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政治哲学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诗词渗透
1.引言
高中政治哲学是一门深刻的学科,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政治哲学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并且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深奥的哲学问题,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笔者通过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长期实践与研究,发现了诗词渗透教学方式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有益之处,并且认识到诗词渗透的价值,下文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2.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高中政治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学科,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积极的获得心灵的成长,决定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否与社会精神文明同步,是学生日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决定内容。但是,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相关政治哲学的知识,并且存在很大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不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相关教学活动不能顺利的开展。
3.哲学教学中活用诗词的意义和策略
针对于哲学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要重视哲学教学的开展,并且通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更好的帮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诗词渗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活用诗词,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进行具体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诗词渗透渗透的过程,需要教师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突出学生的主题学习地位,让学生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3.1创设教学情境,创造乐学氛围
由于政治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理性,并且学习内容的难点较多,对于学生来说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枯燥的情绪。针对于学生这种学习现状,教师要摆正态度,认识到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正常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把握与疏导,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科学性,如果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就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进行讲解“世界的客观性”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古代诗词中的苏轼的《中秋月》,同时播放诗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则,涉及离别的情绪。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在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中秋节与月圆的关系,进而引入世界客观性的道理。通过学生进行自主的回答与讨论,结合哲学知识点,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自主的思考,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3.2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的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主动性。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要想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必须要以主动的态度进行学习,避免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事物现象与本质”时,可以通过引用《满江红》,通过播放诗句“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让学生在体验岳飞浓烈爱国情怀的同时,主动的进行思考诗词所处朝代的历史知识,了解为什么宋朝会灭亡,了解岳飞诗词所代表的内部含义,研究宋朝灭亡的深度原因。通过学生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且通过所学哲学知识,对于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提高自身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3.3优化教学设计,突破重点难点
在进行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对教学课程的优化设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具有深刻的内涵。由于高中学生自身阅历以及思维水平的限制,其很难全面的了解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知识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与原理。例如,在“意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讲解,播放“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教师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主观意识情绪进行分析,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在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其作者意识与其所处环境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使得学生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内心体验,找寻人生的真谛,正确的认识自己。
4.结束语
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获取成绩,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到正确的树立。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诗词渗透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诗词渗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并且通过对诗词的欣赏,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不断的积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当中。在进行诗词渗透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于教学环境进行优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急你先学习。另外,教师也要认识到诗词渗透教学方法的特点,对于诗词进行严格的选择,根据政治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诗词的选择,进而保证诗词渗透的合理利用,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爱娟.让古诗牵手古史让故事更有故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101-102.
[2]颜霞.试论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2(03):56-57.
[3]钟美炎.浅谈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108-108.
一、以良好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政治教学也是如此。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丰富的哲学知识、经济知识和政治知识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所常常接触且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学习这些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高中生尚未真正走出校园,迈进社会,故而对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了解不多,这就给政治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此,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新知识教学之前,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猎奇的心理,在第一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再层层深入,最终实现有效激趣。比如在进行“量变引起质变”这节内容的教学时,我在课堂刚开始时,就先通过设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我先是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水滴石穿、集腋成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几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相通的地方吗?”与“量变”、“质变”这一哲学概念相比,上述几个成语是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且高中生大多已经具有充足的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因此以设问的方式,用“已知知识”联通“未知领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且事实证明,这节课不仅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带动和感染更多的学生参与知识的讨论。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打造一节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作为引导者,教师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作为参与者,教师就应当将放下教师的姿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用个人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喜欢老师的同时,能“爱屋及乌”,进而喜欢上政治这门课程。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设置提问、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讨论与交流,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要怀抱着真诚的心,将自己的想法与学生沟通。
三、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来增强课程本身的趣味性
高中政治课程不像数理化学科那般有趣,相反,高中政治不仅内容严肃、枯燥,而且逻辑性强,不易于理解。但高中政治所教学的内容,恰恰又是与国家政策、方针及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课程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处理政治课程内容本身局限性与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一矛盾,就需要教师积极地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打破政治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从而创造出丰富有趣的高中政治课堂“新面貌”。其中,最典型也较常用的方式就是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将晦涩、难懂的政治知识导入多媒体进行“加工”,进而变抽象为具象,化复杂为简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政治教材中含义深奥、概念难懂的内容。比如高中二年级的政治教材中有一节《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针对这样一节抽象的知识教学,如果没有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则很容易使课堂陷入空洞、无趣的境地。作者在备课时,就意识到这一问题,于是在备课过程中就决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践操作中,作者先是选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最美女教师的实际资料,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为女教师奋不顾身地救助学生而自己不幸牺牲的事迹所深深打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挂满泪水。从观看视频中,学生的情感受到启发,这时作者再将新课所要讲述的抽象理论与之相融合,使抽象知识瞬间转变成为催人向上的力量,最终完成教学,取得良好收效。
四、将趣味教学理念贯穿政治课堂始终
扩展式教学法通常指在语言类课堂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板书、图片、数据等形象化教学手段,不断由词扩展到词组、句子、然后再由句子扩展到句群或段落,最后由段落联成课文的方法。这一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经过感知――理解――记忆――模仿训练,能较快的将书面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准确的运用于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扩展式教学法的精髓是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发散式教学。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扩展式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学科作为目前高考中的文科必考科目,在高中学科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作为高中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对高中政治学科特点的认知,缺乏对知识生活化的理解。同时,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既对人生、对社会充满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又对人生与社会以及未来走向社会充满了迷茫。而高中政治学科广博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的生活化主题,对学生的知识面、眼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扩展式教学,要求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不能简单局限在传授书本中的知识以及传统的教学手段上,应该立足于社会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以全方位、宽角度的宏观扩展高中生的知识视野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心理发展为最终目的,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显示了高中政治学科不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也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紧密相关的学科。
三、扩展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一)教学信息的扩展
教学信息的扩展是政治教学中运用扩展式教学的主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教学信息量是教学理论吸收现代信息科学的产物,各种有效信息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其含义的界定,以便发挥其教学评价作用,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课堂教学信息量的大小与质量,直接决定教师的授课质量。一般而言,政治教学信息的扩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教学所需背景信息量的扩充;二是政治教学过程中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
1、背景信息量。背景信息量是保证政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最基本的信息量。政治学科的信息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文化、政治、哲学、法律、公民思想道德,由国内而至国际。信息量缺乏不能构成政治教学中完整的教学信息背景,如果为教学活动所提供的背景信息量不足,政治教学的效率会比较低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缺乏一定的载体,严重的会导致兴趣缺失。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中互补品与替代品的概念时,必须进行举例说明,才能保证基本的教学需求,而例子的选择,不仅仅应该体现在不同商品的本身,更应该用生活中实际价格与需求变动的例子。因此,教师要对背景信息量进行适量、合理、科学的扩充,要能准确预知教学背景信息的数量、种类和特征,为教学活动创设最佳信息背景,进而高效的组织教学。
2、实际流通信息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客观的信息大环境决定了构成教学信息环境的信息量要比传统教学的信息量更丰富,因此,实际流通信息量也要有适当的扩充。这种扩充包括:(1)目标信息量的扩充,即扩充学生学习后应获得信息的数量。政治学科的一些新信息教材中并不具备,但这些信息又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例如:在个人所得税这一知识点上,教材中仅仅介绍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具体没有讲明。这时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扩充。(2)工具信息量的扩充,即扩充学生获取目标信息的工具信息数量。在政治教学中,有效使用工具信息既能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又能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深度,还能促进学生激发疑惑、生成知识的进度。例如:在理解国家采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时,需扩充我国近几年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要最终以学生对扩充信息的接收和应用为实现目标,教学过程中扩充的每一个信息,只有当其被学生接收并服务于知识达成目标时,这个信息才实现了流通并发挥了价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所以,背景信息量和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对信息的实际需要,不能盲目扩充信息,那样只会增加教学的难度和学生的负担。
(二)教学内容的扩展
政治学科的内容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的扩展指扩展与教材中某一理论知识相关联,服务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也包括当代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1、扩展学习政治知识的数据。
在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各类经济数据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规律和各种经济政策的重要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数据往往比较有限甚至落后。此时,教师就要对各类数据进行适当的扩展。例如:通过2012年8、9、10月三个月我国CPI的变动,说明我国宏观政策的见效和经济态势的好转;通过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环比下跌,说明人民币上涨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各类数据的扩充,可以通过教师收集、筛选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学生上网收集、调查、比较的方式取得,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时事敏感性和解读数据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据信息扩充时,要做到客观、真实并有时效性。
2、扩充学习政治概念的实例
在理解和掌握政治概念中,实例起着重要的作用。既为“实例”,就是既要真实,又要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在对实例进行扩充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照顾学生的切身体会和感受,这样才能具有说服力。例如:文化生活中在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节日时,我引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传公约》中的定义,并举了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节日,以此从实例上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当然,教师扩充实例要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不乱不滥。
3、扩充有利于政治教学的新知识和趣味内容。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扩充适量的新知识和趣味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在哲学生活中,在讲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时,我补充了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由四个阶段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和群体实验。霍桑实验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人,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无时不刻受着周围人的影响。人的积极性产生于和谐有益的社会关系之中。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学生对一些新知识和趣味知识充满了热情,这也激发了我不断探索的信心,教学相长得以充分体现。当然,新知识、趣味信息的引入最终是为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忌主次不分,一味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广博或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和任务,导致学生“欢快而苍白”的度过课堂。
(三)教学理念和目标的扩展
高中政治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中政治学科不是一门纯单一的学科,它同时注重内部知识的联系性、学科间的交叉性。教学理念和目标的扩展主要体现在从单一知识的传授到交叉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学会分析和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整个知识体系。例如:在《经济生活》中讲到社会公平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既要联系前面分配制度有关知识,又要联系第八课财政和税收、第九课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有关知识,知识的辐射度比较广,切忌讲了前面忘了后面,抑或了讲了后面忘了前面,人为割裂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
教学理念与目标的扩展还体现在由基本知识讲解到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注身边发生的和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和时代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相联系;在政治生活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向党靠拢,认识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兴衰成败;在哲学生活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用身边的楷模和时代的先锋人物做典范;在文化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四)教学手段的扩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表现为教师单纯的讲述和黑板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教学手段也应当有所拓展。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漫画、视频等是教学手段拓展的最佳表现,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由教师定主题,由学生找资料,主动积极的完成。当然,图片、视频等首先要选取内容相关、具有典型性、对教学促进的相关资料,其次要把握好课堂时间,不能喧宾夺主。例如:在分析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知识上,我选取了2010年浙江省出现的“用工荒”有关新闻资料,分析用工荒出现的原因和对策;在分析哲学矛盾这一概念时,引入了《你敢不敢剪》的漫画;在讲美国政体时,鼓励学生收集美国大选有关资料等,引入多种教学手段,既激发了学生课堂内和课堂外参与的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把握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扩展式教学的度
扩展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扩展式教学的度,要在讲授基本知识为主、传授理论知识为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主的前提下进行扩展式教学。
首先,扩展不是教学内容和信息的随意扩充。高中政治有它自己的教学大纲,因此,教学内容和信息的扩展要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必备的能力和觉悟的基础上进行。而且,教学内容的扩展还要求所扩展内容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不是一味的追求知识的盲目扩充。这就要求教师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点非常熟悉,同时,也要了解与学科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国内外大事等内容。
其次,扩展不是教学目标的简单改变。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扩展要求结合书中的理论内容与学生实际来进行,要关注目前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方式不灵活甚至僵化的特点,尤其要关注高中生的精神世界和复杂的社会形势给他们带来的思想困惑。因此,扩展式教学应该是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知识、精神实际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知识分类;教学策略;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205-01
一般而言,讲授式教学和活动式教学在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方面能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在取长补短、协同配合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整体教学的最佳效益。因此,教师重视学习、了解知识的分类理论,对搞好高中政治教学会有重大助益。
一、知识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就知识与教学的关系而言,教学从一开始存在,就总是与一定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系统文化知识,而比较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现代教学论主张把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尤其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要在有限的生命之内亲身实践去获取无限的知识,更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教学更成了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取高质量的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教。高中政治课具有理论性强和比较抽象的特点(特别是《哲学常识》部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很容易把政治课当成空洞的说教。因此,政治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然要涉及到如何看待高中政治的知识和对知识进行分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出发点,精心进行高中政治的教学设计,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政治知识的分类
对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助于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知识的分类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而往往产生不同的结果。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解,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的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从行为表现的角度看,凡是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知识称为陈述性知识。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陈述性知识主要指概念和命题。命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如学习“市场”、“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世界市场”等概念这样的单个命题所获得的知识就是这类知识。二是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如陈述“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所需要的就是这类知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去理解这种知识。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对这类知识的教学过分强调了学生死记硬背,教只做粗略、原则、机械的命题解释,目的只是给一个标准式的答案,严重忽视了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词语意义的获取。
(2)程序性知识是个人具有的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在掌握概念和命题形式表达的规则的基础上,将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运用于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税收”的基本含义,可利用图表将其含义与基本特征联系起来统一理解,既可以让学生明确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又可以将学生从学习概念引向掌握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个基本特征。
三、运用分类进行高中政治课教学策略优化的对策
课堂教学要优质高效地达到目的,完成预期任务,需要进行细致的安排和周密的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任何教学设计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分类理论为基础,由于知识类型的不同,教学的策略也应有所变化。如果置知识类型不顾,都采取同一种形式、同一模式进行教学,则其教学效果就不会好。
(1)高中政治陈述性知识教学
一般而言,高中政治陈述性知识教学主要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学生一般采取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去理解这种知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这类知识的教学过分强调了学生死记硬背,教只做粗略、原则、机械的命题解释,目的只是给一个标准式的答案,严重忽视了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词语意义的获取。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过程,一定要注重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的理解过程。一些教师强调学生的“理解”,更多的要求学生的“自悟”,而不是通过千方百计地教,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这种“悟性”。
(2)高中政治程序性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实物图表多媒体课堂实效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课堂实效,笔者特做了一个关于高中政治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不喜欢政治课的理由很多:政治课本身的内容枯燥,该记的内容背了老是忘,老师授课的方式太古板等。那么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学生们一致希望政治课堂轻松活跃,知识易懂易记,教师授课有艺术有吸引力等。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巧用直观教具提高高中政治课堂实效。
一、巧用实物提高高中政治课堂实效
把与教材有关的客观事物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供他们观察、聆听或触摸、闻、尝,以直接感受。这就是实物教具。如《经济生活》可以收集纸币、信用卡、股票、债券等,《文化生活》可以利用莆田的乡土资源各种雕刻实物、莆田小吃、湄洲妈祖服饰、古书籍等,《生活与哲学》可直接利用课堂上的各种实物,如最简单的黑板粉笔书桌讲台,甚至老师学生本身都可以成为教学的工具。
达尔文曾说过:"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实物。"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政治很多知识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空洞,若只是靠老师口述,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兴趣根本调动不起来。而实物刚好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觉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如在在讲"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框时,班上有位学琴的艺术生,于是笔者当场让其抚琴一曲,多媒体显示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学生的兴趣极大被调动起来,纷纷揣测老师今天的授课内容。欣赏完美妙的音乐之后,我抛出问题:美妙的乐曲从哪里来?琴自己发出来的吗?指头上变出来的吗?还是演奏者演奏出来的?学生开始思考回答,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哲学观点看,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婉转悦耳的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演奏技巧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样不仅很好地导入新课,学生也自然而然地理解联系的含义。当然在导入过程中还要设计应用好板书,帮助学生很好地记住知识。
二、巧用图表提高高中政治课堂实效
高中政治教学中常见的直观教具还有描绘事物形象的图表:包括图画、照片、地图和统计、设计、各种形象化图表等,在《经济生活》中最为常用。如用函数图表示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用柱状图表示投资理财情况,用饼状吐表示国民收入分配等,在《文化生活》中用笔者旅游照片展示全国各地建筑,民族文化等,在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中用表格对四个国家及四个国际组织进行对比。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形成概念的最初阶段,都必须借助于感觉,先把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接触转化成感性认识,再把感性认识上升成为抽象、概括的理性认识。,图表比较直观能减少学生理解的困难,帮助其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讲解重难点时最为实用。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框中,先多媒体播放2013年黄金暴跌黄石工艺城大家抢购黄金的场景,五一市民在凤凰百货购买大米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当场画出函数图。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需求曲线,此时让学生画出需求弹性曲线,既可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又可以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还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在实践中拓展知识,掌握技能。当然这也是本课的难点,在学生绘图之前教师一定要板书加以启发、点拨。
三、巧用多媒体提高高中政治课堂实效
再现事物现象及其过程的现代化设备:包括电影、电视、幻灯、录音、录像、投影器等设备,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最为常用。如《政治生活》常播放《焦点访谈》、《新闻周刊》等,《文化生活》常播放一些歌曲、《感动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等,《生活与哲学》常播放一些古代哲理故事。
多媒体教学实现文字、图像、声音等的完美结合,能超越时空的限制,汇集世界各地方方面面的信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刻问题浅显化,课堂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实效。如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框中,先对学生进行名人大搜索,然后走进刘谦,了解刘谦的经历,最后多媒体播放春晚刘谦的近景魔术,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思考问题:刘谦成功的秘籍是什么?偶像人物的磁场强大,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认真思考,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时要适当的点拨,结合板书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直观教具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能很好地导入新课,解释重难点,使课堂生动活跃,板书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点,但不意味着它们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用的越多越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选择性地应用,同时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余德俊.《实物-最形象的直观教具》《中学政治课教学》.1985年06期
一、学好高中政治的方法
相对于初中政治来说,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年级都是一个学科,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如果你肯下工夫,并方法得当,逐渐也会觉得好学。
首先要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掉;“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又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次,要提高阅读速度。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有些难。但是今天一行,明天两行……长此以往,就可以提高阅读效率了,特别在高三的学习中,此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做笔记。不仅记板书,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且要多留几行,供今后补充,做到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
二、论述题的做法
首先,要做的关键工作是审清题目,包括审清材料和审清问题设问的角度,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利用文字表述的题型,在认真仔细全面的阅读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要进行归纳和思考,要审出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并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运用表格、图形(包括漫画)表述的题型,一定要全面地把握所给信息,包括阅读表格的标题、表格内的内容及所给的注解,都包含有效信息。其次,对所给信息要进行比较,包括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审清题目设问的角度也非常关键,尤其是以前见过的熟悉材料、熟悉情境,更要特别加以注意。题目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对有些类型题来说,审题非常重要。因为某些考题答案的要点,就隐藏在材料的表述中,如果能够认真阅读材料,体会其中的含义,就可能获取答案的基本要点。再次,在审题的基础上要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要圈定一个范围,从现象上看考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重热点问题,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看考的知识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最后,思考清楚是从哪个角度考的,填写答案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全面,第二要有重点,第三要具体化,第四要灵活有创新,第五要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的术语,调理清楚,逻辑严密的予以表述。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政治课堂;应用;方式
1.前言
高中政治课程将智育和德育进行充分有效的结合,从政治基础知识出发,积极运用多种先进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们更加主动的投入到政治学习过程当中。生活化教学方式,是当前的重要教学方式,对于充分融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丰富学生们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2.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们积极结合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从一些生活琐事之中寻找到教学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从而有效开展相应的知识教授内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将政治理论知识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知识进行相互联合,从而增强学生们的政治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基础政治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并对政治教材中的各项知识内容和生活内容进行全面考察。
3.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应用中的特征
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积极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能够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课堂教学目的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主体的生活化以及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积极贯穿了教学过程,对于凸显高中政治教学的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4.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4.1针对教学理念的生活化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方向,对于高中政治教学课堂取得良好教学成果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积极应用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们需要对学习人员给予应有的尊重,将学生们当做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从而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认真对待学生们的学习意愿、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理念的生活化,需要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关注,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特点进行充分调查,有根据的开展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师们还需要和学生们进行定期良好的沟通,这样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顺利开展。
4.2教学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化
政治课程是和社会活动紧密相连的,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了不断健全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从我国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发现很多教学课堂对于学生们的要求还停留在应试教育方面,教师们对学生们在理论学习方面的要求较高,这样就导致教学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学生们在死记硬背政治知识点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教师们需要将自身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充分有效的结合,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对自身的情感态度进行明确。在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们需要积极使用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自由主动的参与到政治事务的学习当中,逐渐提升学生们对政治基础理论教材的学习能力,思考哲学生活的能力。
4.3教学形式方面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们需要对教学形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增强教学形式的生活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生活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政治道德教育需要进行一定的情感体验,这是道德教育基本存在方式。教师们积极应用生活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一些实践活动当中,引导学生们对实际生活进行充分体验,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政治知识技能,对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行有效的健全,同时还能够确立起良好的思想观念。第二,使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教师们想要提高教学形式方面的生活化效果,需要积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情境创设方法能够起到良好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们为学生们设置出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们体验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生活情景,学生们在体验实际生活的过程中,能加强学生们的生活感悟,让学生们对政治知识和生活的联系进行充分掌握。第三,使用生活案例的教学方法。教师们可以积极收集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生活案例,这些案例需要和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目标、任务和内容进行有效联系,从而积极促进启发式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生们需要对典型案例中蕴含的政治知识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教学内容方面具有良好的生活化
教学内容方面的生活化,需要教师对于高中政治教材进行全面充分的学习和理解,这样才能够深入到教材中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们需要针对高中政治教材和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列举和归纳,给学生们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在对教材全面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教材背后所蕴含的含义,这样学生们能够教材举一反三,提升自身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4.5将教学实践进行生活化的处理
高中政治教学还需要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将教学实践进行生活化的处理,能够让学生们充分应用自身所学的政治知识,对实际生活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从而积极投入到政治生活的实践当中。针对教学实践进行生活化的处理,需要教师们将高中政治教学课堂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在课堂中实现现实生活的良好重现。
5.结束语
关键词:诗歌典故;生活化;哲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8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44
高中生学好《生活与哲学》非常重要,因为生活处处有哲学,学好了哲学可以帮助学生增长智慧,可以帮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过,理论性强且抽象的哲学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更谈不上运用,多数学生学习哲学只是被动的识记,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流行歌曲、故事典故、名言名句、古诗词、寓言、歇后语以及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就可以使原本抽象的哲学道理变得异常生活化、通俗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浅显易懂、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读懂哲学,进而能够领悟人生,从而能够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品质,也就能实现《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的德育目标。
一、借助流行歌曲帮助学生理解哲理,讲练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很多通俗歌曲体现了一定的哲学观点,如《爱拼才会赢》体现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春天的故事》体现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山不转水转》体现了要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苦乐年华》不仅体现了不同的人的立足点不同,还体现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等等。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借助流行歌曲辅助哲学的教学,肯定能唤醒人的听觉系统,引起关注,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原理。例如,在学习“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播放或是请学生演唱歌曲《酒干倘卖无》,因为这首歌的歌词包含了“天、地、家、你、我”等以及反映出这些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可适时地给学生讲述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指出歌词描述的父女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联系,说明一切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认识到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且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联系之中。
二、由故事典故引入,阐述哲学原理
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还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面对实际生活,面对实际问题,所做出的解答都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科学的解决方法,也最终能够圆满完成。在教学中讲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知识点时,我是先给学生讲一个“傻儿子”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秀才生了个傻儿子。一日,得知朋友要来拜访他,为了证明儿子不是傻子,他决定让儿子去显摆一下,还提前特意给儿子教了四个问答题:第一题,问:桃树怎么没了?答:让我砍掉卖了。第二题,问:牛怎么不见了?答:兵荒马乱的给弄丢了。第三题,问:钱怎么这么多?答:爹妈辛辛苦苦挣得。第四题,问:你怎么这样聪明?答: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交代完了,秀才满怀喜悦地让儿子去招待客人。客人也确实问了四个问题,不过问的内容却不是他父亲教给的,而傻儿子回答的却是一成不变:第一问,你的父亲怎么不在?儿子答:让我砍掉卖了!第二问,你母亲呢?儿子答:兵荒马乱的给弄丢了!第三问,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呢?儿子答:爹娘辛辛苦苦挣得!第四问,你怎么这样讲!儿子答: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学生听着会心一笑,想必业已理解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紧接着,教师继续启发:傻儿子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让人哭笑不得的回答呢?原因显而易见,就是他根本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教师再跟学生讲清楚所蕴含的哲学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质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来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三、名言名句体会哲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上下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存有大量的名言警句。而这些名言警句对于学生理解体会抽象的哲学原理有着启发作用。例如,刘备讲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实际上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这句话的本意是我们不能因为一件好事小而不去做,也不能因为一件坏事小就去做。而恰巧绝大多数高中生都懂得这句话的意思。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量变引起质变,当然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同样,一个人的堕落变质往往也是从做很小的坏事开始,慢慢地、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毁掉一生。故而,我们必须做到防微杜渐,把坏习惯、坏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绝不能对生活中的那些所谓的“小错误、小缺点”不管不问。而同样的道理,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是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因此,我们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地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是微乎其微,只要是对别人或是社会的发展有益的事情,而千万不能因为事小而懒散不动。
四、用古诗辅助理解,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在讲授到事物的主要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学过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两句诗。首先,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然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这两句诗中体现的哲学原理,明白在面对庞杂无序的事情时,不能糊涂,首先必须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且集中力量去解决。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中的“重点论”的。最后,教师还要趁机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矛盾就是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他的,如过早地谈恋爱、迷恋网游等坏习惯都是不好的,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体现。
列举的以上种种都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而且应用上述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确实能够起到变难为易、由浅入深的作用。这样,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的学习也很积极,有利于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最终的教学成绩与质量也肯定不会差,还能有效地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总之,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也并不遥远,哲学源自生活,哲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哲学课的教学中,恰当、巧妙地运用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如流行歌曲、故事典故、名言警句、古诗词等就可以使原本抽象的哲学道理化难为易化深为浅,促成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领悟高深的人生哲理,进而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这是我们所有高中政治教师值得一试的。
参考文献:
(新疆和田地区第一中学 848000)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时,其内在潜力能发挥80% 以上,专注力也比平时高好几倍。学习也不例外,如果学生对某门课程不感兴趣,他们不仅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直接影响潜力的挖掘。因此,针对政治学科枯燥、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师想要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若对政治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究问题的实质及其根本原因,创新能力自然就会有所提高。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兴趣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必须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目的。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解读信息,并且主动积极的提高自身的信息解读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兴趣,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进行政治学习。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发挥高中政治课程的趣味性,可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多列举时事政治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产生对政治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材料的解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相关的材料进行筛选,在相应的练习中为学生提供具有趣味性的材料。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与社会焦点息息相关的材料进行信息解读能力训练,如奥运会的开展、国家重大的政策颁布等等。这些事件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也就能够吸引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阅读和解读,进而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信息解读能力训练,最终提高学生的兴趣,达到提高学生信息解读能力的最终目的。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我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我们的学生在下面正襟危坐,教师则开始口若悬河,讲述和阐述那些经典的思想。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因此,学生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更有很多人把政治当做教条。为了改变这个课堂面貌,我们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做到师生平等,尊重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做到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心理品质和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具有独立探究新知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意味着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群体,需要教师的指导,否则课堂也会处于无序、无效状态。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当学生出现误区时,教师应及时地讲解和纠正等等。这样才能为学习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三、建立激励机制,使学生情感愉悦
师生只有确立这种民主、平等、互爱、互助、互学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相互读懂对方,产生共鸣,享受教与学的幸福和追求知识的灵性。在课堂上提问时,不要对学生全盘否定。教师对学生的全盘否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不要用“好”“很棒”等单调化的评价来敷衍学生。学生会感到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教师的充分肯定,学生只会感到“漠然”而“无动于衷”。教师应开展有效评价。当学生说出一些自己的个别观点时,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如果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可以用“有创意”这个评语来评价学生,这样能使学生不断自我肯定,不断进步!激励性的评价,恰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欣喜,令人激动,令人回味,有利于唤醒学生学习政治的自信,点燃学生热爱政治的火种,催生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包容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影响学生,以鼓励的眼光信任学生,这样政治教学就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四、化抽象为生动
政治课知识点集中、理论性强。优秀的教师总会采用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例子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听、乐于听,努力使自己的课轻松起来,争取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新体会、新感悟、新收获。例如,在讲外交政策时,我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近来的新闻动态,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这样,学生对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讨论课上,都展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或制成表格,或编成好记的顺口溜……学生的展示形式不一,各有特色。这些形式简单明了,赢得了学生的好评,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让学生自主探究
好的教育效果单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靠学生的主动性,靠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教师可以组织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社会责任感认知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不会对这门课程感到厌倦。教师偶尔可以在讨论会上提出一个或多个有难度的问题,利用争强好胜的心理促使他们多思考,这样对学生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此外,还可以搞一些模拟活动,使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真实的情境,从而让学生积极投入的一种教学方式。还可以从高中政治新课程中找一些相对有意义的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再做一些社会调查,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而且还能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
六、多样教学,丰富渗透形式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政治课:讲台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得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兴趣缺乏,听得无精打采,有的学生在课桌下偷偷地做其他事,更有学生干脆趴在桌上睡着了。用学生的话来说,思想政治课太没劲。这种情况下的政治教学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有效的政治课教学内容首先要“教”好,增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除了讲授的教学形式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角色扮演、社会调查、辩论比赛、知识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喜欢上政治课堂。丰富的教学形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使政治课堂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
七、以哲学故事来结合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哲学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消化起来有点难度的知识点,因为比较抽象,学起来也比较乏味,因此将每个知识点都结合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能提高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一棵经历了风吹雨打,甚至闪电袭击的大树,仍然能旺盛的生长,但是却被一群虫蚁经过不断的啃食而死,这个小故事就体现了唯物辩证主义的质与量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就是虫蚁的日复一日的啃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也就是大树最终死亡了。事实上类似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成语都可以通过这一哲学观点来解释。再比如,我们在成功之前必然会遭遇很多的挫折,这也是属于唯物辩证法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很多人都选择了在最艰苦的时候放弃,其实最艰苦的时候也就是最接近目标的时候。教师对每个哲学知识点都通过一两个小故事来解说,既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也能减少知识点的乏味性,增加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