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的发展阶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发展 阶段特征 可持续发展 方法策略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地域人口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出现严重的经济主体模式发展进度参差不齐。南北地区经济发展进步的长期失衡现象,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从而动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更好的保障经济安全运营态势,对“中国奇迹”之称进行有效维持以及巩固。针对近几年世界经济风暴的冲击,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也面临着随之带来的各种个体矛盾。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方法策略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健康稳定。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本概述
(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现状分析
我国工业化的腾飞时期是经济发展的格局的迅速兴起阶段,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经济增长。在我国经济态势发展面向良好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整体结构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上升,经济收支方式传统固定。经济增长波动周期和上升趋势不具稳定性的特征明显,必须及时解决矛盾体的集中问题所在,杜绝发展过程中频繁出现状况的严重积累现象。由于我国经济市场运营趋势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发展特征越加明显。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严重失调,发展结构的跟不上市场需求。除此之外,经济衰退、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问题严重等现象导致经济发展不景气。因此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先进生产力和技术做支撑,带动收支效益的增长。
(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点的集中表现
由于新经济体系的直接推动作用,进而致使资金的投入与企业的效益出现比例失调现象。企业注重对新技术和项目的研发工作,忽视资金的注入所追寻的可行性原则。面对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却呈现下滑趋势的现象,出现市场供求关系的矛盾问题,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程度牵制着经济的平稳发展状态。对农业投入资金国语匮乏的同时,出现靠自然条件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我国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伴随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象发生,农村现有的生产体质不能满足现代化声场规模的运营。
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策略探究
(一)进行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模式转变
地方政府对自治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在财政支持、税收机制、投资考虑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正确的方向引导,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收益项目投资时,注重对市场生态化的经济发展环境的构建。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对不合理的市场经济发展结构进行有效改善。注重对工业产业、农业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信息化普及,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发展方式并存的经济发展体系,注重公有制与私有制企业模式的平衡发展。尽可能的在经济发展资源的实施效果上统一协调,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
(二)注重经济发展方面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制定合理的经济规划方案,把城市经济规划方案和国家经济规划目标结合在一起。以城市经济规划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城市经济的发展特色和优势,结合区域建设战略方法,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经济规划的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借助外部的客观因素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所有的外部资源条件进行有利开发,减少在发展过程中模式构建出现差错的可能性。经济的可持续额发展才能顺利而有效的进行。注重经济发展方面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不断学习和借鉴中进行资源整合工作。除此之外,注重经济发展建设的人才运用,鼓励更多的经济运营专家对国情现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对诸多经济模式进行合理有效研究。组建强大的专家后备团队,对经济发展战略方法进行实践上的建议和指导。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阐述,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不断地进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攻破。面对经济发展的复杂环境,对经济结构和机制的战略部署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准确的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及其表现态势,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必要性,进行方法策略的有效研究探索,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平稳发展做出战略部署。
参考文献:
[1]王克敏.经济伦理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关键词:优化产业结构;城郊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五家渠市城郊经济基本现状分析
101团、102团和103团作为五家渠市城郊经济的发展主体,在近些年来经济生产总值虽然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与五家渠市的总体水平相差甚远,2011年三个团场GDP之和占全市GDP从2007年的30%减少到24%,城郊经济的发展情况远远落后于市中心经济发展总值。
从一二三产的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五家渠市正在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二三产业的发展。然而城郊经济的发展依然处于依靠第一产业的发展在不断探索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并不明显,各个板块并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从2004年到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师市工业增加值从0.54%上涨到8.17%,但是工业企业主要还是以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为主,服务产业内部结构过于单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主体调整应该成为二三产业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
在工业方面,各个团场的发展还比较薄弱,大部分为生产农业所需品为主。虽然五家渠市工业园区在2006年到2009年间进入的飞速发展阶段,五年平均增速为73%,但是城郊经济依托本地方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还比较欠缺,主要的产品均是工业半成品。
作为以旅游和服务业主导的第三产业主要收入在于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五家渠市将旅游业和建筑业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方向,着力打造旅游品牌,2011年共接待游客6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38%。房地产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增长62.9%,市区及城郊服务业中的其他餐饮及娱乐事业虽然较为单薄,但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城郊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周边经济总量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郊型经济特征不明显
就三产内部结构而言,农业中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所占份额较小,工业则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业链短,规模小,高新技术产品几乎没有。从外部来看,乌鲁木齐和昌吉市与内地相比,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增长极带动和扩散效应不强,加之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和昌吉市分别受兵团和自治区垂直领导,体制差异明显,弱化了城市带动作用,是影响五家渠城郊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农业的基础薄弱,农产品欠缺深加工
近几年虽然加大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龙头产品,以服务城市的现代农业的标志性项目和精品农业还为数很少,没有完全适应城市大市场的需求。职工自我组织能力差,独自面对市场、谈判能力弱,信息不对称,加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影响农业整体效益。
(三)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不稳定,市场萎缩
无法为标准化精品农业和现代工业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本等相关服务和支持的原因是五家渠市缺乏稳定的服务业人才资源和市场需求。服务业所要求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城市的定位、市场导向与政府的方针政策配合度不高,缺乏供给平台,缺乏利用周边城市相关人才资源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缺乏符合居民要求的消费场所,在乌鲁木齐和昌吉市完善丰富的消费市场吸引下,使五家渠市失去了居民消费这一重要的经济来源。
(四)科技体制不完善,科研投入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
科技示范、推广、职工培训缺乏资金投入且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与市场和农工需求关系不紧密;另外,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客观原因,各农场与周边城市的科研院所联系不够紧密,更没有形成利益相关的共同体,加之科技项目和科技攻关及创新投入不足、科研项目数量少且档次低,直接导致科技对工农业的贡献率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依托优势促进城郊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立足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休闲娱乐园
创新发展生态庄园经济突出发展园艺农业。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和支持城市企业、财团和个体经营业主来团场投资现代农业,大规模发展高效农业,努力扩大优质蔬菜、果品、食用菌、花卉、中药材种植生产面积,引导职工发展农业休闲娱乐园,将旅游消费、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相结合,进一步增强生态庄园发展的内生动力。发展工厂化现代畜牧业和加工业,把畜牧和加工业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农养牧、以牧促农,产业联运,优势互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精选工业项目,优化工业产品结构,依托优势找寻合理的工业产业定位
依托本地优势利用农牧产品资源,发展加工业。农场工业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副产品精加工,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为经济的发展做长远有益的规划。协调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改善,使有“首府后花园”之称的五家渠成为一座工业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城市。同时,在政府的导向和企业文化的配合下,鼓励和监督企业内部发展循环经济。合理的规划有助于城郊经济发展的生态工业项目。
尝试推广工业旅游这一新兴旅游业,同时也是提升自身企业文化的一个有效地途径。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程度与消费者对其熟悉程度密切相关,消费者对于平时接触不到的产品和领域有强烈的好奇感,使得工业旅游资源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利用地缘优势,建立健全青格达湖旅游景区,加快三产的发展
依托青格达湖的地缘优势,不断地完善“三花一鸟”的品牌经济。作为城郊的一个重要经济项目,青格达湖旅游经济已经在五家渠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断地发掘特色和扩大影响力,是其将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飞机场已经从单一的客货运场所变成了全球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机场的辐射力下,很多与航空业相关的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区,也就是“临空经济”。临空经济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现代经济服务模式,已经并正在向城市经济的重点发展,为了将机场周边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必须针对当前的临空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现阶段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国内的很多大都市的临空经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相关的产业区,并且客货吞吐量日益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就目前来将,国内临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机场周边开发不足
虽说机场是临空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源泉,机场的客货量和运营效率也代表了该区临空经济的发展水平,但是临空经济就不只是指机场经济,而是概括了临空经济区在间接效应下所开发的高科技和高端现代产业。目前,机场的辐射功能比较匮乏,往往只注重发展机场经济,而忽视了发展与之相联系的产业。
(二)临空产业缺少必要的关联,企业创新能力不够
在临空经济内的企业相互协作是集聚效应的一种表现和前提。临空经济区内的企业普遍关联性不够,也没有较高的协作水平。现阶段国内临空经济区中的企业多经营组装加工,对于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基本上都是进口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最终减弱了国内临空产业的竞争力。
(三)机场的基础服务设施配备不全
基础服务设施配备的不全,是当前一大影响国内临空经济发展的原因。国内当前的临空经济区中交通网络还不够完善,交通类别单一,没有一套包括多种交通方式在内的综合交通网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临空经济区的辐射能力,也影响了它的聚集吸引力。
(四)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
临空经济区中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够,企业欠缺发展后劲,没有合适的商务环境,尤其是缺乏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无法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最终制约了国内临空经济的发展。
(五)临空经济区中缺乏相应的科研机构
临空经济区因为是创新的高地,国外的相关区域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高新技术科研机构。而国内很多临空经济区都没有科研机构与研发中心,无法与制造业形成一个较好的互动。
二、临空经济发展的对策
国内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航空业在区域中所发挥的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必须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对策,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
(一)做好临空经济区域的规划
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临空经济产业必须跟具体区域中的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相协调,反之则易形成孤岛型的产业区。
临空产业的每一个机场的定位与发展模式都存在差异,每一个地区具有独特的优点,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来规划临空产业。比方说,当前的一些北美机场因为机场中的停车收费太高,交通又紧张,有些公司就在靠近机场的地方修建停车场,旅行社将汽车停在这些停车场中,再借助摆渡车将这些车载入候机楼,如此一来即可降低费用,又可增加停车时间,也就在这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借助停车场增加收入,并可在结合机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本临空区域的产业区。
(二)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
一般而言,对于临空经济区中的交通运输要求比较高,临空经济区中要求较高的交通通达性。我国在发展临空经济时,应该以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规范自己,构建完善的交通体系,以此来连接临空经济区和城市交通体系。国内的临空经济区中的交通网应该以机场为中心,向四周呈环形或向外辐射的公路布局结构。中一个机场要变成多功能的成熟临空经济区,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其地域呈圈层结构,见图1。
一个现代化的机场,应使用多模式的交换节点来连接机场内不同交通运输,确保机场与周围高速路、铁路和公交线路的通达性,更好的跟周边商业区、居民区连接,强化人与货物的互动联运,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除了道路基础设施的欠缺,市政、文化和综合服务等基础设施欠缺是当前影响临空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增加道路交通设施是加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此外,在区域政务服务、文化休闲、会展商贸和生态宜居等方面,政府也应重点给予关注和支持。
(四)发展配套的科研机构
临空经济的发展,更需要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产业的支撑,具体而言,就是需要一定数量的科研机构,提供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世界上,发展比较成功的临空经济区都十分重视教育与职业培训,意欲借此提高临空经济区产业的本地化水平。我们在发展临空经济区时,除了注意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还应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和适合高端人才发展的土壤。再者,探索在临空经济区中建立科技试验园,以便企业在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中,能在短时间内创造科研成果,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效的促进临空经济产业升级和发展。
(五)扩大临空经济区的辐射效应
临空经济区的辐射效涉及到对产业、生态环境和交通运输的辐射效应。首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临空经济区在城市二、三产业中的比例,提高该城市的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切实增强临空经济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其次,通过带动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的渠道,大力推动该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吸引优秀企业的进驻,让临空经济区得到有效的发展。最后,通过建立畅通、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使得临空经济区与其他地区有更加密切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吸引力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允奋,谷芸芸.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摘要】环境价值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施环境管理将成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在企业环境会计管理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操作性强、适于推广的环境会计管理体系,缺乏对资源环境的价值分析、成本估算及有效信息披露。文章探讨循环型工业企业的环境会计管理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应构建扁平化组织机构、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环境会计要素界定、加强环境作业成本分析和预算控制、引入独立环境报告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 环境会计核算 作业成本 预算控制 独立环境报告
一、环境会计研究综述环境会计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f.a.beams)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j.t.marlin)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环境会计是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对传统会计系统下的经济活动予以研究,围绕着自然资源如何补偿这一主题,着眼于高效利用资源,对环境会计各要素做出确认、计量和报告。
(一)国外环境会计研究:尚无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国外环境会计研究是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并存的局面。宏观方面,研究视角开阔得多,环境会计早已超出会计学范畴,而是通过对与环境有关指标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相应经济学模型的测算和分析,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微观方面,研究重点集中在信息披露方面,包括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披露。
1.环境会计研究开展较早的国家。
美国是最早对环境会计和报告提出规范要求的国家。美国环境管理署(epa)早在1980年就根据《综合环境反映、赔偿和责任法》,又称《超级基金法》,要求对环境清理成本的潜在责任方予以确认和揭示。1985年,修改为《超级基金补偿和再授权法》要求对规定的化学物资和危险物资进行专门报告(hutchison,2000)。[1]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asb)则制定了相关准则,以帮助企业正确预计其具体的环境费用,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对企业环境报告与信息披露实行监管。sec了《财务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条例》、《非财务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条例》、《财务报告政策》、《会计专门公告》,主要涉及环境风险事项、环境负债、环境清理成本等具体会计与报告问题。sec与epa达成协议,由epa按季向sec提供各公司的环境信息,sec利用这些信息来评估企业是否对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做了恰当足够的披露。sec对一些环境问题严重而未能适当披露环境负债的企业进行处罚。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环境会计体系发展得较完善的国家之一。
日本在2002年颁布的《环境会计准则(2002年版)———为环境会计准则2002年版的理解》由《环境会计准则2002》、《问题与解答》、《事例编》三部分组成,就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报告的内容、环境要素的确认计量等给出具体标准。2004年3月,颁布了《环境报告书指南2003》,明确环境报告书的定义和基本机能,还颁布了《环境成本分类细则2003》,更为详尽地列示环境成本分类。2005年2月颁布《环境会计指南2005年版》,6月颁布《环境管理会计方法工作指南》。英国在1997年颁布了一份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文件《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实务》,鼓励最大的350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瑞典、荷兰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把环境报告的编制和披露列为对企业的强制性要求。澳大利亚也在1999年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法案》中要求企业在年度报告中提交环境报告。
2.联合国及其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进展。1998年2月,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要求将环境成本、负债等确认和披露列为重点,这是目前国际上第一份关于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完整的国际指南。[2]欧盟1990年《有关环境信息公开自由指令》,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推行环境管理体系和报告制度,1993年了《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1992年英国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制度的国家标准文件bs7750。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起草全球性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标准文件iso14000系列,强调了环境管理的系统观与过程观。2003年,联合国、欧洲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五大组织在总结各国环境经济核算经验的基础上,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seea-2003》的最终修订版本,把国际宏观环境经济核算推向一个更高水平。
(二)国内环境会计研究:相对滞后,实务操作性不强相对于国外开阔的研究视角,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范围与国外的微观环境会计研究范围大致相同,研究重点放在会计计量、财务报告、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领域。环境会计要素是环境会计研究的基础,本文拟从环境会计要素角度,研究环境会计要素的界定及核算问题。经文献查阅,学者们主要围绕环境会计要素内容、计量单位、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进行研究。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会计研究对象的认知角度不同而出现了对环境会计要素的不同认识。汪小英(2002)认为环境会计是围绕自然资源的耗费应如何补偿这一主题,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学科。[3]
可见,其所指的环境资产就是自然资源资产。王冬莲、曹建安(1999)认为环境会计是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确认为环境资产,实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偿耗用制度。[4]其所指的环境资产包括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资产。许家林、王昌锐(2006)在依照会计确认标准对环境资产和环境成本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只有符合资产确认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才构成环境资产的主张。[5]朱纪红(2006)则从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角度研究,探讨了环境成本及收益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6]许亚湖(2006)以外部环境因素为对象,从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核算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7]王维鸿(2007)从环境会计科目设计角度,认为不需打破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只需在现有财务会计科目体系基础上,增设与环境有关的一级或明细科目。[8]对环境会计计量单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兼用实物单位。
耿建新、张宏亮(2006)认为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环境成本数据严重虚拟化,不能转化为企业等微观主体的会计成本,难以形成对微观主体的激励作用。所以,应加强会计协调与研究工作,实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环境核算制度的接轨。[9]对于环境会计计量基础,具有多重性,如现行成本、重置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和替代成本等。对环境会计计量方法,主要有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替代品评价法、预防性支出法、恢复费用法、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资产价值法、调查评价法等。[10]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在环境会计和报告方面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环境会计核
--> 算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践上取得很大的进展,但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公认的环境会计核算模式。21世纪的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使我们既成为经济大国,又成了一个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国家,这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与国际会计界在环境会计问题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取得丰硕成果相比,我国会计界的研究略显薄弱。本文从环境会计管理角度,研究工业企业如何体现由循环经济带来的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损失,并合理量化为货币价值,以经济核算与管理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目前循环型工业企业环境会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很多与环境相关的原始信息未被收集很多与环境相关的原始信息未被收集,如产出废弃物、环保投资、企业诚信、资源消耗产出率等。这些信息之所以未被收集,主要原因是:(1)环境成本的界定不清楚;(2)目前外部环境成本大多没有纳入环境会计核算范围之内,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污染环境而造成居民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动植物损害等,企业不愿意考虑相关信息的存在;(3)某些信息的评价和收集必须有企业外部人员的参与。
(二)环境会计要素核算内容的界定问题企业要进行环境会计核算,首先应理清环境会计要素核算范围。然而,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是会计一大难题,目前存在种种争议,如环境资产,传统会计认为,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那么,环境资产是否为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购入的自然资源,还是仅仅包括达到了国家环保标准的环保设备、无形资产及环保存货;企业占用的生态环境(如森林、湖泊)是否属于环境资产;企业为了保护环境、防范生态破坏,在制造和使用产品过程中对环境的维护支出如何进行资本化、费用化界定;环境支出如何进行成本归因,将其分配到产品中;核算时环境明细科目如何细分,目前许多企业只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明细科目中体现“排污费”“、绿化费”“、环保罚款”,而其他环境支出未能细分,如企业环保投资、人员经费、环境预防支出等未能很好体现,没能抓住节省成本的机会等等。
(三)财务流程远离业务流程,难以发挥财务分析、控制职能
1.缺乏环境预算的科学编制及控制。
(1)环境预算编制比较粗放。许多企业只注重产品生产预算、销售预算,不重视环境预算。环境预算反映的角度较单一,如只反映环境费用支出预算,如排污费等,缺乏从产品、客户、渠道、区域等支出流向角度分析费用形成原因及其结构。
(2)环境预算控制中很少有增值意义的预算分析。企业日常会计管理以核算为主,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缺乏价值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缺乏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固定预算体系过于僵化,缺乏有弹性的环境预算体系,无法及时有效比对环境预算指标与企业价值量的发展变化情况,难以加强对各部门环境措施的监管。
2.缺乏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环境成本价值分析。目前企业较多使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核算,缺乏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角度进行作业分析,更谈不上利用作业成本法对环境成本进行价值分析。作业成本法优点在于对企业进行成本价值分析,通过控制每个作业中每一个成本点的增值,实现对各种资源的调配和平衡。
(四)传统财务报告不能全面评价企业业绩
1.缺乏独立的环境报告。目前我国环境会计具体准则空缺的情况下,有学者提出企业应首先考虑采用补充报告模式,[11]以弥补我国企业财务报告中关于环境报告的缺陷。即保持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变,通过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报告内容等方式,反映环境成本、预算执行情况、绩效等。但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因为企业环境绩效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货币化的,有些项目虽然能货币化,但在计量上不可靠,不能够完全包含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所要求的信息。
2.未将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与宏观环境经济核算衔接。开展宏观环境经济核算需要企业会计核算的支持。目前来看,无论是seea还是我国已有的环境核算体系框架之中,都没有强调甚至忽略环境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的衔接问题,使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与微观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相脱节:一方面企业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不能直接为环境国民经济核算所用,加大了数据取得与处理成本,另一方面,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环境成本数据严重虚拟化,不能转化为企业等微观主体的会计成本,难以形成对微观主体的激励作用。所以,应加强会计协调与研究工作,实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环境核算制度的接轨。
三、循环型工业企业改进环境会计管理的建议
(一)企业各部门协同运作,构建扁平化的组织机构过去企业组织体系按照职能部门来划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出发,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较差,难以合理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问题。而扁平化的组织机构能合理整合企业资源计划,使企业流程达到最佳运行效果。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环境和能源小组,或称环境管理中心,从各部门中抽出人员组成统筹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指导和协调各部门,避免出现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
(二)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集成平台财务业务一体化平台应包含一个大型的中央数据库和按价值增值单元建立的众多分数据库。当环境业务发生时,业务部门将经过确认的单据保存在业务单据数据库文件中,会计部门通过平台将环境信息转换为环境记账凭证;当企业需要从财务和业务视角生成相应报表时,通过生成报表系统从共享数据文件中实时获取数据,自动生成相应的环境报表。另外,每个价值增值单元可预先置入相关的环境预算指标,当价值活动未达标时,自动发出警示信号,提示要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三)企业环境会计要素核算内容的界定应根据资源环境的产权界定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企业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易购入自然资源(如土地使用权、水、矿产等),另一方面,还无偿占用企业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包括森林、湖泊等)。企业拥有自然资源的经营、收益权,但同时应承担对环境资源的维护及补偿责任,对环境资源的维护及补偿成本应纳入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对环境的显性破坏应计量并披露在会计报表中,对环境的隐性破坏由于计量困难,则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为强制事项进行相关披露。
1.环境资产。环境资产的确认应符合资产概念并结合环境特点。企业购入的自然资源(如水、电、煤、天然气、工业原料、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生物资产等),当然属于环境资产,另外,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目的是要花费代价的,同样形成环境资产,如烟尘、污水处理固定资产购置及其改造、环保无形资产(绿色产品标志认证费、环保研发支出中可资本化的部分、外购的排污许可证费)、环保存货的购置等,均属于环境资产。另一方面,与我国宏观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相衔接,企业无偿占用的环境资源应在备查簿中反映。
2.环境负债。环境负债是由于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当由企业承担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义务。因此,环境负债包括企业通过借款购置环境设备和存货、运营过程中发生应付环境费用、应付罚赔款、隐性负债等,可能涉及短期或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应
--> 付款、长期应付款等环境负债。
3.环境所有者权益。环境所有者权益为环境资产减去环境负债的结果,反映企业所有者在环保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和绩效。环境所有者权益还应包括财政拨付的专门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基金,社会统筹的环保基金,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环保基金等用于环保的专项基金。
4.环境收入。绿色产品、清洁产品、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可直接认定为环境收入。我国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里也有相应政策,即企业利用环保设备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按90%作为应税收入。企业因环保制度的执行而享受税费返还、奖励等也应认定为环境收入。此外,现行会计核算对于节约的成本费用不进行账务处理,但此事项属于环境事项,是企业实行环保政策后,对于废物再利用所实现的负流出,应视同环境收益。因此,企业利用“三废”产品,如废水、废物再利用所节约的成本费用、取得环保低息或无息贷款的减息收入均可作为环保收入核算。
5.环境费用。若一项支出不产生未来效益,或未来效益不符合确认环境资产的标准,那么此支出应确认为环境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可按环境费用性质设置明细账户,如“环境研究费用”(如环境研发机构运作费用、绿色产品、环保设备研究费用及人员工资等)、“环境预防费用”(如环境监测费用、日常维护费用等)“、环境治理费用”(如对大气、土地、水污染的恢复支出、停工损失、环境资产减值损失、排污费、环境税费)“、环境发展费用”(包括公众形象成本,即与企业环境业绩相关的企业形象支出)等。
6.环境利润。环境收入减去环境费用后的结果,反映企业的环保业绩。
(四)加强企业环境作业成本分析和环境预算控制
1.利用作业成本法对环境成本进行分析和有效控制。企业涉及环境事项的环节主要有:(1)产品设计;(2)资源采购;(3)产品制造;(4)储存、运输;(5)废弃、回收;(6)厂区环境美化。首先,将发生的环境成本归集到相应作业成本库中:产品生产消耗环境资源作业、职工健康损失作业、大气污染损失作业、水污染损失作业、噪音污染损失作业、土壤污染损失作业、厂区环境美化作业。其次,按成本动因将环境成本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去。成本动因是环境资源消耗量(包括研发、生产、回收、美化阶段)、职工人数、设备工时、二氧化硫排放量、粉尘排放量、废水数量、噪音大小(分贝)、土壤中酸碱或重金属含量等。
2.建立同步化环境预算控制体系。预算的编制应以责任中心的划分为基础,企业环境管理中心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及推进步骤,并针对形势变化进行滚动修订。环境预算下,各项支出的用途都清晰地与产出结果相联系,实现绩效与预算的匹配。(1)生产部门编制单位产品消耗物料定额,根据生产流程制定环境支出标准。(2)采购部门编制材料的期初期末库存预算,并对采购渠道、采购质量做出说明。(3)销售部门从产品、客户、销售地区等多个角度编制环境预算,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4)非生产部门编制自身消耗物料定额。(5)信息管理系统汇总企业各责任中心的各种物料总需求量、耗用量、产品销售状况。系统自动显示业务活动的本月预算数、本月预算已经执行数、年度总预算数、本年预算已经执行数等信息,对预算进行审批和控制。
(五)引入独立报告模式,并与宏观环境经济核算衔接
1.引入独立环境报告模式。我国目前环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与《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前者侧重于对资源的核算,同时兼顾了环保支出与环境成本;后者侧重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企业采用独立环境报告模式,即保持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变,另外根据我国宏观环境经济核算框架的要求,在企业正常会计核算基础上对环境事项进行单独反映,一方面对现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冲击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与宏观环境经济核算衔接,避免了宏观环境会计核算数据严重虚拟化以及不能转化为企业等微观主体的会计成本的现象。独立环境报告应进行价值量和实物量混合编制,价值量包括环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环境现金流量变动等,实物量包括环境资源投入量、产出量信息。
2.构建企业环境会计核算表,与宏观环境经济核算衔接。企业环境会计核算表应由环境实物量核算表、环境价值量核算表、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表组成。
(1)环境实物量核算表:环境实物量核算表包括两部分内容:①目前纳入资产核算的环境资产实物量和未纳入资产核算的生态资源实物量。反映企业环境资产和生态资源的现有存量。②环境污染实物量。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污染实物量。主要是从污染量角度,反映水、大气、固体的污染状况。
(2)环境价值量核算表。与上述环境实物量核算表相对应,环境价值量从货币单位核算角度,反映企业环境实物对应价值或价值的减损。环境价值量核算表包括两部分内容:①目前纳入资产核算的环境资产价值和未纳入资产核算的生态资源价值;②环境污染损失。包括显性损失和隐性损失,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污染带来的环境罚赔款、清理费用、失去的订单、对商誉造成破坏、或有负债等。目前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事项则根据其重要性程度持续披露。
(3)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表。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表主要从当期流量角度反映企业环境保护力度和效果。包括两部分内容:①环境保护投入。反映企业环境资产的增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付出或耗用环境资产而发生的环境费用;②环境保护产出。包括企业环境收入,反映环境保护效果。四、结论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管理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与环境相关的许多原始信息未被收集、环境会计要素核算内容存在争议、财务流程远离业务流程、缺乏科学的环境预算管理及作业成本分析、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体系未能独立披露环境信息、微观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与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相脱节等。在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构建扁平化组织机构、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环境会计要素界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环节进行环境作业成本分析和预算控制、引入独立环境报告及构建环境会计核算表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pohlen t l,farris t.reverse logistics in pla stics recyc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1992,22(7):35-47.
[2]rogers ds,tibben-lembke r s.going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and practices[m].nevada reno: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1999.
[3]汪小英.关于环境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a].环境会计专题[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王冬莲,曹建
--> 安.环境会计中的确认和计量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5]许家林,王昌锐.论环境会计核算中的环境资产确认问题[j].会计研究,2006,(1).
[6]朱纪红.企业环境成本与收益的确认及其对经营成果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9).
[7]许亚湖.企业外部环境成本会计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会计),2006,(12).
[8]王维鸿.关于企业环境会计制度设计的构想[j].会计之友,2006,(7).
[9]耿建新,张宏亮.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及其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06,(4).
关键词 非公经济相关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十二五”规划指出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只有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顺利落实。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了很多问题,一下从三个方面对如何更好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提出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创造适合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
(一)摆正观念,正确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非公经济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它与社会主义制度(至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存,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非公经济生产了大量的物质和劳务产品,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方面的需求,而且非公经济调整了产业结构,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同时还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所以非公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政府要努力提高与非公经济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信息对称程度
相关统计部门分别对上海的8家国企和8家民营企业进行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国企的销售额增长率为35.18%,净利润增长率为16.01%,但是民营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率达到102.91%,净资产增长率达到24.80%。民企比国企有着更高的净资产增长率,反映出非公经济比国有企业更有活力。但又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民营企业认为执法人员不能一视同仁。而且非公经济业主对政府执法人员的管理普遍反感,他们认为管理就是收费。因此,政策执行人的思想要转变,对国企和私有制企业要一视同仁,加强民营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交流。
(三)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真正解决非公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我国的非公经济的扩大规模再发展主要靠组织内部自身积累。但是,企业内部留存收益的积累是有限的,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再生产,内部融资只能极大地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在这个问题上,政府要,首先;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逐步扩大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研究完善有关税收扶持政策;第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第三;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健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第四;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信用担保机构。
二、相关机构要加强对非公经济的适时引导
(一)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重点项目投资和向科技型组织投资
目前,我国的非公经济主要是在第三产业,重工业及国家支柱型产业都被国有企业及外企垄断,而且对于一些国家重大工程的招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往往由于注册资金数额和其他规模限制而无法参与投标。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于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规定了大量的篇幅,明显的摆出了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态度,执法人员要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二)推动个体户由零售,加工摊点向科技型,服务性企业转变
随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日益衔接,市场竞争转向以产品为载体的科技,质量、效益和效率的较量。非公经济应该加大科技投入,瞄准国内和国际比较成功的经营转型实力,尝试与其他企业合作,由个人及家庭形式的经营转向组织,团队,规模性经营,重视科技人才对取得建设。
三、非公组织要与时俱进,提高管理水平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个体经营户家族公司,合伙制、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公司,现代股份制度是目前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存在的主要的组织形式有。目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大多采用的是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是因为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企业制度比较适合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我国非公经济中较少采用现代股份制。非公经济组织应该改革产权制度,建立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吸纳非家族投资者的资本,改革家族式企业的治理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企业自律性
诚信经营问题存在于整个非公有制队伍中。从2008年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我国整个奶制品行业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牛奶业经历了巨大的诚信危机,非公有制经济队伍中的个体户奶工,从收奶站到奶制品加工企业都受到了牵连。行业的诚信问题是非公经济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放在第一位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非公经济组织中对亲属圈较强的依赖性,从而导致了对外人较强的不信任,企业内部的信任度低。所以如何正确处理员工关系是非公经济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许多企业设备差,工艺落后,质量低劣,消耗又大,所以产品缺乏竞争力。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勉强维持还是可以的,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企业就会陷入严重的困境,所以非公经济组织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蒋泽中.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克忠.社会主义制度下非公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尹凤婷,赵秋杭.我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执行的组织原因分析及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关键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使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代化建设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紧密联系,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使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人民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分散性、广泛性,在区域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受到政府权力影响,会造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情况出现,致使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工资增涨幅度较低。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社会保障机制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受社会保障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得不到政府的有效支持,致使人力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给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极大影响。社会保障机制和人们的经济收入有着最直接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影响,导致全国各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涨幅较低,致使社会发展矛盾不断增多,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环境污染程度严重。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早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自然能源,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创新,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忽略环境保护和安全设施建设,造成资源过度浪费,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非公益制经济的企业形象,给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促进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良好发展的策略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注重社会保障,完善管理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创新区域经济的生产力,扩大区域经济就业范围,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有利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想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良好发展,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使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例如: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工资增长机制,保证劳动市场供求平衡,使工资增长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步伐,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发展水平。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使我国经济市场变得更加丰富,满足了人们生活需要,对于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区域人才向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提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质量,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例如: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加大非公有制企业的招聘力度,政府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鼓励高科技人才加入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中,促进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给非公有制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注重宏观调控,促进和谐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政府必须注重宏观调控,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督,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完善安全配套设施,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从而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例如:国家采取的多项优惠政策,加强东部经济和西部经济的联系,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变小,最终达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利于区域经济生产力不断创新,提高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化建设中,采取有效策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向着国际化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武甲强.新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唐振富.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0(2012~2013)[C].:,2013:12.
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选择建立汽车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的商业模式将是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换电;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0.issn.1672-3309(s).2011.04.0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49―02
在世界政治经济动荡、石油短缺、原油价格走高的背景下,只有快速发展可替代能源,并减少对石油的需求才能使世界避免遭受更为严重的经济打击。
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高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2011年1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中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共花费约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4%。全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5%,再次破50%的警戒线。以铁矿石作参照,十多年来,中国钢铁产业由于过度依赖进口,铁矿石价格被国际三大矿石巨头垄断式的疯长,从2002年每吨不足20美元,涨到2010年每吨超过120美元,中国钢铁产业面对着需求旺盛的钢材市场,却发展受困。可以预见,世界原油价格的震荡向上,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影响将是巨大的。
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2010年保有汽车约7000万辆。如果达到世界汽车千人保有量128辆的平均水平,中国汽车保有量应该是1.56亿辆多一些。这些汽车消费的原油占中国原油消费比例将从大约占10%上升到20%。与此同时,大量的汽车,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对环境保护、交通通畅和城市秩序带来巨大压力。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汽车产业转型规划的重中之重。然而,其在技术、成本、配套设施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问题。
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1、纯电动汽车是最佳新能源车方向
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醇汽油、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
目前国际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中国国内主流汽车制造商结合自己的优势特点,主张或较早小规模化实践的也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因为,通过研发和应用混合动力电动车可以积累发展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的经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被誉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未来。但在解决氢能源补给方面遇到与纯电动汽车一样的缺乏基础设施的问题,同时还面临在能源补给站储存氢燃料的安全问题的挑战。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同样被国内外专家寄予厚望,在应对石油短缺、发展低碳经济以及解决城市空气污染等方面都具备优势。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千多辆各类新能源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燃料电池电动车、各类纯电动汽车,其中有锂离子动力电池纯电动公交车、超级电容车、电池电容混合车、铅酸电池的观光电动车,经历了6个月的运营,通过车辆及基础设施投资对比、运营效果和成本比较,许多政府官员、企业家、工程师、投资人逐渐认为,现在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条件逐步具备,纯电动汽车是当前新能源车发展的最佳方向。无独有偶,2011年2月,有新闻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提出财政预算案要结束清洁柴油汽车项目的政府投资,并要求削减氢燃料电池项目的投资,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动车的研究推广中。
2、纯电动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电动汽车的创造有比内燃机汽车更早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因中东战争爆发石油危机,世界各国政界又着手研究替代石油的其他能源。因此,从政治经济方面考虑,电动汽车出现了机遇。特别是近10年来,气候变暖、地球危机等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各方关心的问题,开发生产零污染交通工具成为各国所追求的目标,电动汽车的无污染特点,使其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纯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是多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其中最关键的要数动力电池。通过各国的努力,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由于动力电池能量体积比低于汽柴油,配置与汽柴油相当的体积或者相当重量的动力电池,可以获得的车辆续驶里程只有汽柴油车辆的一半或者1/3。因此,纯电动汽车要能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最大难关在于电池。
因为有了内燃机汽车作为标杆,开发纯电动汽车就出现了许多困难,比如对续驶里程的困惑等。然而,通过对比内燃机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能源补给、成本、安全性、排放等指标,可以发现纯电动汽车的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也发现了更多吸引公众接受和发展的优点。
3、应改变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从政府引导消费习惯、生活理念开始,引导纯电动汽车消费市场,无论从环保还是从能源消费成本都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第二,汽车厂商和技术人员要摆脱现有内燃机汽车的特性,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纯电动汽车产品。比如续驶里程在100千米,绝大部分在城市内活动的消费者每天的行程不超过100千米,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第三,政府要推动纯电动汽车能源补给设施的规模化、网络化建设。
二、换电商业模式要点
1、换电与换电商业模式
换电,是相对于充电而言,是纯电动汽车能源补给的一种模式。以手机电源为例,通常可以使用备用电池,采用换电池的方法替换电源,也可以通过充电器将手机与电源插座相连补充电源。几十年来,电动汽车的发展,电能补充始终是以充电的方式进行的,由于汽车比较庞大,考虑到电池联接安全性,又涉及到专用的换电设备设计和投资,给汽车换电池自然就不成为首选考虑。然而换电,有其必要和优势。其必要性在于:其一,基于动力电池的专业特性,需要专门的维护,以确保其安全、使用效果和寿命延长,因此专门的能源补给设施应该具备集中式的特性,而不是分散式充电桩;其二,整车充电时间过长,采用换电模式可以解决纯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效率问题。
换电商业模式的核心是车辆和电池的销售和所属权要分离。汽车厂在提供整车的时候,配置了合适的电池,并且确保该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消费者只采购不带电池的裸车部分。由电池专业维护、充电、换电的运行商来购买电池,供给消费者使用并提供服务。
2、换电商业模式是纯电动车发展的解决方案
与充电模式相比较,换电模式有多方面的优势(见表1)。基于换电模式所具备的优势特性,将突破早期电动车发展的制约瓶颈,是纯电动车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处理好以下事项:整车厂要基于共同的电池箱标准:开放式的选择电池并接受运行商的集中管理。
三、展望
只有政府、整车厂、运行商共同参与创造新型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才可能真正做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电动汽车产品和服务系统,才可能更好地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以应对未来的石油危机以及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下。
参考文献:
[1]米歇尔・克雷尔,中东北非动荡石油将成奢侈品[N].中国能源报,201 1―03―07.
一、历史上三次成功的经济赶超案例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共有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案例,第一次是美国在1871年到1913年期间对当时世界霸主英国的赶超;第二次是二战后日本在1953年至1992年期间对美国的追赶。第三次也是最近一次亚洲四小龙对欧美发达国家的追赶。这三次追赶均实现最终目标,所花费的时间分别为43年、40年以及30年,是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短期实现经济追赶目标的典型案例。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案例给人们留下来无数探索空间,为何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经济追赶都有一项共同的基础,就是提高人力资本力量的储存,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经济政策贯彻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追赶可以是作为人力资本的加速追赶。举例来说,美国182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仅相当于英国的87.5%,到了1870年这一数字增长为88.3%,到了1913年这一数字更是变为91.2%。同样的情况在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中也得到了明显体现。这三次成功的经济经济追赶案例均发生于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人力资本的追赶,数据表明,该阶段的人力资本增长速度甚至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几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创新,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这些创新都是建立在雄厚的人才基础上。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跨越式的,甚至超过了物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因此当前经济发展中很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该种经济发展模式,意图通过人力资本储存实现经济发展中的快速追赶。实践表明,这种盲目的追赶导致的结果与大多发展中国家的预想是截然不同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历史上成功追赶案例中的几个国家或地区存在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即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阶段性促进作用是不同的,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而不是盲目的模仿。
二、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发展阶段性驱动作用
笼统来说,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必然存在的,区别只是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驱动作用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个是人力资本积累本身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不同。众所周知,人力资本的积累并非简单的高学历人才的堆积,很多国家在人才教育上过于片面,在进行人才积累过程中未重视人才的多方向培养,仅仅只是大面积的高校扩招,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达不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二个因素就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在人力资本需求中则表现为对人力资本要素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人力资本的积累并非都能发挥其预期作用,更多时候受到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1.传统社会阶段的精英教育驱动。
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生产部门为农业,该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不高,经济需要在数量上满足生产需求,即对人才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人力资源数量的需求。该阶段人们在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自给自足的方式,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此时对财富的衡量可以通过一个人拥有土地的多少,而对于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同样可以用该指标进行衡量。农业生产阶段只需要劳动者具备一定劳动力即可将劳动与生产要素的完美结合,该阶段人力资本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基本接近于零,此时增加对土地的投资似乎有利可图,但积累人力资本却显得毫无意义。此时接受教育的大多为达官贵人,普通民众很少接受到系统性的知识培训。
2.经济起飞阶段的初等教育驱动。
经济起飞阶段,工业化开始迅速推进,社会人才需求由原先的体力劳动转化为具有一定基础知识以及接受过与作业相关的系统培训,对人才的需求开始注重基础知识。此时新的科学技术已经逐渐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社会上开始出现金融机构,与经济相关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由经济方式转变而带来的直接效应还有包括交通方式的转变以及商业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社会将开始出现空前规模的资本积累。虽然该阶段相比于传统社会有了一定进步,但就工业化程度而言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工作中对技术要求不高,只需工人掌握基本知识即可。因此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为初等教育。
3.经济起飞阶段的中等教育驱动。
起飞阶段是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也是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最佳时期,该阶段科学技术开始涉足到各行各业,工业化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达到历史新高,对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需求较大,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该阶段发展直接促进人人力资本的大量积累,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发展,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与日俱增,极大促进经济的飞越。
4.向成熟推进的高等教育推动。
该阶段科学技术已经涉及到所有经济活动中,传统工业部门逐渐趋于稳定,并出现一些新的工业部门,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就业部门的主导,农业部门在该阶段的劳动力则被大量转出,占总劳动力人数不到10%,人类进入服务型社会。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型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及文化水平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拥有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则会带来更加雄厚的回报,该阶段低水平劳动力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高等教育普及开始落实、随着经济水平以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最终将进入高额群体消费阶段的终身教育区。
三、结语
关键词:日本战后经济;复兴;增长;衰退;原因
一、二战结束后短期内日本经济状况
日本的战后经济是开始于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日本经济遭受到重创,当时的日本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生产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二战后的日本面临的严重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粮食严重短缺,人民处于饥饿状态。第二是出现了大量的失业者。失业者的大部分为军人、生产军用物资的工人以及从海外回国的人。第三是通货膨胀现象严重。战后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生产力遭受重创,供不应求,因此物价暴涨,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及原因
(一)经济复兴阶段
日本的经济复兴阶段为1945年至1955年。经过这一阶段,日本工业的潜在力量得以恢复和发展,日本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在这一阶段日本政府采取倾斜生产方式,即将生产重点放在煤炭上,再将生产出的煤炭用于生产钢铁,再以此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一政策为日本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此外还采取了道奇政策,其具体措施为:编制“超平衡紧缩预算”,强化税收,停止复兴金融公库贷款业务。这一政策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在美国政府的领导下日本政府进行了“三大经济改革”,即财阀解体,农村,劳动体制改革。这三项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复兴,同时也向日本引进了各种经济政策,为以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此外,朝鲜战争的爆发也大幅度带动了日本经济。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为军备供给地,日本的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及时缓解了过度的财政紧缩政策带来的商品积压的不良影响,而且扩大了经济规模,1951年国民总生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平。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为50年代后期的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为1956年至1973年。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甚至在1955-1970年的15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都在10%以上,被世界称之为“经济的奇迹”。
首先,是较高的贮蓄率,日本民众将剩余财产存入银行,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银行将钱借给企业,企业购入更多更好的机器设备,然后利用这些性能良好的机器设备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的年轻劳动生产力也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在此阶段劳动力不仅丰富而且劳动力的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高中毕业生达到了劳动力总人口的60%左右。战后日本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尤其是美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大大改善了日本的生产技术 。另外,日本特有的经营体制的形成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此阶段日本的企业大都采用终身雇佣制,可以在一个公司一直工作到退休,不会被辞退,因此企业员工都是自己与公司为一体,抱有为公司发展奋斗终生的决心,干劲十足。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日本政府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主要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两个方面。财政政策方面:在5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加强完善了铁路和码头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由交通运输问题带来的商品积压的问题;日本政府还实施了税租特别措施和提供补助金等政策,通过对企业减少税收、发放补助金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成为日本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坚强后盾。金融政策方面:日本银行采用了很低的利率,为企业的融资减轻了负担,另外还限制海外企业在日本的发展,将银行的贮蓄广泛用于国内企业的投资为经济的高速发展确保了足够的资金。
(三)经济稳定发展阶段
日本经济的稳定发展阶段为1974年至1985年。
1973年11月由于中东战争的爆发,石油价格飞速增长4倍,这对于原材料大量依靠进口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在这次打击下,日本经济不再高速增长,甚至在1974年出现了战后以来首次的经济负增长,由此结束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开始转为稳定增长。另一导致日本经济增长急刹车的原因是贸易摩擦的激化,此前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一直存在,但在日本经过第一次石油危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新技术之后,日本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使一向奉行自由贸易的美国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步步紧逼,迫使日本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导致日本国内经济政策发生改变,为日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留下隐患,其影响遗留至今。但在这些不利条件下日本经济仍能稳定增长的原因有日本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新技术,扩大对外贸易。
由此日本经济在此阶段内停止了高速发展,开始转为稳定增长。
(四)泡沫经济阶段
日本的泡沫经济阶段为1986年至1990年。
在此阶段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帐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许多人认为造成泡沫经济的原因是“广场协议”的签订,实际上是由于“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政府采取的错误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造成的。协议签订后,日元升值,日本政府对由此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度担心,日本银行采用了极低的利息政策,从1986年到1987年2月,在短短的14个月里,日本银行连续5次降低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大幅降低到2.5%,导致投资热潮,资产价格暴涨,出现泡沫经济。
(五)经济衰退阶段
日本经济衰退阶段为1991年至2000年。
进入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出现经济危机,1992―1998年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其中1997、1998两年出现负增长。导致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能力过剩,由于泡沫经济阶段大量的投资导致日本的许多企业在此时拥有过剩的生产能力,导致供大于求,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日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引进欧美国家的科技成果加以消化和创新而取得的,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因此,在当今需要技术创新的情况下,日本就没有了这方面的后盾。三是金融机构存在巨额不良债权。“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金融机构背上了沉重的不良债权包袱。到1998年9月末,经审核,日本所有银行不良债权总额高达730270亿日元。这使得银行不愿意向企业贷款,并干方百计地收回以前放出的款项,从而造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筹资困难,致使许多企业破产。
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此前日本的经济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应该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少走弯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大学)