间的面积必须比以往的竖井的小面积大才可以保证整套设备安装位置和维护空间,以及热源设备热量散发。同样重要的是水平布线,一般要有通风的空调管道、自动喷淋的消防管道、强弱电的电线电缆、火灾的自动报警以及消防联动的控制管线、共用电视天线的管线、闭路监视的管线、安保监控的管线和大量的布线桥架与线槽,因此需要占用很大的自然空间。

从承包商方面来看,智能建筑系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管理要求都非常高, 要求从事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具有该行业相应资质证书, 普通非水电安装队是无法完成施工要求的。

(四)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网络运营商与物业

虽然部分智能小区已铺设宽带网,但运营效益低,网络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开发商不能真正了解宽带等网络的增值服务商业务等原因,使用户要对已有布线系统交比正常入网更高的租金费用。

此外,物业公司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 也导致了智能化运营达不到预期效果,使系统工程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四、应对影响因素采取的措施

(一)进行客观独立的市场需求分析,进行严谨可行的方案设计

进行有利于客户的需求分析, 合理进行方案设计,针对建筑的具体要求适时作出符合要求的方案。建筑师和各专业工程师之间要紧密配合,让技术更好地服务用户。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分层次集成,不攀比不浪费。

(二)集成商、开发商、承包商以及物业部门的专业化提升

系统集成商应当是具备技术、市场、工程、物业等多方面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在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树立形象和品牌观念,并对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能熟练掌握并确保系统的正常。开发商和承包商在专业素养提高的同时,更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而物业方面,通过对系统性能和运行的学习,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使物业管理通过这一高科技途径获得服务的增值。

(三)政府和行业协会制定和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引导市场发展方向

对行业术语统一规范,加速制定相关标准、规范;规范项目招投标市场,坚持贯彻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资质动态管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引导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结论:智能化建筑系统科技内涵丰富,学科覆盖跨度性大,因此把我了解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明确影响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其发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阎俊爱,骈永福.智能建筑技术与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第9篇: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完整VI项目设计书

一、视觉基本要素设计

二、视觉应用要素设计的准备工作

三、具体应用设计项目的展开

四、编制VI视觉识别手册

一、视觉基本要素设计

企业标志

企业标志,可分为企业自身的标志和商品标志。

企业标志特点:

其一,识别性。

其二,系统性。

其三,统一性。

其四,形象性。

其五,时代性。

企业标志设计作业流程:

调查企业经营实态、分析企业视觉设计现状,其具体包括如下现状:

其一,企业的理念精神内涵与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

其二,企业的营运范围、商品特性、服务性质等。

其三,企业的行销现状与市场占有率。

其四,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其五,企业经营者对整个形象战略及视觉识别风格的期望。

其六,企业相关竞争者和本行业特点的现状等。

1、确立明确的概念。

2、具体设计表现。

3、标志作业的缜密化:

其一,标志细部的缜密化。

其二,标志形态的数值化:

一是方格化,

二是比例尺寸标志法,

三是圆弧角度标志法。

其三,标志形态的多样化:

线条粗细的变化;

正负形的变化;

彩色与黑白的变化;

各种点、线、面的变化(如空心体、网纹、点成面、线成面等);

对应不同媒体的形态变更;

缩小或放大形态的变化。

企业标准字

企业标准字是将企业名称、企业商标名称略称、活动主题、广告语等进行整体组合而成的字体。

企业标准字特征:

其一,识别性。

基二,可读性。

其三,设计性。

其四,系统性。

企业标准字种类:

其一,企业名称标准字。

其二,产品或商标名称标准字。

其三,标志字体。

其四,广告性活动标准字。

企业命名或更名:

企业更名方案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全面变更公司名称,包括现有标准字、标准色等基本视觉要素。

其二,部分变更或简化企业名称,同时推出新的标准字、标准色。

其三,阶段性变更。

其四,统一企业名称和商标品牌名称。

其五,在企业名称的标准字和标准色不变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开发出适应不同场合的变化形式,以求达到形式变化的感觉。

标准字制图法:

标准字制图法常用两种方法:

其一,方格表示法。

其二,直接标志法。

企业标准色

企业标准色,是指企业通过色彩的视知觉传达,设定反映企业独特的精神理念、组织机构、营运内容、市场营销与风格面貌的状态的色彩。

标准色的开发设定:

调查分析阶段:

其一,企业现有标准色的使用情况分析。

其二,公众对企业现有色的认识形象分析。

其三,竞争企业标准色的使用情况分析。

其四,公众对竞争企业标准色的认识形象分析。

其五,企业性质与标准色的关系分析。

其六,市场对企业标准色期望分析。

其七,宗教、民族、区域习惯等忌讳色彩分析。

概念设定阶段:

积极的、健康的、温暖的等(如红色);

和谐的、温情的、任性的等(如橙色);

明快的、希望的、轻薄的等(如黄色);

成长的、和平的、清新的等(如绿色);

诚信的、理智的、消极的等(如蓝色);

高贵的、细腻的、神秘的等(如紫色);

厚重的、古典的、恐怖的等(如黑色);

洁净的、神圣的、苍白的等(如白色);

平凡的、谦和的、中性的等(如灰色)。

色彩形象阶段:

通过对企业形象概念及相对应的色彩概念和关键语的设定,进一步确立相应的色彩形象表现系统。

模拟测试阶段:

其一,色彩具体物的联想、抽象感情的联想及嗜好等心理性调查。

其二,色彩视知觉、记忆度、注目性等生理性的效果测试。

其三,色彩在实施制作中,技术、材质、经济等到物理因素的分析评估。

色彩管理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对企业标准色的使用,作出数值化的规范,如表色符号、印刷色数值。

实施监督阶段:

对不同材质制作的标准色进行审定;

对印刷品打样进行色彩校正;

对商品色彩进行评估;

其他使用情况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等。

辅助图形

辅助图形是企业识别系统中的辅视觉要素,它包括企业造型、象征图案和版面编排等三个方面的设计。

1、企业造型(又称之为商业角色或吉祥物、商业标识画)的设计与应用:

企业造型是为了强化突出企业或产品的性格特征,而设计的漫画式人物、动物、植物、风景或其他非生命物等,作为企业的具体象征。

企业造型的应用:

其一,二维媒体,如印刷品等。

其二,三维媒体,如影视媒体。

其三,户外广告和POP广告等,如路牌、车体。

其四,企业公关物品和商品包装,如赠品等到。

2、企业象征图形的设计构成:

象征图形不是纯装饰的图书馆案,是企业基本视觉要素的拓展联系。

企业象征图形的设计题材:

其一,以企业标志的造型为开发母体。

其二,以企业标志或企业理念的意义为开发母体。

3、版面编排设计:

一般的版面包括天头、版心、地脚三大部分,编排的内容要素包括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基本要素组合、正文(文字和图)、企业造型等,它们处于版面的不同位置。

版面编排常用两种方式表示其结构:

其一,直接标示法。

其二,符号标志法。

企业视觉识别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

根据具体媒体的规格与排列方向,而设计的横排、竖排、大小、方向等不同形式的组合方式。基本要素组合的内容:

其一,使目标从其背景或周围要素中脱离出来,而设定的空间最小规定值。

其二,企业标志同其他要素之间的比例尺寸、间距方向、位置关系等。

标志同其他要素的组合方式,常有以下形式:

一是标志同企业中文名称或略称的组合;

二是标志同品牌名称的组合;

三是标志同企业英文名称全称或略称的组合;

四是标志同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及企业选型的组合;

五是标志同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及企业宣传口号、广告语等的组合;

六是标志同企业名称及地址、电话号码等资讯的组合。

禁止组合规范:

其一,在规范的组合上增加其他造型符号。

其二,规范组合中的基本要素的大小、广告、色彩、位置等发生变换。

其三,基本要素被进行规范以外的外理,如标志加框、立体化、网线化等。

其四,规范组合被进行字距、字体变形、压扁、斜向等改变。

专用字体

专用字体包括现有标准字体和指定字体。

标准字体:

多用于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商标名称等。

指定字体:

常用于部门名称、设施名称、分支机构名称及其地址、广告内容、正式文书等。

设计选择专用字体应注意事项:

其一,调查整理专用字体的使用范围、使用目的、使用状况等。

其二,选用指定字体,应考虑同标志和标准字体等基本要素的风格相协调。

其三,所选字体的种类及文字的组合形态、方法应有一定的规律,并形成具有可读性的、再现性的、识别性的文字系统。

返回页首

二、视觉应用要素设计的准备工作

应用要素项目的现状调查

现状项目的收集分类:

对现有应用要素的项目收集的,主要集中于以下项目内容:

其一,事务用品类,如名片、各式文书等。

其二,广告促销类,如小手册、电视广告、公告资料等。

其三,标识招牌类,如旗帜、各类导引标识等。

其四,运输工具类,如运输卡车、拖车等。

其五,商品包装类,如商标、包装纸等。

其六,员工制服类,如徽章、工作服等。

其七,建筑环境类,如外观、办公室等。

其八,展示典礼等,如纪念活动、展示环境、专卖店等。

应用要素设计开发策略的确定:

对于某个企业形象中的具体应用要素设计项目而言,在开发设计之前,应对其客观的限制条件和依据作出必要的确定,避免设计项目虽然很美,但不能使用的问题:

其一,项目的功能需要。

主要是指完成设计项目成品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如形状、尺寸规格、材质、色彩、制作方式和用途等。其二,项目使用的法律性限制。

如信封的规格、招牌指示等环境要素的法规条例。

其三,行业性质的需要。

主要是指企业所在行业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或需要,如事务性用品中的单据、包装类的规定等。

返回页首

三、具体应用设计项目的展开

目录:

1、事务用品类;

2、包装产品类;

3、旗帜规划类;

4、员工制服类;

5、媒体标志风格类;

6、广告招牌类;

7、室内外指示类;

8、环境风格类;

9、交通运输类;

10、展示风格类;

11、专卖店风格类;

12、其他。

事务用品类

其项目细则包括:

1、名片

2、信纸

3、信封

4、便笺

5、各型公文袋

6、资料袋

7、薪金袋

8、卷宗袋

9、合用书

10、报价单

11、各类表单和账票

12、各类证卡(如邀请卡、生日卡、圣诞卡、贺卡)

13、年历、月历、日历

14、工商日记

15、奖状、奖牌

16、茶具

17、办公设施等用具(如纸镇、笔架、圆珠笔、铅笔、雨具架、订书机、传真机等)

主要设计要素:

事务用品类的主要设计要素一般包括:

企业标志

企业名称(全称或略称)

标志字

标准字

标准色彩

企业造型

象征图形

企业署名

地址、电话、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信箱、邮政编码

企业标语口号

营运内容

事务用品名称(如“请柬”、“合同书”)

图形、文字、构图

肌理、制作工艺等

包装产品类

包装产品类项目细则:

1、外包装箱(大、中、小),

2、包装盒(大、中、小),

3、包装纸(单色、双色、特别色),

4、包装袋(纸、塑料、布、皮等材料),

5、专用包装(指特定的礼品用、活动事件用、宣传用的包装),

6、容器包装(如瓶、罐、塑料、金属、树脂等材质),

7、手提袋(大、中、小),

8、封口胶带(宽、窄),

9、包装贴纸(大、中、小),

10、包装封缄(大、中、小),

11、包装用绳,

12、产品外观,

13、产品商标表示,

14、产品吊牌,

15、产品铭牌等。

主要设计要素:

包装形式:

单件设计、成套设计、组合设计、组装设计等。

构成要素:

企业署名(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企业造型、象征图形等),

图形(摄影、插图等),

文字(使用说明、质量保证等),

材质(纸、塑料、金属、布、皮等),

结构,

制作工艺等。

旗帜规划类

主要项目细则:

1、公司旗帜(标志旗帜、名称旗帜、企业造型旗帜)

2、纪念旗帜

3、横式挂旗

4、奖励旗

5、促销用旗

6、庆典旗帜

7、主题式旗帜等。

8、其中各类吊挂式旗帜多用于渲染环境气氛,并与不同内容的公司旗帜,形成具有强烈形象识别的效果。

基本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

企业名称略称

标准色

企业造型

广告语

品牌名称

商标

图形

材质(纸、布、金属等)

员工制服类

主要项目细则

1、男女主管职员制服(二季)

2、男女行政职员制服(二季)

3、男女服务职员制服(二季)

4、男女生产职员制服(二季)

5、男女店面职员制服(二季)

6、男女展示职员制服(二季)

7、男女工务职员制服(二季)

8、男女警卫职员制服(二季)

9、男女清洁职员制服(二季)

10、男女后勤职员制服(二季)

11、男女运动服(二季)

12、男女运动夹克(二季)

13、运动帽、鞋、袜、手套;

14、领带、领带夹、领巾、皮带、衣扣;

15、安全帽、工作帽、毛巾、雨具。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基本视觉要素的运用,如企业标志、企业名称、标准色、广告语等

制服的内外造型(外观形态、内部款式等)

质料(如朴素自然的棉麻布料,庄重挺拔的毛料,华丽高雅的丝绸缎料等)

不同岗位性质的制服色彩

专制的衣扣、领带、领带夹、拉链、皮带等服饰配件

媒体标志风格类

主要项目细则:

1、电视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2、报纸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3、杂志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4、人事招告商标标志风格;

5、企业简介商标标志风格;

6、广告简介、说明书商标标志风格;

7、促销POP、DM广告商标标志风格;

8、海报商标标志风格;

9、营业用卡(回函)商标标志风格。

媒体广告类

主要项目细则:

1、导入CI各阶级对内对外广告;

2、企业简介、产品目录样本;

3、电视CF、报纸、海报、杂志广告;

4、直邮DM广告、POP促销广告;

5、通知单、征订单、明信片、优惠券等印刷物;

6、对内对外新闻稿;

7、年度报告、报表;

8、企业出版物(对内宣传杂质、宣传报)。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名称略称、象征图形等企业署名

企业色彩系统的运用

媒体比例尺寸、篇幅、材质(如纸、霓虹灯等)

文字、图形图象、声音、镜头、光影及其结构格式

室内外标识类

项目细则:

1、招牌类:

2、室内外直式、模式、立地招牌;

3、大楼屋顶、楼层招牌;

4、骑楼下、骑楼柱面招牌;

5、悬挂式招牌;

6、柜台后招牌;

7、企业位置看板(路牌);

8、工地大门、工务所、围篱、行道树围篱、牌坊。

指示类:

室内外指示系统;

1、符号指示系统(含表示禁止的指示、公共环境指示);

2、机构、部门标示牌;

3、总区域看板;

4、分区域看板;

5、标识性建筑物壁画、雕塑造型。

环境风格类

项目细则:

1、主要建筑物外观风格;

2、建筑内部空间装饰风格;

3、大门入口设计风格;

4、室内形象墙面;

5、厂区外观色带;

6、玻璃门色带风格;

7、柜台后墙面设计;

8、公布栏、室内精神标语墙;

9、环境色彩标志;

10、踏垫;

11、烟灰缸、垃圾桶;

12、员工储物柜;

13、室内装饰植物风格。

交通运输工具类

1、营业用工具,如服务用的轿车、吉普车、客货两用车、展销车、移动店铺、汽船等。

2、运输用工具,如大巴、中巴、大小型货车、厢式货柜车、工具车、平板车、脚踏车、货运船、客运船、游艇、飞机等。

3、作业用工具,如起重机车、推土车、升降机、曳拉车、拖车头,公共用清扫车、垃圾车、救护车、消防车、电视转播车等。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

品牌标志

标准字体

企业造形

象征图案及其组合方式,位置比例尺寸、制作工艺等

展示风格类

项目细则:

1、展示会场设计;

2、橱窗设计;

3、展板造型;

4、商品展示架、展示架、展示台;

5、展示参观指示;

6、舞台设计;

7、照明规划;

8、色彩规划;

9、商标、商标名称表示风格;

10、椅子、桌子、沙发等风格。

主要设计要素:

企业标志

标准字体

标准色

文字

图形

企业造型

空间结构

灯光

材料

展品

影音等

专卖店识别风格

专卖店识别企划:

其一,准备阶段。

提出整个识别设计的进度表,并列出有关应知事宜,创意设计方案和简单说明,收集各项资料,制定专卖店识别所需的计划等。

其二,设计阶段。

根据上阶段所准备的资料,制定平面配置图及各部分的立面图、透明图;制定家具风格、色彩规划及材料计划表。

其三,编制规范手册。

制作详细的平面图、立体图、剖视图和局部大样图;

灯光配置规划和说明;

家具配置计划图;

施工规范图;

施工规范说明。

项目细则:

1、各空间区域的平面图和立体图、施工图;

2、各类材质规划;

3、各空间区域色彩风格;

4、功能设备规划(如水电、照明等);

5、环境设施规划(如柜台、桌椅等家具,盆栽、垃圾桶、烟灰缸等环境风格,各类橱柜);

6、店员服饰风格、店内外广告招牌造型;

7、店内外标识类;

8、商品展示类(如商品陈列台、促销台、价目牌、分类牌、店卡、目录架、品牌灯箱等)。

返回页首

四、编制VI视觉识别手册

设计手册结构体系

其一,概念的诠释。

如CI概念、设计概念、设计系统的构成及内容说明。

其二,基本设计项目的规定。

主要包括各设计项目的概念说明和使用规范说明等。如企业标志的意义、定位、单色或色彩的表示规定、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标志变化的开发目的和使用范围,具体禁止使用例子等。

其三,应用设计项目的规定。

主要包括各设计项目的设计展开标准,使用规范和样式、施工要求和规范详图等。如事务用品类的用字体、色彩及制作工艺等。

设计手册编制形式

其一,将基本设计项目规定和应用设计项目规定,按一定的规律编制装订成一册,多采用活页形式,以便于增补。

其二,将基本设计项目规定和应用设计项目规定,分开编制,各自装订成册,多采用活页和目录形式。

其三,根据企业不同机构(如分公司)或媒体的不同类别,将应用设计项目分册编制,以便使用。设计手册具体内容

其一,引言部分。

如领导致词,企业理念体系说明和形象概念阐述,导入CI的目的和背景,手册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其二,基本设计项目及其组合系统部分。

如基本要素的表示法、变体设计等。

其三,应用设计项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