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教育调查表问卷调查显示:对相关项目未掌握的人员显著高于掌握相关项目的人员,各项目中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人员构成比最高。
2讨论
2.1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意识。由本次问卷调查可见,68名被调查的护理人员中仅有32.35%具有健康教育的意识,各个项目中对相关项目未掌握的人员显著高于掌握相关项目的人员。且据相关调查表示,中小型医院护理人员因床护比不够、专业素质偏低,故造成多数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意识较差,主观能动性较差。经我院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不强的因素有护理工作量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足、缺乏主动服务观念,均是健康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②缺乏护患沟通技巧。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而如何掌握沟通技巧,我院护理人员较为缺乏。多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性格、心理状况未有较好的评估认知、接近患者的主动性较为缺乏。
③缺乏对患者心理状况的认知。多数医院的心理护理起步较晚,在此阶段健康教育处于初级阶段;且大多数护理人员受传统医疗模式的影响,只注重常规护理工作中生命体征观察、静脉穿刺、给药护理等工作,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缺乏全面的认知;且护理工作繁忙时段对患者心理状况忽略的情况亦有存在。
④健康教育技能单一。通常情况下对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应分五步法: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围术期教育、康复知识教育及出院教育,不同科室的患者应有专科教育方法。但目前多数医疗机构缺乏各科室全面的专科健康教育方法,缺乏具有规范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也缺乏对健康教育水平评价的指标,导致健康教育技能及内容单一,健康教育质量普遍不高。
2.2改进措施
①转变传统护理观念。现代护理要求专科护理知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行业科学、伦理学、医学新进展等综合一体实施,因此,护理人员应转变传统的仅对患者进行生理照护理念。医院可以通过黑板报、宣传册等形式来加强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宣传,并在组织培训过程中向护理人员讲解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及效果,加强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以此来提高健康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②加强护理人员的意识培养。加强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培养,应贴合现代护理理念,加强心理学再培训,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各方面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来促进意识的养成。据相关调查表示,多数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的意识与自身专业知识匮乏、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缺乏现代护理理念等因素有关。针对此类情况,可组织护理人员再学习,组织定期培训、座谈会,亦可外聘专家授训,同时定期考核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应分基础教育知识及专科教育知识考核,多渠道、多层次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
③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至关重要。在培训过程中,我院要求护理人员做到“亲切、诚信、礼貌”三点,接待患者时应态度亲切,面带微笑,整个护理过程中应多使用敬语,但语气不能生分、疏远患者。对于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和护理操作的询问应做到认真耐心讲解,对护理、诊疗工作中的失误做到不推诿、不回避,坦诚对待患者。以座谈会、外聘专家等培训方式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在业余时间加强自我学习。此外,应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同时通过发放护患沟通技巧方面的书籍,培养护理人员业余阅读学习。通过培训强化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能力,强化护患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强化沟通技巧,以加强护理人员自身沟通技巧来提高整个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儿科;健康教育;必要性;问题分析;护理体会
儿科护理工作具有繁杂、业务技术难度、知识面要求广、家长要求高、小儿处理能力差、需成人监护等特点,给健康教育带来定困难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掌握儿科健康技巧,采取针对性教育措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 儿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一般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卫生知识,小儿疾病的症状,诱因,病因,治疗,护理,预后,用药的情况,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等,饮食,休息,日光浴,医院的环境等。健康教育对儿科护理来说十分必要:
1.1 能促进了护理安全:例:输阿奇霉素的小孩子容易出现腹痛,呕吐一系列的症状的副作用,如果我们护士在小儿输液前告知家长给孩子吃点食物,或输液时慢滴的话,症状会减轻很多。输液的滴速护士调好后,告知小孩子或家属就不要随便的调快,太快了容易出现肺水种,心功能衰竭等,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
1.2 能提高护士的语言技巧,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要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调,进行健康教育的时机。因为我们护士和患儿家属进行很好的语言交流,拉近了护士和家属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护士在患儿家属心中的形象,取得了信任,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 对患儿治疗有利。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时候,我们告知家属用奶哄哄小儿可以让孩子安静,减少静脉输液的外渗。告诉家属给患儿多饮白开水可以促进患儿体内毒素的排泄,疾病的快点康复,因为白开水是世界上做好的药物。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可以参加孩子的免疫力,减少发病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孩子的健康,让孩子多晒太阳,不但可以促进孩子骨骼的成长,也可以增加孩子的抵抗力。
1.4 可以提高家属的卫生知识。我们告知家属患儿发烧38―38。5度以上时才需要行降温措施,在家里家属可以用32―34度的温水擦浴行物理降温,重点部位为,颈静脉,掖下,腹股沟等皮肤薄,血管丰富处,并向家属演示,檫拭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瞩家属给患儿多饮白开水。肺炎的患儿我们护士也将叩击背部的方法,顺序,手法,注意事项也演示给家长。
2 我院儿科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经过分析总结如下:
2.1 患儿陪护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由于他们年龄偏大,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医学知识贫乏、认识能力差,接受外来信息观念淡薄,主动学习积极性差,因此健康教育效果较差。
2.2 健康教育方法不当,自身缺乏教育知识技能 认为护士的宣教不能满足其需要。个别护士自身学历较低,知识面局限,采用方法简单,内容范化,对疾病知识、用药指导及药物的作用等掌握不够,针对性及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要;工作流于形式,影响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2.3 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部分患儿及家属认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似作报告,语言缺乏趣味性与幽默性,不能吸引其专心听讲,内容不到位,健康教育流于形势。
2.4 护患沟通不良或障碍??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有些护士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加理睬,对疑虑过重,爱唠叨的患者采取的态度是不加理睬[1]。由此可见,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要求不相适应,也影响健康教育质量。
3 针对上述问题,我谈一谈我在儿科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3.1 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健康教育 刚入院时患儿家长心急如焚, 关心的只是患儿的病情, 对其他一切无心关注, 所以要抓住合适的时机进行宣教, 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2]。
3.2 按患儿的不同阶段需要及时进行宣教 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 护士用声、光、色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减轻其恐惧感; 对3~ 6岁的学龄前儿童, 用讲故事、做游戏来满足其好奇心, 与其建立友好关系; 对学龄期儿童, 以正面鼓励和讲道理来帮助患儿克服对注射的恐惧心理, 其能主动配合治疗。
3.3 健康教育过程中把握沟通技巧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要学会熟练运用沟通技巧:交谈技巧、适时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抚摩、拥抱患儿,游戏沟通技巧,分析绘画技巧[3]使患儿和家长从心理上接受和信任护士。
3.4 认真评估病人及家人开展健康教育 要全面评估患儿尤其是家长的社会背景、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心理状态、接受能力,找出患儿存在的问题[4],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
3.5 应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健康教育 结合患儿所患的疾病和家长关心的知识进行宣教。如高热时, 配合治疗措施, 指导家长可采取给患儿松解衣被, 多饮温开水以助降温; 腹泻时指导正确的饮食护理以及臀部皮肤护理等。
总之,护士应提高自身素质、培养高尚情操、尽量满足患儿要求,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掌握健康教育的时机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提高儿科健康教育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谌永毅,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
[2] 郭学励, 刘建娟, 魏广平. 儿科开展健康教育实施体会.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 17): 3984.
【关键词】产科;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17-02
健康教育是一种解决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增强整体护理效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医院向患者及有关人群全面服务、扩大医院社会功能的重要内容,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系统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可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使患者掌握维护身心健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的目的。
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不断的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颁布、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及实施农村孕妇住院免费分娩项目的开展,我院产科住院病人明显增多,将健康教育贯穿孕产期保健、母婴保健及病人的整个住院过程,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在产科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综述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护士方面
1.1.1 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医护人员未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健康教育工作不重视,理解不够深刻,缺乏热情,把健康教育当作是护理以外的额外工作,在诊疗工作中不愿意主动为病人做健康教育;另外,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混为一谈,没有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自愿采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1.1.2 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 护理人员学历相对较低,业务知识不能满足需要,知识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护理人员本身所接受的医学知识不足,对疾病的预防、心理学、保健及康复知识缺乏,教育内容简单,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出院指导内容过于简单。若缺乏知识,或专业知识的掌握赶不上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就会感到一无内容可讲,二无针对性,导致健康教育的反馈质量差[1]。
1.1.3 健康教育宣传时间选择不妥: 健康教育的宣教集中在患者住院后的前几天,而不是分阶段、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始终,将入院卫生宣教与健康教育混淆,因此,宣教效果也不好。如:病人急诊入院,疼痛难忍,情感上会对教育的内容及教育者不在意,认为:不帮我解决痛苦,反而讲了一大堆大道理,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2],这样,会导致患者的感知能力下降。
1.1.4 缺乏沟通技巧与能力: 健康教育需要多学科知识做基础,不仅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营养学、康复学、行为学、公共卫生学、预防保健等知识。在岗医护人员大多数未接受专门的健康教育培训,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缺乏对孕产妇心理上的安慰、情感上的支持和生理上的帮助,只是简单几句话……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没有掌握沟通的技巧,健康教育的形式单一,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则事倍功半。
1.1.5 护理人员不足,无专职护士,护士工作忙、任务重,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多,护士不愿承担教育者角色。妇产科病人周转快,床位使用率高,工作繁忙,时间紧张或缺乏合理安排能力,护士只有在完成其它护理操作工作之后,去实施健康教育,敷衍了事。
1.1.6 护理观念滞后: 护士对自己角色认识偏差,相当多的护理人员只注重执行各项治疗与分级护理要求,观念未更新,不能正确认识护理角色的多元化,教育角色认识偏差[3],对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1.2 患者方面
1.2.1 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缺乏信任: 重医轻护的错误观点在县级及以下医院表现的尤为突出,多数患者认为护士只不过会打针、输液、发药等,尽管护士讲解清楚、详细,但患者仍持怀疑态度,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甚至表现的不耐烦,只相信医生的解释,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落实。
1.2.2 孕产妇自身文化层次存在差别和对疾病缺乏认识: 孕产妇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低(多数小学或初中毕业)、自身素质修养较差,认知力差,她们之间的理解、接受能力及需求程度也不相同,加之生活水平低,经济条件及卫生条件较差,多数怀孕后对妊娠期生理变化认识不够,只在临产前来住院或检查(孕期保健检查不按时做),自我保健意识淡薄。
2 对策
2.1 提高认识,改变护士的健康观及健康教育观:医护人员首先应充分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健康教育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之一,同时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达到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同时,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情感,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
2.2 加强产科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健康教育重点研究知识传播、行为改变的理论、规律和方法,以及社区教育的组织、规划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4],医护人员在不断学习妇产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系统学习健康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传播学及预防医学知识,,掌握健康教育技巧,做到知识广博、善于沟通、语言形象生动、宣教形式丰富,使病人产生信任感,从而利于保健信息的接受,更利于病人的健康教育。
2.3 提高护患沟通交流技巧,取得病人信任: 语言表述能力与沟通技巧能力是保证患者能否接受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沟通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的护理技术,是实施病人教育并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它包括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在语言性沟通中注意积极倾听,谈话时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非语言性沟通即体态语言,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等,在护患交流中护士既要注意自身的非语言交流,又要善于观察患者非语言信息,以增强交流效果[5]。同时还要搞好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保证[6],也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基础。护士应及时了解孕产妇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孕产妇的实际问题,使孕产妇感觉到护士在认真考虑她们的问题,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情感。
2.4 注意讲授的时机及知识量: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合适的讲解,切不可将正在熟睡中的患者叫醒,也不可在患者将要入睡前进行,更不可在患者疾病发作时。尽可能选择上午、午后30 min、晚上8~9点时病房安静、病者精神较好的时机进行健康教育[7]。每次讲解应抓住患者最想了解的最重要的部分,内容不可过多,分次进行,以免遗忘或疲倦感。
2.5 将健康教育纳入医院护理质控范围:随着护理模式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转变,健康教育成了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之一。健康教育是否流于形式,必须通过病人的“知、信、行”来检验。护理部应把病人作为评价重点,重视对健康教育质量的控制,通过定时和不定时的下科室检查和抽查,不断发现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到每个执行护士,不断改进健康教育的方法,确保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应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达到使病人实实在在受益。
3 效果
通过对孕产妇实施入院教育、孕期保健、母胎自我监护、产前的身心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后,产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既加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又使孕产妇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良好的照顾,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使家属了解了围产期保健知识,增强了保健意识和能力。在产后对产妇进行饮食营养、卫生、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产后性生活与计划生育、婴儿日常护理及计划免疫指导等教育,能使产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产后42天复检时,及时帮助产妇解决问题,克服了产妇住院时间短、产后疲劳、认知能力下降的不足,提高了围产期的保健质量[8,9]。
由此可见,健康教育促进了产妇的心理健康,减少了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了产褥期感染。健康教育不仅是护理工作而且是整个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10]。
参考文献
[1] 于卫华,李志菊.影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多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52
[2] 胡容.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2
[3] 高中华.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13):133
[4]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6:
[5] 彭雪娟,滕海英.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技巧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2.3(1):212-213
[6] 王慧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4-55
[7] 黄巧彩,王淑珍,樊春英.基层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52-153
[8] 吴博成.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3-264
【关键词】健康教育:母乳喂养;护理
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也是临床护理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入的重要课题。我科开展健康教育以来,采用产前、产后健康教育以及指导产妇自我护理,收致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9年9月—2010年10月间来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健康教育组,共643例,实施健康教育,将2003年9月—2004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历史对照组,共532例,非健康教育。两组产妇一般情况相似,其平均孕周均为(39±2.9)周。平均年龄:健康教育组(26.48±2.56)岁,历史对照组(26.36±2.93)岁。文化程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1.2.1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母乳喂养知识是产妇最渴望得到的健康知识,也是产妇护理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对产好实施健康教育,提供有关知识,减轻其心理负担,使之自觉自愿哺乳,成产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我科针对产妇具体情况,按照护理程序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包括: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早吸吮,24h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喂奶的正确姿势及婴儿的含接姿势,挤奶的正确手法,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如何保证有足够的母乳,饮食、活动指导,新生儿沐浴的顺序,脐带护理及换尿布方法等。
1.2.2护理人员需具备的健康教育能力 实施健康教育,探讨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这不公要求护士掌握专科护理知识,现代护理理论,交流沟通技巧等,还要掌握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及技巧。因此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加强护理人员对实施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认识,为确保母乳喂养取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1.2.3具本实施方法 产前健康教育采用集中授课、观看电视录像、发给书面资料、宣传栏、床旁讲解协助母乳喂养等形式,对每位来院分娩的孕妇进行环境、制度、人员介绍后即应用护理程序对其产前认知进行评估,针对评估情况制定护理和教育计划,做好母乳喂养的身心准备。产后健康采用讲解、示范、协助的方式,待产妇分娩后回到病室即进行身心状态评估及产后保健指导,顺产病人产后30分、剖宫产术后第1天协助 母乳喂养并指导直至掌握。指导内容:饮食活动伤口护理喂养指导新生儿日常护理,乳房护理 等提高产妇的自护能力,促进母乳喂养。产后第3天由专业护士评定完成“认知、参与”的程度。出院前2d进行自护能力的测定,对未掌握的项目进行指导,使之掌握并成为自觉行动国。
2 通过出院回访发现健康教育组的母乳喂养率比历史对照组超过27%及减少了产后患乳房病发生的情况
3 讨论
3.1增强了产妇产前认知水平 实践证明,产前健康教育明显增加了产妇的前认知水平,她们能够准确回答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的正确及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早吸吮,24h母婴同室等有关母乳喂养产科病房的有关规定,为产后哺乳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产前认知水平的提高是提高纯母乳喂养的先决条件。
3.2提高了产妇的自护能力,保证了母婴健康及母乳喂养的效果 产前健康教育使产妇建立了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产后实行早吸吮不仅可练习、巩固吸吮反射,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而且还可使产妇脑垂体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后者刺激乳腺泡,可提早乳房充盈,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健康教育完成了产妇的角色转变。掌握自我康复护理外,还学会了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及母乳喂养技巧,表现出一系列的良性反应,保证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3.3消除了心理因素对泌乳的影响 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原因,也是致病的条件,并是防病的依据。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腺的调节发生变化,而泌乳与心理应激相关早已被认识,紧张、焦虑情绪可使泌乳减少。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护士与产妇密切接触,对产妇害怕疼痛,害怕体型改变,担心婴儿健康等焦虑、恐惧、担心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健康教育指导,树立母乳喂养信心,保证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总之实施健康教育,以产褥期母婴健康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适用于每个医院,每一位产妇。
【摘要】文章对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及相关人群开展的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全过程的健康教育活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护理;教育;质量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医院护理人员为执行主体,针对患者及相关人群开展的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全过程的健康教育活动。我们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观察,发现当前的护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护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1 护理人员主观层面的原因
(1)护理观念陈旧落后:现代护理的进步,促使“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观向“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护理观的转向,也促使单一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扩展,因而,全体护理人员应逐步树立现代护理观念,高度重视和积极尝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2)工作角色认知片面:随着护理观的演变和护理模式的扩展,护理人员的工作角色和职能范畴由单一趋向多元,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不仅仅要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和护理操作的基本过程承担为患者康复所需要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理工作,而且要扮演教师和顾问的角色,对患者及其家属等相关人群实施健康教育,护士有责任在日常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对患者等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3)经验不足,技能匮乏:护理健康教育系交叉性应用学科,医学、护理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均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我国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护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当前护理队伍学历相对偏低,知识面狭窄,实践中采用的方式简单,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甚至有些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内涵产生误解,将其同卫生教育,出入院指导等工作等同起来,无法针对患者和健康人群开展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
1.2 护理人员客观层面的原因
(1)时间保障不力:当前许多医院都对护理编制进行压缩精简,致使在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人员编制不足,数量不够,护士工作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在完成基本治疗、护理工作量的同时,难以保障充足的时间实施健康教育。
(2)学习机制欠缺:护理人员参加进修、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女性护士家务繁忙等也导致护理人员知识更新缓慢,技能老化,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影响实施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3)资金支持不到位:我国虽然在《护士注册法》中规定了护士的进行健康教育的职能,但在健康教育的经费来源上未予明确规定许多医疗单位都是自筹资金编写和发放教育资料组织健康教育活动等,明显缺乏资金支持。
1.3 医院管理层面的原因
(1)质量控制办法模糊:我国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历史较短,尚未建立明确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管理滞后,在人员培训、规范实施、评价标准及方法体系上均不完善,亟需改进管理体系,发挥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2)缺乏长效机制:目前,护理健康教育多局限于临床教育,门诊及出院后健康教育薄弱,缺乏长效机制,要真正实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必须建立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2 强化护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加强宣传,转变观念:一方面,通过岗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礼仪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使护理人员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主动履行健康教育职责,使护士从被动地执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工作上来。
2.2 鼓励学习,提高技能: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知识和技能领域教育,临床护士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护理健康教育必备的技能和技巧,才能适应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医院要重视、支持护理工作者的进修学习。创造条件参加短期培训、学术讲座,鼓励护士参加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及成高护理、自考函授班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开阔眼界,活跃思路,学以致用。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健康教育的程序,按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保证目标实现;掌握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包括专科护理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行业科学、伦理学、医学新进展等知识;护理工作者要加强自修、自学,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
2.3 讲求技巧,营造和谐:健康教育要实现内容具有针对性,形式多样化,护理人员要掌握护患交流的技巧、知识灌输的技巧,以适当的教育方法,获得患者的信任。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有的放矢,因人、因时、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对疾病各个阶段的反应,灵活机动,做好指导性工作,确实解决患者的需求,医院及护理部可以制定医、护、患沟通手册,人手一册,组织学习并考核,经常举办一些护士行为规范、沟通交流等示范讲座来支持和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进行。各科还可根据专科特点制作专科健康教育资料,悬挂于病房中让患者阅读,各科走廊显眼处设健康教育栏,每两个月更换一期,使患者及家属都受益,护士们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提高,努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2.4 完善管理,提高质量:医院应进一步运用管理科学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首先是落实责任,实施健康教育目标责任制如制订健康教育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教育计划及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标准,周密组织计划实施,定期检查和效果评价,及时找出不足,纠正偏差,使健康教育制度化、程序化。其次,做到护士的职称、学历和继续教育要求相吻合,提高各级人员的教育能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管理考核方案要明确质量目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到位,质量提高。再次,制定并实施统一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及评价方法,对健康教育进行具体指导及质量控制。护理部门应重视对健康教育质量的控制,通过下科室定时和不定时的检查和抽查,不断发现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到每个执行护士,不断改进健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产妇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90
传统的随机性健康教育,使产妇产后未能及时有效的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及操作技巧,缺乏新生儿护理知识及产褥期护理知识,因此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较低,乳胀发生率偏高,为了有效提高产后健康教育质量,在妇产科病房进行了目标性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7月~12月收治分娩的产妇1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88例,其中自然分娩132例,剖宫产58例,产妇年龄23~35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孕期健康,足月分娩,均母婴同室。
方法:观察组采用目标性健康教育方式,按照设计好的产后3天健康教育内容,护士分别在产后第1天、产后第2天、产后第3天分阶段有目标性的讲解及操作演示,采用模型与产妇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指导,让每一位产妇在分娩后3天内参与渐进式的学习和模仿操作,以至掌握有关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新生儿护理及产褥期的自我护理方法。对照采用传统随机性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即护士在巡视病房、治疗、护理等过程中健康指导或产妇遇到问题时护士给予指导。
目标性健康教育的内容:①产后第1天,有关母乳喂养指导:给予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按需捕乳的重要性,造成错觉,疼痛以及肿胀的原因,同时用模型给予一对一操作指导,如正确的挤奶手法和哺乳姿势以及婴儿的正确含接姿势等。②产后第2天,有关新生儿的护理:给予产妇讲解如何观察新生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消退时间,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新生儿抚触的好处、方法以及新生儿皮肤护理等知识,指导产妇如何更换尿布,如何观察大、小便,如何加强脐部护理以及预防接种等。③产后第3天,产褥期产妇自我护理:指导产妇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情,饮食要均衡,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指导产妇如何保持外清洁,讲解正常恶露的排出情况以及避孕措施等。耐心解答产妇及家人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出院指导。
结 果
产后第4天对两组产妇实行健康教育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见表1。
讨 论
产后目标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乳胀发生率。在产后3天内,护士按照规定的具体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的给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让产妇在产后3天,对学习内容,目标明确,得到渐进式的学习,易于掌握。避免随机性健康教育的一次性灌输或教育不到位现象。母乳喂养是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还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产后第1天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使每位产妇尽可能较全面的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尽早树立母乳喂养信心,早接触,早开奶,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使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目标性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掌握产褥期相关知识,做到科学的自我护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产妇产后存在很多不良认知,人为增设许多禁忌,不利于产后康复。目标性健康教育科学的,有目的的向产妇讲解产褥期知识及有关注意事项,及时消除产妇存在的诸多疑虑,有利于产后康复。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24-01
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过程。也是与社区居民建立密切联系,对社区居民的健康进行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既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可以通过引导社区居民采取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社区健康教育随意性大、伸缩性强、得到社区居民响应和认同程度不高等不足也客观存在。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继续存在,确保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社区健康教育方法是当务之急。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健康及健康教育的意识 对社区居民来讲,健康就是只要身体没有病痛,保健与健康的关系存在模糊的认识;对大多数社区医生来讲,健康教育更多的是负担。
1.2 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和知识 社区健康教育需要全科医生,知识面要广,现有的社区医务人员专业性强、知识面缺乏,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1.3 缺乏健康教育方法及与居民交流技巧 有些医务人员在做健康教育时照本宣读或形式单一的知识宣教,从不注重与受众的沟通。
1.4 缺乏有效的工作规范及考核机制 大部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没有把社区健康教育作为快乐的事业,仅局限于发资料、出板报、贴标语等形式。
2 对策
2.1 进一步提高认识,理顺体制,完善网络。社区健康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应理顺社区健康教育的体制,强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健康教育所统一指导职能,充分发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健康教育属地管理作用,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健康教育主力军地位,以社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为依托,建立起上下联动、左右衔接、同心合力的社区教育管理网络。
2.2 进一步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转变观念。让健康教育在社区得到重视,必须首先转变居民的健康观念。要把社区健康教育的宣传动员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抓,让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进行合理投资。
2.3 进一步配备人员,加强培训,提升素质。社区健康教育完全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们的技术力量、知识结构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为此要进行有组织的转岗培训,建立一支热心健康教育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社区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结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做一名称职的社区医务人员,尤其是社区健康教育需要的全科医生,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储备,厚积薄发。
【关键词】健康教育;母乳喂养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22-02
母乳喂养是促进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如何促进母乳喂养,提高泌乳质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母乳喂养新生儿【1】。但是有许多孕妇缺乏科学的哺乳知识和技巧,因此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母乳喂养质量,有必要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选择自愿参加孕妇学校的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未参加孕妇学校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各项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式
观察组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授课方式有多媒体视频教育、语言教育、书面教育、结合录像、图片及模型示范等。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孕妇进行随机提问、考试以检测学习效果。对照组50例孕妇从怀孕到住院分娩,均未参加过孕妇学校产前健康教育。
1.2.2 健康教育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孕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自我护理,如怎样擦洗、按摩等护理,并讲解的解剖,乳汁的产生与调节,母乳喂养的特点【2】。认真讲解早泌乳机制,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24小时母婴同室及哺乳的正确和婴儿含接姿势、挤奶的正确手法等。
3.讨论
3.1 产前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产前健康教育是提高母亲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及态度的重要因素。它利用产前检查这一特定时间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使孕妇在产前能够系统地学习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示范、看录像、图片等,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并随机提问,加深了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提高她们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使孕妇及家属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掌握母乳喂养正确姿势,保健和护理及挤奶正确手法等,使孕妇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母乳喂养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孕妇在产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婴儿实行正确的母乳喂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有利于母婴健康。
3.2 泌乳量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通过产前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认真讲解泌乳机制,使孕妇懂得婴儿早接触、早吸吮与母乳分泌的早晚有密切的关系,教会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尽快使更多的母亲能够做到母乳喂养。告知孕妇乳汁分泌与吸吮刺激、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有关。通过频繁的刺激,有利于反射地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又有利于泌乳系统分泌更多的泌乳素,从而增加乳汁分泌,促进产妇的康复,增加母婴感情。曾有报道【3】显示通过孕期健康教育可使准备产后母乳喂养的孕妇增加27.20%。可见,孕期健康教育是使孕妇掌握母乳喂养知识,进而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素珍. 缺乳产妇的护理 [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97-98
1 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约700万人,死亡约500万人,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1]。因此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识癌、治癌意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选用最佳的治疗方法,达到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医疗活动中。尤其肿瘤患者常需要医护人员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理解健康的意义,增强维护健康的行为,能更好地运用科学的知识增强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2 医院对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对肿瘤患者健康教育包括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后教育[2]。
2.1 门诊教育 门诊教育是指对肿瘤患者在门诊治疗过程中进行的教育。由于门诊患者变动性非常大,不可能针对每个具体需求开展教育。再加上门诊患者流动性大,难以进行系统的教育。门诊教育应该伴随医疗活动开展,用于稳定患者的情绪,维持良好医疗程序,同时让患者获得与肿瘤有关的知识。通常采用候诊教育、随诊教育、门诊咨询教育、健康教育处方等方法。
候诊教育:指在患者候诊期间,针对候诊知识及该科的常见肿瘤病防治所进行的教育,通过常采用口头讲解、宣传栏、教育材料、广播等形式。有条件的医院可设闭路电视网进行教育,效果会更好。
随诊教育:指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有关问题进行的口头教育。 这种教育方法具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但不宜太详细,以免影响肿瘤患者心理健康和诊疗速度。
门诊咨询教育:包括院内的单科专门咨询及面向社会各人群的综合性咨询。内容跨度比较大,主要是由医护人员解答患者的提问。
健康教育处方:指在诊疗过程中,以医嘱的形式对患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如发给患者有针对性的宣传材料,便于患者保存、阅读。
2.2 住院教育 住院教育是指对住院患者或家属进行的教育,这也是医院患者教育的重点。但是,住院教育必须根据患者病情的的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要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系统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使患者了解肿瘤的防治知识,做好接受治疗的心理准备,提高配合治疗的能力。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做到:①正确认识和对待肿瘤已经发生的心理反应。②选择适合肿瘤的治疗方法。③了解手术前、后的准备和自身保健的行为技巧。④正确对待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⑤学会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学会沟通、发泄、放松等。⑥摸索掌握饮食规律,增强营养和体质。⑦学会康复锻炼方法。⑧与医院建立咨询、复查关系,以便长期治疗和防治肿瘤的复发。
2.3 出院后教育 出院后健康教育属于医院社区健康教育的范畴,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出院后需作特殊安排的患者和经常需要作复杂治疗的患者,如放疗、化疗等。
受教育者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内容包括:饮食、起居、给药方法、目的、用途、活动方式,必要时应增加如何寻找医疗保健等内容。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了解康复知识,掌握家庭自我监控和救护要领,学会营养调节,加强体育锻炼,提高生存能力。
教育的内容主要有:①预防肿瘤复发知识,指导患者学会自我体格检查技能,了解肿瘤复发的临床表现。②肿瘤患者的家庭治疗,指导患者按自身情况进行综合治疗与合理用药;指导患者学会心理调节技巧,保持情绪稳定,坚定生存信心;建立适当的休息、活动标准;合理的营养补充,规律的饮食习惯。③指导记录家庭康复日记,养成定期复查的卫生习惯。
出院后教育不同于住院教育,它不是一次连续过程,而应是一个追踪过程。其方法包括书面指导、不定期的电话咨询等。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