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第1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

由于受旧的生活习惯影响,中小学生卫生意识还很淡薄,良好的卫生行为尚未形成,是导致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高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于199十1996年期间,在农村卫生示范点学校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示范点学校选择条件从我国南北地区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经济不发达的区县作为试点,每个县选择1所小学和1所中学作为健康教育示范点,同时选择未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而其他条件类似的1所小学和1所中学作为对照点。

1.2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首先进行健康教育师资短期技术培训,按课题实施方案和计划要求,参考健康教育讲义内容,采用简单易懂的音像、图片、影视等多种形式授课,强化卫生知识教育。

1.3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在示范点学校实施改水改厕措施,修建卫生校厕,增设洗手池和自来水龙头,方便学生饭前便后洗手向学生供应开水无条件的小学要求学生自带卫生饮水杜绝喝生水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定学生卫生清扫保洁责任制和卫生检查监督评比制度,小学低年级实施手卫生晨检制度。

1.4卫生知识问卷调查以统一试题答卷方式分别进行干预前后2次调查,采用记分法(60分以上为及格)判定知晓率。

1.5卫生行为形成率调查参考全国卫生城市检查评比标准中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表,进行干预前后2次调查,判定卫生行为形成率。

1.6口腔卫生(牙菌斑)检查按《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中软垢指数的检查标准及记分评定方法进行,判定口腔卫生合格率。

1.7手卫生检查以检查手掌、手指甲、指沟处有无污物等指标,判定手卫生是否合格。

2.结果分析

2.1干预前后中小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比较采用问卷答题方式共调查5819名中小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前,示范点中小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4.23%和51.8观,平均卫生知晓率为49.45%。对照点中小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6.02%和29.43%,平均知晓率为31.59%。示范点学生知晓率略高于对照点,其原因是干预前示范点学校部分班级开始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卫生知识知晓率提高很快,分别为91.20%和80.83%,平均为84.70%对照点提高较慢,分别为42.70%和41.67%,平均为41.95%,两组比较,差别极显着(p<0.001)说明在中小学中强化个人卫生为主的健康教育能很快提高学生卫生知识和卫生意识,促使学生改变“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错误认识,并促进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可耻的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

2.2卫生行为形成率比较干预前示范点和对照点学生卫生行为形成率平均分别为62.45%和38.12%,干预后示范点学生卫生行为形成率提高到86.26%,对照点学生形成率平均为44.45%,两组比较形成率增加了32.3%(p<0.001)结果充分显示在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后,促进了卫生行为的形成,提高了学生卫生素质。

2.3中小学生口腔卫生(牙菌斑)合格率比较干预前口腔卫生合格率示范点和对照点学生平均分别为22.15%和21.15%,处在同一水平上,而小学生则更低,仅分别为14.5视和15.31%干预后示范点中小学生分别提高到68.05%和53.63%,平均为58.40,而对照点中小学生平均分别为42.73%和18.85%,平均为27.73%,两组对比合格率提高了1倍以上,同组相比,中学生口腔卫生合格率高于小学生,因小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结果显示出强化个人卫生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干预时间短,但也能收到较好的卫生保健效果。

2.4中小学生手卫生合格率调查本次共检查了5564名学生手卫生情况,干预前示范点和对照点学生手卫生合格率平均分别为54.69%和51.02%,差别无显着性(p>0.05)干预后示范点手卫生合格率提高到76.62%,对照点为62.84%,示范点合格率比对照点提高了6.57个百分点(p<0.001)结果说明增设洗手设施和健康教育措施能促进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保持手的卫生,是防止病从口入的重要措施。

3.讨论

中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阶段,特别是少年儿童卫生意识和行为能力较差,同时也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从小抓好健康教育,易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不注意培养,也易形成不良的坏习惯。因此,强化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卫生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全民卫生素质。按国家教委健康教育大纲要求,在不增加学生负担和学时(每周05学时)的前提下,开展以个人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短期(1年)内也能提高学生卫生知i识^态度-行为的转变,本次调查结果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学生卫生知识的提高,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了卫生行为的形成,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同时学生卫生素质的提高,对搞好家庭和社区卫生也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健康教育是一项提高全民卫生素质的跨世纪系统工程。对于经济不发达,卫生条件较差,常见病多发病高发的农村地区,在学校、社区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健康教育师资是实施全民健康教育规划的基础力量。当前学校健教师资不足,而对任课教师进行短期技术培训是解决师资缺乏的有效途径。建议所有的

第2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疾病又被称为妊高症,是妊娠期常见而又特有的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增高、水肿、蛋白尿等,若病情严重甚至会导致母婴死亡。因此给予早期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至关重要[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临床早期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92例妊高症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9.7±3.1)岁;体重44-69kg,平均体重(58.3±2.4)kg;引产次0-3次。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轻度34例,中度34例,重度24例。随机将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对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血压、引产次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选取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降压、解痉、扩充血容量以及利尿剂等治疗。

1.3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基本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措施:保持病室患者整洁、安静,对床单及时更换,给予患者正确卧位,对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进行纠正,饮食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以及基本的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本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措施。

1.3.1门诊健康教育①加强产前保健宣教;②叮嘱妇女一旦确认怀孕即开始进行产前检查,告知孕产妇妊高症对母婴的危害,使孕妇及其家属能够对产前检查引起重视,预防发生子痫;③饮食指导:教育孕妇增加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钙、铁、锌等微量元素饮食及新鲜水果,避免过多摄入盐和脂肪[2]。

1.3.2入院后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

1.3.2.1心理护理大部分妊高症患者都存在情绪低落、焦虑、抑郁,也有部分患者由于自觉症状加重而产生恐惧感,害怕胎儿发育不良。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积极沟通焦虑,使患者顾虑能够尽快解除,同时向其介绍本病的病情变化和转归,由此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协助患者能够正确调整心理,从而积极配合进行治疗。

1.3.2.2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应当对其疗效及药物毒副反应进行认真仔细观察。晚期重症妊高症患者进行解痉治疗时,其首选药物是硫酸镁。在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呼吸、尿量以及膝反射等密切观察。严格对输注速度进行控制,最佳速度为1g/h,同时需要根据患者血压,对硫酸镁剂量进行随时调整。若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呼吸

1.3.2.3水肿护理根据患者水肿程度,给予积极护理干预措施:轻度妊高症患者,指导摄入充分的油脂蛋白质,如鱼、瘦肉等。对钠的摄入量适当限制,每周进行2次体重测量,注意其是否存在隐性水肿;中度妊高症患者,为预防性水肿的发生,指导其经常变换,进行适当运动;重度妊高症患者,叮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加强监护,在进行休息、睡眠时给予左侧卧位,坐或卧时,将下肢抬高,从而使静脉回流增加,对24h出入量进行记录,监测尿量、尿蛋白以及尿比重,遵医嘱给予患者利尿剂。

1.3.2.4子痫发作时护理患者在发生子痫时,意识不清,家属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防止患者由于抽搐而坠床或撞伤。医护人员需要将急救药品和器材备齐,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在将抽搐控制2h后,可考虑给予患者剖宫产终止妊娠。

1.4疗效判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蛋白尿、血压等处于正常水平,水肿症状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减轻,蛋白尿、血压以及水肿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减轻,并且蛋白尿、血压以及水肿症状并没有任何改善[4]。

1.5统计学处理本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均值±标准差(χ±s)对计量资料进行标示,采用t检验进行检验,P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大部分妊高症在妊娠20周及产后两周发生,目前造成该病的病因并不确定,若没有给予有效治疗,则可能导致母婴生命安全受到危及。因此,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妊高症患者大部分都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对治疗和正常妊娠造成较大影响。由此早期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文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有效的早期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妊高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早期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使并发症进一步减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莹莹,姜梅.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053-4054.

[2]王燕.健康教育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中的应用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8):1006-1007.

第3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心衰患者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68-02

老年心衰顾名思义就是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许多因素引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心衰患者也不断增多,且心衰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1]。慢性心衰的病程较长加之临床、用药差异较大,因此对心衰患者的护理工作要求很高。本文通过对68例老年心衰患者进行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组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相比常规护理组取得明显的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的68例老年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4例;健康教育组男性25例,女9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6.4±6.3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3±1.9年;常规护理组男性27例,女7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6.8±5.9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4.1±1.6年;两组患者经常规超声心电图检查并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两组患者在心功能分级、性别、年龄及心功能情况等方面比较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措施

1.2.1 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了解患者对心衰疾病的认知情况,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有时比较隐匿,患者因对疾病不充分认识,常常不能保证及时就诊,从而耽误诊疗。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演变及常见临床症状,通过对疾病的认识而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指导用药 治疗心衰的药物种类多、个体服药差异大,大多数住院心衰患者需要按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用药。心衰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是疾病治疗的关键。据相关报道[2],慢性心衰患者长期服药依从性较低,仅仅达到20%-58%。健康指导用药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个体化用药表,注明用药种类、数量及服药时间,并指导患者家属学会看用药表,监督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1.2.3 对患者心理和行为干预 慢性心衰疾病病程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存在部分患者因疾病病程长、负担重而对其心理产生影响,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对患者的心理及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保持患者有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1.2.4 对患者饮食和生活进行指导 在饮食方面,许多患者平时食盐摄入量偏大,心衰患者对食盐的摄入量的多少很重要,研究显示[3],心衰患者每日食盐的摄入量3-4g为宜,通过对患者饮食的指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日常生活中指导患者进行适度锻炼,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患者戒烟酒,按时规律作息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数据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健康教育组患者平均住院次数为(1.6±0.5)次,平均住院时间为(11.7±4.5)天;常规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次数为(2.3±0.4)次,平均住院时间为(14.2±7.9)天;其中两组患者各死亡1例。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组患者平均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见表1。

3 结 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慢性心衰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疾病本身因素致使疾病病程较漫长,许多患者会多次住院治疗,因此,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在护理老年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心衰疾病的认知水平,能促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就医及服药的依从性,使患者改变对疾病的态度,能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疾病,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预见性干预措施就是按照疾病病情的发展变化特征,提前预知将要发生的情况[4]。本文对健康教育组患者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对心衰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随访12个月,健康教育组患者平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相比单纯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减少老年心衰患者的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二志,朱联松.老年心力衰竭76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5(6):815.

[2] 张红.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护理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1,9(9):1413.

第4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持续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将2015年神经内科25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遵医师医嘱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工作小组的建立与培训、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解读心理健康、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讲。结果实验组住院患者问卷调查的满意度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服务中有利于患者充分了解其自身健康状态,并能将其心态调整好、配合诊疗护理,有助于促进住院患者的健康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

关键词:循证;健康教育;神经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5-0148-02

健康教育是目前护理界最为广泛探讨的话题之一。健康宣教能使患者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及诊疗护理的配合度,进一步强化护患高度配合的目的,减轻住院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效果。神经内科为提高科室护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探讨循证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1],選取神经内科2015年252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实验,现将此次循证健康教育应用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神经内科252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68例、女性88例。年龄4~85岁,平均年龄(62.7±8.5)岁。患者均经影像检查脑出血66例、脑干梗死62例、大面积脑梗死78例、多发性脑梗32例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将这25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两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比较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临床试验研究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遵医师医嘱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最佳循证健康教育护理措施。

1.2.1成立循证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干预小组选择科室护理优秀人员5名,组建循证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干预小组,专门负责和组织实施对实验组患者的健康宣教,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制定科室《循证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干预工作手册》。

1.2.2构建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对其基本资料、家庭状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详细掌握,充分理解患者本人的性格及爱好,并以此为话题进入点,开展与患者交流沟通。初次交流沟通以护患间的了解熟悉为主,建立起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需求。在中后期的健康教育时,则应抓住宣教主要内容,主次分明的对患者进行宣教讲解,应当充分利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获得患者的支持,例如非语言式的沟通“表情、动作”及“文字、图片”等[2]。

1.2.3心理健康护理干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因长期卧床诊疗护理或者受各种各类诊疗仪器的影响,极易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因此健康教育应以心理护理干预为前提,首先端正患者及家属治病的正确心理态度,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要充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护理配合,再行开导和心理安慰使其积极的面对疾病和人生[3]。

1.2.4疾病知识宣教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或是对诊疗护理不愿意配合等情况时,多半是由于对疾病的恐慌或不理解。在为患者宣教疾病常识时,不仅要从患者自身状态出发,详细讲述其所患疾病的致病原因、发生发展、治疗护理、自我心理调整等,而且也要展示积极的临床案例,充分为患者提供榜样和借鉴参考作用,提升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要以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影响患者及家属的,努力改变其心理观念,共同面对、共同努力对抗病魔、战胜疾病。

1.2.5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神经系统内科疾病患者大多数需要家属日常生活的协助及生活护理帮助,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其执行亲密护理家属的宣教也是尤为重要。要想法设法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于其疾病护理的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别是在出院前对家庭护理的指导需要通过专业护理人员的考核来提升家属能力和技巧。

1.3观察指标

制定《神经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共25题,每题4分,分别对两组神经系统疾病出院患者进行调查问卷,低于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较满意,81~90为很满意,91~100分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监测收集两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相关资料数据经审核无误后,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有显著性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对照组126例患者中不满意37例,较满意35例、很满意30例、非常满意24例,满意合计89例;实验组126例患者中不满意5例,较满意46例、很满意43例、非常满意32例,满意合计121例。实验组不满意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不满意例数,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服务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细心、恒心”的“三心”工作,并且需要护理人员拥有足够的工作责任心,充分体现出护士的职业价值理念。循证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的核心是宣教患者树立健康意识观念、促使患者积极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危害健康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循证护理能很好地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共建[4]。

由表1表明采取循证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较满意度、很满意度及非常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虽然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组总体满意度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证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能在护理服务工作中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循证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能切实有效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哪些行为方式是促进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最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护患和谐建设。

参考文献: 

[1]高翠莲.循证护理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9(25):175-177. 

[2].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86-187. 

[3]金德奎,於四军,刘英,等.心理干预对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6,4(2):67-69,73. 

第5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

[关键词] 协同教育; 脑梗死; 知-信-行; 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144-02

课题组成员自2005年6月开始对我院三个社康服务中心30岁以上人群,筛选出50名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意识清楚、愿意参加并完成测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协同教育模式对50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为评价协同教育模式的有效性,对50名研究对象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有关脑梗死“知-信-行”(知识、信念、行为)的重复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研究对象为深圳流花医院三个社康中心5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男性28例,占56%;女性22例,占44%。年龄39~88岁,平均年龄为66.14岁。50例患者均意识清楚、愿意参加并完成测试。

1.2 方法

1.2.1 调查表 参考有关资料[1,2]制定(保健服务询问表)用于测量脑梗死患者有关脑梗死知-信-行的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吸烟、饮酒、脑梗死、预防保健措施、体育锻炼和饮食的有关知识、态度、行为等内容。调查量表信度为0.91,效度良好[3]。

1.2.2 方法 由培训通过的课题组专业护士,对入选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10统计软件。全部操作在计算机上处理完成。对调查量表内容进行分值计算,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脑梗死相关知识的变化(表1)

2.2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脑梗死相关信念的变化(表2)

2.3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脑梗死相关行为比较(表3)

3 讨论

因为本课题研究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对脑梗死知识、信念、行为影响的自身对照,患者的一般情况没有统计学意义。

50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后在对脑梗死相关知识“烟酒知识、脑梗死基础知识、饮食知识”三大方面的认知均有明显改善。这些方面回答正确分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50例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后在赞同“吸烟是坏习惯、儿童不宜吸烟、公共场所应禁烟”及吸烟者“打算戒烟”几方面认同率较干预前大大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患者对“大量饮酒不利健康”与“饮食与健康有关”这两方面,基本上宣教一次后认同率就有明显提高,在基线调查与干预后的中期调查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中期调查和终期调查经统计学分析,“大量饮酒不利健康”两组数据完全相同,不作统计学处理,说明患者对这个观点高度认同;“饮食与健康有关”中期调查和终期调查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患者对这个观点不用重复健康宣教,认同率就有明显提高(表2)。

吸烟、饮酒情况:基线调查50名患者自述吸烟和饮酒占的比例分别为38%和44%,健康宣教后中期调查吸烟和饮酒的比例分别为18%和36%,终期调查吸烟和饮酒的比例分别为12%和22%,健康干预前吸烟和饮酒的比例分别下降了26%和22%。健康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定期血压、血糖、血脂测量及预防措施:研究对象在健康干预后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的频率有明显改善;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也有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体育锻炼:健康干预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明显减少,而每周参加1次的明显增加。一般除脑梗死后遗症(瘫痪或偏瘫)患者没办法参加体育锻炼外,其他一般在做一次健康干预后均能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基线调查与中期调查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中期调查与终期调查两组数据基本相同,统计学处理P = 1.000,无统计学意义(表3)。

饮食行为:健康干预后饮食行为有明显改善,显著增加了每周食用蔬菜的平均天数,降低了咸食物和含油含脂肪高食物的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

[参考文献]

[1] 黄津芳,刘玉莹. 护理健康教育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14-173.

[2] 毕丽云. 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手册[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127-129.

第6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措施;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1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3-02

当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发生缺陷而导致机体的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称为糖尿病,糖尿病是慢性的终身性疾病,由于控制不当会导致全身各个器官以及系统发生功能改变及异常,而且会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存。我国2010年有关报道,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4.21%[1]。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必须终生持续性的治疗。我院临床护理工作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在60-90岁,平均年龄在(76.39±4.91)岁。其中病程在1-76年,平均病程为(28.76±4.29)年,入院时血糖为1.1-28.8mmol/L,平均血糖值为16.7±2.8mmol/L。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程度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饮食指导 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饮食治疗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指导患者正确的限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长期坚持能够降低体重,明显的减轻胰岛的负担,使机体降低对胰岛素的抵抗,有利于控制血糖正常水平。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指导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少吃煎炸和腌制品并相应的根据患者的水肿程度限制钠的摄入,限制食盐量应不超过2g/d,注意体内离子钾和钙的补充,教会患者及家属制定适合患者治疗的食谱,注意总热量的控制。

1.2.2 运动指导 运动是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降低血糖的简单方法,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但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建议中、轻度的运动方式来运动治疗。如快走、慢跑、拖地、平地骑车等,注意老年人活动要适度,剧烈运动可致血糖降低。

1.2.3 正确使用降糖药物 指导患者及家属按时医嘱服药,并根据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监测的结果合理用药;降压药多为控制剂和缓释剂,注意定时、不可随意调节用量,切忌勿口嚼服药应该整片服用;控制血糖的药物,其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30min’服用;α-糖酐酶抑制剂应在进餐第一口服用;双胍类是在餐后服用的。告知患者及家属服药的注意事项及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最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如患者出现心慌、周身大汗或者昏迷时则提示低血糖的发生,可以吃糖果或者进食增加糖的摄入[3]。

1.2.4 心理护理对策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长期的疾病,治疗过程长而且发生糖尿病合并症可遍及全身的重要脏器及器官,因此在护理患者中不仅注重患者的基本治疗和并发症的发生,更加注意的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与疏通,向患者讲明关于糖尿病合并症的相关症状和预防措施,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疾病,告知患者避免出现情绪激动、焦虑、抑郁的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取平均值进行比较,并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满分100分。

1.4 数据统计 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以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肥胖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已在3000万以上,成为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第三位“健康杀手”[4]。糖尿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并发症可以危害自身的生命。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遵医嘱用药,有效的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因此,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士雯,钱方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杂志,2009,25:8.

[2] 孙强云.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与护理对策[J]现代医学杂志,2009,34(7):26.

第7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

【关键词】肥胖;运动;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8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健康意识未得到加强的情况下,消费的能量和动物蛋白质过多,加之运动量缩减,导致当今国内外肥胖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体重指数超标者的增长速度仅次于墨西哥,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几个发达国家已经被我国甩在身后,肥胖已经成为当今我国以及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表明,如果以BMI作为标准,世界人口肥胖率达到7%,超重则更多[1]。而大学生是这一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有学者调查,大学生超重与肥胖发生率达到了21.4%[2],有研究表明肥胖与很多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有关)[3],因此采取措施降低肥胖成为当今的主要任务,目前减肥的主要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中医疗法等,但患者均不易坚持,因此我们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认识肥胖及肥胖的危害,从思想上教育是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邢台市肥胖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分析其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2年在邢台市对高等院校大学生进行筛选(采用我国肥胖的标准BMI≥28为肥胖),从肥胖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肥胖大学生,年龄19.5±2.01(17~25)岁,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50名。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法

对照组:不给于任何干预措施。

实验组:采用发放减肥小册子、播放宣传片及每月一次的健康教育课,内容主要以肥胖的界定及危险,同时给出简单易行容易接受的减肥方法。

1.2.2 测量方法 衡量指标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整个实验过程为6个月,实验前测量一次,施加干预措施后6个月后测量一次。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肥胖大学生的实验前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体重指数处于同质状态,经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t=0.190,P=0.849,无统计学意义;从表中看出,实验组实验前后体重指数明显降低,经统计学检验有意义,而对照组则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减肥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有人认为低能量饮食对肥胖干预非常有效[4];还有学者研究政策和学校综合干预(健康教育,学校的饮食控制,健康政策等),学生的减肥效果较好[5];由于学生正在生长及学习时期,控制能量摄入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因此本研究主要考虑简单易行的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肥胖的影响。

通过分析表明,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肥胖学生的体重指数,而且简单易实施,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付诸于实际行动,投资小,无副反应,是学校肥胖学生良好的减肥方法。

参考文献:

[1] Speiser PW,Rudolf MCJ,Anhalt H,et al.Consensus statement: childhood obesity[J]. Clinical Endocrinol Metab ,2005,90(3): 18711887.

[2] 王长虹. 邢台医专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1):54.

[3] 高永清,吴小南,蔡美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148.

第8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

[P键词] 健康教育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围生儿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a)-0128-02

妊娠合并糖尿病(GDM)属于高危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提升,可引起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1-3]。该文探究了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于2014年4月―2015年8月到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80例患者,平均年龄(29.8±2.3)岁,平均孕周(25.7±3.4)周,平均孕次(2.0±1.1)次,平均体重(54.28±7.17)kg。将上述患者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次以及体重等方面对比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则施以健康教育方案,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2.1 心理疏导 多和患者接触,耐心解答患者不明白的问题,让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告知患者其疾病或许只是暂时的,若积极配合治疗,分娩后即可恢复,鼓励患者积极调整消极心态,消除心理负能量。

1.2.2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采用一对一交谈或集体讲座的方式向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培训GDM常识,从而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到GDM对母婴的健康安全威胁,认识到控制血糖对其治疗工作的意义重大,从而提高治疗的积极性。

1.2.3 饮食指导 了解患者的身高、体重、日活动量,测量患者的血糖,依据上述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营养的食谱。多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高维生素等食物,少食多餐,多饮水,并根据其餐后血糖水平进行个体化调节。

1.2.4 运动干预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每日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可选择餐后1~2 h内进行散步、上肢运动等有氧活动。

1.2.5 用药治疗 对饮食指导和运动干预后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进行胰岛素降糖治疗,指导患者胰岛素的用药方法和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1.2.6 定期体检 孕妇进行定期产检,除了正常孕妇的常规检测外,还另外检测尿糖、尿酮体等,孕妇孕32周开始即进行胎心监护和脐血流监测。每周1次,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健康状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若P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经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后,试验组的早产(7.5%)、产后出血(2.5%)、羊水过多(5.0%)、胎儿窘迫(2.5%)、泌尿系统感染(7.5%)的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的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围产儿健康状况比较

经比较,干预后试验组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5%)、新生儿窒息(0.0%)、新生儿低血糖(5.0%)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状况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孕妇妊娠期的体重增长速度快,营养不均衡,内分泌代谢紊乱等因素可引起血糖水平异常,从而导致GMD的发生,严重威胁母婴健康[4-7]。GMD孕妇的孕期、产后及围生儿的健康安全安全问题目前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问题[8-12]。该研究中将80例GMD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患试验组则施以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在妊娠结局方面,除前置胎盘外,试验组的早产、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儿窘迫、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围产儿健康状况方面,除巨大儿和新生儿肺炎外,试验组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降低围产期母婴的各种并发症,对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健康状况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武玉莲,李素萍. CDKAL1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6):501-504.

[2] 吕丽珍,何剑青. 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1,32(30):6474.

[3] 李影娜, 王剑锋.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22):170-172.

[4] 朱凌燕, 姜杉, 徐茂青,等. 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评价[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15):2314-2315.

[5] 孙珊珊, 罗辉兰. PBL式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7):73-76.

[6] 邓秀容. 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认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6):826-827.

[7] 朱凌燕, 徐积兄, 姜杉,等. 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评价[C]//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资料汇编. 2015.

[8] 陶丽平.关于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4):272-273.

[9] 邢冬婕, 刘威, 郭淑惠,等. 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目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31(5):929-931.

[10] 陆丽苗, 何连珠, 廖志冰,等. 健康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相关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 2015(14):2176-2178.

[11] 赖莉霞, 汪小娟, 何辉权,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时前瞻性干预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8):1173-1175.

[12] 郭美英, 李玉梅, 刘冬菊.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5(5):23-27.

[13] 梁银珠,李永红,林锦妹,等.基层医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宣教干预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医院, 2016, 16(1):154-156.

[14] 杨慧,郭存玲,袁新健,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服药依从性及认知程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9):268-269.

第9篇: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 1调查对象颖上县4个乡镇的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本地区居住)6个月)。

1. 2抽样方法根据发病水平及地理位置随机选取4个乡镇,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个乡镇随机选取8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取3 ~4个自然村,通过KISH表在每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名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作为调查对象。

1. 3调查内容以原卫生部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y〕为依据,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儿童监护人HFMD知识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HFM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症状、重症有关知识、儿童卫生习惯、儿童监护人卫生习‘h。

1. 4干预方法采取了2轮干预,分别在2016年4月份、8月份进行,采取了同伴教育、播放村村通广播、发放短信、接种门诊播放视频、幼儿园播放视频等干预措施。

1. 5统计分析对问卷进行统一编码,使用EpiData 3. 1建立数据库,SPSS 13.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人群知晓率计算:答对题数/回答总体数x100 %;单个题目知晓率计算:该题目答对人数/回答总人数x 100%;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样zx检验。检验水准。

2结果

2. 1一般情况此次共调查儿童监护人619人,其中干预组315人(50. 89% ),对照组304人( 49. 11 % ),干预组、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与儿童关系、是否患过HFMD等人群特征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干预前基线调查显示,干预组、对照组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1. O1 % ,40. 8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 0. 029 ,P = 0. 864 )。见表1。2. 2不同人群知识知晓率采取干预措施后,干预组、对照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7. 34% ,45. 86%,干预组、对照组的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丫=494.478 ,P <0. 001),不同人群知识知晓率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见表2。

2. 3不同知识知晓率干预后,儿童监护人各项HFMD防控知识均得到了提高,但关于“一次得了HFMD后,终生不再得此病?”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丫=3.504,P=0.061),同时重症早期识别症状知晓率提高也较少。

2. 4儿童监护人的卫生习惯干预后,儿童监护人卫生习惯均有所改善,其中“便后洗手”、“经常用肥皂洗手”和“给儿童喂食前洗手”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见表40(均有p<o.os>,儿童用具的卫生情况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o.os>。见表so2. 6干预措施的可及性通过对干预乡镇315户进行调查,二轮干预同伴教育平均可及率为48. 89 %,幼儿园播放宣传片、接种门诊播放宣传片、乡村广播的可及率均为30%左右,短信宣传的可及率最低,为12. 7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