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

>> 英格・安德森:投资自然会得到回报 当安德森遇见扎克伯格 WJ安德森 纸条老太安德森 真菌学家安德森 安德森:是否真那么糟糕? 安德森:中国模式“印度版” 亚瑟・爱德华・安德森 安德森“长尾理论”的论战 肯尼.安德森 赖账老爸 肯尼.安德森 回归之爱 安德森:系好“安全带” 安德森:亚洲股市进入平稳期 空想家韦斯·安德森 克里斯·安德森要创业了 上帝保佑韦斯安德森 请勿错过韦斯・安德森 韦斯・安德森执导 《Castello Cavalcanti》 安德森的语言艺术赏析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英格·安德森:投资自然会得到回报 英格·安德森:投资自然会得到回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总干事,丹麦人。在担任IUCN总干事之前,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主管中东和北非区域事务,主要负责制定并引导银行的地区战略、政策和具体操作执行。

01 全球哪个区域的环境问题最糟糕?

应该说没有所谓“最糟糕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需要应对自己的环境问题。一些国家面临水资源短缺,一些国家面临空气污染,一些国家面临干旱,一些国家面临洪水。像中国,除了空气质量问题,还面临着海岸线消失的问题。中国60%的海岸线正在消失,因为人们过分围海造地。

02 和十年前相比,人们在环保上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过去人们认为,我们可以先污染环境,变得富有,然后再清洁它。现在我们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我们只有三四十亿人口的时候,或许是可能的。但是现在我们有70亿人口,已经没有了这种空间,太迟了。

03 在经济和商业上,有没有什么聪明的方法可以保护环境?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一个事实,如果你投资自然,你会得到回报。如果我们投资干净的水,我们能够得到更健康的食物,如果我们投资干净的空气,我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城市。现在人们都喜欢吃有机食物,我们不喜欢食物中有化学元素。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市场。对于年轻的商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04 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失去许多不同的物种,植物和动物正在死去。虽然自然界会自然发生物种灭绝,比如恐龙,但是我们现在正在以1000倍的速度失去这些物种。自然界是一张大网,任何一个物种都跟其他物种有联系。如果我们失去了一个物种,我们无法预料这会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什么影响。

05 有什么好消息吗?

好消息就是在付出各种代价之后,取得了一些共识。基本上,我们都认同,物种要多样化,那些濒临消失的动植物需要得到重视。另外,联合国在今年9月通过了“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也是个不错的消息。

06 你觉得中国在保护环境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中国过去几千年在哲学、创新、诗歌等方面都曾全球领先,现在在环境方面也有潜力成为领导者,这是一个好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做出榜样,但它面临的问题是巨大的,我想你们都已经身处其境,躲无可躲。

07 你认为在环保上什么事情很重要,但是被人们忽视?

我认为是教育。我相信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会比他们的上一辈更好一点地教育孩子。这些孩子长大后会把环保当做习惯。同时如果一个孩子对大人说,你们这样做不好,大人也会有点触动。

08 如果你可以和世界历史上的任何人共进午餐,你会选谁?

我会选曼德拉。他是一个在监狱里待了27年的男人,他为自由而战,决不妥协,但当他从监狱出来以后,他选择了原谅。我相信他一定掌握了不仇恨的智慧。

09 如果你能够重新回到25岁,你会改变什么?

我可能会让自己更早学会,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当我们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们被教育要文静,我们会有点害羞,会待在一边等男孩子过来。女性总比男性要花更长的时间成为领导者。我想女性应该更早地明白,自己就是领导者。

第2篇: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字:环境 区域 现状

美国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 在《寂静的春天》中向世人呼吁,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道路,容易被人误以为是一条可以高速前行的平坦、舒适的超级公路,但实际上,这条路的终点却潜伏着灾难,而另外的道路则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的唯一的机会。[1] 如何能有效地防治环境问题,改善环境现状,成为当今讨论的重点。笔者认为基于环境的特殊性、环境问题出现的区域性及影响范围的广泛性,以区域为单位进行环境保护的研究是当下可以采取和选择的有效途径。

一、现有法律制度分析

一种制度之所以能够得到落实与贯彻,一方面要求其自身具有优越性,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则要求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作保障。中国法律界开始关注环境恶化及认识到环保任务的艰巨性是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始的,在此次大会上确立了共同责任、预防优先、谨慎发展等信念与原则,在会后,中国开始着手探寻环保工作的方针和思路,到后开始全面启动。[2]并于1979年颁布实施首部《环境保护法(试行)》,从当时算起中国环境法治建设已经历了30多年,在这期间国家颁布并实施了近30部与环境相关的法律,对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整个环境法律体系对环境区域合作的保障却表现出了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我国的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环境区域合作制度,未确定环境区域合作制度的法律地位。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与显著对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已经上升到宪法层次。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和依据,我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此项规定是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总政策,也说明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作为根本法,为我国环境保护活动和环境立法提供了指导原则和立法依据。却没有对环境区域合作制度予以原则性的规定,一方面没能起到指导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在其调整范围内对环境区域合作予以规定,另一方面则使各个环境单行法律法规缺乏了对环境区域合作予以调整的依据。

198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对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的修订,在本法中也提出了诸多保护环境的原则性规定,但对于区域合作制度的建设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在本法中缺乏对环境区域合作制度的规定,在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六章四十七条中没有一条规定环境区域合作制度。其二,在本法中有些规定对环境区域合作制度的建设造成障碍,比如在第七条中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对环境监督管理的权限和任务,其中在第二款中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强调辖区治理,忽视环境问题的区域性,不利于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以至于不利于环境区域合作制度的建设。

在针对特定保护对象的环境单行法律法规中就区域合作有所规定,如施行于1995年8月8日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突出了加强流域(区域)间的合作是对淮河治理的重要途径,如在第四条中规定“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有关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并行使国务院授予的其他职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尽管在这个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以流域为单位保护和治理淮河污染,但也只是规定了“四省人民政府各对本省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负责”,没有强调四省之间的合作,割裂了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未能体现环境区域合作制度的本质要求。

第二,缺乏地方环境区域合作的配套立法。由于环境问题是各个行政单位需要处理的具体问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地方性法律保障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在我国地方环境立法中常会出现的问题是立法重复主义和立法形式主义,常常追求与中央相关立法在层次上的对应关系,而忽视了本地方的特色,以及环境问题的区域性。许多地方为了完成立法任务更是干脆直接照抄国家的有关法律,造成的后果是国家环境法规中应该细化的内容在立法中没有体现,而本应体现地方特色的规定却找不到痕迹,这使得地方环境立法丧失了应有的特性而完全沦为摆设。[3]这样的现象往往会导致拔苗助长或削足适履的后果,还会伴随着产生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二、环境区域合作制度建设面临的困境

第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实行传统的政绩考核及缺乏经济补偿体制,使环境区域合作制度建设未能被积极落实。在市场经济中,个体经济主体的利益相对独立而分散,限于其眼界与知识,可能会出现追求狭隘的个体利益,从而造成对社会长期利益的损害。在这样的意识形态背景下,我国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不仅没有趋利避害,甚至有助长地方保护主义的嫌疑。这是因为我国作为环境区域合作主体地的方政府,在政绩与利益的刺激下,将经济快速增长作为唯一的政绩来抓,忽视了资源成本与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直接后果是高指标的GDP下,却有数倍的环境成本亏空需要填补,同时也会给同区域的其他辖区的环境利益造成损害,不仅使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也使整个区域的环境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

第二,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所有人都希望使用免费的环境,最后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这即意味着个人的私立行为不是自觉地为公共利益考虑,而是把公共利益撕成碎片。而在我国的环境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如牛玉琴、石光银是西部植树治沙防风固沙的先驱,创造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生态价值,这一生态效益和生态价值不但对局部地区带来惠益,而且对北京、上海防止沙城暴天气也有好处,从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出发,享受牛玉琴与石光银植树治沙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好处的人有补偿他们的义务,牛玉琴与石光银也有请求补偿的权利。[4]

第三,行政区划有界性与环境问题无界性之间的矛盾。限于我国现在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环境问题与行政管辖相分离,即行政管理有辖区之分,而环境问题无地界,有辖区的权利无法涉及无辖区的问题,此问题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且每个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多于合作,因此常常会发生本地区为了本辖区的发展而影响同一环境区域的其他辖区的环境质量的现象,除了能得到经济的一时增长外,额外附加的只能是几年的环保事业功亏一篑。在区域环境保护方面,只有突破行政区划的枷锁,将整个区域的利益进行整合,才能达到区域环境治理的目标。

第四,社会公众缺乏对环境区域合作制度建设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由于环境区域合作是一项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思想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且在发展初期的成本大于收益,因此很难调动企业、公众与政府主动实施的积极性。不论是公众还是政府都更为重视眼前经济利益,并不热心积极投入环境区域合作的建设中,对于公众而言,其对此项制度建设的知情度和参与权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对关乎长远利益的环境区域合作制度的建设缺乏了解和监督,未能达到通过舆论促进本制度建设的作用。

在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中,区域合作的地位显得格外重要,只有认识清楚我国在环境区域制度方面的现状与困境,才可使区域合作制度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蕾切尔·卡逊 著,吕瑞兰,李长生 译.寂静的春天[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2]常纪文.三十年中国环境法治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3]肖兴,姜素红. 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之完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

[4]吕忠梅主编.环境法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88

第3篇: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环境教育;渗透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6.099

环境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普及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以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通过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了解破坏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的危害。二是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为治理环境污染、整顿环境提供服务。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涵盖着许多环境内容,通过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更好地将环境保护的观念传递下去。

一、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渗透方法

(一)教学理念的渗透

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育理念中的渗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活动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地理教学中新增加了人文环境这节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人文环境和大自然的关系。人文环境的发展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在古代人们收到洪水的威胁后创造了水利工程。同样,现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会有相应的活动与之相适应,如人受到沙尘暴的侵袭后意识到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人类的活动永远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同样人的活动会反影响到大自然。人类要想在大自然中永久地生存下去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要去适应大自然,努力保护大自然,不能企图去改造大自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惩罚。二是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当今社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水资源污染等,在地理教学中逐渐渗透环境教育,就是让人们明白人类活动对大自然造成的破坏有多严重,这些破坏最终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通过渗透环境教育让人们逐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资料的渗透

新课改以后,在原来的高中地理的教科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文和环境保护这册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就是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资料渗透。这本教科书主要是向学生指出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还有国家以及国际上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最后环境污染给人来带来的警示以及人类的发展方向。通过以教科书的形式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使学生明白我们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多么严峻,深刻反省人类的所作所为,让学生更加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来自己,引导学生按照教科书中所提供的方法去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渗透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每一种教学方法中都可以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将现环境污染的场面直接明了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明白了人类的哪些行为做成了环境的破坏,使学生清晰地看到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也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自发地投身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利用野外观察法,带领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到野外观察那些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现状,滥排污水、向河水中倾倒垃圾、冒着黑烟的烟囱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在地理课堂上真正地接受环境教育,从而改变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将环境教育的渗透落到实处。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的影响

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可以在环境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得到丰富。新课改以后,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新增加了环境问题这一重要内容,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地理教学中新增的内容对现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到高中地理中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环境的作用,学生还能通过地理的学习将保护环境的方法付诸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环境教育本身就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通过高中地理教育渗透环境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最新要求。环境教育的目标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向人们传授保护环境所需的技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实现,而利用高中地理教学渗透拓宽了环境教育的传授途径。学生利用高中地理的学习方式可以将环境教育的的学习途径从三个方面增加。一是通过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分割成许多小部分,然后将这些小部分进行归纳分类,根据各部分特点将其融入不同的学科之中,使学生在学习各科时对环境教育的内容都能得到相应的知识点,同时对于一个环境问题可以调用各个学科的内容进行解决。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清醒的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和紧迫性,舍主要是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环境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成系统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和分类,根据它们的特点,对其中重要的难解决的问题进行着重研究。环境的内容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学中逐渐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同时环境污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从各个方面也逐渐渗透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渗透是全方位地渗透,包括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高中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之中渗透环境教育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解决的地理能源、重要施工项目、可持续发展项目等方面的问题时都有深远的影响,这很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治理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李青.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刘娜娜.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第4篇: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实国情的选择

1.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加之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尽管我国某些自然资源的储有量如煤炭等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综合比较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3。土地、水、矿产、森林等基本生存资源, 人均占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尤其是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华北和西北是严重缺水区, 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但水资源总量却不到全国的20%,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 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对石油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石油年产量只能维持在1.6亿吨左右。 根据有关预测,201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将达50%,2020年前后年进口量将达3亿吨, 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大国。而石油进口风险很大,一遇突发事件,石油战略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3. 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不少城市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酸雨发生面积占全国的1/3;7大水系有一半河段严重污染,36%的城市河流丧失了使用功能;近海水质恶化, 赤潮频繁发生,20世纪80年生74次,90年代猛增到380次。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每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10%, 约合3000亿元人民币。上述因素决定了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4. 我国还面临着国际竞争。 目前国际局势的主流是和平,但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在加入WTO之后,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紧密。在面临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过程中,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工业制造业的整体素质不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最直接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高工业制造业的增加值。 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 从而制约了工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度加工化、技术集约化的优化升级。突出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显而易见,这些与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状况。

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基本内容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这却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主要有两大表现:其一是三农问题比较棘手,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 其二是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一些地方在就业就学、户口、社会保障方面还在强化对农民进城的限制等等。这些都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3. 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

4. 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比较严峻。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与之相比更严重的是资源的粗放利用,工业化耗水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 单位产值能耗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4倍。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1. 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2.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此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传统产业,振兴制造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服务业。

3. 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是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也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跟随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

第5篇: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

根据对近几年几篇文献的探究,笔者结语了一些关于特殊困境儿童及社会保障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以便发现这三类特殊儿童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和变化。

1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资料

全国妇联2008年2月27日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的留守儿童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万人,特别是湖南、河南、安徽、四川、江西等省份留守儿童比例非常高。后来在2013年5月10日最新公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17岁以下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1055万,加上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并逐年扩大。

2孤残儿童的背景资料

根据民政部2008年启用的全国孤残儿童信息系统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失去父母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孤儿约71.2万名。根据民政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共收养孤残儿童10万人。

3自闭症儿童的背景资料

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0—6岁精神残疾现患率为0.101%,约有精神残疾儿童10.4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孤独症儿童。另外,我国政府2006年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以期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服务体系。

二研究现状及原因

1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原因的结语

根据笔者对文献的梳理和结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生活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等五个方面。

1.1生活问题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绝大部分隔代照料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其主要生活来源以“劳动收入”为主,或者是其他家庭成员的补给,极少部分祖父母还会有最低生活保障金和离退休金。总体上来说,这些儿童的祖父母面临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和压力,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生活困难的问题。

1.2安全问题

由于隔代监护,缺少了父母有效的监督和指导,这就导致了对留守儿童监护力度的减弱。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防范能力弱,再加上尚未成年的留守儿童身心发育都还不成熟,对安全隐患的认识能力有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低,更容易导致被拐卖,溺水,受等人身伤害。

1.3心理问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还很弱,所以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缺少了父母,家庭,社会的陪伴和教育,就不能很好地完成生理和心理的转变和过渡,会更容易产生孤僻,焦虑,自卑,偏激等不良心理倾向,甚至产生越轨行为。

1.4教育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留守儿童处在一种不稳定,临时的家庭结构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系统不稳定。而且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及时的监督和交流,部分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管教,使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加之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匮乏,加重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5医疗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不能得到父母长期良好的生活照顾,这就大大增加了留守儿童营养不良,身体健康受害及患病的可能性,加上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落后,更有些家庭贫困而买不起药。

2孤残儿童现状及原因的结语

根据笔者对文献的梳理和结语,发现孤残儿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生活环境问题、医疗康复问题和教育就业问题三个方面。

2.1生活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被遗弃的儿童的数量逐年增长,给福利机构带来很大的压力,多数儿童福利机构都存在收容能力不足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床位需要,而且受到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些儿童福利机构的运作成本在不断加大,经济压力在不断增加。而且还有许多家庭寄养和无人收养的孤残儿童处在及其贫困的生活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下。

2.2医疗康复问题

对于孤残儿童来说,主要的问题以心脏病、肢体畸形、脑瘫、先天性精神残疾为主,其中残疾儿童比例非常大,对于他们的手术和康复工作具有很大的风险和难度,而且在每人每月固定的日常生活所开销的费用基础之上,可用于医疗和康复的费用明显不足,而且福利机构康复设备和康复人员的不足也限制了孤残儿童的康复问题。

2.3教育就业问题

针对孤残儿童的发展过程,其中主要面临的教育和就业两大问题。虽然国家已经对孤残儿童在政策和社会福利上有许多层面的补助,比如免收书费和学杂费,给予经济资助等等。但是还会出现继续教育阶段困难,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有限等现实因素。

3自闭症儿童现状及原因的结语根据笔者对文献的梳理和结语,发现孤残儿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法律问题、医疗康复问题,经济问题和教育问题四个方面。

3.1法律问题

目前自闭症并没有被列入《残疾人保护法》的保障范围,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来保障自闭症儿童的各项权利。用法律来明确规定自闭症儿童应享有的权利,对于完善我国自闭症儿童社会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3.2医疗康复问题

据调查,全国现在自闭症康复公办机构不到30家,家长创办的机构占70%,能接纳自闭症儿童总容量非常有限,根本得不到任何康复和教育服务。

3.3经济问题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基本上存在严重的经济来源不足的问题,除了满足日常的开销之外,大多数费用都花在了儿童的治疗和康复上,从而造成家长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

3.4教育问题

自闭症专业师资力量薄弱,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较少,自闭症专业教师薪资福利较低,得不到国家的社会保障,这些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研究结论

1困境儿童范围的广泛性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类别的困境儿童,比如重病儿童、重残儿童、孤残儿童等等。这些真实的个案都来源于社会生活中活脱脱的写照,还有更多偏远地区或者未能主动联系的困境儿童及家庭需要社会的关注,其家庭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和急需解决。

2困境儿童服务的多样性

困境儿童服务主要涉及医疗,教育,康复,生活,就业等几个方面,具体而言,包括对这几个方面的日常开销以及国家政府在这几个方面给予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对困境儿童的服务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干预和介入,对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关注也是一个新的议题。

3困境儿童立法的滞后性

通过笔者对文献和访谈的结语发现,目前中国并没有制定一部《儿童保护法》。儿童社会保障这个领域与妇女社会保障,医疗社会保障,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所以在困境儿童社会保障的立法上,需要明确和说明各部门的管理职能,避免出现法律盲区和不合理的分工,最终导致困境儿童的权利未能受到保护。

4建议和措施

目前我国儿童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是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在覆盖范围,资金筹集,保障项目,待遇水平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出发点,明确管理部门,加大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投入,并尝倡导宣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环境,逐步完善中国特殊儿童在经济,生活,心理,医疗,康复,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社会支持的综合体系。国家和政府应该完善特殊儿童立法保障和特殊教育体系,来维护这些特殊儿童在经济,生活,心理,医疗,康复,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权益,制定行业标准和扶持政策,并进行适当的评定和监管。大力加强专业人士队伍建设和专业治疗救助人员的培养,能够对特殊儿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提供双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另外还要不断在科研和学术上大力投入,为研究工作提供方向。大力普及宣传困境儿童及家庭的特殊情况,号召社会大众减少甚至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让这些特殊儿童可以尽快地进行社会再融入的过程。

5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对于困境儿童心理层面的研究非常少,包括对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孤独感,自闭症,社会融入和心理支持等方向,这同时需要社会大众消除自身的社会偏见和刻板印象,所以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

四结语和反思

第6篇: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

又是一个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事例。渭河如今也未能从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增长中幸免于难,加入到了全国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海都逐渐变为污水潭的日渐庞大的集团当中,为我们这些年来欣欣向荣的经济拜物教做了优美的陪衬。

说起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已经太是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了,谈得都让人不厌其烦,甚至说到了口干舌燥却也没有什么改善,好事者依然信誓旦旦地说这是改革的代价,是每个国家和民族在迈向现代化门槛里时都会面临的必经之路。

其实,倒是新近在苏格兰召开的G-8会议上的一些动向很耐人寻味。2005年7月6日出版的《华盛顿观察》透露:“将应对温室效应作为今年G-8峰会的主要议题是英国首相布莱尔下的一个大赌注。”布鲁金斯学会环境和能源项目主任戴维・桑德洛说:“通常,G-8能在成员国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期待重大的成功,但是布莱尔要想劝服布什加入全球首脑共同治理温室效应的机会并不大。”“全球变暖对中国人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也是发展的机遇。出席今年G-8峰会的中、印、巴西和墨西哥等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到全球65%。” 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副所长詹姆斯・斯坦伯格认为,既然中印作为增长迅速的经济体,就应在全球环境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没有中国和印度在场,我们如何讨论环保问题?”

在中国想方设法在国际事务中显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的当口,国际上也不失时机地把中国放到了越来越显山露水的位置。

“没有中国和印度在场我们如何讨论环保问题”,这突显了作为世界上人口大国,中国的环境问题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内政事务。近30年,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概念:“环境无国界”,认为一国内部的环境问题可能对地区乃至世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倡议建立对国家内部环境问题的国际干预机制。

中国目前存在的全方位环境污染,正在通过废水废气废料的排放,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着日趋险恶的威胁,并引起国际社会逐渐转向负面的关注与评价;而中国国内的人们,更是在这种污染之中饱受污染的灾难,不少污染地区里各种不治之症迅速传播蔓延,剥夺了并正在剥夺着我们同胞的健康与生命。

听听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去年北京财富论坛上的一段讲话,也大概是官方最强烈的声音了。

“很荣幸能够在这样一个讲台上来谈中国环境问题,首先我要说,中国的环境问题已不是什么‘隐约逼近的危机’,而是一个已到眼前的危机。我们一直说要搞好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实际上是我们这代人能否安然度过的问题。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曾在不同的场合赞誉过中国在过去的25年里GDP年均增长8% 的奇迹。然而,这种增长是以资源和环境更快速度的损耗为代价的。一年前笔者参加了一个评价中国年度高利税企业的会议,排在前面的全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中国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劳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50多年来,中国人口由6亿增长到13亿,而可居住的土地由于水土流失从600多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00多万。45种主要矿产15年后剩下6种,5年以后7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我们1/3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已经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疾病和呼吸道癌症……如果按照目前的污染水平走下去,随着15年后我们的经济总量翻两番,污染负荷还可能增加四至五倍。”

“世界工厂”的代价也许就是“世界垃圾厂”!这就是潘岳在财富论坛上的发聋振聩。“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则是他这个讲话的标题。

对于脆弱而贫瘠的生态系统的恶性掠夺,已经到了官方都会怒不可遏的地步,可想而知真实情形到底会如何了。

渭河功能没有了,黄河断流了,淮河扔进去600亿治理了10年没什么改善只是又先富起来一小撮……

第7篇: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越来越多,环境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全人类和国际社会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已成为时代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对于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在各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成果。本文从若干方面对贸易和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梳理,以期拓展此问题的研究空间。

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的背景及必要性研究

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贸易和环境关系日益密切,其研究必要性日益凸显,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研究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国际背景层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焦点问题之一。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贸易以空前的规模急剧扩大,世界环境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转化成超越国界的全球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高科技化的浪潮下,各国通过对外贸易追求世界市场占有份额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贸易中出现了关税壁垒弱化和“绿色壁垒”强化的新趋势,国际社会中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越来越多,不仅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全球环境保护。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各国都在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并且通过国际组织呼吁取消关税壁垒,进行自由贸易,开展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人们又把自由贸易看作破坏环境的因素之一。贸易准则和保护环境目标的不一致性,导致全球贸易与环境因素互动关系的走势日趋复杂,引发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矛盾与协同成为21世纪一个备受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关注的议题。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贸易自由化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但是不顾环境和生态承受能力的贸易自由化则会导致资源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而不恰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则会制约贸易的发展,如何处理好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

第二,“环境革命视角”层面。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中心内容的环境革命。这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国际贸易也不例外:各种环保意识、法律、规章和措施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与自然资源、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及健康有关的商品的国际间流动,甚至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迫使”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游戏规则”、甚至基本理念都做出相应的改变。由此,“贸易与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在理论上认真分析研究国际贸易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在实践上正确处理贸易与环境及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环境与贸易”这一热点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是环境与贸易在当今的环境革命时展变化的结果。从深层次来看,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需求无限性和具有内在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具有矛盾的关系。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客观要求;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又是一种客观自然规律,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强化和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这一矛盾日趋激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目。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阶层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对贸易增长的关注,这使得各个国家和国际社会对环境的管制越来越严,各国政府的贸易政策日益成为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目标的工具,为环保目的执行的限制或禁止进出口的环境贸易措施增多、增强,进而日益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因此,环境与贸易问题成为焦点。

第三,国内因素层面。中国是近年来贸易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由于忽视了可持续发展,中国的高经济增长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恶化,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成为高速发展的代价,同时,环保浪潮对我国对外贸易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协调贸易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也是目前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第四,学术研究层面。由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相对较新,虽然有关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贸易诱致型环境退化假说”、“环境库兹涅茨假说”、“污染天堂假说”、“向底线赛跑假说”、“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FDI企业选址”等理论观点,但有些方面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验证。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涉及因素众多,从现有的研究情况看,国内外学者研究基本内容主要涵盖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贸易的影响、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协调、竞争力、与环境相关的标准等五个方面。

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影响研究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二者既相辅相成又互相矛盾,贸易对环境有影响,环境对贸易亦有反作用。

1.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有学者认为,贸易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贸易是导致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不加限制的贸易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环境政策宽松的国家,贸易对环境的危害更大。有学者则坚持:贸易对环境有重要影响,但贸易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导致经济活动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没有被内部化。目前国内学者在此问题上大多持此观点。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产品效应。产品效应反映的是与贸易产品和劳务商业交换相关的环境影响。贸易是通过特定的具有生态影响的产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来影响环境的。一方面产品效应与技术效应密切相关,如果贸易产品本身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产品,或其生产技术是环境友好的,则该产品的环境效应是正的。发生正产品效应时,贸易作为商品流通手段对环境状况有积极影响,这些商品有助于环境保护,或是另一种危害环境产品的替代物。贸易为那些解决特定生态问题的环境技术和服务在全球扩散提供了机会,贸易扩展了那些由对环境有益的技术生产的产品构成的市场,也孕育了对环境有益的投入品贸易,因而提高了生产国和消费国的环境保护水平。另一方面,如果贸易促进了有害物质的国际扩散,或进行濒危物种的贸易,都将会产生环境的负效应。在缺少社会最优政策时,贸易会通过一些对生态系统有直接危害的产品(如:有害废物、危险化学品和濒危物种等)在国际间运输和交换而产生负产品效应。

第二,规模效应。主要体现与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相关的环境影响。贸易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张,而引起的资源过度利用与环境退化的负效应,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的规模正效应。贸易对环境的一些影响,归因于其对经济活动整体和规模以及市场增长的扩展作用。贸易增加了收入,使得人们更有兴趣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贸易提高了国际市场的效率,产品和劳务能自由流动,资源被配置到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生产活动中,贸易就能让具有不同资源和优势的国家,克服因其能力有限而对增长产生的约束。一些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到一定水平以后,其环境污染将趋向减少;尽管在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及转型阶段污染可能增加。通过贸易发展经济,既可以为这些国家提供对付环境问题的财政资源,又可以通过增加人均收入提高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然而在市场失灵和干预失灵的情况下,贸易所推动的增长会有规模负效应,导致经济不能持续发展。若缺少手段去控制因市场和干预失灵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全球性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膨胀,会加剧环境问题的恶化,贸易带来的市场扩张和经济成长会造成自然资源的进一步退化和更快衰竭。

第三,结构效应。主要涉及与生产和消费活动分布和强度有关的环境影响。贸易的结构效应比规模或产品效应更为间接,它与贸易相关的生产和资源使用方式有关,贸易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将会促进在清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产业更为清洁,反之,在污染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产业更具有污染性,因而贸易的环境效应对于前者具有正效应,而对后者则是负效应。在改变国际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分布和强度方面,贸易对环境有影响,部分原因在于贸易影响了市场价格,通过分配与不同国家的环境容量和条件相适应的经济活动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贸易的国家间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作用使其具有正结构效应。如果环境资产能正确估值和计量,并且其价值能包含在国际价格和市场中,其使用不被政府政策干预所扭曲,那么贸易将是推动发展的理想手段。当这种理想状况不存在时,贸易就会把生产和消费分布到那些并不适于这些活动或活动强度的地区,因而产生负结构效应。由于市场和干预失灵,更主要的是环境政策失灵,贸易导致生产方式并未反应甚至无视国家自然资源情况。在某些国家,生产活动可能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而另一些国家适合的自然资源却未得到利用。在某些情况下,贸易机会使得生产方式只是建立在大规模投入化工产品、能源和资本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情况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基础上。

第四,技术效应。贸易具有促进环境保护技术的传播与扩散的正效应,同时也会带来不利环境保护的技术传播,如果有害环境的技术更具有经济效率,就会替代传统的环境友好技术,从而产生环境的负效应。

第五,收入效应。经济规模扩大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产生了对高标准的环境质量的偏好,刺激了环境保护的投资与技术创新,而经济规模扩大使投资于环境保护成为可能,不断增加的环境保护投资与技术创新改善了环境状况,这一现象就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的过程。由于收入效应与经济规模及技术进步相联系,因此,也有学者将其界定为规模正效应、技术正效应的表现。

第六,法规效应。主要是指在贸易协定中与环境相关条款对环境保护以及各国环境政策协调所起的积极(正效应)或限制(负效应)作用。

2.环境对贸易的影响研究。

大多学者认为:环境对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环境既能够促进贸易的增长,也能够阻碍贸易的正常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环境是贸易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环境是贸易正常进行的基础,为贸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能源;环境差异导致各国比较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差异,也影响了各国贸易的内容、规模和结构。同时,贸易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又影响到环境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差异;环境政策的制定影响贸易的内容和方式;各国环境状况的不同,也影响着贸易的发展。其次,环境保护政策也影响着贸易。各国的环境保护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贸易有一定的限制性影响:绿色补贴或环境支持,政府对环境保护提供的有关支持,可以影响产品出口成本,从而影响国际市场竞争力。

第二,环境对贸易有制约作用。环境问题的出现,对国际贸易的手段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障碍。环境法规和环保措施对贸易有一定限制作用;被污染物贸易、废弃物贸易、污染型生产、污染型产业转移会造成对贸易的接受方、用户、消费者的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的破坏;生态资源贸易会造成对贸易输出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三,环境对贸易具有一定正效应。环保时代的到来,也给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使其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出现了“绿色壁垒”、环境认证、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新现象,有利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一种贸易资源与产业,可以促进环境产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贸易与环境关系协调途径研究

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越来越多,环境与贸易发展问题紧密联系,贸易与环境既相辅相成又互相矛盾,研究当前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冲突之处、如何协调冲突是问题的关键。

1.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确立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学者们的基本共识,具体的协调原则就国际贸易来看,主要有五种观点:

第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尊重国家、不损害他国环境和各国管辖范围以外环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损害预防、国际合作、共享共管全球共同资源”等七项原则。

第二,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ISD)“公平性、环境的完整性、属地管理优先、国际合作、科学与预防、开放性”等六项原则。

第三,“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国际经济与环境合作、削减环境贸易壁垒、禁止污染转移”等四项原则。

第四,“效率、平等、强化管理、有关方面参与、国际合作”等五项原则。

第五,“贸易与环境相辅相成、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承担、制定各国环境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贸易壁垒不应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障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发展经济与生存的权利”等五项原则。

2.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途径

环境成本内在化为主流,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从长期看,处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两种体系中的相关因素,最终在一个新的相互结合的体系中将两个问题综合起来考虑,这或许需要一个世界环境组织来设定规则,像CATT在过去50年中主持贸易政策相同的方式来谈判多边协定,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争端。

第二,要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保证贸易、经济、环境的良性互动,为贸易到经济增长的传递创造必要条件:贸易结构合理,符合比较优势原则;贸易量扩大不会使贸易条件恶化;不存在市场失灵和制度失灵。

第三,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伦理道德对贸易与环境协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需要改变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3.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政府层面。一是加快经济和科技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增强在贸易活动中的应变能力,降低资源型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贸易,推进贸易结构多元化,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建立可持续的贸易发展战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以环保为基点培育竞争优势;健全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环境标准体系和环境标志制度;大力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环保产品与技术的国际市场竞争;根据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利用后发经济优势解决我国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三是严格禁止进口有毒有害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和放射性废物,坚持资源化利用的废物供给立足于国内,加强对废物监督管理,严格环保执法。四是在外资引进工作中,要注意防止已遭国外淘汰的污染产业转移,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重点鼓励外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环保产业。五是积极参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政府在参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上应坚持正确立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防止污染物跨国转移;加强外贸商品环境管理和环保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经验;加强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国际讨论和谈判,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六是健全法律政策及相关机制。加强环保立法,建立全方位控制污染的绿色管理体系;制定与完善一系列有利于对外开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建立高污染密集产业特别控制区,灵活调整海外投资政策,防止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污染转移,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七是密切注意国际贸易和环境动态,加强两者关系及其对我国影响的研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不利因素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第二,企业层面。一是树立绿色理念。二是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加强绿色营销信息管理,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策略组合,实现绿色营销。三是实施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设计、制造、销售、回收、处理等)进行主动控制,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提高产品绿色程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加快绿色认证工作,开展清洁生产。国内各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应积极开展ISO14000的认证工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以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同时有效地防治污染。五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六是及时掌握国际动态,增强企业的适应性。七是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第三,公众层面。一是促进政府建立健全环境公众参与制度。二是树立和强化绿色消费意识。三是实行绿色文明规范。站在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角度,逐步转变传统观念,把保护环境纳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多考虑一下自己是在改善环境,还是在污染和破坏环境,只有这样,绿色贸易经济才有希望。四是积极实行绿色生活消费,以适度消费替代过度消费,注重绿色饮食、生态家园、绿色生活用品、环境清洁,以引导扩展绿色市场,促进企业经济转变。五是促进建立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及绿色社会。

第四,合理利用国际法规层面。首先应根据《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未来的谈判中谋求公平待遇和承担与自己国家相适应的责任;其次,应积极参加多边贸易体制内环境贸易谈判,与发达国家的成员方一起共同制定真正顾及发展中国家发展现状与合理要求的多边环境保护贸易规则;再次,应加强对双边贸易体制下环保问题的研究,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应根据MEAs和GATY/WTO规则来完善我国环保贸易法律,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可以现有的《对外贸易法》有关条款为基础,制定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明确为保护环境可以采取的贸易措施的种类,包括禁止进出口、环境关税调节、数量限制等;最后,一方面应通过立法鼓励环保技术设备和绿色产品的出口,占领日益庞大的国际绿色市场,同时加强对出口行业的管理,解决出口商品的环保达标问题,另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国内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标准和法规,克服环境壁垒,坚决反对和抵制非法的环境贸易壁垒。

结论和展望

总的来看,国外对环境与贸易关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方面的理论研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并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较系统的体系。我国对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是在国际贸易领域、环境领域和国际法领域,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对单一学科的分析,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相对不足。虽然已经在各个相关学科取得很多成果,但是在理论上还需进一步深入,在实际中还缺乏可操作性的办法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国内多数这方面的文章也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实证分析。对中国环境与贸易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大多也是针对某一或某几个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缺乏完整系统的发展战略,同时对于国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在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国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趋凸显。综合目前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贸易主义和环境主义争论的根源在于对环境的哲学认识上存在差异,贸易主义将环境从属于人类的目的,环境主义以自然为本。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二者既互相依存,又存在重大的矛盾;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二者都将受到重视,但又很难和谐一致。贸易与环境之争的深刻本质是功利主义与生态主义的思想分歧。贸易与环境本质具有统一关系,就是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无论是自由贸易还是环境保护都不是终极目的,而只是达到终极目的的一种手段。终极目的应该是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就业的增加。

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应该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之上,同时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现在,可持续发展既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世界各国要实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还是协调贸易与发展之间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短期内将两者的关系协调好绝非易事,因为贸易目标和环境目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全球环境政策的目标为的是对全球环境资源进行管理,需要在明确认识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贸易政策为的是防止出现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来保护贸易所得,取消现有的贸易壁垒和阻碍贸易的法规来增加贸易收益,所以如何平衡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两个体系、遵循何种原则是个关键问题。从长期看,处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两种体系中的相关因素,最终在一个新的相互结合的体系中将两个问题综合起来考虑。

第8篇: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马克思在研究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破坏的解决方法时就已经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这里马克思提到了“靠消耗最小的力量”,这恰恰正是当今节能减排,构建节约型社会思想的萌芽。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也专门讨论了“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提出要进行废弃物、排泄物再利用,使“生产废料再转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使排泄物再回到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这是今天循环经济思想的最早萌芽,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依靠科学进步和工艺改进对废物进行再利用的主张和具体措施。

以上是进行循环经济的理论前提,对于如何进一步从措施上解决问题需要依靠国情创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维手段。

2 我国当前面临的发展状况

2.1 我国生态环境先天脆弱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资源可利用率却相当有限。且人口众多,在全世界排到第一位,而且基数大,增长迅速,造成人口与资源矛盾冲突。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地质地貌状况:70%的土地受到强风影响不利于生活生产,65%不属于平原难于修筑交通设施发展缓慢。35%荒漠化进而难以利用甚至危害当前人民状况,33%完全干旱和沙化,30%土壤不符合种植和使用标准。20%含盐量过高。17%的组成喜马拉雅山脉,而我国土地平均海拔高度较高,导致总体气温较低,加之我国经过长期的封建闭关锁国带来的科技发展速度缓慢,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等,造成发展难度高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

2.2 经济增长模式不合理、生态环境惨遭破坏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措施与环境保护意识都比较低下,生产开发方式对环境的注意程度不够,滥采滥伐,烧荒种地,滥施肥料,不注意土质保养,这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壤沙化,植物退化,动物灭绝,可利用资源日益减少,洪水、干旱、沙尘暴等频繁发生,近些年较严重的现象比如黄河断水,长江水灾,工业不符合标准产生的有毒废物不经过处理乱丢乱放,空气异味,工业粉尘颗粒吸入到人体后造成呼吸道疾病等各种生理问题。这些问题虽然非常严峻但是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资金,人员投入的速度赶不上危害发生的程度,在污染、浪费等方面我国还十分被动。像我国目前的粗放型“原料-产品-废料”传统生产模式的“三废”综合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大,而“原料-产品-废弃物-废弃物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发展的又不够成熟,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实现我国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

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增长需要无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通常上来说追求经济效益必然要对生态产生危害,而过分保护环境则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如何平衡两方的关系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在保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3.1 发展循环经济

3.1.1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及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是在以下大背景下被提出来的。为了追求 GDP的增长,对自然过度开采和利用,而修护不及时进一步造成资源使用成本上升,引起了一系列连带效应,最终依然危害了我国经济效益的增长,为此需要一项更有效的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从源头改善发展运行状况。一些发达国家以 3R 原则为基础发展和实行循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其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已基本解决的基础上,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解决由后工业化和消费性社会结构引起的大量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人均消费水平也仍然偏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我国向工业化快速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阻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依赖于发展循环经济,才有助于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将循环经济作为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缓解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对经济造成的重大影响,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来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消费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和节约型社会。

3.1.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循环经济的中心问题是对于资源的多次利用,包含以下两点:一个是经济目的下的物质循环,另一个是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二者中达到平衡。循环经济的意义在于保证二者能长期稳定性的继续下去。它注重从综合方面考虑物质的开发利用及处理,不单是追求某一方面的合格标准,原理上不求快速但求综合效用。鉴于产业系统在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和经济整个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这个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就是产业生态系统。

3.2 发展产业生态化

3.2.1 发展产业生态化的背景

第9篇: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区域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互动式

项目基金赞助:

1、2010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都节能减排现状、问题及建设低碳城市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2、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攀西生态脆弱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2009ZR0065)阶段研究成果

低碳经济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对其研究的兴趣吸引了众多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目前,研究低碳经济的各类学者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长期以来,我国各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优先。如何创新思路,寻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变“两难”为“双赢”,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发展模式是一个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入手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低碳经济的范畴辨析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概念的涵与外延到底应该如何界定一直未有定论,特别是“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更是难上加难,有人提出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有人提出低碳经济包含循环经济……。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准确定位“低碳经济”所涉及的范畴,与循环经济相比较低碳经济涉及的范畴要小一些,对解决目前我们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要更有针对性一些,具体来说低碳经济是实践循环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不能因为“低碳经济”的提法新,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在大力推进就认为“低碳经济”模式能够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问题,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所涉及的范畴只限于“气候问题”和“能源问题”两个部分。目前针对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主要从“减少碳排放量”和 “增加碳汇聚量”两个方面在推进,通过聚焦上述两个方面,低碳经济实质上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落实到了一个可观察、可操作的层面,通过研究和实践,将来或许我们可以将成功发展低碳经济所获得的经验应用和推广到“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及“水污染问题”等一个个具体的资源环境问题。

■二、低碳经济的实践模式

现阶段区域层面的低碳经济实践模式总体而言,主要包括“减少碳排放量”与“增加碳汇聚量”两种模式。

2.1减少碳排放量

在区域层面上减少碳排放量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其二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都可以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1.1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单位GDP能耗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我国广大地区的能源使用效率是比较低的,也就是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与先进国家比较还很高,资料显示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欧盟的4.6倍,是日本的8倍。一方面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低,另一方面我国浪费能源的现象却层出不穷。可以从两个层面和三个层次上来探寻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1)两个层面即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

(1)技术层面

由于现阶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掌控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关技术引进举步维艰,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引进核心技术的过程中,提高我国自主研发能力,构建适应区域层面实际情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相关技术体系。

(2)制度层面

由于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政府管理能源方式和全国性能源市场体系等方面的不完善,我国还没有形成有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层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通过设计适应的制度安排杜绝浪费能源的现象,进而通过经济激励机制的建立促使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主动研发和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术。

2)三个层次

(1)宏观层次

构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区域性社会

(2)中观层次

构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产业链、产业园区及社区

(3)微观层次

构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企业和家庭

2.1.2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必须认识到我国目前的能源供给结构是“多煤贫油少气”,短期内能源供给结构的刚性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国内各省区在政府主导下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们认为目前这种推进新能源产业的热潮值得商榷,因为各地大力推进的结果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的错误配置,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不宜过急过快,需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2.2增加碳汇聚量

增加碳汇聚量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讨,其一是碳的自然汇聚,其二是碳的人工汇聚,总称“增加碳汇”。

2.2.1碳的自然汇聚方式

这种解决办法是充分利用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碳的化学反应过程,把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变成碳化合物,通过改变碳的存在形式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植树造林是其具体的实际模式,其主要特征是通过碳元素的循环实现碳的汇聚,具有可持续性。

2.2.2 碳的人工汇聚方式

该方式是通过运用碳采集技术、碳捕获技术汇聚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然后进行深海或地底埋存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这种方式与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填埋方式较相似,其主要特征是由于没有改变碳的存在形式,只是暂时将二氧化碳汇聚起来,可持续性方面尚存难题。

2.2.3 两种方式的比较分析

我们认为我国广大区域有现实操作意义的是碳的自然汇聚方式,因为我国不少地区以森林为主的一系列碳汇资源相对比较富集,随着CDM(清洁发展机制)机制和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在增加碳的自然汇聚方式方面会有优势。而碳的人工汇聚方式所涉及的碳采集、碳捕获及碳埋存等技术,目前在我国不少地区还没有可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暂时没有可操作性。针对自然汇聚方式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融入CDM(清洁发展机制)框架和国际及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以“碳排放权”供给者的身份进入CDM框架和碳交易市场,通过“排放权交易”获得市场补偿,促进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初步探悉

以上对低碳经济实践模式的研究虽然都是初步尝试,但是应该肯定这些尝试给出了我们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和基本方法。另外,笔者认为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可以从另外一些方面作补充。如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引入和谐社会的“和谐度”这个概念就发展低碳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整合。从外部效应理论出发,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而言可初步得出:

我们知道无论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还是自然活动(自然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都可以划分为正的外部影响(正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影响(负外部效应)两大类。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大,负外部效应越小说明其和谐度高,反之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小,负外部效应越大则说明其和谐度低。

“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或者要有自然资源优势,或者要具有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等后天获得性资源,而且后者对前者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根据前面对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分析结论,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理解为通过增加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增长,使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能够恢复,进而提供充足的生态环境服务,使人类的福利水平不断升级;而低碳经济建设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减少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以维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可见,低碳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都是通过改善人类活动模式来影响自然环境状况,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度不断提高升级。

和谐度提高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由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促进自然环境增长的拉力和由低碳经济建设所产生的防止自然环境退化的推力而形成的推拉合力所主导的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协调的和谐演进升级过程。

■四、总结

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同该地区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工业问题、“三农问题” 、资源资本化等诸多问题从各个角度都直接或间接相关,应该认识到不可能仅靠单一项目、单一工程、单一方面、单一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就能取得进展。而要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发展与建设方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区域层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需要得到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除了要在认识上统一思想、步骤上配合、行动上协调、措施上配套外,还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和措施,以低碳经济建设带动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建设,建立低碳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区域层面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培军; 刘学敏. 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J].北京:求是,2003(4)33~35.

[2]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668~670

[3] 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4~55

[4] 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6~57

[5] 张坤主编.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87

[6] 冯之浚主编.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60~162

[7] 马江.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