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管理体制范文

旅游管理体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管理体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管理体制

第1篇:旅游管理体制范文

一、我国旅游管理的理论分析

(一)旅游管理的定义。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业的管理者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有质量的服务,运用管理的各种职能,对旅游业的人、财、物、部门、地区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

(二)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是是协调旅游部门与其他部门、国内旅游业与国外旅游机构和旅游市场的关系的需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同时,旅游业又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旅游管理是协调旅游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之间关系的需要。旅游业内部各部门、各企业是从事旅游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

(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随着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蓬勃发展,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创办了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服务等企业,这些企业产权和人事权分别归属不同的投资部门。除了国旅、中旅、青旅三大集团以外,其余几乎每一个旅行社就属于一个系统。以致旅游业系统林立,多头建设,各自为政。尤其是在客源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彼此之间跌价竞争,行业内部矛盾导致市场混乱。

(二)旅游产业结构失衡。首先,旅游商品业开发滞后。旅游商品业是旅游创汇的大头,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劳动密集度大的优势,也可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但由于生产、销售的体制上,旅工贸不协调,使旅游商品长处于自发状态,产品品种老化、单调,创新不足,运输、包装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使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其次,旅游交通问题。旅游交通受短线制约的紧张局面,原来主要集中在国内城市交通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客源形势较好,国际航班也出现了来华游客“一票难求”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交通口岸配置和发展滞后。

三、完善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行业管理是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部门管理要求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所属企业的微观活动,显然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将部门管理体制改变为行业管理体制,才能适应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行业管理是根据产品或劳务的不同特点对企业进行分类,然后由政府相应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也就是说,无论是归属于哪个部门的旅游企业,从行业角度来说,均应统归旅游局管理。这种行业管理需要改革主管部门的职能,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

(二)完善旅游企业管理体制。旅游部门协同各有关部门,先清理一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而全面推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形成国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主导市场,中小企业纳入序列的格局。落实《全民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优化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创造企业平等竞争的基本条件,统一税赋,搞活用工条件。进一步推 行和完善旅游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 进行旅游企业股份制经营试点。

四、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城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一)深挖特色,突出主题,强化乡村意象

乡村意象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是乡村旅游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根本特征。乡村意象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结构体系,包括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社会状态和文化风俗。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成为城镇人口,农村实现集中居住,改变了原有的居住格局,这本身对乡村意象就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再加上道路施工、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风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很多依靠乡村旅游发展起来的地区越来越不像乡村,破坏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

(二)完善配套,提升档次,优化产品结构

目前大部分城市郊区乡村旅游产品仍停留在农家乐阶段,仅仅具备简单的观光、餐饮及娱乐功能。户籍制度改革为乡村旅游产品优化结构,提升档次提供了可能。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户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其投资乡村旅游的动力和能力更强,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户籍制度改革为城市资金向乡村流动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助于乡村旅游投资规模的增加;乡村软硬件条件的改善,为吸引更高层次的人才扎根同村提供了环境,有利于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科学规划,注重创新,关注游客体验

第2篇:旅游管理体制范文

关键词:旅游市场;市场发展;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前言

自从我国正式进入到改革开放阶段以来,旅游行业市场中的管理体制就开始相继经历了起步、发展、变化以及创新这四段改革历程,从而让我国的旅游行业呈现出了健康且快速的发展态势。然而,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环境与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和完善,旅游行业的管理体系也开始显现出了很多不同程度上的弊端,进而严重拖缓了旅游行业的进步速度。基于此,在促进旅游市场全面发展的视角下针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和改革,其不仅有助于国内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同时还为旅游强国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1旅游业走向综合化发展

如今,新时期中的旅游行业已经不再是以往那种传统且守旧的单一化经营模式,而是逐渐融入了多元化和综合化的经营理念。首先,由于旅游行业的经营内容比较广泛,经营商家如果能够将以往的那种以吃、住、游为盈利主体的经营模式转变为行业结构连动服务的经营模式,那么不仅能够让消费者获得更加全面且优质的服务内容,同时还可以让行业内的竞争局面转换为共赢局面;其次,近年来国内的一、二产业相继呈现出发展疲态,而旅游业逐渐上升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因此朝向综合化目标所发展是突出核心地位的最有效方式;最后,国内旅游行业的综合化发展还变相搭建出了一个行业内的交流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市场份额,进而让国民的经济水平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发展趋势。

1.2旅游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大范围普及,国内的旅游行业如果想要在信息时代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首先应该完成的一项任务就是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现有的管理模式当中,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快捷服务体验的同时,从根本上降低旅游管理的成本支出与现实风险。除此之外,旅游管理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升经营企业内部的配合水平,进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行业内的产业带动。

1.3旅游管理体制

首先,我国的旅游业会在日后的发展历程中得到更高的经济地位,并且会逐渐朝向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广利模式所转变;其次,由于我国当前的旅游行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综合化与多元化的合作型产业,所以各个地方上的管理部门与经营企业之间要形成联系密切的关系网络,并且根据各个地方上的行业发展现况来成立相关的旅游管理和监督委员会,进而为旅游市场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对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建议

2.1提高宏观管理的调控力度

如今,我国的旅游行业市场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竞争不平等现象,为了能够早日改善这一局面,笔者总结出了如下几点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措施。首先,国家政府应协同各个地方上的旅游管理部门建立起一套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确保各个经营企业可以全凭自己的实力与自由交换的方式来获得应有的资源配置;其次,政府部门应当取消对某些经营企业所下派的保护特权,让旅游企业可以彻底摆脱政府的庇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者,只有让旅游市场中形成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才会让各个旅游企业在竞争动力的推动下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从而带动起整个行业市场的活跃程度;最后,政府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简单一些解释,宏观调控所指的即为运用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来确保行业市场经济的和谐性发展。在日后的管理工作中,政府部门与各个地方上的管理机构可以在应用法律手段展开经济调节的同时,专门针对旅游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况来对行业展开宏观管理。由于市场调节本身具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弊端,而宏观调控管理模式的加入则可以很好的为管理者提供有关于行业市场的弱势和却缺陷,十分有助于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2.2发挥旅游企业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各个行业中的企业均拥有着绝对性的主体地位,而旅游业自然也不会例外。基于此,在旅游市场发展视角中的旅游企业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的实施改革:首先,各个地方上的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尽可能的为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成功的推向行业市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能够让旅游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部门与管理机构应当充分维护好企业的自主发展权益,仅以旁观者和行业监督者的身份来为旅游企业带来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其次,旅游企业的经营者也要严格依照行业市场的发展规律来展开经营,并经常性的针对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服务需求展开全面且详细的了解,在有效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快创新改革的发展速度。

2.3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公众参与制度

在日后的旅游行业管理过程中要从根本上保障公众消费者的参与权益。首先,旅游管理部门与经营企业要全面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建议权,在发展规划、规章制度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改革内容正式落实之前,要让公众以管理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改革过程当中;其次,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绝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表面,各个地方上的政府部门要将此项工作当成日后旅游行业管理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并确保公众管理主体可以实质性的参与到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等各个管理环节之中;最后,公众参与的方式应当分为制度化与非制度化两种,制度化的参与方式为和诉讼,而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则包括大众传媒、志愿者服务、政府走访、公共调查以及社会上的各类公开式的评议活动等等。政府部门要全面提升所有旅游企业的公众参与意识,客观且公正的对群众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苗圃,王新驰,高晴.黄金周旅游拥挤现象分析——从旅游线路设计的角度[J].江苏商论,2015(03):52-57.

[2]张琴.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初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6):58-61.

第3篇:旅游管理体制范文

论文摘 要: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业的管理者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有质量的服务,运用管理的各种职能,对旅游业的人、财、物、部门、地区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是从重要性、问题、对策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为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一、我国旅游管理的理论分析

1、旅游管理的定义。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业的管理者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有质量的服务,运用管理的各种职能,对旅游业的人、财、物、部门、地区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

2、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是是协调旅游部门与其他部门、国内旅游业与国外旅游机构和旅游市场的关系的需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同时,旅游业又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旅游管理是协调旅游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之间关系的需要。旅游业内部各部门、各企业是从事旅游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旅游业是综合行业,需要对旅游者的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加以组合设计,制成整体的服务路线,向旅游者出售,并保证供应。再次,旅游管理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在我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更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它从一个侧面带动了交通、民航、饭店、餐饮、保险、娱乐业的发展,同时也提供相当数量的劳动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旅游业具有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先导、服务、桥梁的功能。

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

1、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随着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蓬勃发展,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创办了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服务等企业,这些企业产权和人事权分别归属不同的投资部门。除了国旅、中旅、青旅三大集团以外,其余几乎每一个旅行社就属于一个系统。以致旅游业系统林立,多头建设,各自为政。尤其是在客源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彼此之间跌价竞争,行业内部矛盾导致市场混乱。而旅游管理部门既无建设项目审批权,几乎也无企业登记管理权,缺乏宏观调控的权力和手段。很难从宏观上协调、平衡和控制。

2、法律法规不健全。首先,旅游法律法规具有暂时性,缺乏后续法规。比如说:《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旅游投诉管理暂行条例》等这些条例都具有暂时性,但是后续的法律没有及时跟上,这样就造成了旅游行业法律规范约束力的减小;其次,法律法规的涉及范围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比如说:在酒店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中,直接涉及旅游管理的条文比较少,大部分还是侧重于酒店的治安管理;再次,在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中,涉及旅游者人身权利保护的法律条文比较少,对旅游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危害。  3、旅游产业结构失衡。首先,旅游商品业开发滞后。旅游商品业是旅游创汇的大头,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劳动密集度大的优势,也可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但由于生产、销售的体制上,旅工贸不协调,使旅游商品长处于自发状态,产品品种老化、单调,创新不足,运输、包装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使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其次,旅游交通问题。旅游交通受短线制约的紧张局面,原来主要集中在国内城市交通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客源形势较好,国际航班也出现了来华游客“一票难求”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交通口岸配置和发展滞后。

三、完善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1、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行业管理是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部门管理要求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所属企业的微观活动,显然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将部门管理体制改变为行业管理体制,才能适应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行业管理是根据产品或劳务的不同特点对企业进行分类,然后由政府相应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也就是说,无论是归属于哪个部门的旅游企业,从行业角度来说,均应统归旅游局管理。这种行业管理需要改革主管部门的职能,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

2、完善旅游企业管理体制。旅游部门协同各有关部门,先清理一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而全面推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形成国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主导市场,中小企业纳入序列的格局。落实《全民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优化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创造企业平等竞争的基本条件,统一税赋,搞活用工条件。进一步推 行和完善旅游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 进行旅游企业股份制经营试点。

3、深化旅游计划与投资管理体制。在国家旅游局的领导下,全面规划管理全国旅游基本建设工作。确定国家和地方的投资分工和投向重点。国家主要负责非盈利的重点工程的基本配套,地方负责重点项目的资金配套和一般性项目的投资;盈利性的项目将由企业按照经济规律投资经营,自负盈亏。建立旅游业有偿投资制。

参考文献

第4篇:旅游管理体制范文

一、引言

我国的旅游业虽然正在蓬勃发展,但旅游管理体制却还没有进行相应的创新改革,因此呈现出与旅游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基于现代治理体系下实施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在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使旅游业发展能够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更好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所服务。

二、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完善的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但由于我国旅游业起步晚,因此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现实差距,其中较为明显的便是在法律法规建设上的差距。旅游业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提供发展保障,如果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的话,就会导致旅游业市场秩序混乱,影响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还无法有效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这位便会对旅游业进一步扩展生存空间造成重要影响。旅游业在实际发展上面虽然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但还是不能脱离法律法规而独立存在。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不管何种产业,都需要在法律规范下才能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获得稳定发展的机遇。

(二)缺乏宏观管理

当前我国旅游业在管理体制上面,还呈现出缺乏宏观管理的局面。宏观管理主要是针对旅游业实施全面规划建设,进行统筹兼顾、协调进行,消除旅游业各自发展的现象。目前我国旅游业便出现了散兵游勇式的局面,这种情况的产生跟旅游业缺乏宏观管理有重大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旅游业,会使各项旅游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也无法发挥出旅游业各自的发展长处,甚至一度出现了旅游业市场混乱的局面,这对维护游客的切身利益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旅游产业结构不平衡

旅游业缺少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便会导致旅游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出现,进而对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阻碍。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不平衡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旅游产品的创新问题上面,当前我国许多旅游行业都还没有实施旅游产品创新,使旅游业发展与旅游产品创新存在不平衡情况。这便会导致旅游业所能获得的利益有限,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其次便是当前我国交通发展不合理的限制,这就会出现旅游资源在开发建设上面存在地域不平衡现象。有些地方虽然拥有较多的旅游资源,但由于交通不发达,所以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进而对旅游业发展形成了制约。

三、基于现代治理体系下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改革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建设

要实施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改革,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我国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进而为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建设,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弥补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漏洞,有效根据法律来规范旅游业的市场行为。健全的法律法规还可以为游客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提供制度保障,也可以为相关部位治理旅游业提供法律依据。

(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旅游业

基于现代治理体系下开展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改革,需要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旅游业,这才能使旅游业发展独具特色,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旅游业的发展规模与发展程度跟旅游资源的开发效果息息相关,旅游业只有开发出有用的旅游资源,才能对游客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针对当前我国有些地方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的情况,则需要在创新改革旅游管理体制的同时,有效规范当地旅游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行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实施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在不损害当地居民切身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从而使各项旅游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进而使旅游资源的最大价值得到发挥。

(三)完善监督机制

基于现代治理体系下实施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改革,还需要逐步完善监督机制建设,能够有效监管旅游业的发展。以往主要是由于我国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所以也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旅游监督机制来对具体的旅游管理行为进行监督,这便会对旅游管理的实际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完善监督机制通常需要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是要强化对旅游项目的监督,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自身的政绩,便会寻求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但由于缺少一定的监管,就容易出现开发的旅游项目不合理,不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这种缺少监督的旅游开发行为,会造成旅游资源的巨大浪费。其次是对旅游管理的具体行为进行相应的监督,保证旅游管理人员使用好自身的管理权,避免对游客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四、结语

第5篇:旅游管理体制范文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高涨,旅游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现有的旅游管理体制比较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增长速度。

一、现有旅游市场管理的情况

(一)体制比较落后

旅游管理体制对旅游业的稳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现有旅游管理主体的职责范围与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机构之间吻合度不高,相关部门对物质或非物质的资源和手段没有相应的控制权,难以掌控旅游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形势,加之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交织区域很广,从而使旅游部门很难制定出旅游部门职权管理范围之外可行的措施。

(二)方式不够科学

现有旅游管理方式属于行政命令式的,比较呆板僵硬,缺乏旅游管理相关对象的参与,市场认可度不高,这样造成政策的实施效果很难预料。主要表现在上下级旅游管理部门之间,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机制。依靠红头文件形式对旅游产业要素进行管理,势必造成旅游手段的被动、单一,有时甚至会造成管理部门与游客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三)法律法规不尽完善

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来看,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另外食宿、交通、人身安全等问题,他们都与旅游业息息相关,其经济活动具有紧密直接的联系,这些在相关条款里都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和具体要求。对因恶性竞争的不法举措造成游客生命财产损失和人格心理受到创伤的,在相关旅游管理规定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中对游客这个服务主体人身安全的保障性规定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部分景区在拟定发展规划时未深入细致的对项目进行科学性、可行性、长期性、有效性的调查,导致在景区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外旅游产品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科学的产业链,旅游产品单一、重复、缺乏特色;部分景区道路、环境和相应的餐饮住宿跟不上游客高水平高质量的需求,旅游设备、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因而造成旅游业难以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

二、可以践行的举措

(一)明确自身定位,强化宏观调控

对于中国来说,旅游业发展至今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因此还需要政府对整个旅游业进行主导监督,同时,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必须要明确自身定位,合理制定相关法规,约束政府对旅游业的过度干预,强化监管能力,弱化干预能力。

(二)创新管理模式,深化体制改革

第一,深入调查了解旅游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旅游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举措,同时也要体会到游客的需求,将服务游客令游客满意作为行政管理机关制定政策的首要条件。第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科学、合理、适应各地区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第三,打造优势旅游品牌,以品牌效应扩大旅游企业的影响力,打造特色区域性管理,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第四,明确旅游管理绩效评估,把服务的对象游客的满意放在中心地位。

(三)确立多层次网络化旅游管理体制,建立各地区旅游协会

旅游业是一个地域性、综合性、关联性比较强的行业,其根据旅游地区实际的特点可以建立起具有合作关联性的旅游文化网络,大规模的共同发展,这也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起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化旅游管理体制。政府需要推动当地成立旅游协会,增加旅游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力度,加快旅游业整改速度。这样做还能够使旅游业相关企业更快发现自身不足,弱化争意识,加强一体化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力度,使本地区的旅游业能够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四)拓宽管理经费来源渠道

传统的旅游业管理经费均是由当地政府和旅游监管部门共同承担,其很容易造成资金不足的问题。拓宽管理经费的来源渠道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在本地区旅游业总收入中提取出一部分作为当地旅游发展基金,用于城市面貌维护、旅游设施更新及当地自然环境维护等工作。还可以通过返还税金作为补贴的方式,鼓励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解决政府资金来源问题。

(五)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技术

第6篇:旅游管理体制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实习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考虑,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在校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之后,普遍选择送学生到酒店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从教学角度看,到酒店实习是一种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这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而酒店出于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前进行人才储备、使用与管理方便等方面的原因乐于接受实习生。但是实习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影响酒店、学院以及学生各方的利益,如何解决问题,达成各方目的,值得认真探讨,切实执行。

1 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1.1 酒店方面

1)隐形暴力现象影响实习生对酒店的认同感。酒店的排外现象,包括领导层对实习生漠不关心,老员工的欺生言行等,让实习生感觉没有归属感,导致应付工作、消极怠工等情况的发生。

2)待遇较低,实习生工作积极性不高。酒店雇用实习生多是通过旅游院校或者有关中介机构,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通过支付管理费而获得管理上的配合,对实习生管理与使用更方便。但由此导致实习生的实习工资较低,实习生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到酒店的生产经营。

3)岗位技术含量低,换岗频率非常低。133229.cOM实习生实习时间多在半年到一年之间,酒店出于自身业务和经营的需要,一般会把实习生安排到技术含量低的部门,而且各部门的换岗频率也低,使学生得到的是劳动技能的锻炼机会而不是管理方面的锻炼机会。

1.2 学校方面

1)实习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多数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对实习生一般只指定带队教师,不指定实习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是在出问题时的应急指导,实习生基本受制于酒店,由此引发许多问题,使学校和实习酒店都处于尴尬境地。而这主要是体制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更新滞后。学生实习之前一般都经过实践性教学的系统训练,但是到实习酒店之后,发现所学与酒店的现实有相当大的出入。这种反差往往折射出校内实践性教学中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的问题,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3)实习时间与求职时间脱节。学生实习之后还要返回学校继续一年或半年时间的学习和毕业论文写作,因此很难和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这就导致有些学生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应付实习,有些学生则为了能够在实习单位找到工作,千方百计找借口请假滞留实习单位不归校、不参加考试,给教学管理带来不小的麻烦。

4)实习基地选择问题。实习酒店难以落实、实习基地难以稳定或落实稳定的实习基地并不理想,这与学校制定实习的初衷与目标完全相反,这些都会影响到整体实习效果。

1.3 学生方面

1)心态问题。由于是学生身份,所需经历的实习期短,酒店的经营效益与自身收益无关,使学生对饭店缺乏感情,对经营成果不关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目标的实现。

2)心理期望价值过高的问题。学生实习前通过各方面的经验会对酒店形成期望评价,而期望价值高于实际情况时,严重影响学生积极性,容易形成消极怠工的情绪。

2 对策

2.1 酒店要科学开发实习生这一人力资源

1)杜绝隐形暴力,对实习生实行人性化管理。鼓励酒店员工与实习生多交流、多沟通,避免人为地制造排外现象;酒店的经营管理者在感情上把实习生当做正式的员工,把他们当正式员工一样对待,力戒歧视的发生。

2)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实习生待遇。酒店最好绕过中介公司,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节省管理费的支出,提高实习生的实习费标准。酒店可以给的利益尽可能多地传递到被雇佣者手上,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积极性。

3)制定长远的实习生使用计划。实习生的使用给酒店带来许多利益,但是如果仅把实习生的使用作为一种节约成本的方式就是一种短视行为。

4)与学校形成良性互动。实习酒店与院校领导层、实习带队教师良性互动,积极探索并创新实习生管理方式方法。

2.2 学校应建立科学的实习管理体制

1)加强校企合作。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具体途径:①积极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校授课或开讲座,及时把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最新理念灌输给学生;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课程内容要积极参照酒店相关标准;③调整常规教学体制中不适合酒店实践教学的部分。

2)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毕业实习。①在实习之前所有具有实践环节的课程全部开出;②实习内容全面体现专业要求;③在确定实习时间时既要考虑旅游企业的旺季,也要考虑学生的毕业时间。

3)开好实习动员会,让实习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实习动员工作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实习单位情况、相关实习协议、实习的权利和义务,解答实习生的疑问,使实习生对实习的相关情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要强调实习对实习生的意义和目的,指导其调整好心态,尽快适应酒店工作。

4)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工作表现在清楚地布置实习任务,恰当地分配实习单位及安排实习岗位,最重要的是做好实习过程中的指导。

5)学校的评定制度应与酒店相应评估制度衔接。酒店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实习生管理配当材料,实习结束后,实习酒店会把每位实习生的工作表现记入档案和学校的实习生手册,学校可以此为依据,结合实习生的在校表现给出公平恰当的实习成绩,从而进一步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2.3 学生方面

1)摆正实习的心态。实习生加强主动调节,学会正确处理内外关系,找准自己的定位,尽快适应实习环境,融入实习酒店氛围中,树立对酒店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2)用心实习。实习中多观察,多总结,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实习中不断完善自己。

3 结语

总之,实习环节无论对实习生、学校还是对酒店企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三方加强联系,及时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实习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慧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8(2):27-28

第7篇:旅游管理体制范文

(一)实习期望值过高

有些中职生不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酒店实习的过程中往往以工资待遇为标准进行岗位挑选,还有的学生在实习前认为自己应该胜任很多工作,但是到了酒店之后却被安排在了前厅、客房等一般岗位,使得他们内心的落差骤然增大。究其原因是实习的期望值与现实实际情况不符合造成的。

(二)人际关系处理不到位

中职生刚进入酒店开始实习,他们习惯于校园里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而到了酒店实习环境中,他们会受到各种约束,不能正确地处理与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实习表现。这些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就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到位造成的。

二、解决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中酒店实习问题的措施

(一)学校层面

一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实习教育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实习目的、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实习中应达到什么水平,提高什么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去做好各项工作。二是调整教学计划。学校要根据酒店的用人需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让学生在校期间按照酒店的用人标准严格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争取在毕业之时就能够直接上岗,真正达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三是要配备指导教师。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人数、性格特点及酒店的要求等方面配备一些专业的指导教师,让指导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能更好地参加实习工作。四是要与酒店时常沟通。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不但能够有利于双方合作,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要主动与酒店进行沟通,对于学生的表现情况、出现的问题等各方面及时向酒店了解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学生层面

一是要明确自身定位。一方面,要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当前的就业形势,让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另外也要让学生充分自信地去参加各种工作。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会吃苦耐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就会客观现实地去面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实习是工作的前奏,学生实习的目的也是学习。因此,在实习阶段学生要抓紧时间弥补过去所没有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在经历了实习的检验后,学生可能会真正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大大增强了。

(三)酒店层面

第8篇:旅游管理体制范文

1.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课程重构的基础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重实践操作的特点,要求在课程的设置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第二,由于旅游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更多是无形的服务性产品,这就决定了行业人员除了具备相关的技能之外,还应具有更多的非智力因素,如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应变能力等,这正好吻合了CBE内涵中提到的能力要求。

2.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是进行重构的客观需要

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总体的现状是课程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性较弱,难以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自身规律和特点。虽然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也重视实践实习,但更多的是简单的操作实习,难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容易造成本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问题,导致在就业中出现“高知低能”的结果。

二、运用CBE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开发与重构过程

(一)以技能为需要分析职业岗位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按照职能岗位可分为两个大方向,即饭店管理方向和旅行社管理方向,具体涉及的职业岗位如下:

1.前厅服务员。岗位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前厅接待服务知识和操作前厅各种设备,处理对客接待、问讯、收银、行李、话务等工作,并能灵活地处理对客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前厅服务员”、国家职业资格“公关员”(中级)。

2.客房服务员。岗位要求:掌握房务知识,负责楼层的清洁保养和对客服务工作,保障楼面的安全,能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待人接物热情、反应灵敏,使楼层服务的各环节顺利运行。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客房服务员”(中级)。

3.餐厅服务员。岗位要求:必须具有丰富的服务知识和娴熟的服务技能及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将精美可口的佳肴和尽善尽美的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客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获得满足,达到餐饮服务的最佳效果。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餐厅服务员”、国家职业资格“营养配餐员”(中级)。

4.酒吧服务员。岗位要求:熟练掌握酒吧接待服务基本知识和酒水的配制及茶艺技能,能进行酒吧调酒、酒水推销或茶食推销、茶艺展示等酒吧服务工作。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调酒师”、国家职业资格“茶艺师”(中级)。

5.导游员。岗位要求: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导游基本操作技能,独立地分析、处理各种问题,完成旅行社委派的旅游团队接待工作。技能要求:全国导游资格证。

6.旅行社计调员。岗位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旅行社的各种设备,核算团队价格,联系目的地旅行社、调度导游、旅游汽车公司等相关接待部门,完成旅行社的接待协调工作。技能要求:全国导游资格证。7.旅行社外联员。岗位要求:能够利用各种信息,主动地协调、联系旅行社主要合作单位、完成旅行社的各种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产品的促销和招揽客源的工作。技能要求:全国导游资格证,国家市场推销员(中级)。

(二)以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以CBE提出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为原则,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按课程性质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这课程体系中,从三个层面分别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充分贯彻CBE提出的知识(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动力情感领域)、经验(活动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2)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学科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等;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为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等。同时在专业课程中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选修课,设置关于旅游新业态的相关课程,如温泉旅游、邮轮服务与管理、旅游美学、休闲旅游等,学生可根据兴趣好爱进行选修。

(3)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在课程体系别独立设置了实践环节,具体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技能鉴定和顶岗实习。校内实训环节主要通过岗位能力课程的仿真实训,如旅行社导游与计调技能实训、酒店岗位能力实训等,让学生掌握符合本科旅游管理的专业基本技能;校外实践主要是将学生送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接受现场培训,掌握职业岗位的实际专业技能,技能鉴定环节是在职业技能鉴定前,对学生进行技能强化培训,掌握国家职业标准的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在学生在毕业前,可选在到旅行社、酒店、景区景点等相关部门,进行为期半年的综合实习,专业教师要在实习期间指导学生,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为进入工作单位奠定基础。

三、结语

第9篇:旅游管理体制范文

为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树立机关干部务实清廉、团结高效的新形象,特制订本制度。

一、上下班制度

(一)上班时间:上午8时30分至12时,下午2时30分至5时30分。

(二)按时上下班,上班时间要衣冠整齐,保持良好的机关形象。

(三)上班时间,不得在办公室打扑克、上网聊天、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娱乐活动,不能擅自外出或消极怠工。下班时要熄灯,关好门,保管好公物。

(四)由办公室组成督查组不定期督查干部、职工的出勤情况。

二、会议和学习教育制度

(一)各部门每月第一个星期一要召开一次部门会议,加强对本部门人员的教育管理,其内容包括:1、学习党和国家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

2、干部职工纪律教育;

3、学习本部门的业务;

4、总结上月工作,布置下月工作;

5、其他方面工作。

(二)每季度召开一次干部职工大会(特殊情况另定),总结上月工作,通报上月干部职工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布置本月工作。

(三)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组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主题研讨会。

(四)人事、办公室等部门组成督查组,不定期检查部门会议开展情况。

三、考勤制度

(一)上班考勤。局干部职工要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不得迟到、早退,如经查不在岗者,作旷工一天处理;

各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以部门为单位,每天认真、如实做好考勤登记,并于每个周五下班前将考勤登记表报办公室汇总。如果隐瞒不报,则以相同天数作部门负责人旷工缺勤处理。一个月内迟到三次的,给予通报批评,并作旷工一天处理,连续旷工15天或一年累计超过30天,参照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二)会议考勤。凡是干部职工大会,参会人员需在正式开会时间提前15分钟进入会场点名,迟到两次算旷工一天处理,缺席一次算旷工一天处理,缺席二次由组织戒免谈话一次,缺席三次以上者年终要作为不称职考评的重要依据,并参照公务员法和相关管理办法作相应的处分。开会期间,参会人员要关好手机或调到振动状态,要遵守会场纪律,不要接、打电话或交头接耳,要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三)突发事件考勤。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办公室及相关股室要及时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干部职工在接到通知后要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开展工作。办公室负责清点好到现场的人员,对不到位的干部、职工作缺勤论处并要写检讨书,在大会上通报。

四、请假、休假制度

(一)孕妇干部产假为90天,难产(剖腹产)增加产假30天(以医院证明为准),女方孕产期间,男方享受10天看护假。属计划生育手术的休假,按有关规定执行(计划生育手术假:上环假3天,男扎假7天,女扎假20天,人流假15天,引产假42天)。

(二)正常婚假5天,晚婚(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婚假15天。

(三)干部年假统一由春节放假的假期代替包含在内,不再安排休年假。

(四)领导班子成员请假要经局主要领导批准。

(五)干部、职工请假或因公出差、开会在1天以内的,由各分管班子成员审批(请病假以医院的证明为依据)。2天以上的经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局主要领导批准。

(六)干部、职工凡是请假的,一律要书面请假,说明请假原因,报相关领导批准,方可请假。请假单一式两份,一份即送办公室,一份由所在部门存查,无书面请假的,作缺勤论处。

(七)严肃请事假、休假制度,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本部门干部、职工出勤的监督,未经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违者作缺勤处理。

五、印章使用管理制度

局的印章由办公室主任负责管理。使用印章时,要严格执行用章制度,属正常办公业务使用公章,可由管理印章的同志盖章;

属于需要领导把关或属于上报市、区的材料,要由领导签署或经请示同意后方能盖章,并要进行用章登记。

六、财产管理制度

爱护公共财产和设施,办公室和各股室的公物统一由办公室与财会人员登记造册,每年要检查一次,公物要有专人保管,不定期进行检查。凡调离本单位、退休的干部、职工如数清理退还,如有损坏(失)要按价赔偿。

七、公车管理制度

(一)单位车辆实行领导批准用车、专人保管、专人送修的制度。

(二)车辆应经常保持内外整洁、性能正常、手续齐全。

(三)使用单位车辆,由班子成员向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提出用车要求;

经同意后,可派相关人员到车管员处领取车钥匙和提车;

提车人须填写《阳东区文广新局用车登记表》。

(四)提车人发现车辆缺油或有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告知车管员加油或调整车辆安排。

(五)用车半天的应在当天下午3时前泊库并归还车钥匙;

用车1天及1天以上的,须在用完车的当天晚上9时前泊库,车钥匙可于次日上午9时前归还。

(六)车辆驾驶员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安全、文明行车,不能借工作空闲时间公车私用,否则所产生的费用和责任均由个人负担。

(七)车辆维修实行专人负责;

送修车辆须到区政府指定的维修厂站,并填写《阳东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车辆送修表》,此表随车送修。

(八)送修人员要认真负责跟进车辆维修事项,对超出原计划修理事项的应及时报告;

经同意后,应及时在《送修表》上补填相关内容;

每次修理车辆所需费用预算应及时向主要领导报告。

(九)财会凭《送修表》和维修厂站清单进行结算,如发现没有《送修表》,应拒付费;

付费完后将《送修表》送车管员保管。

八、保密制度

局干部职工要加强纪律性,严格遵守上级有关保密工作规定,带头执行《保密法》和保密守则,绝对不得泄密,否则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保密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传递,借阅手续,如需借阅者,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并按规定执行。

九、接待制度

(一)凡到我局指导工作、联系业务的领导和客人,一切接待由局办公室统一安排,局办公室必须严格标准,本着热情大方而又节俭实惠的原则做好接待工作。

(二)接待工作中凡需要就餐的,各股室的主要负责人须预先到局办公室申请安排。接待原则安排在区府饭堂,不准到区府饭堂以外地方接待,特殊情况的经请示局主要领导同意除外,否则费用自理。

(三)在接待就餐时,陪同人员应由对口线的领导或负责人陪同,确因需要不能超过3个人陪同,无关人员不参加陪餐。

(四)实行接待派单制。先由各股室负责人填写接待申请登记表,分管领导加具意见后,由局办公室审核安排。

(五)局的一切接待就餐任务由局办公室、财会指定专人结帐并经分管领导审核后认可,每月结帐一次,并按有关手续报批。

(六)凡未按手续审批的接待,其费用由个人自行负责。

十、财会工作制度

(一)财会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财务管理知识,坚持厉行节约方针,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二)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建立会计凭证,设置会计账户、认真做好预算内、外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的计账、算账、对账、报账等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三)做到合理开支,凭证手续合法,购置东西要开税票,并有售货单位公章,金额要相符,每张发票要有经办人,报财会审核后,经领导签名同意才能报销。

(四)出纳员要做到日清、月结,严格遵守资金管理规定。

(五)会计要做到账目健全,数字准确,审核严格,记账及时,按照结账。

(六)按照上级规定,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遵守国家保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