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育理念范文

语文教育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育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育理念

第1篇:语文教育理念范文

(一)人格教育与“语文人格教育”

兴起于本世纪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反对僵化、机械地知识传授,提倡教育应把培养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按照程红兵老师的理解,“人格教育是教育者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就如人格的形成非先天一样,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通过培养拥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人来满足社会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理论来源于实践。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程红兵老师逐步认识到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具有实施人格教育的非常优势,进而明确提出了“语文人格教育”的思想命题。程老师认为,所谓的“语文人格教育”指的是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仅仅是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有明确意识、有具体计划和措施地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且,这一活动是语文教师积极主动施行、学生踊跃自主参与,通过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传统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是通过对经典文化典籍的学习明教化、懂人伦,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的道德教育。可以说为现当代的语文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语文学科也在不断地建设和丰富,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积累了许多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程红兵老师的语文人格教育理念正是对陶老“求真”、“立人”思想的最好解读。程红兵老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获取心灵的自由,教育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自然地,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也就成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认识是源于程红兵老师对基础教育功利性的批判。功利性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颗“毒瘤”,只追求升学率,只追求高分数,只追求所谓“有用”的东西,传统的教书育人本末倒置,变成了“教书育分”!据此,程红兵老师提出:“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文教育不能浮于表面的分数,要求真、求善、求美,充分释放语文学科的内涵和魅力,实现“语文人格教育追求的‘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

二、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的启示

在“重术轻人”这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程红兵老师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更勇于探索实践,把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重新明确提出,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关注国家教育发展的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应该说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互为主体的师生观

理解学生,正确认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这是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实施的先决条件。程红兵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当“人”看,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即把学生当做完整的、有独立个性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力求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此为出发点,在语文人格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渐变关系。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是作为平等主体而存在,他们之间是一种主—主关系,而且两个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逐渐变化的。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地增强,具体表现在教师作用由支撑—扶持—引导的变化;相应的,根据学生的变化,教师不断调节自身的主体作用,逐渐隐蔽、逐渐减少,最后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目标。因此,程红兵老师理解的师生观是一种平等的益友观念,教师和学生互尊互敬,互爱互助,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程红兵老师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把学生和教师都当作具有完全、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这种互为主体的师生观不仅对语文学科教育意义重大,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对也有深远的影响。虽然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人格教育得天独厚,但其他学科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资源也十分丰富。随着全国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就整体的教育现状来看,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养成健康人格为目的教学实践仍不乐观,特别是在理科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可见,人格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任重而道远。

(二)“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

从程红兵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来看,阅读广泛、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研究是其最主要的思想特征,而这种思想性格也对他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直接结果就是“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出现。简单来说,自主与探究性语文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主控、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研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旨在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总结的自主型学习方法,改变了学习的被动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取知识。实际上,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提出是来源于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思路。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而程老师的“自主与探究”不仅仅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更加重视自主与探究的这一学习方式的实践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学生对知识成果的反思,等等。可见,“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也是程红兵老师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人格。

(三)语文教师自身人格的示范力量

第2篇:语文教育理念范文

一个轻松的课堂是学生希望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完全放松,可以任思维分散,这种轻松的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并且将对每个学生的理解信任都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关心。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人文性,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在社会环境要求培养全方位人才的要求下,人文素养越来越受重视,所以,我们都在大力发扬和提倡人文教育,语文人文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的鼓励,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应该是相统一的,人文教育更具有感彩,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步骤。因此,在人性语文教育下,语文教育者已经将人文教育作为共同期许的目标。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2.1参悟社会美。

自然美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是天然的赏赐,而社会美却是后天形成的,人为塑造出来的,但是它有可能是实际存在的形式,也可能是一种精神状态,所以,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中心思想,都会激起对美的向往,因为这种感情是高尚的,是令人尊敬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引导学生探索社会美。例如教师在讲授鲁迅的《拿来主义》时,引导学生探索里面的人格之美;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引导学生探索里面的亲情之美;通过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真善美,通过对这些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让学生追求真美,摒弃真恶,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

2.2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

高中生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情景教学更要尽量贴合实际,通过课堂内容延伸到生活实际,只有这样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品格,使语文教学更加轻松、高效。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搜集整理荷塘的图片及月下荷塘的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演示,再配上溪水流动的清澈声音,时而插入几声蛙叫,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意境,从而爱上这种荷塘月色的美景。这样的情景设置,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到作者当时的心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心情,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正确看待事物。所以,语文教学的课堂情景设置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是起到好的作用的,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成长,真正提高精神文化素养。

2.3营造有趣的课外活动氛围,彰显人文之涵。

实践出真知往往是不变的真理,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就要让学生栖身于社会,了解社会。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十分必要,在这样的课程活动中,教师应该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尽情展现自我,并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学生的不足,发现学生的优点,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人文素养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还要适当开展一些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搜集整理知识,提高知识储备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人文性其实才是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理念的灵魂,事实上,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这门学科对于审美更加重视,人文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而且能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爱好和优美的情操。通过一系列古文欣赏,让学生能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这个年代是公平竞争的年代,不论是否出身名门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展现自己,所以,在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中,让学生能够心系国家、家庭,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确立宏观目标。

3结语

第3篇:语文教育理念范文

一、尊重“明德”的思想,不断加强和推进诗化教学,是构建新时代道德价值观的首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构建这种新型的道德价值观,不是依靠空泛的说教,而是要使其在充满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诗化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在当前形势下,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各种急功近利等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上是远离了诗,远离了诗化教学的。从语文素质教育的角度讲,语文教学无疑是诗一般的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体验的过程。因为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创造,是语文学科也是学生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除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外,还应侧重于作品的人性美、人情美、意境美的观照。初中语文教学中着力强调诗化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着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他们美好的心灵,塑

造他们高尚的情操,以此充实他们的精神底蕴,这是当前初中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应当肩负的历史重托。

二、深刻理解古代语文教育方法论,不断“内省”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要深刻领会古代语文教育方法的精神实质,及时做到自省自纠,并把这些作为教师职业活动的自觉需要。

1.反思教学行为,升华教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中,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就是要研究学习主体的个别差异,从较高的层次上看,这实际上是一种关注学生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和借鉴这一理念,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新理解古代的教育方法,应积极提倡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即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实际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促使其提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及习惯,并使其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答案也不是惟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强调语文教师学习传统教育方法,又不满足已有教学经验,就是要求教师及时“内省”,不断创新,使语文教学做到情趣化、文采化,从而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2.加强教学积累,夯实文化基础。

古人强调和重视“博览群书”(王充),“厚积薄发”(韩愈),这是针对学生读书习作而言的,对于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纵览中国语文教育史,每一位在教育领域内有所建树的语文教育家,无不是用书本来武装自己的。远的不说,当代的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等语文名师,哪一位不是书的受益者?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就拥有五千多册藏书,二十本剪报、三抽屉卡片,这样的“家底”我们有吗?据《中国教育报》调查显示:在教师必读书籍中,教学参考书居第一位。有人断言,离开教参,有80%的语文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种种迹象表明,初中语文教师文化学识底蕴不足的现象已越来越严重影响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人说,只有当语文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宽广得无可比拟时,他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强手、艺术家和诗人。不读书的后果,可能会是语文教师思想上的“僵化”、心理上的“老化”和智能上的“退化”。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应当从让教师广泛地阅读这一点抓起。

3.培养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

语文教学中的“内省”,不仅要求教育者单方面的自省自纠,而且要求学生的自主自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际就是强调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因此,使学生把“要我学”内化为“我要学”的生存体验和需要,仍然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学生“自省”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习能动性的大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只有当学生把“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作为一种个体生存的自觉追求时,语文学习才会走向真正的自觉。

三、走出师道尊严的“怪圈”,建立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

第4篇:语文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快乐教育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快乐教育理念得到提倡,其对于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也更多地突显出来。快乐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感受,也更加重视教学氛围的转变。

1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现状

1.1小学语文课堂有失趣味性:“灌输-接受式”教学方法,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教师是语文课堂中的知识传递者,学生是无条件接受者。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讲台上兴奋地讲解,学生在下面平静听讲的场景。在听课与记笔记类型的课堂上,小学生能够接触许多语文知识,却不一定能够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这样的课堂过于死板,没有活力,小学生从内心里并不希望参与其中。出于省时省力的目标,很多教师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然只利用黑板与粉笔,让课堂显得过于单调。

1.2教师忽视学生课堂学习感受:小学生活泼好动是天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一些小学生会无意间违反了课堂秩序。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违反课堂秩序就是与自己作对,会对学生发脾气,甚至用不恰当的言语批评学生。消极的课堂评价,无疑伤害了小学生的自尊心,也打消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一次不愉快的记忆,会影响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总希望学生给出自己期待的标准答案,一旦学生说出个性化的答案,教师就会很不满意。教师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快乐教育理念的落实。

1.3语文课堂师生关系不尽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落实快乐教育理念的重要前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并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和谐水准。一直以来,教师都是课堂中的权威,这就使得一些教师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人,处理不好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教师过于重视自己的主导作用,就会喧宾夺主,抢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风头。一些教师不讲究民主,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性,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正常互动。还有教师教学过于随意,完全放手让小学生自主探究,最终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师生距离越来越远。

2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方法

将快乐教育理念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全面理解快乐教育理念,积极处理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2.1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在快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施小学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让小学生于课堂中快乐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让学生快乐学习最直接的方法。趣味化的课堂,就是能够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小学生兴趣入手,设计与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小学生爱语文,乐于学习语文。将游戏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能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不一样的风采。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讲,识字虽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但仍然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如果教师一直引导小学生拼读拼音去识字,分解偏旁部首去记字,必然不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例如在学习《小草之歌》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渺小、惭愧、气馁、微不足道、奉献、索取、幸福、锁住、天涯海角”这些词语。教师可以将每一个汉字都制作成一张卡片,引导学生去寻找词组中的另一个汉字。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会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更加轻松。

2.2改革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方法:考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是快乐教育理念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可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评价,都要尊重小学生,认可小学生。关注小学生的内心感受,尊重小学生的人格,才能让小学生具有快乐的学习体验。小学生虽然心智不成熟,但内心十分敏感,能够体会到教师对于他们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评价去表扬小学生,给他们语文学习的动力。比如语文能力较弱的小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了全部生字,教师要对他们说“你们这节课学得很认真,老师都比不上”,让小学生有成就感,有喜悦感。

2.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轻松化,更能让小学生积极地与老师互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奉献的重要性,将自己的爱与情感投入到语文教育事业中去。教师喜欢自己的工作,才能向学生传递快乐的情感,带动小学生快乐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民主,鼓励小学生说出心中所想,不能一味寻求标准答案。教师更要在教学中做到一视同仁,用不同的标准去对待不同的学生,不要只重视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比如在讲解《枫桥夜泊》这首诗时,这是一首感情基调悲伤的诗歌,但有一些学生特别喜欢诗中描绘的情景,认为这样的情景对自己来讲意味着快乐。教师不能一概否认学生,要与学生进行积极地互动,在学生表达完想法之后,再引导学生与作者、诗歌本身互动,理解作者要传达的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小学生快乐思考,快乐参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大快乐教育理念的推广力度,鼓励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快乐教学法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要求,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用快乐的学习方法引导小学生接触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让小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夙愿。

作者:刘敏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沿江路人民小学

参考文献:

[1]谢国芬.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上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及其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5(35)

第5篇:语文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教育;理念;六德;借鉴

古代教育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就对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所以,尊重古代语文教学思想,吸取古代传统教学精华是提高当前语文教学的关键[1]。基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频繁加快的时代背景,如何能够较好地继承及发扬古代教学思想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就基于古代教学理念,对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做出见解性的探讨。以期能够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尊重“明德”思想,不断系统化语文教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以孔孟为代表的“明德”教育一直是用来规范自身行为修养及社会道德教育的理念[2]。就个人来说,明德指良好的“德行”;就社会而言,明德指良好的“德政”。儒家宣导修己以安人[3],明德便是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良好德行和德政。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就充分展现出文化熏陶及思想教育对于人和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诗化教育对于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教育目标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古代教学与理念一贯遵循的要求[4]。借鉴古代的教育理念将语文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地把言语、思想、交际、个性等完美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才是最终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二、继承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内省”及优化教学模式

孔子曾说过,“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鼓励人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5]。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语文教学务必要从自身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出发,不断地领悟国家课程改革纲领及精神,依据现实情况不断地调整自我教学习惯、行为方式及教学策略。

在我国古代语文教学中,我国教育学家孔子一直提倡“因材施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及尊重学生主体的个体差异。也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例如,我们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朱自清)、《济南的冬天》(老舍)这些课文时,由于很多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他们对春和冬的概念肯定不尽相同。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黄鹤楼》和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一些农村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黄鹤楼,什么是苏州园林。那么这种学生之间原始的认知差异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得新课程标准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全面发展。同时,借鉴古代教学方法,并不是生硬搬套,而是需要教师不能仅仅满足已有的教学经验及方法,而是要不断地对自我教学习惯和教学策略进行及时的“内省”,不断创新。

三、突越传统师道尊严,构建民主和谐课堂

当前,很多初中语文课堂仍然受传统陈旧的师生观、伦理观的影响。在教学中唯师独尊,甚至出现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尊严的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疏远课堂、畏惧课堂的现象不断攀升。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话语权,思维上缺少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开始丧失学习兴趣,出现叛逆、厌学的不良现象。首先,需要教师在原有的教学理念上大胆革新,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话语霸权。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尽力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6]。最后,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建立自我认知结构及生活沉淀,从另一种高度来分析、阅读、思考文本,争取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阅读者。

四、总结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古代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当今时代的新型教学方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将新的血液、新的活力注入语文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感染力及趣味性。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规范学生的语言。

参考文献:

[1]王建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现代传承[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4][5][6]马安丽,吴少华.从古代教育制度之弊端谈强化素质教育[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3).

第6篇:语文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本教学 理念与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开始注重以学生为本,使传统理念下的“师本教育”向着“生本教育”的方向转变,把为教师教好转向为学生学好,让学生有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的机会。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建构,应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价值,在尊重学生个性、自由成长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帮助下,依靠学生自身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建构。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应注重以学生为教育的本体,让学生尽快自己思考和行动起来,并不断地去吸纳知识、解开问题的谜团,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交给学生,从而获取提升学习质量的崭新教学模式。

一、“生本教学”的核心理念

(一)一切为了学生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是生本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语文教育的任务并不是将学生都变成书呆子,而是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心智成长、道德价值正确、人文素养深厚的生命个体。这样,语文教育就要打破传统的灌输模式,避免学生机械听课情况的出现。学生跳出了只听不悟的怪圈,教师也就不会想当然地以自己的教育方式影响或左右学生,不会陷入教与学分离的泥潭,而是能够感受到教育的真谛,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领悟,在思考中建构知识体系。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从文本中有所感悟,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收获知识、培养情感、增强语文素养。在“生本”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蹲下来平视学生的知己朋友,教师不再依靠话语霸权与学生存在距离感,而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性。

(二)充分尊重学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也就是说,在被认同的前提下,学生的内心会更加愉悦,也更加能够激发出学习知识的动力。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的心灵世界和自由情感生发空间,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并且给予学生证明自己能力的舞台,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以严密逻辑思维为手段的科目,语文依靠的是情感和价值观念,以形象思维去感受和体验文本,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自然会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感悟往往更独到,也更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观点。所以,在生本教学中,教师是以尊重学生为教育原则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等方面的情况组织教学活动。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那就是“生本”课堂。其实不然,初中生活泼好动、个性鲜明,但心理不够成熟、思维的深广度有限,认知能力也不够强,所以他们还不能够单独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在课堂本来就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果完全交给学生去呈现知识的脉络体系,势必会浪费时间,使教学呈现出低效的状态。“生本”教学也需要教师进行掌控和把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促使他们连贯、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正是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将学生的认知与审美能力激发出来,使语文课堂更加和谐自然、井然有序,也让学生能够展现出更好的学习状态。

二、初中语文“生本教学”的课堂实践策略

(一)积极建构自主学习模式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生本”教学的实施需要引导学生建构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与能力。教师应该以启发与引导为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分析思考,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能体现多维性和扩展化,那么就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调动思维,使学生在愉悦中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生本”课堂建构的目标。

如在对朱自清的《背影》进行教学时,教师可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我觉得朱自清对自己家庭背景的表述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因为这部分内容好像与课文标题没有必要的联系,不知你们怎么认为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迅速激发初中生的思维热情,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展现在班级同学面前,通过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形式,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便会加深,也能够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进行多元解读,一些学生会赞同老师的观点,有一些学生会提出一些相反的见解。

经过班级学生激烈、充分的探讨之后,不但教学任务得到了高效的解决而且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上的整体氛围。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语文知识,这种不盲从于教师的见解的思维习惯,可以保障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生本”课堂在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下便更能够发挥其教学作用。

(二)打造互动交流教学平台

初中语文课堂需要打造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语文学科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审美能力为宗旨归,这就需要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作为支撑,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生本课堂。学习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对此,语文教师应该打造新颖的教学模式。

针对初中生好动活泼、喜爱展示自己的特点,可利用编演课本剧的形式进行表演型课堂模式建构,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与课文殊的语境、人物和故事开展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产生亲切感,更容易体会课文。例如,在讲授《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扮演“孔乙己”“我”“酒馆掌柜”等角色,引导他们对这篇小说进行发挥,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采取学生自愿、轮流的方式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学生便会在彩排、演出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态度,也更好的理解当时的社会氛围以及时代环境。

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当中去当演员,与学生一起表演。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活泼,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语文“生本”课堂的形成。

(三)适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倡导合作成员之间互教、互启、互学,注重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相结合,实现信息互补,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合作学习中得到发展。合作学体有以下几种方式:1.同座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是其他合作方式的基础,两个人都是“主角”,这种学习活动简便易行。比如同座讨论交流、互读课文、合作表演、互相检测等等。2.小组合作学习(一般4-6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对话交流中学习,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重负,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世界)这部分内容时,结合相关课文内容,教师可适当的利用小组竞赛教学模式,把全班学生分为松鼠、金龟子、大熊猫、蝉等活动小组,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动物知识、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方面进行辩论赛,这样,每个小组会根据本组选定的课文内容、动物种类特点进行阐述和论辩。也可以扩展合作内容,成绩优秀的小组可获得认可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小组合作学习能消除学生的疲乏感,使学习成为一种来自学生内在的“娱乐”,使学生在合作中吸取集体的力量,并且轻松、愉快地展开学习沟通,有效形成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本”模式。

(四)建立赏识教学评价体系

在“生本”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体验异常重要。也就是说,学生从自身学习情况、教师态度反馈等方面接受到的信息对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来自教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学生衡量自身学习效能的重要尺度,也会左右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由于初中生自尊心较强,更渴望教师对自己赞赏的评价,有了教师的认同与赞赏,学生便会带着内心的喜悦,积极的投身到语文学习之中。成功是一种体验,而赏识正是要适当的给予学生这种正向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找到良好感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调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促使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形成。

在“生本”教学中,教师应该对那些有着良好表现、取得哪怕有点滴进步的学生以肯定、赏识的态度。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比较胆怯、性格内向、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沁园春?雪》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发现这个学生有想要表现的神情,但是却又不好意思展示,这时我用“相信自己”、“不要放弃”、“你能行的”等鼓励性的言语加以引导,最后他站起来对这首诗歌进行朗读,而且很有进步。

对此,我用“做得好”、“你表现得很棒”等言语,并且用和蔼的目光、点头示意和拍拍肩膀等方式进行赏识评价,他在获得认同和赞赏之后,明显表现得很兴奋,脸上充满了自信的表情,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成功的情绪体验,并争取有更大的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尽力捕捉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和智慧点,认识每一个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这些潜能得以释放和发挥,这样生本课堂也就顺理成章的生成。

总之,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实现对“生本”课堂的构建,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高效、轻松的氛围中收获真知,充分展示自身的才华。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不断地打破常规,倡导“生本”化的课堂教学观念,积极地开拓创新,改进“生本”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7篇:语文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 斯霞 教育理念 文献综述

一、选题依据

斯霞是我国小学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她以“母爱童心”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小学教育而言意义非凡,对其教育理念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分析,既可以丰富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理论,又可以指导一线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文献综述

1.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1)斯霞老师教育思想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斯霞老师教育观的研究,斯霞老师最令人敬重的便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爱学生的精神,具体有:《一片爱心,献给孩子》、《育苗人》、《记斯霞老师》、《斯霞和孩子》、《斯霞的爱》、《斯霞谈爱生》、《斯霞对孩子的爱》、《由斯霞和学生一起跳橡皮筋想到的》等诸多论文,以生动具体的事例让我们零距离地感受到了斯霞老师的伟大的爱。有学者以斯霞的“童心母爱”为依据研究她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斯霞在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接近儿童、观察儿童、关心儿童’的观点是现实的、客观的,同时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有人评价斯霞童心母爱的教育精神:“童心母爱是儿童最需要的纯朴自然情感,它是儿童发展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斯霞的童心母爱是教育爱的专业品质,它是小学教师职业最重要的专业特质;斯霞的童心母爱,是爱的哲学,是精神性的大爱,是当前中国社会迫切呼唤的教育文化。”[2]还有人评价说:“每一个人都有过学习的感受,而引导着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启蒙老师,常常和亲爱的母亲一样,永远铭刻在最美好的记忆里,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斯霞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引导幼小心灵天天向上的灵魂工程师。”[3]②关于斯霞老师教师观的研究,有人对斯霞教师观的发展历程和内涵进行分析,认为“斯霞将教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教师、人才、国家发展三者关系中形成了对教师作用的认识”[4]。③关于斯霞老师师德观的研究,杨林国在《追寻教师美德:斯霞教师德行解读》中说:“斯霞的爱表现为斯霞的尊重、平等、宽容和关怀。”[5]他认为斯霞的教师爱具有本体性的特征,在斯霞身上,爱就是一种自足的存在,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斯霞的爱更是一种给予性质的爱,这种给予是对教师内在利益的给予,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回报;斯霞的爱是坚定性的爱,不论是在人生中最困顿、最窘迫的时期,还是在人生中最激越、最辉煌的时期,她从未改变自己的爱,此为一种延续和放大的师德大爱。有人认为“信念之坚钿、探索之执着、关爱之拳拳”就可归纳出斯霞的师德人生[6]。也有人对斯霞老师和霍懋征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解读两位名师不同的教学艺术风格,挖掘其背后不同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斯霞与霍懋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认识和理解[7]。

(2)关于斯霞的语文教学的研究。这部分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关于斯霞老师语文教学经验的研究,如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介绍斯霞语文教育事迹和教学经验的《斯霞文集》[8],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及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联合选编的关于斯霞三十年间教育心得体会的书籍《斯霞教育经验选编》[9],是最早对斯霞教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分为“斯霞积累的教育工作经验”、“有关斯霞教育工作经验的介绍”和“有关斯霞同志小学五年制试验工作总结”三个部分,总体上关于斯霞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经验。崔峦和陈先云合著的《斯霞、霍懋征、袁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10]中对斯霞教育教学思想做了细致的研究和介绍,书中对于斯霞主要介绍了她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回顾,还有袁微子、高惠莹、崔恋、田本娜等专家对其语文教学思想与实践做的精彩评析。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分散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如《“随课文识字”的实践和认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心理探讨》、《回答一个问题》、《分散识字很快进入阅读写作的原因》,等等。还有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教学艺术的研究,如《于质朴中见真功夫》、《成如容易却艰辛》、《让学生勤动脑多思考》、《斯霞的教学实践给予的启示》、《根据课文讲深讲透》、《教师的镜子》、《生动的一课》、《斯霞教学经验的启示》,等等。可以看出,理论工作者对斯霞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多,但大多数只是对斯霞老师进行直观描述或情感上的表达,只是在表层上讨论斯霞老师,而没有将之上升到理论、理念的高度,对斯霞老师的教育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

2.一线小学教师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斯霞老师的一线小学教师并不多,研究成果的数量比教育理论工作者少了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8篇:语文教育理念范文

对年轻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要从改善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环境入手,寻找有效培养策略,引导他们提高能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激发教学教研热情,努力提升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

树立理念 关注发展 寻求策略 形成机制 提升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学的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研究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来,很多新招聘的年轻语文教师加入到小学语文教师行列。这些年轻的小学语文老师由于初上讲台,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刚刚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因此,我们要重视年轻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寻找有效的专业素养提高策略,力争在短时间内提升年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树立教学专业素养提高理念,引领小学语文教师争做专家型教师

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理念支配着教育行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被淘汰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更新观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技术手段,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锻炼教学综合能力。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树立新型师生观。只有师生平等,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创造民主、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考验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争做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有作为的专家型的教师。

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提升专业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靠自身不断地学习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汲取教学智慧和技巧,另一方面需要虚心地向同行老教师请教,汲取老教师的有益经验。完善小学语文教师指导老师制度,以师徒关系为纽带,发挥老教师、优秀教师以及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一对一”“一帮一”“一带一”的传帮带活动,使得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在最短的时间适应教学环境,担当胜任所交给的教学工作,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很快得到提高,专业化水平迅速得到提升。每学期安排老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师随堂听课指导,掌握课堂节奏,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指导老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听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课,并及时将听课情况与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指导,切实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促进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三、牢固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具备新型教学手段

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而且要熟练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内化为教学本身,并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各种教学手段的使用训练,学习开发运用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自学、参加培训、自主探究、创新学习等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校讯通以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的影响下,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相互融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改革。信息化是每个学校突破性发展的必备之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顺应信息化大潮的重任。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四、完善小学语文教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学教研的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平台。为了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推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学校应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搭建小学语文教师展示平台,定期开展各类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评比方法和评比规则,让小学语文教师在竞赛中研究教学、改善教学,打磨教学技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评选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都会全面展现了独特的教学艺术水平,展示自己的风采,进而激发小学语文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但教学研究能力得到提升,还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学校要多搭建展示教师才能的平台,鼓励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不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而且要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五、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培训,将培训学习常态化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培训活动外,还要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的提高。如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者双休日等时间,请师范院校的专门教师给他们讲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或是请当地的教学能手讲教学经验和体会,举办教法改革培训班,学习培训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如集中培训,定期培训,脱产培训等。也可以根据专业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在培训中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训实效。除业务培训外,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提高培训,通过培训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是小学语文教师乐于奉献,树立从教光荣的理念,就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无论哪种培训都要必须充分认识培训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意识,让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常态化。

总之,学校应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构筑平台,引导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尽快提升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06)

第9篇:语文教育理念范文

一、中职语文老师的努力和学生们自身的进步,共同推进传统教学理念的改革

多年来,传统教学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书为本”和“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极为固定和死板,“填鸭式”的模式根深蒂固。同时,老师的工作任务量相当沉重且冗繁,一个普通中职语文教师一周的课时量就是十五甚至二十个课时,而且在大多数中职学校里,语文老师一般都同时兼任着班主任的职务。这样,课时任务的繁重加上班主任工作的琐碎导致语文老师们在如此超负荷的工作量下很难腾出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如何对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和创新。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开拓者,但是,一个施行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传统理念,不是一部分人想要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同时,中职学生虽然比和自己同龄的普校学生思想更加开放活跃,动手能力也比一般的孩子要强得多。但是在他们身上残留着许多难以改变的陋习和缺点。中职学生因为放弃了在普校的学习生活,从而给自己扣上了“失败者”的帽子,他们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学不好不是自己的错,甚至认为读书一点用处都没有。中职教师对他们的管教也因此更加严厉,而这样常常导致中职学生的叛逆行为,老师认为自己的管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发展,而学生往往认为老师就是在“耍威风”“杀鸡儆猴”,中职语文老师来自学生和工作的多重压力,往往对课程改革心有余而力不足。

近年来,“新课改”在全国大范围地施行和推广使得一直以来施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宣传和推广使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有了重大的飞跃和发展。首先,中职语文教学课本内容就有了革命性的改变。里面的内容不仅丰富多样,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人生道理,包涵趣味性和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引导中职学生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职业情操起着不容小觑的导向作用。同时,语文教师也应该尽量充分合理地运用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时间,在教授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代职场对于中职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也要求他们在自己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能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锐意进取、团结合作,这也是当代中职生应该具有的基本职业道德。

因此,对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改革,需要中职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注重学生的专业和技能的培养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政治的竞争和科技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它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在商业谈判、组织策划、宣传演讲和文字写作上面的才能。而中职语文教学恰好能为这些能力的训练提供一个实战场。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个人性格和兴趣爱好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和明显。他们在小说散文、文学创作、朗诵演讲、报刊杂志、古代诗词、现代诗歌等方面都有自己各自的喜好和造诣。这些兴趣爱好都反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方向,为以后他们的职业发展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擅于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强项,那么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

这样的竞争机制给中职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擅于发现学生相关方面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更要发掘他们的潜力,促进他们能力的提高和自身更好地发展。老师应通过组织兴趣学习小组的方式,带领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类兴趣小组和专题交流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如成立讲故事小组、演讲沙龙、诗人作家协会、文学名著讨论小组、校园散文之家等等兴趣小组来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从而让自己的思想更加丰满,个人兴趣也得到发展和提升。

三、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改良创新自己的语文教学法,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中职语文教育应该尽量避免以考试为评价人才能力高低的标准这种传统的审核模式。老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探索新的语文教学方法。不单单靠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个人能力,应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和道德的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知识,情感和意识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走向和步入社会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开展竞争合作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小组的名字由组内学生自定义,通过各方面学习能力的竞争来为自己的小组取得分数。同时,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小组成员内表现突出的学生会额外对其进行加分,学期末的考核以小组和学生个人的得分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不压抑他们个人能力的发展,同时,老师的教学方法得以创新,教学能力也得以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